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传统文化范文
时间:2024-03-18 11:41: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春节的传统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中的传统佳节。你都了解多少关于春节的文化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春节的传统文化知识汇总”,欢迎阅读与借鉴!
春节的传统文化知识1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春节的传统文化知识2春节传统文化习俗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春节的传统文化知识3餐桌礼仪
要点一:好吃的东西别独享
大人一般都比较惯孩子:孩子爱吃的东西会有意让孩子多吃,但是有客人在场的话就要教育孩子讲究礼貌。吃饭之前要跟孩子讲好:“好东西大家都喜欢,所以饭桌上有好东西,你不要自己一个人吃光,要留点给别人吃才行。太自私的孩子没人喜欢的。”
要点二:用餐卫生要注意
有的孩子吃饭喜欢挑来拣去,家长们要记得和孩子说:“吃饭时,我们取菜要取自己面前的,看准哪块就夹,不要翻来覆去,那是非常没礼貌的表现。带汤汁的肉菜更要小心夹,以免溅脏了衣服,人家会说你是不讲卫生的孩子。吃完饭后放下碗,要有礼貌地说请大家慢用。”
待客礼仪
要点一:对待客人要亲切
当有客人时,家长要引导和鼓励孩子亲切、主动地和客人打招呼,客人进屋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做些简单的招待工作,如:招呼客人坐下、给客人倒茶水等。
要点二:大人讲话莫插嘴
大人谈话时,要让孩子明白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才是乖孩子,来回走动和随便插话是对客人的不尊重。
春节的传统文化知识4正月初五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迎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春节美食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祭财神”。
五祀即迎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正月初四24点后),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路头神
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是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
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北方于此日祭“五穷”也是一样。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气象,图一年吉利,财源茂盛,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
开市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春节的传统文化知识5春节的意义
人们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华儿女,而有中华儿女的地方,就有春节。放眼中华大地,举目五洲四海,每逢春节,礼花绽放,龙舞翻飞,欢声笑语荡漾,春节热闹了中国,春节也正走向世界。春节不仅是中国人的春节,也是世界的春节。春节首先是个亲人的节日、家庭的节日,而人特别是中国人最看重家庭和亲情。中国有句老话:“大年三十吃饺子,没有外人”,意思是说一年忙到头的人们,四处漂流的人们,过春节时一般都要回家,父子两代,祖孙三代,甚至四世同堂,敬杯酒,鞠个躬,父慈子孝,母良妻贤,人们在鞭炮声中,在锣鼓声中,在欢笑声中,享受着人间温暖。这种温暖同金钱无关,同权力无关,同势利无关,是骨肉情,阖家欢。同时,春节还是加深人与人之间感情、沟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节日,是团结的节日。不但在亲人之间,即使在互不相识“外人”之间,包括在有些隔阂、有些矛盾的人们之间,春节见面时也会客气一点,会有笑容和宽容。有点理解和关心,一句“恭喜发财”,一句“新春愉快”,谁听了谁高兴。总之,春节是使人和陆相处、欢乐愉快的盛大节日。春节是集中展现传统文化的节日。
过春节,是对和平、友谊和亲情的检阅和激励,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祷。春节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东方文化,受人喜爱,深入人心。如今,春节不但深入中国人心,还深入了外国人心。重家庭、重亲情,中国人、外国人都一样。在一些有中国人的国家和地区,外国人也同中国人一起过春节。除了原来的几千万华侨华人和留学人员,还有更多的中国人在走出国门,也有更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人的进进出出,势必促进文化的进进出出,有“西学东渐”,也有“东学西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东西方互相吸收文化的精华,取长补短,凡是健康的、文明的就是世界欢迎的。文化交流使世界更文明,生活更多彩。春节的魅力是中国的魅力、东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国的春节,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贡献,是送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
篇2
南通市实验小学四(2)班 赵天烺
在世界的东方,有一条腾飞的巨龙,那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悠远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许许多多有特色的节日,如果把它们比作一朵朵盛开的鲜花,那么,春节便是其中最亮丽的一枝奇葩。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关于春节的由来更是有很多说法,其中流传最多的便是为了驱赶每逢除夕出来的凶兽—“年”,因此春节又称为“过年”,也因此有了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习惯。春节的习俗有很多,大多数是民间逐渐形成并流传下来的。除了放爆竹以外,贴春联更是沿袭至今。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春联是五代后蜀皇帝孟昶所写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有些人家的大门上看到它的踪迹。而春联流传至今,更是丰富多彩,有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有展现了伟大祖国欣欣向荣的:“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有歌颂美好生活的:“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有表达美好祝愿的:“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等等。春节贴“福”字,同样也是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代表了福气、福运,幸福,寄托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而且还有很多人把“福”字倒过来贴,就是取的“福”倒,福到了的意思。怎么样,我们的祖先很有才吧。除此之外,在祖国的各地,还有拜年、守岁、包饺子、蒸年糕、贴年画等很多习俗,都表达了人们团团圆圆、岁岁平安的美好愿望。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北宋诗人王安石的著名诗句《元日》。不仅生动地告诉我们宋代过春节喝屠苏酒和贴桃符的习俗,还寄托了诗人对新年的祝福。除此之外,从古至今描写春节的诗句数不胜数,如北宋苏轼的《守岁》、南宋文天祥的《除夜》 等,大多表达了人们过新年时的欢乐情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热气腾腾的团圆饭里,在一阵阵鞭炮声中,在一句句祝福语中,又一年过去了,而春节的种种更是深深地印刻在我脑海里。我想我们不仅要传承祖国的优良传统,更要努力学习,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
篇3
关于传统文化经典文章1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延续到今天,处处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版画、雕塑、木刻、染织、虎头鞋、麦草画、烙画、唐三彩、面人;有古老的民间艺术,如:戏剧、评书、皮影、国画、刺绣、风筝、园林建筑、服装饰品、;还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春节贴春联、元宵闹花灯、端午赛龙舟、中秋吃月饼、土家族的“走婚”、傣族的“泼水节”。在我国有好多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其中最为隆重的是春节和中秋节了,最有纪念意义的是端午节。春节,这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都过春节,不管离开家多远,不管走到那里,春节这一天都要赶回妈妈身边。为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早早地打扫家、贴窗花、买年货、贴对联、放鞭炮、穿新衣、吃饺子、辞旧迎新、为新的一年键健康康,一帆风顺。
中秋节,是个团圆节。人们经过春种、夏播后,到了秋收。这个季节,秋高气爽、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人们劳作了一年,丰收在望。所以家家户户做月饼、吃月饼、赏月饼、象征着一年团团圆圆。
另外,端午节是为纪念一位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诗人屈原不满当时政府被贬到楚江一带,诗人感到前途暗淡,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而死。当地人民为纪念他,在每年的这一天,包粽字、吃粽子,还有的地方举行赛龙舟的活动。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国丰富多采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的东西是祖国的瑰宝,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一直传承下去。
关于传统文化经典文章2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延续到今天,处处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版画、雕塑、木刻、染织、虎头鞋、麦草画、烙画、唐三彩、面人;有古老的民间艺术,如:戏剧、评书、皮影、国画、刺绣、风筝、园林建筑、服装饰品、;还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春节贴春联、元宵闹花灯、端午赛龙舟、中秋吃月饼、土家族的“走婚”、傣族的“泼水节”。在我国有好多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其中最为隆重的是春节和中秋节了,最有纪念意义的是端午节。春节,这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都过春节,不管离开家多远,不管走到那里,春节这一天都要赶回妈妈身边。为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早早地打扫家、贴窗花、买年货、贴对联、放鞭炮、穿新衣、吃饺子、辞旧迎新、为新的一年键健康康,一帆风顺。
中秋节,是个团圆节。人们经过春种、夏播后,到了秋收。这个季节,秋高气爽、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人们劳作了一年,丰收在望。所以家家户户做月饼、吃月饼、赏月饼、象征着一年团团圆圆。
另外,端午节是为纪念一位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诗人屈原不满当时政府被贬到楚江一带,诗人感到前途暗淡,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而死。当地人民为纪念他,在每年的这一天,包粽字、吃粽子,还有的地方举行赛龙舟的活动。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国丰富多采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的东西是祖国的瑰宝,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一直传承下去。
关于传统文化经典文章3
没有核的果实自然无法在自然界生存,没有粹的米粒总是扬着无知的头颅。在这个日新月异,传媒声喧杂的年代,你是否也被繁花迷了眼,丢了心?
今天,我们只会坐在草地上用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郭敬明);当简简单单而又通俗的《老鼠爱大米》唱遍大江南北时,谁有能重拾昔日哲人心中那"青青子矜"那般泛黄的感动?无可否认,青春文学可以带来梦幻般的感动,但倘若一个人的精神主体是这些,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很难想象他是一个成功的人士。在这个众生传媒的时代,我们看到了一些人为了一点点事斤斤计较,谁又能理解"大同世界"的美好呢?谁又能重拾昔日大教育家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度量。
翻开厚重的古典书籍,我们看到的是老子用了五千个字写出的《道德经》,句句短小,却又饱含真理,孔子与弟子言行在《论语》的二十篇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短短八个字,体现出的却是何等的重要。打开《三国演义》,是刘,关,张三人"不在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义气;翻开《红楼梦》,是林黛玉“红藕香断有谁怜"的惆怅;翻开《西游记》是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唐僧的执着;"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司马迁用《史记》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翻开唐诗,是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怀念,是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放,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国忧民。
篇4
【关键词】产品设计;生态设计;春节礼品;创意产业
1 当代国内外节日创意设计现状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从未中断的文化体系,经过五千年的发展和积淀,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发展成为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的一种文化模式,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对中国影响巨大,而且在历史上也影响了世界多个国家的发展,尤其是对亚洲临近国家的发展更是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近代的动荡环境使得中国经济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加大,经济的落后使得曾经一度辉煌无比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的地位也空前低落。不过,20世纪末,又一次机遇来到中国人的面前:全球范围内蜂起的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经过近10年的发展,创意产业为世界各国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且依然处于上升势头。可以说21世纪,各国的经济竞争更多体现在创意产业发展的竞争上。中国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无可选择的必须走发展创意产业之路。创意产业是一种以文化为内涵,创意为载体,财富为输出”的产业类型。文化在创意产业中至关重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无形中为中国发展创意产业提供了先天得利的优势。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再次走向辉煌的契机。但是从现阶段来看,中国设计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探索很多但还不够深入,多停留在文化本身的内容及特点研究阶段。
现代创意设计一直以来都是以人为中心,以人的情感为出发点。但是现代创意设计的产生与发展大多数都是为他国文化服务的,我们一直都忽略了我们本国文化的本源,并一直追随着西方思潮,这体现在国内大部分现代创意礼品产业均被西方文化所侵占,本国传统元素带来的革新较小,一直停留在水平较低、链条较短、辐射不广的阶段。
诚然,传统意味着保守与遵循,但并不代表不能与现代创意思潮所结合利用,就不能发展。在日本,本国节日创新文化一直是其设计产业中强大的一环。日本跟中国一样,是一个传统儒文化国家。他们的节日数量非常多,题材广泛,每个地区都能将其当地节日文化元素与创意产业设计相结合,比如,每年的男生节、女生节、盂兰盆节等等,其周边产品规模之大、种类之多令人咂舌,这给当地带来巨大的旅游附加产值。
而我们本国,每年除了中秋、春节两大节日以外,几乎没有形成产业化运作,而中秋春节的礼品,80%被食品、烟酒等传统礼品所占领。春节年年过,每年无新意,这是十分令人苦恼的,当然,食品、烟酒品也是有设计附加的,但是其中置入了多少生态、以人为本、创新的元素呢?
我们的节日设计产业人大多数被过多的外在形式所包裹,越来越显得空洞和老套:例如,某县申请了一个高达1亿的省级发展项目去发展自己当地的文化产业,却只停留在建旅店、修葺基础设施的领域,而不去开拓当地富有情调的文化元素,这永远不能算是一个合理的规划,它没有可持续地、生态地进行思考。
2 结合我国现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开拓自己的节日文化领域呢?
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1)找到一个现实出发点,向周围领域进行拓展;
(2)重视中国人文化根基、与当代设计方法相结合;
(3)“小而精”才能“大而美”;
(4)重视可持续发展。
第一,为什么首先要找到一个现实出发点呢?这是因为节日文化领域往往非常大,元素非常密集,每个人心中的好恶也差异较大,我们需要从现实出发,找到最具代表的元素作为起点。
第二,设计是在现代思潮中产生的,我们对现代设计概念更为熟悉和理解,而以中国文化为根基,则为传统的新生与发展,是一个变通的方式。
第三,“小而精”才能“大而美”,节日产业的发掘必须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小而精、特色明显,才能有自己独特的地位。
第四,重视可持续发展,这是产业利益的必然要求。
3 以一个春节礼品创意设计为例,阐述作者对我国创意节日礼品的生态设计发展的思考
春节,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心中永远不可磨灭的重要名词。从古至今,在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各种中华元素便会汇聚起来,形成一股暖流,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受到热情与欢快,也提前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
关于这次对题创意礼品的设计,作者便以“点”为出发,中国人春节的元素很多,外在的、内在的都可以衍生成创意礼品,但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华人过春节的一种情结:团圆……
关于春节团圆,春节之所以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节日,是因为通过这个节日的庆祝仪式,能加强人与人的联系与亲情。诸如吃团圆饭、向亲友拜年送礼等等,这些习俗都在提醒人们,人与人相互团结和支持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世界各地凡有华人聚居的地方,无不隆重而热烈的庆祝这个节日。团圆习俗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家族情结。它是把全世界华人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精神命脉。对于台湾同胞、海外侨胞这些身份上渴望获得认同与肯定,希望获得归属感的人群,“团圆”主题更是有着特殊的感召意义。
特别是在中国冬天硬冷潮湿的南方,没有什么能比得上除夕大家围坐在一起烤火取暖来得更直入人心,从远古时代开始,红火与团圆便交织着让人类文明上升到新的高度,那么这个取意也使产品的文化价值得到提高。
但是科技的发展使得我们不必在使用过去的烤火盆、火炉,我们能够使用新技术,诸如电热器等方式去更舒适地享受团圆带来的感动,这些也是作者论题的一个例证设计的客观素材。
那么到现在这个设计产品立意便出来了:体现团圆这个春节内涵的创意设计。
但光是这些还不够,怎样才能让产品的外在形式符合内在功能呢?众所周知,一提到春节,给人的外在印象便是红红火火,福到财到。在这里,作者查阅了不少中国古典装饰文献,其中,以葫芦为代表的吉祥纹是春节最具代表性的装饰纹理之一,而“福”与“葫”谐音,福与产品暖手暖气的功能相统一,与春节“福气”的概念又碰撞出了火花!
“福气福气,大家团圆在一起,一起沾沾福气,贴贴喜气。”这不正是每一个中国普通老百姓春节时最淳朴的向往吗?这也就是节日创意设计带给我们的生态情感思考:怎样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发现人性的光芒……
4 设计作品展示
【参考文献】
[1]赵娅军.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创意产业中的传播[D].山东大学,2006.
[2]房彬彬.基于福文化消费心理的广告设计策略研究[D].江南大学,2010.
[3]黎敏娜.春节经济观察[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10.
篇5
一、在传统节日中挖掘德育元素
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重亲情、重和睦、重和谐;端午节重国家、重社会;重阳节敬长辈;清明节缅怀先人先烈、感恩思源……学校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小学生较为熟悉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这六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节日,因为它们有着悠久的历史,蕴涵丰富的民族精神和伦理道德元素,能为开展以体验为主的传统教育活动,探索小学德育新模式提供充实的内容基础。
二、在学科教学中融入节日文化元素
发挥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人文教育的优势,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与互动,适时、适度地融入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中。如语文学科结合端午节,让学生收集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词、图画、手抄报,开展“端午诗歌欣赏会”,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眼光设计端午的装束,吟诵端午的古诗,演绎端午的由来;音乐学科不仅教唱具有广东年味的粤语歌曲,把它们渗透到亲子活动中加以诵唱,还鼓励学生把贺年的粤语歌曲应用到春节拜年中,既充实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美术学科引导学生把他们眼中看到的新广州与传统的老广州结合起来,融入节日的元素,画出一幅幅富有童趣的通草水彩画,鼓励学生把心目中的传统节日用“广彩”和“通草水彩画”这两种广州传统工艺美术样式表现出来……学生在浓郁的节庆氛围和民族文化的浸润中不仅获得了知识与技能的提高,更受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三、在节日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学校开展了以“知传统节日,继中华传统,承中华文明”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体验传统节日的风情习俗。如,在春节的时候,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贴春联、走亲戚拜年,引导学生体会春节的热闹氛围和文化习俗的精粹。元宵节时,请学生尝试自制元宵,并现场分享自己的作品,体验自己动手的快乐;做灯笼、猜灯谜等更让学生体验到传统元宵节的热闹氛围,体会到人们对“团圆”这种和谐、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重阳节,各种小队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在重阳 雏鹰行动”主题系列活动,展现了广中路小学少先队员孝老爱亲的良好精神风貌等……丰富的节日民俗体验活动让学生有所感悟和认同,在亲身体验中真切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无穷魅力,进而尊重我们的民间风俗习惯,在心中深植民俗文化之根,并在潜移默化中自觉传承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造就了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姿、神采飞扬,那种本能的归属感、传承性,把我们聚集在一起。
篇6
社区春节过年活动总结1
1月11日上午,鼓楼区宁海路街道古林社区举办“辰龙年辞旧迎新送春联”活动,社区积极分子和书画协会成员积极参与,年纪最大的已87岁高龄,最小的才10岁。
书画爱好者现场挥毫泼墨,字体潇洒飘逸,囊括了草书、行书、楷书、篆书等各种字体,吸引了社区居民、路过的群众纷纷驻足观看。一个个“福”字、一幅幅春联映红了他们的笑脸,在和煦的阳光下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气息。
古林社区“写春联送春联”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多年,极大地丰富了社区的文化生活,也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让社区居民感受浓郁的年味。
社区春节过年活动总结2
20xx年新春期间,东陈岗社区围绕“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认真制定《东陈岗社区“我们的节日-春节”活动方案》,做实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节日―春节的各方面工作。通过系列活动,使社区广大市民度过了一个安全健康的新春佳节。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制定工作方案
春节是我国传统的佳节,是人民群众最为看重的一个节日。如何让社区居民过上一个喜庆祥和的佳节,引导和推动全社区文明过节,健康过节、安全过节,是我们社区本阶段的主要工作。社区认真制定《东陈岗社区“我们的节日-春节”活动方案》,精心策划,科学分工,确保了“我们的节日-春节”活动有序开展。
二、扎实开展“送温暖”活动
(一)开展扶贫慰问活动。春节前,社区走访贫困低保户20户,特殊困难户5户,计生困难户2户,送去肉、油、白面、大米、白糖等春节慰问品。
(二)开展拜望老党员活动。社区党委组织社区“两委”人员及支部部分党员拜望社区老党员,向他们汇报一年来社区的各项工作,同时,认真听取他们对社区工作的建议意见和20xx年对社区工作的要求。
(三)开展看望流动人口儿童活动。社区通过摸排,弄清春节期间父母不能回乡过春节的流动人口儿童,分别对3户父母未能回家团聚的留守儿童进行看望,送上礼包和100元慰问金。
(四)开展送春联活动。春节期间,我们向贫困低保户、军属、烈军属、老党员等送上春联和慰问年画,给他们送去了党的温暖和社区祝愿。
三、全面开展“扫尘”活动
春节年前,社区发动社区“两委”成员、社区居民、保洁人员对辖区内大街小巷的卫生死角、“牛皮癣”、排污管道等进行彻底的“扫尘”。使辖区街面焕然一新、社区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整洁、卫生的节日环境,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
社区春节过年活动总结3
为推进乡村文化工作繁荣发展,在春节来临之际布隆吉乡高度重视,以贴近生活,贴近民生,娱乐生活,启迪思想为总指针,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龙腾虎跃闹新春,龙马精神进万家”主题活动。
自活动启动以来,我乡结合实际,突出地域特色,坚持“健康有益、小型多样、广泛参与、寓教于乐”的原则,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文化活动,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热情欢迎。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策划,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为全力做好春节文化活动,突出地域特色,确保活动有组织、有声势、有效果,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结合我乡实际,下发了《20xx年关于开展春节文化活动的安排意见》,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成立了由乡政府乡长任组长、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春节文化活动的指导和引导,切实加强领导,认真抓好活动组织实施,有效地保证了文化活动在我乡的顺利开展。
同时在全乡范围内加强宣传报道工作,充分发挥主要媒体的宣传作用,对迎新春文化活动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宣传报道,充分展示我乡群众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心态和奋发进取的时代风采,烘托出积极向上、喜庆热闹的新春文化氛围。
二、丰富活动内容,创新载体,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一是举办机关干部联谊会。20xx年12月25日晚8:30在乡多功能文化活动室举办机关干部联谊会,各驻村单位、乡集镇的人民群众共100余人参加。联谊会上唱歌、歌舞,小品、趣味游戏等形式多样,使得全机干部度过一个欢乐、轻松、丰富的联谊会。
二是举办传统社火汇演。按照全县春节文化活动整体安排,结合传统特点,我乡组建了以秧歌队、太平鼓队为主的70人的迎春社火队,春节期间在全乡范围内进行社火拜年表演并参加全县春节社火汇演,共演出30余场次,观看群众7000人次。大幅度地提高春节文化活动的水平和吸引力。
三是举办“全民健身”文体活动。在春节期间,各村积极组织文艺骨干排练文艺节目举行巡回交流演出。全乡共开展交流演出12场次,演出节目32个,观看群众2400余人。通过交流,极大了丰富演出形式,提高了各村文化建设水平。
四是举办“新农村、新风尚”文体活动。在春节期间,各村充分利用各自的文化室及文体器材,组织群众开展象棋、扑克、牛九、乒乓球等健康文体活动,举办竞智竞技比赛、游艺活动和跨村组的联谊活动,扩大了群众参与面,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文体活动的热情,营造节日气氛。
五是开展“学在农家”读书活动。布隆吉乡4个行政村积极利用“农家书屋”文化活动阵地,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学习活动,并保证节日期间书屋的正常开放,促进广大群众学知识、用知识,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节日。
篇7
关键词: 传统文化 高中英语 写作教学
学生的英语写作活动是基于文化意识、认知心理及语言基础而开展的。通过对学生的英语作文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多以西方文化为核心,对中国传统文化涉猎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英语写作作为文化交流平台的功能。目前不少学校以题代学,在缺少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学生传统文化的表达能力更受到限制。开展基于传统文化的英语写作教学,通过组织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在写作中更多地思考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避免英语学习过程中自身文化元素的缺失。积极比较中西方文化,更好地融合中外文化的精髓,可以使写作教学更具教育意义。
一、要有意识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与英语语义系统的差异
传统文化中的词汇、词组和句法在英语中的表达往往是不同的,英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差异,从而学会表达,而不是生硬地照搬翻译。
例如词汇语义系统通过词的对应关系、词义类型的比较,反映英汉文化因素的差别,如中国人有“老天爷”,英美人有God;汉语中的“狗”和“龙”和英语中的“dog”及“dragon”理性意义一样,但比喻意义和联想意义均不同,有的意义甚至相反。中国的颜色与英语的颜色在理性意义上没有什么差别,但比喻意义和联想意义差异较大。词组语义系统主要包括惯用语、成语、俗语、谚语、典故等。英语中的To teach the fish how to swim(教鱼游泳),在汉语中只能说“班门弄斧”。英语中有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两人智慧胜一人,汉语中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类包含文化因素的词组和成语系统,反映了两族人民在认识方法、心理状态和文化积淀方面的差异。只有理解语义系统的差异,才能进一步深入掌握句法篇章系统。它们在不同语言中有明显的文化上的差异,较多地属于表达方式。如英语中强调主谓(SV)结构一致的基本结构,而汉语中无主句多,没有主谓一致的标定。还有汉语中并没有对动词时态的限定,而英语中谓语动词则是语句中表达时间的重要体现。
二、突破固定程式,尝试进行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写作教学
目前学生练习的书面表达程式化比较突出,显著的特点是固定的写作模式和句式,主题不同,但主要结构和句式是相似的。一些急功近利的老师让学生记忆写作的程式,例如第一段以“as we all know”开始;第二段围绕“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ideas”展开;第三段以“in my opinion”结束。这种程式化的主题写作缺乏用语言文化表达的空间,结果是千人一面。书面表达教学要适当增加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写作练习。例如教师向学生介绍有关春节习俗(red pachets红包,dragon dance舞龙,lion dance舞狮,fireworks烟花等)和中国美食的词汇,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兴趣,特别对于中国家常菜或有中国特色物品饰品的英文翻译,学生的兴趣更浓厚,例如Spring Festival couplets(春联)等。教师让学生写一段话介绍中国的传统佳节――春节,并以提纲的形式提供了写作建议以供参考:春节的重要性;春节人们做什么;春节与中国文化等。这样在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写作练习中,学生体验到传统文化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英语语言学习和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程度。
三、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深入渗透传统文化
文化的渗透往往是逐渐深入渗透的,有“润物细无声”的特点。传统文化的渗透也要依托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欣赏中感悟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启迪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课内教师可以围绕传统文化,设计各种形式的英语竞赛活动,比如英语吟诵比赛,指定比赛的范围为唐诗、谚语等的英语版本或是歌颂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儿歌;又如英语短剧表演秀,要求学生把耳熟能详的中国传统小故事以英语呈现出来等,诸如此类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英语表述提供语言实践和展示的机会,不仅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丰富了他们的英语,而且很好地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对传统文化的热情。课外活动依据课本内容设计与开展既围绕文化主题,又贴近学生实际的活动,让传统文化在学生心底扎根。如指导学生用英文制作传统节日的英文小报;通过游览、调查、采访等,了解家乡地方文化,绘成英语宣传册,然后用英语介绍等。总之,要以学生为本,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逐渐深入渗透传统文化。
四、拓展校本英语课程,充分利用校本化资源
作为文化大国,学生身边处处都有丰富的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好这些校本化教学资源,把传统文化和教学资源充分结合起来,对传统文化在写作教学中的体现非常有意义。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文学现象入手,向学生介绍几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有助于他们深层次思考文化身份、文化认同的问题。事实证明,学生对于这门课热情很高,在管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同时,意识到自己对于母语文化知之甚少,更激发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强烈的好奇心。例如泰州是一个文化名城,宋代泰州先贤胡瑗提出的“明体达用”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史上很有影响。英语课上,我们以胡媛及其教育思想为主题练习书面表达。学生在尝试写作的时候,也在理解“明体达用”思想的内涵。利用好这个机会,教师可以把胡媛的教育思想渗透在学生的学习之中,同时锻炼了语言能力。
总的说来,中国传统书面表达课以锻炼渗透传统文化为目标之一,注重综合素养的培养,将学习涵盖课前、课后落到实处,使学生在了解母语文化的同时,英语能力也能获得显著提升,做到兼顾母语文化修养与英语能力的提高。学生了解到英语世界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远远不足,更增强使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责任感与紧迫感。
参考文献:
[1]王守仁.关于全面加强中国英语教育的思考[J].外语教育,2002(2).
[2]任海燕.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教学实践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3).
篇8
【关键词】自身结构与造型 儿童礼品 包装设计 传统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到了21世纪,礼品更加成为增强情感联系的纽带。而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儿童作为传达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如何设计好春节儿童礼品包装显得尤为重要。一般的商品包装强调商品属性,而礼品包装则强调文化品位,和内容物可以“表里不一”,如果能使受礼人打开包装后产生惊喜,那将会使宾主之间产生更多的话题。①而现在的节日儿童礼品包装大多走向奢华路线,更加追求的是礼品的“档次”以及礼品所代表的“价值”,而忽略了儿童对于礼品的真正心理需求。本文基于自身结构与造型的春节儿童礼品包装开发设计,是在充分研究中国文化与儿童心理等因素基础上,将反折叠原理运用到包装中,形成适合儿童需求的春节礼品。
一、市场现有春节儿童礼品包装存在的弊端
家庭作为礼品的接收与使用者,对春节礼品的选择期望与喜爱状况最能说明现今市场礼品所存在的弊端。因此笔者以家庭对礼品的选择情况以及儿童对礼品的喜爱程度为切入点,对春节期间有儿童的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具体如下:(1)文化感的缺失。日本动漫以及美国迪斯尼动画成为儿童追捧的对象,但是大街小巷销售的以多啦A梦、小熊维尼等形象包装的礼品虽可吸引儿童的目光,但是无法使中华文化在世界多元的文化中独树一帜;(2)新颖性的缺乏。市场上的儿童礼品也局限于食品和玩具类型,大多数包装设计的图案均为可爱的卡通图案,并以动物造型为主,大多功能单一,设计形象单薄;(3)资源的浪费。现今大量新材料的开发与运用为包装提供了更多的商机,据笔者调查发现,塑料、金属和玻璃占了包装应用材料的绝大部分,而像再生纸这样可以回收循环再利用的环保材料却很少见,自然对新型材料的分解时间较长甚至有些是无法分解的,这更加重了环境的负担。
二、包装自身结构与造型
包装结构是指包装设计产品各个有形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技术方式,这些方式不仅包括包装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还包括包装体与内装物之间的作用关系,内包装与外包装的配合关系以及包装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②包装造型是一门空间立体艺术,以纸、塑料、金属、玻璃、陶瓷等材料为主,利用各种加工工艺创造的立体造型。③
利用包装自身结构与造型进行设计,即利用包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包装的空间造型进行再设计,使之成为另外一种产品,来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达到提高使用对象参与能力以及让其享受制作过程的目的。
三、春节儿童礼品包装设计思路与原则
(一)包装设计思路
根据中国人的心理,春节期间,人们大多爱在过节时以大礼包的形式送出礼品(这也源于中国人对福袋的喜爱),这样的大礼包不限制其包装形状以及食品种类,也将给商家带来更大的设计、发展以及利润空间。而基于自身结构与造型的儿童礼品包装设计的总体思路正是以春节中的大礼包设计为出发点,利用包装本身的材质和形状特点,对本该丢弃的东西进行二次设计,对包装进行反向折叠,通过孩子动手操作来得到好玩又好用的春节礼物(图1)。
(二)礼品包装设计原则
春节儿童礼品包装设计原则是满足包装的功能特征、审美特征、使用特征、人机特征、安全特征、趣味特征以及绿色可循环特征。包装作为产品的保护物除了具有基本的功能特征、审美特征和使用特征外,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尤为重要。儿童作为受礼对象,好奇心是他们对事物产生兴趣的主要因素,如果包装上的创新可以吸引他们对事物的兴趣,将会更加体现礼品的价值。这通常要使设计在色彩、结构、功能、使用方式上新颖。此外,融入能抓住儿童兴趣与熟悉的元素,将会激发儿童对新鲜事物探索和对事物形象的感知能力,这也将博得更多家庭对此产品的认同。
四、基于包装自身结构与造型的儿童礼品包装设计
(一)基于长方体的包装设计
长方体造型是包装中最常见的类型,其应用范围最为广泛。基于对长方体面与棱角的分析与设计构想,最后推敲出融入春节最具有代表性的元素的12生肖剪纸设计方案(图2)。其设计原理是:在食品吃完后,利用包装本身的折叠原理,沿侧面边缘展开(其侧面边缘处即图2的灰色部分为双面胶设计),根据包装盒纸的形状与颜色,反向折叠、弯曲,再用双面胶进行缝合,最终成为生动的立体十二生肖剪纸形象。该设计有以下特点与创新之处:(1)设计在外观上满足了十二生肖的剪纸形象,色彩简洁饱和,具有春节氛围并且容易吸引儿童眼球;设计形象方面,12个生动活泼的动物形象跃然纸盒之上,符合儿童对于卡通动物喜爱的心理特征。(2)食品与玩具的结合,具有创造性。目前市场上儿童礼品功能单一,设计形象薄弱,无法让孩子感受到吃的享受与玩乐相结合的乐趣,从而也很难吸引到买家的眼球。(3)对儿童的脑力开发与文化知识的普及相结合。反折叠原理考验了孩子对于色彩、形象、空间的把握,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此外,让孩子在童年时代,就接触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剪纸文化,同时其可爱的动物形象又不失趣味,有利于提高孩子对文化知识的兴趣。(4)继承与弘扬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春节形象设计,12生肖独具代表性,剪纸也是我国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源,将这些巧妙地融入设计,使儿童尽早接触到优秀的文化遗产,对于信息化时代传统文化的弘扬具有重要意义。(5)绿色设计。环保问题一直是我们亘古不变的话题,绿色设计也是21世纪具有时代性的语言,食品使用完之后,再次利用,并使之成为孩子的玩具,符合时代要求的可持续发展设计。
(二)基于三棱柱的包装设计
三棱柱造型也属于包装造型里比较常见的造型,因为其稳定感以及外在面积大、实际空间小的特点而深受消费者与商家的喜爱。基于三角形斜面面积大的特点,笔者最后构想出内置春节贺卡的包装设计方案(图3)。其设计原理是:将盒子包装内的袋装食品拿出来后,将包装沿轮廓线拆开,就会看到内部的贺卡印刷设计,平铺纸盒剪掉顶面与底面以及贺卡周围的包装结构轮廓,根据盒子的大小,贺卡会有不同的形式,分竖式贺卡和横式贺卡,孩子写上对长辈的祝福,就可以在春节拜年的时候送给长辈了。其设计特点是:包装内部的贺卡设计,使孩子的玩乐与动手能力相结合,不仅极具情趣化,也满足了绿色设计的特点;此外,买家将礼品赠予朋友,朋友小孩将带着包装的贺卡赠予长辈,从而将商品广告的流动范围大大扩大了,这也间接提高了礼品公司的知名度。
(三)基于四棱台造型的包装设计
四棱台属于长方体拉伸变形的一种,由于其在造型上比长方体丰富一些,也是包装设计中受人喜爱的造型之一。笔者基于其特有的梯形与体积大的特点,最终构想出典故笔筒包装设计方案(图4)。其设计背景是:如果是伴随儿时动画长大的孩子,他们都有一个童话梦,希望自己有着海尔兄弟般的勇敢,像葫芦娃一样拥有一身本领;对于父母而言,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知道神笔马良的知识、孔融的谦逊、曹冲的智慧和司马光的机敏。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让孩子接触到中国经典的历史典故、动画片以及著名人物角色,对儿童而言不仅有着教育意义,更意味着梦想与希望。其设计原理是:通过对包装本身形状的利用,将食品从包装盒拿出来后,根据包装盒内部的图案,动手进行剪切,剪出内部的图案轮廓,然后再进行反向折叠粘贴,这样就可以做成一个有着“童话梦”的笔筒。其设计特点是:对包装本身材质和造型的利用,突出绿色设计;东西的二次利用,制作出对自己有用的笔筒;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吃与玩相结合;人物典故的意义,给孩子以精神上的愉悦、知识的满足感。
(四)基于圆锥与圆柱体的包装设计
圆锥与圆柱体是除去长方体外最常见的包装造型,基于它们有着较大的侧面积和无棱的特点,最后构想出贴图装饰设计方案(图5)。其设计原理是:拿出食品后,拆开盒子,然后反向折叠,从而露出盒子内部印刷的手绘图案。其形式分为两种:(1)打开盒子,拿出食品,反弯曲、折叠、粘贴后,露出内部印刷的脸谱绘画,根据大礼包内不同盒子的大小,可以形成高低错落的脸谱图案装饰品,增添家里的春节文化氛围,如图5上半部分效果图所示。(2)打开盒子,拿出食品,拆开包装盒,显露包装盒内部的剪纸图案,动手用剪刀剪下图案,将之贴于门或者窗户上,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增添节日喜庆的氛围,如图5下半部分效果图所示。
(五)设计评价
此系列基于自身结构与造型的儿童礼品包装设计利用了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圆柱体、三棱柱、圆锥体以及四棱台等形体,在充分了解儿童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抓住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从而设计出针对销售的包装。该设计站在民族传统文化面临冲击的信息化时代的立场上,在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体现了绿色设计的理念(将本该丢弃的包装进行二次利用与设计,使之转化为对人们有用的产品),新颖的设计方式也使宾主之间、人与礼品之间产生更多的话题。
结语
现今春节礼品大多都是你提到我家,我原封不动地提到他家,这早已成为一种“礼品转让”,这恰恰是现今的一种肤浅设计造成的间接后果,这种形式经常表达了一种送礼者的意思,而无法满足收礼者的意愿,他会认为此礼品可有可无,没有一定的价值。
此系列基于自身结构与造型的春节儿童礼品设计恰恰颠覆了这种观念,不仅满足了送礼者礼轻情意重的意愿,更加代表了收礼者的意愿,其中囊括了贺卡设计、十二生肖文化剪纸设计、笔筒的使用、童趣的保留、脸谱的装饰等,最重要的是孩子不仅能体验吃的乐趣,还能动手实践以及从中学到知识,这对于送礼者而言,是最佳的入选礼品。这种方式不仅满足了儿童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扩大了产品的卖点,这也进一步为应对信息化时代需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
参考文献:
[1]魏洁.包装设计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2]李洪玉,何一粟.儿童心理与行为研究书系:学习能力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3]孙诚.纸包装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4]王国伦.节日的礼品包装设计[J].美术观察,2003(2).
[5]宋瑞波.基于包装结构与造型技术的婴儿玩具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2(16).
[6]王超.浅论我国礼品包装中体现的传统文化[J].文教资料,2012(9).
[7]易晓.包装设计与环境保护[J].中国包装工业,2004(10).
篇9
这个星期,我收集了许多中国传统的资料:有传统文化、传统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我最喜欢传统节日了,因为节日是亲人团聚的时候。 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重阳节······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每年过年,每家每户都会吃团年饭,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飘。每个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人们买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了晚上,就会拿出礼花放。到了晚上8点春节连欢晚会开始了,人们坐在电视前收看。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这一天人们会吃元宵,猜灯谜,还会到公园里观灯。重阳节,是农历9月9日,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重九节”。这一天,人们赏,佩带茱萸,携酒登山。在这些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春节。每到春节家家户户喜贴窗联,穿新衣吃饺子,然后爷爷奶奶还要给我发小红包,我家还会把我写的春联贴在门外。记得有一次过年的时候爸爸买来了烟花,在我家楼下放了起来。只听“呯呯”几声,一束束烟花飞上天真美呀!各种烟花在天空中绽放,有的像一条巨龙腾空而起,在空中摇头摆尾,有的像一枚枚子弹直冲天空,还有的像一朵没有开放的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放。春节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下面我就给你们说说吧!
传说中,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长着锋利的牙,尖尖的角,凶猛无比。“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新年的晚上,怪兽就会爬上岸,去袭击山角下的一个小村庄。村里人知道会来怪兽,把门锁的紧紧,可是不管怎样,“年”就会进来,偷吃村民的东西,伤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极了。
这一年的除夕,人们正准备避难。这时,一位仙翁走过来,他告诉村民“年”怕红色和响声,人们听了连忙准备了红对联贴在门上。晚上,“年”又来了,它一见红色,听到锣鼓声阵阵,吓得赶紧逃跑了。从此以后每逢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贴春联、贴年画、放鞭炮,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还越传越广,逐渐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文化光辉灿烂,的我们要认真学习,大力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篇10
摘要:文章结合各类广告实例,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广告中的重要性,特别提出了诗情画意、传统风俗、传统国粹在现代广告中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诗情画意;传统风俗;传统国粹
文化是一个广义的东西,比如说,语言、心理、文学、哲学、生活习惯还涉及到服装、风俗等一些边沿化甚至是图腾符号化的东西。按此定义,现代广告中很很多方面都应用到了传统文化。从唐装到春节,从中庸之道到仁义礼智信,从楚河汉界到黑白纵横。太多太多传统文化的元素在现代广告中得到体现,我们对此是那么熟悉,熟悉到都有些漠然,漠视的结果是我们的很多广告把视线转移到了别处,只顾一味的强调视觉的冲击,而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广告的重要性。与之相对的是:一些国外大的品牌公司反而将重心放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上,以期更好地使品牌与本土结合。较为经典的是可口可乐广告。
中国人喜欢热闹,尤其是春节这个合家团聚的日子,而可口可乐广告引人注目的手笔就是1997―2002一系列的春节贺岁片了。可口可乐贺岁片选择了典型的中国情境拍摄,运用对联、木偶、剪纸等中国传统艺术,通过贴春联、放烟花等民俗活动,来表现中国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实践证明该系列广告相当成功,很大程度提高了可口可乐在中国的销售量。
同时期国内有一则广告虽然恶俗,但也算比较成功:“脑白金”。它纯粹通过大量反复的信息轰炸使人们记住了他,这则广告里面也应用了一个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送礼”。如何在广告中合理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类元素,进而能够更好的宣传产品,提高销售额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困扰着中国现代广告。
简单的说广告最终只产生以下两种效果:1、让你记住。2、你记不住。脑白金属于第一类,但是它在史玉柱的操作之下是“恶俗”得让你记住,显然可一而不可再。如何才能推出一则“高雅”的广告又让受众们记忆深刻呢?很多广告的考虑方向转向了效果冲突,有视觉有听觉。大量性感美女的出现,三维动画的频繁使用,配之以动听的音乐,一定程度上确实给人以很大的冲击力,但在大量广告反复使用后,结果就变得不那么尽如人意。究其原因还是缺少了一种底蕴。恰如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故事大多是建立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烘托出一定的人文情怀,给人的感觉自然是儒雅而厚重。这里当然不需要广告都冠之以某某历史背景,可是广告一样也需要内涵,这种内涵可以通过应用传统文化加以体现。
一、写出诗情画意的广告文案
一则好的广告离不开别具一格的广告词。琅琅上口形象生动的广告词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和传诵,进而影响商品的广告效应。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明,从象形文字的记录到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以及此后的唐诗宋词元曲,随之而来的是国人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情节。这是老外们所无法比拟。兴许月光下一耄耋老人在公园散步会感慨一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早春清晨一垂髫小儿会揉着难以睁开的眼睛吟一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想当年更有甚者:“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正是这种传统,决定了充满诗情画意的形象生动的广告文案对于中国广告的重要性。受众们如果接触到一则经典文案,那么对应该文案的广告以及商品也大多能被记住并传诵。举几个成功案例:
1、洋河蓝色经典广告词是: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比海更高远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博大的是男人的情怀!这则广告视觉上凸显了蓝色,内容上体现的是男人的心胸。正是基于这句广告词让大众记住了深深记住了蓝色经典,记住了洋河的蓝色魅力。
2、建设银行的一则广告词:善建者行 善者建行。“行”和“行”进行了多音字的巧妙运用,该广告的主题画面均以建设场面为主,以建设工地的硬画面突出建设蓝图的软画面,从一定程度上传达了建设银行的服务宗旨。好的广告词配之合适的广告画面,建行的品牌内涵将建设银行的形象昭之于众,既有中式文化的意韵,又有令人回味的遐想。的确很出彩。
二、融入传统风俗习惯,使推销产品更贴近人们的生活
风俗是历代相沿积久,约定俗成的风尚、礼仪、习惯的总和。是人们在衣食住行、婚丧生老、岁时节庆、生产娱乐、宗教信仰等方面广泛的行为规范和文化心理。仅以节日为例,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传承,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春节时,家家贴春联、贴年画,春节前一夜叫“除夕”,全家人欢聚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元宵节又称上元节,过元宵节有吃元宵和观灯的习俗。清明扫墓祭祖,端午悼念爱国先人吃粽子,中秋赏月等等。这些只是中国的传统风俗习惯的冰山一角,然而仅仅这冰山一角和广告结合后产生的效果却不容忽视。上文提到的可口可乐在春节上做文章,其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让广告更加大众化,更为平实。与之对应的是麦当劳也用到了同样的促销策略。麦当劳公司在2001年末推出了身着唐装的吉祥物――小猫,与中国消费者同庆春节。2003年麦当劳公司抓住机会在新春来临之即,又推出了“福气满满麦当劳”的活动。从1月15日至2月11日,所有中国大陆的麦当劳餐厅呈现一派新春景象,麦当劳给顾客提供了新年福饰。这种新年服饰是由麦当劳传统的明星产品巨无霸、薯条、苹果派和可乐等四款产品的模型组成,这一独特、新颖的创意将麦当劳的美食巧妙的置身于春节这一传统而又隆重的节日氛围之中,令人耳目一新的同时倍感温馨。
风俗习惯不单纯包含传统节日,就连平常人们爱穿的旗袍、唐装甚至广东人爱喝凉茶也都涵盖其中。说到凉茶,人们脑海中立刻浮现的是“王老吉”。王老吉以“凉茶”起家,在两广以及浙南有良好的大众基础和品牌效应。同时“王老吉”又通过“上火”这一全国性的中医概念,走出了广东、浙南,将产品的劣势“淡淡的中药味”转变为“预防上火”的强力支撑。同时预防上火的广告画面又放在“火锅”这一最具中国特色的饮食料理的背景之下。王老吉不火才怪啊。中国有句老话,大俗即是大雅。把风俗习惯很好的融入广告中,何愁不能雅俗共赏。
三、传统国粹的应用使广告的表现方式多样化、并赋予更深的文化内涵
京剧、国画、中医,被世人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除此以外书法、剪纸等等也在国粹的行列之中。如何在广告中合理的运用“国粹”进而达到更好的效果是很有讲究的。
举个海报的例子,勒埭强、余志光的《自在》――“行也自在”、“坐也自在”、“睡也自在”、“吃也自在”、“玩也自在”以环保花纹纸设计“坐、睡、吃、玩”,以潇洒书法形式,构满全图,石块点缀“坐”,登山点缀“行”,抱枕点缀“睡”,扁豆点缀“吃”,小蝌蚪点缀“玩”,海报既具有强烈的视觉图形效果,又富有内涵。不仅表现了纸与人与自然的和谐,亦表现了心与心、心与自然的和谐,草鞋、山石、落叶、睡莲……惧为其心的关照,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是自然之中的我心还是我心中的自在?亦是亦非,心若行云流水、空灵明觉,表现了设计家心灵修养的至美境界。
现代广告不少都有中医的影子,例如早期“芬必得”治头痛的广告界面就有人体太阳穴的标志,很多足疗器具的广告也都有脚步穴位经脉的示意图。由于中医的穴位和针灸很大程度上已经深入人心,中医学的理论给药品广告增色不少。
浅析了几则广告和一例海报。窥一斑而知全豹,例证并不全面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广告中的应用。传统文化通过广告文案,风俗习惯,传统国粹等方式在广告中加以体现。赋予现代广告以更深刻的内涵和精神层面上的升华。当然现代广告对应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简单学习拿来主义,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经过时间的洗礼,现代广告有了更丰富的表达方式和独特创意理念,不能单纯的把旧时酒家门口的招幌拿来凑数了。
参考文献:
[1]崔生国.广告设计基础.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4
[2]陈培爱.中外广告史 .北京:北京物价出版社,2001.12
[3]张树庭等. 有效的广告创意2.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4
[4]王绍强.广告设计方法论.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4.8
[5]朱和平.论中国古代设计艺术的三次飞跃[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6]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北京,三联出版社,1999
[7]彭吉象.中国艺术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林敏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M],北京:三联书店,1997
[9]王受之.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相关文章
精品范文
7春节童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