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形势范文

时间:2024-03-16 08:19: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微观经济形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微观经济形势

篇1

上世纪中叶以来,人类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随之,全球的企业管理也迎来了第――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就是知识创造、知识分享的过程。其管理的前提是认为知识资源是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最重要资源。知识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一方面,拥有知识就意味着拥有权力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因此分享知识并不会自然而然的发生;另一方面,由于人是知识最根本的载体,对知识进行管理就意味着对人进行管理,即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应该促进组织的知识管理,建立适合的环境,塑造适合的文化。而目前国内外的知识管理研究大多集中在对知识管理的定义、目标和内容、策略与原则,以及能支持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进行理论讨论,而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机制关联性的深层次探讨和实证研究,致使很多企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理论指导和可以借鉴的实例。

二、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雇员关系及行为管理的联系

由于知识本身的无形性和人的知识载体性,所以当我们说知识资源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资源时,我们也必然认为人力资源是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最重要资源。关注知识对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作用,必然也关注人力资源对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作用;强调知识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必然强调组织人力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因此如何在知识管理的前提下使人力资源管理的各职能与知识管理相匹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知识管理对国内企业来说已经不是一个新的名词,但是对相当多的企业而言,知识管理都成了纸上谈兵,其中有两个主要的问题:一是知识管理体系虽然建立,但是员工却并未按要求执行;二是员工认为知识管理只是企业管理的需要而不是个人的需要。笔者认为出现上述两个问题的原因在于在知识管理背景下,缺乏对战略人自资源管理中有关雇员关系和行为的研究。

雇员关系和行为是属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模型中的一块,包括心理契约,组织身份和自决行为。其中心理契约是相对于经济契约而言的,指个人在加入企业的过程中签订的无法用契约形式加以规定的雇佣合同,具体包括价值认同,安全和归属感,晋升等方面。虽然心理契约只存在于员工的心中,但它的无形规定使得员工和企业保持良好稳定的关系,从而员工能够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之中。雇员关系和行为不同于人力资本存量所强调的技能,知识和能力,而是强调人的自由意愿及认知和感情。只有让员工认同知识管理,并主动的对自己进行持续的知识管理,企业的知识管理才能够成为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有利手段。

三、如何管理雇员关系和行为以实现知识管理目标

雇员关系和行为重在员工的认同感和主动性。如何让员工从“要我做”的心态转变到“我要做”的心态,就要始终坚持胡罗卜加大棒的原则,紧紧抓住员工的利益所在,用其最关心的利益关系来引导和激励员工。如模型所示,在企业文化的支撑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招聘,绩效,薪酬三大主要职能制约雇员关系和行为管理,最终影响知识管理能否成功。

1.建立团队考核体系。管理学告诉我们,希望有什么样的员工行为导向,就设定什么样的考核项目。因此要想改变员工的行为,首先要改变组织的考核项目。

著名学者马家培教授认为知识管理就是运用群体的智慧进行创新,以赢得竞争优势。在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传统的以个体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制度难以有效的促进组织学习和创新,应该设计以团队绩效为目标的考核系统,将团队绩效与员工创新精神放入个人绩效成果之中,鼓励员工知识共享,解除他们的戒备心理,并通过员工间相互的评比,引导员工产生知识管理的行为。

2.抓住员工的心理契约,实施团队激励 。激励,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是指心理上的驱动力,含有激发动机、激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思,即通过某种内部和外部刺激,促使人们奋发向上,努力去实现目标。激励的对象正是员工的心理契约。组织期望和个体期望相一致的时候,心理契约将使经济契约更加有效。

为了让员工参与知识管理,我们采取了团队考核的机制,进一步的,也应该采取团队激励的机制。激励主要有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两类。对于销售人员,他们最关心的是收入,因此对他们应该运用更多的物质激励来促进其团队内部的信息共享和团结。而对于研发人员来说除了物质激励以外,他们同样重视自我尊重和实现的需求,因此精神激励必不可少。在激励员工知识创新方面,不少企业还采用了股票期权和知识参与产权构成等手段,将企业关键人员和企业的发展前景紧紧绑在一起,由企业和员工共同分享知识所带来的好处。

3.招聘接受知识管理的员工。企业在招聘的时候要向面试者说明企业提倡的知识分享和知识创新的经营理念,通过有效的人事测评手段严格筛选出企业需要的人才。这些人才应该具有四个特质:拥有企业所需要的知识并且愿意不断地学习、能适应不同的环境、愿意在团队中工作、具有不断开发的潜力。满足上述四个特性的员工在进入企业以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知识管理的宏观环境,积极与人合作,分享经验,有益于企业知识的传播和创新。人力资源部门如果没有把好招聘这关,那么新招进的员工很可能无法适应和接受知识管理,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另一方面,不利于企业知识管理的推行。

4.知识管理的文化依赖于企业高层的支持和推行。知识管理赖以生存的文化应该是经验分享、鼓励学习、信赖与合作、创新与支持的企业文化。由于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会涉及各个部门和人员的相关利益,比如对于目前掌握技术的员工而言,他们会认为把经验分享给他人,就意味着组织对个人的依赖减少,依赖的减少导致个人对组织的权力也随之减少。所以他们是抵制知识管理的实施的。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企业高管自上而下的推动知识管理进程,宣传知识管理文化。因为在中国,企业的文化就是老板文化,企业高管的价值取向是整个企业风气的指挥棒。

篇2

1.建立科学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制度的建设是实现单位科学管理,提高单位经济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指导。同时,单位经济管理制度的构建对保证单位经济管理工作明确化、规范化、系统化和人性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制度构建中应强化柔性管理,尊重单位员工的自我发展,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而实现单位的团队合作和自我合作之间的协同进步,使单位经济管理形成民主而自主的管理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归宿感,才能实现员工自身与单位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另外,为了保证单位经济管理制度有效实施,单位还应该对经济管理工作实施有效的惩奖制度,以单位内部员工的收入最终归属的价值链,这样不仅能够保证经济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而且也会提高员工的自身价值。

2.正确处理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的关系

任何管理方式出发点都是为了提高企业或者事业单位组织的内部核心竞争力,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同样也是如此。从管理的作用角度分析,两种截然不同的管理模式都有着自身的优缺点,完全可以形成一种互补,并不会出现排斥的情况,在单位经济管理中互相结合、刚柔并济才能发挥出自身的最大优势。刚性管理能够在实践中形成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是柔性管理实践的基本条件,严格管理程序更加具有全方位性,管理制度更加规范化,能够为管理工作提供一个管理的目标、制度以及必要的管理手段等,保障成员行为的规范性。在单位的经济管理中,柔性管理中并不会排斥掉管理中的刚性成分,柔性管理只有建立在刚性管理的前提上,才能把实现柔性管理,若是没有刚性的管理制度,柔性管理必然导致管理的无序性。柔性管理在传统的刚性管理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手段强硬的一种对比,正好弥补了刚性管理存在的不足。若是在事业单位的管理中实施刚性管理,必然导致经济管理缺乏人性化,使导致单位员工没有工作的积极性和激情,难以长期的存在,因此还需要采取柔性管理。刚性管理和刚性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并无高下之分,只有充分结合形成互补,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3.提高单位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新时期,随着事业单位体制的深入改革发展,事业单位内能够享受的国家一级地方政府的拨款和补贴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在这种形势下,事业单位必须剔除传统依靠国家和政府的坏毛病,不断增强单位工作人员的竞争意识,以促使单位能够凭借自己的本事获得足够的资金。同时还应该对单位经济管理人员以及员工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工作,以改善单位内部官僚作风以及官僚思想,使单位管理人员和员工充分认识到领导与员工不是传统的行政奴隶以及奴隶主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扶持,相互帮助的关系。另外,单位也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力度,不仅需要加强业务上的培训,同时还应该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民主平等意识,赋予员工自,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实现自身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员工的归属感,才会使员工具有一定的成就感,才能为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才能促进单位经济效益提高。

二、总结

篇3

摘要:财务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为增强医院的市场竞争力,提高运营效率,最大限度体现医院价值,就必须进一步强化医院财务管理。

关键词 经济形势 医院 财务管理

在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医疗机构不但要扮演好传统福利事业单位的角色,还不得不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向经营型医疗企业转变的模式。这种趋势势必引发医院的管理模式从“政策依赖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所以,医院在重视社会效益的同时,必须更加关注自身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财务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增加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通过财务控制和经营成果分析,加强成本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从而提高运营效率,最大限度地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低耗的医疗服务。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适应新经济形势的有效途经!

1 了解医院财务管理目标是强化财务管理的先决条件

医院是公共服务机构,但医院同时又是相对独立的医疗经营实体,合理使用财务资源,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经营管理,才能为医疗活动提供保障。由此可见,医院经营管理的目标是在保证医院健康持续发展情况下,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所以,制定财务管理目标时应充分考虑财务资本的保值、增值;资源使用的高效、节能;货币资金的投向、投量。

医院财务目标定位,应针对医院管理对财务管理的要求,通过对医院理财环境分析,运用系统分析方法,结合医院目标来确定。医院的财务管理是追求其医院社会效益和自身收益的双重目标下的融资、投资、用资以及分配的管理。因此,财务管理的最终效果就是在于医院的价值能否得到提高、能否实现其最大化。无论是营利性医院还是非营利性医院进行财务管理的目标都应定位于使医院价值最大化。医院价值是指医院全部财务资源的市场价值,即医院全部财务资源未来预期现金流量的总现值[1]。医院价值的评价一般是通过社会公众的市场评价进行的。社会公众对医院潜在的获利、发展能力的预期越高,其价值越大。以医院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其优点主要表现在:第一,考虑了货币资金的投向、投量;第二,反映了对医院财务资源增值、保值的要求;第三,这一目标有利于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为;第四,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社会资本通常流向价值最大化的机构组织或行业,从而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2 明确医院财务管理主要对象是强化财务管理的关键

预算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和考核的全过程,是医院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它体现医院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由此可见,医院财务管理的主要对象就是预算管理,而预算管理的重点是预算编制和预算控制。

医院财务预算的编制必须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积极稳妥,以法理财的原则。收支预算是医院财务工作的重要基础,预算的编制过程也是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制度、规范财务管理的过程,根据现行医院财务制度的要求,医院要逐步采用零基预算方法编制预算。即在科学测算计划年度内各项工作对医院提供的收入或需要安排的支出数量,而不是审核修改上年预算或审定新增部分,医院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收入预算的编制按照国家卫生部的规定,对规范的医疗收费项目,根据有关业务量的计算,并结合医院规模特点,以效益为主线,追求科学、合理、真实[2]。收入预算既要实事求是,又要留有余地。对支出预算既要保证人员工资、水、电、燃料费等,又要保证医疗业务所需的业务费、材料费、设备维修费等支出。医疗收入与医疗支出不存在配比关系,而药品收入与药品支出是配比关系。其他各项支出有定额的要按定额编列,没有定额的要根据实际情况测算编列。

医院财务预算的控制就是源头控制,即对医院预算的执行、调整、考核的控制。建立预算执行责任制度,层层分解预算指标,落实到各科室、各岗位;将年度预算分解为季度预算和月份预算,建立预算执行情况内部报告制度,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认真落实奖惩措施,以便实现医院预算指标,提高经济效益。

3 推行医院全成本核算是强化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

医院经济体制改革迫使医院内部经济运行中投入与产出的管理产生重大变革。成本核算成为加强医院内部经济管理和建立完善的分配制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赢得和占领市场的基本保证。推行医院成本管理方法的重点是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益。

广义的全成本核算是指对医院所有支出进行核算,而支出的流向主要是成本、费用和损失。狭义的全成本核算,是指直接计入或通过科学、合理分摊,能够计入医疗单病种和医疗项目成本的全部支出[3]。在医院成本核算模式上,主要采用企业化成本核算流程、方式。在核算实务工作中,院级全成本核算应采用广义核算概念,而科级成本核算,一般采用狭义的全成本核算概念。科级成本核算,主要是为了满足单病种医疗成本和项目医疗成本管理需要。如果把与医疗没有直接关系的院级行政费用与生活费用纳入单病种或单项目成本核算,则真正的科室医疗经营效果就很难得到正确评价。所以,与医疗直接相关的机关或部门管理费用,应该分摊于经济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与医疗直接相关的医疗器材管理部门、耗材管理部门的管理费用,也应该分摊到各个环节的器材成本中;而机关纯管理费用,如院级机关和职能部门的管理费用,则可以通过预算控制,实现管理目标,不再分摊到科室成本中。

4 进行财务分析财务评价是强化财务管理的必要措施

财务分析是通过对财务报表有关项目进行对比分析、因素分析、差额分析,揭示医院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财务分析所提供的信息,不仅是对已完成的财务活动的总结,更重要的是能为医院未来的财务计划和决策提供重要依据,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的循环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4]。结合医院的特点,一般财务分析的内容包括:财政补助分析、业务收入分析、医疗成本分析、资金流量分析、财务成果分析、资产负债分析、医疗成本分析、分配情况分析。以上属于常规分析,新经济形势下,财务分析还必须考虑到新的内容:医院应对收入增减变动情况及收入结构进行分析,降低药品在收入中所占比例,提高收入含金量;进行人均医药费用分析,分析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人均出院费用水平;业务量的变动分析,如门诊诊疗人次、出院人数、手术例数等[5]。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医院参与市场竞争前景的广阔,通过财务分析,总结财务管理经验,揭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逐步认识医院财务活动规律,以便更好的改进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5 拓宽融资渠道规避风险是强化财务管理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国家财政对医疗机构的补偿占医院总收入的比例逐年下降,如何筹措资金支持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成为医院财务管理的又一内容。争取银行贷款是当前医院筹措资金的主要渠道。国家发改委、卫生部《关于卫生事业不住政策的意见》允许卫生机构“技术含量较高,资金回收能力较强的项目,试行银行贷款、财政贴息等办法。”融资租赁是医院融资的另一途径,融资租赁主要用于设备融资,医院经过预测病人来源、资金回报等有关指标,经论证属可行性项目时,由设备出租方融通资金引进设备租给医院使用,这种方式为医院的运营提供更大的弹性空间,并可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产权制度的变革是医院融资的又一途径,合资合作、股份合作、外资注入等方式,不但可以丰富医院资金的来源、增强医院的实力,更重要的是给医院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在计划经济下,医院的各项事业基本由国家包办,不存在市场经营风险,也不存在倒闭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随着供需关系变化,任何一个市场主体的利益都具有不确定性,客观上存在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即不可避免地承担一定的风险。为使医院在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医院的领导和财务管理者必须增强风险意识,合理投资;医院各项经济机制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逐步增强自身的积累和发展力量,不断降低运行成本,增加业务收入。即在一定的风险下使收益达到较高的水平;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使风险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以实现最大的经济价值[6]。

参考文献:

[1] 李增笑,张慧英.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定位之我见[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2):96-97.

[2] 杨俊荣.谈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的途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5,9(5):66-67.

[3] 滑茂善.医院全成本核算理论与实务思考[J]. 军队财务,2007,6:26-28.

[4] 朱黎.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J]. 财经论坛,2006,2:55-56.

篇4

关键词:管理会计体系;行政事业单位;依据

一、构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依据

(一)经验依据

在行政事业单位改革持续深入的形势下,现今的会计业务依旧处在预算管理这一层面上,导致所获取的信息无法服务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与管理决策。无论什么管理决策都离不开与其相适应的支持系统。在管理层面上,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有着诸多不同的地方,如管理目标等,同时也有着诸多的相同之处,如业绩考评等。这说明要建立行政事业单位构建管理会计体系能够参考及使用现代企业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故而企业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可以作为其经验依据。

(二)理论依据

因为凯恩斯理论的出现并推广,国家逐步参与干涉到经济之中,政府经济作用也在不断增大,由原先简单的财政收支,逐步加大为经济调节与管理。之后,公共经济学也在不断发展,最后变为探究预算管理中产生的经济政策问题。近期,公共经济学更是在内容或是研究方法上都有了较大的突破进展。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愈发关注对政府等公共部门在经济与管理活动过程中对信息的搜集和整合,给建立行政事业单位构建管理会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直接依据

行为管理学是因为政府干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应运而生的,给建立行政事业单位构建管理会计提供了直接依据。现代行政管理学注重组织的外部取向,以及搜集和处理会计信息,有利于更好的服务于公共管理决策。所以,行政管理学的持续发展进步,将会为建立行政事业单位构建管理会计提供重要依据。

二、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构建

(一)构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思路

创建管理会计的先决条件就是设计、实行和健全预算管理系统,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创建一个将预算管理作为主要干线,把资金管控作为重心的预算管理体系。行政事业单位所有业务最后都会经过预算管理系统来进行连接,同时创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来完成对预算管理的全面监控。故而,在创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的过程中,务必要把预算管理系统作为创建的基础,还要将与预算会计、内部控制系统的联系经管得当,创建的整体思路为:在将预算管理的基本内容作为基本的前提下,全面地把预算管理的职能和行政单位的业务活动相结合,同时把资金管控为重心的内部控制体系植入到预算管理体系之中,以此来对风险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并且能够与预算会计系统相连接。

(二)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内容

1.预测系统。行政事业单位依据过去和现在的经济条件,使用各式各样的合理有效的预测方法,通过运算来合理的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和问题,给拟定规划、编制预算提供依据。2.管理决策系统。管理会计的关键环节是管理部门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行政事业单位相较于企业而言,其在管理决策方面上要更加复杂,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决策的目标相比于企业来说较多。在创建管理决策系统的过程中,务必要对不同目标采取不同的决策分析方法。3.全面预算系统。全面预算系统需要把预算管理的职能与行政单位的业务活动的整个过程相结合,其主要的干线是预算管理,重心是资金管控,关键是有效的监管预算实行过程,给决策者在决策时提供了依据。预算实行的过程中,为了给决策者提供全面有效的决策信息,一般都是从经费支出和预算项目两方面,反映实行结果的信息。4.预算管控系统。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应用现代化的方法来搜集、剖析、评价日常经营活动成果、明确各部门的经济责任,同时将在实行进程中产生的重大情况实时的向相关的管理部门进行反映,这样有利于可以快速及时的制定解决方案来处理问题,提高工作效率。5.项目管理与责任会计。公共部门预算支出主要有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对基本支出预算进行监控的主要方法有定额管理办法,因此部门预算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工作是实时监控并管理项目支出。创建、实行责任会计制度,将能够获取到大量有用的有关项目支出的信息,同时也可以进一步管控项目的整个过程。6.业绩评价系统。在依据预算、掌握资料的基础上,应用责任会计方法,对业绩进行定期考评。业绩考评主要包含业绩评价和业绩激励。同时把业绩策划和控制的结果与评价方法和激励方式联系起来,用一些评价方法和激励方式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及职员的业绩行为,以此来激发单位领导及员工的工作热情,积极主动的办实事,将工作落实到实处,并指导其向完成业绩指标所确立的方向而前进。7.内部报告系统。管理会计信息最后会反映在内部报告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报告能够体现单位资金活动和经费收支实行状况,主要有单位内部在决策等方面起用的各式会计报表和说明,因此从预算管理这一层面来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报告体系也是可行的。

三、总结

创建管理会计体系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这就要求将预算管理系统等环节达到无缝连接,如此才可以提升决策的效率,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璩璐.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构建初探[J].财会学习,2017(10):139.

[2]李若萌.浅议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J].科技经济市场,2017(02):58-59.

篇5

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其是理论教学的补充,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够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实践意识。在实践教学中学生能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习惯,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得到显著提高,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能够让学生更透彻的理解理论知识。微观经济学与当前社会的经济现象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它是建立在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上的,它里面提到的很多理论实际上与我国的当前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情况等都有许多不同之处。这使得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会面临一些障碍。而实践教学,与传统的让学生硬着头皮去背理论不同,它强调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对理论获得感性认知,在此基础上去重新认识抽象的理论。对学生来说,实践教学能够让抽象的问题形象化,能够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学生通过实践中的观看和操作,能够更深刻的了解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他们可以透过一定的经济现象去理解和参悟知识,能够通过操作实践验证知识,这对于提高他们对理论知识的领悟力作用重大。

(二)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微观经济学开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经济理论和知识,但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利用这些理论知识去认识社会现象,去分析当前的经济问题。如果不注重实践教学,学生看似死记硬背记住了很多生涩的理论,但是却不具备利用这些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纸上谈兵式的教学势必会削弱学生的实践能力,会影响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而实践教学,能够让学生利用各种分析模型分析经济现象,例如可以让他们利用边际分析和各种动态模型完成对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分析。学生将来必定是走向工作岗位的,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他们的职业前景是非常有益的,符合新时期社会和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二、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一直受困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一)师资队伍因素。很多学校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上配备的都是经济学相关专业毕业的教师,这些教师本身对微观经济学缺乏深入的了解,这使得他们专业素质不够硬,不能够驾轻就熟的完成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在课堂上更多的选择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影响了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的开展。此外,学校实践设施配备问题,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的开展需要先进的教学软件的辅助,需要实训场所,但是很多高校由于受办学资金、教学观念和场地条件的制约,没有为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的开展创造硬件条件。

(二)实践教学方法单一问题。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将会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由于微观经济学涉及到诸多理论,部分教师在教学时习惯于沿袭其他教师的实践教学方法,不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实践方法,使得实践教学陷入和理论教学一样的困境。学生感受不到实践教学的氛围,在实践教学中不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教学形同虚设。

(三)实践教学模式僵化问题。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模式必须要进一步完善。但是当前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存在模式僵化问题,实践教学依赖于课内实践教学或者校内实训或者顶岗实习来实现,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模式,也就不能够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不能够系统的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的有效策略

为了进一步提高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必须要着力解决微观经济学这门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一)立足课堂,多种实践教学方法并用。微观经济学课程所涉及到的内容较多、较复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课堂教学上。课堂是实践教学实施的最佳平台之一,在课堂上,教师要适当减少理论教学的比重,增加实践教学,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结合。适用于课堂上的实践教学方法也有很多种,以下介绍几种适用的具有较好成效的实践教学方法:

1、讨论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针对经济学理论或者某一经济现象各抒己见。通过思想交锋式的讨论,能够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微观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能够让他们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和认识当前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问题。讨论教学法符合学生在这门课程学习中渴望交流的学习特点,能够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同时,可以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协调能力等,进而能够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建立在讨论教学法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微观经济学教材中的内容都是偏理论的,学生要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难度较大,但如果能够让学生结合实际的经济活动去理解这些理论知识,将会容易许多。采用案例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展示与补充实践资料或者实例来达到辅助理论教学的目的。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应用案例教学法:

1)案例讨论教学法。这种讨论又可分为专题讨论和实际应用讨论两种。首先,专题案例讨论教学。所谓专题案例讨论式教学主要是在学生学习过微观经济学某一系统的知识之后,组织学习结合当前社会领域内的热点或者焦点问题进行学习和讨论。这种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帮助学生解放思想。但是这种专题案例讨论教学对案例的要求是极高的,要求案例具有代表性和争论性,这样才具备专题讨论的价值。教师可以选取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案例,也可以选取我国颁布的某项经济政策作为案例,例如,在学习完微观经济学中关于收入分配的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我国当前的分配制度进行讨论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现阶段在收入分配时应该坚持效率优先还是应该坚持公平优先。学生为了得到观点,必须要去寻找理论证明自己的观点,必要时还要查询资料,这种讨论能够避免学生讨论的表面化和形式化,当然。这种讨论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较高,需要精心的组织和设计。其次,应用式的讨论教学方法。这种案例教学就是通过让学生对某一案例的分析,提高他们应用知识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微观经济学中生产要素市场理论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当前学生普遍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让学生就劳动力要素进行讨论。通过这种应用式讨论,既能让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问题,又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生产要素理论。

2)穿插式案例讲解法。上文提到的讨论教学法,主要是在学生完成某个知识点的学习之后,让他们利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时,海域一种教学方法就是在微观经济学知识讲解时穿插一些案例,通过案例来解释这些理论知识,从而让学生消化知识。例如在讲解需求弹性这一理论的时候,教师可以选用超市促销和特价活动的案例,让学生知道超市的促销和特价活动就是用需求弹性理论来刺激消费者的需求,达到吸引消费者购买的目的,这样学生就能够利用需求弹性理论来分析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经济现象,就能够更好的理解需求弹性知识。例如在讲解边际概念时,为了让学生知道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数量可能产生的效应,教师可以选取饥饿时吃包子的案例,当人们感到饥饿的时候,他们吃第一个包子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满足感,第二个包子会觉得非常香,等到他们吃第十个包子的时候,他们的满足感将会消失殆尽,甚至会产生呕吐反应。这说明了效应的递减作用。让他们通过案例中效应的变化,更深刻的理解边际理论知识。

(二)充分利用学校资源,采用项目教学。为了提高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要组织他们进行各种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是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的。

1、利用校内实训室,模拟项目实践。学校可以成立校内实训室,可以开发配套的经管专业实践教学软件,让学生进入到模拟的项目情境中,让他们更清晰的理解经济学现象。例如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囚徒困境这一经典的经济学案例。教师可以利用校内实训室,将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作为两个公司来竞争同一个国外项目。而教师可以挑选学生组成国外项目负责小组,两个公司要想争取到这个项目,就必须要和外国项目负责小组进行交流和沟通,他们在办事的时候有两个选择,一是不行贿采用正常的方法争取项目,另一种则是通过行贿来完成对项目小组人员的收买。通过贿赂或不贿赂的选择,让学生更清晰的理解囚徒困境。这种实践教学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操作项目的平台。

2、鼓励学生走出校外,做项目调研。微观经济学包含了诸多经济学理论,如供求理论、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等等。这些理论都围绕着一个核心,即经济活动。因此,要想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这些理论,就必须要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经济活动中。因此,教师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经济活动项目调研。在校外项目调研中,要做好如下工作:

1)选择适合的项目。校外项目调研活动要求项目是现实的、真实的,因此,在选择项目时要选择附近的,这样可以便于学生到实地进行走访、考察和研究。另外,要选取可行的项目,例如有些企业是全封闭管理的,学生根本无法进入其中搞调研,对这类企业经济活动的项目调研必然很难实行。

2)明确项目设置。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到企业做项目调研,就是为了让学生更清楚的了解微观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知识,因此,教师一定要在项目调研活动开始前,让学生明确调研任务,要设置好调研项目。可以将微观经济学中几大重要理论设立为分项目,让学生依次完成分项目的调研。如以某某企业微观经济学分析为总的项目,让学生进行如下子任务研究:一是对企业的供给与需求进行分析,在这个分析中,学生需要完成对该企业需求、供给、均衡价格和需求价格弹性等任务的调研和分析。二是对企业的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在这个分析中,学生需要完成对企业消费者行为的初步调查,并给企业提建议,为其如何做到让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提供宝贵意见。三是对企业的生产者行为进行分析,分析企业的生产投入要素,考察企业短期生产函数,考察企业生产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通过这些项目设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消化相关的微观经济学知识。

3)做好项目展示和评价。要将学生项目调研实践成果展示出来,让学生将自己的调研成果做成PPT或者调研报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要建立针对学生实践的考核方法,要将实践部分的成绩纳入到微观经济学考核中,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三)校企联合,让实践教学现场化。经管类专业人才将来多数是要走上企业的经管岗位的,因此,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必须要密切联系岗位实际,学校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开展微观经济学的实践教学。例如在实践教学环节,可以聘请企业的优秀经管人才到学校进行现场讲解,让他们结合工作实际谈一谈对微观经济学相关理论的理解,让他们说一说在实际的工作中哪些微观经济学理论是常用到的,哪些现象是能用微观经济学理论解释的。通过他们的现场解说,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微观经济学的实用性,能够让他们重视实践教学。也可以利用企业发展中相关经济活动的完整案例,让学生去分析如何解决经济活动中的问题,并让学生了解企业经管人才这些经济活动中是如何去做,如何克服危机的。还可以让学生走到企业经管岗位上,让学生近距离的了解经管类岗位工作的要求,让他们树立岗位意识,在日常的实践活动中高标准的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

四、结语

篇6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形势;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经济新常态下,随管理会计在单位中的应用,行政事业单位从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逐步过渡到全面预算管理,需要全员参与、全过程展开。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做好预算管理工作,还需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以及预算考核和应用全过程入手,细化单位运营目标并落实到具体,探究如何提高单位预算管理效益对行政事业单位实现稳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经济新常态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预算编制不够科学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所编制的预算目标还是较为宽松,究其原因,首先,预算编制方法不够合理。目前,单位常用的预算编制方法包括零基预算、增量预算、滚动预算、固定预算以及混合预算等,但单位在编制时会优先考虑便捷性,即以增量预算为主,在此方法下,单位当期所编制的预算是基于历史数据,未充分考虑到市场变动因素。而进入经济新常态后,我国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等的变动都较大,一旦忽视,极容易出现预算指标和实际发展偏离的现象,如果单位强制按照预算指标进行,可能会导致其发展背离市场,阻碍其发展,影响其运营目标的实现;如果单位不按照预算指标进行,由于缺乏约束,各项活动的开展自然会较为随意,出现单位资源浪费问题。其次,预算编制数据不够全面。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时还是以财务报表数据为主,缺乏对业务数据的分析,预算前期测算不够准确、客观,基于此编制的预算指标自然不够精确。另外,部分单位各部门也不积极配合预算工作,为了保证自身部门绩效考核指标的顺利完成,部门往往会虚报数据,由于单位财务人员多数是传统财务会计,不深入一线,很难全面识别申报数据的准确性,从而导致预算编制较为粗放,部门预算资金较为盈余,由此也引发年底突击花钱、活动中随意浪费资源等现象的出现。

2.缺乏全员参与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对于预算编制工作不够重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设置专门的专职预算岗位,预算编制工作一般由财务人员兼任,而相比专业的预算管理人员,财务人员预算管理专业性不够强,使得其在预算编制工作时,对预算工作缺乏科学及详尽的规划,不能够站在单位整体高度来进行管控。而且,对全面预算管理认识的不足,也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普遍认为预算编制、执行等工作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范畴,和其无关,参与性不强,配合度也不高,预算管理工作全面开展难度较大。

3.预算执行效率低下“重编制轻执行”是目前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的通病,年前铆足力气编制预算指标,编制完后,很多单位管理层就不会过多关注预算执行情况,基本交由财务部门负责,但目前单位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还存在着信息壁垒,而且业务部门对财务工作的认可度不高,很多业务人员认为预算是对其活动开展的枷锁,不会主动参与,财务部门独木难支,管理效果有限。而且,其他部门对预算认知的不全面,也使得其在工作中不会主动去控制行为,工作开展较为随意,削弱预算执行力,出现超预算现象。

4.预算监督力量薄弱预算监督是否到位关系到单位能否及时发现预算管理中的问题,但当前,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监督机制不够完善,虽然设有“三级”预算偏离调整机制,但针对预算管理的监督不够全面、实时,预算监督主体基本是财务人员,监督独立性、权威性都不足,基本上都是采取抽查或者以点带面的方式来代替全面检查,对于预算编制、执行的监督难以做到长期化、实时化,难以及时发现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风险难以及时被遏制。此外,外部监督作用也未得到有效发挥,部分单位公布的信息不够全面,社会公众没有被赋予相应的监督权以及知情权等,因而无法提供全面有效的外部监督报告,难以被参考。

经济新常态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方法

1.强化部门领导以及财务人员的法治意识以及观念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全面贯彻预算管理,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应先从思想层面出发,组织全体人员学习全面预算管理理念、《新预算法》规定等,准确了解预算管理的作用、意义,以及自身在全面预算管理中担负的职责和义务。单位财务人员要从旁协助,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各部门人员讲解全面预算管理带来的优势,消除其他部门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是阻碍其工作的错误认知,客观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给单位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革新单位全体人员预算管理理念。另外,单位也需要重视对预算管理人员的培养,借助其专业能力来协助单位制定合理的预算管理顶层设计,制定科学的管理决策。

2.科学编制预算结合上述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一是合理选择预算编制方法。为减少历史数据带来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应以零基预算为基础,综合滚动预算或固定预算等来多种方法来编制预算。采用这种模式时,单位可以在人员工资薪酬等固定不变的支出上采用固定预算或增量预算,方便计算;在随市场变动的支出项目上采用零基预算,保证预算指标的适配性。由此既避免了单纯以零基预算编制带来的较大工作量,也降低了编制难度。二是完善预算编制数据。一方面,单位可以借助信息技术,通过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来构建财务共享平台,实现业财融合,促使财务人员可以通过系统直接获取全面、准确以及及时的数据。另一方面,单位也要加强部门合作,消除部门间的信息屏障,提高信息沟通效率,更好地发挥部门协同效应。

3.有机结合绩效管理和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实现预算全员参与,可以从绩效管理入手,将绩效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把个人绩效、部门绩效和单位绩效相挂钩。为此,行政事业单位需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根据各部门、各岗位工作内容,明确划分权责,借鉴其他优秀单位经验,制定预算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在期末对各部门、各人员预算绩效进行考核,编制考核报告,作为人员岗位升迁变动、绩效工资确定的依据,奖优罚劣,以此来提高单位各人员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进而实现预算管理全员参与。

篇7

关键词:数值模拟 让压变形量、围岩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C35 文献标识码: A

1综述

在一些地下工程的开挖过程中,一次喷砼(柔性)与二次衬砌支护(刚性)之间的时间间隔是一个很难定量分析的问题。本文尝试从变形量的角度,来分析衬砌支护时机。在保证工程要求的情况下,衬砌支护之前允许围岩进行一定的变形,以释放部分地压,使得围岩的自稳能力得到发挥。文中采用让压变形量这一名词来定义喷砼与衬砌支护之间围岩的变形量。以某矿区竖井为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初步定性探讨让压变形量和围岩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2工程背景

2.1竖井地质情况

该竖井井深675m,井筒净直径5.3m,净断面22.062m2。围岩出露于四种主要的岩层之中。

第一层:赋存标高为1738m~1657m,岩层厚度为81m,为红色正长花岗岩,IV类,RMR=30。

第二层:赋存标高为1657m~1292m,岩层厚365m。岩性为条带状混合岩。节理裂隙发育,约为10~30条/米,岩体多呈散体结构,III类,RMR=50。

第三层:花岗岩岩脉,赋存标高为1292m~1220m,岩层厚72m。岩体裂隙较发育,岩体相对完整,碎裂结构,裂隙密度10条/米以内,从井深500m以下地压显现较明显,井筒出现变形,局部被压裂,III类,RMR=50。

第四层:赋存标高1220m~1063m,岩层厚157m,均质混合岩。均质混合岩,氧化严重,岩体呈散体、碎裂结构,节理裂隙极其发育,地下水不发育,V类,RMR=15。

2.2竖井局部加固情况概述

2.2.1竖井支护设计方案与变形情况

本文以井筒深度为650m处围岩变形支护为研究对象。该处地压较大,并且岩性较差,基本属Ⅴ类围岩。该处支护均采用两次支护。一次支护为喷锚网支护,喷层厚100mm,二次为C30~C40钢筋混凝土衬砌。

2.2.2竖井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井筒工程不受采矿工程的影响,所以,井筒稳定性影响因素除围岩地质条件外,还包括应力环境和工程因素等。

(1)竖井围岩应力环境

竖井稳定性显然受开挖产生的次生应力的影响。井筒开挖后的次生应力又与矿区的构造应力密不可分。根据金川矿区地应力测试结果,矿区存在较大的水平构造应力,而中间主应力一般为自重应力,即σ2=γH。而最大和最小主应力σ1和σ3为近似于水平。显然,随着深度的增加,不仅中间主应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水平主应力之差也随之增大,导致井筒围岩应力随深度增加,产生不利于井筒稳定的应力环境,即使具有相同地质条件,深部井筒的稳定性也逐渐减小,而变形破坏的可能性在加大。

根据岩石力学理论可知,对于静水应力场,圆形断面是受力最佳的几何形状。在此情况下,围岩和支护结构全部处于受压状态,因此,围岩和支护体的抗压强度控制井筒的稳定性。对于具有两个不等主应力应力的水平构造应力场,井筒的状态受控于两个水平主应力之差(σ1-σ3),此差值越大越不利于井筒的稳定,在此情况下,衬砌受剪切破坏。

(2)竖井施工与支护形式

井筒二次支护施工时机与支护类型对工程的稳定性也产生影响,尤其对于深部以变形地压为主的挤压破碎岩层,采取柔性支护和适当让压(释放位移)可以取得较好的稳定效果。但当围岩位移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导致垮冒。因此必须根据井筒的岩层变形特性以及应力环境,采取相适应的支护形式和支护工艺。

3竖井井筒支护体系稳定性二维数值分析

3.1计算模型及参数的选择

采取垂直于井筒深度的水平剖面作为计算模型,将其简化为平面应变问题进行分析。计算参数如表1所示。

表 1 计算参数

考虑混凝土强度较高,取弹性模型,其中涉及混凝土的变形模量和泊松比,其变形模量E=31.4GPa,泊松比μ=0.25。深度为650m的断面采用的喷锚网支护,其锚杆长度为1.8m。

3.2竖井围岩变形让压效果分析

采用深度H=650m的围岩为计算模型,在此分别对不让压(释放变形量为0mm)、释放50mm、释放100mm和释放150mm四种情况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列于表2中。

表 2 不同让压变形量对竖井变形的计算结果(衬砌厚度δ=400mm)

图1 深部H=650m水平断面围岩位移释放量(让压变形量)与应力及变形的关系曲线

根据表2和图1的结果,可以获得如下几点认识:

(1)随着释放变形量的增加,围岩收敛量随之近于线性增加,而衬砌收敛量则近于线性减小。可见,释放变形进行让压,可以减小衬砌的收敛量。

(2)随着释放变形量的增加,围岩塑性区范围先线性增加,在达到某一量值(图1b,70mm)后,塑性区范围急剧加大。由此可见,通过适当让压(释放变形小于70mm),可将提高围岩的自承能力,但让压释放的变形过大(超过70mm),塑性急剧扩大,导致围岩不仅稳定性降低,而且围岩塑性变形加大,减小竖井使用空间。

(3)从图1c也可发现,随着释放变形量的增加,衬砌中的最大主应力也随之减小。但是随着释放变形量的增加,衬砌中最大主应力的减小速率不断减低。

为更清楚地了解释放变形量对围岩稳定状态的影响,图2a~d给出了不同让压所释放变形所对应的围岩塑性区范围(图中浅灰色区域的围岩曾经屈服过,而后恢复弹性状态;深灰色为正处于屈服破坏的围岩区域)。

a: u=0mm b :u=50mm

c:u=100mm d:u=150mm

图2 让压释放变形时的围岩塑性区分布图(u为让压变形)

比较上述的四种不同的让压情况所显示的围岩塑性区分布图,可以获得如下几点结论:

(1)如果不进行让压(图2a)时,围岩中的塑性区集中在竖井平面的四个角,且塑性区几乎全部处于剪切破坏状态,不利于围岩和衬砌的稳定。

(2)当让压所释放变形为50mm(图2b)时,围岩的塑性区分布较为均匀,且围岩在应力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部分瞬时屈服围岩(浅灰色区域)得到应力的调整和恢复到弹性状态,仅在竖井周边较均匀分布有处于正在剪切破坏的区域。显然,此种释放量缓解了围岩中的应力集中状态,利于围岩的稳定。

(3)当释放变形为100mm(图2c)时,围岩的塑性区分布与图b有点类似。大部分屈服区得到恢复,不同之处在于竖井附近正在剪切屈服破坏区略有减少,但在围岩深部开始出现正在发生剪切屈服破坏区。

(4)当释放变形为150mm(图2d)时,围岩的稳定状态发生恶化。不仅竖井附近围岩正在剪切屈服破坏区几乎连成整体,而且围岩深部,尤其竖井的四个角处的围岩的正在屈服破坏的区域显著扩大,使得竖井处于较不利的稳定状态;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屈服破坏的围岩还将继续发展,直至竖井发生大变形和垮冒破坏。

4结论

1、本文中采用让压变形量来代表地压释放,初步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由于现在并没有相关的公认标准,因此这一探讨在岩土工程数值分析领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对竖井井筒支护体系进行稳定性数值分析,主要考虑围岩收敛量、塑性区厚度和衬砌内最大主应力三个量作为判定支护体系稳定性的指标,能够正确的反映出现实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3、让压变形量这个概念可以广泛应用到基坑、边坡、隧道等地下工程中,选择合适的让压变形量,即合适的支护时机,可以最合理的发挥围岩自稳能力,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86-200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0

[3]高谦,常为华.地下采矿工程可靠度分析及应用研究[J].采矿技术,2004

[4]刘波,韩彦辉(美国).FLAC原理、实例与应用指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5]于学馥,郑颖人等,地下工程围岩稳定分析.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3

篇8

徐书记在全市老干部工作大会上强调:要事事想着老干部,一切为了老干部。他要求老干局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对来访的老干部,按照“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解渴,一盆清水洗尘,一腔热心解难”的要求,倾听诉说,释疑解惑,给老干部满意的答复。他要求老干局注意从小事做起,营造老干部工作的良好氛围;调查摸清每个老干部生日时间,对生日或生病的老干部及时组织人员探望。市林业局离休干部田之友身患肿瘤在南昌治疗,当时临近春节,他得知此事后,安排老干局祝长英同志带上慰问金前往南昌肿瘤医院探望,老田同志接过慰问金感动得热泪盈眶。在老干局工作了近6个年头的祝长英局长深有感触地说:“每次我们去请示汇报工作,只要见我们来了,哪怕工作再忙,徐书记也会停下手头的事情,安排时间见我们。遇上要排队等候的时候,总是给我们开‘后门’,让我们先汇报。”怀希圣、王忠民、张法根等离退休老干部也都动情地夸:“徐书记是咱老干部的贴心人。”

“政治上尊重老干部,落实好各项政治待遇”。徐书记要求大家这样做,自己更是身体力行。自上任以来,每逢春节、重阳等节日他都要亲自走访慰问离退休老干部,并召开老干部座谈会通报全市政治经济形势;每次市里召开重大会议都要邀请离退休老干部代表参加,每出台一项重大决策,都要指派有关人员上门征求老同志的意见。不仅如此,市委每年还组织部分离退休老干部参观考察市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及新农村建设情况。参观前,他还要抽出时间与老同志见面、交谈,听取意见或建议,提醒老同志关注哪些事项。考察结束后,徐书记还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老同志提交的书面报告,涉及市里工作的意见及时批转有关部门加以落实。

徐书记舍得为老干部花钱。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再穷也不能穷老干部”。市委不仅每年召开至少两次以上常委会,专门听取老干部工作汇报,研究解决老干部工作的困难和问题,而且还采取现场办公会、一事一议等多种形式落实老干部相关工作。如为解决困难单位、改制企业离退休老干部的医疗保障问题,他现场办公,亲自协调,采取有条件的所在单位自筹、无法解决的单位由市财政兜底的办法,一次性彻底解决了德兴离休干部医疗费单独统筹;根据上级要求,全面清理离休干部“两费”的历史拖欠问题,确保了离休干部离休费按月足额发放;要求组织部门牵头会同有关单位认真做好改制和破产企业离休干部归口管理服务工作,解决了离休干部遗属生活困难补助问题等。

篇9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超主权货币:人民币国际化

2008年9月底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通过金融间现代化交易链条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性金融危机。

一、金融危机的影响

(一)危机对全球经济基本面的影响

这次危机来势猛。传播速度快,牵涉面广。影响层次深,时间长破坏性大,为世界所罕见。它使全球大量金融机构或破产或整合。大量实体企业或破产或重组,生产销售困难,产品积压。大量工人失业下岗,各国财政税收锐减。进出口贸易额急剧下降,各行业遭受重创,复苏难度相当大。

我国的经济体系和外汇储备体制与美元币值联系密切,与美国投资和直接贸易比重较大,同他国大量贸易和投资往来用美元结算。使我国经济紧紧地绑架在美国的经济战车上。基于应对金融危机的次优选择,到2008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达,195亿美元。却持有美国债7274亿美元,加上其他共持有美证券类资产达1.205亿美元,占外汇储备2/3。危机先后使我国主权基金投资、银行及理财公司投资、大型实体企业并购或套保投资等直接损失达2000亿美元以上,导致几家大型企业高管更替,社会就业难度增大。

(二)危机对全球经济金融制度影响

1、直接挑战美元的世界通币地位。美国的泡沫损失和挽救危机投入的巨额资金更加剧美元流动性过剩,美元贬值趋势是长期的,鼓吹强势美元的战略挽不回它的信用。

2、直接挑战美国长期全球性扩张的“双赤字”政策,并引起国际社会不同力量对比变化。

3、将引起国际货币组织体系、金融监管制度发生革命性变革。不论是超主权货币还是多元化货币,将会诞生一个全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秩序。

4、将对任意国际货币主权国的财政收支、国际收支预算,经济上“扩张与收缩、双赤字或双赢余、一赤字一盈余”模式选择与制定产生影响。

5、危机后新型经济体作为国际货币参与国,在维持本国币值稳定与坚挺上。不仅仅是与金融制度的安全与完善、外汇储备的多寡、虚拟经济的发达与否,更重要是同自身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实体规模与产出量、外汇储备中真金白银和战略物资储备量休戚相关。

二、危机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启示

(一)经济增长模式必须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体技术和产业集中度得到提升,随着经济大国的“资本+制造产业”在我国转移,带动了我国贸易高速增长,也使得我国外向型经济依存度高达60%以上。对外出口直接拉动了原材料、能源、服务业上游产业的发展,但出口一定程度是依赖于低人力成本和资源的消耗来支持,且我国长期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条件低,人民币对各主要通币比价低。我国总体经济中90%以上一次性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农业生产资料都源于原生矿产资源,相当大比例源于我国。尽管外汇储备相当大,但环境与资源也付出了极大的牺牲。许多矿山城市资源枯竭,废渣尾矿堆放成灾,自然环境恶化,农产品供给保障度大大降低。我国必须改变出口拉动型和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成以内需为主和以提升产品核心技术出口为重点相结合的模式。

(二)危机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机遇

危机再次暴露了国际货币体系设计上人为缺陷,也充分揭示了美国长期奉行全球性扩张政策、超前消费政策造成流动性泛滥带来的现实危害和潜在的风险。美元的信用风险使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已提上日程,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

人民币国际化提上日程。当今我国的经济规模、贸易总额、外汇储备、经济发展水平在国际上已占重要地位。对全球贸易和资本流动已有重要影响。而美元持续贬值对我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人民币币值总体上是稳定的,周边国家经常项目和外汇储备已使用人民币,年初我国已和多个国家进行了总额达6500亿元的货币互换协议,此举一方面促进双方进出口贸易,有效防范美元汇率波动风险,另一方面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基础。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促进我国贸易、减少外汇储备风险、提升国际地位,当然也对我国的经济、货币政策带来挑战。我国应充分调查研究、推行试点,着手人民币国际化的组织、制度、渠道、结算网点建设。

1、试点和推广人民币计价的国际收支结算制度。先进行清算制度、组织机构、渠道网络建设。建立起人民币投放和回笼渠道,除通过口岸结算、货币互换外,还要通过涉外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实体企业在我国发行人民币债券等向贸易伙伴投放更多的人民币作为支付手段。加快人民银行与境外金融机构间的人民币跨境清算渠道、结算网点等的建设。

2、加大双边关系中人民币与他国货币兑换业务,既直接推动进出口贸易又避免美元汇率波动风险,还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结算业务的发展。

3、实行一定范围内国际交往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

4、健全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坚持量入为出原则不动摇。保持财政收支盈余,偶尔可赤字,但长期趋势是盈余。保持贸易的长期顺差,幅度可增减变动。但每一年度不逆差。这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基石。

5、加强对广义金融市场规范建设和监管,严控异常资本项目流动。打击恶意投机炒作和洗钱犯罪。

篇10

关键词:创新 事业单位 财务审核

事业单位是一种服务性机构,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其经济管理工作也亟需完善。

1、创新资金支出合理性审核的方法

经济管理的目的之一是控制事业单位资金的支出范围。但在具体的操作上,由于事业单位经费支出范围并没有明确详细的规定,其支出范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需要对支出范围合理性审核的方法进行创新,以便能更好地判断是否超出支出范围。支出范围是否合理的审核应坚持三个原则:不属于事业单位支出的不合理;与事业单位职责、工作任务没有联系的不合理;超出规模和数量的不合理。就事业单位而言,经费使用范围主要指两方面,一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津补贴、日常办公费和设备购置费等;二是指行政事业性项目,其支出应严格遵循项目计划,并限定于项目开支范围内,专款专用,不可挪用为无关项目或事项的支出。事业单位资金支出的审核除了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外,还应在审核的方式和方法上进行创新,使得事业单位各项支出都有理有据。资金支出合规性审核的创新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在差旅费、会议费、车辆费用、餐饮费用上建立更加细化有区分的标准,并严格执行;在设备购置费用的支出除了参详第三方提供的专业意见外,还应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

2、建立完善的经济责任制

完善的经济责任制是经济管理工作的制度保障。经济责任制可通过内部控制有效地减少乱支、私设小金库、腐败的发生。事业单位的领导,财务、审计、监察部门的负责人,各部、处、室的负责人,要明确责任,划分权利范围,相互监督。建立独立完善的经济责任制部门,对人事体系层层防范,落实经济责任制的要求,不仅要重视预算的编制,还要加强预算的管理。建立常态化的检查和评估体系,对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记录,确保实际工作向着既定目标开展,把实际目标的完成情况、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作为考核标准,并把最终的考核结果应用在薪资的分配、人事管理上,改变“吃大锅饭”的现象,实现经济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根据经济责任制来进行薪资的分配、人事的调动及任免上,能充分发挥经济管理的功能,确保经济管理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同时,加强对资金支出原始资料完整性的审核。支出不仅需要原始凭证作为依据,还需要相关资料对原始凭证进行补充,只有这样才能有理有据地说明一项业务的支出是否合乎规范。完善经济责任制的一大举措就是确保事业单位支出不仅需要原始凭证和相关资料,还要求加强对资料完整性的审核,使得能以最少的资料和原始凭证来完整地说明事业单位的各项支出,减少繁琐的备案手续。对于高投入、高装备、对资金要求大、经济内容复杂的项目,还需要书面合同作为付款的依据。在要求书面合同的同时,加强对原始明细清单的审核力度,确保原始合同、明细清单能真实反映设备数量、单价和劳务支出,为经济责任制的最终落实提供数据和资料支撑。

3、提升绩效管理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绩效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反馈机制,反馈机制的一端是被考核人员,另一端是考核人员,他们之间通过不断沟通和调整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状态,确保绩效管理不断向前发展。如果没有沟通和调整,被考核成员处在绝对被动、绝对弱势的定位,那么绩效管理将逐步丧失意义,继而对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造成更深层次的破坏。所以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要强调持续沟通和适时调整。在沟通中要认识到考核人员与被考核人员处于平等地位,给予普通员工足够的话语权,建立友好的对话、沟通渠道,及时听取被考核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减少实施绩效管理的阻力[1]。把握好沟通的重点和内容,考核人员应引导被考核人员把沟通的内容放在机构考核方案、考核结果公布方式、绩效管理办法以及指标体系,注重沟通的重点,避免泛泛而谈。沟通形式有绩效分析辅导、集体性沟通、专题讨论会议、留言信箱、一对一沟通,应综合使用以上沟通方式,确保沟通方式的多样性。同时对绩效管理的对象和方法进行调整,根据难度或季度工程的重心来调整绩效管理的对象,确保绩效管理的有效覆盖。随着绩效管理的深入,应及时调整或删除效率低的绩效管理方法,引进更加专业、科学的绩效管理方法。

4、建立契合实际需要的资金使用计划

不同部门有不同的资金使用计划,这就要求我们实行更加契合实际的资金使用计划,以满足单位不同部门的需要。例如,可以对单位资金使用计划实施预算归口管理制度,到各部门中充分了解他们的工作安排、工作流程,并据此制定资金使用计划。在严格执行资金使用计划的同时创立行之有效的计划外支出审核程序和规章。年度经费使用计划是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年度财务预算,结合单位年度工作安排,秉承计划管理的要求而制定的。年度经费使用计划比预算更加详细,可以作为单位内部日常工作经费开支的基本依据,也可以从资金使用方面体现单位年度工作计划。监督支出是否列入资金计划是建立资金使用计划的目标之一[2]。由于在日常工作中计划外开支是不可避免的,还应完善计划外的资金支出的审批程序,严格执行相关的规定。在处理计划外开支时除了遵循相关的规定和要求外,还应采取先追加计划后开支、先开支后追加计划或二者兼之的措施。同时,国库集中支付实施也是资金计划性审核应该关注的问题。单位的开支要符合财政资金额度使用计划:根据零余额帐户原则,单位向国库提出申请,支出资金不能超过批准的资金额度,否则单位将会出现无法开支的情况。

5、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对经济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个非营利性机构,在新形势下完善经济管理工作,有利于创造更大的社会财富,有利于更好地体现其公益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