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18 17:11: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方案

篇1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is life safety, the current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building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has always been our priorities, but construction safety accident is still high, as our country construc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perfect, the construction of safe production in the conduct of parties subject more explicit legal responsibility, but also to of the competent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Keywords: construction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突出重点、转变管理方式

我们建筑施工事故高发,一个重要原因是工人素质低,“无知者无畏”,不知道危险就最容易违章作业造成事故。作为管理部门就应该对症下药狠抓工人教育,让教育落到实处。比如采取现场的提问等形式对工人的教育情况进行检查,而不是单看项目的安全教育资料。在对现场的检查中,我们过去对照JGJ59-99标准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仅和项目交换意见,提出整改要求,但企业往往整改不力,致使同样的问题反复出现,管理部门成了“头痛医头”,企业的施工安全工作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作为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其现场安全检查主要还是查机构、查人员、查资金、查工人的安全教育、大危险源的监控等。因此在每次现场检查之前,项目经理都应该首先对现场的安全管理、防护设施、设备在自查的基础上,接受监督机构的抽查,不能以监督机构的检查代替项目的自查。监督机构应从现场的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情况来反查各级责任制度的的落实情况,利用不良行为扣分、经济处罚。业绩评价等手段来促使企业对安全责任,达到实现安全的目的。

二、加强建设单位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建设单位由于在整个建设工程中的重要地位,对项目施工安全好与坏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建设单位安全费用不到位,导致企业无安全经费;还有的建设单位压缩合同工期,致使工人长期加班疲劳作业,引发了事故。另外,现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单位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约束力不足,建设单位就利用其买方市场的优势地位,把其应当履行的责任转嫁到施工单位头上,从而规避或减小了主管部门对建设单位的监督力度。作为安监机构要认真检查建设单位这个责任主体在安全经费、合同工期、提供地下管线资料和产品的选用等方面是否符合《条例》的要求,让建设单位真正懂得安全施工是我们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调动建设单位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也应该尽快出台相关的配套措施,加强对建设单位的监督,行成由“龙头”牵头抓安全的好局面。

三、加强建立管理作用,构筑安全管理的第二道防线

按照《条例》要求,建立要对施工企业的施工方案经行审批,是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对施工现场进行旁站管理。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责令施工企业进行整改。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一部分监理单位只注重对施工质量、进度和投资的监控,对施工安全却放任自流,自身不熟悉安全的标准规范,仅仅对方案进行了审批,审批后施工企业按方案施工与否检查督促少,对下达的隐患整改通知,施工单位不行动也不向有关建设单位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致使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无人过问。作为安全监督机构在检查中一定要按《条例》的要求检查监理是否履职到位,对没有履职的监理应进行严肃处理,使监理做到懂安全又管安全,构筑起施工安全管理第二道防线。

四、抓好现场管理,切实体现“企业负责”的安全管理体制核心

当前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核心是企业负责,企业如何负责应该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对照工地进行检测。作为管理部门应该检查6个方面的内容:1、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建立、落实,安全文明施工方案是否制定、落实,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是否制定、演练,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是否制定、执行,危险性较大的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是否制定执行,作业人员及新进场、转岗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如何。2、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置情况。3、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情况。4、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使用情况。5、施工项目安全监督手续办理情况,是否存在无证施工、分包单位有无安全生产许可证,是否越级承包、非法转包及违法分包等问题。6、安全防护用具配置及使用情况。总结检查,应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的手续对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进行严肃处理。必需贯彻“以人为本”的安全思想。把“人”作为培养安全文化的对象和立足点,工作的开展围绕着“人”的安全需求出发,凡是责任到人,杜绝安全管理缺位现象。

五、建立有效的职工培训教育体制

由于建筑施工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民工素质不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再加上建筑工人流动性强的特点,许多企业不愿投入培训经费。要从根本上改变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扭转施工事故多发的局面,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要提高建筑施工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从源头上抓好一线职工的安全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质,增强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按班组为单位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而对教育培训由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统一发放职工学习登记卡。现场检查时我们就检查职工教育登记卡并现场抽取职工提问,对持有教育卡而对安全知识一无所知的,对该职工受教育企业进行严肃处理。

六、加强自身建设,健全安全管理机构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新兴的系统管理科学,要提高安全监督管理的能力,最重要的还是人才。安监队伍自身建设尤为重要,需要一批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他们既是管理的行家里手,又必须熟悉土建、电气、机械、消防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目前,许多安检机构人员自身的管理和业务水平,与安检工作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安检机构应通过引进人才使队伍的专业配置合理,通过不断地培训与学习,以安全意识教育为先,以提高安全技能为重,以养成安全生产行为规范为目的,培养员工的安全行为规范,全面提升安全防范技能,确保安全生产。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总结提高管理水平。

建设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系统工作。系统中要做的工作比较多,系统的问题亦需要逐一来解决,我们坚信有政府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和指导,我们一定会开创关爱人、尊重人,良好的安全生产新局面。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在建工程;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强化措施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建筑工程市场不断扩大,建筑工程投资规模也不断增大,尤其是大型商业建筑以及高层建筑数量的增加,需要更加精准的消防安全监督工作。以上建筑在设计施工阶段就存在较多消防安全隐患,如果无法消除建筑消防隐患,严格审批建筑工程消防设施建设,就会出现消防事故,导致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还有可能影响居住人员的正常生活。对此,消防监督部门应该关注在建工程的消防管理工作,及时消除消防安全隐患,定期抽检建筑工程消防设施设备建设安装情况,保障建筑消防设施符合消防建设的基本要求,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在建工程消防事故特征

1.1事故波及范围大,伤亡人数多

对于投资建设规模相对较大的施工区域,一旦在建设过程中突发火灾事故,由于人员疏散不及时或恐慌情绪,很可能在撤离过程中出现踩踏事件,对建筑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由于在建工程项目场所的施工人员密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在建工程内部人员的逃生率。在通常情况下一旦在建工程内部出现火灾,人们第一时间会感到恐慌,而施工现场内消防设施不足,无法及时扑灭火灾,瞬间会有大量人群涌向出口方向,从而造成在建工程消防出口拥挤,没有专业的人员维持现场秩序,降低人们的逃生概率,同时,在恐慌情绪的支配下,还可能会出现人员摔倒或踩踏事故,极大地降低了人们的生还率。

1.2经济损失较大

当前,国家经济持续性建设以及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城市基础工程以及住宅工程为乡镇地区的工人带来工作机会,而这些人员的消防意识淡薄,一旦在建筑施工时出现火灾,不合理的灭火方法往往会适得其反,加上人员密集,工种复杂,施工场地内缺乏安全防护装备,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带来较大的经济财产损失。

2在建工程消防隐患以及安全监督管理问题

2.1消防隐患

2.1.1设施布置不合理施工项目进入施工阶段时,为了满足现场施工与管理的需求,施工单位需要在施工现场临时搭建施工基础设施,比如临时办公室、居住区等。受建筑工程用地的限制,以上临时设施在建设的过程中很难满足建设要求,经常出现设施防火距离不足、防火通道堵塞等问题,容易引发消防事故,造成严重的损失。比如,施工现场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区域与在建工程距离小于15m,而其他临时设施之间的防火间距更是小于6m的基本要求,再加上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施工物料摆放随意,容易堵塞消防通道。2.1.2可燃物管理不到位在建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的材料种类较多,其中不乏易燃易爆的施工材料,常见的有木材、塑料、油漆等。现场管理人员应该对易燃易爆物品进行严格管理,如果出现存储不当的情况就有可能导致火灾事故,威胁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比如,2017年12月,天津市一城市大厦建设项目,其38层电梯间随意堆放废弃物,后因施工人员遗留火种,引起材料燃烧,造成严重火灾事故,经过紧急救援依旧造成现场10人死亡。2.1.3临时用电存在隐患为了方便在建工程施工建设,施工人员会在施工现场设置很多临时用电的点,导致临时用电出现随机性的特征,临时用电的网线比较复杂,缺乏有效管理,经常出现铺设问题,影响其他施工项目的进行,同时也增加了消防安全隐患。有时候还会出现一个开关盒连接多个电器设备的情况,导致开关电源负载过大,增加了火灾隐患。除此之外,施工管理人员不重视现场的用电规范问题,尤其是在起居室与办公区,经常出现违规使用电器的情况,造成负载过大,容易引发火灾。2.1.4消防设施不完善我国对在建工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有具体的要求,根据我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配备相应的灭火设备、供水系统以及应急照明等装置。然而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解决建设成本,在施工现场并未配备消防设施,有的甚至都没有灭火设备,难以消除现场火灾隐患,还会造成更大的伤害。而有些施工单位按照要求为施工现场配备了相应的消防设备,但缺少日常维修与保养,导致现场消防设备存在管理不善、备件不足等问题,难以应对火灾事故。比如,有的建筑内部消防照明设备由于长期不使用而又缺乏定期维护,从而出现故障问题,如果商场出现了紧急事故或者火灾情况,就很难利用照明系统开展疏散救援工作。其次,很多人员密集的场所都缺乏自动报警装置以及自动喷淋装置,导致该区域在火灾发生的时候无法进行消防灭火处理,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1]。

2.2安全监督管理问题

2.2.1前期监管不到位一般情况下,建筑项目在立项设计阶段就需要进行消防方面的监督与审批,确认其设计施工方案满足建筑消防要求之后才能够进行施工建设。但是一些建筑工程项目通常会以工期紧、任务重为借口,并未取得工程报建许可就开始施工,更有甚者已经直接竣工并投入使用却未取得消防审核许可,导致消防安全前期监管完全失去效力。很多施工设计单位为了满足企业建设要求,节约施工成本,并未遵循消防技术规范的基本要求,还有的施工单位为了应对消防监督审核,提交的施工设计图与实际投入施工的设计图存在差异,导致建筑消防建设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很多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中抱有侥幸心理,无视消防安全技术规范,导致建筑工程出现严重的消防隐患。除此之外,一些城中村改造工程、自建房工程等,都存在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消防安全要求的情况,这样的建筑单位明知道建筑设计违反消防技术规范,建筑之间存在防火间距不足、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依旧开展施工建设,对居民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2.2.2消防责任主体不明确建筑施工单位的消防安全意识不足,在实际施工中经常出现随意挤占消防通道、擅自增加层数、随意改变建筑设计与使用性质等现象,最终建设出的建筑与申报的建筑项目大相径庭。另外,在施工设计阶段,有的设计单位为了满足建设企业的需求罔顾建筑消防安全要求,在明知道设计方案无法实施的情况下弄虚作假,一味追求经济效益。除此之外,还有的建筑消防单位资质不足,其消防管理人员都是临时拼凑而来,缺乏专业技术知识与工作经验,难以开展有效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在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在隐蔽工程建设中还存在偷工减料、降低施工标准等问题,导致建筑消防等级不足,影响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施工消防监理单位形同虚设,监理人员不了解具体的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范与条例,检测单位人员存在恶意竞争的情况,影响建筑施工的效果。2.2.3二次装修不规范建筑工程施工完成之后,有的单位会擅自进行扩建与二次装修,这就容易出现违规操作的情况,增加建筑消防安全隐患。比如有的建筑人员在扩建的时候私自拆除防火墙,擅自封堵安全出口与消防连廊,还有的装修单位忽略了建筑的消防安全要求,为了满足装饰美观的需要破坏建筑原有的消防设施。比如装修施工人员在进行房屋吊顶装修时将自动灭火喷淋装置遮挡起来,导致消防设施难以发挥效用;还有的施工人员将楼梯间的防火门进行更换,影响了防火门的消防功能。这样的违规建设行为都会增加建筑的消防安全隐患,对居住者造成较大的影响[2]。

3在建工程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强化措施

3.1强化消防安全源头管控

要想强化建筑消防监管效果,消防部门就应该找准消防管理的源头,进入各级城乡建设规划委员会与技术委员会,参与建筑规划与项目开发工作,推动城乡消防规划工作的进行。消防部门还应该从教育、商务、卫生等各个行政审批部门入手,加强对消防安全相关事项的管理与审批,针对不符合消防建设要求的项目一律不批准建设。另外,消防部门还应该配合监察管理工作,提高在建工程消防监督管理的力度,落实各部门安全责任,保障消防工作政令畅通,以防出现渎职行为。对于城乡接合部、城中村城、老旧住宅区、集中出租屋等场所,消防部门应该定期进行火灾风险的排查与整治,根据建筑需求增加消防设施,降低消防风险。

3.2完善消防监督管理体系

只有完善消防监督管理制度才能够促进消防部门职能的改革深化,提出统一的消防监督工作标准,提高监督检查工作的效率。针对在建工程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工作人员首先应该明确工作标准,并参考相关消防管理法律法规制定监督管理制度,实现消防监督责任的落实,明确分配监督管理工作与任务,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与消防安全意识。只有将消防安全管理放在与自身经济利益同等重要的位置才能够提高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质量,保障建筑的消防安全。与普通建筑的消防监督工作相比,在建工程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难度更大一些,监督管理项目也更多。要想提高监督管理工作的效率,建筑内部还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设备与消防设备,加强消防设备维护工作,减少建筑消防隐患,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消防管理能力。比如,工作人员可以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融入物联网技术,这样就能够完善火灾事故报警专线,并通过控制系统对消防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发生火灾时,系统能够触发应急机制,并通过智能化系统给出指令,使用自动喷淋的方式降低火灾的影响。同时,智能化系统还能够发出警报,提示工作人员。因此,消防工作人员应该完善消防设备定期检修以及维护工作,保障消防设备的有效性,这样才能够提高消防工作的效率[3]。

3.3实现多部门联动综合管理

随着我国区域公共安全体系的不断建设与完善,消防部门应当整合火灾隐患整治工作内容,将其与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取得其他社会安全管理部门的联系,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联动管理工作,完善火灾隐患整治工作体系,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确立在建工程火灾隐患整治工作的目标,提高火灾隐患整治工作的效果。消防部门还应该不断完善自身职责,加强消防宣传培训,提升基层消防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引进信息技术完善火灾隐患整治工作系统,实现各部门消息的互通以及工作的联动。另外,消防部门还应该根据该区域的消防隐患情况制定出应急方案,开展实战练习,提高消防隐患治理与救援工作的效率[4]。

3.4构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生产活动也不断增加,在建工程的消防安全隐患与消防事故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然而当前使用的消防监督管理系统并不能够满足日益增加的消防管控需求,甚至在当前的信息系统建设中也存在管理系统不够完善的问题,无法发挥出信息管理系统的真正效用。对此,技术人员应该提高自身消防监督专业水平,致力于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完善消防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监督管理工作的效率。首先,消防部门技术人员与领导层应该创新监督管理意识,推动信息化建设发展,实现消防监督管理智能化发展。其次,消防部门还应该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与防火管理系统的整合,这样就能够提高监督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还能够完善消防应急工作内容[5]。

3.5规范建设工程市场秩序

针对在建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相关部门还应该进一步规范建筑工程市场秩序,实现消防工作社会化发展,积极探索建筑工程消防技术审查以及行政审批分离的可能性,优化消防审批流程,明确部门职责,创新消防监管审批模式,保障在建工程的消防安全。首先,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建筑施工多单位、多机构的诚信制度,规范参与建筑项目各主体的消防安全意识,使其能够自觉遵守建筑工程消防建设技术要求。针对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消防建设等环节中出现违规现象的一律不能够通过审批,建筑必须返工,不能够投入使用,对于行为恶劣的单位还应该给予惩处。对于建设过程中使用不合格消防产品的单位,应该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并将其不良行为向社会公布,同时共享信息至各行政部门,作为部门实施行政许可、市场监管、银行贷款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工程具有较高的消防安全隐患,对此,消防工作人员应该重视其消防监督以及检查工作,通过强化消防安全源头管控、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加强消防设备维护、规范市场秩序等方法提高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傅邦杰.关于在建工程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及对策[J].消防界(电子版),2020,6(08):45.

[2]陈宇财.关于在建工程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20(05):189-190.

[3]孟二备,李俊帅.建筑消防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消防界(电子版),2019,5(14):44.

[4]刘毅炜.建筑工地火灾隐患分析及消防安全监管对策[J].安全,2019,40(10):77-80.

篇3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随着机械化生产程度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和发展的。国际人类工效学会(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Association)将该学科定义为: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该学科以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为目的,以人为中心,使机器适合于人、劳动环境适合于人,以保证人能安全、卫生、舒适、高效地进行生产活动。

一、建筑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在建筑施工项目中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事故原因,这里用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在分析事故原因及对策时所使用的4M法,即从人、机械、环境与媒介、管理四个方面对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人的因素

在事故发生的诸原因中,人的因素当属首位。人生理、心理、作业姿势和动作、作业能力等方面的原因都有可能造成人为失误,进而对整个项目造成影响。

1、生理因素。人体各功能系统和各机能器官及生理节奏等生物体活动规律、人体的疲劳特性等,都可能成为发生人为失误的生理方面原因。只从大脑的生理活动特性来说,大脑意识水平分为由浅入深5个层次,人在不同层次的可靠性水平不同。大脑意识水平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变化。在8小时工作日中,人脑能保持正常意识的阶段,即精力充沛、积极进取的状态不会超过2-3小时,而大脑意识水平与人为失误发生概率直接相关。但是大脑的生理机能是有一定规律的。实验表明,晚10点以后的深夜至凌晨是大脑活动水平处于低潮时期,人的意识水平降到最低,所以夜班作业也是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时期。

2、心理原因。许多事故好象是由作业者不注意引起的,注意受到信息的性质和个人生理、心里活动水平的影响,具有不稳定性和转移性。还有急于求成、缺乏知识、片面经验、侥幸心理、急迫时的行动都可能是个人物根据的推测所做出的随意性判断,也是发生人为失误的重要原因。

3、作业姿势和动作方面的原因。正确的姿势有利于动作的控制。工作时,需特别注意所利用的脚下位置,使姿势不受束缚,动作要有意识、有控制。不安全的动作主要是:违反操作规程;未能控制速度;安全装置不当;超载、误置;捆扎不良;工作姿势和位置不妥;在移动的设备上工作;不专心;未使用保护装备等。这些都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

(二)机械的因素

机械设备是人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的设计、防护、布置等方面的问题也是诱发事故的重要原因。建筑施工现场的设备常为购买或租用获得,在选购时应充分考虑到设备的安全性和使用的方便性,减少在施工现场因设备设计和防护、信号等装置缺乏的问题造成安全事故的概率。

施工现场的设备布置不合理不安全也可能诱发事故。例如,与易发生危险的设备距离过近,没超出安全距离;设备布置过密,作业者缺乏必要的作业空间;相关的显示装置布置过于分散等。

(三)环境与媒介的因素

首先,施工现场不良的微气候、噪声、振动、照明、粉尘等条件,一方面导致施工人员疲劳、烦躁,引起意识水平下降、反应能力降低而增加事故发生率;另一方面也影响施工人员正确感知信息的能力,酿成错误判断而导致事故。其次,外界的无关刺激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施工人员无意注意,以使注意对象转移而造成事故。第三,施工现场的指示、标志不完备、不清晰,也易导致事故。

(四)管理的因素

安全事故率高低与领导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及管理制度是构建全密切相关。领导不重视安全施工工作、管理组织结构不健全、目标不明确、责任不清楚、检查工作不落实、法规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信息交流不畅、缺乏必要的职业培训、对临时施工、非正常施工、特殊及危险操作和夜班施工管理不善都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二、防止事故的对策

(一)人的因素的对策。要创造一种和睦、严肃的施工安全气氛。施工人员之间相互注意,防止出现不使用劳动护具等违法规程的事,防止不安全行为。及时处理施工现场的危险物,并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认真操作。提高施工人员预知危险的能力,通过安全教育,使施工人员知道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隐藏着那些危险,如何能及时发现,相应的对策是什么,并通过安全检查表进行监督。

(二)设备方面的对策。在购买设备时,选择操作简便、省力的机械设备,设备的仪表和监控器等可视化界面要符合人的习惯,对于紧急操作部件可采用醒目色彩或规定的安全标识,易于识别。对于施工中会造成危险的设备部分要通过防护装置把人隔离开来,例如设置防护罩、防护网、围栏、挡板等。

(三)环境与媒介方面的对策。从人的因素出发,改善施工环境。把微气候、照明、噪声条件及休息时间控制在适宜的水平,使施工者易看、易听、易判断、易操作、较少受到干扰,在精力旺盛和意识集中的条件下施工。在施工现场,危险牌示要设在显明易见的地方,文字简明、含义明确,字迹鲜明易认。识别标志常使用清晰、醒目的颜色、标记形象使人一目了然。

(四)管理方面的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建设方、施工方都要重视安全生产工作。项目经理及主要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理念和安全管理态度决定了整个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所以必须做好安全管理的带头人、安全思想的传播者,必须树立“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理念,把安全管理放在首位。

进一步完善安全工作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在管理机构设置时将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工程创优一体化管理,系统化运作。建立必要的安全信息交流制度和交流渠道,保证信息畅通。

2、人员选择和培训。在选择施工人员时,施工单位应根据岗位、工种特点,对求职者所应具备的必要的知识、技能、能力、性格等进行考核,选择合适的人员。入职之后,通过操作培训、技术培训、能力培训和安全培训,模拟事故情况,训练施工人员安全操作和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持续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3、安全教育。包括安全思想教育、劳动保护知识教育、劳动纪律教育、安全技术知识和规程教育、典型经验和事故教训的教育等。为保证安全教育行之有效,必须根据不同教育对象,采用多层次、多途径、多形式进行,可以配合典型事例加以强调,尽量的生动直观,易于理解。

篇4

国家对重点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相继出台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件》、《安全生产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政策。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施工中的安全行为起到了约束作用,有显著成效。但是,形势仍然很严峻,还需要进一步开展工程施工项目的安全监督管理,只有充分发挥监督机构的职能,才能保证安全施工,节省工程成本,也是对施工人员的生命负责。

一、建设工程施工的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施工安全管理监督体系不完善

我国施工安全管理的监督体系还不完善,从施工单位的角度来谈,现在大部分施工单位只注重施工的效率,忽视了施工的安全问题,完全没有安全意识,这样就不能够结合实际的施工活动来制定一个完善的安全监督体系。施工单位的领导自己都没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制定的一些任务不能落实到每个部门,就算制定的任务完善的正确的,由于员工抱有一定的侥幸心理,监督工作的作用还是不能实现。施工领导和员工这样的行为,必然会导致安全事故经常发生。从施工过程来说,在施工的过程中,也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所有的工作都是一个施工人员负责,没有安排安全管理人员专门管理,这就导致施工中出现不少违章、违法的行为。

(二)对建设工程施工的安全投入不到位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各建筑单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追求经济效益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例如,在对工程项目进行招标的时候,一些企业会刻意压低报价,这样一来,一些施工的单位只能通过减少安全生产的投入来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一些在一线工作的施工人员,由于安全设备不完善,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施工效率,更重要劣质的施工设备会严重威胁他们的生命,所以增加对安全设备的投入对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三)没有充分发挥安全监督管理的作用

我国的市场监督体系的发展还不完善,监督管理人员不能很好地履行监督管理职能。现在有些施工单位甚至没有安全监督管理人员这一岗位,有的就算有也是虚职,根本没有发挥这个岗位的职能。一般施工单位安排的安全监督人员都是身兼多职,有的企业为了节省成本,让一个工作人员负责多个工地的监督,这样直接影响了监督人员的工作质量,他们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完成多项工作,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往往是敷衍了事。另外,施工单位在录用监督人员的时候,忽视了他们的能力和素质,有的监督人员对施工的技术规、施工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根本不熟悉,这样一来,就算施工现场有什么安全问题也不能及时发现,更不用说制定相关的措施来整改,拖延了消除隐患的时间。

二、实现有效的安全监督应该的措施

(一) 充分发挥安全监管机构的作用

为了使市场更加规范化,我国也引入了不少监督管理体系,但是这些管理政策实施到实际施工项目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要想是监督管理真正落实,必须实施更有效的措施。众所周知,随着建筑行业发展越来越快,很多施工单位的重大、重点项目增多,此外,还有不少高度又高跨度又大的特殊工程,这些特殊工程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以上分析可见,我们实施的安全监督措施要重点用在这些重点、特殊的工程上,只有对这些项目进行重点严格的控制才能充分发挥企业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能。例如,施工单位可以召开有关施工现场安全监督问题的讨论会,最好能够邀请到这方面的专家参加会议,在会议上反复认真地讨论这个问题,等到这个计划成形,就可以采取切实可行监督管理的措施。现在很多施工单位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完成一些重点项目的建设,深圳有一个市民屋面整体顶升的工程,这家施工单位就邀请了全国各大院校以及各设计科研单位的著名教授参与关于屋面整体顶升最佳方案的讨论,最终采用了钢管扣件式脚手架的方案,安全监督部门对这一方案提出了自己意见,最终确定了最佳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 完善施工安全的管理体系

完善施工安全的管理体系需要企业安全监管部门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监督部门,是不可分割的,只有这两个部门不断地加大执法的力度才能保证施工措施的贯彻。另外,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要共同努力,熟悉管理部门和监督部门下达文件的内容,找出安全隐患大的环节,从这方面着手,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传统的应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施工现场了,应该用事先预防的方式将之取代。只有通过事先预防的方式,才能将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里,这样做有利于提高监督管理的效率,促进施工项目的顺利完成。例如,在施工项目中最容易事故发生的就是支架的承重问题,所以在监督管理的过程中要重点对支架的支撑力、间距、水平距离等要素加强管理。

(三) 对施工现场的防护工作很重要

施工现场是事故易发地段,所以对施工现场的防护工作是很重要的。首先,施工单位要充分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加大对安全管理工作的投入。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要严格跟图施工图纸、组织设计等了解各工种、工序的安全系数和防护要求,提前做好防护设备的采购工作。另外负责这种危险工序的工作人员必须有相关资格证书才能上岗,要在施工之前,认真检查施工现场所有的临时设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四) 完善安全管理的保障机制

影响施工单位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因素有:施工人员的素质、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安全意识等方面。为了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管理机构要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意识,并将这一意识加到每个施工人员的心中,这样一来,施工人员就不会存在侥幸心理了。施工单位可以通过开设安全教育课堂的方式来普及安全意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施工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的积极性,也最大程度地排除了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组的轮换和工程项目的交接工作,管理人员都必须按规定严格验收,加大对质量问题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隐患,保证施工在没有任何困难的过程进行。

三、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论述,提出了重大工程项目的安全监督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有安全体系不完善、投入不到位、监督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重点提出了怎样做才能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主要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几种措施。施工工程是一个很复杂的工作,现场的施工人员流动性大,人数多,管理困难,有时候又是多种工种一起施工,所以为了保证现场施工能够有序进行只有制定有效的措施,让每一个岗位将都全第一,以人为本作为理念,真正地将责任落实到工程施工中去,提高安全系数,促进施工单位和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志刚.浅议施工安全监督管理[J].新技术企业,2010(3).

[2]朱雄辉.浅谈重大重点建设工程的施工安全监督与管理.建筑安全,2010(3).

[3]陈建喜.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

篇5

结,浅谈了影响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几点因素。

关键词:建设工程安全监督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施工安全生产的特点

建筑产品是固定的、附着在土地上的,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块土地,建筑结构、规模、功能和施工工艺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说建筑产品没有完全相同的。对人员、材料、机械设备、设施、防护用品、施工技术等有不同的要求,而且建筑现场环境(如地理条件、季节、气候等)也千差万别,决定了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是不断变化的。

2 影响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几点因素

2.1 施工过程中对人的安全监管

一般来说,影响施工过程是否安全的关键因素就是人。参与工程建设的建设、监理、施工等单位是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各合同当事主体之间均应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责任书中必须有明确的安全生产指标,有针对性的安全保证措施、双方责任约定及奖惩办法。参建各方主体都应当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及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应公示。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个部门、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分工及其责任,规定检查考核办法。检查和考核按规定期限进行,检查情况和考核结果应有书面记录。另外,参建各方主体都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加强对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安全生产技能的培训,并使这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安监机构应完善监督档案制度,规范安全监管行为,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各项程序,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行为,将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重点放在程序监督和行为监督,进一步强化建设工程参建各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具体实施中可以建立工程安全信用体系,并实行动态差异化监管。工程安全信用体系必须和激励机制挂钩,比如作为企业招投标和承揽业务、年检、资质升级的重要依据、招标加分或减分等,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使安全管理薄弱的企业退出市场。

2.2 施工过程中对材料的安全监管

构成工程实体的基础主要就是建筑材料,其质量的好坏对施工安全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进场的各种建筑材料(包括安全防护用品)都应进行材料报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按要求应见证取样复检的,复检合格后方能准予使用。现实中仍有少数单位为降低工程成本,将质低、质次、质劣的低价材料用于工程,给工程质量安全带来隐患。对此,政府质量监督机构与安全监督机构应互通信息,联动监管。

2.3 施工过程中对起重机械的安全监管

工程施工安全与否,与各种起重机械的设计质量、制造质量以及安装使用质量关系极大。按《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要求,工程所用的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前应编制安全专项方案,程序审批后方可实施,安装完毕后,使用单位应当组织出租、安装、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验收,或者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验收,验收合格方可使用,30日内办理使用登记证。使用过程中,应按规定进行维护和保养,需要附着的应按要求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因此在日常安全监督检查中,安监人员应查看进场的各种设备有无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检测合格证和使用登记证,并查看使用维护记录,不符合要求的应要求整改。

2.4 施工过程中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安全监管

在工程施工中,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操作是否正确,都将对施工安全产生重大的影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当根据工程项目特点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按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要求,危险性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如:土方开挖工程、基坑支护及降水工程、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以及塔吊、物料提升机、施工升降机的安装与拆除等应当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如深基坑、高大模板等工程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应组织专家进行论证。专家组必须提出书面论证审查报告,并作为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附件。施工单位应当根据论证审查报告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制,质量、技术、安全部门会签,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盖章后,报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盖章,施工现场按审查后的方案组织实施。在监督过程中,安监机构应加强对方案审核论证、实施、验收等程序行为的监督。

2.5 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安全监管

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周边环境、劳动作业环境以及管理环境。环境因素往往对施工安全产生特定的影响。要消除其对施工安全的不利影响,主要是采取预防预测的监控方法。安全生产无小事,只有在安全的工作坏境中,各参建人员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所以必须努力减少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不利因素,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在较差的作业环境中,应为工程参建人员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物品,如绝缘鞋、口罩、防尘面具等。监督人员在日常检查中要督促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加强环境管理,改进防护措施,这样就能更有效的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生产。通过开展各项安全自查整治活动,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加大安全生产奖惩力度,营造人人遵纪守章、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

篇6

关键词: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1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存在诸多瓶颈和制约因素

为了降低建设工程的事故发生率,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也采取了大量对策和措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安全监督管理。但是,受客观因素制约,这些对策和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有效遏制安全事故频发的现状。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发展和完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从现实来看,它的发展已经滞后于社会的发展速度,因而暴露出诸多矛盾和问题,如监督机构在建设工程安全监督中扮演什么角色;项目施工阶段是工程安全控制的薄弱部位和关键环节,也是监督机构重点监控的阶段,如何对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如何调动各参建主体的积极性?如何确保安全防护用品性能达标等等。其中如何确保施工安全,遏制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发生,成为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研究的重要课题。

2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意义

2.1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有利于社会和谐。

安全事故的发生,损坏了公众利益,破坏了企业形象,影响社会和谐。党的十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观点就是 “以人为本”,人的生命是无价的。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就是在施工过程中,确保施工现场所有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避免伤亡发生。

2.2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平稳发展。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完善,还不能够实现市场条件下的自由竞争,为加快经济发展,政府大开方便之门降低市场准入,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现代化建设,使得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县域经济繁荣发展。政府也在摸着石头过河阶段,一些资信不佳的企业也想从开发建设中分一杯羹。他们为了承揽工程,压低工程报价,造成建设领域恶意竞争;为了最大幅度的获得利润,甚至以牺牲安全为代价,造成了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就能够规范建设领域的安全生产行为,淘汰管理混乱的企业,促使建设领域的生产企业重新洗牌,创造公平竞争、自由竞争的良好秩序,从而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2.3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能够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农民工是我国建设领域从事一线操作的主要力量,近年来,他们工作条件坚苦、工资拖欠不发、伤亡事故频发、权益保障不到位的现状仍未得到彻底改善。年轻一代特别是 80后和 90 后不愿从事该行业,从业人员出现断层。建筑工人主要集中在 40-60 岁年龄段,年龄结构偏大,这部分人群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较大。同时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教育和严格的上岗培训,总体素质偏低,在施工过程中,他们是隐患制造者,也是事故受害者。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一个重要职能就是保护这些弱势群体的人身和生命财产不受损失。

3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分析

3.1组成要素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由安全监督机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材料供应单位和中介组织组成,各方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承担整个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

在这一体系中,安全监督机构是最高层次的管理者,它监督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的安全生产行为。建设单位是次高层的管理者,他在受到安全监督机构监管,同时还可以监督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等。而监理单位是第三层次的管理者,他受到安全监督机构和建设单位的监管,同时还管理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行为。施工单位处在管理体系的最末端,是名副其实的被管理者。但是建设项目能否确保施工安全不仅仅是施工单位的责任,而是所有相关部门共同作用的结果。

3.2管理模式

我国目前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是由国家监督、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社会监督四个基本面组成。从纵向来看,主要是依靠上级机关对下级部门业务考核,新标准、规范的宣贯以及执法能力培训等实现监督管理;同时下级机关及时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情况,使上级能够及时调整政策,促进安全生产工作。从横向来看,主要是依靠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参建主体实现对建设项目的安全监督管理;并且引进社会力量,调动群众和新闻媒体,及时曝光和举报建设工程违法违规行为。同时施工企业内部要加强自控,扎实提高从业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身素质。

3.3管理职能

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8001-2001)的相关要求,依靠国家赋予的权利,强制纠正工程建设过程中危害从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行为,监督安全防护用具和相关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力促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通过对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定义的描述,决定了其职能主要有:

其一、预防职能。在项目建设实践中,各项目均有较大差异性,把握好项目特质,对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辨别、分析和评价,采取合理的措施,有效管控风险因素,降低风险级别,提前编制应急预案,防止事态扩大,确保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预防事故发生。

其二、补救职能。一是发现并及时消除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发现并制止从业人员的“三违”(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行为;二是对于发生安全事故的,采取合理措施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消除社会影响。

其三、评价职能。通过对辖区内的建设项目所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具(如脚手管、安全网、安全带、安全帽等)、大型起重设备(塔吊、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等)、施工机具(搅拌机、电焊机、对焊机、弯曲机等)、临时用电(TN-S系统)和安全资料等进行监督检查,对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条件进行评价。

其四、信息职能。搜集建设项目安全生产信息,畅通主管部门与企业之间信息传递渠道,降低信息不对等造成的对立,减轻监管的盲目性,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的主动性。

3.4管理内容

政府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工作是以工程实体是否形成为界线将其分为施工前的安全监督、施工中的安全监督和竣工后的安全监督三个方面,是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管理思想的具体体现。

开工前安全监督机构要对项目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评审,其内容如下:审查建设单位保证施工安全的措施、安全文明措施费用列支情况、达到施工队进场条件;审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制度、安全生产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配置、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现场强制性标准的执行情况。施工许可证颁发机关对审查的结果有异议,可以对现场进行复查。

施工期间的安全监督管理是整个安全监督最重要的环节。施工过程动态性使得安全隐患也呈现动态性,建筑工人物化的劳动变成了工程实体,该过程的安全监督仅仅依靠安全监督机构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设计、建设、监理单位的密切配合。该阶段的安全监督需要把各方主体的安全行为纳入监管的全过程,使其相互制约,互相监督。

竣工阶段的安全监督管理是针对装修施工阶段的安全监督管理。这一阶段管理的核心是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主要内容是施工用电、施工机具、外挂吊篮的管理以及各工种交叉作业等。

参考文献:

[1]申玲.孙其珩. 基于博弈关系的建筑安全投入监管对策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0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引文:建筑行业的危险系数较其他行业要高,危险可能出现在施工过程,也可能出现在建筑竣工后的使用过程,近年,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可工程施工质量依然不尽人意,豆腐渣工程在各地的工程施工中常常出现,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害,所以强化建设工程的施工安全监督监管显得十分重要。

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是一项特别复杂的系统性的工作,施工现场周期长、危险源众多、施工人员多等特点,容易产生安全事故。而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通过加强对建筑施工人员安全方面的管理和教育,加大安全生产保障的投入等方面,才能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在建筑工程施工每个环节,只有保证了安全,建筑工程项目才能够顺利完成。因此,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施工现场的安全决定了整个建筑工程管理是否合理与规范。

二、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主要存在的问题

(1)缺乏健全的安全责任制:由于施工企业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安全责任制,导致其规定不够明晰,导致在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管理中出现问题,威胁到施工人员及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2)在安全生产方面投入过少:施工企业在实际工作中过于重视效益,而忽略了安全管理,降低了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费用或者购买了低价劣质的施工材料,致使工程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正常使用,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3)缺乏健全的安全监管系统:很多施工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采取表面安全管理工作,一旦出现事故管理人员无人承担责任,影响到企业的效益。

(4)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许多施工企业在实际工作中一味重视经济效益,忽视了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或者并没有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当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突发事件也找不到责任人解决,造成安全事故,严重威胁到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5)缺乏对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一般来说,施工企业在建设建筑工程的过程中,一般需要通过岗前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及知识水平,等到审核过关之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进行操作。但是目前很多施工现场农民工居多,他们的安全意识过于淡薄,不具备专业的知识水平,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各种安全事故,威胁到其生命财产安全。

三、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的策略

(1)建立诚信体系,确保政府监督的有效性:为满足当前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政府安全监督机构要依据目前施工工地发生的现实情况设立健全的诚信监督管理系统,如今,我国对建筑项目施工中的监督阶段依然欠缺有效的监管手段,依照建筑行业规范和相关工程法律法规,可采用计算机系统制定监督管理系统,对施工企业的社会信誉度、施工实力、管理水平、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等方面进行跟踪管理,加大竞争力度,使那些社会声誉差、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的施工企业淘汰出局。

(2)建立完备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监管体系的贯彻实施:施工现场的危险系数相对较高,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要求建筑工程的监管部门建立健全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且加强贯彻的水平,政府机构需健全原有的施工现场安全监督体系,监督施工企业施工行为。与此同时,要限制该体系超出限度的运用,防止在实行监督时发生权力遭到胡乱使用的状况发生,建立健全的安全监督体系不仅能消除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还可以加强政府机构的监督管理强度,为建筑行业的安全监督管理创造优良条件。

(3)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为从根源上杜绝建筑工程中的各种安全隐患,要经常对施工人员实行安全培训。因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通常较低,施工企业除了要对工人进行三级教育之外,还要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交底,进行岗前的培训与考核,因此安全员的责任重大,要担负起安全施工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任务,建立安全培训且为施工人员发放施工安全相关的文字资料,以提高其安全意识。

(4)贯彻工程施工现场的文明监督管理模式:政府机构需针对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模式进行完善,监督管理机构要设立有效的工程施工现场文明监督管理方式,监督施工过程,使施工安全以及施工质量确保得到较好的效果。

(5)针对特殊气候的工程施工安全监管:进行工程建筑施工时碰上特殊天气不可避免,比如: 我国南方通常会出现台风,但东北却常常出现寒冷天气,各地气候的差异往往对工程施工质量产生巨大影响。针对此种情况,施工项目部就有编制有针对性专项的施工方案,经施工企业和监理部门审批同意后实施。当碰见特殊天气,需要质安员利用工程巡查方式对施工实行质安检查工作,且科学分配的工程值班计划,以对工程施工现场实行全方位质安检查,确保每道工序质量符合专项的施工方案要求,使在特殊天气情况下施工质量和安全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6)提高有关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应对有关工程安全质量的相关监管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教育和培训,以进一步提升其在职业道德上和专业知识方面的综合能力,同时定期予以考核与评定,及时对监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根本上予以解决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并强化对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严格地依照有关规定开展监管工作。

结束语:

总之,做好建筑工程当中相关安全质量的监管工作十分重要。它不仅对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还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完善相关安全质量的监管工作,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生产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建筑施工;监督管理;安全隐患;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由于建筑结构日益复杂化,建筑面积逐渐扩大化以及施工技术公益日益先进化随之产生的就是施工过程中的工序和工种的危险系数都提高了,但是施工单位的首要目的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对安全工作的投入并不够。这就导致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现象发生。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要加强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从最大程度来避免减少安全事故。文章中笔者对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与概述,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几条建设性的解决措施。

一,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法律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虽然我国已经制定并颁布了《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各省也都制定了相应的建筑施工安全施工管理细则,但目前我国的安全制度并不完善,还有待改善。再加上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够,不能严格按照规范施工,加上施工人员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施工水平欠佳等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些都是导致工程施工安全隐患的原因。

第二,对安全事故的重视不够

大多数施工企业都是把追求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不够重视。为了减少总成本,对安全资金的投入不够,能少则少,导致相应的安全措施不能正常采用。再加上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较差,因为大多数的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他们并没有严格的培训,所以安全意识达不到。再者就是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施工单位并没有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安全施工方案、安全保证体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等,都是为了应付随意编制的,并没要起到应有的安全管理作用。

第三,分包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包代管、违法转包和层层分包现象严重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中分包现象时有发生,但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不完善。主承包单位并没有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只是派几名技术和管理人员到现场配合管理。而分包单位由于企业资质不够高,施工人员技术有限,并不能做出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这就导致在施工期间分包情况难于落实企业责任制,更为严重的情况是,可能出现违法转包和层层分包现象,这对施工安全而言是很大的隐患,让人堪忧。

第四,安全检查技术及防范措施不规范

由于建筑工程的行业安全技术标准并不完善,导致施工单位有机可乘,编制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只是为了领导审批,做不到起到真正的对安全管理的作用,使得安全管理难于顺利展开。再加上安全技术措施经费的严重不足,所以对施工项目的检查更是少之又少,草草了事。导致安全隐患时有发生。

第五,安全资料的管理制度不规范

当施工现场出现事故时,相关部门就要通过安全资料来了解现场情况,所以对安全资料的管理至关重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安全资料的管理制度却很混乱,经常出现代签名、漏签名的现象。并且许多资料的表达很模糊并不能真实地反映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第六,安全检查和培训形式化由于施工企业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一般为了降低总成本都会尽量缩减安全培训开支,只是做做表面功夫。平时的安全检查也是例行公事,检查并不到位,检察人员也是草草了事,并不重视,使得检查工作和安全培训形式化,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

第七,安全检测仪器不够先进

随着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相应的安全检测仪器及机器设备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已经不能适应现场施工对安全管理的要求,这就造成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有时候根本就发现不了跟别说去治理解决了。

第八,施工工艺和材料设备落后

现场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并不会经常保养机器设备,使得机器设备老化,但并不会被淘汰而是继续使用,再加上没有先进的施工工艺相配套,施工材料的使用也不够得体,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第一,应建立健全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要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应从两个方面着手工作,第一应该建立建筑行业特有的监督管理机构并实现网络化管理。应该本着预防为主,从多方面综合治理的态度,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分级管理。坚持全面要求,重点监管,严格执法监督的原则来建立建筑行业特有的监督管理机构并实现网络化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应该建立各项目所在区域与项目之间的联动监管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建筑领域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等,但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施工机械设备未必能够与这些相匹配这就导致了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的产生。笔者认为对于具有危险性的项目以及重点项目应给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可以利用有专业有事的安全管理部门来监督管理,从最大限度上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二,提高建筑施工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鼓励施工单位培养高素质人才,吸收高学历的管理人员来负责安全管理工作。施工单位还要组织单位中学历较低的同志进行安全技能培训或者鼓励员工参加成人教育等途径来提高施工从业人员的水平。

第三,加大对安全施工设备的投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且要使用高性能的机械设备,注重对机器的保养,这样才能使机器保持较高的工作状态。当机器出现故障时应及时进行保养修理。再者,要提高安全防护措施,施工现场有安全隐患的场所和施工机械应该树立明显的警示标志。保证施工现场和施工机器设备的安全性。

第四,应该从安全监督的方式入手,突出监督管理的重点。首先,在监督过程中不要流于形式。监督管理部门应该落实监督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应该及时发现事故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应该将工作落实到实处,从根源入手,将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里。其次,应该落实企业责任制度,施工企业是建筑活动的主体,只有施工企业注重安全生产,建筑安全工作才能有效的进行。这就要求安全监督部门加强对施工企业的管理与监督,对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同时监督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制度的落实,规范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专职专用。

第五,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管。我们从施工现场环境进行介绍,预防生产性粉尘和噪声对安全管理的危害。如果施工现场粉尘较多,那么加强组织领导就有很大的必要性了。在施工阶段要经常检测粉尘含量,并对粉尘进行定期专业性检查,并做出合理的解决预防措施来减少粉尘的危害。为了减少施工现场的噪声,应该选择震动较小、噪声较低的机械设备。通过这些途径来改善施工环境,进而起到安全管理的作用。其次,采取必要的防暑降温措施。夏天尽量避免高温作业,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给施工人员准备冷饮、风扇等降温办法。

第六,重视监理旁站作用,落实安全管理职责。建设单位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委托监理单位进行监管,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旁站管理。作为监管部门要对施工现场监理人员配置情况、人员在岗情况、安全履职情况进行检查,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应进行严肃处理。三、结束语建筑施工安全监督工作关乎着我们的生命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安全监督部门应该履行自己的义务,担起社会赋予的间距任务,要坚持落实规范要求,从根本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建筑业安全监管部门工作的不断完善,整个建筑业自身机制的不断健全,建筑业人员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必将能够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导则》建质[2005]184 号

[2]《辽宁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和人员考核办法》辽住建[2011]17 号

篇9

关键词:油田现场;安全监督;安全施工

中图分类号:TE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2-0177-0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思想观念也不断转变。在石油企业中,生产、管理、营销、仓储、安保等环节都成了独立发展的子系统。这样一来,经营者的管理理念就成了经营成败的重要选项。管理观念来源于哪里,就是经营管理意识。但是无论人们的意识走向何方,生命财产安全问题依然是我们油田企业要着重关注的问题。尤其在油田现场的施工中,安全问题必须要得到加强。我们要加大施工方安全管理的力度,落实相关的安全风险管理规则。在安全监督工作中,强化施工部门或者单位的安全教育管理,提高参与员工的安全防控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油田现场施工的过程中,项目信息的公示、施工安全考核、准入资格措施检查和应急补救措施监理就成了安全监督的主要工作内容。只有这些关键项都得到了妥善的解决,我们油田的正常经营生产才能得以维持。所以说油田现场的安全监督工作是我们进行安全施工的关键。

1 油田现场监督是施工项目公示的关键

在石油系统施工工作展开之前,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相关施工项目的公示。公示施工项目的目的就是为了体现安全生产的细节过程、组成环节和执行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施工方案(预案)、保障措施等都要进行严格把关。在施工项目公示的同时,现场安全管理的缺陷、生产状态控制等问题也会得到系统的展示。当我们执行工作的时候,问题会很容易地被发现。这样我们就可以规避意想不到的一些安全情况了,同时这种方式也有利于提高施工参与各方的安全意识。相应地,施工主导单位也会把项目工时当作一项重要任务,因而有利于这些单位展开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和管理。

在施工项目公示的过程中,监督管理部门也不能形成责任缺失的状态。我们要参与这一过程的工作进展,作为一个独立的管理子系统出现。我们参与施工项目公示的目的是为了严格约束执行情况,是为了施工项目能够更好地展现给投标参与者,让这些投标单位能够做到安保条件或设施的完整正确操控。在油田的施工现场中,施工项目公示也会成为一个重点的节点控制。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节点控制是一个很重要的管理执行过程。如何做到项目的最佳优化施工安排将是调度控制的主要节点,也是我们现场监督管理部门的重要责任。

只要在施工项目公示的过程中严格把关,就能把安全问题降到最低的危害状态。我们现场监督的目的一个是为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另一个是为了监督管理安全管理的执行状态。施工项目公示过程的现场监督是许多石油企业关注较少的地方,也是很容易备忽略的地方。我们的目的是为了从源头上发现安全施工可执行的状态管理情况,并彻底的掌控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管执行状态。这是我们现代化目标控制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油田现场监督是施工项目公示的关键性因素。

2 油田现场监督是施工安全考核的关键

在石油系统招标公示之后,现场的施工就开始进入状态了,油田现场的安全就要同时进行。这时候油田施工现场的重要组成一是项目施工单位,另一是我们安全部门的安全监督人员。我们的安全监督人员虽不是施工主导部门,但是却是安全管理的主导部门。在现场安全监督工作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确立一系列安全保障制度。如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安全培训管理执行制度、安全问题监督自律机制等。在这些工作中,我们针对的主要因素还是人的因素,因为许多事故的发生或者现场安全隐患的存在都与人的执行约束状态相关。如此,我们必须要关注施工安全考核工作。

在施工安全的考核工作中,考核并不是目的而是我们达成安全目的的一种方式而已。在施工组织过程中,总会有一些违反安全管理的问题出现。为了防止这些情况重复发生,就必须要根据相应的安全考核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和管理。比如,当安全事故发生以后,我们要按照实事求是的态度执行通报或报告相关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组织部门。我们还要积极抢救附上人员,保护好事故现场。这是我们确定安全责任的基础,也是查找生产因素控制不足的方式。在处理事故的过程中,我们要兼顾人、物和环境因素等方方面面的原因。当一切责任或原因明了之后,我们要组织彻底的整改,加强防护措施等。

我们的现场考核既不能超越职权的范围,也不能无所作为。在我们执行施工安全的过程中,现场情况掌握之后,剩下的就是考核机制的不断完善。这些考核机制一方面可以保证施工的安全,另一方面也会加强施工单位的安全施工管理意识和执行情况。这种方式的选择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是油田现场安全施工的要求之一。所以说油田现场监督是施工安全考核的关键,也是我们安全管理部门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3 油田现场监督是准入资格措施检查的关键

准入资格设施的检查主要是相关安保设备或者安保用品的准备和检查工作,是保障现场安全施工的必要条件之一。在油田施工项目的招标公示过程中,投标参与者单位必须要对相应的安保设备进行说明,并有相应的安全管理培训措施和流程。当这些条件都具备之后,我们才能将其作为一个合格的入围资格投标者。如果投标者连这些基本的安全保障措施都不能达到的话,那么这些单位是没有入围资格的。而已经具有投标实力的参与者,我们也要进行详细的入围资格安全项目的审查。审查的目的和价值并不是审查本事,而是确保相关流程和监督管理能否合理、有效的执行,施工目标参与者能否做到具体施工项目的安全监督管理。这既是一个硬件设施的管理,也是软件设施的考察。

我们安保部门审查的范围和对象必须要与油田现场安全施工的内容相符合,这也是为了保障我们安全措施的良好执行。比如说,在特定现场情况下,我们的安保用品是否齐全,是否符合现场安全的需要,是否能够达到安全施工的效果。对于习惯性的安全施工违章工作,我们采取何种方式有效管理?对于“粗放型的安全监督管理”,我们的工作如何细致化目标执行?安全监督人员的空区划分、执行标准等等这都是现场施工准入资格措施检查的内容。保证这些工作内容与现场的需求相符合,也就成了我们的现场监督工作的关键。另外,对于施工现场相关组织人员和部门,我们要对其安全培训教育落实的效果进行评估。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来说,硬件安保设施的齐备是一种情况,而软件培训教育内容的有效执行则是另一种情况。在实际工况条件下,软件培训教育内容的有效执行远远大于安保设施的齐备情况。所以说油田现场监督是准入资格措施检查的关键。

4 油田现场监督是应急补救措施监理的关键

在油田的施工现场中,事故是人们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但是这些事故的发生,却不是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一旦发生事故,我们油田施工现场就会造成一系列的人员或者财产损失、环保损失等等。比如“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在现场施工作业的环境出现问题之后,因为没有应急急救措施的良好执行和监理,所造成了的损失几乎就是企业的灭顶之灾。在这一事件发生之后,石油企业所承担的不仅仅是日常的经营损失,还有环保效益损失、信誉经营损失等等。因此我们要对相关事故的发生概率进行科学的认知和演练,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在油田施工现场的安保体系中,事故的应急补救措施是为了尽量减少事故的危害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我们安保部门要对这些应急补救措施进行必要的监理工作,以确保降低事故风险。在很多工业企业中,应急补救措施理论相当完善,可是实际操作能力就没法说了。比如国内的一家油田企业,当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发生火灾的时候,他们不是扑灭火源,而是选择逃跑。最后火势越来越大,终于无法挽回局面。当火灾发生的时候,最初的几分钟是扑灭火灾的最好时机,可是我们受训的人员只有理论的能力。从这方面看来,油田施工现场的监督应急补救措施并没有落实到实处,也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内容中。因此,油田现场监督管理工作及应急不久措施就必须要落实到实际公众当中去。

在安全监督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措施中,安保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是起主导性作用的。我们的规范管理、我们的切入方式、我们的安保执行效果都决定了这些补救措施能否得到彻底地贯彻执行。我们除了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管理制度以外,人文环境要素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安全监理工作如何制定、如何确保、如何执行,这都需要进行现场施工的安全监督工作。所以说,油田现场监督工作是应急补救措施监理的关键。

5 结 语

在工业企业中,安全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是一个独立的子系统。它和生产、营销、仓储等部门共同形成了油田企业的经营管理。这些工作既不是生产经营的附属,也不是经营管理者的摆设,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管理执行部门。这个部门的工作主旨就是为了保证油田企业的生产经营高效、快速、方便、务实的发展。

在现场的施工过程中,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必须要细致、踏实的执行,并贯穿于现场施工的全过程。我们要构建油田现场施工的监督与施工、监督与执行的和谐发展,做到石油企业的健康和谐发展。无论施工现场的日常监督检查,还是专项项目的管理,我们都要做到“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也只有这样,油田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安全施工关键。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问题;对策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出现了大规模的投资。施工技术的持续改进与更新引起了许多新材料、新工艺及新设备的出现,从而在各方面增加了施工的危险系数,一些危险源(如机械伤害、高空坠落、土方坍塌、物体打击、触电以及火灾等)极易使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给建筑工程及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虽然在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这方面,我国制订了一系列相关的规定,但是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中,该规定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因此,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2.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安全资金投入不足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内存在非常激烈的竞争,绝大多数施工单位为了获取竞争优势以及良好的经济效益,在招标时恶性的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报价进行压低,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就可以减少安全生产的投入,从而降低了施工成本。安全资金投入少,那么相应的施工现场就会缺乏完善的安全措施及安全防护设备,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一线施工人员就极易发生安全事故。此外,一些施工单位通过购买劣质的安全设施来降低安全资金的投入,这类安全设备不能为施工人员的安全提供很好的保障,甚至会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

2.2.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大部分施工单位的领导的安全意识相对薄弱,绝大部分施工单位不具备较为系统和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在没有健全体系指导的情况下,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完成就无法实现。此外,相应的施工监管人员往往存有一定的侥幸心理,不会认真的将自身的安全责任落实到位,监督工作“稀里糊涂”,那么安全监督的功能作用就无法得到有效的体现,因此建筑工程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在一些施工现场,只有施工员一个人来负责现场安全措施的实施,而安全人员却无法发挥自身的作用,从而导致建筑工程施工中违规、违章甚至违法行为及操作的出现。

2.3.监理工作不到位

到目前为止,我国建筑工程监理市场发展不够成熟,仍旧存在许多地方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比如,监理人员在履行管理职能时,通常会出现一人负责多项任务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监理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充分的履行监理职责,无法对施工单位提供的施工方案进行认真仔细的审查。此外,一些监理单位盲目的追随建设单位,按照建设单位追求较快进度的要求来执行监理工作,从而忽视了施工中一些安全隐患的存在。另外,监理市场中往往会存在一批“不专业”的监理人员,这些人员的专业素质及责任感都比较差,往往在没有熟练掌握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法律法规及技术规程的情况下就进行监理工作,不能及时的发现和消除施工现场存有的安全隐患,对施工方的违规行为及一些违法行为也不予与及时的纠正和上报,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隐患不断地积累,从而引发重大的责任和安全事故。

3.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对策

3.1.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

要想实现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施工单位就必须提升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仅要加强对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视,同时还要加大相应的资金投入,给予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足够的支持。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首先要根据施工的组织设计以及图纸等内容对各个工序及工种的危险系数及相应的安全防护要求进行了解和掌握并制定各切实可行的专项方案,并以此为依据,购买足够数量的防护设备和用具。其次,在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部位需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语和防护设施,对于负责危险工序及特殊工种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求其施工时佩戴安全防护用具,并且需持证上岗。最后,为了确保施工现场内安全防护设施的正常及有效使用,还应该对场地的临时设施进行仔细的检查。

3.2.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在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一方面,相关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管理条例及标准,加强执法力度,杜绝施工中违规行为的出现,对施工违法作业人员严惩不贷。施工企业管理及技术方面的相关人员在掌握施工组织设计要求之后,就应该找出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和施工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根据项目的实际作业情况及特点,将安全管理的责任具体落实到各级各个岗位中相应人员的身上。对于劳务工人尤其是新招的施工人员,在从事具体劳务之前,一定要求其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另一方面,应采取事前预防的方式而不是应急的方式来进行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所谓事前预防即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的对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控制或者消除一切不安全的因素,避免潜在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提升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效率,促进项目的顺利完成。比如,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施工经验来看,支模架的承重存在问题就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建筑工程的实际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对支模架立杆间距、扣件紧固力矩及水平杆步距的重点监督,做好事前预防工作。

3.3.充分发挥监理职能

为了实现建筑市场的规范化管理,我国构建了相应的监管体系。然而实际上,监理单位在建筑工程施工整个过程中并未发挥并展现其作用。目前,使安全监督管理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的手段之一就是要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监管职能,采取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及安全隐患,监理人员就需及时向施工单位发出通知,并给予整改意见责令其限期进行整改,待监理单位再次确认整改合格后,下一道工序才可以进入施工状态。只有这样,监理方的作用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挥,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4.构建完整的安全保障机制

现实生活中,影响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因素很多,如施工人员的业务能力、安全意识及综合素质等。也正因如此,消极怠工、多岗位兼职及形式化管理这些不良现象极易出现在实际工作中。第一,为了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及安全意识,应积极的组织开展以安全宣传和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并定期的检查施工人员的学习效果,提高其劳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为了提升施工人员规范化操作的水平和能力,应该注重对其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在交接单项工程及分项工程或者轮换施工班组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对工作进行技术交底以及质量验收,加强对质量病害以及安全事故的排查,确保实际施工中不会出现任何安全隐患。

4.总结

建筑工程施工既系统又繁杂,经常需要多个工种协同作业。此外,现场施工人员流动频繁,工序复杂。只有加强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完善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才能保证项目施工的安全性和有序性。总而言之,在具体施工中,施工单位应该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和特点,制定出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施工各个环节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安全防护,将安全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一位人员身上,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保证安全施工,从而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灵建.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学, 2014,5(01):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