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治学范文
时间:2024-03-18 18:00: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政治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065-01
在政治经济生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更是大力推行探究式学习方法,推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实施,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效转变。但是,现行的教育体制又在不断制约探究学习的开展,我们不少教师缺乏引导学生探究的素养,同时,学生也缺乏探究的意识、能力与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探究学习的有效开展。因此本文就如何提升政治教学中经济教学的质量进行了以下探讨。
一、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一切的教学手段、课程资源最终都将落实到学生身上,因此,以学生为导向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并合理利用,对于提高高中政治课程中的经济教学效率和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1、掌握学生的各方面素质
不同学生的情况不同,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效果也不同,对于《经济生活》模块来说,其主要内容为货币、经济、市场、生产、分配、消费等,这些内容源自生活却相对抽象,对一些学生来说接受起来很困难。因此,教师应充分掌握学生的不同情况,根据实际来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
2、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导向开发课程资源
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探究,根据学生的兴趣来整合课程资源,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经济生活》模块中,教师要了解什么事学生感兴趣的。这一部分内容不能离开学生的实际生活空谈理论,要结合实际生活来讲授。例如,在“消费”这一部分讲解影响消费的因素时,可以由学生自行探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消费经验等来总结因素,除根本原因即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外,自己在平时购物时,会考虑家庭的收入、消费水平,以及商品价格、包装、质量等因素。通过学生自己结合经验,探索经济理论,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二、提升经济教学中的计算教学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的学习过程中,由相关经济理论所引申出来的计算题是学生们普遍反映难度较大的一类题。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很多学生对于计算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掌握得十分不理想,面对计算题束手无策。不仅学生在这方面问题颇多,而且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觉得这类题的教学很困难,大多有有劲儿使不出的感觉。
事实上,经济学计算题的解答并不需要过多的定理及推论过程,只需要具备初中的代数基础知识和一部分生活常识即可。解答经济学的计算题,其实无需用高中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否则会走入简单问题复杂化的认识误区。在实践中,很多学生包括一部分教师,就是在解题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才将原本很容易解答的问题演化成了神秘而不可琢磨的思维难点。因此,在对待计算题时,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必须首先树立一个观点:只要读懂题意,理清思路,运用一些初中基本的代数常识,计算题是非常容易解决的!
三、让学生在参与经济生活中强化道德实践
生活德育论认为:“真实有效的德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经济生活不能没有道德,参与经济生活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道德学习的过程。在《经济生活》教与学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道德价值导向,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德性,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将德性自觉转化为德行,从而过上更美好、更有意义的生活。经济生活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学生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道德行为方式提出要求并作必要指导,启发他们自觉接受考验,逐步养成知行合一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如体谅父母劳动的艰辛,不乱用零花钱;生活消费不攀比,不刻意追求名牌;自觉使用环保购物袋,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诚实守信,保持自己和家庭良好的信用记录;保护知识产权,不购买使用盗版书籍、影碟;关注社会公平,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树立开放包容的心态,理智对待外国产品,等等。在生活中强化道德实践,可促使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不断进入更高的发展层次。
四、加强体验实践
在经济生活的教学中,加强体验实践是有效的策略之一,它通常是在一课教学完后,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巩固与加强。例如,在教学“银行与储蓄”时,教师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股票、债券、储蓄、商业保险等知识,结合家庭经济收入或个人零用钱制定一个理财方案。学生积极响应,其中一位学生设计了一个颇有创意的理财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基本情况是这样,父亲:刘××,45岁,在电力局工作,月收入5000元左右;母亲:王××,40岁,在卫生院工作,月收入3000元。家庭储蓄主要为一年期定期储蓄6万元,已经有了五个月,购买了五年期凭证式国债3万元、活期储蓄5万元。正当他们准备买房时,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1月1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个百分点。因此,需制订一个合理的理财方案。①五个月前存入的6万元存款是否办理提前支取? ②3万元的国债又该怎样处理?③是否该为自己在校期间购买一份保险?买何种保险较好?④加息后房价走势如何?现在该不该买房?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比较研究,终于选择了一个可行的办法。
总之,要提升政治教学中经济生活教学的质量,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发挥活动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为了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师必须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精心组织各类活动,使接受式教学与活动式教学相互补充,促进自主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网络技术环境高中政治教学探讨
引言
高中政治教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对于塑造学生人格,健全完善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高中政治特有的学科特性,不少学生会对相关政治理论和原理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因此,如何以生动形象的方式科学地让学生接受政治学知识是当下教学研究的重点。相关教学实践表明,政治课程与网络教学相结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益尝试。
一.高中政治网络教学的特点
(1)网络教学资源丰富。高中政治课本篇幅有限,在阐述相关政治学原理之外未能有太多剩余篇幅进行举例论证说明,而网络技术环境的优点恰好就有力地弥补了这一缺点。网路四通八达,信息量巨大,教师可以选用大量的图片、视频、案例等来论证课本知识。同时,学生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课堂上所遗留下来的问题,在网络上进行相关的搜索和再学习。对网络政治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以发散性思维举一反三,真正做到政治学原理的融会贯通。
(2)教学方式直观具体。高中政治学原理中,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原理较为抽象,学生接受并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网络技术环境下的执政教学不仅能够通过图片、音乐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原理概念,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更深入一步的思考研究,从而从整体上调动学习氛围,活跃课堂环境,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1]。
二.网络技术环境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方案探讨
2.1课题内容与网络技术相结合
在进行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之前,教师应给学生布置预习工作,适当向学生提问,让学生对接下来所要接触到的原理概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且带着问题来学习,这样就为课堂教学的成功性打好了扎实的基础。接着教师利用网络技术环境构建情境教学模式,以网络技术的形式将学生一步步地引导到课堂教学中心上,通过生动形象的表述方式,由浅到深,从易到难,层层深入[2]。以辩证唯物论为例,教师可先通过漫画、PPT等方式介绍出唯物观和唯心观之间的不同,再通过相关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自主判断哪种观念更为科学、合理,在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相关原理后,再将课文原理概念适时引入网络教学情境中,深入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最后,学生在基本掌握辩证唯物论的前提基础上,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一小段相关视频、讲座,让学生把唯物论和已经掌握的其他政治学原理结合起来,从而形成自我的一个政治原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整个政治学科的透彻认识,增强学生对于政治学科的探索欲和积极性。
2.2资料搜集与整合
网络技术环境下的政治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使用网络手段进行教学,学生也应该采用相关网络搜索技术区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合。进行课堂预习时,学生可根据教师提示和课本关键词在网络上搜索相关资料,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类后,与其他学生的资料进行参照比较,继而进行整合;在课堂学习完成之后,学生还可以带着自己新的感悟或问题进行再搜索,有针对性地深化对于某一具体原理概念的理解[3]。以原理的发展历程为例,学生在预习时在网上可搜索到马克思是在吸取西欧国家的传统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史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构建了原理,这样就让学生基本了解了产生的过程;经过系统的学习之后,学生在深刻理解与其他思想观念的差异之后,可在网络继续搜索古典政治学、经济学的具体内容,通过与原理的内容相比较,以深入理解马克思究竟是如何取长补短,发展自己学说的。
2.3教师引导和管理
网络技术环境下的政治教学活动具有开放性、自主性、自由化等特点,教师通过以网络技术形式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寓教于乐,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同时,高中生自控力较差,课堂纪律过于松散很容易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进行积极的引导和管理,确保教学活动在安全、有效的范围内进行。
结语
网络技术环境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参与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拓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新时期政治教学模式中应当倡导推广的教学方法。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只有用之有道,将其优势特点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探索出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新型教学方法,进一步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龙培林,张秀娜.高中思想政治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探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10):33-34.
篇3
20世纪80年代,学界在对传统教科书体系进行整体性反思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哲学的本质是什么?在这场讨论中,与人本主义的关系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而首先展开的是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在这场争论中逐渐形成了三种代表性的研究路向与理论兴趣:一是人学研究思路。代表性的学者是吉林大学的高清海先生,他受到马克思关于人或社会的三种形态理论的启发,即最初的人类以族群为本位(“人的依赖关系”形态),经过个体本位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才能到达人的最高发展形态(即“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形态),即由人的“类”本性决定其必然去向,由此形成了“类哲学”的思路。[1]二是实践唯物主义研究思路。有许多学者基于对苏联理论体系的反思提出了实践唯物主义的问题。他们在文本层面上以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经典论著关于“实践”的论述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在理论层面上以“实践”为核心概念来重新解释哲学,以“实践的唯物主义”来概括哲学的特征本质,形成了一股颇具影响的哲学思潮。三是哲学史的研究思路。从学理上讲,关于哲学本质的回答需要回到经典作家即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发展进程中进行考察;因此,人学与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路向之争便直接引发了哲学史研究的重大理论分歧之争。其争论焦点是,代表马克思成熟思想的经典著作,到底是人学韵味浓厚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还是更为强调现实实践逻辑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或《德意志意识形态》?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无意识地突破了人学与实践哲学的范式之争,十分敏锐地提出,马克思晚年关于历史学、人类学的转向以及人类学这个问题。从现在的理论视野来看,关于历史学、人类学的转向以及人类学这个问题,显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动向,也是哲学研究中无法绕过的问题;但在当时,这一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事实上,在20世纪80年代末,俞吾金先生便已将思考的目光定位在人类学问题上,他当时提出马克思对社会人类学问题的思考贯穿其一生,在思想发展上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哲学阶段、政治经济学阶段和文化学阶段。[2]但总的来说,在当时人类学问题对于重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整个学说的重要性并没有引起整个学界的充分重视,因此学界未能进一步对马克思的人学与人类学思想进行系统研究。其原因有许多方面,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我们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解局限于传统教科书体系(即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有关。哲学的发展需要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学的研究突破作为支撑(正如马克思本人哲学思想的发展与他的政治经济学和政治实践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哲学一个重要理论特质;在当时,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相关学科并未同时取得与哲学一样的进展,因此单纯依靠哲学界的自我革新很难实现理论的整体性创新。
在无法获得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学学科支持的情况下,哲学单兵突破的局面必然受挫,从而使得当时的人学与类哲学等问题的讨论不能突破哲学的学科意识束缚,走向更广阔的理论天地。当前学界所热议的理论整体性问题以及“现代学术建制和理论研究的学科化对理论整体性的影响”正是针对这种学术分工体制的弊端提出的。[3]从研究范式转换的角度来看,80年代的一个重要成果是中国的哲学研究开始摆脱教科书的“体系意识”来思考自己的“问题意识”。不过,从现在的理论视野来看,这种问题意识其实是一种基于学科视角的问题意识。这种基于学科视角的问题意识开启了中国化哲学的学理性思考与学科建构,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学科建设意识的主导下,哲学研究呈现专门化与学术化的趋势,的哲学与政治经济学以及政治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相关学科的发展越来越专业,但与此同时彼此之间也越走越远,甚至有分道扬镳的苗头与趋势。从哲学变革与发展的历史来看,其最重要的经验是打破经院哲学(即所谓的学院哲学)的束缚,而其最重要的理论支持则是来自政治经济学。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中指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剩余价值规律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到科学的理论前提之一,因为“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4]161。哲学学科意识的束缚以及理论研究中政治经济学批判范式的缺失,对于当时的人学与类哲学研究而言,直接导致的问题是没有理解马克思“历史科学”(即历史唯物主义)与人学、类哲学的重要关系,同时也没能与西方学者的文化研究、人类学研究等相关学科进行有效对话。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与人学思想
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马克思的历史科学与人类学具有密切的关系。人类学把自己的学科定义为“研究人类的本质的学科”,这一学科体系的形成,虽然与殖民主义在全球的扩张紧密相连———它在19世纪的学科分工体系中被定位为对原始社会或文化的研究;但是,随着殖民体系的解体,人类学已突破异文化研究的局限性,正在重新定义其对人类整体多样性的研究。正如有学者所认为的,人类学学科除了从某一学科的角度进行人类学研究,更为前提性的则是哲学层面的理论基础,即涉关存在论———基于人作为一种存在来探讨人类发展的起源、人类发展的动力、人类创造的文化、人类发展的规律、人类前进的方向等。[5]人的本质是什么,不仅是人学研究所关注的哲学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人类学问题。在古希腊哲学中,有些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倾向的思想家把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而智者学派把人定义为具有智慧和美德的政治动物。基督教神学则认为人是上帝按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绝不可能是像动物一样的自然存在物,使人学回落到神学逻辑中。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成就是以人为中心对抗基督教神学的以神为中心,它不仅重视人的自然本性,也关注人类的理性和意志,从而引发了近代哲学的“主体性”问题大讨论。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进化学派观点把人看作是由猿猴进化而来,从而将自然主义人学推向了极端;作为自然主义人学思潮的反向运动,欧洲大陆的思想家们则在对宗教神学的反思中发展出了理性主义人学思潮,这一基于人类理性的本体论思想在笛卡尔著名的“我思故我在”命题中被准确地表达出来———“我思”是人的本质特征,“我思”是人与动物的关键性区别。这种人类理性的本体论思想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发展到了某种理论上的极致。德国古典哲学不仅把“我思”(观念)理解成人的本质,而且把它作为哲学的对象来进行研究,从而建构起庞大的观念论思想体系,并最终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达到顶点。而在德国的观念论思想之外,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路向,即发现人不仅是一种自然动物,而且也是一种文化与历史的产物,因而提出了“历史哲学”的问题,这一问题域在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和黑格尔等思想家的不断探索下,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感和历史哲学韵味的人类学思潮。这种具有深厚历史感的人类学思想路向,用马克思的话来说便是历史科学。今天,随着马克思哲学研究以及国外研究的深入,我们应当重新拾起一度中断的人学与类哲学的话题并将这种反思推向一个自主性的理论建构。这是中国学界走向理论自信的表现。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学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包括人类学)、政治学等学科上获得了长足的进展,为我们重拾人学与类哲学的话题提供了极好的学科背景。我们应当在这个基础上将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类哲学)有效沟通起来,以打开哲学与人类学研究的新视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提出的人类学只是一个在学科意识的束缚之下不得不采用的“名称”———因为学科话语体系似乎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学者的行规。换言之,人类学这一提法只是一个“方便法门”,读者可以不必拘泥于这一名称本身,重要的是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关于这个问题,涉及两个重要的理论:一是我们应当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二是我们应当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人学(人道主义)思想。关于第一个问题,即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过去我们之所以无法把政治经济学与类哲学有效结合起来,是因为我们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解受限于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体系。实际上,在马恩经典著作中,他们所阐发的政治经济学跟苏联所编撰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是有差异的,其重大差异我们可以用恩格斯的定义来解释一下。恩格斯认为,政治经济学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广义层面,一个是狭义层面。狭义政治经济学指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因此,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里面谈论的劳动价值论、资本、货币、商品等这些实际上是隶属于狭义政治经济学的范畴。关于狭义政治经济学的设想,马克思有一个宏大的理论构想,但并没有完成,只出版了其中的一卷(即《资本论》第1卷)。根据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设想,狭义的政治经济学应当有六大部分,分别为资本(这部分后来演化为《资本论》的整个体系)、国家、土地、国际市场、国际贸易,还有一部分是关于劳动的问题。换言之,苏联学界所理解的政治经济学,只是马克思本人关于狭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一小部分而已,马克思生前还没有来得及把他整个思想完整地建构出来。而广义的政治经济学———实际是历史科学,按照恩格斯的定义,它指的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规律的研究。广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对象和范围上更为广阔,它不仅仅包含资本主义社会,也包含前资本主义社会,另外还包含东方社会,这是一个更大的范畴。这一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恰恰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相重合,而狭义政治经济学则与经济人类学具有诸多共同之处。关于第二个问题,即如何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关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不得不提到他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在此我们主要以康德和费尔巴哈为例来说明。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康德最后出版的著作便是《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认为它“是康德二十多年讲授‘人类学’课程讲稿,也是康德本人自己整理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康德毕生的书斋生涯其实都是以人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他那一切令人生畏的思辨最终都有一个集中的主题,这就是人的存在和使命”;因此,“仅仅从认识论上的‘批判哲学’来看待康德哲学已经显得过于狭隘,必须从人类学的立场来考察康德整个哲学体系”。[6]1-2从这一角度来看,康德哲学的重要贡献是将神学(宗教问题)人类学化。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这一思考路向显然深深地影响了马克思。费尔巴哈作为直接影响马克思的思想家,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一书中对宗教哲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以期恢复人在哲学中的地位,这使马克思豁然开朗。
篇4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兴趣培养;方法途径
一、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兴趣缺乏的原因
1.高中政治知识内容繁多,理论知识抽象
政治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泛,如果不结合实际案例,仅仅讲解理论很难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原理。理论知识多且抽象,趣味性较弱,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容易丧失兴趣,放弃学习。
2.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陈旧
多数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上只采用单一的讲授法,交论知识,讲解教材内容,与学生互动较少,教学过程枯燥乏味,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虽然多数高中政治教师也懂得培养学生对政治学科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落实得不够,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对知识理解不深。
3.社会对政治学科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政治学科是作为一门副科存在于高中课程体系当中的,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有一种政治学科不重要的心态。并且思想政治学科理论知识较多,大量概念性知识需要理解背诵掌握,而对于思想活跃的高中生来说,这一类课程不需要动手演练,相对枯燥,也就不够重视。思想政治学科老师也不被学校所重视,对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质量。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必要性
1.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是政治学习的首要动力
学好政治学科,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对政治学科的认识水平,从而激发对政治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只有激发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真正热爱政治学科,自觉自愿地学好政治学科。
2.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师生关系更融洽
目前,我国高中普遍反映学生对政治学科不感兴趣,课堂气氛不活跃,师生互动积极性不高,师生关系不融洽。如果政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效率,而且也会使师生关系更融洽,教学氛围更好。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教学质量是评估教师教学工作的标准,提高教学质量是对教师的目标要求。在一系列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只有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激发学生学习政治学科兴趣的方法与途径
1.改进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政治学科知识内容抽象,难理解,政治教师要对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展开多元化的教学工作,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采用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理论联系实际,教师通过选取合适的案例,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引发学生对具体案例所出现问题的思考,并在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讨论中掌握教材知识。教师不能纯理论授课,高中生的社会知识比较匮乏,无法对具体事件中的政治原理进行自我总结概括,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教授学生思考方法。比如,当讲到《公民的政治生活》一节的时候,教师可先评述具体事例,比较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让学生们以“假如我是候选人”或“我这一票投给谁”为题,发表各自的见解。教师还可列举当前公民参与决策的民主形式,对照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有关制度和法规,在课堂上举行一次模拟听证会,加深学生对该节内容的理解。
3.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丰富授课模式
信息技术为现代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优势,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辅助教学提高了高中政治学科的趣味性,可大大激发高中生对本门学科的兴趣。政治教师也可利用大众传媒搜取更多资源,向学生展示各种事例或现象,使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知识点,提高学习热情。比如,在讲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课题时,可以播放纪录片《改革开放30年纪实》部分片段。借助视频资料来展示改革开放的政治经济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精神内涵,这样就更加具有趣味性。当学生有了兴趣之后,再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学习深层次的东西,课堂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被调动起来了,同时培养了学生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构建有效的教学评价,利用教学反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有些学校对政治学科的教学评价只重视分数而忽略学生的学习过程,忽略政治学科的德育性质,这直接导致政治教师的教学以提高考试分数为目的,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构建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全面客观地考查学生政治学科的学习状况,才能发挥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作用。另外,也应重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反馈,与学生多沟通,了解学生对政治课程的态度、需要,以学生的需求为基点展开教学。认真总结学生的课后反馈,归纳整理出所需要改进的方面,不断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
5.保持积极的教学态度
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反映到教学过程中,积极的教学态度既能提高教师的责任感,促使教师进行自我提升,也能感染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想政治学科存在的意义在于使高中生了解基本的经济、政治、文化知识和哲学原理,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为高中生发展为更高素质的人才打下基础。政治教师只有保持积极的教学态度,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不会止步于当前的教学水平,才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以适应新的教育改革。
政治W科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政治学科在高中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由于高中政治知识抽象、政治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学校及社会对政治学科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导致学生对政治学科缺乏兴趣,为政治教学带来了困难。因此,培养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就成为高中政治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必须准确了解高中生思想政治课程学习兴趣的现状,对学生兴趣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结合高中政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高中政治课教师应改进教师教学方法,采用具体案例结合理论引发学生思考,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模式,构建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和保持积极的教学态度等方法,以达到激发高中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重视政治学科,发挥其应有的德育作用,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许兆雄.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0):46.
[2]正 月.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研究[J].教师,2016(9):20.
[3]韩京艳.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引导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4]刘 磊.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兴趣点教学实践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篇5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正处于社会巨变时期,这次巨变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然而也正是在该阶段美国从农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大国,它摆脱了地方主义、农业经济和故步自封的乡土气息,展现出工业化、城市化和集权管理化的生活方式新面貌,以此和它的超级大国地位相符。但这种转变也给美国社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其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正在形成的原子化的大众社会已经不受传统社会管理方式的限制。各种社会歧视、恶性犯罪及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因土崩瓦解的伦理道德层出不穷,控制社会大众意识形态迫在眉睫。其二,信息技术的失效引发信息革命;工业革命对整个社会的物质经济起到极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其运转速率,但不可避免地会给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相关研究者针对其影响就提出了见解,信息加工、行政管理和传播创新都受到了物质经济中控制危机的刺激,提高社会系统控制物质的经济运转能力需通过技术创新,最直接的目的为和当时物质加工处理速率和能源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新闻业不可难免的也会受到上述影响,美国新闻业也是其大巨变时期朝着一体化和大规模企业方向转变,以新闻传媒为主的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要在有限的版面资源和刊播时间中提高效率、速度和利润,这种追求逐渐也形成组织化、常规化和标准化。新闻的生产方式以标准化批量为主,在于为公众提供最直接、最全新的信息产品,所以要对从业人员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科学管理的理念也借此机会渗透至新闻业之中。毕竟新闻生产方式不同于普通产品,它所具备的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要求不能单纯用绩效考核来管理员工,尤其从业新闻工作工作者也期待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职责,于是就适时地出现新闻专业主义,对于这种新闻业劳资双方都表示接受及认可。其中资方通过新闻专业主义能削弱其物质需求,增加其忠诚感和自律意识,促进团队合作,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完善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
二、基于传播政治学角度分析新闻专业主义
关于新闻专业主义的历史语境,约瑟夫•普利策提出了他的见解,他呼吁新闻业有权获得关爱和尊重,但如果从另外一个层面理解其含义,则是新闻专业主义有利于提升新闻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有利于开拓新闻业的外部空间,获得更大的市场。普利策称追求新闻自由能使报纸服务于人民,成为真理的喉舌,批判当局,遵循自身思想,不提倡任何派性和偏见性。同时他还宣称新闻自由能保障报纸的独立地位并服务于大众。但也有相关研究学者指出,新闻事业具有双重性格,站在教育的角度它是一个学校,而站在企业角度它则具有赚钱的目的,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冲突性,也由此说明普利策极力鼓吹新闻自由的目的为创造市场和实现利润最大化,为报业企业谋求更大的市场空间。
但普利策的新闻专业主义中所提到的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专业观念和专业知识是强调最多的,他认为可通过新闻学员等大学教育培养新闻从业人员的对公众和公共利益服务的使命,要求其不受大众情感和商业力量的影响。当然过于空洞的普利策说辞没有得到新闻专业主义的认同,客观性理念则在此时应运而生且受到新闻媒体管理者的极力推荐。例如,引述当事人的话、不采取立场、以第三人称语气报道、在第一段以倒金字塔方式简述基本事实、强调可以证实的事实等,可以说客观性的提出有效将其纳入企业管理的流程之中,进一步加强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控制和各种规训。基本上可得出一个结论,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探析新闻专业主义,它是一种媒体企业经营管理的模式,虽然它被标榜为新闻业的最高信仰和职业操守,但最终目的为掩盖其高度功能性的实际功能。因此,前者的鼓吹就没有了任何意义。
三、结语
篇6
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的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就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角色、作用和影响及其与发展中民族国家的关系等重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琼•斯佩罗(JoanE.Spero)认为,就像经济因素产生政治结果一样,政治因素也会导致经济结果的产生。从内涵的外延化来看,国际经济关系就是国际政治关系,因为国际经济的相互作用同国际政治的相互作用一样,都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迫使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主要是跨国公司)在有限的资源面前,对财富和利益的追求会导致严重冲突,这些冲突是围绕对市场的争夺,对原料和生产手段的控制而展开的。①跨国公司绝大多数是以北方国家为基础的。它们以牺牲南方国家为代价,加强了经济发达国家的财富和经济力量。跨国公司不仅通过贸易与投资的方式向全球扩展,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本国政府、发展中国家政府以及国际组织的政治决策,从而追逐最大化的利润。②因此,只有将政治与经济关系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较为全面地反映跨国公司与民族国家政治经济关系的现实和本质。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首先应研究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的总和及其互动关系。“在承认国家角色的重要性的同时,需要更重视其他角色(跨国公司、国际组织等)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③对跨国公司之间的“跨国关系分析应包含在任何完整的世界政治分析之中”,把跨国关系定义为“跨越国界不受中央政府外交机构控制的联系、结合和互动。”④罗伯特•吉尔平(RobertGilpin)认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界关于跨国公司的理论可以被分为三大模式,即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新依附论,三者对于跨国公司与民族国家的相互关系各有不同的解释。⑤但学术史上的各种所谓流派只是相对意义上的。学者们的观点往往彼此影响,相互渗透。⑥
(一)现实主义
1975年,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罗伯特•吉尔平在《美国霸权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经济学》(U.S.PowerandMultinationalCorporation:ThePoliticalEconomyofForeignDirectInvestment,1975)一书中提出一个新的观念,即现代世界中的国际关系动力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与政治交互作用的结果,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财富与权力的关系。在这部著作中,他首次提出了“国际政治经济”(InternationalPoliticalEconomy)的概念。更有意义的是,这部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之作恰好是一部专门研究跨国公司的著作。可以说,国际政治经济学与跨国公司是世界政治经济大变革催生出的一对孪生子。吉尔平在后来出版的《全球资本主义的挑战》(TheChallengeofGlobalCapitalism)一书中进一步指出:“尽管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事务中举足轻重,但民族国家依旧在唱主角”,“在民族国家和跨国公司政权的斗争中,优势仍在民族国家那边”。⑦吉尔平在他的另一本书《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秩序》(GlobalPoliticalEconomy:UnderstandingTheInternationalEconomicOrder)的第十一章中深入讨论了“国家与跨国公司”,论及对外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跨国公司与民族国家的关系等问题。⑧他在自己的另一本著作《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ThePoliticalEconomyofInternationalRelations)中指出:“我逐渐地得出了几条一般性的结论:跨国公司的确反映了美国的经济扩张主义,因而它不可能脱离美国外交政策的大目标;美国与西欧之间在防务上的联系,为美国跨国公司的海外扩张大开方便之门;美国统治下的和平为这些经济活动以及其他跨国活动提供了一种政治框架。”⑨现实主义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肯尼斯•华尔兹(KennethN.Waltz)也指出:“无论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政治学者都把体系简化到部分之间的互动上,或者是行为角色的行为,也就是说他们注重民族国家之间以及其他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只局限于单位,没有认识到体系因素的作用,因此,只有在单位层次上又在体系层次上才能解决问题,才能说明国际体系的行为。”华尔兹的这个观点对研究跨国公司与国际关系的互动机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可以将建立国际体系与跨国公司之间的互动模型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现实主义经济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CharlesP.Kindleberger)的主要贡献在于引进了新的分析视角和分析概念。例如,他将经济学中“成本”、“公共产品”等概念引入国际政治的研究领域。金德尔伯格的主要代表作是《1929—193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①他认为,传统的厂商理论把分析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之上,而跨国公司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分析是建立在市场不完全性之上的。根据早期有关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的观点,市场不完全性与对外直接投资有着紧密的联系,“直接投资的兴旺必定是存在着产品或要素市场分割的政府或企业对竞争的某些干预。”②这就从政府与市场的视角使人们进一步思考跨国公司与母国或东道国政府之间的各种博弈关系。
戴维•麦克格鲁(DavidMcGrew)的《全球化与反全球化》(Globalization/Anti—Globalization)③一书则考察了在主导公众和学术论争的所有重大领域中趋向和反对全球化的所有情形:国家的角色、民族文化的命运、世界经济的本质、全球治理的角色、全球不平等的程度,以及政治团体和全球秩序的伦理基础等问题。关于跨国公司的角色,他指出:“人们都同意,在几乎实时通信的世界里,公司资本甚至是小笔业务也许都具有选择上的巨大灵活性。但公司无论大小,其命运依然主要取决于地方和国家的竞争优势及其经济环境。甚至在巨大的跨国公司中,竞争优势也主要是其各自国家的革新体系的产物,而生产和销售则倾向于强烈的地区性集中,实际上,跨国公司和‘具有国际协作的国家公司’并没有什么差别,因为它们的总部是其继续成功和认同的至关重要的基础。财富500强所列举的世界大型集团公司,其总部几乎没有设立在美国、英联邦、德国和日本之外的。
因此,公司并没有统治世界,国家在极大程度上依然是世界经济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力量。”④例如,美国跨国公司在海外投资的效率主要依赖于美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的质量。美国在海外的经济活动基本不需要任何军事力量的支持,而是依靠美国在贸易结构、金融结构、知识结构等领域所具有的优势。对跨国公司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的另外一个视角,就是关于一个国家对跨国公司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涉及该领域的主要是一些案例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罗伯特•吉尔平的《美国的实力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经济学》(U.S.PowerandMultinationalCorporation:ThePoliticalEconomyofForeignDirectInvestment),对美国跨国公司进行了政治经济学分析。⑤史蒂芬•克拉斯纳(StephenKrasner)的《捍卫国家利益:原材料投资与美国的外交政策》(DefendingtheNationalInterest:RawMaterialsinvestmentsandU.S.ForeignPolicy)则是对美国能源政策的分析。⑥例如在2000年的《美国的国家利益》报告中,把“保证全球主要体系(贸易、投资、金融市场和能源供应)的活力和稳定”视为对美国最重要的“生死攸关”(Vital)利益之一。⑦美国等发达国家一直力图保持在制定新的国际投资规则中的主导权。二战后美国多次修订《对外援助法》。历次法案规定,美国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和优惠贷款时,要求受援国与美国签订“友好通商与航海条约”或“双边投资保证协议”。缔结“友好通商与航海条约”,旨在为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经商创造良好的投资气候,要求发展中国家给美国子公司以“国民待遇”,取消或放宽投资限制,允许美资企业自由汇出资本和利润,保证在实行国有化等措施时给予“及时和足够的赔偿”等。缔结“双边投资保证协议”,旨在保证海外美资的法律保护得以切实贯彻实现,为美资提供双重保证。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又开始致力于同发展中国家谈判和签订双边性“投资保护条约”。新条约模式把注意力集中于有关保护海外投资的若干关键性问题,如投资的入境兴业手续问题、投资兴业的待遇问题(国民待遇与最惠国待遇等)、投资企业的征用问题、资本和利润向境外转移汇出问题、投资纠纷处理问题等。⑧
(二)新自由主义
苏珊•斯特兰奇(SusanStrange)是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她在《国家与市场》(StatesandMarkets)一书中提出了联系性权力和结构性权力的问题。斯特兰奇用四个基本结构以及四个从属结构这种新的模式综合分析国家与市场的关系,认为“主要适应于为本国市场服务的生产结构,逐渐地、不平衡地而又显然不可抗拒地由主要适应于为世界市场服务的生产结构所取代。”“许多作者全神贯注于跨国公司的兴起,同时谋求找到一个关于这种占支配地位的生产组织机构性质变化的解释。”①在《全球化与国家的销蚀》一书中,斯特兰奇认为跨国公司掌握了生产结构中的三个关键因素,即技术、资本和销售网络,“意味着跨国企业可以与国家一道对民族和全球经济发展进程发号施令”②。新自由主义国际政治学大师罗伯特•基欧汉(RobertO.Keohane)的《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AfterHegemony:CooperationandDiscordintheWorldPoliticalEconomy)一书中的第三部分“实践中的霸权与合作”系统考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金融、贸易和石油领域中的机制演变,提供了从“国际机制”的角度进行研究的视角。③罗伯特•基欧汉与约瑟夫•奈(JosephS.Nye)1977年合著的《权利与相互依赖》是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作之一,④他们摈弃了“国家是唯一行为者”的主张,认为战后国际社会中国家间(interstate)和跨国(transnational)关系的发展促使人们更加重视对国际层次的诸行为者的研究,重视对超越国界的相互联系、结盟关系和相互依存的研究。
基欧汉和奈申明其目的是批判现实主义的理论模式,提出新的研究纲领的构想,包含如下核心内容:其一,各社会之间的多渠道联系,它包括政府精英之间的非正式联系或对外部门的正式安排;非政府精英之间的非正式联系(包括面对面的交流或通过电讯联系);跨国组织(如多国银行或多国公司)等,这些渠道可以概括为国家间联系、跨政府联系和跨国联系。其二,国家间关系的议程包括许多没有明确或固定等级之分的问题,它意味着军事安全并非始终是国家间关系的首要问题。其三,当复合相互依赖普遍存在时,一国政府不在本地区内或在某些问题上对他国政府动用武力。作者强调指出,他们所提出的三个基本条件非常符合某些全球经济和生态相互依赖的状况,也接近于勾勒出国家之间全部关系的特征;他们并不认为复合相互依赖完全忠实地反映了世界的政治现实,恰恰相反的是,复合相互依赖与现实主义的观点一样,都是理想模式。大多数世界政治的实际情况往往介于这两个极端之间。不过,复合相互依赖正越来越反映出世界许多地区的现实。新自由主义者认为,跨国公司在与母国和东道国的角逐中无疑占了上风。跨国公司要以世界市场作为其运作的舞台,以经济要素的最佳配置为追求目标。因此,它们要竭力超越国界限制,脱离政治控制,这个观点就反映在罗伯特•吉尔平的《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中⑤。威廉•内斯特(WilliamNester)的《国际关系:21世纪的政治与经济》(InternationalRelations:PoliticsandEconomicsinthe21stCentury)也是一本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他在前言中指出:“国家自身日益弱化,虽然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中心角色仍将继续,但它越来越多地受到一些强大力量的挑战,这些力量包括:跨国公司、国际法、国际道德、政府间国际组织、私人国际组织,以及日益稠密的地缘经济相互依赖或全球化的复杂网络。”⑥特别需要提出来的是,约瑟夫•A•凯米莱里(JosephA.Camilleri)和吉米•福尔克(JimFalk)的《的终结?日趋“缩小”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⑦和詹姆斯•德•代元(JamesDerDerian)主编的论文集《国际关系理论批判》提供了对问题的一些新的研究视角。⑧凯米莱里与福尔克合著的《的终结?日趋“缩小”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一书的第五章指出:“像高压统治技术一样,监控技术在国家和国际非国家行为者中广泛扩散。它们不仅被国家利用,也被商业企业甚至公民个人使用。商业信贷组织可以在世界范围跟随公民的迁移、喜好和信贷记录。银行、信贷、职业及其他商业机构可以购买同样的数据库。广告机构经常活动于许多国家,它们也可以使用国际数据库来获取有关共同体的信息并形成某些见解。大集团为了获取利润控制和发展通讯媒体,使它们的活动范围超出了国家边界,国家利用通讯媒体来巩固共同体对其政策的支持,但非国家组织,包括媒体集团,也可以利用它们来重新塑造或破坏国家的现行政策和结构。全球经济和通讯系统的结合开创了全球互动关系系统,在这一系统内,家只是其他行为者中的一员,国家边界的重要性日趋削弱。”①
(三)新依附论
新依附论是从战后“新”理论体系中孕育而来的。依附论者虽然也大量使用“阶级”、“剥削”和“社会主义革命”等词语,但其理论思维不完全与“新”一致,而且只局限于不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②作为现展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依附理论认为现今的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双重关系:一方面是发达国家对政治、经济、金融和技术的垄断,进而对发展中国家形成经济和社会上的扩张和渗透,促使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依附;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的选择,即由于依附于发达国家发展本国的经济,或由于依附于跨国公司而变得落后和贫穷。③依附论将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视为“当代帝国主义的细胞”,认为其发展将造成中心国家对边缘国家剥削和控制关系的进一步深化。该理论认为,由于跨国公司的介入,形成了一种新的依附形式,即所谓的“新依附”。新依附的特征是:(1)工业发展主要依靠出口产业,因为出口能赚取外汇来购买资本货物。这种依附的第一个结果就是需要保持传统的出口产业,这在经济上由于保持落后的生产关系因而限制了国内市场的发展,在政治上就会通过那些颓废的统治者维持权力。(2)工业发展为国际收支的波动所左右,这往往导致附属国在国际收支上出现赤字。这主要是因为在高度垄断化的国际市场上进行贸易,也因为外国利润的汇出,同时还因为需要依靠外资的援助。(3)工业发展受帝国主义中心国家的技术垄断所左右。这种基于跨国公司的新依附使得附属国的生产结构出现如下的状况:首先,由于需要保护农业或矿业出口结构,从较落后部门榨取剩余价值的比较先进的经济中心之间就出现了联系,国内“宗主”中心与国内互相依存的“殖民地”中心之间也出现了联系。国际范围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等和联合的性质在国内精确地重演了。其次,工业与技术结构更紧密地响应跨国公司的利益,而不是响应国内发展的需要。再次,霸权经济社会中同样的技术与财富积聚不加多大改动就转移到大相径庭的经济社会中去,造成了生产结构的高度不平等、收入的高度集中、生产设备的开工不足、对于集中于大城市的现有市场的加紧利用。因此,在这种新依附中,如果附属国内部结构以及与统治国的外部关系不变的话,附属国与统治国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就不会改变。随着附属国的国内和国际结构受跨国公司、国际商品以及资本市场影响性的加强,依附性的结构就会加深,附属国就仍然处于不发达的状况。④例如,巴西学者多斯桑托斯(DosSantos)在其《帝国主义与依附》(Imperialismoydependencia)⑤一书中认为,20世纪50—60年代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依附模式,其“基本特点是跨国公司从技术—工业统治转向不发达国家内部市场的工业部门投资。”⑥在技术—工业的依附模式下,依附国的工业发展将受到三方面的限制:第一,依附国的生产体制为跨国公司利益所决定,从而产生一种畸形的生产结构;第二,依附国必须从国外购买机器和材料,必将深深受制于帝国主义中心的技术和金融的控制;第三,由于依附性生产体制造成的高度剥削、限制就业机会并抽走部分国内盈余,将削弱依附国国内的购买力、资本积累力,最终制约其国内市场的发展。⑦帝国主义霸权中心的大资本统治通过在附属国原料和农产品生产中的投资进行扩张,以满足霸权中心的消费需求,在附属国形成面向出口或外向型生产结构,其特点是跨国公司开始在不发达国家与国内市场相联系的工业部门投资。⑧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形成对地区的支配,因此在这里我们可以把依附归结为生产要素即生产力发展的依附。⑨即落后国家在技术、资本、出口等方面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其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完全取决于中心地区跨国公司的辐射程度和主观意愿。
与多斯桑托斯持类似观点的有阿根廷学者普雷维什(R.Prebisch)。他在其《资本主义:危机与改造》(CapitalismoPeriferico:CrisisyTransforma-cion)一书中认为,当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初级产品与制造品贸易,使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成为一种历史趋势。在他看来,世界“经济星座”中存在着“中心”和“”的格局。“中心”指富裕的发达国家,它们组织起来并主导着国际经济体系,使其为它们的利益服务。“”指通过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而与“中心”发生联系的各种各样的发展中国家。由于贸易条件不利于发展中国家而有利于发达国家,现有的国际经济体系事实上起着把收入从吸引到中心的作用。①托马斯•劳尔森(ThomasD.Lairson)和大卫•斯基德莫尔(DavidSkidmore)在他们合著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为权力与财富的斗争》(InternationalPoliticalEconomy:TheStruggleforPowerandWealth)一书中也涉及类似观点,例如,如何理解南方和北方国家在对外投资或借贷领域的相对讨价还价力量?此书与其他类似的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它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和南北关系、南南合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同时,对第三世界发展问题的讨论也采取了一种既不同于西方正统理论,也不同于激进派学者的独特视角。他们的观点和约翰•罗尔克(JohnT.Rourke)有类似之处,即“跨国公司绝大多数是以北方国家为基础的。最强的500多家跨国公司中,大约有95%以北方国家为母国,仅仅只有少数大公司建立于欠发达国家”②。
二、评论
国际政治经济学作为国际政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其理论体系发轫于三大知识传统,或者说受到三大意识形态的浸润,即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新。被肯尼思•汤普森称为“国际思想之父”的那些伟大思想家,如17世纪的托马斯•霍布斯、18世纪的亚当•斯密和19世纪的卡尔•马克思正是这三大知识传统或意识形态的创始人。美国学者罗伯特•吉尔平在《美国力量与跨国公司》一书中,把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称为“政治经济学的三个概念”③。后来,他又在《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一书中对上述说法加以修正,用“政治经济学的意识形态”一词来描述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思想分野,而弃用“理论”或“流派”。“因为每个观点都蕴涵着一个有关人类社会的总的思想和信仰体系,因而类似于托马斯•库恩(ThomasS.Kuhn)所说的范式。”④所谓“总的思想和信仰体系”主要是指深嵌于理论知识体系之中的核心价值观。也就是说,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新作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三大基本范式(或意识形态),它们在核心假定、价值观念和经济政策等方面都是方枘圆凿、不相通约的。尽管研究者为诠释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而发展了各种观点,但这三大意识形态各成体系,各自形成了独立的话语符号系统,以及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几乎每个人都会落入这三种竞争性的观点、意识形态或思想流派之一”。因此,“通过这三种意识形态的强弱变化来解读跨国公司的国际直接是可能的”⑤。
据此,可以把国际政治经济学视野中的跨国公司理论划分为三种范式(paradigm),即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新。与自由主义模式强调世界经济的合作是有益的合作的模式不同,也与强调世界经济的合作是帝国主义的不等价合作的模式不同。现实主义模式强调的是世界经济中的民族国家利益,这种模式将民族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目标看成是世界经济的首要的因素。⑥具体到投资领域,就是国家想方设法扶持本国的大公司和跨国公司。罗伯特•吉尔平曾经指出:“经济民族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很相似,在过去的几百年中经历了数次变革。从重商主义、中央集权下的阶级统治论、保护主义、德国历史学派直至今天的新保护主义等,其名称在不断改变着。”⑦他在自己所著的《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ThePoliticalEconomyofInternationalRelations)一书中指出:“我逐渐地得出了几条一般性的结论:跨国公司的确反映了美国的经济扩张主义,因而它不可能脱离美国外交政策的大目标。”⑧因此,美国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扩张不仅有利于美国的经济利益,而且服务于美国的战略。首先,跨国公司的行为有利于创造一个自由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有利于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念。其次,跨国石油巨头在中东以及其他产油国的开发和经营保障了美国以及西方世界的能源供应。再次,跨国公司的高额利润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美国的贸易赤字,维持了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吉尔平在结论中写道:“跨国公司与美元的国际地位、美国的核优势一道,共同构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全球霸权的基础。”⑨与上述现实主义模式不同,新自由主义的模式认为:在国际关系中,经济关系是影响政治关系和外交关系诸多关系的重要因素。国际关系的产生和发展逐渐开始建立在经济关系的基础之上,国际关系的演变内容经常表现为以经济为中心,而国际关系的变革同样以经济关系的变革为基础。在当今时代,经济优先已成为各国的选择,经济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主要表现为:第一,经济领域的竞争日益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主旋律;第二,经济利益的追逐成为国际关系发展的强大动力;第三,经济手段的运用成为协调国际关系的重要途径;第四,经济安全成为国际关系中的新课题。因为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基础性作用,跨国公司才得以在国际关系中发挥重大作用。
新的依附理论模式(thedependenciamodel)从一开始就着眼于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对世界市场的总体性研究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切入的,新的依附理论模式则认为,国际直接投资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国际范围的再生产,这一点与商品输出和货币资本输出有明显不同。后者虽是资本输出,也体现一定的国际生产关系,但不会直接输出生产关系。当对外直接投资在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进行时,由于不存在所有制形式的差别,投资国产业资本的跨国界扩张与东道国经济能够自由融合,不存在制度上的兼容问题。当对外直接投资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进行时,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成为促进宗法或封建社会制度逐步瓦解的催化剂,相对商品输出或货币资本的输出来说,能更有效地推动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化。①美国历史学家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比较和吸收布罗代尔(FernandBraudel)思想的基础上,将近代以来的世界体系划分为世界性帝国和世界性经济两大类,认为世界体系理论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历史研究有助于理解全球化和跨国公司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跨国公司理论中的依附论(dependencytheory)视角是对世界体系理论的扩展和延伸,认为某些国家的经济取决于它们所从属的另外一些经济的发展与扩张。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社会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在有些国家(统治国)只能以此作为扩张的反映时,就采取了依附的形式。跨国公司在依附论中是一个难以回避的话题,正是由于跨国公司组织体系的扩张才形成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强权地位。②事实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战后殖民体系日趋瓦解,帝国主义国家为了维护垄断资本的海外利益,迫切需要通过以上的跨国垄断组织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保持原有的销售市场、原料基地和投资场所,从而继续控制和剥削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从发展中国家方面来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这些国家获得政治独立以后,一般都缺乏发展民族经济的必要资金,这使得它们的贫困程度和对北方国家的依赖有增无减。但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消极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诸如掠夺燃料和原材料,推销陈旧设备,造成经济结构畸形发展,打击甚至挤垮民族工业,促使外贸条件恶化,进行重利盘剥,导致人才外流以及扩大两极分等。例如,1979年,美国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为37.49亿美元,但从发展中国家获得的利润却高达127亿多美元。发展中国家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剥削活动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有时,一些跨国公司为了攫取高额利润和维护其在某些国家的特殊权益,恣意干预这些国家的内外政策,甚至不择手段搞政治颠覆和军事。③
篇7
【关键词】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教学 教学改革
一、整合课程内容体系结构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不仅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公共政治理论课之一,更是师范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1998年以前,本课程名称为“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1998年后,新的“两课”设置方案确定,该课被纳入理论教学体系,课程名称改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结合教学实践,课程的体系、内容经过了重新整合,有了很大变化。依据1998年教育部社科司编写的本课教学要点,新的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如下:
导论;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第三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第四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第五章,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第六章,转型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第七章,当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第八章,当今世界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
二、优化教学内容组织方式
首先,在宏观层面,可以把上述教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一、二、八章内容,是对二战后世界经济、政治、世界主题的总体描述和概括,通过识记、分析、拓展等环节,学生对“一个变化的丰富多彩的世界”有个初步了解;第二部分,包含三、四、五、六、七章内容,是对二战后的各类主权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体制、外交战略的具体描述和概括,通过识记、分析、拓展等环节,学生对“一个复杂的充满矛盾的世界”有了深入的了解。
其次,在中观层面,每章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三大模块,按模块来组织教学,即将一章的内容分解为“知识点的识记模块”,“理论知识的分析应用模块”,和“背景资料及国际热点的深化拓展模块”,在讲每一章前,将每一模块下的内容要点先交代清楚,然后按模块来进行讲解。
再次,在微观层面,精心设计每一模块的内容取舍和教学方法,如“知识点的识记模块”应为本章重要的概念、事件、人物、外交战略名称、年代、国际组织等,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理论知识的分析应用模块”,涉及本章的最基本理论、观点、一国外交战略的内容和提出的原因等,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为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分析相结合;“背景资料及国际热点的深化拓展模块”主要涉及本章重大事件、人物的背景资料,特别是“另一说法”的资料,以及与本章内容相联系的最新国际热点信息资料。这部分内容老师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去搜集,拿到课堂讨论,最后老师再总结深化。
总之,教学组织方式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体系,更要全面提高分析、解决历史和现实国际问题的能力,并激发对国际问题学习和研究的潜能和兴趣点。这又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又一实践教学形式。
三、实现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1.理论讲授法。这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大学的课堂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理论性较强,其中的理论知识不易学生自学来把握,这就需要教师来讲授,因此“理论讲授法”就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实践,我们把课程的大概内容分为两方面:一是对战后世界经济、政治、主题、秩序及各类国家经济政治和对外关系发展变化的介绍和描述,即“过程”的展示,二是对上述过程产生原因、动力、特点、问题等的总结和思考,即“规律”的揭示,就其性质来说,在上述两部分中,均贯穿着理论的阐释,尤其是第二部分,加上课程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所以,对这些理论进行明晰的讲解和阐述是完全必要的。
2.合作学习法。此方法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在由理论走向实践过程中的合作。没有教师对学生的合作,理论就不能传授给学生;没有学生对教师的配合,理论就不能转化为能力,学生就不能把握教学技能。因此,合作也是为了发展学生技能和取得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3.案例教学法。案例学习在国际关系课中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理论课的学习,即使掌握了关于教学的理论,也不一定就能运用其分析现实的国际问题,学生只有在实践课中通过案例分析模拟训练,才能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历史和现实的国际问题。
四、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
由于本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其实践性教学不能笼统界定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所以我从实际出发设计了适合本门课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1.上述模块化教学组织方式的第三个模块,“背景资料及国际热点的深化拓展模块”需要学生查阅大量的课外资料,尤其必须关注国际时事、每天都要听广播、看报纸、上网看新闻,还要在课上课下进行交流讨论、甚至辩论,这无疑是最好的实践教学形式,达到了理解、应用、拓展知识的目的。
2.每学期要组织大型专题讨论至少2次,写小论文2篇,结果计入学生总成绩,这是检验学生应用知识的实践能力的直接形式。
3.进行课堂上的每周国内外要闻播报。两个学生一组,认真筛选、收集重大的国内、国际要闻,经过编辑和整理后,在课堂上向学生播报,其他同学也可以进行有效的补充和评论。
五、本课程的主要特色
1.内容新。即该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新。这是因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是二战后至今世界经济、政治、主题、各类国家的对外关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在这些变化中去探索总结世界经济、政治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及其对中国外交的启示等,它们有的是几十年前的昨天发生的,有的甚至是几个小时的今天刚刚发生的,这些新问题、新信息我们都要在教学中体现出来,并要引导学生去分析,所以,本课程的内容就必然是具有明显“新颖”的特点。
2.综合性强。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实践中得出理论、规律,再用这些理论规律指导实践,既讲史实,也要总结理论,还要分析洞察国际热点;既涉及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世界历史的内容,又涉及政治学、外交学等方面的知识,所以本课程具有强烈的综合性。
篇8
【关键词】模拟情境 感受生活 学到知识 提高能力
“假如我们乘着时间隧道来到唐朝,我们将怎样生活呢?你可以是农民,可以是手工业者,甚至是商人或者官吏、皇帝等等,要求是要符合唐代经济生活的实际……。”对于“生产决定消费”的部分内容,以前,我往往以讲授为主,把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呈现给学生,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课堂气氛显得十分僵化,学生学习效果也很不理想。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尝试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模拟了这样的一个动画情境。我先让学生分别上台扮演角色,再讨论唐代能否像我们一样生活。整整一节课,由于模拟了政治情境,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了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使学生身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有效课堂教学的时间几乎是整整一节课呢。
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缺乏学习政治的热情,从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他们对政治的兴趣要比对卡通片的兴趣淡得多,加上受高考制度的影响,教师在上课时往往去掉了许多精彩内容,因而是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多媒体情境教学则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在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到听官的跟前……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用几个感官去接触。”并认为这是教学中的“金科玉律”。虽然这种论述未免有绝对化之嫌,但的确也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并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
一个好的情境设置,能激发学生在政治课堂中的创新力。那么什么是好的情境呢?我认为一定得基于生活,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我们当老师的要协助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而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也正是新课程的重要特征。哥德说过“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是常青的”。如果把政治课比作树,那么,社会生活便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和水分。脱离社会生活的政治课理论教学是空洞的、苍白无力的,只有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中,政治课才会生命之树常青。新课标明确地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因此利用多媒体去超越知识符号的课堂,构建生活的课堂,放飞学生的心灵,并使之穿梭于生活世界和理性世界之间,是对教师的课堂艺术的时代要求。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展现情境既给学生“导流”,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又给学生“开源”,促进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政治课是一门来源于社会生活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作为政治教师,应努力拉近教材中的理论与现实的距离。因此教学中要突出实践性,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大多数学生社会经验少,亲身参与实践的机会也不多,课程标准中对教学建议提出的许多活动性建议应尽可能安排在教学内容中,我们当老师的要尽可能的创造条件让学生走进情境,感受生活,学到知识,锻炼能力。
例如:我在讲“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一框之前对学生进行了初步调查:你知道怎样存款、取款吗?你知道存款有哪些形式吗?大多数都是父母去办这些事情,学生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去做这些。针对这种情况,我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了一个银行储蓄存款的情境短片,让学生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初步了解银行的一般性知识,然后我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去演:①如何存款?②如何挂失?③银行储蓄的种类及特点;④如何计算利息?除银行以外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存钱?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欲望。发言的同学则更是认真和专业,这比我空洞的讲授理论的效果要收效百倍。
篇9
【关键词】政治教学 创新设计 原则 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a)-0207-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总量剧增,更新速度飞快,这促成了新的知识观和人才观,现如今“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国家和地方共同的课程理念。在这种教育背景下,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由传统“遗传型”教育转变为创新型教育,培养出具备创造性才能的学习者,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创新型教育最直接的体现即为教学设计的创新,如果教学者没有创新意识,在构思、表达教学活动的过程都没有创新的方案,又如何要求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又怎么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教学设计创新的方法多种多样,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进行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发挥着提高学生认识、参与当代社会生活能力,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质的作用。那么它的教学设计创新有哪些途径,它的创新又应该注意什么原则?现就这些问题,我谈谈我的看法。
1 政治教学设计创新要遵循的原则
(1)坚持完整性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形式、教学过程等彼此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各自又相互作用有机地连成一个整体,因此,教学设计所选择的教学策略、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教学过程要兼顾教学目标,把不同的教学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考虑整体的最优化搭配,不能只注重某一方面的创新而不兼顾其它方面,致使这一整体失去它原有的和谐,变成一个个散乱的碎片。
(2)尊重认知规律
认知过程总是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样的一个过程。教师不能因为只注重“新”,为展示自己的教学技能与技巧却忽视了这样的认知过程。教学设计的教学过程,必须考虑教科书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知顺序和心理发展顺序在教学活动中三结合的过程。只有这样的教学设计才具有合理的知识梯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3)具有新颖性
教学设计的创新,重在“新”。教学设计的创新需要教师全面、科学地统筹教学,把教学内容以一种更新颖、更吸引人的方式呈现,出人意料而又合情合理,不再是墨守陈规,不再是一些陈词滥调,是每节课能够有1―2个亮点,能吸引学生主动思考,能给听课者眼前一亮的感觉。
(4)符合有效性
教学设计的创新贵在有效,教学设计中课的导入、教学思路的策划、探究问题的设置、课的结尾、教学情境的创设等,无论通过什么方法达到创新的目的,都必须注重它的有效性,发挥它应用的作用。让学生在体会到有新意的同时有所思有所得,并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且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不断地发散思维。而不要“为赋新词强说愁”,只为了创新而创新,学生只为了凑一会热闹却无所得,没有实在的意义。
2 高中政治教学创新设计途径
(1)设计新颖的导课方式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新颖的、成功的导入,不仅要很快揭示教学主题,更要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通过近期方发生的国际国内要闻引入,这些材料时政性强,很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这些故事对学生有着强大的吸引力,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2.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引入,如在上必修1《经济生活》时,可以让学生讨论“2012―2013年度社会流行语大讨论”这一主题活动来展开,学生肯定能说出雅安地震、灾后重建、十等热词,老师可从中选取其中的热词,如选择经济发展进行分析引入,使学生确实感受到政治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造出生动活泼、耐人寻味的动画,把教师需要传递给学生的信息通过动画呈现出来,成功地牵引着学生进入教学主题。如在上《公司的经营》这块内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些机构(如中央电视台、蒙牛集团、哇哈哈集团、北京大学、光明农场等),让学生分析讨论哪些是企业?哪些是公司?进而引入公司于企业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公司组织机构以及公司经营等问题探究的兴趣。
(2)策划新的教学思路
教学思路,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而构想的教学方式和过程,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清晰明了的教学思路,不仅能使教师的授课自然顺畅,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能使整个学习环境处于一种和谐状态。教学思路的创新即在教学内容不变的情况下,构想新的教学方式和过程,同样地达到那种学习环境的和谐。教学思路的创新可从这几个方面考虑:1.打乱课本的知识点的上课顺序,兼顾学生的学习思路,把课堂教学组织得更有生命力。2.打破一些固定的上课模式,根据实际可操作情况,设计出别样的、合理的上课思路。
(3)巧设课堂结课
俗话说:“织衣织裤,贵在开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教学设计也是如此,除了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还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一个有新意的课堂结尾,能给人耳目一新,余音绕梁之感,起到“画龙点晴”之效!那么可从哪些方面进行课堂结尾的创新呢?我谈谈我的看法:
1.比喻法,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来结束课堂,可以让学生继续展开想象,继续探究、创新,如在上《价值与价值观》这一课时,我采用如下方式节课:我国的GDP好比一个大油罐,做出贡献则是为这个大油罐加油,索取则是给油罐放油,当加油的速度超过放油的速度,油位上升,贡献大于索取即可实现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让学生对所学知识难以忘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把整节课的内容归纳成整齐的、脍炙人口的小诗歌或是顺口溜,大家在娱乐的同时也掌握了知识。
3.巧妙设置悬念法,激发学生继续探求的欲望,让学生自觉探求知识。
4.精心设计与本节课相关的课后主题活动,让大家及时巩固知识。
(4)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这些练习可以是口头练习、书面练习或是板演练习等,教师要充分地利用课堂资源,把握重点和难点,设计一些有梯度的练习。教师还要用用“小伎俩”,比如在练习中设计一些小陷阱,让某些学生深陷其中,通过大家的讨论解疑把问题解决,加深学生的印象。
(5)利用新的情境材料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理解应用知识的场所。情境不是独立的个体,它蕴含于课的导入、实验教学、课的结尾等教学活动中。教学情境能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让学生处于真实的学习情境中,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学习活动。那么,如何创设一些新的教学情境来更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呢?作为教师,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通过国际国内要闻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对新鲜的事物总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国际国内要闻以其具有传奇色彩的特点无疑吸引着学生。
2.通过生活来创设教学情境。生活处处有政治,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体会到政治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篇10
关键词:杜威;经验课程;思想政治教学;启示
一、杜威的经验课程观
(一)关于经验的定义
杜威的经验观点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经验,他的经验课程观来自哲学观点,即经验哲学,所谓经验哲学即“用生活的经验来解释教育的意义、教育的计划和设计的一种明智理论”[1],他的经验包含两层意思,“它不仅包括人们做些什么和遭遇些什么,他们追求些什么,爱些什么,坚持和相信些什么,而且还包括人们是怎样活动和怎样受到反响的,他们怎么渴望和享受,以及他们观看、信仰和想象的方式等能经验的过程”[2]。经验即有机体和环境相互交互的产物。
(二)经验课程观的主要观点
经验是杜威教育思想体系的一个核心概念,他的经验课程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教育即生活,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他说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第二、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和重组,这种改造和重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也能提高经验进程的能力,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第三、教育即生长,杜威认为教育除了它自身以外没有任何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我们关注教育的过程而非为了任何目的;第四、教育是一个社会的过程,学校即社会,学校教学内容和形式必须与社会协调一致且多元化,关注社会发展,体现时代性。
二、杜威经验课程观对思想政治教学的启示
思想政治教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理论和经验,但也由于各种原因,思想政治教学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广大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解决。在此,我想从杜威经验课程观出发,谈谈给思想政治教学的几点启示。
(一)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确定教学目标
党的十及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全面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各地要组织开展育人思想和方法研讨活动,将教育教学的行为统一到育人目标上来。[3]思想政治课程作为一门德育性质的课程,其德育功能性异常突出,同时思想政治还具有学科性,知识性和系统性,但德育性是其根本属性,最终必须落到德育上来。在实际的教学中,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广大师生过分重视学生的考试分数,轻视道德教育的养成和实践,这无疑是背离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既不利于个人人格的发展完善,也不利于国家的长期发展。我们的教育现在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失去了本身应有的教育功能,培养的学生必定是畸形的,没有健全人格的。杜威说教育是没有目的的,教育本身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教育即成长。要想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学生的为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类型,让学生在活动中领会思想,升华情感,自觉践行,实现从认知、信服到行为的转化,养成健全人格,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作用
思想政治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政治性比较强,也是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国家意识形态比较明显, 我们不否认需要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观念的灌输,但绝对不是简单的道德说教和给予,学生的学习需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老师给予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这是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学生在走进教室之前,思想中已经装满许多人生经验,对各种事情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这些直接经验可以成为教学的有利资源,为我们所用。杜威说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和重组,这种改造和重组不但能增加经验的意义,还能增加经验进程的能力。思想政治课理论性比较强,离学生生活相对有一定距离。但是学生在生活中对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都有一定的接触或见闻,课程讲解时可以将一些苦涩难懂的知识点分解一下,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去讲解,使课程内容生活化,便于学生理解,增强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政治课的有趣和有用。
(三)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杜威说学校即社会,学校不是孤立的个体存在,必须要与社会相联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必须与社会相结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要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持的课程模块”,这表明生活化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取向。[4]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程一直不受同学欢迎,学习兴趣低,主要原因是同学感觉课程枯燥。虽然思想政治课理论性、政治性比较强,但是新课程编写中给教师留下了许多发挥空间,教师可以结合社会热点,学生特点,精选生活中发生的热点事件和新闻,给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思想政治课程的实用性和有趣性,学以致用。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看成活动学习的主体,通过轻松幽默的形式去学习。
(四)建立促进学生发展和生长的评价机制
目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思政政治考核评价更多是以考试为主,方式比较单一,而且不利于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真实考察。新课程观强调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发展,包括学生的发展和教师自身的发展,这c杜威的经验课程观不谋而合,教育即生长,思政政治教育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思想品德课的学习评价,改变单一纸笔的评价方式,立足于学生学习后思想品德的提升和学习、生活中行为能力的获得和行为方式的转变,思想品德课的学习评价,应立足于生活,倡导采取成长记录袋、日常观察、情景测验等质性的评价方式。”[5]除此之外,评价主体必须多元化,不仅是老师、还可以是家长、其他同学、甚至是学生自己进行评价。另外,除了定量评价,我们更强调要定性与定量的结合,只有这样,评价才对学生发展本身更有益,学生才会有实质性的发展。
(五)营造民主和谐的思政政治教学氛围
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让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去思考,教师只是平等中的首席官,引导学生去实践、去体验。这与传统课堂中老师满堂灌完全相反,主张教师少讲,学生多说多动。这就要求老师要改变传统的形象,从新定位自己,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思想和想法,激发学生思维,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的学习,会学习,爱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思想政治课上活,才能顺应新课程发展的潮流。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热爱思想政治教学,感受思想政治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305.
[2](美)约翰・杜威.经验与自然[M].傅统先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8.
[3]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J].师资建设(双月刊),2015(01):75-79.
[4]胡田庚.关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教师教育论坛,2007,20(06):4-6.
- 上一篇:残疾人就业指导培训方案
- 下一篇: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