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的对与错范文
时间:2024-03-16 08:21: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微观经济学的对与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教学内容繁多
微观经济学的开设一般在大二的上学期,大二和大三往往是专业课安排比较密集的两年,这无形中使得花费在微观经济学上的学习时间变少,加之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理论性强,内容繁多,以高鸿业的微观经济学(第六版)为例,16开的课本369页,而开设课时一般为54学时,这就意味着每一次课平均要讲授13页。因此,按这样的进度,即使老师能完成任务,学生也很难在每一次课后掌握所学内容,以至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期末考试结束,也不是很清楚微观经济学的大致框架结构。
2.假设条件太强太多,学习中易于混淆
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偏重于理论性学习,因此,假设条件非常强,这也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混淆概念。比如说,在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下的分析条件是有很大差别的。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条件最强,它要求产品完全无差别,这在现实经济中是不存在的,现实的产品中或多或少都是有差别的。在经济学的分析中,最大的前提假设条件就是“经济人”假设,完全排除了人的感性因素,因此,与现实情况也是不符的,所以在分析问题时容易从现实条件出发来考虑,而把“经济人”假设忽略。
微观经济学在我们院历来是作为考试课来考核的,因此学生学的都比较认真,课堂气氛也比较好,学生能积极配合老师的提问,当然,教学效果也比较理想。如果学校把这门课定为考查课来考核,可想而知,学习效果会是如何。笔者讲授过其他作为考查课的课程,刚开始几堂课学生学习的还比较认真,但由于重视程度不够,也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在这门课上,因此,期末考核时,结果不是很理想,一样的学生,一样的老师,但效果却有着天壤之别,而且学习是一环扣一环,一步落下,步步吃力。如果学校对学生的考核标准提高,那么学生就会认真扎实地学习每一堂课。
4.案例更新及时与否
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的特点是概念多、理论多、模型多,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因此单纯的理论讲解,起不到理想的效果。而且对于财经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本专业的最终学习目的都是要应用到实践中的,鉴于以上两方面,一定要重视典型性案例的分析,同时也要及时更新案例。如果我们一直用很多年前的案例来分析经济学理论,虽然会起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由于那些事件发生的时间比较久远,会和现实世界有些脱钩,最终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5.学生的学习基础的强弱
由微观经济学的特点可知模型多,因此微观经济学的掌握,需要一定的高等数学基础。微观经济学中涉及到的数学知识,最多的是对导数的运用,只有掌握了导数的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学习才没有障碍。学生的数学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学生没有好的数学基础,对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就会产生畏惧情绪,因此,不同的数学基础,学习的效果也相差甚远。
6.能否学以致用
我们对经济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理论和现实结合,不必非要死记硬背,而且,只有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现实中,我们才能更牢固的掌握,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这就需要老师在讲课过程中能联系现实,让学生知道怎样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通过老师的用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能力,具有经济思维模式以后,每学习一种新的理论,就会和现实中的事件相联系,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不是只掌握单纯的理论。
二、提高微观经济学学习效率的方法
针对以上影响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因素,特提出一些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
1.学校要合理安排课程
微观经济学的内容繁多,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要从学校和教师两方面共同努力来解决这个问题。
(1)从学校方面来看,要合理安排每一门专业课。因为对于管理类和经济类专业的学生,要开设的专业课程比较多,因此科目安排的时段合理恰当,是很关键的。
(2)从老师的角度看,老师也要根据不同的专业对课程的讲授有不同的偏重,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根据本专业的要求来掌握学习内容。例如,对于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微观经济学的学习要更深入、更数学化一些,使学生不仅掌握经济学的知识,而且要知道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及推导过程;而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则不要求掌握得太深,只要能把这些经济理论讲得明白透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就达到了这门课的学习目标。
2.熟记假设前提
对于每一种理论的学习,都有它的假设条件,如果连假设条件都搞不清楚,自然不能进行理论分析。因此,学习微观经济学,就要转变观念,既要能够在假设的前提下学习理论知识,又要能够运行理论知识来分析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正是由于现实的情况复杂多变,所以我们不可能把所以的条件都分析在内进行研究,因此,有了这些假设条件,才能使得分析简化,并且把分析结果作为现实分析的一种参照。因此,熟记假设条件才是学习一门理论知识的前提。
3.对学生要高标准和严要求
从现实的角度讲,微观经济学这门课一般都是在大二上学期开设,这对于一个二十左右的学生来说,对自己的人生还没有好好地规划,根本无法确定自己大学毕业后是考研还是就业,即使就业,也未必就一定能从事和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相符的职业,对于一门将来不知道对自己是否的科目,学习的兴趣自然减弱。所以鉴于这些原因,建议学校对这门课高标准、严要求,尽量让这些迷茫的学生多掌握一些知识。对于微观经济学这门课,我们学校是作为考试课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这样,学生必然更重视这门课的学习,而且,从每年的考研率来看,这门课的学习效果还很不错。
4.教师要及时更新案例并采取多样化教学
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的专业理论性强,对老师的讲授同样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何使这门课讲得生动,成为众多老师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方法有三:
(1)穿插一些典型性的案例分析,使枯燥的理论在综合运用于案例,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取传统板书式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教学内容图文并茂,并且可以节省大量课堂上作图的时间,尽量使学生在短短的45分钟里身心愉悦。
(3)有些案例也可以提前告知学生,让学生课下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这样不但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适当的讨论,而且锻炼了学生动手收集资料的能力。现在正被众多老师推崇并在学习的翻转课堂,采用的就是类似的方法。
5.打好数学基础
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基础是边际函数,也就是高等数学的导函数,因此,在大一的时候一定要打好高等数学的基础,这样在学习微观经济学时就会轻松很多。其实,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就发现,学生不是没有掌握经济学的知识,而是把导数解错。因此,一定在踏入大学的一刻起,就让学生意识到高等数学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更轻松。
6.如何做到学以致用
针对如何做到学以致用,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扎实的掌握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是分析的基础,没有理论何谈分析。
(2)学生应该在学习之余每天抽出几分钟来了解一些经济方面的新闻事件
否则我们都不了解发生了什么,如何才能将所学知识与现实接轨。如果不能和现实接轨,我们学的理论知识也不可能扎实,因此,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的经济学知识。
(3)考核方式要灵活
篇2
[关键词\]中美;本科;经济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5-0053-0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经济学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经济学独特的社会地位日益凸显,它不但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也是高校的重点学科和专业。经济学作为高校经济类、管理类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其进行的教学实践研究和理论探讨较多。因经济学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国内本科经济学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并且急需改进。文章对中国和美国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中国经济学教学改进的建议。
一、中美本科经济学教学的差异
(一)教学主体不同
国内高校在教学中,普遍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突出教师在课堂中的话语权,弱化甚至忽略学生的地位。教师讲授,学生学习;教师指导,学生听取;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单一和单向的课堂关系,使得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者、领导者。
美国高校普遍建立了经济学自学网站。网站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选用、练习题目、模拟试卷和答案等学习资源,学生可以与教师、同学互动,可以进行在线交流、问题答疑、小组讨论等,学生自主学习非常方便。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学习者,他们主动听取教师、同学对知识的分析和探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可以调整教学安排和进度,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教学目的不同
国内经济学教学中对教学目的的描述偏向社会本位,阐述较为宏观和宽泛,多是考虑国家、社会的层面,强调经济学对国家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如中国人民大学高鸿业教授主编的《西方经济学》中提出,学习经济学的目的有三:一是为了明辨是非,区别西方经济学的有利或有害之处;二是为了权衡取舍,即结合我国国情,决定西方经济学说的适用程度和范围;三是为了了解西方的国情,更好地扩大对外开放。教学目的与社会联系较多,与学生个人的生活缺乏紧密联系。
在美国的经济学教学中,对于教学目的的描述多是强调个人本位。如美国经济学教授曼昆在其《经济学原理》中提出:学习经济学有助于你了解你生活的世界;学习经济学让你更精明地参与经济活动;学习经济学将使你能更好地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和局限性,使你的政治行为(支持或反对某项政策)更理性。这种对经济学教学目的的阐述,将经济学和个人生活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和研究经济学问题的兴趣。
(三)教材选用不同
国内教材市场上,有种类繁多的西方经济学教材译本,也有高校自己编写的经济学教材。与美国经济学教材代表著作,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萨尔森的《经济学》相比,国内的经济学教材多为国外教材的复制、节选,案例较少,模型和公式较多,结合中国实际较少,实用性和适用性较差。因此,重点大学较多选用国外的主流经济学教材。但是国外翻译过来的部分教材,存在着版本滞后、翻译错误等问题。
在美国经济学教学中,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600余所大学一般选用的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该书通过名人传记、故事、新闻、时事等案例阐释经济学的晦涩理论,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能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另外,学校每年都会对这本教材进行修订,与此书配套的专门教学网站、教学课件、习题等教学资源丰富,经济学教学系统性、完备性强。
(四)教学内容不同
国内高校经济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经济学是解释经济主体行为的科学,一般是微观经济学课程结束后,才能学习宏观经济学。如果把经济学作为一门课程,也是先学习微观部分的经济学知识,然后学习宏观部分的经济学知识。相对宏观经济学而言,微观经济学课时较多。在美国的经济学教学中,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不但内容划分与我国不同,而且教学次序也不一样。许多美国高校将宏观经济学开设在前,微观经济学在后。
在我国的高校经济学教学中,教学内容相对经济发展滞后,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脱节。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用得较少。美国的经济学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实用性。由于经济学理论需要数学论证和解析,美国经济学教学强调“数理统计”“概率论”等数学知识的实证应用。
(五)教学方法不同
我国的经济学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重视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师重视课堂教学,在课堂中讲授内容较多,学生与教师互动少、交流少。有些高校看到了案例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对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不足,多是照搬照抄国外的案例,而国外案例与我国的实际经济情况差别大,学生难以设身处地地考虑经济问题,理解经济学知识较为困难,对知识的把握比较片面。
美国的经济学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多采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专家讲座等教学方法。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主动参与和探索精神。对案例的理解和分析,学生会产生诸多困惑和不解。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查阅大量相关资料,阅读、思考并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将一部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赋予学生在课堂上一定的“话语权”,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六)评价方式不同
我国高校经济学教学普遍采用的是“一考定终身”,缺乏对学习过程的定性和定量评价,多采用简单的一次性考试、考试和作业相结合的证明价方式,是总结性评价。对教学过程缺乏监督和监控,对考试结果过度依赖,将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一些学生通过考前几天的突击学习,也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这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美国的经济学教学重视对教学过程的管理,是形成性评价。教师会布置大量的课程作业,有时作业涉及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和专业,需要学生大量翻阅资料、整理文献、归纳总结,才能定时、定量地完成任务。这些都在最终成绩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教师给出的课程成绩是包含几个方面的综合考评,如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成绩、小测验成绩、考试成绩等。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课后作业中熟练掌握知识,才能获得较好的成绩。
二、中美本科经济学教学差异的启示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上,使学生能自我监督、自我监控,对于存在的问题能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环境应相对宽松和开放。教师的角色要有所改变,站在学生的角度,成为课堂学习的设计者、鼓励者和协助者,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支持,而不是课堂的绝对领导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话语权得到展现,培养学生自我激励、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明确教学目的
我国长期以来社会本位的教学目的,决定了教学方式的单一和片面。灌输式教学或者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需求。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要紧密联系起来,使教和学两方面目标一致,发挥教师的主动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目的落实到经济学教学中,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详尽,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性,从简单到复杂,明确经济学教学的深度与广度。通过经济学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方法,为将来从事经济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让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培养学生既有从事经济学相关工作的能力,又有从事其他工作所具备的素质。
(三)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教材作为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尊重经济学发展的实际,选用国内外的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作为教材,如萨缪尔森、曼昆、帕金等,避免因为翻译、编写等问题导致的差错,缩小我国与国外经济学教学的差距。
案例教学资源库是教学资源建设的主要方面。高校可以组织教师、学生,借用精品课程、教师教学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等项目,组建案例教学资源库。多方面、多角度地选取一些当今社会经济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国外教学经验建设完备的经济学教学网站。选择西方经典著作中的典型案例,从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经济学著作中汲取知识养分,筛选、提炼案例。联系我国实际经济发展现状,有意识地编制一些涉及多章知识的综合案例。
(四)丰富教学内容
关于教学内容的设置,要明确认识到,不能把实践教学错误地理解为一种形式。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经济生活的实质、产生问题的缘由等,要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在进行实践教学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理论教学。本科阶段的经济学学习是基础,基本假设、概念、原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都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本科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我国的实际经济运行情况和问题,切实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实验课、实习课的地位。
(五)采用多样教学方法
在经济学教学中,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外,还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方法。从学生角度设置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改变以往PPT教学、黑板板书等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资源,开设专家讲座,组织精品课程、时事热点讨论等。组织学生实时收看并学习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经济学相关课程,了解世界经济研究前沿问题,开拓知识学习视野。
利用高校的社会实践基地、生产实践单位,组织学生走出去,建设学习小组,去企事业单位,实地了解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典型经济案例。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实际,观察经济现象,参与经济实际,总结、分析经济问题。丰富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将理论知识更多地运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
(六)应用多种评价方式
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将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章节考核、考试成绩作为几个考核指标,在确定学生最终成绩时,将以上几个方面综合考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教授,重视课堂讨论,更要注重课后对学生的辅导答疑、在线交流、学业指导等,对教学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在经济学教学中,通过形成性评价的六个阶段:自评、专家评价、一对一评价、小组评价、实地评价和进行中的评价,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参与精神。
参考文献:
\[1\] 丁刚,罗暖.国外大学本科经济学教育的典型经验及其启示\[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
\[2\] 杨艳芳,高书丽.国外经济学教学模式分析及启示\[J\].科教文汇,2012(12).
篇3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3-0196-01
摘要:本文首先确定英语(商务方向)课程之定位,然后从其培养目的以及课程设置的角度论证其存在的合理性趋势。
关键词:商务英语;方向定位;合理性
一、从培养目看英语(商务方向)定位看其合理性
以大学英语(商务管理方向)为例,其培养目标为培养全面掌握英语技能、能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国际商务活动、通晓计算机知识、并能从事商务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适于从事公司及行政部门的公共关系、国际商务、涉外行政管理、其他涉外事务以及翻译等方面的工作。
而有的外语外贸大学在英语(国际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中介绍到本专业学生既学习英语语言专业知识,又接受国际金融技能方面的良好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经贸翻译、在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外经贸部门从事国际金融业务及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
以上两者的区别显然可见。前者的目的是培养有坚实英语技能为基础,通晓商务方面入门知识的全面型人才,而后者是既懂英语又较深入地掌握某一专业知识的专才。社会当然需要许多英语技能强的商务专业人才,但是更多的是需要有扎实英语功底作保证,具有商业头脑的全才。随着入世的步伐加大,现在各行各业都需要英语人才,大学培养出的英语专才只能满足其涉及的几个行业的需要,其他行业如旅游、酒店管理、展会策划等等许多专业需要略懂商务知识的英语人才的加盟。限于师资、教学设施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有的模式是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的。而其他非英语专业会设置英语学习的课程,但很多都是应试型的书面英语,听说能力的基本功远远没有英语专业扎实。至于专业方面知识的欠缺,这些都是可以在实际工作中边工作边学习的,在高年级两年的基本商务知识的学习后,学生已经可以初步掌握商务知识学习方法,在参加工作后学习更详细的专业知识速度也比较快。事实上在英语商务未发展起来之前,大多数外资企业招聘的都是外语专业的学生,而不是非英语的商务专业的学生,原因就在于英语是基础,而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实践中更有成效,更有目的。而且现在知识发展日新月异,书本的专业知识究竟会有多少在实际工作中是适用的,这是值得考虑的。
二、从英语(商务方向)的课程设置看其合理性
有的大英语(商务管理方向)开设的课程有:综合英语、口语、听力、泛读、报刊选读、高级视听说、写作、英语应用文、翻译、口译、英语文选、商务英语、第二外语、管理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谈判、计算机信息处理、公关学、会计学原理等。
有的大学英语(国际金融)的核心课程有综合英语、英语听说技能、英语口笔译、高级英语写作、学习与交际技能、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宏微观经济学、会计原理。
货币银行学和宏观、微观经济学等课程都是经济学的核心课程,它已经将学习的重心放在了经济学的范畴,从某种意义上说,此专业是以经济学科的理论为其基础,学习和研究某种特定商务环境下英语语言与应用。而有的大学课程旨在通过商务类核心课程的框架性介绍,给学生一种“见木又见林”的整体观,即通过英语语言本身的学习来全面掌握基本商务知识。从宏观上把握商务知识,将商务英语看成是商务环境下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
首先,英语(商务方向)比专业的英语如英语(金融)更能从整体把握宏观的商务运作。通过对商业活动各个环节的基本了解,如贸易、商务谈判、会计、银行、管理,系统地了解了商业活动的整个流程,不至于知识过于片面化、狭隘化。学生的视野也更开阔,即使将来在某一特定行业工作,其全局化的思想和对其他相关商务知识的了解也会有利于更好地与其他部门合作和沟通。而且现在的行业之间的界限正趋于模糊化,不同行业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多方面专业知识的了解正是符合这一趋势发展的。
其次,英语(商务方向)的课程设置更有利于学生清楚将来就业的方向,尽可能避免入错行。高考选专业很多人是盲目的,或者对所选专业不甚了解,按照自己的想法解释专业,或者完全不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只选择那些“热门”专业。选择英语(国际金融)的学生经过逐步深入学习可能会发现国际金融和自己原来想象的差距甚远,或者自己并不适合学习此专业。而英语(商务方向)则比较少可能碰到此类问题,通过对商务方面课程的全方位学习,就会对各个商务分支的运作情况有大致了解,就学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所在,到就业时就能有针对性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上手也比较快,不至于真的入错行。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此学科的建设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其他类似学科的发展也迫使其完善自己的专业设置和师资力量的建设。正是在这关键时期,英语(商务)方向只要定位准确,加强师资建设,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就会产生新的起色。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实际经济周期 技术冲击 经济波动 宏观经济学
中外经济发展史的历程无可辩驳地表明,宏观经济的运行是会出现周期性波动的。对于经济周期的成因及其作用机理,西方经济学家从许多方面都进行过研究。其中, Finn Kydland与Edward Prescott一同提出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RBC)可以看作近20多年来在经济周期研究方面的重要突破,这两位经济学家也凭此而折桂2004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一、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形成背景及其核心内容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具有丰富的理论源流和明显的现实背景。首先,由理论来源分析,一是在20世纪80年度之初,当时占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波动理论及其模型遭到普遍的质疑;二是理性预期与公众选择理论被吸收进了现代宏观经济学,Lucas由方法论角度探讨了经济波动问题;三是C. R. Nelson与Charles I. Plosse提出,实际因素对于形成经济波动的作用比起货币等虚拟因素来重要得多;四是一系列分析方法与分析工具的问世,也对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建模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其次,由实践发展的层面来分析,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体现了供给方面的因素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但自三十年代一直占据经济学主流地位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却对当时日益严重的经济滞胀束手无策,而撒切尔政府和里根政府信奉的供给学派经济学对于治理经济却颇见成效,这也成为催生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实践佐证。再者,由西方经济学流派的自身演进过程来分析,20世纪70年代之前,在经济周期研究领域一直是正统的凯恩斯主义观点占据着主导地位,甚至到十年之后的八十年代,该领域中主导性的观点仍然认为经济周期的主要产生根源在于需求方面的扰动。后来,鉴于Lucas货币周期理论的引领,经济周期问题,又重新进入相关研究人员的视野,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因素对于经济周期的作用开始引起经济学家的重视。Finn Kydland与Edward Prescott首开先河,后来通过Kydland和Prescott以及Plosser等人的工作,外来的实际冲击因素被引入了实际经济周期的模型,此处引起经济周期的主要解释不再是需求因素或者金融货币等虚拟因素,而是实实在在的外来技术冲击。这就是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主旨,它也是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相对立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首先,外来的实际因素的扰动(如技术方面的冲击)是导致产生经济周期的根本原因。按照赞成实际经济周期的经济学家的观点,经济周期的成因不在于经济体系内部,而是来自于外部因素,来自于一些供给方面的扰动,像是技术方面的变化等,这些变化造成技术水平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大幅变动,会引起劳动生产率、工资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价格相应的变动,从而使得产出水平和生产发展方式也随之出现不同于往常的变动,经济机体本身对于这种意外的冲击缺乏抵抗力,只能随之变动,于是就产生了经济周期的高涨或者衰落。
其次,经济变动的主要传递渠道是劳动提供方面的延递性变动。其中的内在运作机理是这样的;每当外来的技术方面的变化导致劳动生产率、要素价格等因素变动的时候,符合“经济理性人”假定的市场主体就会根据自己对市场走向的预期,在工作与享受闲暇之间做出选择,这样就会在劳动供给方面产生极大变动,进而使社会就业和总产出也随之产生变化,而且一次技术变动带来的产出变动可以是持续性的。同时,鉴于相关经济门类之间的联动效应,产生在一个部门的技术扰动也可能会导致其他社会生产部门乃至于宏观经济形势产生变动。.
再者,经济周期本身就体现了经济趋势在发生变动,而并非经济形势围绕着经济趋势这一轴心在变动。换言之,并非经济运行背离了宏观经济的均衡状况,而是经济本身的均衡位置在变动,这就将周期理论与增长理论糅合为一体。根据这种观点,经济发展无所谓长期、短期,经济形势的短期变化与长期发展趋势二者之间并不矛盾,经济的短期变动并不是背离了经济发展的长远趋势。
另外,管理当局针对经济周期所采取的反向操作措施没有任何作用,换句话说,当局管理经济是徒劳无功的,这是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最重要的政策结论。根据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经济波动乃是市场主体对于外来扰动的理性反应,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能够使经济状况自动达到就业与产出状况合理的均衡,而人为的政策调节却难以使调节者的主观意志同经济运行结果达到一致,反而会降低社会的总福祉。所以,管理当局调节经济造成的失误甚至包括调节行为本身都属于某种负面的外来扰动,据此,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政策性结论就是:管理当局力图熨平经济波动的反周期操作是无效的。
最后,货币的作用是中性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货币供给是内生的,货币数量的变化对经济没有真实影响。在经济扩张期间对货币的需求会扩张并诱导货币供给的调整反应,货币政策不会影响实际变量,只有资本劳动和生产技术等真实变量的变动才是经济周期的根源。不应当用货币政策去刺激产出,货币政策只能以稳定物价作为单一目标。
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与其他相关经济学流派在经济周期问题解释上的异同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发轫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属于主张自由放任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战后自由主义经济学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先是以Friedman为首的货币主义,接着是以Lucas为代表的理性预期理论,现在是以由Kydland和Prescott为代表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为主。在经济学说史上,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理论都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中的“革命”,理性预期理论还被称为“从根本上改变了宏观经济学”。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则打破了把宏观经济分为长期和短期,以及,后者研究短期问题。但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中,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是一个问题。凯恩斯主义各派都认为经济周期表明市场调节的不完善性,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则认为,市场机制本身是完善的,经济周期源于经济体系之外的一些“外部冲击”。把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分开的传统作法,极大地改变了经济周期理论,也改变了宏观经济学。
从总体上讲,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都认为,需求冲击使得短期中的经济偏离长期趋势,出现经济周期,而实际经济周期理将供给方面的技术变动作为经济波动的根源,这是他们的主要区别所在。具体地分析,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与凯恩斯主义的分野尤为明显:
1.凯恩斯主义各派把宏观经济分为长期与短期,认为在长期中决定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是长期总供给,而短期中的经济状况取决于总需求。经济周期是短期经济围绕这种长期趋势的变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首先否定了把经济分为长期与短期的说法,他们认为,经济周期并不是短期经济与长期趋势的背离,经济周期本身就是经济趋势的变动。相应地,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有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周期理论之分,前者研究长期问题。
2.凯恩斯主义各派都坚持短期宏观经济需要稳定,都主张国家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无需用国家的政策去干预市场机制,只要依靠市场机制经济就可以自发地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而且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往往是滞后的,宏观政策的失误往往会成为一种不利的外部冲击加剧经济的不稳定性。
3.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导致经济周期产生的冲击主要是引起总需求变动的需求面的冲击;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造成经济周期产生的冲击主要是引起总供给变动的供给面的冲击。
4.凯恩斯主义各学派基本上都认为市场调节机制的不完善性冲击来临后造成经济周期的原因;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则认为市场机制本身是完善的,经济周期波动并非是对经济长期趋势的偏离,而是趋势本身的改变。因此经济周期是正常的,并非由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性所致。
5.凯恩斯主义各学派普遍主张政府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采用反周期政策减轻经济波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波动是理性经济主体对外来冲击所做出的具有帕累托效应的最优反应,政府没有必要采取措施来减轻波动,政府的注意力应该集中于技术进步率的决定因素上。
相比之下,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与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都属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因而其经济周期理论表现出较多的一致性:(1)都认为导致经济周期产生的根源是来自于经济体系之外的因素的冲击;(2)都强调经济主体的预期在经济周期形成中的作用,正是人们面对外生冲击在一定预期下采取的经济行为导致了经济周期;(3)都坚持新古典主义信条,认为市场调节机制完善、价格调整灵活、市场会在自然率处出清(4)都反对凯恩斯主义相机抉择的政策主张,认为政府的反周期经济政策无效且会造成扭曲,政府的作用不是采用反周期政策来调节经济,而是为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它们之间的分歧主要表现在:(1)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将经济周期的根源主要归结为影响总需求面的货币冲击,即根源于货币数量的变动或未预期到的货币扰动,因此其理论可称为货币经济周期理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强调经济周期的根源主要是影响总供给的技术冲击。(2)货币主义认为冲击引发经济周期是实际物价与名义物价发生错误讯号,令资源错置所致,理性预期学派认为货币扰动引发经济周期是价格信息不完全所致,货币供给的过度增加使一般物价上升;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则把经济波动看做是理性预期经济主体基于自身效用最大化目标,对总量生产函数因受到真实技术冲击发生变化而做出的有效反应的结果。(3)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把经济周期看作是对经济长期增长趋势的暂时偏离,认为经济波动会降低社会福利;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则把经济波动视为自然率本身的波动而不是对长期增长趋势的偏离,认为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本质是统一的。而且经济周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经济的均衡状态,是理性经济主体对冲击的最优反应。
从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与其他流派共同的差异性来看,作为其对立面的凯恩斯主义者、货币主义者和理性预期学派原则上都同意以下几方面的共识:其一,经济周期可以看作是对经济增长的某种长期趋势的暂时偏离;其二,经济周期对社会来说是不合意的,因为对经济长期趋势的偏离使经济处于非均衡状态;其三,冲击主要是对需求方面的冲击;其四,货币因素对于经济周期十分重要。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却认为:其一,经济周期并不是对经济长期增长趋势的偏离,经济波动就是经济长期增长趋势本身的波动;其二,经济周期的每一时期都处于均衡经济状态,都是理性预期主体面对冲击进行最优调整的结果;其三,冲击主要是对供给面的冲击;其四,对经济周期重要的不是货币这一名义变量因素,而是技术冲击这一真实因素。正是基于以上不同看法,使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既有别于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也不同于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
三、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理论突破与影响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重大发展,超越了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成为与新凯恩斯主义相抗衡的最主要的新自由主义流派。它完全以正统的微观经济理论来说明宏观经济波动,是对传统经济周期理论的巨大挑战。第一,通过把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整合在一起,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代经济周期研究的方向,并促使宏观经济学家把注意力再次集中在经济的供给面上。第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强调了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跨时间和动态的特点。第三,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用特定的模型逼真地模拟实际经济的时间序列行为,那些由于费用太高而无法在实际经济中进行实验的政策可以在这里以非常低的成本进行实验,从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
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之前,西方主流经济学对宏观经济有一个一致的描述:在长期,经济有一个平滑的稳定增长趋势,这可以由增长模型刻画;而在短期,经济围绕这个长期趋势波动,这可以用波动理论来解释。而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中,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是一个问题。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实际上并不仅仅是经济周期理论,它本身就是一套完整的宏观经济理论。
如前所述,以往人们对经济波动的解释主要基于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需求分析,Solow模型中的要素投入和技术进步,只对长期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对短期经济波动则没有任何作用。同时,政府经济政策,主要是对总需求进行“相机抉择”的调控。Lucas通过著名的“卢卡斯批判”和理性预期理论,最早对此提出了挑战和批判,并进一步提出了“货币经济周期理论”,试图用货币因素来解释经济波动的原因。Finn Kydland和Edward Prescott提出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则在“货币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技术进步和各种供给冲击等真实因素的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并将相互割离的“凯恩斯主义”和“Solow模型”中的宏观经济变量进行了综合的考虑。论证了技术进步等真实因素不仅会影响长期经济增长,而且会产生短期经济波动。改变了人们对经济周期的波动原因的理解,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经济周期的规律,进而更全面地认识宏观经济中的决定力量。
就方法论而言,实际经济周期模型关于宏观经济波动的模型接近于实际的情况,使得模式分析及经济机制变得更为现实。Kydland和Prescott最先使用具有微观基础的宏观经济学模型来解释经济波动,以微观经济主体的偏好、技术、禀赋等假设为基础,解释商业周期的变化,对古典经济学进行了修正,使经济学更加向现实靠拢。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还带来了方法论上的突破,用以Ramsey模型为代表的典型微观主体为基本分析单位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来研究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范式,开创了新的研究途径。
从否定意见来看,对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提出批评的经济学家大都认为它缺乏充分的经验检验,还有一些宏观经济学家认为技术冲击和RBC模型所描述的传导机制与实际经济波动基本无关,这都是对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根本性否定。同时,实际经济周期的一个重要假设是生产率冲击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反向的。但技术水平会后退的观点显然有悖于常识,然而,如果没有反向的技术冲击,这个理论就只能解释经济周期性的扩张,而不能解释经济衰退,这是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一根软肋。再者,RBC蕴含的政策无效理论也使得一些在实际部门工作的经济学家感到无所适从。另外,有人认为,模型只分析了一种波动来源,即生产率的变化,而对现实中很多其他因素(例如货币、税收、偏好等)欠缺考虑。许多经济学家认识到,要想对经济周期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必须对Ramsey模型进行扩展。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将可变的资本利用率、多重冲击和劳动的调整成本作为构成实际经济周期的基本要素。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领域还出现了一种新新古典综合派,它把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相融合,将新凯恩斯主义的不完全竞争和名义黏性融入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动态一般均衡框架,试图从方法论上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统一起来,并对经济周期等问题进行新的阐释。
可以说,Kydland和Prescott的理论工具对于解析中国的宏观经济问题同样也是非常犀利、非常有用的。尽管有人认为当前中国对冲击的市场传导机制还不够灵敏,因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对于中国经济波动的解释作用有限,但应当承认,将长期经济增长理论和短期的经济周期波动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无疑也十分有助于分析中国长期经济增长和短期利益间出现的矛盾。再者,探讨技术因素的作用和决定技术的因素对于正处于经济转轨和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中国,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黄险峰,著.真实经济周期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杨玉生,著.现代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3][英]布赖恩・斯诺登,霍华德・R.文,主编,黄险峰等,译校,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反思[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英]布赖恩・斯诺登,霍华德・R.文等,著.苏剑,朱泱等,译. 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5][美]小罗伯特・E・卢卡斯,著.姚志勇,等,译校.经济周期模型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王健著.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概览[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
篇5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 案例教学 运用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的社会科学,一般分为微观和宏观两部分来讲授。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它的重要性也日渐显现,被国家教育部规定为财经专业十门核心课程之一。从我们多年从事《西方经济学》教学的实践来看,我们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同学反映该课程涉及的众多概念、原理对他们来说晦涩难懂。究其原因,可能和经济学理论本身的高度抽象和我们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我们认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所沿用的是一种教师讲、学生听,靠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应试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使这门课程成了空洞的理论,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而案例教学法在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成功使我们认识到可以把该教学方法移植到《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本项目旨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1 案例教学对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外引课程,其研究内容主要是西方几百年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与基本问题,许多理论与我国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国情差异很大,常常会让学生有种“所学非所用”的感觉。同时,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并且它的每一个理论都是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形成的,加之常常会用到大量的图形和数学论证,让学生感到抽象枯燥且难以掌握。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中介载体,将西方经济学中的基本理论以一种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而案例教学在这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因为经济学案例往往是以现实经济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其中不乏一些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足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吸引他们主动思考、积极讨论,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1.2 有利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关键之一。传统的应试教育是以“灌输式”、“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机械地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听,其后果是学生只是靠死记硬背学习经济理论,考试一旦结束便统统忘掉,无法形成系统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而案例教学则与之不同,案例教学往往是让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学生置身于事实环境中,主动对案例进行分析、判断和归纳总结,锻炼了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讨论或辩论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和集体协作能力等诸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有助于解决所谓“黑板经济学”和高分低能的问题,有助于培养技能型、应用型的人才。
1.3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案例教学给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同时使教师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首先,教师要不断地根据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寻找和编撰恰当的案例,这就需要教师不仅有扎实雄厚的理论功底,还要对现实的经济问题有较强的敏感性,并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有深刻认识。其次,案例教学也对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提出了挑战。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充当着“导演”的角色,必须对讨论的问题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做出统筹安排,此外,还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做好组织工作,使案例讨论或辩论能够有序进行。最后,还要通过书面报告或其他形式及时对案例教学进行总结。这些均有助于教师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2 我国经济学案例教学尚处在起步阶段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学教育最发达的国家,许多影响深远的经济学教课书都有配套的案例教学资料。如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和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在哈佛商学院,平均每名主讲教师有一名研究人员配合工作,包括案例的收集、调查和编写,并且定期出版案例集供教师选用和交流。我国经济学教育中的案例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对《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数高校认为案例教学法只是一种教学方式,是教师个人的事,既没有相应的经费和人力投入,也缺乏组织上的支持。教师由于缺乏财力、时间去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编写工作,加之又不计工作量,直接打击了教师教改的积极性,客观上限制了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和推广。
二是选取的案例质量不高,本土化案例库建设滞后。许多高校在案例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等方面相当滞后,有些甚至直接采用报纸、杂志甚至传记文学的内容,将原始材料不作处理直接拿到课堂上来,缺乏对经济学的专业性审视和洞察,因而也难以做出专业化的分析和评价。有些在案例的选择上以国际案例为主,认为通过学习先进国家的成功案例,就可以结合理论知识研究国内的经济发展情况。但是这些取自国外、直接翻译的案例,因社会背景和文化差异等原因,不能反映我国的实际,应考虑国际视野与本土背景的结合,因此应该更倾向于国内的案例。目前虽然国内各有些高校已经自己编著了案例教材,但并不理想,缺乏经典案例,而且案例更新也跟不上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
三是案例教学法的引入对《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师业务素质,包括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因为案例教学法本身决定了教师在上课时,不能简单就内容而讲内容,而应对所讲的内容追本求源,通过了解案例的时代背景,掌握案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点和案例分析要达到的目的以及为达到目的应该采用的手段与方法等。由于理解的偏差,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认为案例教学就是把案例介绍给学生,做简单的分析总结。也有的教师把案例教学与教学举例混为一谈,单纯为吸引学生兴趣、增强理论的说服力而引用案例。有的教师角色定位不准确,过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自身应用的“导向”作用。部分教师认为案例教学没有标准答案,应实行开放式讨论,追求热烈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百家争鸣,甚至允许跑题。还有些教师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对学生讨论中的片面言论或错误之处急于纠正,对每个学生的发言都给予评点,学生怕说错,在发言时有顾虑,致使一方面打击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使其不能自由地、充分地展开讨论,另一方面使学生们过于关注教师的评论,不能很好地吸收他人长处,达到相互启发的目的,此外,使整个讨论过程屡屡被打断,教学环节不能流畅进行。
3 实施案例教学的措施
3.1 积极筛选合适的本土化案例
案例教学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案例。必须从我国、国外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提取现实案例,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和时效性;要与课堂讲授的内容紧密相关,使学生在所学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自由思考、互相交流和产生思维的碰撞。
案例要尽量本土化。国外案例教学的实施早于我国,也积累了一些好的案例资料,但是,教师应尽可能地采用本土案例。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必须熟悉国内经济发展历程,积极地用所学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去剖析个案,有利于提高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为日后主要在国内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国内经济与国外经济在文化、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只有首先明了国内的经济环境与实情,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国外的经济发展经验并加以借鉴。当然在国内案例占主体的情况下,国外案例也可适当讨论一些。由于我国已加入WTO,经济开放度逐步提高,因此也需要了解国际经济环境,但国外案例在讨论之前教师应给予必要的辅导和提示,如国外的文化背景、体制等与我国的差异[3]。
3.2 积极引导学生适应案例教学
引导学生课前积极准备。在未完全进入案例教学之前,学生要熟悉相关理论、知识及相关技能,并学会运用已学过的多学科知识,从多个角度对问题加以分析和判断;还要有语言表达与心理方面的准备,特别是心理方面的准备。当面对的是刚刚接触案例教学的学生时,最好先由教师对案例分析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必要的引导,同时介绍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具体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初步掌握了案例教学的方法时,可采取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
引导学生课堂表现与参与。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参与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老师和全体同学面前发表自己的看法的确需要鼓足勇气,需要克服心理上的障碍。有时,由于缺乏、甚至没有学生主动、自愿的发言,使案例教学变得十分被动和尴尬,强制提问代替了自由发言,课堂讨论变成了老师的自问自答。因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是案例教学又一成功关键因素。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教师的合理组织至关重要。如教师要有亲切、热情乃至奔放的语言和形体动作,以此感染学生;要善于营造一个平等的、民主的、宽容的、人性化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消除紧张感。可以组织圆桌讨论,而不要一个人在讲台上讲,让学生感到平等亲切。可以组织模拟真实场景进行演练,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可以采用奖励的方式,对于积极参与的同学给予小小的物质奖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3 多种途径提高西方经济学课程师资水平
《西方经济学》的案例教学对授课老师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拟从三条渠道使老师要更多的去接触社会,了解经济的真实运行过程[4]:有计划地选派担任发展经济学教学任务的教师到政府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挂职锻炼,以提高教师实际工作能力和胜任案例教学的水平;分期分批地组织经济学教师去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统计部门、财政、金融部门调研;积极开展高校与科研单位联合办学,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办法,聘用经济研究院所的科研人员为高校兼职教师。
参考文献
[1] 黄玲.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运用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5(6):99-101.
[2] 林权,李庆南.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法探悉[J].时代教育,2008(10):65-66.
篇6
关键词:货币中性假说 货币非中性假说 经验检验
货币在经济中到底扮演怎样的角色?这是本文关注的焦点。现实生活中货币无疑具有重大影响力。从微观角度,它是作为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人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承载体;从宏观角度,它是整个经济平稳运行的关键。从好的角度,它可以使个体福利得到极大满足;从坏的角度,它可以扭曲人性。经验事实似乎表明,货币对经济不是中性的;问题是如何验证。事实上,仍然有很多学者坚持货币中性的观点。对于货币中性与非中性,都有众多理论从不同角度加以论证;可是争议与验证都未得出一致的结论。
一、货币中性与非中性概述
(一)货币中性 “货币中性”范畴,源于传统的“货币中立”概念。这又必须对货币本身作出说明,“货币是什么”与“什么是货币”。从理论上,“货币是什么”倾向于探讨货币的本质,即力图于确认货币背后体现的是什么。马克思把货币确证为体现其它一切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西方学者则把货币视为一种具有流动性的金融资产。现代货币的主要形式是纸币,它不过是价值形态的代表,商品价值的体现。从实证上,“什么是货币”讨论了货币的内容,即货币包括些什么,人们作出MI、M2、M3……的区分。在传统的物物交换经济下,货币最终由金银充当。它使商品生产与交换不再受到时空限制,货币的主要功能只是交易中介,交易一旦完成货币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这就是所谓的“中立货币”。货币只不过是价值尺度的体现也说明货币代表的仅是物品的存在而已。由于这样的理解及当时的经验观察,人们提出货币中性假说:货币仅仅是经济交易的媒介,它同实际经济变量并无必然联系,货币对经济不产生实质影响。古典学派从货币数量论、萨伊定律及瓦尔拉一般均衡论三方面论证了这一假说。按照货币数量论,MV=PQ,V作为货币流通速度由制度、传统、习惯决定因而比较稳定;Q代表充分就业产出,在一定技术约束下也是一个常量;则货币量的变化就只能体现在物价水平这一名义变量上。按照萨伊定律,供给可以创造自己的需求,货币只是在其中充当一个交易媒介。瓦尔拉一般均衡论则以完全弹性的价格、工资机制保证了整个经济的充分就业;经济始终处于自动均衡状态。要利用货币改变这种均衡,既违背自然法则也不可能。凯恩斯(1933)把上述货币理论称作“实质的交换经济学”,这套理论把货币经济与易货经济看作只有量而无质的差别,货币的功能仅是为了方便。它只是被动地适应经济而便利交换,因此货币是中性的,其存在与否并不能改变经济运行方式。这样,古典主义经济被分成实际领域与货币领域,前者决定就业、投资与产出,后者决定一般物价水平,两个领域是分离的。货币是一层面纱,它掩盖了实际经济的运行,但更重要的是揭开这层面纱去发现面纱后面的经济运行规律。
(二)货币非中性 即使在古典主义最盛行的时期也存在不同的话语,这就是货币非中性思想,它可以追溯到瑞典学派的奠基者维克赛尔。其认为在静态或真实分析中,若有必要以货币单位表现时须假定它只具有交换手段的职能,故称为“中性货币”。如涉及货币对经济的影响时,货币成为交换中一个重要因素,因而是“非中性的”。维克赛尔第一次将经济学的价值分析与货币分析联系起来并引入时间因素,采用宏观动态分析提出了“维克赛尔累积过程”与“货币均衡原理”,为解决古典二分法难题开辟了一条道路。但货币非中性命题直接来自凯恩斯,通过批判古典主义实质的交换经济学,凯恩斯提出其生产的货币经济学:货币不是面纱而是经济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货币供应的变化会影响利率,并通过利率来影响投资量,而作为有效需求中最易变动的部分,投资的变化会改变经济的短期与长期产出实绩。只要经济处于萧条时期,货币的任何变动都会影响实际就业与产出,在此意义上货币是非中性的。
二、货币中性及非中性的争议
(一)新古典综合派 古典主义对货币中性及凯恩斯对货币非中性的论证都有缺陷。古典主义基于完全竞争与充分就业的假设与现实格格不入。凯恩斯理论中蕴含的价格刚性机制并未得到严格的证明,这里的宏观分析缺乏一个微观基础,利率只是影响投资的诸因素中的一个,而且流动性陷阱也意味着货币政策有失效的时候。新古典综合派试图结合二者,采用了一个融合真实余额效应与凯恩斯效应的框架来解释产出的波动。价格南平均成本加成定价确定不受总需求变动直接影响,但可以充分反映工资等投入品价格的变动。但工资是失业率与过去通胀率的函数会滞后于货币存量及当前价格水平的调整。所以,货币供应变化可以引起总需求同向变化,但不引发名义工资及价格的变化。若物价水平P不变,货币供应增加会使真实货币余额M/P增加。则人们的实际财富从而消费增加,这种货币的直接影响为“真实余额效应”;另一方面,真实货币余额M/P增加后会引起个人的各类财富调整及利率下降。进而引起投资增加,这种货币的间接影响为“凯恩斯效应”。这两种效应都会导致产出增长。新古典综合派IS--LM模型来阐述这一理论,并从中导出失业与通胀交替的菲利普斯曲线。然而,新古典综合派并未令人信服地说明工资与价格调整滞后于货币存量变动的原因,它根据菲利普斯曲线而推行的货币政策也在1970年代遭受重大挫折,这迫使人们重新思考货币的经济地位。理论重建围绕两条思路和两大学派的争议进行。一方面是新古典主义试图在标准的瓦尔拉均衡模型下引入不完全信息来重新阐释货币中性论;另一方面则是新凯恩斯主义尝试以不完全竞争理论来证明货币非中性。它们都试图为货币作用的宏观分析提供一个微观基础。
(二)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的两根支柱是货币主义与理性预期主义。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是对新古典综合的反叛,它试图重新确立古典主义关于货币中性与政策自由主义的理论。在货币主义模型中,货币数量增长率的变化在短期而不是长期内引起就业与产出变化。货币主义接受凯恩斯名义工资刚性假定,但对其在现实世界的可靠性表示怀疑,因为失业者对工作的渴望具有迫使名义工资下调的压力。即使这一假定在短期成立,从长期看竞争的压力迟早会使工资下降到劳动力市场出清水平。由于短期名义工资可能是刚性的,则货币供应的变化会通过真实余额效应影响就业与产出,至于长期实际货币需求是持久收入的函数相对稳定,货币供给增加只会导致超过需求的购买力,最终引起通货膨胀,故长期货币中性。这一结论同古典货币数量论是一致的。作为货币主义的直接传人,理性预期主义以理性预期与市场出清为前提并采用了瓦尔拉一般均衡分析方法,货币中性论第一次建立于微观基础之上。理性预期假定个人将通过各种可能途径,利用可得到的所有信息来形成预期,在评价经济环境时不会犯系统性错误。市场出清假定表明市场价格能以足够速度得到调整以实现供求均衡,经济中不会出现持续的过剩与短缺。尽管市场可以持续出清,经济
主体具有理性预期,然而信息是不完全的。信息不完全源自市场分割、相对需求与总需求波动的并存,也由于通常的商品零售市场不仅不是瓦尔拉拍卖市场而且涉及后续交易。价格波动被区分为所有商品导致的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与不同商品间的相对价格变化,前者最终由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引起,后者则受制于生产技术水平与消费者偏好。对于生产者的生产决策,只有相对价格变化才是重要的。信息不完全会使经济活动主体不能适当区分这两种价格波动。若货币供应意外增加,生产者会把一部分未能意料到的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当作相对价格的上升从而增加投资,扩大生产。但经济主体是理性预期的,则会迅速调整生产回到原来水平。在不完全信息下只有意料之外的货币存量波动才会导致产出相应波动。显然,“政府是不能永远以高于人们预期的速度来增加货币供应量”,所以,货币是中性的。卢卡斯的货币经济周期模型中,货币数量的变动只影响价格这个名义变量,对实际变量如就业、产出并无影响。但经验验证发现意料之中的货币波动也影响产出。真实经济周期(RBC)模型放弃了以上思路,主张经济波动的根源不再是货币的意外波动这一总需求因素,而是来自影响总供给的实际变量的技术一生产率冲击。RBC模型中,货币中性甚至超中性。
(三)新凯恩斯主义 新凯恩斯主义批判地综合了老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与理性预期主义的理论要素,从市场不完全性(包括工资与价格粘性、不完全竞争环境尤其信息不对称)角度回应了新古典主义的挑战,为凯恩斯主义提供了较为坚实的微观经济学基础。对于新凯恩斯主义,关键是要把工资与价格粘性的形成机制说清楚。Solow(1980)给出了工资粘性可以同理性的个人最优行为相一致的六个原因:工人反对名义工资的变化,因为这会影响不同行业工人在工资结构中的相对地位;效率工资说;公平工资说;隐性合同说;长期劳动合同与非完整的指数化;交易成本说。解释价格粘性的模型有菜单成本模型、厂商信誉论、隐含的或公开的契约、交错定价说、折弯的需求曲线与信息不对称、存货模型等。显然,一旦工资与价格粘性得以证明,货币就是非中性的。然而,以上众多模型只是列出了导致工资与价格粘性的部分原因,也不能排除尚未发现的其他原因。任何一种理论都不能充分说明问题,这就意味着这些模型在检验中总会遇到证伪的可能。相互竞争的模型也使人在解释问题时感到无所适从。人们在检阅文献时,总是感觉到新凯恩斯主义文献的堆砌与混乱。
三、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研究差异及原因分析
(一)研究结论多样化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假说都获得了大量的模型支持,但任何一个模型均只说明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因而是不完善的。按照主流范式,假设的提出必须经过现实验证。为此学者们进行了大量持续的检验。检验可以分为不同时期的两个方向。对此问题的早期检验更多地依赖于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经验观察,这是逻辑本身的起点,也是研究成本较低的一种方式,直到现在仍为研究者广泛应用。这种经验观察以对现象的定性思考和描述为主,从而带上了归纳的特征。在对货币世界的体验中,人们发现生活时时刻刻都印上了货币的痕迹,货币不可能是中性。货币的功德或罪恶,都使学者们的思考或多或少脱离了实证的轨道。这种经验体会,很易导致古典主义通过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导出货币中性的结论。另一个方向主要集中在借助宏观经济计量学的实证研究方法上。这种方法以定量分析为主,通过计量经济学及电脑软件,利用各种数字并发现数字背后的经济意义。这种研究方式在二战后得到了充分应用。尽管统计到的数字有很大的客观性,但结论仍然多种多样。(1)理性预期主义的结论验证。只有未意料到的货币冲击才影响实际产出,预期到的货币冲击是不影响产出的。如果这一结论成立,货币就是中性的。Barro(1977)用实际产出对货币回归,发现只有未预期到的货币影响实际变量,预期到的货币与价格水平有一一对应的同期联系[。Attfield和Duck(1983)发现4个拉美国家与菲律宾未预期到的货币影响产出。Chopra和Monfiel(1986)也在菲律宾发现未预期到的货币影响产出。Sheehey(1984)发现所研究的拉美国家中有一国的货币不影响产出。但也有研究得出的结论恰好相反,在Barro(1979)对墨西哥的检验中,预期与未预期到的货币均影响产出。Miskin(1982)发现预期与未预期到的货币都对实际产出有影响。Sheehey(1984)发现所研究的拉美国家中有两国预期到的货币影响产出。(2)货币长期中性的结论验证。Friedman和Schwartz(1963)通过研究美国自1867年以来货币发展史发现,长期内货币存量增长率的变化与通胀率的变化紧密相关,而与产出的变化即使有关,也不密切。所以,在美国长期历史上,货币或多或少总是中性的。MeCandles和Web(1995)考察了110个国家其30年的数据发现,货币供应增长率与通胀的相关系数为0.92至0.96,它们均与实际产出增长率没有相关关系。Geweke(1986)、Boschen和Mills(1995)对美国数据考察也发现,持久性的货币冲击对实际产出增长的持久性变化并无明显作用。(3)货币非中性的结论验证。Beladi和Samanta(1988)发现印度货币是非中性的。Cover(1992)分析美国1951年至1987年数据以验证其货币冲击非对称据说发现,货币冲击有正的也有负的影响,负冲击对产出有显著影响,正冲击通常小而统计上不显著。(4)相互矛盾的研究结果。Sims(1972)首次开创了Granger因果检验法检验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思路。在名义GNP与货币供给的双变量模型中,货币供给对名义产出有显著影响,货币的历史行为有助于预测未来GNP。但实际工业产出、货币供给与名义利率三变量模型中,利率对产出有显著影响,而货币呈中性。Alogoskoufis(1982)发现希腊未预期到的货币影响产出,Paleologos(1986)对希腊的研究却发现仅预期到的货币影响产出。Stock和Watson(1989)用1960年至1985月度数据,建立M1与工业生产指数双变量模型,并分别加入价格水平与利率构成多变量模型,结果M1并不能显著解释工业指数的变动,后对时间消除共线性,M1能解释产出波动。但Friedman和Kutter(1992)将这一研究的样本扩大到1990年,发现消除共线影响的M1并不能解释产出变动。曾令华(2000)发现中国1987年至1999年名义经济增长与M1、M2的增长率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实际经济增长率也是随货币增幅的变动而变化。郭菊蛾(2001)认为,1984年至1999年期间,我国M1、M2无论是名义值序列还是实际值序列,其增量供给是引起宏观经济变量变化原因的概率分别大于92%和97%。然而,卢万青(2001)对我国1977年至1998年的样本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分析发现,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主要是由实物因素造成的,而非货币因素。
(二)研究差异原因分析 实证研究结论多样化的原因在于以下方面。(1)货币对经济的影响与货币实际经济变量的影响不同。
货币已经成为经济运行本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可能不对经济产生影响。问题在于这种影响的实质意味着什么,是否就是货币非中,按照经典定义,货币是否中性主要在于它是否对实际经济变量有作用。如果忽略这一点,就有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2)货币内涵的演变与经济发展的历史时期。作为价值表征的货币其表现形式是不断伴随经济发展而变化的,从金银、纸币到电子货币,从M1、M2到M3,其本身就体现了一定的经济发展时期,货币同经济中实质变量的作用途径、联系紧密程度都有很大的变化,单纯的计量验证并未考虑这一点。(3)来自计量检验本身的问题。不同的计量检验模型包括采用的检验方法、选择的变量,是否对异方差、自相关、多重共线性作精确的处理,统计口径的变化、数字的真实程度,都对结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4)同研究者本身的价值取向有关。研究者希望得到一个结论支持其政策主张,会导致其在研究时无意识地采取一定方法向自己所希望的结论靠近。
四、结语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争论已经延续了一个多世纪,本文对这些争议的理论脉络作了较为细致的梳理。货币对经济的影响从来就不是中性的;但货币对实际变量是否有作用还需进一步的观察与思考。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到对待货币政策的态度,而且根植于不同的经济哲学观念,对经济自由主义抑或国家干预主义的信奉。对于经济自由主义,货币不过是一个符号而已,没有了它,经济照样运行;对于国家干预主义,货币还是强有力的工具,通过它可以控制经济运行。从实证材料看,货币短期非中性而长期中性得到了许多研究的支持,但货币短期中性长期非中性并未被人们抛弃。对假说的一次证伪并不代表对假说的抛弃。支持假说的人们会设法找到新的理由,如验证时的次数、方法、数据是否存在问题。在找到更好的替代品之前,这些理论还会依然存在。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2]李扬、王松奇:《中国金融理论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曾令华:《“货币短期非中性”的政策含义及实证分析》,《金融研究》2000年第9期。
[4]郭菊娥:《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
[5]声万青:《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中货币因素的实证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2001年第4期。
- 上一篇:环保工作应急预案
- 下一篇:建设单位安全生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