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数字经济范文
时间:2024-03-18 11:58: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乡数字经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精品资源共享课;应用型
一、精品共享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密切结合地方高校的地方性、应用型特点,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素质教育与专业培养为一体,培养能够服务地方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是本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课程的设计理念: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以能力提高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多媒体为渠道、以实践为目的、以技能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课程教学设计,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注重实践,边学边做,边做边学,贯彻“教、学、做”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长期以来,数字集成电路内部电路设计与分析方法的研究,是课程的主要任务。但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学生掌握各种数字集成电路器件的外部特性与实际应用越来越受到本科专业的注重。因此,我们要根据课程的性质与基本理念更新课程的目标,根据课程的目标更新课程的内容标准,根据课程内容标准更新必修内容,根据电子专业学生的岗位需求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方面,要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带着问题学习,启发式、互动式、交互式教学方式并存,从实践到理论,又由理论到实践,进而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提高实践的知识含量,使学生既知道该怎么做,又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从对专业基本能力的要求出发,遵循理论适度、够用的原则,确定课程的基本要求,并在此基础上编写并反复修订了课程教学内容。除课堂理论教学外,还有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和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的方式,设计性实验给了学生发挥的空间,创新的空间。教学过程中,过去满堂灌的方式已经落后,急需使用合适的教学辅助工具增加课堂过程化考核,增加师生互动,加快教学反馈,来更快提高教学质量。
二、持续建设和更新情况
数字电路课程形成了一套有示范性的教学模式和完整的网络教学体系。近年来,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定位不断地对这一门课程进行改革:(1)依照教育部提出的应用型大学教育“以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原则,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精练、提高和充实,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知识应用能力。(2)为满足培养符合市场和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我们在课程的建设中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和综合知识应用能力。设计性实验,开放性的课程设计,便利宽松的第二课程制作气氛,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计算机辅助电子设计软件的应用,在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3)利用雨课堂网络智能辅助教学平台,通过连接师生的智能终端,快捷免费地实现大数据时代的智慧教学,包括实现了师生多元实时互动,教学全周期数据分析等。教师可以及时给予回应,提高课堂授课质量。雨课堂基于PPT和微信,轻量易用,操作便捷。教师可以在学生答题后立刻得到答题情况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便于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此外,还可以增强了教学管理,随时抽点考勤,预习课件,改善了师生互动的效果。
三、转型升级为资源共享课情况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不断改进,调动、激发广大教师建设课程的热情,推广、普及数字化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促进电子、电气专业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精品课程的受益面主要是专业和教师,学生参与和网站点击偏少,课程的共享效果差。因此,数字电子技术精品共享课的建设原则为:重共享,以共享推动建设;强过程,突出建设过程、使用过程、评价过程;多模式,强调以共享为目标的多种课程活动;多级评价,充分听取专家、教师、学生的意见;三对象,课程建设以教师、学生、社会学习者为服务对象。结合应用电子相关专业的特点,数字电路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网络教学资源分为电子教案库、教学课件库、实践指导库、成果展示库、仿真课件库、试题习题库、教学录像库、能力测试库、示范教学库、电子元件库等10个子库。
篇2
关键词:网络 精品课程 网站 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152-01
网络的飞速发展,为教育资源的大规模开放和共享提供了一个高效的舞台。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如麻省理工学院(MIT)于2001年4月首次启动开放课件运动(OCW),截至2007年,该网站上已经有1800门课程在线共享。此外,比较有影响力的还有英国开放大学的OCI(Open Content Initiative)项目、卡耐基・梅隆大学的OLI(Open Learning Initiative)项目、美国索菲亚学院的OCI(Open Content Initiative)项目等[1]。2003年4月,我国教育部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各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相继下发了通知,提出了建设精品课程的规划和措施,在全国高校掀起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热潮。
1 需求分析
精品课程网站的设计与开发,充分发挥了计算机在呈现信息、提供联系、激发动机、学习评价方面的优势,弥补了教师、课本、视听媒体的不足;计算机作为学习者收集和组织信息、探究与批判性思考、合作与交流的工具,能很好的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另外,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突破了时空限制,具有传播范围广的特点,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按各自的兴趣选择任何课程进行学习。总之,精品课程网站的设计很好的适应了当今世界国际化、信息化、知识化等特征的要求,学习者能更好的实现自主学习。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以理论联系实践为主,注重运用,重视上机实践的一门课程。对于这样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设计与开发它的精品课程网站是非常有必要的。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精品课程网站的设计与开发依托了校级《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精品课程的建设,主要面向遥感数字图像处理专业的本科生,旨在辅助学习者完成对本门课程的自主学习,实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其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通过学习,打牢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进而可以运用到实践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实践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和将来参加社会生产实践打下基础。
2 理论基础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每个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爱好并利用过去的知识与经验对当前学习者的外界刺激做出的主动地、有选择地信息加工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被理解为意义的获得,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构建成的;学习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引发观念的转变与结构重组。
每一种学习理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缺陷,比如,给学习者更多的自主活动,能增强学习动机,但会降低学习效率;让学习者之间有更多的协作能帮助意义建构,但如果个体不能充分参与,可能会减少对个体差异的适应。
学习理论应用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以不同的理论解释不同的学习现象,将不同的理论应用于不同的学习情境。《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参照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根据指导老师的要求以及课程的特点,综合运用了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优点,以更好的促进学习者有意义学习的发生。
3 设计思路
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精品课程网站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中,主要从人机界面设计、认知活动设计出发。
(1)界面元素的清晰性和操作的流畅性:人机界面又称为用户界面,是学习者与软件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相互作用的中介,因此,界面设计必须符合学习者操作的肢体和感官运动规律,以及感知心理规律,使界面操作简捷、自然、舒适。
(3)引导自主学习:提供电子教案下载、习题选编、模拟试题、学习帮助等栏目,并且设置在线答疑系统,提供了充分的人机交互,促进知识的记忆与迁移。
(4)科学性、教育性:精品课程作为一个多媒体教学软件,必须满足教育性、技术性、艺术性、科学性以及经济性等原则。所以,在进行具体的设计、开发之前,先是参照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并根据指导老师的要求以及《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这门课程的特点,确定网站的内容模块、栏目设置以及界面整体风格。
4 ACCESS技术简介
Microsoft Office Access(前名 Microsoft Access)是由微软的关联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它结合了Microsoft Jet Database Engine和图形用户界面两项特点,是 Microsoft Office的成员之一。Access能够存取Access/Jet、Microsoft SQL Server、Oracle,或者任何ODBC兼容数据库内的资料。
Access 数据库由七种对象组成,它们是表、查询、窗体、报表、宏、页和模块。
表(Table)――表是数据库的基本对象,是创建其他5种对象的基础。表由记录组成,记录由字段组成,表用来存贮数据库的数据,故又称数据表。
查询(Query)――查询可以按索引快速查找到需要的记录,按要求筛选记录并能连接若干个表的字段组成新表。
窗体(Form)――窗体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浏览、输入及更改数据的窗口。还可以创建子窗体显示相关联的表的内容。窗体也称表单。
报表(Report)――报表的功能是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分类汇总,然后打印出来,以便分析。
宏(Macro)――宏相当于DOS中的批处理,用来自动执行一系列操作。Access列出了一些常用的操作供用户选择,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模块(Module)――模块的功能与宏类似,但它定义的操作比宏更精细和复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编写程序。模块使用Visual Basic编程。
页(Page)――是一种特殊的直接连接到数据库中数据的一种WEB页。通过数据访问页将数据到Internet或Intranet上,并可以适用浏览器进行数据的维护和操作。
参考文献
[1] 吴美娇,项国雄.国家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现状分析与优化[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2):39-44.
[2] 许坦,石.精品课程发展现状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07(5):53-56.
篇3
根据《六安市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民生工程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民生办[2020]15号)要求,及时对我县第八批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资金项目开展自评,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投入指标(总分:40分,自评得分:40)
1. 项目立项(总分:10分,自评得分:10分)
我县申报的第八批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资金项目为舒城县棠树乡三拐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项目符合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方向,且严格依照申报内容建设实施,不存在补助资金用于非资金支持方向内容;项目审批严格依照程序由县发改委和市级评审进行,完全合法、合规。
2. 资金落实(总分:15分,自评得分:15分)
我县申报的第八批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资金项目均按照合同约定和项目进度按时拨付至项目单位,严格按照资金使用要求进行拨付,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等违规情况。
3. 资金管理(总分:15分,自评得分:15分)
我县对专项资金项目通过电话、现场查看等多种方式对其进行跟踪督促;资金项目申报后由市财政、生态环保进行审批,审批后由市级统一对资金分配使用情况进行公示。
二、实施过程(总分:60分,自评得分:55分)
4. 项目前期工作(总分:15分,自评得分:15分)
我县第八批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资金项目均已按计划开展了前期工作,均已达到开工条件。
5. 项目进展(总分:10分,自评得分:5分)
第八批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资金项目由于项目建设场地变更等原因,造成该项目招投标工作相对滞后。目前中标企业已进场施工,12月25日前根据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400万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40%。
6. 项目管理(总分:10分,自评得分:10分)
工程项目均已建立健全项目监理、联络协调等管理制度,县财政、生态环境局以及项目承建单位不定期对项目进行调度并现场进行查看,督促项目施工单位强化工程安全、质量、进度管理,要求监理加强监管,及时报告,严格执行相关项目管理制度。
7. 资料提供情况(总分:10分,自评得分:10分)
根据《六安市财政局 六安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第六、七批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财建〔2020〕146号)要求,我县财政局、生态环境分局、项目实施单位对本次绩效评价高度重视,安排专人负责,积极协调配合本次绩效评价工作是,及时报送评价资料并确保报送资料真实、齐全。
篇4
关键词:环形对等网络 环形通讯回路
一、工程简介
曹妃甸港位于渤海湾西岸,地处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毗邻京津冀城市群。由于建港条件非常优越,被媒体誉为“国内少有的钻石级港址”。唐山港曹妃甸港区煤码头(二期)工程项目于2009年12月11日经国家发改委核准(发改基础[2009]3155号)。项目由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绝对控股在唐山港曹妃甸港区一港池的西岸线,煤码头起步工程北侧,建设5个专业化煤炭装船泊位,堆场位于码头后方,设计吞吐量为5000万吨/年。
目前,煤二期工程正在全面展开建设,包括卸车系统、装船系统、皮带机系统、供电系统、洒水除尘系统、管控系统、安防系统、通信系统,也包括正在实施的火灾报警系统。
二、系统需求
唐山港曹妃甸港区煤码头(二期)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若干变电站和大型设备及辅建区生活建筑组成,属于典型的工程规模较大各建筑体又相对比较分散的特点。各建筑体及设备的消防报警系统相对独立,消防报警系统需独立地担负火灾探测、报警、控制联动设备,进行防火、灭火以及信号显示等功能,同时各消防报警系统必须通过网络技术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实现对项目的所有报警、控制及状态等信息集中管理和控制,基于系统本身的安全性、可靠性、技术的成熟度以及系统的稳定性等需求,对曹妃甸煤码头二期工程消防报警系统作了如下规划:
三、系统设计
1.系统设置。系统主要包括19台翻车机、堆料机、取料机、装船机火灾报警,综合楼(建筑面积约1.8万平米)火灾报警、6个变电所火灾报警、变频器室火灾报警、翻车机小区除尘泵房火灾报警、污水处理厂控制间火灾报警、110KV变电站火灾报警和气体灭火系统,系统分为一个核心、两个分控中心,工艺区内变电站、所、变频器室、翻车机小区除尘泵房、污水处理厂控制间内报警联网信号汇聚至指定控制中心(暂定110KV变电站)。辅建区内各房建火灾报警信号汇聚至综合楼安防控制室。两个中心的火灾报警信号通过网络传入中控室核心设备;装卸单机、皮带机、转接塔的火灾报警信息通过控制网络直接传送到中控室,再传送到火灾报警系统中。系统按其面积大小和功能要求分别设置相应容量的控制器,分别接收各自的报警及联动信息,控制各自的联动设备,如声光、切非、电梯迫降、防排烟系统、水系统等,中控室监控唐山港曹妃甸港区煤码头(二期)工程项目全部火警信息和消防联动设备。
2.系统网络构成。通过环形网络技术,本方案共设置2个环形网络,用于连接上述所设置的各台控制器,其中网络1连接辅建区综合楼、11万变电站和各变电所及变频室的消防报警控制器,网络2连接19台装卸单机司机室的消防报警控制器,通过网关设备(SEI)将上述两网络连接至设置于综合楼的消防控制中心的图文管理系统(WINMAG)。
3.系统功能概述
通过图文管理系统(WINMAG)可以实现集中图文显示各控制器上传得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火警信息、故障信息、设备状态等并分类存档管理,同时也可以根据所接收到的信息发出各种相关的控制指令,包括跨网(网络1和网络2之间)的控制转移指令。设置于各栋单体建筑的消防报警系统本身是相对独立的,因此即使网络出现问题也不会影响他自身的正常运行。
四、系统环形网络回路特点
1.火灾报警线路保护。唐山港曹妃甸港区煤码头(二期)工程项目火灾报警系统,回路采用环路设置(在环路上可以分出支路),两端供电,双向通讯,即使中间线路任意一点断开,所有设备仍能继续工作,最大限度保证了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所有的智能探测器与手动报警按钮均内置短路隔离器,可以实现回路逐点隔离。当线路出现短路后,短路部分自动隔离,其它设备正常工作,不用设置单独的短路隔离器,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抗线路故障的能力。
2.开路保护。系统回路为双向通讯环形回路,当回路一处断开时,回路上所有设备仍能正常工作。
3.短路保护。系统系列探测器和手报内置短路隔离器,当回路一处短路时,回路上所有设备仍能正常工作。
篇5
关键词:GIS技术;城乡规划;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城市”工程的普遍开展,城乡规划实践呈现出许多新面貌。作为“数字城市”工程的核心技术,GIS可普遍应用于城乡规划实践的各方面,包括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道路规划、管线管理等。GIS具有反映地理空间关系及综合、统计各种空间和属性数据的能力,为地理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开发提供了先进技术手段,它的普遍应用将使城乡规划工作走上自动化、科学化的道路。
1. GIS技术和城乡规划的概念
(1)GIS(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称为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空间信息系统, 集测绘学、环境科学、城市信息学、地球管理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等为一体,是一门综合技术。GIS为特定应用目标建立,在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的支持下, 用于数据的输入、存储、查询和检索,对有关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更新,同时GIS技术还具有空间模拟、科学预测等多种功能,能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已成为先进工具,被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化管理决策[1]。
(2)城乡规划是随着社会、经济和工程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历史背景下,城乡规划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一些国家对城市规划的理解是在强调城乡规划与改建的目的,一方面重视安排好城市形体包括建筑、街道、公园、公用事业等,另一方面更重视社会与经济目标的实现;另一些国家强调它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城乡规划的设计指导空间的和谐发展,以满足社会和经济的需要;还有一些国家认为城乡规划就是城市空间的布局,它是建设城市的一种技术手段,它的目的在于合理、有效的创造生活与活动环境。
我国对城乡规划的理解是城乡规划是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它是为了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从城市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城乡规划就是合理的配置城市空间资源,以提高城市的运作效率,确保城市的经济和社会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及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2]。
2. GIS在城乡规划领域应用的必要性
(1)城市化的进程对城乡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使世界的经济、社会和人口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包括环境污染、耕地减少、住房拥挤、交通阻塞等在内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加大了城乡规划的工作量,传统的城市的运作方式已跟不上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步伐,城乡规划面临严峻挑战,如何用更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城市进行规划和管理,GIS技术就能满足这种科学管理方式,它保证了空间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准确反映了城市的现状与发展。
(2)随着城乡规划和管理的数据增长加快,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已不能适应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的集聚中心,它传递的信息包括地理、资源、环境、人口等方方面面,多层次和多样化数据反映着城市现状和变迁,并处于不断的更新变化中。传统方法不能有效的利用、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而GIS技术可以实现支持处理、分析和有效存储海量数据,并利用遥感技术对数据进行及时更新[3]。
(3)城乡规划管理高质量和高效率的要求。城乡规划的任务是对城市建设的经济和环境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作出决策。传统的规划管理由于人力、时间所限,常以常规分析方法对城市空间作定性处理,这样很难对数据进行充分地分析。GIS技术能客观的、科学的对城市相关的各类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运用各种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城乡规划相应的数学模型,辅助城乡规划和管理。
3. GIS在城乡规划中的作用及应用
(1)GIS使城乡规划更为直观和理性。地理信息数据包括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通过对道路、建筑、人口等相关信息的查询, 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提供了直观的规划资料。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以地理空间数据及城市发展现状为基础,通过开展基础地形图数据的测绘、入库与动态更新,建立城乡规划信息系统,实现城乡规划管理的科学化与智能化。在规划最终成果的制作阶段,提供基于GIS标准的规划成果数字产品,使规划管理部门可以得到直接为GIS系统所接受的规划成果,方便规划管理部门更好地利用GIS技术优势,为城市建设与规划管理实现办公自动化服务。
(2)GIS具有数据存储管理和海量分析功能。GIS具有强大的图形操作功能,支持土地集成化管理,对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及土地权属界线信息可以第一时间掌握, 并支持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使城乡规划更具科学性和透明性。GIS在各地规划审批中的应用较多,例如,通过数字化制图后,将海量空间信息以数据库形式存储,利用GIS技术搭建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和图形绘制系统,支持规划业务审批,存储业务审批图文信息;利用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在建设项目报建时,通过申请卡,记录到属性数据库中, 制作数字化地形图景,并对建设工程规划进行准确定位,进行规划审批工作[4];将适时更新的影像图叠加上基础地形数据,开展现状地图的绘制,进而开展土地利用的调查分析等。
(3)GIS对城乡规划有辅助决策的作用。利用各种基础数据资料,基于GIS环境的空间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为各类规划编制的条件分析、方案制定与评价选择提供空间分析支持和决策辅助。GIS可以辅助规划师,通过对规划方案的模拟、规划方案的选择、规划方案的评估等进行辅助决策支持。利用GIS有效的管理空间数据,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以确定商业中心位置,并根据分析数据进行潜在市场的分析。GIS对城乡规划的动态调整提供技术支持,GIS可以对城乡规划的实施进行监督和反馈, 以对规划方案进行调整。例如,对旧城区进行改造时,GIS可以对总建筑物层数、退进变化的高精度三维地理模型进行总量的调查,进而开展拆迁分析,预估拆迁工作量;将GIS利用在城市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中,统计分析包括城市道路红线位置、主干道车辆流量、人行道上流量等具体内容,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有效信息。
4.结语
近 些年,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经济的长足发展,城乡规划技术创新逐步具备了条件,GIS技术的积累、研究和实践也日趋成熟和完善。GIS技术提供了多层次和多目标的综合服务, 对于组织和管理地理空间信息的技术系统,它为城市规划的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帮助,是城乡规划建设创新实践的技术基础,为城乡规划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GIS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为计算机数据管理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提供更加广阔的前景 。
篇6
目前,石家庄市共有24个县(市)、区,240个乡、镇(街道),4400多个行政村,总人口达1276.37万,其中市区常住人口仅为489万人。在加快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石家庄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十精神,以服务群众、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宗旨,始终把城镇文化建设作为凝聚精神、培塑形象、促进发展的核心环节和战略工程,全市各地充分发挥优势,抓准定位,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扩充“文化服务菜单”,创造性地推出了“彩色周末”、“欢乐城乡”、“欢乐大舞台”、“草根舞台”、“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幸福社区一家亲”、“进乡村 送服务”文化下乡、“自娱自乐”联欢晚会等千余场次主题突出、特色鲜明、面向城乡群众的各类文化服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和比较优势的同时,也凸显出一些问题:一是地域发展不平衡。近年来,石家庄市不断探求群众文化发展的新路子,努力在免费开放、打造品牌活动上下功夫,形成了诸如“鼓王争霸赛”、“彩色周末”一批等风靡当地、享誉全国的文化惠民典型。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缺少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活动,没有达到群众文化发展应有的效果。二是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就本地区来看,有些县(市)区文化设施齐备、文化活动场所宽绰,文化发展态势较好。而仍有一些存缺乏基本的文化活动设备,不少县(市)区文化馆合署办公,即使是已经建立起来的馆、站、室中,有名无实“挂牌馆”也并非少数。三是工作机制缺乏创新。特别是在活动组织、品牌运作、文化遗产开发利用、宣传模式方面,已经满足不了群众快速增长的文化需求。四是文化队伍人才老化、流失严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分工、收入分配等的差距不断扩大,作为公益服务性质的群艺馆、文化馆(站)工作者相对于其他部门收入较低,出现了人员老化、青黄不接、人才流失严重的危机局面。五是居民素质仍有待提高。在广大城乡居民中仍然存在文化水平低,科学素质不高,甚至信奉封建迷信,制约了文化发展水平。
新型城镇化发展将对公共文化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首先,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其公民权益意识觉醒,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增大;其次,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城镇化是扩大“文化内需”的潜力所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力量更加充裕;第三,政府加快职能较变,许多由政府垄断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被释放出来,为社会部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更大空间。笔者认为,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认识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城乡一体化的历史发展趋势,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要继续巩固和完善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采取多种形式为广大城乡群众提供经常性、实用性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应做好几方面工作。
一、加大扶持和投入增强文化活力
要做好新时期的公共文化服务,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跳出文化抓文化,在观念上做好“和谐”文章,把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放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去分析、去把握。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各级财政支出预算,继续增加财政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要破除政府包办的发展观,鼓励社会力量捐赠公益性文化事业,拓宽公共文化服务渠道,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快城镇文化馆(站)、图书馆(室)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项目建设,不断提高惠及城乡居民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让文化发展成果走进社区、村庄,惠及百姓。
二、坚持整体推进与创造特色并举
工作机制创新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抓手,是公共文化建设适应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公共文化服务要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既要按照建设文化强市的部署,大力发展各项文化事业,又要研究和发挥比较优势,创造特色,形成个性,必须体现文化政策要结合时代特色、文化设施要体现文化品质、文化服务要关照群体特点、文化活动要实现引领功能、文化产业要满足多样化需求五大服务策略,突出以人为本的社会意识。要以提高城乡群众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乡村文化、家庭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广场文化,使公共文化逐步形成“磁场”,多方面进行“辐射”。要在继承、保护和基础上加强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积极实施“文化艺术之乡”、“特色文化项目”工程,加强文化名城、名镇、名园和名品的建设。要重视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经济、文化与体育、文化与科技等方面的有机结合,使特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文化和经济的优势。
三、坚持专业文化与群众文化并重
群众文化队伍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公共文化的建设者、管理者和推进者,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是保障公共文化的重要抓手。面对当前服务半径增大、群众文化需求多样、服务要求提升的新情况,群众文化队伍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升文化自觉、提高服务能力、提增服务效能,积极吸纳社会力量,适应新型城镇化步伐,建设一支“想服务、能服务、善服务”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实现公益性文化队伍向专业化提升、社会力量向文化志愿者转变,为新型城镇化文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四、拓展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新领域
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不可免避地对文化观念、文化方式和文化诉求等提出新的要求,平面媒介已经远不能达到,公共文化接轨科学信息技术己成必然趋势,数字文化馆、微博文化馆等必将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手段。因此,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必须要从制订政策、引进设备、技术培训等方面入手,实现“加快数字化服务进程、创建数字化服务平台、打造数字化服务队伍、优化数字化服务”四个目标,同时将公共文化职能进行数字化构建的虚拟服务平台,使群艺馆、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得到最大化延伸。同时,建设数字文化馆必须关注数字服务终端的拓展和创新,关注数字化服务品牌的构建和保护,关注网络主流价值观的培育和引导。
篇7
一、文化体制改革、城乡二元结构和公共文化服务
改革开放30年来,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两个重要支柱之一的城乡二元体制始终没有改变。正因为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直采取了以推进城市工业为主的政策,农民收入至今没有实现大幅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很大。虽然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由1978年的133.6元增加到2007年的4140.4元,但2007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的30%,绝对差距达9646元。2007年我国的财政收入为5.13万亿元。同时,2007年全国文化事业费为198.96亿元,2007年农村文化投入共计56.13亿元[1]。与国家的财政收入相比,与全国的文化事业经费相比,农村文化建设的经费少得可怜。这组数据仅仅是相关数据中的一种,它所彰显的,是农村文化建设长期以来的落后状况。
可喜的是,自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提出文化的两分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来,我国文化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路豁然开朗。“两分法”的提出,在最高层面肯定了公益性文化的公共产品属性和经营性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明确了现代公共财政理论在文化领域的适用性,明确了公益产品和私益产品的不同提供主体和各自的职责边界”,[2]为文化体制改革的分类推进指明了方向。包括电影在内的农村文化,由此具有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享受公共财政支持的、名正言顺的公共文化服务定位。十七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创新体制机制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在这种全局性的规划中,保证农民看电影的权利就成为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影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社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既是农民喜爱的娱乐项目,又是我国重要的宣传渠道和文化阵地。正因为如此,农村电影工作得到了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十一五规划等重要文件都明确把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纳入到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布局中。由此,农村电影的发展获得了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始于1998年。当年,为解决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国家广电总局和文化部开始实施“2131”农村电影放映工程(“21”指21世纪初,“31”指“三个一”:每一个行政村每一个月放一场电影)。2000年,国家发改委参与并开始大力支持2131工程。2007年,国务院已经将一村一月一场的公益放映目标,纳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布局。在当前我国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形势下,农村电影已经成为打通城乡鸿沟的一个特殊通道,透过这条通道,城市的政治信息得以传达,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源得以和农村共享。
二、农村电影发展的模式
当前,中国电影市场的整体格局中,依据受众群体和经营模式的差异,电影放映市场可以分为三类:第一、作为一级市场的大中城市院线市场,已经建立了现代电影发行放映的盈利组织模式,院线制改革以来各大院线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第二、作为二级市场的中小城市和发达的县城等市场区域,现有的尚未加入院线的1600多家老旧影院还在正常运营,新兴的2K和1.3K数字影院正在逐步扩张。第三、作为三级市场的农村市场,在“2131”工程实施以来逐步找到了合理的定位和可行的经营模式:农村电影定位为公共文化服务,通过政府买服务模式推动电影放映业复苏和发展。
在农村市场,通过前几年的局部试点,业界已经探索出了通过政府买服务为农村提供电影公共文化服务的成功经验和可行模式。在最早开始试点的台州,农村电影数字院线通过成功改制增强了经营能力,2006年共放映电影19万场,观众超过5000万人次,每场观众最多时达3000人,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市场化运作电影公共文化服务的新路子。这种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买服务”。通过政府公共服务的主导作用和培育市场的引导作用,以发展文化事业的方式培育推进农村电影产业的发展。这种模式的核心是广电总局数字电影节目管理中心建设的流动数字电影放映平台。这个平台是一个技术支持单位,就像是一个非盈利超市,政府和片方把影片“上架”到平台的货架上(网络),全国各地的农村院线公司通过网络在这个超市购买所选定的影片的放映场次,通过电子系统实现买卖交易,通过设在各地的地面卫星接受中心站接受平台通过卫星传送的数字电影。院线接收到影片之后,分发给下属放映队流动放映,放映场次则要按需订购,由总局数字中心的技术手段(数字卡)加以控制管理。在片源方面采取了公益和商业两种方式:其一、通过国家资金采购农村数字电影公益版权予以解决。广电总局每年出资至少500万元,采购不低于60部故事片,30部科教片的农村数字版权,通过数字中心在网上向全国的农村数字院线公司供片。片目由电影局选定,但放映队不得到城市和县级专业影院放映。农村院线购买放映场次每一场收一点成本和技术服务费:西部1元,中部2元,东部3元。其二、为满足院线公司对非公益影片的商业放映需求,节目管理中心也为广大制片方设置了交易平台,片方可以将电影数字版放在平台上,通过院线订购收取版权费用。此类交易属于产业化运作,院线购买此类影片的放映场次需要付出每放映一场30-50元的费用。在农村院线的资金方面,实行“政府买服务”的模式,主要由政府保障。财政部和总局制定的放映场次补贴是:西部、中部地区的最低标准为放映每场100元。实际上多数地方的补贴标准要超过100元,具体视各地放映成本和财力而定。目前咸阳是186元,延安是200元,江西是180-220元,广东佛山是400元。这些补贴绝大部分由基层放映队享受。
到2008年10月10日为止,我国的农村数字电影服务模式整体[3]的情况是:流动数字电影放映平台所拥有的公益影片总数为402部,商业影片总数为715部。全国各地正在运营的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总数为135条,135条院线所拥有的数字电影播放服务器总数为14837套。全国已经建成的地面卫星接收中心站总数为41个。在数字影片总的订购场次方面,公益影片总累计场次为264.3万场,在总累计场次中占据了92%的比例;商业影片总累计场次为22.5万场,在总累计场次中占据了8%的比例。
当前正在推广的农村电影服务模式是一种以国家投入的公共服务为推动,以事业带动产业发展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原有的国营电影放映公司经过文化体制改革,和其它市场主体一起参与市场化的服务竞争。这样,已经衰落的农村电影放映业获得了转机,且超越了原来仅属于文化事业的定位。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底,全国共有农村电影放映队3.75万支,全年放映电影422万场,观众超过14亿人次,、内蒙古、宁夏的部分地区已率先实现一村一月放一场电影的目标。2007年全国农村电影放映场次达到460多万场,覆盖达15亿人次之多,其中数字电影放映了70万场(公益放映63.5万场,商业放映6.5万场)。另外,2008年中央财政已投入设备资金2亿,计划采购6700多套数字设备资助中西部地区。中央财政还将投入场次补贴3.3亿,地方各级政府配套4.4亿。预计到2008年年底,我国农村数字电影播放服务器(0.8K数字银幕)总数将超过2万块。到2010年,全国农村可基本实现电影数字化,将会有3万多支数字放映队,覆盖64万个行政村放映点,每年放映771万场公益数字电影[4]。
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当前运营数据为基础做一个产业分析:2008年9月份,我国流动数字电影市场的订购总场次为369063场[5],共有14837套数字放映设备。这样,平均每套放映设备在9月份订购放映24.9场。如除去恶劣天气等因素的影响,按照每年有效放映时间为11个月计算,一套设备一年可以放映274场。则14837套设备一年的放映场次为406万场。国家规定公益放映开演前可放映15分钟广告,按照每场放映广告产值100元计算,每场放映获得补贴按照150元标准计算,放映406万场的产值可达10亿元。另外,在公益放映的产值之外,商业放映每场次会有30-50元的版权收入,将来会是重要的产业收入来源。以目前商业放映场次最多的《集结号》为例,该片已经获得了14698场的订购,按照每场40元的版权收入计算,《集结号》在农村数字放映市场的版权收入已高达60万元,而这还仅仅是该片开始订购以来不到四个月的收入。2006年9月开始订购的《龙虎门》,两年后仍然可以产生每周100场次的订购量。可以肯定的是,长尾经济效应在这种数字电影的电子交易中将显示出巨大的威力。只要影片够好,有农民喜欢看,放在数字平台上,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为片方带来版权收入。到目前为止,数字中心所有商业放映场次累计已达22.5万场,按照30元/场计算,这些影片的版权收入已近700万元。很明显,这只是数字电影长尾经济的开始,精彩还在后面。到2010年,在3万多支数字放映队覆盖64万个行政村放映点的情况下,每年公益放映场次将达到771万场。届时全国农村电影公益放映的产值可接近20亿元。在此之外,由于非公益影片片源的优化和增多,商业放映场次必将呈现巨大增长,其具有长尾经济效应的版权收入将非常可观。两者相加,农村数字电影放映产业的产值超过20亿元应当不难。
以上是基本的估计,实际上,农村电影的潜力很大,在发达地区,国家“2131”的目标已经完成,正向更高目标迈进。在上海,政府正在为其全部的218个社区和1867个村建设文化中心和综合文化活动室,电影作为文化服务的一种被列入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根据规划,上海计划中的2200家(社区加农村)左右的文化活动室的数字放映厅从2007年到2009年三年全部建成。建成后,上海将完成包括商业中心、社区、农村在内的三级电影网络布局。这2200家数字电影放映点预计每年可以获得5000万票房、3000万广告收入。到2008年2月,上海已经有9个村安装了数字电影设备,建立了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室,已放映数字电影20场次。宁波市作为全国16个“农村电影改革发展暨数字化放映”试点城市之一,目前数字电影在农村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了政府、放映队和农民三方满意的目标。据农业部统计,2007年我国农村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上的村已达11054个,中国年产值超过1亿元的村庄已有8000多个。在这些发展较好的农村,以及上海、宁波这样的发达城市所辖的农村中,数字电影放映显然可以提前超越公益放映的目标,进行更多的商业放映和产业化运作。在国家公共财政投入的引导下,现在已经有不少资金把目光投向了农村电影放映规模化的广告经营。随着农村数字院线的拓展,一个由3万多块银幕组成的全国性新流动媒体将产生,这一新媒体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价值将堪比现在的电影频道。农村电影数字所蕴藏的经济价值将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开发的新增长点。同时,在银幕足够多的条件下,制片方也必将逐渐认可通过网络出售场次版区的交易形式,依靠长尾经济从农村市场获得更多的净收入。
当然,当前农村电影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经费投入依然不足,尤其是一些地方对电影放映支持不够,原有放映单位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为农民提供的电影公共文化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总的来讲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地区发展差异很大。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各级政府加大电影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发动社会力量多方参与,通过事业和产业两种方式综合加以解决。
三、农村电影发展应重视农民的观影需求
在农村电影的发展中,提供公共服务和实施产业开发固然重要,但在将来资金和体制机制保障到位的情况下,农村电影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将是:怎样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科学地满足农民的观影文化需求。这就需要对农民观影的偏好进行研究。
根据总局电影数字中心的数据,到2008年10月初全国农村数字院线的影片订购情况是:商业放映影片场次订购累计总排名前十名依次是《集结号》、《夜袭》、《举起手来》、《宝贝计划》、《导火线》、《龙虎门》、《命运呼叫转移》、《巧奔妙逃》、《长江7号》、《双子神偷》。前三名的订购场次如下:《集结号》14698场,《夜袭》5057场,《举起手来》4667场。公益放映影片场次订购累计总排名前十名依次是:《举起手来》、《铁血》、《霍元甲》、《太行山上》、《新警察故事》、《龙虎门》、《飞鹰》、《平原枪声》、《冲出亚马逊》、《八月一日》。前三名的订购场次如下:《举起手来》84600场,《铁血》73239场,《霍元甲》69371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不同于城市观众,农村观众观影偏好比较集中,最喜欢的电影类型集中于战争片、动作片、喜剧片等少数片种上。在电影文化内容方面,充满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的影片,特别是革命战争题材影片是最受欢迎的。比如,2005年出品的题材影片《铁血》,没有进行《集结号》那样的地毯式营销,在城市院线几乎没什么影响,但在农村数字电影流动放映市场上就十分成功。最突出的是由冯小宁导演、郭达和潘长江主演的喜剧影片《举起手来》。该片并不为城市观众看好,且遭到批评家的劣评,但是自开始订购以来一直倍受农村电影观众的欢迎,在公益和商业放映影片场次订购累计总排名中都进入了前三名。《举起手来》的持续热映已经成为农村电影放映的标志性案例。分析原因,主要在于该片合理借鉴了《地道战》、《地雷战》等广受农民喜爱的传统电影的精华,很好地融合了爱国主义、反日民族主义、喜剧噱头、好故事、热闹场面、电视明星、动作、乐观的结局等多种农民喜欢的元素。《举起手来》的成功无疑值得所有关注农村电影的人士深思。
另外,统计显示还有三种影片也是农民喜欢的类型:科教片、戏曲片和其它农村题材影片。比较受欢迎的此类影片有《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防治》、《煤矿透水事故的防治》、《农村触电急救》、《农村防火常识》、《农村饮水卫生》、《男妇女主任》、《暖春》、《山乡书记》、豫剧电影《七品知县卖红薯》、豫剧电影《村官李天成》、黄梅戏影片《生死擂》、黄梅戏影片《徽商情缘》、越剧戏曲片《桐花泪》、越剧新片《红楼梦》、豫剧《我爱我爹》等。戏曲电影受农村观众的欢迎,其传统由来已久。农村素有看戏的传统,电影也有着深厚的影戏传统,这一类型影片将来在农村市场还会有强大的生命力。科教片能够为农民送去急需的科学知识,对农民创业致富和提高生活品质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在在广大农村很有市场。农民甚至把科教片誉为脱贫致富的“金钥匙”。在农村有这样的说法:“送钱、送物、不如送科教片到户”。最后,直接反映农村生活的、“三贴近”的好影片也是农民喜欢的类型。《男妇女主任》、《暖春》等影片就属于此类。此类影片取材于农民身边的生活,往往亲切朴实、真实感人,通过美好善良的人情人性征服观众。
农村电影放映目前对农民来讲是免费的午餐。但是我们不应忘记,中国今天非农产业的辉煌是靠农民几十年的锄头刨出来的,是靠相关的产业政策扶持出来的。免费的电影也不能不负责任,必须尊重农民对电影文化服务的要求。而且,农村电影要想在公共服务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开发,也必须尊重农民的观影偏好,只有能够吸引农民的影片才能吸引更好的广告,才更有产业开发的潜力。不论从政治文化层面,还是从经济产业层面来看,尊重并研究农民的观影需求都是应当重视的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农民会越来越渴望看到更多好电影,渴望享受到优质服务。目前,我们的农村电影服务和产业开发还处于低层次水平,距离农民的实际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发展农村电影,还需要政府和业界人士更多的实际行动。
注释
[1]数据源于国家统计局。
[2]成思行《改革开放30年我国文化发展和体制变迁之路》,《中国发展观察》2008年10月07日。
[3]数据来源于总局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
[4]数据主要源于广电总局赵实的讲话,广电总局公开资料。
篇8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问题
一、何谓“城镇化”
所谓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就其基本特征而言表现在“聚”和“散”两个字上。“聚”为人口聚集、资源聚集、资本和财富等的聚集,成为经济社会活动的中心和资源交换的重要平台,即所谓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散”则为以城镇为源,对周边实现资源有序分配、再分配及利用调节,即为对农村地区的辐射和拉动。城镇正是通过聚与散两方面功能发挥其影响和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杠杆作用。城镇化具有五项基本内涵:一是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换,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变;二是城乡人口分布结构的转换,越来越多的人口由分散的农村向城镇集中,城镇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多;三是城镇空间形态的变化,城镇建成区扩大,新的城镇地域、城镇景观涌现,城镇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四是人们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换。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乡村地区渗透和扩散,传统乡村文明走向现代城镇文明,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和“人”的城镇化和现代化;五是经济要素集聚方式的变迁或创新,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重推动下,人口、资本等经济要素更健康、高效地在城乡之间流动、重组。在这里,我们还要注意区分:
(一)城市化和城镇化。国内对于“城镇化”和“城市化”的名称在一段时间内争论较多。按照我国的“城市规划法”,对城市定义为“本法所指的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建制镇属于城市范畴,属一般意义上的小城镇,城市化和城镇化二者含义相同、本质一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经历了一个渐进过程,由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约束,以及乡镇企业就地发展的客观现状,农村人口的转移有相当部分是就近转移到小城镇集居,从事二、三产业,我国目前已有2万多个建制镇,近20年来,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镇打工、经商、办企业。发展小城镇是我国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提“城镇化”更为形象,更符合中国国情。
(二)乡村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乡村城市化”是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是指乡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部分乡村地域转变化城镇地域。另一方面是指城乡一体化,农业作为土地密集型的产业,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乡村城市化”绝不是,也没有必要把所有农村都转变为城镇,从这个意义上讲,“乡村城市化”主要是强调城镇带动农村的发展以及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的双重推动下,通过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和重组以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缩小工农之间收入差距;通过小城镇和农村居民点(农民新村)的建设,使农村居民享受城市的现代物质文明,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共发展、共繁荣,逐步缩小,最终消灭城乡之间的差别。
二、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化率被简单地当作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指标来追求。为追求数字指标,有的靠行政区划调整以扩大管辖面积。实际上城镇化率并不能充分反映城镇的现代化水平,如草原、沙漠地区和某些工矿区,尽管数字上反映的城镇化率比较高,但并不能说明其城镇现代化水平高。又如一个省域的城镇化和一个市域的城镇化,甚至一个县所谓“城镇化”,具有完全不可比性,不能凑数字、比指标。城镇化的实质是产业结构转型,就业结构优化,非农就业岗位增加。但目前一些地方不重实质而重形式。
(二)在城市化问题上玩“数字游戏”,导致了对城市、城市化基本概念的混淆与混乱。由于不少地方追求以改变行政区划来扩大城市辖区,把城市做大,导致城市是“聚集的点(中心)”还是“城乡不分的面(区域)”变得日益模糊。近年来不少地市合并,地级市已成为区域实体,整个地区成为一个城市,但真正的城市建成区还只是区域的一个点(中心)。一些大城市所辖县撤县改市也存在类似问题。
(三)城市核心竞争力定位比较混乱。有的城市为了展示其城市化水平,盲目建大广场、大草坪、宽马路、摩天楼等形象工程,甚至还出现城市之间的盲目攀比。在产业结构上,缺乏区域和国家的统一规划,盲目雷同,不少城市都把信息产业、高科技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在建设资金上,由于急于改变城市形象但资金不足,为了筹集资金盲目扩大城市建设用地,寅吃卯粮,或者盲目借贷,形成很大的金融隐患。
(四)隶属于政府的规划权力缺乏制约和责任追究机制。在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城市规划的审批、监管多是市议会。目前流行“规划听市长的”,而有的市长又常受开发商的影响或被开发商牵着鼻子走,造成很多短期行为和错误决策。
(五)忽视或不懂区域规划。一些决策者忽视或不懂城市发展的区域规划,忽视城市圈或城市连绵区的客观事实,看不到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浪潮下,城市之间联合协调的必然趋势,不是主动联合而是恶性竞争,既造成了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和城市发展布局的不合理,又削弱了我国城市总体上的实力,降低了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视城镇圈或连绵区的客观事实,搞恶性竞争,降低了竞争力。
三、结语
我们在实现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认清城镇化概念的基本内涵,把握城镇化的基本原则,完善城镇化的机制和体系,用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方法切实推动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以破解长期阻碍和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农“问题。
参考文献
篇9
城市化对人口统计的影响
1、总人口与流动人口统计。
城市化的过程意味着人口向城市的空间集聚过程,其中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城市内流动人口的迅速增加。据2000年“五普”统计结果,广东省流动人口(指常住半年以上的非本市户籍人口)达2105万人,接近全省总人口的1/4(24.4%)。其中流动人口较多的深圳、东莞、广州的流动人口分别达到585、492和331万人,分别占这些城市总人口的84%、76%和58%。
由此可见,对于城市化发展迅速的地区,做好流动人口的调查统计工作对于人口统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流动人口的调查统计可以通过人口普查获取相对比较准确的结果。问题是我国人口普查10年一次,即便是小普查也要5年一次,因此如何在非普查年份搞准流动人口的统计数字显得极为重要。
据调查,广东多数地区流动人口数据主要由公安部门提供,而公安部门主要是根据办理暂住证的人数来统计流动人口的,那些未办理暂住证的流动人口则无法统计,因此,所获得的流动人口数据往往低于实际流动人口数字。对于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地区来说,流动人口统计已成为重大难题。
一个地区人口统计数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人均经济指标的准确性。调查显示,广东各市目前尚未有统一的标准计算人均GDP,其中深圳市采用常住人口作为分母进行计算(其常住人口与普查数字也有较大出入),而东莞、清远等市则按户籍人口进行计算。在刚刚结束的2003年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国家统计局提出今后各地人均GDP的计算均按常住人口计算。
因此,目前准确计算各地人均GDP关键的问题在于,在非普查年份,如何搞准各地的流动人口数字。
2、“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
关于我国城市化水平的统计,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城镇”、“农村”的界定,即哪些地区属于城镇,哪些地区处于农村。过去几十年来我国城乡的划分大多出于行政管理的考虑,并经历了多次变化,各地情况也不尽相同。
从广州市的情况来看,1999年及以前是按照地域结合户口性质划分,城镇人口为市区的全部人口加上县级市的镇的非农业人口。从“五普”开始,城乡人口的划分是根据国家统计局1999年制定的《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的划分标准和方法,超过1500人/平方千米以上的地域的常住人口(包括外来人口)均统计为城镇人口。
据广州市统计局反映,非普查年份,在实际的统计工作中,城乡人口划分的基础数据即人口密度数据难以准确取得。一方面是取得土地面积,即各区、县级市辖下分街道、镇的实有土地面积的数据资料比较困难,因为行政区划随着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发生变化,很难取得行政区划变动后的新区域的土地面积;另一方面,市公安局一般不能全面提供各区、县级市分街镇及居(村)委会的人口数,况且公安局提供的只是本市户籍人口,不包括居住本市半年以上的外来流动人口,而户籍人口也只是按所在户籍地统计,无法按照常住地统计。这种方法对外来流动人口占1/3的广州市来说,显然是不准确的。
此外,城市化过程中各地行政性地增设城区依然会影响城乡人口的准确统计。据对广东经济相对较落后的清远市的调查,该市政府设立“三化”目标,即“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
其中城市化的一大举措就是将现有的镇改为或合并为街道,村委会相应转变为居委会。比如:洲心镇与小市街道办事处合并为洲心街道办事处。据调查,合并后的洲心街道办事处80%的人口仍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但若按“五普”标准,则该街道办事处地域内的所有人口均计为城镇人口。
3、城市化对就业统计的影响。
与人口统计相关,城市化的发展给就业统计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据对广东的调查,对于城镇从业人员的统计,统计系统可以控制的仅是行政企事业单位这一块,而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的统计有赖于工商局的资料。问题在于工商局的从业人员数据主要依据企业登记注册时填报的职工人数,至于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从业人员人数的变化,工商局并不掌握,因此该数据有可能产生较大误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为股份制和私营企业,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创办私营企业和从事个体工商活动,因而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从业人数比重将不断增长,如2002年广州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占全市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接近1/3。如何搞准城镇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的调查统计对全面完善从业人员的统计工作至关重要。对于个别地区,如东莞市,其从业人员的统计中不包括流动人口,这对于一个流动人口3倍于户籍人口的城市来说,显然是不合理的。这一案例也反映了目前地市一级的从业人员统计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可比性。
4、城市化对城市住户调查的影响。
城市化的发展,同样也给城市住户调查带来了研究课题。据调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广东省城市住户调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样本点尤其是国家样本点主要集中在老城区。如广州的300户国家样本点全部集中在老八区(全市共12个区、2个县级市);深圳市100户样本全部集中在4个特区,而人口占一半以上的宝安、龙岗区没有国家样本;东莞的50户国家样本全部在莞城区,150户地方样本也有100户落在莞城区,其他31个区、镇没有国家样本,只有50户地方样本。一般来说,老城区为城市核心地区,其居民的收入水平往往与其他地区有一定的差异。比如,广州国家样本点居民可支配收入就比地方样本点数据高出90元,东莞也有类似的情况。因此,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仅用老城区的样本已不能满足整个城市的代表性。
二是调查样本目前还是以户籍人口为主。
深圳的600户调查户中,有400户为户籍人口,200户为流动人口,而按2000年普查结果,深圳市流动人口大约是户籍人口的5倍;东莞市住户调查样本绝大多数是本地户籍人口;珠海市将抽到的非户籍住户从样本中剔除。如此带来的问题同样是样本在反映流动人口的生活状况时缺乏足够的代表性,因此对全市的代表性是有偏的。
三是样本户基本上是家庭户,不包括集体户,也不包括租房户。事实上,对于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地区来说,以年轻人为主的集体户的比重往往较大;而城市化的发展,流动人口的增加,租房户比重也有增大的趋势。样本中缺少这部分信息,代表性是不全面的。
城市化趋势下完善相关统计方法的建议1、关于城市化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城市化水平计量的研究。使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计量城市化率,基本上是从“量”上反映城市化程度,而且总会受到城乡区域划分和城乡人口定义的影响。同样的城市化率,其实质上反映的城市化程度,比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服务业发展情况,市民文化素质,科技创新能力,医疗卫生情况等,可能会有很大差异。因此,需要加强对城市化“质”的研究力度,研究设计出具有较好代表性的真正体现城市化发展方向的综合指标体系,从“质”的方面对各地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测评。
考虑到从“质”出发计量城市化水平具有针对性强、通用性差的弱点,应将这一综合指标体系与作为目前流行的反映城市化水平“量”的大小的城市化率指标结合起来使用,这样既可以避免把城市化率简单地当作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指标来追求,在城市化问题上玩数字游戏,同时可以通过这两种指标的不同组合,总结出城市化发展的不同模式和路径,从而引导城市化向重视质量、重视可持续发展的更科学、理性的方向发展。
2、关于人口统计。鉴于非普查年份的人口统计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公安系统的力量,根据广州市公安局在非农业人口统计方面的改革经验(即非农业人口由过去长期以来沿袭的按户籍性质分类统计转为按地域属性统计),建议国家统计局与公安部门合作,从全国的角度共同研究规范、标准的城乡划分标准和流动人口调查统计方法,并将公安系统的流动人口稽查工作与统计系统的流动人口调查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公安系统庞大的网络和统计系统的统计力量,共同做好非普查年份的流动人口调查统计工作和城乡人口统计工作。
关于城乡的划分,由于在城市化过程中各地在确定乡镇“城区化”(比如将县改为市或区,将镇改为区或街道,村委会改为居委会等)方面缺乏规范统一的标准,因此,对于街道办事处地域仍应有其他相关指标作为城乡划分的参考。
比如,建议增加从事非农业生产人口比重(比方说将这一比重设为70%)作为一项划分城乡的附加控制指标,即可避免完全因行政性“城区化”改变地区城乡属性情况的发生。
关于人均GDP的计算。国家统计局最近已发文明确规定各地人均GDP的计算要使用常住人口而不是户籍人口,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全国各地的统一协调,尤其是要做好人口流入流出的调查统计,否则在计算中容易产生重复或遗漏。目前各省基本可以通过每年一度的千分之一人口抽样调查统计出人口流入、流出的数据,但地市一级的流动人口统计无论是流入地区还是流出地区都存在一定的困难。为此,建议各地市在计算人均GDP前应将使用的常住人口数据上报省统计局,由省统计局根据全省流入、流出数据调整后再进行计算,避免出现系统偏差。
篇10
【摘要】经济新闻日益受到各家媒体的重视,它能够及时、迅速地对经济领域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报道。本文以地市报为切入点,从不同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发现经济新闻、如何写作经济新闻及如何写深经济新闻。
关键词 经济新闻 写作手法 深度挖掘
随着经济发展,各类经济报道也成了各家地市报报道的重点内容,但经济报道避免不了需要引用一些数字和专业术语,这些数字和专业术语一方面提高了报道的准确性和专业性,另一方面也让广大读者读起来感到有些冷冰冰。如何让经济报道既准确权威又让读者爱读,是我们基层新闻工作者需要不断研究的一个问题。
一、上下政策,两头吃透
地方报记者要写好经济新闻,理所当然要重点报道本地经济活动,但地方性的经济活动都是在国家大的宏观经济背景下进行的,因此关注全球和国家大的经济形势非常重要,它不但能给我们提供经济报道的新闻线索,还能使我们的报道方向不至盲目,了解全球和国家大的经济背景,再调查本地的经济变动情况,才能理解本地的经济现象。
近年来,我国已经把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写入“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举措。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以改变以往的粗放式、“两高一低”(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结构,促进工业转型升级。铜陵市作为工业城市,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更重。了解这一大的宏观背景以后,笔者联系市经信委,时刻关注我市淘汰落后产能的动向,了解到我市正在倒排日期,促进一些落后的产能的企业转产、关闭,我市淘汰落后产能向全省交出了满意答卷。随后笔者撰写了《淘汰落后产能“淘”出转型新空间》,详细报道了我市淘汰落后产能的进展,报道见报后,获得了方方面面的好评。
这几年黄金价格起起伏伏牵动了不少炒金人的神经,为此笔者经常关注中国黄金网、第一黄金网等网站,了解黄金价格走势,一旦黄金发生大的价格变动,笔者便到市场了解我市黄金的销售情况、采访炒金人,因为时常关注黄金动态,长期的经验积累,写起报道就很易上手。地方经济与全国、全省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作为一名财经记者,要善于把地方经济发展放到全省、全国范围来看待,登高望远,才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形成地方舆论与全局发展的良性互动。在吃透国家、地方政策的同时,还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党的十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国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的重要论断,要求“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围绕这一政策,安徽早在20 世纪末就提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铜陵作为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近年来也在此方面出台了诸多政策,进行了先尝先试,城乡一体化实际上是经济一体化,围绕这一方面,笔者策划了系列报道《迈向城乡一体化》,系列稿件有《农民的“不动产”变“流动资产”》、《“一主两副”振翅飞》、《城乡居民同等“待遇”》、《公交无缝对接水电气“同网同价”》等。系列报道对城乡一体化作全方位报道,起到了较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二、不同读者,不同写法
经济报道阅读的人群较多,层次也不一,关于房地产方面的报道,开发商、房产中介、买房人会关注;关于菜价的报道,家庭主妇会关注,还有一些人想通过商业信息来创业、投资,通过信息和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处境。因此笔者在采写经济新闻时,注意面对不同的读者,采取不同的角度和写作手法,注意挖掘新闻背后蕴藏的商机,力求报道能更符合读者的口味。
笔者从事物价方面的报道,菜价是老百姓关心的话题,自然经常关注。我市的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工作人员每星期都到市场上对各类农贸产品进行采价,该中心提供给笔者的价格都是一些冷冰冰的数字,如果将这些数字堆积到稿件上,自然可读性较差,为了写好菜价,笔者就经常到菜市场自己询问价格,了解菜价变动。在写作手法上,笔者联系了一位买菜王大姐,以她到菜场买菜的过程进行采写,再结合物价局提供的数字和对未来菜价的预测、分析,使稿件更加完善。这样的稿件家庭主妇和市民读起来更加有趣通俗,为他们买菜提供了参考。
一些行业和专业色彩较浓的经济报道也常见报端,比如金融业的报道无非利率下调和存贷款增减,税务行业的报道无非是收税纳税,如果按常规报道可能看的人很少,为了吸引读者关注,记者要善于把读者关注的点挖掘出来,比如贷款利率增加,记者在采写时可让银行方面计算出贷款利率增加后,市民的房贷会每月增加多少。税务方面,所选角度应尽量贴近纳税人,前期铜陵市国税局税务移动办税平台(手机APP)一期建设项目成功上线运行,这意味着今后我市将有越来越多的纳税人可通过手机实现“指尖办税”。笔者就从纳税人关心的角度报道,该软件如何使用,如何安装,受到了不少纳税人的关注。如今,不少经济新闻用社会新闻的方式加以报道,这是近年来都市报纸进行经济报道所采取的普遍手法,这种方法可使经济新闻软化,一方面强调社会性,同市民生活贴近,另一方面社会新闻表现手法较多,使得我们的经济新闻更加生动形象,因为社会新闻语言都较生动活泼。“经济新闻社会化”,即以独特的透视眼光看待新闻事件,以相对微观的新闻视角为切入点,都市报经济报道的社会新闻化就是要将常规经济新闻进行二次“包装”,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按照这样的写作理念,把经济事件层层剥离,用本质的、客观的、普通百姓的话语去描述,极大地加强了文章的可读性、通俗性,使读者理解起来更简单。
将经济新闻通俗化,在这方面,经济学家厉以宁给我们作了很好的示范。当人们还不知道什么叫资产重组时,他是这样解释的:木桶的木板长短不一,长板发挥不了作用,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是把长板锯下来补在短板上,这叫“资产替代”;二是把木桶拆了,长板和长板放在一起箍一只桶,短板与短板放在一起箍另一只桶,这就叫“资产重组”。在讲到经济发展要有一定的速度时,厉以宁又打了一个比方:骑自行车的人都知道,骑得太快会翻车;骑得太慢,自行车会晃,就不稳;自行车不走就要倒。经济建设也是如此,经济要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
三、注意关联,深度挖掘
做有深度的经济新闻不但能吸引读者眼球,也是报纸与电视新闻相比的一大优势,深度经济新闻不但要报道经济现象,还要分析出现象出现的原因,为读者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如此完整的经济新闻报道,正是我们经济新闻记者所努力追求的目标。
往深度去挖,要注意事物的相互联系,可以把题目做大。例如如今不少企业亏损,从单个企业来看,原因可能千差万别,但是综合地分析,把表象和深层次的原因联系起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企业亏损无外乎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经济体制不顺,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三是管理水平较差。这里既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上的问题,也有企业具体微观运行中的原因。从不同企业经营实践来看,情况千差万别。因此我们在拿单个企业的效益问题当话题的时候,不妨更深入地挖掘一下与之相关的各种内外环境,不少企业亏损其实存在一个更高层次的难题——经济整个布局、调控上的不合理,带来了经济效益的大面积下降。
经济生活纷繁多变,如何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新闻主题,记者可以多观察新旧交替现象,从中发现强烈对比,对比中出新。比如过去农村搞,一家一户几亩责任田,土地流转以后种田大户通过农业机械可种成百上千亩土地,我们在报道时就要拿两者进行对比,对比中我们发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外转移,不少农村出现务农劳动力老龄化和农业兼业化、副业化现象,“谁来种地”问题比较突出,土地流转实际上是顺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对比中我们还发现,小规模的经营农户无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的,也无法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和使农民从事农业经营成为体面和受人尊敬的职业。
当经济报道的切入点与广大读者所关心的问题相吻合时,经济新闻就会充满魅力。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及时了解百姓所需,还要抓住市场,从生产者和经营者都关心的市场中找经济新闻,通过对市场的供需、价格变动、消费热点等老百姓司空见惯的各类经济现象的分析,发现鲜活的新闻素材。这几年猪肉价格涨涨跌跌,笔者持续关注该经济现象,帮助读者分析猪肉价格涨跌与猪饲料上涨,疫情、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相关,每次对猪肉价格作深度报道,都要请业内人士分析本次猪肉价格涨跌的原因,是饲料价格变化,还是人力成本因素,养殖户对猪价涨跌的态度,猪价上涨的行情规律,判断猪肉价格的后市行情,给养殖户和相关人士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产业结构调整、所有制结构调整、国企改制,国家银根收紧,有短期内的经济问题,也有长期存在的问题。记者要拓宽视野,注意事物之间相互关系,努力将热点、难点做好策划,搞好分析,引导舆论,配合地方政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①厉以宁:《中国经济改革的思路》[M].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
②吴锦才:《怎样当新闻记者》[M].新华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