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风景范文
时间:2023-04-03 20:10: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风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不,都不是,是大自然创造出的、举世无双的景致。但,这中间,又有哪番景色为冠呢?或许,去观赏一番总比苦思冥想更好吧!
风儿,掠过;雨儿,飘落;花儿,舒绽;草儿,摇曳。风儿飞舞;雨儿轻移。风儿拂过大地,大地上的一切苏醒了。雨儿抚着大地,大地上的一切盎然了。春天的风,春天的雨,在春的带领下走向极盛。春天的花,春天的草,在春天的下创出了一片明丽。花儿创出一片绚丽,一片芳香;草儿创出一份淡雅,一份宁静。这幅风掠雨草图,够清新,明丽。
黛色的夜幕,泛泛地垂着,布着满天繁星,缀着无尽宝石。星儿,闪闪;月儿,静静。星儿洒下一片彩光,月儿散下一片银辉。璀璨、耀眼的星星,在夜幕上熠熠生辉,却不乏清纯。月儿撒下的银辉,直泻入明净的湖中。湖面泛着淡淡的银光,与天上那轮玉盘相映衬,显得淡雅,清新,却不乏明丽。这幅空朗湖碧星月图,够清纯、淡雅。
雨收起了,只留下几缕浮云在蔚蓝的天空中。太阳出来了,明艳艳的,与蓝天白云相照映着,显得分外美丽。但是,当西方架起那座七彩桥时,一切都在彩桥面前黯然失色??那座彩虹桥,是如此绚丽,淡淡地泛着的光辉。红、橙、黄、绿、青、蓝、紫,在阳光下互相照映,洒下一明丽,一片辉煌。这幅艳空碧日艳虹云图够绚丽、柔美。
篇2
关键词:自然风景园:园林建筑;造园要素:文化传播
英国自然风景园被认为是西方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其革命性在于这样的认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才是最大的成功。这一点无疑直接受到了中国园林的影响和启发,并因此成为欧洲园林体系中与法国、意大利规则式园林并列的典范。自20世纪末以全球能源、环境危机为背景,回归乡野的价值取向在现代园林景观实践中日益成为主流。中国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传统理念,是对世界文化思想做出的杰出贡献。本文拟探讨中国建筑元素在英国自然风景园中的具体运用,借此管窥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域外流传、发扬之一斑,以对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有所裨益。
1 英国自然风景园与英中式园林的概念
从公元前55年罗马将军朱略思·恺撒入侵英国,罗马统治者在英国营造别墅花园开始,英国营建了长达1800年之久的几何式园林。到了18世纪中叶,在海外贸易及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在园林艺术上也带头掀起了一场革命,彻底否定欧洲大陆的造园传统,抛弃规则的几何式园林,反对使用生硬的直线图形、雕塑和人工修剪成非天然形状树木的做法,创造了不规则的自然风景园。
风景园是以新贵族和农业资产者在牧场和农庄中的庄园、府邸园林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从审美理解到造园要素的运用上,英国自然风景园,特别是在其图画式园林时期的创作大量吸收了中国的东西,法国人把它叫作“中国式园林”(Jardin Chinois)或称“英中式园林”(Jardin Anglo-Chinois)。
2 中国建筑元素在英国风景园中的应用类型和方法
一般认为,造园的物质要素包括建筑、山水、植物三个方面。但东西方对“园林建筑”一词的理解有所不同。在中国的山水园林中,除专用于园林的如亭、廊、台、榭、园桥等,其它如厅堂、楼阁、殿字、塔刹等大型建筑物,只要在园林中起成景作用,有得景效果的亦是园林建筑,如苏州拙政园的远香堂即属此例。
西方的花园指主体建筑周边的户外空间,主要供休闲和从事园艺活动。其园林建筑一般指不包括主体建筑的小型构筑物以及花台、围墙、栏杆、园灯、雕塑、坐椅、岩洞等。考察其中具体运用的中国式建筑,从功能上可以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2.1 第一类是造园构造物,如台阶、门、园桥、围墙、围栏等,它们是构成花园的围护设施和地形基础,如在霍恩兄弟为查尔斯,詹尼斯设计建造的戈普索花园中,就采用了中国式的桥和栏杆。约翰,格拉迪于1749年所做的测绘图显示,主体建筑两侧的花园保持传统的实用的风格,但在南侧和东侧,有平整的场地和经修剪的草地,企图把花园同四周更广阔的风景融合成一体。霍恩兄弟的主要工作在于增添了一系列不同式样的凉亭、栏杆、小型神庙、休闲设施以及这座中国式的木桥。这座桥位于大池塘侧面的水渠之上,跨度有24英尺。它的形式仿照了中国南方园林中常见的寻杖栏杆,主要构件有望柱、寻杖扶手及花格棂条。棂条花格采用了短栏式的两种变式组合而成。木栏杆则采用了尺栏式的一种斜向变式。计成的《园治》说:“栏杆信画而成,減便为雅。有工而精,有減而文。”中国江南园林的栏杆讲究繁简适当,不必拘泥,用于楼阁殿堂多华板雕饰:架桥拆装,则少于变化。霍恩设计建造的这座木桥和栏杆,显得简洁雅致,比例合宜,巧制而不纤弱,这种有点超出了当时主流思潮的设计,给英国的自然风景特色的扩展加入了一种新鲜的因素。
2.2 第二类是景观休憩建筑,如柱廊、塔楼、园亭、神庙等。
这类建筑主要有两种功能:其一供人们游憩、偶遇或躲蔽暴风雨的庇护所;其二作为构成花园中局部景点的中心景物,以此来模糊主体建筑和花园的内外生活空间的区别。威廉,钱伯斯(Willian Chambers 1723-96)在伦敦丘园中所建的中国式宝塔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钱伯斯于1761年绘制的立面图,显示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设计细节。这是一座砖石结构的楼阁式塔。平面为八角形,高163英尺,共十层,逐层有柔和的收分。底层设有回廊,即宋《营造法式》所谓的“副阶周匝”。塔身每层有塔檐、平座,塔檐每个角均装饰有瓷质镀金的飞龙、平座栏杆刷鲜艳的红色油漆,宝项设九层相轮。在1987年戈登。威尔逊对它进行修整时,去掉了塔檐上的飞龙。钱伯斯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南京大报恩寺的琉璃塔,只是规模较小,细部有所简化。值得注意的是檐角装饰的飞龙,采用了西方神话中的恶龙形像,背生双翅,外观凶猛。作为熟知中国文化的学者,钱伯斯在自己的创作中采用了一种完全实用主义的态度。塔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象征性符号而存在,并按照自己的理解加以改造。钱伯斯把它作为园林艺术构图的中心,完全放弃了作为佛教建筑的宗教内涵。浓厚异国情调带来的吸引力和对陌生强大文化的恐惧交织在一起,反映了一种微妙的情绪。
2.3 第三类是园艺育苗专用建筑,如温室等。早期温室的目的纯粹是用于保护珍贵的常绿植物如蔷薇、月桂树、爱神木、杂色冬青树、一些珍贵的橙树和柠檬树丛以抵御冬季的严寒。用树枝或小的树杆建造,采用轻质结构,并且用小块玻璃组成格扇窗以便于通风换气。18世纪在英国风景园中出现了采用铸铁或砖石结构的温室,外观常做成土耳其、中国的宫殿、庙宇的形式,用精致的柱式和线脚来装饰,布置在树丛掩映、绿草如茵的花园角落,除了园艺育苗的功能,常作为独立的景观建筑出现。在1805年,著名布朗式风景造园家雷普顿为布里奇顿皇家离宫的橙园设计了一座折衷主义风格的温室。这座温室总体仿照了中国式庙宇的形式,由台阶、屋身、屋顶三段组成,屋顶为四坡顶。温室后面设有带坡檐的连廊。但是在材料和细部处理上,艺术家照个人的喜好使用不同风格的建筑符号,中国式的照壁、雀替、覆瓦的檐口与歌特风格纤细的束柱混杂在一起,呈现出一种欢快而略带滑稽的面貌。 2.4 第四类是点缀性小品,包括花瓶,石制或铅制的附加装饰以及休憩用桌椅等。许多热衷于“中国式”艺术的新贵族把收藏的中国瓷器和其它工艺品以及此类的仿制品,陈列在花园装饰华丽的壁龛中。
休憩用的座椅也是花园不可或缺的元素。园艺师从古典的、歌特式、中国式、都铎式的图样中自由选择,以迎合业主的品味。园艺师威廉·牛顿于1765年为一位伯爵的花园设计了中国式的座椅,采用了中国园林常见的美人靠做法,置于一座由四根立柱支撑的凉亭内部,具有轻巧、活泼的外观,为乡野的花园提供了平和、宁静的场所品质。
3 中国造园要素在英国风景园中应用传播的过程
篇3
关键词:风景 建筑 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terrain, water, plant is the basic natural landscape elements, with their architectural construction scenery has the close relatio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formed from all these natural landscape elements will be brought into the buildings of space.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ecome of time theme today, human nature is the psychological demand highlights, more necessary in building make full use of these natural elements, provide a good comprehensive effect of building space and environment. This article about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with landscape elements of the view is observ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building a perspective, is also building design idea thinking method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environment, natural landscape elements of the basic theory, and discussed the scenery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pplication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al design
引言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大发展,风景环境所具有的经济价值促进了人类对风景环境的开发利用,风景建筑创作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大量的风景建筑行为随着当前中国经济高速的发展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这种繁荣不乏有优秀的风景建筑设计作品出现,但是普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就设计而言,有些问题是设计理念方面的,如缺乏生态意识,缺乏对风景场所的整体考虑;有些属于设计手法方面的,如在选址、布局、体量、空间、材质、色彩等诸多方面与基地场所特征脱节。总之,众多问题的出现使得对风景建筑设计的研究具有了现实意义。
1、相关基本概念
1.1风景建筑
风景建筑是建筑设计当中非常特殊的一类,它取决于自身的功能,同时也对建筑本身所处的环境有一定的要求。顾名思义,风景建筑就是自然风景优美的地域里的景观建筑,其本身就是优美景色的组成部分。同时还具有欣赏周边美丽风景的功能。
风景建筑空间包括建筑及基地环境景观,建筑是静态物,而建筑周围环境景观四季、昼夜的变化却是动态的,丰富的。设计概念的扩展导致对他的研究也必然涉及到建筑、景观两个专业。这两个专业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合不外乎两类情形,一是专业合作配合,这是目前专业分工细化的一种实际操作方法,二是由同时具有两个专业技能的设计者进行设计。对于风景建筑设计来讲,由于景观因素在风景环境中的重要性,后一种模式对风景建筑设计来说具有较强的发展前景。风景建筑窄间概念本质上是对风景环境的一种解释方式。
1.2自然景观
构成自然环境的物质种类很多,主要有空气、水、植物、动物,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由于地理纬度、海陆分布、海拔高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使自然环境具有地带性。区域性季节性变化,使得地表各地区的自然环境要素极其结构形态不同,由此又导致各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构成园林的四大要素为地形、水、植物、建筑及构筑物。他们相辅相成,共同形成园林景观,构成园林空间。地形是诸要素的摹底和依托,是构成整个园林景观的骨架,地形布置和设计得当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其他要素的设计。水是园林中最活跃的要素,极富有变化和表现力,常赋予园林于牛计。植物本身种类繁多,造型丰富,冉加上四季变化是园林设计中活跃的构成要素。而园林建筑具有功能和造景双重作用,并且常常是园林景规和空间的焦点。”在以往的研究中,对风景环境中的自然景观要素并无很明确的界定,笔者参照自然环境及园林的要素构成,认为地形、水体、植物,气候等是最具代表性的基本自然要素。
2、建筑与风景的关系
建筑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建筑设计构思与创作必然离不开环境的启示,建筑作为稳定的不可移动的具体形象,总是要借助于周围环境恰当而和谐的布局才能获得完美的造型表现。古往今来,一个好的建筑作品往往都会恰如其分地反映其外部环境的某唑特征,形成建筑与环境的完美结合。多数情况下,建筑是从属环境,而不是环境从属于建筑。当代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说,“建筑说起来也简单,我认为有三个要点最值得重视:第一是建筑和环境的结合,其次是体形和空间,第三是建筑是为人所用、为使用者着想。”从贝先生对建筑设计的第一强调要义来看,基地环境对建筑的影响非常之大,建筑首先需要与基地环境产生良好的对话,建筑结合环境这一思想在他众多设计作品中清晰可见。
“须陈山水清音,休犯山林罪过”,这是《园冶》中的一句话。以自然景观为主体,以园林建筑为从属,是园林建筑所应遵循的最蕈要、最基本的原则。园林景观以表现大自然的为宗旨。建筑是解决居住、饮食、赏景和避风雨采取的手段,并不是根本目的。把山水清音和人的志向、品格联系在一起,以情感寓于风景,再以风景来陶冶精神,是园林造景的根本。因建筑而破坏自然的地形地貌是含本逐末的行为,其后果是不可弥补的,是对自然风景骨架的摧毁。因此,体现在手法上须将建筑依附于山水,融于自然。
3、自然景观要素对风景建筑设计的影响
3.1地形的影响
地形同样能影响人们对户外空间的范围和气氛的感受,地形的空间感直接影响了风景环境的空间次序,而风景建筑需要和场所环境的次序发生和谐或对峙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处理过程反映在风景建筑的设计中。地形空问感的一个重要属性就是伸展性,与地形相关的环境结构和特征取决于地面的伸展情况,即取决于地表在延伸中的起伏程度。例如,在平原上,地形的伸展摹本上是没有起伏的,呈现出单一的结构形式和舒展平坦的特征,而丘陵区域的地表则起伏变化,呈现出复杂的结构和丰富的特征。
不同的地形具有不同的场地特征,会影响到建筑的功能、布局、和空间形体。譬如对地形坡度的研究,风景建筑受到地形坡度问题的限制,坡度越大,对风景建筑的限制就越多,他不仅影响了风景建筑的功能和形式,也关联到了建筑的选址与布局。从形态的角度来看,风景就是地形本身实体空间制约凼素和开阔空间形成的综合体。
3.2水的影响
风景环境中的水景是构成景观的基本因素之一,把水从自然界引入到人类生活之中,把水当作一个富有活力的艺术造型因素广泛运用.并注意发挥它的美学、精神、生态等功能,利用水和自然水景来进行建筑设计,这是风景建筑设计中创造建筑空间环境的重要手段。我国传统园林多引水筑池。建筑与水形成良好的融合关系,古人把水作为建筑整体空间构成的实体要素,这一点对风景建筑创造中对水的理解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濒临湖海水面,宽阔水面作为整体背景,以水体的反射和流动,使建筑漂浮其上而产生建筑和水的融合,这种融合是把水作为风景建筑色背景来考虑风景建筑设计的。以水向包围建筑,可以形成开阔的窄问,建筑空间在水面的衬托下向外伸展,达到视野开阔,空间感漂浮,流畅。建筑群环抱水面形成闭合卒间,群体窄闻内向水面,视野收缩,窄间寤静谧,亲切大水面中建筑群的穿插,空间随水体而变幻,视线亦收亦放。大水面包围建筑物,是构成水景开敞卒间的常用手法。“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浩渺的洞庭湖随衬托出岳阳楼的宏伟气势。大水面使人的视野为之开阔,登楼远望,水面上天晴雨雾的变化可激发出观赏者的各种想象。历来就有许多观赏水景的建筑为人们所喜爱,西湖的“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嘉兴、承德的“烟雨楼圳t海的琼岛、五龙亭,都以大水面环绕建筑并以水景得名。
3.3植物的影响
植物是场地环境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自然要素,植物的种类繁多,不同的植物在大小、形态、色彩、质地以及所体现的性格特征上,都各有变化,它们丰富多彩的效果,使得植物在整个风景环境中成为最富于变化的凼素之一。但许多设计人员却在设计前期对其并不重视,往往到了建筑主体施工结束,出于“打扮”建筑,或者“遮羞”的目的将植物进行装饰。
人类与生俱来的对自然与绿色植物的强烈认同感与亲近感及其带给人类的安定感,使得绿色植物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营造活动中始终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尤其是在生态环境备受关注的今天,绿色植物更是借助于各种技术手段融人建筑设计和建筑环境,扮演着生态要素和风景要素的重要角色。同时也是由于人与植物之间长期的依存和情感关系,使得绿色植物从来就是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融入体景环境中的植物景观要素对风景环境的意义重大,它使场地环境具有了强烈的自然生命特征。
结束语
好的风景建筑应像水一样从大自然当中流过,大自然则从建筑中溢出,这恐怕是是每个设计者都想达到的目的。从设计方法t讲,实现的途径是多样的,不同的设计者有不同的策略。本文所作的努力是希望建立一种回归基地环境特征限定的策略,风景建筑设计需要和场地的地形、水体、植物等实体要素发生最直接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齐康著《风景环境与建筑》中国建工出版社
【2】钱建宋雷编著《建筑外环境设计》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P3
篇4
山顶上环绕着一层白色的雾气,像一条白纱巾围在山顶上。这种景象是雨过天晴后,温度升高,积水被蒸发后形成了。柔和地飘出山峦,随风缭绕升天,一片片,一缕缕,给山林涂上了一层神秘,如云、如烟、如雾,真是美妙极了!我不禁想起“日照香炉升紫烟”的千古绝句。
车停在了一段盘山山路旁,往山下望去,一条碧绿的溪流柔柔地舒展着身躯,穿过树林,流向远方,溪流发出“哗啦啦……”的响声,仿佛在向我们发出盛情的邀请。
我们脚踩着野草,拨开路旁的树枝,经过一段时间的短途跋涉,终于来到了溪边。山风拂面,凉爽怡人,驱散了我的一身烦躁。溪水凉丝丝的,我竟有了一种想让流水亲亲脚丫的冲动。我穿着凉鞋,在水中嬉戏,浪花追逐着我们的笑声。水里的岩石缝中生长着绿色的水草和绿苔,溪底的小圆石一颗一颗,视而可见。水里还生存着小鱼、小虾是和小螺丝,小鱼不大只有3、4厘米长,银色的鱼鳞闪闪发亮,简直就像是水中仙子。对着溪流,枕着绿地,我躺在大山的怀抱中,我仿佛觉得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在默默地交谈,亲切地呼应,是那么融洽,而我似乎也是融进了这和谐之中……
在云山庄园前有一泓清水,我们嚷着让爸爸停车。水面上的小船划来划去,像一群黑色的小鸭排着整齐的队列,我不禁想起儿时的那首童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木桨轻轻插入水中,溅起层层水波,呀呀的桨声,清亮的水音,汇成一串优美的旋律。最吸引人的要算那条竹筏子了,足有二、三米长。这时下起了蒙蒙细雨,撑竹筏子的人,把雨伞别在身上,看上去很滑稽,远看就像戴着一顶花帽子。岸边五颜六色的小野花在雨中摇曳,密密的雨丝儿拖着银线,将水面绣成了精美的手绢,使我觉得自己仿佛徜徉在祖国江南的山水之中。
篇5
一
首先从自然经济说起。
什么是自然经济,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人们对它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和表述。是从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所反映的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关系出发,从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对立出发,来考察自然经济的。凡生产是直接用于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用于交换的经济,不论它在人类历史上以何种形式存在,都可以认为它是自然经济。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就是这种经济的本质特征。我国学术界通行的这种理解和表述,体现着自然经济一般。
自然经济是一个历史范畴。由于它本身并不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因而可以同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相联系,曾经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存在。在这几个不同的社会形态中,自然经济具有一系列的部分质变。探讨自然经济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要探讨这个经济范畴在封建社会具体的历史内涵。
在封建社会中,封建国家、封建地主、个体农民以至个体手工业者,都经营有自然经济性质的生产。如在中国,封建国家经营有满足自己需要的官手工业,封建地主经营有“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以赡衣食”的自给性生产等等。然而个体农民(包括自耕农和佃农)是社会的主要生产者,农民家庭是社会基本生产单位,小农经济是社会经济的主体。自然经济在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都集中通过小农经济的发展变化而表现出来。
当时的社会经济中,自然经济已是与商品经济相联系而存在。从农民来看,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民足以把农业、手工业和其他副业结合于家庭内部。农民为了直接取得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特别是衣食等基本生活资料,就要进行自给性生产。他们既从事农业,又从事手工业,并形成通常所说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结构。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日益多样化。由家庭经营和个体劳动所局限,任何一个农民家庭都不可能满足自己全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需要。小农的这种特点,就迫使他们卷入市场交换,从事商品性生产,与其他农民和手工业者交换产品,取得自己不能生产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以持续自己的生产,维持一家的温饱。生产使用价值的自给性生产,与生产交换价值的商品性生产,就相辅相成地结合在同一个主体之上,也就是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结合在同一个主体之上。
当时,自然经济又与封建剥削制度相联系。农民不但要养活自己,还要通过缴纳封建赋税或封建地租,养活封建主阶级。缴纳封建租赋,是农民获得小块土地进行生产的先决条件,因此,他们必须把封建租赋同自己直接消费的产品一样,摆在自给性生产范围之内,当作使用价值生产出来。自然经济成为农民既为自己消费需要,又为封建地主消费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就体现着自然经济与封建经济的本质联系。
尽管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内涵和外延都不等同于个体农民的自给性生产,但是,由于个体农民的自给性生产具有极大的广泛性,整个农民的自给性生产,具有封建国家、封建地主和手工业者所经营的自给性生产所不可比拟的巨大规模,自然经济就以个体农民的自给性生产为主要内容存在于封建社会之中。
在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结合而存在的条件下,自然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式,仍然会同其他任何经济形式一样,具有体现自己经济关系的经济实体。我曾经在《论清代前期农民商品生产的发展》[1]一文中提出,在封建社会中,由于自然条件和农民自身生产条件的差异,农民启给性生产与商品性生产的结合程度,是会各不相同的。在整个小农经济中会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商品生产结构。这个结构从另一个角度来考察,也就是自给性生产的多层次结构,即农民自然经济保持程度的多层次结构,其具体构成如下。
第一,自给型生产。这种农民总产品的绝大部分供自己消费和缴纳封建租赋,只把自用有余的小部分产品投入交换,以换取其他生产和生活必需品。这里所说的总产品,是指农民所生产的包括农产品、手工业品和其他副业产品在内的全部产品。自用有余的产品,可能是属于其中的这种或那种产品。
这种农民的生产,不但自给性生产占有显然的优势,而且其出售的产品,本来是为了自用而生产的,即不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只是由于投入交换,才具有商品的性质。这是一种具有自然经济痕迹的、在流通领域里形成的商品,还不是完全意义的商品。
这种农民少量产品的出售,只能补偿少量的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不可能更新生产过程的各种要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主要还是自己生产的,即经济条件的“绝大部分,还是在本经济单位中生产的,并直接从本经济单位的总产品中得到补偿和再生产”[2]。尽管已经有了商品交换,但生产循环仍然是一种自我完成的再生产。所以马克思把这种农民直接消费其产品的绝大部分,只有少部分进入流通过程的生产,叫做“真正的自然经济”[3]。
第二,半自给型生产。这种农民总产品的大部分供自己消费和缴纳封建租赋,同时又根据社会需要生产一部分商品,用以交换其他生产和生活必需品。在封建社会中,特别是在封建社会前期,这部分商品还会包括一些是自然生产物的土特产品和奢侈品。尽管它们的再生产过程主要是在自然界实现的,但一经由“任土作贡”的方物,转化为商人贩运贸易的商品,农民的狩猎,采集、捕捞等活动,也就带有商品生产的性质;这种农民出售的产品,都是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这是他们与上广种农民的区别所在。
这种农民已经有了部分商品性生产,他们的生产也就开始纳入整个社会生产分工的体系之中。但是,由于自给性生产比重大,商品性生产比重小,其生产要素通过市场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的部分,并没有超过自己生产的部分。因此,从整体来看,这种农民的生产,还基本上不是以流通为媒介的再生产,而仍然基本上是自我完成的再生产。所以恩格斯说,这是商品生产“还只是在形成中”[4]。
第三,交换型生产。这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些农民,其总产品除了缴纳封建租赋之外,少部分供自己消费,大部分用于交换,以换取其他生产和生活用品。他们从事商品生产,是为了获取使用价值,以维持一家的温饱。这是一种在交换价值形式下的使用价值生产,还没有脱离自给的内核,因此,其商品流通是“为买而卖”。由于商品性生产已居于主要地位,自给性生产已退居次要地位。这类农民已成为或基本上成为小商品生产者。
交换型生产的另一类是,农民商品性生产的比重更大,自给性生产比重更小,甚至已无足轻重。他们从事商品生产,已不仅是为了获取使用价值,而主要是追求利润,即交换价值增值,以发财致富。其商品流通是“为卖而买”。这种农民已属于从小商品生产者向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者的过渡形态。
上述这四种类型的生产,以具有部分质的差异相区别,存在于整个封建社会阶段。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任何事物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有量的规定性。事物又常常是包含着多种运动形态和多种矛盾的统一体,使它具有多方面的质。在这种情况下,事物的性质就是由其主要的质所规定的。当其次要的质的量变没有达到一定的数量界限,它仍然会保持自己的原有性质,而不会转化为另一事物。自给型农户和半自给型农户的自给性生产,超过或大大超过其商品性生产,自然经济就仍然是其主要的质,商品经济仅是其次要的质。因此,它们就应当属于或基本属于自然经济范畴,成为封建社会中体现自然经济关系,即自给自足经济关系的经济实体,是自然经济单位在封建社会中存在的具体形式。
自给自足是对自然经济本质的一种通俗概括。现象总是以丰富多变的形式表现本质,特别是在事物具有多种质的条件下,现象与本质之间更会出现差别和矛盾。所以完全意义的自给自足,只是存在于原始社会的初期,此后它只是相对地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之中。在事物质变和量变错综复杂的运动过程中,如果不区分主要的质和次要的质,如果不把握住决定事物性质的数量界限,而是机械地把完全意义的自给自足作为衡量小农家庭是否是自然经济的绝对尺度,必将导致对自然经济过多过早的否定,这无疑是不适当的。
封建社会的农民,已是使用铁制农具和牛马畜力,并具有自有经济和一定独立性的生产者,他们比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生产者,具有更高的生产积极性,具有更优越的生产条件,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封建社会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相比较,生产者产品自给的品种、数量和质量,都是大不相同的。
综上所述,以个体农民的自给性生产为主要内容,以自给型农户和半自给型农户为主要存在形式,以使用铁制农具和牛马畜力的小生产方式为生产条件,这就是自然经济在封建社会具体的历史内涵。它体现着自然经济在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二
在封建社会中,自然经济具有强大的地位。但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自然经济会逐渐削弱,并随着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会最终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所代替。在封建社会中,封建国家和封建主都经营有使用徭役劳动、奴婢劳动或雇佣劳动的商品生产,还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商品生产,但是,最普遍大量的是农业和手工业中,以生产资料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小商品生产。因此,封建社会的商品经济,可以说主要是小商品经济。列宁指出,“在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中有两个重要关键:(1)直接生产者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2)商品经济转化为资本主义经济。”[5]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主要是农民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的过程。这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关键,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封建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低下,作为一切生产首要条件的粮食生产,还不能在农民满足自己消费之后,有更多的剩余,从而为从事农业的人和从事手工业的人,为从事食物生产的农民和从事原料生产的农民,提供实行较大分工的可能,因而,自给型农户这时就必然占有大多数,半自给型、交换型农户还只是居于少数。
这时在市场上,特别是在农村市场上交换的产品,既有半自给型、交换型农户和手工业者商品性生产的产品,又有自给型农户自用有余的产品。这时自给型农户自用有余的产品,已不是偶然的、间或存在的剩余品,而已是普遍的、不断反复出现的剩余品。广大自给型农户把这种剩余品投入交换,就会使它在整个市场交易量中占有巨大的比重。前面已经说过,自给型农户自用有余的产品,不是基于社会分工而生产的。生产的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基础。因此,这时的商品经济还不具有完备的社会分工的基础。
欧洲的封建社会就有过这样的阶段,马克思说过,“曾经有这样一个时期,例如中世纪,当时交换的只是剩余品,即生产超过消费的过剩品”[6],(马克思所说的中世纪,一般是指欧洲的9-14世纪)在中国,《孟子》所说的,农民“男有余粟,女有余布”、“纷纷然与百工交易”的阶段,是否属于这样的时期,有待于经济史学者的考证。
尽管剩余品的生产还不是交换价值的生产,但是,农民出售剩余品,就已“具有一种以流通、以设定交换价值为目的的趋势”[7],经常有大量剩余品投入交换,就会促进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并且促使它们朝着交换价值生产的方向发展,推动自给型农户逐渐转化为半自给型农户和交换型农户,从而使整个市场逐步从以使用价值生产为基础,转向以交换价值生产为基础。这是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长期趋势。
半自给型农户由于根据社会需要生产一部分商品,它们的生产就开始纳入整个社会分工体系之中。在封建社会的某一个阶段中,如果半自给型农户在整个农户中占有多数,它们投入交换的商品,在整个市场交易中占很大的比重,这时商品经济的社会分工的基础,也就是交换价值生产的基础,就会进一步完备。
在封建社会中,各种生产力因素经过长期积累,会出现一系列发展变化。劳动人口和耕地面积的不断增加,扩大了农业的生产规模;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系列化,提高了农业劳动的效率;水利设施、陆路和水路交通的发展,改善了农业生产的劳动条件;自然资源的开发,丰富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对象;耕作技术和生产经验的积累,提高了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到封建社会后期的一定阶段,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会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为商品生产的发展,提供比较充分的农业基础。
在上述条件之下,商品生产就会得到较快的发展。通过自给型、半自给型农户逐渐向交换型农户转化,会出现大量主要生产粮食和其他食物的农民,主要生产原料作物的农民,和“以种地为副业,而以工业劳动为主业”[8]的农民。通过农民家庭手工业以一定规模与农业分离,会使许多农民转化为手工业者,并逐渐形成从事各种原料加工的独立手工业部门。
这种交换型农户和农村手工业者,与自给型、半自给型农户不同,他们要出售自己的大部分以至全部产品,必须在市场上补偿他们的大部分以至全部生产要素,甚至包括种子和口粮。他们的生产已经是完全或基本上建立在流通的基础之上,成为“以流通为媒介的再生产,也就是,以产品的出售,以产品转化为货币和再由货币转化为产品的生产要素为媒介的再生产。”[9]他们的这种商品经济性质的生产循环,与自给型、半自给型农户自然经济性质的生产循环,就具有质的差异。
封建社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都有可能在封建租赋之外,还能“生产出一个超过必要生活资料的余额”[10],也就是在封建租赋以外的剩余产品。这是一个变量,在封建租赋既定的条件下,就决定于农民和手工业者生产成果的大小。交换型农户和独立手工业者是最有能力生产这种剩余产品的个体生产者。这种剩余产品都是要投入交换的,因此,这种农民和手工业者又是具有最大市场量的个体生产者。
交换型农户和农村手工业者如果不从事自给性生产,“生产专业化即社会分工的完成”[11],他们就已经成为典型的小商品生产者。列宁在讨论农民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的时候,就是以这种小商品生产者为准绳的。他说,“单独的个别的生产者专门从事一种生产部门的生产”,“是商品经济的必备条件”[12]。这种典型的小商品生产者确实是存在的,如城市独立手工业者。列宁在此加以强调,是理论彻底性的需要。但是,“概念和现象的统一是一个本质上无止境的过程”[13],在封建社会的实际经济生活中,特别是在商品经济刚在发展的时候,大量出现的不是典型的小商品生产者,而是不完全脱离自给性生产的交换型农户和农村手工业者,即具有一定程度专业分工的小商品生产者。
出现这种情况,有各种各样的具体原因。在封建社会中,最大量的是生产粮食的农民。他们的商品性生产不论如何发展,也不会脱离粮食的自给性生产,这是毫无疑义的。
农民的商品性生产从一开始出现,就“已经包含着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萌芽”[14]。在交换型农户中,商品性生产已占主要地位,如果市场条件发生变动,它的产品的价值不能实现,其生产和生活就会出现危机。保留一定的自给性生产,特别是粮食的自给性生产,就可以缓解危机,就可以多一分生存保障。所以不论是生产原料的交换型农户,还是生产其他食物的交换型农户,都可能保持一部分粮食或其他食物的自给性生产。
特别值得提出的农村手工业者。在封建社会后期,由于农业生产和农民商品生产的发展,广大农民的需求增多,会引起农村手工业一定程度的发展。西方学者把西欧各国出现的这种发展叫做前工业化阶段。这种农村手工业产品的销售对象,主要不是封建剥削者,而主要是广大劳动群众,就必然要求成本低,价格廉,生产就必须接近原料产地。这种大众化的产品,质量不必精细,生产技术容易掌握,因之这种手工业必然首先从农村中发展起来。农民从农业转向手工业只能是逐步进行的,在这个转轨过程中,必然有许多农民保持着一定的粮食和原料作物的生产。就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基于上述应付市场变动的原因,农村手工业者也会自然地保有一定粮食或者原料的自给性生产。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农业生产力的不够发展,没有充足的稳定的粮食供应,农民和农村手工业者也无法切断自己的自然经济脐带。
这种保留有一定自给性生产的交换型农户和农村手工业户,同独立的小商品生产者一样,都已属于商品经济范畴,都同样是封建社会中体现商品经济关系的经济实体,与属于自然经济范畴的自给型、半自给型农户是不相同的。所以马克思把“以种地为副业,而以工业劳动为主业”的农民,叫做“新的小农阶级”[15]。根据这一原则,那些生产粮食、原料和其他食物的交换型农户,也同样可以视为新的小农阶级。
自然经济既是历史范畴,又是地域范畴。在封建社会的一定历史阶段,自然经济不会在全国各个地区以同一水平存在,商品经济也不会在各地以相同水平同步发展。它们的发展变化,同任何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一样,总是在不平衡的运动中实现的。各个地区由于气候、交通、土壤和资源等自然条件的差异,经过人们长期开发,又会出现社会分工发展程度的差异,即出现各种类型农户的不同比例配置,从而自然地形成自然经济强大、比较强大和比较薄弱的各类地区,也就是商品经济不发达、比较发达和发达的各类地区。在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中,还会形成具有不同专业分工的地区,有的是农业中的商品性生产超过自给性生产,成为粮食作物或原料作物的专业性生产地区;或者是手工业中的商品性生产超过农业中的商品性生产,成为手工业品专业生产地区。因此,在封建社会后期的一定阶段,由于交换型农户和农村手工业者的大量出现,由于各种专业分工地区的形成,商品经济就会具有更为完备的社会分工的基础。
总之,任何封建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都会通过各种类型农户的不同比例配置,通过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形式,保持着不同的自然经济水平,也就是具有不同的商品经济水平。在任何一个封建国家中,我们都不可能获得各种类型农户比例配置的数据,也不可能获得自给性生产产值和商品性生产产值的精确数据,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推断,在封建社会一定的历史时期中,自给性生产具有强大的地位,商品经济发达地区,商品性生产的产值则可能大于自给性生产的产值。但是,就是在封建社会后期,以至封建社会后期的商品经济发达地区,交换型农户和农村手工业者无论多么发展,也不会导致自然经济的消失。这种历史连续性甚至可以延至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已经兴起的时代。在十九世纪后半期,德国的机器大工业已经兴起。许多雇佣工人或者是自己拥有土地和菜园,或者是通过租佃拥有土地和菜园,以从事自给性生产。他们的这种“园艺业和耕作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曾经是保证工人阶级物质状况可以过得去而且有些地方是过得相当不错的基础”[16]。
为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终封建社会之世,自然经济还会始终存在,商品经济也不能得到充分地普遍化发展。这都有待于资本主义,特别是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只有资本主义,才能“把一切以生产者本人劳动为基础或只把多余产品当作商品出售的商品生产形式尽行破坏。它首先使商品生产普遍化,然后使一切商品生产逐步转化为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17]。因为“只有当雇佣劳动成为商品生产的基础时,商品生产才强加于整个社会。”[18]这是马克思总结西欧历史发展所得到的结论。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相对纯粹的自然经济,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在对立统一中消长,然后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相对纯粹的商品经济,这正是历史辩证法的生动体现。三
商品经济同自然经济一样,它本身并不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因而可以同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相联系。封建社会的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以至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其性质都是各不相同的。就是在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在总的量变过程中,也会出现阶断性的部分质变。
在封建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由各种类型农户不同比例配置所形成的商品经济,既会具有不同的社会分工发展水平,又会保留有不同程度的自然经济痕迹,因而呈现出部分质的差异。试以封建社会前期的商品经济与封建社会后期的商品经济作点粗略比较。
首先,从农村市场看。在封建社会前期,由于农民生产的自给性水平还很高,农民和农民之间、农民和手工业者之间的商品交易量一般不是很大。那种生产者自用有余产品余缺调剂的交换,那种生产者必要产品同特殊需要发生关系时品种调剂的交换,会占有一定的以至很大的比重。这两种交换都具有使用价值生产的自然经济痕迹。因之,农村市场主要是农民与农民之间、农民与手工业者之间的直接交换,假手于商人的情况不是很多。加以有限的市场交易量要分散在广大农村,市场因之是狭小的,一般不能摆脱小范围的地域局限,只能在广大农村形成以墟集贸易为主体,以市镇贸易为补充的“地方小市场的网”。[19]这种农村市场一般只有保证供给与需求的经济功能。对于农民来说,就是能满足他们购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销售农副产品和家庭手工业品的需要。
通过商品交换,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不但是个体农民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一定地区,如一县一州,必需有自己的产品,能与其他地区以其所有,易其所无,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才能使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这就会形成一定的地区间的贩运贸易。因此,某些农村市镇,特别是商品生产比较发达地区的农村市镇,除了具有保证供给与需求的经济功能之外,又会具有集散商品的经济功能,使它成为农村外销商品贩运贸易的起点,农村输入商品贩运贸易的终点。在这种农村市场上,农民之间、农民和手工业者之间互通有无的直接交换就会缩小,而以商人为媒介的商品流通就会扩大。
到封建社会后期,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大体还会保持封建社会前期农村市场的那种状况。但在其他地区,由于粮食作物、原料作物和手工业品的商品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村市场就会发生变化。如果说在封建社会前期,商业资本主要是以自己的运动,使农民的产品发展为商品;在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特别是在商品经济发达地区,却是农民和手工业者已经生产出来的商品以自己的运动形成商业。农民和手工业者已无法自己在当地销售全部产品,也无法互相提供足够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只能要求商业资本为他们的产品实现价值,并为他们的再生产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补偿。因之,这里的农村市场已由主要是生产者之间的直接交换,转变为主要以商人为媒介的交换。并且会突破地方小市场的格局,形成一系列商业市镇和手工业市镇,建立起长途运转的商品流通渠道,形成跨越地区以至跨越国界的市场网络。在商品经济发达地区,还会在生活资料市场之外,形成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在生产分工发展的基础上,形成雇工市场;在农民和手工业者生产借贷增多的基础上,从传统的高利贷资本中出现金融市场,从而构成以商品市场为主体的农村市场体系[20]。这种具有多功能(包括保证供求和集散商品的经济功能)的、以市镇贸易为主体、以墟集贸易为补充的农村市场,就为农民扩大再生产、发展商品生产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但是,生产者之间余缺调剂、品种调剂的交换仍然会存在,甚至会有一个较大的绝对值。只是在商品成交总量中,其比重已大大缩小了。
其次,从贩运贸易看。在封建社会中,通常存在着从农村流向城市,供封建剥削阶级和其他城市人口消费的,以农副土特产品和奢侈品为主要内容的贩运贸易。同时,由于农民和手工业者需求的多样性,他们也必需与外地区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互通有无,也会形成一定规模的贩运贸易。因此,贩运贸易就成为当时的重要商业活动。
在封建社会前期,贩运贸易的商品,除了手工业者的产品之外,主要是由自给型、半自给型农户所提供的。它们每家每户投入交换的商品固然有限,但千家万户的投入,也会成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可以形成繁荣的贩运贸易。它们出售一些农产品或者家庭手工业品,虽然标志着农业和手工业结合的自然经济结构开始分解,但它们还主要从事农业,它们的手工业和其他副业还从属于农业,基本上没有专业分工。没有生产的专业分工,也就不能有充分的地区分工。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和由它所带来的自然产品的多样性,是形成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这种地区的贩运贸易,更多地是建立在这种具有自然分工性质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专业分工的基础之上。比如粮食这种重要的贩运贸易的商品,它所形成的主要是“以年之丰歉,或籴之使来,或粜之使去”的地区间丰歉调剂市场。这种地区间籴来粜出的市场,就不是由地区分工所引起的。自然经济正是这样的贩运贸易中保留着自己的痕迹。
在封建社会后期,农产品和农村手工业品流向城市的贩运贸易,在继续发展的同时,地区间特别是粮食作物区、原料作物区与手工业品产区之间的贩运贸易,会有明显的发展。如果说,前者是地区间的一种纵向联系,后者则是地区间的一种横向联系。前者主要是体现农民、手工业者和封建剥削阶级之间的交换关系,贩运贸易的商品主要是生活资料,后者则主要体现农民与农民之间、农民与手工业者之间的交换关系,贩运贸易的商品既有生活资料,又有生产资料,说明它已大体是建立在一定的专业分工的基础之上。粮食作物区、原料作物区和手工业品产区之间出现大规模、长距离的贩运贸易,正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重要发展。
再次,从城市市场看,在封建社会中,城市市场主要是封建官吏、封建地主及其仆从、军队等以自己的收入,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产品相交换。他们的收入都是封建租赋的转化形态,即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剩余产品。数量巨大的剩余产品集中在数量有限的城市中投入交换,就会出现繁荣的城市市场。封建赋税和封建地租主要是采取实物形式。它们是由农民和手工业者作为使用价值生产出来的,只是因为投入交换才成为商品。这种商品可以说只有商品的流通方式,而没有商品的生产方式。这就使城市市场既建立在交换价值生产之上,又建立在使用价值生产之上。因之城市市场并不具备完全的商品生产的基础,也就不是完全意义的商品经济。尽管实物租赋会逐渐向货币租赋转化,使城市市场的商品生产的基础有所发展,但这种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商品生产基础的不够完全,是封建社会城市市场的共同特征。
在封建社会前期,由于城乡商品生产不够发展,城乡生产者之间的商品交换就不够发达。尽管城市中有比较发达的手工业,但其产品主要供城市人口消费,并不流向农村,与农民的产品相交换。因此,城市市场规模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投入市场的封建租赋价值量的大小。封建租赋在城市市场形成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就使城市市场保有较多的自然经济痕迹。
到封建社会后期,由于地区间贩运贸易的发展,有些上述那种消费性城市可能发展为具有贩运贸易的中转市场,或者形成新的中转贸易城市。由于有些手工业在发展中逐渐向城市转移,有些上述那种消费性城市可能发展为手工业基地,或者形成新的手工业城市。有的城市甚至可以三者兼而有之。随着城市经济功能的发展,在这些城市市场的商品成交总量中,封建剥削者以封建租赋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产品相交换所形成的交易量,其比重必然会缩小。农民之间、农民和手工业者之间商品交换所形成交易量(包括体现在贩运贸易中中转的部分),其比重必然会扩大,后者甚至可以超过前者。封建租赋在城市市场形成上的作用,无疑已大大下降。当然,封建租赋投入这种城市市场还会有一定的数量,加以还会有许多消费性城市存在,就是在封建社会后期,封建租赋在城市市场形成上的作用仍然是不可忽视的。总之,在城市市场,以至在整个国内市场上,封建租赋所形成的市场交易量,在封建社会前期和后期,是会各不相同的。它在整个市场交易中所占比重较大,市场促进生产和分解自然经济的作用就越小,反之就越大。
在封建社会中,由于各个时期的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许多经济现象总是交错地存在,难以划一。上述分析只是一种很粗略的概括。但大致可以看出,封建社会前期的商品经济,与封建社会后期的商品经济相比较,已具有不同的生产基础,不同的流通方式(包括不同的市场结构),不同的流通规模(包括不同的商品结构),不同的社会作用。特别是商品经济发达地区的形成,不但会为本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道路,而且会通过与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扩大和深化社会分工,推动其他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生发展提供历史前提。封建社会的商品经济正是通过这种不同层次的发展,即部分质的变化,逐步排除自然经济的制约和痕迹,逐步趋向完善。
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表明,封建经济是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结合。它们以怎样的广度和深度相结合,会反映出自然经济历史地位变化的阶段性,会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也会反映出封建经济的成熟和发展。生产对于任何社会经济都具有基础的作用。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变化,都是基于其生产基础的具体变动而来,考察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及其历史地位,考察封建社会的商品经济及其发展水平,首先应当对它们生产基础的发展变化,作出正确的估量。不论在什么生产基础上生产出来的商品,一经在市场上出现,都不会改变它作为商品的性质,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决不能因此而忽视对它们不同的生产基础作具体的分析。否则,就容易夸大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把封建社会前期的商品经济与封建社会后期的商品经济同等起来,把发达地区的商品经济与不发达地区的商品经济等同起来,从而模糊对自然经济历史地位的认识。这就不能在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研究中,更好地贯彻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四
商品经济所以能适应生产力的不同发展水平,在各种社会经济形态中存在,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它产生的基础是社会分工。一切分工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分工的发展又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在封建社会中,社会生产力总是在不断发展的。商品经济既是封建经济(包括领主制经济和地主制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封建经济又可以容纳小商品经济有较高程度的发展,甚至可以容纳以工场手工业为代表的商品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因之,在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的一定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在封建地主制下比在封建领主制下,在统一的封建国家中比在分裂的封建国家中,还会得到更多的发展。
广大农民商品性生产的发展,就把市场机制引入千家万户的生产领域,扩大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范围,推动他们改善工具,提高技术,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和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这对于发挥各个地区自然条件的优势,扩大农业基础,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社会积累,都会起良好的作用。
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条件下,不但农民商品经济的个体比自然经济的个体,具有较高的发展生产的活力和能量,也会使整个社会经济含有市场机制,可以较灵活地较有效率地进行,从而有利于满足消费,促进生产,加强地区间、民族间的经济联系,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封建大国说来,也会为封建国家处理集中的政治与分散的经济的矛盾,为征收赋税、加强国民经济管理,提供有利的条件。在封建社会中,只要有商品经济的发展,就会有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有社会生活水平的相对提高。总之,封建生产方式如果能允许商品经济发展,就说明它还具有生命力,还没有达到它的历史终点。这是判断封建生产方式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封建社会中,对立统一的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是互相制约、互相排斥的。自然经济天然地排斥社会分工,排斥商品经济,从而限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不管自然经济多么强大,商品经济却具有导向性,具有主导作用,它总是通过不断分解自然经济,引导社会经济向前发展。这都是人所共知的道理,无庸赘述。但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它们又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对立物相互补充的这种深刻的辩证关系,充分地体现在社会经济过程之中。
在封建社会中,个体农民既与商品经济相联系,又与自然经济相联系。他们总是通过二者的相互补充,使自己的生产得以完全。在自给型农户和半自给型农户中,是商品交换对于自给性生产起补充作用;在交换型农户中,是自给性生产对于商品性生产起补充作用。二者相互补充,就使小农家庭的再生产得以顺利地运行,使小农家庭生产与消费的平衡得以顺利地实现。
在封建社会中,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既都是互相分离、互相独立的,各自通过自身的循环持续自己的生产。但是,他们又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因为他们需要别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供给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又需要别的农民和手工业者购买他们的产品。地主家庭有的是生产单位,而更多的是消费单位。作为生产单位,它必须与农民和手工业者交换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就是作为消费单位,也必须以封建租赋与农民和手工业者交换消费品。因此,在封建社会中,就必须以商品交换为纽带,把农民、手工业者和地主家庭联系起来,才能形成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使整个封建经济成为一种一定程度的以流通为媒介的再生产。
要使这种复杂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得以顺利实现,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和各个生产部门之间就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在封建社会,社会生产的技术构成低,不论是进行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主要是靠投入劳动力,而不是主要靠追加生产资料。而且农民不但要养活自己,还要不经过交换无偿地养活封建剥削者,因此,第二部类生活资料的生产必然要大于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而扩大再生产更需要生活资料特别是粮食的优先增长。生活资料特别是粮食的这种比例关系,主要是由农民的自然经济来保证的。
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如前所述,是农民既要为自己的消费需要,又要为封建地主的消费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因而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必然要把生活资料、特别是粮食与衣著等基本生活资料的生产,摆在优先的地位,以安排好农业、手工业和其他副业的关系;以至要在自己的小块土地上,种植各种食物,以便在一些作物遭受自然灾害时,好指靠另一些作物,即所谓“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在粮食总供给不足与总需求发生矛盾时,农民就会去开垦荒地,开发山区,以至围湖围海造田,以解决自己生活的需要。所以在封建社会中,粮食尽管是具有最大市场量的商品,却又总是商品率最低的重要农作物。
农民的这种遵循自给自足目标运行的经济活动,就会使全社会劳动力与土地这两种最重要的资源的分配,首先保证了粮食与衣著等基本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保证了封建经济顺利运行所必需的最基本的比例关系。如果说,封建经济因为有了商品经济,可以更灵活地运转,更具有生命力;而又因为有了自然经济,才能保证它顺利进行,保证它可以稳定地发展。
自然经济这种基于人类生存本能需要的经济,在封建社会的发展,保证了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繁衍,保证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分工,从而促进了封建国家、法律和文化艺术的发展。尽管在封建社会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农民和手工业者在封建租赋之外,还可以生产出另外的剩余产品,扩大了封建政治和封建文化艺术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从整个封建社会来看,强大的封建国家和繁荣的文化艺术,始终主要是建立在作为使用价值生产的封建租赋基础之上的。
但是,自然经济的这种基本历史作用,又必须依靠商品经济才能得以充分实现。在封建社会中,封建皇室和封建地主在获取大量实物封建租赋之后,除了直接消费一部分之外,他们的生活和享受也依赖于出售这种剩余产品。同时,他们又必须把大量的封建租赋,通过商业渠道转化为商品,转化为各级官吏,文人学士、仆役和军队的收入,并且进一步转化为多种多样的消费品和奢侈品,通过市场以实现社会总产品的最终分配,从而保证封建政治和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
总之,封建经济是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结合。它们既互相排斥,又互相补充。如果我们只强调其中的一面,把封建经济简单地看成是自然经济,就是一种片面性;如果只强调其中的另一面,把封建经济简单地看成是商品经济,就会是另一种片面性。这都是不可取的。
[1]《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1期。
[2]《资本论》第3卷,第896页。
[3]《资本论》第3卷,第886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13页。
[5]《列宁全集》第1卷,第77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79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第210页。
[8]《资本论》第1卷,第816-817页。
[9]《资本论》第2卷,第226页。
[10]《资本论》第3卷,第893页。
[11]《列宁全集》第1卷,第83、77页。
[12]《列宁全集》第1卷,第83、77页。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17页。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41页。
[15]《资本论》第1卷,第816-817页。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464页。
[17]《资本论》第2卷,第43-44页。
[18]《资本论》第1卷,第644页。
篇6
一
首先从自然经济说起。
什么是自然经济,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人们对它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和表述。是从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所反映的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关系出发,从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对立出发,来考察自然经济的。凡生产是直接用于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用于交换的经济,不论它在人类历史上以何种形式存在,都可以认为它是自然经济。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就是这种经济的本质特征。我国学术界通行的这种理解和表述,体现着自然经济一般。
自然经济是一个历史范畴。由于它本身并不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因而可以同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相联系,曾经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存在。在这几个不同的社会形态中,自然经济具有一系列的部分质变。探讨自然经济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要探讨这个经济范畴在封建社会具体的历史内涵。
在封建社会中,封建国家、封建地主、个体农民以至个体手者,都经营有自然经济性质的生产。如在,封建国家经营有满足自己需要的官手工业,封建地主经营有“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以赡衣食”的自给性生产等等。然而个体农民(包括自耕农和佃农)是社会的主要生产者,农民家庭是社会基本生产单位,小农经济是社会经济的主体。自然经济在封建社会的变化,都集中通过小农经济的发展变化而表现出来。
当时的社会经济中,自然经济已是与商品经济相联系而存在。从农民来看,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民足以把农业、手工业和其他副业结合于家庭内部。农民为了直接取得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特别是衣食等基本生活资料,就要进行自给性生产。他们既从事农业,又从事手工业,并形成通常所说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结构。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日益多样化。由家庭经营和个体劳动所局限,任何一个农民家庭都不可能满足自己全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需要。小农的这种特点,就迫使他们卷入市场交换,从事商品性生产,与其他农民和手工业者交换产品,取得自己不能生产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以持续自己的生产,维持一家的温饱。生产使用价值的自给性生产,与生产交换价值的商品性生产,就相辅相成地结合在同一个主体之上,也就是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结合在同一个主体之上。
当时,自然经济又与封建剥削制度相联系。农民不但要养活自己,还要通过缴纳封建赋税或封建地租,养活封建主阶级。缴纳封建租赋,是农民获得小块土地进行生产的先决条件,因此,他们必须把封建租赋同自己直接消费的产品一样,摆在自给性生产范围之内,当作使用价值生产出来。自然经济成为农民既为自己消费需要,又为封建地主消费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就体现着自然经济与封建经济的本质联系。
尽管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内涵和外延都不等同于个体农民的自给性生产,但是,由于个体农民的自给性生产具有极大的广泛性,整个农民的自给性生产,具有封建国家、封建地主和手工业者所经营的自给性生产所不可比拟的巨大规模,自然经济就以个体农民的自给性生产为主要存在于封建社会之中。
在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结合而存在的条件下,自然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式,仍然会同其他任何经济形式一样,具有体现自己经济关系的经济实体。我曾经在《论清代前期农民商品生产的发展》[1] 一文中提出,在封建社会中,由于自然条件和农民自身生产条件的差异,农民启给性生产与商品性生产的结合程度,是会各不相同的。在整个小农经济中会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商品生产结构。这个结构从另一个角度来考察,也就是自给性生产的多层次结构,即农民自然经济保持程度的多层次结构,其具体构成如下。
第一,自给型生产。这种农民总产品的绝大部分供自己消费和缴纳封建租赋,只把自用有余的小部分产品投入交换,以换取其他生产和生活必需品。这里所说的总产品,是指农民所生产的包括农产品、手工业品和其他副业产品在内的全部产品。自用有余的产品,可能是属于其中的这种或那种产品。
这种农民的生产,不但自给性生产占有显然的优势,而且其出售的产品,本来是为了自用而生产的,即不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只是由于投入交换,才具有商品的性质。这是一种具有自然经济痕迹的、在流通领域里形成的商品,还不是完全意义的商品。
这种农民少量产品的出售,只能补偿少量的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不可能更新生产过程的各种要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主要还是自己生产的,即经济条件的“绝大部分,还是在本经济单位中生产的,并直接从本经济单位的总产品中得到补偿和再生产”[2] 。尽管已经有了商品交换,但生产循环仍然是一种自我完成的再生产。所以马克思把这种农民直接消费其产品的绝大部分,只有少部分进入流通过程的生产,叫做“真正的自然经济”[3] 。
第二,半自给型生产。这种农民总产品的大部分供自己消费和缴纳封建租赋,同时又根据社会需要生产一部分商品,用以交换其他生产和生活必需品。在封建社会中,特别是在封建社会前期,这部分商品还会包括一些是自然生产物的土特产品和奢侈品。尽管它们的再生产过程主要是在自然界实现的,但一经由“任土作贡”的方物,转化为商人贩运贸易的商品,农民的狩猎,采集、捕捞等活动,也就带有商品生产的性质;这种农民出售的产品,都是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这是他们与上广种农民的区别所在。
这种农民已经有了部分商品性生产,他们的生产也就开始纳入整个社会生产分工的体系之中。但是,由于自给性生产比重大,商品性生产比重小,其生产要素通过市场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的部分,并没有超过自己生产的部分。因此,从整体来看,这种农民的生产,还基本上不是以流通为媒介的再生产,而仍然基本上是自我完成的再生产。所以恩格斯说,这是商品生产“还只是在形成中”[4] 。
第三,交换型生产。这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些农民,其总产品除了缴纳封建租赋之外,少部分供自己消费,大部分用于交换,以换取其他生产和生活用品。他们从事商品生产,是为了获取使用价值,以维持一家的温饱。这是一种在交换价值形式下的使用价值生产,还没有脱离自给的内核,因此,其商品流通是“为买而卖”。由于商品性生产已居于主要地位,自给性生产已退居次要地位。这类农民已成为或基本上成为小商品生产者。
交换型生产的另一类是,农民商品性生产的比重更大,自给性生产比重更小,甚至已无足轻重。他们从事商品生产,已不仅是为了获取使用价值,而主要是追求利润,即交换价值增值,以发财致富。其商品流通是“为卖而买”。这种农民已属于从小商品生产者向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者的过渡形态。
上述这四种类型的生产,以具有部分质的差异相区别,存在于整个封建社会阶段。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任何事物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有量的规定性。事物又常常是包含着多种运动形态和多种矛盾的统一体,使它具有多方面的质。在这种情况下,事物的性质就是由其主要的质所规定的。当其次要的质的量变没有达到一定的数量界限,它仍然会保持自己的原有性质,而不会转化为另一事物。自给型农户和半自给型农户的自给性生产,超过或大大超过其商品性生产,自然经济就仍然是其主要的质,商品经济仅是其次要的质。因此,它们就应当属于或基本属于自然经济范畴,成为封建社会中体现自然经济关系,即自给自足经济关系的经济实体,是自然经济单位在封建社会中存在的具体形式。
自给自足是对自然经济本质的一种通俗概括。现象总是以丰富多变的形式表现本质,特别是在事物具有多种质的条件下,现象与本质之间更会出现差别和矛盾。所以完全意义的自给自足,只是存在于原始社会的初期,此后它只是相对地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之中。在事物质变和量变错综复杂的运动过程中,如果不区分主要的质和次要的质,如果不把握住决定事物性质的数量界限,而是机械地把完全意义的自给自足作为衡量小农家庭是否是自然经济的绝对尺度,必将导致对自然经济过多过早的否定,这无疑是不适当的。
封建社会的农民,已是使用铁制农具和牛马畜力,并具有自有经济和一定独立性的生产者,他们比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生产者,具有更高的生产积极性,具有更优越的生产条件,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封建社会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相比较,生产者产品自给的品种、数量和质量,都是大不相同的。
综上所述,以个体农民的自给性生产为主要内容,以自给型农户和半自给型农户为主要存在形式,以使用铁制农具和牛马畜力的小生产方式为生产条件,这就是自然经济在封建社会具体的历史内涵。它体现着自然经济在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二
在封建中,具有强大的地位。但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自然经济会逐渐削弱,并随着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会最终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所代替。在封建社会中,封建国家和封建主都经营有使用徭役劳动、奴婢劳动或雇佣劳动的商品生产,还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商品生产,但是,最普遍大量的是农业和手中,以生产资料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小商品生产。因此,封建社会的商品经济,可以说主要是小商品经济。列宁指出,“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有两个重要关键:(1)直接生产者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2)商品经济转化为资本主义经济。”[5] 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主要是农民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的过程。这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关键,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封建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低下,作为一切生产首要条件的粮食生产,还不能在农民满足自己消费之后,有更多的剩余,从而为从事农业的人和从事手工业的人,为从事食物生产的农民和从事原料生产的农民,提供实行较大分工的可能,因而,自给型农户这时就必然占有大多数,半自给型、交换型农户还只是居于少数。
这时在市场上,特别是在市场上交换的产品,既有半自给型、交换型农户和手工业者商品性生产的产品,又有自给型农户自用有余的产品。这时自给型农户自用有余的产品,已不是偶然的、间或存在的剩余品,而已是普遍的、不断反复出现的剩余品。广大自给型农户把这种剩余品投入交换,就会使它在整个市场交易量中占有巨大的比重。前面已经说过,自给型农户自用有余的产品,不是基于社会分工而生产的。生产的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基础。因此,这时的商品经济还不具有完备的社会分工的基础。
欧洲的封建社会就有过这样的阶段,马克思说过,“曾经有这样一个时期,例如中世纪,当时交换的只是剩余品,即生产超过消费的过剩品”[6] ,(马克思所说的中世纪,一般是指欧洲的9-14世纪)在,《孟子》所说的,农民“男有余粟,女有余布”、“纷纷然与百工交易”的阶段,是否属于这样的时期,有待于经济史学者的考证。
尽管剩余品的生产还不是交换价值的生产,但是,农民出售剩余品,就已“具有一种以流通、以设定交换价值为目的的趋势”[7] ,经常有大量剩余品投入交换,就会促进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并且促使它们朝着交换价值生产的方向发展,推动自给型农户逐渐转化为半自给型农户和交换型农户,从而使整个市场逐步从以使用价值生产为基础,转向以交换价值生产为基础。这是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长期趋势。
半自给型农户由于根据社会需要生产一部分商品,它们的生产就开始纳入整个社会分工体系之中。在封建社会的某一个阶段中,如果半自给型农户在整个农户中占有多数,它们投入交换的商品,在整个市场交易中占很大的比重,这时商品经济的社会分工的基础,也就是交换价值生产的基础,就会进一步完备。
在封建社会中,各种生产力因素经过长期积累,会出现一系列发展变化。劳动人口和耕地面积的不断增加,扩大了农业的生产规模;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系列化,提高了农业劳动的效率;水利设施、陆路和水路的发展,改善了农业生产的劳动条件;自然资源的开发,丰富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对象;耕作技术和生产经验的积累,提高了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到封建社会后期的一定阶段,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会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为商品生产的发展,提供比较充分的农业基础。
在上述条件之下,商品生产就会得到较快的发展。通过自给型、半自给型农户逐渐向交换型农户转化,会出现大量主要生产粮食和其他食物的农民,主要生产原料作物的农民,和“以种地为副业,而以工业劳动为主业”[8] 的农民。通过农民家庭手工业以一定规模与农业分离,会使许多农民转化为手工业者,并逐渐形成从事各种原料加工的独立手工业部门。
这种交换型农户和农村手工业者,与自给型、半自给型农户不同,他们要出售自己的大部分以至全部产品,必须在市场上补偿他们的大部分以至全部生产要素,甚至包括种子和口粮。他们的生产已经是完全或基本上建立在流通的基础之上,成为“以流通为媒介的再生产,也就是,以产品的出售,以产品转化为货币和再由货币转化为产品的生产要素为媒介的再生产。”[9] 他们的这种商品经济性质的生产循环,与自给型、半自给型农户自然经济性质的生产循环,就具有质的差异。
封建社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都有可能在封建租赋之外,还能“生产出一个超过必要生活资料的余额”[10] ,也就是在封建租赋以外的剩余产品。这是一个变量,在封建租赋既定的条件下,就决定于农民和手工业者生产成果的大小。交换型农户和独立手工业者是最有能力生产这种剩余产品的个体生产者。这种剩余产品都是要投入交换的,因此,这种农民和手工业者又是具有最大市场量的个体生产者。
交换型农户和农村手工业者如果不从事自给性生产,“生产专业化即社会分工的完成”[11] ,他们就已经成为典型的小商品生产者。列宁在讨论农民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的时候,就是以这种小商品生产者为准绳的。他说,“单独的个别的生产者专门从事一种生产部门的生产”,“是商品经济的必备条件”[12] 。这种典型的小商品生产者确实是存在的,如城市独立手工业者。列宁在此加以强调,是彻底性的需要。但是,“概念和现象的统一是一个本质上无止境的过程”[13] ,在封建社会的实际经济生活中,特别是在商品经济刚在发展的时候,大量出现的不是典型的小商品生产者,而是不完全脱离自给性生产的交换型农户和农村手工业者,即具有一定程度专业分工的小商品生产者。
出现这种情况,有各种各样的具体原因。在封建社会中,最大量的是生产粮食的农民。他们的商品性生产不论如何发展,也不会脱离粮食的自给性生产,这是毫无疑义的。
农民的商品性生产从一开始出现,就“已经包含着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萌芽”[14] 。在交换型农户中,商品性生产已占主要地位,如果市场条件发生变动,它的产品的价值不能实现,其生产和生活就会出现危机。保留一定的自给性生产,特别是粮食的自给性生产,就可以缓解危机,就可以多一分生存保障。所以不论是生产原料的交换型农户,还是生产其他食物的交换型农户,都可能保持一部分粮食或其他食物的自给性生产。
特别值得提出的农村手工业者。在封建社会后期,由于农业生产和农民商品生产的发展,广大农民的需求增多,会引起农村手工业一定程度的发展。西方学者把西欧各国出现的这种发展叫做前工业化阶段。这种农村手工业产品的销售对象,主要不是封建剥削者,而主要是广大劳动群众,就必然要求成本低,价格廉,生产就必须接近原料产地。这种大众化的产品,质量不必精细,生产技术容易掌握,因之这种手工业必然首先从农村中发展起来。农民从农业转向手工业只能是逐步进行的,在这个转轨过程中,必然有许多农民保持着一定的粮食和原料作物的生产。就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基于上述应付市场变动的原因,农村手工业者也会自然地保有一定粮食或者原料的自给性生产。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农业生产力的不够发展,没有充足的稳定的粮食供应,农民和农村手工业者也无法切断自己的自然经济脐带。
这种保留有一定自给性生产的交换型农户和农村手工业户,同独立的小商品生产者一样,都已属于商品经济范畴,都同样是封建社会中体现商品经济关系的经济实体,与属于自然经济范畴的自给型、半自给型农户是不相同的。所以马克思把“以种地为副业,而以工业劳动为主业”的农民,叫做“新的小农阶级”[15] 。根据这一原则,那些生产粮食、原料和其他食物的交换型农户,也同样可以视为新的小农阶级。
自然经济既是历史范畴,又是地域范畴。在封建社会的一定历史阶段,自然经济不会在全国各个地区以同一水平存在,商品经济也不会在各地以相同水平同步发展。它们的发展变化,同任何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一样,总是在不平衡的运动中实现的。各个地区由于气候、交通、土壤和资源等自然条件的差异,经过人们长期开发,又会出现社会分工发展程度的差异,即出现各种类型农户的不同比例配置,从而自然地形成自然经济强大、比较强大和比较薄弱的各类地区,也就是商品经济不发达、比较发达和发达的各类地区。在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中,还会形成具有不同专业分工的地区,有的是农业中的商品性生产超过自给性生产,成为粮食作物或原料作物的专业性生产地区;或者是手工业中的商品性生产超过农业中的商品性生产,成为手工业品专业生产地区。因此,在封建社会后期的一定阶段,由于交换型农户和农村手工业者的大量出现,由于各种专业分工地区的形成,商品经济就会具有更为完备的社会分工的基础。
总之,任何封建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都会通过各种类型农户的不同比例配置,通过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形式,保持着不同的自然经济水平,也就是具有不同的商品经济水平。在任何一个封建国家中,我们都不可能获得各种类型农户比例配置的数据,也不可能获得自给性生产产值和商品性生产产值的精确数据,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推断,在封建社会一定的历史时期中,自给性生产具有强大的地位,商品经济发达地区,商品性生产的产值则可能大于自给性生产的产值。但是,就是在封建社会后期,以至封建社会后期的商品经济发达地区,交换型农户和农村手工业者无论多么发展,也不会导致自然经济的消失。这种历史连续性甚至可以延至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已经兴起的。在十九世纪后半期,德国的机器大工业已经兴起。许多雇佣工人或者是自己拥有土地和菜园,或者是通过租佃拥有土地和菜园,以从事自给性生产。他们的这种“园艺业和耕作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曾经是保证工人阶级物质状况可以过得去而且有些地方是过得相当不错的基础”[16] 。
为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终封建社会之世,自然经济还会始终存在,商品经济也不能得到充分地普遍化发展。这都有待于资本主义,特别是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只有资本主义,才能“把一切以生产者本人劳动为基础或只把多余产品当作商品出售的商品生产形式尽行破坏。它首先使商品生产普遍化,然后使一切商品生产逐步转化为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17] 。因为“只有当雇佣劳动成为商品生产的基础时,商品生产才强加于整个社会。”[18] 这是马克思西欧历史发展所得到的结论。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相对纯粹的自然经济,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在对立统一中消长,然后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相对纯粹的商品经济,这正是历史辩证法的生动体现。三
商品同经济一样,它本身并不具有特定的性质,因而可以同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相联系。封建社会的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以至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其性质都是各不相同的。就是在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在总的量变过程中,也会出现阶断性的部分质变。
在封建社会的各个阶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由各种类型农户不同比例配置所形成的商品经济,既会具有不同的社会分工发展水平,又会保留有不同程度的自然经济痕迹,因而呈现出部分质的差异。试以封建社会前期的商品经济与封建社会后期的商品经济作点粗略比较。
首先,从市场看。在封建社会前期,由于农民生产的自给性水平还很高,农民和农民之间、农民和手者之间的商品交易量一般不是很大。那种生产者自用有余产品余缺调剂的交换,那种生产者必要产品同特殊需要发生关系时品种调剂的交换,会占有一定的以至很大的比重。这两种交换都具有使用价值生产的自然经济痕迹。因之,农村市场主要是农民与农民之间、农民与手工业者之间的直接交换,假手于商人的情况不是很多。加以有限的市场交易量要分散在广大农村,市场因之是狭小的,一般不能摆脱小范围的地域局限,只能在广大农村形成以墟集贸易为主体,以市镇贸易为补充的“地方小市场的网”。[19] 这种农村市场一般只有保证供给与需求的经济功能。对于农民来说,就是能满足他们购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销售农副产品和家庭手工业品的需要。
通过商品交换,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不但是个体农民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一定地区,如一县一州,必需有自己的产品,能与其他地区以其所有,易其所无,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才能使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这就会形成一定的地区间的贩运贸易。因此,某些农村市镇,特别是商品生产比较发达地区的农村市镇,除了具有保证供给与需求的经济功能之外,又会具有集散商品的经济功能,使它成为农村外销商品贩运贸易的起点,农村输入商品贩运贸易的终点。在这种农村市场上,农民之间、农民和手工业者之间互通有无的直接交换就会缩小,而以商人为媒介的商品流通就会扩大。
到封建社会后期,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大体还会保持封建社会前期农村市场的那种状况。但在其他地区,由于粮食作物、原料作物和手工业品的商品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村市场就会发生变化。如果说在封建社会前期,商业资本主要是以自己的运动,使农民的产品发展为商品;在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特别是在商品经济发达地区,却是农民和手工业者已经生产出来的商品以自己的运动形成商业。农民和手工业者已无法自己在当地销售全部产品,也无法互相提供足够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只能要求商业资本为他们的产品实现价值,并为他们的再生产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补偿。因之,这里的农村市场已由主要是生产者之间的直接交换,转变为主要以商人为媒介的交换。并且会突破地方小市场的格局,形成一系列商业市镇和手工业市镇,建立起长途运转的商品流通渠道,形成跨越地区以至跨越国界的市场。在商品经济发达地区,还会在生活资料市场之外,形成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在生产分工发展的基础上,形成雇工市场;在农民和手工业者生产借贷增多的基础上,从传统的高利贷资本中出现市场,从而构成以商品市场为主体的农村市场体系[20] 。这种具有多功能(包括保证供求和集散商品的经济功能)的、以市镇贸易为主体、以墟集贸易为补充的农村市场,就为农民扩大再生产、发展商品生产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但是,生产者之间余缺调剂、品种调剂的交换仍然会存在,甚至会有一个较大的绝对值。只是在商品成交总量中,其比重已大大缩小了。
其次,从贩运贸易看。在封建社会中,通常存在着从农村流向城市,供封建剥削阶级和其他城市人口消费的,以农副土特产品和奢侈品为主要的贩运贸易。同时,由于农民和手工业者需求的多样性,他们也必需与外地区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互通有无,也会形成一定规模的贩运贸易。因此,贩运贸易就成为当时的重要商业活动。
在封建社会前期,贩运贸易的商品,除了手工业者的产品之外,主要是由自给型、半自给型农户所提供的。它们每家每户投入交换的商品固然有限,但千家万户的投入,也会成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可以形成繁荣的贩运贸易。它们出售一些农产品或者家庭手工业品,虽然标志着农业和手工业结合的自然经济结构开始分解,但它们还主要从事农业,它们的手工业和其他副业还从属于农业,基本上没有专业分工。没有生产的专业分工,也就不能有充分的地区分工。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和由它所带来的自然产品的多样性,是形成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这种地区的贩运贸易,更多地是建立在这种具有自然分工性质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专业分工的基础之上。比如粮食这种重要的贩运贸易的商品,它所形成的主要是“以年之丰歉,或籴之使来,或粜之使去”的地区间丰歉调剂市场。这种地区间籴来粜出的市场,就不是由地区分工所引起的。自然经济正是这样的贩运贸易中保留着自己的痕迹。
在封建社会后期,农产品和农村手工业品流向城市的贩运贸易,在继续发展的同时,地区间特别是粮食作物区、原料作物区与手工业品产区之间的贩运贸易,会有明显的发展。如果说,前者是地区间的一种纵向联系,后者则是地区间的一种横向联系。前者主要是体现农民、手工业者和封建剥削阶级之间的交换关系,贩运贸易的商品主要是生活资料,后者则主要体现农民与农民之间、农民与手工业者之间的交换关系,贩运贸易的商品既有生活资料,又有生产资料,说明它已大体是建立在一定的专业分工的基础之上。粮食作物区、原料作物区和手工业品产区之间出现大规模、长距离的贩运贸易,正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重要发展。
再次,从城市市场看,在封建社会中,城市市场主要是封建官吏、封建地主及其仆从、军队等以自己的收入,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产品相交换。他们的收入都是封建租赋的转化形态,即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剩余产品。数量巨大的剩余产品集中在数量有限的城市中投入交换,就会出现繁荣的城市市场。封建赋税和封建地租主要是采取实物形式。它们是由农民和手工业者作为使用价值生产出来的,只是因为投入交换才成为商品。这种商品可以说只有商品的流通方式,而没有商品的生产方式。这就使城市市场既建立在交换价值生产之上,又建立在使用价值生产之上。因之城市市场并不具备完全的商品生产的基础,也就不是完全意义的商品经济。尽管实物租赋会逐渐向货币租赋转化,使城市市场的商品生产的基础有所发展,但这种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商品生产基础的不够完全,是封建社会城市市场的共同特征。
在封建社会前期,由于城乡商品生产不够发展,城乡生产者之间的商品交换就不够发达。尽管城市中有比较发达的手工业,但其产品主要供城市人口消费,并不流向农村,与农民的产品相交换。因此,城市市场规模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投入市场的封建租赋价值量的大小。封建租赋在城市市场形成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就使城市市场保有较多的自然经济痕迹。
到封建社会后期,由于地区间贩运贸易的发展,有些上述那种消费性城市可能发展为具有贩运贸易的中转市场,或者形成新的中转贸易城市。由于有些手工业在发展中逐渐向城市转移,有些上述那种消费性城市可能发展为手工业基地,或者形成新的手工业城市。有的城市甚至可以三者兼而有之。随着城市经济功能的发展,在这些城市市场的商品成交总量中,封建剥削者以封建租赋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产品相交换所形成的交易量,其比重必然会缩小。农民之间、农民和手工业者之间商品交换所形成交易量(包括体现在贩运贸易中中转的部分),其比重必然会扩大,后者甚至可以超过前者。封建租赋在城市市场形成上的作用,无疑已大大下降。当然,封建租赋投入这种城市市场还会有一定的数量,加以还会有许多消费性城市存在,就是在封建社会后期,封建租赋在城市市场形成上的作用仍然是不可忽视的。总之,在城市市场,以至在整个国内市场上,封建租赋所形成的市场交易量,在封建社会前期和后期,是会各不相同的。它在整个市场交易中所占比重较大,市场促进生产和分解自然经济的作用就越小,反之就越大。
在封建社会中,由于各个时期的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许多经济现象总是交错地存在,难以划一。上述只是一种很粗略的概括。但大致可以看出,封建社会前期的商品经济,与封建社会后期的商品经济相比较,已具有不同的生产基础,不同的流通方式(包括不同的市场结构),不同的流通规模(包括不同的商品结构),不同的社会作用。特别是商品经济发达地区的形成,不但会为本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道路,而且会通过与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扩大和深化社会分工,推动其他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生发展提供历史前提。封建社会的商品经济正是通过这种不同层次的发展,即部分质的变化,逐步排除自然经济的制约和痕迹,逐步趋向完善。
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表明,封建经济是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结合。它们以怎样的广度和深度相结合,会反映出自然经济历史地位变化的阶段性,会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也会反映出封建经济的成熟和发展。生产对于任何社会经济都具有基础的作用。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变化,都是基于其生产基础的具体变动而来,考察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及其历史地位,考察封建社会的商品经济及其发展水平,首先应当对它们生产基础的发展变化,作出正确的估量。不论在什么生产基础上生产出来的商品,一经在市场上出现,都不会改变它作为商品的性质,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决不能因此而忽视对它们不同的生产基础作具体的分析。否则,就容易夸大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把封建社会前期的商品经济与封建社会后期的商品经济同等起来,把发达地区的商品经济与不发达地区的商品经济等同起来,从而模糊对自然经济历史地位的认识。这就不能在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中,更好地贯彻辩证唯物主义的论。四
商品所以能适应生产力的不同水平,在各种经济形态中存在,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它产生的基础是社会分工。一切分工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分工的发展又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在封建社会中,社会生产力总是在不断发展的。商品经济既是封建经济(包括领主制经济和地主制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封建经济又可以容纳小商品经济有较高程度的发展,甚至可以容纳以工场手为代表的商品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因之,在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的一定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在封建地主制下比在封建领主制下,在统一的封建国家中比在分裂的封建国家中,还会得到更多的发展。
广大农民商品性生产的发展,就把市场机制引入千家万户的生产领域,扩大价值发生作用的范围,推动他们改善工具,提高技术,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和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这对于发挥各个地区条件的优势,扩大农业基础,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社会积累,都会起良好的作用。
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条件下,不但农民商品经济的个体比自然经济的个体,具有较高的发展生产的活力和能量,也会使整个社会经济含有市场机制,可以较灵活地较有效率地进行,从而有利于满足消费,促进生产,加强地区间、民族间的经济联系,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封建大国说来,也会为封建国家处理集中的与分散的经济的矛盾,为征收赋税、加强国民经济管理,提供有利的条件。在封建社会中,只要有商品经济的发展,就会有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有社会生活水平的相对提高。总之,封建生产方式如果能允许商品经济发展,就说明它还具有生命力,还没有达到它的终点。这是判断封建生产方式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封建社会中,对立统一的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是互相制约、互相排斥的。自然经济天然地排斥社会分工,排斥商品经济,从而限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不管自然经济多么强大,商品经济却具有导向性,具有主导作用,它总是通过不断分解自然经济,引导社会经济向前发展。这都是人所共知的道理,无庸赘述。但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它们又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对立物相互补充的这种深刻的辩证关系,充分地体现在社会经济过程之中。
在封建社会中,个体农民既与商品经济相联系,又与自然经济相联系。他们总是通过二者的相互补充,使自己的生产得以完全。在自给型农户和半自给型农户中,是商品交换对于自给性生产起补充作用;在交换型农户中,是自给性生产对于商品性生产起补充作用。二者相互补充,就使小农家庭的再生产得以顺利地运行,使小农家庭生产与消费的平衡得以顺利地实现。
在封建社会中,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既都是互相分离、互相独立的,各自通过自身的循环持续自己的生产。但是,他们又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因为他们需要别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供给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又需要别的农民和手工业者购买他们的产品。地主家庭有的是生产单位,而更多的是消费单位。作为生产单位,它必须与农民和手工业者交换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就是作为消费单位,也必须以封建租赋与农民和手工业者交换消费品。因此,在封建社会中,就必须以商品交换为纽带,把农民、手工业者和地主家庭联系起来,才能形成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使整个封建经济成为一种一定程度的以流通为媒介的再生产。
要使这种复杂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得以顺利实现,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和各个生产部门之间就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在封建社会,社会生产的技术构成低,不论是进行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主要是靠投入劳动力,而不是主要靠追加生产资料。而且农民不但要养活自己,还要不经过交换无偿地养活封建剥削者,因此,第二部类生活资料的生产必然要大于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而扩大再生产更需要生活资料特别是粮食的优先增长。生活资料特别是粮食的这种比例关系,主要是由农民的自然经济来保证的。
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如前所述,是农民既要为自己的消费需要,又要为封建地主的消费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因而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必然要把生活资料、特别是粮食与衣著等基本生活资料的生产,摆在优先的地位,以安排好农业、手工业和其他副业的关系;以至要在自己的小块土地上,种植各种食物,以便在一些作物遭受自然灾害时,好指靠另一些作物,即所谓“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在粮食总供给不足与总需求发生矛盾时,农民就会去开垦荒地,开发山区,以至围湖围海造田,以解决自己生活的需要。所以在封建社会中,粮食尽管是具有最大市场量的商品,却又总是商品率最低的重要农作物。
农民的这种遵循自给自足目标运行的经济活动,就会使全社会劳动力与土地这两种最重要的资源的分配,首先保证了粮食与衣著等基本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保证了封建经济顺利运行所必需的最基本的比例关系。如果说,封建经济因为有了商品经济,可以更灵活地运转,更具有生命力;而又因为有了自然经济,才能保证它顺利进行,保证它可以稳定地发展。
自然经济这种基于人类生存本能需要的经济,在封建社会的发展,保证了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繁衍,保证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分工,从而促进了封建国家、和文化的发展。尽管在封建社会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农民和手工业者在封建租赋之外,还可以生产出另外的剩余产品,扩大了封建政治和封建文化艺术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从整个封建社会来看,强大的封建国家和繁荣的文化艺术,始终主要是建立在作为使用价值生产的封建租赋基础之上的。
但是,自然经济的这种基本历史作用,又必须依靠商品经济才能得以充分实现。在封建社会中,封建皇室和封建地主在获取大量实物封建租赋之后,除了直接消费一部分之外,他们的生活和享受也依赖于出售这种剩余产品。同时,他们又必须把大量的封建租赋,通过商业渠道转化为商品,转化为各级官吏,文人学士、仆役和军队的收入,并且进一步转化为多种多样的消费品和奢侈品,通过市场以实现社会总产品的最终分配,从而保证封建政治和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
总之,封建经济是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结合。它们既互相排斥,又互相补充。如果我们只强调其中的一面,把封建经济简单地看成是自然经济,就是一种片面性;如果只强调其中的另一面,把封建经济简单地看成是商品经济,就会是另一种片面性。这都是不可取的。
[1] 《经济史》1986年,第1期。
[2] 《资本论》第3卷,第896页。
[3] 《资本论》第3卷,第886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13页。
[5] 《列宁全集》第1卷,第77页。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79页。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第210页。
[8] 《资本论》第1卷,第816-817页。
[9] 《资本论》第2卷,第226页。
[10] 《资本论》第3卷,第893页。
[11] 《列宁全集》第1卷,第83、77页。
[12] 《列宁全集》第1卷,第83、77页。
[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17页。
[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41页。
[15] 《资本论》第1卷,第816-817页。
[1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464页。
[17] 《资本论》第2卷,第43-44页。
[18] 《资本论》第1卷,第644页。
篇7
关键词: 自然观 草木之气 情性弥漫
周初到春秋中叶,是一个感官极度开放的时期。反映在《诗经》中,人们的自然观首先表现在对自然最大程度的接受。孔子曾说:读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统计《诗经》中的动植物,我们可以发现时人对动植物的了解和歌咏要比后代的诗歌中的动植物意象丰富得多,竟然可以像自然科学一样容纳下这么多的动植物:荇菜、葛、灌木、卷耳、木、桃、苡、蘩、蕨、薇、、苓、茨、蒹、栲、匏、、揄、、苕、、、菽、荼、蔓草、藻、甘棠、梅、白茅、蓬、榛、桐、梓、栗、麻、麦、梨、桑、扶苏、荷、松、龙(红草)、芍药、柳、檀、漆、苍栩、棘、黍、禾、葵、枣、稻、瓜、苴、雎鸠、黄鸟、麟、鹊、鸠、草虫、雀、鼠、羔羊、燕、雉、雁、鹑、虫、蟋蟀、豹、蜉蝣、鹈、鸠、仓庚、蜩、莎鸡、鸱、躅、伊威、蛸蛸、鹿、狼等等。今人在晋人陆机的统计下又作了新的统计。其中涉及的草木鸟兽虫鱼共三百一十多种,其中草木八十多种,鸟兽三十多种,虫鱼三十多种。而国风中描写得最多。并且和后代诗歌对自然物的引用相比,《诗经》的特点在于最大限度地从自然界中吸取新的植物,而后来的诗歌尽管也有很多的动植物①,而往往在于发掘他们的新意蕴。唐朝的诗歌讲意趣,是从自然中开发新情趣。宋朝讲理性,是从自然物中找出妙理。在创作诗歌时的着重点不同了。“已经由人的自然化向自然的人格化转移,这是巨大的观念飞跃”。②
在这种自然观的参照下,《诗经》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有两个特征,第一,所吟咏的自然几乎每篇都有不同的新事物。作者打开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尽量地让自然之色和自然之声在诗篇中永存。在他们的眼中,没有刻意地将这些动植物当作文学创作的手段。第二,自然在《诗经》里不像后代一样是情感的对应物,而是以原生态的自然出现的。《七月》中,描写“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后,这两种动物消声,蟋蟀开始鸣唱,白天在农夫面前跳跃,晚上在农房里吟唱。农夫看到的就是这种真实的自然。诗歌中出现的动植物,应该是当时人常见的事物,它的量如此巨大,可见当时人们对动植物的接受程度。不断扩大的农业生产使他们接触到更广泛的自然,他们笔下流露的是大自然本身内在生命的律动和外在的生机勃勃。
在这种自然观下,《诗经》作为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之一,在于充满草木之气,生灵之气。因为《诗经》中的自然物是至情至性的。物就是物本身之性,而不是经过狭隘的人心所过的自然,不是被移情过的自然。所以我们能感到清凌凌的草木之气,来自纯天然的气息,在人心人事之外又发现了一片新的天地:“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北风其凉,雨雪其。惠而好我,携手同行。”“爰采唐矣,沫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兮”……[1]《国风》作品的创作形式大都是先写景然后直抒胸臆。时人是在纯朴的自然之中来体会自己的状态的。诗经中没有单独咏物的诗,自然在诗经中是大片大片地展现。而且都在诗歌的开头,给读者以强烈的视野冲击力。一片茂盛的苡,阪漆檄栗,椒聊之实,蕃衍盈菊……又因为这种自然和农事生活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所以充满了生灵之气。它不像自然科学那样,把自然物当作认知探索的对象,而是当作官感对象,看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例如“东门之杨,其叶羊羊,昏以为期,明星煌煌”,一个女子在想象自己嫁到夫家后的情景,写到明星煌煌。这里的明星不是自然科学观上的天体,也不是有所隐喻的象征物。它是女子眼中的景物,是她大喜日子的一部分。把它写出来,我们可以从中勾起无数的联想来,无数隐含的意义来。诗经能在不经意中就创造了自然美。它的隐含意是通过读者自己赋予的。和后来的诗歌“但得枝头抱香死,不教吹坠晚风中”的隐含意相比更富有生命的灵气。诗经是走进自然,融入自然,而后来的诗歌一方面继承了比兴的手法,开拓了新的文艺境界,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另一方面则是寻找自然,把这种充满生灵之气的自然美提升为一种美学追求。
对于时人来说,生命的觉悟就是耳目的觉悟。而感官的享受和人相连的是性情,而不是理智。因此《诗经》在艺术特征上的另一个表现是情性弥漫。从诗作的模式来说,诗经开头几句是自己眼中的自然。在观感之下,情意盎然,直抒胸臆。“中心劳之”、“中心悼之”、“实劳我心”。时人注重的是感官的开张,他们的情性,是在自然的冲击之下,一下子从心里说出的话,来不及去推敲,就像我们自己站立在大海边,能有什么词汇立刻将他的美丽和壮观形容出来呢?最直抒胸臆的话表达的恰是情性。诗经的直抒胸臆所产生的美感,就在于满足了感官的享受后,自然地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情感,这种情感是油然而生的,所以才更感人。当人与自然处在平等的地位上,当人作为自然的一分子重新投入自然的怀抱时,才能对大自然尽情倾吐自己的情感,并从大自然中得到抚慰。因此《诗经》中弥漫的是来自观感的情性之趣。《诗经》中也有表达理致的诗作。“渔网设之,鸿则离之”是说,如果自己设置了渔网,就只能收获鱼虾,不会得到在天空中的飞鸿。这种理致之作,竟然也是通过自然物而自然地表达出来的。他们描写这些动植物,就像是现代作家通过一个人来描写一类人一样,他们通过描写和自己平等的动植物,来刻画整个生灵界。原始的农业社会下,人和自然的联系不但可以随时随刻地感受到,而且这些自然界往往是他们的生活的一部分。工业社会下是把自然作为认识的对象,所以从自然中感到的一个是实在的科学利益,农业社会下那种浓郁的有自然气息的生活情趣充满了无限的吸引力。《诗经》要么是情性之作,要么能以自然广心地、懂道理。真景在前,生意流露。自然对于时人来说,带给他们的是人生意义而不是人生价值,流露的是浓郁的情性而不是丰富的知识。
《诗经》之所以能保持这种草木生灵之气和情性弥漫的艺术风格,推其原因在于他们认为人和自然是浑融的这种原始的自然观。。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的观念还未发展到把自然当作生产力的对象物。他们认为自己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当风吹动植物摇摆的时候,同样能吹动人心的振动。人心和那些植物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自然中的一部份,他们说不出“人是万物的灵长”这样的话。心灵的寂静还是波动,也要有自然的引发。就像那些植物一样,风吹则动,风止则静。这是当时人原始朴素的体会。《晨风》中:“彼晨风,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自然界是他们心灵世界的一部份。他们对自然的态度,不是去认识,而是自己心情的一个诱发物。“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在这首诗里透露出一个女子认为什么是最美好的事物,她认为是音乐、夫君和自然。这三者使女子产生了“乐”的心理。在她心中,能使她快乐的是:阪有漆,我有君子,一起欣赏音乐。这是在这种浑融的自然观下对这首诗的解读。如果按文学理论来解读,就无法把自然看作是美好事物的因素之一了,就只剩下君子和鼓乐了,自然退到了起兴的次要位置,成为一种文学创作手段,或者至多作为一个自然的背景。而《诗经》的艺术美,就是这种人事之外的美和人事与自然的融合美。如果只用“兴”或背景来解读这首诗,就不能充分感受那份诗意和艺术美。
时人认为只有在自然之下,才能将人的美更好地显示出来,在《月出》中:“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巧兮。”人的美丽在自然的照射下焕发了最美丽的光辉。“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把所怀念的丽人看作是自然的蒲与荷。人美自然也美,互不争艳而相得益彰,融和是真正的美。我们可以看到《诗经》中,由于人们把自己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以平等的眼光来看待自然,把自己人性的东西,和其他的动植物联系起来,由斯螽的繁衍想到人类的子孙众多,从桃花的明艳想到女子的美丽。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有相通的地方,正是建立在平等的自然观之上的。在当时人的心中,人的体魄和性灵,实在是与自然在同一个脉搏里跳动,在同一个音波里起伏。自然之美和人之美同是天地间的大美。
《诗经》时代的人有着这样的自然观,来自人和自然的初步接触。来自农业社会下和自然亲密融合为现实生活的生活方式。不同于现在工业社会下人和自然的隔膜。他们的思维方式受到了这种朴素的自然观点的影响,把自然中的规律看作是不可改易的,看作是一样能用于人类生活之中,从而也为正在形成的社会观念寻找建立的根基和理由。比如:“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娶妻,必齐之姜。”人们对各种鱼的肉质是了解的,发现鲂的肉质鲜美,但其他的鱼也不错;在娶妻上,除了姜氏外,还有可以让人合心的女子。这两句话看起来似乎并没有什么大的联系,但却反映了当时人的观念。人们要想说明社会上的事情,总要找到一个理由去支持,在他们眼中,自然界的规律是最值得依靠的。尽管现在看来并不一定全部成立。例如:“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何?匪媒不得。”如果从字面上来看,认为事情就是这样的。现在辩论的语言也采用这种语言形式。而历史告诉我们现在的娶妻和婚嫁完全可以自由作主。但现在伐柯,还得用斧头或其他的工具。这之间虽然没有很大的联系,除了可以从中看到在文学创作手段上的比兴手法外,还可以看到时人的思维方式,理解事物的方式。理解了这种自然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诗经》文本。
后代的文学理论家在解释这种思维方式时,有很多提法。主要的有西方的“移情说”和从朱熹“感物道情”说发展来的各种理论。但这两者都不能概括诗经中的自然观,“移情说”在解释人和自然的这种关系时,认为“令人产生这种快乐的力量不在自然当中,而在人的身上”,[2]这种解释一定要规定出一个主体来,“移”将自然和人的界限清晰地分开了,没有《诗经》文本中的那种自然人事的浑融性。然而无论以自然为本还是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必然走向统一。而朱熹的“感物道情”说,是对《诗经》这种思维表达方式的总结,加入了太多的历史因素和后代的文学创作观念。朱熹的目的不是理顺《诗经》文本,而是通过《诗经》创作的这个特点去倡导适合当时文学发展的一种文学理论观点,其中有《诗经》的元素,但已经另换新颜了:“‘感物’思想历史悠久,但‘感物道情’则是朱熹‘综合创新’的理论结晶,同时将此成功地用于诠释《诗经》,更是朱熹的首创。”[3]《诗经》描写自然只是描写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在艺术手法上显得自然,描写自然和自己生活的相似性,是以平等的自然观看待万物,所以能看到事物的精微处,能发掘到宇宙中万物相通的那一点,在无形中孕育了“兴”法。又因为自然和生活太紧密了,所以能把植物的每一个生长阶段都写出来,能将自然事物的全部“精、神、气”传达出来。他传达那份意蕴和理致的时候,是在无意识下不经意传达出来的,同后来在“兴”文艺观的指导下的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有着不同的艺术感受。这种思维方式来自农业社会下独特的生活方式,来自时人独有的自然观。
《诗经》对待自然的态度,就像是自家的东西一样,也许他们不懂“关系”这个词,更分不出主体客体来,只是生活在大自然之中,体“道”而不知“道”。面对自然,从眼睛直贯到心灵深处,浩歌起舞,成就了《诗经》的艺术美。
注释:
①《唐诗植物图鉴》中记载共有118首诗出现植物,种类有68种之多。
②《中国山水文学研究》:山水自然审美意识由比德、悟道、怡情,进化到文艺创作,这意味着审美由主观的、抽象的、道德的向客观的、具体的、唯美的层次转移,由人的自然化向自然的人格化转移,这是巨大的观念飞跃。
参考文献:
[1]雒江生.诗经通诂[M].三秦出版社,1998.
篇8
关键词:江景房;自然风格;主题;硬装;软装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
“满窗风景王维画,四壁佳境杜甫诗”,这是一位艺术家对笔者家居状况的褒奖,的确这也是笔者满意的一件作品。从这位艺术家对笔者家居描绘的诗来看,其反映出了笔者居住环境的美丽:“满窗风景王维画”,同时也反映了笔者家居设计的艺术性与意境:“四壁佳境杜甫诗”。
这是1998年建的房子,从装修到现在已13年了,硬装基本没动,软装部分在进一步完善,现在看来还不过时。以下谈一谈笔者对这套江景房装修设计的体会与思考。
这是一套130平方米、四房两厅、两卫跃层式、六层顶楼的江景房,地处漓江边,有“甲天下的美景”。
这是笔者1998年装修的房子。
首先谈谈该住房装修设计的步骤:
第一,住房的功用定位。如客厅、餐厅、厨房、主卧、小孩房、客房的选择与确定。
第二,房间的风格定位。尤其是客厅、餐厅、主卧、书房等(由于财力有限),选择有面子、易出效果的房间尽力装修设计。
第三,资料收集。风格确定后要多收集同类风格的资料,多看多思、多构思,这样才能见多识广,参照成功案例,结合自己住房的特点和需要为己所用。可是在当时全国装修风格一片黄,基本上都是一种风格,即用榉木板、水曲柳板、吊顶、包窗、包门,有条件的还铺木地板用墙纸装饰。当时有显富心理的业主尽量吊顶,甚至有吊三、四层顶的。当时家居设计的资料非常少,很难见到好的资料图片,家居装修缺少设计含量。
第四,确定主题。家居设计中要有主题,有亮点,这样才有个性,不至于千家一个样,到了别人家,还以为回到了自己家。一般的家装重点在客厅,客厅的中心点在电视墙,电视墙风格及形式感的确立便是家居主题的确定。北欧家居风格的主题或者说重点往往体现在壁炉上。而笔者的是一套江景住房,其价值都体现在江景上,所以能看江景是这套住房的主题和重点,一切设计和装修要符合主题,突出江景。基于这一点,笔者把临江的窗户打掉,成为落地玻璃,使在客厅全方位均能看到江景。
江景是自然风光,为了能达到既突出重点,又能与主题和谐,那么笔者家居的风格定位为自然风格。
第五,打造意境。打造意境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
1.借景
把漓江景色引人家中,临江一大片落地玻璃,漓江美景尽收眼底,如同一幅随时间、季节、天气变化万千的漓江山水画。
2.选择原生态的自然物为装修材料
为了突出强调自然风格的特点,选择更能与自然风光吻合的装饰材料,如笔者在临江的落地玻璃窗子一面墙采用了本地的石材“文化砖”,在该窗的上方用杉木吊顶,窗的下方同样用杉木搭了一个木台,可喝茶观景用。这些自然材料的使用让江景与室内有机地连为一体。
3.注重软装的设计与选择
软装是指家具与陈设物。硬装是指不可移动的装修,如吊顶、地砖、木地板、墙砖、墙纸、涂料墙等。自然风格家居陈设物及家具应选择原始材质制作的家具或原生态物件作陈设,如:木、藤、草、石、陶等制作的家具,陈设物、花、鸟、草、树、石、竹、根雕以及动物标本等。
在笔者的家居中客厅里选用藤制沙发、电视柜与装饰柜是木制田园风格的,茶几是直径约90公分、2.3米长半筒楠木制作而成,树心腐烂部分挖掉,用防水材料加工使茶几的中心部分形成一条水槽,水可以循环养鱼,增加了客厅自然的意境。茶几配有7张老船木的椅子,茶几旁边还配有一张不太加工原木制作的小柜子,柜子的造型和肌理都保持其自然形态,这与茶几形成自然而完美的结合。
4.绿色植物在家居中起到了多种作用
首先,隔断的作用。在门口的玄关处,笔者放上一盆长的很茂盛、很长的天冬,在花架上与其它物件伴连在一起,形成绿色的通透的隔断,这种简易的隔断处理既省钱省事,又美观。
其次,柔化空间。在客厅的墙角、窗边,因建筑造成的直线比较生硬,在这些空间笔者摆上绿色植物既柔化了空间,增加了室内生态自然的情趣,还有柔和温馨之感。
再次,美化家庭。笔者临江落地窗的雨棚上有一条从楼顶种植窜下来的紫藤,顺着雨棚的下沿,窗的上沿有节奏地生长,如同山水画框的图案,把江景衬托得更加美丽多姿。绿色植物在笔者的客厅随处可见,让来客如同进入了一所能观江景的生态园。
4.陈设物的选择
为了增强室内空间的自然氛围与艺术品位,笔者精心设计、选择、收藏了多种自然物的陈设品及字画艺术和工艺品等。
如:有粗大的罗汉竹竿、一座像小山一样的大水木(从河里打捞上来的),还有鸟标本、牛头、羊头、高大的树藤、树根、各种奇石、木化石以及一些字画工艺品等,这些摆件既增加了家居自然风格的内涵,也提高了家居的艺术品位。
艺术品与工艺品的摆设要有所选择,选择与居室风格、环境吻合的,这样才能加强家居风格的内涵和提升家居空间的艺术格调。如:国画与书法不宜陈设在欧式家居中,反之古典中式家居不宜放油画和现代艺术品。
篇9
关键词:风景园林 人与自然 和谐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滨水区体现人与自然山水的和谐共融
后工业时代的滨水带更新建设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其中游憩功能是滨水带还原市民生活的一项重要的特征。解决了防洪与亲水游憩问题,规划设计出滨水的公共连续的步行系统以及多元的滨水体验空间,能够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山水的和谐共融[1]。
1.1 解决防洪与亲水游憩问题与对策
1.1.1 老防洪堤的改造利用
将过去的防洪墙进行改造利用成为层层叠叠的波状防洪堤,在不同高程的滨水开放空间分别采用台阶入水式、坡地与台阶逐层亲水式、滨江步道等,构筑不同层次的多样的亲水空间,解决了防洪与亲水游憩问题,满足人们对不同亲水空间的需求。
1.1.2 设立自然生态驳岸
设立自然生态驳岸可以在防洪的同时为游人创造宜人的亲水环境。局部地段通过内挖形成湿地小岛,有利于扩大过水断面积和调蓄库容、防洪除涝、减少河道流速以及丰富河道水体形态;部分护岸还运用了生物工程方法,在护岸植被形成之前运用自然可降解的材料来保护岸坡,形成自然生态驳岸。
1.2 滨水公共连续的步行系统
结合滨水空间设置可达性强、亲水性强的滨水步行道,连接各个重要景观节点,形成一个顺畅多样的步行系统,为游人与自然接触创造良好的交通基础。
1.3 多元的滨水体验空间
活力的滨水区需要多元的滨水体验单元,如工业码头置换成的多功能亲水广场、船坞改造成的跌水生物净化展示区、更新保留塔吊后形成的观景台、隐匿在绿坡中的滨江茶室和咖啡吧等。
2 城乡一体的园林绿化体现人与自然山水的和谐共融
在自然山水园林城区的规划中,应尊重和保护自然山水环境,从城乡一体融合的更宽的视野来规划城区园林绿化和生态建设内容,塑造人与自然山水和谐的山水园林城区新形象。
2.1 处理好生态关系
2.1.1 城区与乡村的生态关系
城乡生态关系是社会、经济、文化、环境诸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种作用力体现在城市与乡村个体成长机制的积累和城乡间要素的流动、交换等各方面[2]。
(1)教育方面
城市的生态文明教育是乡村生态文明的典范和基础,要把城市先进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和方法向乡村推广和渗透,全面实现城乡一体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和氛围;
(2)生态方面
应将乡村的生态优势引入城市,通过生态绿色廊道布局的生态规划设计手段,将乡村优良的生态与城市的生态体系结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乡一体的生态面貌;
(3)土地利用方面
要全面统筹城乡各自的土地利用需求,避免城市扩张对于乡村土地资源的侵蚀和占用,以限制城区的无限制发展,最终实现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4)环境保护方面
要充分利用城市先进的环境保护方法和技术手段,加强乡村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力度,从城乡融合的大环境营造角度开展城乡一体的环境保护建设,为城乡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提供环境生态上的保障。
2.1.2 城乡结合部的生态关系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一个过渡区带。要把城乡结合部的生态建设放到突出的位置,走开发建设和生态建设相统一与协调的城乡一体化道路。要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全面提高城乡结合部乃至整个城乡的生态环境质量。
2.2 适宜的功能分区与空间结构架构
在功能分区与空间结构架构方面,以昆明市官渡区城乡一体绿化为例。
2.2.1 功能分区
规划功能分区宏观上与官渡区“两周三片”的经济发展布局保持一致,两条景观廊道轴和三个绿色开敞空间片区,达到经济发展与绿化生态建设同步,人类活动与自然山水和谐,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统一,城乡一体的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规划功能区划。
2.2.2 空间结构架构
在“两轴三片”的功能分区基础上,依托“山、水、城、乡”渗透融合的景观空间格局,形成“网、点、块面”结合的“五纵六横四片十二点”景观生态绿地空间布局模式[3]。
“网”———公路、铁路、高压线、河流等绿色景观廊道所形成的“五纵六横”。
网状结构,系统的将物流、能流源源不断地在城市、乡村、各生态系统之间传递,达到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目的。
“点”———公园绿地、绿色开敞空间、小区绿地空间等大型绿色斑块结构,点缀在网状结构体系中,形成了12 个主要绿点即“十二点”。“块面”———大面积的森林、自然保护区、湿地、水面、林地等植被绿化环境较好或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区域,形成4 个生态绿色块面即“四片”。
3 以生态恢复和景观重塑体现人与自然山水的和谐共融
近年来,废弃地的合理利用成为时兴的课题。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对废弃地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整治和改造,更多要求通过优秀的景观设计让场地重获新生[4]。
3.1 保留与调整场地肌理
合理调整场地,人工疏导和整理,改变不良现状,使其趋于自然化、景观化和生态化。
3.2 有效改善水质
调整水系的布局形式,营造生境丰富的水体景观,控制水位、水体流动的方向,确保水系的自我循环;运用水生、湿生植物净化水质,并集中展示,在生态净化的同时进行科普教育。
3.3 营造生态驳岸和自然地形
河岸处理采用人工景观与自然形态相结合的方式,对老河道的水系仅做清淤深挖的处理。选择性保留植物,不破坏原有植物景观,去除长势快的芦苇。其他护岸也主要采用自然缓坡式的柔性护岸,在大草坪和人群聚集处创造高度亲和力的公共活动空间,体现人与自然山水的和谐。
3.4 形成生态稳定的地域性植物群落景观
突出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的基本定位,以迁地保护和生态恢复设计为主要手段进行绿化改造和植物多样性保护。模拟各种特色的自然植物群落,并利用其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再生功能,营造生态环境的平衡;注重乔灌草互相搭配,营造密林、疏林、草坡、缀花草坪等多种植物配置形式结合的景观结构;着力保护和利用基地原有乔木、灌木,适度调整岸边植物群落,赋予其新的景观功能。
3.5 创造舒适宜人的活动空间
根据景点分布,游人游览深度的不同设置多级园路,并保证重要活动区不受机动车的影响,以体现生态化和人性化的特点。景观小品多用木、石、竹、茅草等自然、环保材料,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建筑材料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等原则,体现自然、大气的特征。
参考文献
[1]孙鹏,王志芳.遵从自然过程的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J].城市规划,2000,24(9):19- 22.
[2]李宇.浅析城乡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的若干问题[J].山西建筑,2009,35(5):344- 345.
[3]刘扬,樊国盛等.人与自然山水和谐的新思维———城乡一体的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J].第十一届中日韩风景园林学术研讨会论文
篇10
【关键词】自然风压;测定;变化规律;控制利用
0 引言
梁宝寺二号井还处于基建阶段,未正式投产,其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矿井共有3个井筒,其中主、副井进风,风井回风。风井安装有两台FBCDZ-10-No36型轴流式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驱动电机为YBF800-10型电机,功率710kW,转速580r/min。矿井现布置有8个掘进工作面,首采面3502工作面于2013年11月投产。目前矿井总进风量7650m3/min,总排风量9350m3/min,通风负压1050Pa,等积孔为4.44m2。据嘉祥气象站1959年1月至2005年12月的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13.9℃,月平均最高气温28.9℃(1971年7月),月平均最低气温-4.7℃(1980年1月),日最高气温42.4℃(1966年7月19日),日最低气温-18.7℃(1957年1月2日)。
矿井三次主副井反风时,自然风压成为影响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对矿井的灾害防治造成不利影响,不仅严重威胁着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而且给矿井的正常生产带来不利影响,直接影响了矿井生产的经济效益。
1 自然风压测定
1.1 测定及计算方法
自然风压直接测定简单易行,条件是必须在主通风机停转时进行,限制了各月数据采集。反风测算法只能在反风演习过程中应用,同样限制了每个月的数据采集。
间接测定法是测出进、回风两井筒空气柱的平均密度,间接求算出自然风压大小,为保证测定数据准确有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用多人多点定时测定温度。同时监测和记录地面大气压变化。
用风扇湿度计和精密气压计分别测定各测点的干、湿球温度与大气压力,按(1)式计算测点的空气密度。
ρ=3.484■(1-0.378■)(1)
式中:ρ――空气的密度,kg/m3;
P――空气的绝对静压,kPa;
PS――饱和水蒸汽的绝对分压,kPa;
φ――空气的相对湿度,%;
T――空气的绝对温度,T=273+t,K。
按照(2)式计算矿井自然风压。
He=(ρ进H进-ρd×Hd-ρ回H回)×g(2)
式中:ρ回――回风井筒中湿空气的平均密度,kg/m3;
ρ进――进风井筒中湿空气的平均密度,kg/m3;
ρd――回风井湿空气段的平均密度;
Hd――回风井湿空气段的高度;
H――井筒垂深,m;
g――重力加速度,9.8m/s2。
1.2 自然风压测定及分析
为了更加全面的反映自然风压在全年的变化,减小气象变化带来的误差,课题组进行了36组自然风压测试工作,即在每月上中下旬分别随机选取一天进行测定,测定时间均选在上午10:00到11:00之间。同时将具有代表性的当月气象情况作为此次的主要研究对象,其他均作为参考,1~12月份自然风压测定结果(Pa):466、411、360、312、257、197、162、201、241、327、370、409。
梁宝寺二号井一月份自然风压达到最大为466Pa,七月份自然风压最小值为162Pa,自然风压波动范围为304Pa。自然风压作用方向全年为正,即自然风压方向与风机作用方向一致,有利于矿井通风。
1.3 不同季节一天中不同时段自然风压测定
为了能更好的的反映一年四季一天中不同时段的自然风压变化规律,特选择在、春分、夏至、秋分时节前后对自然风压进行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2012年不同季节时段自然风压测定结果
由测定结果得知:梁宝寺二号井自然风压在一天中是不停变化的,春季一天中自然风压变化值为27Pa,夏季一天中自然风压变化值为28Pa,秋季一天中自然风压变化值为33Pa,冬季一天中自然风压变化值为26Pa。由此可以得出,在非特殊环境下,一天中自然风压变化的大小基本在30Pa,对主通风机运行状态影响不大。从四个季节来分析,全年基本保持中午自然风压值在一天当中处于较低水平,15时左右基本达到最低值,凌晨到次日3时左右,自然风压处于最高水平。
2 可控自然风压利用技术
通过梁宝寺二号井自然风压规律分析可知,该煤矿自然风压全年帮助主扇工作为矿井通风动力。图1为机械风压与自然风压的匹配示意图,设R为矿井风阻特性曲线,Ⅰ为没有自然风压作用下主扇的要求特性曲线,M1、Q1分别为要求工况点及矿井要求风量;Ⅱ为矿井总自然风压曲线,M2为自然风压工况点,Q2为自然风压产生的风量;Ⅲ为Ⅰ和Ⅱ的合成曲线,M3为主扇在自然风压作用下的实际工况点,Q3为通过主扇的实际风量,Q3>Q1。
图1 机械风压与自然风压的匹配示意图
从图1可知,为节省电耗,将主扇特性曲线调整为Ⅳ(或比Ⅳ稍大),曲线Ⅳ与自然风压曲线Ⅱ匹配即可满足矿井总需风量Q1的要求。实际操作中,对风机的叶片角度或者电机频率进行调整,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风压的变化过程是连续的,进行人工调节很难达到可靠精确的水平,为此,设计并应用了一套适用于梁宝寺二号井主通风机自动变频系统,采用该系统可以实时调节主通风机运行参数,从而保证矿井风量的稳定性,同时,为了减小变频系统对原监控系统带来的负面影响,从抗干扰设计出发对主通风机进行了改造。
3 结论
1)梁宝寺二号井自然风压一月份自然风压达到最大为466Pa,七月份自然风压最小值为162Pa,自然风压波动范围为304Pa,自然风压作用方向全年为正,即自然风压方向与风机作用方向一致,有利于矿井通风。
2)在非特殊环境下,一天中自然风压变化的大小基本在30Pa,对主通风机运行状态影响不大。
3)通过自然风压规律从研究,制定了一套可控自然风压的利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