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建议范文

时间:2024-03-18 11:41: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弘扬传统文化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弘扬传统文化建议

篇1

【关键词】诗教艺术 素质教育 诗意语文

中国自古即是一个注重诗教的国家,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诗教,认为“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近年来,广西北流市积极探索“诗词文化进课堂”,发扬诗教之功能,为青少年成长建构诗意之人生,这也是实施“幸福教育工程”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诗词教育与语文学科的密切相关,笔者认为:诗词教育应该与语文学科有机结合,充分调动语文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在语文教学中和教学外逐步推开、深入,从而建设一个诗意的语文世界。

一、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弘扬诗词文化传统

古诗词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千百年来,它已经成为了我们民族约定俗成的教科书,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滋养剂。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读易记,琅琅上口,其精深华妙充分表现了汉语之美。因而,让中小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有利于学生语感的积淀,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自然形成;还有利于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文字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民族情结的生成,因为古诗诵读是让民族精神的血液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流淌,是激活传统、继往开来的有力之举。诗词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鼎盛的唐诗、宋词甚至现代诗歌,无不充满了可读可颂、可学可书的经典,这无疑是我们开展诗词教育的极其丰富的资源。同时,还可以发挥本土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收集、挖掘有效的乡土诗词文化资源,编制成适合本校实际和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更要开设成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家乡的诗词资源中感悟经典,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以诗词育德,并在诗词教育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拓展资源、丰富资源,绽放出诗词教育的活力。多年来,每一期凝聚着北流众多诗词爱好者心血的《勾漏诗词》、《漆诗刊》送进全市各中小学校。同时,在少年宫成立了广西第一家县级青少年诗社,在平政镇作豫初中成立了北流市第一家校园诗社,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少儿诗报《北流青少年诗报》。这些,都营造了“诗教进校园”的良好氛围。

二、诗化育人环境,营造诗香校园

诗化的校园是最富生命力的校园,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校园。诗化教育不仅有利于丰富语文素养、陶冶人文情操、奠定文化根基,还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培养民族精神必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充分发挥学校橱窗、标语、教室外墙甚至教室布置、黑板报等各方面的宣传作用,让学生走到哪里都能感觉诗词的存在,时时处在浓浓的诗意校园中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要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努力营造诗化的育人环境,扩大语文诗化教学的成果,让校园里每一棵树,每一块草坪,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诗的芳香,努力把校园建成一首可诵的“诗”。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把诗词教育纳入校本教研计划

安排常规化的诵读,并利用广播、校刊等激发学生学习诗词、进行创作的热情。我们广大教育工作尤其是语文教师,应该本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努力挖掘诗化教育的内涵,创设高质量的教学,达到诗意的和谐交融,让语文课焕发出诗一般的创造活力和优美意境,并让学生逐步喜欢读经典诗词、学作诗。诗词是语文教材里最特殊的部分,教学诗词要“三多三少”:多一些声情并茂的诵读,少一些学究解经式的分析;多一些陶情冶性的快乐,少一些正襟危坐的严肃;多联系一些自我体验,少一些微言大义的挖掘。

2.加强班级诗词文化建设

把班级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阵地。让人走进每一个教室,都可以闻到一股股墨香,一阵阵书香,仿佛置身于诗海之中。努力创设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对学生施以经常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文明的、优雅的、诗化的濡染和熏陶,产生“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3.发动学生参与校园警语的创意设计

让学生们动脑动手,创作充满诗化的规劝语,诗化了学生的眼睛和心灵,诗化学生眼中的生活和心中的想象,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陶冶了学生高尚的情操。

4.充分利用宣传橱窗的教育功能

注重育人环境的诗化,特别在学生的画展、风采展示等栏目方面,尽可能运用意境高远的古诗作为题目,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欲与天公试比高”、“桃李满天下”、“满园春色关不住”、“万紫千红总是春”等,学生们的书法作品,我们也经常选一些品位比较高的、脍炙人口的古诗文,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等等。

三、开展诗词教育活动,提高人文素养

对学生的诗歌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外部的诗意环境,更应注重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诗词文化知识讲座、诗词吟诵、诗词创作、诗词大赛及兴趣班、专题性采风实践活动等,尤其是开展活动要做到有计划、有组织,使学生在诗词的海洋中感受到诗词学习的无穷乐趣,激发、维持学生对诗词的浓厚兴趣,并感受家乡文人墨客的情怀,使其在悄无声息的熏染、锤炼中逐步提高对诗歌的鉴赏、审美能力,提升他们的修养和品质。特别是要根据学校团队的工作计划,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坚持“以诗怡情、以诗激趣、以诗迪智、以诗育人”的理念,开展富有生机、充满诗意的班队主题活动,如“走进诗人”、“找春天”、“中秋颂月”、“看看谁背得最多”等,为诗词教育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在笔者所在的广西北流市,最近由市教育局牵头,市教研室、市教育团工委、市诗词学会、市青少年诗社积极参与,在全市中小学校全面启动“诗教进校园”活动,通过诵诗、赏诗、作诗、画诗、用诗等形式,成为北流教育文化建设、申报“全国诗词之市”的一大亮点。市诗词学会组织老诗人编写了普及诗词知识的教材,并到中小学校作诗词文化讲座,指导中小学校开展诗词文化教育活动,传承经典,以诗育人的氛围较浓。

诗词是民族的心声,是文化的载体,是育人的好形式。“诗教”的回归,其实就是“素质教育”的回归,在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中,万万不可忽视诗教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山人,诗教:薪火相承的传统[N],中国教育报,2008-4-25(5).

篇2

[关键词]旅游文化创意;旅游业;作用

“旅游”一词源于“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随着国民经济与生活水平的提升,旅游业的发展逐渐走向大众化、社会化。自然、文化密不可分,促使旅游文化创意成为新兴经济产业,并受到相关学者的高度关注,即通过深化研究与探讨的方式,判断旅游文化创意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一、旅游文化创意产业

国内旅游产业的发展,主要以景区旅游为主导,通过旅行社组织行为的方式,实现旅游产业的运营。现阶段,伴随点线旅游向板块旅游形式的转变,以城市为载体的旅游产业受到各地区政府的高度关注。而在此过程中,依据旅游产业、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新兴产业得以衍生,即为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其通过对游客个性化需求的满足,以自身时尚产业的优势,不管是产品开发,还是宣传促销,均将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相结合,用以促进景区旅游价值的提升。

二、旅游文化创意在旅游业中的作用

(一)推进经济发展

旅游业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作为宣传的基础,以此吸引游客,起到经济推动的价值。现阶段,国内以民族文化为导向的旅游景点创意已屡见不鲜,如“瓷都”景德镇,通过游客自制瓷瓶的方式,于瓷瓶处予以创作,使其产生“爱不释手”之感,不仅有助于旅游业的长远发展,还可实现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以侧面的角度烘托运输业、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性。各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均会对旅游业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其原因在于:旅游文化创意依据自身经典特色,构建独特化文创产品,用以激发游客购买欲,促进旅游景点经济效益的提升。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由旅游文创产品带来的经济价值,已高达10亿元。

(二)引领消费潮流

传统大众化旅游业的发展,难以满足当前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对此,充实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引领消费潮流,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必经趋势。对此,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应结合自身创造性的优势,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突破与创新,将原创性、变化性文化思想融入传统文化领域,促使旅游资源与活动经营予以全面融合,将沉寂的传统文化向灵活性旅游文创产品的转变,以艺术性、趣味性与知识性的优势,为游客消费行为起引领作用。

(三)延伸产业链条

旅游产业链条的形成是将优势产业纳入产业链核,通过产品、资本与技术等纽带的辅助应用,使其在旅行社和餐饮、旅游交通与旅游景区、饭店以及旅游商店等领域构建专业化及一体化产业链条,并结合旅游文化创意产品价值的角度,彰显其产业链条延伸的重要性。

三、着重旅游文化创意建设对策建议

(一)人文素养的提升

关于旅游业,无论是管理者、工作者,还是游客,其文化素养均是影响旅游业长远发展的主要因素。对此,若要切实提高旅游文化创意在旅游业中的作用,则应结合旅游业发展的层面,通过人文素养的提升,获取较强的竞争力,使其能够在国际竞争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此外,相关部门还应制定旅游法律法规,通过规章制度的约束,对旅游行为予以管理,促使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步入正轨。

(二)品牌树立

传统文化的弘扬,是对旅游文化创意价值的升华,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途径。针对此,旅游景点可依据艺术品、工艺品等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彰显传统文化的内涵,既可吸引游客,又可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而在旅游文化创意品牌树立中,旅游业应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理念、创新能力,结合高科技产品与技术的选择,促进自身行业竞争力的提升。

(三)注重旅游学理论,加强文化交流

针对旅游业的发展问题,应以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导向,综合分析其发展趋势,并总结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现状、发展经验、发展规律,以达到“取彼之长,补己之短”的目的。做到以上工作,有助于旅游业自身发展方向的定位。与此同时,旅游文化创意作旅游业的“灵魂”,则应通过各旅游景点文化创意产品交流会的召开,以互补互利的优势,推进自身产业链条的发展。关于旅游文化创意在旅游业中的作用的探讨中,可以看到,其以人文素养的角度注重旅游学理论,依据品牌树立,加强文化交流等建议的实行,可在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促进旅游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在此过程中,旅游业管理者、工作者应高度重视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性,结合景点自身特色,生产与之相对应的文创产品。

参考文献:

[1]王欣,凌天宇,杨文华援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中政府作用的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117-120.

[2]袁俊,吴中堂援基于网络文本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与旅游业融合效果研究:以深圳大芬油画村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32(5):631-636.

篇3

关键词:国学教育;大学生;传统文化;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路翔云(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郑州)

本文从大学生国学教育重要意义出发,列出了当代大学生国学教育主要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教育方式简单,师资力量不强,参与热情不高四个方面问题。最后分别提供切实可行建议。

一大学生国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国学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包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精神品质。深入挖掘和利用国学的精髓,弘扬国学所包含的传统美德,对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国学素养

国学素养是指通过研习国学经典书籍后,能够灵活处理生活中的事情,能够构建一个完善的价值体系,而且对于自身的修养和气质都会是大幅度的提升。大学生面临的是一个信息复杂化和多样化社会,如果不给予积极引导,在大学前初步形成的良好道德、兴趣、结构很容易发生变化,价值取向也会出现错位。

(二)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国家教育部于2014年3月26日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按照通知中提出的“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大学阶段主要是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为重点,以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三)有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

总书记指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实际上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期形成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标识的集中概括。

二大学生国学教育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近些年社会上“国学热”的兴起,高校对于大学生国学教育也日趋重视,但在大学生国学教育中仍然存在三个方面问题。

(一)大学生国学教育重视不够

随着近年来“国学热”不断延续发展,社会各界的不断重视,重视程度较之前几年相比较为增强,总体发展状况良好,但是在理工科院校,缺乏进行国学教育氛围和基础,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中需要特别加强。理工科院校普遍以培养工程应用型和工程技术性人才为培养目标,在教学计划中围绕着相关专业进行课程设置,只是以选修课形式让学生了解国学内容。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理工科学生这种现状原因有二类,①是绝大部分理工科学生和相当一部分理工科院校专业的任课教师都“自觉或不自觉的崇尚科技,认为只有科学技术才是真才实学,搞人文科学是‘空头理论家’,不实际更无近期效益”[1]②是理工科类、艺术类学生认为科学艺术无国界,没有意识到国学教育的重要性,因而对国学教育上产生了轻视,不重视的心态。

(二)大学生国学教育方式简单

目前,在高校国学教育方式中无外乎就是以通识选修课形式进行的,一般多为网络学习,如超星尔雅APP。以笔者本校为例,根据学校先关文件及16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本科生(不含专升本)毕业前(2-7学期)案中规定的通识选修课学分(最低为6学分),否则不符予毕业。本科生在校期间,各专业限选传统文化类课程2学分,非艺术类专业限定性选秀课程2学分。

(三)实施国学教育的师资力量不均衡

地区性经济发展水平对国学教育师资发展起之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家长学校大多数都能充分意识到国学的重要性,将国学教育作为日常教育学习的一部分,进行系统专业的国学学习,并且各大地域性经济发展较好高等院校陆续建立了研究国学的组织机构,甚至包括海外的高等学府也陆续建立了许多的国学研究机构。例如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武汉大学国学试验班、中国人民大学的国学院的国学班,山东大学的尼山学院大等。在另外一方面,国学教育发展更无发展势头如农村乡镇等教育落后地区,维持正常教学活动已实属不易,面对多出的教育活动实在是捉襟见肘,发展地域高校进行师资讲师也更是寥寥无几。

三改进大学生国学教育的意见建议

如何提高中国大学生的国学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针对这些思想文化教育问题,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切实可行建议。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将国学教育摆在重要位置

理工科高等教育应该考虑市场需求,但对不能完全服从于市场。如果没有市场需求仍然需要教育,市场本身不足以对教育目的进行支撑,市场本身目的是逐利,而教育的本身是育人。高等教育及研究生教育应该超脱现实性实用主义,不能以市场优胜劣汰来对待教育[2]。因此理工科院校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将国学教育摆在一个正确位置,将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实行学术性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分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专业课于人文教育课程应该相统一。同时笔者认为可以对通识课考察方式进行改革,引起学生重视,提高他们对于国学素养的认识,改变他们“国学无用论”观念。

(二)创新国学教育方式

针对现状国学教育单一化,笔者认为可以进行国学教育方式创新。国学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①将蕴含国学精华的人文景观与校园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进行可感性德育环境优化,将学校整体的规划和布局、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融汇[3]。②用国学精华涵咏校风学风,通过国学元素的介入搭建国学平台,发挥校园环境潜在的育人功能,如校歌、校训等。这些校园精神虽然抽象,但又客观存在,能内化于心,外作用于实践活动。③更新教学观念,利用新媒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同时可以借鉴“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用网络微视频和网络答题形式,对国学课程进行系统切割设计,使得课程更有趣、更方便、更有效,从而让学生自身综合素养得到提高[4]。

(三)加强国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国学教育问题面临问题就是地域性国学教育师资不均衡发展,经济落后地区国学教育还未能实施,发展中经济地区未进行教育方式的革新。本节主要把加强国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分为二方面,一方面是教育水平低我们应该从源头出发重视对相应教育工作者的培养。从师资队伍培育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可以将国学师资队伍建设分为三个层次[5]:①普及型教学②提高型教学③专业型教学。另一方面对于不同地区因经济发展导致国学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我们应从政府力量改变,加大对不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如乡村等偏远地区等加大其教育财政投入,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政府可加大对人才吸引的投入,提高支教补贴从而提升对教师的吸引力,使相关人才有计划的均衡的涌入各地区。

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当代大学生;调研;统计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G51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186-02

一、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汉民族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历代相沿而又不断传承更新的共同认可的生活方式、道德意识、民情习俗、思维特性及价值观念等。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为了掌握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我们以辽宁省六所高校部分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调研,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一)调查研究的背景

从1840年到20世纪80年代,国人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几次论争。90年代后,人们开始重视传统文化问题,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股传统文化热(国学热),一直延续到现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正处在文化冲突的焦点。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作为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的大学生更应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只针对大学生群体,调查对象为沈阳市六所高校在校大学生。采取团体施测形式,文理科生兼顾,覆盖面较广,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44份,样本分布情况见表1。问卷共包含35道题,27道单选题,8道多选题。

二、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

(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总体认知情况

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了解程度一般。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6%的人对传统文化了解非常深入,81%的人了解程度一般,13%的人不了解。总体上看并不理想,传统文化教育依然任重道远。

2、大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76%的被调查者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或比较感兴趣,20%的人兴趣一般,4%的人不感兴趣。这说明在大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具有良好基础。

3、关于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认同度很高。90%的被调查者对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持肯定态度,11.9%的人认为可有可无或没有价值,显然他们在认识上存在误区。95%的人认为有必要学习传统文化,3.4%的人为了考试才学习;个别人认为没必要,这显然是错误的。调查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在情感和理性上认同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

4、大学生认为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作用。90%以上的被调查者承认传统文化对社会具有积极作用。87.9%的同学认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帮助较大,12.2%认为帮助程度一般。可见主流思想是肯定传统文化的作用。

5、大学生对保护传统文化态度比较坚决,对紧迫性认识不足。94%的被调查者支持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活动。对于传统文化是否需要保护的问题,76%的人回答坚决保护,20%的人表示稍作保护, 4%的人觉得无所谓。关于保护传统文化的紧迫性,69%的人认为十分紧迫,18%的人不觉得紧迫,表示不清楚、无所谓的人数各占9%,4%。可见大学生对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迫切性认识不够深刻。

(二)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具体掌握情况

文学艺术、传统技艺、传统节日等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外在表现,问卷着重从这几方面进行了调查,以求窥一斑而见全豹。

1、文学艺术与传统技艺

对于京剧或其他地方剧种,“非常喜欢”和“可以去看看”的人分别占12.6%和46.8%,“不感兴趣”和“非常讨厌”的占34%和6.5%。可见接受程度不高。对于古代经史子集,9.7%“爱不释手”,66.9%“偶而翻阅”,可见大学生并不反感,但了解不多也不深刻。对于四大名著,12.2%的同学多次看过,33.3%都看过,47.5%看过一两部。21.2%的同学能背诵很多古典诗词,64.6%回答“不多”、14.2%“很少”。关于二泉映月是什么曲子,84.5%的同学选择了正确答案二胡,答唢呐、笛子、钢琴曲的分别为8.1%、6.5%和0.9%。总之,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很不理想,需要大力加强。

2、传统节日

对于传统文化的另一重要载体-传统节日,51.8%的同学很感兴趣,43.7%的人随大流。对于国家将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的行动,92%的同学非常支持或比较支持。大学生对韩国端午申遗事件的反应见图1,折射出大多数人有文化保护意识和高度的爱国热情,但也有少数同学漠不关心,令人不解。

3、大学生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内容及学习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其中,文艺类、科学类、建筑类为大学生最喜爱的内容,其后依次为饮食类、传统习俗、服饰、道德教育。目前大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中,课外阅读、媒体宣传和课堂学习分列前三位,其次是长辈教授和其他途径的学习。大学生眼中造成自身传统文化贫乏的主要原因如图2。

4、大学生乐于接受的传统文化学习方式

这是本次调研的重点内容之一,采用多项选择方式。大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依次是①名家讲座;②民俗活动;③旅游;④传统文化题材影视作品(表2)。结果显示大学生更乐于接受生动形象的、具有现代特征的学习方式,同时对传统学习方式课堂学习、课外阅读也不排斥。

(三)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发展前景的展望

调查问卷最后请大学生展望传统文化的未来。认为前景很乐观和比较乐观的人各占24%、38%,表明多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很有信心。21%的人认为前景一般,少部分人不乐观,呈现出担忧心态。

三、调查结果引发的思考与启示

(一)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社会上还没有形成崇尚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社会重视力度远远不够,优秀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很好地传承,在青少年心中有淡化趋势。

第二,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单一,缺乏有效渠道。尽管大学生在理性上认同传统文化且学习热情较高,但由于方式、渠道限制等原因效果并不理想。

第三,学生在学习上过于追求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不少学校只重视应试教育,忽视或淡化了人文精神和思想道德文化等内容,加之就业难度大等导致学生学习时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较严重。

(二)改进建议或措施

1、纠正全社会轻视传统文化的普遍风气,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家长、学校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社区等应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2、多途径、多形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一方面要大力提倡和引导青少年阅读经典,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改革,用当代青少年更易接受的形式去表现传统文化内容。

3、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教育制度化。

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应从战略高度进一步强调并制度化,还应保证政策制度的连续性。

4、重视传媒在弘扬优良传统文化、传播历史知识中的作用。应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优点来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

5、大学生应学会更加全面地塑造自己成才。当代大学生应深刻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成长及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注意提高个人思想道德水平和基本素质,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不使其流于形式或口号。

四、结语

本项调研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更好地把自己塑造成为适应社会和时代前进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提供现实依据。本文所提供资料真实准确,统计分析结果对于改进传统文化教育的缺点和不足、提高其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洪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及其对策[J].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2007.

篇5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发展环境 文化品质 文化品位

“十二五”时期是衡水加快发展、奋力追赶至关重要的时期,应加快推进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提高群众思想道德水准。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广泛发动各级宣传、教育等党政部门,工、青、妇等群众团体各负其责,共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采取措施实行统一组织实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挖掘衡水文化的精髓,提升衡水的文化品位,切实提高衡水的道德建设水平,打造“滨湖文化名城”。

一、加强我国的传统节日教育

我国的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是对社会公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比如重阳敬老、中秋团聚、清明祭祖,这些情感不可以被抛弃,更不能随便被异化。特别要组织好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最具广泛性和代表性的节庆活动,体现民族文化,突出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热爱、参与民族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

要突出春节的辞旧迎新和祝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的主题,营造家庭和睦、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引导大家感受亲情和友情,了解“礼仪文化”的内涵,培养“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的精神品格。

要突出清明节的“祭先烈、敬先贤、忆先人”的感恩思源、面向未来的主题,通过家庭追思、缅怀先烈、敬仰先贤等纪念活动,引导大家慎终追远,珍惜幸福生活,树立传承中华民族“坚强勇敢、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品格。

要突出端午节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将中华民族的气节教育和节气文化结合,组织包粽子和赛龙舟等民俗活动,引导学生崇尚自然、强身健体,培养“团结合作、锐意进取、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

要突出中秋节的团结、团圆、喜庆丰收的主题,了解“和”文化的内涵,努力营造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节日氛围,引导大家正确处理“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健康人格。

要突出重阳节的感恩父母、敬老孝亲的主题,走进福利院、社区,为父母长辈服务、为社区老人服务,大力倡导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培养“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优良美德,营造和谐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

要形成社会、学校、家庭联动。要注重社会、学校、家庭在传统节日教育中的整体氛围的营造,使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要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依托宣传、理论、新闻、影视、文艺、出版等部门,积极利用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教育机构、社区学校、社区文化中心等丰富的社区资源,依托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观光旅游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传统节日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氛围。

二、在主要公共场所设置公益广告牌

公益广告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因此,有必要在车站、公园等重要公共场所设置一些我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教育理论的标语。如“百善孝为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等使人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名言警句,强化人们的责任心和价值观。

三、建议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开设思想道德建设专栏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部分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足,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以致部分社会成员伦理道德产生了严重的退化,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这一代)对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以致许多优良传统不仅没有得到很好地继承,反而被认为已经过时,违背优秀传统文化的不良现象可以说相当严重。因此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市民社会公德宣传教育,从而形成有利于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舆论导向,这是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一)开发衡水名人资源,助推“水市湖城”建设。

衡水人杰地灵,名贤辈出,历史上涌现出儒学大师董仲舒、西汉名相窦婴、唐代著名经济学家孔颖达、边塞诗人高适等一大批历史名人;近代又有京剧大师荀慧生、猴戏鼻祖郑法祥、“荷花淀派”创始人孙犁、全国道德模范林秀贞、为民支书王文忠等众多艺术大师、时代名流。这些历史名人的奋斗精神和道德风范,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产生过重大影响,都对市民起到过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进一步加强黄金时段播出节目的监管,彻底杜绝不良作品、不良广告对社会的影响。

由于受西方的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社会公德整体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市民文化素质低下、公德意识淡薄,导致城市总体公德水平受到影响,这不但会阻碍经济建设的继续发展,而且会严重干扰广大市民的正常生活秩序。

四、在全市大中专院校、中小学大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部分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足,认为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程度不及西方发达国家,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崇洋的心理。他们不了解金钱的意义,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因此,教育部门应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将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纳入到大中小学教学计划中去,并贯穿于学校德育工作之中。要结合学科教学,尤其是人文学科教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让广大青少年从中领略到中华民族固有的道德观念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修养的一代新人。

(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二)通过组织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等方式研究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经常举办“中华传统经典名篇诵读比赛”等大型活动。让广大青少年从中领略到中华民族固有的道德观念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修养的一代新人。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环境和文化氛围。要让学生明白应以“孝”为先,儿女应该孝敬父母;以“信”为本,对待他人应该取信于人;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的态度、礼仪,明白如何提高各种技能。应展示文明礼貌大学生风范,表现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理想、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

五、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城市建设要出品位,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文化含量。有文化,才能出品位;出品位,才能生财富;有了财富,才能助推城市发展。

(一)河北文化底蕴深厚,衡水文化资源不少,政府要注意在投入上倾斜,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展览馆、文艺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像武强年画博物馆建立,成为我市第一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对传播民间艺术、弘扬民族文化、加强对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健全文娱设施。完善和健全市民文化娱乐设施,如:影剧院、图书馆、文化馆、文化广场、健身休闲设施,等等。

(三)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积极推进“区、街、社区、家庭”四级文化网络的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充分发掘和利用传统民俗文化节日、地方戏曲小调、翰墨迎春、元宵花会等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使市民素质得到不断提升,城市形象深入人心,城市品位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胡博理.有文化才能出品位[N].新闻论坛,2010-1-14.

篇6

【关键词】村歌;环境基础;示范;意见建议

中图分类号:J64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1-0066-01

村歌,广义上是民间歌谣的通称,狭义上特指乡村歌曲。村歌反映乡村生活,体现地方历史文化特征,是朗朗上口的乡土记忆。江山市村歌发展较早,村歌文化浓厚。目前,全市1/3以上行政村都拥有了自己的村歌,共计110余首,其中获得国家、省级荣誉20多项,如《妈妈的那碗大陈面》《碗窑美》《千年清漾》等歌曲连续3年入选“全国村歌十大金曲”,2012年村歌《好客赵家》登上了全国乡村春晚舞台。

一、江山村歌发展的环境基础

江山村歌的发展是厚积薄发的过程,具有深厚的经济社会和历史人文基础。

(一)政治社会基础牢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不断繁荣进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文化部连续举办六届全国村歌大赛,有力推动了全国村歌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江山市结合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江山市文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纲要》《关于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江山市村歌创作发展意见》等政策文件,为村歌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历史文化基础深厚。江山位于浙皖赣三省交界处,有着厚重的地方文化,流传着众多的民间歌谣和乡愁故事。近年来,江山市深入挖掘地方特色资源,积极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成功打造了江郎山世遗文化、清漾毛氏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为村歌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三)文艺群众基础众多。近年来,江山市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每年安排文化发展专项资金1000多万元,重点培育文化企业、文化品牌和文化人才,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和队伍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培训和辅导活动,参与村民达1.2万余人,成立排舞、腰鼓等农村文艺队伍350多支,农民群众主体意识更强了,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二、江山村歌的正能量示范作用

江山众多旋律优美、内容丰富的村歌,增强了群众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很高的正能量示范作用。

(一)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示范作用。江山村歌内容积极向上,有的歌唱乡村美景和人文文化,有的描写乡村人民勤劳智慧勇敢朴实纯真,有的表达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理念不谋而合。近年来,江山市先后承办或举办了首届全国村歌之星大赛、幸福江山村歌大赛等活动,推动农民逐步从村里唱、镇里赛、市里演,到走出江山秀文化,让唱村歌成为新时期农民的精神支柱和快乐标杆。

(二)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发挥着示范作用。江山市以唱响“乡村好声音”为载体发展村歌文化,积极开展群众性的特色文化活动,先后被评为浙江省首批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全国新农村十佳魅力县(市)。2014年10月,该市大陈村还被CCTV评为“中国最美乡村”。江山村歌表现出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凝聚人心、勤于圆梦”的文化功能,成为幸福乡村的美丽主题。

(三)在凝聚群众力量实现中国梦方面发挥着示范作用。村歌的通俗性、易传播性,连通了村民的感情,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认同感。如中国村歌发祥地、全国村歌示范基地大陈村,将村歌文化融入平安创建,用歌声凝民心、谋发展、汇幸福,念出了一本最美村庄的“平安经”,已经连续10年实现零上访。

三、对村歌发展繁荣的意见建议

村歌作为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乡村文化表现形式,将具有更加强大的发展基础。为推进村歌发展繁荣,建议:

(一)村歌发展要更加突出主旋律。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乡村是树,文化是根,村歌发展更要在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上下功夫。近年来,江山通过打造村歌文化,积极倡导“歌里的风貌,村里要更好”,以“共学、共唱、共演”的文化纽带增进群众交流,促进农村和谐建设,提升农村群众的幸福指数。这种好的做法和成果不仅要继续保持下去,还要立足农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创造一批体现时代感、突出大众化、富有独创性的村歌,唱响社会主义主旋律。

篇7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传承;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0-0089-02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核心价值的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未来的思维形成、行为方式、思考方式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潜在影响,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脚步加快,外来文化不断涌入中国,与传统文化发生碰撞,部分学生出现了忽略传统文化的倾向。[1]大学生是文化的传承者同时也是接受新鲜事物最快的群体之一,但在文化传承方面却出现了失衡的现象,这种现象值得深思。本文以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为例,调查了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现状,分析其原因,以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促进大学生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承的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现状

1.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掌握现状

中华文化是经过上下五千年的沉淀发展形成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一不涉及,还涵盖了道德、礼仪、价值取向、思维形成等丰富内容。此次调查问卷设计了一些题目来了解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情况。其中有一道高中学习过的文言知识的客观题目回答的正确率不足70%;均阅读过四大名著的学生占调研总人数35%;能讲出5个以上传统节日起源的学生只有25%;在对于自己家乡历史文化了解程度问题中,有深入了解家乡文化的学生不足6%。以上几个方面的调查显示,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掌握不够,这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有不利影响的。

2.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情况

传统文化意识主要是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程度。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程度直接关系到他们学习传统文化态度。问卷调查显示,48%的学生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关于是否应该继承传统文化,22%的同学认为应该继承并发扬,77%持中间态度;在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重视调查中:30%的同学认为节日放假可以更好地体验节日意义,70%表示无节日感受;有69%的同学喜欢春节,31%的同学选择了圣诞节。在古典书籍阅读方面,只有27%的同学愿意学习。对于传统文化未来发展的看法,47%的同学持乐观态度,32%持中间态度,21%的同学持悲观态度。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较低,对文化的认同感并不高,这对文化传统有不利影响。

3.传统文化学习途径情况

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的途径很多,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有65%的同学主要通过课本知识了解传统文化相关知识,17%通过长辈讲述了解,还有17%的同学通过网络媒体等方式了解,1%的同学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可见大学生主要了解学生的方式是书本知识,但事实上,书本上所教授的知识大学生吸收的效果并不好,大多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过后就遗忘。同时,也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过于狭窄,大部分只局限在课本知识上,课余通过其他方法了解的较少。

4.大学生传统道德践行情况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厚重的道德追求。孔子的学说是以“仁”为核心的最高道德标准。“仁”的含义包括“克己”“爱人”两方面,而以“礼”为准则。但是在中西方文化不断交融的今天,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传统道德意识渐渐淡化。清华大学教授张岂之在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时曾说:“中国的大学生虽然拥有优秀的学业成绩,但缺乏合作精神,待人接物缺少文明礼貌。”[2]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弱化主要就表现在这两方面,一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在校园中主要表现为:在自习室大声讨论题目,考试作弊手段层出不穷,宿舍同学相处越来越困难,为各种小事儿大吵大闹等等。二是行为举止欠缺文明礼貌。主要表现为:不按顺序排队,随意损坏公共财物,上课时大声喧哗,目无师长,公共汽车上不愿与老人让座等等。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弱化的表现,而思想道德素质的弱化则是学习传统文化不够的具体行为表现。

当代大学对传统文化知识掌握不足,传统文化意识薄弱,传统思想道德素质弱化等,这些结果都显示出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是不容乐观的,这不得不让人陷入沉思。

二、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不足原因分析

1.客观环境影响

大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从小成长的环境。而今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认知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父母是在成长过程中陪伴孩子最久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学生群体的父母大多是60年代到70年代的人,那个时候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大环境是比较恶劣的,这就导致了父母阶层的目标大多是求温饱,而不是追求精神文化需求。并且在新旧文化交替的时代,传统文化被一度认为是腐朽、古板的旧文化。如今大多数父母的心愿被狭隘地定义为“考上重点大学”,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让孩子在课余时间上补习班,却不认为应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2)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缺乏。教育是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的途径,但问及关于已经学习过的文化知识时,回答的正确率却不足70%,教育的效果不尽人意。在我国,大多数高校是不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高校为了赢得更好的生源,在教学计划上更重专业而轻人文这种带有功利性的教育不仅对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的培养、人文素质的提高不利,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急于求成。尤其是理工科院校,人文社科类课程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并没有纳入学生的教学计划中,选修课往往课程内容分散,学生无法进行系统性的了解与学习,这就很难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与此同时,老师的素质也在此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在大多时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关注到了解惑这一层,对于学科的整体内涵,以及上升至哲学问题上的地方却极少涉及到。一方面当今的老师也是从应试教育中走过来的,自然地将以前的学习结构、框架带入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3]另一方面是教师的责任心与道德素质还需要进一步地提高。一些老师对职业的认识不够,对职业的荣誉感不够,他们认为教书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并没有把引导学生承担起传统文化的责任作为自己的成就目标。

(3)社会大环境影响。经历后,中国经济倒退了十年。改革开放后,国家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当前中国社会上有很大一部分人开始推崇拜金主义思想,并且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也让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变得急功近利。为了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人们变得越来越现实,社会上主流认为对个人发展有用的是各种专业证书、等级证书等,培养人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就显得对自己“无用”。

(4)外来文化入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文化不断融合与碰撞,然而渐渐形成一个词――文化入侵。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国传统节日与外国节日的不同待遇。“洋节”在近年来大受追捧,而中国传统节日却呈现萎靡之状;其次就是饮食文化,麦当劳、肯德基、韩国菜、寿司等在中国大受欢迎;再次就是西方价值观的渗入,大学生学习西方的自由主义精神,崇尚自我,变得更加自私,越来越没有团队合作精神。大学时期是人生重要的成长时期,同时学校也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给学生。大学生踏入相当于半个社会的大学,面对大学里多元的文化,许多大学生对各种各样的新鲜信息没有一个好的判断力,最终往往选择盲目跟风。部分大学生在此过程中甚至产生了民族文化无用的想法。

2.主观原因分析

(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存在偏差。由于教育体制问题与大学课程设计的限制,大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系统性学习,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很难有清晰的认识。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包括文学、艺术、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等各个方面,可谓包罗万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并富有民族特色。近百年来,传统文化经历了被抛弃和重新拾起的跌宕过程,这一过程对当代的大学生也造成一定的影响。许多学生对一些传统文化存在误解,他们认为传统文化是封建糟粕,比如认为《易经》是算命的,《孙子兵法》已经过时,阴阳之道只是迷信之说,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早该被丢弃。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由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存在偏差,很难理解这一点,也就更难积极地去学习。

(2)大学生功利思想过重。古代职业地位排行是“士农工商”,士人为首,商人最末。然而如今金融热将这顺序颠倒过来。经济类专业受到大家热捧,人文社科类专业几乎无人问津。如今,读书成为了一个找工作的工具,通往社会的踏板。学生在选择大学时,关注的主要是学校的科研水平、师资力量、硕士点博士点数目、就业率等。[4]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铁饭碗早已打破,高的学历并不代表好的就业和高的工资,为了自己以后“长远的发展”,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只关注自己的专业知识,宁愿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专业知识和考取专业的证书上,也觉得比读古典名著、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和古典乐器这些貌似毫无作用的东西更有实际的意义,这也就导致传统文化无人传承的尴尬局面。

三、提高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的建议

在清华一百周年校庆上,同志在讲话中把“文化传承与创新”明确为高校的第四大职能。这就表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已经变成一个时代使命,社会各界对此都应该奉献自己的力量,责无旁贷。

1.对社会的建议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内容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思想品味和道德素养等有着重大的意义,然而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许多偏差,认为是封建的糟粕,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社会整体氛围对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影响。因而,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从而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帮助大学生自觉地学习传统文化。

2.对学校的建议

(1)利用文化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传承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书籍、文物、遗址等就是很好的物质载体。而这些载体,就是学校可利用的资源。具体来讲:一是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民俗博物馆、名胜古迹等,让学生从中体味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二是学校应鼓励学生在课余参加当地民俗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当地的文化活动。[5]三是学校在当地民俗工艺厂建立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成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来了解学习传统文化。通过以上措施,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多元的传统文化相关活动中,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而建立文化自觉。

(2)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活动是进行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方法,既给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还在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收获知识。学校就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宣传,以及号召全校师生学习传统文化。团日活动、演讲比赛、辩论赛都可以将主题设为了解传统文化、宣传传统文化。院校也可以组织形成一个传统文化社团,专门在每个传统节日组织活动,让大学生体验传统技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改革完善教学体系。课堂教学是大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高校可以通过提高人文课程在选修课中的比重和增加一些必修的人文课程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开设文、史、哲等人文课程,引导大学生来学习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知识,从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气质等。高校也应更加重视人文课程,加大对人文课程的教学投入,并提高此类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权重,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3.对大学生的建议

(1)思想上,端正态度,增强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大学生应该端正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应了解到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国家的瑰宝,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需要继承与发展的民族的根。正如在五四重要讲话中说到:“中国梦是我们的,也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中变为现实。”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应该加深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牢记中国梦,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其精神,继承其精髓,是作为中华儿女不可推卸的责任。

(2)行动上,自觉学习,主动宣传。首先,大学生应该自觉主动地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知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文化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这就需要大学生有一定的辨认能力,去其糟粕,继承与发展其精华。其次,当对传统文化有一定认识与理解后,大学生应该发挥“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从正确的立场、正确的角度向周围的人群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让更多群众、更多国家都能修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谬解,从而对千百年来经时间冲刷却依旧流传下来的历史遗珠有着正确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黄小平.传统文化的缺失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35).

[2]范绪锋.著名史学家张岂之谈入世后传统文化教育:立足本土拥抱世界[N].中国教育报,2002-01-05.

[3]齐瑾.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看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缺失[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3).

篇8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十以来的政策都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无疑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上了当今语文教学的研究日程。在文化传承方面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古诗文教学首当其冲地成为研究的主体。基于近年来相关学者对古诗文选篇中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入发掘,本文将浅析长春市部分初中古诗文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优秀传统文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作为我国义务教育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十以来,在多次讲话中也强调了作为民族精神之命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不容忽视的地位。而古诗文以其自身传统文化的亲缘性,成为了中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优秀文传统化的重要阵地。本文将结合实地调研结果,详细分析当下古诗文教学的实际问题,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所具有的效用和功能。

一存在于教学一线的困境

2015年秋季,本研究小组在长春部分初中学校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地调研,走进一线教学现场,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古诗文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这些调研的数据和记录直观地反映出长春市大部分初中在此方面存在的问题,具体分为以下三方面:

(一)学生在古诗文教学中的不适现象

本组的调研预设认为,学生对于古今差异大的古诗文学习应该是兴趣寥寥的状态,但实际调研结果却恰恰相反,大部分初中生不仅不排斥反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数据显示近77.5%的学生对此抱有浓厚兴趣,其中又有近半数的学生表示传统文化元素是最吸引他们的地方。这个结果着实是喜人的,但走进实际的初中语文课堂,笔者感受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相较于现代文的教学课堂,古诗文的课堂明显沉闷了许多。学生在学习兴趣不高,即便教师将古诗文的内涵挖得很深,学生们的状态依旧很木然,效果并不理想,甚至连最基本的熟读成诵的目标都很难达到。综合分析,学生对古诗文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有浓厚兴趣,但对古诗文学习兴趣索然。笔者认为初中生在当前古诗文教学中表现出一种“水土不服”的不适应状态。

(二)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的无奈选择

由于古今时空差异对古诗文学习的天然障碍,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良好的引导不仅能大大提升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更能完成由教师教授到学生自学的理想转变。但是调研发现很多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却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窘境。问卷数据显示,近95%的教师都能认识到古诗文教学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长春版语文教材中古诗文占的比重较大,相应地课时量也占有优势。但即便如此,学生的古诗文学习效果依旧不甚理想。有近70%的教师表示学生并不重视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从访谈中笔者了解到了其中原因。一方面,初中生的古诗文学习多为零基础,在理解文意上存在很大问题,再加上缺乏较成熟的思想体系,所以很难把握古诗文的文化内涵、哲学内涵等意识层面的东西。另一方面,新一轮课程改革主张减负,缩减课时量,教师教学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问题。在中考的大环境和课标的指导下,这使古诗文教学更显得捉襟见肘,教师对此表示力不从心。

(三)课程标准对古诗文教学的宏观导向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出要求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话题迅速升温。这本来是件好事,又为何会陷学生和教师于如上尴尬境地?基于此,笔者回顾课程标准原文并发现其中虽提出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但未对其明确界定,而且可以明显感觉到偏向传统情感价值观的导向。这也引导大部分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将情感教育作为最终目的,相对忽略了学生对古诗文本身的理解。另外,从初高中学段衔接来看,这种“简单定义”的情感教学目标会造成日后的教学“疲累”。据长春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反映,初中这种只要求熟读成诵、停留于理解文章情感教育意义层面的古诗文教学,对于高中的古诗鉴赏和文言文阅读也形成了一定的教学障碍。过度重视情感而忽略知识和能力的古诗文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更不利于我国素质教育的长期发展。

(四)中考内容对古诗文教学的客观限制

随着当下社会的浮躁之风步入校园,调研中笔者明显感受到中考对初中语文教学的绝对导向作用。因此,“中考”更要明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导向。分析近几年长春中考语文试卷,除名句默写占15分,课内外文言文占15分,还有文学常识题目共占35分左右,传统文化的考察比重并不小。但分析题目,笔者发现其中25分以上内容都是考查背诵能力,甚至连课内古文的理解题和名著题都是按照题库背好的。可见,中考中传统文化的考察题目存在模式化,形式单一的问题。这对于古诗文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教”与“学”都是一种很大程度上的限制。

二对于现存问题的认识

根据问卷和访谈的调研结果,笔者对以上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这些问题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突破口就是“优秀传统文化”。此前的教学研究停留在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完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实际上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文本中,二者有着血脉亲缘关系。传统文化知识并非文本分析的附属品。相反,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能引导学生形成更为自主、高效的古诗文学习模式。在此笔者将“优秀传统文化”在古诗文教学中的效用概括为三个“点”:

(一)保持教与学“供需平衡”的平衡点

综合分析师生面临的困境,基本可以概括为“教”和“学”之间的供需不平。数据显示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比如在被问及“学习古诗文中的传统文化是否必要”的时候,88.9%的学生认为必要,但近70%的教师认为学生对古诗文中的传统文化并不重视。教师在不明确学情的情况下,又何谈提升学生的兴趣?又比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普遍将古诗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传授作为重难点,无形中打破了三维目标间微妙的制衡,形成了情感独大的教学态势。在这种模式之下,学生最终流于“不懂”、“不理解”,不仅会阻碍其对课内选篇的把握,更会减弱其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可见,寻找古诗文教学中教与学的合理平衡点,势在必行。数据显示近半数学生因为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而对古诗文感兴趣,即便不喜欢古诗文的学生仍对传统文化知识有浓厚兴趣。故笔者认为教师不妨大胆调整传统教学模式,化被动为主动,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桥梁,主动搭起师生在古诗文“教”与“学”的桥梁,努力达成古诗文教学的供需平衡,形成以传统文化为背景,以文本为主体的古诗文教学生态。同时,重视古代语言本身的文化内涵,当中蕴含着古代语言运用的规律,是古诗文理解的基础。在初中的古诗文零基础教学中,重点是打好基础。故笔者认为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应明确注释与工具书的使用方法,注重基础积累甚至可适当渗透训诂、音韵的基础知识。这是必要的,也是迫切需要的。

(二)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的基础点

除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供需不平衡的主观因素之外,还有一些客观因素影响古诗文教学的效果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1)教材选篇多而不精。在2011年版课程标准颁布之初,出现大量给语加法的呼吁,其中增加古代经典的呼声最强烈。“有些人士恨不得把四库全书都搬到语文课堂上才过瘾。相比原来的教学大纲‘新的课程标准’已经非常强调诵读优秀诗文、阅读经典名著。”整合长春版教材的古诗文,笔者发现选篇存在数目多、难度大、分类杂等问题。这种课程安排下,学生对于古诗文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把握程度并未显著提升。因为,学生的时间是常数,教师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主观压缩。而这种“压缩饼干”式的教学“将有些能力要求局限在特定年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次完成,一步到位,没有学生螺旋式上升的内化过程,更没有为不同思维水平的孩子留下暂时落后延迟发展的余地。”这种方式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反会导致学生“消化不良”,影响后续教学的效果。鉴于此,笔者建议以优秀传统文化的界定为分类标准,结合学情变化整合古诗文选篇内容,整合优秀古诗文教学资源,增强古诗文学习的系统性和专题性。(2)教学导向视野狭窄。课程标准和中考考试大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导向标,其视野决定了语文教学的视野。故想要开阔初中古诗文教学的教学视野,势必要从课程标准和中考入手。就课程标准而言,近几年课程改革中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使课标的内涵和外延得到补充和发展。2011年版的课标前言中将“语言文字是重要的交际工具”的表述改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将语文的功能内涵扩大化,兼容了当今社会信息飞速发展的现实特征。另外,多元化的国际视野也落实在语文选篇中。如2011年版课标中新增了许多儒家经典之外的选篇,如《庄子一则》、《礼记一则》、《列子一则》等,一改以往“独尊儒术”的局面,更好地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笔者认为这些有益尝试值得进一步推广。同时基于多元选篇,教师更要引导学生多元理解古代文化,形成头脑风暴,使其在对比中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就中考而言,在原有基础上应增加学生对选文中涉及的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内化的产物的考查,并以考查能力主,形式灵活多变。这一方面督促教师深入发掘文本中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另一方面还能加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

(三)全面开发“教学空间”的拓展点

“要更好地培养起学生的爱国意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好传统文化,仅仅靠课堂上的45分钟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要积极地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课外活动,从而实现全方位的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元素还可以成为一个课外教学空间的良好拓展点。就传统文化本身而言,教师可以利用课下时间拓展古诗文阅读,不但能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例如,利用晨读时间让学生诵读《声律启蒙》等适合该学段的古文,给学生提供交流表达的机会。又如利用课前演讲机会让学生交流讲述《世说新语》中趣味性的古文故事。学校也可举办诗歌创作、朗诵比赛等活动帮助学生增强古诗文学习动力。除此之外,现代信息技术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融也可以实现教学空间的拓展。多媒体信息技术除了可以完成课上创设教学情境、拓展学习资源的任务外,还能进一步完成学生的“自我”塑造。借此,师生可以共同构建古诗文和传统文化的交互式平台,以实现教学空间的充分拓展。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作为课内学习的补充与拓展。同时让学生在这种“自我实现”的激励下,形成健康、积极的“自我”,实现学生自我素养的提升。

三结语

本文从初中古诗文教学实际出发,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阐发了对问题的思考并给出建议。优秀传统文化是古诗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教师借助它建立起古代文字与现代教学之间的兴趣桥梁。在传统文化的视野下,创新方法法教授古诗文,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螺旋式上升。笔者认为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应延续下去,在实践中检验教法、课标、考试制度的可行性,形成良好的古诗文教学模式。

作者:郑百艺 王彤 周燕妮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希贵.今天我们怎样教语文——写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之际[J].中学语文教学,2012,04:9-13.

[2]樊怡平.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10:16-17.

[3]卢贵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8:76-78.

篇9

二、具体活动安排

1、 活动时间:__年 4 月 11 日

2、 活动对象:我班全体同学

3、 活动形式:利用 PPT,口头讲述,全体互动等多种形式,组织全班同学 回忆以往过清明节的情形,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充分向学生介绍清明节的由 来,习俗,体育活动,美味及各名族清明节特色等。

4、活动要求:在举行班会活动之前要求学生上网查找关于清明节文化等情况。

5、活动程序: (1)学习委主持----由现实引入主题 (2)通过介子推的故事(配 PPT 视频)介绍清明节的由来 (3)谈论缅怀先人,观看视频,勾起同学们对以往清明节活动的回忆。 (4)讲述清明节的活动,文化习俗,同学们积极发言,讨论家乡的特色等。 清明节除了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 育活动。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 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 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5)强调清明节放假安全

篇10

关键词 传统文化 高职学生 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1我国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现状

1.1当代高职学生精神面貌现状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高职学生生源质量较差,其文化基础知识薄弱,综合素质也较低。从价值观念来看,高职学生的传统美德观念淡薄,其思想认知水平较低,没有明确其职业目标,抗压能力也较差,易产生认知偏差,容易走向极端。从心理素质来看,高职学生缺乏自信,比较自卑。

1.2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客观环境

首先表现在高职院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力度不够,其教育模式不够完善,过分注重就业率和升学率,缺乏面向世界与未来的社会责任感,加剧了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缺乏。其次是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不足,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最后表现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外来的腐败文化逐渐向高职院校扩散,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3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教育应用中的不足

首先,课程设置不科学,传统文化不被重视。很多高职院校片面追求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而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没有充分重视传统文化的作用。其次,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缺乏系统性,忽视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最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理念落后,使得学生缺乏兴趣。

2在当代高职学生思政教育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涵着浓郁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90后”青年一代肩负着祖国现代化建设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因此更需要爱国主义精神的塑造与沐浴,以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育人文化与处世文化,可以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有利于学生高尚的道德的培养,有利于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宽厚包容精神对于塑造高职学生的优良品性,陶冶情操,提升道德境界与培养完善的人格,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律精神和自强精神对培养高职学生崇高的人生理想与道德品质具有深刻的影响。由此可见,在高职院校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在人文素养缺失的当代,更需要传统文化的渗透。

3思政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

3.1寻找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想教育的契合点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高职学生的行为思想方式的熏陶以及价值观念的影响都是不言而喻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培养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社会责任感,也能够提高其人文素质,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而思政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思政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要理清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价值契合点,高职院校必须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将思政教育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结合起来,充分重视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让传统文化深入到高职教育之中。

3.2确立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教育的原则

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时,要吸取精华,并不是一味地全部吸收,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遵循一定原则与标准。首先要坚持批判与创新原则,批判性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高中思政教育有益的一面,以提高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水平。其次要坚持渗透原则,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文化的渗透,在潜意识中消化吸纳中国传统文化,例如通过大众传媒作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宣传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把握和利用现代资源,深刻影响到生活之中,营造传统文化的教育氛围。最后要坚持综合性原则,从最基本的基础教育抓起,依靠社会各种力量,全方位地促进思政教育水平的提高。

3.3扩展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中的手段

首先要重视课程载入的重要性,坚持传统文化进课堂。贯彻落实学校开展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其次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力度,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不断创新改革教育内容与方法,提升传统文教育的针对性和可吸收性,使得思政教育工作顺利开展,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最后要营造学习传统文化氛围,开展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传统美德的教育深入到学生的实践之中,在校内培养学生爱国守法、团结友善的优良品质,引导学生建立和谐健康的人脉。

4结语

目前,国家正需要一大批复合型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必成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任务。高职学生为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必须不断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增强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自豪感,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与时展。总而言之,教师在思政教育中应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推动大学的职业道德教育向着前方迈进。

参考文献

[1] 乔守春.论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其实现途径[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