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范文

时间:2024-03-15 17:42: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篇1

一、“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现实意义

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立统一矛盾助推了国家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伴随着环境保护的不断深入已走过40多年历程,既有理论研究上的贡献,也取得了一定实践探索的经验。然而,面对"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生态文明建设却仍显疲软和力不从心。目前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究其原因虽然有自然和历史的原因,但究其主要原因是近年来经济迅速发展造成资源过度开发。同时也存在改革体制不够健全等原因。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这说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已构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已成为国家政府层面关注和重视的重要问题。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以来,学术界掀起了讨论构建生态文明制度的新热潮,学者们围绕"什么是生态文明制度?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怎样的生态文明制度?”对生态文明制度的概念内涵、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必要性和紧迫性、构建路径、框架结构进行了全方位探讨和研究,众所周知,不同历史时期和阶段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同,相应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也应呈显出不同的特点和侧重点。我国经济社会已步入"新常态”阶段,那么,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如何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新常态”?这理应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然而就目前来说学术界还没触及到这方面的研究,不少生态制度还相对落后,重要的生态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容尚需完善,制度体系有待深入探索和建构。首先,从研究的路径和方法看,现有研究由于缺乏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生态制度缺失缺位及凸显矛盾的深刻剖析,因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有待逐步优化。在研究方法上已有成果大多缺乏逻辑与历史、普遍共性与特殊个性、理论分析与实证调研、横向比较与纵向分析、量化指标考核和本质内容分析、宏观层面和微观层次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其次,从研究的视角和学科看,目前研究视角较为单一,如对经济激励机制的研究大多为针对单一制度的经济学研究,缺乏多视角、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共同研究,故很多研究结论不免带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新常态背景下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新常态”下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现实影响深远的实践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新常态”的来临,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必定会沿着纵深方向发展。首先,在理论层面上:第一,“新常态”下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必将成为学术界研究发展的动向之一。生态文明制度构建如何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保护的大逻辑,首要的是必须对生态文明建设地位进行重新定位。第二,应进一步拓展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研究视角,并丰富和深化生态文明制度内容体系。在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行研究时,必须摆脱单一的研究视角,加强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分析,开拓视野,借鉴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第三,应该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生态公平和环境正义的研究。生态公正和环境正义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理论前提和主要任务,只有重视生态文明制度中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的研究和探索,才能实现生态公平和环境正义。其次,在实践层面上:第一,应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研究及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目前对生态文明制度的研究大多是宏观上的探讨,抽象的规范性和理论性研究较多,而从实证角度进行具体制度运行及实效性的研究较少。第二,要加速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试点实验。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实践不断地检视已建立起来的生态文明制度,并进行经验总结,才能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第三,应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出发,加快"创建生态文明制度优先领域”的实践研究。生态文明体系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依托健全的体系来激励并制约个人行为,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因此新常态背景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显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实践价值。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特别是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深刻意义、现实依据和实践经验为依据,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生态缺位、法律制度缺失和体制弊端凸显为原由,探索了"新常态”视域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路径依赖和体系框架。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学界深入挖掘生态文明制度思想,更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搭建了平台,提供研究基础和方法论支持。

作者:夏广毅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学院

篇2

守护绿色任重道远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指出,绿色是内蒙古的底色和价值,生态是内蒙古的责任和潜力,坚守生态底线是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基本要求。在内蒙古辽阔美丽的土地上,各族干部群众对绿色的守护从未停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过去的一年里,全区完成营造林1511万亩,种草338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760万亩。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提高了禁牧和草畜平衡补贴标准。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6%,提高5.1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用水量分别降低6.5%和4.5%。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我区的1800多件环境事项全部办结。

数字的背后,一幅瑰丽的生态画卷正在内蒙古大地上徐徐展开。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区生态环境总体脆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一些环境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生态保护工作还处在“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历史关头,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任重而道远。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守住生态底线,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发展之路,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绿水青山的承诺掷地有声。

李纪恒书记在参加呼和浩特市代表团讨论时提出,要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国家园林城市,抓好生态修复,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完成好节能减排任务,让首府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市民更_心。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力度、铁腕整治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关于生态环境的建言热度不减。

常军政代表说,要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培育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铁腕整治环境突出问题,着力抓好总书记考察我区时提出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试点改革,确保兴安盟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只有健康的土壤才能生产健康的粮食,耕地的土壤污染是农产品质量不达标,甚至成为有毒有害农产品等问题的源头。”兰云峰委员认为,农业高投入、高产出模式,耕地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利用,造成耕地质量下降,必须减少化肥农药投放量、提高耕地质量,促进我区农业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本立而道生,本固而木荣。制度是生态文明的基石。继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之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紧跟着提出了这方面的工作安排。两会上,如何为美丽内蒙古撑起“制度屏障”,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

张锦明代表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就必须要完善生态红线和底线制度,严格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力度。他建议自治区制定出台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执法监管的具体办法,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推动草原生态持续好转。

乌云毕力格委员建议,在草原生态核心区压缩粮食种植面积,严格执行草畜平衡要求,利用合作社积极划分轮牧范围,促进植被恢复。

龚明珠代表建议,建立呼包鄂环境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共同推进黄河流域水源保护。

尹美英代表则建议政府出台林业保护工作相关政策,解决护林员护林难问题。

代表委员们相信,只要全区上下积极行动起来,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就一定能让内蒙古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人民更开心。

要让绿色富区惠民

美丽和发展如何实现双赢?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如何共生?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为内蒙古指明了方向:“全面推进绿色发展,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促进绿色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融合互动。加大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力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发展定位,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农牧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两会上,围绕绿色富区、绿色惠民这一热点话题,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石磊代表指出,在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大力发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比如政府应出台具体的扶持和优惠政策,支持企业依托独特的民族文化发展旅游业,注重打造旅游业产业链。

关于呼伦贝尔市旅游产业发展,徐锋委员充满信心:“不管呼伦贝尔26.2万平方公里土地下面埋有多少煤炭、石油甚至是黄金, 都不能与她地面上的森林、湖泊、湿地、草原和蓝天白云相媲美。不管呼伦贝尔地下资源可以为内蒙古贡献多少GDP,但50年乃至100年后,呼伦贝尔必定是一个以旅游闻名于世的好地方。”他呼吁,对呼伦贝尔旅游资源的认知、保护、开发,应尽快提升到自治区甚至国家层面。

付万惠代表说,锡林郭勒盟传统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拥有18万平方公里天然草原,发展现代畜牧业优势明显。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推进养殖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销售品牌化、服务社会化,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乎经济上的变革,更是一次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绿色革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以及“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正是着眼于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赵慧华委员说,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更要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导公众主动投身环保事业,这样,“内蒙古蓝”才能保持得更加长久。

篇3

一、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所谓生态文化,从狭义理解,是指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从广义理解,生态文化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它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保护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的一切活动和成果,也包括人们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可以说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文化,也是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先进文化。

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历史和认识等方面的原因,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发展成绩的同时,经济与生态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问题十分严峻,治理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破坏的速度,其中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在于社会公众的生态意识匮乏,参与程度太低,参与人数太少,生态文化还未成为大众性的自觉活动,而主要是一种政府行为。而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则使得人们陷入无法可持续发展的危机中。当人们面临这种危机的时候,就有必要重新审视人和自然关系,认识到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还必须承担人对自然进行保护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而这种义务和责任的形成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全新的文化,即生态文化。因此,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首先,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是人本身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公众的可持续发展,人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要想从根本上改善目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不良状况,实现可待续发展局面,关键是要使广大决策者、管理者和群众从只注重经济效益、物质消费的“经济人”变为“生态人”,只有当人们从文化的层面上来接纳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扎下根来,成为人类共同的信念和价值取向,进而转变为人的自觉行为。鉴于此,从文化的层面上认识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生态科学技术,弘扬生态文化,使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的共识,是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实施和健康运行的必然选择。

其次,生态文化建设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推动了人类文化的纵深发展,催生了生态文化,生态文化强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效结合、相得益彰,从整体上保证经济发展的后劲,有利于人类的长远发展和效益。同时,生态文化所具有的功能也必然会作用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这种动力产生表现为生态文化对人的思想、感情、心理、性格和行为,凝聚成精神的力量,作用于人的心灵,教化人,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促进观念的转变,激发人们自觉地投入到可持续发展活动中去。生态文化既是可持续发展的成果,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尺度。因此,积极发展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成功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第三,生态文化建设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模式。它对于生态问题蕴涵着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强调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的需要的满足:既要满足本地区、本国人民的需要,又不损害其他地区人民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二是通过社会机制和科学技术,对向自然界索取的行为加以限制,以保持对环境和资源的永久利用。三是保持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以及人类系统内部的协调。人是以文化的方式存在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成受一定价值观的影响,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当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历史选择的时候,与之相适应的必定是一种新型的文化——生态文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生态文化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可见生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必将从思想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实现。

二、建设生态文化的政策措施

生态文化重在建设,基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积极发展生态文化,让生态文化的基本精神指引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行动和决策,浸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提高公众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具有环保观念和道德,能够自觉地关怀和维护生态平衡的“生态人”,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突出提高全民生态文化素质,加大教育宣传力度。生态文化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特别是要促进人们生态意识的养成,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加强生态环境教育。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起人对于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要在人们心目中树起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要在人们心目中唤起关爱生物、善待生命的道德良知;要在人们的心目中重新扶起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等等。为此,要建立完善的生态教育机制,要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生态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等有关生态文化建设的科普知识,将生态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和千家万户中,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全民的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尤其要抓好学校教育的环节,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帮助学生树立环境生态观念、环境资源观念、环境道德观念。同时,还要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工作,使他们认识到为官一任不仅要造福一方,而且要造福子孙,造福后代,切不可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只有通过开展全民的环境教育,真正唤起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人们的生态伦理责任,唤醒人们的生态良心,帮助人们树立生态正义感和生态义务感,通过自觉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来遏制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才能使生态环境朝着有益于人类的工作、生活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2.突出勤俭节约,加大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力度。加强生态文化建设要以促进生态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为重点。生态环境既是人类生活的必要前提,也是人类生活的必然结果。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益于生态环境,而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则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损毁。在传统文化观的作用下,生活方式的价值取向是物质第一主义和感观享受第一主义,按照这种价值取向,无限制地追求物质享受和消费成为时尚,人们以大量占有高档商品和奢侈品为荣耀,以此炫耀自己的金钱、荣誉和地位。为了满足这些远远超出人类合理需要的要求,大量开采资源,耗尽森林、草原和土壤,污染水域和大气,表现出对大自然的贪婪,破坏了生态平衡。生态文化建设就是要摒弃这种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建立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即按照社会生态化的要求,培育支持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和生活能力,创建有利于生态环境和子孙后代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型生活方式。从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科学的消费观,提倡正确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态保护的关系,逐步形成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改变挥霍性消费观念和行为,提倡节约型消费、合理享受,反对无理性的过度消费和仅仅为了自己、为了眼前的极度享乐主义消费观。全民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有利于保护环境、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

篇4

根据协议的共建目标,顺德区力争在2016年底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指标要求,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全面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成为具有顺德特色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多管齐下”合作共建示范区

据了解,此次省环保厅与顺德区政府合作共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将从五大方面加大合作力度,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

一是创新生态文明制度。顺德区将建立和完善所有污染物排放监管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形成以排污许可证制度为中心的环境监管体系。同时,加快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制度的建立,加快推行环境监测社会化改革,并不断创新环境经济政策,健全党政领导班子及成员生态文明考核制度,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干部综合考核体系,实行问责制。省环保厅将支持顺德区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区域生态补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环境监测社会化、施工期环境监理试点。

二是优化空间开发格局。顺德区将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发展,根据环境承载力,严格控制开发强度,调整优化空间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空间、产业发展、生态安全格局。省环保厅则指导顺德区开展生态红线的划定,支持顺德区开展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的划定。

三是发展绿色循环低碳产业。一方面,顺德区大力引导优势传统产业升级,加快发展互联网、物联网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的生态化升级改造,推进落后产能淘汰,同时,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推行区域或社区循环经济综合性试点,在电镀、家具等重点行业探索建立循环经济生态示范工业园,全面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另一方面,省环保厅支持顺德区创建1至2个省级绿色升级示范工业园或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四是推进环境污染防治。顺德区将从推进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加快建设土壤生态安全监控系统、加快建设环境监管预警体系等方面进行多项优化与改革创新,而省环保厅也将对顺德区加快饮用水源地整合及水环境综合整治、VOCs达标整治试点示范以及黄标车淘汰给予支持,指导顺德区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建设环境监管预警体系。

五是建立生态文化体系。顺德区将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科普宣传、公共教育和专业培训,加大媒体对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注重保护和修复岭南水乡特色文化、古建筑等原生态文化,确保城市发展和历史文明的有效传承。省环保厅也将在顺德区开展公众、媒体环保宣教活动,以及绿色学校、社区和环境教育基地建设。

探索“顺德模式” 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

“省环保厅与顺德区政府合作共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对于创新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省环保厅厅长李清在签约仪式上掷地有声。

他表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顺德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率先创立了经济发展的“顺德模式”。近年来,顺德区以生态区创建为载体,积极实施“青碧蓝绿”十年环保工程,强化推进“美城行动”,在环保统筹机制、责任考核、生态细胞工程、环境网络执法等方面都有新突破,实现了生态环保工作的跨越式发展,也为省厅与该区合作共建生态文明示范区奠定了基础。

李清强调,省环保厅与顺德区政府共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主要目的是通过加强双方合作,推动顺德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和创新,为广东乃至全国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经验,形成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模式”。

对此,陈敏在接受采访时也透露,在顺德区建立生态文明示范区,一方面是顺德已有良好的工作基础,同时在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改造和环境质量改善等方面仍有很大空间;另一方面,顺德区已率先进行了大部制改革,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后,可向珠三角乃至全省、全国推广,并可发挥其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在签约仪式上,佛山市副市长许国对顺德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也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近年来顺德区在生态综合整治工作方面成绩显著,走在全市前列。2013年,顺德区在全年的环保考核排名中位居前列,并率先通过了创建广东省生态区技术核查。因此,佛山市政府对顺德区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充满信心。

顺德“蓄势待发”重点推进

笔者从签约仪式上获悉,根据合作协议,省环保厅与顺德区政府将会分别成立工作协调小组,并定期召开协商会议,省环保厅将在政策上给予全力支持,顺德区将把任务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在协议框架基础上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落实协议的项目安排、时间节点要求及具体工作措施,并抓紧组织实施。合作双方约定,要适时总结经验,及时加以推广。

对此,许国表示,顺德区与省环保厅共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将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系统工程。因此,既要立足长远,抓好规划,又应着眼当前,分步实施。现阶段顺德将重点开展四项主要任务:

首先,围绕共建目标,与省环保厅建立顺畅稳定的工作机制。顺德要在省环保厅的指导下,尽快搭建专门组织架构,为共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完善协商机制,充分借助省环保厅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及时协商解决在创建工作中所遇到的重大难题。

其次,加强统一部署,找准工作落脚点。顺德区环境管理委员会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抓好工作部署,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细处、抓到实处。并且,要及时总结,形成经验做法,为其他地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篇5

关键词:生态文明;土地整治;土地规划

Abstract: Land consolidation planning as optimizing land utilization structure, improvement of inefficient use of land, land restoration ecology strategic measures, the rationality, scientific or not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the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refore, in the preparation of land consolidation planning for the occasion, to explore the current land renovation planning ideas and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cept through to the various tasks of land reclama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scientific land planning, strengthening the regulation of land plann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uiding role land use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land reclamation; land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F301.2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继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并上升到政府施政纲领和国家理念后,党的十报告再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摆上重要战略位置,并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方面要求,而这些举措都与土地整治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土地整治规划编制中,如何充分利用土地整治治理国土的作用,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全过程,是规划工作者亟须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党的十七大、十对我国土地整理事业健康发展提出的新任务。

2 十提出的“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是对人类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党的十报告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明确了以生态文明建设牵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这是继党的十七大以后,再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摆上重要战略位置,也是立足于当前我国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高度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十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中,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并列,同时又与各项建设密切相关,融入各项建设之中的一项重要事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和前提,生态文明建设又要依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状况和水平。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关系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达到一定层次的产物。生态文明表现为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关系。生态文明的理念与实践,要求人们充分认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懂得人类生存既要利用自然又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再次,从历史上看,文明的发展与生态状况密切相关,文明的转型往往同时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型。当依靠掠夺自然、破坏生态的生产方式已经威胁到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根基时,生态文明的潮流就顺势而出,呼唤和推进着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转型,建设生态文明成为鲜明时代精神和人类共同行动。

3 土地整治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土地整治是一个由自然因素、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构成的典型复合系统,通过一系列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1]。土地整理的本质特征是调整人与地的关系,依据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需求以及资源环境的现实状况和科技进步的可能,对人地关系进行的统筹安排。党的十报告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出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署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四条措施都与土地整治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3.1 土地整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因素。

基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适度拓展土地整治的工作内容,使其发挥推动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作用,是党的十七大、十对我国土地整理事业健康发展提出的新课题、新任务。目前我国的土地整治已经由自然性工程转变为综合性社会工程,成为保发展、守红线、促转变、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和基础平台,土地整治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和节约优先战略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的土地整治已经整体性地表现出服务于生态建设的特征,而我国土地整治的工作重心已经逐渐转移到更加注重质量和生态上来,引入了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理念。生态文明新要求的提出,将使我国土地整治工作迈上更高的层次。尤其在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环境退化的严峻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土地整治的重要内容。未来的土地整治工程不仅是坚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更深层次上,是维护生态和谐、建设生态文明、保障民族生存安全的举措。

3.2 生态文明是土地整治的最终目标。

我国十余年来的土地整治历程证明,土地整治单纯追求面积增加,缺乏对生态因素的重视和考虑,不注重生态保护,将对项目区及周边区域的水资源、土壤、植被、大气、生物等环境要素及其生态过程产生诸多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只为生产目的进行土地整治与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土地整治作为人类社会走向文明进步路途上的工程手段,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规律,必须从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实施,在生态环境容许限度内进行操作,将追求生态文明作为终极目标。在土地整治规划与土地整治过程中,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贯穿于土地整治的始终,从生产能力可持续性、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工程设计合理性和运行管理机制的科学有效性等方面对土地整治进行全面评价。

4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方法

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导规划编制,关键要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在规划上加以落实。要在规划实践中不断探索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实现发展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不仅要包括结构调整和空间形态布局的规划,更要重视形态层面以外的软性规划;还应当体现当地的自然地理与历史人文有机融合的布局特点。既要寻求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又要统筹兼顾,促进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达到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实效性[2]。《全国土地整治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包括三方面: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的统筹区域土地整治,落实补充耕地任务和提高耕地质量为目标的农用地整治,以促进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和城乡发展为目标的农村建设用地和城镇工矿用地改造[3]。围绕《规划》确定的工作任务,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探索规划编制的思路和方法。

4.1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统筹全域土地整治。

把生态景观因素引入各级土地整治规划中,在战略层面上,落实好土地整治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途径。构建生态良好的土地利用格局,因地制宜调整各类用地布局,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空间格局。在城乡用地布局中,将大面积连片基本农田、优质耕地作为绿心、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景观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的宜居环境。土地整治规划开展并整合土地利用布局和调整、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景观提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网络、水土安全和乡村休闲旅游等规划,推进城乡一体化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国土生态安全。坚持整体论、系统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从区域整体、土地生态系统整体的角度出发加强生态建设,积极发挥土地整治整合资源、整合部门的优势,整体推进土地整治,将土地整治的范围向全域转变[4]。

4.2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农用地整治。

规划的大尺度注重生态板块和生态网络体系构建,中尺度强调景观多样性保护,小尺度加强土地整治的生态功能提升。做好主体功能区、林业和农业等相关规划的衔接,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实践的操作性。注重耕地、草地、天然林等基础性生态用地的保护工作,加快建设以大面积集中连片的森林、草地和基本农田等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屏障。在土地整治过程融入整体观念、全局观念和系统观念,充分考虑土地生态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相互关系,将景观生态、生态美学与土地整治原理与方法相渗透[5-8]。做好土地整治生态景观规划,将土地整治的重点转向以土地为核心的生态保护,达到提高农地永久持续生产能力、优化农地生态结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态平衡的目标。探索农用地保护与生态建设结合新机制,坚持保护耕地红线,进一步强化土地生态建设,统筹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地,优先保护自然生态空间,在保护资源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4.3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统筹规划乡村土地利用,优化农村建设用地布局,维系和提升地域景观特征,挖掘乡村景观美学和文化价值,保持农村特色和风貌,保护具有历史文化和景观价值的传统建筑,加强乡村景观特色保护。推进村庄土地整治,加强散乱、废弃、闲置、低效利用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加强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综合考虑农村产业结构现状和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建立适合本地种植、养殖等农副产品基地,合理安排乡镇企业布局。以科技为支撑,大力发展农村的循环经济、绿色产业、休闲观光农业,创新农村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设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有机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文明新农村。

4.4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城镇工矿用地整治。

以旧村庄、旧城镇、旧厂矿、城中村等低效利用的存量建设用地优化整合利用为重点,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处理好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全面推进土地、水和能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按照不同国土空间的特点,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进行城镇体系、产业发展以及人口的合理布局。合理确定城市用地规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利用河流、山体等自然形态作为城市建设用地隔离绿化带及生态缓冲区,构建山水相容的空间结构,充分发挥山体绿化对过滤空气、防护污染、调节城市温度、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9]。充分挖掘现有工业用地潜力,促进产业更新升级,引导工业集聚发展,突出特色项目的生态产业发展。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推进绿色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的路子,合理安排各行各业用地。

5 结语

土地整治不仅是坚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更深层次上,是维护生态和谐、建设生态文明、保障民族生存安全的举措。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与实施,需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其中,让土地整治行为进一步明晰方向、理清思路,落实土地整治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真正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成为建设美丽中国过程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韩霁昌.生态文明是土地整治的终极目标[J]. 中国土地.2012,4:46-47.

[2] 姜广辉,张凤荣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农村居民点布局调整和整理[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4:60-65.

[3] 贾文涛.土地整治有了新目标——《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解读[J]. 中国土地.2012,4:12-14.

[4] 李晓兵.转变利用方式 建设生态文明[J]. 中国土地.2010,11:19-20.

[5] 李典友.我国土地整理中的生态学问题与对策探讨[J]. 皖西学院学报.2007,2:31-33.

[6] 刘勇,吴次芳,岳文泽等.土地整理项目区的景观格局及其生态效应[J]. 生态学报.2008,5:261-269.

[7] 吴克宁,郑信伟,吕巧灵等.景观生态学理论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2006,12:300-302

[8] 安晨,刘世梁,李新举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6:68-74.

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 法制建设 公众参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高度阐释和全面升华。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法制建设是其根本保证。

完善生态立法

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既是生态文明的标志,也是生态保护的屏障。当前,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框架已基本上建立起来,环境保护法以及关于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森林草原、土壤、动植物资源、山脉草原、海洋保护等相关法律制度已基本具备。我国从科学和社会发展等多方面认识到了气候变化的巨大影响,已开始进行积极的应对。2005年通过了第一部《可再生能源利用法》,在这部法律的指导下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取得了很大成绩。我国参加了关于环境保护的国际条约和国际公约,尤其在控制全球气候变暖方面,中国致力于推动公约和议定书的实施,认真履行相关义务。

尽管如此,我国生态文明的法律形式和体系仍不完善,主要表现在:首先,现行宪法缺乏对生态文明内在要求的考虑,没有明确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指导思想;宪法也尚未明确规定公民“环境权”的概念。公民的“环境权”即每一个公民都有在良好环境下生活的权利,而且公民的环境权仅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之一,应该被法律认可并受到法律保护。①同时,环境基本法的应有地位没有得到立法确认,现有的单项自然资源法中,也没有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主要的立法目标。其次,环境污染、生态保护方面法律法规不健全,制度规定也过于原则性。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只涵盖了污染防治和环境资源保护,且内容主要集中在污染防治上,缺少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规定;对于电磁辐射、光污染等方面尚缺乏全面系统的法律规定;更缺乏专门针对农村环境保护的规定。第三,缺少保障实体法实现的程序立法。

建立健全我国的生态法律制度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要务。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完善立法:一、把“生态文明、环境权”写入宪法,确立生态文明的宪法地位,确立公民环境权作为基本权利,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从根本上保证生态文明健康发展。二、调整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倡导人口与生态相适应,经济与生态相适应,把生态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上。三、制定有关土壤污染、化学物质污染、生态保护、遗传资源、生物安全、臭氧层保护、循环经济、环境损害赔偿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四、修改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将《环境保护法》修改为《资源环境保护法》,增加自然生态保护方面的内容,增加自然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监督机制,使其真正成为污染防治、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保护的综合性基本法律。五、在各种经济立法中突出生态环保型经济的内涵,使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在经济法中得到充分体现。

规范生态执法,严格生态司法

目前在资源环境保护的执法过程中,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打击不力,执法不及时、不到位等现象。具体表现为:一、在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中,存在人治大于法治、关系大于原则、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的现象。二、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存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现象。三、对于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存在随意使用自由裁量权、“开口天大,闭口碗大”的现象。四、地方的环境监察机构片面强调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不敢碰硬、不敢执法、不愿执法。五、存在“重视被动执法,轻视主动执法”现象。六、存在放松日常监管,依赖专项行动现象。上述情况不能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要消除这种现象,创造良好的生态建设执法环境,必须加大执法、司法力度。

提高执法人员生态保护方面的执法水平。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直接决定着法津是否能被准确执行和适用。应该对执法人员进行有关自然资源、环境知识及其他法律知识的培训,增强他们对生态法律保护的责任感、使命感,提高他们重视生态保护的自觉性、主动性,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提高执法水平,在生态法律保护方面做到执法的正确性、合法性、及时性、合理性及公正性。

完善环境管理模式。目前我国的环境管理模式是分割的,如工业污染归环保部门管,农业污染归农业部门管,污水处理归建设部门管……权、责、利不统一,使治理的行政成本极高,应健全管理机制。首先,建议组建资源环境部,将国土资源部与环境保护部合并成立资源环境部。由资源环境部统一行使监管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职权。其次,地方环保系统实行垂直领导。为了更好地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执行环境法律规范,落实党和国家的环境政策,地方的环保系统应实行垂直领导。将各级地方环保执法部门从同级人民政府独立出来,实行环境保护的垂直管理体制。②

建立健全生态执法、司法保护的组织体系。生态问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复杂性,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运用大量的自然科学知识。为了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国家执法、司法机关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组织处理生态案件,以提高生态执法、司法保护的质量。③

严格落实生态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违法超标排污主体和生态资源破坏主体的处罚力度,严惩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强化依法行政意识,规范环境执法行为,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加强对破坏资源环境刑事责任的追究和对环境执法活动的行政监察,实行执法责任追究制。

普遍开展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活动,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自开展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活动以来,已经出现了一批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造了成功的经验。例如,河北省廊坊市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中等城市和ISO14000国家示范区,被国际组织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表彰为全国首批保护臭氧层示范城市,人民群众从中得到了丰厚的环境实惠。在生态建设中,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弘扬了生态文化,还发展了生态经济,提升了综合竞争力。

随着公众环境意识、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提高,人们逐步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存环境,关系到每个公民自身的生存和子孙后代的利益,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人人有权。因此,要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度,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规范和完善环境污染听证制度,使公众能够通过适当的机会、手段和途径参与环境法律监督。同时,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每位公民都有资格和权利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实现全民参与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制度。建立完善公众参与制度以保证环境法律得到有效实施,推进生态文明进程。

完善生态环境补偿和法律援助机制

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环境补偿的法律制度。据国家对外的中国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的危机与转机(2008)》的资料显示,一些地方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早已超过了环境容量。中国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前景任重而道远。建立和健全生态环境破坏补偿的法律制度势在必行。环境补偿是侵权主体因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需要修复,依法承担物质给予责任的制度。在经济活动中,由于开矿造成地表塌陷、山体滑坡、耕地破坏,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造成大气污染、江河湖海水质恶化,以及违法狩猎造成野生动物快速灭绝等,都应该给予补偿,但是谁来进行追究,谁来承担法律责任,标准如何,法律均未明确规定;更谈不上补偿标准、追究责任的途径、被追究的对象和追究的方式。因此,在国家尚无统一规定的情况下,环境保护部门应制定、实施生态环境补偿的政策,或由地方立法机关制定若干地方性法规,积累经验,不断完善和推广。国家还应建立法律援助制度,给困难者以帮扶。污染受害者处于弱势,生态破坏方往往属于强势,国家应该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开设权利保护中心,建立环境维权律师援助队伍,帮助受害者维权,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法律的实施需要公民的守法。要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强化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的全方位生态教育体系,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各种创新宣传手段广泛宣传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和价值取向,从而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守法意识,进而自觉遵守生态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综上所述,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保护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加强生态法制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进程的根本保障,要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协调发展。(作者为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 张慧欣:“论公民‘环境权’的确立及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的赔偿”,《法学》,2004年第6期。

篇7

关键词:生态文明;村镇;建设

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之后,党的十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更为系统的蓝图。生态文明村镇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重要支撑。

1生态文明村镇界定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良性运行机制,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通过物质生产层面、机制制度层面和思想观念层面的努力,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新型文明秩序。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村镇是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为一体的新型村镇。生态文明村镇是村镇民众生态意识强、村镇生态产业发达、村镇生态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形态载体。建设生态文明村镇,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村镇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依靠科技进步,克服工业文明和传统农业生产的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生态文明村镇建设不仅包括人类在村镇生态问题上所有积极的、进步的思想观念建设,而且包括生态意识在村镇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延伸和物化建设。

2西部生态文明村镇建设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1)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多重制约。对于乡村人口占多数的西部地区而言,建设生态文明村镇就是建设区域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之一。许多西部地区民族种类众多,以农业经济为主,而且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低,村镇建设基础差,发展能力不足。生态文明的原理表明,乡村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具有两重性特征,即矛盾性与同一性共存。生态文明村镇建设需要调整二者的关系,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但是,由于人们对经济与生态关系问题的认识不足,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力度不一,一些乡村的生态环境很差,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有些乡村仍然向大自然开战,继续破坏环境,生态灾害不断,一些山区交通闭塞,信息不灵,思路不活,虽然生态环境较好,但是没有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社会事业,需要社会支撑,但是,目前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的融合度还较低,许多地方尚未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乡村干部建设乡村生态环境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有的甚至对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视而不见,不少地方对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差,既没有危机感,也没有责任感,更谈不上生态道德规范,生态教育难以深入乡村。

(2)生态功能衰退问题仍突出。经过多年的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西部地区森林面积虽有增加,但林分质量不高。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草地退化严重问题仍不可忽视。

(3)毁林开荒、过度垦殖的现象仍然存在。西部地区人地矛盾日趋突出,山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过大,人居适宜环境范围小,人均耕地少,人口与环境、资源的矛盾极为尖锐,陡坡地耕作面广量大,治理困难。

(4)乡村环境污染问题仍未能得到根本消减。由于乡镇企业、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农药、化肥、农用薄膜的不合理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再加上城市污染向乡村的转移、发达地区污染产业向西部地区的转移,使西部乡村环境污染问题仍未能得到根本的消减。

(5)生态灾害频繁。西部地区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率高、损失重,尤其是干旱、洪涝、地震、泥石流和滑坡等灾害十分严重。

所以,西部地区生态文明村镇建设面临着要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的双重目标和任务,如果没有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将会重蹈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所走过的先发展,后治理污染的代价惨重之路,所以我们一定要谋划生态文明村镇建设的思路。

3加快推进西部地区生态文明村镇建设的对策

3.1充分发挥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作用

生态文明村镇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是环境保护问题,更是社会发展问题,需要充分发挥生态文明村镇建设的主体作用。生态文明村镇建设的主体是村镇居民、企业和政府。村镇居民和企业是生态文明村镇的直接建设者和受益者,政府是生态文明村镇建设的策划组织者、生态文明村镇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提供者。西部地区建设生态文明村镇的基本路径应该是:通过制度设计和制度规范,实现村镇区域内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为此,生态文明村镇建设主体要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村镇要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基础设施,倡导和实行科学消费模式,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3.2生态文明村镇建设规划要先行

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生态文明村镇建设的关键,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课题,应当列入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一计划,统一实施,统一考虑资金;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支撑生态文明村镇建设的基础,在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同时,要促进村民素质的不断提升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此,科学的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和生态建设规划是关键。经济发展思路及规划方向上,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发展观光农业;发展生态旅游;发展生态化工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生态规划中,要制定生态乡镇的指标体系,如森林覆盖率、绿化覆盖率、饮用水卫生率、垃圾清运处理率、空气优良率、人禽粪便资源化率、污染整治和生态保护情况,乡镇环境基础建设及清洁生产战略等。

3.3发挥民族生态文化的教化功能

西部地区众多的民族养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有不少是属于民族生态文化。对自然的敬重是许多民族的风俗文化,这就是民族生态文化。西部地区各民族都曾经产生过朴素的环境文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这些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汇聚和传承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和做法,这种民族生态文化不仅表现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尊重,有着崇尚天然、天人合一的价值尺度,而且还包括了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愿望和价值标准,所以在生态文明村镇建设中,一定要充分挖掘这些有利的民族传统文化因子。

3.4加强生态制度建设

制度是保障生态文明村镇建设的基础。再好的设想如果没有制度作为保障,那只能是幻想。生态制度建设包括法律法规生态制度建设,生态化的政策制度建设,生态运行及激励约束机制设计等。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环境。

总之,只有严格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在生态村镇建设中充分发挥各建设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人类才有可能朝着生态文明目标不断迈进。

篇8

那么,建设生态文明有哪些重要性呢?

第一, 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良好,维护和改善人的生存发展条件,使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为此,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第二, 建设生态文明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同时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道,构成了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政治保障、精神支撑和生态条件。如果对自然资源过度索取,对生态环境污染破坏,必然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将破坏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立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创造一个符合人们内在需求的环境,使人获得稳定感、安全感、满足感和充实感,从而促进人的身心更加平衡,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更加和谐。

第三, 建设生态文明是维护生态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由于长期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我国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人均资源紧缺,耕地、淡水、能源、铁矿等重要战略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和1/3,水、大气、土壤等污染严重,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碳等主要污染指数已居世界前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加之气候变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物种灭绝等生态危机,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必须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与消费模式,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支撑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为了完成十提出的四项任务,我们要着重把握好以下两点:

第一,转变发展理念,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设生态文明,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政绩观,充分认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要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任务;要进一步完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健全干部考核任用制度,把对干部的基本考察和政绩考核统一起来,把政府自身考核与人民群众满意度考核统一起来,对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履行职责、落实政策好的给予奖励,对因决策失误、监管不力造成重大污染事故的严肃追究责任。

篇9

关键词:共生论; 生态文明; 和谐; 制度

中图分类号:C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CN16-1487(2013)02-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十报告则进一步强调:“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从两个报告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重视,对生态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要求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一、人与自然是共生的存在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是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新文明形态。与以前的文明模式相比,生态文明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的状态,是人类文明形态、文明理念的重大进步。在全球化时代中,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转型和升华,目标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社会共生论在形式上借用了生物共生论的某些概念,实质是为研究社会共生现象而建立的一种社会哲学理论。[1]社会共生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任何人都生活在社会共生系统之中。社会共生关系不只存在社会某个方面,而是遍布存在于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公共、私人等所有领域,其表现形式更是千姿百态。没有共生,也就没有人的存在。社会共生关系的三大要素包括:主体、资源、约束条件。 [2]每一个人都是共生系统中的一员,而社会则由各个层面的共生系统所组成。社会共生的基本机制是斗争和妥协的相互作用,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寻求资源并发生联系,为了获得更多资源而发生斗争,因为需要对方又达成妥协。但人们之间的斗争和妥协都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和谐共生。“资源”是社会主体之间建立共生关系的纽带,各利益主体要达到和谐共生的目的,就要在合理的“度”的范围内分享资源。当然,最基本的“度”就是能够维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了生存,人要向自然索取资源,索取必然会破坏现有的自然状态。因此,必须将破坏程度控制在自然的修复能力之内,方能维护生态的平衡。

人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永远不能离开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人与自然不能和谐共生,人与人之间怎么能达到和谐共生?正如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所说的:“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载体,破坏了自然这一载体,也就是破坏了人类社会自身。因此,要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就好要保护好自然环境,要建设生态文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幸福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建设生态文明,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

二、人与自然共生关系的现状

生态文明建设之所以要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各方面和全过程,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仅仅用了30多年时间就完成了别的国家一百多年才能达到的经济业绩,但与此同时,别国百多年纷纷出现的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和环境问题在中国这30多年也以压缩形式集中出现了。我们在创造巨大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环境危机,以致发展不能持续,我们的生存环境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自然资源的特性与人的需求之间的矛盾。自然资源是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的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或能量。自然资源具有有限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征。以能源需求为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很快,但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之路,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发展模式对资源的损耗和环境的破坏十分严重。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从1990年到2001年,我国石油消耗量增长100%,天然气增长92%, 10种有色金属增长276%。我国人口众多,然而地大而物不博,石油储量仅占世界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这些有限的资源储备难以满足我们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能源与资源储备的不足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增长和未来的发展。今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将越来越依靠进口。因此,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我们的生产规模要适中,资源的开采量不应该超过环境的供给量或资源的可再生的量,我们要适度利用自然资源,防止资源耗竭,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2、环境的日益恶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30多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 一次能源(以燃煤为主)消耗大幅上升,使得环境日益恶化。据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的一份报告,世界上污染最严重20城市里包括有16个中国城市。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也会给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同时,环境污染往往不易被察觉,被发现的时候往往就是污染已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产活动。比如空气污染造成呼吸道疾病增加;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威胁人的身体健康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会带来健康问题,更会造成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是要调节好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使得人与自然在和谐共生。因此,可持续发展只有在生态文明的中才能实现。同时,只有在可持续发展中建设生态文明才是具体的、有意义的。可持续发展目的在于缓解人与生态之间的紧张关系,既注重经济增长又重视生态保护,使经济发展与生态同步进行。

3、“人类中心”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3]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促使我们反思传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以破坏自然、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以“人类为中心”的发展模式是非理性的,经济发展不能无视自然规律,人类自我的利益不能损害自然的内在价值,和谐共生、可持续是人们对经济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共识,生态文明理念呼之欲出。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但是,我国的经济增长是以牺牲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的。这些损失可能需要我们几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去修补和补偿也未必能够复原。我们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全方位的,无论是水质,空气还是土壤,都已遭到污染与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已经非常有限,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难以为继。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全球化时代工业的健康发展,要求高水平的文明形态与之相适应。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优化人与自然的共生状态

从“节能减排、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到“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路径,这样的历史性跨越,既有现实的挑战也有人民的期盼。在温饱问题还没解决的时期,我们是不会把生态文明作为一个重点考虑的对象。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我们越来越感觉到,物质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没有污染的空气、干净的水、放心食品也是幸福生活的必需品。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树立生态文明新观念,如果再不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我们的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自然为代价。这就要就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第一,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逐渐实现了解放,不再单纯的依赖自然而是能动的改造自然。人与自然是对立的统一。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只看到了人与自然对立的一面,片面强调人的能动性,忽视了人与自然统一的一面。作为生态系统的自然,是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和价值观念的。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明确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大自然的保护,进而才能理解自然、感恩自然、保护自然。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我们将和谐共生的核心价值贯穿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置之中,同时也贯穿于处理人与人、代与代、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关系中。一般来说,经济效益会立即显现,而生态方面造成的损害需要几年甚至几代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现代化也必须是生态的现代化。发展与现代化目前仍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前进方向,但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发展是长远的,不能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和危害人类共同的家园为代价;现代化也是长期的过程,不能以牺牲某些弱小国家或者群体的利益、消灭文化或生物多样性为代价。

第二,转变发展方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共生关系。社会共生论认为,合理的共生关系是指合理交换、分享和竞争资源。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无节制的向自然索取资源,违背自然规律去换天改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十报告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既是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具体落实,两者缺一不可:资源节约了,有利于环境友好;环境友好的社会,资源的产出率一定会得到提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在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较大,基本上消耗了全国70%的能源资源。所以党的十报告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要转变发展方式,就必须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融为一体。

第三,加强制度建设,优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约束条件。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是由主体、资源和约束条件三大要素构成。优化约束条件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共生关系的改善。对我们当前而言,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通过制度的约束,促使人们优化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首先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立法工作。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纳入法治的轨道,使这项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以制度的刚性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其次要建立资源保护制度。比如建立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等。同时,根据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建立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生态文明建设说到底还是一个利益关系问题,必须处理和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减少阻力,使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最后要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奖惩机制。把资源消耗的投入产出比、环境损害的程度、生态效益等都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将绿色GDP作为政府部门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第四,推行公民道德教育,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目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在竞争中,物质的东西因其有形和能被指标化,人们可直接感受到它的作用而具有价值优位。而隐藏和渗透在这些物质后面的精神、人文或者道德方面的因素,则因其无法衡量或无法转化为物质利益而被淡化。这种物质至上的价值取向,已经引发了浪费资源、过度消费等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在全社会推行公民道德教育,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我们必须认识到,生态环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公共财富,需要大家共同珍惜和呵护。优良的环境,即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未被沙漠化的土壤,是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样重要的公共社会财富。优化人与自然的共生状态,是我国转型发展的需要,更是人们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愿望,因此,十报告中提出“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愿景,才会引起如此强烈而广泛的共鸣,开启新一轮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潮。中华民族既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文化传统,又有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深刻反思,展望未来,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将更加尊重自然规律,更加依靠发展方式转变,更加突出制度保障,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胡守钧. 社会共生论[ M ] .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第3页.

[2]胡守钧. 社会共生论[ M ] .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第6页.

篇10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审计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加,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突现。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国家治理领域的热点问题,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逐渐被各级政府所重视。本届政府提出的国家治理的目标之一是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政府组成部门的国家审计部门,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政府审计类型之一的政府环境审计,具有独立的监督和评价职能,具备权威性和强制性,在政府保护和管理生态环境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政府环境审计的关系

政府环境审计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政府审计是国家治理和建设重要工具,政府环境审计是国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个系统工程中,政府环境审计通过审计的监督、鉴证、评价职能,发挥其揭示环境问题、评价环境管理效果、监督环保资金使用和环保政策执行的作用,以促进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保障国家环境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政府环境审计的目标是实现生态文明。环境审计要以实现生态文明为审计目标,通过审计监督达到遏制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等危害环境的行为、促进推行科学、有效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污染治理措施,保障环境保护建设项目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下研究政府环境审计,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构建新的环境审计模式,有助于解决我们政府环境审计目前存在的问题,更有效的实施政府环境审计,发挥政府环境审计在我国国家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促进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

二、生态文明建设对政府环境审计的新要求

近年来,我国审计署和地方各级审计机关积极组织实施节能减排、水污染防治、退牧还草、土地管理和污水垃圾处理等多项环境审计项目,在污染防治、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如何进一步发挥政府环境审计在国家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生态文明建设对政府环境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在政府环境审计工作部署上,应提高责任意识、增强忧患意识、加强宏观意识。党的十做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作为国家治理“免疫系统”的审计机关就应当以人民福祉、民族未来为己任,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在审计工作中坚定资源环境保护优先的理念,加大环境审计力度,时刻关注生态环境底线和红线,将政府环境审计的工作思路统一到生态文明建设这个系统工程上来。

二是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到各项审计工作,使环境审计内容常态化I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观,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整合审计资源,提高环境审计效率,增强环境审计效果。

三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环境审计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加强对重大生态建设工程项目和特殊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因为环境风险存在于项目建设的整个周期,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介入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对项目全过程监控、全方位跟踪,通过审计预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从而防控环境风险,保障环境安全。

四是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审计应以环境绩效审计为重点。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政府环境审计工作应该更加关注各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资源的节约和良性循环使用、落后产能的及时退出等,仅仅依靠环境财务审计和财务合规性审计远远不能实现这一目标要求。环境绩效审计是目前政府环境审计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更高层次、更全面的审计,涵盖了审计的鉴证、评价、监督职能。

三、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实施政府环境审计的途径

(一)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在政府工作部署上,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增强环境问题忧患意识。彻底摒除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重经济指标轻环境指标,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片面增长和税收增加的错误理念。要有宏观意识、整体意识、全局意识,在环境问题上要坚决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壁垒,重视环境审计和环境审计结果的执行,积极的配合环境审计,对环境审计查出的问题要积极彻底的整改。

(二)加强政府环境审计制度建设

政府环境审计的基础和前提是制度建设。我国应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让政府环境审计有法可依;应该在国家审计准则中增加环境审计的内容或者单独制定环境审计准则,以明确政府环境审计的对象、程序、范围、内容、具体实施、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合作关系、法律责任等,作为政府环境审计的工作指南:应该建立环境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统一环境审计的评价标准,作为环境审计的技术支撑,提高审计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防范审计风险。

(三)构建政府环境审计大格局

1、环境审计常态化。一是在审计项目的安排上,审计机关要将环境审计项目纳入审计项目年度计划中,每年安排环境审计项目。二是将环境审计的内容融入到所有专业审计当中。企业审计要关注企业环保主体责任的落实情况、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推进情况、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情况等;金融审计要关注金融行业的信贷资金投向是否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执行“绿色信贷”政策,将生态保护、污染治理效果和符合环境检测标准作为信贷审批的重要前提;财政审计要关注有关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生态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r,关注财政支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投资审计要关注建设项目是否执行防治污染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投产的“三同时”制度,关注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运营情况;经济责任审计要关注领导干部在生态环境方面的经济责任,关注投资决策失误和管理不当造成的环境问题、节能减排的指标和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是否完成以及招商引资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多部门联合审计。环境审计项目要更好的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争取与生态文明建设直接相关环保、规划、国土、财政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打破壁垒,实现跨部门合作。常态化的环境审计项目,可以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成果开发利用机制等,共同协商解决环境问题的办法、探讨保护资源环境的措施,提高政府相关部门对环境审计的认可度,从而充分运用审计成果,提高环境审计的质量、效果和效率,发挥环境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有的作用。

3、全过程跟踪审计。加强对重大生态建设工程项目和特殊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要求审计人员介入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对项目全过程监控、全方位跟踪,通过审计预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从而防控环境风险,保障环境安全;加强对重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将政策措施的制定与贯彻落实情况紧密结合起来,及时发现环保政策措施不合理、不科学、不能适用于实际的问题和漏洞,进行修正和弥补,再将完善后的环保政策措施拿到实践中检验。环境审计的关口前移,可以从源头上把关,减少资源环境的损失,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