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行政执法问题及对策范文
时间:2024-03-15 17:42: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交通行政执法问题及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六安市;基层交通执法;对策
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要求一切政府机关都要必须依法行政,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参与者都处于平等的位置,从市场主体到商品交换,都依靠法律加以保障,对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加以制裁。依法行政使我们的各项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
笔者以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交通运输行业为例,阐述当前基层行政执法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加以研究分析,试图寻求解决办法。
一、六安市裕安区交通行政执法现状
六安市裕安区位于安徽省西部,是1999年12月由六安撤地设市成立的市辖区,该区现有交通行政持证执法人员191人,其中综合执法人员8人,路政执法人员24人,运政执法人员159人,35岁以下72人,36-45岁79人,46岁以上40人,98%都达到大专文化程度。2009年燃油税费改革实施后,该区全面加强了行业管理,从过去重收费轻管理的模式中脱离出来,在全市率先设立了交通行政案件处罚中心,对于公路路政、道路运政、超限超载等违法案件进行处理,实施查处分离、罚缴分离。
二、交通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
一是年龄逐步老化,没有新鲜血液进行补充。就六安市裕安区交通执法人员而言,目前执有执法证的人群中,46岁以上的人员占到20%,还有近20%的不在一线执法岗位,导致真正在一线从事执法工作的人员力量减少,一些执法任务不能很好地完成。
二是执法理念未从根本上进行转变,服务手段薄弱。在为谁执法怎样执法上存在误区,总是以管理者自居站在管理对象的对立面发号施令,指手划脚,造成管理对象的逆反心理,有的甚至使矛盾激化。一些执法人员未受过系统法律知识教育,执法工作全靠老同志传帮带,没有真正体现“执法为民”的思想。
三是交通执法与交警、农机等部门交叉执法,缺乏协调配合。由于体制原因,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与公安公警、农机管理等部门有职能交叉现象,往往出现多部门重复检查一辆车、多部门处罚一辆车的现象,各部门各自为阵,在工作中形成相互制约,有的甚至产生矛盾和磨擦。
三、规范执法、依法行政的建议及对策
1.端正执法理念,强化交通执法为民的服务意识
目前交通部门的职能工作中,建设养护是基础,交通运输是目的,行政执法是保障。当前一些地方执法工作中出现的趋利执法、以罚代管等问题,其中一个重要根源就是部分执法单位、执法人员,其执法动机和目的偏离了执法为民的要求。因此,要通过严把进人关口、加强教育、严厉整顿和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强化执法为民的服务理念。
要加强舆论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各方对交通行政执法工作的理解支持。要积极主动地向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以及有关专门机关汇报交通行政执法工作,邀请各有关部门对交通行政执法工作进行指导、专项检查和评议,进一步赢得重视、关心和支持。同时要加强交通普法工作,加大对社会的宣传力度,从增强人民群众的交通法律意识。
2.理顺体制机制,快速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
进一步理顺执法体制,按照《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促进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各项配套制度的进一步落实,结合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逐步使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构纳入行政机关序列。组织开展执法机构定岗定编研究,梳理执法岗位名目、岗位权限、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探索建立统一科学的执法机构编制核定依据和标准。切实解决交通行政执法经费基本保障问题。解决交通行政执法经费保障等问题,既是履行好交通法定管理职责的需要,也是杜绝趋利执法的关键,交通主管部门必须将此作为交通行政执法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
3.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激励、约束机制
深化行政执法公示制。要大力推进执法公示,充分利用政府网站、新闻媒体、执法窗口等有效载体,将行政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执法职权、执法结果、等向社会公示,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构建完善行政执法监督网络。由法制工作机构牵头,纪检、纠风以及各执法业务部门参加,对各个执法领域实施执法监督,及时发现问题,落实整改。要促进形成更有效的监督机制,将事后外部监督与事前内部监督相结合,将查案纠错监督与超前防范监督相结合,将个案监督与全面监督相结合,推动形成行政执法监督的长效机制。
综观基层行政执法工作,可以概括为5个并存:一是成绩与问题并存;二是有利条件与困难并存;三是紧迫性与长期性并存;四是动力与阻力并存;五是将法治作为价值目标与将法治作为实用工具并存。正是这“五个并存”的存在,决定了我国当前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决定了严格依法行政,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法治化,对于贯彻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篇2
1.坚持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制度和行政执法情况统计报告制度。根据形势变化,年内修订完成《区交通局行政执法职责汇编》、《区交通局行政执法职权和责任分解》及有关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健全法制工作制度。
2.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认真做好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各项工作,按照市对我局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的要求,加强执法监督,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3、积极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
二、做好规范执法工作
1.全面落实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市交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实施行政处罚要充分考虑违法行为的法定从重、从轻或减轻情节,依法确定相应的处罚基准,坚持在事实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行政处罚文书中说明裁量理由,做到处罚合法适当。
2.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研究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规范执法活动的通知》,坚持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分级审签研究制度。同时针对疑难复杂案件在决定做出前邀请有关专家进行研究论证,促进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保证依法行政落到实处。
3.规范执法文书。根据市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案卷评查标准,进一步完善我局执法文书,规范执法文书制作归档。年内在全局开展一次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文书案卷评查活动,不断提高文书制作水平。
三、严格依法行政,加强交通运输环境综合整治
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市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条例》规定,继续查处未取得经营许可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黑出租”、“黑班车”、“黑线路”和“黑摩的”,规范执法行为,严格依法行政,建立长效治理机制。认真贯彻落实新颁布的《省治理超限和超载运输办法》,加强货运源头治理力度,严格执行超限车辆有关检测、卸货规定,定期开展超限车辆集中整治,保持公路运输安全有序。
四、加强执法培训,夯实执法队伍基础
贯彻执行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的实施意见》,认真落实《交通行政执法十条禁令》,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做到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安全执法。
1.建立健全执法人员法制教育培训考核长效机制,坚持法律知识培训制度、季度考试考核制度、岗前学法和岗位学法制度等。坚持学用结合,提高学习效果。分层次举办各类执法人员培训班,开展执法技能比赛、案卷评查、案例研讨等活动,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年内拟举办3次行政执法培训班或岗位技能竞赛。
2.做好执法证件胸牌管理工作。规范执法证件、胸牌号码的发放、审验等工作,建立行政执法人员证件、胸牌管理动态档案,认真做好执法证的换发、审验和新增执法人员岗前培训、考试发证工作。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年内做好ic卡式执法证件换发、审验工作。
3.积极开展依法治理调研活动。通过开展交通依法行政论文征集活动,探讨新形势下依法行政存在的突出问题,面临的困难,寻求解决的对策,推动全局依法行政工作上新台阶。
篇3
[关键词]钓鱼执法现象;行政机关;行政程序法
钓鱼执法现象,在英美法系国家叫做执法圈套(entrapment),本文所称的钓鱼执法现象就是指公权力机关(主要是行政机关)将所有的公民都假定为违法者,由公权力的执行者雇佣职业人员进行诱惑,引诱无辜的公民违法,然后公权力机关(主要是行政机关)对其惩罚,以满足自己部门利益需要的行为。它与刑事侦查中的诱惑取证相类似,因为取证手段违法导致该证据无效。
一、钓鱼执法现象的典型案例
1. 2013年闫永华事件。2013年2月27日潍坊货运司机闫永华接到一笔去铁矿拉货的活,载着货主去铁矿的路上,被平度市交通局客运管理所认定为非法营运,罚款5000元。后来查明货主其实是“钓头。”[1]
2. 闵行倒钩案。2009年9月8日,上海市民张军开着他的“长安福特”在路口等红绿灯时,一名男子声称“胃痛”,要求张军搭载一程。张军明确表示无偿搭载,却被上海市闵行区城市交通行政执法大队认定“非法营运”,并处以1万元的行政罚款,交付罚款10天后可取回扣押车辆。后查明,行政执法取证手段不当。[2]
3. 2009年浦东孙中界事件。2009年10月14日晚上7点30分左右来到上海打工只有3天的河南小伙孙中界开车途中被陈雄杰拦车搭乘,却被交通执法队以“非法营运”的名义抓获,课以处罚。车辆遭扣,孙中界也受到公司批评,为证明“清白”,孙中界竟拿刀砍下左手小指。
后经调查,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调查简单草率。原南汇区交通行政执法大队的确使用了不正当的取证手段,所谓“乘客”陈雄杰其实就是“钓头”。[3]
以上是钓鱼执法现象的几个典型案件。可以说钓鱼执法现象破坏了执法机关的公信力和形象,并加剧社会信任危机,更加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所以对于”钓鱼执法现象”我们不得不正确对待和处理,对于其所反映的情况和问题必须彻底纠正。
二、钓鱼执法现象产生的原因
1. 钓鱼执法现象是立法本身上的粗略与疏漏
目前,我国处理非法营运的唯一法律依据是《中华人名共和国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其六十四条规定“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擅自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停止经营;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2万元的,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从此条规定我们可以看到法律赋予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非常大。由于对这个自由裁量权掌握尺度不同,导致全国各地的执法没有统一标准,可能会出现同样的行为在不同地方的处罚结果不一样,甚至在同一地方的同一违法行为由不同行政机关的处罚,结果也不一样的现象。在我们正在建设的法治社会中,法律的这种缺陷是不应该出现的。
2. 钓鱼执法现象是执法上的处罚指标不明所导致的后果
现实中我们很多行政执法部门存在执罚经济,以罚代管现象。各地主管部门也往往给包括交通行政执法在内的执法部门下达一定的罚没款物指标。其实,这也是中国特有的政治运行现象。在收支两条线情况下,如果没有考核指标,我们的执法人员往往偷懒,因为干多干少一个样,没有积极性,谁不喜欢在办公室或茶馆里“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谁又喜欢在天天在室外执法忍受风吹雨打日晒冰冻;而一旦有了指标,就会乱处罚乱执法。相信这种二重背离定律现象无论是管理当局还是执法者都不能解决的难题。
3. 钓鱼执法现象是相关集团利益的驱动的结果
一般情况下,参与钓鱼的每一级机关和成员都可从罚款中获得利益,尤其是直接参与钓鱼的机关,给其的的“提成”,往往超过了上级机关给其下达的罚款指标。[4]正是因为通过钓鱼执法现象,不但可以提前超额的完成任务指标,而且还能大大提高自己收入才导致执法机关钓鱼执法现象的“积极性”高涨。尤其是交通执法中的钓鱼执法现象,更是一块诱惑力极大的蛋糕。在交通执法中的钓鱼执法现象的受益主体,不仅包括作为公权力机关的执法大队的,还包括大批“临时执法人员”――钓钩或钓头。所以说钓鱼执法现象就是禁不住利益的诱惑,的结果。
4. 钓鱼执法现象是执法证据上的证据规则欠缺的结果
在钓鱼执法现象案件中,证据通常非常简单,一般只有执法人员的单方执法笔录,而这种笔录往往因为被处罚人心里不服而拒绝签字,这种没有被处罚人签字的单方处罚笔录到底有没有效力,外界很难判断。能否作为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证据,法律也没有明确规定。目前法律有规定的情形只有警察的单方证据可以作为定案依据。但是,这种规定在交通执法或其他行政执法能否类推?笔者以为答案应为否定,因为行政机关的权力必须来自于法律的规定,如果法律没有规定而行使该职权,则属越权行为。
5. 钓鱼执法现象是行政程序欠缺的结果
“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实体正义需要程序正义来保障,只有程序正义了,实体权利才有可能得到实现。在钓鱼执法现象中,执法部门首先诱导无辜公民违法,然后再对其“可疑”行为展开调查,这在程序上本身就是违法的。另外执法过程大都是非公开,不透明,经常暗箱操作。正是因为执法程序的非正义才导致钓鱼执法现象的实体结果的违法,才会出现被执行人拒绝签字的尴尬。
三、预防钓鱼执法现象的对策
为提高行政机关的执法公信力,规范执法行为,警惕在各个部门和领域出现钓鱼执法现象问题。同时,为避免调查取证过程中走进钓鱼执法现象的误区,行政执法部门应规定调查取证程序必须符合法律要求。
1.制定《行政程序法》,从根本上和法律层面规避钓鱼执法现象行为
钓鱼执法现象中存在处罚自由裁量权过大,导致不同的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处罚机关对同样的行为处罚结果会相差很大;或因证据规则的欠缺导致对有处罚机关做出的单方处罚笔录是否有效的困惑,归根到底都是由于法律规定的不明确或干脆没有规定而引发的,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钓鱼执法现象,尽早只有制定《行政程序法》,将行政执法的程序及证据规则规定的较为详细,以便行政机关在执法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完善执法监督体系,建立行之有效的执法监督机构独立监督各个地区各部门各机关的执法情况,规范执法程序,只有在使用正常行政执法手段无法有效达到执法目的的时候才可以考虑在适当的情况下以合法的方式采取非常规的调查手段;要严格规定执法手段和方式方法。行政执法部门应进一步加强执法的公开化,让人民群众了解执法情况,使执法信息透明化;取证过程不能够使用引诱方式也不能使用引诱的语言。收集证据应当合法化,全面化,充分化。尽量采取全程的录音、录像手段,以便全面收集有关的证据,防止证据的流失和缺损。
2.切断执法经济的源头
严格规定行政事业性收费和行政罚款全部上缴国库,严禁按比例返还给执法单位,打击行政执法人员的罚款积极性,从源头上杜绝钓鱼执法现象。
3.提高政府的执法能力和执法人员的执法素质
从根本上讲,整治非法营运的“黑车”,完全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6]但绝不能因为执法取证的难度较大,就用钓鱼执法现象的手段去违法取证,而应提高自身的行政能力;与此同时,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还要进行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素质。
4.完善和加强执法监督
健全完善执法监督体系,建立由上级行政机关监督、本行政机关内部专门组织监督、舆论监督、被处罚人监督以及社会公众监督的立体监督体系,及时发现并纠正违法执法行为,达到既保护被处罚人的合法权利的同时,也逐渐树立行政执法机关的公信力和权威的双重效果。
参考文献:
[1]齐鲁网.2013NIAN 3月 30日.
[2]2009年10月16日,腾讯新闻网.
[3]2009年10月21日,南方法律网.
[4]王春业.论对“钓鱼执法现象”的处理[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5]罗金兰.对钓鱼执法现象的若干思考[J].魅力中国,2011,5.
篇4
一、路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提起路政执法,无论是路产路权的维护,还是公路规费的征收,都面临着太多的困难和阻力。主要表现在:
1、公路违章现象增多。一是公路两侧建筑尚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管理,有不少地方任意在公路两侧红线内兴建餐馆、商店、旅社、停车场等。公路两侧尤其是城乡结合路段违章建筑林立,呈现公路街道化态势。二是侵占、挤占、毁坏公路现象严重,不少道路路面被任意占用,当作晒场、堆场、市场等,各种摊点以路为市应运而生,在相当多的集镇地段干脆就搞起了马路市场。三是超限运输车辆日益增多,给公路造成了极大的损坏,设计使用年限不到,就需进行修补和改建。
2、执法环境差。一是部分人甚至领导干部的心目中基本没有认识到公路保护的概念,讲义务时,就说公路是公路部门的,讲利用时,就说公路是当地的,极少想到公路还需要爱护,甚至放任、纵容公路晒场、街道化、违章等行为的发生。二是相关部门配合不协调,国土、城建、工商等部门在各自的审批范围内,经常与公路发生交叉,在涉及利益冲突时,往往牺牲的是公路利益。三是行政干预比较严重,在路政执法过程中,当事人通过各种渠道托人求情,干扰办案,有些地方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借口为招商引资企业排忧解难,通过行政手腕迫使公路部门放弃执法,成为实际上的违法庇护者。
3、路政管理本身存在的问题。路政管理担负着公路秩序管理与路产管理的双重职责,然而连一套合法的着装都没有,借着超限治理的名义,路政人员暂时穿上了服装,然而运管等部门也一涌而上,而且与公路部门着装相同,标志车辆相同,有时明明是其他部门执法中存在的一些不规范行为,老百姓也误以为是公路部门所为,严重损害了公路执法形象。此外,公路执法队伍也存在着进口把关不严的问题,一些不完全符合进人标准和进人手续的人也进入了执法队伍,降低了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路政执法难的原因
影响公路执法的原因多且复杂,但最根本的有三个,即:公路所有权属不清、相关法律法规不相配套、管理体制不够完善。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不解决,公路执法难现象就难以完全克服。
1、公路用地权属不清。在公路建设时,由于征用土地涉及巨额的费用问题,许多承担征地任务的地方政府,往往变通处理,并不办理正式的土地征用手续,这就造成我们众多公路部门路产路权的“虚置”。从法律上讲,我们对公路的[!]管理权几乎要大打问号。如我们禁止农民在边坡种植农作物,农民却因交纳了“两上缴”而理直气壮向我们“讨说法”。至于路边的开挖填土、搭建,由于我们常常连最基本的土地使用证书都拿不出来,在法律上,本身就处在不利的位置,要进行阻止,谈何容易。我们总在说依法治路,但遇到这类情况,还得实行“人治”,请地方政府出面干预。当然,这种干预不会是无偿的,是以我们其它方面的妥协为代价的。
2、相关法律法规不配套。关于公路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可为少,但各种法规文件往往是自说自话,与国家的大法不配套,与相关的专门法律不“兼容”。如:从去年起,对养路费征收实施新的计量标准,这本是遵从实际,增加国家规费收入的良措,但实施后,矛盾却相当尖锐,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车主围攻征收所导致直接冲突的事件。不错,我们上级的政策规定需要执行,但,退一步想,人家车主按我们的标准载货,公安部门却依据公安法规视之为超载(甚至在运管部门也是这样),随时可能因此而被查处,人家心里能乐意?如果认真较劲,谁又能保证在法庭上我们一定会是赢家。
3、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公路管理机构既属地方管理,又从属上级业务部门,多头管理相互间的关系难以协调。此外,公路管理机构的名称也不规范,省一级的好一些,基本都叫公路管理局,而地、市以下名称则比较混乱,有称公路管理局或分局的,有称公路段的,还有称公路管理处的,常让人不知所以然。不规范的体制降低了行业管理工作的运行效能,增加了系统“内耗”,也直接影响了公路部门行政执法能力和执法力度,人为制造了许多执法难的问题。
三、加强路政执法的对策
为了充分认识路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扎实有效地开展路政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公路路政管理水平,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抓好。
1、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增强文明服务意识。首先,各级路政执法人员要认真学习公路法律、法规和路政管理业务理论,积极参加省、市公路交通部门举办的路政执法人员培训班,掌握业务知识,增强执法素质和执法能力;其次是路政人员在行使依法治路、保护路产、维护路权职责过程中,要自觉地维护党和政府的威信,树立公路行业良好形象;第三是要认真按照《交通行政执法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和《路政员守则》的要求,秉公执法,热情服务;第四是路政人员必须规范执法行为,按照规定着装,佩载行政执法证件,亮证执法,文明执法,坚持把文明用语和执法行为是否规范,纳入路政执法人员考核内容之中。
2、认真
篇5
一、涉路诉讼案件的类型 第一类是路政管理部门在行使职能过程中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所引起的路政诉讼案件。
第二类是高速公路管理过程中的侵权行为引起的路政诉讼案件。侵权行为引起的路政诉讼案件主要有,第一,公路养护作业过程中不按规定设置标志标牌导致交通事故和人身伤害产生纠纷。第二,路政管理瑕疵导致的侵权,如隔离栏栅没有及时修复导致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狗等, 路旁树枝、高空标志标牌倒塌、坠落、路面上遗落的石头、货物,抛撒的碎石或滴漏的重油等导致交通事故。高速公路管理瑕疵是指未尽合理的管理义务而致使相对人人身财产受到损害的侵权行为,是由于管理不到位引发的诉讼案件。
第三,公路养护质量瑕疵引起的侵权责任,如路面出现坑槽、桥头跳车等病害没有及时进行维修引起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侵权案件。
第三类是通行费征收管理过程中因征缴矛盾及因发生特殊情况造成车辆拥堵引起的诉讼案件。此类案件主要是由于车型判别、车载重量以及超时、无卡、U转、绿色通道等特殊情况下引起的收费争议以及不能提供“高速”行车通行条件而引起的争议。
二、防范诉讼风险的措施与对策:
1.路政执法部门应规范交通行政执法行为
在作出行政处罚等具体行政行为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办事,如向管理相对人出示证件亮明身份、告知对方权利、听取对方陈述辩解;严格按照法定程序依次下发、送达相关法律文书,不能为了追求效率而忽略程序,行政处罚法规定,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管理相对人有可能以程序违法为由提讼。在路政执法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具体执法行为合法,包括程序合法、主体合法、证据确凿充分、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还要做到文明用语在先、亮明身份在先、指明违法事实在先、权利告知在先,在工作上充满真情,在环节上有理有据,使相对人心服口服,减少执法工作的阻力,同时要注意保全证据及时归档,便于在发生诉讼时及时提供证据和法律依据。
2.路面施工养护作业中要规范作业
做到标志规范明显,并采取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制定养护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对路面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做到先培训后进场。一旦因路面施工引发侵权事故要及时保全证据,收集施工作业中无过错的证据,如标志标牌设置规范明显等,并拍摄保存现场照片,同时在接受相关部门的询问笔录中要特别说明施工方已尽到责任,如果将来进入诉讼程序,这些都是免责证据。
认真履行路政巡查职责,严格遵守巡查频率及巡查时车辆行驶的速度的规定,及时发现路基、路面、桥涵、中分带软护栏、隔离栅、路面抛洒物、遗落物等安全隐患。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对隔离栅、软护栏的破损、断开、丢失做好现场记录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需要养护、维修部门处理的,按照相关程序送达通知单,通知相关部门及时处理,消除安全隐患。巡查记录应详细记载当次巡查情况。养护保洁部门要明确公路路面保洁清扫频率,做好日常养护中保洁清扫的养护记录,日常养护记录和路政巡查记录是证明公路管理机构履行了路政巡查义务和保洁清扫义务的重要证据。
:请记住我站域名 3.通行费征收部门要热情服务,文明征费,做好政策法规的解释工作
篇6
【关键词】 超限运输的危害 形成原因 治理思路
所谓超限运输是指轴载、总质量、车辆外廓尺寸超过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者超过交通标志标明限高、限宽、限长标准的车辆在公路上行驶的行为。和人一样,公路也是有生命的,货车超限运输对公路的危害最大,设计好20年寿命的公路,通常不到4年就要重新翻修。《公路法》及《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都严禁车辆超限,但由于个别运输专业户受利益驱动,车辆超限屡禁不止。超限运输被称为头号“公路杀手”和“事故元凶”,超限运输损害公路路面,造成安全隐患,从而引发道路交通事故,因此整治超限运输刻不容缓。
一、超限运输的危害
第一,严重破坏公路设施,对公路桥梁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根据美国AASHTO(美国国有公路运输管理员协会)道路试验所研究表明,车轴对路面的破坏力随着重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增加速度大约按照4次方级数递增,即汽车的轴载质量增加一倍,公路破坏系数将增至原来的16倍。超限车辆大多采取更换高压轮胎、加厚悬挂钢板、加高车厢挡板等办法,使车货总量及轴载量大大超过了公路桥梁的设计荷载标准,从而导致了大部分桥梁涵洞出现拱圈开裂、桥墩变形等病状,引起桥梁结构灾难性的破坏。
第二,严重损坏路面、路基,缩短公路使用寿命。装载量超过其核定吨位的超限货车在运输中没有通过增加轴数和轮胎数来分散重载对公路的压力,对公路造成了过重的碾压损害,直接缩短了公路的使用寿命。
第三,车辆过重,导致惯性增大,在长下坡路段、急弯路段容易发生事故。
第四,超限运输车辆体积庞大,影响通行速度。超限运输车辆普遍外廓尺寸较大,而有些公路由于受到地质条件限制,长大纵坡及急弯路段较多,体积较大的车辆为了保障安全必须占道行驶,因此影响了通行速度,容易酿成车祸。
第五,超限运输降低了公路的使用效率,污染环境。严重超限车辆一般车速都很低,有的不足40km/t,由于走不快,且由于超限车的车体大,影响后车通行,常常造成交通阻塞,使公路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特别是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对货车的设计时速,一般在70公里以上,而严重超限车辆一般只能行驶三四十公里,甚至更低,造成高速公路低速行驶的尴尬局面。另外,超限车辆由于荷载大,在起步、爬坡时大冒黑烟,造成路面和环境的污染。
第六,造成国家规费大量流失,加大了公路建设、维护资金的筹措难度。同时,严重冲击运输行业,影响到运输行业的公平竞争机制,使得运输价格持续低迷,干扰了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超限运输的形成
1、深层次原因
关于超限运输问题,目前在交通部门和社会上有各种说法:有人认为货车之所以超限是由于货运市场价格偏低造成的,因此应该提高运价;也有人认为超限运输和目前不公平的公路高收费、乱罚款现象直接相关,认为降低公路收费可以解决超限运输问题;也有人把汽车的非法改装说成是超限运输问题的“源头”;另外一些人则把问题归结为相关群体即车主、改装厂和执法人等各方对利益的追逐所致等等。
2、其他原因
(1)对超限运输治理处罚不够严格
对于超长、超宽、超高的超限运输车辆,由于对其进行现场处置是按照每公里0.5元的标准计算,如某高速公路收取全程118公里的超限运输补偿费共计59元。处置力度不强,导致重复超限运输,因此给对此类车辆的长效治理工作增加了一定压力。
(2)驾驶人员超限运输及安全意识薄弱
许多司机完全无视高速路政部门对于超限、超载运输的安全提示,认为无论货物的体积有多大、重量有多重,只要车辆还能在公路上行驶就是安全的。往往在事故发生以后人们才意识到事情的危险性,但也许已酿成无法逆转的可怕后果。
(3)对超限运输的宣传力度大,但效果不够显著
现有宣传资料大多属于文字类,将超限运输相关法律法规条文整理成文、装订成册,但大多司机在接到宣传资料后只是走马观花,对于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司机,法律条文仅仅只是简单的几行文字,仍然无法使其深刻了解超限运输会给其及整个交通运输带来的危害。
三、治理超限运输的具体对策
1、治理思路
推行低成本高效力的执法检查。考虑到实施成本及安全问题,目前应继续实行统一的最大轴重限制的基本政策。各地方可以根据本地区货物类型、线路的具体情况,寻求成本极小化的各种固定的和流动的执法检查方式,建立全路网范围内对超限运输有效控制的机制。在重车流集中地设立和完善固定检查点的同时,大力加强流动的执法巡查在城乡路网中监督作用,充分利用法律赋予公路监督检查部门追究违规者民事责任、行政处罚等强制权利,采用便携称重仪对重型货车实行必要的路面随机检查,降低执法成本,提高执法效力。特别要强调重罚金的配合。对违规超限运输的,要处以足够高到使其预期收益为负值的罚金,或予以吊销执照。可以从目前“卸载”逐步过度到严格按照公路的实际损失赔偿或者根据违规次数逐步加大处罚力度,提高处罚的可操作性。坚决把正当的公路执法检查和非法的公路“三乱”区别开来,同时也要通过联合执法,或把目前交通、公安各自执行的职能统一归并到交通部门,以克服多头执法对运输活动的影响。要在公安、工商以及运管等部门配合下,对货运业户和车辆的准入、经营过程及退出各环节的严格监管,对超限运输、非法改装和“大吨小标”等行为进行类似的监督和重罚。
2、具体对策
超限运输涉及到车辆生产、运输市场、收费管理和群众利益等诸多问题,要彻底根治这一顽症,必须政府各部门联动,以“堵”为主,综合治理,标本兼治。
(1)改善宣传方式
充分利用超限站等场所悬挂治超相关内容的固定标语;针对司机、货主、车主关注的问题和存在的疑问,印制给司机朋友的公开信,使其进一步了解什么是超限运输;设立“便民服务处”,在提供热情服务的同时,宣传国家法律法规、治超政策和治超形势;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制作宣传资料;积极与新闻媒体沟通,广泛宣传车辆超限造成的危害和治理的意义以及超限治理政策和目前治超工作形势。通过生动、深刻的直观教育,势必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交通意识和法治观念。
(2)健全机构,组建好队伍,明确超限治理工作职责
建立超限超载运输检测站,加强对治超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管理;配备专用车辆和便携式检测仪器等必备工具,从机构、人员、设备上给予充分的保障;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健全公开相关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开票、卷宗文书填写及超限治理专用车的使用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带班人员必须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好督导工作。
(3)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监督制度
一是执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执法人员的素质高低,因此要深入了解治超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思想上重视、明确治超目的,加强对执法队伍的教育、管理和培训,定期组织全体路政员开展政策、法规、业务和廉政等方面的学习,系统地对《公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全面学习。
二是增强“维护路权、保护路产”意识,坚持治超原则,严格按照治超管理规定执行,做到有法可依,落实执法纪律,做到文明执法、严格执法、廉政执法、透明执法,努力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执法队伍。
(4)建立联动治理和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处理突发性事件
一是治理超限不是某一个部门的职责,要建立有效的联运机制。加强与高速交警、收费站、服务区的协作与配合,按照“加强配合、各司其职”的原则,共同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执法人员要依照各自职责和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安排部署,防止失管失控;设置固定或临时检查站点,选择、配备必要的称重设备、卸载机具和卸载场地,采取固定检查与流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检测和卸载。
二是应结合治超实际情况,针对可能发生的运输紧张、聚众闹事等突发性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做好充分准备,建立灵活的应急机制。必要时安排适当警力,维护公路交通、治安秩序,确保社会稳定。
三是争取由各级党委和政府负责牵头,召集公安、交通、工商、发改委等部门组成联合治超领导小组,统一政令,联合行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场治理超限超载的专项斗争,严厉打击违章超限超载行为,对查处的超限超载车辆坚决卸载,杜绝罚款收费后放行的做法,这是制止超限的有效措施。同时应追究相关单位的连带责任,拉运工矿企业货物的车辆超限超载,不但要处罚车主,而且要追究该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各部门要协调一致,加强省际之间的联系,避免重复执法、重复处罚;要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做到行政执法主体合法,认定违章事实确凿,执法依据和执法程序正确,执法文书齐全,归档及时,确保超限运输的查处质量。
(5)关于超限治理的具体操作问题
超载超限的治理理想目标的实现在现实中是面临约束的,应尽可能采取适度循序渐进的方式、分步操作、逐步到位。如果急于求成,就极容易导致运价和商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特别是可能造成大量运输业户亏损而利益受损,这些都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的稳定和治理的成败。采取渐进方式,不仅便于执法人员操作,同时不会引起运输物资价格的明显上涨,也给了运输商户通过配载、采用合法装载和大型车辆来消化成本上涨的时间和余地,能够减少司机的抵制情绪,易于被群众接受。公路之所以过早破损,固然和超限运输密切关联,但其中也有公路本身建设的质量问题,从这一意义上讲,适度渐进的方式也是落实治理过程的公平性原则的需要。只要认识明确、措施得力、步骤得当,必将取得预期的治理效果。
篇7
关键词:行政执法人文关怀比例原则紧急状态
建设法治国家已经成为时代的强音,走法治化道路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的选择,行政执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国的法治建设。行政执法体现人文关怀是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一国行政执法中人文关怀的程度就能够表征一国法治化的程度。近二十年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已经深入人心,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法治化水平依然很低,尤其在行政执法领域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行政法治水平不高,这就决定了我国的行政执法中人文关怀的程度较低,在行政执法领域大量存在着野蛮执法,暴力执法,很多方面存在着侵犯人权,泯灭人性的情形。这与我国的法治建设背道而驰,极大的破坏了法治建设,同时也侵害了法律的尊严,违背了法律追求的终极价值——人文关怀。破坏了政府的形象,继而破坏了政府和人民之间的本应具有的相互信任和相互依赖的良好的关系。甚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侵害。因此,我国应该高度重视行政执法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通过立法、司法、行政手段来规范行政执法人员,使其时刻铭记在执法过程中要以尊重人权,关爱生命为首要价值追求。行政执法过程要充满人文关怀。基于此本文在行政执法应体现人文关怀的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实中行政执法体现人文关怀的成就与不足,对如何使行政执法中体现人文关怀作深入的探索以求些许有益成果。
一、概念解析
行政执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针对具体的事件,执行行政法律规范的专门活动。行政执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说认为行政执法包括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和行政司法三类。狭义说认为仅指行政执法,本文采用狭义说。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①就闪耀着人文关怀的光芒。一般来说,人文的东西,主要是指心性、道德、文化、情操、信仰、审美、学问、修养等人的品性,它主要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等密切相关。因此,所谓人文关怀就是以人文尺度为标准而对真实的个人的生活的关怀②。
因此,所谓行政执法中的人文关怀,是指行政执法的全部过程需要吸收人文关怀的内涵,行政执法的主体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行政自由裁量权,把执法的过程变成为考虑相对人的主观感受、尊重相对人的个体意志以及设置宽容、合理的行政程序,为行政相对人提供服务。
二、行政执法体现人文关怀的立论基础。
(一)法理基础
现代法治国家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法律是实现公平正义平等的最终保障,因此为维护法律的尊严,实现法律的效力,法律就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制性,需要一定的强制力为后盾否则法律很难实现其应有的效力,更不能达到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法律就是施行暴力,就必须实行强制手段。法律还需要具有人文关怀,法律具有人文关怀是法治应有的特征,也只有体现人文关怀的法律才具有生命力,才能被人们所遵守和信仰,法律的评判结果才能被人们所接受和执行,否则法律将会被人们所遗弃,法治社会就难以实现。因此,法律必须体现人文关怀。行政执法是法律实施的主要的组成部分,它使大多数的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使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公共事务都依法有序运行。行政执法是最广泛最普遍的实施法律的活动,是法律实现的主要途径。行政执法的最终目的是保障人民的权利,行政执法能否体现人文关怀就决定了法律的人文关怀能否实现,最终决定人民的权利能否得到保障。因此要实现法律的人文关怀首先要求行政执法的人文关怀。
(二)宪法基础
随着宪法时代的到来,宪法作为一国的根本法,是保护公民权利的基本法,我国宪法已经明确规定人民原则、基本人权原则作为宪法基本原则。保护人权是宪法的根本使命。宪法修正案已经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如入宪法,宪法必须保障人权,这是宪法中人文关怀的体现。然而大多数情况下宪法不能直接保障人权,它需要行政执法来实现,因此行政执法必须遵守宪法的规定保障人权,体现人文关怀,否则就是违宪。宪法作为人权的保障书,现代宪法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其出发的点和归宿。政府存在和运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和自由。宪法中写入“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条款充分表明宪法对人权的重视,表明了宪法对人文关怀的客观要求。“法律出于人情”宪法的这一进步,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和关怀。表明了宪法朝着人道、人性、人情的方向努力。宪法能够积极的保护人权,这对人权的保护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徒法不足以自行”,它需要具体的行政执法部门在实施具体行为时重视对人权的保护,对人性的尊重,因此,行政执法中体现人文关怀是宪法保护人权和体现人文关怀的客观要求。
(三)行政法理论基础
近十年来,行政法理论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行政的理论基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从罗豪才教授于1993年发表了《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论行政机关与相对人一方的权利与义务平衡》之后,迅速出现了各种理论基础,诸如“管理论”、“控权论”、“平衡论”、“保权-控权均衡说”、“公共权利论”、“服务论”、“政府法治论”等等,对于这些学说观点,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然而经过细致分析,“政府法治论”更能为多数学者接受,同时也能与当下的国情相适应,是行政法发展的趋势,它不仅体现积极平衡精神的内化,为中国的行政法学发展明确了政府法治的目标,它能够充分的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同时能够有效的保障公民的权利。它不仅能够控制政府的行为还能引导、督促政府更好的为人民服务。③
基于行政法治论的指引,现代行政法的价值取向由传统的“国家本位”、“公共利益本位”,向“社会本位”、“权利本位”转变,由传统的“权力-服从”关系向“权利-服务”转变,由“强制行政”向“非强制行政”转变,行政手段也向“柔性”发展,更多的体现人性化的,使原来的单方管制向沟通、合作、配合发展,这些新型的行政理念和行政手段不仅使行政法治得到有效的执行,行政效益也大大的提高,更能够体现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和行政执法的人文关怀。
政府法治论使得政府要做到为人民服务,在自觉地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因此在具体的行政执法中就要求政府要转变执法观念,转变职能,弱化强权力手段的行使,尽量采取一些人性化的管理手段,使行政执法能够真正的满足人民人道化的生存,使人民感受到法律使尊重人性的,法律的遵旨是保护人权的,使得行政执法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
因此,行政执法体现人文关怀是现代行政的价值取向,是新型行政理念的追求的目标,是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
三、行政执法中人文关怀的现状分析
(一)行政执法中有利于实现人文关怀的因素:
1、立法方面的人性化趋势
随着中国法治建设的深入一系列人性化的立法不断的出台。随着中国法治进程的稳步推进,立法的人性化趋势将更加明显,这为行政执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为行政执法体现人文关怀的法律依据。
⑴《宪法修正案》为行政执法体现人文关怀确立了宪法依据。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列为重要条款。这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以人为本,是政府应当树立的一个重要执政理念,它是指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尊重人、爱护人、理解人、关心人、依靠人,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创造人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行政执法中要凸显“人文关怀”。政府的执法行为必须以宪法为根本准则,追求“人文关怀”,否则就是违宪,这就为行政执法体现人文关怀确立了宪法依据。
⑵彰显人性化的《居民身份证法》将使公民拥有更大自由
“三无人员”的出现、假身份证泛滥、执法机关随意查身份证,各方面肆意扣押身份证等等,无不与旧有的身份证管理制度密切相连。今后,施行了17年的《居民身份证条例》将退出历史舞台,我国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以上种种缺憾,都将祛除和完善。新法对“公民”的说法突破了城乡居民在身份上的“界限”,这不仅与宪法的称谓相统一,同时,也使公民的权利义务更明确了,体现了对个人人格的尊重。
⑶《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充满浓厚的人文关怀的气息。2003年的“孙志刚之死”事件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同年8月1日起,《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实施,1982年5月国务院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显然是对实施达二十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反思和检讨的结果。它彻底取消了收容遣送制度固有的强制功能和对公民人身自由的限制性,使救助真正成为自愿、公益和纯救济性的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各地的“收容遣送站”也更名为“救助管理站”。这一崭新的立法主旨彰显了现代政府的公共服务理念,有助于实现由权力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角色转换,洋溢着浓厚的人文关怀的气息。
⑷《婚姻登记条例》体现人性化。婚姻登记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2001年《婚姻法》的修改,《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取消了原来条例中的“管理”两个字,这不仅仅是名称的变更,它表明了在婚姻登记中政府职能从过去强调对婚姻登记的管理向充分尊重公民个人的自利、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转变。新条例取消了内地居民办理结婚、离婚登记需要由单位或村民委员会出具证明、强制性的婚前体检等规定,并要求登记机关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当场予以办理,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政府的便民原则,彰显了尊重公民私权的立法理念,体现人性化。
⑸《道路交通安全法》凸显对生命尊重。新法凸显生命尊重,就通行原则、事故处理、处罚标准等作了一系列的新规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出台,一方面从制度层面规范和监督公安交管部门及交警的执法活动,从源头上防范乱执法、滥执法和野蛮执法、现象;另一方面把尊重生命、关怀生命的执法理念深入交通执法的每一个环节。
⑹《行政许可法》便民措施突出对人的关怀。2004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行政许可法》是我国法治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对于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都有重要意义。这部法标志着我国统一完整的行政许可法律制度的全面建立,这也是全世界第一部完整、专门、独立的许可法典。《行政许可法》按照合法与合理、效能与便民、监督与责任的原则,确立了行政许可的一系列便民和服务的原则,规定了一个窗口对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不得收费、讲求时效等重要制度,对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人文关怀”深入行政许可的每一个领域,“以人为本”的系列便民措施成为行政执法探索新的手段的典范。以上的系列立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规范政府的执法行为;以上的系列立法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闪耀着“人文关怀”的光芒。人性化立法已成为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立法将越来越多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越来越尊重每个社会个体的人格独立和人格尊严,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行政权的行使要贯彻公平、公正、公开、便民的原则,接受公众的监督,执法要崇尚理性,要追求人文关怀。
2、行政执法中人性化
政府不断的转变观念,转变职能通过实施各种措施努力推进依法行政,不断的完善和深化政府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着力建设立足发展,营造环境,创新进取,勤政为民、廉洁高效、公正透明的、依法诚信、积极提供公共产品的政府,使政府真正成为“依法服务,诚信服务,高效服务”的政府。政府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新观念,更加强调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实现由“发展型政府”向“分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在具体的实务中不断的失业保险、城乡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报、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这些措施树立了政府的“亲民服务”的形象,使人民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彰显了政府执法中注重人文关怀的理念。同时在各种具体的执法部门,一些体现人文关怀的举措纷纷出台,如:
⑴公安部推出30条便民利民措施。
公安部门坚持执法为民思想,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利益无小事。”为了切实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公安部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在户籍管理、交通管理、出入境管理、消防管理等四个方面,陆续实行30条便民利民措施。这30条便民利民措施,大多围绕人们的衣食住行展开,看似很“小”,对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却很大。
户籍管理方面,到西部地区工作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可以根据本人意愿,将户口迁到工作地区,也可以迁回原籍。到西部地区投资、兴办实业的人员以及西部开发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可以不迁户口,户口迁入西部地区的,如果今后返回原迁出地工作、生活,也可以将户口迁回原迁出地。新出生婴儿的常住户口登记,随父随母自愿选择。取消出国、出境1年以上的人员注销户口的规定(在国外、境外定居的除外)。取消被判处徒刑、被决定劳动教养的人员注销户口的规定。
交通管理方面,考领小型汽车驾驶证的人员年龄上限由现行的60周岁放宽到70周岁。持有小型汽车准驾车型驾驶证的人员超过70周岁的,每年审验1次驾驶证,并进行身体检查,符合驾驶条件的,可以继续驾驶。允许左下肢残疾的人员考领小型、微型自动挡载客汽车驾驶证。
出入境管理方面,居民凭身份证、户口簿按需申领护照的范围,今年内由上海、南京等25个大中城市扩大到100个大中城市,达到全国大中城市总数的1/3。在实行按需申领护照的大中城市,除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外,居民申请办理《往来港澳通行证》、《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的,免交工作单位或者公安派出所的意见。
这些措施体现了公安机关在行政执法中的人文关怀,更加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体现了执法为民的思想,标志着公安管理从执法型到服务型、从限制型到保护型的转变,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国民待遇的公平和社会公正。
⑵近年来,监狱管理部门做了许多体现人文关怀的有益探索。
狱政部门考虑犯人最终要回归社会,为犯人的良好改造提供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条件,包括学习、生活、思想等。具有代表性的是2003年,经湖南永州市公安局的申请,在监服刑的曲南生和女友邓桂成顺利结婚,成为中国首例由公安部批准结婚的服刑人员,公安部在批文中说:“结婚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留所服刑犯服刑期间,如申请结婚,应当允许其办理结婚手续。”人性化的执法往往会给被执法者内心以震撼,更有利于执法目的的实现。④
监狱城中秋“不设防”。9月11日是农历的中秋节。这一天,记者接到一个让人听起来似乎很惊讶的任务:探访监狱新城。在与省女子监狱的一位监狱长闲聊时记者得知,此次活动是被“挤”出来的。组织这个活动是为了配合一年一次的秋季减刑大会,原定的日期本不在这一天,但为了能给服刑人员与家属创造一个团圆的机会,监狱领导经过了千方百计的协调,才把日子改在了这一天。除了让服刑人员及家属在监狱新城团聚外,女子监狱还安排了一系列特殊的节目:部分服刑人员可以和家属一同赏月;在今天举行减刑大会……虽然只是一个日期的改动,但其中却透露出一个信号,人性化正在逐渐渗透每一个角落。⑤
(二)行政执法中不利于实现人文关怀的因素
在现代行政执法的过程中有不少体现人文关怀的举措,政府在行政执法中越来越注重人文关怀,但是,现实生活中仍存在着大量的有失人文关怀的事例,行政执法真正实现全面的人文关怀并非一日之功,还需要漫长的成长过程,这显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不懈努力才能实现。
1、执法的法律依据存在冲突。
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可预测性决定了行政立法总有一定的滞后性,同时我国法律体系还不健全我们的法律体系中还有空白,很多方面达不到其应有的效果,不具备教育作用与威慑作用。在现有的法律中,往往缺乏可操作性。立法不具体,不明确,法律责任不清也造成了行政执法发展滞后,从而出现机构设置上的混乱,一些行政机关人以立法,立一个法就成立一个执法队伍,造成执法队伍的庞杂,进而出现多层执法,重复处罚的情形。这不仅是违法行政而且对相对人的权力造成极大的侵害,同时也影响行政效益。
2、执法人员官本位思想及人治色彩浓重,缺乏人文素养。
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长期人治色彩和“官本位”意识的国度,许多人对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理解不深,仅停留在表面"自依法治国成为治国方略以来,“依法治省”、“依法治市”、“依法治县”的口号层出不穷,但政府违法行政却经常发生,正如贺卫方教授所说“大多时候中国习惯口号治国”,在许多官员的内心深处,遇事最先想到的往往是领导的命令或者是以往的惯例,而不是法律,骨子里面缺少法律思维和法律信仰,许多官员法律意识、服务意识淡薄,不但没能成为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积极实施者和推动者,反而成为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严重阻碍,其掌握的权力成为牟取私利的通行证。
3、行政执法缺乏有效的监督违法行政屡见不鲜。
当前,我国在行政执法领域中的问题十分突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大量存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知法犯法、徇私枉法时有发生。一些执法人员素质不高,私欲严重,在一些地方和单位甚至出现了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私人化等现象,严重侵犯了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社会对此反应强烈。“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利的人使用权利,一直到遇到界限时方休止,行政执法也是如此,如果不对行政权实施有效的控制,必然导致行政权力的滥用和对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侵犯。我国宪法明文规定,“人民群众对国家工职人员职务行为享有监督权”,怎样监督监督什么?却不得而知,我们不仅需要价值层面的正义,而且更需要可以看见并可以操作和实现的正义,否则,人民当家作主只能是一句空话。要想实现有效的监督必须也只能在政务透明,信息畅通,反馈及时的环境下依靠群众和不断的制度创新才能完成。
四、执法体现人文关怀的对策
(一)确立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
1、政府信息公开原则
政府信息公开是建立法治政府、亲民政府、服务型政府、契约型政府的必要条件。信息公开,有助于政府改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从而加强与公民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信任,提高公民接受行政管理、履行行政义务的自觉性,更是对人性的尊重,能够体现人文关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必将在政府和行政相对方之间起到有效沟通的作用,为行政执法领域全面贯彻人文关怀创造条件。
2、比例原则
德国行政法学鼻祖奥托·麦耶曾经将比例原则誉为行政法中的“皇冠原则”。我国台湾地区著名的行政法学者陈新民教授认为:“比例原则是拘束行政权力违法最为有效的原则,其在行政法学中扮演的角色,可比拟‘诚信原则’在民法中居于‘帝王条款’之地位,所以,吾人称比例原则是行政法中之‘帝王条款’,当之不过。”行政执法中体现人文关怀就必须使用比例原则,因为,它能很好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比例原则,要求政府采取的措施,包括普遍措施和个案措施,都要适应于它所追求的法律所规定目的,不得有所偏离;如果政府干预公民的自由为实现公共利益所不可缺少的,那么政府的这种干预必须是最小限度的,也就是说,政府在其职权范围内再也没有侵害更小的措施可以采取。同时,政府采取的措施对公民来说事不过分的,对政府的行政目标来说又是适当的。如在需要对公民采取强制措施时必须尊重比例原则,如果有多种手段可以选用,应当选择其中对个人自由限制最小的一种。比例原则不仅有利于行政目的的视线,而且能够使相对人的损失达到最小的,能够很好地体现人文关怀,因此应使用比例原则。⑥
3、紧急行政的必限度原则
在任何国家,因自然的或社会的种种原因而出现的紧急状况都是不可完全避免的,因此政府需要有紧急行政权来迅速处理紧急情况,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是,行使紧急行政权也应有必要的限度否则就会对公民的合法的权力造成侵害。紧急状态下公民的基本权利的限制不能低于本国宪法与国际法所确认的最低标准。要在法律中明确规定对公民的权力的限定范围。紧急状态下受到限制的基本权利只应是个人权利中的人身自由权、表达自由权、社会权力中的财产权、罢工权、以及政治权力等其他权利便无限制的必要。⑦
4.信赖保护原则
信赖保护原则来源于民法的诚信原则,二战以后在世界许多国家行政法治实践中得到广泛认可和运用,它是指因政府行为具有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行政决定一旦作出,政府就不得反复无常,朝令夕改,要讲诚信,法律要求相对人也对此予以信任和依赖。信赖保护原则的基础是公众对国家和国家权力合法性的信任,这种信任是政府维护公共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这种信任应受到保护。公众信任如果不能受到保护,公民权利、公共秩序乃至整个社会都会处于不稳定、无序、多变的状态。信赖保护原则的形成,既是从形式法治走向实质法治的需要,也是民主与法治相互渗透交融的结果。通过保护相对人的信赖利益,实现公权与私权的理性平衡,促进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的稳定。信赖保护原则的提出是保护相对方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对向对方予以人文关怀的必然要求。《行政许可法》首次肯定了行政许可领域的信赖保护原则,其基本含义是政府实施行政许可行为必须诚实讲信用,具体体现在行政许可制度上有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是行政机关做出行政许可的决定给被许可人带来利益,行政机关不得随意撤销该项许可;二是如果遇有必须撤销行政许可的情形,行政机关在撤销许可时,如果被许可人基于信赖行政许可决定的合法性,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开展了生产经营活动,因行政许可的撤销而产生的损害,行政机关应当予以补偿。随着法治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信赖保护原则也必将贯穿到行政执法的每一个领域。
(二)树立新型的行政执法理念
第一,政府要正确进行价值定位,树立法治政府、亲民政府、服务型政府、契约型政府形象。实现法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政府要依法行政。系列人性化立法为政府执法提供了执法依据,政府依法行政是立法中人文关怀得以体现于客观现实的基本保障。因而建立法治型政府应该是政府进行价值定位的首要目标。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要改变传统的强权色彩,通过公权、私权合作,采取行政合同、行政契约等方式,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建立服务型政府、契约型政府。
第二,对行政执法法律关系主体人格的尊重。行政执法全面体现人文关怀,就必须对行政执法法律关系的每一方参与主体的独立人格予以尊重。执法人员的主体人格独立。行政执法中的人文关怀不仅要体现在对行政相对人一方,也要体现在具体履行职务的执法人员身上。长期以来,我国的立法和行政部门都把行政执法人员设计为执法机器,为其设置了种种桎梏而剥夺了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多种权利。行政权的基本特点决定了行政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必然性,而最有资格行使这种权力的便是广大奋战在执法前线的行政执法人员。他们更了解行政案件的具体情况,更了解行政相对人的实际需要。因而,行政自由裁量权里面的人文关怀,更多的是行政执法人员的合法化、理性化执法,执法人员的主体人格应该受到尊重。
(三)厘清执法必严与人文关怀的关系
要正确把握好执法必严与人文关怀的关系。就必须明确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均体现着法律精神。执法必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主要体现着执法人员对自己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在执法过程中的严谨、慎重、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面对违法行为敢于依法查处、公正处罚,而非野蛮执法、粗暴执法;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执法程序和执法手段上,人文关怀,不是迁就不管,该查的不查,该罚的不罚,任由违法行为存在和泛滥,而是在执法过程中增加点人情味,提倡人文关怀。二者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没有执法必严的要求,就无法体现法律的尊严,权利人的合法权利就无法保障;没有人文关怀的执法,就是忽视或无视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容易演变成野蛮执法。只有达到认识上的统一,执法才能到位而不越位,社会才能得以和谐。通过执法必严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刚柔相济,入情入理,切实求得公正执法和执法效果的和谐。
(四)加强对执法人员和公民的法律教育
著名法哲学家伯尔曼在《法律与宗教》的扉页写到“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中国目前的法制教育还没有摆脱普法水平,应该看到,现阶段还有许多人对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理解还停留在表象层面,对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真正内涵理解还有待深入,对法律的本质依赖感还不够强,法律的真正权威还没得到国人的一致认可,为此全社会还必须加强法制教育。
当前,要加强对我国公民的法制教育,就是要强化三种观念:法律至上的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自觉维护法律尊严的观念只有当所有的公民都养成学法、守法、懂法并监督法律的实效的良好风气;公务员真正树立服务意识,不唯权,只唯法,时时刻刻依法行政,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才会获得巨大的生命力。
结语
行政执法体现人文关怀是行政法治的必然要求,行政执法中体现人文关怀程度反映了一过的法治化程度。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进步,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时代的强音,这客观上将促进行政法治化水平的提高,进而使行政执法中体现人文关怀程度的逐渐提高。近几年来,无论是立法、司法还是执法都加强了人文关怀,在尊重人性,保护人权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的存在,要想真正实现行政执法全面的人文关怀这一目标,还有很多的困难,这需要从观念到制度全面的创新,要以新型的行政法理论为指导,确立法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要以人文关怀为行政执法的基本价值取向,在其与其它价值向冲突时以人文关怀为首要的价值而优先考虑。
参考文献:
①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何兆武,李约瑟译,1963年版第111页.
②姚建宗.《法治的人文关怀》,《华东政法学院学报》[J].2000,(3).
③杨海坤,章志远主编.《跨入21世纪的中国行政法学》[M].2000年版第87页.
④张文真.《大墙内的婚姻》,《法学博览》[J].2003,(20).
篇8
关键词:农家乐;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法律规范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一、河北省“农家乐”发展现状及其环境问题
(一)河北省“农家乐”发展现状。“农家乐”旅游的快速发展不仅有利于带动河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本省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与此同时,农家乐的开展还带来了大量的工作岗位,能够有效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多当地居民的输入渠道,从而改善村民生活。由于在地理位置、旅游资源、乡土文化、农业经济发展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乡村旅游在河北省发展迅速,并且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的旅游发展及其经济的发展。河北省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拥有广阔的地域、众多的农村人口、发达的农业特色经济、丰富的旅游资源、迷人的自然风光、悠久的文物古迹、独特的民俗风。再加上地理位置优越,毗邻京津,交通方便,旅游市场广阔。目前河北省的“农家乐”类别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以保定市涞源县水云乡、易县狼牙山等为代表的依靠旅游景区发展起来的“农家乐”乡村旅游;一种是以张家口的鸡鸣山、安家沟较为典型的依靠独特的乡村风光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最后一种是以承德的古北水镇等较为典型的依托特色经济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
(二)“农家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1、对土壤、农田环境的影响。首先,“农家乐”的发展对当地土壤的破坏主要表现在大量车辆、游客的来往使土质变硬,从而导致地表水土流失、土壤侵蚀发生的几率增加、严重破坏了植被的生长环境,会造成大量植被的枯萎死亡;其次,由于素质较低的游客在旅游途中随意丢弃垃圾,任意搭建帐篷,乱挖乱刨现象严重,导致水土流失,破坏生物多样性问题的出现,给农村的土壤带来了致命的破坏;最后,“农家乐”对农田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水污染和垃圾污染。有些“农家乐”地区会将污水直接排放到农田中,垃圾随意堆放在农田附近,甚至选择农田当作垃圾场,从而造成农田污染。
2、对大气环境、植物的影响。“农家乐”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这无可避免的使农村来往车辆明显增多,大量尾气的排放会影响当地的大气环境。更为重要的是,现在的许多农家乐在经营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获得更多利润,农家乐的经营者往往会选择便宜的燃料,例如擦柴木、煤炭等,然而这些燃料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的废气,污染大气环境。一些以餐饮业为主的农家乐会进行野外烧烤,不仅要产生大量的浓烟污染大气,还要砍掉许多的树木影响当地的植被。由于当地居民的砍伐、车辆的碾压、游客的破坏,使当地的植被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严重地影响了植被的生长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3、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农家乐”在经营过程中并没有完善的排水系统与污水处理系统,他们在经营过程中将污水直接倒入河中和农田中,造成严重污染。再加上,随着旅游业规模的扩大,游客数量剧增都加大了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这样当地居民会大力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从而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紧张,遇到干旱季节还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严重影响当地的生态系统。有些地方为了解决水资源问题,会选择修建水库、建拦河坝等,而这些工程会破坏当地的水循环,拦截大气降水与地下水使得地面水量减少而最终导致水体自净能力下降。
4、对交通环境和声环境的影响。“农家乐”一般处于较为偏僻的地区,公共交通设施不完善,鉴于此大量游客会选择直接驾车前往。除此之外,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落后,道路崎岖不平,没有专门的停车场,因此大量车辆的涌入,会造成交通拥挤,难以通行。尤其是在旅游旺季,游客众多,人山人海,车水马龙,造成了严重的交通堵塞,再加上举办的大量娱乐活动,人声鼎沸,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噪声污染。
二、“农家乐”环境污染法律问题分析
(一)法律体系不健全、立法层次低。直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未出台一部关于“农家乐”环境污染防治的专门性立法或相关条例,然而由于“农家乐”环境污染问题发现的隐蔽性,解决对策出台的滞后性,环境污染防治方法的特殊性,不健全的法律体系不能很好地对农家乐的环境问题起到防治与管理作用。除此之外,我国日前出台的有关环境污染防治的相关法律级别较低,主要是国务院及各部委的行政法规与规章,并且这些行政法规与规章忽略了对“农家乐”环境的保护,对“农家乐”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规定很少。由于“农家乐”的快速发展,许多地方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受立法水平的局限,这些法律法规不具有综合性的法律约束力,调整范围相对较小,使其难以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
(二)管理制度不科学、体制混乱。我国的“农家乐”旅游发展尚不成熟,还缺乏一个完善、科学的管理体制。在“农家乐”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做规划就盲目开发或虽有做规划但未考虑当地的环境保护问题。由于许多“农家乐”不考虑当地的旅游承载量盲目接待游客,忽略自然资源的保护,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有的虽然做了规划,但未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结合起来,也使生态环境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除此之外,农家乐管理体制上存在着机构重叠、体制混乱等问题,据初步统计,我国旅游景区管理部门多达12个,由于多部门都有管理权,从而出现了多头管理、多重标准的现象。这就导致农家乐管理体制混乱,效率低下,有的部门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无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只是做了表面工作,使“农家乐”环境污染问题未得到有效的治理与防护。
(三)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困难。在农民、企业、政府、法院四者组成的关系网中,农民处于弱势地位。农民的文化水平低,缺乏权益意识,也不擅长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再加上政府往往和企业之间存在利益关系,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政府会积极鼓励“农家乐”企业的发展,在一些方面还会包庇企业,纵容他们的发展。所以,当农民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政府会倾向于企业,使得农民的行政救济受堵。而在司法救济方面,我国的司法还未真正的实现独立,它往往会受到的政府的影响与干涉,所以农民在司法救济上也不能被保证完全的受保护。这些原因都造成农民在环境权益受到侵害时无法获得救济,或者说是难以获得救济,这也是“农家乐”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关键原因之一。
三、防止“农家乐”环境污染的法律对策
在对“农家乐”出现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法律分析之后,针对法律在防治“农家乐”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法律制度、法律监管、法律救济三个方面找到解决“农家乐”环境污染问题的对策,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促进“农家乐”的健康发展。
(一)完善“农家乐”环境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1、实行限期治理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是指针对严重污染的“农家乐”等企业单位,政府决定限期治理,被限期治理的企业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治理的制度。它包括区域性治理、行业性限期治理、企业限期治理。当地政府及行政保护的主管部门对于存在环境污染现象的“农家乐”进行严格的限期治理,在规定限期内不能达到治理要求的,应当对其进行强制关闭,情况严重者要依法追求其法律责任,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2、运用综合环境行政许可制度。环境行政许可制度是指从事开发、建设或者经营的单位或个人,在其活动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时,需要向有关管理机关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后才能从事该项活动的制度。其中排污许可是最常见的环境行政许可。环境行政许可制度是预防环境污染的重要制度之一,环境管理部门通过对环境活动主体的审查,严格企业市场化准入制度,从而有利于加强对“农家乐”活动的监管。与此同时,环境管理部门通过事前审查和事后监督,能够更好地控制环境污染,也有利于保护农民的环境权益。环境行政许可制度要求“农家乐”的经营者必须同时取得经营许可和环境保护的行政许可,在对解决“农家乐”环境问题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环境行政许可制度的积极作用,从根源上杜绝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
3、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地区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等要素,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调控手段,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等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经济政策。我国的生态补偿才刚刚起步,很多相关领域的立法不健全,存在着生态目标不到位和农民补偿不到位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快建立环境财政,加大生态环境中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积极探索区域间生态补偿方式,从制度、政策上为“农家乐”创造有利条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引导社会各方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二)强化“农家乐”环境执法与监管
1、加大执法力度。解决“农家乐”环境问题,加强“农家乐”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不仅需要完善的环境法法律体系,还需要严厉的执法力度。然而专门的执法机构又是加强执法力度所必需的。首先,在立法方面要明确行政执法机构的法定职责,规定其管辖范围,以此确保执法部门在法定范围内更好履行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对其进行专业的管理与培训,并定期进行考试,使执法部行使其责任,加强对“农家乐”的管理;其次,就是要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定期监督,随时抽查,以保证其执法质量,对工作人员违法违纪的行为给予严惩。
2、加强执法监管。执法监督是“农家乐”环境保护执法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就其监督范围方面,既包括对“农家乐”经营前后和经营过程中所进行的审批与执法工作的监督,又包括对“农家乐”环境保护的行政执法工作方法和程序的监督,还包括对执法过程中工作人员执法行为的监督。就其监督效力方面,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是重点。在行政监督方面,应当设立一个独立的监督机构,并明确监督机构的监督权限和监督职责。在司法监督方面,不仅要协调好司法机关与相关部门的执法活动,还要拓宽司法机关的管辖范围,更好地发挥司法在环境保护中的监督作用,更好地保护“农家乐”的生态环境,防止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
(三)健全“农家乐”环境污染法律救济方式
1、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公众参与是法律规定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公众有权参与政府有关环境保护政策的决策过程,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并对政府、企业、其他组织影响生态环境,破坏自然资源的活动进行监督,从而保护环境,使其免受污染的制度。首先在立法上,应将公众参与原则作为环境法一项基本原则纳入环境法法律体系;其次应当加大环境信息的公开化,拓宽公众参与决策的途径与方法,以此来保证公民知情权、参与权、检举权的有效行使;最后要明确行政机构的职责、义务,明确要求负有协助公民参与环境管理与监督义务的单位或组织,应当积极配合,履行职责,否则要严格追究其责任。
2、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指当公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时或环境公共利益受到损害时,法律赋予公民或团体为保护环境、维护自身合法环境权益而向法院的权利的制度。但是在司法实践中,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存在着原告资格受到限制、资金不足、举证困难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首先,对环境侵权与传统侵权进行区分,将《民事诉讼法》中 “直接利害关系”扩大到“存有一定损害”的范围。根据风险预防原则,预测污染物可能发生的损害,从而找到环境污染的责任主体,确定适格原告;其次,建立环境监管制度并以损害事实为依据。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我国始终处在“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怪圈,经营者造成环境污染之后却把污染之后的责任与赔偿费用转嫁到国家与公众的身上,使污染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为了解决此问题,让污染者承担法律责任,应当建立环境公益诉讼损害赔偿制度和鼓励农民与环保组织积极行使环境监督权,督促“农家乐”的经营者合法经营、保护环境,从而使“农家乐”能够更加健康地发展。
3、拓宽“农家乐”救济方式。除诉讼方式之外,政府应当拓宽非诉讼渠道的救济方式,为广大环境权益受到侵害的农户提供一个更为有效的救济平台,从而更好地保护农民的环境权益。首先,可以建立法律援助站。通过法律援助站,农民可以学习法律知识,同时法律援助站也可以为环境权益受到侵害的农民进行与辩护等相关的法律活动,拓宽了农民权益救济的选择,使农民不用可以请律师就可以维护自身的权益;其次,建立环境纠纷仲裁制度,在特定区域设立仲裁机构,配备专业仲裁人员,同时努力强化环境纠纷的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促进调解工作的法定化、制度化;最后,组织建立农民环境维权组织保障农民环境权益。组建属于农民自身的环境权益协会组织使其具备一定的组织性与自发性,整合村民的力量,帮助村民更好地表达出对环境问题的观点与意愿。在此基础上,加强与民间环保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支持民间环保组织各项活动,多开展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普及与环境知识竞赛活动,通过环境维权组织与民间环保组织共同作用,多途径维护农民环境权益使“农家乐”的环境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继庆.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
[2]吴雄.我国旅游立法的现状及法律体系的构造[J].管理观察,2010.16.
[3]曹康康,黄志斌.对中国绿色乡村建设的思考[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4.
篇9
海事管理机构作为交通运输整体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负责行使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和防止船舶污染、船舶及海上设施检验、航海保障以及交通行业安全生产等管理职能,其性质决定了海事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政。然而,个别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受利益驱使,在实施行政许可、监督检查、海事调查、行政处罚等过程中,、以岗谋利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甚至、、,给国家、公民和社会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损害了海事管理机构乃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这就迫切需要海事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认真反思,寻求违纪违法行为的特点,剖析案件产生的原因,不断探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方法。
当前海事系统违纪违法行为的主要特点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历来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2005年制定了《直属海事系统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实施意见》,2008年印发了《海事系统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2010年又出台了《直属海事系统工作人员处分办法(试行)》。各级海事管理机构也积极行动,扎实工作,海事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形成了整体推进、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但是,受社会环境影响和自身利益驱动,个别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不惜以身试法,给国家、社会和行政相对人造成了危害。经过对部海事局纪检组2007年和2010年2次选编的海事系统典型案例进行梳理分析,我们发现当前海事系统违纪违法行为主要表现出以下3个特点:
多样性。一是从案件发生的领域来看,基本涵盖了行政审批、监督检查、海事调查、行政处罚等海事业务工作,甚至同一案件涉及了多个海事业务环节。有的是在办理船舶签证、查验过程中收受甚至主动索要“好处费”,或是利用职务之便违规审批水工和采砂作业,从中非法得利;有的是在实施船舶安检时失去原则,置船舶、船员安全于不顾,收受红包,少写或不写缺陷;有的是在调查船舶碰撞事故中收取船方现金,接受宴请、娱乐,严重影响海事公平、公正执法。其中,涉及行政审批的案件最多,在所有通报的87宗典型案例中占53宗,约61%。个别案件涉及多个海事业务环节,如其中一个受贿案,涵盖了签证办理、现场检查、行政处罚等多个环节。二是从案件主体的年龄构成来看,年龄跨度较大,既有多年从事海事工作的老同志,也有刚刚加入海事行业的年轻人。
复杂性。一是小额交易。在所有涉案金额明确的64宗案件中,1万元及以下33宗,占52%;5000元及以下25宗,占39%;1000元及以下13宗,占20%。二是间接交易。随着监督的加强,权钱交易方式逐步从场内交易向场外交易转变,从本人直接出面到由中间人交易转变。如某海事处存在黄牛掮客从事中介,船舶到海事政务中心办理签证、申报的违纪违法行为,而执法人员减少与船方的直接接触,降低了被查处的风险;又如某海事局船员培训中心主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帮助船员培训中介人组织多期船员培训班并保证通过考试,暗地收受他人贿赂款,这类违纪违法行为难以察觉,给调查和取证带来了很大困难。三是期权交易。即从对眼前利益的追求发展到向对长远利益的追求转变。个别执法人员不与船方发生直接即时的权钱交易,而是通过将现在的权力用来交易未来一定的期望利益,这种“期权交易”方式表面上表现为正常的执法行为,视频监控、录音资料、明察暗访都很难发现不廉洁行为。
群体性。一是同一案件,多人参与。现场执法必须由两名及以上执法人员共同实施,这是加强监督制约,保证海事执法公平、公正、公开的有效措施。然而,一旦海事执法人员互相串通,便毫无监督制约可言,甚至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在案例选编中,就有6宗执法人员集体违纪违法的案件,比较典型的是“张某、方某、陈某参与违规营利活动案”,6名海事工作人员在未报告上级的情况下,擅自以集资方式入股某照相馆,所得收入由照相馆和海事处一起分红。二是同一单位,集体违纪。这类案件中,最为典型的是某分支海事局多名海事工作人员集体贪污受贿案。原船员科科长、船员培训中心主任张某,利用职务之便,帮助船员培训中介人组织培训班并保证通过考试,先后收受他人贿赂款共计63.49万元。为确保参加培训的船员能够顺利过关取得证书,他将贿赂款分多次向时任局长的刘某、主管副局长黄某、负责发证的船员科副科长黄某及工作人员杨某行贿,张某本人的受贿金额累计达15.7万元。案情暴露后,5人均依法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
当前海事系统违纪违法行为的产生原因
由于海事系统实行四级管理,基层点多、线长、面广,直接面向社会,与行政相对人接触频繁,加上我国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结构剧烈变动,利益格局剧烈调整,社会思潮剧烈碰撞,这些客观因素决定了海事系统违纪违法行为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概言之,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利益格局的调整导致逐利心理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改革关键期。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经受着商品经济大潮产生的种种诱惑的考验。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港口航运生产激增,海事监管任务艰巨,大大增加了职工的工作压力。从海事系统内部而言,管理体制机制正处在深化改革阶段,一些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经济实体规范后,职工收入有所调整,高房价、看病难、子女受教育等民生问题又增加了职工的经济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海事工作人员极易受到不良思想侵蚀,自己稍有松懈,便会走上贪污受贿的歧途。
2、思想观念的变化导致从众心理
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当事人必然有主观上的故意。人的趋利避害的本能,决定了人的自私性。著名的“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工作压力和经济压力的双重驱动下,海事执法人员如果放松警惕,缺乏自我约束,更容易暴露出“经济人”的特征。同时,由于海事执法点多、线长、面广,一些违纪违法行为如收取“好处费”等,在一些地区还比较普遍,加之每次金额也不大,如很多典型案例涉案金额只有一两百元,这就增加了执法人员的从众心理,错误地认为法不责众,收取“好处费”是“应该的”,“即使被发现也不会受到严重惩处”,这更助长了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蔓延。
3、监督机制的缺失导致侥幸心理
海事系统一直重视监督机制的建立。但由于海事执法有其特殊性,有时监督机制难以完全发挥作用。仅就现场执法而言,监督检查的抽样特性决定了海事执法人员具有比较大的自由裁量权,权力是否规范行使往往取决于执法人员自身,这就给留有了空间。同时,由于现场执法地点一般在码头、船舶甚至周边水域,在时间上、地理上不太容易受控,对执法行为的监督制约有一定难度,监督机制的缺失增加了执法人员的侥幸心理,个人私欲的膨胀极易诱发腐败行为。虽然现场执法要求必须有两名及以上执法人员共同参与,但也不排除执法人员相互勾结的可能。
海事系统违纪违法行为的治理对策
海事系统违纪违法行为,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影响了海事乃至党和国家的形象,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刹住。要认真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抓住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这两个工作重点,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多管齐下,不断提高海事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水平。
1、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加强思想教育
科学的理论指导正确的行动。作为具有行政执法权的水上安全监管机关,海事管理机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倡导“为民、务实、清廉”的海事新风尚,使海事工作人员自觉远离腐败行为。及时推出具有海事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大力宣传教育,引导大家广泛认同,构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防火墙”。持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培树一批遵纪守法、甘于奉献的模范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
通过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和海事执法人员举一反三、引以为戒,提高廉政风险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2、坚持以源头治理为根本,加强制度执行
近年来,海事系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预防腐败的规章制度,如“纪律,八项措施”,海事政风案件有奖举报制度,《直属海事系统工作人员处分办法(试行)》等。要发挥制度应有的规范、约束作用,关键是切实抓好制度的执行。一方面,要加强海事管理机构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担负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重任,要带头学习执行各项制度,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做到在标准上高于群众,在要求上严于群众,在行动上先于群众,做严格执行制度的表率,带动整个执法队伍依法行政和廉洁行政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要严厉查处违反制度行为,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震住一片、管住一段,不搞“区别对待”,不搞“下不为例”,增强制度的威慑力,使海事工作人员“不敢腐败”。
3、坚持以规范制约为重点,加强监督检查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推进海事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关键是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使海事工作人员是否严格执行和落实规章制度情况得到及时发现、纠正和查处,确保权力规范行使。实践证明,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监督制约的及时性、科学性、有效性。要进一步深化海事系统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建设,逐步推行海事业务网上受理和办理,接受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众对海事执法的监督,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全面推广执法窗口安装视频监控、现场执法全程录音等做法,使执法人员增强廉洁自律意识,自觉依法行政。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社会监督,逐步建立多方参与的监督机制,通过邀请不特定的第三方,如党风、政风、行风监督员等,以外部力量对海事执法行为进行监督、检查、评议。
篇10
近年来,江西省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数建设情况如表1所示,通车里程的不断延长,导致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建设资金压力大,建设融资困难
江西省位于我国中部,经济并不发达,而且车流量不多,导致高速公路投资回报率低下,缺乏投资建设的吸引力,而单纯依靠政府解决公路建设资金问题的可能性不大。就目前来看,处于江西省在建的高速公路工程要么是政府投资,要么是采用“建设、运营、转让”的方式建设,不过“建设、运营、转让”这种方式面临着较大的资金保障风险。江西省高速公路具有较低的投资回报率,社会融资难度大,而且收益好的线路并不采用“建设、运营、转让”这种方式,尤其对处于环境恶劣的高速公路工程面临着更大的融资难度[1]。
1.2监管分离、多元化投资,管理难度大
江西省高速公路监管分离,严重影响了后期的管理效率。一方面,建设方建设高速公路过程中将重点放在了成本控制上,而忽略后期管理。有些为便于后期管理而提出的修改要求,因对施工成本产生影响而被建设方刻意阻止,以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对待提出的修改意见。另一方面,管理方并没有修改高速公路建设方案的权利,看着建设方存在的不合理之处也无能为力。另外,多元化投资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融资难的问题,但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导致经营主体也出现多元化,增加了政府对其进行监督、管理的难度,消弱了政府在高速公路上的引导及管理作用,违背了江西省建设高速公路的初衷。
1.3存在多头执法现象,行政执法混乱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管理模式为多头管理模式,即,交通安全管理由省公安厅交警总队高速公路支队负责,而行政管理则由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负责,这种管理模式会产生很多问题:一方面,对高速公路实施监督管理时,交警的经费尽管由交通部门提供,但两部门执法人员的同时存在不仅会进一步增加管理成本,而且影响人力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两部门管理高速公路的职能有所重叠,在影响管理水平与质量的同时,挫伤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尤其在实际工作中,一旦发生问题两部门之间相互扯皮、推诿的情况经常发生,严重影响两个部门的形象[2]。另外,近年来江西省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卓越成绩,但公路上违规超载的车辆有所增加,不仅给高速公路质量造成较大破坏,而且提高了事故发生率,因此,改善多头执法模式,提高高速公路执法力度与水平尤为重要。
1.4养护体制不健全,养护工作落实难
对高速公路实施养护不仅能够使交通通畅,而且有助于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但通常情况下,高速公路养护一般外包给养护公司,导致后期的养护过程中出现较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两点:首先,养护公司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往往减少在高速公路日常养护上的投入,其养护质量可想而知。而且受通行车辆的影响,在第一时间发现路面病害等问题较为困难;其次,冬季除雪也是养护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为降低养护成本,养护公司几乎不会采用撒盐的方式进行除雪,而是使用除雪设备,对高速公路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如追究养护公司的责任,整个程序比较繁琐,期间会影响高速公路养护工作顺利进行,必然给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带来负面影响。上述问题在江西省高速公路养护过程中也经常发生,导致高速公路养护工作很难按照规范标准落实。
2江西省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对策
2.1不断完善高速公路管理体制
完善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涉及很多内容,重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施:⑴注重高速公路经营管理体制效能的增强。一方面随着我国高速公路投融资体系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一个融合了吸引外资建设、社会筹资建设、地方集资建设、政府投资建设的投融资模式逐渐被社会所认可,因此,江西省应结合自身优势及高速公路管理现实状况,灵活运用多种投融资模式,争取探索出适合江西省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另外,江西省也可尝试有偿转让经营权、收费还贷、贷款修路等方式进行投融资。就目前来看,高速公路管理以公司化经营并融入现代化企业制度,是未来高速公路管理发展的主要趋势,例如目前,由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资集团公司所经营的高速公路超过全省的80%,采用这种公司化管理模式,实现高速公路高效化管理,并实现事业单位向企业的改制,借助科学的管理理念与方法,从而推动江西省高速公路事业蓬勃向前发展[3]。⑵不断提高高速公路行政管理效率。为提高高速公路行政管理效率,防止公安交警管理部门与交通主管部门间出现相互推诿的不良现象,应增强高速公路行政管理力度,以立法手段明确一个执法主体,实现执法主体的统一,从而有效降低多头管理的风险。同时,结合实际、集中力量完成现有体制的改革,以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目前,江西省从全省高速公路管理的大局出发,设立了高速公路路政总队,实现省内高速公路路政的全面管理。⑶提高高速公路政府管制力度。随着江西省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省内高速公路越来越密集,地方政府参与高速公路管理的可能性不断提高。针对这一现状,江西省各级政府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规划,确保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与当地群众生活、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相适应。同时,注重运用法律、经济等途径,采用社会性与经济性的管制方式,提高高速公路行业的管理力度。尤其应通过确定、统一目标,对高速公路的服务及管理加以规范,有效解决高速公路网分散经营、路网分割的问题,提高高速公路整体管理水平。
2.2提高服务质量,实现统一管理
⑴规范高速公路收费管理。江西省要想提高高速公路服务质量,一方面应加强管理与监督高速公路的经营性收费。另一方面,提高收费过程中的透明度,以确保高速公路收费的合理与公平性。另外,在设置收费梯度的内容上,应从大众的需求着手,广泛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为江西省高速公路事业的蓬勃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4]。⑵政企分离,由集团公司负责统一管理。在高速公路管理过程中,要以客观实际为出发点,明确企业与政府的义务与权力,尤其应以相关法律为依据,支撑政府相关职能的实现。另外,针对当前江西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4000km的实际情况,要求管理更加专业化,而高速集团的成立实现了对省内高速公路的统一管理,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江西省高速公路专业化管理进程。⑶提高融资能力,建立融资退出机制。江西省高速公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融资难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高速公路行业的健康发展。为给今后高速公路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应注重构建融资退出机制,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与把握。面对高速公路未来严峻的发展形势,构建融资退出机制可有效调整江西省公路投融资市场结构。同时,也是高速公路融资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⑷还应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改革环境。一方面制定高速公路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引导与鼓励广大职工投入到高速公路管理事业中来,以提高高速公路服务与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应注重改革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即,应承上启下进行合理有益的探索。
3结语
- 上一篇:如何快速提高文学素养
- 下一篇:人力资源制度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