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媒体代运营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15 17:40: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新媒体代运营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Web2.0的原理、技术和服务在电信行业的渗透,电信行业出现了一种新的模式,称为Telco2.0。在Telco2.0时代,运营商将能够提供数百种服务,把各种应用与来自不同渠道的各类内容结合起来,构成复合服务;在这个世界,潜在的新服务组合几乎不受任何限制。在这种情况下,电信服务供应商如何经济高效地开发和部署新服务的能力对Telco2.0时代的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作为Telco2.0的积极推动者,微软着力于提供实现Telco2.0的操作平台、技术、应用和合作伙伴生态系统。近日,《通信产业报》总编辑辛鹏骏与微软公司电信及媒体事业部大中华区高级总监金伯乐就电信2.0时代微软的新战略展开了对话。
新电信时代的生存法则
辛鹏骏:当前,世界范围内的互联网企业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创新,他们正在开创的全新模式被称为Web2.0;而电信行业目前也正处于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被称为电信转型,业界也对此有类比于Web2.0的提法,叫做Telco2.0。请问您认为当前电信企业在转型步入Telco2.0的进程中,应该着力于哪方面的变革与创新?
金伯乐:我认为Telco2.0时代电信运营商最应该注重的是服务提供模式的创新。电信运营商的服务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授权的内容,一种是用户提供的内容。其实,对电信运营商来讲,这两种内容本身都并非需要自己真正生产,电信运营商在内容的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起到了组织和整合的作用,因此电信运营商创新的重点是这种产业链组织和整合的模式创新,比如内容渠道的顺畅化和服务提供模式的多样化,以及国际成功模式的本土化等。
上,从电信运营商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过去电信运营商在提供新服务时,大多只是将既有的服务单元进行不同的打包来实现服务创新。在Telco2.0时代,这种传统的打包服务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电信运营商开始注重创新的增值业务,但现在电信运营商在提供创新型增值服务的时候,墨守于从设计到整体建设,再到测试,最终将服务推出的流程,这个流程周期很长,差不多要一年甚至更久,而这样在无形中就增加了电信运营商的成本与风险。因为当这个服务失败的时候,运营商之前付出的时间与资金等投入就浪费了。目前看来,在走向Web2.0的过程中,互联网企业推出新服务的状况速度非常快,效果很好。因此,当前电信企业在转型步入Telco2.0的进程中,也应该着力于服务提供模式方面的变革与创新。
辛鹏骏:电信运营商转型步入Telco2.0时代,微软在这个过程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金伯乐:微软希望能帮助电信运营商借鉴互联网企业在服务开发模式上的成功经验。微软去年在香港ITU大会上,提出了对未来电信运营商发展的愿景Telco2.0,实质上就是进一步明确了微软在Telco2.0时代希望为电信运营商带来的价值:提升运营商保持收入增长、获取新价值的能力,同时提高电信企业营运的效率。从目前世界主流运营商的运营模式来看,运营商仍旧过多地看重于网络连接所带来的带有基础服务色彩的商业价值,而不可否认这种类似于自来水管线的业务所带来的利润正在逐年缩减,正在朝着完全意义上的公共服务业务演变。因此,电信运营商在2.0时代需要的是丰富的增值业务以及更快、更好提供这些业务的能力。微软的电信及媒体事业部就是本着提供给运营商更多增值业务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的目的,去协助运营商保持他们业务的成长。目前微软的电信及媒体事业部在全球约有7000名左右的员工,主要的客户就是电信运营、娱乐和媒体提供商以及托管运营商。
2.0概念下的行业观
辛鹏骏:Web2.0和Telco2.0是一对类比的概念,指的是业务模式层面互联网与电信都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事实上在技术层面,AlloverIP的理念似乎也正在业界如火如荼地展开。请问你怎么看待IP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潜力?
金伯乐:业界都在关注IP技术对传统电信业带来的挑战,但是在火药味儿之外,更灵活、更具开放性、更利于信息交互的IP网所带来的价值或许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电信运营商完全可以投入到这场变革中去,扮演新的领导者。
最近,微软CEO和Cisco的CEO进行了交流,我们正在计划推出一些新的战略合作计划,微软和Cisco的这些战略合作计划从某种意义上恰恰意味着软件、互联网技术提供商和电信网络设备制造商正在越来越紧密地结合起来,一个属于IP技术的新信息时代即将来临了。站在今天回顾第一代互联网热潮的诞生我们发现,互联网带来的第一波冲击,从本质上讲,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企业和个人在工作方面进行广域沟通的需求而引发的,而即将上演的第二波冲击的则更是来势汹汹。举个例子,最近我们从Cisco网站上获得了一份调查报告,在报告中Cisco预测,未来的四到五年,IP流量中的大部分将会从互联网个人用户中产生。不久以后互联网的发展将更加形象地阐释第二代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即IP业务的繁盛和以个人用户的日常性信息交互需求为中心。
辛鹏骏:电信业界现在常常讨论到融合的概念,不仅是业务的融合,更是技术的融合。这种融合包括了电信与IT的融合,通信网与互联网的融合。我们从电信从业者的角度,深刻地感受到融合带来的挑战,感受到互联网自由、开放的理念对电信的影响,你怎样看待这种融合?
金伯乐:我对融合也有很深切的感受。从不同的角度看,其实融合有很多种不同的意义,我认为最本质融合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因为更好地服务用户是一切融合技术的本质。这种基于用户需求的融合趋势是如何产生的呢?事实上我们很容易发现,用户在生活中的不同场合有不同的终端在应用,比如PC、手机和电视等等,这些不同的终端,可以统一的定义为用户接收界面,这样就可以引出一个融合的概念,即运营商利用融合的技术理念将内容和应用同时提供给不同的用户接收界面。这样的融合对于用户来讲是非常有用的,它使得用户随时随地在任意终端上都可以享受自己需要的应用;而对于运营商来讲也是非常有利的,运营商通过将不同类型的用户接收界面都纳入自己的网络,牢牢地留住了用户。
微软的电信2.0之道
辛鹏骏:上面谈到的都是对电信业发展趋势的把握和微软所倡导的相关方法论、概念。那么,具体到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层面,请介绍一下微软如何帮助运营商提高运营效率、提升业务能力?
金伯乐:微软的电信及媒体事业部主要提供四个方面的解决方案来助力电信运营商向Telco2.0过渡,提高运营效率、提升业务能力,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解决方案分别为连接服务框架(ConnectedServicesFramework)、客户服务框架(CustomerCareFramework)、针对增强的VoIP服务的解决方案(SolutionforEnhancedVoiceoverIPServices)、托管信息和协同解决方案(SolutionforHostedMessagingandCollaboration)。
连接服务框架是一种基于服务器的集成软件产品,允许运营商为用户集成、开通和管理融合通信服务,不论用户使用何种网络或设备。它可以简化内容所有者和网络服务供应商合作的方式,为各种消费者提供新鲜的内容。通过连接服务框架,运营商可以降低服务集成的成本和时间,更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通过新的服务和内容,创造额外的收入流。
客户服务框架是面向客服中心运营商提供的一种软件解决方案,为客户服务座席提供核心商业系统中的整合数据,比如计费、客户关系管理和订单管理信息。客户服务框架通过Web服务与各种核心系统实现互操作,无缝提供后端客户数据给人工座席。该解决方案还通过新的客户互动渠道实现信息整合,包括Web聊天、即时信息和电子邮件,客服中心运营商能够以最灵活的方式与客户互动,而不会降低服务水平。
针对增强的VoIP服务的解决方案由多种组件组成,包括VoiceApplicationFeatureServer、HostedLiveCommunicationsServer、HostedMicrosoftExchangeServer和HostedWindowsSharePointServices。通过微软针对增强的VoIP服务的解决方案,网络服务供应商可以提供集成的语音、电子邮件、状态资讯、即时信息、协作与桌面能力(collaborationanddesktopcapabilities)组成的综合产品,为推出新网络和新服务带来新的价值。
托管信息和协同解决方案是一种托管解决方案,网络服务供应商能够为中小型企业(SMB)提供企业级电子邮件服务、移动设备数据访问、团队网站和在线状态信息。该解决方案使用世界顶级、众人皆知的微软企业产品,比如MicrosoftExchange、LiveCommunicationsServer和WindowsSharePointServices。
辛鹏骏:目前微软的电信行业解决方案在业界的整体应用情况如何?
金伯乐:很多世界领先的电信供应商都已经采用微软的解决方案,包括AT&T、北京移动、加拿大贝尔、英国电信、Celcom(Malaysia)Berhad、法国电信、日本电信、Nawras、OrangeSA、澳大利亚Primus电信、Qwest国际电信公司、Sprint、软银宽带集团、法国ITALIA电信、T-Mobile国际和沃达丰集团。他们使用微软的解决方案,提供各种服务和应用。例如,英国电信使用微软的解决方案,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宽带上网和虚拟托管电子邮件打包服务。法国电信则使用微软的解决方案,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语音、视频和数据的综合服务。其他运营商实现的应用包括从Wi-Fi接入和内容服务、到信息和会议功能以及激活游戏服务。
沙盒:开放性创生新活力
辛鹏骏:最近业界常有人谈论微软的“连接服务沙盒”在国际电信业界的影响,这个解决方案有哪些特色?对于电信运营商转向Telco2.0有什么样的帮助?
金伯乐:连接服务沙盒(ConnectedServiceSandbox)是微软在去年的ITU香港电信展上推出的创新型解决方案,它的推出正是为了推动Telco2.0时代的业务创新。连接服务沙盒旨在联合独立软件开发商(ISV)、开发人员、系统集成商(SI)、网络设备供应商(NEP)和电信服务供应商,共同开发和测试新型通信服务,最终把这些服务推向市场。“沙盒”将鼓励创建“管理型网络组合”,基于这种网络,Web服务将与传统电信产品结合在一起,通过软件即服务模型(SaaS)提供几乎适用于所有种类的网络或设备。目前,运营商仍通过单项或服务打包的形式提供各种网络服务,比如语音、视频和数据服务,而通过“沙盒”,运营商就可以向下一代Web2.0应用敞开自己的网络,这些应用可以与传统服务结合在一起,创建新的连接服务,为Telco2.0奠定基础。“沙盒”对于电信运营商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它能促进服务快速开发,并帮助运营商在市场中部署各种新服务,为产业链创造新的机会,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新的选择。
辛鹏骏:目前“沙盒”解决方案实施效果最好的案例在哪里?
金伯乐:实施效果最好的案例在英国电信。英国电信目前在新业务提供方面的整体架构和发展观念上,已经完全采用了Sandbox(沙盒)思想。这个案例的生动之处就在于,也许电信业界很多运营商还在关起门来构思并开发所谓的“杀手级”应用,而在英国电信的平台上面,并没有刻意去找“杀手级”应用。因为英国电信认为,与其花费很多时间和资金去寻找或自行开发一两个自己想象中的“杀手级”应用,还不如利用“沙盒”思想,把平台做得弹性化、开放化,让产业链合作伙伴们开发的新应用都能够迅速地进入服务提供平台,供用户鉴别。
篇2
平台运营总监需要能独立策划产品运营相应内容及营销活动,并组织资源完成推进方案的实施;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强,良好的的沟通能力,很强的创新和执行能力;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平台运营总监工作职责,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平台运营总监工作职责11、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创建职教平台运营机制,提升客户粘性、用户活跃度、产品使用率。
2、策划各类型平台运营活动,协同各业务部门完成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助推客户与公司不断开展更加深入的业务合作,助力达成公司业务目标。
3、通过多种用户运营手段,激发用户兴趣,不断促进用户活跃度,实现更多用户激活及用户留存。
4、策划各类型用户运营活动,组织各部门协同进行项目实施。
建立并不断扩大用户社区。助力公司实现用户战略。
5、打造运营团队,负责运营团队的人员培训、培养、考核、激励。
平台运营总监工作职责21、负责政务平台整体运营,制定运营策略、方案并组织执行;
2、推动各项业务发展,提升营运效益,确保运营目标的实现,对KPI指标负责;
3、分析平台各类数据,提出改进方案,带领团队进行平台的维护及升级;
4、制订、完善、贯彻实施公司平台运营管理制度、流程;
5、通过线上线下运营提升网站平台价值和粘性,提高服务会员、企业活跃度,提高申请、交易量,促进平台各项销售业绩提升;
6、用户体验、业务流程等的分析和改进并参与公司平台的品牌、产品、市场的规划,实现公司既定目标;
7、规划平台的风格、架构、功能、,负责团队建设、团队培训和日常工作开展等。
平台运营总监工作职责31、根据公司下达的年度整体战略目标,制定网络货运平台相关的战略实施计划,并落实实施;
2、负责网络货运平台相关业务的市场调研、客户开发工作,与同行开展竞争,找寻并确认企业竞争优势;
3、负责为网络货运平台的客户提供系统培训;
4、负责业务开展过程中与交通运输、税务、保险等单位沟通协调;
5、负责竞品调研,对公司竞品在产品层面进行分析和对比,为本公司产品更新和功能调整制定方案。
平台运营总监工作职责41.负责设计、构建云平台运营业务,统筹线上线下运营;
2.负责组建、管理云平台运营团队,建立成长、激励和考核体系;
3.负责云平台运营制度建设和机制设计;
4.负责云平台运营分析,评价运营效果并不断提出改进运营策略;
5.负责与运营相关的渠道和媒体,促进云平台推广;
6.负责公司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平台运营总监工作职责51.参与公司经营管理与决策,收集信息提供决策支持;
2.参与制定公司经营发展战略,负责平台战略规划的制定,并监督实施和改进;
3.负责平台整体运营规划和策略的制定与执行,对运营结果负责;
4.负责平台的内容运营、渠道运营、活动运营、用户运营、日常运维管理等工作的策划和实施管理,以拉新、留存、转化、盘活为目标,全面推进平台的商业化运营;
5.建立和完善下属部门,领导制定部门工作计划和预算,并组织实施;
6.组织市场调查,深入分析用户行为、需求,了解竞争对手动向,进行运营方案的改造;
7.参与公司发展业务指标的制定,开发潜力用户并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并对最终业务指标负责;
8.负责分管部门的员工队伍建设,提出和审核对下属各部门的人员调配、培训、考核意见。
平台运营总监工作职责6(1)创建合理高效运营团队
(2)负责公司互联网平台的网络运营整体规划与推广,明确定位目标;
(3)负责公司网络商城的指导加盟合作商日常工作;
(4)制定公司运营活动策划,推广公司品牌,突出品牌形象;
(5)监控和分析行业动态并针对性的进行市场分析及制定相应策略;
(6)建立运营风险预警机制,实施运营的风险和危机管理,及时发现问题,组织相关部门研究解决并备案。
(7)独立完成运营部门各职能体系搭建,业务流程梳理,能从运营角度对产品技术部门提出需求;
(8)须具备较强的创新、执行能力,能够在诸多限制条件下进行业务创新;
(9)有很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善于合作协调沟通,思维敏捷;
(10)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上进心,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积极主动,能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
平台运营总监工作职责71、负责互联网需求分析,对产品规划给到决策性建议,并完成产品运营规划,通过产品,运营手段,提升平台流量转化、用户增长和留存;熟练运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事件营销、口碑营销、软文/新闻稿等新媒体进行产品推广,提高用户量和关注度;
2、负责互联网及新媒体维护、更新与完善;平台年度、季度、月度运营计划并执行;制定和组织推广及营销活动;
3、负责客户的开发,拟定活动计划方案,制定线上营销推广战略,以及具体实施策划方案;
4、负责企业品牌创意及品牌策划工作,并形成策划方案
5、提高到达客户的关注度、转化率及用户黏性,持续改善平台服务;
6、组织策划产品、品牌、市场推广等市场活动的策略、推广方案、相关预算,组织、整合相关资源推动方案的实施并监督实施效果,提高网站与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篇3
经过7年多的转型,香港运营商电讯盈科(以下简称“电盈”)已经成为一家综合性的全业务运营商,业务涵盖综合电信、宽带、互联网,以及IT方案与服务等多个领域,不仅是香港最大的电信运营商,在亚洲电信市场的影响力也日渐增强。
电盈之所以能在竞争激烈的香港市场稳步增长,得益于其制定的“四网合一”战略,即力推包含本地固网、宽带互联网、IPTV,以及移动通信的融合业务。这些业务不仅吸引了用户,增加了收入,也使电盈成为了区内创新的典范。
固网:捆绑移动,光纤到户
为应对不断强化的“移动替代”趋势,电盈除了降低资费、增加服务内容等手段外,还采取将固网与移动业务捆绑的战略,有效遏制了固网的下滑势头。在此基础上,电盈大力发展光纤到户计划,使固网业务保持了市场领导地位。
在向全业务运营商转型的过程中,电盈并未放弃传统的固话业务,而是想方设法减缓固话业务的下滑趋势。
随着竞争加剧和用户需求增多,2007年6月,电盈将其新一代固话业务升级到“eye多媒睇”多媒体平台,力图为家庭用户带来更丰富的业务内容和互动服务。“eye多媒睇”的实现手段是一部具备一定影音功能的电话机,该电话机配有4.3英寸屏幕和扬声器,除了打电话之外,还能播放音乐,观看IPTV。用户还可以用这种电话机缴付账单、选购电影票、获取日用信息,甚至在家购物,可谓一应俱全。
为挽留固话业务的企业客户,电盈发挥协同效应,于2007年6月推出了整合固网、移动通信服务的平台“onecommunications”。该平台综合了商业通信的所有重要元素,包括固网、宽带以及移动通信。用户可在通话中,直接将通话由手机转移到办公室电话。此外,“onecommunications”的用户还能用手机收看电邮和传真,以及收听固网电话的留言信箱。
以上措施使电盈的固网业务在移动通信高度饱和的香港,依然保持了稳定的态势。截至2007年上半年,电盈的电话线路数目保持在259万条左右,商业线路及住宅线路的固网市场占有率分别维持在69%和66%的水平,仍然是当地固网市场的“一哥”。
与此同时,电盈大力推进新一代宽带的发展,借此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电盈持续扩展香港的宽带基建业务,耗巨资将商务客户享用的光纤到户,由甲级写字楼扩展至乙级和丙级写字楼。
在此基础上,电盈在2007年11月推出“PCCW1000M+”方案,该方案将固网和移动宽带套餐合而为一,其中不仅包括了传输速率高达1000M的光纤到户计划,还绑定了电盈最受欢迎的移动上网业务“网上行Ev-erywhere”。
在“1000M+”服务计划中,包括1000M带宽的光纤高速包,以及结合了HSDPA、3G及Wi-Fi技术的“网上行Everywhere”服务。该服务包月价格为2188港元,用户可以通过电盈在香港布下的超过3000个Wi-Fi热点来登录网络,同时还包括了高清电视的服务。
今后,电盈即将推出速率高达1250Mbps的网络传输服务,而明年可能还会推出更高速的宽带服务,从而将自身打造为一个超级“宽带帝国”。
移动:瞄准3G,主推多媒体
收购移动运营商SUNDAY后,电盈真正获得了开展全业务运营的筹码。电盈着力推出新一代的3G服务,同时在推广初期采取低价策略,以此吸引用户。从服务内容看,电盈充分发挥3G的多媒体特性,以音乐和手机电视为主打,有效增强了用户黏性。
为进一步增强竞争力,电盈在2005年9月收购了香港最小的移动运营商SUNDAY。电盈认为,固网和移动通信互相结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收购SUNDAY可以借助其3G资源,推出固网和移动通信的捆绑服务,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
但是,香港移动电信市场已经超饱和,和记电讯、CSL等几大主流运营商早已将市场瓜分完毕。电盈为了切入市场,避开了竞争惨烈的2G,着力推出新一代的3G服务,同时在业务推广初期采取低价甚至免费的策略,以此吸引用户。
2006年2月,电盈推出了名为“PCCWMobile”的3G服务,可为用户提供6个月的免费试用服务和免费的手机。活动还包括每月长达1万分钟的免费本地呼叫和不限时间收看“now”的宽带电视节目。
从服务内容看,电盈充分发挥3G业务的多媒体特性,以音乐和手机电视等流媒体业务为主打,有效增强了用户黏性。
电盈在2006年5月利用SUNDAY的3G网络推出了手机电视业务。该业务采用CMB技术,推出初期节目内容包括新闻、财经及体育频道。从当年6月底起,电盈的11万名3G用户可以免费试用手机电视业务。这些举措在竞争已近白热化的香港3G市场激起一阵波浪。随后,电盈不断丰富手机电视的节目内容,特别是引入“英超联赛”等实时体育视频内容,有效提升了手机电视业务的ARPU值。
2006年12月,电盈还推出“MOOV乐手机”服务,其音乐库包含了6万首新潮歌曲。用户每月支付68港元,即可获得4000分钟的手机音乐服务,以及100分钟通话时间,博得了年轻用户的青睐。
随后,电盈进一步采取整合策略,从2007年3月起,将SUNDAY的2G服务也改用“电讯盈科流动通讯”的品牌,此举在于进一步提升“四网合一”的协同效益,确保移动通信用户的满意度。
在无线宽带领域,电盈也颇下功夫,于2007年8月推出了“网上行Every-where”服务,为用户提供了无缝切换的宽带网络,保证笔记本电脑可以在Wi-Fi、HSDPA/WCDMA网络之间自动接通到传输状况最好的网络,并不限流量地使用。该服务与光纤到户计划一起打包推出,在资费上实现了固定与移动宽带的统一捆绑,也体现了全业务运营商的优势所在。
IPTV:内容互动,资费灵活
“now”IPTV是电盈最有特色的业务之一,也是电盈发展融合业务,增强固网效益的有力手段。“丰富的内容、最佳的互动功能,以及灵活独特的按频道收费模式”,已经成为电盈IPTV业务最值得其他运营商借鉴的地方。
宽带是电盈的重点业务之一,但市场竞争同样激烈。为了压制对手,电盈决心通过发展IPTV业务来增强核心竞争力。2003年9月,电盈推出了IPTV业务“now”。“now”采用组播作为关键支撑技术,并采用MPEG-2编码技术,最佳情况下画质能够达到DVD的水平。
在市场推广方面,电盈采用分发机顶盒并向宽带用户提供免费频道的形式,在“now”推出服务的第一年就签约了26.9万个用户。如今,“now”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IPTV业务系统。截至2007年6月底,已安装该服务的用户达到81.8万名,其中付费用户为56万名,而ARPU值也达到每月166港元,同比增加19%。
电盈执行董事艾维朗将now宽带电视的成功经验概括为三点,即“丰富的内容、最佳的互动功能,以及灵活独特的按频道收费模式”。而这也是电盈的IPTV业务最值得其他运营商借鉴的地方。
电盈两年前开始推出IPTV服务时,只有23个频道,但现在频道总数已经达到了150个,包括多条独家的电影、体育、新闻及综合娱乐频道。目前,电盈与多家国际电视巨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从2005年9月开始,默多克的星空传媒向电盈提供11个电影和娱乐频道;时代华纳的HBO则将在2005年8月至2014年为其提供至少3个电影频道节目。
此外,电盈还于2007年3月推出“超强体育组合”,网罗全球各地的大型体坛盛事,节目阵容堪称全港最强,包括独家直播2007年8月开锣的巴克莱英格兰超级联赛三个球季的赛事。“超强体育组合”面世后,“now”IPTV的ARPU显著增长。
节目内容的不断丰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更重要是,电盈与内容提供商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和谐的合作模式。内容提供商提供内容,电盈托管内容,收入双方共享,实现利益捆绑。这种模式培育了整个产业链的赢利能力,并促进业务走向良性发展。
在此基础上,now宽带电视突出强调互动性,用户可以自行决定收看频道的数量,并支付不同的价格,实现了个性化的频道定制。比如“卫视电影台”从2006年1月起推出自选电影(VOD)服务,用户通过该台的互动服务,可随时随意地选择收看喜爱的电影。
now宽带电视灵活的付费方式也很有特色,不同频道的价格各不相同,用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时间来决定收看频道的数量。这种“挑选频道”的服务方式是对传统电视收看模式的一种创新。此外,电讯盈科还推出“打包业务”,将若干频道捆绑在一起销售。对用户而言,这也比单独购买一个频道更加划算。
在“now”IPTV业务增长带动下,电盈的电视业务收入迅速增长,2007年上半年的收入达到7.15亿港元,同比大幅上升42%。EBITDA亏损减少至7400万港元,同比减幅超过一半,距离赢利已经为期不远。
企业方案:拓展多元行业应用
除了固网、移动、IPTV等主要业务,电盈还实施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其中,电盈企业方案(PCCWSolutions)可为电信运营商提供IT服务,还向金融、政府、企业等多个行业拓展业务,使电盈加快向综合电信服务提供商转型。
严酷的现实使电盈认识到:如果继续坚持原有的电话业务,公司发展将举步维艰。目前,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化建设正在向纵深发展,IT业务开始展现出巨大的市场空间。
电盈瞅准这一时机,于2001年10月提出转型战略,力图由一家电信公司转型为IT和电信并行(IT&T)的公司。随后,电盈进行部门结构调整,设立了系统集成、软件应用、业务外包、整体解决方案四大IT业务。至2004年年底,电盈将IT服务解决方案部门拓展成一个单独的子公司――电盈企业方案(PCCWSolutions)。
除电信解决方案服务之外,电盈还向金融、政府、企业等多个行业拓展。依靠这种多元化思路,香港国际机场航班的信息显示系统、香港证交所的股票交易系统及清算系统,以及香港警务处的海上警视系统,都应用了电盈的企业解决方案。
篇4
目前,运营商IDC的运营模式与技术架构十年来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已不能满足整个宽带网络进一步的发展。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全业务运营等,都使得运营商宽带业务的应用需求出现快速增长。作为运营商互联网的信息中枢以及连接业务层与网络层的桥梁,IDC到了需要一场真正变革的时候。在运营商完成基础宽带网络建设之后,适应上述业务应用发展需求的新一代IDC的建设将呼之欲出。根据赛迪顾问的调研数据,预计未来三年我国IDC市场将保持持续增长,201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90.8亿元。
1 新需求
近年来,我国已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互联网应用创新中心主任雷葆华认为,移动互联网接入是继拨号上网、桌面宽带上网之后的第三次互联网接入浪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速度很快,而且潜力巨大。截至2009年底,我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达1.17亿,今年最低增长率将达34%。而在我国目前的6.7亿纯手机用户中,其中4亿用户没有个人电脑,手机是他们唯一日常上网的工具,他们将是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最大增长潜力。除了手机,上网PC、iPad、各种各样的车载设备都可以作为移动互联网的终端。移动终端的快速增长和便捷性,将使得移动互联网的数据访问量和业务应用量出现更多更快的发展。
海量数据和业务应用的持续增长,对IDC提出如下需求:一、IDC必须越来越大,才能保障海量数据的存储;二、IDC业务承载平台必须能满足各种各样的业务生成需求,保障业务不断繁衍生长;三、要求更复杂的业务逻辑调用。此外,更高速便捷的网络接入要求,以及更大规模的IT网络基础设置建设要求,都是新一代IDC的基本需求。
雷葆华表示,运营商新一代的IDC要达到“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聚合内容资源,基于高性能的IDC基础架构,为用户提供按需应变的融合”。
2 新特征
正因为新一代的IDC中心是一个高密度、大容量的网络应用场合,所以对网络的带宽、端口密度、安全防护、管理等各方面都提出了严峻考验。比如基于云计算应用的数据中心不再像传统数据中心只是有简单的汇聚型流量以及相对固定的交互流量,而是呈现出高度的不定向突发性,传统城域网交换机的性能难以满足;现在相当多的数据中心出口带宽已达到100G以上,每年还在以50~400%的速度增长。如果采用传统的10G接口,要用16-40个端口捆绑才能满足未来一至两年的需求。不仅会消耗掉大量宝贵的光纤资源,也大大增加了管理维护的工作量,例如数据中心设备高密度摆放,传统城域交换机横插板的左右风道设计因此不能满足绿色节能要求等。
H3C运营商解决方案部首席分析师涂尧认为,运营商新的应用趋势要求新一代IDC应具有以下关键特征:统一交换,高密度万兆端口,40G/100G接口支持能力,虚拟化能力,突发流量吸收能力,网络安全一体化能力,IPv4/IPv6支持能力,绿色节能能力等。只有符合这几大要求,才能真正适应运营商未来发展需要。
3 新目标
篇5
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再次被提升到新的高度,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将影响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业务拓展能力以及服务能力。在新一轮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以VoIP为代表的下一代企业通讯系统被纳入首要议事日程,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战略资源。
本文将从实际的项目建设经验出发,对在下一代企业通信系统建设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介绍和探讨。
如何选择技术方案
在规划下一代通信系统时,目前有三种技术方案可供选择,分别是H.323方案、MGCP/H.248方案和SIP方案,下面分别对这三种方案进行阐述。
H.323方案是目前最成熟的VoIP方案,具备技术成熟、设备类型丰富、互通性好的特点。目前H.323已经发展到V4版本。在协议功能上,H.323支持话音及补充业务、视频业务、数据业务,提供带宽控制、移动性、集中呼叫控制机制;从设备厂家对协议的支持现状看,H.323在话音及补充业务、视频业务方面非常成熟,通信质量完全可以达到使用要求,设备间的兼容性很好;在提供话音和视频方面,H.323是业界最成熟、应用范围最广的技术方案之一。
MGCP/H.248方案,有时也被称作“软交换”,从技术角度讲,MGCP和H.248是软交换体系中在分组网络域的主要呼叫控制协议。软交换是伴随NGN而生的概念,其设计初衷是在下一代IP电信网中模拟和仿真PSTN和智能网上所有的话音及补充业务。设计时,强调对终端设备的高度可控制性。目前软交换体系主要应用于运营商领域,在企业市场应用很少,也没有技术优势。支持MGCP和H.248的设备较少,互通性、兼容性较差。
SIP是IETF制定的呼叫控制协议,也称会话初始协议,用于控制各端点间的会话过程。由于SIP诞生于IETF,除话音、视频业务外,SIP还融入了对即时消息(Instant Message)和状态服务(Presence)的支持,同时SIP协议还充分利用其他IETF协议。在话音和视频业务方面,SIP和H.323提供的功能类似,并且二者具备良好的协议互通能力。SIP的长处在于对IM、Presence等互联网新兴业务的支持。SIP发展很快,低端IAD设备很多都采用SIP协议作为呼叫控制协议。现阶段SIP协议在使用规模上没有H.323大,但可以预见,SIP协议将与H.323协议共同成为企业下一代通讯系统的核心控制协议。
如何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在企业通讯系统建设中,首先考虑的是关键业务的可靠性。电话是最常用,最重要的沟通工具,PSTN在保障语音业务的可靠性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所以VoIP系统应该尽量达到PSTN的标准,这要求至少支持以下三个层次的可靠性保障机制:
第一,核心控制设备必须支持双机备份。在VoIP系统中,核心控制设备,如H.323GK, SIP注册服务器、服务器等,必须支持双机备份,避免单点故障。终端接入设备支持双宿主,如H.323网关同时支持主、从两个GK,当主GK失效时,网关自动切换到从GK。通过核心控制设备和终端接入设备的双重保护机制,大大提高VoIP系统的可靠性。
第二,关键中继设备和大型接入设备需要双电源保护。PSTN局端设备采用独立的供电系统,保证电话系统不受本地供电系统的影响。在企业的通信网络中,设备从本地取电,为避免电力系统故障影响VoIP系统,关键设备应该采取双电源设计,这样可以通过供电系统备份降低故障率。
第三,系统级全网备份。企业的VoIP系统和PSTN互通,可以采用PSTN网络作为企业VoIP系统的备份网络。VoIP系统的小型终端设备,如IAD,IP PBX等,量大、分布广、直接面向使用者,当设备断电或发生故障时,必须自动切换到PSTN系统。1∶1保护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主要技术手段,所谓1∶1保护就是对模拟电话接口(FXS)或E1接口采取自动切换机制,当设备断电或发生故障时,模拟电话接口或E1接口自动切换到PSTN网络上。另一种重要的全网备份是智能路由技术,当企业通信网络不通或QoS不能保证通话质量时,呼叫会自动路由到PSTN网络。
有了上面三个层次的保护机制,VoIP系统的使用效果可以达到PSTN的标准。
如何提高系统效能
语音业务是下一代企业通讯系统最基本的业务。为提升通讯系统价值,下一代企业通讯系统必须提供更多的新兴语音业务,下面介绍几个实用的新兴业务。
统一号码。在工作中,每个人都有多种联系方式,如固定电话号码、移动电话号码、邮件地址等,可以为每个人分配一个唯一的号码,每次呼叫时,系统智能地选择恰当的关联号码进行呼叫。如当被叫方处于会议状态时,呼叫会自动转接到语音邮件系统;当被叫方离开办公室时,会首先呼叫移动电话号码。
固话漫游。当用户到异地分支机构出差,用户的软电话会自动注册到异地的注册服务器,而用户的号码不改变,一切呼叫会自动地路由到用户的漫游地,用户可获得的办公环境不再受地域限制。
软电话。受设备能力限制,传统电话机很难发挥出下一代企业通讯系统的效能。软电话应运而生,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沟通工具。软电话是一种运行在PC机上的软件,它可以充分利用PC机的资源,提供话音、视频、即时消息、状态服务功能。随着PC、便携机、以及各类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软电话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阔。
如何兼顾成熟与先进
企业在通讯系统改造和建设中,必须考虑技术的成熟性和先进性。H.323是业界最成熟的解决方案,具有设备厂家丰富,互通性好的优点,在解决话音和视频业务方面是理想选择。SIP方案在新兴多媒体通信方面具备技术优势,并且不断受到设备厂家的推动,技术逐步走向成熟。企业信息建设主管在选择技术方案时,首先选择成熟的技术方案,这样可以保证原有的电话系统、视频系统顺利的迁移到新系统中。同时考虑企业对新兴通信方式的需求,要求选用的技术方案可以平滑升级。综上所述,建议采取先建设H.323方案,以后升级到SIP方案或H.323和SIP混合组网的模式。
迈普下一代企业通讯系统介绍
在成熟完备的VoIP产品系列基础上,迈普通信秉承“融合为体,业务为用”的研发思想,既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又坚持结合客户特点,为客户提供实用、易用的通讯技术,提高客户沟通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迈普下一代企业通讯系统组件包括呼叫控制服务器、会议媒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软电话和MyPower VG系列网关,支持H.323、SIP协议和多种专有技术,提供多种实用化的增值业务,如全网强打强拆、跨设备群组震铃、固话漫游、统一号码等。
篇6
为了进一步了解北大方正与中文在线新媒体营销方式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近6年来北大方正与中文在线新媒体营销方式的分析研究,研究涵盖了文献源分析、文献的研究方法、主题、研究内容等分析,揭示了北大方正与中文在线在新媒体营销的状况。本文着重研究北大方正在其新媒体营销方面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北大方正;中文在线;新媒体;营销方式
一、 引言
本研究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互联W上以“北大方正”、“新媒体”、“营销方式”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时段为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本文对近6年有关北大方正与中文在线新媒体营销方式的研究进行评析,并同前期研究成果对比分析,通过阶段性总结出北大方正近几年来在新媒体营销方式中的发展情况及中文在线新媒体营销的策略。
二、文献源分析
(一)文献分布以2011年为主
对文献时间分布的分析能够清晰的反映出对北大方正与中文在线新媒体运营的关注程度,经分析发现,2011年研究北大方正新媒体运营的文献最多。而2011年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云服务平台、合作共同开发、内容服务和集成播控。
(二)文献源类型以传媒类期刊为主
对文献源的类型进行分类可以了解关注话题的载体情况。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北大方正新媒体运营问题的关注以传媒类期刊为主,且多为新闻报道或采访、访谈类型。
三、 文献研究对象、类型和主题
(一) 研究对象为新媒体营销方式
新媒体营销是指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营销的模式,在web2.0带来巨大革新的年代,营销思维也带来巨大改变,体验性、沟通性、差异性、创造性、关联性,互联网已经进入新媒体传播2.0时代,并且出现了网络杂志、博客、TAG、SNS、RSS、WIKI等这些新兴的媒体。从而扩大商业公司想要推广的主题或品牌的影响范围。现行的新媒体营销方式主要有以下为几种:
1.搜索引擎营销。它是全面有效的利用搜索引擎来进行网络营销和推广的影响方法,作为新媒体营销中主要的营销手段之一,其拥有巨大的用户访问量。准确地向目标客户群体传递各种产品与服务信息,挖掘更多的潜在客户,帮助企业实现更高的转化率。
2. 微博营销。就是利用以 140 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的微博这个新型的 媒体,企业通过每天更新的内容跟大家交流,或者发起大家所感兴趣的话题,同时宣传企业新闻、产品、文化等企业相关信息,慢慢地形成的一个固定互动交流圈子,从而达到营销的目的。
3.论坛营销。论坛营销就是利用论坛这个新型媒体进行一系列的营销活动,即是企业借助论坛这个网络平台,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企业产品和服务信息,建立自己的知名度和权威度,从而让目标客户更加深刻了解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最终达到宣传企业品牌、加深市场认知度的营销目的。
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为北大方正和中文在线在新媒体领域中采用的营销方式。中文在线已开通微信公众号,但阅读量和粉丝数较少,影响力较小;而北大方正集团并没有开通微信公众号,这是它们在营销中的一个缺点。
(二)研究类型以新闻报道类为主
本文将研究类型分为一般的介绍性文献和新闻报道类、理论研究、操作实务三类。其中新闻报道类16篇,占76%;理论研究5篇,占24%,这表明研究主体关注点在操作层面,而理论研究则相对欠缺。现阶段北大方正新媒体运营发展主要为初步发展,趋向是在实践分析基础上推动理论研究的创新,并给予实践以正确的指导。
(三)研究主题侧重内容方面
本研究将文献的主题分为交通领域的新媒体运营、大数据运营平台、医疗领域的新媒体运营三类。
四、 研究内容分析
(一)北大方正的运营方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与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各个领域的发展要想获得新鲜的血液,都要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领域探索一番,从而进行品牌的优质推广,策划品牌发展方式,提升知名度。[1]北大方正在其精英团队的策划发展下,就其集团各个方面的发展,也朝着新媒体运营方向迈进。
1.交通领域的新媒体运营
北大方正在交通服务领域开展“互联网+交通”。2016年6月1日,方正IT联合郑州地铁开通互联网购票服务,在原有云购票APP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全面实现微信、支付宝网上购票。这一具体事件是北大方正的新型媒体运营方式,体现了新时代的特色经营。在形成企业优势的同时,也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2.方正的大数据运营平台
人类信息经互联网的发展与支持,不断积累增多,在繁杂的数据中要想发掘有用的数据信息。[2]方正IT推出的大数据解决方案能够从信息采集、检索与分析三个方面提供给企业强大的决策支撑,在过去的十年里,方正IT采用这些技术为多个国家部委及高端政府用户提供信息采集和分析服务,其行业覆盖教育、安全、政法等多个领域。方正IT在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的同时也逐步向平台化、数据运营商转变,与媒体、企业、政府和垂直市场客户开展服务和合作,这给新兴媒体运营带来了新的尝试。
正是新兴网络环境下用户对信息的需求,让新媒体运营得以飞速发展。在内容创作更加具有时代价值的同时,新媒体平台的发展还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基于此,北大方正电子“新空云泛媒体融合一体化开放平台”应运而生,它可以在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同时加速媒体转型,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全方位助力。
3.医疗领域新媒体运营
北大医疗集团依托北大医学部,通过自建、并购和托管等方式形成自己的医院网络,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横纵两方向的产业链拓展:以病患为中心进行纵向产业延伸,对病患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
(二) 中文在线运营方式
1.微信营销
中文在线移动阅读终端业务分别有微博和微信两种营销方式,整合移动阅读终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根据厂商需求,量身定制包括正版数字内容资源、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下载平台开发、在线服务平台、客户端定制、行业销售、运营商合作、读书卡产品合作等整体解决方案。用户的评论中文在线实现与客户交流,应市场所需完善自身的良好平台。
2.微博营销
中文在线利用微博这个营销平台对自己的品牌进行宣传推广,将每一位粉丝都当做潜在的营销对象,中文在线还更新自己的微型博客向网友传播企业信息、产品信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自己的阅读产品形象。
3.其他营销
此外中文在还采取了一些其他的线上营销方式营销方式包括:服务营销,体验营销,知识营销,情感营销,教育营销,差异化营销,直销,网络营销等,这些营销方法有有助于中文在线的品牌与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有利于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4.优势与劣势
中文在线在线上可以拥有大量顾客信息精准营销,口碑营销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不受地域、时间的传播自己的文章。而微博营销也存在了一定的优势和劣势,它的优势就在于操作简单,实用方便,多媒体信息,审美阅读,用户群体广,更易传播,成本较低,效益高,然而中文在线利用微博营销也存在一定劣势,那就是基础奠定较难,易被错过关注这两点。
五、结语
经营方式的更新是判断一个企业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准,营销推广这一环节对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3]将新媒体技术与营销方式高效地结合起来。在实现新媒体媒资当中重点会从全面的理念向运营角度出发,实现相关的业务功能,包括 CP 来源的管理、交易的状态、在线的状态以及上下线状态,通过这些信息的描述和分析得到被运营支撑的关键数据。[4]总之,北大方正和中文在线在运营方式上的更新是符合时展需求的,作为一个以创新为主,产学研相结合的大型企业,在运营方式上尊重社会发展的脚步,其未来营销方式的发展仍然可以作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参考文献]
[1]曹素妨. 报道融合后,媒体经营转型的技术探索――“现代快报全媒体用户资源运营平台项目”的方正幕后经验谈[J]. 中国传媒科技, 2015 (5): 31.
[2] 奔跑吧,大数据――方正工厂,大数据的领跑者
[3] 王兵,刘东.新媒体平台建设――方正电子与南方传媒共同阐述新媒体平台建设[J] . 现代电视技术,2011(8):28.
[4] 王兵,刘东.新媒体平台建设――方正电子与南方传媒共同阐述新媒体平台建设[J] . 现代电视技术,2011(8):28.
篇7
行业人士认为,在上述整合案例中,迥别于网网融合模式的SMG百视通与风行网之间的台网融合模式,或许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网络视频企业整合的新范式。
随着SMG百视通完成对风行网新一轮增资,双方如何在内容、产品以及营销层面展开业务线的捆绑和融合,风行网的新一代视频平台如何依托产品技术优势、SMG内容品牌优势,在产品体验、内容、营销上完成与SMG、百视通以及百视通旗下的东方宽频、上海欢腾宽频等平台的业务线整合?整合后的新一代视频平台又将是怎样的样貌?就此,记者采访了风行网CEO罗江春。
台网融合催生新一代视频
2003年,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戈登曾归纳当时美国存在的媒介融合趋势,提出一个包含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在内的五大媒介融合趋势。如今,类似的情形正在SMG与风行网身上发生。
有关接下来SMG与风行网的业务融合道路,罗江春告诉记者,风行网与SMG未来的业务线融合将围绕产品、技术、内容生产、广告售卖等多个层面展开,这就是包含商业融合、制作融合、品牌融合、产品融合在内的四大融合战略。这些融合将结合IPTV、OTT、移动互联网和PC互联网四块屏展开,最终将产生巨大的“化学反应”,新一代视频就此诞生.
分析人士认为,就像新闻集团和NBC共同创办的hulu预示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一样,SMG与风行网跨平台整合,也预示着电视、网络两大媒介之间,在资源、业务及品牌等方面正进行着崭新的关联、整合,而这种整合将为互补性媒介带来双赢,并催生出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新一代视频平台。
在罗江春看来,台网融合对电视台和网络视频而言,是一个双赢的选择。电视台是纵向线性的时间流,网络则是横向网状的信息聚合,通过二者的融合,不仅可以共享电视媒体丰富的节目内容资源,还延长了电视节目的传播周期,实现资源互补,形成共振效应和长尾效应。作为新一代视频,风行将会通过网络视频在内多屏之间的互动,更能凸显台网融合的效应。此外,通过台网一体化策划、一体化制作,风行还将更多的介入到电视台节目的策划、制作、营销、输出层面,从而达到平台价值互补的多赢局面。
台网融合并不是在内容上的相互推送,而是要在前期策划、推广、播出、运营、互动等方面形成全方位的互联互通,最终形成全媒体运营的产品布局。以东方卫视《中国梦之声》栏目网络推广为例,风行网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开展二次传播,把很多片段剪辑起来形成看点,在手机、PAD、PC上播出,完全不同的受众接触面不仅带来更为人性化、智能化的个性化体验,也变相延长了电视节目的收视长尾。
新一代视频平台颠覆了谁?
随着与SMG多条业务线的融合,风行网平台和产品布局亦将发生很大变化:在手机、PAD、PC、电视等四大平台,一切内容都将是为用户定制的。
据罗江春介绍,风行网新一代视频平台将以风行在客户端上的传统优势为起点,在PC客户端和移动客户端上将引入酷炫的界面设计风格,给用户完全耳目一新的用户体验;此外,还将引入响应式设计,保持PC客户端和移动客户端的风格统一,手机、PAD的窗口界面自适应,同时可以支持投射到电视机上,多屏合一。
从电视节目的输出,到联合制作、联合推广,下一步,就是双方围绕节目内容的跨平合售卖和联合招商阶段。
罗江春认为,通过台网融合,不仅可以降低广告主的投放成本,提高广告到达率,也可以有效的对台和网的广告资源加以整合,进行捆绑销售,从而将给广告客户带来最大的价值。此外,随着电视节目的内容逐步迁移到互联网和移动端,多屏营销也成为了可能。由于受众结构的不同,广告主可以根据目标受众的需要分配台网之间的投放。
罗江春透露,风行网的新一代视频战略中,将结合SMG的内容、品牌优势,推出创新的营销策略,“源头定制,全媒体保鲜直送”。对传统的广告售卖模式而言,这将是一次颠覆性的变革。
篇8
目前,市场上支持SIP的产品(特别是终端)越来越多,出现了基于SIP的呼叫中心、视讯会议等多种企业级应用解决方案。而在构建下一代网络、开发更新业务的进程中,其还将发挥更多作用。
构想NGN架构
SIP将成为下一代网络NGN中的核心控制协议,对NGN的大规模商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的SIP标准制订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国内还没有正式的国家标准,但设备供应商和网络运营商都在积极研发SIP,一些大的网络运营商正在考虑制订企业用SIP规范,以解决今后软交换的互联互通问题。
NGNSIP必须对IETFSIP加以限定和扩充,其协议体系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引用IETF的标准或草案作为基础,而后加以整合。根据NGN的特点和要求,NGNSIP的标准化应该做好多方面的工作。
NGNSIP应当区分NNI和UNI接口,将SIP协议的信令功能分为用户接入部分和网络实体交互部分,这样不仅网络的功能划分清晰,电信运营商也能比较方便地考虑网络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但NNI和UNI的准确定义及相应的功能要求仍须进一步地研究,包括涉及的SIP逻辑实体、在网络中适用的场合等。
SIP是以终端智能为控制核心的,这就不利于运营商对呼叫或会话进行控制。因此,NGNSIP必须提供以网络实体为核心的呼叫或会话控制能力。比如对SIP的重定向功能定义以网络服务器为核心的控制流程等。以网络实体为核心的呼叫或会话控制的标准化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NGNSIP网络体系结构的标准化。
另外,SIP在计费、安全、QoS、消息路由、会话状态监测及业务实现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应用。
助力3G应用
SIP已经被3GPP标准组织选作3G移动通信中的多媒体标准R5,而随着3G部署的开始,R5标准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SIP本身具有支持移动性的能力,除了扩展SIP用于实现终端移动性,SIP可以作为支持个人移动性,会话移动性的重要方法。
开发新Internet业务
SIP是第5层基于文本的协议,与HTTP、FTP和SMTP在同一层面,SIP可以集成到任何HTTP网页上,这有助于SIP的加快实施。因此,在不远的将来,SIP可能作为一个普通的API类库出现在开发者手中,从而在Internet上更方便快捷地开发新的应用,如即时通信、点击拨号、网络视频等。
提供VoIP服务
篇9
【关键词】移动网;固定网;软交换;下一代网络;网络融合
1.几种融合技术及终端介绍
要实现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络融合的功能,无线技术上采用蓝牙,WiFi,或者用UMA(Unlicensed Mobile Access非授权移动接入),网络接入方面用公共交换电话网网关接入设备PSTN AP(Access Point) 或者SLP(Sesslon lnitiationProtoc01)网关接入设备SlP AP、UMA网关接入设备都可以实现,具体应用时要看使用的对象,以及运营商服务的模式,还要考虑各个国家现有的网络基础结构,终端与网络性能的相互匹配等因素。
1.1蓝牙无绳电话/GSM手机
支持蓝牙Classl无绳电话OTP功能的GSM手机工作原理。它能够使移动电话用户在网关AP周围100m的开放空间内,通过蓝牙技术自动无线连接到带蓝牙OTP功能的网关,从而使手机变成一个通过网关接入的无绳电话,此时,蓝牙CTP技术被用来传送话音,用户将使用其家庭的固定电话号码。与普通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相比,蓝牙CTP/GSM手机提供了一个更为简单和高效的方式,来使固定电话与移动通信网络建立连接,并在固定电话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之间自动切换的方式。在100m范围内,用户可以在任意位置使用蓝牙CTP/GSM手机拨打或者接听无绳电话,而费用却和使用固定电话或IP电话是一样的。蓝牙CTP并不支持在蓝牙接入点与移动网之间的通话无缝切换,而当用户超出距网关100m使用范围的时候,该手机能够自动转入GSM模式,呼出电话将使用移动用户的号码。
蓝牙CTP解决方案是一种相对趋于成熟且简单易行的FMC方案,无需改动现有网络架构,蓝牙对PSTN网络没有带宽的要求,而且蓝牙的功耗要小于WiFi的功耗,具有蓝牙无绳电话功能的手机的待机时间相对于WiFi手机较长一蓝牙手机在室外作为GSM移动电话使用,而在室内自动“变为”无绳电话。
然而,由于蓝牙发射功率低,且使用2.4GHz的频率,其穿墙能力较低,在家庭环境中的话音质量和覆盖距离会受到限制,蓝牙CTP手机将有待于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1.2 WiFi SIP/GSM双模手机
与蓝牙技术相比,WiFi可以提供更高的覆盖率,更强的数据传输能力和支持WiFi热点连接的特性,故而被视作融合业务的下一关键技术。目前,WiFi sIP被作为企业与家庭用户接入话音与数据业务的主要技术。
WiFi/GSM双模手机既可以接入无线局域网WLAN,实现VolP功能,又可以实现GSM功能。与蓝牙手机相同,WiFi/GSM双模手机可以使其手机用户,通过IP网接入设备SIP AP和宽带网络接入设备ADSL AP,接入在家庭与企业中分布的宽带网络,并提供透明的语音与数据业务。采用WiFi/GSM双模方案,需要克服功耗的问题,由于WiFi手机功耗较大,会影响到手机用户的待机时间和通话时间。
1.3 UMA手机
UMA即非授权移动接入,是由UMA联盟提出的技术标准,后来纳入到3GPP的范畴,叫通用接入GA(GenerlcAccess)技术。该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采用不需要执照的公共频段(主要为蓝牙、802.11系列)提供GSM、GPRS网络接入。UMA标准确立了移动运营商将家庭、办公室与公共WLAN无缝扩展至其蜂窝网络的方法。借助UMA,移动运营商可以通过WiFi或蓝牙接入网络为用户提供语音和数据服务,显著提高移动服务的使用率,同时降低网络部署成本。目前UMA支持GSM而不支持CDMA,它利用现有的C-SM和宽带设施建立低价,低风险的通信方式。
UMA属于新兴技术,多采用高端手机终端,且功能实现更为复杂,对网络也有较高的要求,使用更优化的低价接入网,并优化GSM网的使用。针对发达国家较为完善的IP网络和宽带网络,UMA解决方案比较合适。
UMA技术使运营商可以提供捆绑的固定与移动业务,在固定和移动网两侧为用户提供先进与一致的业务,使手机的用途可以扩展到不被移动网覆盖的地区,使双模手机成为用户的唯一电话,通过UMA技术,运营商可以为客户在家中,办公室等移动网络没有覆盖的区域,提供高质量,低价格的移动话音与数据业务。使用户在移动网与不需要执照的无线网之间漫游与移动时,享有统一的用户体验,用户只保留移动号码,使用手机接入浏览或下载等移动业务,由移动运营商管理家庭中的移动业务,具有唯一的通话账单。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有多种典型的融合终端与技术都可以实现FMC,运营商与用户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
2.融合终端与技术发展趋势
从中短期来看,移动设备融合的一个潜在趋势是为 UMA提供支持,这有助于手机用户使用无线局域网或蓝牙来接入本地固定宽带,从而连接GSM核心网络。IP电话功能将内置于未来通信设备的(基础)通信协议中,从而充分利用未来的融合机会。网络融合将经历“一个终端”的终端融合发展阶段,人们将通过双模手机如GSM—UMTS/Wi㈠一Biuetooth等,通过建立UMA lP tunnel来代替无线接入网络。同一个终端,同时可以作为家庭无线电话或办公室的无线分机,并能够实现无线与移动网络的切换。
而固定与移动融合的长远阶段就是引入lP多媒体子系统IMS(尸Multimedia Subsystem)。IMS作为下一代“融合”的核心,简单地说就是实现IP多媒体业务的建立、维护及管理等功能的核心网络体系结构。IMS以lP核心网标准为基础,最初由3GPP Release 5定义。作为端到端的标准体系,IMS提供了与接入和终端类型无关的核心网络,支持固网lP、xDSL、UMTS、CDMA、WLAN等接入到统一的IP核心网络和应用环境。IMS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多媒体业务架构,赋予新旧有线及无线网络业务智能。IMS的引入将使电信业务真正从以网络为中心,向统一的以用户为中心的业务演进。在这一阶段,任何接入网络的终端都可以为任何服务提供标准的客户数据和属性。IMS融合的网络将向人们提供IMS融合的服务,进而实现跨技术的业务融合。IMS使运营商能跨越不同终端和网络快速地提供融合的多媒体业务,创建永远在线、与接入和终端无关的网络。用户的通信需求及运营商面临的多种挑战都驱动传统网络向下一代融合方向演进,而IMS正是这种演进的技术保证。
篇10
在本届CCBN上,众厂商都推出各自的网络相关产品与解决方案,网络双向改造、承载网升级、骨干网建设等方案成为展会热点。众多厂商针对复杂的广电网络现状提出的方案各具特色,技术主张也不尽相同。
在双向网改方面,《通信产业报》记者注意到,PON+EoC、DOCSIS系统和FTTH这三种广电宽带建设方案都有厂商在推广。
虽然已经意识到EoC在性能和可演进性上的瓶颈,但是由于其是目前双改项目中所采用的最主要的方式,一些厂商仍将此类产品做了重点展示。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参展的EoC产品品类更加丰富,功能的全面性也有所提升。
考虑到持续演进等因素,部分厂家主张一步到位,以FTTH的方式进行双向网改,凭借与电信运营商相同的技术参与到全业务运营的竞争中去。展会上展示了常见的FTTH建设方案,主要有双纤三波、单纤三波等,可实现广电对电视、电话以及数据的全业务运营。
此外,更多厂商主推DOCSIS系统。以华为最新推出的“第二代小C”产品为例,PON口下挂的单个CMTS设备已经可以达到1.6Gbit/s的带宽性能,可以视需要为用户提供高带宽的服务。据了解,DOCSIS设备的底层芯片主要由Intel和博通两家实力IC厂商提供,他们也携各自产品方案亮相本届CCBN,这也给行业发展DOCSIS增添了信心。
随着视频点播业务、宽带业务、融合增值业务迅猛发展,能否更好地满足客户的多种业务需求是广电建设改造承载网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对此,厂商带来不同的解决方案,有主张VoD承载网与数据承载网完全双平面方式建设的,亦有主张多种业务、多核心融合的综合承载方式建设的,但主旨大体相同,就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来选择部署方案,毕竟各地广电的网络基础差异很大,业务模式与目标也不尽相同。
业界普遍认为,广电若要真的成为宽带管道运营商,则必须要实现双向通道与网络资源链接,租用电信运营商网络并不是长久之计,广电做强自己的骨干网并获取宽带出口是必由之路。本界展会上传送网领域的实力厂商向行业展示了最新的OTN产品,广电需要用100G替代老旧设备,才会具备和电信运营商一争高下的实力。
广电云:迈向全流程话服务
在“互联网+”的国家战略之下,广电云的机会在哪里?纵观广电行业的发展从模拟到数字,从标清到高清,从单一视频业务到信息综合业务,从信息孤岛到省网互联互通。传统的广电系统建设比较简单,通常是一个个业务系统的建设和叠加,而在互联网趋势下,云平台建设的整体架构、规划以及落地都是今年CCBN讨论的重点所在。《通信产业报》记者注意到,全流程化的云计算解决方案正成为广电转型加速的最明显的信号。
从CCBN上展商展示重点可见,广电迈向云计算的步伐正在逐渐跟上互联网时代的速度。广电行业整体IT化、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构建广电云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从效率和安全两方面考虑,广电网络的云计算实践过程是一步步逐渐推进的,从单独的业务系统、应用系统的云化,到今天,从“云端”到“终端”的云、管、端整体解决方案,纷纷亮相,全流程化的云计算部署将加速推进。
广电运营商作为内容制造商,在内容制造、生产以及内容分发,同时降低成本等方面,云计算都是最佳选择。在本届CCBN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的主题得以凸显,针对电视台、广播电台、传输公司等针对广电系统细分用户的系列解决方案将广电行业所擅长的内容制作和互联网平台的用户体验深度结合。
华为、阿里云、联想、思科、中兴以及众多厂商均带来相应解决方案,华为面向多业务的广电云媒体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面向宽带互联网、有线电视网、移动互联网,为广电提供承载IDC业务的共有服务云以及承载视频业务平台的视频专有云服务;融合媒体云桌面则提供融合的存储资源池、虚拟制造云平台等服务,提高内容制作及分发效率;联想带来广电全媒体云平台为业务整合提供灵活、安全、易用的云计算基础架构;思科重点展示了基于云新一代数字视频解决方案;还有阿里云展示腾讯媒体服务云平台,包含新闻快编、炫云微电视、创享新闻云服务、凌云精准广告服务等系列增值服务以及多厂商提供的针对4K高清视频的图文制作平台等。形形的服务依托全面的云计算建设和运维能力,以信息化技术构建统一的内容的平台,融合广电行业的专业应用系统,为广电面向全业务运营提供助力。
另一方面,广电运营商作为视频服务的提供商,加速应用上线与业务部署,盘活现有的机顶盒等资源,解决广电运营商各种品牌终端碎片化等问题都可以通过云的部署来解决。例如,思科展示的协作视频云解决方案实现可视化智能运营;视博云科技全流化平台实现云端服务器与终端实时同步操作控制;智能云电脑、云电视、多媒体云终端等服务模式为广电服务提供网络能力、视频解码能力和人机交互能力。基于云计算部署,前端业务系统能够快速满足多样化的业务需求,客户端硬件要求降低,这些都将大大提升广电网络增值业务的服务及在网终端的利用率,增加营收水平。
可见,在面向全业务运营转型的过程中,开放式的云平台方式将为广电从资源层面、能力层面、应用层面等带来更好的生产和收入模式。
广电CDN:“联邦模式”获追捧
在“三网融合”的背后,整个信息通信产业正朝着宽带化、移动化、智能化发展。为了让优质的节目内容进入千家万户,提高用户体验,建设融合多种视频业务,CDN从去年起被广电人士大密度提及。
相比于电信运营商,广电运营商拥有丰富的内容业务,有线电视网络的全覆盖也积累了丰富的入户资源。但在优势的背后,广电宽带网络由于历史原因,更多“各自为政”,与电信运营商相比缺乏竞争优势。随着国网的成立,全国共建CDN成为一种可能,而此次CCBN上,相比此前独立的封闭网络建设模式,众厂商对于全国“联邦模式”提供全网服务能力的倾向尤其明显。
为了助力广电全国一张大网的建设,提供国家级分享交换和实现各省间的互联互通等服务的“CDN联邦”解决方案在CCBN上成为热点之一。
思科、数码视讯、同洲电子等均重点展示了“CDN联邦”类的解决方案。通过将全国的CDN投资整合在一起,按照CDN自治域的一定规则构成协同工作的CDN联邦,建立基于内容分布和网络负载的智能调度,让各省的内容库及流量通过国家级CDN进行分享及交换,提供跨省的视频服务并且分配收入。同时,弹性互联网CDN解决方案引入云计算概念,只要有云计算平台以及在适当网络节点有足够计算容量,就可以任意增减CDN节点及承载能力,为全网的互联互通提供极大的便利和弹性。
另一方面,广电网络运营商在CDN建设中面临着高昂的带宽成本以及OTT视频业务带来的带宽压力。在自建CDN和分布式缓存系统之间,广电运营商仍存在很大疑虑。
面对这种困境,此次CCBN上出现了融合了CDN和缓存功能的解决方案,来切实解决广电运营商的痛点问题。例如,在中兴展示的CDN解决方案就在一套系统上实现了CDN和iCache的功能,在满足广电发展自有视频业务和宽带业务运营需求的同时,提供了安全保护机制及质量监测机制,可实现可管可控的差异化服务和精细化运营,这种模式的服务对于广电运营商来说也不失为一种折中的选择。
无论从降低成本还是从服务质量的角度来看,引入CDN对于广电网络势在必行。随着CDN国家标准逐渐建立以及全国广电“联邦模式”的建设展开,全国互联互通或许指日可待。
OTT应对:从堵到疏
在OTT大潮汹涌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应对OTT冲击成为绕不开的命题。从政策限制到181号文解禁,从2012年CCBN组委会明确表示展会现场不得宣传、展示没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颁发序列号,与合法集成平台对接的互联网电视接收终端,到DVB+OTT成为厂商展示的重点。广电对OTT从堵到疏的转变可见一斑。
DVB+OTT已经成为广电运营商和厂商的共识,在CCBN2015智能终端与OTT论坛上,搜狐家庭娱乐事业部总经理肖轶表示,在用户被其他终端分流的趋势下,只有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广电运营商才可能重新让用户回归大屏。歌华有线副总经理罗小布曾直言,运营商不要用行政手段设任何门槛,让老百姓自由选择,要拼的是服务。他表示,有线电视的OTT就是OTT互联网、OTT移动网,把有线电视内容通过互联网/移动网传到手机终端上。
在今年的CCBN展上,DVB+OTT仍然是厂商的展示重点。众多厂商不仅展示了DVB+OTT的解决方案,其智能终端产品也吸引观众驻足。同洲、银河电子以及赛科电子都展示DVB+OTT机顶盒,与OTT盒子相比,体积更大一些;DVB+OTT盒子除了增加了一个信号接收的线外还增加了一根数字电视接收的接口线。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是与广电运营商合作推广,DVB+OTT盒子较OTT盒子的落地快。
在数码视讯展区,融合DVB与OTT的视频平台方案已经在广东省网、内蒙古省网、天津泰达以及甘肃敦煌等地应用落地。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以天津泰达的项目为例,融合了传统Cable与IP两种网络开展多终端新媒体业务,兼顾不同网络和不同终端。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