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实施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18 11:58: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供应链实施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供应链实施方案

篇1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核心型供应链;ASP模式供应链;供应链管理平台

一、 引言

目前,我国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企业主要是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相应的管理方法和组建模式都是以大型企业为基础的。而中小企业的运作模式和资本能力与大型企业有着很大的区别。中小企业一般具有如下特点:企业资金力量薄弱,信息化水平低,员工流动率高等。这些与大型企业截然不同的特点使得供应链管理在中小企业难以得到应用与推广。

但是在我国的经济构成中,中小企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统计中小企业总数约在1 000万家左右,在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部工业总量的60%、57%、40%、60%。故供应链的构建与管理不仅仅限于大型企业,必然要有中小企业的介入,中小企业对于经济的发展和整个供应链的构建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 中小型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效果不佳的原因

随着信息科技的日益月新,中小型企业已经普遍意识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实现供应链管理的技术条件已成熟,但是在实际实施中相当数量的企业仍然以失败而告终,使更多企业对供应链管理望而却步。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克服导致失败的因素,已是摆在学者和企业经营者面前,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下面本文将从企业的竞争合作观念和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方案两方面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1.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经营者没有打破交易双方利益对立的传统观念,停留在企业竞争是以竞争对手消失为目标的、对抗性极强的竞争,同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已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间的竞争。为了更快地促进企业的前进步伐,就需要重新审视竞争的目的,改变竞争的观念和方式,寻求走向双赢的竞争模式,这就是竞争合作模式,它是一种高层次的竞争境界和新的竞争观念。

企业经营者必须走出竞争就是“你死,我活”的误区,树立竞争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竞争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利润最大化,促进企业发展的正确认识。因此在现代市场中,企业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的资源来参与市场竞争,提高经营效率,而要通过与供应链参与企业进行跨部门、跨职能和跨企业的合作,建立共同利益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资源互补、信息共享,发展企业之间稳定的、良好的、共存共荣的互助合作关系,建立一种双赢关系。

2. 部分企业已经实施了供应链管理系统,但是却没有带来预期的绩效。这是因为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系统的理解与应用停留在传统的信息管理系统层面上,没有贯彻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即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整合,其具体包括:通过内部供应链管理实现企业内部“子核心竞争力”的整合,通过外部供应链管理实现供应链上企业之间核心竞争力的整合。而这些企业仅仅对内部供应链进行管理,并没有实现供应链上企业之间核心竞争力的整合。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不仅仅是要实现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对企业内部资源的管理整合,更重要的是要提供一个数据共享、数据互交的平台,从而实现企业间一种新的规则,一种新的制度,使企业间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将企业自身和外部供应商、客户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集成化系统,形成高度竞争力。

三、 中小企业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方案

根据以上分析中小企业要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企业经营者必须要树立合作竞争的观念,与供应链中企业建立双赢的合作关系;更要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供应链管理方案,正确认识供应链管理系统,利用供应链管理将链中企业高度整合,提高核心竞争力。

适合中小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方案大致有两种,核心型供应链和基于ASP模式的供应链。供应链的管理理念,重视围绕核心企业建立网链关系,供应链作为一个利益集合体,强调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关系。对于供销关系相对稳定的企业联盟,可以采取核心型供应链模式。而对于直接面对客户消费的批发零售型企业,由于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企业面对的是一个变化迅速且无法预测的买方市场,所以此类企业的合作伙伴是根据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故为了满足组建供应链的灵活性,可以采取ASP模式的供应链。

1. 核心型供应链。核心企业型供应链(简称核心型供应链)通常围绕一个在经济实力、产品特色等方面具备垄断地位的核心企业构筑,该企业特色决定了这条供应链的特色。此类供应链是由核心企业出人力、物力和财力组建供应链,将具有战略合作的上下游企业的资源、信息进行整合,并且提供信息管理、信息咨询等工作,实现信息共享,形成一条由终端客户驱动的无缝需求管道。但是供应链的节点企业之间并不存在着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它们完全是为了共同的利益走到一起来的。由文献4可知:供应链管理中的企业要获得最大的赢利值就必须采取合作策略,而减少欺骗和中立行为。这种实施方案的最大优点就是:核心企业是置身于供应链中的,是供应链中的一环,所以能够并且从自身利益出发也愿意将供应链成本降到最低,收益最大化。模型如图1所示。核心企业提供了的供应链管理平台是一个公共数据平台,促进了供应链中企业信息的交流,方便企业实现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平台由三大部分组成,网络基础设施、供应链管理服务和技术支持,其中供应链管理服务是核心,网络基础设施是硬件条件,技术支持是关键。

(1)网络基础设施。供应链管理平台是一个跨企业的服务平台,必须借助可靠的硬件系统、网络服务等在电信平台基础之上建立一个局域网。由于有电信平台作基础,供应链管理平台能够方便的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还可以方便的接入Internet,拓展了供应链管理平台的功能。

(2)供应链管理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提供库存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产品管理等服务,供应链上的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服务套餐,但是产品的需求、供应和质量等在供应链中是公开可查询的数据,只有这样才实现了数据共享。因此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跨越了“围墙”,可以更好的了解客户,实现了数据的共享,为企业提供智能化的决策支持信息,使资源在供应链上合理流动,供应和需求达到平衡,大大减少长鞭效应的危害,使供应、生产和销售流程配合一致。

(3)技术支持。供应链中的数据在链内是共享的,但是对于链外是保密的,所以核心企业要进行安全管理(包括防火墙、防病毒软件等),以确保供应链中企业机密商业数据不会被泄露,同时要负责主机监控、数据备份、数据库优化、系统升级等监控与维护。

2. 基于ASP模式的供应链。ASP,即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应用服务提供商,通常是一些第三方的服务公司。ASP模式就是通过第三方集中为企业搭建信息化所需要的所有网络基础设施及软件、硬件运行平台,负责所有前期的实施、后期的维护等一系列服务。基于ASP模式的供应链为中小企业带来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客户订购ASP的服务,以可预见的固定月租费代替大量不确定的IT投资,以最快的速度获得应用服务,免去安装、调试的诸多环节,也免去信息技术设施日常维护和管理的麻烦,无需IT维护人员。

中小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目标组建供应链,通过互联网享用ASP构建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在供应链内实现数据共享。模型如图二所示。ASP提供的服务有很多,而且所有中小企业都可能成为它的用户,所以某一条供应链中企业所定购的供应链服务必须具有如下供能:

(1)提供远程登陆的友好界面。为用户提供快速登陆的友好界面,并提供安全控件,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2)权限管理。三方提供的供应链管理平台,所有布置在该框架下的业务功能都可以通过配置,实现对不同角色使用的权限的控制。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也就是对用户、角色和功能项之间映射关系的管理。用户在供应链中扮演着某个角色或某几个角色,但是对于每个角色所对应的功能权限和数据权限是有所区别的。故当用户根据自己的口令和密码进入到ASP提供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中,所拥有的访问权限也是不同的。访问权限分为四级:允许写入,允许删改,只读,不可访问。ASP赋予用户的不同的访问权限,不但确保了数据的安全而且也实现了供应链内数据共享。

(3)数据库系统服务。为企业应用系统提供数据库支持,保证数据的录入、修改、保存,包括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并且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为数据的转换提供相应接口功能,关键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合理规定数据检索、更新的权限,另外,数据在用户和系统间通过互联网传输,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需要加密技术来实现。

参考文献:

1.Martin Christopher.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Pitman Publishing,1992:100-110.

篇2

一、消防演练的目的:

为了检验《储油溢罐事件现场处置预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使员工进一步掌握预案内容,检验应急物资储备及完好情况,按照《西部管道酒泉输油气分公司储油罐溢罐事件现场处置预案》的要求和分公司2017年应急演练计划,通过假设G-1001溢罐,特组织作业区在站员工进行储油罐溢罐事件现场处置预案演练。

二、火灾事故应急演练时间和地点:

时间:拟定于2017年7月

地点:西部管道玉门段

三、参加人员:

演练人员:储油库、加压站全体人员

观摩人员:玉门市政府相关领导、玉门市能源局、玉门市安监局、油气管道公司酒泉分公司领导。

四、现场分工及职责

1、现场总指挥:

职责:全权负责、指挥、调度、协调相关部门做好演练的准备和演练工作,取得实质性效果,为防止突发性事故的发生,减少一般性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

现场副总指挥:

职责:配合协助总指挥做好现场调度、协调指挥工作。

2、火灾扑救组

组长:王发清

成员:李万泽、严泉、张忠林

职责发生事故后,作为应急抢险组组长,负责组织应急抢险组组员对火灾进行扑救。

3、紧急疏散组

组长:张忠林

成员:杜尖全

职责:发生火灾后关闭其余作业设备,组织人员关闭阀门,安排现场停靠车辆迅速离开事故现场。

4、安全警戒组:张发祥

成员:张福、夏艳红

职责:负责事故发生后的现场警戒和事故救援进站监护工作。

5、现场协调员:杨春兰

职责:负责协调做好演练前的准备及现场协调、调度工作。事故发生后向119报警,并与相关部门进行联系沟通。

五、 应急演练的项目

1、火灾事故发生后事故报告及应急处理

2、火灾事故发生时作业人员应急疏散逃生

3、火灾事故发生后进行应急抢险火灾扑救

六、 应急演练的背景:

2017年7月下旬某一天,由于加气员谢德忠操作不当,导致加气枪接触到车辆电瓶,瞬间产生火花发生明火,致使车辆引擎盖内线路发生火灾。

七、 消防演练的程序:

1、火灾事故发生

2、人员应急疏散

3、火灾事故逐级上报

4、应急抢险火灾扑救

5、演练现场总结

八、 演练详细步骤:

火灾事故报告及应急处理:

1、贾岩峰在接到现场人员谢德忠事故报告后,第一时间启动海鑫油气站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并上报至公司应急办公室。

2、赵生毅通知油气站全体人员立即组织站内人员进行疏散。

3、王发清带领组员手持灭火器赶赴火灾现场进行火灾扑救。

火灾应急抢险火灾扑救:接到应急指挥命令后,应急抢险组组长王发清立即带领组员手持消防器材赶赴火灾现场对火灾进行扑救。

张忠林带领组员立即进行切断电源,关闭阀门并安排现场停靠车辆迅速离开事故现场。

张发祥带领警戒组进行人员疏散及警戒。

火灾事故应急疏散:接到应急指挥命令后,张发祥带领警戒组成员按照油站应急逃生疏散图进行人员疏散并对事故区域进行警戒,疏导过往车辆。

火灾扑灭后应急组组长对现场进行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火灾事故应急演练现场总结:

1、演练结束后全体集合

2、贾岩峰、赵生毅对此次演练进行现场总结。

篇3

【关键字】供应链管理;产品电子代码;实训;方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8)13―0050―02

一 产品电子代码的特征

产品电子代码,即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EPC编码体系是新一代的编码标准,它是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的延伸和拓展,是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EPC系统的核心与关键。

EPC代码由标头、厂商识别代码、对象分类代码、序列号等数据字段组成,一般为128位,可标记世界上全部的单个货物。具有以下特性:

科学性:结构明确,易于使用、维护。

国际性:不以具体国家、企业为核心,编码标准全球协商一致。

EPC系统是一个全球的大系统,可在生产、流通、存储、结算、跟踪、召回等供应链的各环节全面应用。EPC系统的附加价格较高,目前主要适用于高价值的识别对象,如运输包装单元、高档消费品等。EPC系统正在考虑通过本身技术的进步,进一步降低成本,同时通过系统的整体改进使供应链管理得到更好的应用,提高效益,以便抵消和降低附加价格。

二 基于产品电子代码的供应链管理方案模型

很多不同的公司围绕某种产品通过供应链进行合作,该链包括零部件供应商、物流服务提供商、产品制造商、销售商和售后服务提供商。对供应链的效率来说,供应链上每一点关于存货的确切信息都是需要的。

如图1所示,零部件供应商提供用于产品装配的原材料,零件和组件。物流服务提供商提供贯通整个供应链的运输及仓库等多种服务。产品制造商专注于制造消费者将会购买的产品上。经销商负责销售产品,售后服务提供商提供维护和修理等售后服务,所有这些参与者组成了产品价值链。

EPC系统在以协同的方式工作时,基于EPC标准的供应链中的数据被共享,能充分地体现出它的效率。在这个方案中零部件供应商为每一个生产出来的零部件添加一个RFID标签,并写入带有零部件标识的EPC编码。产品制造商也会为每一个产品添加一个带有产品EPC编码的RFID标签。每一个供应链下游的收货方只需简单的用自动识别解读器解读EPC,然后和发货通知单中的EPC对照检查。EPC系统在全球互联网的基础上,通过对象名称解析服务(ONS)和EPC信息服务(EPC IS)来实现全球“实物互联”。对象名称解析服务(ONS)是一个自动的网络服务系统,类似于域名解析服务(DNS),ONS给EPC中间件指明了存储产品相关信息的服务器。EPC IS提供了一个模块化、可扩展的数据和服务的接口,使得EPC的相关数据可以在企业内部或者企业之间共享。供应链各方通过EPC系统将在存货管理,偷窃事件的控制,商标鉴定,生产和再循环的提速等方面产生益处。

三 基于产品电子代码的供应链管理软件方案设计

图3所示是一个细化的用例图,它展示了供应链各方的相关活动,其中涉及到使用EPC应用的用例用深颜色显示。

四 基于产品电子代码的供应链管理实训方案

1 实训室布局设计

整个供应链管理实训室主要由四个区域构成,每个区域的出入口处都需要安装支持EPC读写的射频天线和射频电子标签读写器。

(1) 零部件供应商、制造商区域

在该区域给零部件装贴支持EPC的射频电子标签。同时也可在此区域模拟制造商,进行产品组装以及电子标签的装贴。区域的出厂处配有支持EPC读写的计算机终端,用于接受订货,完成电子标签中EPC码的填写以及扫描出厂信息,与物流服务区域之间通过平板货车运输产品。

(2) 物流服务区域

含立体仓库货架,配有平板货车,用于货物的出入库;出入库终端计算机,用于在出入库的时候读取相关标签数据,并用于数据处理。

(3) 经销商区域

配有卖场终端计算机,用于在货物进出卖场时读取相关标签数据,也可在实训中模拟买家通过网络进行购买的行为。

(4) 物联网、服务器区域

主要是后台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文件服务器以及一些网络服务器设备等,用于支持整个实训过程中软件功能的实现。

2 实训过程安排

实训开始前,由教师进行角色分配,5-8人一组,轮流担当客户、供货商(供应商、制造商)、物流服务商、经销商等角色。每个角色拥有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以及相关权限。实训的内容有:销售订单处理,采购订单处理,产品贴标签,写EPC,读标签(接货、入库、出库),物流线路运力装车安排等。由于供应商、物流服务商都可设置多个,因此供应链下游厂商可对上游厂商和物流服务进行比较选择,可组合出几十种运行方案。每个学生轮流担当不同的角色,最后给出实训报告,并根据实训中产生的数据给出数据分析和相关报表。

五 结语

本供应链管理实训方案可以让学生亲身体会EPC/RFID的技术先进性和供应链管理的整体过程。实训安排的综合性、设计性比较强。还可鼓励学生根据具体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可进行方案的对比和评价。依据此方案进行的实训中,学生普遍表现出较大的参与兴趣。

参考文献

[1] 胡险峰.RFID在协同供应链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4,(10):67-69.

[2] 王晓华,易久,纪玉超.EPC技术及其在物流仓储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6,(19):140-141.

[3] 余雷.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物联网物流管理系统[J].微计算机信息,2006,(2):240-243.

[4] 苏艳,董琳媛.EPC技术及其在零售业中的应用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19):16-17.

[5] 谢勇,王红卫.基于物联网的自动入库管理系统及其应用研究[J].物流技术,2007,(4):95-98.

篇4

NB代工企业仓库管理现状

1)NB上耗用的原材料多达千种以上,且各品脾厂商的NB型号各异,导致NB制造企业要管理的原材料有上万之众;加之现今NB制造企业大多采用JIT准时生产方式,导致仓库进料作业批次频繁,数据输入工作繁重,且易发生错误。2)目前NB品牌商大多采用CTO的订单模式,其导致企业的制造工单量少,批次多,备料需求多变,加重原料库房拣料作业的压力,易出错,库存难以实时管控。3)CTO的订单系由工厂直接出至最终用户手中,这一模式加大了出货拣料的难度及增加了出错货的几率。4)出货的压力导致NB制造企业很难对库存进行实时静态的盘点,为保证库存数据的准确性,避免缺料,仓库管理人员需要对库存实施有效的动态盘点,而传统的模式很难保证数据的正确性。为了因应以上作业的需求及管理的需要,NB代工企业投入较多的人力与物力在仓库管理作业上,而收效与投入往往不成正比。

RFID应用于原材料管理的方案

RFID与传统条形码技术相比,其优势是明显的,但其一直以来无法都到快速推广,终其原因,虽然随着RFID的批量生产,其成本已在不断下降,但与传统的条形码相比其实施成本还是要高出许多。所以如何设计出贴合产业物流运作模式的RFID回收模式,将是决定RFID应用的关键。NB代工企业的供应链存在如下特点:1)其60%的供应商本地化,且都是就近交货。2)其对国内供应商的控制力远远高于国外供应商。3)其原材料的供应包装都为工业包装,且可重用性高,回收方便。4)其供应链电子信息化程度较高,基本实现B2B的信息联网。基于以上特点,对于国内国外供应商供应的原材料本案制定了两种不同的RFID实施方案。

1国内进货实施方案

针对本地化供货商的部分可导入可回收的RFID包装模式,即将RFID直接嵌入其最小化包装容器(一般为纸箱),RFID的初始数据有供货商在其出货时,透过B2B数据接口直接抛送到企业,避免了企业的数据二次写入及加贴RFID卷标的作业,简化企业原物料做收的流程。企业在产线回收此类包装容器,并返还给供货商循环使用,此举不但节约了RFID标签的使用,而且节约了包装容器的使用,从整体上降低了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及企业库房管理的成本。

2国外进货实施方案

国外进货部门考虑到如果由供应商段实施RFID其运作成本及回收成本较高,且企业对其控制力度不如国内企业,推行与国内进货相同的方式,其可行性较差。故本方案采用由企业在收货时施加RFID,产线使用完回收RFID的运作模式。此模式某种意义上增加了收货时的工作量,单由于实施RFID后,将会大量减少后续库存管理及盘点的作业量,且由于此部分只占到整个原材料采购的40%左右,并且由于是国外供料,其进料的批次不会像国内进料那样频繁密集,所以其工作量是可控的。加之采用的定制的可回收使用的RFID,其成本的投入也相对可控。

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6月24日

一、供应链与供应链金融

(一)供应链。供应链由企业生产的扩大发展而来,传统的供应链定义认为供应链只是制造企业内部的一个物流过程,是指将企业从企业外部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通过生产的转换和销售等过程,再传递到零售商或用户的过程。伴随着产业环境的变化和企业间相互协调的重要性的上升,供应链的概念范围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之间。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不确定性的增加,企业之间关系呈现出日益明显的网络化趋势。现代供应链的概念也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包括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乃至一切前向的关系,以及与用户、用户的用户、乃至一切后向的关系。

从供应链的机构来看,供应链是动态的,并且包括在不同阶段之间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从图1可以看出,它是从初始供应商向最终用户顺流而下且不断增值的产品和服务的传递过程,也是从最终用户到初始供应商的资金流逆流而上的传导过程;同时,伴随着物流、资金流的运动,信息流也在供应链中交叉流动。(图1)

(二)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基于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创新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是指商业银行从整个产业链角度出发,开展全方位服务,将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看作一个整体,根据行业特点和产业链上各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制定金融服务方案,不仅将资金注入到核心企业,而且更有效地注入到供应链中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企业中,成为了企业尤其是部分中小企业获得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方式。

供应链金融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一个产业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核心企业,以该核心企业为中心点,将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和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即M+1+N模式),为整个供应链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目前已经成为境内外商业银行共同关注的焦点和新的重要业务增长点。

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重要意义

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站在供应链全局的高度,为协调供应链资金流,降低供应链整体财务成本而提供的系统性金融解决方案。对商业银行而言,供应链金融在风险控制技术上的创新体现为充分利用供应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动产或权利作为担保,将核心企业的良好信用能力延伸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在营销模式上的创新则体现为以中小企业为市场导向,力图弥补广泛存在于中小企业的融资缺口。从国家竞争力视角看,供应链金融由于能够降低供应链整体融资成本,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压力,增强供应链上企业从事创新的能力,从而有助于提升一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在实践中,不管是作为供应链核心的大型企业,或是获得融资的中小企业,或是为供应链提供资金流服务的商业银行,又或是为供应链提供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都在积极参与供应链金融活动中强化了自身的竞争优势,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利润。

(一)供应链金融有利于商业银行拓展业务空间,培养优质行业客户群体。《欧洲货币》杂志将供应链金融形容为近年来“商业银行交易性业务中最热门的话题”。供应链金融使商业银行以一种低风险的方式开拓高风险的市场,商业银行服务的主体是整个供应链,信用风险评估也从对中小企业静态的财务数据的评估转到对整个供应链交易情况的评估,将把握单个企业的风险转换为把握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不仅开发了新的行业客户群体,更重要的是培育了数量众多的优质客户。过去,商业银行实行大客户战略,重点服务大客户,容易使得信贷授信过于集中,进而导致贷款风险过度集中。通过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商业银行不仅可以分散信贷投放,为中小企业提供广泛的金融服务,改变过于依赖大客户的局面,而且商业银行通过对中小企业物流、信息流的长期跟踪监测,能比较容易获得企业真实的经营资料,从而发现一批成长过程中的优质中小企业客户群。同时,由于商业银行面向的对象由单一企业变为供应链整体,也将为商业银行带来更大的市场和利润回报。

(二)供应链金融可以提升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供、销链条的稳固和流转顺畅。近年来,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核心企业将创新重心不断向财务供应链领域转移,从单纯的减少自身资金占压,转变为不断提高供应链整体现金流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首先,供应链金融可以有效加快核心企业的销售回笼,加快资金周转,提高其资金使用效率;其次,供应链金融通过搭建高效的信息交换平台,可促进合同订单、发货收货、应收应付账款等信息的及时交换,使商业银行得以适时介入具有不同金融需求的供应链各环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从而降低整个供应链条经营成本;第三,供应链金融可以稳定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帮助其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从而有助于企业扩大销售。尽管多数核心企业实力强大,然而一旦供应链中的某个成员出现融资问题,不可避免地就会影响到整个链条的正常发展和竞争力。供应链金融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另一方面将商业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有效促进供应链战略同盟的形成。从表面上看,商业银行资金注入单一中小企业,但由于供应链的关联性,进入供应链的商业银行资金可以带动整个链条运转,所以核心企业也从供应链融资服务中受益颇丰。

(三)供应链金融是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手段。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很大,然而受规模和盈利能力的限制,再加上抵质押担保不足、信息不对称、抗风险能力弱等因素,一般较难从商业银行成功申请到贷款,因此常常由于缺乏短期流动资金而错失良机。供应链金融服务最大的特点是在供应链中寻找一个核心企业,并以此为出发点,为供应链整体提供金融支持。在这种服务及风险考量模式下,由于商业银行更关注整个供应链的贸易风险,对整体贸易往来的评估将弱化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本身的限制,使得更多中小企业进入商业银行的服务范围。即便某个企业达不到商业银行的某些风险控制标准,但只要这个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稳定,商业银行就可以针对这笔业务授信,并促成整个交易的实现。通过发展供应链金融,商业银行可跳出仅对企业自身信用状况评估的视角,通过深化与核心企业的合作关系,结合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从企业所处的供应链及其上下游企业间的关系考虑中小企业的还款能力,并基于中小企业在交易过程中的应收账款和存货等资产,对其提供配套融资,从而使中小企业获得商业银行信用支持,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大大缓解了因企业自身的特点所带来的融资限制。

(四)供应链金融有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范围的拓展和竞争优势的形成。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通过与商业银行合作深度参与供应链金融,使其得以控制全程供应链,为其创造了新的增长空间,提升了综合价值,稳定和吸引了众多客户。在现代物流业务中,激烈的竞争使基础性的物流服务如仓储、运输的利润率下降到较低水平,已没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现代物流的主要利润来源已经转向各种增值服务,如物流方案设计、包装分装、多式联运,供应链末端的金融服务日益成为物流服务的一个主要利润来源;另一方面,供应链金融使物流企业与供应链的合作加深,有助于形成其自身的竞争优势。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逐渐转向强调跨企业界限的整合,使得顾客关系的维护与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物流管理已从物的处理提升到物的附加值方案管理,可以为客户提供金融融资的物流供应商在客户心中的地位会大幅度提高。

三、供应链金融的主要融资模式

(一)供应链金融产品分类。(图2)

(二)供应链金融主要产品介绍

1、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以未到期的应收账款向金融机构办理融资的行为,称为应收账款融资。应收账款融资一般是为处于供应链上游的债权企业融资。债权企业、债务企业(下游企业)和银行都要参与其中,且债务企业在整个运作中起着反担保的作用,一旦融资企业出现问题,债务企业将承担弥补银行损失的责任,这样银行就进一步有效地转移和降低了其所承担的风险。

2、仓单质押业务。仓单质押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以仓单为质押物,给予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出质人)一定金额融资的授信业务。仓单可以分为标准仓单和非标准仓单。标准仓单是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由期货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在完成入库商品的验收、确认合格后签发给货主并在期货交易所注册生效的提货权凭证。标准仓单经期货交易所注册后,可用于进行交割、交易、转让、抵押、质押和注销等。非标准仓单是指由商业银行评估认可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出具的,以在生产、物流领域有较强变现能力的通用产品为形式表现的权益凭证。从中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物流金融的业务领域出发,非标准仓单质押业务更具有代表性。

3、保兑仓融资模式。保兑仓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以控制经销商向生产商购买的有关商品的提货权为手段,为经销商提供融资授信,并对应其销售回款的金额逐笔释放货物的货权。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会尽可能争取生产商对经销商付款的担保或对货物的回购责任,并争取由可以信任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为货物进行全程监管,以规避业务风险。

4、动产质押业务。动产质押业务是指银行以企业的自有动产作为质押物向企业办理融资的业务。动产质押业务能有效地盘活企业资金、拓宽融资渠道,供应链上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均可申请办理此项业务。

5、未来货权质押融资。未来货权质押融资指企业采购物资时,凭采购合同向金融机构融资支付货款,然后凭融资机构签发的提货单向卖方提取货物的业务。其特点是以企业未来货权进行质押来获得融资,无需额外担保、抵押。

四、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现状

国内供应链金融始于1999年深圳发展商业银行在当地开展业务时进行的探索与尝试。2005年深圳发展商业银行在全国率先推出“供应链金融”服务,经过几年的探索,目前已初步整合了20多项产品和服务,包括动产现货质押、提货担保、先票/先款后货、成品油提单质押、国内保理、商票保贴、未来货权开证业务等产品,建立起供应链金融运营体系。

伴随着深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成功开展,国内很多商业银行也积极发掘其中的巨大市场,并投身到供应链金融业务,提供“供应链融资”、“贸易融资”、“物流融资”等名异实同的类似服务。紧跟着深发展、民生、浦发、招商等中小商业银行和四大商业银行也相继推出供应链金融服务。如工行依据供应商与核心企业之间的真实交易关系和付款约定,以订单或应收账款所产生的现金流作为还款来源,向中小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产品,重点支持大型优质企业的上下游中小企业;中国银行陆续推出“融货达”、“融信达”、“TSU”、“供应商融资项目”等一系列集银行、保险、物流、保理等业务特点于一身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浦发银行提出“供应链融资”的整体服务解决方案,将供应链融资服务、供应链电子化服务和离岸银行服务统一于“供应链金融”的服务方案中,提供的服务包括信用服务支持、采购支付支持、存货周转支持和账款回收支持。民生银行推出动产质押业务与应收账款及票据的全系解决方案等。同时,渣打、汇丰等以传统贸易融资见长的外资商业银行,也纷纷加入国内供应链金融市场的竞争行列,供应链金融服务成为热点。

五、对商业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的一些想法及建议

(一)加强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供应链金融业务伴随着资金、货物商品、单证仓单等的流动,也存在着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运营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等各种潜在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如何结合风险来源加强相应的风险管理,有效控制风险,是供应链金融业务能否成功的关键。

1、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产业链群。鉴于供应链金融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还属于较新的业务,应当采用稳步推进的原则,选择生产经营稳定、与商业银行合作程度较高的产业链群,如钢铁、汽车、石化、电力、电信、煤炭等,产业链比较完备、行业秩序良好、与商业银行合作程度较高,以后再逐步扩大运营范围至其他行业。另外,商业银行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时要选择具备一定的规模,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商业信誉和影响力的核心企业,同时,不断优选供应链成员企业,通过调阅财务报表、查看过去的交易记录和实地调查等多种手段,帮助核心企业制度性地评估供应链成员企业,对各合作企业进行严格筛选,保证供应链及供应链金融的有效发展。

2、通过多方合作加强对融资企业的监管。为了防止供应链上单个融资企业的问题引发整个供应链的灾难,商业银行应选择一个强大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并与其信息共享、充分合作,加强对融资企业的信用管理。物流企业可为供应链提供信息、仓储和物流等服务,帮助商业银行监控物流和企业动产,达到商业银行控制货权的目的。商业银行在给整个供应链融资和服务的过程中也会掌握整个供应链企业的经营信息,减少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能力。为保证信息传输的及时准确,实现信息共享,促进成员间加深信任,商业银行可依托互联网技术,通过ERP系统平台,利用EDI等信息处理技术,建立物料与资金数据高度共享的信息网络,以保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协调,实现供应链金融服务与物流、信息流活动的无缝整合,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共同创造、共同发展、共享成果的共赢关系。

3、建立应急处理机制。供应链金融是多环节、多通道的一种复杂系统,容易发生一些突发事件。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预警系统与应急系统,对突发事件的发生有充分的准备。商业银行要时刻关注供应链运作情况,掌握供应链企业的内部薄弱点,观测外部环境的发展趋势,对于一些偶发但破坏性大的事件,必须预先制定应变措施和相应的工作流程。同时,要建立一整套预警评估指标体系,当指标偏离正常水平并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发出预警信号,在预警系统做出警示后,启动应急处理预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工具或方案,规避、降低或管理最大最紧要的风险。

(二)对供应链金融实施方案进行优化。供应链金融实施方案就是指商业银行在有约束条件或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在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时所制定的决策方案。对供应链金融实施方案进行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实现流程再造提高服务效率。世界先进商业银行的经营实践表明,流程再造有利于商业银行更好地为客户提供迅捷、有针对性的服务,而这正是供应链金融的内涵。特别地,商业银行应针对供应链金融的特点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流程进行设计改造。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呈现出额度小,频率高,要求速度快,时效性强等特点,其与商业银行传统的信贷审批制度极不相符。因此,就需要商业银行适度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办贷链条,优化授信流程,提高信贷审批质量和效率,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特点。如由总行信审部成立专门的贸易融资业务审批室,分行一级抽调审批人员在贸易融资部进行该项业务的审批,提高贸易融资业务的审批效率。

2、尝试业务外包。所谓业务外包就是将供应链金融中不属于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的部分物流、信息流管理工作予以外包,主抓资金流的管理与控制。建立物流监管方合作和评估体系,通过合格第三方的仓储、运输和现场监管的专业操作,实施物流监控。业务外包不仅可以使商业银行更加专注于资金流的管理与控制,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风险的转移和分散。

(三)创新设计供应链金融产品。在供应链金融运作中当业务不能满足客户和市场需求时,商业银行应从客户需求出发,对原有产品进行创新或重新组合,积极研发服务新品,提供管理、营销、现金管理、重组企业供应链、供应链融资等一系列的创新服务。

篇6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UPS;产融结合

供应链金融是金融机构、物流企业、信息集成商在物流服务过程中向客户提供的集物流运输、金融服务和解决方案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模式,针对供应链运作的全过程,通过信息共享、协调和组织合作等方法集成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促进供应链各参与方收益-风险最佳匹配。Martin R. Fellenz等(2009)认为,以往针对供应链的研究,仅关注物流和信息流,忽视了对资金流的关注,造成了低效的供应链管理;面对企业要求优化供应链财务管理的迫切性,致力于提高整个供应链效率的专门的金融服务随之产生,即供应链金融。Leon Busc(2008)的调查结果显示,各企业的延期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等很多资金都浪费在低效的运营上,而供应链金融灵活性和易于实施的特点,极大地补充了现有的应收和应付实施方案的不足。

供应链金融的兴盛,同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和信息网络迅猛发展密切相关。全球范围内,UPS是全球最早从单一物流服务商向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商转型的先驱性企业,锻造了全球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的经典案例。

一、UPS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主要优势

UPS 成立于1907年,最初只是一家投递服务机构,自成立以来,变革创新成为了这家公司的基因,而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物流金融战略变革,是UPS诸多伟大变革创新的经典示例。对UPS而言,开展供应链金融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得天独厚的物流产业基础。作为全球最大的集快递、包裹、货物、物流为一体的综合快递公司和全球第七大航空公司,覆盖全球的物流产业基础赋予了UPS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依托其覆盖全球的服务网络、设施以及其卓越的运营绩效,UPS具备了由“运输配送公司”向“全球商务同步协调者”的物质基础。

二是风险控制成本优势。与传统银行相比,UPS作为一个物流企业,在整个融资过程中,抵押物(存货)始终掌控在UPS手中,从而有效控制了违约时的风险底线;另一方面,UPS多年发展起来的货物全球跟踪系统使贷款方可以随时掌握货物的动向,从工厂、海关到仓库,一切尽在掌握,即使借款人出现了问题,UPS的处理速度也要比会计师甚至海关机构快得多;最后,凭借UPS多年建立的针对外贸企业的客户信息系统,它可以真正了解那些规模不是很大,但却资信状况良好的中小企业的信息。显然,UPS做存货融资,风险要比传统银行低得多。

三是廉价的资金成本。UPS资本的成长来自于UPS产业护航下的高信用评级和低成本资金,UPS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时被穆迪和标准普尔评为3A的企业。卓越的信用评级使UPS从一开始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享受了比花旗、汇丰这些有着百年历史的银行巨头们更低的资金成本,而在银行业务的金融杠杆作用下,资金成本优势将被放大,从而成为UPS金融的核心竞争力。为了拓展产融模式,UPS在很多地区采取与银行合作的模式,将利差收益让渡给银行,在让渡利差收益的同时,UPS获取了物流增值服务的收益。

四是高效的融资效率。UPS的客户通常在其产品装(柜)箱的同时就能凭提单获得UPS资本预付的货款,物流运输和融资业务的办理是同时并行的。而银行的物流金融业务一般必须在货物装运完毕后再凭相应单据向银行要求预付货款。比较而言,显然UPS更为简捷方便,融资效率更为高效。

五是独到的违约处置机制。大多数从事金融物流的金融机构一般都没有从事商品贸易的工作经验,与商品市场也缺乏必要的沟通和联系,因此当因债权需求处置货物时,货物变现常常会遇到很多困难。而UPS作为国际一流的物流企业,同客户保持长期合作的关系,与该行业内部的供应商和销售商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处置违约货物时能够享受到诸多的便利而具有一定优势。

二、UPS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主要措施

UPS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目的是实现UPS从“包裹运送公司”到“全球商务同步协调公司”的战略转型,核心内容是从提供货物运输、配送服务,到提供基于客户个性化需求的货物配送、全球货运、金融服务、邮件包裹服务和业务拓展咨询等一揽子服务方案。为此,通过一系列的兼并重组后,UPS 形成四大支柱部门,传统业务及创新业务构成了UPS供应链解决方案的服务体系:

UPS包裹快递公司:负责传统的UPS 业务,即国内、国际包裹、文件快递业务。

UPS物流公司:主要提供供应链和电子商务,其目标是设计、再造和管理供应链的所有或任何部分,如运输服务、电子商务物流、全球服务和供应链管理。

UPS资本公司:负责内部和外部金融服务,包括C.O.D增值服务、设备租赁、电子发票与支付、全球贸易金融、保险。

篇7

 

近年来企业对信息化人才需求不断扩大,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调研,将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开设方向更改为ERP方向,主要培养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并承担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系统开发、维护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1 人才培养计划

 

1.1 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面向武汉、北京、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服务ERP软件企业和生产企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适应ERP实施及ERP应用岗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有一定的计算机软件专业软件编码与应用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企业信息化的业务流程,能编写企业ERP实施方案,对企业内部管理有一定的了解,并熟悉项目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2 培养模式

 

本专业以岗位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提取典型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为基础分析并设计教学内容,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方法(图1)。

 

1.3 职业范围

 

本专业学生职业范围主要涉及信息咨询服务、现代企业的信息管理行业等。下面按从事ERP实施的工作流程提取典型的工作任务,同时根据就业岗位对职业能力总体要求进行设计及取得的资格证书进行规定,具体如下:

 

1.3.1 主要就业岗位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1)专门化方向:ERP应用

 

2)主要就业岗位

 

学生可以从事企业管理信息化咨询顾问、管理软件顾问、ERP实施顾问、ERP售前顾问、ERP系统运维工程师及ERP售后顾问等岗位的工作。

 

3)职业能力

 

要求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4)典型工作任务

 

典型工作任务主要涉及到产品推广及演示、企业需求实施方案设计、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软件售后技术服务及客户培训及服务。

 

1.3.2 职业能力要求设计

 

1)专业能力要求

 

要求学生具备优秀的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基本社交礼仪和处理日常办公事务能力;会计帐务处理基本能力;ERP系统的现场实施工作和项目管理;编制项目实施文档、对项目进行管理与协调;常用数据库管理和维护能力;ERP系统软硬件安装、部署及配置、调试能力;了解软件开发流程。

 

在职业能力中,专业能力是信息管理专业(ERP方向)毕业生胜任职业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

 

2)方法能力要求

 

学生要具有独立学习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决策能力、制订、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方法能力是毕业生基本发展能力。

 

1.3.3 社会能力要求

 

1)解决ERP系统使用中客户碰到的问题,维护客户关系,提高客户满意度;

 

2)工作态度严谨认真、善于沟通,能在压力下工作;

 

社会能力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它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2 行动领域

 

2.1 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转化

 

本专业以岗位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推导出学生要求掌握的行动领域,通过行动领域制定出相应的学习领域,通过学习领域,转换成学生要学习的相关专业课程。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换如下所示:

 

2.1.1 工作过程:企业ERP需求方案设计及实施

 

在行动领域上,学生要能掌握ERP原理的相关概念;具备文档的编排能力,有企业管理模式及业务流程分析能力,能根据客户需求,编制实施方案;基础会计帐务处理能力、费用分配、成本计算的综合应用能力;使用会计知识和财务管理软件的综合应用能力;能使用会计知识和ERP管理软件(供应链)的综合应用能力;能理解物料从供应商到消费者之间的物料流动过程。

 

通过行动领域制定出相应的学习领域,学习领域转换成学生要学习的相关专业课程,主要有信息管理学、会计基础、财务会计、企业管理ERP沙盘、组织设计与流程优化、ERP财务管理及实训、ERP原理与应用、企业经营管理实务、ERP供应链管理及实训、ERP生产制造管理及实训、办公自动化实训及ERP项目实施等课程。

 

2.1.2 ERP软件开发及售后技术服务

 

在行动领域上,学生要能结合数据库和计算机编程知识,对ERP管理系统进行软件的日常维护、故障排除和性能优化的任务。

 

通过行动领域制定出相应的学习领域,学习领域转换成学生要学习的相关专业课程,主要有Java基础、C#编程技术基础、数据库应用技术、数据库高级编程及Oracle数据库管理等课程。

 

2.2 教学活动安排(本表主要体现专业课程),见表1。

 

3 人才培养的实施与保障

 

为了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需开展一序列的工作,主要以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为载体,围绕专业认知、企业文化理念、职业技能训练、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养成、职业习惯培养展开的,旨在通过系列专题活动的开展,配合专业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全面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4 教学活动的实施与保障

 

校内建立会计手工做账实训室、ERP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实验室,校外根据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学需要,也作为校内实训基地的必要补充,建立了几个形式多样、功能明确的校外实训基地,聘请了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及技术能手参与学生顶岗实习指导。通过置身于企业工作环境,体验企业工作方式,感受企业文化氛围,提高学生感性认识和职业技能水平。专业教学团队由专任教师,学院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专任教师全部具有双师素质。

篇8

[关键词] ERP ERP管理 集团信息化管理

一、ERP的定义及现代集团企业面临的困境分析

1.ERP的定义: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是融合了先进的管理理念的管理软件,从本质上讲,ERP并不是一个软件,而是一个融入了现代管理手段系统管理工程。

2.现代集团企业面临的困境分析:世界步入网络时代,企业集团面对经营全球化发展同时,面临着集团企业全球化经营管理。面对全球化经营环境的变化,集团企业必须建立快捷、高效、动态的反应财务管理系统,但企业传统经营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

第一、市场信息传递不及时,供需(销售与生产、采购与生产、人力资源与生产需求)矛盾突出资源供需不均。

第二、企业资源无法充分共享。集团企业下属各个企业成为信息孤岛,企业资源无法进行高效配置。

第三、全球化供需链矛盾突出。在集团企业全球化经营时逐渐出现了新型的供需链关系,集团企业供应链成本过高。

第四、缺乏有效的企业监控系统。财务管理仅限于事后核算而无法实施监控,无法实现“协同作业,集中管理”。

第五、企业管理理念无法有效贯通集团企业上下,策略缺乏统一性致使集团企业运营效率低下。

第六、缺乏集团企业信息内部传递的即时性。集团企业全球化经营有鉴于地理位置的分割,无法即时掌握瞬息万变的全球市场动态。

集团企业面对着全球化经营发展战略,传统企业经营管理方式无法满足集团企业全球化管理需求,在全球化环境下催生出企业资源规划(ERP)以满足集团企业全球化管理需求。对集团企业的资源信息应进行远程控制、管理,是企业资源规划(ERP)作为现代集团企业管理手段,它的核心管理思想体现了“协同作业,集中管理”,目的在于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集中式的信息管理平台,促使集团企业管理信息化、一体化,支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用友ERP-NC管理软件特点

国内最大的财务软件公司,北京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顺应时代的管理需要推出的ERP-NC(用友新世纪)管理软件。对企业集团来说,使用用友ERP-NC管理软件,能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主在体现在:数据集团,业务协同;核算统一,操作规范;资金集中,资源共享;实时监控,运筹帷幄;信息准确,报告及时。

用友ERP-NC管理软件支持当今世界流行的现代管理方法与技术,可根据用户自身的要求运用ERP管理技术;系统能显著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企业的质量效益、经济效益、工作效益和管理效益。

1.用友ERP-NC管理软件总体架构

用友ERP-NC管理软件采用EJB、B/S、用友中间件、组件技术及移动计算等技术平台;预警平台、动态会计平台、工作流平台、数据交换平台、二次开发平台及商业智能平台等六大应用平台;客户化、财务系统、供应链系统、生产制造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集成数据管理中心、商业智能及电子商务等功能模块平台;在上述平台的基础上为企业全面应用解决方案及各类专项应用解决方案,从而达到“协同商务,集中管理”的企业管理目标。

2.用友ERP-NC管理软件功能模块在企业中的应用

用友ERP-NC管理软件的各功能模块主要有:客户化、财务系统、供应链系统、生产制造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集成数据管理中心、商业智能及电子商务等,这些功能模块在企业中应用体现在如下:

(1)客户化工具:客户化是专门为咨询顾问,实施顾问,企业高级IT管理人员提供的快速客户化配置工具,提供标准的实施方法及管理模板,达到快速实施的效果,充分体现了系统的灵活性及强大的配置功能,更加符合企业个性化的要求。

(2)财务系统: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主要完成日常的财务核算,并对外提供会计信息。主要包括:总账、现金银行、应收管理、应付管理、报账中心、存货核算及固定资产等功能模块。管理会计提供了计划预算控制、责任中心的考核、成本管理及资金管理等内容,为内部经营决策提供会计信息。主要包括:预算管理、成本管理、项目成本及资金管理等功能模块。系统所有基础数据可引用为会计科目的辅助核算,从而做到辅助核算的集团应用与基础数据的集团应用保持一致,辅助核算可灵活设置,通过自定义项的方式允许用户设置任意多外自定义辅助核算。在动态会计平台上可对所有功能模块传递来的各种单据进行会计处理,并生成相应经济业务的会计凭证,传递到总账模块。集团级权限的人员可对属下公司的相关资料进行查询、统计及加工,即时了解属下公司的动态情况,达到集中管理的目标。

(3)供应链系统:主要完成日常的购、销、存及其他物流管理的录入、查询及统计功能。包括:VRM供应商管理(采购合同管理、采购价格管理及供应商评估)、采购管理、采购订单管理、发票校验、质量管理、PRM渠道管理(销售合同管理、销售价格管理及渠道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分销资源计划、委外加工及配送运输管理等功能模块。拥有集团企业级权限的人可对属下公司实时的物流情况进行控制。

(4)生产制造系统:由工程数据管理、主生产计划、重复生产排程、物料需求计划及生产订单管理组成。在充满竞争多变的环境下,采用敏捷制造的管理思路构架系统,使系统可对电子、家器、装配及制造类的企业有良好的支持。

(5)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是国内第一家具有专业管理软件开发厂商背景的CRM中高端产品,首家实现了企业内部资源管理ERP和客户关系管理CRM的系统集成,提供了CRM与电子商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6)人力资源系统:提供人力资源日常的录入、查询及统计管理功能。包括:薪资管理、福利管理及人事信息管理等。

(7)集成数据管理中心(IUFO):是一种全面面向网络应用的基于WEB的网络分布式表格处理软件。通过权限管理来控制,那些人可对IUFO报表进行操作,属下公司可对生成的报表向上一级公司进行网上报送,到集团级就可生成合并报表。

(8)商业智能:主要由EIS、DSS(决策支持系统)、EVA(企业经济价值评估体系)构成,对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管理。

(9)电子商务:包括员工自助、网上采购、网上销售、网上报税及网上银行。

三、如何实施用友ERP-NC,使集团企业顺利实现“协同作业,集中管理”集团企业的ERP实施与管理必须分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要建立一支ERP实施和管理的核心梯队,该梯队由核心团队(该团队核心人员至少包括ERP实施负责人、ERP技术责人(最好由软件提供方提供)方、财务负责人、采购负责人、库存管理负责人、人事部负责人、生产部负责人)和二元梯队(由ERP核心人员领导的小团队)。

第二阶段是ERP软件培训。该培训主要是针对ERP核心管理团队的培训,使每一位核心团队成员对ERP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经过ERP培训后,ERP核心梯队根据集团企业的管理要求,设计ERP实施与管理方案和确定ERP管理的岗位及其权责(由二元梯队设计)。

第三阶段是ERP实施与管理核心团队根据集团企业管理要求制定ERP实施方案,并结合ERP实施方案应用ERP软件的“客户化工具”设计基础参数。ERP软件参数设计必须具有集团企业ERP管理的全局性,设计的合理性关系到下一阶段(ERP模块实施)的实施是否符合原设计的管理方案,它直接关系到ERP管理应用效率(协作与ERP管理了率);

第四阶段是ERP模块实施优先步骤。ERP模块实施应遵循由易到难, ERP财务系统(包括总账、现金银行、应收管理、应付管理、报账中心、存货核算、固定资产功能模块以及预算控制、责任中心的考核、成本管理及资金管理功能模块)、人力资源系统以及集成数据管理中心(IUFO)是实施的第一步骤,因为这是ERP的一个基础系统,也是ERP实施与管理最容易实施的一块;实施的第二步骤是供应链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以上两大步骤所涉及的ERP软件模块是ERP应用的核心模块,也是比较容易实施与管理,有能力的集团企业建议合并在一块实施;实施的第三步骤是生产制造系统、电子商务以及商业智能,这一步骤所设计的ERP三个子模块,建议根据ERP实施与管理方案独立实施与管理,待上述各模块运行成熟后再并入到ERP系统。以上ERP实施步骤可分批独立实施并试运行,从中发现问题并改善,可根据集团企业管理要求试运行成功后正式实行集团企业ERP上线运行。

第五阶段是从ERP实施与管理核心队员中选出合适人选建立集团企业ERP日常维护团队,以维护和优化集团企业的ERP运行。

四、用友ERP-NC管理软件应用效果

用友ERP-NC管理软件适用于企业集团的管理模式。通过在企业中应用能能达到:高度集成及一体化控制、完善的信息化管理、集团公司实时监控。

1.高度集成及一体化控制

经营管理各环节的高度集成化,实时处理,管理与控制一体化,供、产、销、人、财、物的数据处理与管理的一体化,所有与财务有关的数据均可自动处与生成凭证,强化“第一线”原则与“第一时间”原理,所有数据从经营管理“第一线”采集,从原始数据开始实时地、多系统、多模块的联机处理各系统、各模块。各管理业务的数据相互关联,运转流畅,可即时互相传递与获取,实时地将所有信息“第一时间”反馈给“第一线”,并实时地控制“第一线”的经营活动。

2.实时监控

用友ERP-NC管理软件,适应网络经济的特点和国际化应用,提高对不同行业财务业务管理核算的适应性,加强对集团管理模式的支持,为企业提供财务、业务电子工具、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规范化、建立在线实时控制体系,帮助集团管理者控制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益、使企业值最大化,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

应用用友ERP-NC实现集团企业信息化管理,确实可以帮助集团企业达到提高管理效率,节约管理成本。但我们不能忘记ERP-NC软件只是一个管理工具,在我们应用用友ERP-NC提高集团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同时,还应注重集团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企业文化的建设,只有把集团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企业文化融入到用友ERP-NC的应用中,才能发挥它独特的功效。

参考文献:

[1]用友ERP-NC企业应用全面解决方案用户手册

[2]徐广成:基于ERP的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整合与协同―――有效支撑集团财务战略.山东商业会计,2009(1)

[3]文/ 李文华: ERP- NC 财务软件在邯矿集团的应用. 中国煤炭工业,2008(8)

篇9

关键词:烟草; 两打三扫; RFID; 物流;前景

1  引 言

国家烟草专卖局行业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决策系统)在全国烟草商业企业已经正式运行一年多了,通过在工业企业的件烟下线环节实施件烟打码、工业出库环节实施件烟出库扫描,很好的完成了国家局在全国烟草工业企业决策系统的要求,目前系统运行情况良好。

国家局打码到条项目已正式启动。它要求在商业环节对分拣领用出库的件烟实施扫码(即三扫)、对每日分拣条烟按订单打码(即二打),使每条卷烟具备唯一的身份识别码,实现卷烟成品物流全过程痕迹管理,获取准确真实完整的卷烟库存和销售数据。

应国家局要求,各商业企业将陆续实施打码到条项目的工作。为更好的配合国家局打码到条项目在各商业企业的实施,提高运行效率,同时也要尽可能少的改变目前的现有物流仓储模式,使用托盘作为多件烟载体,采用托盘标识关联件烟信息的方式,使件烟条码信息采集系统能够简单快捷的采集相关信息,准备在商业入库环节实施逐件到货托盘件垛关联和整托盘到货入库扫描的工作,在商业分拣领用出库环节实施整托盘出库扫描的工作。

2 福州烟草应用RFID提升仓储数字化管理

2.1 应用背景

2006年,作为生产经营决策系统的延续,国家局打码到条项目已正式启动。它要求在商业环节对分拣领用出库的件烟实施扫码(即三扫)、对每日分拣条烟按订单打码(即二打),使每条卷烟具备唯一的身份识别码,实现卷烟成品物流全过程痕迹管理,获取准确真实完整的卷烟库存和销售数据。

2007年,国家局、省局提出要求加快进行“一号工程”打码到条项目建设。因此,福州烟草作为商业企业需要在原“一号工程”一打两扫的基础上增加出库扫码、条烟打码两项工作。出库扫码要求对每件出库卷烟进行扫码,是新建设内容;条烟打码则要求分拣时在每条卷烟打上国家局统一的32位码,可以在我省原打码系统上升级改造完成。为此,省局专门发文指示,各地市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RFID整托盘扫码出库、固定传送带扫码出库、手持扫描仪扫码出库三种形式之一进行建设。

2.2实施方案

根据福州物流中心实际情况,经过论证研究,决定采用RFID整托盘出入库方案,并进一步深入论证设计了详细实施方案。

方案主要建设内容:重组福州烟草入库、出库流程:在入库环节,对于逐件到货的件烟,在入库扫描的同时采集一号工程件烟条码,通过RFID设备将条码数据写入相应托盘的电子标签;对于整托盘到货的件烟,通过RFID设备扫描电子标签实现整托盘扫码入库。在仓储环节,使用RFID移动设备进行垛信息调整。在分拣领用出库环节,通过RFID移动设备从电子标签中读取件烟条码数据,完成分拣领用出库扫描。

在系统集成上,建设物流仓库完善的无线局域网环境,库内任何地方移动扫描设备都可以通过无线方式接入局域网,为仓储全过程数字化管理打好网络基础。在设备选型上,从物流仓库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以移动小车为主的选型方案,共选用两套固定埋入式扫描器、5套移动小车式扫描器。固定式扫描器(地埋)安装于两个仓库的入库口,主要用于工业到货入库件烟堆垛。移动小车分布于两个出库口及库内其他任意位置,主要用于整托盘出库扫码,也可以作为垛信息调整使用和入库口固定式扫描器的备用。

2.3 采用标准

RFID芯片标准:ISO 18000-6B

托盘标准:1200mm×1000mm

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 802.11b,IEEE 802.11g,IEEE 802.11n

2.4 流程说明

2.4.1逐件到货入库扫码

在件烟逐件入库环节,通过固定式扫描器或者手持PDA采集件烟上的32位条码,交由控制系统进行一定的逻辑处理后得到每一个垛对应的件烟条码包信息,在系统中保存,以便后续需要使用件烟条码包进行操作时使用。

2.4.2垛信息写入

在件烟堆垛完成后,需要进行写电子标签的操作即垛信息写入。通过扫描托盘上的任意一个件烟条码,从条码包数据库中获取到相应的条码包数据,控制RFID设备将条码包数据压缩写入到电子标签中,并将写入结果通过信号灯进行显示.

2.4.3整托盘到货扫描

在整托盘件烟入库环节,使用RFID设备读取托盘上电子标签内的数据,通过解密解析得到对应的件烟条码信息,完成整托盘件烟入库扫描,并将读取结果通过信号灯进行显示.

2.4.4垛信息调整

在仓储环节,由于托盘上的件烟可能损坏、人为调换等客观情况存在,需要在托盘上具体件烟发生变更的时候进行电子标签数据或者系统中件烟条码组信息的修正操作,以便保证托盘中电子标签的数据或者系统中件烟条码组信息与托盘上具体件烟的条码数据正确的对应.

2.4.5按垛分拣领用出库扫描

在分拣领用出库时,利用RFID读写设备读出托盘上电子标签的数据,通过解密解析得到对应的件烟条码信息,满足分拣领用出库扫描采集件烟条码信息的需要,保证分拣领用出库扫描系统的正常数据采集.

2.4.6清除关联信息

在分拣领用出库扫描环节,扫描后的整托盘件烟会拆垛成件,拆件成条,此时不再存在托盘件烟关联的信息,需要对托盘中电子标签进行清除托盘件烟信息的操作,以保证空托盘正确地进入下一次物流循环.

2.5 应用效果

RFID整托盘出入库项目在福州烟草的实施,实现了商业库内卷烟数字化管理,在实际运行之后,效果良好。一是效率高,件烟堆垛后用固定式扫描器将垛信息写入托盘芯片只需2-3秒,且由于是地埋式,不影响叉车行驶,操作方便;移动小车整托盘扫描出库时也只需要5-8秒,且由于位置灵活,可放置于电梯口使用,相当方便。二是运行稳定,RFID芯片不受环境、气候影响,数据安全性高,由于移动小车的灵活性和多功能性,可以保障业务运行的连续性。三是操作方便,整体方案设计与库区融合性高,位置合理,方便叉车操作,做到尽可能的与原有操作模式统一。

不足之处有:移动小车采用WINDOWS CE操作系统,硬盘容 量小,无法安装更多的软件系统,影响RFID软件系统拓展功能,与仓储管理系统的集成有较大难度;由于我省没有实现工商整托盘联运与供应链系统对接,入库件烟堆垛时间较长,需要较大人工劳动.

3. RFID技术在烟草行业应用前景分析

福州烟草因国家局“一号工程“打码到条项目建设要求而实施RFID整托盘出入库方案,但是RFID作为近年来最热门、最有发展前景的信息技术之一,它的使用绝不仅仅局限于打码到条项目。RFID技术因其存储容量大、同时识别数量多、非接触识别等特点必然在烟草物流行业得到更加广泛深入的使用。

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RFID在烟草行业中可以拓展的应用有:

3.1结合库位实现仓库管理

现代物流的管理是仓库不是用来存放货物的,而是用来中转货物的,出入库的效率关乎到物流的效率。基于RFID存储容量大的特点,将托盘库位信息写入芯片后,实现RFID系统与仓储管理系统的集成,能够提高货物出入库效率,实现存放位置及数量的统计、货物位置检索的自动化,以便于管理。入库时,自动识读托盘上的电子标签,通过仓储管理系统自动分配库位提示叉车工存放在指定位置上并将确认数据回传仓储管理系统数据库中。出库时,通过仓储管理系统检索数据库,从指定位置上取货,并由电子标签的信息确认货品的种类和数量,做到准确无误,实现自动化先进先出。

3.2卷烟托盘运输管理

托盘是物流产业中最为基本的集装单元,它随着产品在生产企业、物流企业、零售企业和用户之间流通,它与产品生产线、产品包装、叉车、货架、公路铁路运输车辆、轮船、集装箱和仓储设施等方面均有较为严格的尺寸匹配关系。因此,托盘标准是物流产业最为基础的标准,托盘的标准化直接决定了物流标准化进程和现代物流产业的运作成本。在烟草行业结合国家标准制定行业托盘标准、RFID芯片标准及系统集成标准后,RFID技术可以在托盘的下述作业环节中得到应用:工业整托盘存储、工业整托盘出库、工商整托盘运输、商业整托盘到货入库、商业仓储托盘货箱变更或零散货箱拼装、商业整托盘出库。更可以在包括两烟物流整合、工商物流整合和行业物流向社会物流转型等烟草物流行业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3卷烟供应链管理

在卷烟生产直至销售的过程中,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是提高效率与降低成本的重要因素。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是能够依靠ERP系统提供的信息,对整个供应链商品有整体的可见性。但是,整体可见性依赖于良好、准确的数据。

RFID技术是一种符合自动数据捕捉的方法。一个RFID标记符,就像是一串电报字符,对光线等自然、气候条件几乎没有需求,它可以在移动状态下更新和传输数据。卷烟从离开生产线时起就根据需要在烟盒、烟条、烟箱或烟垛上设置电子标签,并将与该单位产品的相应数据对标签的编码进行赋值。在这以后的出厂、运输、入库、在库管理、出库、配送、销售等整个过程都要使用这个电子标签,并随时通过网络检索产品信息进行商品管理。因此这种应用了RFID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透明的管理,将极大促进行业工商零消四个环节的信息共享。RFID技术在供应链管理当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和发展空间,它消除了货箱里或托盘上卷烟成品的混淆现象;保证将正确的产品送达正确的地点;实现了自动分拣操作,免除了人工操作;可以做到产品资料的全线跟踪,使产品供求更为合理、迅速。

4 结 论

RFID技术是当前最有发展前景的信息技术之一,也是当前物流行业三大热门技术之一,在国家相关标准建立出台之后,它将在社会各行各业发挥出基础性作用。烟草行业物流在物流行业当中具有重要地位,这些年随着烟草行业改革的深入,集团化、规模化运作趋势越来越明显,许多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已经开始积极引进应用RFID技术进行卷烟库内整托盘管理、工商整托盘联运。福州烟草作为福建省第一家引进应用RFID进行卷烟整托盘管理的烟草商业企业,得到了省局、市局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体现出RFID技术的重大推动作用。RFID技术在应用当中体现了高效、准备、安全、方便的特点,特别是基于网络化数据采集共享的特点,将为以后行业现代物流建设,物流整合提供强大的助动力。福州烟草将继续深入探索推广RFID技术,为推动福州烟草现代物流建设插上滕飞的翅膀。

篇10

关键字: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库存控制模型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末,传统库存控制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经济环境,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研究库存控制问题成为热点。该环境下,传统的库存控制方法暴露出种种缺点。

二、供应链管理下库存控制研究现状

随着近些年库存控制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学者加快对这方面研究,取得如下成果:

黄培清等提出改善供应链库存管理的几项措施:为供应链库存管理而设计;保证在供应链集成管理中的有效信息传递;克服组织障碍,重新设计组织激励,研究和建立供应链性能量度;加强理解不确定性。

徐贤浩等提出了供应链网络结构模型,引入了供应率和需求率两个变量,建立了供应链网络结构模型的多级库存控制模型,根据经济批量原理,求出了最佳订货批量和最佳订货批量周期。

张得良等研究了供需双方在订货数量折扣下,如何运用连续价格折扣和非连续价格折扣的形势,确定经济订购批量问题。

通过对上述库存研究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库存控制研究有如下特点和不足:

(l) 对库存控制的研究逐步向复杂化、集成化发展,越来越重视企业间的协调。

(2) 研究只是针对各阶段库存进行成本优化,并未给出整个供应链的最优库存成本。

(3) 模型忽视了不确定性因素(供应商、制造商以及顾客需求)对库存成本的影响。

(4) 未能将JIT和供应链延迟等技术融入到库存成本控制模型中。

(5) 未能重视信息共享对供应链库存控制成本的价值。

三、供应链管理下常用的库存控制方法

(一)供应商管理库存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 , Vender managed inventory) 是指由供应链上的少数生产商、批发商等上游企业对众多的分销商、零售商等下游企业的流通库存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的一种新型管理方式。该方式下,供应链的上游企业不再是被动地按照下游的订单发货和补充订货,而是根据自己对众多下游要货方需求的整体把握,主动安排一种更合理的发货方式,既满足下游要货方需求,同时也使自己库存管理和补充订货策略更加合理,从而带来供应链上供需双方的成本降低。

(二)联合库存管理(Joint Managed Inventory,JMI)

联合库存管理(Joint Managed Inventory,JMI)是在VM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基于协调的、分担风险的库存管理模式。强调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使供应链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者、各层分销商都从相互之间的协调性出发,保持供应链相邻的两个节点之间的库存管理者对需求的预期保持一致,从而优化供应链的整体运作性能。

(三)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

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 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 Replenishment),简称 C P F R ,是建立在VMI和JMI的最佳分级实践基础上 ,同时抛弃了二者缺乏供应链集成等主要缺点,能同时降低分销商的存货量,增加供应商的销售量。这一管理模式的核心是:采取多赢原则,始终从全局观点出发,制定统一管理目标及实施方案,以库存管理为中心,兼顾供应链上其他方面管理,通过共同管理业务过程和共享信息来改善分销商和供应商的伙伴关系,提高预测准确度,最终达到降低库存、提高效率和满意度的目的。

四、供应链管理下的多级库存控制模型

(一)供应链管理下的多级库存控制基础理论

多级库存控制是在单级库存控制的基础上形成的。多级库存系统根据不同的配置方式,有串行系统、并行系统、纯组装系统、树形系统、无回路系统和一般系统。

(二)供应链管理下的多级库存控制应考虑的问题

供应链管理下的多级库存控制应考虑以下问题:

1、库存优化的目标。

2、明确库存优化的边界。

3、多级库存优化的效率问题。

4、明确采用的库存控制策略。

5、多级库存的控制方法。

(三)基于中心化的多级库存控制模型

基于中心化的多级库存控制模型主要是研究如何采取中心化控制策略对多级库存进行控制。中心化控制策略将控制中心放在核心企业上,有核心企业来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控制,协调上游与下游企业的库存控制活动。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对整个供应链系统的运行有一个全面的掌握,能够对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的库存活动进行协调。

(四)基于协调的多级库存控制模型

基于协调中心的联合库存管理是一种联邦式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是对供应链的局部优化控制,而要进行供应链的全局性优化与控制,则必须采用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策略。

五、结论

本文仅仅对供应链环境下库存控制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研究,但由于供应链管理下库存控制问题的复杂性,仍有很多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研究。以下内容将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l)多目标规划将在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控制与优化中占据重要位置。

(2)库存优化的发展方向将趋向与计算机结合的集成化、网络化。

(3)基于协调的多级库存控制模型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周永强.现代常用库存控制模式分析.企业管理,2010

[2]张家善.论联合库存控制.现代商贸工业,2009

[3]沈佳.基于JMI的供应链库存控制研究.内江科技,2010

[5]宋雅杰.MJO库存控制模型研究.企业活力,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