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科知识范文

时间:2024-03-15 17:40: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学科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学科知识

篇1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科学;科学教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5.1

上世纪的国际科学教育改革同样对于我国小学科学教育产生了影响,并且成为引导无数小学科学教师实现素质提升的契机,因此,依照新课标的要求,积极探析小学科学教师素养提升策略,是当前每一个小学科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新课标下小学科学教师素养提升的必要性

在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科学教育成为义务教育的必修课程,课程性质从自然转向科学,教育目标也从精英转向大众,教学方法也从过程慢慢演变为探究,如果此时还依照以往的小学科学教育态度和方式去开展灌输式教育,显然是不符合小学科学教育目标的。因此,在新课标的背景下,积极探究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活动之间的关系,以探究教学的方式,使得学生科学知识得以落实,科学素养得以提升,是现阶段每一位小学科学教师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

二,新课标下小学科学教师素养提升的策略

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是小学科学教师,但是如果小学科学教师素养不高,反而难以推动小学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这就要求小学科学教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研究,实现自身素养的提升,以便发挥自身在推动科学教育事业发展方面的作用。具体来讲,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夯实学科知识基础

小学科学教师素养的基础,就是学科知识。试问连小学科学基本学科知识都不夯实的教师,其教师素养自然不高。因此,小学教师应该高度重视科学学科内在概念,原理,原则,方法的掌握,为教师素养的提升打下基础。具体来讲,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立足小学科学课程体系,以探究实践的视角去审视课程;其二,适当的将当前最前沿的科学知识融入到知识体系中去,不断实现自身学科知识体系的动态化完善;其三,处理好课程内部各个知识板块之间的关系,形成独具特色的小学科学知识网络体系,以此去开展教学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2.2提升教师引导能力

引导学生进入科学探究的世界,营造良好的科学学习氛围,是教师在新课标下需要做好的工作。在此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能力,就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从这个角度来讲,教师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其一,将探究式教学法融入到课程中去,强调学生经历和体验,使得其在这样的过程中去开动脑筋,实现科学知识的理解和研究,从而培养其科学思维能力;其二,积极将合作教学法运用到课程中去,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其沉浸在科学学习的环境中;其三,积极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科学课程中去,给予学生视觉听觉上的冲击,从而发挥更好的引导作用,使得课堂效率得以提升。

2.3学习教育心理知识

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也是当前教师素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小学科学教师来讲,由于小学生自律性不强,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很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此时就需要科学教师依照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探析小学生学习规律和特点,并且积极在此基础上更好的进行科学课程设计,以使得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另外一方面,教育心理学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以正确的,合理的方式去实现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应该高度重视教育心理学知识的研究。

2.4不断延展学科范畴

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都存在很多的观念,甚至很多其他学科都是科学学科的分支,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应该树立全学科意识,积极学习和掌握科学哲学,科学史等领域,这不仅仅能够帮助小学科学教师正确去理解科学性质,还能够协助小学科学教师更好的处理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展示更加富于营养的内容,这对于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关键的。

2.5学习学科教学技巧

新课标下小学科学教师素养除了要求教师知识体系的完善,还需要其在学科教学经验和技巧上能够有所突破。尤其是不能以以往传统灌输式教学的方式去进行,不仅仅起不到科学教育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在此方面,我们应该积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在其他的教师那里去取经,查缺补漏,以不断实现自我教学方案的改革;其二,积极利用网络资源,看看全新的科学教育模式,并且积极尝试将其运用到自己课堂中去;其三,不断总结和归纳自身科学教学经验,找到做得好的同时,也找到教学缺陷,并且积极分析其原因,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一改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对于小学科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然对于小学科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已经成为当前科学教育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来讲,应该坚持与时俱进,依照新课标的要求,积极采取措施去实现自身素养的提升,以更好的开展小学科学教学工作。相信随着在此方面教学经验的积累,我国科学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质量将会得以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徐敬标. 小学科学教学渗透科学史教育的研究[J]. 教学与管理. 2010(08)

[2] 杨晓鹏,万爱珍,卢霖. 关于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J]. 教育学术月刊. 2010(03)

[3] 孟令红,角屋重树,清水钦也,松浦拓也. 影响小学科学学力因素的中日比较研究[J].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0(05)

[4] 金伟平. 小学科学教师参与式研训的实践探索[J]. 浙江教育科学. 2010(01)

篇2

【关键词】学生科学素养;主体;探究;课程资源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他决定了小学科学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启蒙课程。它具有发展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综合素质,进而逐步形成科学世界观的重要作用。重视小学科学教育就是重视对未来创新型科学人才的培养。笔者最近随学校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小组,深入到农村小学进行教学研究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随堂听了不同教师不同年级的多节科学教学课,从中得到了启发,同时也深感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诸多不足的地方。下面就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质量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希望能对从事小学科学教育的同行有所启发。

1.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是指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让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自己动手收集各种资料,自己动手调查与实验,并整理信息做出解释或结论,形成研究报告与同学或老师进行表达与交流。这样学生才能在学到科学知识的同时,得到开展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能力。

要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作用,教师要转变原有的学生观,准确定位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在备课、教学设计等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情况,设计出能够全面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教学思路。小学科学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简单通过教师的讲授就可以学会的。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往往需要通过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与感悟,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是必须体现的。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科学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才能够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2.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科学探究不仅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还涉及到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如科学探究的特征。

探究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又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目标的科学教学中,由于教学目标的多元性,除了书本知识的学习,还包括科学方法与技能的训练,科学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其教学方法就不能简单地照搬知识传授的做法,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这是因为科学素养中的智慧、能力、情感、态度等因素与书本知识不同,不属于陈述性知识,而是程序性知识,或称为经验知识或默会知识。这类目标学生不可能通过简单地记忆、模仿性操练学会,而是必须习得的。这里的习得是指学生需要通过亲历某些科学探究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体验、感悟、最终内化的结果。这是直接经验习得的过程。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好各种相关的情景与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其中,亲历过程,自主地、充分地开展活动,才能达到既学会知识与技能,又培养智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目的。这是科学学习与传统自然学科知识学习最大的不同。

3.教师要充分重视当地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科学课程资源与科学课程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科学课程资源是科学课程存在的基础和前提;缺乏一定的科学课程资源,科学课程便无法得以实施。科学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以及科学课程目标的落实与达成程度,一方面有赖于科学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有赖于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水平。

农村学生天天与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各种动物为伍,获得了大量的感性认识。教师应充分发挥他们丰厚的感性认识优势来服务于教学,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根据时令季节的不同,改变教科书中的有关教学内容的顺序,使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例如,将《各种各样的花》的教学调整到春暖花开的阳春三月,教师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放飞在花的海洋里,观察各种各样植物的花,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就可以掌握花的共性,了解到花的构造,进而认识到完全花与不完全花特征及其区别。而《植物的果实》则选择在金秋十月的收获季节进行教学,发动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广泛收集各类植物的果实,然后带到课堂中观察,采用浸泡、解剖、尝味等多种实验方法来丰富、增进、完善学生对果实的认识。

农村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为教师在进行自然教学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进行考察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教师应注意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带领学生到大自然这个“大课堂”中去上课。如水域的污染和保护、植物与环境、能源矿产、岩石、土壤等等,尽可能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直接与大自然接触,把课堂教学和课外研究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科学知识,从而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篇3

一、从课程设置看衔接

小学从三年级至六年级均设置了《科学》课程(江苏教育出版社),有8个分册;初中在七、八年级设置了《生物》课程(江苏教育出版社),有4个分册;高中设置《生物》必修和选修(人民教育出版社)各3册,本文只涉及必修3个分册。下面表1、表2分别是小学《科学》各分册和高中必修3个分册中与初中《生物》有联系的部分内容比较。

仔细比较上述两表中显示的各教材分册中所涉及的内容可知,在有关生物学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小学《科学》和初中《生物》之间有关联的内容很多,并且在初中《生物》中这些内容的阐述比较仔细、深入,涉及面更广,技能要求更全面;而高中《生物》在遗传变异、生态系统、生命活动的调节、科学探究的过程、生物技术等方面与初中《生物》联系紧密,在初中《生物》的基础上,更加加深拓展了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再加上选修的内容,为学生以后接受专业生物学教育做了很好的铺垫。其中,初中《生物》教材的设置起到了很好、很明显的衔接作用。

二、从教材内容看衔接

鉴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小学《科学》中的有关生物学的内容,较少涉及生物体的组成结构、生理功能,较多描述外部形态、生活习性,例如“我眼里的生命世界”“吃的学问”“养蚕”“我们长大了”等,因此明显侧重于宏观知识方面。

高中《生物》加大了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的研究学习,例如:细胞膜的有关知识、酶的作用和本质、核酸、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及基因的有关内容等。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也从小学、初中的定性分析的要求向定量分析转化。随着高中学生身体、心智、能力的水平发展,研究学习的内容也向更深更高的层次发展,高中《生物》更侧重于微观知识方面。

而初中《生物》在比较详细阐述各典型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宏观知识外,也开始涉及生理功能的实现等一些微观方面的学习,例如:营养物质在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细胞核的作用等,知识认知开始由宏观向微观发展,初中《生物》教材的这些内容安排起到了“承下启上”的衔接作用。

三、从教学策略看衔接

生物科学不仅是事实和理论众多,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因此,在小学、初中、高中的生物课程中安排有不少科学探究的内容,也是学生必须理解、掌握的内容。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策略,3个阶段也各有侧重。

小学《科学》侧重于让学生观察和体验,用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来达到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识记。例如:观察小动物、怎样搭配食物、养蚕、种油菜、做酸奶等。学生通过观察,亲眼目睹了一些奇妙的生命现象的产生、发展,而对怀有极高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的儿童来说,没有比看一看、摸一摸、种一种、养一养等更好的策略来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了。

高中《生物》的教育策略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研究,即科学探究,并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1]。在高考试题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题型是“实验设计”,强调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要求较高,能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该题型完成的程度能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这一策略实施的程度。

在初中《生物》中也安排有不少实验,绝大多数是科学探究的验证性实验。要求学生在了解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基础上,要会“提出问题”、要知道如何针对问题“作出假设”,并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及时记录、分析数据,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并相互“交流”。在探究的过程中已开始对“如何让实验更准确”、设法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提出了初步的要求。

从小学《科学》的观察,到初中《生物》的验证,再到高中《生物》的研究,初中《生物》无疑又处于“承下启上”的衔接阶段。

四、从学习方式看衔接

无论是小学《科学》,还是初、高中《生物》,其教育部制定的课程标准中,有两点是一样的,即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法。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2]学习小学《科学》如此,学习初、高中《生物》也是如此。学生在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了学习的乐趣,增强了探究能力,在获取生物学知识的同时,也形成了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为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师只需提供科学探究的机会,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精心组织,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即可。在此过程中,初中《生物》中的一些实验,理所当然在小学《科学》和高中《生物》之间起到了“承下启上”的衔接作用。

五、从本地区教育实际看衔接

众所周知,初中生物学在初中课程设置中必不可少却又“无足轻重”。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社会对减轻学生负担的要求等原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市的“中考”科目中没有生物学,小学毕业会考当然也不考《科学》。所以,初中生物学的“地位”一直不高。

但在七八年前,为了使高中生物学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加强了对初中生物学的要求,我市实行了在初中八年级进行生物学会考,并将会考成绩纳入中考考生的总成绩的方法。从一开始的只统计“优、合格、不合格”,到以满分5分计入中考总成绩,再以满分10分计入中考总成绩(最近几年又不计分数了),近几年来小学毕业会考也将《科学》列入考查范围。

在小学毕业会考、初中中考、高中高考三级考试制度中,初中生物学要为高中生物高考作铺垫。而初中生物学会考的内容当然更注重与高中生物学的接轨,凡高中生物学中涉及初中生物学的部分(如表2),都成为会考重点。这更实际地体现了初中生物学“承下启上”的衔接作用。当然,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及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全心全意为学习服务。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学在小学和高中相关学科间起到了桥梁作用。作为初中生物学教师,为了更好地完成初中生物学的教育教学,应该对小学《科学》、高中《生物》中的相关内容了然于胸,做好学科知识的“承下启上”的衔接工作,为教育事业多作贡献。

参考文献

篇4

我们看到星闪闪,这不是因为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现变化,而是与大气的遮挡有关。

大气隔在我们与星星之间,当星光通过大气层时,会受到大气的密度和厚薄影响。大气不是绝对的透明,它的透明度会根据密度的不同而产生变化。所以我们在地面透过它来看星星,就会看到星星好像在闪动的样子了。

2、为甚么人会打呵欠?

当我们感到疲累时,体内已产生了许多的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过多时,必须再增加氧气来平衡体内所需。因为这些残留的二氧化碳,会影响我们身体的机能活动,这时身体便会发出保护性的反应,于是就打起呵欠来。

打呵欠是一种深呼吸动作,它会让我们比平常更多地吸进氧气和排出二气化碳,还做到消除疲劳的作用呢。

3、为甚么蛇没有脚都能走路?

蛇的身上有很多鳞片,这是它们身上最外面的一层盔甲。鳞片不但用来保护身体,还可以是它们的「脚。

蛇向前爬行时,身体会呈S形。而每一片在S形外边的鳞片,都会翘起来,帮助蛇前进时抓住不平的路面。这些鳞片跟蛇的肌肉互相配合,并能推动身体向前爬行,所以蛇没有脚也可以走动呀!

4、为甚么向日葵总是朝着太阳开花

篇5

关键词:指导; 有效; 方法

在同课异构活动中,我发现了这么一种现象:大部分的课学生探究活动的时间不足10分钟,活动前的指导时间约在25分钟,活动后的交流在5分钟内,有的不足2分钟。学生的状况是在老师一环又一环的所谓引导下,从兴致勃勃的想做实验到后来为了完成老师交代的实验任务,从兴趣盎然的主动探究,经过老师冗长的活动前指导,到兴趣大减为了完成任务。我们可以感受到:指导教学的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学生的探究兴趣,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而在日常教学中,造成指导效率低大概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随意型。教师的问题设计没有统一的考虑或前后的联系,没有体现一个层次性,出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指导现象,造成指导效率低下;二是细致型。教师在探究活动中所能想到的“八项注意,三大纪律”全以教师与个别学生的对话中得到所谓的明了,不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造成指导效率低下;三是空泛型。活动前的指导,由于活动目标的不明确,问题提的过大或指向性不明确,讨论出去不知道收在哪里,踩西瓜皮式的指导,造成指导效率低下。还有一种就是形式化的指导,在学生没有体验的基础上,老师通过启发硬是拿下一些活动前要达成的事项,学生的思维没有参与进来,花了大量时间,对探究活动又起不了实效的意义,造成指导效率的低下。

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也应从追求形式转化到注重实效上来,有效的指导教学应该是在尽可能小的单位时间里,指导抓住学生的思维触发点,为探究活动激发参与的思维,为探究活动扫清不必要的麻烦。在各种活动中我们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指导教学的本意也在于让学生更大限度的获得自主探索的空间,使学生体验亲历科学的过程。

那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实施有效的指导?我总结了自己平常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1 问题提示引领全体学生探究,淡化个别互动式指导

学生探究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有必要的,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一般从半独立探究逐步过渡到独立探究,从单一问题的探究过渡到复杂问题的探究,从参与局部的探究过渡到全过程的探究。课堂上的指导往往出现: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的互动指导,或干脆不指导放任活动,大部分学生的思维参与度就不高。

在学校的研讨课《怎样加快溶解》教学片断中,教师采用游戏比赛导入:“每组一块方糖,看那一组先把它溶解了?”教师激起了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动手实践并交流自己是如何做的,从而引出课题。再让学生说说怎样能加快溶解,接下去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学生你争我抢,纷纷拿起实验器材开始进行实验。但是许多学生只是重复前面的实验,甚至有的学生在恶作剧,能控制实验中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的小组几乎没有,更不用说去思考实验条件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了。

案例中教师原本想给学生一个自由的活动空间,但是忽略了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控制变量实验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是需要教师适时的点拨和指导的。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帮助,设计一个或几个提示性的问题或活动,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有目的、有步骤地去动手实践。否则,一味地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教学目标就得不到落实,学生经历的“过程”仅仅是走过场。

淡化个别互动式指导不等于不指导,淡化指导是在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上提出来的。教师要了解学生对这个实验能把握的程度,在这个程度上尽可能的淡化指导,能不指导不指导,必须要指导的就一部到位。如上述的课例我就是犯了极端的错误,把学生的自主夸大化了。这里的指导就要讲究方法,学生的实验基础是有的,关键是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更进一步,可以采用问题或提示的方式,来调控学生的实验,达到思维的参与和控制实验变量的目的,提高指导教学的有效性。

2 边演示边解说,简化高难度操作指导

《课标》指出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在课堂实践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有些实验的操作难度大,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和大量的时间进行活动前的指导,学生在实验时的效果还是很差,反而繁琐的指导导致了学生探究兴趣的下降。其中的原因一是教师没把握好本课教学重点,你这堂课是训练学生操作技能还是有更重要的目标等待达成,那就要取舍把握往哪个方向去做。其二是教师没有采用边演示边解说的方法,而是一味地解说,“怎样做,要注意什么”,或者光演示不说,这样都是走极端化了,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适时地组合运用都是必要的。

在四年级《分离食盐和水》一课中,如何按顺序组装实验器材,点燃酒精灯,熄灭酒精灯,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里的白色结晶等步骤,以及各步骤的注意事项,学生在师生合作演示中思维模型出来了,但往往是按部就班的完成实验,这时以认知思维的冲突点,点燃学生自主探究的思维,也抓住了指导教学的本质就是给予学生过多的探究空间。边演示边解说的方式指导帮助学生扫清实验障碍,把实验的目的指向更重要的课堂目标,这样的指导是到位有效的。

3 图景表达结合动态模拟,弥补语言描述式指导

根据布鲁纳的认知理论,学生的认知一般从实物到表象再到抽象符号,介于具体事物与抽象符号之间的往往是一个个图景。我们的指导教学要符合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规律,充分考虑小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的需要。借助图景表达转化语言描述式指导,以图景产生新的图景,转变指导的方式,提高指导效率,更有效的为探究活动服务。

四年级《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中,学生观察完发生物体的振动后,先将振动现象以图景的形式表达在纸上;汇报交流时,教师适时让学生用手指配以动态的模拟演示振动现象,把静态的图景转化成动态的影像在学生头脑中再现;再配以简单的语言描述,达到图景、语言、动态影像三位一体,有效整合。“振动——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地做往返运动”这个抽象概念变得形象具体,学生易于接受。学生不用强记概念,教师也无需再介入学生概念的建构过程。

参考文献

[1] 《科学课》2007.11-12,湖北教育报刊社。

篇6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现;主动探究教学;几点体会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285-01

探究既是科W学习的核心,又是它的主要学习方式。作为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的教师应该如何在科学课上让学生更好实现探究教学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个人体会,以供参考。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只要有了兴趣,便会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大脑中形成兴奋中心,促使全身各种器官处于最佳状态,这时学生才能真正积极和主动参与到整个探索学习过程中。因此,教师培养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是学好科学课的前提。

例如,如在学习磁铁时,教师可以将磁铁提前放于衣袖中、口袋中,放于乒乓球中,为学生表演魔术,随着衣袖的移动,可以将乒乓球吸附于衣服上。学生跃跃欲试,但是学生拿在手里就不灵验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样自然可以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更利于学生探究活动开展。

2.优化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入就是一个导火索,可以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焰,进而使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否则探究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导入环节,设计新颖而巧妙的导入,以激发学生更大的探究热情。

实验是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与学习方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现象更明显,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如在学习《食盐的溶解》时,教师首先为学生做演示实验,准备好一杯清水与若干食盐,将食盐放水杯中轻轻摇晃,学生发现食盐不见了,这样学生自然会产生困惑,食盐去哪儿了?进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热情。

3.有效提问,诱发学生探究动机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学生探究的内在动力,是发现的基石、智慧的开端。我们要善于运用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进入求知的愤悱状态,从而使学生展开主动探究以解决心中的困惑。这样的教学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而是建立在学生主体参与与积极思考基础上的自主探究与自主构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这正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关键。

例如教学"电磁铁"时,上课铃响后,笔者问学生:"你们听到电铃声就知道上课了,对于电铃,你想知道它什么?"这一问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纷纷提出:"我想知道电铃为什么会响?""我想知道电铃的构造。""我想知道电铃为什么会准时响?"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出"电铃为什么会响",为学习电磁铁的构造与性质埋下伏笔。这样引入,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让大家都急于探究本课的知识。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真正实现"以探究为中心"的要求。

4.质疑问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毫无疑义是问号。"有效的科学探究不仅要关注学生探究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探究的过程,要鼓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勇于提出问题,这是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标准。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喜爱追根溯源。教师要根据学生好问的特点,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见解,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例如在学习如《雷电》一课,讲完雷电能量非常大、电的速度非常快等知识后,我就鼓励学生说:"关于雷电,你们还有什么想法吗?"不一会儿就有学生问"闪电能量那么大,能把它抓下来为人类服务吗?",有的学生提出"电的速度那么快,我们可不可以利用电进行远距离输送物品呢?"等问题。

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探究热情更高。当然小学生受各种条件的影响,提出的问题难免肤浅甚至是错误的,此时教师不可武断地否定,首先要肯定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思考,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这样的条件创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和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究科学的主体。

5.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合作学习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新课教学中,教师应寻找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最佳途径,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使其真正参与到学习中,促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的智力活动,主动探究科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首先要创造真正意义上的让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表面上的参与,不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实验操作时,若学生按照老师给的步骤操作下去,表面上看是学生参与探究,实质是让学生在设计好的脚印上一步一步地走到终点的。其实科学探究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要有不少尝试,这样才是真正的探究,所以应让学生在不违背实验原则的前提下,有些步骤让学生自行设计,哪怕学生操作中有些错误,前提是没有危险性,也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机会去探究,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错误和调整自己的设想。例如在上《身边科学》一课,倒吹漏斗中的乒乓球活动中,我让学生自由选择实验材料做实验,有些小组学生照书上做,有个小组学生将饮水瓶上半身切断当成漏斗吹,一样能达到实验目的,并且还达到了废物利用的效果。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验这样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实验材料就在身边、可以自己去设计,取得的效果比你老师让他们照着去做要好得多。这样就能真正给学生创设机会,提供条件,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碰到许多的困难,更需要相互协作,因此.自主学习更要讲究合作学习的策略。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相应的方法,在观察实验时,引导学生明确目的、分工,积极动手动脑,共同完成观察实验内容,填写记录单。在搜集资料时,要为其他成员提供具体资料,选取有效的信息。在讨论时,在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同时,尊重并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完成共同目标。

总之,我们要发挥科学课程的学科特征,为学生营造探究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放妥学生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展开一系列主动而积极的探究,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再现真理发现全过程。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可以让学生学会探究这一基本方法,让学生学会探究,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人,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韦钰.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篇7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质量;备课过程;课堂组织能力。

现代教学论思想,主张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条件和归宿,强调课堂中的数学学习就是儿童主体性的数学活动。因此,在学习活动中,我们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合作为基础,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教给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方法以及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终身受用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创造能力。

1.课堂组织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课堂组织能力直接影响这我们每一堂课的成败,好的课堂组织将会让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如何提高我们的课堂组织能力呢?我认为只要我们在以下几方面多下功夫,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能游刃有余地组织学生,收放自如地控制课堂,使孩子们能轻松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1.1不断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质。

每个不同专业的教师都有其必须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绝大部分都是用英语来组织教学,因此我们必须要掌握足够的单词量,语法时态知识和口语表达技能。所以,我们必须利用课余时间在教辅资料、词典或电脑上自学很多单词和口语交流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词汇量和口语交际能力,使我们能用滔滔不绝抑扬顿挫而又准确无误的英语有效吸引孩子们的耳朵,锻炼他们的听力,从而有效地进行课堂组织。

1.2用夸张的肢体语言,丰富的面部表情快乐地组织课堂。

孩子们多一件普通物品或事件的关注时间是有限的,但他们对新鲜有趣的东西或事件的关注时间却相当长。因此在上课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大胆放开我们的身体部位,用夸张的肢体语言传达老师要求他们仔细听,要坐端,积极举手或赞赏他们等的信息,这样我们就能把他们的眼睛和耳朵统统地吸引过来,有效地进行课堂组织。而大部分单词和句型我们也会用固定的肢体动作表达出来,改变了过去那种单一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孩子们投入到有趣的肢体运动中自然记住了所学英语而我们的课堂也变得活跃而不乱了。

2.课堂应变能力

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怎样研究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精力旺盛、思维敏捷、活泼好动的学生,出现一些意外事件是不足为奇的。这些意外事件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属于教学中非认知因素的意外事件。如课前发生的一些事情,使学生产生了亢奋或低落的反常情绪,影响了课堂正常的教学气氛;淘气孩子的恶作剧引起学生的哄堂大笑,使课堂教学失去控制;教师因处理个别学生的纪律问题而产生的节外生枝。另一类是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些古怪的问题(包括从其它书中看到的),其中有的学生反映的问题,是教师事先没有想到的,并有被学生难住的可能性。也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疏漏或错误,学生发现并指出的。

综上所述,教育机智应变能力是教师在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基础上闪发出来的智慧火花,它像文学家的“灵感”一样,是勤奋探索所积累的结晶。

3.课后反思的重要性

课后反思是教师及时补救的依据以及今后教学改革的借鉴,通过课后反思能达到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以及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有的教师执教多年,却长进不快,有的教师刚涉足教坛,却能后来居上。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者是否在与思考、探索和总结。可见,写课后反思是一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

3.1课后反思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他强调教师既是新课程的实践者又是思想者。按照新课程标准来看,完整的上课过程应该包括教学前的预案设计和教后的反思。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再能仅仅满足于“今天我的课已经上完了”,而应该在课后反思自己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有何得失、有何感悟,要把写好课后反思当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最终达到“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透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的目标。

3.2课后反思是教师改进教学的一种手段

要评判自己的一堂课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要求,是否有效,以及在备课和教学中有何得失,通常要在讲完课才能发现。因此,经常性的进行课后反思能使今后的教学更加符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并根据教学情况对下一阶段教学任务进行调整,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是教学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教师写课后反思是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自我诊断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对于提高教师授课艺术、优化课堂教学是大有益处的。可以说,认真写好课后反思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起点。

3.3课后反思能使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篇8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科研;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 G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5-0020-04

我国中小学教师科研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发展迅速,科研队伍壮大,人员结构日趋合理,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个人发展,推动了教育研究的进步。

1 中小学教师科研的地位和作用

新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师的科研素质提出新的要求,“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教师要成为反思性实践者”、“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等新课改所倡导的崭新理念逐步为中小学一线教师所认可。各中小学校纷纷探索校本教研的道路,“科研兴校”成为广大中小学管理者推崇的信念。中小学教师走上了教育科研一线,开启了新课改后全新的教师科研之路。

中小学教师的科研加入,促进了我国教育研究的发展,改变了教育科研队伍结构,正如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在对中国教育科学研究20年进行回顾与展望时指出的:“教育科研队伍建设呈现出鲜明的层次性,理论研究队伍少而精,应用研究队伍是中坚,群众性科研队伍宽而厚。队伍的总体构成和绝大多数课题的人员构成都突出反映着专、兼、群相结合,教育科研人员、教育行政人员和第一线校长教师相结合的特点。”[1]《北京市“十一五”期间教育科学研究规划纲要》也显示,“十五”期间,“在基础教育实践层面,立项的市级课题达300余项,区县级课题近3000项,校级课题近万项。以这三级课题为纽带,近3万名中小学教师参与了各种主题的研究活动。”[2]这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教育科研队伍构成,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育研究的专业意味,但使其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实现了量的积累。

广大中小学教师也认识到科研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进而积极投身基础教育科研一线。教育科研也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教师实现自身发展的手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对教师素养的要求:“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要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此外,按照教育部新颁布的《教师专业化标准(试行)》条例要求,“新教师”首先扮演的是教育专业者。教师专业化包括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两个方面。“教师专业化水平受其学科专业知识结构的影响,更取决于对‘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要具备学科知识‘心理学化’的能力。”[3]实现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心理学化”就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研究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教师在“反思性实践”过程中进行科研,不仅能够促进其知识的建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还有利于教师合作精神的形成,最终改变我国现有教育研究方式。从教师知识构建上看,教育实践要求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完善理论知识,理论知识体系的健全进一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强调知识具有不确定性、情境性、构建性,人们不可能完全获得证实或证明的知识,所有的知识都是一种‘暂时的’理论。”[4]表明教师知识的构建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师只有在研究中不断总结才能实现个人发展,科研便成为教师升华个人经验性知识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来看,教师参加学校教研组或其他课题组科研活动,才有更多机会获得帮助,或是遇见教师成长的“重要他人”,促进教师发展。同时,便于形成专家引领与同伴互助的“协同攻关式”教育科研,共同实现教研方式的改变。以教与学课例研究中“同课异构”为例,同组教师共同参与听课并进行评课,加强了教师之间的教研协调,形成了学习共同体,有利于教师更加深入的反思,使其真正成为研究者[5]。中小学教师做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事实也表明,无数中小学就是通过开展教育科研走上了良性发展道路,无数中小学教师就是通过做科研成为一代名师。正如一位名师所言:“作为一线教师,要研究教育过程、研究教学策略、研究试题,更要研究学生。新课程所蕴涵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难于解释和应付的,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事实上,一线教师生活在教学情景中,最了解教学的困难和需求,最能感知到问题所在,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发现问题,在课堂中会有很多研究的素材,要写好学习笔记,进行数据信息的研究;写好教学札记,进行教学现状的研究;写好案例分析,进行个案比较的研究等。做到教中研、研中教。”[6]

2 中小学教师科研存在的问题分析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尽管“科研”逐渐成为教师的常态行为,成为教师日常教学生活的一部分,但是,我国中小学教师个体在教育科研目的、研究内容、采取的手段方面还存在诸多“误区”,教育科研并没有内化成为中小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动力。

2.1 “求利”导向的科研目的

长期以来,“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深入人心,在教师中“研而优则仕,教而优则富”也是一种普遍现象。一个教师科研好、教得好,就会获得各种“名师”头衔,随之而来的是职务提升、经济收入提高、福利津贴增加等实际利益。因此,众多教师进行科研的行为成为“求利”心态的驱使,而不是遵循学术研究与专业发展的逻辑,教师科研进步所带来的个人专业发展就成为谋利的工具,而不再是发自内心的对学术研究与教育发展的信念。教师对科研的热情显然变成了一种“趋利的权衡”。

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不明确或不正确,导致教师科研成为应付评奖、晋职而从事的行为,其发表的论文和专著,许多并不是源于对教育问题或实际的需要,更多是为了学校达标评级或是为了应付个人职称评定的需要。尽管有很多优秀教师“成果丰硕”,甚至可以说“著作等身”,但是看不到教师个性化的教育体验与感悟,几乎都是空洞的政策解读、理念演绎和专家观点的实证[7]。而真正上档次、有应用价值和体现创造性的研究却很少,许多东西都是东拼西凑、“复制+剪辑”得来的,甚至出现抄袭、剽窃、造假等现象。可以说,“求利”导向的教师科研热情带动了中小学科研的虚假繁荣,而这种“虚假繁荣”的中小学教育科研状况无益于解决基础教育实际问题,也为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开展增加了难度。

2.2 “华丽”趋向的研究内容

分析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及日常观察可以发现,中小学教师很难将学术研究中的教育学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实践当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现象与过程也更为复杂,层出不穷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亟待研究,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加快催生了更多与教育实践相贴切的研究课题。新的课程资源需开发,新的教学模式需探索,新的教学内容需优化,新的教学方法需选择,评价多元化的趋势也需讨论。教育改革实践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要求中小学一线教师在科研中本着更加“实用主义”的观念去观察、发现规律,总结经验,形成有助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高质量研究成果。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科研选题上,仿佛没有看到这一教育改革实践的需要,表现出来一种“浮华”的研究心态,往往选择大而空泛的问题作为其研究内容。有学者总结当下中小学教师在科研选题上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求大求新求洋,内容空洞空泛空谈,不符合中小学实际的倾向;二是追随热点问题的多,解决实际问题的少,课程的“时髦化”倾向;三是重复研究和低层次研究多,缺乏个性与真情实感以及创新意识与时代特征的倾向[8]。这些选题上的问题极易导致科研与实际脱节,教师一味关注的只是“华丽”的理论研究而不注重实际应用、实践探索。

2.3 “核心”观念的研究表达手段

我国现有的教育研究评价机制存在很大弊端,对教师科研进行评价考核时往往只注重结果,关注的是多少、层次多高,而不考虑对教师科研过程进行评价,发展性评价也明显不足。这就使得中小学教师在科研成果的表达手段上,注重“核心刊物”的认可,而放弃了“反思”与“应用”的教育教学实践逻辑。随之而来的是画地为牢、独来独往、单打独斗的纯理论研究,一些教师抵制有重大教育教学实践价值的研究,科研表达上追求某些所谓的“来源期刊”。教师科研关注的是理论的自圆其说,对实践领域的真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很少,或有关注而无解决。这种以追求“核心”认可为科研表达手段的教师科研价值观念使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整个教育研究梯队中“角色异化”,成为理论研究的追随者,成为专业教育研究人员的“影子”,从而丢失了“自我”。在这种价值观念的指引下,广大中小学教师科研也出现了“重写轻做”的情况,教师在论文写作、力求发表和获奖方面倾注很多精力,而对科研过程缺乏重视,这些都妨碍了我国中小学教育研究事业的发展。

3 中小学教师科研取向的应然选择

不难看出,众多中小学教师的科研价值取向多是工具主义的,即将教育科研作为实现某一目的的手段,以科研成果为取利的工具。这样很容易扭曲教师对科研的正确认识,出现各种“短视”、“浮躁”、“浅尝辄止”的研究。科研目的上追求的是科研所带来的利益,以职称评定或完成任务为导向;内容上选择大而空泛的问题,趋于纯理论研究,追求华而不实的外衣,脱离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实际;在科研成果的表达手段上则强调“核心”的认可,不能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出现太多“研而无用”的现象。由此可见,要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科研水平,真正发挥中小学教育科研在教育实践领域内的实效性,广大中小学教师就必须转变观念,改变工具主义取向的价值观念,走向本体性的科研价值取向。具体而言,科研目的上,从“求利”转向追求教师发展;研究内容选择上,从“华而不实”的选题转向研究教育教学实践问题;成果表达的手段上,从趋向“核心”认可转向能够反馈并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注重成果表达的应用性。

3.1 以实现教师发展为目的

教师进行科研的落脚点在哪里?这是首先应当明确的问题。按照新课改“教师要成为研究者”的要求,中小学教育科研首先应该促进其实施主体的发展,也就是说,通过教育科研训练一批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才是关键。有了好的教师,便有了推动学校发展的真正动力,教师发展了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发展。教师在看待自身科研活动时,其逻辑的起点不应该是“求利”,教师在科研中成长,实现自身专业发展才是最终目的。教师只有转变这种观念,在科研中学会思考、学会总结,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育科研才能真正成为促进教师发展的有效手段。

3.2 选题上关注教育实践问题

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具有自己的“实践的逻辑”,他们不能应用已有的原理与技术直接解决问题,而是要在揣测情境、调整既定方案、不断探索中明确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9]。与教育专业研究者相比,中小学教师从事的研究活动是一种实践性的研究,他们通过自身的经验对实践中的问题不断反思与建构,最终形成实践性知识。由此可见,中小学教师科研不应以高深学问作为其主要研究内容。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寻求真实的答案与改进措施才是中小学教师科研的应然主题。中小学教师科研选题上,势必需要改变那种追求“华丽”课题的观念,转而以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强调研究的实践性,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3.3 采用反思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科研成果表达手段

中小学教育科研中,广大教师对“核心期刊”总有种莫名的向往,这种向往也引导他们“投刊所好”地进行科研论文的写作,以期能够在这些杂志上。而这些“核心期刊”往往以纯理论研究为主,所以很多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论文或成果就变得堆砌术语、抽象晦涩、格式死板,缺乏中小学教育实践研究本应有的鲜活性。因此,广大中小学教师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总结各种改进的可能性,多多采取教学反思的方法。比如,以课后小结、反思日记等形式对自己每节课、每天的工作进行记录,进一步寻找不足,思考改进之处,最终形成教研成果。在科研成果的表达上,教师不应只采用规范的学术论文的形式,可以通过小说、散文、诗歌、随笔、日记等更朴实自然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实用而又灵动多样的科研成果的大量出现才能真正显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生机盎然。

3.4 做科研的有心人

教师要真正搞科研,要搞真研究,就要做科研的有心人,培养自己良好的教育研究习惯,改进研究方法,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为此,要有问题意识,养成善于捕捉问题的习惯,在司空见惯的不是问题的地方挖掘出有价值的问题来,善于去“放大问题”,并提升为教育教学研究的课题。要用学习去铺筑和夯实自己的研究之路,要见缝插针地多读教育理论方面的文章,自觉地与自己的教育教学联系起来。要注意资料的积累,通过建立资料库和读书笔记,对学过的知识、有用的信息消化吸收,设法变成自己的“理论”。

总之,真实有效的研究最终来自教师内心的需要,外力的作用始终是渺小的、短暂的。因此,不是教师适合做什么课题,而是需要做什么课题、如何做。不是做适合的,而是做需要的。有效的教师科研应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从教师教学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出发。教师应该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进行选题和研究,做适合自己的研究,以个人实际教学情境中遭遇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为本,将教科研活动作为自己的常态教学生活的一部分[10]。唯有源于自觉地分析、解决自身教学中的现实问题的研究,才有可能获得科研实效。

参考文献

[1]秦行音.教育研究、教育的科学研究与我们的选择——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分析与趋势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1):13-16.

[2]孙金鑫,王晓玲.关于教育研究方式转变的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12,(3):15-18.

[3]李炳亭.新教师标准[J].中国教师报,2012-02-15(006版).

[4]邵光华,周碧恩.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分析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69-74.

[5]王晓玲,胡慧娟. 论学校教研方式的转变[J].教育科学研究,2012,(2):28-31.

[6]邵光华.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298.

[7]汪明帅.从“被发展”到自主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挑战与可能对策[J].教师教育研究,2011,(4):1-6.

[8]邓李梅,田澜.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困境与出路[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27-129.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美术鉴赏;艺术修养;审美能力

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创新的能力,更在于有美的心灵、美的品质。美术鉴赏课作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艺术品位的主要途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让美术鉴赏课吸引学生,如何提高美术鉴赏课的课堂“质量”?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高职院校美术鉴赏课存在问题分析

第一,没有重视美术鉴赏课程的开设。现今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依然限制在少数专业学生范围内,对于非专业的学生来说,涉入其中的机会自然很少。许多同学选修美术鉴赏课,都是抱着好奇试探的心理。美术鉴赏课程的学时因学校不同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从18至36个学时不等。在实际的教学中,无论教学的侧重点在哪方面,要在短短的18学时、24学时里让学生接受课程讲授知识,教学效果都是很难尽如人意的。所以,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教学内容多,教学学时少,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参差不齐,形成了美术鉴赏课程中十分突出的矛盾。其次,课程设置不合理、不均衡,许多高职院校单一的注重专业技术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也只注重于专业相关课程的设置,轻于人文素养的熏陶等等,这样的教育思路,导致师生都未能正确认识这门课程,把美术鉴赏课当成一个可有可无、可重可轻边缘化的课程。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过多的讲授美术史,过于理论化的教学内容导致了许多非专业学生的厌学,任何美术作品包含的不仅仅是艺术知识,还包括许多其他领域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只有运用多学科渗透的教学方法,才能体吸引更多学生投入到“鉴”与“赏”中来,真正对这门课程感兴趣,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认识空间和艺术熏陶,提高人文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2 高职院校美术鉴赏课教学对策分析

2.1 创造优良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性

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生更主动、有效地接受来自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因此,要使学生对美术鉴赏的课堂教学产生兴趣,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形成一种学习、娱乐交融的课堂气氛。

(1)通过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兴趣,实现审美教育目的。美术鉴赏课要做到“寓教于乐”,就要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或者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来实现教育的目的。美术鉴赏课具有人文性质,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是在广泛的社会环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所起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通过自身的美学修养,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各种形象的手段,通过有声、有色、有形的环境氛围。精心准备教案,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审美情趣。

(2)创设个性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目前,很多美术教师在课堂中喜欢采取一讲到底的模式,造成了“只闻老师讲,不见学生听”的尴尬局面,鉴赏课变成了“讲赏”课,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大胆评论对象的能力,且学习效果也会很差。教师要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不断探索教学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与老师形成教与学的互动,使教学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这样才有利于学生鉴赏能力的养成。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美术鉴赏课应重视对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做到大胆的想象、联想,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2 美术鉴赏课教学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美术鉴赏课本身是很有情趣的,但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将会使美术课上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听课也会没有兴趣,没有了个体的愉悦体验,就会造成课堂的沉闷压抑,学生的审美情趣无从培养。因此,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是美术鉴赏课教学的出路所在。

(1)以多媒体为主的美术教学模式,使美术鉴赏教学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美术鉴赏的主要教学手段,具有明显的教学优势。一方面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育观念和教学形式的转变;另一方面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创设教学情景和优化教学环境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美术鉴赏课实施多媒体教学,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直观性。多媒体教学演示能完成图形的质感、色彩、空间视觉直观性的再现。将无声的形象变成有声的形象,将静止的形象变成动态的形象,易于营造立体的,形、声、色并茂的教学氛围,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艺术形象。最大限度地强化了学生的审美感受。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实用性。在高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运用多媒体为美术教学服务,显然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首先,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课件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条理清晰的展示,节约了教师用粉笔板书的时间,在同样的课时里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更容易理解、消化所学知识,从而提高了课题教学效率。其次,为美术鉴赏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在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分析、概括、综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艺术素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全面的动手动脑本领,具有很强大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第三,信息宽广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网络信息量大,美术鉴赏教学中的教学资料基本可以在网络信息平台上找到,甚至可以找到许许多多比课本更加具有特色的实例,查找信息也很方便和快捷,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主动学习,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这些信息也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极大的宽容性,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2)实物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课堂现场作品观摩,给学生以视觉、触觉等感官上的享受,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印象和理解,使作品过程变得更直观,作品形象更立体、生动。以中国古代工艺美术鉴赏为例,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在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但是很少有人会去了解瓷器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敲击、触摸瓷器和陶器,从声音、质感上辨别差异,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瓷器。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大型画展参观学习,使学生在实践观摩中达成对课堂美术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3)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多渠道教学模式。为了丰富教学内容,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外教学活动。例如,参观当地的文化馆、美术馆,了解当地艺术家的杰出成就。也可将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的乡土美术融入教学中。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感受朴素自然的美感,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生活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好教材。发现和探索当地优秀的美术文化,对传承民间美术文化,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开设各种专题讲座,请美学专家学者到学校讲座,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把学生长久积累的表面感性认识上升为清晰的理性认识。

2.3 正确认识美术鉴赏的人文性

艺术就是以其美感区别于其他的东西,美感不仅能起到教育人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于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提高自身修养。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其独特的审美形式引起受众的关注。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十分丰富,包括构图、色彩、线条、光影、透视等。美术作品使用的材料也很广泛,我们熟知的如笔、墨、纸、颜料,其实生活中的许多材料也可以用来创作美术作品。例如,布料、金属、木材、陶土、石材、皮革、纤维、塑料等,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质感与视觉感受,同时候也体现了不同的形式美感。美术作品以它独特的形式美感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美、陶冶情操、丰富情感,从而提高人文素养。教师在对美术作品进行阐述时,往往以自己的主观意识为根据,将参考书籍上对作品的评述加上自己的主观感受当成真理对学生进行灌输,在根本上缺失了人文意识。在师生共同鉴赏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历史语境,没有带着一颗人文关怀的心,而是错误的将自己置身于一个“权威”的位置,认为自己的理解即是作品本身的意义。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作品的过程中,固然可以有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观点,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是与作者重合的,但也不能就此将自己的观点作为对作品的完美阐释。这样容易造成对作品理解的片面化,同时也扼杀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限制了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2.4 教师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是上好美术鉴赏课的根本保证

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学生对美术知识的需求,对教师专业知识的掌握及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教师首先应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美术教师作为学生心灵的净化者和塑造者,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率先垂范。“尊其师而重其道”,当教师具备了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后,便会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学生愿意认真听课、并接受教师对其提出的学习要求,且能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2)教师应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作为现代社会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吸取到丰富的知识养分。美术作为一门交叉性的边缘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很广,与音乐、文学、数学、社会学等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教师不应是仅仅掌握绘画技能的知识结构单一的“匠才”,而是应具有广泛知识面、不断求取、创新的美术教育人才。要想适应现代美术教育,教师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要积极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形成自己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出发,重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把握好实践动手能力与新媒体手段的关系,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美术教师只有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精力,充分发挥艺术科学的魅力,提高课堂效率,创新求变,才有可能使美术鉴赏课程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力加.美术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篇10

【关键词】小学 科学实验 操作性 规范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051

小学科学这门学科,是一门综合型学科。小学阶段,是学生好奇心和探知欲望最强烈的时期,他们对社会和生活、自然和地理、生物和实验等都充满了兴趣和求知欲。教师要在科学教学中,带领学生积极开展科学实验,在实验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使他们在操作中得到能力的发展。不仅要保护孩子最初的学习需要,还要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的良性发展,为其今后的长远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需要教师在开展小学科学实验的时候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考虑实验的操作性,利用可操作的实验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态度。二是,提高实验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严格要求学生的实验步骤和程序,保证实验准确无误,提高实验的质量和标准。

一、提高科学实验的可操作性,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实验过程,感受实验的乐趣,享受成功的愉悦感

小学时期,学生处于接触科学实验的起始阶段,对于深奥困难的科学实验理解能力较低,但是有很多操作性强、便利、容易理解、符合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的科学实验。这类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还会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甚至不少实验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就能预先估计实验结果。教师要善于结合小学科学教学内容,联系各方面教育因素,设计整合教学实验,增强其可操作性。

(一)挖掘学生的现实生活资源,设计符合生活场景的真实实验情境,增强可操作性

教师要想增强实验的可操作性,首先必须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绝大部分精力都处于现实生活之中,如果小学科学教师讲述的一些知识都是学生生活中没有了解过的,没有丝毫积累和经验的,那么科学的学科教学将会困难重重,更别提开展实验了。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历,挖掘现实教学资源,结合生活切身体会,设计真实的实验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中来,顺利克服困难,完成实验过程,获得升华版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放大镜聚集太阳光使纸燃烧的原理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设计真实的生活场景,举出一些生活中自燃的物品或者现象,启发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辨析其原因,之后亲自动手操作。学生在完成实验之后,教师还要启发学生,及时把所得结论运用到生活中去。比如,教师还可以问学生,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预防一些自燃现象的发生呢?这里实际上又会涉及到燃烧的条件等科学知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提出了新的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课下在家长的配合、帮助下,通过自主实验操作,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操作或预防办法。可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的实验内容,都是操作性很强的具体步骤,便于学生及时操作,顺利完成,成功总结发现科学原理。

(二)教师组织互动的科学实验,增强实验的操作性,为学生创造机会参与实验过程,获得成就感

小学生对于实验的操作热情是在自己操作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也会受到实验结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组织互动的实验过程,使每个学生都在交流和讨论中,获得启发和激励,促进思维活跃,增强实验的操作性。一般来说,一个中等难度的实验,学生单独探索解决和小组合作交流探索解决相比,自然后者的操作性会更强。因此,提高实验的操作性,除了需要在实验的内容和建构方面进行有效筛选,还需要涉及活跃的、积极的实验过程。通过调动孩子们的主动性,促进问题的有效解决,快速找到实验方法和技巧,获得实验成就感,增强自我效能感。例如,学习到难度较大的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组织小组合作预习科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先启发小组相互进行讲解,内部初步制定可行的实验方案。之后教师再开展教学,要求学生小组结合教师的指导,及时改进实验计划。教师予以评价之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的验证和总结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实验过程,分工合作,群策群力,齐心协力,相互配合,极大增强了实验的可操作性。

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还要做到规范、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理性实验精神

小学科学实验中,教师要严格规范学生的操作步骤和环节,要求学生严格按照科学的要求来规范自身的实验行为和态度,树立科学的正确的实验精神。这对其今后的理性思维发展、科学价值追求都有深远的影响。

(一)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规范自身的实验行为和探究态度

小学科学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校中最活生生的示范者,是学生行为和态度的直接学习榜样。因此,科学教师首先要提升科学素养,学习科学知识。一方面,科学教师要及时学习新的科学知识和理念,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创新知识体系,建构完整、全面的知识网络。这样在给学生讲课和演示实验的时候,才能做到游刃有余,继而成为学生学习的模范。另外一方面,教师要多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理,结合生活实践,多开展示范性实验。比如,周末参观科学实验、利用假期普及实验知识等。教师言传身教,以自身的规范行为和科学态度,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促进小学生也树立规范的实验行为,养成科学的实验态度。

(二)教师要多让学生做实验,在操作中,教师及时给予指导,规范学生操作动作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