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型经济管理范文
时间:2024-03-15 17:41: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新型经济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构建
社区是社会的组织细胞,也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国家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又以新型农村社区为战略基点,农村社区建设的提出,表明我国乡村社会治理方式及基层组织、管理与服务体系的重大转型,从村民自治过渡到社区自治、从行政和生产共同体迈向社会生活共同体,管理方式也逐步从政府主导的单中心治理转变为政社分工与合作共治的多中心治理。
一、新型农村社区的概念
所谓新型农村社区,是指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由若干行政村合并在一起,通过集中规划,按照统一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搬迁合并,统一建设新的居民住房和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组建成新的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也称为“中心村”),形成农村新的居住模式、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格局。并在此过程中让农民主动交出原来的旧宅用于复耕,提高土地生产效率,实现集约化经营,从而让农民既不远离土地,又能享受城市化的生活环境。
二、随着农村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社区管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1、思想观念滞后,管理体制不健全。许多干部群众对农村社区建设还比较陌生,主动参与意识不强,认为农村社区建设是图形式走过场。许多农村社区并没有专业的管理机构,多数还是以村务管理老办法来对待,社区管理不到位。大多数村干部没有受过社区管理的相关培训,甚至从来没有接触过社区管理,容易以老眼光来看待新问题,缺乏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和方法
2、领导重视不够,工作机制尚未建立。有些地方在农村社区运行机制上,村级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弱,没有形成便捷有效的社区建设的参与机制。
3、公共服务薄弱,服务水平不高。城市居民通过城市社区享受到了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等公共服务。与城市相比,农村社区还没有纳入市政管理范畴,不能享受城市社区待遇,农村公共服务提供上仍显不足,如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以及农民群众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便民服务资源相对比较薄弱,没有从根本上实现乡村管理服务向社区管理服务的转变。
4、社区意识淡薄,居民文明程度不高。社区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管理办法和创新意识,且“行政化”色彩较浓,其管理方式、活动开展、服务实效等均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虽然不少地方都配备了大学生助理,对社区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有所提升,但仍不能适应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管理的需要。
5、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于城市。目前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投入与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很大不足。一是政府投入不足。二是村级投入不足。三是社会投入不足。
6、社区文化缺失,业余生活单调。
三、实现农村社区有效管理的创新及路径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以生活方式转变带动生产方式转变,因此,新型农村社区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就在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方式方法、路径选择。深入推进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农村社区。
1、建立健全农村社区领导机制。要将农村社区建设作为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将农村社区建设经费纳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建立稳定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
2、积极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体制。以村民自治为基础、将村民自治引入社区建设,使村民在政府组织开展的各项社区建设活动中享有话语权、参与权,这样必然有助于调动村民的参与积极性,切实提高农村社区管理水平。
3、培育公民意识和社区文化中有所作为。在社区管理模式上,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寓管理于自治之中,发展公民意识,培育社区文化;社区一般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社区文娱、体育、科技、教育服务;社区环境整治。并使志愿服务及社会工作参与到新型农村社区的服务、文化活动和协调、以促进社区内的公共参与,从而培育社区居民的公民意识和社区文化,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居民的幸福感。
篇2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农村经济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经济管理的需求,管理人员必须要在经济管理过程中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扩大管理范围。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还应该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让群众参与到经济管理当中,多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进而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
一、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也得到了迅猛发展,而且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从农村经济管理现状可以看出,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农村经济管理制度还不健全,而且管理制度缺乏针对性,无法解决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今,农村经济结构日趋复杂,农民增加收入的途径正在逐渐增多,这也给农村经济管理增加了难度。在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经济管理无法充分发挥出作用。
(二)土地制度不健全
在很多地区,土地制度也不够健全,土地产权比较混乱,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在农村,很多土地都是荒废状态,这些土地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这对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有很不利的影响。农村地区土地制度的不完全,导致国家其它政策的实施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案例:王庄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也很便捷,整个村庄拥有575口人,村庄以养殖业和种植业为主,经济状况相对稳定。但是,随着王庄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地区人数不断增多,人口的流动性也比较大,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很多土地上堆放着生活垃圾,大量废水被排入荒地中,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这不仅严重影响了王庄村经济的发展,也给该地区经济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增加了经济管理工作的难度。种植业是王庄村农民增加收入的途径之一,但是现在大量的土地被荒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们的经济收入不断下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三)资金利用率较低
虽然国家比较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国家对农业种植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农民收入一直不高。国家对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相对分散,降低了这部分资金的利用率,也出现了资金浪费的现象。
二、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增强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
在新形势下,要想加强农村地区经济管理工作,提高经济管理水平,首先要增强农村地区人们的经济管理意识,贯彻落实国家经济管理政策,解决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其次,经济管理部门应该鼓励农民参与到经济管理当中,管理人员也应该多听取农民的意见,从农民的实际出发制定经济管理方案。最后,国家和当地政府应该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国家也应该不断制定和完善经济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农村地区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保障。
(二)提高资金利用率
在新形势下,国家还应该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事实上,农村经济管理的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要想增加农民的收入,就要不断增加农民增收的途径,首先,国家要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制定和完善农民补贴政策,增加农民的收入。其次,国家还应该结合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调整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结构,鼓励群众自主创业,进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最后,国家和经济管理部门还应该在农村地区建立合作社,增加农民增收的途径。
(三)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在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农村地区经济管理工作质量有很大影响。要想加强经济管理工作,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就必须加强经济管理人员培训,不断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而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管理正在向信息化发展,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提高经济管理工作效率,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篇3
关键词:新型农村;农业产业化;经济管理;职业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农业发展中的产业化发展不断全面推进,我国政府重新调整农业产业发展以及农村经济发展思路,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理念,解放农业劳动生产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专业的农业技术人才,同时也需要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以及具有丰富经验的人才。本文就农业产业化发展与新型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培养进行分析。
1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
目前,农业产业化发展与新型农村经济管理中需要的职业人才主要为三种类型:
1.1乡镇企业经营管理者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乡镇企业不断崛起,这就有效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同时也能够产生许多的新型农民以及农业企业家。但目前我国乡镇企业中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其组织管理落后,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还有待提高。随着多样化的管理模式在乡镇企业中的运用,一些产业集群、创业就业以及科技创新型的乡镇企业不断涌现,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乡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这些企业需要不断引进具有丰富经验并且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经营知识的高端管理型人才,进而在乡镇企业中发挥作用,更好地管理经营企业。
1.2新型农村组织经营管理者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型的农村组织机构需要不断加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在经营模式以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求下,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需要在生产中实现“产销一体化”,有效拓宽农业市场,生产中实现规模化,经营组织中实现品牌化,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平台,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服务。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新型农村组织需要具有丰富技术知识且善于管理、懂管理的领导者,提高组织的管理和经营水平。
1.3创业型农业管理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全面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能帮助农业经营者从传统的养殖种植业中脱离出来,根据他们所在地的环境、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形成乡村与农业旅游业,更加细化了农业经营者的职责。对于这些创业型的农业经营和发展来说,具有经营和管理能力、掌握丰富的农业生产技术、了解市场信息收集以及成本核算知识技术、能够对生产和产后商品安全技术进行研究的管理经营者是十分必要的。
2培养农业产业化发展与新型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的对策
2.1正确认识农村职业教育
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看,通过农村职业教育进行人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其能将农村的劳动力转变为非农化人才,同时培养更多具有经营管理技术和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新型农民。城乡一体化全面推行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为农业发展培养更多具有经营管理技术和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新型农民。目前,为了能够提升农业在市场上的整体竞争水平,我国需要发挥农村职业教育的主导作用,加强职业农民的经营能力和管理决策能力,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农村职业教育需要充分了解“三农”的作用和本质内涵,明确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人才的技术能力,使其能够在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基础上,学习如何进行管理和经营,继而更好地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力资源。
2.2重视农村职业教育
政府相关部门要从思想上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在行动上要加大对农村的职业学校资金投入,在认识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基础上,改善学校的办学环境和条件,建立农村人力资源的教育基础和培养基地,同时通过一些项目或者平台,加大对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的培养,改善不同农村职业学校的设备,对职业农民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实行产研结合、社会实践等教学方式,提高学员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
2.3创新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要认识到农村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不仅要注重学历教育,还要对学院进行职业资格技术的培训以及知识技能的培训,采取职业教育互补的方式进行职业人才培养,保证农业技术人才的壮大和发展。创新农村职业教育模式,要与各个农民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区域性企业等进行合作和交流,采用合作办学的方式使学员们能够通过就业指导进行实习体验,满足目前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同时农村职业学校也可以创建农业产业化实习基地、校办产业等,帮助职业农民进行实践,使学员们主动参与到实际的农业产业化管理和经营中,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3结语
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培养新型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是十分迫切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大量有经验的、有技术知识的和管理经营才能的人才,所以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农村职业教育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职能和作用,政府和地方要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重要性,为农业发展培养优秀的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创建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从而帮助乡镇企业、农村合作组织等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淑梅.浅析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路[J].才智,2014.
篇4
1 农业经济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1.1 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现阶段,我国综合国力在不断提高,将对经济管理的重心放在工业发展上,往往忽视了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视,在农业经济管理方面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完善的现象。由于农村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对经济管理制度的认知不清,在农产品生产、分配、消费等过程中缺乏健全的制度予以支撑,导致经济管理水平低下。例如,采用合作制的形式来开展农业经济,在分配时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导致出现经济纠纷,是制度不健全的重要体现。
1.2 缺乏专业性的管理队伍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性管理队伍来予以支持。但就目前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来看,缺乏专业性的经济管理队伍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农村大都相对偏远,经济水平、文化素养与城市相比存在差距,在经济管理方面的专业性人才稀缺,是影响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的致命伤。
1.3 管理模式存在滞后性
传统的农业管理模式大都是采用人为纸笔的形式来进行管理,涉及的数据众多,记录、整理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经济管理水平低下,管理效果不尽人意,是管理模式滞后性的重要体现。
2 新农村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分析
2.1 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制度
新农村背景下,农村经济得到不断的发展,农业发展模式呈现多元化态势,具有创新性特色农产品的出现,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应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在制度中补充新型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容和规章制度,将发展新型农业经济结构作为重要目标,构建创新性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在农产品发展方面,应加强对农产品种类的培育,实现产品的多元化,能满足市场的不断需求,为农业经济带来更多的发展契机,提高农业的竞争力。与此同时,农村应优化农业发展设施,并加强对基础设施的管理,并构建问责制度,实现权责明细化,设施管理人员应发挥自身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灌溉设施、水利设施、农耕机械等设备进行严格的管理,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应追究管理人员的责任,以增强制度的约束性和规范性。
2.2 加强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建设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对经济管理人员的要求很高,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素养才能满足农业经济的发展形势。为此,应加强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明确了解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聘请高素质、专业性的年轻经济管理人才,将最新型的管理观点融入到农业经济管理中,能让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紧跟时展的步伐,建立一支现代化、专业化的经济管理队伍。另外,农村应组织经济管理人员进行进修学习,学习城市的先进经济管理方法,并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资格考核,并对管理人员进行是进行考核。例如,以计算机操作为主,让管理人员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操作,通过不断的训练,来提高经济管理水平。例如,在销售一批苹果时,传统的销售形式大都是采用将苹果运输到市场中进行销售,若始终以此种方式进行销售,不利于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而专业性人员会创新农业经济运作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农村经济管理模式呈现多元化、信息化。
2.3 实现经济管理的信息化与产业化
新农村背景下,我国越来越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针对发展农业经济我国也出台了诸多相关的政策,并将具有现代特色的元素融入到农业经济运行中,实现经济管理的信息化与产业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应借助信息时代的大势,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必要性。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建立农产品网站,将各类农产品的详情上传至网站,可供采购商进行筛选,销售方式更为多样化,既节省成本,也能扩大影响范围,开拓新型的农业增收平台,能有效提高农产品的销售量。另外,应实现农业经济的产业化,树立品牌形象,不断的拓宽农产品的生产规模,为提高农产品的经济发展水平提供动力。
篇5
关键词:医院 新型合作医疗 经济管理
所谓医院经济管理,就是医院在经济活动中按照经济规律来管理医院,医院经营管理是医院管理组成部分,不可轻视。
1.医院经济管理重要性
医院在新形势经济条件下,各项经济活动是受市场经济各种因素调节和支配的,随着医疗改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不断深入,对医院各类医疗服务应采取低廉的收费价格,优质服务,让广大农民患者就医,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实质问题,让患者少花钱,看好病,应治必治原则,这样医院就要加大经济管理力度,跑、冒、漏现象着手,增收节支,只有这样,医院才能生存与发展、壮大。医院在经济管理中应该采用成本核算原则,医院成本核算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医院经营者、医疗人员对医院采取成本核算不够重视,认识不到位,总以为做为医疗专家,看好病,不出差错,没有医疗事故就万事大吉,成本核算不关心,那是财务经济管理部门的事情,与临床科室没有太大关系。
要想做好医院经济管理工作,医院必须根据经济效益优化原则,从医院全局高度出发,要通过预测对未来和历史资料数字分析做出相应对策,合理规划、调控,引导医院经营活动,使医院经营活动既能适应市场需要,又能提高经济效益。为此,经济活动离不开资金,资金是医院从事医疗服务活动过程中的血液,管理合理使用资金,加强经济管理,统筹安排,节约使用,减少浪费,摸清医院家底,了解医院经济质量状况,及时清理医院呆帐、死帐、坏账,盘活各种资产,是医院生存发展客观要求,要加强医院资金管理意识,集中筹集资金,集中管理资金,控制不合理的资金外流情况发生,促进合理使用资金,加强资金日常监督检查,合理灵活调剂资金,节约有效地使用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管理对医院经营活动保障,支持医疗服务原则,先医疗后其它,医疗先行,把钱用在刀刃上,这样才能使医院经济效益不断增长,把医院做大做强,让患者满意的新型医疗服务单位。
2.医院经济管理在新经济下存在的问题
2.1大部分医院对经济管理重视不够,重要性认识不足,风险意识不强。针对这一情况,医院管理者必须加强经济管理,因为医院经济管理就是合理组织协调国家经济的一种方法,是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而现在医院状况是医务人员认为经济管理是领导和经济管理部门的事情,觉得医院经济管理离自己太远了,这种错误认识,严重影响医院办事效率,对医院经济管理工作有一定制约,所以加强医院经济管理势在必行。
2.2医院实物管理不太规范,影响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完整性。目前我国各类各级医院资产不清晰,实物管理不规范问题多多少少还是存在,对医疗服务性收入进行统一管理,但事实上实物资产日常管理还是相对分散的。
2.3医院长期是差额补助,其余部分是靠医疗收入进行补偿,差额补助是有限的,与医院发展需求相差甚远。为此,就需要医院管理人员学会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经济管理,广开筹集资金渠道,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不能轻医疗服务,只重视经济效益,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大做文章,齐心合力,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3.经济管理在新经济下的转变
3.1更新观念,重视经济管理
医疗工作者大部分是医学专家,重视对医学研究,轻视医院经济管理,这种错误认识应该改变,当前经济形势发展加速,要求我们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更新经济管理理念,把经济管理融入日常工作管理中去,实行定额管理,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手续,增强成本管理意识,合理分配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比例,要保证重点,减少资源浪费现象,谁的成本低,服务质量好,谁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取胜。
3.2医院收费要规范,树立良好的院风
医院在从事医疗活动中离不开收费,收费太高太贵,对患者负担太重,对医院声誉有影响,医院本着为人民服务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政府物价政策,合理收费,收费要明码标价、透明,让患者信赖,得到老百姓支持,医院才能长久持续稳定发展。具体做法是在医院门诊大厅电视显示屏幕上把各种医疗收费标准滚动插放,科室收费明码标价,费用查询系统设置通畅,方便患者随时查询医药费情况,对门诊就医患者收费收据一单式提供给病人,对住院患者每日清单式发放给患者家属,接受住院患者监督,让患者一目了然,心中有数,防止坐车开药,坐车检查等各种不合理费用发生,应治必治,得到广大群众支持,提高医院市场占有率,在社会上有良好口碑。
3.3培养各种人才,强化奖惩制度管理
篇6
1、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农村小康社会。
计算机技术及相应的网络技术自诞生以来,就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为社会的发展及进步做贡献了图里。而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也应注重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该技术为加大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经济及各方面交流,并实现了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康社会做贡献了巨大力量。
2、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产业化经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完成,使得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化,家业经济要想在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及发展,就要加强农村之间的产业结合。
3、有助于培养专业的农业技术人才。
发展农业的根本之一便是发展农业技术,强大的农业生产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产品产出率及产品质量。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农业技术的研制当中,可有效地提高农业技术人才的科研水平及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培养出的新型农业技术人才,反哺于农业发展,使得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得到更好的发展。
4、有助于转变传统的农业经营形式。
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农业经济管理,可以转变原有的单一形式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农业经营模式可参考如今的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模式,来实现地区农产品的宣传,提高农产品知名度,从而提高销量,使农民增收。
5、有助于帮助农民实现经济效益的创收,提升农民的生活质水平。
不管是何种形式的农业经济管理方式,其最终目的均是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而原有的农产品销售模式及策略过于被动,农民没有自主的掌握市场。
二、农业经济管理中计算机技术应用的途径
在我国目前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并未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这使得农业经济中的诸多管理工作仅仅是停留在表面,难以真正地实现其具体价值,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强化计算机相关技术在日常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农业经济管理质量和效率。
1.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多角度的农业信息服务。
在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当下,各行各业都争先利高信息含量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拓宽视野,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同样也应该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从而实现对新知识及新技术的不断认识,优化并革新原有管理技术。
2.依靠计算机技术,完善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我国的农业生产规模及农产品产量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相应的农业信息化管理却并未有前两者那样优异的成绩,但是随着我国多年来对农业经济管理的加强,以及将计算机等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农业经济管理,使得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有所提升,在未来的农业经济管理中,应加大力度建立农业信息数据库,并在县、乡等基层单位为建设基础,积极利用国家调配的各项农业管理专项资金,并且引入高素质信息化人才,从而有效的加快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步伐。
3.运用相关计算机技术,创新技术实验。
篇7
一、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中,需要突出解决法规不配套、管理队伍不健全和管理职责不明确等诸多问题,切实提高经济管理的结构化和市场化需求,具体的讲,农村经济管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经济管理法规不配套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类型比较单一,而农村涵盖范围比较广,农村经济管理面临着任务多和责任重的难题,过去传统的农村经济管理大多集中于农村土地出租、承包、经营和转让的管理;农村灌溉用地、工业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对农村集体经济的监督管理等。我国的农村经济管理法律法规大多还集中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内容,缺乏针对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村经济管理的法律法规,缺乏针对农业现代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有效管理,不能推动农村经济的飞跃发展。
(二)农村经济管理队伍不健全
我国农村目前还处在经济欠发达区域中,经济比较落后,生活环境比较差,对于优秀的人才缺乏吸引力,使得当前农村经济管理队伍很不健全,管理人员的梯队建设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很多农村经济管理人员都是从别的部门抽调而来,他们缺乏对于当地农村经济的清晰认识,不能掌握有效的经济管理手段,不能实现经济管理向经济发展的有效转化。我们农村经济管理的主管部门和上一级部门对于经济管理缺乏有效认识,对于经济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缺乏系统完善的长远规划,很多经济管理人员很少参加专业的培训体系,造成知识水平、意识形态都和农村经济管理存在差距,不能保证农村经济管理的结构化和市场化需求。
(三)农村经济管理职责不明确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中,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应该更加趋向于市场辅导、监督执行和综合管理的方向发展,农村经济主管部门应该承担起行政指导、法律宣导、市场监督和配套管理等各项职责。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还是事业编制,他们接受的是政府赋予的政策职能和执法职能,这就造成了农村经济管理往往成为了政府政策的宣传工具,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在开展农业经济管理时显得力不从心,而其宣导的很多政府政策不能落实到位,农民享受不到政府带来的农业各项补贴,又感受不到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所开展的市场帮扶,对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怨声载道,农村经济管理陷入两难的境地。
二、农村经济管理采取的对策
在充分认清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上,我们应该认真加强法律法规制定,打造专业的经济管理队伍,提高经济管理的产业化改造,才能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农村经济管理的执法水平
在农村经济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中,应该认真遵循国家依法治国的发展战略,充分考虑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加快制定符合农村经济管理的法律法规。首先,应该加强制定农村经济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农村经济管理主管部门和上级部门的岗位划分和执行责任制。依照当地农经管的分工,切实履行好经济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和岗位职责。其次,建立完善的工作规章制度。完善对于农村土地使用权的监督、农村集体经济的审核等工作规章制度,做到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管理需要,使得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能做到有法可依。
(二)加强农经管理队伍建设,促进农经管理事业有序发展
农村经济管理队伍必须充分了解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掌握一定专业的经济管理经验,保证农村经济管理队伍要合理定岗定编。而在新的经济形态下,农村经济管理队伍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各项专业综合素质水平。农村经济管理的主管部门和上一级主管部门需要认清农村经济管理的新形式,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保证每个岗位都能专人专管,每个岗位都能具有专业的岗位操作技能和政策水平。农村经济管理部门需要加强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建设,保证农村经济管理队伍能够迎合市场变化和农村经济管理来做出调整,打造出专业的农村经济管理团队。
(三)加快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村集体经济收入
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是进行管理农村、服务农村的政府工作,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需要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迎合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需要,对传统的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做出调整,推动和加强农村灌溉用地的承包、经营、出租和转让等市场行为。在此过程中,农村经济管理部门需要细化岗位职责,加强经济资金的引入,也做好农村土地用地的各项法律法规约束。此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就是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提高农村集体经济收入,鼓励农民对农产品的加工和提炼,促进农村旅游等绿色产品的蓬勃发展,提高对于新型农村经济形态的扶持和培养,提高各岗位的有效运转。
篇8
关键词:农村经济;经济问题;新农村;社会主义
从很早开始,中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现在农业经济发展的程度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我们国家整个社会的发展程度的高低。我国的农业经济不断发展,并且有大量的先进技术应用于农业,逐步形成了现代化的农业经济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使得农业经济面临着新时代的挑战。对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强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有一定价值。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经济管理概述
新农村的经济应该是青山绿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且有强大的乡村产业做基础。比如农村合作社会越来越多,以黑龙江省为例,黑龙江省地广人稀,合作社把和人分块的土地集中起来,使用现代化的农机进行耕种与收割,大大的提高了产量与效率,是农民得到了更大的实惠。随着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落实和深化,国家同时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深入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农村农业经济管理就是需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围绕国家有关经济和政治政策为中心来进行。例如,生产力发展水平,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基础设施和市场的消费能力都是需要在新农村农业经济管理中考虑的,合理分配资源,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变得绿色且可持续。前文提到,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大国,因此农村经济一直以农业经营为主,农业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主流部分,与其他农村经济发展道路紧密相连。要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经济活动的管理,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经济体系,让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经济活动变得更加信息化、国际化。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存在缺陷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发展,使得我国经济正在朝着多元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市场的发展速度和拓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国家虽然重视农村经济改革活动,但由于新型农村经济起步较慢,基础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导致出现新问题时往往不能迅速解决。在我国,仍然存在大部分农村地区还没有建立起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模式,导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匹配,农业的经济社会结构和经济管理体制出现了严重的偏移,导致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经济管理效率低下。为了促进国家广大的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党和政府把大量的政策和大量的资金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来,然而,实现这些建设政策的始终是地方的政府部门,这些地方政府部门对政治和经济紧握着自由分配的权利,倘若当地政府能够做好本分的工作,这些政策和资金的投入就会产生巨大的作用。但在实际建设过程当中,一些地方政府出现了经济发展不平衡,过分强调城市经济发展,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仅仅给予城区中的中小企业的现象。大部分地区的地方政府并不注重当地的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正常的补贴和优惠待遇仅限于传统的农业活动,不去积极地鼓励农民们从事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经营。虽然,也有一些地方政府鼓励农村经济发展,但他们往往缺乏科学的规划,想当然地去胡乱干预新农村农业经济发展行为,不仅没有让农业经济发展起来,反而弄巧成拙,严重损坏农民们的改革积极性,甚至使得当地的农业经济倒退起来。
(二)农民自身素养没有跟上发展步伐在如今,社会主义新农村里边的农业经济这一方面,大体上来看,它的主要目标是对应于广大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的经济基础也取决于各种农业生产活动的发展。如今,已经有一部分农村经济的已经发展的农业地区,那么在这些地区,就会有研究学者进行研究其发展规律,并将这些总结出来的经验进行推广。然而,实际情况却不是那么简单,因为发展模式因地区而异,所以就导致了,固定的理论知识不能强加于其他地方。因此,各区域的专业人员必须实地考察两地的具体情况,在这个基础上来研究经济问题,以便为发展铺平道路。然而,这一领域的专家较少,负责管理农村经济活动的人往往年龄较大,技能较低,受教育程度较低。农村地区许多人的文化素质都相对落后,人们的思想比较保守,一般都不敢参与到经济改革的活动中来,这就给农村农业经济管理带来了诸多障碍。
(三)农民对农业经济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农村经济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和经济基础上,它还依赖于一些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的各种农业生产活动。在某些地区确实有提供相关的农业咨询课程,但情况因地而异。总结出来的理论知识也不可能适用于所有地方,所以农业相关研究还需要很多研究人员进行大量的探究和研究,但现在,这方面的专家很少。管理经济活动的工作人员学习能力低,接受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机械能力不符合要求,缺乏适应性。也就是说农村地区缺乏实际经验和对业务机制都了解的人,就是说,目前还存在这经济活动与真正的农村发展是不相容的现象。此外村里有许多青少年和成年人在城镇工作,其中大多数是老人和儿童,这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短缺,这是因为农业经济和农业劳动力的管理农业经济的收入远远落后于城市就业的工人,这大大严重影响农民生产能力。此外,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较低,许多人受教育程度较低,态度较保守,缺乏创业动力。
(四)相关领导没有足够重视,工作任务没有落实到位为了促进全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党和政府制定了重要的政策,提供了大量的财政支持。然而,在实践中,一些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不平衡,更加强调城市经济的发展,大多数优惠政策或财政补贴针对的是特定城市的中小企业。但是并没有在农村经济发展上有更多的更科学的考虑,一般的补贴和优惠只针对某些传统农业活动但是却不鼓励农民从事生产活动等现代农业种植、休闲农场、乡村旅游业。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在推动农村经济和科学规划的同时,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这阻碍了农民创业,并导致当地经济的衰退。
三、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对策
我国的新农村经济主要有几点,第一方面,是农村产业的兴旺,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培育农村发展性的动能,第二方面,就是生态的宜居性,生态的宜居就是绿色的乡村经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格局,树立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概念,第三方面是乡村风气文明建设,要传承与发扬,并且提升发展农村的优秀产业文化,使得农村的面貌变得焕然一新。以黑龙江省红卫农场为例,他们采用了创新的新型农村经济管理模式,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发展,首先他们完善高标准的服务模式,加强对于旗下公司的监管他们对于管理区的干部进行全方面考核,培育发展了新型的农村合作社。对于在市场当中没有证件或者是销售假冒伪劣的从事化肥销售的商户要进行严厉打击。最后他们还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严禁焚烧秸秆。下面就农业经济管理提几点对策。
(一)引入社会资本,整合基层劳动力资源在建设新农村地区的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相应的经济管理制度,需要引进社会资本来促进工业发展,需要整合当地老旧的社会资源。在农业生产方面,农民大多比较倾向于走出外地去打工赚钱,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给自己的家挣更多的钱,希望利用休闲时间增加家庭财富。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对城市劳动力日益增长的需求阻止了许多农业工人在就业期间返回家园参与农业生产,从而加剧了农业生产的矛盾。也就是说,如果要增加农民家庭的收入,想要提高家庭收入,就要有效解决农业生产矛盾,积极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增长,通过地方城市化缩小城乡差距。
(二)推动土地资源,大力推动生态农业适应当展的要求、生产和管理的集中化、流程管理和土地使用的现代农业生产中,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和效率的农产品。这将确保有秩序的农业生产,还应大规模发展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的大型产业,确保扎实的食品安全,成为整个教育,促进经济建设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加强农业管理队伍建设应建立高质量的农业经济管理团队,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拟定并通过了基于证据的管理政策,定期组织职员的职业培训和技能发展以及最先进的农业经济政策的了解,这些措施有助于农业经济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最终加强优质产能。以及要提升作为农业经济管理层的人员在管理上的经济意识,并且根据重点区域特点加快建立相应的农业地区经济控制制度,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提高经济效益。
(四)引进一批专业化的经济活动管理人员,强化工作管理制度的建设农村经济发展不仅受到政府的阻碍,而且受到经济规划和管理人员的阻碍。因此,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选择一群真正有能力的人,并定期组织他们的培训。此外,应建立严格的职业行为评价和奖励制度,以监测和评价工作人员的职业行为,从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五)政府部门要发挥好建设性作用全力推进跨越式的农村经济发展,我国各个地区的政府必须履行其职责,并建立各种服务性质的政府。首先,从文化上讲,政府正在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为农村地区的农民和农业工人学习创建社团集体,可以激发他们训练和创业精神。其次,在经济领域,政府应该大力鼓励赞同当地银行提供财政支持,为那些在农村从事一项经济活动,例如提供无息贷款,以解决创业资金问题,通过整合城乡资源,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建设,积极组织城市大企业去扶持促进农村小企业发展。
四、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趋势
第一方面是加强农业合作社的培养农业合作社它是由个体自愿加入的集体组织具有一定的互利互惠性,在管理上也比较民主。对一些保护环境的措施也进一步出台,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只有环境与科学知识得到了双重的重视。才能让我们国家农业经济发展的更加稳定。第二方面,是传统的农业管理模式,逐渐的退出历史舞台,我国人口将近9亿为农民,这个庞大的数据说明我们国家是一个根深蒂固的农业大国,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农业改革也要不断的进步,传统的农业观点要逐渐的退出历史舞台,要不断的进行农业生产与结构的转型。
篇9
关键词:农业经济;农民问题;经济管理
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的问题非常突出,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是这一问题的突出表现。一直以来,农村地区环境闭塞,人口不集中,基础设施差,吸引投资能力也差,种种因素都导致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生活质量较城市居民差。新农村政策后是党和政府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也切实拉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此,建立并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非常必要。
1新农村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
1.1农业经济管理思想落后。在新农村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以现代化、产业化、可持续化为指导思想。对此,中央政府也出台了很多文件用于配合和指导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我国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科学素质不高,对这些方针、政策的理解不到位,导致很多中央文件得不到贯彻落实。部分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也不高,执行能力不足,简单地认为发展农村经济就是生产和经营,没有树立管理意识,在实际管理中出现了原本可以避免的漏洞,这就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1.2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在短期内,农业经济带来的收益远小于工业经济。因此,长期以来农业经济管理都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农业经济管理的体制也非常落后。很多农村地区仍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沿用以往的经济管理模式,一些地方的农村经济还没有摆脱家庭作坊模式,相互间竞争激烈,没有实现合作共赢,导致农村经济的发展没有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甚至又出现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管理模式不匹配的问题。1.3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偏低。农村经济管理人员是落实各项农业政策的主体,其业务素质也决定了农业政策的实施效果。目前,很多农村经济管理人员业务素养不够高,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农村经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要求经济管理人员要具备更高的信息技术素养、现代经济管理经验,但很多农村经济管理人员没有跟上这一转变,开始跟不上农村经济发展转型的速度;(2)农村经济管理人员个人素养问题,很多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态度不端正,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甚至不按上级要求落实各项工作,这就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新农村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完善对策
2.1更新农业经济管理思想。针对农业经济管理思想落后的现状,必须要尽快做出转变,以适应社会经济变化的需求,主要应促使农村经济管理人员树立以下思想:农业发展要转变观念,建立新型农业经济结构,把农业经济发展从以往的经济、粮食作物交易转变为各种附加产品、初级加工等综合性农业经济模式,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农产品的多元化发展。要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使农业经济的发展质量符合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2.2优化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优化,是农业经济管理的重点,从我国农村经管理的现状来看,其管理体制的完善须从生产、加工和经营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生产,现代化是主要方向。在当今社会,任何行业的发展都要以技术为支撑,而在农业领域,大型农业企业将对农村生产进行集约化管理是必然趋势。如生产设备的现代化,这是生产现代化的最直接体现。在美国,农作物的种植、施肥、喷药等都实现了机械化,少量农业人员依靠先进机械管理大片土地。我国农业现代化起步较晚,但绝大部分地区也已摆脱了人锄牛耕的生产方式,实现了机械化耕种、收割等,在将来,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仍是一个重要方向,当然,这也需要土地制度的配合,首先形成大规模种植的局面。区域联合化生产也是生产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例如,将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整合,实施联合生产、一体化生产,从整体上提高生产质量。最后,生产必须满足市场的需求,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市场需求,把商业经营和农业生产相结合,实现订单式生产,避免产品过剩。其次是加工,创新化是主要方向。目前,各行各业都在强调创新,农业经济也不例外。农产品加工的创新方向是深加工,赋予产品更多的附加值,进而提高产品利润。例如,利用农产品的独特性打造特色品牌,或对农产品的包装精细精细化设计,提高农产品的格调。但需注意的是,农产品的价格应与其质量相符合,避免进行一些浮夸却不符合农产品定位、特质的创新设计。农产品的加工还要讲求技术性,例如,可以将大米加工成米糕、糕饼等提高其附加值。再次是经营,现代化是主要方向。经营的现代化就是将传统的经营方式进行现代化转型,例如,把农业生产和商业经营结合起来,带动区域餐饮业、旅游业、运输业的发展,进而又带动区域农业的发展。又如,实施网上经营,把线上订单和线下配送结合起来,带动物流管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2.3加强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建设。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分工也越加细致,因此,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的建设也要分以下几点进行。首先是最广大劳动力队伍的建设。对于一线劳动力而言,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表现为农产生产科技含量的提高,这就要求广大劳动力必须熟悉现代农业生产装备的操作。因此,相关机构要对广大劳动力进行系统培训,使其了解和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掌握先进设备的操作方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可靠基础。其次是技术员队伍的建设。相比于一线劳动者,技术员必须更加深刻地了解农业生产新模式的原理,各项科技设备的使用、维修。可以从各高校的对口专业引进专科人才,并对现有的技术员进行培训,共同充实技术员队伍。同时,技术员队伍也是经常接触一线劳动者的群体,也要接受一定的沟通、服务教育,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劳动人员。最后是管理型人员的建设。管理型人员应具备良好的经济管理能力、经济分析能力、生产分析能力等,有较高的素质要求。管理队伍的建设,要以能力为主、学历为辅,将高素质人才充实到管理队伍中,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2.4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转型。目前,各个行业都在强调信息化转型,农业因生产方式的局限,在信息化方面具有一定的劣势,其信息化程度也不高。农业信息化转型的实施,首先要利用信息技术对市场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对市场动向进行分析,了解市场需求及变化趋势。其次,要对农业资金进行合理分配,根据各个生产环节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资金。最后,运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技术进行革新,如利用互联网了解最新的饲养技术、种植技术,根据区域情况进行调整,然后运用到实践上等。
3结语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仍存在很多问题,对此,我们应对这些问题进行理性认识,从转变思想、优化体制等方面采取措施,市农业经济沿着高效、稳定的方向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切实推动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作者:李振华 单位:垦利区胜坨镇人民政府
【参考文献】
[1]冀海燕.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J].商场现代化,2013(15).
[2]王丽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之我见[J].现代经济信息,2013(02).
[3]杨爱民.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资本深化因素实例探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7).
[4]张辉.浅论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意义及途径——基于农业发展论述[J].现代商业,2016(06).
篇10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创新
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其主要特点是农村地区相当幅员辽阔,农民群众人数众多,所以也就形成了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对于当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全面实现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以及繁荣,确保各地的农村经济均能实现稳定、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并对其经济结构实施持续不断的调整以及优化。要想实现农村经济管理的繁荣发展,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要实现更加科学和有效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在管理当中取得发展。唯有实现更加科学和合理的管理方式之构建,才能确保农村经济管理能够始终沿着和谐发展的道路前进,进而确保经济的发展能够始终符合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就这一意义而言,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创新极为重要。
1 农村经济管理的内涵
所谓农村经济管理,主要是指对农村经济实施自觉和有组织的宏观管理,其最根本的依据是本地的经济条件、社会条件、当地市场环境和经济方针政策。其最基本的前提是明确生产发展的目标,其管理的过程是对再生产过程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生产要素加以决策、计划、组织、协调以及控制。因此,农村经济管理是在国家经济的整体战略方针指引之下,依据本地区的各项条件以及市场经济环境,明确经济发展的目标,并且采用对生产要素进行重新调控之过程。
2 农村经济管理的基本要求
对农村经济所实施的管理,应当具有总体上的管理思路以及要求,主要是要需要围绕我国农村建设的主要思路。在经济发展过程之中,为了能够实现农业综合效益之提升和农民群众收入之增加,与此同时,在落实农村地区经济管理的主体职能的基础上,切实保持管理监督和执法这一主线,进而实现农村经营体制之创新。要坚持遵守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具体政策规定,确保农村经济管理能够实现经常化、规范化以及法制化,并且持续探索农村经济管理之中的新方法、新途径以及新方式,全面实现农村经济管理中的集体资产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和对农民群众的监督管理。
3 农村经济管理创新的主要任务
(1)农村财务与资产管理。不仅要建立起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互适应的现代管理监督机制,而且还应当在强化对农村财务民主管理的基础上实现对于审计职能之强化,并且对目前的财务管理模式加以改革。要积极推行农村委托制,并且在其中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开展电算化试点,并且强化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保障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并且保证集体财产之安全。目前,农民群众的减负问题已经得到了基本的落实,主要是对农村地区负担反弹进行有力防治。在具体监管的内容中,主要包括了对资金筹集以及劳动统筹等方面的管理、农民负担督查、承担以及负面事件之查处等方面的问题加以落实。与此同时,还需对农民群众的负担实施专项治理,并且加以强化,对有关制度加以落实与健全。
(2)实现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之建设。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上,必须紧紧地围绕农村地区的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等,按照农村市场发展之要求,实现各类形式上的农民群体专业合作,加强相关专业合作之中的示范以及试点工作,重点是强化当地的规范与培育等工作,对于专业合作中的经验加以总结,并且做好合理的推广,以便于提升农民对于农村市场进入之程度;但是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上,必须要转变工作机制,确保机构队伍中的稳定性,并且对社会化服务制度的组织形式开展更加积极的探究,同时还包括了对民主管理机制、更加灵活的服务机制开展探讨,以便于提升社会化服务的水平。
4 农村经济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
(一)提升对农村经济管理重要意义的认识
在当前我国农业与农村的经济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上的意阶段性。在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上,要有效观测贯彻落实我国相关农村政策,并且对实现其政策的经常化与制度化,加上以及长期的和谐稳定,这也是当前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从而维护与实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在最大限度上全面调动起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更好地繁荣我国农村经济、不断增加农民群体的收入,切实解决农村矛盾十分重要的保证。这就需要各级农业部门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不断强化相关指导与领导,把农村经济管理视为新农村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来抓。
(二)强化农村经济管理机构以及人才队伍建设
要不断健全完善农村经济管理机构,健全完善相关工作制度,确保农村经济管理队伍保持稳定,尤其是乡镇农村经济管理人员队伍应当做到合理地定编、定岗,保障每一乡镇均有专人承担起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责任。要按照国家出台的《农业技术推广法》,把人员经费以及业务经费等全部纳入到财政预算之中。各级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机构应当切实承担起各自的行政管理职责、行政监督职责以及行政执法指导职责等,采用更加有效的举措,积极改善与强化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手段。同时,要不断强化人才培训力度,持续提升农村经济管理人员队伍的素质。随着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管理的对象与内容也出现了极大变化,为此,要下大力气强化农村经济管理干部培训工作,造就一支具备相当高的政治素质与业务能力,具备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开拓进取的新型农村经济管理人才队伍。
(三)健全完善农业经济管理规章制度
要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执法水平,依据依法治国的方略,不断加快农村经管工作制度建设,要围绕着贯彻落实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政规章的规定,在规范化建设、制度化建设上狠下工夫。要建立起以下三项工作制度。首先是农村经济管理执法责任制。各地应当依据各自实际,明确当地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执法岗位,健全完善符合本地实情的农村经济管理执法责任制,并落实相关人员的工作责任,履行好自身在农村经济管理执法中的职责。其次是要建立健全工作规章制度。最后是要建立完善快速而准确的信息反馈以及办案机制。要依据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之中所牵涉到的农村热点与难点问题,建立健全经常性的观察点与联系点,及时地预测与发现问题的苗头,及早地向党委和政府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意见建议,从而让问题能够得到更加妥善的解决。
(四)改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要按照当地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相关要求,认真做好农产品加工业的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工作,大力争取国家相关部门的积极支持。要大力扶持当地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联系农户与龙头企业、市场的重要纽带,是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壮大的重要抓手。为此,一定要大力抓好示范引领作用,进而发挥出典型示范与带动作用。
(五)持续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工作
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之规定,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和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是对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进行管理的主体。有鉴于此,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和农村经济管理部门都应当在农村土地流转上切实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要切切实实地负起相应的职责,全力以赴地调解当地农村土地承包中所出现的纠纷,并且大力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工作;其次是要加强调查研究。要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全面掌握当地农村土地流转的动态信息,着重解决当地农村土地流转中所出现的突出问题,及时而准确地制定出积极引导、规范与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意见建议;最后是要指签订相应的土地流转合同。
(六)全力化解村级债务管理困境
首先是要积极采取措施,全力化解现有债务。要运用精简机构、费用包干、资产盘活以及纠错减债等多种方式,有效化解目前的债务。其次是要切实防止新债的发生。要强化对村级集体经济的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村集体借款审批机制。对于村级组织兴办公益事业,应当做到量力而行,并且全面杜绝各类超越其自身经济承受能力的面子工程和达标工程等。最后是大力争取国家所给予的政策倾斜。在现有的村级债务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用在了农村义务教育、维稳、河道治理、基本农田水利建设和当地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上,有鉴于此,应当建议国家实施一定的政策倾斜,以帮助村级组织化解自身的债务。
(七)加大村级转移支付的投入
从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取消了农业税,虽然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也会造成村级收入在短期内有所减少,影响基层村级组织正常工作职能的更好发挥。所以,国家应当从全局的高度出发,不断增加村级组织的转移支付力度,才能更好地保障我国农村生产公益事业的良性运转。为此,建议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支持村民公益事业建设的步伐,真正地让农村发展的成果能够惠及到全体农村群众,从而确保基层政府的各项职能能够得到正常的发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更加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辉煌,吴秋菊.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农村经济管理创新[J].中国市场,2011(33).
[2]邹积川.浅析知识经济条件下对农村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3).
- 上一篇:师德师风建设考核制度
- 下一篇:医院防盗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