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制度体系建设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3-15 17:40: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制度体系建设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制度体系建设的意义

篇1

关键词:制度体系;管理流程;国有企业;石油企业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国有企业也面临着市场挑战,在优胜劣汰的市场下,即使国有企业背后有国家财政支持,但如果国企无法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势必会被市场所淘汰。对于石油企业来说,石油作为“液态黄金”,更是一种战略性资源,加强石油企业制度体系建设对国家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制度体系与运作流程是国企管理的关键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着国企管理效率,对企业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当前,石油国有企业发展到达了新的高度,并制定相应的制度体系,但大部分国企没有形成流程化管理机制,更加注重石油开发工作,对内部管理关注程度较低,导致企业存在管理不够彻底、不够全面、矛盾多等问题。基于此,我们必须要强化国有企业制度体系建设工作,根据市场环境、国家制度、国际环境制定更加完善的制度体系。

一、国有企业制度体系建设与流程中的问题

(一)制度不够完善制度作为一个企业的发展基础,企业活动必须要在制度允许条件下才能够得以实施,从而保障企业能够平稳发展,充分发挥国企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但以当今国有企业发展状况来说,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相对较晚,国有企业发展时间受限,使得国有企业制度体系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缺乏流程化管理模式,管理方面也没有形成具体的方针,无法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指导。此外,石油企业更多的是注重销售、开发,内部体系管理建设不够完善,这会直接影响石油营销策略的形成与发展,对企业发展不利。

(二)内部管理与营销管理相脱节由于石油企业制度体系不够完善,存在着一些漏洞,无法对石油营销产生约束与规范。石油企业作为我国的经济支柱,无论开发环节、管理环节、营销环节都必须要做到一体化,通过制度体系来规范营销流程、加强营销流程来完善内部制度体系。但石油企业作为一种传统行业,对于内部制度体系建设显然没有石油开发、石油营销力度大,导致制度体系与销售相互脱节,销售流程过于繁琐,不够流畅,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石油企业发展。

(三)不同部门所制定的制度体系不一致由于我国石油企业已经发展的几十年,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两桶油”,企业规模也不断扩张,并逐渐走向海外市场。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的不免因素就是企业内部管理难度提升,导致不同部门之间制定的制度体系规范标准不一,很多部门为了能够降低管理难度,故意避免繁琐之处,导致制度体系变得无意义。对于石油销售企业来说,石油企业对销售环节不可谓不重视,但由于缺乏内部制度体系的制约与支持,使得成品油销售的关键环节管控难度比较大,与企业内部发展联系性较小,这与制度体系不一性有着直接关系。

二、国有企业制度体系建设流程分析

(一)优化国有企业管理流程框架石油企业作为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因此在企业管理上需要优化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不同业务之间的关系,对企业管理流程、销售流程框架进行整理,这样才能够实现规范化管理,实现成品油销售的流程化、系统化。通常情况下,对石油企业管理流程框架树立需要采用分层分类方法,根据企业的市场现状、行业现状、国际环境、企业自身情况,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石油销售流程进行分割,通过企业管理流程框架来加强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从而表现出企业在某一时间段的业务运转流程,根据内外部环境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包括加强现场网建开发管理、推动制度体系建设、优化销售流程等。从表面上分析,加强石油企业的管理流程框架优化工作只是企业管理的第一步,但其中却蕴含了多种不同业务、多个部门、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通过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和这些工作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一个一体化运转过程。优化石油企业管理是加强销售流程的首要任务,有利于石油企业健康发展,避免重视短期效益而忽视了长期效益。

(二)制定国有企业制度体系流程国有企业制度体系流程对企业营销有着重要影响,更是联系各个部门体系的集中体现,特别是石油营销中,必须要遵守企业内部营销制度流程,避免石油产品内部消耗问题,保障销售质量与服务质量。在石油销售中,遵循规章制度是前提,加强法律法规是保障。为了能够保障石油销售的有效性与经济性,当销售工作指标完成之后,需要制定相关的文件、报表、下阶段销售计划书等,分析这一时间段石油销售状况,分析其中的问题,从而制定更加完善的制度体系流程,保障石油企业的销售量,发挥国家经济支柱的作用。虽然石油在我国非常有竞争力,也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但我国石油价格受国际资本市场影响,想要充分发挥石油企业作用,必须要加强制度体系建设进程,以企业发展目标为基础,对企业各项制度进行分析,从而保障销售环节更加全面、更加规范。因此,为了能够提高销售业绩,保障整个销售流程,必须要对企业运转过程中各项数据进行规范和整理,并结合石油企业内部体系建设,加强内部与外部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应该构建各项数据的数据库,包括销售数据、市场数据、内控数据等,从而对企业活动进行约束与规范。在数据库信息管理下,通过构建国有企业制度体系各项流程,并对企业活动进行合理安排,从而推动石油企业体系完善度,推动石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推动国有企业制度体系建设进程对于石油企业来说,生产力作为石油企业的根基,销售作为发挥生产力作用的重要渠道。在生产力前提下,石油企业想要顺应社会发展需求,需要不断强化制度体系建设进程,从而让石油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对于企业整体运作活动来说,如果生产力无法保障销量,那么生产力也变得过于表面,要求石油企业要结合市场环境与客户实际需求基础上,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入手,并基于制度体系流程框架对企业制度不断完善与改进,从而提高制度体系的覆盖范围与管理范围,充分发挥制度体系在石油营销中的积极作用,推动石油企业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为了能够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与流程机制,石油企业不仅要做好销售环节,同时也要不断提高与相关企业的联系。特别是国际相关企业,由于我国不仅是石油生产国,同时也是石油进口国,石油销售量与石油价格有着直接关系,降低石油生产、进口成本,是保障石油销量的基础,因此,强化石油企业与国际石油企业的联系,对我国石油市场有着重要意义,并且能够学习国际上石油企业先进的制度体系与流程机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动我国石油企业制度体系建设进程。结束语石油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具有“液态黄金”之称,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基于此,我们必须要结合当前的市场环境、国际环境、行业环境、企业内部环境,不断推动制度体系建设,优化石油销售流程,提高石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活动执行力度与管理力度,充分发挥石油企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建江,许超.基于流程的企业管理制度体系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1(18):56-57.

[2]罗才旺.对构建企业制度体系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13(09):12-13.

[3]李晓娟.基于流程的国有企业制度体系建设[J].科技经济市场,2015,09:28.

[4]何大春.国有企业建设一流企业标准化制度体系的探索[J].中国商贸,2014,14:47-48.

[5]刘先平.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若干思考[J].当代经理人,2009(17).

[6]倪敬启.国有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J].中州煤炭,2011(5).

[7]季晓南.国有大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路径[J].中国国情国力,2009(7).

[8]、刘巨钦,吴维辉.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制度演进与制度创新[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5(1).

[9]生连科.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对策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1).

[10]吴志强,赵红梅.浅析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现状与深化[J].经济师,2003(12).

篇2

【关键词】加强;畜禽良种化;对策

畜牧业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发展畜牧业必须良种先行。良种畜禽繁育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也是一项惠民工程。因此,各级政府应将加快良种畜禽繁育体系建设作为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畜牧业的必然要求,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我市良种畜禽繁育体系建设速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民增收。

随着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优良的畜禽品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抓良种、抓畜禽良种工程建设,构建先进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对于促进畜牧业向高产、优质、高效转变及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全市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逐步加强,供种能力明显提高,为我市畜牧业持续、高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 良种畜禽繁育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1亟需增加良种引种

目前我市的生猪及蛋鸡还没有达到自给自足的要求,缺少祖代种畜场,严重地影响全市良种畜禽繁育体系建设进程。

1.2品种选育工作滞后

畜禽良种扩繁和选育力度不够,畜禽品种选育工作严重滞后,有计划地选育工作基本没有开展,重用轻育现象较普遍,导致种畜禽质量下降。

1.3种畜禽产业化经营水平低

种畜禽繁育与畜牧业生产、科研以及产品加工流通等相互脱节,产业结构单一,区域布局混乱,缺少畜牧龙头企业。畜牧业资源优化配置水平较低,制约了我市畜禽良种繁育水平的提高。

1.4各级政府对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投资力度不够

全市每年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投资只有几万元,缺少强大的资金支持,使畜禽繁育体系建设进度缓慢。

1.5人工授精站点数量少

设备落后,人工授精人员的专业素质低,很难适应畜禽品种改良的工作要求。

2 良种畜禽繁育体系建设对策

2.1推行种畜禽产业化经营

一是组织引导种畜禽场积极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各种形式的联合,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品种选育、保护和育种新机制。二是完善繁育体系。要协调原种场、扩繁场之间,以及各代次种禽场之间的供求协作关系。完善各场的种畜禽繁育计划和供求计划,要按年度进行衔接,然后签署购销协议。做到生产有计划,购销有协议。解决长期存在的种畜禽生产无计划、买难卖难和资源浪费问题。三是扶持种畜禽场兴办饲料业、畜产品加工业,向农民供种、供料,回收、加工、销售产品,由单一种畜禽饲养,变为产业化经营。尤其是重点种畜禽场,应率先实行产业化经营。四是组织、协调大型加工龙头企业采取新建、收购、兼并、联合等手段,兴办种畜禽饲养业,逐步完善产业化链条。

2.2增加良种畜禽引进

一般情况下,国外良种生产性能要高于地方良种30%~50%。因此,以引进品种为主的品种结构格局,短时期内不会改变。所以,要完成我市畜牧业倍增计划任务,必须有计划地引进国内外良种。

2.3加强品种选育工作

加强品种选育是良种工程建设的长远大计,要改变过去重引种、轻育种的倾向,把品种选育工作提到重要日程上。要建立各主要畜种的品种选育和育种协作组织,组织重点场进行引进品种选育。要开展种畜测定,实现优质优价,通过市场作用,推动选育工作开展。通过选育,减缓引进品种的退化,逐年降低引种压力。要积极推进我市吉远肉种鹅的选育工作,与沈阳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合作,加快选育步伐,提高选育速度,形成我市独特的肉鹅品种。

2.4增加保种资金投入

要争取国家和省、市政府增加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资金投入,保种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对引进良种的单位给予一定的补贴,提高良种繁育速度,加大良种覆盖面,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2.5加强重点种畜场建设

重点种畜场是良种工程的“塔尖”,是良种工程建设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保证重点种畜场发挥社会效益,必须实行扶持政策。财政扶持资金,用于重点场品种选育、育种和保种。要深化重点种畜禽场体制改革,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理顺生产经营机制。加强技术管理,加强现代育种、保种技术应用,提升种畜场科技水平。

2.6加大良种繁育工程投入

良种是畜牧业生产的基础,在畜牧业生产增长中,良种贡献率为40%,是所有要素中最高的,发展畜牧业必须良种先行。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是实施畜牧业倍增计划的重要措施。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切实加强对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工程的领导。一要增加投入。通常情况下,良种生产的经济效益较低,主要体现社会经济效益,必须有一定的外源性投入。要在积极进行种畜禽场自我积累、自我投入和多元投入的同时,各级政府要增加投入。特别是在引种、育种、保种和重点种畜禽场建设方面需要增加投入。二要深化种畜禽生产经营企业改革。畜牧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指导种畜禽生产经营企业改制,逐步转变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要搞好良种工程建设规划。制订本地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工程规划,并与有关部门搞好衔接,争取有关部门支持,把良种工程纳入本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投资预算。

2.7加强管理,依法治种

一要应树立依法治种观念,根据行政授权,严格执法。加大国家颁发的《畜牧法》、《种畜禽管理条例》、《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规范种畜禽生产、经营活动,搞好种畜禽质量监测工作,打击种畜禽生产经营中的制假售假、坑农害农的不法行为,遏制种畜禽市场恶意炒作和低水平竞争。二要建立和完善种畜禽标准体系建设,大力推行种畜禽标准化生产,体现可操作性和法律性。三要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和管理,建设一支精干的执法队伍。以加强许可证管理和种畜禽市场监督为重点,查处各种违规、违章行为,保障种畜禽质量。

篇3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政策体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也由以前单一所有制经济,形成了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中小企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来说,中小企业已经占到企业总量的99.3%,GDP的55.6%,工业新增产值的74.7%,社会销售额的58.9%,税收的46.2%,出口总额的62.3%,保持着75%以上的就业岗位率,成为了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点,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的压力,对于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良好的社会发展前景。

一、中小企业融资政策体系的现状和特点

中小企业涉及各行各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中流砥柱,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伴随着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资金最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助推器”,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发展,建立一个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政策体系迫在眉睫。

(一)中小企业资金紧张,融资渠道缺失,资金保障缺乏

在社会主要市场经济所有制下,中小企业融资具有资金使用时间长,资金缺口大,贷款收益见效慢,风险较大的特点。以银行的利益为立足点来说,导致了银行不希望贷款给中小企业的现象,而另外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又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贷款来实现的,这就形成了一种资金需求与供给的矛盾,造成了中小企业资金紧张,融资渠道缺失的现象。

由于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相互沟通,导致银行无法了解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中小企业不能够及时的掌握银行贷款信息和政策,造成了银行与中小企业相互脱节的现象,另外,即使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了贷款,银行方面所存在的手续繁琐等情况严重的影响了贷款的申请时间,这就激化了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矛盾,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造成了资金紧张的现象。

(二)中小企业融资缺乏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积极的引导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越来越尖锐,它严重阻碍着中小企业的发展脚步,无形中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尤其是从国家层面上讲,没有一个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缺乏国家的政策性支持,中小企业处处面临着贷款难,利息贵,贷款数量少,贷款门槛高等现象,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从金融机构来说,中小企业的资本数量少,资金水平低,对于中小企业还款能力存在着质疑的态度,很多的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不会给中小企业贷款,这就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无门的现象,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后续发展。

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政策体系的意义

中小企业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在经济大发展背景下的产物,多种所有制经济下的中小企业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中小企业营造一个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政策体系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小企业以数量取胜,在现代的经济生活中扎稳了脚跟。它遍布祖国各地,涉及到了各行各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在国家对于金融机构的积极引导下,建立专门的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提供政策性的支持和方向,降低银行的贷款利率,开拓融资新渠道、新方式,为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提供一个宽松的贷款环境,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政策体系是保证中小企业强力发展资金保障,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政策性的资金支持,保证了中小企业作用的有效发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建立一个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政策体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和价值。

三、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政策体系的建议

就目前的中小企业融资政策体系现状来说,对于中小企业尚未建立起一个有效的融资政策体系,融资平台缺失。资金的限制,导致了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有心无力,成为了中小企业发展中难以突破的瓶颈,尤其是针对于我国的国情来说,人口基数大,衣食住行、各行各业都与中小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保证社会劳动力的就业率、促进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都离不开中小企业。由此可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政策体系,切实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意义。

(一)提高对于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推进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进程

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能够在我国的经济社会上发挥重要的作用,首选取决于对于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的认识和认可程度,只有充分认识到了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对于打破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我们才有可能积极地寻找构建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的新路子、新思想、新途径。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贷款政策,来充分保证中小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力量,以充足的资金为后盾,以良性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为保障,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推进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进程。

(二)加大财税政策对于中小企业的支持保障,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制度

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途径少等问题,国家需要成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融资机构,比如:一些发达国家成立的中小企业金融公库、中小企业长期信贷中央金库、中小企业金融公司等机构来总管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为中小企业提供优惠的融资政策,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一个大的方向和政策性原则,形成一种融资的规范,减少社会上针对于中小企业的不法融资的危害,保证社会秩序的有序进行。加大财税政策对于中小企业的支持保障,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制度显得尤为必要。

(三)以有利的融资政策倾向为中小企业资金保驾护航,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是中小企业取得贷款的主要机构,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和银行降低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延长贷款偿还税率期限,加大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丰富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比如:增加小额贷款等,不断推进金融制度创新,不断满足中小企业的不同的企业种类、不同的发展程度、不同的融资需求等情况,切实解决多层次、多方面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四)以宽泛的融资渠道,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三化”需求,保证中小企业融资效果

中小企业融资的“三化”是指企业种类多元化、企业发展多样化、企业融资需求差异化。只有不断开拓出融资的新渠道、新方式、新途径,才能够保障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的融资效果。比如:开展中小企业境外融资市场,通过中小企业上市的形式,来获得在境外市场上融资的权利,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改变以前中小企业有项目但是不具备资金能力的现状。另一方面,就是推进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水平,通过不断的改革创业投资机制,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能量,在国家对于创业投资的积极引导下,以有偿资本注入等方式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赢得了资金的支持,保证中小企业融资效果。

(五)提高中小企业信誉度,加强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良性沟通

信誉度是中小企业综合实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矛盾的根本途径,只有良好的企业信誉度才可以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保障,是中小企业成功融资的依据,具有重要的作用。

加强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良性沟通,不断优化中小企业制度改革,充分认识到企业信誉度对于融资重要性,改变管理方式,开拓创新,不断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的还款能力,提高金融机构和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认识,建立健全财务制度,保证财务状况真实有效性。制定规范的融资制度和监督制度,保证企业融资的有效进行。同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中小企业融资贷款需要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遵守融资规范和原则,保证中小企业的偿还能力,减轻银行负担和风险,让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形成一种互动,构建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制度。

四、结束语

总之,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打破限制中小企业发展瓶颈的关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的特征。通过了解中小企业融资政策体系的现状的阐述,深刻印证了融资难对于中小企业的严重制约作用,给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充分认识到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政策体系是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作用的一项战略性任务目标。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政策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切实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意义,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稳定和谐。

参考文献

[1]尹清伟.关于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政策体系的建议[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03:113-115.

[2]欧阳海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5.

篇4

关键词:全面风险管理;内控体系建设实践

自从国际的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先进国家和地区对金融制度和经济结构不断进行着重大的调整,各个国都在加大科研创新,纷纷将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重点,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随着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公司的经营活动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所以建立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成为了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工作重点。

一、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的关系和意义

1.全面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和目标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企业面临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危机,2004年中航油新加坡公司风险管理失败事件后,2006年6月国资委颁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对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作出了明确规定,并要求报送年度风险管理报告。全面风险管理,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2.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和目标

2001年12月,美国最大的能源公司--安然公司突然申请破产保护,暴露出美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外部监督的缺失,美国加速通过了《萨班斯法案》,要求建立公司建立内部控制体系。2008年和2010年,中国五部委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后,中国证监会强力推进上市公司内控建设。

3.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关系

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目标是一致的。内部控制的目标是防范和控制风险并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风险管理也是为了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要求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两者之间不是对立的,而是协调、统一的整体。

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内容互相包容。内部控制是一类控制风险的措施,是一种风险治理的解决方案,旨在最小化风险。因此,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管理内容是相互包容的。

4.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建设的意义

积极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的建设,发挥好审计部在风险管理工作中的第三道防线,进行风险监督,对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有举重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制度的建设工作,并落实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公司应将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相结合,在现有体系基础上融入风险管理的要素,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

二、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建设的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是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核心,良好的公司治理是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效率的基本要素。全面风险和内部控制体系作为公司为履行管理目标,建立了规则、政策和程序,与公司管理及公司治理密不可分。

1.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治理机构的一致性

公司治理是现代公司在决策、激励、监督约束方面的制度、原则,涉及利益相关者之间在权力与责任方面的分配、制衡以及效率经营与科学决策。在《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均规定,企业应建立并健全公司的治理结构,明确责权限,形成有效科学职责分工制衡机制。全面风险管理与内控控制体系组织结构共同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机构等。

2.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治理机构的差异性

虽然全面风险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在治理机构中存在着很多的一致性,但仍存在部分差异。

全面风险体系治理结构还包括: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部门等。内部控制体系治理结构还包括:经理层、内部控制管理机构

三、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建设实践

1.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公司已初步建立了相关内部控制体系,但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以及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的需要,内控体系也应作相应调整和补充完善,对此开展了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建设。

(1)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框架

为了加强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根据境内外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制定了《全面风险管理手册》。明确了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流程,形成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2)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建设的流程与操作

风险管理流程分为四个主要流程:风险辨识评估流程、重大风险管控流程、风险管理监控与改进流程、风险管理总结与报告流程。风险管理各主要流程存在着紧密的内在关联性,且各工作流程呈递进关系。

2.内控自评价持续完善

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建设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建立是最开始的一部分内容,对建立的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建设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价更是促进体系改善的有效手段;制度执行又是体系建设最关键的环节,建立再好的体系,不执行也是无效的。公司对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定期及不定期检查,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自评价审计。

(1)全面风险和内部控制管理测试评价

全面风险和内部控制管理测试评价包括: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健全性检查评价、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有效性测试、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实质性测试、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合理科学性综合评价。

(2)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管理缺陷判定

内控制度审计评价应对内部控制进行综合的判断,按其严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被审计单位应建立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机制,明确内部各管理层级和单位整改职责分工,确保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中的重大风险和主要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和有效控制。

(3)出具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自评价报告

出具内控审计报告,书写审计结论,向公司管理层报告内控审计结果。审计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审查和评价内部控制管理的目的、范围、依据、主要实施程序的描述;对内部控制管理的评价;审计结论;对改善内部控制管理的建议。

(4)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自评价审计整改

按照PDCA方法,加强过程审计,通过制定审计计划、按照方案实施审计,针对审计发现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形成闭环。将各类审计结果转化为审计成果,有效维护体系运转。

四、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建设效果

通过全面风险管理与内控体系的建立,加强了公司风险管理与内控的有效融合。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是在已有内控体系的基础上,导入风险管理的概念,经过辩识、评估等一系列科学系统的方法,建立的风险与内控体系。内控体系重点在于防范与规避风险;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更强调在防范与规避的基础上,有效利用风险创造更大价值。内控体系更强调执行层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更关注企业全局。建设过程中更加强调: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与内控体系深度融合。

五、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建设工作,涉及面广,参与人员多。在企业经营工作繁重的情况下,即要按照计划进度完成工作,又要保证体系建设质量,是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六、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建设建议

加强组织领导。体系建设负责人要高度重视、统筹安排此项工作。制定具体落实方案,将任务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蒲育军.浅析风险导向审计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应用[J].中国内部审计,2010(127),48-51.

[2]邝满维.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0(127),40-43.

[3]刘德恒.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篇5

关键词:科技 协作 现状 对策

目前,营口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不但量极少,规模小,力量分散,高端人才匮乏,而且企业研发和创新能力薄弱,已成为营口市经济发展的瓶径,制约了营口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当前,营口市正处在跨越式发展阶段和实现沿海强市率先掘起的重要时期。为实现营口市的战略目标,加快与国内大专院、科研院所的科技协作,是必然的选择。通过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协作,充分利用院校、院所的技术和人才优势,提高营口市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方向加速转变,保证经济结构战略目标的实现,推动营口科技、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1.营口市科技协作现状与分析

多年来,营口市科技协作已有了较大的发展。一是科技协作单位的数量不断扩大。目前,全市已有138个企业与国内82个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厂校协作。二是科技协作的项目逐年增加。目前有300多家企业1082个项目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合作。三是科技协作形式灵活多样。营口市科技协作的形式主要是企业同院校、院所建立紧密型协作关系、国际科技协作、技术入股等三种形式。这些协作形式为营口市长期开展科技协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营口市科技协作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和地方特点。一是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并开发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二是厂校协作使民营科技企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已成为营口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对产业升级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四是企业的人才意识明显增强。加大了在培养和吸引人才方面的投入。

几年来,营口市科技协作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与改革发展的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一是一些企业和部分单位对科技协作的战略意义还不十分清楚,没有把这项工作摆在应有的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二是科技协作很大程度上受到资金的制约,金融环境有待改善;三是科技协作的方式方法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改善;四是鼓励支持科技协作的政策,需要完善和配套。

2.科技协作的发展对策

针对营口市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散、小、低”和中小企业居多,自主开发创新能力不强的现状,应坚持“借脑生才、拿来主义”的原则。要大力开发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长期协作,进一步发展国际科技合作,借助外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实现沿海强市率先掘起的战略目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以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目标,大力开展科技协作

大力开展科技协作,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以加强技术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目标,推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产品、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业和城市建设等方面发展。

一是要重点抓好民营科技企业的厂校协作。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科技意识和市场应变能力强,敢于风险投资和决策,资产质量好,发展潜力大。有重点、有目标的抓好民营科技企业的厂校协作,对促进营口市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全市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有着十分的重要意义。要通过厂校协作,提高民营科技企业的整体素质,解决技术水平低、人才匮乏、信息不灵、家庭式管理等问题,真正走上现代企业制度的轨道。

二是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开发厂校合作。要在示范、总结、推广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在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方面的协作,通过抓厂校协作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促进全市产品、产业乃至经济结构的调整。

三是有选择地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十二五”期间,要选择一批产业基础好、企业规模大、产品有一定知名度的重点企业,广泛开展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协作,用高新技术进行总体改造,使其工艺装备水平尽快与国际接轨,同时进行机制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四是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开展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协作。要结合营口市农业产业链,围绕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的重点,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引进一批国外农作物、畜牧、水产、果木等方面的优良品种,建设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区,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新技术,抓好一批工厂化高效农业的示范企业,促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

2.2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科技协作牵涉到社会方方面面,即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也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形成强有力的支撑服务体系。一是构筑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平台。主要建立厂校协作局域网,连接全国高校成果网。建立高校、科研院所数据库,营口市技术需求数据库,形成强有力的厂校协作工作平台。二是科技三项费用要重点向科技协作项目倾斜。要从市本级科技三项费用中拿出一大部分用于支持、引导、转化高新技术成果等转化项目使之产业化。三是要引导企业加大在科技协作方面的投入。要按照市场规则不惜重金聘人才,买成果,敢于风险决策和风险投资。四是加强厂校协作中介服务体系建设。首先要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建设,使其真正成为背靠政府,面向中小企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其次,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厂校协作中介服务体系建设。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优势,利用市场配置作用,从建立健全厂校协作的中介服务体系入手,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项目评估、投资分析、发展战略咨询、融资等方面的中介服务。

篇6

摘 要 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来预防和应对风险。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对中国企业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对中国企业实现健康发展,与国际接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融入国际市场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监督和约束,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保持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经营目标 重要内容

一、建立企业内控体系的意义

(一)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从内部控制定义中可以看出,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信息错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会产生负面影响,降低企业的经营利益,阻碍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和经营目标的实现。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信息产生的一些环节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而规范的会计规制和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是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的基础。企业通过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确保企业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能够保证企业内部机构的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保护企业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提高企业利用经济资源的效率。企业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加强企业内部约束和规划,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确保企业获得的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有利于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

在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提高防范风险的意识,企业必须提高预防和应对各类风险的能力。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中位于核心位置,是防范企业各类风险最有力的手段。企业内控控制体系通过对企业风险的有效评估,防范企业经营漏洞,提高企业对经营薄弱环节的有效控制,将企业可能面临的经营风险减少到最低,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确保企业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财产物资是一个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所以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对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企业为了确保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通过规范完整的企业内控体系,明确企业内部分工,将责任落实到实处,使企业财产资源从采购到使用的过程中都受到有效监督,杜绝贪污、挪用、浪费等问题的发生,提高企业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企业节省资源和实现经营利益的目标。

(四)有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关键环节,在企业的发展壮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当前中国的一些企业内部控制情况来看,出现了企业内部控制松散、作用弱化、风险频发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了企业的自身发展,还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中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带来不利影响。每个企业的经营目标都是追求最大化利润,实现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职能,有效的贯彻执行经营方针,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有效控制,及时纠正偏离经营目标的行为,减少企业经营漏洞,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当前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一)提高企业管理者对健全内控体系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有一部分的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重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以传统经验和手段进行现代企业管理,没有建立起相应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还有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走过场”行为,只是为了应付领导检查,没有真正建立起规范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的管理者认为内部控制会降低工作效率,打击员工的积极性。这些认识都是不到位的,也是不正确的。企业依据自身的实际经营环节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完全可以实现企业内部控制和工作效率的统一。企业会计和审计部门在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发挥全部作用。内部控制关乎企业整体,涉及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所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需要企业所有部门和人员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迅速扩大,业务种类繁杂,企业管理者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严格监管企业经营行为,提高企业各项业务进行的标准化和程序化,加强企业工作人员职责分工的制度化,保证企业工作人员按照规定有序工作,并且实现部门之间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减少工作失误和经营漏洞,有利于企业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提高企业经营利润,促进企业长远健康发展。

(二)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企业内部监督是企业从长远目标出发,实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健康发展而进行的自我约束,企业内部监督体系是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内部监督制度是企业加强资产保护的重要手段,保证企业的经营活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达到控制风险,提高利益的目标。加强企业内部监督是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有力保障,是企业的法定义务,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客观要求。

企业要进一步提高管理者对内部监督重要性的认识,加强自律意识,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在企业内部要建立明确的内部监督制度,明确内部监督、审计监督的职责和管理权限,加大对违反企业内部监督制度行为的惩罚、赔偿力度。企业要实现内部审计工作内容上的突破,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促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企业重大经济决策进行严格审计,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定期进行企业内控人员培训,提高专业素养和技能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变革,也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高新技术的发展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新的设备和管理方式。企业要增强创新意识,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和内部控制体系。国内一些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低下,达不到企业内部控制所需的知识层次,适应不了现代企业内控工作的要求,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造成了不利影响。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企业建立现代内控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企业需要对内部控制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掌握企业内部控制方法,加强对企业在岗内部控制人员的定期考核,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人员实行严格上岗管理。

一部分内部控制人员虽然具有相应的专业水准,但受个人利益诱惑无视企业内部控制的职业道德,不但没有及时举报企业内部人员的违规行为,还参与其中。对企业内部控制漏洞加以利用,进行贪污、挪用等违法违纪活动,内控控制人员的这种道德素养阻碍企业内控体系工作的有效进行,制约企业内控体系的建设。在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人员加强专业培训的同时,更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企业内部控制人员的法律意识,增强其纪律性,树立企业主人翁意识,提高自身工作的责任感,在工作中遵纪守法,坚守职业道德和工作原则。

(四)注意引进高学历和高素质人才,改善企业内部控制人员结构

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让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人才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使人才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当前一些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知识结构老化,高学历和高水平人才较少,企业内部控制人员结构僵硬,导致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缓慢,效果较小,不能适应企业经营的要求。企业在加强在岗工作人员培养的同时,更要注重人才的引进。企业要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企业激励机制,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加入,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防范企业经营漏洞,降低风险,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提升企业利润空间,为企业的长远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是提高管理水平和杜绝漏洞舞弊现象的重要手段,企业如何发挥内部控制体系作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是当前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要求,也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有效措施,更是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麦琼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分析.时代金融.2011(24).

[2]岳文海.浅谈内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现代商业.2009(12).

篇7

财务会计管理与公司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而在当今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的经济体系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因此相应的经济结构都得到了彻底的革新与转型,因此,为了迎合这一全新的经济结构建设,相应的财务会计体系也要从管理层面进行一定程度的革新,以便与当今的全新经济大环境相匹配,并且当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也为当今的财务会计管理体系提供了更为稳定的体系支撑,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建立稳定的财务会计管理体系也就具备了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下的财务会计管理现状及策略,以期为相应体系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战略;财务会计管理现状;策略研究

在当代的企业制度背景下,相应的财务类建设都应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旋律而兴建,而这也是当今企业想取得一定程度的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建设活动却存在一些与时代主旋律不相符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财务会计管理体系的发展,因此需要通过一定程度的发展手段对其进行摈除,以便于使财务会计的发展能更为符合企业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与要求,而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我们对当下的财务会计管理总体系规划有一个全面而明晰的掌握。

一、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现状

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会计核算,二是财务管理。会计侧重于核算,财务侧重于管理。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迫使用于指导会计核算的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在过渡期新旧两种核算理念、两种核算方法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冲突会出现在会计核算的确认、记量、记录及报告的全过程中,冲突的外在表现形式便是各种各样的会计核算问题。找到并分析这些问题,对顺利实现国内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进而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会计信息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随着现代企业的构建,企业财务管理的内涵、外延、功能及其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强化企业的财务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现代企业制度得以保证和实施的重要环节。此外,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情况是目前我国企业整体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比较低,常常因核算问题、内部控制、筹资、成本、税收、业绩考核等问题使企业面临财务困难,所以从解决现实问题出发,也有必要对企业所面临的突出的财务难题进行分析,逐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下的财务会计管理策略

1.企业领导个人的带头作用

企业的领导是企业建设的核心,而企业的发展要完全围绕着企业领导的决策来执行,因此作为一名企业的领导,其个人素质的养成与企业的发展与各部门的合理规划有必然而直接的联系,这里的个人素质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便是领导的个人涵养,这一点是这两个方面中最为重要的方面,首先领导的个人涵养关系着企业整体文化的形成,其次领导的个人涵养决定着整个企业能否将企业文化中具备传承意义的内涵融入到各部门的整体建设中。第二点就是领导的个人知识储备量以及相应的业务能力熟练度,这两点在如今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因为领导的个人财务管理技能的强弱决定着领导对财务管理体系的实际理解,理解越为透彻,相应的改革性建设也就更为深入,基于这一背景领导才能够切实有效地发挥自身的公信力,进而使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管理体系能够进一步革新与完善。

2.建立完备的考核机制

企业内部考核机制的建立对于财务会计管理体系的革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第一,企业内部考核机制的建立能够进一步为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管理体制提供充分的保障,有助于财务会计管理体系据此剔除不符合规定的成分,以便于内部革新的顺利开展。第二,企业内部考核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实现资金的保值性提升,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第三,企业内部考核机制的建立有助于构建长期型的企业内部交互机制,进而是企业的生产行为被固定在稳定的产业链条上。第四,企业内部考核机制的建立有助于企业净利润的实际核算,进而使企业对自身经济效益的实收程度有一个明晰的了解。第五,企业内部考核机制的建立有助于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团队的整合,使优秀的员工能够加入团队,使不是特别优秀的员工得以去更低一层的团队深造,进而实现公司内部财务会计团队的全面发展与建设。

3.完善生产经营管理

企业预算制度的建立能够为企业内部财务会计的管理环节提供切实有效的发展保障,预算是指根据企业经济的整体走向以及近一段时期内的经济发展整体趋势做一个全方位的预算,从而得出企业近一段时期的整体经济发展数据报告,对报告中较为突出的经济发展上升趋势予以一定的重视并且加强对这一时期经济建设的投入,以便于企业能够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同时对呈现亏损趋势的经济体系予以一定的保护性财务会计运作机制建设,从而规避由此而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这有助于使企业顺利规避财务风险,从而使财务会计管理体系能够全方位地顺利展开,而这也是在可持续性发展战略体系下,最为稳定而妥善的财务会计管理层面的发展理念。

4.强化财务管理

财务的管理要以经济为核心,因为经济是财务的核心与形成来源,财务是建立在经济的基础上而实现的一种体系建设项目,而经济本身构成了财务这一体系构成,因此财务与经济密切相关,且财务以经济为主要支柱而切实存在。因此为了建立以资金管理为主要中心的财务管理机制,企业内部应该采取一定的经济性措施,首先应在公司内部建立较为全面化的预算机制,从而使资金的投入为公司所全方位掌握,并且在预算中应该将货币的实际价值以及货币在不同时间的汇率价值都囊括在预算范围之内,并且设置专员来控制预算环节的具体安排,避免因领导施压而导致的资金的分散性流失,从而保证财务会计管理的集中性,以便于更好地对资金进行合理化支配。

5.注意成本管理

财务会计管理体系的革新还要以系统化的模式构成为参照,在此基础上,实行一定程度的环节控制建设,并以控制论的主要中心思想作为这一建设体系的实际开展环节的主要参考,进而使相应的财务会计成本管理的具体形式能够按照一定的秩序性的约束而合理展开,这样能够使财务会计管理体系更加行之有效,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企业内部的整体化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而将经济体系的建设与时代的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相结合,在世界经济潮流的合理引导下,实现企业内部财务会计管理体系的全方位革新,而这也有利于企业内部财务会计管理体系相关职员的全面成长,进而继续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6.进行系统的非生产性开支管理建设

企业的费用支出是财务会计管理体系的主要工作内容,因此必须对相应的费用体系进行较为周密的费用使用规划,对企业经营所需的开销,企业管理所需的经费,以及财务方面的支出细节都进行较为系统化的记录,并且以数据分析报告的形式将记录备案,并且设置一定的记录核查机制来对记录中不符合企业收支规定的环节进行一定的控制,从而进一步提升财务会计管理的工作效率与实际的工作效果。并且,在当今信息化与科技化都日益完善的全新时代格局的成形过程中,数据的处理可以借助较为成型的互联网体系,通过信息数据库的构建使信息的相应运作机制更为人性化和数字化,进而使信息的调取和整理更为简洁,从而进一步提升财务会计管理的工作效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下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而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大环境下,我们必须迅速纠正这些不足之处所带来的影响,进而使财务会计管理体系更加系统化合理化地为企业的经济体系服务,这有利于企业内部经济体系的合理化建设,有利于使财务会计管理体系更为有效地为企业服务,同时还有利于提升我国相应管理机制的整体执行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经济体系现代化建设,从而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作者:孙凌云 单位:黑河市墙体材料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参考文献:

[1]金辉.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下的财务会计管理现状及策略[J].研究商场现代化,2013.

[2]刘欣丽.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下的财务会计管理现状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3.

篇8

关键词: 烟草; 商业企业; 质量管理体系; “五化”

中图分类号: F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6-0045-01

一、烟草商业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概述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由ISO/TC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国际化质量管理标准,广泛用于工业、经济和政府的管理领域。20世纪90年代,我国烟草工业企业开始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90年代末,一些烟草商业企业开始尝试贯标工作。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实践,贯标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成效,对提高行业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能力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以2006年9月国家局印发《关于烟草行业全面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为标志,烟草行业拉开了新阶段、新形势和新任务下全面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序幕。在2007年9月召开的全国烟草行业企业管理现场会和12月召开的全国烟草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研讨交流会上,国家局对质量管理体系贯标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定位,即要把体系贯标转化为体系建设。这为烟草商业企业构建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指明了方向,也标志着烟草商业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进入了崭新阶段。

二、烟草商业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五化”要求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局姜成康局长在2009年和2011年的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分别强调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三个突出”和“五化”要求。

“三个突出”,即:突出运用,突出创新,突出解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五化”要求是国家局在2010年全国烟草行业企业管理现场会上提出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要求,“五化”,即:体系目标化、管理流程化、流程信息化、基础规范化、改进持续化。2011年昆明现场会上,国家局进一步提出:“在实施‘五化’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启动‘管理创一流’活动,围绕争创‘一流管理’目的,实现‘五个一流’,即一流的基础管理、一流的体系建设、一流的目标管理、一流的创新机制、一流的管理团队。”

“三个突出”、“五化”、“五个一流”既相互支撑,又互为补充。“三个突出”是指导思想,“五化”要求是根本途径,“五个一流”是根本目标。全面落实“五化”要求,全面提升企业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水平,是把握“三个突出”、实现“管理创一流”的重要途径。

三、烟草商业企业落实质量管理体系“五化”要求的途径

(一)围绕战略目标,层层分解指标,强力落实“体系目标化”

烟草商业企业全面推进目标管理体系建设,就需要围绕企业战略规划和管控模式,建立三级目标体系,即:企业层、部门层和岗位层三个层级。三个层级目标体系自上而下逐级分解、有效支撑。同时,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可将目标分为定量目标和定性目标。对于卷烟营销、物流配送、专卖管理、财务管理等可以量化为具体目标值的目标,必须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结合商业企业实际,制定定量目标;要建立目标名称、衡量指标、目标值、测量方法和责任单位(部门或岗位)、奖惩措施等内容。目标值的确定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过高难以实现,发挥不了目标引领的作用,也变相打击了企业及员工的工作热情,而过低则失去了目标制定的意义。对于党政、工会、文化、日常企业管理等要求,可以按照具体管理工作的要求制定为定性目标,可以建立具体工作方法和奖惩措施等内容。目标体系建立后,为应对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保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还需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战略实施情况,着力抓好目标达成效果的有效评价,通过评价及时发现问题,查找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并定期对战略目标进行重新评估和调整升级,以保证战略目标的适宜性和前瞻性,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二)优化管理流程,精简流程文件,不断深化“管理流程化”

优化精简管理文件,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清理与体系文件重复的红头文件。要运用停、改、并、转等方式,理清红头文件与体系文件的关系,巩固体系文件作为企业管理的主导地位。对于新增的工作任务,流程性强的,原则上下发流程化的工作程序;流程性不强的,原则上下发工作标准,并纳入管理体系文件。对于新增的管理要求,已在管理体系文件部分体现的,以改进管理体系文件为主,不再下发红头文件。二是积极引导体系文件“一体化”。要立足地区实际,以专卖内管、卷烟营销等企业核心业务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地区体系文件一体化。同时,对跨部门、跨层级流程接口进行梳理,整合管理资源,理顺工作接口,提升体系文件的系统性,促进企业管理由职能管理向流程管理转变。三是完善文件控制程序。要对涉及企业管理、业务经营的执行文件进行重点控制,改变文件分散管理、多头管理的局面,全面准确、有效辨识各类法律法规、红头文件要求,强化企业内部各部门管理体系文件持续改进的协作配合,实现体系文件唯一、现行有效,实现“删繁就简、去芜存菁、变厚为薄”的目标。

(三)完善信息系统,提升运行效率,积极促进“流程信息化”

加强烟草商业企业信息化工作,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统筹业务管理,着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大集成。做到系统集成、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数出一门,推进信息化建设数据、业务、界面、安全、管理全方位集成整合。二是构建运行平台,着力推进信息化管理大融合。在系统集成的前提下,将流程对接和环节控制贯穿于一个专项业务管理工作平台,系统对接各级系统流程和数据,实现各层级单位和各岗位员工同平台操作。三是聚合信息资源,着力推进信息化手段大运用。建立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构建PDCA工作循环链,将企业目标、决策、规范落实到管理和业务操作中,打破机构壁垒、应用壁垒和信息壁垒,整合流程、共享信息,推动管理和业务运行闭环协同,把企业、部门、岗位的关键目标指标转化为信息化系统运行的管控节点,通过固化流程、量化标准、优化运行,强化管理过程控制,提高工作效率。

(四)构建标准体系,抓好规范管理,扎实推进“基础规范化”

规范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而健全的工作标准则是实现规范的保障。烟草商业企业在深化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大力推进企业标准体系建设,将流程优化、精简、再造与企业标准体系建设相结合,使制度、流程、职责、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提升烟草商业企业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篇9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小企业贷款业务推进会,专题研究贯彻落实中国银监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进我市小企业贷款业务、支持小企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刚才,部分银行和监管部门作了很好的发言,张强同志根据上级精神,比较深入分析了开展小企业贷款的意义,对我市贯彻《意见》,提出了推进小企业贷款业务谈了很好的思路和措施,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抓住《意见》实施的机遇,充分认识做大做好银行小企业业务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市各级始终把培植发展小企业作为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来抓,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致力于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小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工商注册的个体及小企业近万家;全市小企业实现增加值、缴纳工商税金、出口创汇分别占全市的.%、.%和%;吸纳劳动力超过万人,占全市职工总数的%。特别是在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上,一方面加强融资平台建设,全市设立了担保公司家、典当行家,另一方面,金融部门积极探索银行业支持小企业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银监局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市工商银行被总行列为中小民营企业试点行。被省行确定为重点发展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迅速发展;其他行、各级信用社等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也有了较快发展。据统计,两年来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小企业贷款.万笔,.亿元,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县域小企业贷款较去年同期增加.亿元,占全市贷款增加额的比重同比提高了.个百分点。

但是,这与我市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实际资金需求相比,与我省其他市地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目前我市一些产品有市场、有效益的小企业因缺乏资金支持而不能开足马力生产,错过了发展的良机;不少小企业新上项目融资不足,影响了企业长远发展和成长壮大。据了解,目前德州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而我市小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仅为%,相差了个百分点;济南市商业银行向小企业投放的贷款占其贷款总量的.%,小企业客户多户,占该行公司贷款户的%以上,该行近%的业务收入是由小企业业务营销产生的。与他们相比,我们的小企业贷款明显落在了后面,这与我市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是不相适应的。出现这样的反差,值得我们深思。我们不缺资金,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存差是.亿元;我们也不缺好企业、好项目,我们有成交额亿元、位居全国第三位的临沂批发城,有重点规划发展的兰山和费县板材、莒南的磨具、郯城的杞柳制品、沂水的食品等二十条产业聚集带,这些都是我们开展中小信贷业务的重要依托。有人认为,大力支持小企业发展会拣了芝麻丢了西瓜。需要指出的是,西瓜虽大,但屈指可数,全市就只有那么几个大项目大企业,有的县甚至还没有;芝麻虽小,但数量众多,里面也不乏金芝麻,可以为银行带来理想收益。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很明确,我们不但要有华盛江泉、金锣集团这样“顶天立地”的大企业,更要有无数个“铺天盖地”蓬勃发展的小企业。希望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各级政府部门都要切实转变观念,将支持小企业加快发展提高到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与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保持高度一致,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尽快将小企业贷款业务全面铺开,扎实工作,抓出实效。

二、银行与企业互动,努力实现小企业信贷业务的新突破

促进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开展,银行和小企业是主体,要靠银企的互动和共同努力。银行业要切实转变经营理念,真正把支持小企业发展摆到突出重要的位置,摒弃贪大求洋的思想,将注意力转移到小企业上来,全面转变传统的信贷管理模式,构建全新的适应小企业贷款业务特点的信贷管理理念和机制。

一是要认真学习领会《意见》的原则和精神,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制度和规程。《意见》提出的是原则性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针对本行及各地区实际,立足发挥本行在小企业金融服务方面的特色,找准市场,研究制定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创新与发展规划,构建小企业贷款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明确银行在小企业贷款业务上的发展目标、努力方向和竞争优势,制定具体的小企业贷款实施办法、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是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应小企业贷款服务特点的贷款经营模式和风险管理模式。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深入分析小企业经营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建立小企业贷款审核、风险定价、授权授信、担保方式和激励约束等方面的贷款经营管理机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贷款风险识别、计量、评价和化解处置机制,既达到提高小企业贷款的可得性和覆盖面的要求,充分发挥贷款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又能够有效控制和防范贷款风险。

三是要加强小企业贷款人员队伍建设和专业培训。小企业贷款开展得好坏,人的因素始终是第一位的。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按《意见》,尽快完善小企业贷款管理组织,建立专门为小企业贷款服务的人员队伍,加强信贷人员业务培训,掌握小企业贷款的方法和特点,使之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行业知识,确保有关政策和程序得到有效执行。

小企业要切实提高诚信意识,规范经营管理,坚决抛弃借助逃废银行债务发展的不良思想,建立起与银行的良性互动和互信关系,依靠自己的信誉争取银行的支持,尽快做大做强。一是要进一步明晰产权,明确责任。无论是新建还是现有的小企业都应该明晰产权,努力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规范。创业期的小企业要努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增加自有资本金。二是要规范内部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当前尤其要解决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增强经营透明度,增强银行的投资信心。三是要加强与银行的沟通和信息交流,使银行了解企业,为银行信贷提供良好的载体。

三、抓好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创造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的良好环境

当前,各级都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年,国家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近期,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经贸委等六部门《关于实施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的意见》,在全国率先以省政府的名义确定了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提出要通过整合利用财政、金融、担保、培训、人才、政策等优势资源,用年时间促使家成长型中小企业做精、做专、做大,从而带动全省制造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最近,市委、市政府也正在研究制定促进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详细规划。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不等不靠,加快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小企业发展环境,促进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要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当前重点是要加快推进融资担保、信用评价两个服务体系建设。在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方面,要通过股份制、会员制等多种形式发展融资担保体系,形成资金来源多元化、参与形式多样化的格局。市里已经批准设立了国有独资的临沂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各县区政府也要尽快建立政府财政支持性担保机构,并对其它担保机构发展给予政策扶持。各担保公司要认真学习借鉴兰田担保公司的经验,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入股,实行市场化运作,规模化运营,规范化管理,努力降低担保风险,提高担保能力。在信用评价体系建设方面,由经贸委牵头,工商、税务、质监、公安、统计、环保、海关等部门和各金融机构参与,建设面向社会的,以信用征集、信用评价、信用、信用监督和信用奖惩为主要内容的小企业诚信评价服务体系,作为进行各类社会融资、担保、经济交往、社会评价的有效依据。银行业内部也要建立统一的借款企业资信评级体系,增强评级结果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对信誉好的,要大力宣传;对不讲信用、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要依法制裁,并予曝光。同时,加快中小企业培训、信息服务等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

要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一是要认真清理针对小企业的歧视性政策规定,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对小企业与大中企业一视同仁。二是各级各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手段,真正做到对小企业多服务、少干预,多支持、少限制,多设路标、少设路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小企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时向小企业提业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各新闻单位要加大对小企业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和有关政策。要进一步加大纠风治乱工作力度,严肃查处“三乱”行为。要开展小企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评议部门活动,对评议结果特别差的部门负责人予以戒勉。三是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考核体系,把小企业发展情况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经贸委、中小企业办公室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小企业发展情况的日常调度,定期通报情况。四是银行监管部门要根据小企业贷款的特点,制定差别化的监管政策措施,在机构设置、业务审批、市场准入、风险分类等方面对开办小企业贷款的机构给予一定的监管激励措施,引导、鼓励、支持商业银行开办小企业贷款业务。

篇10

关键词:企业;会计监督体系;内部监督制度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监督需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采用经济和法律手段来进行多方面的会计监督。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构建完善的会计监督机制,确保监督管理的到位,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现行企业会计监督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完善的企业内部监督制度部分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工作中缺乏健全的会计监督制度,部分企业尽管设立了独立的部门履行监督职能,但由于缺乏独立的权利,再加之企业会计人员是在企业管理者领导下,这就使会计监督人员与企业管理者之间存在利益上的冲突,会计人员无法做到独立监督。另外,企业会计监督岗位设置存在交叉设置的问题,会计人员在企业会计监督过程中使用的标准也各不相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会计监督工作的开展。

2.社会监督力度不够当前企业社会方面的会计监督主要依靠会计师事务所,但由于会计师职业环境缺乏规范性,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约束,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同时会计师事务所之间还存在恶性竞争,这就导致企业会计审计和监督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不规范行为,社会监督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3.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参差不齐会计监督工作的好坏与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具有直接的关系,会计监督主要是会计人员监督自己的工作,一直以来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就不高,特别是会计监督职责更是受到会计人员知识层面和业务能力影响,会计人员监督意识普遍淡薄,缺乏自制力,无法有效地履行好会计监督职责。

4.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缺失在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企业无论是经营方式还是经营机制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企业经济活动中出现一些新情况,但与之相配套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此时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开展过程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特别是企业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管理者,这必然就会削弱对企业的监督权。另外,企业新财务制度运行后,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内部管理制度,会计管理较为混乱,再加之会计监督中相关概念不明确,这就使执法机构在职责和权限上没有明确划分,使会计监督缺乏法律的有效约束。

二、现行企业会计监督体系建设的完善措施

1.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监督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基础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对企业财务监督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现代企业中,需要强化企业财务预算监督工作,以企业财务预算作为控制和管理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标准,做好预算执行情况的跟踪和监督。进一步提高企业财务预算编制质量,严格要求财务预算工作,努力提高企业财务预算监督和管理,确保运作的规范性,确保企业财务预算报告的质量。

2.发挥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的监督作用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承担着企业内部财务审计监督职能,在内部审计部门日常工作中,要全程监控企业会计收支和经营资金情况,有效地对企业经营风险进行防范。

3.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加强单位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单位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单位负责人应清楚自身的职责,不断加强自我约束,明确自己作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的地位,积极为会计工作者明确行使会计监督职能提供最大范围、最大权限的权力保障。4.建立对会计违法行为的约束机制对于会计主体的行业,需要充分地利用多种手段来对其进行约束和规范,进一步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建设,增加违法人员的违法成本。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加大对企业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及直接责任人的查处力度,利用媒体来对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曝光,为企业会计工作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

三、结语

企业通过加强会计监督体系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特别是当前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日益完善的新形势下,通过强化企业会计监督工作,能够更好地对企业经营风险进行控制,更好地推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张娇君 单位:黑龙江省鑫正投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