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18 17:11: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如今我国经济正在迅速的发展,道路的建设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道路养护管理作为道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也变成了最为关注的话题,例如怎样选择道路养护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怎样把最新的科学技术应用到道路养护管理当中等。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水平的高低,对我国道路建设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1]。在此,笔者通过自己多年的道路养护实践,总结出了一些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的经验,对我国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1 市政道路养护的重要意义
自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市政道路建设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水平技术已得到了世界权威性认证。为了满足发展迅速的道路建设的要求,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水平也需要不断的提高,为此就需要有关人员不断地探索、研究、创新,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的效率。
2 市政道路养护管理中的不足
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的不足主要有市、区两级管理的不足、监察管理的不足和维护管理的不足三个方面。
2.1市、区两级管理不足
在市区两级管理方面,由于各区的行政领导关系的限制,则会影响了该区市政设施综合养护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有一些管理要求不能彻底的贯彻落实,最终达不到工作的目标。虽然现在国家体制有了新的改革,各个地区市政道路养护管理单位已经完成了改制,但在运行机制方面仍然存在着问题。市里的管理单位不能真正把区管理单位提出的一些要求落实到处。
2.2监察管理的缺陷
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经费上的问题,导致了监察管理的缺陷。自从国家改制以后,区监察管理单位的一切经费都由财政部统一安排,但是财政部安排的经费又无法满足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的需求,为了满足经费的需求,部分区监察管理单位通过收取费用,许可了一些违法的挖掘或者占用行为,导致了一些不法行为脱离了管理范围。监察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不对,管理体系不够完整。随着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例如经费问题等,使得监察管理的模式需要不断的更新,否则无法满足现今社会的需求。改制之后,监察管理和处罚分离,这样就更加不利于监察管理工作的进行。由于行政处罚权一般都集中在行政执法局,区里大部分管理措施没有行政处罚权的依托,导致了出现问题后也得不到重视。
2.3维护管理的缺陷
在很多地区,市政道路养护管理单位的依赖性比较大,不能够真正的认识到自身对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所担负的职责,而且对维护单位的报告和决算审核处理都不到位,市政设施出现问题后,不能单独解决。维护单位也没有形成良好的维护习惯,例如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巡逻或者预先解决问题等等。现在虽然有很多的维护单位进行巡逻,但是只是形式,存在着巡查不仔细、巡查不全面等问题。这些维护单位对巡视工作不够重视,最终导致维护不到位、不及时,使一些市政设施长期处于病害状态。在一些稍微偏僻的地方,例如城郊结合处的街道、郊区的河道等,维护单位自己降低维护标准,导致设施不能起到作用。
三、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的策略
笔者通过自己多年的道路养护实践,总结出了一些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的经验,主要包括优化市政道路养护管理设计方案、采用最新的施工体系、实施路面裂缝安全治理以及做好路面防水措施。
3.1优化市政道路养护管理设计方案
优化市政道路养护管理设计方案,对控制市政道路养护管理起到综合性的作用。市政道路养护管理并不是单单的减少投资,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调节。在市政道路养护管理设计的过程中,鼓励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艺,但是要尽量降低投资。最好的市政道路养护设计方案,不能只强调投资低,更要优化市政道路养护管理设计方案,具有技术先进、功能优越和性价比高等特点。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减少设计的主体变更,不能私自扩大或者缩小市政道路养护管理规模, 也不能随意变更设计。如果有些道路不必变更市政道路养护管理设计方案时,要认真对待,核算变更后的投资,最好进行多方案比较后采取性价比最高的方案。
3.2采用最新的施工体系
市政道路养护管理要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得到提高,包括道路工程建设的初期,所以需要我们采用最新的施工体系,这也是提高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水平的新途径。为了提高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的水平,就需要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严格的用标准规范进行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控制,同时也要不断的进行修改、探索、创新。虽然我国在提高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水平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也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断创新和提高。为此就需要我们采用最新的施工体系,同时也要做好监察管理[2]。
3.3实施路面裂缝安全治理
根据工程的规模、特点以及性质,确定合适的方式对路面实施裂缝安全治理。路面裂缝安全的治理方案需要根据实际的路面裂缝安全治理等级和车流量进行选择。在安全治理过程当中,如果发现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各层都是沥青碎石,那么道路基层的表面必须做下封层。在设计时,如果有空隙率比较大或者容易渗水的路面,则要考虑设置排除结构内存水的措施。路面裂缝的安全治理,也应该从设计时开始,例如在设计或者施工前,都要认真审核,严格按照规定,把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图纸审核阶段及时解决掉,以免在在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进度甚至施工质量,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更要确保工程签证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3.4做好路面防水措施
水对路面的损害主要是让沥青膜从集料的表面上剥离下来,所以防止或者减少水分进入沥青混合料内部,并且不让水进入到沥青和集料的界面里面是路面防水的关键。主要的措施就是采用适当的混合料级配和良好的集料,减少空隙率。要做好路面防水措施,首先都要制定严密的计划,对道路建设工程实施合理的控制,这样不仅可以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而且可以有效的避免浪费,降低工程造价。可以添加一些抗剥落剂,增加集料之间的粘结力,促使集料表面更加的湿润。因此防水工作需要明确施工目的,严格按照有关的规定进行施工,严格控制半刚性基层施工时的含水量确保混合料的含水量不能超过最大允许范围,同时也要半刚性基层施工完毕后做好养护工作,避免水分过度损失,以防发生路面干缩裂缝[3]。
四、结语
只有在整个道路施工过程当中,采取提高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水平的措施,才能充分发挥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的效益。通过市政道路养护管理,可以有效的解决道路的复杂化、易老化以及容易车辙等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这对道路工程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金晖,季超.如何提高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水平[J].科学与财富,2010, (9):52-53.
篇2
关键词:预防性养护 市政道路 管理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a)-0126-01
主要内容: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不仅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与质量,更影响着居民对生活品味的理解与认识。居民对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事物越加关心,这其中就包括对市政道路质量问题的关心。居民对市政道路质量的关心无疑又对市政道路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政道路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基础性设施,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路面养护,确保其安全使用,延长其使用年限,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绿色环保、安全畅通的出行条件,促进城市又快又好发展。
1 市政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概念
市政道路预防性养护的概念是基于一般道路养护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一种新型的道路养护理念,相比传统的修补性道路养护而言,预防性养护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道路质量出现病害之前对其进行主动性的养护。市政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是指道路养护部门在城市道路路面结构良好或者路面病害发生初期,对其进行必要的养护,阻止道路病害进一步向更深层次发展,从而达到延长路面服务年限、保持道路完好平整、降低养护成本、提高路面质量、延长市政道路中修或大修作业周期等一系列目的的道路养护手段。
2 预防性养护的特点及其常见养护方式
2.1 预防性养护的特点
市政道路预防性养护以主动型为特点,在道路运行未出现整体结构上的破坏或破坏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对路面进行预防性的维护保养,提高道路质量,延长其服务期限,降低道路在使用年限范围内的综合养护费用,进而现实良好的经济效益。
2.2 预防性养护常见养护方式
(1)就地热修护。采用就地热修护法不仅能在进行局部缝隙修补过程中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将裂缝周边的沥青回收再次利用。
(2)灌缝。由于不均匀沉降、施工搭接、温度变化等客观因素的存在,道路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射裂缝,一旦路面开裂,路表积水就容易反复侵蚀沥青和集料的界面,进而破坏路基,对裂缝进行灌缝处理可以有效阻止裂缝扩张而带来的危害。
(3)沥青混凝土罩面。采用此法可以解决路面平整度、强度不够等问题。
(4)稀浆封层。此封层技术可以有效治理路面的裂缝,提高路面防水、防磨及平整度,改善路表状况,尤其适用于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
(5)路面再生密封。采用沥青路面再生密封剂对路面进行涂刷,可以补充沥青组成中的油份,恢复老化沥青的活性,增强路面性能。
3 预防性养护在市政道路管理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3.1 预防性养护有利于降低市政道路工程的养护成本
传统的道路养护方式大多以修补性养护为主,是一种被动的、滞后的养护方式,而预防性养护则是以预防为主,能够更好的保障道路质量,降低道路养护费用。一般说来,在市政道路管理工作当中,道路整个寿命周期内的成本由建设时投入的费用和道路后期维护保养投入的费用俩大部分构成。实际道路管理工作中若采用预防性养护,养护部门就可以在投入最低养护成本的基础之上来确保道路的质量,令市政道路处于良好运行状态。通过预防性养护工作,能够及时的发现市政道路中存在的各种质量隐患,使相关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很好的避免了重大质量问题的出现,保证市政道路畅通无阻,相比之下,预防性养护在市政道路后期维护保养上的费用明显低于传统养护方式。据相关统计调查表明,在对几十万公里不同等级公路的跟踪研究和大量的养护维修实践中,每投入1元钱预防性养护资金,可节约3~10元后期矫正性养护资金,而在整个路面使用周期内进行3~4次的预防性养护,可节约养护费用45%~50%。因此,采用预防性养护可以大大降低市政道路管理成本。
3.2 预防性养护大大提高了市政道路的使用年限
长期以来,我国在市政道路养护方面的经济投入都比较大,然而即便是这样,市政道路养护效果却并不理想,许多新建或改建的市政道路由于缺乏有效的路面养护,服务年限大打折扣。市政道路下方或周边往往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布置有各种给排水、通信等管道,道路下方结构复杂,而路面又面临城市人口密集,车辆众多等一系列压力,这些客观因素都要求对市政道路进行强有力的养护管理,保障市政道路的通行质量。
3.3 预防性养护有利于促进城市交通事业及经济的发展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出行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环境下,传统的市政道路养护模式俨然不能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需要,比如当市政道路遭受严重损坏影响正常通车时,再采取措施对道路进行修补,不仅施工期间占据路面阻碍车辆通行,而且这样修补后的路面还不能立马通车,否则又将影响修补质量,如此一来,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正常交通运输。市政道路交通具有车流量大,人居道路面积小等特点,路面在破坏后才进行维修,不仅需要更高的维护成本,而且需要更长的修复时间,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城市交通压力,使得城市更加拥挤。然而,预防性养护的施工主要是针对一些细小的,发现及时的问题,在道路通行质量出现明显下降之前采取必要措施进行修复,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道路的通行能力,因此,预防性养护施工过程相对快捷,对道路正常通车影响较小,能够更高水准的保证市政道路交通运输的畅通,促进城市交通运输业的发达,更好的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采用预防性养护的关键在于把握好恰当的养护时机,这要求市政道路养护部门必须搞清楚道路的修建时间以及进行养护时间之间的关系,针对不同的道路制定不同的预防性养护方案,切实抓好市政道路的养护管理工作。本文通过对预防性养护的相关介绍,说明了其在市政道路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重视道路质量的预防养护,市政道路管理工作才会高效展开,未来市政道路管理状况才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杨俊枫.预防性养护在市政道路管理中的重要性[J].科技创业家,2014(7).
[2] 夏宇沛.基于预防性养护的城市道路路面养护管理系统及工程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
[3] 钟德浩.大广高速泰赣段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3.
篇3
关键词:市政道路;监理;质量控制;特点;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市政道路建设是交通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道路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人们日常出行的日益增多,人们对市政道路本身施工以及后期维护使用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市政道路工程监理质量控制就成为了满足人们要求的必然选择。
施工监理是市政道路施工的重要环节,加强施工监理对于保证市政道路本身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传统的市政道路管理模式是自筹,自管的直接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虽然能在短期内取得一定效果,但是对维护市政道路的质量却是不利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引入第三方监理机构来进行质量控制。这种管理模式在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市政道路施工特点
市政道路与其他施工相比有着显著区别,我们要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的监理工作就必须要了解市政道路施工的特点。个人认为市政道路施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质量控制的难度非常大。市政道路施工的难度大,环境复杂,施工任务紧。在施工过程中有的施工人员经常会出于追求施工进度的目的而不顾施工质量,这就会加大施工监管难度。二是地下管线情况非常复杂。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给水,煤气,电力,电信等管线,城市地下管线位置不明会直接影响到施工进度,甚至可能会造成挖断管线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城市复杂的地下管线也会增加施工难度。三是原材料的投资非常大。市政道路施工是一项巨大的公共工程,市政道路的施工需要运用到大量的原材料,因而我们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就成为了加强质量监管的有效途径。四是动迁量大。市政道路在施工过程中出于施工目的经常需要进行拆迁,动迁量大就会增加施工难度。
市政道路施工监理质量控制的要点
在详细阐述了市政道路施工的特点之后,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市政道路施工监理质量控制的要点。在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主要是要加强四方面的监理,这四方面分别是:原材料监理;土路床施工监理;基层施工监理;路面施工监理。接下来,就来详细论述这四个方面的监理质量控制。
(一)原材料监理
市政道路施工的原材料多,加强原材料的监管是保证道路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针对原材料的监管,主要是对三方面进行监管:沥青混合料;填方用土和基层材料。
沥青混合料:沥青是一种具有良好粘性,防水性和塑性的材料,正是因为它具备这样的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沥青混凝土的制作中。针对沥青混合料的监管是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因为沥青混合料本身的性能会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我们对沥青混合料的监管主要是从矿粉,沥青,细集料,粗集料,沥青混合比等几个要素来进行监管。
填方用土:在市政道路的路基填筑,沟槽回填等环节中都需要选择适宜的材料来进行回填。不同位置的回填对于材料的压实度也是不同的。但总的来说回填过程中,对填方用用土的稳定性和强度有着严格的要求。这是保证回填质量的重要措施。我们要加强质量监管就必须要认真做好回填用土的最佳含水量试验,有害物质测定试验和最大干密度试验。
基层材料:基层材料主要指的是在路基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一般包括土,石灰,粉煤灰,碎石,混合料中的水泥稳定土,级配碎石,石灰土,二灰稳定碎石等材料。我们在监理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观察最大干密度,压实度和最佳含水量等指标来进行严格检查的。
(二)土路床施工监理
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针对土路床施工的监理也是一个重要内容。要想做好土路床施工监理,必须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做好场地清理工作;二是要做好路床碾压和隐蔽工程的施工监管。场地清理工作首先是要进行科学分类,要对可用土和无用的垃圾,耕植类土等进行分类。最后就是要依据路槽特点来确定碾压方案。在路床碾压施工过程中首先是要对路槽中存在的隐患要及时处理。而后再利用18t压路机碾压,碾压完成后还要进行环刀实验。在路床施工完毕后要进行洒水养护。针对隐蔽工程的施工监管,首先必须要查明现场情况,要在路床碾压合格之后按照隐蔽工程的方案来进行施工。
(三)基层施工监理
基层施工的监理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必须要保证基层的稳定性;二是要提升路基的防水性能;三是进行摊铺碾压;最后一步是进行基层养护。
保证基层稳定性。在市政道路施工监理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路基施工的质量,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保证路基的稳定性。所谓路基稳定性主要指的是路基具有均匀一致的承载力,同时刚度必须要符合一定标准。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保证道路的坚实可靠。
提升基层的防水性能。提升防水性能是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重要目标。市政道路在后期使用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如雷雨等极端天气,这些天气对于市政道路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为了提升基层的防水性能,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在排水基层的下方设置密级配粒料组成的不透水底基层。在施工监理过程中保证道路的防水以及稳定性最重要。
摊铺碾压:在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后,接下来就要摊铺碾压。在摊铺碾压之前,必须要事先确定科学的摊铺碾压方案。在摊铺碾压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事先确定的施工方案来进行摊铺。在摊铺碾压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两点:一是在摊铺碾压过程中要尽量不停顿,如果一定要停顿,那么延迟时间必须要限制在规定时间之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道路质量。二是在摊铺碾压过程中不得随意加水,随意加水就会影响到混凝土的配合比,从而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影响。监理人员必须要对水稳层的压实度进行严格的检测。
养护:在摊铺碾压完成后,要进行养护。必须要保证养护时间要长达一周。我们在养护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市政道路基层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只有基层处于湿润状态才能保证水泥水化反应所需要的水份。
(四)路面施工监理
市政道路路面施工监理是市政道路质量控制的关键。
面层直接承受行车的作用:设置面层结构可以改善汽车的行驶条件,提高道路服务水平(包括舒适性和经济性),以满足汽车运输的要求。
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和大气相接触的层位,承受行车荷载引起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又受降水的侵蚀作用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因此面层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低温稳定性,并且其表面层还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外观感和粗糙度。为了保证路面层的刚度和强度,在监理过程中要对沥青混凝土的制作和养护保持高度重视,要求搅拌混凝土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科学的配合比来进行搅拌,在搅拌过程中要保持匀速搅拌。为了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外观感,我们在监理摊铺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监理规范来监督,在摊铺过程中要保持匀速摊铺,中间不得间隔。
所以做好路面施工监理关键是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对沥青混凝土的外观质量,车上温度等进行严格检查;二是对严格控制碾压温度,变数,外观质量以及碾压密度等;三是要检查测桩是否齐全,以及严格控制路面高程和平整度。此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在摊铺前的两小时喷洒粘层油;二是要科学确定摊铺松厚度。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政道路施工将会获得更加迅猛的发展。在人们对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加强市政道路路面施工的监理是保证市政道路质量的前提。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监理必须要严格按照上文提到的四个措施来做,要加强原材料,土路床施工,基层施工,路面施工的监理。在监理过程中要对混凝土混合比的设计保持高度重视,要保证混凝土配合比符合科学比例,在路面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限制延迟时间。
参考文献:
[1]荔大江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8)。
[2]李志明 关于城市道路工程测量的质量控制[J].中国科技信息,2006(6)。
篇4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问题;监控措施
【分类号】:F284
在我国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领域中,各类施工技术以其先进的技术优势被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的质量和水平。虽然施工技术种类较多,用处不一,但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已形成了一个完备的施工技术体系,其中主要包括关于市政道路与桥梁的基础理论研究、具体的施工方法以及各环节的工艺流程等。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的长足发展,就目前我国道路桥梁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的质量和水平。
一、我国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问题的分析
随着我国建筑领域的快速发展,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过程中,各项技术的应用还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因此,作为施工单位,要对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予以充分重视,牢牢把握好施工质量问题,从而有效发挥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的技术优势,进一步实现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的质量和水平。
(一)施工质量水平不高
在我国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水平较低,无法适应我国建筑领域发展的速度。由于施工技术的约束,其中钢筋混凝土快速形成技术的应用,无法满足道路与桥梁结构的完整和强度的要求,这就会导致整个市政道路与桥梁领域的质量和安全存在问题,无法达到建筑业工程验收的标准。比如,当处于天气恶劣的环境下,由于建筑物质量存在问题,可能会倒塌的现象。此外,部分施工单位还沿用传统的钢筋结构,该结构的抗压抗拉能力较弱,耐腐蚀性能较差,使用周期较短,无法支撑较长时间,严重制约了市政道路与桥梁的使用周期,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无法保障市政道路与桥梁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二)钢结构部件腐蚀现象严重
在我国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主要以钢结构零部件为主。由于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作为整个结构的核心部件,钢筋容易被腐蚀,这就导致市政道路与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导致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但道路桥梁结构中,钢筋被腐蚀,不仅大大减少了市政道路与桥梁的使用寿命,还严重损害了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造成钢筋腐蚀的因素较多,而整个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具有整体性和复杂性,需要施工单位积极转变施工理念,采取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综合治理,从而有效解决钢筋腐蚀的相关问题,进一步提升我国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的质量和水平。
(三)未按施工计划进行施工
施工设计是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但是,在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前,施工人员与项目设计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到位,导致的结果就是施工人员对设计人员想要表达的理念不甚了解,使得现实施工流程和内容与施工设计不符合。对施工人员来说,在施工中凭借经验和主观猜想对相关施工活动进行改变和调整,这种现象使得施工效果与预期效果存在较大差距,为整个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项目带来了诸多麻烦。
(四)施工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良好的施工设计方案需要专业的施工团队,并对设计方案进行深入讨论和交流,充分理解工程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实现市政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的预期效果。由于施工负责人对施工人员重要性存在认识不足的误区,部分缺乏施工经验和专业技术的施工人员进入到道路与桥梁施工之中,为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过程埋下安全隐患,尤其是针对专业知识领域的施工技术,施工效果较差。
二、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问题监控措施
基于我国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充分认识到我国道路桥梁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施工单位要积极转变施工理念,引入先进科学的施工技术手段,从根本上改进和优化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牢牢把握好我国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的监督控制方向。
(一)施工材料实现多元化
就目前我国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发展现状而言,施工材料的种类较为丰富,主要以钢筋、混凝土为主。随着各类新型施工材料的引入,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如铝合金、碳纤维等新材料,这类新型材料的耐磨性能以及抗腐蚀能力较好,目前处于实验阶段,未来可能会被广泛认可和应用,应用前景较为广阔。可见,在我国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选择要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确保抗压抗拉强度的同时,还要具有足够的硬度以及抗腐蚀能力,以此来确保整个道路桥梁工程的安全性。
(二)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施工人员自身的素质影响着整个市政道路与桥梁工程的项目进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政道路与桥梁工程的质量水平。因此,对于我国市政道路与桥梁建设行业来说,要积极转变用人理念,加强对施工人员专业化的培养和教育,并引入先进的道路与桥梁施工理念和知识,从而有效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在此基础上树立工作责任心,从而有效提升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只有建立一支专业技术水平高、业务能力强以及综合素质优良的施工团队,才能确保市政道路与桥梁工程的项目施工有序进行,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失误,确保市政道路与桥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三)严格规范施工流程 按照施工流程进行
在市政道路与桥梁工程中,各个项目之间的沟通交流较为缺乏,造成施工人员对相关流程不甚了解,严重影响市政道路与桥梁工程的施工进程和质量管理。因此,市政道路与桥梁企业必须重视施工程序并对其进行严格规范,从而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施工,这样就实现了对市政道路与桥梁工程的有效管理。一旦出现施工问题,能够对该问题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办法进行解决,从而确保市政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
(四)重视道路与桥梁养护工作 加大养护力度
市政道路与桥梁工程完工之后,还要对工程后期的养护工作予以重视,并加强管理。市政道路与桥梁工程的施工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工程完工之后,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工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对市政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养护工作,对养护人员进行培训,有效提升这类人员的养护能力和技术水平,以此来确保市政道路与桥梁工程使用寿命的延长。
结语
在我国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发展过程中,施工单位要积极转变施工理念,引入先进的技术优势并进行广泛应用,不断改进和优化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牢牢把握好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此来促进道路桥梁施工的质量和水平,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秀丽,李江红,李静.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与预防[J]. 科技与企业,2013(05).
[2]于鲁涛,孙益娟. 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的管理分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07).
[3]欧阳万虎,吕建辉. 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问题的分析与监控[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12).
[4]陈卫东,司严俊,何战伟.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与预防[J]. 四川水泥,2015(14).
篇5
关键词:市政道路;养护工作;周期规律;技术措施
在当前的城市建设发展进程中,道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除了要加强道路施工建设,更要做好已有道路的养护工作。只有道路保持路面平整通畅,才能充分发挥道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市政道路养护部门就是为此而设立的。在很多城市的市政道路养护工作中,养护人员总是在道路出现质量问题或缺陷时方才开始进行维修,而没有意识到日常预防性养护工作的意义和必要性。事实上,若能够做好市政道路的日常养护工作,就能够有效的防治路面发生病害,从而减少了因维修而对道路正常运行的影响,提高了道路的运行质量和效率。
1、市政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概述
在市政道路养护工作中,在道路运行正常或者路面出现早期病害时进行养护维修,以免道路出现更严重的质量病害,提高道路的平整度,保证道路的正常运行,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这种养护工作就是市政道路的路面预防性养护。采取预防性养护工作相较于路面出现严重的质量病害不得不进行大面积修补时进行的养护工作要更加简单方便、经济可行。可以说,对市政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原有的反应型市政道路养护方式由于成本高、效果差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此,预防性养护工作的开展与实施必须要引起市政道路养护部门的重视。
2、市政道路预防性养护的最佳时期与周期规律
一般来讲,市政道路大都为沥青路面公路,这种道路的使用周期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一是沥青公路最初建成后的使用的阶段,这个阶段中沥青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都不断氧化或磨损;其二是沥青公路在运行过一段时间后路面出现些微缝隙或有小幅度的坑洼现象的阶段;其三是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病害更进一步发展而导致路面病害加重的阶段,路面出现较大范围的裂缝,甚至开裂、沉陷等,使公路路面不能再正常通行车辆。可以看出,在这三个阶段中,市政道路的最佳养护时间为第一阶段,此时将可能发生的路面病害“扼杀在摇篮”中,就能够避免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的来临,极大的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由于市政公路的车流量较大,路面性能磨损下降较快,因此需要进行周期性养护,并随时掌握路况信息,对其进行分析与评价,以确定养护方案。在我国市政公路的养护周期一般是一年一次检查评价。对于一些特殊的路段可以进行季节性检查或半年一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市政道路的养护周期规律。
3、常用的市政道路路面预养护技术措施
目前在我国的市政道路养护工作中,对于道路的养护维修方法有很多种。在实际的养护工作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道路状况或路面病害状况选择最合适的养护技术措施。以下我们就来介绍集中较为常见的预防性养护技术措施:
3.1 灌缝
由于不均匀沉降、施工搭接、过大荷载、温度变化及反射裂缝等原因,路面在使用一定时期后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射裂缝;路面开裂后,路表积水在高速行车的作用下,顺着路面裂缝渗透反复侵蚀沥青和集料的界面直至击穿面层破坏路基。为了防止裂缝扩展凸起基层的进一步损坏,应及时对裂缝进行灌缝处理.
3.2 就地热补
针对路面出现的局部破坏如裂缝、松散、沉塘等病害,可以采取就地热补的方法。过去通常的做法是将破坏区域的旧沥青混合料全部清除,然后用热沥青混合料重新填入压实,这种修补方法由于冷接缝,冷热相间的沥青边缘会留下缝隙的隐患,一旦碾压不到位会使路面在短时期内再次受损,且大量的旧沥青混合料被废弃,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环境污染。目前,可利用各类红外线养护修补设备,对损坏的沥青路面就地加热修补,不仅节省工时,实现快速修补,还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旧沥青混合料,保护了环境。
3.3 稀浆封层
沥青稀浆封层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较快的一种新的封层技术。它可以有效地治理路面的裂缝,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防水、防磨、抗滑的能力,具有施工快、造价低和节能等优点,主要起改善、恢复路面表面功能的作用,尤其适于用作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
3.4 面再生密封
在频繁交通荷载和温度胀缩的反复作用下,沥青会发生老化,油份逐步向胶质、碳质转变,各项性能指标下降,可采用沥青路面再生密封剂对路面进行涂刷,补充沥青组从中的油份,恢复老化沥青的活性,恢复路面性能。
3.5 沥青混凝土罩面
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不同,地下埋设了各类管线,管线沟槽由于压实度不足、新老基层不成板体等原因,往往会发生沉降不均匀等现象,造成各类路面病害。为了维持道路平整度及标高,可以根据需要对原路面进行铣刨加罩。
3.6 路面裂缝填封
沥青路面产生裂缝破损不仅影响路容美观和行车舒适性,而且会使路表水通过裂缝进入路面结构层内,导致路面承载能力下降,进而造成路面局部或成片损坏,大大缩短路面的使用寿命。沥青路面大多数裂缝开始时皆为微小裂缝。对于微小裂缝通常采用沥青结合料或以沥青为基质材料的密封胶作为填封材料。沥青路面裂缝填封较佳的时期为每年的4—5月。此时环境温度较为适宜。填封材料受到的拉应力和压应力都不太大。
3.7 路面局部缺陷修补
路面局部缺陷是指由于设计或施工不当而导致路面出现的坑槽、拥包、松散、网裂、唧浆等局部病害。对于路面局部缺陷,如果不及时进行养护修补,就会引发严重的路面破损。目前常用的路面修补材料主要分为2大类:热拌沥青混合和冷拌沥青混合料。热拌沥青混合料作修补材料时施工工艺对修补的效果影响较大。相反,施工工艺对冷拌材料的修补效果影响较小,但其使用寿命相对较短。
3.8 表面封层技术
表面封层材料可以是单独的沥青或其他封层剂,也可以是沥青与集料组成的混合料表面封层可以用来复原或延缓表层沥青材料的老化,防止集料的散失,恢复路面的抗滑能力,密封表面的微小裂缝,防止水渗入路面结构层,提高路面行车能力。目前常用的表面封层技术主要包括雾封层、稀浆封层、微表处和石屑封层等。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道路养护工作中,必须要重视其预防性养护工作的重要性,在最佳的养护时期对公路路面进行全面养护,并总结一定的养护周期规律,定期对道路进行检查评价。在选择道路的养护技术时,要结合实际的路况以及路面病害程度的大小来选择,通过合理有效的养护技术来维护路面质量,延长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篇6
1.缺乏完善的维修和养护成本管理核算制度
道路养护企业没有将道路维修和养护的管理职责划分明确,也没有建立有约束性的监督制度。如市政部门都是将道路的维修和养护工程直接委托给指定的道路养护企业,没有实行招标投标管理模式。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道路养护企业只要将工程完成,毋需考虑成本问题;而且市政部门为了追求速度和质量,对于养护站的经费采用包干使用的方式,并加大经费的投入,导致道路维修和养护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虚增成本开支、养护数据失真等情况。市政部门本身并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虽然制定了一些相关的制度,但是却并没有执行力度,形同虚设。
2.没有足够的专业养护人员和养护技术
我国现有的道路维修和养护技术和设备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相对落后,而且没有足够的养护人员配置到各个岗位中,道路养护企业也缺乏管理能力,导致养护成本增加,养护效率过低。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道路养护企业在对市政道路进行维修和养护时,都是以人力养护为主,没有足够的机械设备。雇佣临时劳动力来进行道路的维修和养护,不仅增加养护成本,而且对路面灾害的处理能力差,导致道路存在安全隐患。
3.成本核算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
在对维修和养护成本进行核算时,大多数的凭证都存在着失真情况。上面只有材料的名称,却没有数量、单价、厂家等详细信息。而且由于成本核算的随意性,没有经过工程技术人员和领导的同意就进行成本调整,且没有对生产预算计划编制进行充分调研,使成本预算没有约束力。
二、提高市政道路维修和养护成本核算质量的对策
1.建立完善的养护成本管理核算制度
成本预算是控制成本的重要环节,也是起始环节。建筑企业在进行市政道路进行维修和养护工程建设之前,就必须进行成本预算,并在养护过程中加强控制。市政道路因其自身的特殊性,中间成本难以进行核算。因此企业在施工之前,要制定一个科学的、有计划性的维修和养护方案,这样就可以避免在养护过程中出现成本失控的状况。企业只有在制定合理的成本预算之后,才能够做出预见性的决策,并确定养护定额。养护定额的确定可以核算出正确的养护费用,不仅可以提高养护效率,还可以降低养护成本。为了确保养护成本核算的真实性,企业可以根据日常维修和养护所需的费用和养护所需周期结合起来进行统一的计算,形成养护成本核算的基本数据基础,提高成本核算的质量。
2.加强养护人员和养护技术的培养
就目前来说,我国市政道路路面建设的技术还有路面建设的工艺都有了显著的提高。此外,高速公路路面建设材料的发展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特点。这样,原有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养护工艺变被这些后起的先进的材料、技术、工艺所取代。这对于改善路面的原有结构,提高路面使用性能有着非常实际的意义。它可以延长其使用的寿命,还能够把养护的成本维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所以,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必须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基层单位在对新技术进行实验的时候,需要为其提供专项的资金,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此外,还需要和研究所以及相关的高校联合起来。把自主创新的能力提高,从而使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都能够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的养护工作当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笔者以为,如果想要将目前这种养护技术落后的现状更好的改善,仅仅靠大力采用新工艺等手段是不够的,还需要培养相关的技术型的人才。将培养技术型的人才和技术型的工人列入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当中,是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的需要重视的问题。此外,还需要把相关的养护人员的素质提升起来,对养护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还可以时常搞一些如技术比赛活动。上级部门也应该健全相应的技术人才培训机制,把专业人才的分配渠道理顺好,从人才的角度和技术的角度把成本节支的潜力挖掘出来。
三、结语
篇7
【摘要】
市政道路施工具有很多特点,在施工监理过程要根据这些特点注意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
市政道路施工;施工监理;质量控制
一、市政道路施工的特点
市政道路施工由于其施工场所的特殊性,容易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市政道路施工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一)交通干扰因素
城市道路施工区域一般都位于城市范围内,行人及车流量较大,有些道路两旁还有小商铺,菜市场等,尤其在上班早高峰和下班晚高峰时,非常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如果交通组织不利,就有可能由于交通方面的原因造成道路施工质量出现问题。
(二)工程周期短
市政道路多是由国家和地方财政投资修建,是指令性工程,因而常常忽视道路质量问题,为了减少道路施工给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带来的影响,施工周期一般都被限定的很短,这样就难以满足有些道路材料对时间的要求,从而造成工程质量失控。
(三)地下管线复杂
由于城市小区建设已经完成,各种管线已经埋好,错综复杂的管线排列在地下,给市政道路施工增添了难度,也势必由于道路施工造成居民阶段性断水、断电、断网等情况,所以在市政道路施工的前期,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研讨和实地调查,争取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四)受天气因素影响大
天气的影响也会耽误施工进程,有时经历连续暴雨的冲击,导致施工现场地下水位升高,造成土质松散,此时必须采取降水措施方可继续施工;有时遇到连续高温天气,此时也不宜施工,一是不适宜工人户外作业,二是不能充分发挥道路材料的性能。
(五)交通运输不便
城市白天的交通压方般都比较大,所以很多城市限制运输车辆在市内通行,工程所需的材料、设备、工具只能在晚上才能运进工地,而施工产生的废弃物也要等到晚上才能运出,这样一来,大大的减缓了施工进度,给工程的建设增加了难度,相应的也会使工程监理在管理上遭遇很大困难。
二、市政道路施工监理质量控制的要点
在详细阐述了市政道路施工的特点之后,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市政道路施工监理质量控制的要点。在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主要是要加强四方面的监理,这四方面分别是:原材料监理;土路床施工监理;基层施工监理;路面施工监理。接下来,就来详细论述这四个方面的监理质量控制。
(一)原材料监理
市政道路施工的原材料多,加强原材料的监管是保证道路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针对原材料的监管,主要是对三方面进行监管:沥青混合料;填方用土和基层材料。
沥青混合料:沥青是一种具有良好粘性,防水性和塑性的材料,正是因为它具备这样的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沥青混凝土的制作中。针对沥青混合料的监管是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因为沥青混合料本身的性能会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我们对沥青混合料的监管主要是从矿粉,沥青,细集料,粗集料,沥青混合比等几个要素来进行监管。
填方用土:在市政道路的路基填筑,沟槽回填等环节中都需要选择适宜的材料来进行回填。不同位置的回填对于材料的压实度也是不同的。但总的来说回填过程中,对填方用用土的稳定性和强度有着严格的要求。这是保证回填质量的重要措施。我们要加强质量监管就必须要认真做好回填用土的最佳含水量试验,有害物质测定试验和最大干密度试验。
基层材料:基层材料主要指的是在路基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一般包括土,石灰,粉煤灰,碎石,混合料中的水泥稳定土,级配碎石,石灰土,二灰稳定碎石等材料。我们在监理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观察最大干密度,压实度和最佳含水量等指标来进行严格检查的。
(二)土路床施工监理
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针对土路床施工的监理也是一个重要内容。要想做好土路床施工监理,必须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做好场地清理工作;二是要做好路床碾压和隐蔽工程的施工监管。场地清理工作首先是要进行科学分类,要对可用土和无用的垃圾,耕植类土等进行分类。最后就是要依据路槽特点来确定碾压方案。在路床碾压施工过程中首先是要对路槽中存在的隐患要及时处理。而后再利用18t压路机碾压,碾压完成后还要进行环刀实验。在路床施工完毕后要进行洒水养护。针对隐蔽工程的施工监管,首先必须要查明现场情况,要在路床碾压合格之后按照隐蔽工程的方案来进行施工。
(三)基层施工监理
基层施工的监理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必须要保证基层的稳定性;二是要提升路基的防水性能;三是进行摊铺碾压;最后一步是进行基层养护。
保证基层稳定性。在市政道路施工监理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路基施工的质量,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保证路基的稳定性。所谓路基稳定性主要指的是路基具有均匀一致的承载力,同时刚度必须要符合一定标准。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保证道路的坚实可靠。
提升基层的防水性能。提升防水性能是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重要目标。市政道路在后期使用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如雷雨等极端天气,这些天气对于市政道路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为了提升基层的防水性能,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在排水基层的下方设置密级配粒料组成的不透水底基层。在施工监理过程中保证道路的防水以及稳定性最重要。
摊铺碾压:在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后,接下来就要摊铺碾压。在摊铺碾压之前,必须要事先确定科学的摊铺碾压方案。在摊铺碾压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事先确定的施工方案来进行摊铺。在摊铺碾压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两点:一是在摊铺碾压过程中要尽量不停顿,如果一定要停顿,那么延迟时间必须要限制在规定时间之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道路质量。二是在摊铺碾压过程中不得随意加水,随意加水就会影响到混凝土的配合比,从而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影响。监理人员必须要对水稳层的压实度进行严格的检测。
养护:在摊铺碾压完成后,要进行养护。必须要保证养护时间要长达一周。我们在养护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市政道路基层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只有基层处于湿润状态才能保证水泥水化反应所需要的水份。
(四)路面施工监理
市政道路路面施工监理是市政道路质量控制的关键。
篇8
关键词:道路;路面;水损坏;防治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近年来,市政道路伴随着城市建设不断的加快而迅速发展,在沥青路面设计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路面结构内部的排水问题。运营期间,经常出现唧泥、翻浆、沉降、坑槽等严重的水损坏现象。水损坏的范畴较宽,一般认为只要是路面结构层渗透入水后使路面产生的早期破坏现象,都可称为水损坏,主要表现为水使沥青膜从集料表面脱落,失去附着力的过程,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安全性能影响很大。本文以某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水损坏的治理为例,在深入现场进行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病害原因,制定了处理措施。工程实践证明,处理后的路面使用效果良好。
1、市政道路水损坏的来源
水损坏的本质原因是水进入了沥青路面而产生的,引起路面水损害的水源,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降水。水损坏的程度和速度与城市道路的降水量大小有密切关系。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南方多雨潮湿的城市,沥青路面的水损坏要比半干旱地区城市(特别是干旱地区城市)严重得多。在降水量不大的情况下,沥青混凝土透水但不能够排水时,基层的冲刷、PEP 浆,面层产生坑涧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冰冻地区,冬季的雪水逐渐渗透入并滞留在路面结构层内,一个冬季要发生多次冻融循环,结构层材料的整体性会被部分削弱。春季化冻期间,路面结构内的自由水会在车辆荷载作用下进一步加速路面水损坏。
2)路表积水。在路面横坡不够或平整度不足时容易导致自然降水在路表集聚,路面材料不会是绝对不透水的,在行车荷载的动水压力作用下,水分进入路面结构内部。
3)中央分隔带渗水。有些市政道路曾经在中央分隔带内灌水,同时在中央分隔带边缘开挖,发现很快就流出大量的水,由此可见,自然降水和用于浇灌绿化植物的水容易自中央分隔带路面结构层间渗入到市政道路的路面内部。
2、工程案例
1)工程主要路面结构组合(AC-16I 4cm+AC20I 5cm+AM-256cm+ 水泥稳定石屑基层40cm),各结构层的材料和设计要求;路面的排水设计,包括路表排水和结构排水;病害路段的施工季节、路基路面各结构层的施工原始资料,包括压实度、含水量和弯沉检测值等。
2)对病害路段进行现场检测和踏勘。病害的里程、长度、位置;病害路段的纵横断面图;病害位置材料的取芯检测,包括各层材料的渗透性、材料的强度、水稳定性、路基土体的含水量等;病害的类型、发生和发展的时间与过程等。
3)对导致水损坏的水源的调查。包括地下水的调查,地形、地层和地下水的补给条件,降雨量及其分布状况,中央分隔带(绿化带) 喷淋水管的渗漏调查,埋入路基中的自来水管的渗漏状况等。
3、病害的原因分析
1)路面排水设计存在不足。没有路面结构排水措施,结构层中的水无法排出。
2)路面结构层的材料设计和施工中的不足。在沥青面层和水泥稳定石屑基层之间设置了10cmAM-30 型半开级配的沥青碎石,它的空隙率为10%~15%, 渗透性极强,完全透水。
3)没有排水措施,路槽中的水无法排出。
4)基层材料( 水泥稳定石屑) 的水稳定性差,材料吸水后,在行车动荷载的作用下,极易产生唧泥现象。
4、处理措施
1)方案一:增设硬路肩排水盲沟。开挖硬路肩,增设纵向盲沟,用透水土工布包裹,横向每隔10m 设塑料排水体引流至边坡外,如图1 所示。
图1硬路肩排水盲沟
2)方案二:增设中央分隔带边缘排水盲沟。在中央分隔带边缘增设纵向碎石盲沟和纵向汇水体,横向每隔10~20m 设置塑料排水管将积水引流至边坡以外,如图2 所示。
图2中央分隔带边缘排水盲沟
3)方案三:完全恢复中央分隔带排水系统。挖除中分带的土,设置防水土工布、纵向排水盲沟和横向排水管。
5、试验段的施工
为了比较上述3 个方案的经济性、施工工期和施工中对交通的影响程度以及处理效果,现场进行了不同方案的试验段的施工。试验表明:方案一对交通的影响最小,且效果比较明显,迅速排除了路面结构层中的积水;方案二对交通的影响可以控制,且能够取得截流的效果,防止病害的进一步发展;方案三的处理效果最好,但是对交通影响较大。综合考虑,最终同时采用了方案一和方案二进行处理。
6、处理效果评价
经过1 个多月的施工, 对水损坏严重的路段同时采用方案一和方案二进行了处理。通过雨季对路面影响的观测表明:处理后路面整体强度明显增长,弯沉值减少了20% ;取芯发现,结构层材料含水量减少了60%,基本处于干燥状态; 路面唧泥、翻浆现象不再发生。水损坏的及时处理极大地提高了路面的服务性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7、市政道路水损坏的防治措施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水损坏是水造成的,如果能把水封住,不进入路面,或将进入路面的水及时排走,不在路面结构内部滞留,就不会产生水损坏。因此,做好路面的防排水设施十分重要。解决水的办法,一是封,二是排。从表面封水使得水从表面排走;从中面层封水,使水从上面层中排走;基层表面封水,防止水从沥青面层下来浸泡基层;若水进入基层,则要采用排水式基层。当路面出现坑槽、麻面、松散等现象时,除对路面进行一般性修补外,关键是要分析水损害产生的原因,并找出水源采取相应的措施。
1)路表水引起路面病害的养护措施。通过在路面结构中设防水层尽量减少水的下渗,设排水层减少、排除、尽快疏导路面层间的滞水,从而防止或减少水分滞留在路面内部,侵蚀沥青混合料。在上面层下设置改性沥青防水粘结层,是防止路表向下渗水的有效措施。铺筑防水粘结层后,可以减缓路表水的下渗过程,在路表产生坑槽等水损害现象,日常养护即能修复。
2)地下水引起路面病害的养护措施。路堑挖方路段或半填半挖段常有春融时融化的雪水通过裂缝和孔隙渗入路基使路基含水量上升、软化变形、承载力降低,并渗透到基层,造成路面松散等破坏。应在路基顶面铺筑水稳性好的水泥稳定碎石层取代遇水软化的灰土层,或采取措施引出地下水并在基层下设排水垫层,重作路面结构层。我们在实际工程中,在裂隙水引起路面病害严重的挖方段就采用了如下措施:降低边沟底部标高,使之低于路面结构层,路基顶面设级配碎石排水层,其上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3)完善排水系统。例如,在路面上钻孔后,其中的水可以存留数天。由于各种原因,水积存于路面结构内部时,在养护过程中,一般可以考虑路面边缘排水,即层间水可以通过路肩设置的纵向排水盲沟排出。盲沟宽度25 ~ 50cm,深度根据排水需要调整。纵向排水沟中央部分设纵向带孔的PVC管或填充单一粒径的碎石、多孔混凝土、砂滤层,纵向沟外面包有单向渗透的土工布,每隔十几米或几十米再设一横向沟将水排至边沟。
4)裂缝引起的水损坏。在路面裂缝产生后,包括纵、横、网状、块状龟裂以及不规则裂缝,都会为水分进入沥青层内部提供更为便捷的通道,水分在沥青面层内部储存和冲刷现象也就更为严重。由于裂缝的作用导致层间的断开,水分长期滞留在沥青层间,造成断开的沥青层混合料的松散和剥落。路面裂缝尤其是横向裂缝是不可避免,在路面出现裂缝时就采取及时有效的灌缝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5)动水压力导致的水损坏。市政道路中在快速行车或重载货车作用下,会产生强大的动水压力,使得水分透过孔隙较大的表面层进入面层内部。高孔隙水压力产生的高速水流会对沥青混合料产生直接的冲刷作用,一旦沥青剥落,细料被带走,反复的冲刷作用会使沥青混合料的不连通孔隙,变成连通孔隙,使路面逐渐形成空洞和凹陷,进一步破坏结构的整体性,使破损范围不断扩大,严重降低路面的使用性能。孔隙水压力越大,对路面的破坏越严重。
6)交通量过大和重载引起的水损坏。针对重载车辆对市政道路造成的破坏,应加大处罚力度,制定严厉的处罚政策,以争取杜绝市政道路中货车的超载行为。同时针对在不同使用环境下,沥青路面承受行车荷载的能力不同,在长期养护观察的基础上确定不同环境下路面可以承受的荷载能力,在夏季特别高温的时段封闭部分路段的货车交通,或管制一些大型货车通行;在雨季来临前进行全面疏通水路和修补养护工作,同时根据路面温度和雨水状况,管制大型货车的通行。
8、结论
综上所述,在市政道路的建设中,如何保护好沥青路面,防止水损坏,我们应在设计及施工前,对可能出现病害的路段进行现场检测和踏勘,并应深入调查可能导致水损坏的水源,深入分析了水损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参考文献
[1]时香兰.沥青路面水损坏的诱因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7).
篇9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常见问题;预防治理方法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是一种以矿料和碎石为主的道路建设工程,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采用间歇式混合料拌和集中拌和的施工方式,标准段采用加宽带、平交道口和道路连接线方法,可以说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建设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推进,交通量的迅速增长,市政路面的养护、维修工作量也愈来愈大,同时人民群众对城镇道路的需求和服务要求日益提高。因此,必须加强城镇道路的养护,保证道路的使用功能和服务水平。
1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常见问题分析
我国的市政道路建设在世界上也是处于领先的地位,其中的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的优点已经得到了认证。但是其中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
第一,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按所用结合料的使用方式繁杂多样。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按混合料最大颗粒尺寸不同,可分为粗粒35~40毫米以下、中粒20~25毫米以下、细粒10~15毫米以下、砂粒5~7毫米以下等数类。具体讲是一种间断级配的沥青混合料,5MM以上的粗集料比例高达70%~80%,矿粉的用量达7%~13%,粉胶比超出通常值1.2的限制。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可分为石油沥青的和煤沥青的两大类,按所用集料品种不同,可分为碎石的、砾石的、砂质的、矿渣的数类,这样就造成了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的难度。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混合料是根据所在地的气候设计,把材料选择与混合料设计都集中在体积设计法中,但是,复杂的设计方法严重制约了路面施工是的灵活性,造成了道路路面材料使用的不合理性。
第二,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容易出现裂缝。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裂缝,主要包括两种裂缝危害,即时横向裂缝危害和纵向裂缝危害。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横向裂缝是比较容易出现的危害,横向裂缝的出现时由于设计不当和施工质量低劣, 致使沥青面层内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其疲劳强度而开裂。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横向裂缝的危害巨大,它可以导致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地基出现倾斜,减少了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荷载性。道路出现横向裂缝要及时治理, 否则灌进雨雪水, 冬天冻融后, 对道路的破坏将非常严重。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纵向裂缝更是严重威胁道路安全的情况,在行车荷载作用下, 易形成纵向裂缝。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建成初期,由于对道路的保护不利就会产生纵向裂缝, 但是在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纵向裂缝出现的初期,这些裂缝的危害一般无明显影响, 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和表面水分的侵入, 会使路面结构层甚至路面的强度、承载力下降, 加速沥青路面的破坏。纵向裂缝多发生在半填半挖路基处, 主要由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道路纵向裂缝如治理不及时加上长时间雨雪水的灌入, 会造成路面发生条块形碎裂, 对行车的影响非常大。
2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问题的科学化预防办法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浆液与地层颗粒掺混形成防渗墙,这样可以有效抵抗道路的路面的老化问题,在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中要积极进行推广应用。同时,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在设计中业要达到经济、高速、优质的要求。
2.1 科学合理地编制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
科学合理地编制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是建设单位拟建工程的重要基础,科学合理地编制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应请有资格的咨询单位代编,有条件的单位尽量自行编制。
编制道路设计时要与路面的实际变化相吻合,要实事求是、切合实际,保证设计编制质量,把工程设计管理控制在合理造价的下限。在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控制方面,要确定适合的建设方式,建设单位可根据工程的规模、性质、特点,确定合适的发包方式来控制工程中的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应用。
当然,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应该进行科学化技术检测,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控制与管理,要将道路路面技术的应用放在工程的主要地位,采用新型的技术管理机制,使施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之下建设高质量的道路,保证工程的进行速度。所以,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工程控制与编制设计时要做到同时、同步进行。
2.2 实施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安全治理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单位可根据工程的规模、性质、特点,确定合适的方式来实施对路面裂缝安全治理。据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等级和交通量要求, 选择合适的路面裂缝安全治理方案。实施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安全治理,沥青混凝土面层当各层均为沥青碎石时, 基层表面必须做下封层。
设计时对空隙率较大、易渗水的路面, 需考虑设置排除结构层内积水的结构措施。道路路面施工中设计变更应科学化控制,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开工前认真审核设计图纸,严格遵守设计规范。
把可能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在图纸会审阶段进行解决,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发生返工等现象,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确保签证的质量,杜绝不实及虚假签证的发生,确保工程签证的客观、准确,强调办理工程签证的及时性。
2.3 在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开发中进行防水的措施
沥青路面的水损害来源于沥青膜从集料表面的剥离,预防水害的关键在于防止或减少水分进入沥青混合料内部,不使水侵入到沥青与集料的界面中去。方法包括使用良好的集料,采用适当的混合料级配,减少空隙率。在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开发中进行防水的措施,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应该进行制定严密的设计计划,实行合理的道路建设工程控制,这样不但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还可以可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提高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提高集料之间的粘结力。方法为掺加适量的抗剥落剂,促使集料表面更加湿润,从而使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性增加。所以,在进行防水的措施要有明确的施工目标,真正体现防水设计的安全功能。须严格遵照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必须严格控制半刚性基层施工碾压时的含水量,混合料的含水量不能超过压实需要的最佳或控制在施工规范容许的范围内,在半刚性基层碾压完成后,要及时养生,保护混合料的含水量不受损失,避免水分损失产生干缩裂缝。
3 结语:
伴随着我国道路建设的高速发展,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作为一种新型料结构形式,在路面改造当中展示出巨大的作用。但是沥青路面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应尽快地提出相关的解决手段,这对于市政路面工程的设计施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士洁.当前环境下沥青路面混合料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0(6)
[2]王薇.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07(11)
篇10
【关键词】市政道路;深基坑;施工;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道路施工日益增多,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施工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市政道路施工及运营安全。例如:在2012年某工程发生了多起深基坑塌陷事故,路面塌陷长达20多米,宽约2米,深度约为50厘米,给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因此,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对市政道路工程深基坑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是相关部门、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市政道路工程深基坑施工的特点
我国市政道路工程深基坑技术始于80年代的中期。随着城市公路以及高楼大厦的不断建设,人们开始重视运用地下空间,在我国的很多城市中,市政道路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特点主要体现在:(1)在通常情况下,深基坑的维护系统具有临时性,具有较小的安全储备力量,同时还存在着风险;(2)在水文地质和工程实际情况上存在着差异,其区域性比较强;(3)受深基坑周围的构筑物和建筑物以及地质条件的影响;(4)在开挖深基坑时,周围地基的应力场会发生变化。
二、市政道路工程深基坑施工的基本流程
(一)土方开挖
对土方进行开挖,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在土方进行开挖之前,必须做好开挖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例如开挖土方时要准备好使用工具等。在土方开挖的过程中必须保持开挖的稳定性,同时还要协调好人与机械开挖的配合作用,设计出土方开挖的有效方案,在开挖的过程中要将其中存在的故障排除。
(二)对特殊的地基进行有效的处理
特殊的地基主要是指地基中存有一些障碍物,例如石块等等,遇到障碍物时,必须及时清除掉,以免地基不稳给道路造成损坏。因此,在施工前,应该及时掌握施工地段的地质形态特点,另外还可以将里面的障碍物挖出以后,将土砂混合物埋在里面,如果基础土层过硬,可以在软土层中实施砌块的构筑。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对地基进行有效的处理,很可能会引发安全问题。例如,砖墙出现炸裂,严重的时候会使建筑物出现塌陷,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对地基进行实地检验,并且制定出相对应的处理办法,做到符合施工的相关标准,同时还要满足技术要求。
(三)基坑支护工程
基坑支护主要是指在市政道路工程深基坑施工中对基坑和基坑壁进行围护,并且对周围的建筑物进行围护。在通常情况下,基坑支护的工作具有临时性质,对技术有较高的要求,所涉及的范围广,如果这项工作不能做好,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也会影响到周边的建筑物。因此在基坑支护的过程中,要在技术上、施工方面进行充分的考虑,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施工实际,对支撑构造进行合理选择。
三、市政道路工程深基坑施工的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在市政道路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的场地不集中,而且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同,这就给整个施工的管理增加了难度,很容易出现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问题。例如,笔者在某工程进行道路工程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对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行了研究,并且对土方露出地面情况进行真实记录,对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行妥善处理,确保邻近的房屋、地下管线以及道路交通不会造成损坏。因此,笔者在此结合自自身工程实际经验,提出以下施工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1.首先,对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的质量安全进行有效的控制,不仅仅能够提高施工的质量,同时还能降低工程施工成本。
在市政道路深基坑施工质量安全控制措施中,首先要确保施工技术符合施工的标准,这样有利于对施工进行技术交底。
2.其次,我们要建立检查制度,并且保障检查制度的有效实施,严格按照检查制度的相关规定,对其故障进行一一排查,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3.第三,对施工原材料进行仔细的选择,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此外,还要提高原材料采购人员的自身素质,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要求。
4.第四,对施工设备进行养护,施工设备是我们在施工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如果在施工设备上出现了故障,那么就会在施工的基础环节上出现问题。施工设备作为施工的基础,加强设备的养护对提高施工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在施工设备养护方面,应该由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妥善的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和养护。
5.第五,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对市政道路深基坑施工人员及技术人员加强培训,以保证他们在上岗之后能够拥有熟练的施工技术和机械设备操作技能,同时,还要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以保障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
总结:
通过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笔者认为在市政道路工程深基坑施工中必须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环境因素,在施工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地质勘探,同时还要合理使用施工设备,以保障施工质量。因此,在施工中,要求项目管理者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施工管理制度,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施工管理,同时在工作中要善于学习,并且总结施工经验,不断的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严格按照施工的规范和要求,熟悉施工的基本流程,增强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从而保证市政道路工程深基坑施工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赖娟.市政道路深基坑施工工艺及质量安全控制[J].江西建材,2013(4).
[2]麦超明.市政道路工程深基坑施工工艺及质量安全控制[J].技术与市场,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