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诚待人范文

时间:2023-03-16 01:32: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以诚待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事情发生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朋友到西湖公园玩耍。忽然看到有他最爱的冰激凌。赶忙跑上前去,一下子就买了6个又大又贵的冰激凌。那位卖冰激凌的阿姨笑眯眯用地道的福州话说,“一共是18块钱。”朋友是从外地来的,听不懂她说的话。“什么?请您再说一遍。”阿姨无论说了多少遍,朋友还是听不懂。最终,阿姨没办法了,只好用手比划出“18”。但是我的那位朋友呢,没办法,只能说他IQ太低,看成了“81”。一般人看到这个数字一定会大吃一惊,然后转身离去。可我的那位朋友是一个冰激凌“骨灰级粉丝”,管他多少钱,买了再说。他当场就付了整整81元钱,然后就潇洒地拿着冰激凌走了。如果我是那位阿姨,一定在偷偷笑,哈哈,发了发了,今天可碰上了个大傻子。可那位阿姨却追了上来,把找回的零钱递给朋友,用不大清楚的普通话说,“小姑娘,给。刚才我说的是18元钱,你却给我81元钱。这些都是找给你的钱。”朋友听了,脸马上红了,“谢谢您,阿姨。”阿姨露出了甜美的笑容,那笑容,是比天使还美的笑容。

听了这件事后,我先是不由得哈哈大笑,笑完后,我开始敬佩那位阿姨了。阿姨那种以诚待人的精神使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要知道,天下已经没有那么多少人可以抵得起金钱的诱惑了啊。这让我想起了一首诗歌:

如果人类是一片森林,

那么诚信就是那个给前面带来生命的太阳。

没有了太阳,大树就无法成长。

如果人类是无边天空,

篇2

只要是在营业时间,Chocoline总是一片顾客盈门的景象。而吸引他们的,除了Chocoline提供的高品质巧克力外,还有作为董事总经理的蔡富勤先生所提倡的诚信经营与热情服务之道。在业内,广结良友的蔡富勤先生是出了名的待人热诚、爽朗大方之士。在他的店中,无论客人是否购买巧克力,都会被邀请尝试,并且获得最好的服务。他说:“我希望顾客在品尝我的巧克力时,亦能获得欢乐与健康。” 这是他的经商之道,亦是他的处世哲学。

经商之道:把最好的提供给顾客

所谓“生于忧患”,蔡富勤先生最初开设巧克力店恰逢SARS时期,当时香港饮食娱乐业一片萧条,而他与朋友合开的一家高档卡拉OK厅之前本是生意繁忙,吸引了众多影视明星、社会名流的眼光,但因受SARS影响而被迫关闭,好在巧克力店在他的精心经营下,于艰难中挺了过来。2005年重新选址于尖沙咀,Chocoline由此进入人们的视野。短短三年里,在蔡富勤先生与弟弟的合力打理下,商店成为本港知名品牌,Chocoline几乎成了优质巧克力的代名词。

而更令人称奇的是,Chocoline虽已是人尽皆知,但蔡富勤先生却从未为其做过一次广告,恰恰相反,香港很多电台、电视台都是主动寻访商店,将Chocoline作为尝试优质、美味巧克力的最好去处而推荐给市民。

问及蔡富勤先生何以将Chocoline经营得如此有魔力时,他笑着说:“我有两个重要的经商宗旨:品质第一,服务周到。我开店就是要把最好的提供给顾客。”据他介绍,Chocoline的巧克力原料来自欧洲,特别是取自在巧克力发展上独领的法国,然后在中东进行生产制造,并聘请了法国及瑞士的师傅在沙特阿拉伯进行研制,成品后再用飞机运至香港。正因为有了如此正宗丰富的原料保障与精工手艺,现今的Chocoline经营的巧克力口味达一百多种,品种涉及八九十个,从正宗经典的黑巧克力到别出心裁的玫瑰巧克力,还有水果、榛仁、酒心……各种味道可谓聚集了浓烈的可可香,令人回味无穷。而Chocoline于节假日精心推出的各种巧克力礼袋系列,更是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因此,在香港这一繁华都市中,Chocoline俨然成为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蔡富勤先生所坚持的高品质原则也让Chocoline深入人心,口碑相传,上至名流富贾,下至普通百姓,皆慕名前来,满意而归,被这一“巧克力天堂”所征服。就在笔者采访的当日,香港著名美食家蔡澜先生也来到了Chocoline购买巧克力,对于这位尝遍天下美食的大师来说,Chocoline的魅力亦是无法抵挡。

其实,蔡富勤先生能将生意做得如此成功,全源自他坚定的生活信念――勤力、执着、诚信。很小的时候,他就跟着父亲来到了香港,本是富裕的家庭却在颠沛流离中日趋艰苦,但苦难的环境并没有打倒他,反而锻炼出了勤力拚搏的精神。很早的时候,他就在尖沙咀酒店开创了全港第一家经营二手表与古董表业务的商店,至今已是二十余年。后来因为同类商店越来越多,竞争日趋激烈,他开始将生意重心转向其它领域。特别是在中东做珠宝生意时,他看准了巧克力市场的巨大前景,因而将中东巧克力引入香港,成为其在东南亚地区的全权商。精心经营下,蔡富勤先生与弟弟将香港生意打理得有声有色,但成功中他依然保持着睿智与理性,“很多人邀请我到大陆开店,但我是这样想的,先把香港的生意做好以后再规划。因为我要求自己只要做,就要把每一个都做好。”

而在经营Chocoline时,蔡富勤先生亦有一个美好的愿望――顾客在品尝巧克力时,亦希望他能从中获得欢乐与健康。“从科学研究上来说,适量吃黑巧克力确实有缓解情绪,防治心病等功效,而我希望大家都能从巧克力中收获乐趣与健康。”言辞中,蕴含着他对社会的深深责任感。

处世之道:尊重他人诚信服人

蔡富勤先生广结善缘。其实,只要与他交谈,你就会发现,他确实是一个为人热诚、爽朗大方的豁达之士,重情义、守信义,因而深受大家欢迎,很多政界、商界等名流都与他感情笃厚。而谈起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时,蔡富勤先生说得很实在:“我们做人要先做好自己,要给他人以信心面貌。其次我们要懂得尊重他人,因为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最重要是诚信相交,只有以诚待人,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蔡富勤先生一直恪守着自己的做人原则,这从他与中东地区生意人的成功合作即可看出。一般来说,与中东人打交道是相对困难的,他们非常注重个人交情,并且对生意伙伴也是严格挑选,尤其看重对方的诚信品质。对这一点,蔡富勤先生深有感悟,“中东人很会做生意,初次与外国人打交道时,他们都会有所提防,跟他们做生意就绝对不能欺骗他们,并且不要怕自己吃亏,其实有时损失一点反而可以博得他们的好感,并且只要初次合作成功,以后做起来就会更加顺利。”蔡富勤先生就是凭藉自己的诚信品格,赢得了他们的友谊。他很早就经常往中东洽谈生意,这么多年的交往,他不仅结交了一批生意伙伴,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很多珍贵的友谊。

日常生活中,蔡富勤先生还是一位热心帮助朋友的伙伴。在笔者前往采访时,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当笔者按照约定的时间到Chocoline时,却没有见到蔡富勤先生,等了一会后,只见他急匆匆地赶过来,并且马上向笔者解释原因。原来是因为昨晚有个朋友的母亲生病住院了,他帮忙找医生,并照顾着朋友母亲,一直忙到第二天早上。可见,这真的是一位时刻为朋友着想,热心帮助朋友的好伙伴。

公益之道:但求付出不问回报

事业顺畅后,蔡富勤先生亦不忘回馈社会,他常说:“一个人赚了钱之后,应懂得积极帮助他人。帮多帮少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尽自己的能力和心力。”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几年前,香港一所知名医院向社会筹钱做相关项目研究,找到蔡富勤先生,当他一想到这是一个利港利民的好事时,随即捐款协助。而当院方为表示感谢而邀请他参加开幕礼时,他却拒绝了。他谦虚地说:“我这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不需要什么表彰,只是尽自己的一份责任而已。”蔡富勤先生就是这样,只知付出,却从不计名利,不求回报。他从不会去记自己究竟做了多少,却时刻要求自己还要继续做下去。

在兴教助学的道路上,蔡富勤先生亦是贡献颇多。很早的时候,他就与几个朋友一道资助了很多四川偏远山区的孩子,每年出钱供他们上学念书。另外,蔡富勤先生还曾在广西捐助了一所希望学校,以解决当地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在慈善公益事业上,蔡富勤先生始终抱着悲天悯人的情怀,他说:“现在我们的生活是好了,但在国内很多贫困山区,那里的人们依然生活在艰难环境中,孩子们读不起书,如果我们能够帮到他们怎么不去帮呢?”蔡富勤先生还透露,他打算不久后再为贫困山村捐建一所学校,这位公益家的慈善脚步真是永不停歇。

现今,蔡富勤先生不仅开辟了自己的事业,他还拥有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两个孩子都事业有成,各自在大型公司中担任高层。其实,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亦深受父亲影响,言传身教中,蔡富勤先生将勤力拚搏、诚信待人的道理教予了儿女们,这也将会是使他们受用一生的处世哲学。

活跃的蔡富勤先生有着诸多兴趣,平时热衷于收藏,闲暇时间里,他喜欢赛马、打高尔夫等运动。这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从他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年轻活力与生命热情,可谓深深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而他的人格光辉所折射出来的魅力更令人为之钦服!

篇3

不久前的一天,我收到一封来信和50元汇款。是曾经的一位学生寄来的,信中说×老师,谢谢你,如果没有你,就没有我今日。那天晚上,其实我已经找了三四个人借钱,但是他们都没有借给我,他们都不相信我,你是我最后的希望,如果连你也拒绝了我,我就只有去偷,我是逼得没办法了,但是,那天你不但借了钱给我,而且还给了我人生中的

第一次信任,就是这一次信任,让我知道了人格的价值,给了我人生的希望。你的信任像一片曙光,照亮了我阴暗的心田。激起了我心底的真善美。后来,我来到城里打工,我开始踏踏实实地做人,老老实实的做事。虽然苦一点,累一点,但我学会了以诚待人,同时,也换来了别人对我的信任,慢慢的我开始收获成功,慢慢的我悟出了人生的真谛……。

这封信,我读了不下10遍,每一次都让我心潮彭湃:记得是我刚毕业的那年,我班上有个调皮鬼,欺负我是新老师,成天给我作对似的,逃课、打架、抽烟,真是让我绞尽脑汁。可是,

第二年,他不知为什么就辍学了。过了两年,有一天晚上,夜深了,我正准备休息,突然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只见一个高大而凶悍的男生站在门外,他开口说:×老师,我向你借50元钱,我……我想起来了,是两年以前的那个调皮男生。两年不见,我几乎都不认识了,我简单的问了一下他的情况,他辍学后没有什么事做,到处混都混不走,还靠家里吃饭。于是,我对他说:你年龄都这么大了,总该找点事做,不能一辈子依靠父母,你应该自立了,去学一点手艺或找点事做,不要在社会上四处游荡,无所事事,其实你这个人是很聪明的,只要认真去完成点事情,是会成功的。随即我递了50元钱给他。

这件事过后我也忘了。这次收到这封意外的来信。这50元钱虽然不是个大数目,但是却在那个特定的时候让那个走在边缘的灵魂受到了触动,驱走了邪恶的念头。正是付出的那一份真诚和信任,如一轮明月,照亮了一方阴暗的心田,也让我收获了满心的喜悦。

篇4

槟榔屿的“雨树”和香料

槟城包括岛上的槟榔屿和大陆上的威斯利省,我们要去的是槟榔屿。翻出地图,槟榔屿躺在马来西亚西北角的海岛上,一边是印度洋,一边是马六甲海峡。早几个世纪,它一度是中国和印度航海线上最重要的中转站,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岛上丰富的物产,营造了它独特的历史。

飞机降落前,被阳光映照得如同燃烧着10万支蜡烛的海面,绵长的海岸线和广袤而葱茏的森林一齐出现,我们就在暗蓝色的天空飞过。黄昏前,我们抵达事先预订好的下榻地:一半紧邻海边、一半隐居山林的香格里拉沙洋大酒店。这间度假村酒店外有9棵大树,它们依海岸线的弧线展开,成了度假村的天然护栏。当地人习惯称它们“雨树”,因为树冠表层会开一种硕大的花朵,它们在日出时盛开,日落时收敛,傍晚时如果下雨。雨水便会存储在大花瓣里,等到翌日太阳放晴,雨水便随着花瓣的盛开而滴落,于是便有了“雨树”之名。

这里的海边环境十分宜人,但并无特别之处。直到有一天,我在餐厅外见到一个硕大的香料储藏室,陈列着丁香、肉桂、茴香,小茴香子、豆蔻多种香料。工作人员告诉我,这只是一小部分。酒店旁有一个极负盛名的香料园,那里种有500多种名贵的热带香料,“而且因为岛上盛产香料。曾经引发过无数争夺战。”而在品酒室旁,我留意到有两间会议室的名字都以“Francis Eight”冠名,酒店经理说。这是为了纪念一对英国父子,他们对槟城有过重要影响。因为最初的岛上除了荒草,只有落魄的海盗寄居于此。当英国人法兰西斯・莱特(Francis Light)在1786年发现它时,岛上人烟稀少,只有弥眼的槟榔树,于是称小岛“槟榔屿”。而莱特选中这里,是因为预见到了它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槟榔屿扼守马六甲海峡北口,与马来半岛隔海相望,中间只有3公里宽的海峡,位置十分重要。

多元文化的槟城

经过两个多世纪的时间涤荡,槟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繁华的港口,并且融合了英国,印度和中国多国风格的城市风貌。本土的马来人,外来的印度人、英国人,以及几个世纪来不断移居至此的华人,他们共同衍生了槟城的多元文化。

最能体现这种多元文化的,是保存至今的乔治城(一个很大的街区,而非一个城市)。乔治城位于槟榔屿的东北端,这是槟榔屿文化最为饱满、景观最漂亮的城区。刚进入乔治城,就会被扑面而来的不同地域特色,不同时代的各式建筑充斥眼球,英国殖民时期的古建筑、印度风格的神殿,地道闽粤特色的佛寺,俯拾皆是,空气里则混杂着各种音乐和食物的味道,街道则像是可以混淆时空的穿梭机。

在传统的街区划分中,乔治城分为市中心的中国城,以前住着槟城最为富有的华人(邵逸夫和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主席郭鹤年曾经在这里住过);原殖民地区,建于1786年的康华里城堡便在这里,普劳-蒂居斯区,那里住着“巴巴”、“尼亚”和泰国人;北公馆路区则被林立的豪华别墅填充,那里依然住着富有的华人。商业区和旅游区则独立于这些住宅区。

但整体上,它们完好地保存了两个世纪前的槟城风貌,咖啡店还是早期南洋风格,静思书轩内高高的天花板还是英殖民时代的古典风格,云集在本头公巷和亚齐街一带的战前房屋则像活生生的建筑博物馆,还有和一名印度富商有关的赛阿拉塔斯故居……故事浓缩在了老房子的皱纹里,所以当《安娜与过往》来这里取景时,没有任何改装和重建,就再现了19世纪初的东南亚场景。

在乔治城虽然可以见到各种风格的建筑,但福建和潮汕风格的建筑明显最多。单论人口,在整个槟城,华人占了56%,其余才是印度人和马来人。潮州会馆、琼州会馆,早期闽粤风格的三轮车、狭窄的街道、庙宇,都能在这里见到。同行的朋友中有来自潮州的,她说槟城让她觉得回到了儿时的家乡,除去建筑和她常在街头听到的乡音,连食物的味道都和小时候一样。在槟城,各大餐厅最为流行的是当地的娘惹菜。“娘惹”原是闽南方言力对女士、太太的统称,后来,“娘惹”的叫法被马来语吸收,并渐渐成为华人与马来人通婚生下的女儿的专称。相应的,“娘惹菜”就是传统中国菜烹饪法与马来香料的完美结合的马六甲菜肴。在槟城,闽粤华南之地的影子随处可见。在这座保存完好的中国城里。可以帮助一代人寻找集体回忆。

多民族的和睦共融

多元文化带来的,是不同民族间的和睦相处,而槟城人的善良与包容,也由此可见一斑。

马来人全民信仰伊斯兰教,他们每天祷告5次,每个清真寺屋顶都安装了东南西北4个方向的喇叭,祷告声会随随喇叭弥漫全城。印度人和华人则有自己的节目。印度人过节时,他们会抬着祖先的神像绕行城市,不仅道路封闭,所有运行车辆停止,而且有警察开道。华人每逢农历初八都会在夜里燃放鞭炮,经常至凌晨一点才结束,如果逢上天宫节,还会持续更久。

当地导游笑称这几个民族互相“折腾”,比如伊斯兰教徒不能进马球场,他们也只在标有“HALLA” (意为没有猪肉)标志的麦当劳用餐。但人们从中获取的,更多的是便利,比如他们的节日非常多,单是新年便要过4次:华人新年、回历年、印度年、元旦,还有释迦牟尼、真主阿拉,基督耶稣各自的节日,每个节日虽然都只属于一部分信众,但全民都会放假。

篇5

“90后”标签

上个世纪90年代出生的人,刚刚成年或未成年,正在高考或者快要高考。跨世纪的洗练,造就他们早熟,另类,但依旧稚嫩的一面。他们的成长与互联网息息相关,读着火星文、脑残体小说,听着AU 198的韩日舞曲,玩着AU劲舞,走着另类的路线,再拍个俯视45度,瞪个大眼睛,嘟着嘴巴,穿着翻新廉价旧衣服的PS闪图,自己取名非主流。他们一路走一路张望,在彷徨失措的时候,他们需要更多的人给予指导和帮助,还有理解。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他们更需要内心世界的关怀。

2008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不只是因为奥运会,还是“90后”成人的一年。

这一年,以少女作家蒋方舟为代表的“90后”参加高考,以一种最传统也是最有意义的方式完成他们的成人礼。

这一年,遭遇“5・12”汶川大地震,人们在见证大自然残酷无情的同时,也见证了“90后”新一代军人的成长与成熟。也许昨天他们还是稚气未脱的孩子,今天却成了钢铁般的共和国军人。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郑重宣告:请祖国和人民放心,我们有能力担当重任!

这一年,所谓的“90后贱女孩”双胞胎姐妹包包和阿紫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她们用一种最真实、最直接、最不羁的方式表达全新一代的生活和思想。而这些也给那些研究“90后”一代的人提供了标本和典型。

火星文来了,“90后”迅速崛起了。

新“垮掉的一代”?

周杰伦拿着一只篮球夹着一根双截棍跑上了杂志封面,潘玮柏带着“嗯,嗯,come on”的叫声要求你“今天就要嫁给他”。于是,“90后”疯狂了。

纯娱乐就好,能新鲜就好,够酷够前卫就好, “90后”喜欢这样的风格,如同喜欢一种叫做火星文的文字。

火星文可以说是“90后”上场的铺垫。2007年8月,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一种新文字,比如“3Q得orz”(感谢得五体投地),“莓・想埝祢.'巳・s'1.种・惯.'”(每天想念你,已成为一种习惯)等等。这些让人普遍看不懂的文字,就是 “90后”势力在网络上最风行的语言――火星文。与此同时,创造出第一代网络语言的80后在网上狂批90后,将他们所用的“火星文”贬斥为“脑残体”。随后“80后”和“90后”的网络论战迅速展开,“90后”新生代的响亮声音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

“90后”一旦出现,并正式作为新一代的力量正式加盟到社会当中,人们也开始审视起他们的定位来。最终,许是惯性使然,他们把“垮掉的一代”这个世袭的封号从“80后”身上拿下来,再戴到“90后”的头上。

而今年4月18日起开始出现于各大网站论坛上一个名为“贱女孩自传(90后双胞胎长篇图文每日更新)”的帖子,则似乎为这个“90后垮掉一代”新称号作了实证。发帖人叫“包包与阿紫”,她们自称:“生在普通工人家庭,贫贱出身……我们时常感到无助、彷徨和没有安全感。称自己为贱女孩,实属一种自嘲和无奈。”她们认为父亲灌输给她们的是“对人生所有错误的概念”。母亲在她们眼中则是“张开嘴吐出的污浊空气……”老师在她们这群学生眼里“就像哗众取宠的小丑”。同时,她们还认为“男人是愚蠢的”,并称男人若爱女孩应“给她大把人民币”。

这样的言论使得包括“80后”以前的所有人愤怒了,更加坚信“90后”是垮掉的一代。

这一代人普遍早熟并且无所谓,超级自信、冷静、犀利、智慧,相比他人,他们更关心自己的感受,“自我”的实现程度和被关注程度,所以,不免屡屡在众人面前下狂言,实不实现不重要,关键是要那种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用崇拜而关切的眼神注视自己,听自己声音的感觉。

他们只追逐“周杰伦”以后的明星,看恐龙战队奥特曼,对动漫情有独钟,喜欢爆笑胜过幽默。

成长的阵痛与迷茫

但是他们并不快乐。

尽管“90后”已经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新锐力量,对自己的未来很自信,不迷茫。他们毫不掩饰自己的青春,青春是他们的资本,张扬青春是他们的个性。但他们在特定的时代中诞生与成长,也正经历着与“70后”、“80后”迥异的阵痛与迷茫。或者说,他们是沿着“80后”的脚印一步步的走来的。

“90后”将“70后”和“80后”的那些颓废延续了下去。这一股颓废风气似乎愈演愈烈。太多孩子存活在自己构造的世界里,一点一点地拼凑他们的未来。他们颓废着,忧郁着……

“90后”是缺失真正偶像的一代。你要问“90后”的偶像,恐怕找不到理想的答案。李宇春?周笔畅?张靓影?……在这些偶像的“感召”下,许多正在成长期的“90后”对人生价值的解读开始倾向单一与狭隘,他们脑海里单纯而天真地想象与期待自己能马上成为明星,着装奇异,说话发嗲。

“90后”的群体特征是价值观多元化。他们对“善良、诚实、勇敢、守信、孝敬”等传统的道德价值了解得越来越少,而对其他体现时代精神的名词了解越来越多。很难说这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人们好奇的是:他们的世界里究竟有些什么?然而人们往往又无从得知,他们的世界我们很难进去。他们对待生活学习是浮躁的。或许是因为社会逐渐开放的原因,更多的注重是自身的综合素质而不是那冷冰冰的成绩。他们经常只看见表面却不在乎实质。也或许这只是因为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

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提倡“出名要趁早”,这广泛被“90后”认同,他们中的很多人试图使自己成为明星或者作家,试图使自己变得名声大噪,并且跃跃欲试。

十年后再作评价

对于“90后”,你会作出何种评价?

老实说,对任何一代人的评判都非常危险,因为任何时候作这样的评判都是草率的。记得当年所谓的社会学家把“80后”称为“垮掉的一代”,结果呢?十年后再回头来看,“80后”已经在慢慢成长为这个社会中的接班力量。

“90后”是一株尚未长成参天大树的小树苗,所以在未成型之前,它也许并不会长得太高太直,而是伸出一些无关紧要的枝桠来。这些都还需要社会大学校的修剪和关爱。

“90后”个性鲜明,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但年轻可能会使他们莽撞和冲动。五光十色的社会在他们面前闪烁,形形的压力也与他们如影随形。他们一路走一路张望,在彷徨失措的时候,他们需要更多的人给予指导和帮助,还有理解。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他们更需要内心世界的关怀。

作家梁晓声说,“看现在,90后一代人的大脑已经被其他事情占用了。我觉得不是别人说90后的那种‘脑残’,而是现在90后一代的大脑已经用伤了。假设我们把大脑分成10份的话,他们十之七八的大脑会用于应试教育这件事,还有十之二三的大脑感受世界和社会,这些信息主要来自网络或一些娱乐信息。他们的大脑主要被‘有用’和‘有意思’的东西分割了。”

余秋雨则对90后充满期待,“现在我们文化上大的创新太少了。传统文化还可以谈,但一定要从创新的观念谈,我们一定需要世界坐标和新一代的观念,所以我反而对90后更有期待一些,希望他们能够以世界为坐标,人性为核心来进行创作。”

“90后”关键词

火星文

现在,如果你还不知道火星文,那你真的是已经落伍了。这可是“90后一代”创造的又一种新新文字。这种不像汉语简体、不像汉语繁体、不像韩语、不像日语的“四不像”文字,却代表了“90后”独特的酷文化潮流。

“哈人”

大规模韩剧和日剧的进攻,俘获了很多“90后”,他们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观取向开始向这些电视剧里的人物靠齐,或“哈韩”或“哈日”,也就是所谓的“哈人”。

非主流

“非主流”这个词的大规模运用,是伴随着“90后”的成长路径一起流行壮大起来的。“非主流”人群一直处于变动当中,讲究个性、另类、独树一帜,讲得文雅一点大概就是“实验”、“先锋”之类。

早熟

“90后”一代被认为是早熟的苹果,而且他们自己也这么认为,他们不希望被别人看做还是小孩子。这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有很大关系。

周杰伦

对于“90后”的人来说,周杰伦不出名才让人奇怪,因为他那不知道到底是真实的还是包装出来的形象,简直就是现代年轻一族的梦中自己――害羞内向,却造就一种超酷的感觉;拥有让人艳羡的旷世才华,但低调而不嚣张;内心张扬自我,却为人平和……

潘玮柏

潘玮柏可谓是“90后”的人气天王。他那脍炙人口的嘻哈歌曲,偶尔的“做作”的小动作,还有他那如同邻家大男孩一般阳光灿烂的笑容,不知道征服了多少“90后”的小女孩。

周笔畅

有人喜欢她的声言,有人喜欢她的帅气,有人喜欢她唱歌时的手势……当然,更多人喜欢的是她的中性之美。“90后”女生为之疯狂,尖叫声不断,这让一些“前辈们”煞是眼红。

韩寒

他的文学作品曾获得中国大陆许多奖项,并受到许多文学专家的关注,但他也因为其不佳的学习成绩和特立独行的作风而被遭许多非议。由韩寒引发的相关社会现象被媒体称为“韩寒现象”。但他毫无疑问是“80后“――“90后”叛逆者的偶像。

蒋方舟

出生于80年代的蒋方舟,却不愿意被划为“80后”这一阵营。她7岁开始写作,9岁写成散文集。她的第一部小说《骑彩虹者》,敏锐而犀利地指出了当下青少年“虽然身边有年龄相仿的人,但自己仍孤独得像半夜3点钟被扔进深海里的箱子”,反映了中国“独一代”的孤独与梦想。

吴子尤

他是个天才,可惜早逝。出生在北京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是个不平常的孩子,母亲是吴敬琏的秘书,父亲是北大哲学系的教授,从小受到家庭熏陶,子尤拥有远超于同龄人的思想,读过他文字的人很少不被打动。

张一山

一部《家有儿女》,把戏里的三位小朋友都捧红了,当中属“刘星”一角尤为印象深刻。张一山的身上90后的气质显露无疑,典型特征是喜欢爆笑胜过幽默。现在他还担当了美国NBA官方栏目《NBA制造》的嘉宾主持人。一个字:牛!

郭柏鹭

这个年仅10岁的大连小女孩,在别人还在懵懂成长的岁月,却已经是一个“超模”了。小柏鹭长得漂亮清纯,皮肤白皙,一双水灵的大眼睛,在T台上更是自信满满,完全没有童年的青涩和幼稚,是许多童装品牌的指定模特。

王莎莎

也许这个名字你并不熟悉,但是“莫小贝”这个名字你肯定已经“久仰”了。一部《武林外传》,把这部戏的里里外外有关的人都捧红了。她长的确实不漂亮,也不算可爱,但非常讨人喜欢。相信她会成为一个“小笑星”。

篇6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曾孙子女、曾外孙子女都可以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不受辈数限制;被继承人的养子女、已形成抚养关系的继子女的生子女可代位继承;被继承人亲生子女的养子女可代位继承;被继承人养子女的养子女可代位继承;与被继承已形成抚养关系的继子女的养子女也可以代位继承。

    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如果代位继承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或者对被继承人尽过主要赡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但继承人已丧失继承权的,其晚辈直系血亲不得代位继承。如该代位继承人缺乏劳动又没有生活来源,或对被继承人尽赡养义务较多的,可适当分给遗产。

 

篇7

大多数病毒携带者不会变成乙肝患者

可以肯定地说,乙肝病毒携带者确实可以变成乙肝患者,有人甚至将乙肝病毒携带者称为乙肝患者的“后备军”。大多数慢性乙肝患者都是由乙肝病毒携带者转变而来。但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也不必因此忧心忡忡,因为每年只有很少一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变”为乙肝病人。

“很少”是什么概念?从2000年我国传染病疫情报告中得知,全年乙肝发病人数为54万人,其中包括了急性乙肝,也有慢性乙肝的复发,也就是说,这54万乙肝病人并非全由乙肝病毒携带者发展而来。有人估计,每年真正从乙肝病毒携带者发展成乙肝患者的数量为30万~40万人,也就是说全国每年有0.25%~0.4%带病毒者会变成乙型肝炎,绝大多数不会变成肝炎患者。

正视现实 莫乱用药

如果被证实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要怕,不要慌,心理上要保持平衡。乙肝病毒携带者变成乙肝患者,主观上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过度悲观,情绪压抑;二是胡乱用药,越治越重;三是过度疲乏,劳累伤肝;四是饮酒无度,酒精伤肝。

针对以上原因,乙肝病毒携带者一定要做到:乐观向上;注意保健,不饮酒,生活规律化,勿过度劳累等;更为重要的是不要“过度治疗”。

没有任何药物可医“乙肝病毒携带”,没有“突破”,不要道听途说什么偏方、秘方,切勿轻信虚假广告。事实证明,药物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徒劳的。如果误认为自己的带毒状态就是得了乙肝而大量用药、滥用药,结果往往是破坏了体内的免疫功能,增加了肝脏负担,损害了肝功能,甚至使自己真的变成了乙肝患者,我们在临床上不时遇到这种情况。

客观上讲,一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变成乙肝患者是由于遗传基因在作怪,我国乙肝有着强烈的家族聚集性,肝硬化甚至于肝癌的发生也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参与,基因的因素往往是难以预测和控制的。

少数人可以“自然转阴”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预后大多数是良好的,可能终身携带病毒,也可能有少数人“自然转阴”而结束带毒状态。

我国调查,乙肝表面抗原(HbsAg)自然转阴率为3%左右,随着年龄增加可达到6%左右。关于乙肝e抗原(HBeAg)国内没有报道,但美国亚裔人中HBeAg自然转阴率很高,对454例携带HBeAg者随访51~54个月,转阴率为13%。另有报道,90%出生时感染乙肝病毒并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到59岁时HBeAg均会自然转阴,中间不发病。

当然,我们不是随便给乙肝病毒携带者吃“宽心丸”,也要重视它。我国研究表明,70%~80%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肝脏可能有“轻微病变”,甚至有一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可能就是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的肝炎患者,甚至是肝硬化患者。这就要求乙肝病毒携带者定期复查肝功能、B超及病毒指标,必要时进行肝穿刺和肝活检。

篇8

例如: 1.Tony and I are classmates. _______ are good friends, too.

2.―Are you and Tony classmates?

―Yes, _______ are. _______ are in the same class.

3.Jack and Tom are there.Aregood friends?

上面三个题目该填什么呢?我们不妨用口诀“①复合人称变单一,语气不变低相见。②语气如果有变化,一、二交换三不变。”

这个口诀告诉我们,人称的转换可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复合人称变单一,语气不变低相见。”就是说在复合人称句变为单一人称句时,如果前后句子的语气没有变化,(即复合人称句是陈述或疑问语气,改为单一人称句时语气仍然是陈述或者疑问,没有变化。)那么就用复合人称中较低的一种人称的复数形式的人称代词来代替。(人称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第三人称>第二人称>第一人称。写在句中的人称代词的排列顺序是:先写第二人称、然后写第三人称、最后写第一人称。)上面例1中前后两句的语气没有变化都是陈述语气。根据“语气不变低相见”的原则,横线上的人称应该与I一致,所以答案是We 。也可以用以下关系式来推断横线上的人称代词,当前后句的语气没有变化时,应该遵循如下变化规则:

原句人称变化后的人称(复数)

二、三、一 一

三、一 一

二、一 一

二、三 二

三、三 三

第二种情况,“语气如果有变化,一、二交换三不变”,也就是说在复合人称句变为单一人称句时,如果前后两句的语气有了变化,(即复合人称句的语气是陈述或者疑问,变为单一人称句时,语气变成了疑问或陈述。)那么,就要把原句中的较低人称进行一、二人称互换。(也就是把第一人称换为第二人称,第二人称换为第一人称。)如果是第三人称,无论语气有无变化都不需要变化它原来的人称,即“三不变”。如例2的复合人称句中的较低人称是you,如果语气没有变化,那么应该用you来代替,但是该题的语气前后有了变化(前一句是疑问语气,后面答句是陈述语气),根据“一、二交换”规则,所以you(第二人称)应该变为we(第一人称),故答案为we,We。例3中Jack,Tom都是第三人称,根据“三不变”的原则,在改为单一人称后依然使用第三人称,所以答案是they。同样,这也可以用如下关系式来推断他们之间的变化:

原句的人称 变化后的人称

二、三、一 二

三、一 二

二、一 二

二、三 一

三、三 三 “三不变”

巩固练习(用适当的人称代词填空):

1.Ling Ming and you are Chinese._____can speak Chinese to each other.

2.You, Mike and I are all from England. ______ are all English.

3.Nick and Jack know that man in the car._______ know his name.

4.Do you and Tom have English storybooks? Yes, ______do.

5.This dog is my sister’s.______is thin.

6.―Is that woman your aunt?

―No, _____isn’t. ____ is _____ mother.

7.―Is that man our new English teacher?

―No, _____isn’t. _____is ______new Chinese teacher.

参考答案:

篇9

[关键词]英国;移民;代际认同;传承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5-0093-04

移民的认同是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实际行动,情绪、愿望、理想和乡愁的心理组成的。[1]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属性是想象的结构,而不是真实的。”[2]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特点,对于少数族裔也是如此。用曼海姆的话说,“这种同代性注定了这一代人社会经历的潜在特殊界限和范围,使这一代人在性格模式上存在着同样的社会经历和思维方式,在行为上表现出同样的历史类别”。曼海姆同时注意到,当青年人经历同样的历史变革时,他们以不同的方式逐步积累了不同材料,来描述相同的经历。由于社会背景的差异,常常使人们对同一事件有着不同的解释。这样一来,在任何一代人中都存在这分离的,甚至敌对的“代内单元”,这些“敌对”的极端性导致了这一代人产生紧张关系;同时,他们的对抗性又是他们进行对话的组成部分,他们共生共存,处于不断的冲突之中,而且,作为敌对的“代内单元”,他们又利用彼此来解释他们的时代。[3]

第一代南亚裔移民是带着各自的“文化行李”的,可以以原本的族群认同来适应英国社会;而出生在英国的第二代南亚裔移民则在族群认同方面出现更多的困难。第一代移民与第二代移民在文化融合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异。“第一代移民到英国、美国和其他地区主要是为了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并且能够让他们的亲戚获益并使他们的亲戚返回家园。另一个定居英国的动机是能够使他们的后代有效地使他们有优良的教育机会。”[4]“然而,第二代移民在两种文化传统和价值体系下长大。他们的家庭强调家庭和血缘关系,而英国社会崇尚个人自主,性别平等和长远的观点。这些差别在亚裔青年人身上是一个心理学冲突的起源,这对亚裔青年人是附加的障碍。”[5]“当个人和家庭从一种文化移民到另一种文化时,他们趋向于适应这种文化或者适应这个新的社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必须放弃一些旧的价值观去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当移民文化和新社会的文化差异非常大的时候,这个过程是复杂的。”[6]

一、英国南亚裔移民代际认同差异

英国文化也并非天然而成。数个世纪以来,凯尔特人,皮克特人,苏格兰人,丹麦人,意大利人,法国人,德国人以及斯堪的那维亚人都移居这里,并且在几个世纪里带来他们的习俗和特点。血统是来自北部侵略者,我们也许忘记中东和罗马的血统。基督教被看做是本土宗教。社会整体既不是统一的也不是同质的。[7]

对于英国出生的亚裔青年人来说,个人和社会认同(第二、三代)都比白人同龄人遇到更多的困难。一方面,这是因为在价值和社会家庭的转换有严重的鸿沟,另一方面学校和广泛的社会也有严重的鸿沟。亚洲第一代移民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移民到英国的,在他们的认同方面不需要担忧,他们扎根于他们的宗教和家庭及血缘价值。在这些方面几乎没有正反感情并存。然而对于第二代,过程实际充满痛苦,因为他们面对来自家庭和学校对于他们行为、忠诚、义务方面的要求的冲突。[8]移民到一个新社会,有新的誓约和新的起点,意味着从熟悉到不熟悉,离开亲族并且可能要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意味着面临敌对和被其他人忽视,既要调整适应又要坚持。适应对于两种文化来说都是好的,但是却是很少见的。甚至在不同环境下的传统文化的实践意味着在某些方面和他们的父母有所差异。心理学的,国家习俗,传统和特点都是个人认同的一部分。他们组成了一个人几个方面自我的意象。更清晰的,更稳定的和更统一的背景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更容易。[9]

在研究中有74%年轻人认为英国就是他们的祖国并且有56.7%的人认为他们的认同就是英国――这和第一代明显不同。[10]

在移民到达西方国家之后,第一代印度-亚洲人强烈地保持了他们的价值体系,但是接下来的一代和新的主国社会的价值和规则一体化。[11]从他们的不安全感来说,第一代移民对于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他们历经童年的贫困,因此把教育看做是改善生活唯一的途径。然而,对于在西方成长起来的新的一代来说,富裕,高水平的生活以及社会安全体系都保证没有人会在希望中死亡,每一个人都会获得足够希望和机会。父母对于教育的渴望让第二代移民觉得不可理解。[12]另一个需要指出的是保持印度-亚洲家庭的思想,尤其是缺少高等教育的工人阶级的第一代移民,希望能够从医生,儿童心理精神学家和精神治疗医师那里得到帮助,对他们的困难开一个“处方”。但是深奥的思想体系和繁琐的定义使得他们更加迷惑。[13]

第一代移民带来了他们的宗教,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中更多的和英国不同的基础。来自印度半岛的移民,一方面,有更为广泛的就业前景,但是大部分仍然主要集中在重工业。第一代亚裔最主要的语言问题是他们没有能力说和写英语。那些懂英语的人发现和不同的语音和语言的人交流有困难。和英国人交流的困难导致了在寻找合适工作中存在主要障碍。同样的,白人对于后殖民优越的态度也疏远了新来者。在城市内定居的主体重建他们的社会和宗教制度,帮助他们发展他们自己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这些领土提供了在他们家里传统中结合生理和心理安全的社会和文化延续。[14]

Hutnik认为自我认同有四个阶段:游离阶段,同化阶段,文化适应阶段和边缘化阶段。自我认同阶段被认为的游离阶段是对少数种族来说的,不是对于主体民族而言的。同化阶段是主要强调主体民族否定少数种族根源的阶段。文化适应阶段是个人能够在很多层面平等对自己分类,边缘化阶段是认为层面已经不重要或者是有显著的自我分类。[15]看起来概略地统计有30%的南亚移民,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或者非洲亚裔,在游离阶段(这点和加勒比人相似),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南亚人处于文化适应阶段,同化阶段和边缘化阶段只占很少的人数。[16]

社会学和人种学/民族学的研究表明黑人加勒比人和英国亚裔宁愿勉强叫他们自己“英国人”,但是当他们在国外的时候发现这个很容易做到。最近关于亚裔如何认为他们自己的讨论成为一个“认同的位置”。[17]在某种意义上说,印度移民不是“个人”的而是社会,每一次移民都是公共压力对个人的结果。实际上每个阶段移民的分析都能确定。一个人移民的决定都是有效的社会单元的多数人的意见,例如大家族的或者是小家庭的共同决定。家庭对移民的态度可以联系到村子同族亲戚和亲属移民的经历。如果他们从移民那里接收到一些汇款,他们就会散播他们的钱财并且希望其他人也能送年轻人出国。[18]大部分的印度人都属于我定义中的“适应者”,因为他们的政策就是对主国社会适应的。他们的目的是调整他们的文化行为来适应主国社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他们的文化认同。他们是适应者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没有激发对主国文化的认同感。适应者的意思主要是满足他们挣钱的经济愿望。这就不会否定文化适应/同化的发生。这种行为模式,包括穿着,语言和一些英国社会价值观的接收。[19]

二、代际之间族群认同的传承与转承

通过社会化过程和对某种文化的适应,父母和社会教育他们的孩子他们所属的社会的文化。研究也建议两个基本的文化价值的类型:(1)一方面过分自信、独立、竞争的和自主;(2)顺从、教养、服从也被传承。父母传承给孩子文化价值的一个方面是家庭关系,尤其是一方面是职责和义务的价值关系,另一方面是权利和自主。在这个研究中,家庭价值的两种:职责(责任,自主和家庭中父母儿童的义务),以及权利(家庭中儿童和父母的自主和独立性)。职责在非洲和亚洲的非西方集体主义社会中职责非常清楚,权利在欧洲和北美的西方国家中个人主义是标志。尽管父母传承了家庭模式给子女,改变是非常困难的。但是,父母的价值观未必能完整的传给孩子。这是家庭内部价值观代际之间差异的结果。当个人和家庭从一种文化到另一种文化时,他们趋向于适应这种文化或者适应这个新的社会。这个过程的部分包括放弃一些旧的价值观为了适应主国的新的价值观。当移民文化和新社会的文化差异非常大的时候,这个过程是复杂的,来自集体主义国家的移民来到了个人主义的社会。研究表明移民青少年通常比他们的父母适应新的社会更为迅速。结果是,另一种价值观差异在青少年和父母之间出现。这种差异或者代际之间的不同强调了青少年和移民家庭之间适应的困难。[20]

南亚裔对他们的孩子更倾向于表现情感和爱,而中国裔父母,通过Sung的研究,认为如果和孩子小心地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维持他们的权威。宗教是用来培养子女的孝行和谦卑。在儿童和年轻人中,过分自信和自我骄傲都被认为是否定的特征,而不被鼓励。[21]

第二代移民父母改变了他们社会化的实践,明显的宗教在减弱。大家庭(那些由超过三个孩子的家庭)给只有两个孩子的核心家庭让路,父母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并且寻找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对待女孩和男孩更加平等,尤其是在教育方面。在家庭中语言的使用也有一个转变;大部分第二代家庭是双语的,并且他们在英国出生的儿童增加了使用英国作为第一语言。第二代家庭本质上部分是因为在英国的通常的繁荣的提升,但更重要的是,因为母亲增加了出去工作的机会――因此从他们的丈夫那里获得独立和个人自。[22]

三、英国移民族群认同取向――多元文化主义与反种族主义

多元文化主义的问题和文化多样性的管理都被很多国家讨论。[23]多元文化主义,各种定义,二战后西欧不同种族社会的反映的部分。英国使用“同化”和“融合”是对移民模式和家庭重聚的反映,伴随着一系列的“多元文化”,“种族敏感”和“反种族主义”政策和实践,例如,在教育和社会工作方面。[24]

多元文化主义是一个争论的定义“认为在不同国家有所不同,并且各种制度的表达要依靠地区和国家政治文化”[25]。这样的差别和社会-历史以及政治影响和意识形态相连,不包括政策和同化过程,融合和文化pluralism这个定义也和西欧国家的不同的点有不同的含义,他们强烈地被社会-历史和政治意识形态所影响。

多元文化论早在20世纪前期就被系统提出,[26]但并没有被广泛关注。在英国来自印度半岛的家庭的到来标志着亚洲移民是“呆在这里”并且然后“做一些事情”,至少是在学校中的非英语儿童。主要的意识形态是主张社会同化者,政治关心是围绕黑人和亚洲移民的英国“种族特点”和关心同化“移民”儿童进入“英国式的生活”。这个层面让路给主张取消种族隔离的人,政府提出“在文化多样性框架中的机会平等”。这就是接受了文化差异和在教育中的“多元文化”政策和实践的发展以及在社会工作中的“种族敏感”。

通过Berry和Kalin,在多元文化社会有四个主要的先决条件要坚持。首先,移民通常支持文化保持,所有群体的文化间接触和社会参与。第二,各种种族文化群体应该对其他群体有着积极的态度。最后,应该对大的社会有附加的程度,没有制度上的种族文化群体的毁损/堕落/减损。[27]美国多元文化教育领域的著名的文化问题专家S・尼托界定多元文化教育为“在制定教育政策、规划教育内容、培训各种教师、构建教育体系时,应首先考虑文化的差异,进而通过保证每个学生,不论他们有肤色、眼眶形状、种族出身、性别、年龄、、政治、阶级、语言及其他方面有什么差别,都拥有获得智力、社会、心理发展的一切必需的机会”。[28]

这种多元文化意识包含文化适应和群体间的关系。一方面,意识包括文化多样性对社会和社会成员非常好,意味着文化传承被高度重视(文化适应);另一方面,多元文化主义意味着多样性应该被分享和平等容纳。这两个议题通常在联系方面被研究,大部分的文化适应研究都集中于少数种族,然而群体间关系主要包括的是主体民族。

如果在主体民族和少数种族一致同意的关系结果下,多元文化意识会发展,意味着两个群体都应该处于一个融合的阶段。

但是也有一些不同的反对声音,认为“少数种族群体参与没有比主体民族更多的受益于多元文化主义。群体之间的认同,感知歧视,群体外的友谊,和两种意识形态的概念都和多元文化主义独立存在。”[29]

英国多元文化主义和反种族主义教育的两极构建的大部分动力,都是由反种族主义教育家坚持的;实际上,多元文化和反种族主义的教育都被关注,至少是被反种族主义教育者主义,作为“反对的形式”[30]。反种族主义教育家构建了多元文化教育和更为广泛的多元文化主义,作为“消除种族主义观念”的学校课程;教育的途径使得文化和文化差异具体化,并且在社会中不能处理种族主义的中心议题。[31]

四、结论

简言之,一代人决不是铁板一块。正如林特拉指出的那样:“每一代人弹奏出的都不止是一个音调”。[32]据统计,大约只占30%的南亚移民(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或者非洲亚裔)处于游离阶段(这点和加勒比人相似),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南亚人处于文化适应阶段,同化阶段和边缘化阶段只占很少的人数。社会学和人种学/民族学的研究表明黑人加勒比人和英国亚裔宁愿勉强叫他们自己“英国人”,但是当他们在国外的时候发现这个很容易做到。最近关于亚裔如何认为他们自己的讨论成为一个“认同的位置”。宗教形式对于所有移民认同的形成是一个重要的支柱。对于在主国的少数族群来说尤其重要。[33]

正如Bailey和Hall所说的:“一种杂交化正在英国发生”[34]移民和定居的过程,都是“全球后现代”的部分:以“多种类型,强调短暂的,无常的和不同的双重文化主义”。[35]

参考文献:

[1]Meenakshi Thapan,Transnational Migr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2005,p.23.

[2]Rebecca Walsh,″Global Diasporas:Introduction″,Interventions,5(1),pp.10-11.

[3][美]理伯卡oEo卡拉奇著,覃文珍、蒋凯、胡元梓译,《分裂的一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1月,第4-5页。

[4]Paul A. Singh Ghuman,Asian adolescents in the west,BPS(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1999,p83.

[5]Paul A.Singh Ghuman,Asian Adolescents in the West,BPS Books(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1999,p.x.

[6]David Lackland Sam,Erkki Virta,'Intergenerational value discrepancies in immigrant and host-national families and their impact on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J],Journal of Adolescence 26(2003),p.214.

[7]Annie Lau,MD,MRCPsych,FRCP(Can),South Asi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Britain:Ethno-cultural issues, Whurr Publishers Ltd,2000,p.vii.

[8]Paul A.Singh Ghuman,Asian Adolescents in the West,BPS Books(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1999,p.2.

[9]Annie Lau,MD,MRCPsych,FRCP(Can),South Asi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Britain:Ethno-cultural issues, Whurr Publishers Ltd, 2000,p.vii.

[10]Paul A.Singh Ghuman,Asian Adolescents in the West, BPS Books(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1999,p.2.

[11]Annie Lau,MD,MRCPsych,FRCP(Can),South Asi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Britain:Ethno-cultural issues, Whurr Publishers Ltd,2000,p.30.

[12]Annie Lau,MD,MRCPsych,FRCP(Can),South Asi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Britain:Ethno-cultural issues,Whurr Publishers Ltd, 2000,p.31.

[13]L.Uba,Asian Americans:Personality Patterns,Identity and Mental Health,New York:Guilford,1994,p.48.

[14]Paul A.Singh Ghuman,Asian Adolescents in the West,BPS Books(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1999.,p.31.

[15]Hutnik(1991:134)

[16]Annie Lau,MD,MRCPsych,FRCP(Can),South Asi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Britain:Ethno-cultural issues,Whurr Publishers Ltd,2000,p.29.

[17]Annie Lau,MD,MRCPsych,FRCP(Can),South Asi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Britain:Ethno-cultural issues, Whurr Publishers Ltd, 2000,p.29.

[18]N.Jayaram,The Indian Diaspora:Dynamics of Migration,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2004,p.69.

[19]N.Jayaram,The Indian Diaspora:Dynamics of Migration,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2004,p.72.

[20]David Lackland Sam,Erkki Virta,'Intergenerational value discrepancies in immigrant and host-national families and their impact on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Journal of Adolescence 26(2003),p.214-215.

[21]Paul A.Singh Ghuman,Asian Adolescents in the West,BPS Books(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1999.,pp.29-30.

[22]Annie Lau,MD,MRCPsych,FRCP(Can),South Asi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Britain:Ethno-cultural issues,Whurr Publishers Ltd,2000,pp.30-31.

[23]Maykel Berkuyten,Borja Martinovic,″Understanding multicultural attitudes:The role of group status,identification,friendships,and justifying ideolog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recultural Relations,30(2006),p.1.

[24]Clare Beckett and Marie Macey,″Race,Gender and Sexuality:The oppression of Multiculturalism″,Women's Studies International Forum,Vol.24,No.3/4,p.310.

[25]Tariq Modood,Introduction:The politics of multiculturalism in the new Europe.In Tariq Modood & Pnina Werbner(Eds.),The politics of multiculturalism in the new Europe:Racism,identity and community,p.4.

[26]Israel Zangwill,America Is a Great Melting Pot,in Teresa's Neil,ed.,Opposing Viewpoints,San Diego:Greenhaven Press,Inc.,1992,p.18.

[27]Saskia R.G.Schalk-Soekar,Fons J.R.van de Vijver, Mari,tte Hoogsteder,″Attitudes toward multiculturalism of immigrants and majority members in the Netherland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28(2004),p.534.

[28]Nieto,S.Affirmmif diversity:The socio-policontest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N.Y.1996,p.3.

[29]Maykel Berkuyten,orja Martinovic,″Understanding multicultural attitudes:The role of group status,identification, friendships, and justifying ideolog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recultural Relations,30(2006),p.1.

[30]C.Mullard,Antiracist education,Cardiff: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ulti-Racial Education,1984,p.12.

[31]Tariq Modood,Stephen May,″Multiculturalism and education in Britain:an internally contested debat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35(2001),p.308.

[32][美]理伯卡oEo卡拉奇著,覃文珍、蒋凯、胡元梓译,《分裂的一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1月,第7页。

[33]Annie Lau,MD,MRCPsych,FRCP(Can),South Asi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Britain:Ethno-cultural issues,Whurr Publishers Ltd,2000,p.29

篇10

关键词:现代;道德人格;文化实践;文化养成。

所谓道德人格,即作为具体个人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由某个个体特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的有机结合。道德人格不是先天的,而是人们进入社会道德生活以后,在不断地处理围绕着他本人而发生的种种道德关系,不断地进行各种各样的道德实践的过程中,被逐渐塑造而成的。其中,社会文化对道德的生成、调适具有重要作用。

一、文化实践是道德人格的来源。

文化实践是人适应自然、满足自身、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全部活动,包括一定的社会生产实践和个人的生活实践。

道德人格是在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生活实践、知识的熏陶、个人自觉修养逐步形成的。

(一)文化实践是道德认知的来源。

道德认知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社会道德关系和道德生活的理性反映和经验积累,是道德人格形成的起点。道德认知能为人们提供一个调整其行为动机和现实行为的支持系统。

首先,道德认知是知识与美德的桥梁和中介。在对道德的论述中,苏格拉底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提出“美德就是知识”。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一般说来,灵魂所企图或承受的一切,如果在知识的指导之下,结局就是幸福,如果在无知的指导之下,则结局就相反。”[1](p102)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从这一论断出发,苏格拉底对人的善恶进行了分析“,不论什么东西,如果有理性地学和做,就是有益的。如若没有理性地学和做,它们就是有害的。”[1](p102)要使人为善,就必须使人有知识,美德必须伴随着知识。知识以反映、规律为内容,属于认识范畴;美德以善意、正义为内容,属于价值范畴,二者是对客观世界的不同角度的揭示,其中,道德认知处于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交界处,它既是一种知识,又是一种美德,因而成为知识与美德的桥梁和中介。

其次,道德认知离不开人们的文化实践。人只有在进入家庭、社会生活以后,面对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由这种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社会关系,经过一定的生活实践后,才逐步形成一定的道德认知。马克思指出“,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2](p202)在实践中,上升到意识领域的道德认知作为“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作为一种精神指向,引导着人们把以观念形态存在的道德人格表现出来,变为现实的道德人格,从而实现道德人格的内在方面与外在方面的结合,具体表现为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判断力的提高。而道德概念的掌握和道德判断力的提高又同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理想相结合,形成对现实道德关系的一种爱憎和好恶的情感,这种情感一经形成,就会具有强大动力,影响人的道德行为。

(二)文化实践是道德意志的来源。

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困难和障碍、作出决择的力量和坚持进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