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管理预案范文
时间:2024-03-18 11:58: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梯安全管理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电梯作为高层建筑电气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电梯系统内部结构和运行原理比较复杂,并且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一旦电梯运行出现故障,会严重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电梯的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做好日常的维修保养,不断提高电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 电梯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现状
1.1 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意识淡薄
很多电梯使用单位没有严格按照《电梯安全监察条例》,按时对电梯维修保养,安全管理意识淡薄。该监察条例明确规定了电梯维修保养的内容和项目,并且电梯运行每半个月必须进行一次维修保养,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使用单位忽视相关规定,不仅没有按时对电梯进行维修保养,而且没有安排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不重视电梯的日常保养、预检预修和安全项目整改[1],并且只要电梯不出现故障,从不主动进行管理和保养。
1.2 维修保养不及时
《电梯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电梯维修保养单位负责整个电梯的运行安全。但是很多电梯维修保养单位的应急水平较低,在电梯出现运行故障后,无法及时到达事故现场,没有完善的救援预案和应急措施,在电梯故障排除过程中耽误很多时间,救援进度较慢,很容易发生严重的电梯事故。
1.3 维修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一些电梯维保单位涉及多方面的业务,工作面较广,对于电梯使用单位没有安排固定的维修保养人员,每次派出的维修保养人员变动较大,这给电梯维修保养带来不利影响,影响了维修保养效率和质量。同时,一些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缺乏专业的维修保养资质,甚至很多维修人员在上岗之前没有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对电梯的维修保养和安全管理知识了解较少,不熟悉电梯内部构造和运行原理,维修保养水平较低,无法在最短时间内排除电梯运行故障。
2 电梯的安全管理措施
2.1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首先,电梯运营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电梯维修保养和安全管理责任主体,在保养、维修、安装、制造等方面加强安全管理,由于电梯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需承担较大的责任,必须高度重视,不断提高管理、保养和维护水平。其次,落实电梯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规章制度,通过规章制度规范电梯的管理、保养、维修和使用,明确电梯维护和管理责任,使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消除电梯的安全隐患,确保电梯长时间稳定运行。并且严格把关电梯的维修保养、使用、安装、定货、选型等方面内容[2],构建健全的电梯维修保养安全操作规范,做好电梯安全管理的日常记录,为日后的电梯检验和维修提供重要资料。最后,以电梯安全管理为核心,构建长效监管机制,积极引进现代科学技术,开发电梯运行安全管理系统,加强运行监管和维修监测,全面了解电梯的维修保养和运行情况。
2.2 做好电梯安全知识宣传
一方面,通过宣传反面或者正面案例、电梯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使维修、管理和使用单位高度重视电梯的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如电梯停梯处理方式、紧急事故维修、电梯故障应急措施、电梯困人救援措施等,并且向电梯乘坐人员宣传乘梯知识,如严禁携带任何易爆易燃物品进入电梯、小孩乘坐电梯应有大人陪伴、乘坐电梯时应紧抓扶手带等[3]。
3 电梯的维修保养策略
电梯维修保养应注意对电梯的日常检查和周期维修保养,结合电梯运行情况,对电梯可能发生的故障做好相应的预防和维修措施,对于电梯运行故障,准确分析电梯故障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故障维修保养措施,确保电梯的安全、稳定运行。预防式维修保养应提前编制科学合理的维修保养计划,准备好相关维修设备和工具,安排专业的维修保养人员,降低电梯运行故障率,延长电梯使用寿命。在电梯维修保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落实电梯维修保养责任制,安排专门的电梯维修保养人员,明确电梯维修保养的职责,强化维修保养人员的责任意识,一旦电梯运行出现故障,应及时进行维修保养,对于没有坚守岗位的维修保养人员追究其相关责任。
(2)采取周期制,定期对电梯维修保养,工作人员应定期清扫电梯系统的机电设备,做好吸尘清洁处理,使电梯机械设备保持干净整洁,每周重点检查电梯电气部分和安全设施,一旦发现缺陷或者问题,及时进行维修调整,每三个月对电梯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分析电梯的运行状态,消除安全隐患。
(3)采取年制对电梯每年进行一次专业检测,结合检测结果,更换或者修复严重磨损的零器件,并且每三年或者五年,对电梯进行一次大修,包括拆洗电梯轴承、添加剂、清洗减速机油箱等[4],提高电梯的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4 结束语
近年来,电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梯的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直接关系着电梯的运行状态和使用寿命,结合当前电梯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现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构建完善的电梯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制度,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电梯安全管理,做好维修保养,排除和检查电梯故障,为人们提供一个便利、安全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婷婷,徐鑫.电梯维修保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4(03):109.
[2]张俊逸.浅谈电梯使用管理基本要求[J].科技视界,2013(20):60.
[3]许娜.如何加强电梯安全管理[J].江西建材,2013(05):323-324.
篇2
关键词:隧道施工;安全生产;管理问题
近年来,因为国家对西部地区的重视和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的高速铁路、地铁、城际铁路、公路项目不断增多。西部地区地形复杂,山脉众多,隧道工程施工量较大,施工难度极高,所以,在施工中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问题。本论述特为有关单位及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帮助。
1隧道施工中的重要安全问题
隧道安全问题是工程施工单位所必须要重视的内容之一,通过大量的实践调查得知,在隧道工程施工中,会经常遇到涌水、瓦斯爆炸和塌方的问题,对隧道内的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1.1涌水问题
隧道施工中的涌水问题指的是地下水在水头压力与其他压力的共同影响下,以骤然的方式向隧道中大量涌入,并且,涌水时还会出现突泥现象,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坑道阻塞、设备掩埋等问题出现,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1]。
1.2瓦斯爆炸
复杂混合气体的总称即为瓦斯,在隧道施工期间,硫化氢、二氧化碳、氢气、二氧化硫、甲烷一同构成了瓦斯。在瓦斯浓度为5%~15%并接触火源后,在有12%以上的氧含量后就容易爆炸,后果非常严重。
1.3塌方问题
在自然力的影响下,山体、矿井、建筑物和路面出现塌陷的现象。在施工隧道工程时,在低压变化下,造成泥土与岩石疏松而出现大量的塌方问题,同地面工程所出现的事故相比,危险性更高,更为复杂。
2隧道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没有充分认识安全生产规律
在施工隧道工程时,因为施工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安全性规律,所以,在施工期间,不能够提前采取措施处理各种潜在的安全问题与安全隐患。而且,在有问题出现以后,还不能及时处理与应对所出现的事故。
2.2对安全监督责任没有充分地予以落实
在以前所出现的种种隧道安全事故中,绝大部分都是因为没有有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所导致的[2]。安全监管不合理,一般都是工程安全管理监督机制不科学,在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往往没有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这样就造成安全监督工作者的责任权限较低,待遇不高,出现苗头或者事故隐患后,安全监督工作者通常难以马上通过科学的措施进行处理。所以,在施工期间容易有安全事故问题出现。
2.3安全教育工作的投入不够
施工人员没有受过专业的安全培训工作,是造成隧道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对安全管理工作者缺乏全面、及时的安全培训教育。然而,在安全教育工作方面,许多施工单位往往敷衍了事,缺乏系统的培训与教育,这样,在安全设施不到位、安全生产条件差的状况下,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3隧道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对策分析
3.1加强培训,落实责任
加强教育、培训和安全宣传工作力度,从实际出发,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将员工安全生产意识提升。搞好技术训导工作,例如,石质隧道上下台阶开挖法、隧道施工技术、隧道光面爆破技术、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培训工作。不断提升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与技术水平。安全环保部、工程部按照相关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通过文件、现场监督、会议的方式,将系统、完善的生产保障体系在各个施工班组构建起来[3]。将各项安全生产措施落实好,将隧道涌水、瓦斯、塌方等事故应急预案做好,将应急救援人员、设备和器材等准备好。
3.2科学把控安全生产管理规律
在施工隧道工程时,一定要严格遵循“勤测量、早发觉、早解决”的原则。并且,将资金合理地投入到工程施工中,购买先进的设备仪器,加大力度预报和监控隧道工程施工情况,以免在发生安全问题后,可以合理地进行解决。同时,在施工以前,对隧道工程施工特征要细致地进行考虑,然后在此基础上,将合理、详细的施工方案制定出来,此外,对可能要发生的各种安全问题进行细致的考虑,并且将处理预案设置好。
3.3加强组织,规范现场
严控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对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工作进行强化,将评价和控制、安全生产、识别危险源等当作工作重心。在专项的施工方案中将软岩变形、富水砂岩、穿越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地段编制出来。技术负责、现场主管技术员、安全负责人、项目经理一同编制组织。报评审论证级监理部审核后再执行,并且有专职安全员和技术人员监督施工现场。严格依据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隧道施工技术规范、法律法规,对喷射混凝土、仰拱施工、二次衬砌、隧道防排水、隧道的开挖、锚杆施工、钢筋网加工及安装、钢支撑的加工及安装工程进行交底[4]。施工期间,规范管理工作流程、严格工序管控,加大力度管理进入隧道的工作人员,将出入隧道的登记制度构建起来。严格依据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管理爆炸物品。
3.4加强预案管理,实时监测
对施工期间可能发生的不良地质问题,同超前地质预报内容与隧道工程地质条件结合起来进行施工。向施工工序中纳入监控量,将监控测量人员配置出来,并且按照地质情况及时调整。构建累计变形量与最大日变形量图表[5]。严格依据规范条例进行测量布点,保证监控测量数据完整、真实、准确,及时分析量测数据,按照分析结果对支护参数进行调整,将测量分析结果与数据及时反馈出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开挖策略,按照量测资料指引生产施工。如果觉察到地质条件异常及监测数据变化时,需要采用合理的对策,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3.5按照合理的工序挖掘施工
在施工隧道工程时,不可以盲目追求快速施工,也不可以单一地将开挖进尺当作考核隧道施工进度的主要指标。而是从实际情况入手,严格控制工序,科学组织设计,对开挖进尺进行控制[6]。首先,将开挖支护断面上中下分部施工之间的工序衔接及质量工作做好,保证在转换各个台阶分段部分时,收敛变形、隧道沉降能够被合理控制。确保能够顺利完成开挖支护工作;其次,施工需要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开挖施工后,对混凝土立刻进行初喷施工,立刻完成初期支护施工。将岩面的暴露时间缩短,将围岩的自稳能力充分地发挥出来,确保洞身的稳定性;再次,坚持“仰拱超前,衬砌紧跟”,V级洞口段仰拱距掌子面不大60m,二衬距掌子面不大于80m,不留隐患。
3.6关键环节施工
在隧道工程施工期间,必须要注重细节,因为工程每个施工环节都可能对工程的最终成果产生影响。在施工中,要求安全和技术人员全程跟班监控和指导,将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关都要把控好。对隧道超欠挖和开挖尺度要严格进行控制。加大力度控制螺栓连接位置以及拱架的间距、注浆的效果及锚杆的方向和长度以及混凝土的喷射强度、背后密实度、厚度和密实度。对横向、换向和纵向排水管的安装质量进行合理掌控。按照设计图纸挂设和焊接防水板,避免止水板的纵向与中心发生偏移现象,保证技术措施到位及支护质量。对施工规范要求和设计文件要严格地予以执行。充分发挥监管体系的作用,坚持施工中的自检、报检程序,狠抓过程控制,提高施工工艺,将工程做精做细。
4结束语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经济和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公路工程、铁路工程等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加大力度对西部地区进行投资建设,加大了西部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力度。西部地区环境复杂,在施工期间,经常会遇到山区地带,需要开挖隧道工程。但是,隧道工程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项目,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进行施工,而且还应该控制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沈佳程.隧道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0(13):35-38.
[2]王清.浅谈隧道施工方案防渗漏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07(34):25-30.
[3]李伟.层次可拓模型在隧道施工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
[4]胡荣明.城市地铁施工测量安全及安全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研究——以西安地铁1、2号线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3(08):113-115.
[5]董非.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长安大学学报,2015(05):589-591.
篇3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电力企业承包商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改进对策,从而促进承包商单位加强安全管理,提升包括承包商人员在内的全员安全文化理念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
关键词电力企业 承包商 安全管理
一、概述
承包商从电力企业工程建设阶段到调试运行阶段均承担重要的角色。当前,电力企业承包商安全管理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为实现良好的安全业绩,防止出现各类安全事故,必须研究和改进承包商的安全管理,提升包括承包商在内的全员安全文化意识。
二、承包商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
当前,承包商安全管理面临多方面的的挑战。一、在业主的管理方面,普遍存在业主对承包商的安全管控力度不严,主要体现在业主对承包商的现场监管不足,未能有效识别现场安全管理弱化的趋势;缺少安全管理的高层定期沟通机制;合同约束条款不具体,合同执行的考核流于形式,未能充分发挥合同的约束作用。二、承包商单位管理方面,主要是承包商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管理与培训不到位,日常阶段事故经验教训组织学习宣贯力度不足。三、承包商从业者个人方面,承包商人员流动大,文化程度不高,安全意识薄弱,习惯性违章多发。
以下面以某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改进为例,简述如何通过多方位的手段改进承包商的安全管理。
三、改进与提升承包商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抓好合同第一源头,细化量化安全管理要求
合同是业主与承包商之间责任与权利的唯一法定文件,优化合同安全考核条款,是促使承包商单位加强自身安全管理的最直接手段。要认真梳理细化安全协议的范本,详细规定双方应承担的安全责任以及应尽的义务,有条件的聘请法律顾问进行审查后作为合同附件。同时,应量化承包商安全考核指标,安全管理部门按照合同绩效评价制度对承包商合同履约情况进行打分,严格考核兑现对承包商单位合同款的奖罚。
(二)开展每日安全学习,营造全员学安全、日日讲安全的文化氛围
为了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建立推行每日安全信息制度。每周确定一项安全信息学习主题,每天编制一条安全信息PPT学习材料,安全信息材料以历史发生的某项典型安全事件为切入点,引出经验教训和注意事项。规定每天必须在公司各类生产早会、部门会议以及班组会议上由会议主持人在会前开展约3分钟的宣讲。同时,将每日一条安全信息在局域网全员共享,通过在承包商单位的大力推广,营造人人讲安全,日日学安全的全员安全文化氛围。
(三)明确人员行为安全红线,梳理人员典型违章行为及其处罚标准
为了充分引导现场人员的安全行为,有效传递公司最基本的安全期望,防止事故发生,认真梳理了现场人员在工业安全、消防保卫、文明作业等方面典型的典型违章行为,根据严重程度确定不同的扣分、罚款标准,印刷成册分发给承包商人员学习掌握。其中,如出现了绝不容忍被突破的“安全红线”行为,安全管理部门对当事人立即清除出厂,同时对当事人所在单位、项目管理部门给予责任连带追溯罚款。安全要求容不得挑战,安全管理部门通过严格执法,有效引导培养全员安全红线意识,有效抑制人员行为方面的事故隐患。
(四)正面引导,表彰先进
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除了在承包商现场严格监督执法以外,也应注意及时发现和表扬在安全行为方面执行良好的承包商团队和个人。对于任何一次规范到位的安全行为,安全监督人员都可发出“安全表扬信”,将良好的安全行为予以记录、张榜公布,向人员所在承包商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并给予其适当物质奖励,从而积极做好安全行为的正面引导,营造和谐的安全管理氛围。
(五)建立每日工业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及时纠正现场偏差
为了促进现场安全隐患、偏差及时纠正处理、促进承包商单位举一反三,安全管理部门利用信息化安全管理平台,每天安全日报,将现场安全检查发现的各类问题,以图片加文字描述的方式汇总,通报当日发生的各类违章、隐患和偏差,促使承包商单位对通报的信息及时整改和反馈。同时,定期开展违章、隐患的趋势分析,对于安全趋势出现恶化的承包商及时采取管控措施。
(六)建立与承包商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分析安全趋势,传达管理层期望
为了促使公司管理层与承包商管理层的定期安全交流,建立与承包商之间的安全联席会议制度,由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召开,主要的承包商项目经理及其安全员必须参加,通报每月的安全趋势和典型问题,布置安全工作,邀请承包商单位开展安全管理的经验交流,共同提高。
四、总结
安全生产,以人为本。切实改进和提高承包商安全管理,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实现良好的安全业绩,已成为承包商和业主的共同要求。电力企业业主单位通过认真开展以上安全管理改进,一方面促进承包商单位加强其安全管理,一方面通过奖惩措施引导承包商人员的安全行为,从而能够促进企业总体安全管理的提升。
参考文献:
篇4
1煤矿机电运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作业人员业务素质及安全意识不足
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往往会长时间不间断地工作,因此需要在使用中正确操作,而由于一些特种作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安全意识淡薄,使得违章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给机电事故的发生埋下巨大隐患。同时,矿井井下环境较为恶劣,机电运输设备需要及时进行维修养护,但一些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知识缺乏,在维护工作中不按规范进行,造成机电运输设备工作效率低下,甚至造成严重的机电事故。
1.2机电运输监察力度不够
安全检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机电运输设备的安全运行,但煤矿实际机电运输监察力度却远达不到预期要求。煤矿一些监察人员在工作中会带着人情成分,对违规操作故意进行“放水”。而专业的检查队伍只能临时对矿井机电运输进行抽查,不能对矿井机电运输进行系统、长期的检查,使得矿井实际机电监察的力度与深度有欠缺。除此之外,矿井现行检查执行标准亦有所不足,存在一些模糊监察界限,这会成为监察与工作人员忽视的环节。
1.3特种作业人员调动过于频繁
频繁调换特种作业人员的岗位,给安全埋下隐患。特种岗位人员大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专业人员,对他们的岗位不宜随意变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企业领导却不去考虑特种工作人员的学识水平,不讲究用人策略,随意调换特种作业人员的工作岗位,再加之一些技术人员不钻研业务,使得违章操作的现象频频发生,给煤矿正常生产带来了安全隐患。
1.4煤矿机电运输设备老化
国内多数煤矿已经开采了几十年,煤矿机电运输设备普遍存在老化、混杂、带病运行的情况。部分设备虽进行了更新改造,但大部分设备老化现象严重,加之井下环境条件恶劣与缺乏有效的管理维护,使得井下机电运输设备存在安全隐患。随着煤矿机电运输设备技术性能下降,其已经满足不了当前生产开采的需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制约矿井发展的重要因素。
1.5煤矿运输系统不完善
煤矿运输系统较为庞大,需要投入足够的人力与物力进行管理与维护。以往煤矿管理过度追求产能,对运输设施投入不足,而随着煤炭形式急转直下,缩减煤矿生产成本已经成为了煤矿企业生存的主要方式,这势必减少对运输系统的资金投入。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机电运输设备不能及时更新改造,煤矿在运输管理与员工工作方面势必大打折扣,运输设施建设不合格与违章操作现象出现频率将会增加。
2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安全管理
2.1规范提升运输设施
2.1.1斜井提升机应符合《规程》第427条规定,装设合格的保险装置(如防止过卷装置、防止过速装置、过负荷和欠电压保护装置、限速装置、深度指示器失效保护装置等)与信号装置,各项保护装置的性能指标应达到要求。斜井提升机启动之前,各项保护装置应确保正常运行,严禁甩掉保护运行。提升机的电控装置必须灵敏、可靠,确保控制系统的制动能力。矿井提升系统应按要求定期对其进行性能测试,每年测试一次人员升降系统性能,其他提升系统的测试周期亦要确保三年以内。
2.1.2提升装置的滚筒缠绕的钢丝绳层数应符合要求,要做到三个方面的达标:一是滚筒边缘要高出最外1层钢丝绳的高度,至少为钢丝绳直径的2.5倍;二是滚筒上必须设有带绳槽的衬垫;三是钢丝绳由下层转到上层的临界段外(相当于绳圈1/4长的部分),必须定期检查。对现有不带绳槽衬垫的在用绞车,只要在滚筒板上用1层钢丝绳作底绳,即可继续使用。按规定对提升装置进行检查维修,包括钢丝绳、连接装置等,对有磨损、锈蚀、断丝等情况严重的钢丝绳进行更换。为保证矿井提升的安全,矿井提升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进行,严禁超载情况出现。
2.1.3斜井串车提升应遵守规程370规定要求。斜井提升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安全规程要求进行,做到“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斜井行人时,应与斜井提升把构工、信号工等做好沟通,禁止行车;人员通过以后,必须对通过人员进行人数的清点,确保斜井提升无人时方能再次放车通行。
2.2提升平巷运输设备运行稳定性与先进性
平巷运输是整个矿井运输的重要环节,其运行稳定性对矿井的运输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煤矿应做好运输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确保平巷运输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先进性。平巷运输设备主要有电机车、矿车、材料车以及各种连接装置等,国内在此方面的运输设备已经取得良好的发展,煤矿需有计划地对矿井原有运输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以应对矿井日益增加的运输任务。例如,传统的矿井机车刹车装置为机械毂式或液态碟式,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智能司控器引入到机车刹车装置之中,将更有利于矿井机车的控制。与此同时,为确保平巷运输的稳定性,矿井日常生产中应检查与维修所有平巷运输设施,包括与运输直接相关联的设备(如机车、各类矿车以及碰头、插销、三环链等各类小部件)与辅助平巷运输的设施(如警铃、撒砂装置等),保证矿井所有的运输设备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3标准化井底车场运输管理
井底车场是矿井运输事故的多发场所,煤矿井底车场应达到相关规定的标准,并且随着矿井生产能力的变化,井底车场应做出相应调整。同时,为确保井底车场运输的安全,煤矿应对井底车场运输结构进行不断调整与改造,如井底车场机车牵引所用的钢丝绳长度,当机车停止时,矿车在惯性的作用下会继续向前行使,此时的钢丝绳子仍然处在受力状态;在相同机车牵引力作用下,钢丝绳长度不同,矿车所受到的侧向牵引力(Fy)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受力分析得到牵引用钢丝绳长度越长,侧向拉力也会越小,机车与矿车之间较大的错距能够提升操作员工作的安全性,降低矿车掉道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井底车场选用钢丝绳牵引方式时,应确保钢丝绳的长度(达到5m)。以此例来说明矿井井底车场结构优化的重要性,同时随着矿井生产能力的变化,实时调整车场运输系统,将更加有助于矿井井底车场的安全运输。除对井底车场系统进行优化改造,还需要加强对井底车场的标准化管理,以确保整个井下运输环节的流畅性。
2.4加强煤矿机电运输管理工作
2.4.1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及安全工作。由于煤矿机电运输各岗位工种的技术性较强,其各岗位工种都不能以“照顾”的身份出现,应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操作人员来担任。矿井可建立岗位竞争机制,定期组织职工进行技能比武;定期安排员工进行矿井生产安全教育与生产技能培训,培训方式可采取“三结合”模式,有效衔接重点培训与业余培训内容,以重点培训与内培方式为主。组织工人进行培训时,应对培训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贴合实际情况为主,最大程度地让工人掌握实用技能。如对矿井生产流程的标准化管理,员工如不按照安全规程进行施工操作就属于“三违”,需要进行严格的批评教育,造成严重后果的需追究其相应责任。
2.4.2抓好安全工作,强化监督制约机制。构建并完善矿井监督检查体系,切实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煤矿企业应加强监管力度,对附有管理职能的部门制定监督考核制度与章程;加强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和作业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做好煤矿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同时,建立各部门质量标准化实施过程的评分机制,对机电运输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绩效问题进行客观的评价,用标准化的制度来约束和加强其实施过程与最终成效。
2.4.3煤矿企业生产需要加大对机电运输的资金投入。资金是保障矿井机电运输系统有效运行的前提,煤矿应从资金方面确保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人力、物力有足够的供应。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并将新技术与煤矿自身特点有效结合,创设有自身特色的设备应用与管理模式。先进的技术设备是保障顶板稳定的有效前提。煤矿企业生产需要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或对原有技术设备更新改造之后需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让工作人员能够充分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与维护技术。
3结语
篇5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电力行业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产业,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人身伤害事件的数量越来越多,这样也就使得电力生产的安全问题逐渐的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而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施工人员自身的文化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安全意识并不是很强,所以如果想要保证安全生产的质量和水平,就一定要在这一过程中实施一系列相对比较科学的管理手段。
2、配电网施工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2.1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落实不全面
工作内容在执行之前,供电企业在现场勘查工作人员的组织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现场摸底并不是十分的全面,所采取的安全措施也并不是十分的到位,工作票安全控制工作也不完善。
2.2工作负责人对现场不熟悉
在实施工作之前,对现场没有采取一些有效的安全措施,同时对安全措施的落实也没有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控制,在一些比较特别的条件之下,对一些危险点没有全面的分析,在一些比较繁琐的工作中没有指派专门的工程监督人员。
2.3防范措施不落实
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地压线路以及广播线等部分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并不是十分的全面,同时对施工中所使用的工具也没有详细的检查,对于那些因为操作失误而应该采取的防范措施也没有及时的执行。
2.4施工中的安全、质量监督不到位
在配网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保证现场监督的质量和水平,对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施工的质量也应该进行有效的控制,但是很多工程在开展的过程中都没有强化监督管理工作,这对安全生产而言是十分不利的。
2.5安全教育不到位
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人员没有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安全教育,领导干部在实际的工作中比较重视的是经济效益的实现,对安全生产重要性认识也不是十分到位,所以可以说在工程开展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并没有树立起比较强的安全意识,甚至是对安全不能有一个相对比较系统的认识。
3、电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完善制度建设,控制违章行为
在电网安全的过程中应该严格的按照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对其进行全面的控制,此外在这一过程中还要遵守以人为本的观念,切实将安全问题当做一个重点的内容来抓,重视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充分的结合电网工程管理的具体情况对工程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处理,此外还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到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违规规律,制定一个更加全面的惩处制度,这样才能更好的对违章操作予以控制。
3.2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安全工作违约条款
在实际的工作中,一定要将合同管理当做是重要的切入点,从而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强化安全管理工作,合同和与之相关的一些规定制度和协议是对双方的权利义务予以规范和规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施工安全管理当中的责任认定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内容,所以在合同当中,一定要对双方应该旅行的义务、承担的责任以及需要遵守的规则予以明确的规定,此外还可以将安全协议当做是合同的补充。这样也就使得合同更加的全面和完善。
3.3加强施工过程安全控制
在生产的过程中要制定一些非常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同时还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全面的补充、规范和贯彻,这样才能真正的达到预防的目的,所以施工人员在这一过程中也应该建立起一种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责无旁贷的意识。同时还要保证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和水平。每个员工和监督管理人员对现场施工的安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此外,每一个施工人员都要树立较强的安全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及时的发现生产中的异常现象,从而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3.4做好危险点辩识和安全预控工作
首先,工程建设单位要做好对施工单位的现场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交底工作需包含各施工环节的危险点,如土建基础开挖要想到地下有无电缆、煤气管道等。其次,施工单位要认真编制施工方案,尤其做好多回线路共架施工、带电设备工作、杆塔撤立、架线、10kV电力电缆作业的施工方案编写工作,方案中要详细说明防止高空坠落、触电、物体打击、坍塌、倒杆(塔)、车辆伤害等事故多发的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同步开展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初步评估施工风险等级。再次要组织工程建设单位及其设备运行管理部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做好施工方案审查工作,会审确定施工方案危险点风险评估和预控措施是否准确完备,本工作可采取照片或录像的形式将安全交底、方案审查与现场对照的办法,使得安全技术交底和方案审查直观易于理解,同时结合已编制的《配电网工程施工现场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和《配电网工程停电施工方案(模版)》等资料,提高审查效率和实施效果。
3.5实责任人,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监督检查
在生产的过程中应该建立一个比较健全的安全生产组织,同时还要在其运行的过程中落实生产责任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安全为主,重视预防的原则,在安全生产的过程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对管理上出现的漏洞予以严肃的处理,同时还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对安全生产管理的实际方法进行仔细深入的研究,从而更好的保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
4、结语
篇6
甘 静 广西南宁市武鸣供电公司
【文章摘要】
在电力系统的配网管理工作中, 对配电图纸进行有效管理是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只有保证配电图纸的安全性,才能保证整个电网的稳定运行。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逐渐普及,配电图纸已经从传统的静态图纸转变为网络状态下的动态图纸,所如何保证配电图纸在动态网络中的安全性就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为此,笔者从安全管控的角度出发,首先阐述了配电图纸管理的主要内容, 然后针对管理的要求对管理的措施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
安全管控;配电图纸;管理系统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配网用户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环网柜和开闭所的数量也随之增加,所以配电线路之间的相互联系覆盖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配电网络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同时,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之下,配网的施工和检修工程量也在不断增加,所以电力线路的修理和技术改造任务较重。在这背景之下,如何保证配电图纸和相关数据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就成为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最重要因素。
1 配电图纸管理的主要目标和范围
从我单位配网技术资料的管理现状出发,笔者和广大的基层员工通过长期的调研,对配电图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检查,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整改措施和要求,力求建立一个比较健全的规范化管理流程,让配电图纸的管理工作更加准确和合理。
我单位2013 年之前的配电图纸主要以CAD 为主,是一种偏于静态的单线图纸。除此之外,这种配电图纸的修改、审核和管理的权限也是由相关的配电运行单位进行保存的,这种管理体系的弊端就是会使得配电图纸的保存形式、格式、标志无法统一。尤其是在图纸被修改之后,在现场运行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处出现图实不相符问题,这样就会增加调度员下达指令中的危险性。
从这一角度出发,为提升生产运行单位对配电图纸资料进行准确分析和把握的能力,对配电图纸的修改、提交、审核和等过程进行有效管理,2013 年开始,我单位生产设备部在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决定应用配电图纸系统对配网图纸进行动态性管理。意思就是要从不同的专业需求出发,结合不同岗位的工作实际,进一步细化配电图纸的管理流程。到2015 年,我单位将全面推广应用配电GIS 系统,在高新技术的支持下,对配电图纸进行安全动态管控。
2 安全管控下配电图纸管理体系的具体要求
根据电力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我单位配电图纸管理体系的实际情况,为了提高管理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我单位经过多方讨论,对于安全管控下的配电图纸管理系统提出了几点具体要求,并针对管理中的关键流程制定了比较严格的考核制度。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多年的工作经验进行了总结,对安全管控下配电图纸管理体系的具体要求进行如下分析。
第一,保证配电图纸的修改的及时率。这一要求就是指在现场生产设备、线路发生异动时,一定要保证配电图纸能够按照竣工图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图纸修改。如果不能按要求完成配电图纸的修改工作,还需要进行记录,并每周汇报一次工作情况。
第二,确保配电图纸修改的准确性。在安全管控的基础上对配电图纸进行管理,确保图纸修改的准确性是最基本的要求。完成对配电图纸的修改之后,还需要提交给生产设备部,对修改之后的图纸进行审核 。如果修改后的图纸与异动申请表及竣工图不一致,要及时反馈核实修改, 还需要详细记录,并每月一次。
第三,及时调整配电图纸的运行方式。从配电网的实际操作和配网故障的原因出发,保证配电正常运行的单位需要对配电的图纸进行及时修改。这样才能保证配电图纸的运行方式保持和现场设备运行方式的一致性。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图纸管理员每天都需要对新增加的配网运行方式进行检查,并在每周的工作汇报中记录检查的结果。
第四,保证配电图纸参数的完整性。在完成配电网作业之后,配电的维护和检修人员应该再一次确认配电图纸,从实际情况出发对相关的参数进行修改,生产设备部每月对图纸参数进行定期审核。
3 基于安全管控下的配电图纸管理体系的实际应用
3.1 建立规范的配电图纸管理体系, 不断增强对图纸的管理控制
我单位的生产设备部为了实现对配电图纸管理模式的标准化、统一化和规范化的管理,不断对现有的配电图纸管理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并对配电图纸的修改制定了比较完善的规范。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之前基层调研的调研结果,对配电图纸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这样就增强了管理方式的针对性,为优化管理流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首先,计划工作修改图纸。配电运维专业修改图纸人员根据月度生产计划、停电计划, 通过图纸管理系统提交新修改的图纸,并需要将修改的痕迹予以保留,经过审批后才能按照要求进行。其次,对故障工作的图纸进行修改。
3.2 构建多专业信息共享的配电图纸管理平台
原有配网图纸管理中,调度员通过图纸只能看到静态的配电图纸,却不能掌握配电网当前运行方式, 地理接线情况, 尤其在电网事故发生时, 故障点由于人员、备品备件等原因无法恢复正常方式时, 调度员只能通过异常方式记录, 与现场人员核对运行方式等方法来尽量降低操作的风险性。通过构建多专业信息共享的配电图纸管理平台,就可以利用增加管理的拓扑结构,对开关的开合状态、可封挂操作接地线位置及操作接地线的封挂状态等信息输入至配网图中, 通过图形的颜色变化来显示当前设备的运行状态。特别是当配电的线路存在异常时,调度员可以通过图纸系统轻松掌握配网运行方式, 节省了事故处理环节, 为线路恢复送电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从实际的工作情况情况出发,对配电图纸管理系统的目标的和要求进行了比较细致地分析。通过分析本单位在安全管控基础上的配电图纸管理体系的构建和管理平台的应用,解决了目前单位在配电图纸修改和审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终实现了安全管理配电图纸的目标。通过对配电把图纸运行方式和修改对比的管理,大大提高了调度员查找图纸信息的效率,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昱. 基于电网安全稳定的调度管理体系[A]. 云南电网公司、云南省电机工程学会.2011 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 云南电网公司、云南省电机工程学会,2011:6-7.
[2] 刘梦璇,任博强,马宁,等. 搭建基于安全管控的“大数据”一体化管理体系[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19(08):226-227.
[3] 王琴明,蔡吉人,薛琭俊. 供电企业建立投诉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电力需求侧管理,2011,01 (14):61-63+67.
[4] 任博强,刘梦璇,甄庆,等. 基于安全管控的配网动态图纸管理体系探索[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17(10):249-251.
篇7
关键词:电力安全 安全生产 风险管理 管理体系 电力风险
中图分类号:F470.6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确保企业安全及优质用电的基本保障。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电网的安全管理压力逐步增大,电力企业要利用安全生产技术,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提升供电安全,控制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风险管理的内涵以及在电力行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其中包括了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理想的风险管理,是一连串排好优先次序的过程,使当中的可以引致最大损失及最可能发生的事情优先处理、而相对风险较低的事情则押后处理。但现实情况里,这优化的过程往往很难决定,因为风险和发生的可能性通常并不一致,所以要权衡两者的比重,以便作出最合适的决定。因此,随着风险管理这一理念的革命式的普及,其自然也被引入了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在电力企业中,通说观点是指通过识别、衡量、分析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控制处置风险,用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理风险,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纵览我国电力安全管理发展历程,不难发现,电力企业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指导下,逐步在总结事故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比如,以行政正职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三级安全网、建立、健全了安措与反措计划、两票管理、个人防护用品规定、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紧急救灾预案等一系列安全保证制度。同时,为保证制度的有效实施,建立了春秋两季安全大检查、事故调查、定期安全活动、隐患整改、事故演练、监察违章作业等落实、检查、监督和评价体系。采用现代风险管理后,将会进一步对固有的体系进行有效整合,传统管理系统中的合理成分不仅不会被丢弃,而且会在系统化的风险管理基础上得到继承和发展,使安全管理更加科学、系统。
三、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观念陈旧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不仅仅要求技术进步,各项安全生产措施落实到位,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转变和重视。安全生产重于泰山,要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首先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树立以人为本的责任观,安全生产的全局观。但是现在好多电力生产企业对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不够重视,墨守成规,对于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常处于被动状态。
2.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远未实现标准化、正规化
现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离正规化、标准化的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我国的电力企业中,安全生产观念并不陌生,但是很少有哪一个企业能够切实建立一套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的奖惩制度相结合、培训教育相衔接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其次,电力生产企业中还缺乏自上而下的总体规划和设计,也缺少自下而上的反馈,各级管理机构缺乏有效地协调和配合,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管理。
3.安全生产意识薄弱
在市场化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不能有效处理安全和稳定、发展之间的关系,片面的追求业绩,忽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生产过程中,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缺乏对操作程序的重要性的认识,往往存在着严重的违章操作,检修的时候,监督人员和管理人员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都严重导致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出现。
4.基层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一些电力企业的管理层只重视对大型作业的管理工作重视,而忽视了企业的日常管理。据调查显示,近几年的安全生产事故多是出现在企业的小型作业和分散作业时发生的。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企业的管理层管理观念存在偏差,平时的管理工作时紧时松、管理松懈;企业的监督检查不到位,尤其是在跟踪检查和指导帮助这方面做的不好;对于企业的检修记录和报告管理不妥当,操作人员不能真实了解情况,导致设备在存在隐患的时候违规运行;对于发生的事故处置不当,尤其是对那些安全生产责任人,在发生问题后,纵容姑息、处理不当,不能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5.安全工具管理不当
性能良好的安全工具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实际的安全生产过程中,一些安全工具质量不达标,尤其是一些小的电力生产企业,在基层供电时用的工具质量标准不高;此外,一些企业不重视对安全工具的检修,检修意识不强,往往是等到工具严重毁坏的时候才直接换掉,对于一些小的破损根本无视,往往导致这些工具负伤上岗,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四、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基本技术
1.辨识风险。
辨识风险是实现风险管理的基础,建立有效的生产作业过程风险评估准则,实现有效的风险源辨识,逐步改善人机料法环,应用规范、动态、系统的方法去识别及评估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现风险的超前控制,把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程度,进而形成行之有效的制度、流程、标准是提升安全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点。应开展作业风险辨识。以防控人身触电、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和误操作等典型事故风险为重点,组织开展输电、变电、配电和调度等专业领域典型作业项目的危险因素边式,通过建立静态风险数据库、典型作业风险辨识范本库和编制标准化监督检查表,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2.风险源评估。
电力生产作业具有显著的多专业、多工种特点,决定了风险因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主要集中的不利因素也因此而来,如电气设备多、高温高压设备多、危化品及废料多、势能设备多、特种设备多等。
电力生产风险分类:(1) 通过对电力企业生产作业过程中接触的直接风险因子进行排列集合,危害类别包括物理危害、化学危害、机械危害、生物危害、人机工效危害、社会/心理危害、行为危害、环境危害、能源危害等九个类型。 (2) 电力企业生产作业对上述九个类型的风险接触,在特定条件下引起暴露就会触发安全生产事故或事件,依电力企业事故事件的分类可将风险源划分为电力企业的五类风险,分别为人身风险、电网风险、设备风险、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社会影响风险,其中,前四类风险都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产生社会影响风险。
五、建立电力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措施
安全事故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所致,这些因素的存在就是安全风险、就是事故隐患。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分析、辨识和控制这些隐患和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失控导致事故发生。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建立风险预控机制,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规避和化解安全事故风险、提升企业安全工作水平的根本途径。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电力行业的基本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一切生产工作的进行必须是要在保障生产安全的前提下,以人为本,围绕人的安全来开展工作。目前电力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是“人祸”,包括对安全生产的落实不够,预防工作没能够扎实的开展,安全措施没有真正的落实到位。因此我们必须要强化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健全完善各级的安全措施,并且要强力执行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加强安全思想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能够在全体电力职工中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2.建立风险评估体制保证安全管理制度。
结合已有的安全制度规定,经过风险评估后,逐步发现风险与防护制度之间的差距,对于发现的实际问题,如高风险低对策问题,需要根据风险评估情况采取替代、改进、或者利用修改技术规程、修订工艺标准等措施进行风险预防。根据风险评估对原安全保证制度进行评价,根据逐项评价结果,检查保证和防护制度更加系统、有效,以真正达到预防的目的,进一步丰富安全保证制度的内容。
3.安全风险管理责任。
现代企业管理的关键是执行,而执行的前提是有相关的责任制度,风险管理责任制就是按照风险评估后作出的,以风险项目为基础划分的项目责任制,同时辅以区域责任制内容,风险管理的项目责任制根据风险值的高低进行树状式分级管理,风险高的项目由企业安全管理核心负责。以此类推,分别由部门、班组、专责员工负责。发生危险状况后根据风险级别进行不同的处置,这种责任制的落实方式不仅提高了管理效能,而且体现了企业分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人有责。特别是将安全管理工作细节化,细致化,从而使所有危险源的管理都能落实到位,确保了各项保证制度和评估、监察制度的有效实施。
4. 完善落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
强化领导安全生产责任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直属部门领导要遵循“谁主管,谁负责” 的原则,对照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本部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健全本部门安全管理组织,同时要使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量化、细化、具体化,要明确规定班组成员在安全工作中的具体任务和责任,实现一岗一责,形成健全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层层落实,把基层的工作现场当成抓安全工作的落脚点,并且要有计划的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意识,使各岗位职工能够在生产实践中把安全生产的科学方法体现出来。可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奖罚制度来提高全员的参与积极性。企业应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建立以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及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制度、教育制度、检查制度、考核制度、监察制度、奖惩制度,以及职业健康监护、女工保护规定等,并定期检查。要用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做到安全监管有章可循。同时,严格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一是安全生产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管理,不断完善和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坚持行政第一负责人就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和计划,将线路、设备划分区域,以线路及配变台区为单位,把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实行各级承包。二是做好事故通报汇编工作,事故通报汇编是血的教训,是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必须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举一反三,以杜绝重复事故的发生。
5. 制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和快速反应机制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电力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即超前做好预防工作,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避免事故发生。但在实际工作中事故仍不断发生,究其原因,一是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不尽相同,有的还很低;二是电网设备的运行状况不一样,有的隐患还未被掌握;三是外力破坏和事故防不胜防。因此,电力企业应树立风险忧患意识,制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和快速机制,把问题设想得复杂些,后果设想得严重些,措施考虑得周全些。
6. 加强安全管理
变电站运行管理的重点就是安全运行。一定要落实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电力生产方针,大力开展反习惯性违章和安全生产的宣传与教育。明确管理思想。树立切合本所工作实际的变电管理思想。在职工中长久地坚持宣传贯彻,要使之成为全所职工的共识。结合不同的时期,提出阶段性目标,加强目标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认真实践这一思想。安全是生命。变电站运行管理的重点就是安全运行。认认真真落实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电力生产方针,大力开展反习惯性违章和安全生产的宣传与,严格执行“两票三制”。这些,都是电力系统长期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经验,在变电所必须认真贯彻。近些年来,由于变电所设备的不断增加和技术的更新,所以应及时修订变电所的现场运行规程,自查并完善各种记录,利用机自动化系统提高工作效率,把好自己的关口,以确保变电站的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为管理的规范化提供制度基础。变电站规范化管理应该注意两点:首先要从运行值班记录抓起,要做到清晰完整、方便查询。其次要把加强技术管理作为运行管理水平升级的根本,为设备升级改造,技术改进提供依据。班组不但要强调熟悉安全规程,更应注重规程的掌握和正确运用。值班质量关键是认真监屏、巡视设备、交接班的检查、班上的检查、值班人员的精神状态等等。值班质量提高了,事故处理自然就能灵活快速,倒闸操作准确快捷。
六.结束语。
电力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多层次、全方位等特点,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供电安全。
参考文献:
[1]蒯狄正.基于风险理念的电力技术管理[J].江苏电机工程,2003,22(6):13-15.
[2]唐群.供电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12.
[3]郎夙.基于威胁分析的电力信息网风险态势评估和预测[D].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12.
篇8
全性一直是国民共同关注的一个热门的话题,对于安全性能的提高需要我们从多个层次出发,进行不断的规范化管理和技术层面的革新。本文将全面分析出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会面对的安全方面的各种问题,各种难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水利水电施工安全的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要在施工中注重工程的质量,更要注重理论上的安全管理,从而尽可能的提高水利水电的安全系数。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安全问题及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1.水利水电施工安全问题的迫切性
中国近年来对于水利水电的建设工程越来越重视,水利水电的建设成为国民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所以相应的解决水利水电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成为国民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任务。目前,在国内城市水利水电管理工作中,市政部门和工程参与部门首先要提高自身认识,并且对于管理工作中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进而才能策划出有针对性的改革和对策,这是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的重要基础。
2.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安全系数
综合分析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现状,在施工方面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设计、质量、进度、安全、监理等问题尤为严重,也是现阶段管理工作的首要问题。就目前存在的状况来看,工程的管理和质量方面往往存在着许多的安全隐患具体如下:
2.1.自然环境造成威胁
自然环境是水利水电工程的软肋,环境变化使施工的过程将受到很大的左右,施工地点全部都是在户外,而中国的地理和地质相对比较复杂,在施工过程中也经常会遇到湿度、温度、降雨、大雾、酷暑、严寒、大风等不良气候条件的影响,都可导致工程项目建设的工期往往要超出设计方案中的预计时间,这些都给水利水电的施工加大了难度。
2.2.地质特征需要考虑
对于不同的地质特征,施工过程中就要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还要对地质进行严谨的侦测,比如说需要考虑如何抵御洪水的袭击,考虑地质的安全支撑问题。
2.3.合理保证人员因素
人员的因素对于工程的建设的根本,是保障项目工程顺利开展和进行的重要条件。要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监理人员、质检人员、安全人员及各工种人员的综合素质,要组建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技术高超的施工队伍,是项目顺利完成的先决条件。同时要考虑到工作人员的身体状况,要合理安排工程时间,不能因为工程量大,就让员工超负荷工作,导致员工的身体状况愈来愈差,对于工程建设中合理分配时间,按期完成工程任务是一个至今没有解决的难题。
2.4.水利工程材料储备
水利水电工程大多是野外做工,而工程所需要的材料的运输是一大难题。对于建筑材料的要求时硬性项目,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能都要收材料的制约。折旧决定了建筑材料必须完全符合国家安全性能的需要,方可进行使用。并且要保证安全设施的健全,在野外作业,危险性极高,一旦安全设施不到位,有可能会危及到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5.设备技术的改进
在施工过程中,用到的设备也越来越先进,而这些设备往往都是高技术的,所以设备的运用上要必须严谨,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并且保证操控流程的规范性与合理性,否则极有可能造成较大的安全事故和人员伤亡。
3.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针对性对策
3.1.从自身做起
从员工自身做起,要求对水利水电安全性能进行全面的掌握和了解。监管部门要进行严格的规范,要时刻铭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并根据不同的工程,按考当地的自然环境安排不同的施工策略,保证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并建立完整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在施工过程中对员工加强安全理念,加强员工安全防范意识,从根本上保证安全施工生产,从根本上消除习惯性违章,减少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在工程进度上,要把从业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放到首位,不能冒着生命安全抢工期、抢进度。安全机构的设置是比不可少的,需要从人员投入、人员配备、人员分工、防护设施用品方面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控制,防患于未然。另外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要做到位,可采取定期的安全生产演讲和培训,或者管理人进行统一的讲解学习,并下发安全生产相关的书籍进行自主的学习等,务必做到人人有责,让安全生产的观念植根于每一个员工心中。要关注全方位的安全管理,落实全方面,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我们虽然不能杜绝事故的发生,但是我们要尽所能力减少事故的发生,其实,认真观察每个事故,不难发现事故本身是有一定得规律性的,所以要了解其发生的规律性,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但是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还是要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监督,全方面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于事故我们必须要防范与未然。
具体的安全措施中包括有要坚持包括国家有关生产法规,健全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重点加强安全知识的教育,对于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要控制好,要严格按照操作规则进行操作,雨季要控制好防汛抢险的措施,安全抢救设备要齐全,力把损失减到最小。要做到奖惩分明,给员工树立真正的榜样和标杆,进行劳动模范的学习和表彰,另一方面也要进行批评和惩戒,对于违反安全生产条例的工作人员要进行严格的批评和学习教育,以确保日后工作的规范性。警示牌的作用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应该醒目以提醒大家。从员工自身抓起,再到对于材料的严格把关,最后统观整个工程,进行整体的安全性能的提高,坚决杜绝一切不安全的生产因素,严格按照规定做事,真正要做到: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让安全生产的观念深入每个工程参与者的心。安全事故是无法完全进行规避的,因此我们要尽可能的把安全系数提高到最大, 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3.2.注意防范危险水源
危险源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是主要引发灾难的导火索。所以对于危险源的防范更要谨慎。通过对工程所在地的地质侦查,预测可能会带来的安全隐患,并找出相应的对策。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搜查出工程所在地存在的危险源,加以分析。工程所在地有可能之前有过事故,可以抓住每一个事故,进行研究,根据事故的相关性,加以预测,防范未然。分析工程期进度,分配好每个月应该完成的指标,为工作者考虑,既不会延误工程期,又不会加大工作者的难度,压力,不会抢进度,抢工期。考虑工程的危险以及可操作性。要全面健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要重视安全培训,作为入场教育的第一关,要对员工先教育在入场,安全观念深入人心,做到上至管理者,下至工作者,人人重视安全。更要重视培训,坚持培训不合格的员工不能上岗并且加强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与教育,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另外,工程单位要为工作人员配备相关的安全工具,要按要求进行相关操作,预防因操作失误而引发的安全事故。要对危险因素进行预控,同时使员工明白危险源是伴随工程的建设而存在的,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要尽可能的预防,教育员工要认识到这一点,在工程建设中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要时时刻刻牢记安全第一的观念。管理者要对危险源的预控形成一种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
3.3.完善技术设备
要加强技术储备,充足的技术储备是一切管理工作的基础,能够保障工程项目的完整实施和质量的好坏。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技术与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有着紧密的联系,相互之间协调促进。因此,在工程管理中,相关部门要做到技术有保障。对各个环节的监管要更加的严格,时间间隔要缩小,定期对施工的相关物品进行检查和维修,以规避风险的发生,在检测出故障时,第一时间进行维修和整改,以避免早正后续更大的灾难,不要贪图一时的蝇头小利,最后酿成大错。
3.4.实现双赢
在工程建设中,要达到节约成本和保证质量的双赢。成本的控制固然是非常重要的,控制好成本不仅能够产生社会效益,同时还能产生经济效益。一般的工程成本控制根本不能发挥深层次的意义,只能在表面进行成本的评估以及控。工程建设中,更为关键是要与实际需要相结合,节省不必要的开支,但是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相关的项目一定要严格的进行把关,保证社会效益和工程质量的双赢。同时应该强化措施,逐步实现成本的控制。
4.总结
水利水电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国民的财产至关重要,是一个国家安邦定国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要加强对其安全性能的管理,目前国家就水利水电的安全问题也提出了很多的应对措施,今后,我国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中,要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加强相关的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通过严格的制度管理规范管理和操作人员的技术层面的问题,再者就是要不断的进行技术的革新,提高水利水电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戴会超,曹广晶,孙志禹,彭刚,董前进,我国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安全运行技术现状与改进方向[J],水电能源科学,2011年12月25-26.
篇9
作为全国首批14个对外开放城市之一,近年来无锡开放型经济蓬勃发展,并依靠转型升级、不断优化,保持着平稳快速的发展态势。2010年,无锡以同比增长13.1%的步伐,继续跻身国内城市GDP总量排名前十。快速发展的背后,促成了电力的大规模需求,电网发展迅猛,电力设施数量庞大。
截至2011年上半年,在无锡478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运行着320座35千伏及以上变电所,6043.54千米10千伏及以上架空线路,773.71千米10千伏及以上电缆,两万多基35千伏及以上杆塔,三万多台城乡变压器,还有大量的开闭所、环网柜、电缆分支箱以及数以万条的低压线等。
从空中到地面再到地下,高密度的电力设施犹如血脉支撑着无锡的发展。难以想象,由于电力设施遭到破坏而不能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将会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带来怎样的冲击和影响。
然而,与城市的快速发展成正比的,恰恰是影响电力设施安全运行因素的增多。面对新形势下的挑战,无锡供电公司调整工作思路积极应对,始终将保护电力设施、确保安全供电作为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责任指引新形势下重构安全保障意识
“以前经济发展并不是很快,高大机械施工的情况很少。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铁施工、道路改造等大型工程连续上马,因施工挖掘或吊车碰线造成电力线路跳闸的事件屡禁不止。”无锡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员工谈及近年来电力设施维护工作时,坦言遇到了更多的阻力和困难。
“最典型的就是施工方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盲目赶工程进度,野蛮施工,我们虽然现场进行制止,但是难度较大,双方容易发生摩擦。还有一些施工方表面上答应,但是只要巡线人员一离开,就继续开工,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确实很头疼。”
显然,对于电网建设与安垒运行,城市发展中的拆迁改造、道桥施工工程更为频繁,交通、建筑违章作业等过失行为引发造成电力设施损坏及电网运行的事故屡有发生。同时,随着城市扩容中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盗窃电力设施案件不断,尤其在城乡结合处,盗窃低压线的案件屡禁不绝。
针对此情况,近年来无锡供电公司在完善制度、加强安全巡视、推进标准化作业以及长期开展相关安全管理活动等方面,不断落实具体举措,加强电力设施的安全管理。然而,保护电力设施安全已成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供电企业自身力量已难以实现。
无锡供电公司安全监察部主任陈黎军对于电力设施维护的压力感受直接:“现在外界影响电力设施安全的因素太多,我们感觉难度很大。但是,电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如果电力设施经常出问题,那势必会影响地方经济发展。这就亟待通过我们的工作来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电力保障。”
那么,如何解决人员力量的有限与电力设施数量日益庞大、影响其安全运行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间的矛盾,并进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2009年,无锡供电公司启动了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试点工作,通过对利益相关方的识别,无锡供电公司明确了利益相关方群体及工作关系,在主动与内外部利益相关方进行广泛的沟通中,充分了解并回应其对电力设施保护的期望。
陈黎军告诉记者,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意识的导入,为安全供电工作开启了新思路:“围绕安全供电责任,我们把握安全生产的难点工作,运用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理念和视角改进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有效沟通,不断引导全体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方共同保障电力设施安全。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解决新形势下矛盾的关键是调整工作思路。我们将构建电力设施保护利益相关方参与机制作为开展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重要内容,形成与利益相关方共识、共谋、共创、共保社会公共安全的新局面。”
宣传着力 “创新”与“实效”中催生各方共识
人来车往的早高峰时段,调频为FM106.9的无锡交通广播电台新闻节目播出间隙:“老李,如何在高压线下开展吊车作业?”“这是有安全距离的。在电力线路保护区内进行打桩、开挖等可能危及电力线路设施安全的作业,或者起重、升降机械进入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内作业的,有问题请与供电公司95598联系,他们会派人现场监护。” 这样一则对话式的“广告”,来自于江苏无锡供电公司的电力设施保护的宣传语。高频率的播放,对上班路上喜欢收听广播的市民,尤其是习惯收听交通广播的司机来说已不陌生。耳濡目染间,也增加了人们对电力设施维护的理解与关注。
除此之外,大街上热卖的《无锡新周刊》中,一整版以《保护电力设施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漫画,让市民喜闻乐见;施工工地上,常见的水杯、打火机等小礼品上也印有电力设施保护的相关知识,随时提醒着施工人员维护电力安全的重要性……
相较以往人们脑海中熟悉的形式单一、地点与时间集中性强的宣传模式,如今这些更具亲切感和灵活性的常态化举措,让人耳目一新,也越来越成为电力设施保护工作落实的重要推手。陈黎军告诉记者:“其实,我们宣传工作最大的变化在于由知识变为意识的宣传:我们要让大家知道,保护电力设施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基于这样一种理念转变,无锡供电公司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品等渠道,通过培训、活动等多种形式,在原有工作基础上,深入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电力设施沿线群众、工程车辆驾驶员等各利益相关方中,开展有层次、全方位的宣传,以最大范围和最有效地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电力设施保护工作。
就在记者采访的当周,无锡供电公司正准备召开~次泵车司机座谈会。来自输电运检中心的主任工程师陆新秋告诉记者:“有些时候,这些司机难免会在导线下施工,那么我们会邀请几十家单位一块交流,针对他们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施工容易出现的问题做提前防范,并让他们认识到这也有利于他们自身的工作,让他们能主动保护电力设施。”
显而易见的是,对于电力设施运行的维护,无锡供电公司开始更为主动地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与利益相关各方的宣传、沟通、指导和帮助上。
一种新的沟通方式也在这样的氛围中成型:为了让电力设施外力破坏的危害性在第一时间披露,无锡供电公司对于突况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与新闻媒体和市民群众沟通,用实例唤起社会各界对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关注。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也体会到了一些变化,比如电力设施周边的群众,他们的电力设施保护意识在我们的宣传过程中得到了加强,那么当他们发现一些可能会影响电力设施的情况,会主动跟我们联系。”陈黎军表示,社会各界主动防 范和督促电力设施安全运行的良好局面,为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政企共谋 完善机制强化安全管理
2010年,无锡供电公司与政府相关部门建立了一条全新的纸质媒体互动通道――《电参谋》刊物。通过“电网聚焦”、“重点工程”、“绿色行动”、“服务快讯”、“电力经纬”和“决策参考”等六大板块内容,无锡供电公司及时向多级党委政府介绍无锡地区当前电网建设、社会用电等一系列相关指标,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其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支撑。
无锡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电力处处长施孜普对于无锡供电公司编辑出版《电参谋》所体现出的积极沟通和认真履责的做法表示赞赏。同时,他告诉记者,这样的良好互动其实由来已久。
《国家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出台,带来了依法行政的利器。在此背景下,无锡供电公司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汇报,配合政府成立了电力行政执法办公室,使依法行政有了主体,弥补了执法空白。紧接着出台的《规划施工行政审批许可制度》,通过电力设施保护规划、施工审批许可手续的履行,隐患排查和施工队伍的清理整顿,最大限度地保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与电力部门的沟通,保障电力设施安全和人身安全,从而实现了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预防。
陈黎军向记者介绍,近年来无锡供电公司在内部建立了电力设施外力破坏情况和保护区内施工安全隐患定期向政府报告的制度,及时通报情况、反映问题、征求建议;在外部,定期召开由建设、规划、城管、工商、公安等部门参加的电力设施保护联席会议,以协调各方资源、发挥各方优势。此外,根据无锡城市建设的特点,无锡供电公司还积极配合城市建设规划,主动走访轨道办、公建中心等部门,超前掌握各类重点工程施工进度,提前介入,做好安全交底,落实防范措施。这些举措既保护了用电各方的效益,又有力地保护了电力设施的安全。
随着政府重视程度的加大,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重视。一个新现象也随之出现:呼吁电力设施保护的,不只是无锡供电公司。
刁品志是无锡供电公司安监部电力设施保护专职,近年来,他手上接到转来的关于电力设施保护的政协提案、人大议案逐渐增多。他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始主动关心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并对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积极出谋划策,呼吁社会力量参与到我们供电企业的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上来。”
警企合力 共创电力安全运行局面
随着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多,盗窃案件逐渐成为影响电网运行安全的又一“顽症”。同时,电网分布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这直接导致电力设施偷盗防范难度大、经济损失大、社会影响大。加强警企合作,成为无锡供电公司电力设施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点。
早在2006年,无锡供电公司就与无锡公安局成立了联合护电办公室;2008年,这一合作进一步加深,无锡市公安局驻无锡供电公司警务室挂牌成立。
借助“电力警务室”,无锡供电公司与市公安局密切配合,及时报告重大案件,争取尽早得到支持;并认真梳理近年来发生的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案件的危害、影响,损失等情况,建议公安部门对重点地区和重点案件进行重点侦破、公开审理,以提高案件侦破的效率。同时,无锡供电公司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四电”(电力、电信、广播电视、照明设施)专项斗争,加大对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案件的打击力度。
无锡公安经济文化保卫支队一大队大队长曹恒良告诉记者:“通过警务室平台,双方的联系更为直接,信息沟通频率比以前有了大幅度提高。从以前的缺乏沟通变成现在经常联系,专项整治也成为了常态化整治。”他还表示,“双方的配合也更加默契,比如发生盗窃案件后我们需要技术支撑,无锡供电公司安监部协调人员会马上赶到,配合非常到位。”
与此同时,为从源头上杜绝电力设施偷盗案件的发生,无锡供电公司持续加大自身“人防、物防、技防”的投入,对配电变压器采用点焊、防盗螺栓、防盗锁等技防措施;推广使用无线防盗报警装置;对110kV及以上电缆头装设监控设施。此外,配合政府部门开展对社会电力承装队伍的清理整治,建立档案,严格管理。
内部与外部并重、打击和预防并举,为电力设施织就了一张强大的保护网。而这张保护网,已连续经历了三年的“大考”。“第一次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保供电;第二次是2009年在无锡举办的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保供电,第三次则是世博会保供电。”无锡供电公司安监部专职方刚介绍。
尤其是世博会期间,作为皖电东送、北电南送的重要通道,无锡地区有多条超高压供电线路连通上海。同时,因紧靠上海,世博会期间无锡承担了大量的接待任务,保证地区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责任重大。
“世博保电期间,除公司的人员在现场24小时轮班巡视,很多的社会力量都参与进来,其中公安是重要的力量之一。”在这期间,穿过无锡的京沪高铁、高速等国家重点工程仍然正常施工。尽管施工单位已签署了安全协议,为确保万无一失,民警24小时值守,发挥出了重要的安全保护作用。对此,陈黎军也感触颇深:“正是各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参与,使世博保电工作真正形成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保障。这既是对我们电力设施安全的有力保障,也是倡导全社会共同保障电网安全的契机。”联防共保构建电网安全“大环境”
“现在我们无锡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电力设施不断增多,但工作人员并没有相应增加。”作为电力设施保护专职,刁品志在日常工作中深刻体会到人少设备多的矛盾已成为近年来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对此,根据输电线路面广量大,供电所数量众多的特点,无锡供电公司近年来积极强化电力设施属地化管理,建立起“三个机制、二个挂钩、一个追究”的“321”属地化管理机制,即联保、联防、考核机制,与设备主人、与设备供电所挂钩,发生事故以“四个不放过”原则进行责任追究。
无锡供电公司农电公司负责组织各乡、镇供电所电力设施保护属地化管理工作,来自该部门的纪元告诉记者:“最初开展属地化管理工作时,属地管理单位只是纯粹地提供信息,与设备主人单位还没有形成很好的沟通。现在通过建立‘双负责,双考核’,确保了设备主人单位全面落实设备安全运行第一责任人制度,属地管理单位认真履行属地管理职责,并使二者建立起了主动沟通联系、相互支持配合的工作互动机制。”
在这一机制中,设备运行单位和属地管理单位建立起一整套属地化目标与任务、信息报送与处理、责任与考核等制度,加强系统内部市、县、镇(乡)三级护电网络,清晰管理界面,实行分级管理。这为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此基础上,无锡供电公司通过调查分析电力保护的难点,不断延伸属地化管理的职责与内涵,推进属地化管理向纵深发展。无锡供电公司进一步明确,将“联保联防”作为重要的工作方向,形成电力设施保护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保障体系。
通过政策、宣传、服务并举的方式,无锡供电公司将电力保护责任逐步“分解”到镇、村(居)委会,推进电力保护责任意识进村到户,倡导利益相关方合力构建安全保障“大环境”。纪元告诉记者:“属地管理单位根据联保联防工作要求,特别在联防上动脑筋想办法,强化责任落实。”他介绍说,属地管理单位对每一条线路、每一个杆号、每一台变压器都责任落实到人,做到信息及时沟通。同时,充分依靠各级政府部门开展好“平安电力”创建联防工作,深入开展宣传活动,将“平安电力”创建纳入到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核之中,及时签订“平安电力”创建联防协议,组织开展联防巡视。
沿着联保联防的工作思路,无锡供电公司还将发展群众护线联络员,视为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长效工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日常专职护线的有效补充。
陈黎军表示,因为线路太多,巡线员难以做到每天看查完所有线路。“群众护线员可以每天就近查看,如果发现有任何影响电力设备安全的情况,他们可以及时制止或者发信息告诉巡线员及时处理,这样可以大幅减少安全隐患。”
通过积极争取地方支持,建立联保联防、齐抓共管工作网络和协作联动制度等多方面努力,“打、防、控”的群防群治格局逐步形成。这为电力设施的防范和治理争取了主动权,电力设施盗窃破坏严峻态势也相应得到了有效遏制。
篇10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设备;设备维修;安全管理机制;电缆线路
企业发展离不开生产,而机电一体化设备作为企业生产的基础,怎样安全运营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在企业的生产车间,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工作环境极为复杂,由于生产需求,需要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长时间的连续运转,因此会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一些零部件造成一定的损耗,从而导致设备出现故障。由于企业生产通常以流水线的方式作业,一旦机电设备出现故障,就会间断整合企业的正常生产,更严重的还可能发生安全事故,从而对企业造成巨大损失。由此可见,企业有必要加强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全管理,对设备进行预防维护,确保相关部门能及时的预防和解决设备存在的问题,保证设备能够正常的、平稳的运行,从而保证企业生产环境的安全性,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1科学的管理
机电一体化设备,确保设备安全的有效措施
1)增强员工的安全管理意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在企业生产中,员工是影响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有必要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一方面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则可以提高员工的操作水平,确保员工能够正确操作设备,并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实现员工之间的相互督促,确保机电一体化设备在出现问题时,员工可以及时反映汇报,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的发生。
2)提高设备的管理水平。机电一体化设备与传统设备最大的不同就是要求的技术水平不同,机电一体化设备技术要求更高。而对于较为落后的机电设备,需要管理人员对设备进行全面升级。因此,在对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管理时,企业需要加大对设备管理人员的投入,保证设备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能得到提高,促使生产过程更具人性化特点。
3)加强对设备安装前的管理。在前期选择机电设备时,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a.需要对设备进行全面了解,并进行测试,尤其是对机电性能的测试,选择符合企业生产需求的设备。b.需要切实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生产力计算出需要的数量,再选择所需数量,同时在实际采购过程中,需企业的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和监督,避免所购设备存在质量问题。
4)保证电力供应。机电一体化设备不可能独立工作,需要诸多因素共同维持,所以设备的运行存在诸多不安全的因素,容易造成各种不良后果。如:设备在生产运营中电缆线路是容易被损坏的部分,容易引起火灾,同时也会造成机电一体化设备不能正常运行,由此可见,电缆线路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使用有着很大影响。为防止此类情况的发生,企业需加强对供电保护系统进行管理,避免机电一体化设备配备的变压器直接接地的情况发生,确保正确安装电气使用电气设备,并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维修、更换,杜绝设备电线乱接乱搭现象的发生。
2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进行预防维修的措施
2.1完善预防维护制度
机电一体化设备属于机械设备,易发生各种故障,因此离不开预防维修。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企业必须建立健全设备故障的预防和维修的管理制度,需要将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和使用说明相结合,判断出设备定期检查的时间,从而保证机电一体化设备能够正常运作生产。完善的预防维护制度不仅可以保证设备的维修有章可循,提高维修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还可以降低维修人员的工作量。所有检修人员都必须了解设备维修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职责,并且都应该主动参与到设备的检修工作中,确保机电一体化设备能够安全的、稳定的运行。为避免工作人员缺乏自觉意识造成失误,还要安排监督人员对工作进行监督。在对设备的特殊位置进行检修时,必须安排专业人员检修,同时还应该由领导进行现场监督。在检修完毕后,监督人员还需要在现场继续观察设备的实际运转情况,并做好记录。这样不仅可以确保检修保养人员的工作质量,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还可以有效的降低事故的发生。
2.2提高设备检修人员和维护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提高设备检修人员和维护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有必要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一方面可以加强检修和维护人员理论基础,还可以通过解析一些企业发生的安全事故的方式,提高检修和维护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员工在工作时能提高警惕,另一方面,对检修和维护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加深技术人员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了解,提高维修的质量。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员工能及时、高效的排除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保证设备运行安全,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2.3严格遵守操作机电设备要求
机电一体化设备工作流程复杂,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操作和使用机电一体化设备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在实际操作前,需要操作员工充分了解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如:配电设备、变压器、电动机等),在操作时,一旦出现故障应及时停止操作,再根据实际情况判断电源开关情况,并及时通知检修人员进行检修,在故障彻底解决后方能投入使用。在设备停止运行后,操作人员有必要及时关闭电源,避免设备漏电或误闯产生触电事故。
2.4做好后期保养与维修工作
任何机械设备在使用后都存在磨损问题,机电一体化设备也一样,在长期工作磨损后,如果不及时采取保养措施,磨损问题越来越严重,最终就会导致设备出现不同程度故障。所以,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工作很重要。在对设备进行保养时,为达到良好的保养目的,需要根据不同的设备选择不同的保护措施。同时还需定期对设备的零部件上油,从而降低设备在工作中的摩擦损伤。而设备的保养与维修人员应将每次检查和维修的结果记录下来,只有充分掌握设备的实际情况,才能做好设备故障的预防措施,为设备持续正常使用奠定基础,进而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
3结语
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了自动化发展的优势,是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方式。机电一体化设备运行的环境十分复杂,为保证设备的运行安全,一方面需要对设备安全管理中相关法律工作进行强化,另一方面,需要增强安全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建立健全相关的安全机制,从而提高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管理水平、降低安全管理的发生。对于设备的检修与维护,离不开完善的预防维护制度,与高素质的检修和维护人员,员工操作机电设备得当,保养与维修工作做的好才是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田殿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22):284-285.
[2]关一青.机电一体化条件下的矿井设备管理策略探讨[J].科技传播,2014(1):93,101.
[3]赵文会.探讨机电一体化条件下的煤矿设备管理策略[J].科技创业家,2013(2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