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范文

时间:2024-03-15 17:40: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篇1

论文关键词:财务风险,问题及原因,理财活动,财务关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进行,我国企业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财务风险。这些风险给企业经营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并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经济活动的高风险迫使企业必须识别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了解风险的性质以及风险事故发生可能造成的损失后果,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与实施对自己最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尽量避免可能出现的不利后果,减少可能的损失,维持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下面就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探讨。

一、企业财务风险存在的问题

1、对于宏观环境的变化的判断不准

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其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例如世界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使运输企业增加了苛运成本,减少了利润,无法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外部环境变化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财务关系,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威胁。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给企业则带来困难。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够完善等原因,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二是在我国,资金结构要是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由于筹资决策失误等原因,我国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30%以上,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三是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顺是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尤其是集团公司制的企业。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熬性无法得到保证[6]。

2、风险意识淡薄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显然财务关系,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财务决策缺乏严肃性。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7]免费论文。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宏观决策现象,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如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有的企业由于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个人素质不高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3、 企业应收账款缺乏控制

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市场已逐步由卖方市场转变成为买方市场,企业普遍存在产品滞销现象。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信产品,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三角债在当时一度成为企业的通病。一方面由于企业在赊销过程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另一方面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由此产生财务风险[8]。四是企业存货库存结构不合理,存货周转率不高。目前我国企业流动资产,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目_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存货流动性差。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财务关系,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长期库存存货,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二、 企业财务风险存在问题的原因

1、 企业的理财活动与外部经济环境不适应

企业财务活动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下,并受这些环境的制约,包括国民经济整体的形势及行业景气度,国家信贷以及外汇等政策的调整、银行利率及汇率的波动、通货膨胀程度等等[5]。企业理财环境的变化莫测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因为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其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预见和难以改变的,这必然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活动,比如利率的变动必然会产生利率风险,包括支付的利息过多的风险、产生利息的投资发生亏损的风险和不能履行偿债义务的风险;而中国企业大多财务管理基础薄弱,缺乏市场观念和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及应变能力,面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财务风险必然产生。

2、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也是中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中国,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在采购、生产、销售、财务、市场预测等各环节之间缺乏统筹协调配合,造成应收款项、存货等资产损失严重。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不进行深入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盲目投资,形成不良资产或巨额损失。资本结构缺乏科学规划,筹资综合成本高,造成负债比重加大,财务风险增高。

3、 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不健全

内部财务监控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相当独特的系统,为使其更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企业不仅应该设置独立的组织机构,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强有力的内部财务监控制度,才能保证企业内部财务监控系统的高效运行。而中国企业大多没有建立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即使有,其财务监督制度执行也不严格,特别是有的企业管理与监督合而为一,缺乏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对财经纪律置若罔闻,难以进行有效的约束,财务风险极易发生。

4、 企业理财人员缺乏风险意识

任何系统的运行,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条件,高素质的理财人员,更是企业不可多得的财富。就目前的情况看,中国企业的理财人员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和受专业教育的程度限制,其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都有待提高,他们的理财观念和理财方法,特别是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能力,还不能在更大程度上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

三、结束语

总之,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活动越来越多样化,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复杂,在这种不断变化的形势下,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有多种原因,面对这些不断的变化的财务风险问题,企业应该不断的调整适时对策,加强内部控制,才能有效的控制财务风险,适应社会经济的大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其秀.企业财务风险的识辨与规避.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2]陈海谊.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4).

[3]孙爱芬,沈中霞.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对策.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6).

篇2

关键词: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0月22日

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是一种客观的经济现象。所以,无论企业处于任何阶段,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始终贯穿于整个过程,这就要求企业管理层要有一定的风险意识,采取各种措施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化解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现代企业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有力保证。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

按财务活动的主要环节,可以分为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按可控程度分类,可分为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也不尽相同。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般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资本结构不合理。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价值构成及其比例,反映的是企业债务与股权的比例关系,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偿债和再融资能力,决定着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控制防范,是企业财务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是,目前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不合理现象比较普遍,一种是债务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过高;另一种是权益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过高。

(二)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企业投资是决策者的一项重大事情,需要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然而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够全面、真实,很多企业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存在经验决策及主观判断,盲目投资,使得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这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三)资金回收策略不当。资金回收一般包括两个阶段:一是从成品资金转化为应收账款;二是从结算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在这两个阶段中,结算资金长期无法回笼或不能全额回笼的不确定性就是资金回收风险。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但在销售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大量应收账款,增加了坏账风险。

(四)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明。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内部财务关系不明是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使用中没有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导致资金流失严重。

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为了将财务风险的影响降到最低,企业必须有一定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对潜在风险和危机应有清醒的认识和警惕,采用科学的识别、分析和控制方法,化解财务风险,实现财务管理目标,使企业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具体策略如下:

(一)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所谓投资决策科学化,就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采用科学方法和程序,由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及领导者紧密配合,经过可行性研究和科学论证,选出最优方案,提高投资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企业要建立严格的项目决策责任制,一旦决策出现问题,要依法追究决策者的经济、法律责任。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价工作,通过分析项目的社会效益和决策质量及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投资效益、优化资源配置。

(二)提高企业营运能力。企业的营运能力主要指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营运资产的效率一般指资产的周转速度控制防范,经营资金周转速度越快,表明企业资金利用的效率越高。资产的周转速度主要通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及流动资金周转率来表示。提高企业资产的周转速度有两条途径:一是在资产中需要保持一定量的易变现资产,企业一旦需要资金可将其随时变现,防止企业因资产结构不合理而带来的流动性风险,企业应该确定一个最优的现金持有量,从而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二是调整资产结构,搞活营运资金。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避免出现过多坏账,对于结构不合理的流动资产,应及时进行处理,通过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库存占用量,提高资产的流动性。

(三)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企业应在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之间保持合适的比例结构。一定比例负债可以给企业带来避税效应,以及约束、激励经营者等正面效应。但由于企业存在财务杠杆系数的作用,当负债规模增大时,企业的财务风险也会增大。企业选择某一项目的基本前提是保证盈利或至少持平,这就要求借入资本的预期资金利润率大于或等于借款利息率。所以,企业应严格控制负债规模,在对财务风险的可控情况不明时,宜采用权益资本来融资,以保证资本结构的合理化,将财务风险降到尽可能低。

(四)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财务风险不是由某一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也不是在很短时间内就产生的,它有一个渐进和积累的过程。财务风险的发生是可预测的。企业应该建立灵活高效的信息系统,形成信息收集、传递的快捷渠道控制防范,这个信息系统应能提供及时完整的经营资料和数据。加强企业内控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有关部门也应定期对资产管理比率进行考核。这样,可以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方法将风险转化,降低损失出现的概率,将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综上所述,企业在经营治理中,要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防范财务危机,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加强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及收益分配的风险控制,加强资产治理,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主要参考文献:

[1]丁玉书.企业财务活动中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

[2]李延德.大学生在校期间风险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

[3]敬永红.达州翠屏山综合开发一期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

[4]闫峰.卓越·蔚蓝群岛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5]杜晓玲.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6]王小练.航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

篇3

关键词:财务工程咨询 风险管理措施

一、何谓财务风险管理

财务的风险与利润密切相关。建筑工程咨询业务的财务管理风险和其企业效益密不可分,因其工程风险较大,在建筑咨询活动中必然要更高的经济报酬,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具有不可抗拒性。财务风险还具有客观性、综合性、可计量性、对称性、可侧定性以及相对性等显著特征。

工程咨询是指遵循独立、科学、公正的原则,运用工程技术、科学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法规等多学科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为政府部门、项目业主及其他各类客户的工程建设项目决策和管理提供咨询活动的智力服务,涉及各个阶段投产或交付使用后的评价等工作。财务风险是工程咨询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市场经济环境中资金运作的必然产物。财务活动具有其复杂性,其所存在的大环境又具有多变性,而人们对于财务的认知也存在一定的误区,这些事构成工程咨询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

从财务、技术以及人文三个角度进行综合性的财务风险管理。着重对风险所带来的冲击、影响及其原因的分析即为财务导向型的风险管理;着重对其安全技术方面的研究管理即为技术导向的风险管理;而人文导向的风险管理着重于管理人们对于风险的态度、认识、反应等方面。

二、工程咨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一)企业资本结构的不合理性分析

属性结构的不合理和期限结构的不合理是我国工程咨询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的主要体现。

在工程咨询企业负债过多,甚至超过其本身资产的情况下,企业要想活动经济利益,则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如果发生意外情况,企业所面临的偿还债务的压力便会成倍的增加。这就是属性结构不合理所带来的危害。另外,若企业的债务期限小于企业本身可流动资金的期限,当企业面临须支付大量债款时,必然会造成流动资金的短缺。导致到期利息或者债务缺乏足够的流动性资金支付,资金链断裂,从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这些便是属性结构不合理所带来的后果。

(二)风险预警机制不健全

在企业面临潜在风险时预警机制能迅速反映,使企业可以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从而避免减少风险和损失。我国目前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

1、忽视定性分析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忽视定性分析的重要作用,国内多数工程咨询企业的经营活动都由一小部分人实施控制,将导致很多影响财务风险的因素无法进行有效量化。为了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实行全面预警,要求工程咨询企业开展有效的定性分析。

2、未建立适用的定量分析指标体系

我国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定量分析没有结合国内咨询行业、市场环境及企业自身状况等实际情况,而照搬照抄国外模式的指标、权数及评价指标,这样子的分析结果必然不符合我国财务风险管理的要求。

3、工程咨询合同各方存在的风险性分析

有关工程主要是围绕签订的合同来实施的,因此合同的各方也是实施工程咨询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方面。工程咨询企业和工程咨询人员要有充分的准备面对风险,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置。

首先,合同自身存在的风险:包括各项管理制度不健全、投标文件的缺陷、决策失误、不当的报价策略、使用低素质员工、工程技术的缺陷等所导致工程的质量安全事故或工期拖延等风险。

其次,承包商原因:指承包商是否有类似的经验、充裕的有经验的人力资源,承包商对项目组织、合同、技术、质量、费用、现场的管理以及与业主、分包商、供货商的协调能力,出现协调或管理不善将会严重影响项目的进行以及项目的盈亏状况。

三、财务风险控制措施分析

(一)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分析

首先,必须准备风险预备金,保障经济管理措施的实施。工程各方应相互配合,协助工作,降低咨询风险。

其次,必须严格遵守行业操作规范制度,保障专业技术措施的运用。通过规范工程各方的的计价行为,坚持发承包计价原则和方法,分散风险的承担。

最后,必须建立责任赔偿制,加强合理的管理。提高企业各方的风险及责任意识,从而提升风险咨询的质量。

(二)建立完善规范制度

规章制度的完善为咨询师营造良好的从业环境。主要构建措施有:①创造良性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②工程咨询师风险承担责任制度的完善;②咨询师自身财务风险管理意识的加强。

在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共同完善我国建筑技术鉴定的机制。即在不断完善司法鉴定机制的同时构建咨询师工作文件及报告的收集及管理机制。

(三)提升工程咨询师自身综合素质

在发达国家,工程咨询师如果出现、、收受贿赂等行为,或造成严重失误时将面临被取消从业资格的惩罚。提升工程咨询师的综合素质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加强从业人员的管理应以激励机制为基础。工程咨询企业应采取长远预期的激励机制,使咨询师意识到与未来长期收益相比当前利益的微小程度,进而产生合作与自律能力。

四、结语

处理好风险和利润的关系是财务风险管理决策的关键,要求以最经济合理的方式应对风险,制定管理办法。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而复杂的过程,加之所处外部环境的不同和变化,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财务风险管理计划,及时修正,从而达到财务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晋.工程财务风险管理案例研究与分析[J].硅谷,2010;2

篇4

【关键词】财务风险 防范 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朝着愈来愈好的方向发展,财务风险成为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企业虽然想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但却忽略了其本身的特性与产生的缘由。只有从最根本的了解开始,才能够对症下药,做出最有效的防范措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本文通过分析财务风险在财务活动中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使企业能够尽量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与特征

(一)概念

财务风险是因为企业存在财务结构上的一些问题,导致财务出现状况,企业因无法及时偿还债务而经营活动失败的现象。财务风险如同看不见的空气一样始终萦绕在企业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是否拥有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尤为重要,其决定着企业是否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因财务风险而使企业陷入不利地位的情况。

(二)基本特征

财务风险关乎企业的生存大计,是企业无法绕开的。企业只有全面了解财务风险的特性,才能从根本上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财务风险具有以下几个的基本特征:

1.客观性:财务风险存在于每时每刻,每个地方。它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转移,也不会被彻底消灭。人们只能通过有效的措施去防范和控制它,从而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所造成的危害。

2.全面性:企业在积累、筹集以及分配、应用资金等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财务风险。简而言之也就是财务风险具有全面性,即贯穿于各个环节[1]。

3.不确定性:外界环境是影响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换言之也就是外界环境不同,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以及发生机率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性。而外界环境又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同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有效的控制它,合理的利用它,那就可以降低财务风险给企业造成的危害。

4.风险与收益共存性:虽说在某些时候,风险的存在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风险往往也会带来机遇,风险越大,收益越高,如果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合理利用,甚至可以取到意想不到的收益.

二、财务风险的成因

引起财务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内部因素之外还包括外部因素。企业需要了解并分析各个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才能够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一)企业经营管理的外界环境变化多端

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外界的环境也会随着时间而不断的变化,往往企业不能够随机应变这些瞬息万变的外界环境,这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外部因素。诸如社会以及市场、经济等方面的因素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着、改变着企业的财务管理以及管理水平。另外一方面对于企业而言,也是无法预测,改变的。而这也就决定着个来无法有效控制财务风险。从企业的发展角度而言,如果环境朝着有利的方向变化,那么就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相反的如果环境变化是不利的,那么无形中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

(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够高

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运用信息科技技术来进行财务管理,但是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培养却没有跟上。财务风险随着财务活动的发生而以生俱在,只要一不小心防备它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危害。特别是如果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没有形成正确的财务风险意识,财务风险发生时不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或者错误的以为,只要合理的应用资金,使用资金就不会存在财务迎合了,或者就算发现了财务风险或者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那么更有可能加大风险存在的可能性[2]。即不能形成较高的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识。可以说正是这一种浅薄的认识,加大了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机率。换言之也就是企业财务管理层面人员的专业素质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就当前企业的发展来看,有极大一部分企业的财务人员仍然不具备先进的财务管理水平,特别是缺乏现代财务信息、专业知识,协调财务管理系统的能力过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从而加速了财务风险的产生。

(三)企业的资金流动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许多企业都面临着融资困难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企业本身规模较小,资金不足,信用低等。企业往往会为了追求财务收益而过度的去投资,而忽略了企业资金流动的规范性。由于在筹资的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无法预料的问题,导致企业的资金流动不合理。当企业的现金流量占总资产的比重较低的时候,企业资产清偿债务的能力就会减弱,财务风险也就由此产生。

(四)企业内部的财务问题

缺乏行之有效的内部制度,尚不能科学的分离财务的的有权、经营权。简而言之也就是在企业与员工、投资者以及内部各部门存在利益分配不科学,不明确资金管理等问题,即不能落实有效的监督、控制企业的资金,使得企业无法有效的利用现有的资金,滋生资金流失。

三、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办法

(一)建立健全财务体系

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发展下,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愈来愈多,这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的要求十分严格。为了使企业赢得更多的收益,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有效财务管理体系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通过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了解与财务相关的指标。具体而言主要包括经济效率、获利及偿债等方面的能力,夯实财务体系。除此之外企业还可根据发展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相关小组的作用,抓住外界环境的变化制定完善财务体系,减少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而给企业财务体系造成的影响,优化财务体系,最大限度的减少财务风险的危害性。

(二)强化人员的风险意识、专业素质

财务风险与财务活动犹如一对双胞胎是同时存在的,而此时如果忽视了风险的存在,那么将加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基于这一点,非常有必要强化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特别是要注意提升其风险意识。甚至可以说财务人员是否具有较强的风险意识,直接关系到风险的存在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因而这就要求加大对新员工工进行工作前的培训,对老员工进行相关定期的培训和考核,给他们输入新鲜的血液,跟上时代的步伐,使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环境变动对财务活动带来的影响。此外,企业可以建立奖惩制度,来激励员工能够更好的学习专业技能,提高专业素质,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使企业更好地发展。

(三)充分发挥内部控制机制的作用,夯实财务决策水平

企业财务行为规范化,约束企业财务活动,减少因内部原因而引起财务风险的机率。[3]决策关乎企业的生存发展,贯穿整个财务活动,对于企业而言每一次决策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失误,即有可能使企业陷入满盘皆输的局面之中。因此要求企业首先要明确权责机制,员要各司其职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确保所提供的财血数据的正确性、真实性。可以说分工明确,不仅有利于优化工作效率,更有利于防范风险。企业可以根据外界环境的改变而不断修改和更新控制机制,财务人员按照控制机制有序的整理分析数据,给出实施的最佳方案,这样能够避免企业上层人员盲目做出决定,降低决策风险,提高决策的有效性。

四、控制财务风险的相关措施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能被完全毁灭,而管理人员的漠视是加大财务风险危害的关键性因素,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之中。[4]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有助于企业更好的规避客观存在的风险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筹资风险措施

资金是企业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如果缺乏资金,那么其生存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由此为了补充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企业通常会结合债券、股票以及借款等等方式。值得一提的是企业选择不同的补充资金的方式,其所带来的风险也是会有一定的差异性的。因此就非常有必要落实稳定的筹集资金方式,对于企业而言,如果成本过低,加之较短的使用时间,到期不能足额的归还,那么,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声誉,更会给企业带来无尽的风险。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而言,借款的期限越长,越有利于合理的安排资金,从而更有利于三少发生风险的可能性。除了选择这一融资方式之外,融资租赁、债券等等也是企业重要的筹集资金的方式。与此同时我们知道对于企业而言,所选择的融资方式不同,即意味着其可能面临的风险,即财务风险也是不同的,因此优化筹资方式,结合企业的发展需要,尽可能的挑选成本相对而言较小的融资方式,落实科学合理选择融资方式,从而更好的帮助企业走出财务风险的处境,减少由于财务风险而给企业生存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二)投资风险措施

企业需要通过综合分析,合理选择投资方案。企业一定要谨慎的研究分析各种投资策略,落实最佳投资方案,从而做到防微杜渐,科学估计预期投资收益,特别是要完善可行性分析研究。切记将所有的资金投资一个项目要做到优势之地,合理的规避风险。

(三)经营风险措施

所谓经营风险指的就是由于错误的财务管理,而削弱企业预期收益的情况。因此,企业应该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在一个有明确受托责任的体制下,企业的人员就会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从而减少错误决策的出现,为防范企业经营风险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大财务管理、现金管理的培训力度,特别是在战略投资时,还要全面考查企业对资金的占用率、收益率等相关情况,最大限度的减少使用资金的成本。

五、小结

总而言之,财务风险是贯穿于企业财务活动的任何一个环节的,是无法躲避也无法消灭的,即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对于企业而言,首先就必须弄清风险的由来、危害性并针对性的采取科学的防范措施,完善内部管理,最大化企业利益,为企业的又快又好发展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马金春.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J].现代企业文化,2012((08).

[2]石国和.论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5(08).

[3]朱妲曼.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内部控制[J].科技经济市场,2007(3).

篇5

关键词:财务风险 财务危机 财务预警 风险管理

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企业都面临着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风险,财务风险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风险贯穿于企业各个财务环节,是各种风险因素在企业财务上的集中体现。企业的财务风险,狭义上,是指由于利用财务杠杆给企业带来的破产风险或普通股收益发生大幅度变动的风险。广义上,是指企业在筹资、投资、资金营运及利润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因各种原因而导致的对企业的存在、盈利及发展等方面的重大影响。如何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是摆在企业经营者和财务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财务风险的类型和成因

财务风险一般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利率风险以及汇率风险。其中,筹资风险是指借入资金而增加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投资风险是指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投资项目不能达到预期效益,从而影响企业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就是指企业某一时点的存量现金不能够满足企业当时的支出需求而产生的阻碍企业正常运行甚至破产倒闭的风险;利率风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利率水平的不确定变动而导致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具体来说,企业财务风险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资本结构不合理

资本结构主要指权益资本和借入资金的比例关系。合理的资本结构,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率,而且可以使企业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增加企业的价值。但是目前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不合理现象比较普遍,主要问题及成因:

1. 债务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过高,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70%以上,一旦不能按时偿债,企业将面临巨大风险。形成原因:(1)由于目前市场机制还不完善,传统的国有产权制度是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根本原因。企业负盈不负亏,生产经营的一切资金依赖银行贷款,只求产值、速度和规模,不求效益,造成企业盲目举债,负债不断增加;(2)经营管理不善,经济效益差是造成过度负债的内在原因。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内部机制不健全,管理水平低下,造成生产资金短缺,只有通过增加负债维持经营,导致过度负债。

2. 负债结构不合理,流动负债水平偏高。虽然有些企业总的资产负债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其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重高达70%-80%以上。主要是由于部分企业净现金流量不足,企业要使用过量的短期债务来保证正常的运营。

3. 权益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过高。过度偏好股权融资,债务融资明显偏低的现象在上市公司中非常普遍,特别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股权分置改革之前,不能上市流通的“国有股”和几乎不能流通的“法人股”占到整个股权结构的70%左右。为减少这部分股权所占的比重,获得更多流动性更强的投资,企业必然倾向于增发新股,从而导致了更高的权益资本结构。

(二)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

由于企业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盲目投资,导致企业投资收益率低于企业的筹资成本,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很多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主观判断,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够全面、真实,使得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这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另外,不少企业试图通过多元化经营减轻企业的经营风险,但现实中采用多元化经营策略却使一些行业的龙头企业发生了财务危机甚至濒临破产。

(三)资金回收策略不当

财务活动的起点是资金的垫支,终点是得到价值增加的货币本金收回,财务是为了获得增量货币而垫支货币的活动,企业的财务风险蕴藏在整个资金运动过程中。如果企业资金回收策略不当,将导致以下风险:

1. 应收款项无法收回。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但在销售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大量应收账款,大大增加了坏账风险。

2. 资产流动性差,缺乏足够的现金流。企业在债务融资后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现金以偿还到期的债务和利息,如果企业的资金流动状况较差、变现能力不强而无法保证足够的现金,会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由潜在变成现实,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

(四)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企业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足

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环境包括国家宏观经济、法律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同时,企业管理层风险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构的设置情况,管理风险意识弱的企业根本谈不上财务风险管理和风险管理机构设置,风险意识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控制与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为了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牢固树立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对潜在风险和危机应有清醒的认识和警惕,采用科学的识别、分析和控制方法,采取有利措施,及时有效地阻止不利事件的发生,把风险降到最低。财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优化财务结构

企业财务结构的优化除了要考虑企业本身的目标,也不能忽视企业筹资所处的经济环境。企业财务结构的优化应以认识和分析企业筹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分析造成企业财务结构不合理的本质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进行财务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1. 优化资本结构。企业应在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之间保持合适的比例结构。一定比例负债可以给企业带来避税效应,以及约束、激励经营者等正面效应。但并不是负债额越高越好,必须保持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企业选择某一项目的基本前提是保证盈利或至少持平,这就要求借入资本的预期利润率大于或等于借款利息率。同时,为保证总体资本仍保持盈利或至少持平,就要求企业借款的预期利润率大于或等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2. 优化负债结构。合理安排负债的到期结构是负债结构管理的重点。企业在作资本结构决策时要考虑到自身的行业特性,包括行业的竞争程度、增长阶段、经营特征、盈利能力等因素。由于现金流量的波动性,企业确定负债到期结构时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边际,并对长、短期负债的盈利能力与风险进行权衡,确定使风险最小、企业盈利能力最大化的长、短期负债比例。

3. 优化股权结构。考虑到我国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很不合理的现状,应降低国有股比例,实现股权所有者多元化,尤其要加大企业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并适当加入企业经营者股权和股票期权份额。具体应占企业所有者总额多大比例,应与企业规模以及企业长远发展规划相联系。

(二)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所谓投资决策科学化,就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采用科学方法和程序,由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及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领导者紧密配合,经过可行性研究和科学论证,选出最优方案,提高投资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企业投资项目决策科学化最关键的环节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建立严格的投资风险责任约束机制。企业要建立严格的项目决策责任制。一旦决策出现问题,要依法追究决策者的经济、法律责任。

2. 规范投资项目评估制度。目前,企业项目评估方法已普遍应用,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存在的问题仍较多,有不少项目的可行性论证目的只是为了使项目得到批准,是不科学的。

3. 建立投资项目后评价机制。通过开展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一方面可以通过分析项目的社会效益和决策质量及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投资效益、优化资源配置。另一方面,有利于对投资行为的监督,确保投资责任落实,有利于确保重大决策失误追究制度的贯彻执行。因此,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后评价管理体系,将后评价工作纳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三)确保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不少企业陷入经营困境甚至破产,并非因为资不抵债,而由于暂时的支付困难。因此,正确掌握现金流量风险的预警方法,对于及时发现风险苗头、实现风险事前控制是非常必要的。企业除了要控制资金投量,减少资金占用外,还应注意加速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使其尽快转化为货币资产,提高资金使用率,减少甚至杜绝坏账损失。应根据现有业务未来产生现金流量的情况追求相应的成长速度,同时要手持一定量的现金,以满足正常运营和应付突发事件的需要。

(四)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任何企业从产生财务风险,进而发展成为财务危机,最后导致企业破产,都有一个渐进和积累的过程。财务风险的发生是可预测的。企业应根据自身需要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并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方法将风险转化,降低损失出现的概率,将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1. 健全财务信息收集和传递机制。财务预警体系的重要前提是建立灵活高效的信息系统,形成信息收集、传递的快捷的渠道。这个信息系统应能提供及时完整的经营资料和数据,同时,还应配备专门的人员对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和反馈,并向预警系统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2. 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良好的会计信息质量,是财务预警模型发挥正常作用的保证。企业应从资金循环的各个方面入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3. 应坚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往往具有客观、易于度量的特点,定性分析则是主观性、模糊性的特点。仅仅是计算、对比几个比率和指标是无法实现财务预警的,必须全面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管理学等知识,在重视定量分析的同时加强定性分析方法的应用。

4. 完善风险处理机制。对预测发生的和已经发生的风险应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控制和处理措施。

5. 建立财务预警责任机制。财务预警的实施必须要将风险的责任落实到具体每个人,一旦发生问题,能够及时寻找负责对象,并结合有效的奖惩制度,促使负责人提高警惕。

参考文献:

[1]尹平,经营风险与防范,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2]吴世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财会月刊,2007,(3).

篇6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 防范措施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定义

企业的财务风险,从狭义上看,是指由于利用财务杠杆给企业带来的破产风险或普通股收益发生大幅度变动的风险。从广义上看,是指企业在筹资、投资、资金营运及利润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因各种原因而导致的对企业的存在、盈利及发展等方面的重大影响。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而当企业存在下列征兆时,便意味着财务风险变成了财务危机。

第一,企业资产总额超过负债总额,但是资产配置的流动性差,无法变现用于偿还债务,现金净流量低。

第二,最近两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负和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股东权益低于注册资本。

第三,企业的负债总额超过企业资产的公允价值,经协商进入重组的状态。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1.财务风险形成的内部原因。

由于各生产环节内部因素的影响而可能引起财务收益的不确定性,称之为内在财务风险。内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筹资过程中负债资金数量和筹资成本以及偿还时间;资金投入过程中的投向、数量、结构;生产运营过程中的收入、成本、经营管理水平等;收益分配过程中收益的确认以及收益分配政策、数量和形式。

(1)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在现实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淡薄。

(2)财务决策和管理缺乏科学和有效的制度。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企业内部经营活动是指资金从筹集、投入、运营、收回到收益的分配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

2.财务风险形成的外部原因。

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它也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例如,世界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使运输企业增加了营运成本,减少了利润,无法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目前,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供求变化多端,汇率随之变化,从而产生风险。

三、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只有充分了解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和产生原因,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不是阶段性的工作,而是贯穿企业运营的全过程。因此,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全局性、长期性的工作。如果企业全体职员能够长期保持风险的危机感,形成一种风险管理为导向的防范机制,企业全体齐心合力抵御风险就能有效地化解风险。

1.“阿尔曼”,财务预警系统。“阿尔曼”模型是阿尔曼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基于多元判别模型的财务预警系统,利用逐步多元鉴别分析逐步提取五种最具共同预测能力的财务比率,建立起一个类似回归方程的z计分法模型:Z=0.012×1+0.014×2+0.033X3×0.006×4+0.999×5。其中,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X4=普通股和优先股的市场价值总额/负债账面价值总额;x5=销售收入/总资产。该模型实际上是通过五个变量,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指标、获利能力指标和营运能力指标用一个多元的线性函数公式有机联系起来,综合评价企业财务风险的可能性。若z值小于1.81,则企业存在很大的财务风险;若z值在1.81-2.99灰色区域,企业财务状况不明朗;若z值大于3,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很小。阿尔曼还提出z值等于1.81是判断企业破产的临界值。

2.对单一指标制定红色警戒线。利用现金额度、存货额度、应收账款额度等绝对指标和流动比率、资产净利率、资产负债率、资产安全率等相对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如根据公司规模预先设定支付风险的安全系数:货币资金余额为5亿元,安全系数为1;货币资金余额为4亿元时,安全系数为0.8;货币资金余额为3亿元时,安全系数为0.6;货币资金余额为2亿元时,安全系数为0.4;货币资金余额为1亿元时,安全系数为0.3;货币资金余额为1亿元以下时,安全系数为为0.1。如果货币资金降低到2亿元以下,公司财务处于高风险状态;再如流动比率一般认为应该保持在2以上,但最低不低于1,如果低于1,公司财务处于高风险状态,必须高度重视,及时化解。事中风险控制是事前风险防范的延伸,因为任务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预想不到的变数。

篇7

[关键词]县级供电企业 财务风险 防范对策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作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县级供电公司,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减轻农民负担,繁荣地方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电信等行业的垄断地位逐步消除,县级供电公司长期受政府和行业垄断保护的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面对这种形式,其财务管理职能显得日益重要。但从目前县级公司财务管理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结合所了解的专业知识,就县级供电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什么是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当今世界上因财务风险而倒闭破产的公司,甚至是特大公司也不为少见,如2002年世界500强的安然就是一例。因此,忽视财务风险将给我们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

二、县级供电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县级供电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我国企业中较典型的表现主要有:

1.管理粗放,内控制度不够健全

内控制度涉及企业方方面面,健全的内控制度犹如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自我抵抗风险、自我修正的能力。但从目前的现状看,很多县级公司管理粗放,现代县级供电企业管理经验缺乏,内控制度不完善,管理漏洞层出不穷,给企业经营带来一定的风险。例如,有的单位对站所一级的财务管理延伸不够,基层单位自过大,坐支挪用电费资金、擅自对外借款或担保、恶性透支费用等现象时有发生。

2.县级供电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不清,权责不明

财务关系界定不清是当前县级供电公司财务经营风险难以控制的最大体制。县级公司本部与基层站队(所)之间、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主业与多经关联单位之间在职能界定与划分、资金管理和使用以及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关系不清、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等现象,直接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产流失严重,尤以主业和多经的管理界面不清最为突出,主观上使得一些管理措施难以推行和落实。

3.县级供电财务风险意识淡薄

县级供电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决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县公司风险意识淡薄。分析原因,一是由于大部分县级公司负责人以前多是从事生产或营销专业,财务知识相对较为匮乏,财务风险认识不足;二是受财务人员定编及管理水平的制约,县公司财务人员整天疲于应付日常工作,无法从大局上对企业经营状况予以有效把握,财务监控能力和效果不够明显。

三、对防范县级供电企业财务风险的几点建议

1.加强县级供电企业财务风险控制

面对财务风险通常采取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策略。控制风险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核心。加强县级供电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筹资风险控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管理措施失当会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筹资风险。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负债经营规模。

(2)投资风险控制

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取得资金后,进行投资的类型有三种:一是投资生产项目上。二是投资证券市场。三是投资商贸活动。在决策中要追求的是一种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的最佳组合,或在收益和风险中间,让稳健性原则起一种平衡器的作用。

(3)资金回收风险控制

财务活动的重要环节是资金回收。应收账款是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方面,应收账款加速现金流出。因此,对于应收账款管理应在以下几方面强化:一是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二是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三是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比例。四是建立销售责任制。

2.建立严格的财务风险管理程序

在全面风险管理中,国际上通行的程序一般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综合信息框架;(2)风险评估;(3)制定风险管理策略;(4)构造风险管理解决方案;(5)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6)监控改进风险管理的过程;(7)贯穿于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沟通。同理,在其子系统“财务风险管理”的程序中,也可合理地仿效上述步骤来构建。

目前企业尚无严格的财务风险管理流程,在财务风险管理环节中均存在一些不足与局限,这是目前亟待完善之处。上述步骤的程序执行不是一个从上到下的直线式的过程,应是互相联系的循环过程。这种循环式的执行程序表现了财务风险管理的连续性特征,使得财务风险管理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

3.提高财务决策水平,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1)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应收款项、应付款项及存货项目中的任何一项失衡,均会引起企业危机,可将这三个项目作为短期财务风险的警源。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建立企业全面预算,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2)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篇8

Abstract: With the spread of financial crisis, financial management becomes the core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rough expounding the definition, categories and manifestation of financial risk, this article proposes some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prevent financial risk and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enterprises to set up risk awareness, take prevention measures and promote healthy development.

关键词: 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Key words: financial risk;prevention;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3-0132-02

0 引言

随着金融危机风暴的爆发与影响的持续,不少企业破产倒闭,而有些企业却在此次危机中发现机遇,加速转型从从而寻求新的发展方式。在此种经济环境之下,企业财务管理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忽视财务风险是许多公司经营不善,甚至倒闭的重要原因。因此,企业对财务风险的重视程度与应对措施已成为当今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企业要不断树立财务风险意识,通过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体系,加强监管、采取措施对财务风险进行管控,保证企业健康发展,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1 财务风险概述

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风险是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所谓财务风险是指受财务结构不合理和融资不当的影响,导致公司丧失偿债能力,进一步使得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转移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

2 财务风险的分类

根据资金运动的过程,财务风险可分为:①筹资风险。所谓筹资风险是指与企业筹资活动相关的资金和负债的风险。此外,筹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筹资技术,资金投放、使用、收回、分配等因素的影响。②投资风险。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之间存在的偏差,构成投资风险。这种风险在一定程度上给投资者的收益带来很多的不确定性,收益风险、投资额风险、变现风险、购买力风险共同构成投资风险。③资金回收风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其资金的转化形式为:从成品资金向结算资金转化,再由结算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在转化过程中,资金在时间和金额方面产生不确定性,进而对资金回收产生潜在的风险。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对资金回收风险产生很大的影响。④收益分配风险。所谓收益分配风险是指收益分配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其来源主要有:一收益确认的风险,通常情况下是由受客观环境的影响以及会计方法不当,进而出现少计成本费用现象,造成多确认当期收益,虚增当期利润,使得大量资金提前流出企业构成财务风险;二是对投资者分配收益的形式、时间和金额把握不当而产生的风险。

另外,根据财务风险产生原因,分为制度性财务风险、固有财务风险和操作性财务风险;根据企业面临的风险表现和种类,财务风险分为战略性财务风险、总体性财务风险、部门性财务风险;根据财务风险的表现层次,分为轻微财务风险、一般财务风险、重大财务风险。

3 财务风险的表现

通常情况下,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

3.1 资金结构不合理 资金结构不合理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加重企业财务负担,偿付能力出现严重不足,进而引发财务风险,造成资金结构不合理的原因是企业长期资金的组成成分及比例关系不合理、不科学。

3.2 投资缺乏科学性 企业投资包括:

①对外投资。企业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投资出现盲目性,使得企业资金遭受重大损失,进而造成财务风险。②对内投资。企业对内投资通常情况下主要是对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资。企业决策者在制定投资决策时,自身能力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使得投资决策与实际情况发生很大偏差,导致企业难以取得预期的投资收益。当企业无法按期收回资金时,在一定程度上便会产生潜在的财务风险。③资金回收策略不当。企业为了攫取更高的利润,在经营过程中需要大市场份额,增加销量,进而采用赊销的的经营模式进行销售。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这种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利润。但是,通过赊销的模式进行经营,其弊端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对客户的信用等级缺乏了解,导致赊销出现盲目性,进而无法收回应收账款,使得应收账款失去控制,甚至成为坏账。另外,企业存货规模较大,占用了大量的资金,进而积压了流动资金的空间,导致资产被存货长期占用,企业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数量大大减少,使得企业无法归还到期的债务,甚至会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严重影响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4 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追求低风险或零风险不是企业制定措施预防财务风险的根本目的,而实现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将财务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才是企业制定财务风险的最终目的。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强化财务风险意识,做好财务风险防范,实现财务管理目标。防范财务风险的措施主要为:

4.1 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4.1.1 事前控制财务风险 企业制定投资决策的过程中,一方面考虑预期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预防投资风险。通过对财务风险存在的原因借助概率分析法、风险决策法、弹性预算法等手段进行研究分析,制定财务风险管理办法,进而预留调整空间,应对发生的意外情况。遵守谨慎原则,预留风险资金,通过建立防范风险损失的专项准备金预防损失的发生。例如产品制造业为了弥补风险损失,可以根据相应的规定和标准提取一定数量的坏账准备金,对于商业流通企业来说就是提取一定数量的商品削价准备金。

4.1.2 事中控制财务运行过程 为了将投资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范围之内,减少经济损失,进而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采用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对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进行计算和监控,制定相应预防措施,进而抑制不良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和发展。建立和完善监督制度对企业资金使用进行监管。对资产管理比率相关部门要定期进行考核。同时,为了提高流动资金的周转率,对流动资金加强投放和管理,不断提升企业的变现能力。

4.1.3 事后控制财务风险 为了避免日后发生相同类型的风险,企业要对已发生的财务风险,通过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风险档案,吸取经验教训;及时消化处理已经发生的损失。如果挂账时间较长,在一定程度上会给企业埋下隐患。盘活存量资产、处理闲置设备,进而偿还债务。

4.2 根据财务风险种类进行控制 通常情况下,对财务风险采用回避、控制、接受、分散的措施进行控制。具体方案为:

4.2.1 控制筹资风险 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不断成熟,筹资活动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起点。企业通过筹集资金的方式维持日常运行,在一定程度上使用效益将会出现很大的不确定性,进而引发筹资风险。通常情况下,企业通过下列渠道进行资金的筹集:一是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吸纳所有投资者,并将税后利润再分配用于再投资;二是通过财务杠杆,借入资金,进而取得财务利益。企业通过借入资金的形式进行负债经营,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经营收益在一定程度出现很大的不确定性。利率波动和筹集资金的利息过高等因素都会引发筹资风险的产生。另外,组织和调度资金风险、经营风险、外汇风险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筹资产生影响。因此,企业必须严格控制负债的数量和规模。

4.2.2 投资风险控制 通常情况下,企业会在生产项目、证券、商贸活动中进行投资。

企业对生产项目进行投资时,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能产生预期的收益。其原因是:第一生产项目不能按期投产,进而无法取得投资收益;第二尽管生产项目已经投产,但是没有实现盈利,企业的投资也无法取得。上述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企业在制定投资风险决策过程中,一方面为了攫取超额利润,要敢于实施风险投资;另一方面为了规避投资风险,必须要克服投资的盲目性和冒险性。在投资决策中,企业投资的最佳组合是在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之间寻找平衡点。

4.2.3 资金回收风险控制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回收资金成为财务活动的重要环节。因此,应收账款构成回收资金风险,其原因是应收账款加速了现金的流出,主要表现在:第一应收账款产生利润,企业现金的数量没有增加;第二企业利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对应收账款进行垫付,没有实现利税开支,却导致了现金加速流出。

4.2.4 收益分配风险控制 收益分配包括:一是用于扩大投资规模的留存收益;二是用于扩大股东财产要求的股息分配。留存收益与分配股息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一方面企业为了加快扩展速度,税后利润大部分用于添置资产;另一方面股息分配低于利润率水平,进而降低股票价值,构成企业收益分配上的风险。

4.3 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通过采用数据化管理方式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各种信息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将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通过设置财务预警指标进行量化,并将预测结果事先告知决策者。通过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而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通过设置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等方面的指标,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防范财务风险。

4.4 建立和完善决策机制 企业的决策机制包括决策机构和决策内容,对于企业的财务风险来说,决策机制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系统,财务风险能够反映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所有风险,通常情况下,借助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可以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地预防。

5 小结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成熟,企业逐渐意识到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逐步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尤其是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给企业敲响了警钟,使企业逐渐意识到重视财务风险和其他企业风险的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预测、管控,进而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险。通过上所分析,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了规避财务风险,需要强化风险意识,健全风险防范体制,价钱财务风险控制,预防财务风险,通过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对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及收益分配等加强风险控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贺琼,程侃.浅谈企业财务风险防范[J].交通财会,2002(09).

篇9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所谓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经营活动过程中因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等原因造成企业偿债能力降低、收益下降的风险。对企业来说,财务风险不能完全消除,只有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来降低财务风险,因此企业要想确保自身稳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加强财务风险控制。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首先,是市场环境和政策制度的不断变化。对企业来说,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制度环境等都能够对企业运营情况产生一定影响,这些环境共同构成了企业生存的大环境。一般来说,企业对于外部大环境难以进行控制或预测,一旦大环境发生改变,势必会给企业带来较大冲击,导致企业面临巨大发展瓶颈。比如说国家政府政策的改变、利率的升降、市场变化形势以及通货膨胀等,均可能加重企业成本负担,给企业带来较大财务风险。

其次,是领导者因信息欠缺出现决策错误。部分企业领导者由于对市场形势及大环境把握不准确,没有及时获取全面信息资料,或对信息的分析欠缺全面性,或掌握的信息量不能够准确、全面地反映出市场宏观情况,以此造成企业领导者对整个市场形势的评估出现误差,甚至在竞争对手评估以及自身评估上都欠缺准确性,以至于在进行重大项目决策时出现错误,导致企业出现巨大财务风险,进而蒙受较大经济损失,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显著下降。

最后,是财务管理能力低且制度亟待健全。一些企业自身财务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较低,没有制定有完善、高效、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导致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过程中容易出现财务风险。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欠缺主要表现在成本控制能力低下、出现错误财务决策、财务相关活动记录缺失、财务风险分析能力较低、资产评估欠缺以及财务风险防控措施缺失等方面,而很多企业常常都是在发现财务问题后才意识到财务风险的存在。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措施

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是预防财务风险出现的有效措施,当前许多企业已经开始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核心价值在于能够动态性了解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及财务风险,在第一时间发出预警,警示企业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问题及风险的扩大,促使企业能够逐渐迈上稳定、可持续发展道路。

1.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为了更好规范企业内部经济活动行为,企业可联系自身运营情况及企业管理特点来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确保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够全面落实到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制定资产与负债管理、制定岗位工作职责、收入与成本费用管理、报告与分析等各项内部控制制度,_保各个工作岗位配置科学、职责明确,财务工作者严格依照控制制度开展财务工作,切记不可在授权范围外进行财务业务活动。另外,在进行重大财务业务处理上,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员工或部门分别进行处理,以此起到互相约束和制衡的作用。同时,还应针对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加强制度落实的考察,确保制度落实程度及实施效果,防止出现制度流于表面的情况,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活动的科学性、有效性和规范性,从而有效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发生几率。除此之外,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还应根据市场形势和大环境的变化进行不断修整和完善,保证制度的建立能够满足时展需求,起到较好财务风险防控作用。

2.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前提是要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借助现代信息对企业经营全程动态情况进行监控,及时识别并发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财务风险,预测可能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并给企业管理者发出预警,以便于领导者能够准确找出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在第一时间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财务风险可能带来的影响,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建立的基础是要在企业内部形成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不仅要将企业各个财务指标考虑其中,还要将一些重要的非财务指标纳入进来。一方面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要对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等进行全面分析;另一方面还要全面分析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创新发展性能、人力资源情况等,以便于能够准确制定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制定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可以给企业创设安全的财务管理环境,进一步提升企业财务风险防范能力。

3.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素质

财务人员是企业一起财务活动的执行者,同时也是企业财务风险的承受者,而要想提升企业财务风险防范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一是财务人员应树立创新意识,及时了解时展形势,不断更新自身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确保自身专业知识能够跟上时展脚步。二是财务人员应树立终身性、全面性学习观念,除了要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之外,还应不断扩宽自身知识面,熟练掌握会计技能、审计技能及财务管理等知识,并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创新发展能力。三是财务人员应具备优秀职业道德,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在工作中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财务业务活动,自觉抵制利益诱惑,同时不断提升自身风险识别及风险防范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在生产运营中必须要重视财务风险的防控,切记不可纸上谈兵,而应结合企业实境情况不断整改完善,并构建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责任制度,明确企业财务部门管理职责,尽可能提升财务人员风险防控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此来确保企业运营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风险 防控管理

事业单位运作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使得其不能够实现财务预期收入,使得事业单位陷入财务危机之中.因此应该注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从财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入手,做好财务风险管控工作,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一、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概念分析

财务风险是指因为许多不确定的原因,使得经济活动中会出现实际销售收益与预期收益不符的可能性。财务风险在事业单位中相对少见,一般出现在各行各业的企业中,但是现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的大背景下,事业单位也开始出现多元化的资金渠道,这样便与现在的事业单位体制出现了冲突,这样事业单位大大的增加了遇到资金问题的可能性,而正是由于对财务风险的认知不足以及对财务风险的防控意识不足才引起了资金问题。因此财务风险管理缺失是财务管理中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与此同时,事业单位的性质决定了其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因此事业单位在运作的过程中涉及的负债、筹资问题比较少.当前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的关键是财务资源的取得和使用.但是由于一些干扰因素的存在,使得事业单位无法实现财务资源利用的最优化,这就会使得财务资源造成浪费,也使得事业单位无法更好的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目标。因此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表现

(一)债务风险

近年,许多事业单位因为投资强度较低,便举债扩大生产,结果资产负债率变高,资金周转出现问题,使还本付息变异常;更因为不科学的项目论证以及缺少货款风险认知等是事业单位的债务风险不断增加。

(二)支付风险

在事业单位中,由于各项事业发展经费支出的需要,财务负担较重。此前,事业单位中存在着各种挤占项目经费和公用经费的现象,事业单位由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深化开展和部门预算不断改革,使得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资金支付之间的矛盾更是突出,因而,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为了确保收支平衡,财务会挤占和占用公共经费来弥补财务的资金缺口。因此,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存在着一定的支付风险。

(三)管理风险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内部监管机制不完善,无法发挥监督这一重要工具的作用.这就容易出现信息泄露、工作人员监守自盗等诸多情况,因此为了能够促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减少安全问题的出现,应该注重监管机制的建立。

(五)道德风险

在财务活动的有效开展过程中,财务人员额道德素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在在财务人员的选定方面,目前并没有合理的管理机制。所以财务人员的总体水平参差不齐,不能完全适应财务管理工作,使其偏离了财务管理制度,甚至存在违规操作的风险。

三、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原因分析

(一)风险意识欠缺

事业单位一般以社会公益为目的,大多是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工作。在国内,事业单位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他是政府职能的延伸。事业单位必然存在财务风险,只要有活动,必然存在风险,然而,现在的许多财务人员的枫逍异世较为缺乏,因而,事业单位有关人员风险管理意识特别薄弱。

(二)政府预算约束较弱

此前,受大环境影响,财务风险几率不断扩大。而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有其特殊性,它的特殊性源自于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有导向管理作用。但事实上,许多财务人员不能外部高速发展的诱惑,片面发展,使企业中的负债经营占据了主导思想,从而造成隐形的赤字预算。这种管理层失误造成的风险现在应该是风险防控的重点。

(三)事业单位财务决策科学性的缺乏

从当前看,我国的许多财务管理者在财务决策上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往往是凭经验做决定,这样就会是资金使用缺乏计划性,因而导致事业而单位资金的浪费,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损失。从而给事业单位造成极大的风险。

四、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控管理

(一)建立健全资金的管理制度

要降低单位财务风险,必然要建立资金管理制度,财务预算应针对事业单位具有收入特殊性的特点,建立仅仅管理制度,编制现金预算,解决财务收支在数量和时间上的不平衡,提高资金会用效益和财务保障能力。事业单位一定要做好财务分析工作,控制好基本支出、收入、分配政策,做好资金节流,以便盈余结算,用来弥补基金亏损。

(二)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管控整理

在财务活动中,不只有客观因素的存在,更有主观意识的存在,所以财务人员必须要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并且培养财务人员在专业技术上的能力和检测财务风险的能力,并且能分局预测性的解雇对财务风险进行度量,从而控制风险。

(三)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在事业单位现有的财务管理和会计审核的基础上建立财务状况预警机制,设置量化指标,分析资金使用的合理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对一些问题进行预警处理,使得内部风险监控系统拒不健全,以便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更完善的监督,将财务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总之,当今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便是财务风险管理,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应该具有财务风险管控的意识,使得事业单位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更使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使事业单位高速、健康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