传统文化的典故范文
时间:2024-03-18 18:00: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的典故,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汉语典故;中国传统文化;幼儿教育
作为学龄前儿童的父母和教师,我们应该思考:最好的孩子教育在哪里?我认为,首先应该在传统文化中寻找。因为,作为一种本土文化的传承,汉语中的每一则典故都是流传已久的精彩故事,体现了深刻睿智的人生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如“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这些积极的人生理念和道德精神,都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学龄前的幼儿正处于对新生事物感到好奇的生理心理时期,如果在他们的日常教育活动中引入汉语典故教育,既可以开发记忆力,又可以打好语言文字功底,还可以获得文化熏陶和修养。
一、对幼儿进行汉语典故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刚刚萌芽,加上生活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较差,还难以理解那些抽象的思想内容。而汉语典故是一个个反映我国历史上不同时代的故事和事件,富有知识性和文化内涵。对幼儿来说,这些故事中的人物是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榜样,利用这些故事对他们进行教育,比空洞的说教更易于让他们理解和接受。因为,一个典故能精确描述一段历史,婉转表达一种人生态度。在教育中把比较抽象的道理,用故事的形式展现给他们,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也更易于孩子接受。这些汉语典故中的故事情节能够为处于成长阶段的幼儿提供多角度的帮助,给他们启迪,让他们从中汲取经验和知识。所以,合理地利用汉语典故对幼儿进行思想性、知识性和文化性教育,既是可行的,也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对幼儿进行汉语典故教育的策略运用
1.网络多媒体的合理运用,激发幼儿对汉语典故的学习兴趣
在对幼儿的教育中,电脑电视等网络多媒体的利用效果大大高于一般的说教,再加上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幼儿获取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它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整个学习过程。因此,通过电脑电视的图、文、声等多种功能,给幼儿以适当的感官刺激,由此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幼儿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下,产生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保持了良好的学习情境,并使这种兴趣贯穿整个学习活动的始终。
2.注重理解典故内涵,尝试记忆
幼儿对于典故的内涵并不能很容易理解。有些幼儿背诵汉语的一些经典如诗歌等,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把诗句死记硬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直到朗朗上口,一字不差地全部念诵出来。但事实上,他们对于这首诗的内涵却一窍不通,究竟诗中说了什么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并不能完全明白。其实,碍于幼儿知识经验的缺乏和理解能力的不足,我们不能要求幼儿完全了解汉语典故的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内容,那些对于幼儿来说太深刻了;我们也不能要求幼儿深刻理解典故含义,毕竟个别字词的含义与今天的含义相差太远了。所以对于汉语典故,让幼儿了解字面的内容和浅显的含义便足够了,例如,悬梁刺股这个典故,我们可以给幼儿解释“梁”是古时候建筑房顶用的木头,“股”是指人的大腿。然后告诉他们这个故事是讲古时候有两个人用功读书,发愤图强。后来,一个成了饱读诗书,博学多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一个成了六国的丞相,非常显赫。
在幼儿阶段,典故的学习贵在精而不在多,每一个典故我们不应该主要以能否记得作为成功的依据,而应该要求幼儿从中受到启迪,得到自身在语言和审美,文化内涵等方面的提高。作为幼儿教师和家长,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典故更应该深刻、完整地去理解、去感受,这样才能更进一步地同化幼儿。我想用那一句诗来表达正恰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所期望的就是这样,在一种淡淡的无意识之中把汉语的经典融入幼儿心中,融入他们的生命中,让中国的传统文化不经意之间给幼儿以影响、以启迪,让他们真正接受五千年优秀文化这座“南山”。
今天,面对全球化的浪潮,我们在吸收优秀外来文化的同时,更应该传承光大自己的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所以,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需要幼儿继承和发展。汉语典故正是蕴含了丰厚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的一大国宝,让幼儿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但可以让幼儿更加了解这一文化精髓,同时还能赋予这些典故时代感,让它们在新的时期里焕发出新的现代风采。
参考文献:
[1]王金龙.用典种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03).
[2]季燕.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世界公民:关于幼儿本土文化教育与外来文化教育[J].幼教博览,2007(01).
篇2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和;动律形态;审美
中图分类号:J7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2-0108-02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和”思想
“和”思想博大精深,被称为最高意义的美,它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在中国思想史上,尤其是中国哲学的三大支柱儒、道、释,对“和”思想有着了不同的见解。“和”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它要求不同的事物聚在一起,能够和谐并存、相互促进。
中国文化的精髓就在于“和”,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都归于“和”字,以“和”为主流。它与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追求有密切联系。《中庸》提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说的就是让两级对立的事物达到和谐的状态。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在艺术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各门艺术的审美准则。
二、中国古典舞的“形、神、劲、律”
中国古典舞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经过前辈的不断研究和整理并吸取了武术、戏剧以及西方芭蕾舞的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育体系。而古典舞的“身韵”打破了传统的训练模式,找到了舞蹈动作的基本元素。“身韵”的出现是古典舞发展的重要契机,它实际上是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所在,真正达到了“形、神、劲、律”的高度融合。
(一)形
形,是一切外在的、直观的动作和体态,包括动作与动作的连接、姿态与姿态的过渡等。“形”是形象艺术最为基本的外在表现,没有“形”作为艺术传达的手段,任何艺术的审美性都是不能存在的。
(二)神
神,是内涵、神采、韵律、气质,是起主导支配作用的部分。“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眼神的“聚、放、凝、收、合”等运动并不单纯是机械的、外在的行为,而是受内在心理节奏的支配所表达出来的。“形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不止”这一口诀形象地诠释了形与神的联系。
(三)劲
劲,就是内在的节奏处理和有层次、有对比的力度处理。根据“身韵”的要求,舞蹈过程中的力度运用不是平均的,而是有着轻重、缓急、长短、顿挫、延长等方面的变化。这些节奏的符号是通过人体的动作表达出来的,要求舞蹈者真正把握并能够自如地运用“劲”。
(四)律
律,包含两重意义:一是指动作自身的律动,二是指运动所依循的规律。一般而言,动作接动作必须要“顺”,“顺”指的就是“正律”,动作顺则能一气呵成。但古典舞往往又十分重视“反律”,也就是“逢冲必靠、欲左先右、欲前先后”,这种“反律”是古典舞特有的,可以让人体动作有瞬息万变的动感。
三、古典舞具有“和”的艺术品质
中国古典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思想的直接折射。中国古典舞在经历了几次蜕变之后,吸收借鉴了其他艺术类型的养分,汲取了武术、戏剧和西方芭蕾舞,最终自立门户。受到中国“和”思想的影响,中国古典舞呈现出独特的审美特质。其实在古典舞中没有绝对的刚柔之分,它们的共同点是刚中带柔、柔中带刚。不难发现,再有力的舞蹈,也能从中看到曼妙舒缓的影子;再柔美的舞姿,也能令人感受到刚劲的所在。这些都体现了古典舞的审美追求,处处蕴含着“和”的思想。
四、“和”在古典舞作品中的体现
(一)刚与柔的“和”
古典舞《扇舞丹青》以笔墨书写为结构核心,呈现的是一种阴柔之美,但也体现了“柔中带刚,刚中带柔”,这就是刚和柔的“和”。《扇舞丹青》通过舞者刚柔相济、抑扬顿挫的舞姿,将扇子与舞蹈动作的幅度、力度、速度以及空间相结合,展现出书法的笔韵,让《扇舞丹青》成为“墨舞”佳作。与其他女子古典舞不同的是,《扇舞丹青》的舞蹈语汇打破了以阴柔为主的风格,增加了阳刚之美。
(二)动与静的“和”
古典舞中无论是“由动到静”的“亮相”,还是“由静到动”的“起法儿”都显现出了对立的均衡,都体现了动与静的“和”。古典舞《爱莲说》主要采用了以物喻人的手法,以莲花为主题、以唯美的形象为主导。以动衬静,呈现出一幅“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舞蹈意象。舞蹈的开场舞者以跪立的姿势,胸腰弯曲,后腿钩翘,双手在头顶上方翻转小五花,这一开场轻盈飘逸,随着轻慢的乐曲,舞者曼妙起伏,行云流水般的舞姿舞动起来,舞蹈从第一空间向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转换,动作洒脱,动静结合。在音乐接近尾声时,再以“莲花”舞姿坐地,出场时的造型再次出现,随着最后两声清脆的木鱼声,她抖落身上的露珠,亭亭玉立水中央。
(三)虚与实的“和”
古典舞《风吟》则体现了虚与实的“和”,舞蹈以写意的手法营造出飘零的空间意象,给人一种虚幻的感觉。舞蹈运用了“提、沉、冲、靠”的动作元素,无限地延伸肢体线条,强调动作在“圆”中的韵律变化,突显了“平圆、立圆、八字圆”。作品的动作语汇源于古典舞身韵,但编导没有刻意去展示,而是将人体重心的自然倾斜和转移与现代舞的放松、收缩以及气息的运用等结合起来,舞者像“风”一样轻盈飘逸,不为舞蹈的“形”所禁锢,给人无尽的遐想。充分运用动势将有形的肢体转化成无形的意识线条,让人看着无处不和谐,无处不散发出“虚实相生”的韵味。
(四)形与神的“和”
“形神兼备”是指内在的神韵与外在形象的充分交融,达到形神合一。中国古典舞要求舞者“形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不止”,而形神兼备就是对舞者手、眼、身、法、步协调配合的要求。《千手观音》把静态的壁画、雕塑形象变成动态的舞蹈,赋予佛教形象以生命,体现了形与神的“和”。从舞蹈形象上来看,舞者的妆容和仪态为“形”作了铺垫,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在动作结构上,改变了动作的单一性,注重多方位、小角度的变化。在运动方向和线条、造型上也多选择不对称性,加强了舞蹈动作变化的流动性。首先,古典舞是“圆形艺术”,“圆”被概括为八个字:“圆、曲、拧、倾、收、放、含、仰”,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在《千手观音》中的前半部分,舞蹈演员以静立原地、变换手势为主。21位演员通过不同的手势造型,实现了不同圆之间的转换。其次,古典舞也是“曲线美的艺术”,从演员的舞姿中又体现了曲线美。再次,古典舞也是“刚柔相济的艺术”,从开始的静谧到快板那奔放的舞韵,都充分体现了“形神兼备”的舞蹈韵味。
不论是“刚柔相济”、“动静结合”、还是“虚实相生”、“形神兼备”,无不都是在对立中求得中和。中国古典舞具有“和”的艺术品质,让我们在“和”的世界中找到对立和统一。正是因为中国这种传统文化的“和”思想,让中国古典舞得以将有形和无形相结合,将真实与虚幻相结合,将舞蹈的形态和想象相结合,让“和”思想贯穿于其中,真正地做到在对立中求“和”。
参考文献:
[1]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袁和.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3]袁和.中国舞蹈意象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篇3
一、促进优秀文学作品的传播
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而言,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其表现形式之一。我国古代的文人贤士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文章,这些文章中蕴藏着无限的瑰宝,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这些优秀的作品能够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这些优秀作品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同时让学生能够了解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精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高中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受到文化的熏陶,同时也能够对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有所了解。这样学习就能够与传统文化的传承结合在一起。通过高中语文教学的形式,学生能够对相关的文学作品有所了解,并且在课堂之外也能够对感兴趣的文学作品进行特意的阅读和学习。这样就能够使我国优秀的文学作品得到传播,并让高中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如高中课本中有《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片段,在课堂之外,学生能够有意识的对其进行详细的了解,从而能够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红楼梦》,并进行认真的学习。
二、促进对名人英雄的了解
名人英雄也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历史上的众多名人英雄促进了我国社会的不断地发展,并逐渐地形成我国了传统文化。名人英雄对传统文化的形成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他们的出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并最终有了我国今日的发展。无论是古代的名人英雄还是近代的名人英雄,他们的出现都是不可磨灭的,并带给我们无限的启示。古代孟子、孔子等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和言论逐渐的形成了儒家文化。他们提出了德治和仁政的思想,并被人民奉为经典。后来随着朝代不断地更新,但是儒家文化依然影响着后人。另外,儒家总结提出的爱国主义思想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也会有所体现。如《烛之武退秦师》、《离骚》、《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文章中都涉及到了爱国主义。这种情怀是值得当代学生所学习的。在学习爱国主义情怀的过程中,就不得不提到一些爱国英雄,如岳飞和屈原。他们都对祖国有着深深的热爱之情。但是他们的故事却让人感到惋惜。通过对高中语文教材的学习,高中生能够对这些名人英雄的事迹有更加详细的了解,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学习到他们的精神,这样才不能够使他们的精神被磨灭,而是能够使之得到传承。
三、促进对文化典故的传承
高中语文教学对促进文化典故的传承也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高中语文课上,教师除了对课本内容进行讲解外,也有很多的机会让学生更多的接触文化知识。通过举办古诗词书写活动能够让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更好的记忆。另外,还可以举办一些文化典故成语活动。如角色扮演等。这样学生能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对成语典故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能够了解更多的典故文化。如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等。教师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这些内容作为最基础的素材,让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这些成语,并了解其背后的含义,视野得到了开阔,同时也达到了传播传统文化知识的效果。文化典故也是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的内容,对文化典故的了解可以促使高中生了解更多的与之相关的传统高文化知识。因而,高中语文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纠正现在生活中学生的一些不正确的行为习惯。达到传统文化传承的真正的目的。
四、促进对传统节日了解
传统节日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我国众多传统节日都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都有其独特的意义。春节、清明节、重阳节、中秋节和端午节是至今我们也一直在过的节日。这些节日都有其特有的意义。清明节是纪念先人的日子、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日子、重阳节是爱护老人的日子、中秋节是一家团圆的日子,春节是百家齐乐庆祝新年的日子。这些节日都有着相关的历史文化意义。如端午节是屈原投江逝世的日子,这位爱国主义诗人得到了众多人们的钦佩,人们为了不让鱼儿咬屈原的身体,向江里投入了很多的粽子,之后为了纪念他,在每年的这一天都会吃粽子来表达对他的哀思。每一个节日都有着相对应的文化故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般都会涉及到相关的文化故事。关于重阳节,有诗人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句子。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学生能够通过对诗篇和人物的学习来对我国的一些传统的节日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详细的了解。通过这种形式高中生对传统节日就会有一些别样的情感,在过节日的时候会多一分珍视。所怀的态度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这会让他们对传统节日更加的重视,并将传统节日的含义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对传统节日加以重视。
篇4
河北省旅游文化对外传播中成语典故的汉英翻译研究
摘要:成语典故是汉语体系中的一种重要语言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语言现象。经典的成语典故,承载着历史文化的精髓,蕴含着时代文化的精神和灵魂。众所周知,河北省有丰富的成语典故文化资源,这些成语典故以其高度精练的语言浓缩了历史文化各方面信息,已经成为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打造文化品牌、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成语 典故 文化传播 翻译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北省社科联《燕赵旅游文化对外传播中成语典故的翻译研究》课题(课题号200802055);河北农业大学非生命学科科研发展基金课题《河北省旅游文化对外传播中成语典故的汉英翻译研究》研究成果。
篇5
2015年1月7日,福州状元境公交车站牌有了一段文字说明,对“状元境”地名的由来及其历史故事做了简要叙述,让福州人有机会重温这个历史典故。据《福州市志》记载,福州第一位状元许将曾在福州琼河居住,后人就把许将的故居称为“状元境”。而今,当年的故居早已物是人非,但地名却流传千年,发酵出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据悉,为状元境公交站做解释说明的创意来自正在读初二的邱璐茜同学。有一次,她在状元境公交站乘车时,突然对这个公交站名产生了兴趣:“状元境”是什么意思?这个地名是怎么来的?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她通过在状元境公交站附近走访,到档案馆、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等机构查检资料等方式,终于弄清“状元境”的来历。后来,她产生了在公交站牌上做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信息的想法,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积极响应,于是就有了全国首个公交站“地名典故站牌”。
多维解读“地名典故站牌”,唱晌“文化三重奏”
“地名典故站牌”的出现,唱响的是城市“文化三重奏”。一是本真展现历史文化。“状元境”这个如此富于浓厚乡土文化气息的地名,现在却很少有人知道,殊为可惜。无疑,这个“状元境”解释性站牌的推出,对原汁原味呈现福州厚重多彩的历史文化来说.开了个好头。二是特色展示城市风貌。当蕴含于地名中的有血有肉的典故、浓厚的文化气息等,经过人们“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最终在公交站牌这种场合“低调”呈现,本身就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其所呈现的不仅仅是城市的文化“厚”度,更有其“广”度与“新鲜”度。三是“创意文化”令人期待。让“地名由来”借地公交站牌名正言顺地走到公众面前,看似简单,实则是灵动创意的体现,而且发起人竟然是当地的一名初二学生。可以说,让“地名由来”走上公交站牌,以最直观的方式对接公众,其折射出的是孩子们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的广阔视野与责任意识。而这正是一个城市文化富有生机、创新充满活力的体现。
告别“千城一面”从细节开始
说到城市,如今人们往往有“千城一面”的感觉:公园差不多、广场差不多、楼房差不多……这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城市风格是相似的,文化是雷同的。比较能体现一个地方特色的,就数这些富有特色的地名、路名和站牌了。事实上,这些也被搞得“似曾相识”了――一样的电线杆,一样的车站牌,悲哀的是这些公共设施往往也成了广告载体。改变“似曾相识”,才能让城市有特色、有文化。因此,对“地名典故站牌”的设立,我们首先要给地方有关部门点个赞,他们能够放下架子,虚心接受一个小女孩的建议,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如果说更大范围的改变还较难展开,也较难驾驭,那就从一些小细节人手也是不错的选择,而路牌、站牌就是最好的细节。各地在命名道路和站牌时,都会选择有特点的名称或者地标。而这些名称基本上只有当地人知道,随着传统文化日渐被冷落,就算是当地的年轻人有时也是稀里糊涂。传播传统文化,不妨先从城市的细节开始,从唤醒文化记忆开始。
篇6
故事脚本设计、交互式平台的搭建与测试、传统文化资料的梳理、动画的视觉表现、角色形象设计、角色实体模型设计、文化主题的设定。交互式平台的搭建与测试、传统文化资料的梳理、角色形象设计、此类文献的具体内容与资料比较稀少,难以收集。
以全新设计概念去演绎杭州旅游文化,引领旅游和文化的动漫、交互式表现融合的新方向。集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于一体;在功能上可以集旅游、游戏、购物、体验、观赏、互动、穿越于一体。使得旅游文化信息传播更为轻松与互动。游客可以身临其境的跨越时空来感受浙江省的旅游文化。
(1)中国动漫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提炼,找出传统文化中与动漫产品品质相联系的可结合的特点。通过动漫与交互式媒体展现文化名人、诗词歌赋、风土人情、地理习俗、历史典籍、文物复原、民间传说,即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又提升产品文化价值。(2)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融入动漫产品,加强品牌的概念设计。(3)每款动漫与一个文化主题相结合,塑造动漫形象以及等衍生产品,给消费者感受是购买的不仅是产品还有文化。
经调查此类文献难以查询与考察,相关的参考数据也是非常稀少,从现象角度来看,许多旅游景点采用媒体与真人表演的方式来实现,例如宋城的“千古情”、“西湖印象”、横店的“山洪暴发”等,这些都是以表演为主,辅以媒体来加强视觉与听觉感受,在交互式方面依然非常欠缺。仍然是表演者传达信息与观众被动接受信息的传统模式。美国的第二人生是以游戏平台的模式,虚拟一个社会空间、用户以真实的身份登录,在虚拟的社区空间进行交友。但是此虚拟平台与现实的景点与社区没有相应的联系,对于旅游文化与旅游动漫相结合的角度来讲显得十分脱节。而此类平台的优点在于用户的信息真实性以及虚拟空间的交互性。我们的思路是将真实的景点、景点相关的典故以及传说与交互式媒体、动漫相融合于一体。
与此文基本接近课题没有明确的考证依据,只是在现实应用中有一些分散性的元素表现,没有真正结合在一起的完善的范例。可以肯定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与思路,处于起步阶段,希望能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以及相关的研究人员参与,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将交互式动漫真正应用到旅游文化中去。
(1)打造民族品牌,旅游文化、文化名人、风土人情、地理习俗、历史典籍、民间传说等元素都可以与动漫相结合,以动漫作为媒体,对于宣传当地地域文化,旅游有巨大的推动力,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产品科技文化价值。
(2)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融入动漫产品,研究影像媒体的创新技术,形成独特的表现风格,塑造有民族特色的动漫形象,开发旅游动漫衍生产品,创建有民族特色与前沿技术的动漫创作平台。
(3)动漫产品与交互式媒体相结合,采用动画与虚拟数码技术结合的表现手法,根据旅游景点、博物馆、房地产的建筑、园林、室内等规划设计图纸,将楼盘外观、室内结构等未来建成的场景进行提前演绎展示,让人们轻松而清晰地感受过去与未来,提升对旅游文化认识的兴趣。
将中华传统文化切实地融入动漫设计之中来提升动漫产品的文化价值,为动漫产业开拓市场赢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同时,也为浙江省旅游文化拓展更大的商业利润空间。
我们的工作模式是首先自主创意设计出多个系列主题的动漫形象,通过每个系列设计制作成打样片,然后我们直接找相关产业领导给他们做汇报,通过设计方案PPT演示和打样实物的展示并介绍每款动漫的价格,经过筛选,从我们前期的工作效果来看几乎每家企业都对我们的思路和样片感兴趣,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的计划模式是非常具有市场前景的。
前期我们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与研究工作,完成了一个6分钟左右的动画演示版本,名为“梦幻西湖”,以北山路的中山公园作为原形,通过计算机1:1的比例建模,渲染完成,用户可以通过照片与真实身份登录,登录后可以选择景点进行虚拟浏览,虚拟场景与真实场景基本一致,用户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感受旅游、购物、订票、艺术、动漫、娱乐、商务等于一体的服务,将真实的旅游与虚拟的交互式媒体、互联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通过实践创作来检验问题解决的可行性,为理论研究提供了实质性的保障。创作成员悉为学院在职骨干专业教师,有着多年的研究与创作经验,在交互式媒体、传统动画、三维动画相关、雕塑造型等领域有独到的专长与研究,保证了团队的力量的综合性和针对性。
针对动漫产业与交互式媒体企业进行大量的考察,决定以两者相结合的方式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来执行我们的创新研发理念。
(1)“不是做加工而是做思想”。我们将把动漫的创意融入交互式媒体里面,让购买者除了买了产品还有产品的文化,以及产品的前沿科技和创新理念,而且有更多的收获。
篇7
教学资源(educational resources)亦称“教育条件”。广义的教学资源概念,通常指为保证教育活动正常进行而使用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总和。其可以界定为在教学中用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切素材;狭义的理解,通常是指教材。任何教学活动都需要以一定的教学资源为前提。教学资源本身应具有四个主要特征:广阔性、综合性、潜实用性、亲和性,而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三字经》,恰好具备上述特征。
1.1广阔性。《三字经》是知识的窗口、微缩的百科全书。《三字经》貌似简单明了,不像传统经书那样谙屈聋牙,似无太多需解疑释惑的地方。实际上,《三字经》简单扼要的语言字字珠矶,其背后蕴藏了丰富的哲理智慧和文化信息,将哲学、历史、教育、文化典籍以及人文道德等融为一体,借以点化后学。就知识内容方面,其用了一种简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日常知识教育,目的是要使学生“知某数,识某文。”篇幅不多,但内容包罗万象,知识清晰丰富。
1.2综合性。《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份,每一部份都有一个中心。如: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从“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教育的内容和顺序);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每一个部分的中心内容可兼有几种不同教育功能的综合内涵。
1.3潜实用性。这是针对资源与教材中举出的实例有不同的特点而提出的,同一经典实例可被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加工成不同的用途。如黄香温席和孔融让梨,即可作为德育的渗透,又可树立榜样。
《三字经》是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传统文化。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教育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指导,结合历史故事的生动感人,引导孩子们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拓展语文教学的视野。若语文教师能充分利用《三字经》丰富的内涵,发挥其内在功能,则其无疑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好资源。
2.《三字经》资源的挖掘
根据《三字经》的特点(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普适性、系统性)以及结构建设的元素化和可选择化来看,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2.1教育理论。对于教育方法,《三字经》认为:“教之道,贵以专。”并运用孟母、窦燕山对儿子教育的成功例子加以论证。
“性相近,习相远”表明人的天赋素质并没有太大差别,后天的教育才是关键,同时也包含了终身教育的思想。在重新重视人文关怀的新的时代背景下,鉴往知来,以人为本,重读《三字经》不失为一道坦途。
对于学习时机,《三字经》认为宜早不宜迟。如:“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坡二十七岁时起才懂得发奋读书,他这时后悔学得迟了,但又要畏迟:‘借梁颧,八十二。对大庭,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北宋的梁颧,八十二岁的时候在朝庭上应对,成为考生的魁首。
从这个学习过程的安排来看,《三字经》把《孝经》摆在前面,仍然是强调德育先于智育的一种表现,至于主张把史书放在最后来读,这显然是没有能够按人的认知规律来安排。
2.2德育。《三字经》里非常注重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义。孝于亲……锑于长……”,要求作为一名少年学生,必须懂得谦让的起码礼节,并举了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的典故来说明。在德育内容上,主要是用中国封建社会典型的“三纲”、“五常”、“十义”等礼教来教育和要求学生。
在德育方法上,《三字经》采用说理法和榜样法,特别是非常重视榜样的正面教育。在书中例举了20多个例子,且每个例子都能从不同的角度说明问题,配合得非常巧妙,如:孝顺父母的榜样:“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识。”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引《三字经》典故进课堂,发挥人格榜样力量。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走进典故人物的精神世界,让学生从中理解典故人物的光辉言行、高尚品格以及丰富的个性。
3.《三字经》资源的利用
3.1积极营造教育氛围,使“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
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从整体布局上突出国学教育特色,包括“三字经”文化墙、宣传栏以及班级黑板栏。画面优美典雅,经典与艺术结合,传统与现代融合,使每一个师生一走进校园就知道干什么,追求什么?既具有教育意义又有审美价值,为师生所喜爱,培养学学习《三字经》的兴趣。
3.2理论联系实际,使“传统品格”与“现代教育”相结合
2003年国际社会会同中国有关机构进行的“青少年传统价值与思想品德教育”调查结果发现,中国传统价值观对青少年的品德教育有很大的正面影响,“仁”、“义”、“礼”、“智”、“信”等具有超时空性和普遍价值的德性品质在民间很有影响力。中国传统道德从内容条目到教育模式都具有以人性为本、从情感出发、情理合一、情性相依的特点,恰好可以弥补当今学校道德教育的不足。
3.3创造实践机会,使“知”与“行”相结合
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环境和事物出发(如衣食住行、文化体育以及能源、学校与社会环境、天文地理等),使学生大开阔眼界。教师可通过朗诵比赛、游戏活动、情景表演等方式进行《三字经》中的经典故事重现,使学生在游戏、表演体验中产生对国学的兴趣。
资源只是素材,它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基础。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关系,是利用好资源,这些需要教师自我创新与创造力的发挥。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三字经》,可开发利用的资源是极其丰富的,需要教师自己去选择。
主要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学生;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03年4月份出台的《新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性质定位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文就是要结合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与优势,探索向中学生灌输传统文化精髓的策略和思路,引导新一代的中学生在经典中徜徉,学习古圣先贤的智慧结晶,走出自己的感悟人生。
语文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
所谓文化,广义上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所为传统文化,就是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经典文化,这种文化具有连续性、传承性、发展性等特点。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体现在历史、哲学、文学、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领域,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签和特色,是一个民族的骄傲资本,是一个国家的标志,也是人类智慧的象征。
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涉及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比如:毕昇的活字印刷,涉及到中国印刷术的历史和其世界地位;《核舟记》中所涉及的雕刻技艺,以此为基点可以延展开来给学生讲解一下中国的精雕细刻工艺以及建筑、家具等的雕刻历史;语文教学为传播和普及民族文化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旁征博引地将课文中所涉及的民族传统文化有所涉及,并且布置好课后阅读或者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从而对传统文化产生情趣和求知欲。
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彰显美德、惩恶扬善的故事和传说,还有许多道德典范以及体现广大民众聪明才智的范本。这类文章大都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如《智子疑邻》告诫人们要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人,只有心怀善意,才会感觉美好和幸福。《卖油翁》《塞翁失马》等诸多短小名篇都分别讲述了不同的哲理和处事原则,这些传统的美德和教义都要借助语文教材来感染和熏陶学生,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祖国丰富而又宝贵的文化遗产,使他们有受益有收获。
语文教材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传统文化的渗透和传承需要借助语文课程来进行,语文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中学语文教师要对课程进行探索和研究,最大限度地将传统文化精要传授给学生。
对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首先,是民族精神传承延续的需要。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明道德,这些文明和文化需要我们中华儿女一代代地去传承和发展,继续保有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我们民族的智慧结晶,在世界文化圈继续保有东方文化的底蕴和吸引力。
其次,是增强学生自豪感和自信心的需要。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选编,大都体现了古人的非凡的智慧和才能,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对古人的敬仰,同时也增强了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面对困难有了强烈的自信心,这种内在的转化其实是一种内在动力,能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和学习态度,对他们以后的人生也是有很大的良性引导作用的。
再次,是提高学生个人修养和文化底蕴的需要。一个人的修养是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的,读书与交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特别是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的时期,对任何事情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这也是在语文教材中大量引入传统文化的目的,使学生步入正途、走入正轨是培养的目的。传统文化对中学生在知识体系的形成、人文观念的形成以及个人素养的养成方面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学阶段教科书中的涉及的历史、典故、文化、诗词、歌赋、科技等都是学生知识储备阶段的经典,只有对传统文化吸收并内化,才能有个人修养和气质的升华,才能积累起丰厚的文化底蕴。
对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途径
首先,利用教材的关联性进行渗透。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对相关的名人故事、励志名言以及诗词歌赋进行介绍,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去图书馆或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也可以让学生对相关的书籍进行任务阅读,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的了解,又对他们进行了传统文化的渗透,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读书和查阅资料的逻辑性。
其次,利用生活的关联性进行渗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注重课程教学和生活的关联性,利用生活中出现的现象或事故联系传统文化中的相关典故或者这里进行讲解,让学生从中体会并感悟是非真理,从而也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规范。
再次,利用兴趣的关联性进行渗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兴趣进行点拨和引导。现在的中学生大都喜欢网络游戏,教师可以在讲授传统民间游戏的同时讲述一下两者的不同和联系,传统的民间游戏纯粹就是体力和脑力的结合,大部分都是户外运动,对参与者的身心都是很好的锻炼机会,而现在的网络游戏,对于视力、体力以及心智都是一种不良影响,要正确地分析网络游戏的利于弊,从而教育学生把握好“度”,正确处理好兴趣与学习的关系。
篇9
(一)与学校文化建设结合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道德、情操、气质等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靠陶冶、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而来的。因此,有意识地挖掘学校文化内涵,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让其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要让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显现一个鲜明的特征:传统教育。充分利用黑板报、专栏、墙壁、甬路、走廊等,让传统教育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无处不在。拓宽书香园地。教学楼中庭,建有阅读角,方便学生课余阅读,校园四周,国学诗文宣传,开启学生心智;象棋角落,陶冶师生情操;宣传橱窗,国学语句振奋人心,画面开阔师生想象空间;在课间休息时,能听到配有国学的音乐诗朗诵……校园里处处洋溢的和谐的书香氛围,使得国学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学生可以在树荫下,小草丛中,漫步弯弯曲曲的石头小径,围坐在石桌旁边的石凳上,四周的墙壁上绘有古人勤奋读书的典故;种植园有各中队的劳动成果,豆角、茄子、韭菜……墙壁上画了歌颂劳动人民的辛苦劳动的古诗文,享受劳动成果喜悦的同时,又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
(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从增强和培养爱国情感做起,并着重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围绕“从我做起,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活动,如:讲故事比赛、征文和格言创作比赛、“颂美德、明荣辱”主题班会、编写校内拍手歌,为特困生、残疾儿童献爱心等。
二、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心灵
学生时代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启蒙时期,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化底蕴和健全人格。围绕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对领悟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加深对优秀传统精髓的感悟,在行动中重植民族根本,让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于学生之心、外显于学生之行。
(一)将国学教育日常化
将国学教育行动化,使经典诵读成为学校的时尚让学生诵读语言凝练、富有韵律、朗朗上口的国学经典,使学生徜徉于国学经典之中,感受着祖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在诵读吟咏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播种国学文化的种子,培养健全人格,用传统文化做生命的底色,为学生的人格发育奠基。
(二)国学伴我成长手抄报活动
篇10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美术;校本课程
近年来,越来越多学校加入到美术校本课程开发行列,并且越发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然而,因我国传统文化年代久远、内容较多、深奥复杂,美术教材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分布零散、形式单一,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应加强实践探索。
一、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旨在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来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加深美术积淀,培养创新能力,提高艺术鉴赏水平。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在其开发过程中,一方面应确保课程结构合理、均衡,全面贯彻美术课标中的要求,深入研究。参照针对美术教材的调查统计可知,中国传统文化在美术教材中的总比重应为25%左右,这既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还能确保教材结构分布合理。另一方面,在开发过程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开发模式,这是由新课标以及学生自身特点共同决定的。创新模式是指应自主创新,在现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补充与适当创新;整合模式是指将美术课程与音乐等基础课程进行全面整合;调试模式是指课时安排、教学内容编排等应进行调试。其中课时安排主要包含单个课例和主题单元,对于单个课例,应参照学校要求,联系学生的掌握情况,提炼个别内容,利用一节课进行讲解。为确保美术知识结构的统一协调,可以主题单元的形式进行编排。例如,剪纸单元。在教学内容编排上,应严格参照学生的实际特点,对于掌握难度较大的内容,应适当降低难度,有时也可将其删减;对于简单内容,应尽量缩减课时;选择模式是指从其余美术教材中适当选择。
二、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实践
1.实践策略
首先,加强理论研究,若想将中国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小学美术教材中,这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知识,因此,教师应大力充电,广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其次,教师应借助现代教学手段,还原传统文化。因传统文化距离当代较远,且深奥复杂,外加学生的知识积累较少、认知水平不高,长此以往,将会出现厌烦感,削弱学习兴趣。然而,信息技术可全方位展现传统文化,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例如,在《青花瓷》赏析课程中,教师可先播放青花瓷这首歌曲,创设美轮美奂的教学情境,讲述相关历史典故,以此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青花瓷,刺激爱国情感,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最后,合理设计学习卡片。为便于学生构建文化认知框架,有助于课后巩固复习,应合理设计学习卡片,学习卡片中应包含传统文化的基本信息。
2.实践效果
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均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美术课程,还有一部分学生热衷于中国传统文化创作,只有很小一部分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美术课程具有难度,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作品,教学效果显著,不仅能为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提供内在动力,还能提高资源建设的影响程度。在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尝试,广泛搜集各种资源,综合加工,全面处理,这有助于文化知识的积累,并能增强科研反思力。通过光盘刻录,将科研成果进行存储,还可借助网络信息资源,构建平台,便于研究成果的分享交流。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历史长河中的璀璨之星,它深深影响着世界文化。因此,在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中,应有效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合理筹划,适当结合传统经典与当代元素,课程设计应别出心裁,贴近现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