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微生物学重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4-03-15 17:41: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兽医微生物学重点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兽医微生物学重点总结

篇1

关键词: 《兽医微生物学》 动手能力 教学改革

《兽医微生物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学好该门课程可以提高学生对动物医学专业的兴趣,并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牢固基础。动手能力是学生考研、就业面临的一项重要考查指标,其能力反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许多高校本科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较差[1],某些毕业生在兽医微生物学实验室和研究室的毕业实习就反映出许多问题。虽然微生物学的大多数实验操作都在瓶瓶罐罐内进行,有人戏称微生物学实验为“小儿科”或“过家家”,但不规范的实验操作将给科研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导致临床微生物学检查误诊。本文从兽医微生物学教学的实际出发,分析造成学生动手能力低下的根本原因,并由此提出提高动手能力的几种措施。

一、学生动手能力差的原因分析

目前全国许多高校面临着学生综合素质下降的问题,尤其是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明显欠缺。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实际情况,原因多种多样,现就往年我校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客观评价。

1.学生课余时间少,实验课安排紧张。

兽医微生物学是动物医学和动物科学专业的必修课,在第五学期或第四学期开设,由于课程多,学生的实验课安排往往很紧张,有时不得不安排在晚上和周末进行。疲劳战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许多学生逃课,或为了应付了事而照抄实验报告的现象非常突出。教师为学生精心设计、准备了实验,学生的反映却并不积极,这种现象也打击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2.实验课缺乏有效的考核、监督方法。

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加上许多实验的考核需要经过二十四小时培养后才可以检查操作效果,实验结束后进行操作考核存在一定的难度。除了开展过几次实验课考核外,通常情况下根据实验报告和实验出勤情况评定学生的实验成绩。由于没有切实可行的考核监督办法,学生对待实验课的态度明显不认真。

3.学生片面追求英语过关,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

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开设的学期,学生正好面临英语四、六级考试。这一时期的学生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实验技能的重要性,不少学生认为可利用的时间都用在了英语学习上,片面追求英语高分,相对忽视了专业课的学习,许多学生经常不上实验课。

4.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缺乏力度。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实验员准备好实验试剂、器械、材料、培养基等,教师将实验原理、目的、操作步骤讲解清楚,学生只需要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即可[2]。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很少能主动参与到实验中,袖手旁观者居多,动手能力提高缓慢。许多高校的《微生物学》实验课也暴露出类似的问题[3]。

二、实验课教学改革

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兽医微生物学课程组进行了《兽医微生物学》A类课程的建设,同时承担了校级教改课题“兽医微生物学师生互动式教学改革”。在教改精神的指导下,我们先后进行了如下改革。

1.新学期开始就制订本学期实验课安排计划。

根据学生的课程表,开学第一周就对全学期的实验课进行了统筹安排,每个班级的实验时间均固定,同时在学时安排上充分考虑了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和实验设计的要求。实验计划性更强,避免了往年与学生联系实验课时与临时增加的某些课程和活动发生冲突,保证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

2.制定切实有效的实验监督检查方法。

课程小组教师和实验员经共同商定,对每个实验都制定了相应的监督检查方法。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生练习了无菌操作倒平板后,为了节省时间,后续实验用的平板大多由实验员或课代表将全班同学用的平板倒好,再分发下去。由于缺乏锻炼,学生的无菌观念较差,不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对实验草草了事。改革后,实验用的平板由学生在实验课上轮流到讲台进行无菌灌制,并同时对学生的操作打分。许多学生平时没有认真锻炼实践技能,上了讲台不知所措,抓耳挠腮,不是让酒精灯火焰烧了手,就是把培养基撒满桌子。通过检查刺激,大多数学生端正了实验态度,在实验课堂中经常可见学生以组为单位认真讨论实验问题的现象。

3.调动教师的责任心。

教师的责任心与学生的认真态度密切相关。在传统的实验课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出勤检查不严,有的学生点完名后就溜号。改革后课程组教师统一认识,每次实验课至少两次检查学生的出勤率。课程组规定,实验平时成绩占该门课程总成绩的15%,其中实验出勤占10%,实验报告占5%;缺课一次扣1分,缺课两次扣2分,缺课三次扣10分,同时实验报告计0分。由于制度严格,学生再没有了缺课的情况,保证了学生有提高动手能力的机会。

4.开设综合性实验和大型设计实验。

将实验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容易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在传统实验的基础上开设了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中需要的实验技术在传统实验教学中都以孤立实验的形式开设,新的教学模式下将几个实验内容进行融合,而且可在不同微生物的分离鉴定中反复练习微生物学实验操作技术。例如我们开设了综合性实验“肠杆菌科细菌的分离鉴定”,改革前该内容分两个独立的实验:“细菌的生化试验”及“肠杆菌科”,按照教师准备、学生操作的方法,学生往往对实验印象不深。改革后该实验的开设方法为:以临床症状疑似大肠杆菌病的病死鸡为实验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大肠杆菌病的微生物学诊断方法,从实验准备到具体操作均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这种实验需要应用细菌的抹片制备及染色、细菌的分离培养、细菌的生化反应、肠杆菌科及药敏实验等多个方面的实验知识,学生从培养基的配制着手,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制订出实验计划并逐步作出诊断。通过“肠杆菌科细菌的分离鉴定”、“葡萄球菌与链球菌的分离鉴定”、“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等四个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学生基本上对分离鉴定建立了清晰的思路,提高了动手能力,锻炼了综合运用微生物学实验手段的能力,也密切了与生产实践的联系。在综合性实验中,我们尽可能要求学生到教学基地采样,熟悉采样原则、临床疾病的类型和特征等,学生对自己采集的病料有较强的责任心,更愿意亲自用微生物学的实验方法对疾病进行系统的诊断,有效地激发了学习积极性。

5.改变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

针对学生抄袭实验报告的现象,实验课教师经过交流,统一了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以往的实验报告内容分为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思考题等内容,由于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小,给学生抄袭报告提供了便利。改革后,实验报告的内容进行了如下规范:对开设的四个基础实验(细菌培养基的配制、细菌的染色及形态观察、细菌的移植及分离培养、自然界微生物的分布等),实验报告按原格式书写,对开设的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按照研究论文的格式书写,包括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参考文献等内容,实验报告增加了学生自由发挥的内容,并规定如有抄袭现象,不论抄与被抄,实验报告一律计0分。改革后的实验报告书写格式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写作科研论文的锻炼机会,为学生的课程论文及毕业论文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目前,兽医微生物学课程已完成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在课程组教师的一致努力下,兽医微生物学的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教师的责任心大大增强,实验设计更加合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在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文治,孙晔,俞岑等.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微生物学》重点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微生物学通报,2007,34,(2):386-389.

[2]柯野,黄晓敏,方白玉等.提高微生物学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生物学杂志,2008,25,(3):73-74.

[3]刘建玲,陈文强,邓百万.建设高质量的微生物实验课程探析.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1):88-90.

篇2

关键词执业兽医资格考试;2009年;体会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是对兽医从业人员的一种准入考试,目的是评价兽医从业人员是否具备执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1]。实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是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通行做法。《动物防疫法》和《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5号)对推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都做出明确规定,提出具体要求。开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既是全面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兽医制度与国际规则接轨的要求,更是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新型兽医制度建设的一件大事[2]。2009年10月17日是全国首次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笔者参加了此次考试,并取得了助理执业兽医师资格。下面谈谈参加全国首次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体会,以为其他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考生提供参考。

1端正态度,正确认识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重要性

1.1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是新时期形势的要求,是国内兽医制度与国际接轨的标志

实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目的是通过考试提高兽医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技术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以为动物疫病防控、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人才保障。

1.2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是执业兽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执业兽医是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兽医工作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执业兽医通过开展动物疫病预防、诊疗和咨询等服务活动,减少因动物疫病引起的畜牧生产损失。另一方面,执业兽医通常是动物疫情的第一发现人或报告人,是疫情控制的主要力量,在动物疫病防控中起着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的前哨作用。

1.3推行执业兽医制度,是我国兽医事业与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通行做法

推行执业兽医制度是全面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和《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执业兽医的诞生,将对提高兽医队伍整体素质和从业能力,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保障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在兽医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1.4兽医是控制禽畜药物安全、药物残留的重要人员,需要受到尊重和重视,其从业制度也要得到规范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食品安全的关注,兽医工作将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执业兽医资格证成为进入兽医行业的“门槛”。同时,随着城镇居民饲养宠物的增多,动物诊疗、动物保健等机构的业务也会十分红火,其技术水平也会受到养宠市民的关心[3-4]。

2基础知识的储备

此次参加全国首次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笔者能够通过助理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个人认为前期的知识储备十分重要。这是因为此前参加了畜牧兽医大专自学考试,对全国首次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涉及到的学科内容并不生疏,如中兽医学、动物生理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传染病学等,因此勤奋学习积累各种有关兽医专业的知识十分重要。

3制订复习计划

2009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分基础科目、预防科目、临床科目、综合应用共4科,知识涵盖15门学科。因此,必须根据时间制订一个复习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复习相关内容。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应试指南(上、下册)是高效复习的书本,它紧紧围绕2009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将15门学科内容精辟概括。因此要想通过考试,对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应试指南(上、下册)应最少看2遍并识记一些重点内容。这次考试从报名到考试只有3个半月的时间,合理安排好时间很重要。具体时间安排如下:把学习内容分成15门学科,每4 d看完1门学科,紧接着用2 d时间复习刚看完的那门学科,最后剩下时间则用来总复习,把15门学科重新复习1遍。

4题型分析

2009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分基础科目、预防科目、临床科目、综合应用4科,其中基础科目包括动物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法律法规;预防科目包括兽医微生物学、兽医传染病学、兽医寄生虫学、兽医公共卫生学;临床科目包括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和手术学、兽医产科学、中兽医学;综合应用包括猪疾病、牛羊疾病、鸡疾病、犬猫疾病、其他动物疾病。试题基础科目中以兽医病理学和兽医法律法规2门学科的内容最多,主要是要掌握疾病病理变化和了解兽医行业执行的法律法规。试题预防科目中以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寄生虫学的内容最多,主要要求掌握细菌的结构、病毒特性、消毒方法、抗原抗体以及寄生虫的分类和防治。临床科目中以兽医外科学和手术学、兽医临床诊断学、中兽医学的内容最多,犬的手术试题内容占兽医外科学和手术学这门学科的比例最大,用中药方法治疗疾病最多。综合应用则以犬、牛、羊疾病为主。

5多做真题,以适应考试

2009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共4科,涵盖15门学科,都是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考试,分为4张试卷,每张试卷100道题,每张试卷分值为100分,4卷总分值为400分。4张试卷均为机读式选择题。根据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考生指导手册中的题型示例,笔者在网上找到一些相关的资料练习,通过练习,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从弱项着手重点复习从而更好地适应考试。

6参考文献

[1] 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委员会.2009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应试指南(上、下册)[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 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委员会.2009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篇3

关键词:OBE;教育模式;兽医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4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7-0169-02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可理解为“成果导向教育”或“结果导向教育”,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由西方国家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出[1]。在OBE的教育系统中,教育者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有清晰的构想,即学生在完成学业后能够干什么,并通过设计合适的教育结构来促进和保证学生达到这些教育目的[2]。兽医学是研究预防和治疗畜禽疾病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兽医传染病学和兽医寄生虫病学。课程内容多,知识点松散,学习难度大,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教学和就业需要[3]。因此,将OBE教育模式引入兽医学教学中,教学目的更突出,学生能取得实质性的学习成果,对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 OBE教育模式在教学中应用的设计

1.1 教学目标 兽医学课程开设在动物科学(专升本)专业大二学年第一学期(即第3学期),60学时(兽医传染病学36学时,兽医寄生虫学24学时),是以动物微生物学、动物诊断学、动物免疫学等基础的专业课,是重要的临床实践课程。依据OBE的理念,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1)疾病的病原体;(2)疾病的诊断方法;(3)疾病的防治措施。

1.2 选取教学内容 2016年学校被认定为应用型大学,制定了新的专业培养方案,以提高学生操作实践能力樵则,教师分别从兽医传染病学和兽医寄生虫病学中选取重要内容开展OBE教学模式实践应用。

1.3 教学设计 OBE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驱动力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确定相应的能力评价标准[4-5]。确定教学目标后,反向确定教学内容,设计口语考试、笔试测验和团队报告3次考核;结合调查问卷了解OBE的被认可度,详见图1。

2 OBE教育模式在教学中应用

本文选取15级动物科学(专升本)专业52班(30人),以“并殖吸虫病”为例说明教学过程。

2.1 口语考试 课前布置“并殖吸虫病”内容自学,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观看教学视频,对并殖吸虫病的相关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并殖吸虫的形态结构”内容较简单,课堂上直接提问总结。本部分进行口语考试。

2.2 笔试测验 课堂,学生通过自学列举出并殖吸虫病的几种诊断方法,教师归纳总结如下:(1)实验室诊断:如虫体的形态特征、粪便检查虫卵的特征性结构等;(2)根据疾病的临床症状诊断;(3)根据疾病的病理变化诊断;(4)根据疾病的流行病学辅助诊断等。教师讲授猪并殖吸虫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设置问题“并殖吸虫的寄生部位是肺脏,故称为肺吸虫,为何临床上有的病畜会出现神经症状?并殖吸虫在宿主体内是如何发育的,从而引出重点内容“并殖吸虫的发育史”。寄生虫发育史是课程的难点,进行笔试测验。

2.3 团队报告 课后教师布置作业“总结并殖吸虫病的防治措施”。学生5人一组(共6组),任命一名组长。以组为单位,集思广益,由组长整理答案,汇总成报告,作为第三次考核。

3 应用效果分析

3.1 考核评价成绩 大部分学生很好的完成了三个教学目标,考核成绩详见表1。

3.2 学生对OBE教育模式的认可度 教师设计学生问卷了解OBE被任可度。学生均觉得OBE教育模式有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详见表2。

4 讨论

4.1 教学目标 OBE是一种以学生的学习成果(Learning outcomes)为导向的教育理念[6],教学目标必须能够清楚表达和直接或间接测评,且通过目标可以可以强化知识点,强化教学效果。任课教师需明确专业需求和课程定位,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4.2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由教学目标反向设计的。将重要的教学目标具体到知识点,明确传达了课程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OBE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抓住重点,有的放矢的学习。同时,提高了学生报告及设计文稿撰写能力和团队协作及沟通能力。

4.3 考核评价 量化评分点的设定,要结合整个教学大纲对该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考虑到该课程在教学环节中的定位,有针对性地提炼典型的知识点、技能点,强化该课程该阶段必须掌握的问题[7]。本次实践采用口语考试、笔试测验、团队报告和学生问卷作为评价方式,简单有效,但相对单一。以后授课中可增加网络评价、教师问卷、在线问答等方式,让考核多元化。

5 结语

OBE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反向设计教育体系的新型教学模式[8]。将OBE引入兽医学教学中,构建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发现教学内容选择的合理性、考核评价单一等问题,需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柏林,李胜强.基于OBE教育模式的设计心理学课程教学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6(18):102-103.

[2]凤权. OBE教育模式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6,31(3):81-85.

[3]冯月季.“OBE”理念下“电视专题与栏目”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西部广播电视,2016(14):15-16.

[4]刘荣,万丽丽,袁芳. OBE理论视角下高校课程学习评价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6(1):15-17.

[5]刘彬,周敏,佟春生. OBE视角下的PLC纵向课程群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 ,33(3):197-201.

[6]姜翠翠,邱松山,张钟,等.基于OBE教育理念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探讨[J].农产品加工,2016(2):79-81.

[7]赵湘伟.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设计量化评分方法的探索――基于OBE教育理念[J].美术教育研究,2016(15):122-123.

篇4

关键词:兽医公共卫生学;案例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266-02

WHO/FAO定义:兽医公共卫生是专业的兽医技术、知识和策略用于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活动的组成部分。因此,兽医公共卫生学是动医、动检专业中一门重要的预防兽医学课程,该学科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宏观与微观结合、知识与技能融通的综合性学科,不仅在维护人类健康和保障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而且在推动兽医学和医学相互渗透等方面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该课程的教学中,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或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乃至网络技术,也难以摆脱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依然遏制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增强、积极探索兴趣的提升,同时也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结构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脱离兽医公共卫生工作的实际需要。案例教学法是通过设置典型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和讨论,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策略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目的在于有效激发教、学双方的活力和效率。2012年我们申请了校级教研项目,即在动医、动检专业《兽医公共卫生学》的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至今已历时3年,不仅使教学效果得到较大改善,而且也从中收获了一些体会,这为今后进一步完善教学手段,推进教学创新,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兽医公共卫生学案例教学的方法

1.案例选择。案例是案例教学的重要材料。课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结合生产实际,精挑细选案例。选择案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典型性。即在内容上要能涵盖兽医公共卫生原理,当前兽医公共卫生的要求,现实与规范的冲突等,使学生通过典型案例可以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兽医公共卫生相关知识。②时效性。即要结合社会实际,及时反映当前兽医公共卫生的发展情况与要求,教师通过加强对案例的研究,不断更新、补充新鲜的案例,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③针对性。即要根据专业特点,选择与学生将来职业相联系的案例。④强综合性。即应从多方面、多角度选择案例,包括正面和反面的案例、浅显易懂和稍有难度的案例、影响重大和身边发生的案例等。从而增强学生对兽医公共卫生学的理解,以及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问题设计。在精心选择案例的基础上,围绕与教学目标关系密切的重点内容和一些难以理解记忆的知识点预设问题。问题的设置应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先易后难,可以是单一性,或常识性,或创造性。

3.课堂交流。可采取两种方式。一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介绍案例或通过多媒体展示、播放视频案例后,提出观点或设置若干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提出不同观点。如2015年3月18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以“关口开,危险来”为题报道了河北省衡水市深州、故城县生猪检疫监管工作存在突出问题,以及运往山东省德州金锣公司的生猪存在检疫和屠宰问题,而第二天正值动检专业动物性食品污染与控制的教学内容,于是授课教师在播放视频案例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二是在进行有关章节的理论授课时提前告知学生案例教学的有关要求,并推荐相关的参考文献、网站等,让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在此基础上,以3~4人组成的小组为单位进行多媒体展示和答辩。如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提前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并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切实关注身边的环境状况,每个小组从不同的角度,包括污染的种类、途径及其代谢等,进行了阐述和讨论。

4.归纳总结。课堂交流完毕后,教师应进行点评和总结。一方面根据教学内容的逻辑主线,对案例分析思路、分析方法和结论进行讲评,结合教学目标强调知识和技能要点,揭示案例中所包含的实际信息与理论知识的关系,以提高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针对学生的讨论发言进行分析与评价,对学生正确、合理、有价值的观点给予肯定,并对具体案例问题及相关知识进行系统阐述,而讨论中没有涉及的观点,教师应加以补充完善,以加深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

二、兽医公共卫生学案例教学的效果

课程结束后,以问卷调查形式由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参评学生共195人,其中161人来自动医专业,34人来自动检专业。对案例教学效果总体评价优良的占87.69%(171/195),表明大多数学生对案例教学法在《兽医公共卫生学》中的实践是认可的,主要体现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83.59%)和激发学习积极性(78.97%)方面,但在增强自主学习意识等方面尚需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对培养实际工作能力方面有待提高。见表1。

三、兽医公共卫生学案例教学的体会

通过案例教学法在《兽医公共卫生学》教学中的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以设置案例的模式将兽医公共卫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引入教学中,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同时还能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等,可以是现代高等农业院校推进教学创新、提高教学水平的主要途径之一,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然而,目前案例教学法在具体实施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教师实践经历的不足、学生缺乏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意识、教学课时出现紧张状况等。因此,如何进一步完善案例教学法,较好地发挥其良好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充分结合各学校、学科、课程的教学现状、特点和要求等,寻找有效措施,合理解决相关问题,实现“教、学”双赢,从而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1.更新教学理念,把握师生角色转换。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首先更新教学理念,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引导学生由原来单纯听讲的被动接受者转化为积极发现、探究的主动参与者。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削弱,教师依然需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

2.强化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教学活动并不总在教师的掌控下,学生思维活跃,常常提出不同的问题。因此,教师在从课前准备、问题设计、案例讲解、教学重点与难点的体现,到课堂教学中的气氛营造、课堂活动的驾驭、案例讨论中的师生互动、学生讨论的归纳总结等,都要求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有丰富的本学科知识和较丰富的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而且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历;既能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又能适时增加新知识、新见解、新信息。

3.积极开发案例,选择多种教学模式。必须重视教学案例的开发。一方面注意将教学实践中反馈效果好的、有代表性的案例收集起来,建立案例库,另一方面利用各种机会丰富实践经历,充实案例库,以保证案例教学的顺利进行。在介绍案例时,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展示。用多媒体展示文字案例,可搭配相应图片,使案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利用互联网播放视频案例,真实、及时、形象、直观。此外,可增加组织学生深入生产实际第一线,让学生“身临其境”,这或许对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和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改进考核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我校对学生成绩的评定采用百分制,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而平时成绩主要由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考勤等方面评定组成。因此,多数学生便将精力集中在期末考试上,不重视平时专业知识的积累。通过案例教学法在《兽医公共卫生学》中的实践,把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案例讨论、课后案例分析作业等记入平时成绩中,期末考试也按50%的比例将案例分析题以选择题、问答题形式纳入试卷中,形成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习效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从而减轻了学生考试压力,增强了学习自主性,激发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动物生物技术专业;课程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173-03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生物技术专业成立于2006年,2010年刚申请了该专业的理学学士学位的授予权,它有别于传统的生物技术专业。动物生物技术专业是建立在动物科学基础上的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既要掌握动物科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又要掌握生物技术专业的基本技能。通俗地说,动物生物技术专业就是培养服务于动物科学领域的生物技术人才。目前,动物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建设尚不完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存在严重重叠交叉现象,所以,动物生物技术专业课程的规范建设和创新研究是非常紧迫和必要的。我们通过对专业课程的综合建设,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对该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主要的建设策略如下:

一、加强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建设

(一)组建教学团队

加大力度将其他核心课程组成课程群,如将《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动物微生物学》等核心课程组群,同时组建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明确的教学改革目标、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健全的团队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每年各教学团队均提交详细的中期汇报和年度总结。如:《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团队的负责人为珠江学者艳教授,该团队由4位青年教师(副教授和讲师)和一名高级实验师组成,该团队已建设有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实施课程教学管理负责人制

随着学科发展和教师开设课程积极性的提高,本院开设了一批动物科学类的相关课程,出现了课程内容部分交叉重复,同时由于学院以系为管理单位,传统教研室取消,造成课程管理一度困难。为此,学院组建专业课教学团队,每门课程由1~5位老师组成,其中推选一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资深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的任务是组织该课程授课任务分配、修订教学大纲、组织期末命题、考试和阅卷、负责教改研讨等工作。该制度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课程管理一度混乱的现象,搭建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讨的平台,授课老师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建立《课程负责人更换制度》,保障教学团队的稳定,促进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三)改革教师培养和培训机制

在教师培养方面,制定了完备的“青年教师导师培养制度”。严格执行青年教师导师跟踪培养制度,每位青年教师进校后由学院安排资深教师结对指导,负责指导青年教师学习、听课、授课和参加教研室工作等,使青年教师在团队带领下迅速成长。按照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到其他优秀院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优化年龄结构,科学合理地配置教师,在资深教授的“传帮带”下,形成年龄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师资梯队,同时提高引进人才和外聘人员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以保证团队建设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一)制定专业课程建设的标准

课程建设始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借鉴其他院校课程改革成果,制定该专业所有核心课程必须完善并达到的标准:①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科发展趋势修订课程教学大纲;②选用适合教学内容的中英文教材和参考书;③编写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教案和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④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开展切实有效的实践活动;⑤建立严格的课程考核评定体系。

(二)加强“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创新训练”三部分并重的课程体系

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是从专业导向、能力导向和职业导向进行考虑,从而进行合理组合。如包括核心课程群中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衔接,课程的内容根据学生的认识和知识的深入合理设置;包括课程群内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避免不同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包括教学实践环节的统一安排;包括课程群整体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思维的训练、创造心理的树立、创造技能的掌握等。构建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创新训练等3部分并重的创新课程体系。以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为核心,以分级建设、注重实效为支撑,遵循“合理选择(整合)、梯度深化、有机组合”的原则,实现公共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和根据专业或专业方向而设置的专业课平台三阶段的创新型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

(三)加强教材和精品课程建设

提倡选用近三年的优秀教材,或国家教育部推荐教材,或国外高水平原版英文教材。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设立“教材建设项目”,支持教师编写教材和出版等工作。鼓励购买原版英文教材,购买教材费用由教学经费支出。制定了《动物科学学院精品课程培育方案》,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精品课程和“精品课程网”的建设,及时更新精品课程内容。

(四)加强选修课建设,促进专业拓展教育

一是加强综合素质课程的建设,尤其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的建设,把一些前沿性强、体现文理交叉渗透的、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列为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和能力选修;二是围绕教师的科研课题或国内外大型竞赛开设一些相关的、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的选修课;三是着力从相近专业(兽医专业)主干课和重点课程中选择开设出一批选修课。通过对此类课程的学习,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一)加强网络资源的建设

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生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得到很大的发展。如网络资源库内容缺乏吸引力,缺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等。针对网络资源的不足进行改革,扩大利用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学生和老师进行实时沟通,促进师生共同进步。逐步实现专业核心课程全部网上运行并及时更新网络平台的内容,使课程的网络平台成为课堂教学最有效的辅助工具。

(二)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加强实验教学平台建设

根据课程体系,为本专业本科生的实验教学构筑四大实验平台,包括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专业课实验教学中心、各学科教师科学研究实验室、生产实验场和教学实习基地。四大平台分别从基础理论、专业实践技能、学科研究前沿和生产技术管理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基础课主要依托学校开放的公共实验课程平台,本专业教师的研究室全面向本科生开放,1~4年级本科生可利用假期到生产实验场和教学实习基地参加生产实践。这些措施为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动物科学人才提供了保障。

(三)开拓校外优势教学资源,拓宽教学视野

积极挖掘和充分利用校外优质教学资源,通过校企联合、与国内外名牌大学和高水平科研院所联合、吸纳优良的国内外教学网络资源和书籍等,加强协同开发,促进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拓宽教学视野。

利用企业的资金、设备、实践场所来培养从事本专业的技术人才,育人单位与用人单位紧密结合,可以将专业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专业知识的实用性。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开展生产实习、社会调查、课外创新活动和毕业论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同时每年11月份举办一次校企合作论坛,积极与企业探讨校企产学研合作、本科人才培养等问题,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优势互补培养创新型适用人才。

利用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如2+2培养)培养学生,可以利用国外的教学资源,开拓教学视野,培养优秀的学术型人才。如本专业2010年与西澳大利亚大学签订了“2+2”联合培养人才的协议。“2+2”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本专业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潮流,是本专业学术型人才培养的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同时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购买优秀的国内外教材、参考书籍及一些网络资源,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

四、加强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

在现代畜牧生产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动物科学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为了培养出适应时展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使学生紧跟时代步伐,学以致用,在理论和实践教学方面的教学方式进行必要的改革,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对动物科学专业人才的要求。理论教学方面,强调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

教学内容。①删除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吸收本学科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实现有生命力的经典内容与科学前沿的系统成果的辩证统一;②将教师科研内容引入理论教学,把自己科研课题的构建思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讲授给学生,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使学生更了解动物科学专业的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③遵循“少而精”的原则,突出宏观内容的教学,讲授突出重点、要点、难点,着重介绍动态的、发展的内容和整体的科学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