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贸易壁垒范文
时间:2023-04-04 04:59: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贸易壁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711 文献标识码:A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
绿色贸易壁垒,简称绿色壁垒,也叫环境壁垒,产生于20 世纪80 年代后期,90 年代开始兴起于各国,指在国际贸易中一些国家以保护生态资源、生物多样性、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借口,设置一系列较为苛刻的、高于国际公认或绝大多数国家不能接受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对外国商品进口采取的准入限制或禁止措施。绿色贸易壁垒的内容比较广泛,大致包括绿色技术标准、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和绿色补贴五种类型。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特征
(一)名义上的合理性。
现代社会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会很自然地关注环境问题,对于那些可能对环境和健康带来危害的商品和服务表现出了高度敏感性。绿色贸易壁垒正是抓住了这一共同心理,使贸易保护在名义上和提法上有了合理性。
(二)形式上的合法性。
绿色贸易壁垒属于非关税壁垒的范畴,是以一系列国际国内公开立法作为依据和基础。例如,WTO 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前言中规定了“不能阻止任何成员方按其认为合适的水平采取诸如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与健康以及保护环境所必须的措施”。由此可见,发达国家采取的严格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从法律的角度看,一般是无可非议的。
(三)保护内容的广泛性。
绿色壁垒保护的内容十分广泛,它不仅涉及到与资源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有关的许多商品在生产和销售方面的规定和限制,而且对那些需达到一定的安全、卫生等标准的工业制成品亦产生巨大压力,因此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同时,绿色贸易壁垒保护措施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塑性,在具体实施和操作时,很容易被某些发达国家用来对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产品随心所欲地加以刁难和抵制。
(四)保护方式的隐蔽性。
与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如进口数量与配额等相比,绿色保护壁垒具有更多的隐蔽性。它不像配额和许可证管理措施那样,明显地带有分配上的不合理性和歧视性。
(五)时效性和发展性。
近几年来, 绿色贸易壁垒的时间效应不断增强,实施方通常随着贸易伙伴国经济和技术条件的进步,不断调整其环境技术标准,使得绿色贸易壁垒呈现出不断加高和拓宽的趋势。
三、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
(一)绿色贸易壁垒根源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国民健康的需要。
1972 年,联合国举行了人类环境会议,第一次提出了发展与环境问题,并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自此,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开始从单一追求经济效益方式向追求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目标效益平衡的发展模式转变。发达国家公众的环保意识普遍提高,对衣、食、住、行的条件以及用品卫生和安全的要求日益严格,迫使发达国家的政府通过立法对生活用品的卫生和安全予以保证,从国外进口的产品当然不能例外。
(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是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重要原因。
绿色贸易壁垒是一种隐蔽的、理想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绿色贸易壁垒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由于受近年一些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缓慢,失业压力增加,优势产业空心化等因素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就不可避免,绿色贸易壁垒正好以其“合理”的外貌而被大加利用,因为绿色贸易壁垒是以保护环境、自然资源和生命健康为借口,与世界贸易组织加强环保的目标一致,表面上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潮流,也迎合了绿色消费的需要,而且以国际公约和国别法律、法规等公用立法为依据。
(三)世界贸易组织对正当的绿色贸易壁垒持肯定态度,为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提供了多边的法律基础。
世界贸易组织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当重视,在《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的序言中规定:“各协定参加方认识到,在处理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大幅度稳定增长,以及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贸易为目的,同时依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考虑对世界资源的最佳利用,寻求既保护环境又以与他们各自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和关注相一致的方式。”WTO 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许多国家环保条约的制定,为各国制定环保标准,实施绿色贸易壁垒创造了多边法律基础。
(四)不同国家的技术水平、经济实力和国家利益是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客观原因。
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不同的技术力量和生产成本,而发达国家在一些低技术的产品生产中,由于生产成本高,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具有劣势,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采取种种限制性措施,尤其是在第一产业领域。
(五)发展中国家环保意识薄弱,相关环保法规滞后是重要原因之一。
与发达国家相比,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法制还不完善,尤其是刚刚兴起的有关绿色贸易的法规更是如此。如在我国,有关产品的技术标准的制定明显滞后,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标准的时效性差,标准修订和复审周期长,长期落后于发达国家。
四、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对国际贸易产生消极影响,又对其发展具有积极的一面。尽管在很大程度上,“绿色贸易壁垒”阻碍了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进程,但从发展的角度也应看到它对环境与贸易的良性互动、生态环境的保护、国家安全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应该辨证看待,而不能全盘否定。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积极影响。
1、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绿色贸易壁垒”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主要目的,一方面限制甚至禁止严重危害生态环境、浪费自然资源的产品贸易与投资,另一方面又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形成了国际贸易与投资的新增长点。从这一点上来说,“绿色贸易壁垒”对鼓励“绿色产业”的发展,倡导“绿色消费”,扼制全球环境恶化和资源浪费加重的趋势,解决人与自然不协调发展的矛盾以及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都是十分有益的,也是符合消费者切身利益和社会长远利益的。
2、调控贸易利益,提升国际竞争力。
由于“绿色产品”消费者尤其是发达国家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普遍较高,他们愿意支付因加入环境因素而提高的那部分价格;加之其“绿色消费”偏好的形成,又为企业“绿色产品”的出口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同时,政府采用国际标准并不断调整国家标准使之与国际标准接轨,以突破“绿色贸易壁垒”对本国贸易的影响,从而要求国内企业通过相应行业的国际认证,为企业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突破“绿色瓶颈”的制约、达到贸易与环境的“双赢”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条件和发展契机。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消极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通过市场准入限制与削弱进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等方式对国际贸易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极为明显的。发达国家通过制定苛刻的环境技术标准或环境立法使发展中国家的有关优势产品无法或很难进入该国市场;而发展中国家所制定的所谓的“绿色壁垒”则更易于被发达国家突破,从而使发展中国家蒙受着由此而造成的巨大损失。
1、限制进口,阻碍国际贸易的自由化。
发达国家或国际组织凭借其经济、技术的垄断优势,通过立法或其它非强制性手段制定了许多苛刻的环境与技术标准等形式的“绿色贸易壁垒”,客观上为本国或其成员国市场罩上了一张巨大的贸易保护网。发达国家通过“绿色壁垒”的实施,达到其借口保护本国环境、排挤他国产品流入的目的,使更多的贸易发生在发达国家间或国际经济组织成员国内部,进而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市场范围与经济增长,影响了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产品结构及利益分配,阻碍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2、提高成本,降低出口企业的经济效益。
发达国家通过绿色技术标准、生态标签等的设置,增加进口产品的检验、测试、购买设备、认证和标志使用等中间费用或附加费用的成本构成。发达国家甚至还对进口产品征收“绿色关税”或对本国产品采取“绿色补贴”等方式间接降低本国产品的相对成本。这样,生产成本的提高,削弱了进口产品的比较优势,影响了其在世界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和竞争力,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3、引发争端,加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
发达国家经常以保护环境为名实施单方面限制进口的贸易措施,从而引发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和国际争端。发达国家指责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内环保不力而使其生产成本中未包含环境成本,从而构成了对其市场的所谓“生态倾销”和对其民众健康的威胁,因而利用“绿色壁垒”限制进口;而发展中国家则更尖锐地指责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借口,推行“伪装”的贸易保护主义,否则的话,发达国家就不应过多地把贸易与环境问题纠缠在一起,而应帮助或至少不阻碍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实现其经济增长,努力使其产生保护环境的内生动力。
五、攻克绿色贸易壁垒――我国的策略
(一)改善贸易结构,建立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对外贸易战略。
我们应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改善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发展绿色经济。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起来,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在保持对外贸易增长的同时又要考虑到我国自然生态资源和环境遭到的污染和破坏,对促进我国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鼓励技术创新,开发绿色产品,积极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环保产业的发展,必然会提高企业防治污染的能力,为其产品冲破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提供硬件上的支持。此外,环保产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效应,在自我发展的同时能够带动、引导许多前向、后向相关产业的发展,极具潜力。政府与企业应形成共识,采取有力措施,增加科技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发展绿色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开发和生产优质的绿色产品,以冲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扩大在国际市场的贸易空间。
(三)完善现有的环境经济政策法规。
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的环保政策法规,再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制定各种保护环境的政策法规,推行各种国际上通用的环保制度,并保证其与国际上的环保法规相衔接。另外,我国尤其要强化政府的环境管理职能,对从事贸易活动中的违反环境法规的行为予以严惩,不仅要利用绿色贸易壁垒来保护自己,还要打击发达国家故意制造各种事端的行为,以减轻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负面影响。
(四)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公约和国际多边协定中环境条款的谈判。
由于经济发展的差异,在国际环境公约和国际多边协定环境条款的谈判中,发达国家往往提出过高的环境标准和环保措施,发展中国家则强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因此,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我国应与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积极参与谈判,拒绝接受超越自身承受力的环境条款。
(五)加强我国国民的环境意识。
21世纪经济的主旋律将是绿色经济,追求与自然共生与循环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必须使国民树立绿色意识,增强绿色观念,自觉维护和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尤其我国的外贸企业要从意识上积极面对绿色壁垒,同时在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中加强环保意识,坚决禁止高污染而又无法控制的项目和产品流入我国。
总之,绿色贸易壁垒并不可怕。我们应正确认识绿色贸易壁垒,因势利导,采取综合配套措施,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产业;同时,应积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保护本国的国家利益,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法学院2009级国际法专业)
参考文献:
[1]曲格平.中国加入WTO 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环保产业,2001 ,(6).
[2]毕素红.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对策研究.载《商业经济》2010年第三期.
篇2
一、绿色国际贸易壁垒概述
所谓绿色贸易壁垒,主要是指在全球化贸易过程之中,部分国家以保护生态环境,人类以及动植物的健康为借口,依靠其所具有的科技方面的优势,运用提升检疫检验标准等手段,大力限制或者禁止其他国家商品之进口。显而易见的是,这和希望通过贸易规则与贸易政策来切实保护环境的绿色国际贸易具有本质性的差别。绿色国际贸易壁垒主要表现在对国际贸易相关环境保护规定之生搬硬套,这不仅让绿色贸易壁垒具备了合法的身份,而且还会导致各类国际贸易相关环境保护规定为人们所曲解。所以,准确地认识绿色国际贸易与绿色国际贸易壁垒之间的关系,是全面破解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基础。
二、推进绿色国际贸易与绿色国际贸易壁垒协调发展的对策选择
(一)提升认识顺应绿色贸易发展大潮
不管是什么形式的绿色贸易壁垒,历来均是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使用的,这就导致原本就处在经济发展劣势的后者处境更为艰难。部分西方发达大国在全球贸易之中单边设置的各类绿色壁垒,肯定会让各发展中国家贸易出口出现极大的下降。发展中国家必然会在更长时间内处在自然资源与初级产品廉价供应商的地位上,这自然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路的。发展中国家要想真正突破绿色壁垒,在绿色贸易潮流袭来之时,所有的国家均无法置身于其外。在别的国家均在运用环保举措的状况之下,一个国家一旦不采用环保举措,肯定会在国际贸易当中遭遇风险。部分国家为了得到暂时的发展,不惜以损害自己的环境为重要代价,不断提升自身在全球贸易当中的比较优势,也就是鼓励和污染相关产品之生产。就长期而言,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主要代价而得到的发展是后患无穷的,随着环境污染变得愈加厉害起来,会造成市场竞争力持续下降。所以,一定要客观认识到绿色贸易的实质,不仅要保护好自身的合理权益,而且还应当积极顺应历史发展的大潮。
(二)运用好环境外交主动参与国际环境和贸易活动
发展中国家要想能够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绝不可完全寄希望于西方发达国家能够主动照顾自身,而是一定要更加自觉和积极地参与国际贸易与环境体系之中。比如,可以通过协商加入到各类全球环境公约之中,积极参与到改进国际环境标志之中等。唯有如此,才能够进一步提升本国在全球贸易谈判之中的地位,抵制单一把某些国家的体制和政策强加于他人之倾向,让以上国际协定能够朝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加以变化。当前,环境外交已经成为相当多西方发达国家拓展绿色贸易的有力措施。为了能够在国际环境外交之中获得主动权,我国一定要全力实施涉及国际贸易和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之中,研究在我国落实最新环境措施的现实性,切实做到知己知彼,全面应用环境外交措施来反击各种绿色贸易壁垒。
(三)稳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性壁垒体系
首先是要健全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尽管当前我国总体科技实力还相当滞后,但是即便是只能在少数领域才能够制定出我国所特有的且保持全球领先水平的贸易技术标准,也能够很好地提升我国保护自身市场之能力。同时,世界贸易组织许可各国依据本国之特点来制定和其他国家有所差异的技术标准,对此应当善于应用。其次是要健全完善卫生与植物检疫举措。尽管关贸总协定之中的SPS协议倡导各缔约国把自身SPS举措和目前已有的国际标准加以接轨,但是其也具有不足之处。因为技术上相当复杂,这是隐蔽性非常强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最后是创建绿色贸易壁垒机制。也就是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由严格限制部分别国产品之进口,以保护本国市场少受侵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外贸易领域落实保护与改进环境保护是保障贸易是不是能够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国际外贸出口所面临的全球贸易保护与关税壁垒肯定会出现极大的改进。同时,国际市场之中的竞争也会变得愈来愈激烈。绿色贸易壁垒由于自己所具有的鲜明特征,以后会在更大地程度上替代非关税贸易壁垒而一跃成为西方国家实施贸易保护的第一选择。我们唯有加以正确认识、妥善应对,才能够实现绿色国际贸易,真正超越绿色贸易壁垒。
参考文献
[1]胡學东.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应对管理措施[J].东方企业文化,2015(17).
[2]曹彤春.关于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应对策略的分析[J].经贸实践,2016(08).
[3]刘伟.论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J].法制博览,2017(04).
篇3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一国以保护人类及动植物的健康或安全,为保护生态环境,而采取直接或间接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法律、法规、政策与措施。它是技术壁垒的形式之一,目前已成为技术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当前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是根据各国国内的环保水平和标准来设置的,由于发达国家的产品科技含量和公众的环境意识普遍较高,他们对环境标准的要求非常严格,这样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常常难以达到发达国家所要求的环保标准而拒之门外,这给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设置了很大的障碍。目前,我国每年因“绿色壁垒”而受阻的商品价值近100亿美元,这种影响将随着绿色贸易壁垒的不断提高和我国出口的增长而不断扩大。从这一层面上,绿色贸易壁垒的确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衣食住行中的“绿色消费”已成为新的时代潮流,消费者的环境意识在不断提高,人们更注重“绿色消费”,因为这种消费适应了人们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得到了各国消费者的认可。而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上的一股强大的潮流,各国政府的环境保护措施必然会反映到对外贸易上来。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积极作用给予充分肯定,因为它将使我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有利于促进我国企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走向绿色发展道路。
二、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1.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性
21世纪经济的主旋律是绿色生态经济,这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经济生活的具体要求。现实中,世界环境危机和能源紧缺问题已严重制约世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节能、环保已成为世界性的趋势,随着“绿色壁垒”愈演愈烈和消费者“绿色意识”的不断提高,这都要求企业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用“绿色意识”来制造环保的“绿色产品”,以“绿色制造”来提升竞争力,突破国际贸易壁垒,广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如何让企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发展方向是否正确首先取决于发展观念正确与否。随着中国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在发展中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目前在许多方面也呈现出难以持续的迹象: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资源生产率过低。这也就说明了我国企业环保意识较淡薄,我国经济的发展仍然停留在以消耗自然资源、牺牲环境质量发展经济的模式上。因此,要确立全方位的绿色发展观念这就要求企业树立绿色营销的观念,注重把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重视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一,要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环保意识。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企业的“绿色意识”,从而促使企业转变经营思想;第二,我国要健全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国家要建立统
一、规范的环保认证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和检查,促进环保产品认证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从而,迫使企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第三,加强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工作,加快与国际环境标准接轨的步伐。我国的企业也必须认识到ISO14000认证的重要性,让外部竞争的激烈性变成自身发展的动力,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行业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绿色发展道路,就是指低消耗的生产体系,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持续循环的资源体系,稳定高效的经济体系,不断创新的技术体系,更加开放的国际贸易金融体系。
如何走向并走好绿色发展道路呢?首先,调整产业结构。传统产业大多以自然资源为基础,有着高能耗、高污染的特点,与绿色发展道路背道而驰。在追求可持续发展,走绿色发展道路中,要对传统产业进行取舍,并对其他行业进行改造,降低能耗和污染水平,提高质量和竞争优势,走绿色发展道路。同时,要大力发展污染少、能耗低、附加值高的高新产业,从而突破绿色贸易壁垒,实现贸易、环境、资源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其次,实现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通过产品设计、原材料选择、工艺流程、技术管理、过程产物内部循环利用等诸多环节的科学化,使工业生产过程中不生产污染或产生量达到最小的程度,尽可能的在源头削减污染物的产生,防止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废弃物对人的危害。清洁生产的思路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谁污染,谁治理的传统,把污染的控制在源头而不是在排污的末端。从而在源头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再次,企业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惟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再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我国企业的竞争手段仍然多是以价格杠杆为主,多数企业发展速度虽快,但是却牺牲了多数人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采取环境成本内在化的措施。环境成本内在化也是解决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的根本途径,从而减少资源的大量浪费。另外,要制订有关的法规和规章,让企业不能避责,不能逃责,真正担负起社会责任,这是国际竞争的需要,更是我国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篇4
[关键词] 绿色贸易壁垒 策略探讨
一、绿色贸易壁垒概述
1.绿色贸易壁垒概念的界定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凭借科技和经济优势,通过制定复杂多样的环境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和产品包装要求,建立繁琐的检验认证和审批程序,实施环境标志制度,以及课征环境进口税等方式对进口产品设置的贸易障碍。
2.绿色贸易壁垒的种类
环境保护与贸易保护的契合决定着绿色贸易壁垒的应用较为广泛,绿色贸易壁垒应用的广泛性,使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具体包括绿色关税制度和绿色补贴、以绿色技术标准为条件的市场准入制度、绿色环境标志和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等形式。
3.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以环保为借口的贸易壁垒,有其不同与其他贸易壁垒的自身特点。它涉及的内容广泛,保护方式灵活隐蔽,虽然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有重要的阻碍作用,但绿色贸易壁垒在形式上又是合理合法的。
首先,名义上和形式上的合理合法性。“绿色贸易壁垒”属于非关税壁垒范畴,任何绿色贸易壁垒都以国际公约和国别法律、法规等立法为依据。
其次,绿色保护涉及的内容广泛而系统,且保护方式是灵活而隐蔽的。绿色保护所涉及到的对象已从产品贸易扩展到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等领域,各国在政策和标准制订上往往是有利于本国生产者而不利于外国出口商。
再次,绿色贸易壁垒对发展中国家具有歧视性。绿色贸易壁垒一般由技术和环境水平都比较高的发达国家做出,最主要是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以其自身适应贸易发展的特点,在国际贸易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
1.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
首先,绿色贸易壁垒成为阻碍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非关税壁垒。绿色贸易壁垒以其隐蔽性强、技术要求高、灵活多变等特点在国际贸易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器重和利用。
其次,绿色贸易壁垒的兴起优化了国际贸易中的商品结构。绿色贸易壁垒的设立和发展促使了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更加重视环保产业的发展,将其视为争夺国际商品市场的重要产业。
再次,绿色贸易壁垒的兴起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问题上的矛盾日益尖锐。由于各国生产力水平不同,在环保资金和环保技术水平上存在差距,这种矛盾使发展中国家的国家贸易地位进一步恶化。
最后,绿色贸易壁垒的发展所造成的国际产品价格的上涨,直接影响了国际贸易量。
2.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涉及到的出口产品范围很广,据联合国有关机构估计,我国每年约有70 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不利影响。
欧美、日本是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但是它们制定了许多法令,建立了较为完备和严格的卫生检验、检疫制度,并对我国出口各类产品采取了近乎禁令的歧视性措施。所以在国际市场上,绿色检验检疫标准的限制,严重影响了我国各种产品的出口。
由此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的营销策略不得不作重大调整,“物美、价廉”将不再是企业的追求目标,绿色形象将成为企业国际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产品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香港、日本、美国、欧盟、东盟、台湾省、韩国等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日本、美国、欧盟都是世贸组织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的成员,这些国家的公众环保意识强,环保行动起步早、成效大、环保技术居于世界前列。由于我国现阶段出口的产品,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必将使我国对上述国家的出口减少。
三、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策略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无疑是进行绿色贸易壁垒研究的重点和落脚点。
1.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政府策略选择
(1) 加强宏观调控。绿色贸易壁垒大多来源于国际环境公约、WTO 协议中的环境条款、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绿色标志制度等。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可以通过制订符合国际标准的认证体系、创造便利企业出口的宏观政策条件、通过政治公关等手段签署贸易条约等方式为企业营造便利出口的宏观条件。
(2) 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环保产业是指其产品和劳务用于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产业。环保产业具有其经济效应,它通过与其它产业的投入产出关系,可以用自己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目前我国的环保产业仅处于开创阶段,国际竞争力不强,需要政府扶持。
(3) 发挥“环境外交”的营销作用。发挥“环境外交”的营销作用,是建立既符合国际规范,又符合本国国情的环境与贸易政策是政府“环境外交”的重要任务。但是,政府仅仅是在政策上维护国内出口商的权利是不够的,还要为企业申请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工作创造条件,促使企业适应国际市场的贸易环境。
(4) 构建绿色技术和环境标准体系。绿色贸易壁垒最核心的部分是绿色技术标准和绿色环境标准。绿色技术标准和绿色环境标准是对进口产品进行检疫查验的基础。我国要积极主动的应对绿色贸易壁垒,首先应该制定中国自己的绿色标准,构建绿色技术和环境标准体系。
舟山市向欧盟出口的冻虾仁,浙江省技术监督局没有检测出任何问题,而到了欧盟却被检疫出含有10 亿分之0.2克的氯霉素,结果惨遭退货。如果这批产品是外国对中国出口的,由于检测不出问题难免会顺利入境了。
(5) 完善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制度
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制度与IS014000 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和环境标志认证制度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具有不断发展的性质,总的趋势是标准越来越高,内容越来越复杂,要及时了解绿色贸易壁垒的最新变化,把握其发展方向,及时向出口企业告警。此外,还要加强宣传力度,增强企业及消费者的环保意识。
2. 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企业行为分析
企业应用战略眼光看待环保问题,要认识到环保是一种投资,是对外贸易发展强有力的推进器,只有顺应潮流,实行绿色生产、绿色管理和绿色营销,才不至于在国际竞争中被淘汰。企业在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以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1) 推行环境标志制度使之同国际接轨。推行环境标志制度,开发环境标志产品。环境标志显示的是人类知识和解决环境与发展的一个巨大进步,中国企业要认真研究主要贸易伙伴绿色产品、绿色标志方面的规定企业要积极争取国际绿色认证,积极发展无污染的高科技产品出口,严格限制乃至禁止高污染、高能耗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2) 树立环保意识,强化绿色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系统化、标准化是国际惯例的发展趋势。建立环境管理系统,就是建设一整套能够全面促进环境改善,实现环境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机构与机制。同样重要的是企业应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环保是一种投资,是对外贸易强有力的推进器,只有顺应潮流,实行绿色生产、绿色管理和绿色营销,才不至于在国际竞争中被淘汰。
(3) 优化贸易产品结构,发展绿色产品,实行绿色营销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保作为经营理念,以绿色文化作为价值观,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力求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的营销方式。中国企业应提高环保科技水平,努力增加出口商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卫生标准和环保标准,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社会、生态、经济效益为中心,合理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
四、结论
绿色贸易壁垒将随着贸易与环境关系的变化而发展,随着技术水平和环境标准的进一步提高,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将更加深入,并会呈现出新的特点。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改变的只是绿色贸易壁垒的形式和合理性的界定,不变的是绿色贸易壁垒对贸易发展的各种效应中具有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
中国对外贸易要想成功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必须不断加强对绿色贸易壁垒问题的跟踪研究,努力找到绿色贸易壁垒本身发展和它对贸易影响的规律。
参考文献:
[1]王海峰 顾肖荣 王勉青:WTO 法律规则与非关税壁垒约束机制(第一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李泊溪:论环境与国际贸易问题(第一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篇5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国际贸易;形成原;应对策略
绿色贸易壁垒是资本主义国家产物,在早期,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贸易经济就设置了关税壁垒,通过国家调整关税税率来影响和限制进出口贸易行为。如今,当全球经济环境与生态环境趋于不稳定甚至恶化趋势背景下,各国都在考虑将关税壁垒逐渐转移到非关税壁垒上,以生态环保为理由限制国际贸易,也就产生了所谓的“绿色贸易壁垒”。
一、绿色贸易壁垒形成的原因
(一)观念层面
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来源于环境污染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多物种濒临灭绝、土地资源无度荒废、非可再生资源越来越稀缺都在促成绿色贸易壁垒的过程中起到了深远作用。所以当人类在商业活动中逐渐将环境保护问题考虑其中时,绿色贸易壁垒也就自然而然的得以形成。
(二)政策层面
在新时期,各国根据世界经济形势纷纷作出经济政策调整后,某些国家在科学技术、商品种类及质量等等方面的问题凸显,若想弥补这些缺陷就需要通过发展国际贸易。对发达国家而言,发展国际贸易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一方面也是为了寻求保护本国经济市场和企业,这些因素都为国家建立绿色贸易壁垒创造了先决条件。从保护环境的视角限制来自于发展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也成为了发达国家纷纷建立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理由。
(三)体制层面
国际贸易法则不完善是目前国际市场发展进程中的一大问题,这种来自于国家经济体制层面的问题削弱了其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约束力,也间接缩小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空间,从而造成了世界国际贸易格局差异的出现。发达国家作为国际市场的主导力量,通过建立绿色贸易壁垒来进一步限制发展中国家被许多其他发达国家所效仿。例如美国的经济同盟组织绿色贸易壁垒就是国际市场管理体制层面存在缺陷而造成的国际贸易问题,也是未来需要亟待解决的全球化经济问题之一。
二、国家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相应对策
首先,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世界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同时也让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变得越来越频繁和复杂。再者,发达国家以环保为由对发展中国家采取绿色贸易壁垒限制,不但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向上发展,也可能影响到国家之间的经贸友好关系。在这种态势下,某些国家应该从自身经济利益角度考虑,制定与本国经济状况相符的最新国际贸易策略,从而规避绿色贸易壁垒对自身的限制,使本国经济贸易能够顺利推进。
(一)环境成本内在化
环境成本内在化的基本本质就是有效利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来将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就以中国为例,多年来中国进出口产品的价格始终未将环境成本列入到总体成本之内,由于其产品价格低廉,也受到了发达国家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而中国环境竞争的劣势也抵消了本就价格不高的出口产品优势,还造成了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对中国国家的长远发展利益极为不利。在这种状况下,中国企业所要做的就是将环境保护融入到企业经营的理念与实践当中,将环境保护思维作为立命之本,将它当做一种机会而不是一种风险来看待。改变我国企业传统粗放型的污染治理途径和经济增长方式,走低污染、集约型可持续发展道路,将对生产出口等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放在首位,这也是有效避免绿色贸易壁垒的最佳方法。
(二)申请绿色认证
为了应对发达国家的环境壁垒,发展中国家应该在改善环境的基础上,也同时申请绿色认证,争取获得发达国家对其本国贸易商品质量的认可,同时也提高本国国际商品贸易质量在国际上的地位。近年来在我国的某些国家企业就已经成功申请了绿色认证,为国家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国际贸易形象,得到了国际上众多发达国家的认可,提高了国际竞争力。这也是摆脱绿色贸易壁垒限制的正确方法。
(三)并购国外企业
并购国外企业就是与国外相关企业合资合作,在合资之后形成新企业并占有大额股份,同时继续使用本国企业的技术进行产品研发生产,并继续使用本国产品商标,扩大本国企业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市场占有率。这种与国际上企业建立良好公共关系和合作关系的方法可以直接进入欧美某些发达国家的核心市场,直接穿越绿色贸易壁垒,形成跨越式的贸易往来,也避免了本国企业入驻国外市场时所必须面临的高风险与高成本。
(四)利用贸易协议
利用贸易协议就是利用政治元素来影响国际贸易往来。比如中国就在1986年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利用《关于贸易和环境问题的决定》的第12条规定与国际组织贸易协议,联合众多发展中国家,成功抵制了发达国家所建立的绿色贸易壁垒,打通了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进出口贸易通道。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应该制定符合于本国经济现状与实际环境条件的相关贸易政策,采取合理有效的商业策略来回应发达国家所建立的绿色贸易壁垒限制。从进出口两大方面同时转变策略,强化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打通经济贸易通道,为自身未来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不断努力。
作者:白亚鑫 郑树娴 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国际贸易;绿色贸易壁垒;问题
在国际贸易活动的开展中,其全球化的趋势愈加突显,对于促进各国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交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国家建设中颁布的经济政策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潜在的政策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会在绿色贸易壁垒中受到较大的限制,影响着其国际贸易活动的正常参与及开展,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经济的顺利前进。
一、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
绿色贸易壁垒与关税壁垒以及非关税壁垒之间都存在差别,它对于进口商品实行的限制不是直接的,而是以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为主实施的,使这种保护本国商品及市场的行为合理化了。这种合理只是表面看似如此,而实际上对于国际贸易活动中存在的种种不公平、歧视性的行为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另外,绿色贸易壁垒还有着形式上的合法性这一特点,它主要是以国际、国内公开发表的各种环境、环保公约法规等作为实施依据,具备的法律基础是非常牢固的,但是这种合法性也仅仅只是一种形式。绿色壁垒通过自身体现的环保名义藏身与各种法规法律之中,为进口国提出的各种不合理的借口打掩护。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都受到各种法律法规的保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比较的灵活,使其执行更加便利,出口国要想与其进行抗衡是非常困难的。此外,这种壁垒还存在较强的广泛性,包含着对环境保护以及影响人类健康的所有商品类型,对贸易的生产及销售环节进行干预,对很大一部分的工业产品施加压力。
二、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问题的应对
(一)加强宣传教育及环境相关的认证工作
我国在开展对外贸易的过程中要想冲破绿色壁垒的诸多限制,就需要提高自身认识,那就是低环境标准国家的资源会加速退化,环境污染加剧最后造成其竞争力的下降。那些高环境标准的国家则会从环保型的技术及产品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这样就能在环境保护领域中占有更加强势的位置了,其国际贸易开展中的竞争力也会得到提升。因此,我国应该对绿色贸易的本质有一个更加全面的掌握,要了解绿色贸易中的要求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也要对其中潜藏的贸易壁垒清晰的分辨,使得我国的正当权益得到保护,对外贸易也能与时俱进。在这种绿色贸易的趋势下,我国公民必须不断提升环保意识,展开积极的宣传与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在国际贸易中应该重视环境相关的认证工作的开展。其中IS014000认证及绿色标志认证是出口产品能够顺利进入到国际市场中的有效证件。另外,在贸易过程中采用国际规定的环境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才有资格去与其他商品进行竞争。此外,重视对环境相关的认证规范进行宣传,让生产企业能够及时的获得最新的贸易信息,更加顺利的得到认证许可,降低贸易成本。
(二)积极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环保产业的发展能够督促企业防治污染的能力得到相应提升,为生产的产品更加顺利的突破绿色贸易壁垒提供硬件条件,同时,环保产业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比较强,在其自身获得进步的同时也可以让与之相关的产业得到一定的发展,具备的潜力比较大。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需要在遵循绿色壁垒的前进趋势的前提下,需尽快的将各类商品生产及销售环节中与环保有关的技术规范及法律等进行完善,对出现的各种违反环保要求的行为都严格的进行惩处。在发展中还应该积极促进绿色增长模式的执行,使之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另外,在国际贸易过程好,还需要对不同国家颁布的相关环保法规、环境标志等进行研究,形成外贸环境技术的完整的信息系统,为我国相关的企业及贸易部门提供完善的咨询服务,督促企业根据相应的环保条款实施生产,防止出现多余的纠纷或者经济损失。
(三)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活动
我国已成为WTO的正式成员,可利用有关条款联合发展中国家,抵制发达国家利用绿色保护而采取的绿色贸易壁垒及歧视性政策,确保我国的国际贸易得到顺利的实施。在国际贸易发展中,应该积极的促进南南合作,实现相关贸易、环境规则更加合理的制定。在WTO组织中,发展中国家及地区在数量上占据非常大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对那些超出自身接受力的环境制度进行共同的抵制,相信在WTO的发展中会更加的掷地有声。另外,我国还应该更加广泛的与国际环保领域加强合作,参与到各种环境或贸易组织开展的活动或者谈判之中,让我国能够在与绿色壁垒进行对抗的道路上拥有更大的影响力,也对自身的权益提供更加坚实的后盾。
三、结束语
在经济快速发展及国际贸易活动频繁的新形势之下,我国在开展对外贸易的过程中所面对的绿色贸易壁垒问题也会更加的突出,今后需要对这一问题进程更进一步的分析,加强对各种贸易壁垒的认识,积极的去寻找突破这种壁垒的方法,关键是要保持一种积极的探究态度,这样我国的外贸发展才会更加的顺畅、健康,让我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旋.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的影响分析[D].暨南大学,2006
篇7
【关键词】 绿色贸易壁垒 特征 影响 应对策略
所谓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各国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借口为保护环境和国民健康,对进口商品提出带有歧视性、针对性的技术、安全和卫生标准,如达不到这些标准,进口国有权扣留、退回、销毁、索赔等;或不规范地使用这些标准。
一、绿色贸易壁垒盛行的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以及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的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它给当代社会带来诸多利好的同时,也造成环境破坏,资源匮乏,为“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提供了契机。
另一方面,经过GATT多轮谈判,关税普降,非关税措施受到了抑制和规范,特别是中国“入世”以后,一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有意加强环保要求,提高绿色准入门槛,以此保护本国商品,设立了“绿色贸易壁垒”。
再者,科技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升促使消费观念的改变。近20年来,可持续发展概念兴起,绿色消费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许多商品被冠以“绿色”标签,仅美国的绿色产品覆盖率就从1990年的5%提高到80%以上,目前,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发的新产品有60%以上是“绿色产品”。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特征
“绿色贸易壁垒”,最初是为了更好解决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寻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和追求,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环,“绿色贸易壁垒”亦随着“绿色消费”、“绿色产品”的概念应运而生。世贸组织也对正当的“绿色贸易壁垒”持肯定态度。在其负责实施的《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中规定成员方政府有权采取措施,以保护人类与动植物的健康,确保人畜食物免遭污染物、毒素、添加剂影响,确保人类健康免遭进口动植物携带疾病而造成的伤害。
绿色贸易壁垒现今多为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与其技术差距,设立较高的甚至发展中国家很难达到或不能达到的标准,以维护自身利益的一种手段。与关税壁垒相比,它有很强的隐蔽性,且发展中国家在遭遇绿色贸易壁垒时多难以设立针对性标准反制。因此,发达国家往往利用在这方面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ISO等相关组织,设立了ISO14000、FCCC等一系列标准和公约,在国际贸易上给发展中国家施加了很大压力。
与早期绿色贸易壁垒相比,现今各国在绿色贸易壁垒的设立与运用方面都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遵守标准由自愿向强制过渡
ISO14000、GAP设立之初并没有法律效力,但这些标准一旦经过法律文书的形式规定下来则具有强制性。
2、绿色贸易壁垒覆盖的范围不断扩大,要求不断严格
例如2010年,韩国对进口水产品新增监测项目15个,同时精密检查比率将随着抗生物质检测项目增加预计提高2%左右。韩国修订的“食品标准及规格”,铅铬含量检测针对对象更为严格。
3、绿色贸易壁垒更具深度
传统绿色贸易壁垒关注的是对最终产品的要求,对产品的生产加工并不重视。最近几年,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认识到产品的“末端控制”已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该从源头“抓起”。这就导致了GMP等一系列新标准的实施。另一方面,随着公民道德修养的上升,社会福利的提高,绿色贸易壁垒开始和社会、政治、道德因素挂钩。如引起公众极大关注的SA8000。它是一种以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构筑的标准体系,依据国际劳工组织公约、人权宣言、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内容而制定,要求企业在生产和交易的过程中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从而保障认得基本权益。从2004年开始,SA8000标准认证在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开始得到推广。
三、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
设立绿色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给各国带来各种不同的影响。
1、消极影响
对于出口国而言,绿色贸易壁垒意味着更高的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准,要实现这些标准,就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员,使得产品成本大幅上升,对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而言更挤压了本就不大的利润空间。同时某些发达国家人为设立壁垒,抬升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压缩了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的市场份额,影响了这些国家企业在世界范围的声誉。绿色贸易壁垒本身的“连锁性”,更具“杀伤力”。例如,始于2007年8月2日美泰公司的召回事件,导致一直信誉良好的中国玩具供应商自杀,其企业破产。截至2007年年末,美国不但因安全因素收回24种玩具(均为中国制造),更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召回和调查中国产品的浪潮,产品涉及轮胎、服装、玩具、自行车等各大类,一时间“妖魔化”中国产品喧嚣尘上。这对中国乃至相关其他出口国产生了深远的经济、政治及社会影响。
对进口国而言,与关税壁垒相类似,绿色贸易壁垒等非关税壁垒的设立意味着国内消费品价格上升,消费成本大幅提高,消费者被迫以更高的价格购买所需商品,有些厂商因此获得高额利润。同时,发达国家较高标准的产品在大多发展中国家依然具有竞争优势。洋产品的冲击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只顾眼前利益引进国外高污染低环保要求的产业,这进一步加剧了这些国家的困境,使其可持续发展之路变得漫长而艰难。
2、积极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不仅仅是重要的贸易杠杆,它客观上造就了生产技术的新一轮变革,并要求各国政府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和环境标准,加强产品的绿色认证工作,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更注重人性化、绿色化。对企业而言,则是新的机遇,那些能够及时改用新技术生产绿色产品的生产商,在绿色贸易壁垒阻挡多数对手的前提下,处于有利地位。足够广阔的市场前景,较高的国际市场价格,愈发庞大的消费群体,使这些生产商有理由相信其较高的前期投入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成效,并在某一领域形成一定垄断,为进一步开拓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消费者而言,绿色产品随绿色贸易壁垒而兴起,这不仅仅意味着消费观念的改变,更是消费者生活质量提高的表现,是人们现代生活绿色理念的一个重要标志。
四、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策略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产品结构,发展绿色产业
针对我国当前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耗能高,污染重,效率低的发展状况,我们应该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制定长远的战略。坚持着眼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依据区域产业的基础和特点,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规模化支柱产业。坚持大力推进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工作,坚决淘汰老旧落后的产业,形成具有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产业链,重点扶持具有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一批新能源、新材料、环保绿色等科技成长型企业群向高科技规模产业集聚,从而由区域产业的提升带动整个经济带的跃升发展。
2、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加快高新技术转移的效能,促进中小企业产业升级
提高产学研在产品改造中的比重和作用,使众多中小型企业注入绿色、环保和科技的意识,改变原有的产业模式,由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型绿色产业,倡导绿色经济。例如长三角地区沪苏浙在国家科技部牵头下签署了共同推进长三角创新体系建设协议书,并且大力推动产业转移以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3、尽快完善相关立法,加快产品质量标准及环保标准的认证步伐
在企业进行自主创新,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及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应尽快完善适应国内企业的相关法律、配套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的认证标准。相关立法和认证标准的完善有利于改善国内企业能耗较高,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有利于提升我国对外贸易与交往的形象,有利于建立我国绿色贸易市场的准则和规矩,有利于我国拓展现有市场,打开新的更高层次的市场,更有利于应对国外恶意绿色贸易壁垒的“讹诈”。
4、培养国民的环保意识,加强“绿色消费观”和“绿色生产观”的宣传工作
与发达国家公民较为看重绿色商品相比,我国公民更注重商品表面的质量价格等外在价值。对此我们应该加强宣传力度,培养公民爱护环境,绿色消费的意识,同时,对于生产商,也应具备相应的绿色生产观念,建立以科技为先导的集约型发展模式,真正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薛荣久、张玮、唐宜红:国际贸易[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2] 袁伟、贾建华:浅谈绿色贸易的新特征及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J].商业时代,2011(11).
[3] 钟晓洁:浅析“玩具召回”背后的经济政治化倾向[J].中国集体经济,2008(4).
篇8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 影响 法律应对
近年来,绿色壁垒作为一种新的贸易壁垒被西方发达国家频繁使用。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对外贸易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冲击。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
在当前环境问题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通过参与国际公约、国际环保组织,制定了旨在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环保制度和标准。而这些制度和标准体现在贸易上就构成了对来自其他国家的产品及服务设置的绿色障碍。而且,很多国家都在寻找更有效的非关税壁垒来保护国内市场和产业。这样就使得绿色贸易壁垒得以盛行。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
综合说: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以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通过制定一系列苛刻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产品、服务直接或间接加以限制的贸易手段和环境措施。但是,绿色壁垒在影响上却是双重的。
1.它从保护全球的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为保护人类的生命和健康、保护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的生态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毕竟,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上的潮流,各国政府的环境保护措施必然会反映到对外贸易上来。所以,正当的绿色贸易壁垒反映了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重视,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和进步的标志。
2.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国家都是打着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幌子,表面看似很合理,但实际上是制造贸易障碍,是一种新型贸易保护主义行为。而且,绿色壁垒通常是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而设置的,所以具有极大的不平衡性。 因为以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来要求发展中国家,是非常不公平的,这也是对技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歧视。
三、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应对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从而保护我国的国内、国际市场。
1.组建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团
任何活动都离不开人。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应对国际贸易壁垒方面的法律人才短缺,这不能不说是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掣肘。由于缺乏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法律知识,企业面对“两反一保”调查等贸易壁垒时,往往怠于应诉,从而丧失商机。所以,我国有必要整合现有法律人才资源,加强培训我国的法律队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吸收具备反绿色贸易壁垒及诉讼能力的律师,相应的法律顾问团来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2.建立“绿色贸易信息网”
因绿色贸易壁垒而导致的贸易摩擦,有很多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很多发达国家了许多关于绿色贸易壁垒的有关信息,但是很多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对绿色壁垒的有关信息知之甚少。这样,就不利于规避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造成的不良影响。因此,我国应该由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建立一个专门负责收集各国绿色壁垒有关信息的专门机构来搜集整理各国绿色壁垒有关的信息。以使我国能够有效地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规避他国对我国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
3.制定国际认证制度
获得国际认证是出口产品已达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志,可以获得国际市场准入,从而是本国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建立国家级的统一认证机构,对产品进行认证。而且,今年可能多的开展与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的合作,相互承认对方制定的环境标志。
4.健全环境贸易立法
我国目前有关绿色贸易壁垒环境立法的可操作性差、保护力度弱、多头立法、法律法规之间存在矛盾和重复等问题。我国应根据国际环境公约和国际多边贸易协定,尽快完善我国的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制度。我们应该借鉴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成熟的包装立法经验,采用单项立法与综合立法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包装法规。
5.大力生产和开发绿色产品
我们要加强自身的建设,把树立产品和企业的绿色形象作为国际营销战略的重要内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宁愿以高10%的价格购买有利于环保的产品。所以,政府应该实施优惠的财税、金融、贸易政策来鼓励企业生产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这样,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我国企业的形象,从而有利于缓解其他国家对我国的经常性的实施绿色贸易壁垒政策
篇9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类型;借鉴意义
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与进步,贸易表现出全球化发展趋势。日益成熟的国际贸易体系中出现了"绿色贸易壁垒",这无疑是对发展中国家经济自由竞争的一大挑战,如何应对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壁垒是我国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性质分析
绿色贸易碰壁即在国际贸易过程之中,进口国家出于保护相应的资本所处的生态背景以及人类自身的健康为目的而设置的贸易保护方式,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设置了绿色贸易壁垒。关于贸易壁垒,每个国家采取的保障措施都不一样。这是因为各国国力不同,其发展情况经济状况也不同,各个国家都针对了自己的需求制定了绿色贸易壁垒,目前国际上关于运行贸易的制度和协议还不完善,也缺乏制约能力。国际贸易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繁琐的问题,各国都从自己发展角度出发,以求得在贸易方面占据有利地位。
二、各个国家常见的绿色贸易壁垒类型
多年以来,各个国家都非常注重环保问题,为了保护本国的环境,设置了一系列的贸易壁垒。德国于1978年出台了首个环境标准制度,其标志名称为蓝天使计划,美国、加拿大、德国都制定一系列严格的环境标准制度。从产品加工角度而言,在90年代之后,国际上就落实了关于相关国际环境监测检查的政策,也对企业产品相关品质的标准出台了详细的框架规定。1995年之后,对于环境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规定产品从生产到制造中以及后续的销售过程中,都要满足相关的环保需求,而其他国际性的组织也都在大力进行推行产品品质方便的规划标准。
此外,国外发达国家也非常重视产品包装与标签的环保性,德国在1992年出台了包装废弃物处理的政策,日本在1991年和1992年也大力推行回收制度,并完善了现有的废物清除条例,美国也制定了相关废弃物处理的标准化程序。这些关于绿色包装的制度都对于环境保护起着积极作用,也同时提高了出口商支出的成本。并也为这些国家制造绿色碰壁的设置提供了政策支持,发达国家经常利用卫生检疫质量问题来约束发展中国的商品,他们非常重视药品和食品的卫生指标,如食品的安全卫生,是否有农药残留或放射性残留,重金属的物质含量,细菌内容等指标,当然,这些是硬性的规定,必须要严格遵守。
三、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那么站在我国角度上来说,怎样借鉴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来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呢?
首先,我国需要针对绿色贸易制度制定出综合性的管理框架,积极应对在国际贸易中的各项问题,对绿色贸易碰壁现象进行全面分析,快速建立相关的应对机制。此外,还要结合国际上绿色贸易碰壁发展的动向,融合各国关于环境法规法制以及环境标准来完善我国的产品生产制度,同时考虑到贸易对象技术、法规等相关的要求。
其次,升级现有的产业结构,在关于策略的实施方面,需要制定相关的准则,并加强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协作,积极开发国际方面认证的工作。国际绿色贸易壁垒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我国生产中的不足,因此,我国企业有必要开展相关的国际认证工作,集中注意力提升产品的质量。在制度的运行方面,应尽量与国际方面保持平衡,设立完备的环境管理框架结构。
再次,实现管理制度的改革,在管理局制度方面,我国应该积极进行改革,针对运行贸易以及环境方面新问题的制定出应对制度,政府方面应该予以企业必备的扶持,将后期应对转化为前期预防,避免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
最后,积极实施IS014000和环境标志认证,随着保护环境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理念建立,当今要求产品不能对消费者的健康及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绿色消费盛行,实施IS014000和环境标志国际认证,将成为主导国际商品贸易的新潮流。这一方面将使不符合该标准的产品排斥在国际贸易之外,另一方面也为发达国家设置环境壁垒提供了冠冕堂皇的理由。为了适应国际市场对出口产品环境标准的要求,我国质量认证和环境保护部门应抓紧对该标准在我国的实施进行可行性研究,并通过行政立法程序将该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推广使用,与该国际标准有关的国内配套法规亦应尽早制定。加大我国企业积极实施IS014000和环境标志认证的工作力度,积极应对绿色壁垒。
参考文献:
[1]樊茂清.中国进出口贸易分解及国际比较――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科学版).2016(03).
篇10
【关键词】 绿色壁垒 贸易保护 WTO规则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迅速推进,WTO多个回合的谈判,长期以来作为主要贸易壁垒的关税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而许可证制度、配额制度、原产地制度等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的阻碍日益明显。同时,绿色贸易壁垒作为新型的、重要的阻碍国际贸易的障碍,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出口货物大多属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因而这一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外贸与环境的波及是广泛和深入的。
一、“绿色壁垒”初探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进口国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限制进口的措施。
中国的国际贸易问题专家对此的定义是:绿色壁垒是指那些为了保护环境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主要包括国际和区域性的环保公约、国别环保法规和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等自愿性措施、生产和加工方法及环境成本内在化要求等分系统。
我国加入WTO十年来,吸收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已经由2001年的469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147亿美元,在成为WTO成员中的贸易大国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挑战。环境保护现在正成为一种新兴的非关税壁垒,即“绿色贸易壁垒”。发达国家以环保标准、绿色标志和市场准入条件为借口阻止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其市场,这在WTO规则中是允许的,也是符合当今世界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要求的。因此,无论从什么角度理解,“绿色壁垒”将是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最为艰难但又必须跨越的一道门槛。如:茶叶,欧盟宣布禁止使用的农药旧标准的29种增加到新标准的62种,部分农药标准比原标准提高了100倍以上;再如蜂蜜,欧盟国家提出蜂蜜中的氯霉素不能超过0.1PPB,即10万吨里不能有1g氯霉素含量;在纺织品中,日本对其甲醛含量作出严格规定;欧盟方面作出停止进口我国的动物源性食品的决定,随后,日本以农药残留超标为由开始对中国出口的大蒜等植物源性产品,每批都加验农药残留相关指标;目前,欧盟的技术标准有10多万个,最近美国出台规定,所有供应商必须进行ISO9000认证,否则拒绝进入美国市场。2011年7月的宁夏中宁县,满眼皆见的是路边晾晒的枸杞。这个时节,正值枸杞盛产,全年一半的产量几乎来自这个时节。中宁,这个位于宁夏中部的小县城是全国著名的枸杞生产基地,枸杞产量占到全国总量的60%以上。然而,此时,很多枸杞生产商却在犯难。来自瑞士市场生态研究所(IMO)的检查人员检查,不仅新添了检查合同的细则,还增加了网上追踪系统。这是出口有机枸杞的第一道门槛,即获得由出口目的地国家认可的有机认证。例行检查每年一次,但是2011年却格外严格。事实上,欧盟和美国几乎已经对中国枸杞关上了大门。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当采取相应的对策做到既积极参与贸易全球化的进程,又要冲破发达国家设置的种种市场障碍。倘若对方出口到我国的产品不符号我国的标准或者明显对我国消费者身体有害,我们也应考虑运用“绿色壁垒”还击。
二、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
1、制定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法律、法规
制定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法律、法规是绿色壁垒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如《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清洁空气法》、《有毒物质控制法》、《濒危物种法》、《日本特殊鸟类转让法》等。这些国际条约和国内立法从保护人体健康、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目的出发,对某些贸易活动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从而在客观上对部分国际贸易活动产生了障碍,形成了壁垒。如,美国《濒危物种法》规定,凡向美国出口野生或活的狩猎动物、鸟类、鸟类的卵及其他野生动物,以及这些动物身体的任何部分或产品等,均必须遵守美国政府颁布的禁止、限制、许可和检疫等方面的规定。如果野生动物或鸟类在有关出口国系非法获得、销售或者出口的,则禁止进入美国市场。这些条约和法律的有关规定,即是绿色贸易壁垒的具体体现。
2、实行严格的环境标准制度
实行严格的环境标准制度是绿色壁垒最主要和最典型、最常见的。其特点是通过不适当地提高本国或国际社会的环境标准的办法,对他国有关产品进入本国或国际市场设置障碍,这就是以环境标准制度表现出来的绿色壁垒。
目前,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一般都高于或严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标准。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或服务若欲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势必满足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和要求。而要满足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和要求,发展中国家在其产品的生产中就不得不考虑环境因素和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这样就会增加其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直接影响到产品在国际市场和发达国家国内市场的竞争能力。因此,发达国家严格的环境标准在客观上就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形成了一种壁垒。
3、实行环境标志制度
实行环境标志制度是指认证机构依据环境保护标准或其他有关规定向自愿申请者颁发的,用以表明申请者之产品或服务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一种特定的标识。申请者在通过认证之后可将获得使用权的标志印制或粘贴在其申请的产品及其包装物上,表明该产品不但质量上符合标准,而且在开发、生产、使用、回收和处理的过程中,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或危害甚微,并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和再生利用。
环境标志制度虽然是一项自愿性的环境政策措施,但由于它需要经过第三方认证,且认证费用很高,因而它往往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望而却步。这就在客观上形成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又一种形式的贸易壁垒。
4、实行绿色包装制度
实行绿色包装制度是指既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又可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包装。这种包装从包装物的原材料选择、生产、使用、回收到废弃的整个过程均须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从这一方面来看,绿色包装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利的。然而,绿色包装又是一种“高成本”的包装,发展中国家要想将自己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或发达国家的国内市场,就必须满足绿色包装的要求。否则,其产品就不可能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正是从这一点上来说,绿色包装同样在客观上对国际贸易产生了某种制约,成了绿色壁垒的一个组成部分。
此外,还有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如食品的安全卫生指标、农药残留、放射性残留、重金属含量、细菌含量等指标的要求极为苛刻)、绿色补贴制度、产品加工标准制度和环境附加税等。
三、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与思考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在国际贸易中采取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是现代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符合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因此,我国必须顺应这一趋势,不可盲目反对。但同时,我国还应明确表示,我国反对将环境标准和其他环境要求作为某些国家对他国实施非关税壁垒的“合法借口”,反对发达国家设置过高的环境标准和其他环境要求。因为,过高的环境标准和环境要求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存在着经济和社会成本的不合理性。我国坚决反对那些借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非正当的绿色壁垒。
全民环境意识的提高离不开广泛的宣传、教育。对外经济贸易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特别是在国际环保公约、环境标准等法规上做文章,使得各级经贸工作者充分认识到环境在我国外经贸工作中的重要现实意义。我们应做好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负面情况的报导,把环保导入企业的经营决策,树立危机感、紧迫感。上述教训应该使我们清醒地意识到环保已不仅仅是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而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
2、建立、健全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强化贸易环境执法
在污染防治方面,我国虽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但因与现实需要不相适应,可操作性差,处罚力度不够;在征收污染物超标排污费与治理成本倒挂,实际上是用经济手段诱导排污单位购买排污权,而不是促使其治理。因此,尽快完善我国经贸领域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促进环境与贸易的协调发展,才能使我们在应对绿色壁垒的挑战时做到从容不迫。要强化政府的环境管理职能,对经贸活动中违反环境法规的行为要依法惩处,发挥绿色产品和环境标志的示范作用,加强广大消费者的社会监督作用,推动绿色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绿色产品成为对外贸易的拳头产品。
3、建立绿色标准体系,开展绿色营销
目前我国绿色标准体系不完善,成为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障碍。如标准制定严重滞后,标准的数量和覆盖面不能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的要求;现行标准的内容不能完全体现现有产品的特性,部分标准有缺陷或已过时。因此,要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企业绿色标准体系。首先,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进行技术创新;其次,建立符合顾客需求的、动态的企业绿色标准体系;最后,营造我国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可采用先易后难,先重点突破后全面开花的原则,选择一些有一定基础、技术难度不大、易于突破、在国际贸易市场有重要影响的领域,如农产品和轻工产品等,先行制定一些绿色贸易壁垒技术指标,然后再逐步完善和扩大到其他产品领域,使我国一些外向型企业更好地应对发达国家对我国设置的技术壁垒,同时形成我国市场的绿色屏障。开展绿色营销,具备条件的企业,要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绿色标准体系是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环境管理体系是有效贯彻实施绿色标准体系的重要保证。
环境标准显示的是人类知识和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个巨大进步。目前,世界上约有20个国家和地区推行了环境制度,我国应尽快完善并实施“国内绿色标志”工作,在出口产品的质量标准、制造工艺和产品认证方面,应参照国际标准和准则,争取国际社会承认。我们要认真研究主要贸易伙伴绿色产品、绿色标志方面的规定,要积极鼓励企业争取国际绿色认证,积极发展无污染的高科技产品出口,严格限制乃至禁止高污染、高能耗产品的生产出口。
4、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
当前环境与贸易问题的实质是改变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我国在建立自己的绿色壁垒制度时,也应以此为切入点。为此,第一,要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协调与合作。绿色壁垒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其实质是经济的不平衡问题。我国要充分发挥贸易大国的作用,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协调与合作,致力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第二,积极参与国际新标准的制定。国际新标准是一个动态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更没有终身制。随着科技水平特别是新的科学发现和新的检测方法的建立与推广以及人们绿色观念的进一步增强,绿色技术标准也会不断提高。当发展中国家相关科技水平提高到目前发达国家的水平时,发达国家早已提高到另一个新的水平。毫无疑问,面对发达国家层出不穷的技术标准,科技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必然受到绿色壁垒的严峻挑战。因此,我国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谈判与起草工作,在采用国际标准逐步向他国看齐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开放的中国不能任由他国制定游戏规则,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内的贸易与环境谈判,有理有节地推动公平合理的贸易与环境新规则的制定,扩大我国在国际环保立法和贸易立法方面的影响,为我国制定相应的国内立法提供国际法基础。第三,积极参与国际标准互认并与有关国家签订互认协议,不断丰富和完善我国的绿色壁垒法律体系。
作为世界主要的纺织品、农产品和原材料的出口国,为减少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的不利影响,我们必须尽快与国际通行的环境管理制度相衔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ISO14000国际标准,它是我国企业变壁垒为通途的最有效的武器。以海尔为例,1996年8月,海尔电冰箱就在国内家电行业率先通过了ISO14001环境质量认证,这使海尔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高质量、重环保的品牌形象,赢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由于ISO14000系列标准以“消除贸易壁垒”作为一项基本的原则和目的,其自身不具备具体的技术指标,而是以各国自己的法律、法规作为基础,辅之以管理手段,这在发展中国家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从这个角度讲,通过ISO14000认证,将是我国企业突破绿色壁垒,增强竞争力的一个契机。
【参考文献】
[1] 施用海、邵宏华:应对新贸易壁垒[J].商场现代化,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