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绪论范文

时间:2024-03-15 11:03: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微生物学绪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微生物学绪论

篇1

1.生物化学涉及体系复杂,教学难度大

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命体的交叉学科,其任务主要是了解生命体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涉及的体系包括糖、蛋白质、核酸、脂等,其概念抽象,内容枯燥乏味,代谢途径错综复杂,因此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有较大难度。且近年来生物化学研究进展迅速,知识更新快,教师需要对最新的进展有较全面的了解,才能够讲得彻底深入。

2.实践教学模式单一

高职医学生物化学的实践教学基本是以“实验教师预先准备好实验材料,上课讲解,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的形式完成的,实验报告也常照抄实验指导材料,实验教学重验证而轻探索。这种验证性的实验教学模式过多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对学生实验技能和思维的训练,导致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较少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新发现。这种单一的实践教学模式根本不能培养医学生岗位能力。

3.教学模式与社会实际需要不相符

据调查,高职生物化学的教学多年来一直沿用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依据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沿用经典生物化学教材,教学内容与高职医学生的实际要求相差甚远,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教学中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脱节现象,学生职业技术知识等匮乏,不能适应就业岗位要求。

4.教师知识结构上存在缺陷

生物化学教师大多毕业于师范或综合性大学的化学或药学专业等,不具备系统的医学知识,对相关医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工作内容和性质知之甚少,难以将生物化学知识在医学中的应用进行拓展,授课时往往对医学专业性知识缺乏有效的衔接,容易造成基础与临床课程割裂,教学效果不理想,从而使教学和学生的岗位需求不对接。

二、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生物化学的教学探讨为实现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高职院校生物化学教学应遵循高职教育规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特色,才能保证自身优势,占领医学高等教育的一方市场,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

1.理论教学的岗位需求体现

高职医学教育培养的是医学实用型人才,生物化学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其理论教学应以“必须、够用”为原则,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体现岗位需求。教学过程中要避免过于强调基础理论的倾向,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以实际岗位需要为目标,使课程内容服务于岗位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对于临床专业,大部分毕业生将从事基层医疗工作,工作内容主要涉及医疗、预防及健康教育等,因此关于生物化学教学内容中的“生命的物质组成及生命物质的代谢与能量变化”的内容应重点讲解,如代谢疾病的发病机制、常见营养缺乏症等;对于药学专业,在学习酶相关的内容时,酶的抑制剂、激活剂等内容与他们的岗位需求密切相关,要结合抗生素等药物的作用机制重点讲解,并充分引用一些以酶作为靶位的药物实例来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生命体信息的传递与调控部分”的内容较复杂难懂,在对高职各专业医学生授课中应进行详略增删,把基本的问题讲清楚,够用即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诊断手段多依赖先进的检测仪器,生物化学中涉及很多的临床检验项目。在理论教学中,根据岗位需求,要结合疾病分析某些生化指标的内涵,并要求学生看懂生化化验单,如肝功检测中,化验单上“ALT、AST”等符号要看懂,并通过学习说出各项目的意义。

2.实践教学的岗位需求体现

高职医学毕业生除选择进入医疗系统工作外,部分会选择在医药相关企业从事药品研制和生产等工作,这些岗位对其实践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生物化学实践教学中采用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能将相关学科理论知识交叉融合、实验材料和方法综合运用,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实际需求,生物化学实验可将血清制备、血清中葡萄糖含量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等一系列的实验融合在一起,实验教学过程中,由实验指导教师提出选题的方向、实验目的和条件,具体实验设计、实施等问题由学生自行完成。教师要求学生记录反应的实际实验现象,客观地书写实验报告,并强调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和分析。这种实验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既综合地验证相关的理论,又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可择机安排学生参加临床诊断或见习活动,加深学生对生物化学知识的理解,并及时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增强与临床的联系,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体现岗位需求。

3.教学方法的岗位需求体现

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生物化学教学中适时引用临床病案,结合医药领域及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教学,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能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如讲生物氧化时,结合甲状腺功能亢进、煤气中毒等;糖代谢的学习,结合血糖调节和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学习脂代谢时,联系肥胖症、脂肪肝等讲解;讲蛋白质代谢时,多联系实际病例,如白化病、氨中毒等。这些临床实例的引用,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今后的工作实际相结合,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避免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脱节,有效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适应以后的临床工作。但须注意,案例的选择与问题的设计要与专业和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对临床和护理专业的学生,可适当结合医疗保健方面的案例;对药学专业的学生,要结合药理方面的案例。如在糖和脂类代谢学习中引入案例:女,66岁,患糖尿病8年;乏力,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的症状;尿糖高于正常值,空腹血糖为9.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值为14.8mmol/L。问题:何为血糖?正常范围多少?什么是糖尿病?为什么严重糖尿病患者会并发酮症酸中毒?让学生以糖尿病为中心去探索和学习。通过此案例的引用,学生将糖、脂类代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紧密结合起来,并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了综合分析应用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度地引用临床病例分析,用生化知识解释、分析临床疾病的分子机制,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生化与临床医学的关系以及生化在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生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为学习临床医学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与岗位需求的对接。

4.教师素质的岗位需求体现

高职医学生物化学教师医学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是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保证。为了更好地将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与不同专业的相关课程联系起来,指导学生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教师要对不同专业的基本课程有所了解,积极参与业务交流,学习临床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使生物化学的教学能做到有的放矢。另外,教师要关注新闻媒体中有关疾病、食品、药品、营养健康等方面的内容,寻找这些内容与生物化学的联系,将这些内容作为课程教学的案例分析素材,能够使生物化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还能促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师的教学体现相关专业的岗位需求。

三、结语

篇2

1 重视并讲好绪论

绪论课教学是引导学生步入微生物课程的至关重要的一步,是一门课程的窗口,通过绪论学生知道该 “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么学”,同时在绪论部分教师和该学科给学生留下了第一印象,这种印象的好坏会影响到教师今后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绪论教学在任何一门学科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绝不能马马虎虎,轻视此部分内容,相反,教师应努力在绪论部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后续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1.1 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绪论部分,教师要介绍什么是微生物和微生物学,学习微生物学的目的和意义、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研究方法及微生物学发展史等,让学生对本门课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明确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和方法,强调学生要按时到课,课堂上认真听课、记笔记、及时复习、预习、按时上交作业、对相似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等,例如可以对各种球菌或引起腹泻的细菌进行形态结构、培养特性、抗原构造、致病性等各方面的对比分析,从而掌握其异同。提醒学生教师课堂上会经常随机提问,检查教学情况,严格要求和约束学生,保证教学效果。同时强调实验课教学,促进理论联系实际。

1.2 举例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介绍一些极端环境生长的细菌,例如厌氧性嗜热菌可在300℃下生长,一种芽孢杆菌的芽孢可在-250℃下存活三周,抗辐射微球菌抗辐射能力特别强;举列说明微生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如微生物农药既可以杀灭病虫,又可以使植物无农药残留,使人们真正吃上绿色食品、放心食品;介绍弗莱明等科学家从青霉菌中发现和提炼青霉素并在二战中挽救无数伤员的事例,启发学生要善于抓住偶然的现象来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详细介绍我国著名学者汤飞凡发现沙眼病原体的感人事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热情,他曾经把沙眼衣原体先后两次接入自己的眼中,造成人工感染,四十多天后才采取治疗措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分离培养出沙眼病原体的伟大科学家。这些举例生动形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献身科学事业的热情。

1.3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在讲述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时,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尸体和垃圾为什么会腐烂?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将会是什么样子?酸奶中含有什么细菌?喝酸奶有什么好处?林黛玉、茶花女死于什么病,凶手是谁?乙肝和艾滋病是如何导致的?”等问题,最后得出结论大部分微生物对人类是有利的,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2 重点内容开展PBL 教学

由于微生物种类繁多,内容庞杂,学生对相似的知识点容易混淆,难以记忆。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佳,PBL 教学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弥补了传统教学法的不足,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把抽象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中。

2.1 PBL案例的选择和设计

首先,依据教学任务和目标选取合适的案例,应该把握大纲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寻找典型的、具有代表性、可讨论性以及具有启发性的案例,便于问题的提出与讨论,例如化脓性细菌、结核分枝杆菌、肝炎病毒、破伤风梭菌等,典型病例能使学生在讨论后留下深刻的印象,相反,那些症状不典型的病例会使学生考虑太多的疑似病例,在不同疾病的相似症状上纠结,分不出所以然;其次,选取案例还要具有前沿性,能够反映出教学的新知识、新动向;最后,根据案例选取合适的问题,以教学大纲为依据,选择和临床紧密联系的关键知识与较难理解的知识,对此提出问题。

例如我们设计了“破伤风梭菌”的PBL案例:某男,30岁,左脚在建筑工地被铁钉扎伤,当时简单自行包扎,一周后病人出现漏口水,易激动,大量出汗,随后出现角弓反张,苦笑面容。我们提出以下问题:“根据病例病人最可能患什么疾病,感染了什么病原体?该病原体的形态特征是什么?该病原体的致病条件是什么?什么样的伤口易患该病?该病原体的感染途径是什么?吃进该病原体会不会患病?为什么?该病原体产生的致病物质是什么?该病原体的致病机制是什么?如何防治?如果你在临床上遇到这样的病人你该如何处理?通过这样的病例和问题设计,把患者的体征、病史等资料提供给学生,学生不仅了解了破伤风梭菌的基本知识,而且了解了破伤风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预防以及治疗等知识,病例还涉及到很多相关学科的知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为以后临床工作打下了基础。

设计完病例后,提供给同学们参考书目和网址,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锻炼学生文献检索的能力,综合各种信息和资料解答问题并提出病原学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在对问题分析与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找出案例中的不明问题,提出假设,归纳整理问题,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为了节省课堂时间把病历资料提前1~2周发给学生。

2.2 课堂讨论与总结

首先,分小组进行讨论前, 尽量保证每一位同学在这之前对病例都有充分的了解和准备,否则课堂上才看书或资料了解问题,势必影响组内其它同学,影响整个小组讨论的进程。课堂上学生分小组讨论,每组随机推举一个代表对病例进行讲解并回答有关问题,组内其他同学可帮助补充和修正,或提出异议。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 对发言不积极的同学要进行鼓励, 并与他们谈心交流,找出他们不爱参与讨论的原因,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勇敢的参与进来。如果问题比较难, 学生解决不了, 此时教师可适当介入,启发和引导学生寻找支持疾病诊断的最有力的证据,避开那些非重要问题的困扰, 如果仍不能解决, 由教师帮助分析,给出正确的诊断和诊断依据,剖析学生回答错误的原因。最后,教师给予总结,梳理本节课所讲解的具体内容,对该病原体给予全面的总结分析,并重点讲解最重要的和比较难理解的内容,从而让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加深印象,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反思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思路,此过程是对阶段学习质量和效果的一次提升。此外,教师可以对学生点评和鼓励,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点评,这样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相互合作的意识得到提高。

3 增加学科前沿进展,激发学生励志图强

篇3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探讨

严格来说,食品微生物学是属于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涉及到很多学科、很广范围的的课程。食品微生物学主要是对和食品有关的微生物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研究些食品和这些微生物之间的联系,从而开发出有益的微生物,并将其利用到相关的食品生产、制作和保存上,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好、更多的食品;同时也对危害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的微生物进行研究,研究相关的检测技术并将之运用于食品安全监测和监控上,以有效保障食品的安全,防止人们食用之后发生食品中毒事故。食品微生物学作为高等院校食品科学的一个重要课程,它是培养食品安全专业人才的必修课。而如何让学生在食品微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学会生物学理论知识,掌握食品安全检测、安全控制、以及产品的研究开发等专业技能,从而适应市场对于食品安全人才的需要,则是目前食品微生物学教学的重要课题。因此,做好食品微生物课程的教学工作,促进教学改革,对于培养高素质的食品安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们结合近几年来的食品微生物学教学经验,并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改进和探索,以期望可以提高食品微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1调整教学计划

食品微生物学是一门应用性实用性比较强的课程,要培养高素质实用性的食品安全人才,就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要调整食品微生物学课程计划,合理安排好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的分配。而根据一些相关的课程安排情况,我们建议将理论课和实验课的课时分配由原来的7:3调整到6:4,或者5:5。通过适当增加实验课的课时,让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从而加强他们对食品微生物学实用技能的掌握,提高他们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2选择合适教材

教学离不教材,教材是教学工作最基本的一个工具,因此,选择的教材合不合适,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选择一个合适的教材,则是一个成功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例如,笔者在这里就选择了浙江大学编写的《食品微生物学》,这套教材的结构比较完善,知识的总结和归纳也比较合理,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为学生提供比较丰富比、较全面的食品微生物知识,让学生以较短的时间获得较大的知识收益。

3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实施的手段和过程,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们分别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3.1教学方法

科学的教学方法就如同科学的学习方法一样重要,这是所有的教师都认可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采取的是“授之以鱼”的方式,主要强调教师的知识传授作用,而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要改变这种单方面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还原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根据食品微生物学的实践性特点,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采取情景教学来提高学生对食品微生物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最终学会应用。例如在进行大肠杆菌的讲解时,直接向学生讲解:大肠杆菌的长度是1纳米到2纳米。这样的感觉就很死板,很没意思。笔者在这里是这样说明的“1500个大肠杆菌首尾相连的长度差不多就等于一颗芝麻的长度”,通过引用了芝麻来进行对比,就显得生动很多了。另外,合理利用课堂讨论教学,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充分活跃了他们的课堂思维,培养他们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可以安排学生就微生物和食品酿造进行专题讨论,让学生讲解自己喜欢的酿造食品和比较感兴趣的酿造工艺,并分析酿造食品的制作和微生物之间具有什么联系等,最后教师再适当进行总结。通过课堂讨论,大大活跃了课堂教学学习的氛围,并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

考虑到食品微生物学的理论概念比较丰富繁多,其研究对象的范围也比较广,因此采用比较法来进行教学往往可以起到很好效果。例如真核、原核微生物的比较,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比较,不同微生物之间的营养类型的比较等,这些比较都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3.2教学手段。现代信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教学工作提供了许多的教学手段支持,因此,应该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来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一些比较清晰的微生物图片,播放一些比较形象生动的动画,从而为学生展示一个微观下的奇妙世界,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还可以将各个知识点连接起来,从而加强理论和概念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并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的时候,要注意不要照搬教材内容,文字要尽量精简,同时还要注意在讲解过程中要注重和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不要只顾对着幻灯变照本宣科。

结语:随着食品科学和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微生物在食品的制造、保存、检测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食品安全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加强食品微生物学的教学工作,促进教学改革,从而培养出具备高素质的实用型食品安全人才,既是食品专业学生的发展需要,也是社会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冯建英.微生物学课程绪论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微生物学通报,2010(07).

篇4

Abstract: By exploring the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ation on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combined with the features of discipline development, and establish scientific mode of practice teaching clearly understanding the students' interesting points, reflecting the idea of students' main position, expand their developmental space, given a reasonable evaluation system, to promote comprehensively improvement on students' overall quality and application capabilities, and providing new ideas on promoting the process of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关键词: 环境微生物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Biology;teaching practice;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245-02

0 引言

环境微生物学是环境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学科,因此本课程的实践教学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基本操作技能和相关知识的训练就是靠实践教学来保证的。本文结合环境微生物学实践教学改革,从实践教学模式方面进行探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转变观念,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目前实践教学基本上都是按照教学计划来组织教学的,实验内容无变化,结果唯一,学生参与实践教学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在这种模式下,虽然实验能力作为知识传授,但是使得学生缺乏创新性的应用能力。我们对环境微生物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从构建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思路出发,以学生兴趣源为导向改善实践教学的内容,以学生为主体调控运行模式,加强师资建设保障管理体系,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才能真正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2 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

2.1 明确学生兴趣源,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环境微生物学属于交叉性广的学科,而且内容覆盖面很大。绪论在一门课的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导向作用[1],在教学的过程中,用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和例子,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对环境微生物学有强烈的求知与探索,对实验教学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明确了学生感兴趣的方向,可激发学生无限探索的求知欲,也是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的过程。

2.2 转变实验教学方法,体现学生主体本位 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于不能理解接受的知识,就会很快的遗忘,所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需要学生的全程参与。环境微生物学实验让学生进行课前的准备工作,可以掌握实验的原理和常规操作,就会加快实验的进程和提高实验效率。为使学生尽早的进入专业领域的学习,学生需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当中,培养学生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科研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积极调整实验教学内容,理顺课程中实验教学相关性,构建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来展现或模拟实验、实践教学过程,强化基本实验技能培养,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2]。对于基础性的实验,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做到固本培元。教师要指导学生树立多动手的意识,多提供条件让学生反复做,进而不断的拓宽实验的知识面,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实验的学习和操作中,改变学生“照方抓药”的习惯,体现主体学习的意识。

学生掌握一定的环境微生物实验技能,随着实验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需让学生从验证性实验转向综合设计型实验。如:实验指导书中建立学生感兴趣的,有较强设计性、工艺性、系统性和应用性的题目,让学生自主选择。从方案的确立、具体操作步骤的建立和最终的实施,给予学生指导性和启迪性的帮助,扩大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关注。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应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在科学实验中严肃的态度、严密的方法和严谨的作风[3]。

2.3 加大学生交流平台,拓宽发展空间 培养多元化创新性人才,需要走出教室,走出校门。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以环境微生物学课程为平台,经常组织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和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专业的学生和老师,对感兴趣和热门的课题,开展讨论会,交流经验,共享资源。校外的实践教学中,利用学校的产学研合作条件,建立稳定适合教学要求的校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如学生学习了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的形态、分类、营养因素及生活习性后,组织学生到污水处理厂参观学习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的运行情况,找到理论知识的相关应用场所。同时学生还能掌握设备运行原理和操作,在综合设计性实验中,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获得创造性的学习效果;有目的性的思考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拓宽了学生的发展空间。

2.4 客观评价体系,全面展现学生能力 实践教学改革中,学生成绩的评价体系也要相应的进行改变,采取“知识—能力—素质”综合的考核办法[4]。实验教学考核部分包括学生的实验准备工作、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学生能够在预习和自学的情况下,对实验进行准备,可体现学生独立思考和收集信息的能力;操作部分是常规仪器的使用操作和环境微生物基本技能操作,能够反映学生观察、动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报告的独立完成,体现学生概况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如文字表述、绘图、数据统计和图表分析。实训教学考核包括提问过程和报告的撰写,可采用现场提问、讨论陈述、实训答辩和撰写小论文等方法。环境微生物学实践教学新的评价体系,从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实践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全方位和多角度考核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体现考核体系的客观性和合理性。

3 结语

现代社会需要创新性和复合性人才,结合环境微生物学来自实践的学科特点,实现实践教学的改革,是发展的趋势和改革方向。在限定学时的情况下,拓展无限的教学内容,建立新的实践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学生的主体本位,拓宽学生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全面提高。在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和不断实践,提高环境微生物学总体教学效果和水平,为进一步推动实践教学改革的进程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张文治,孙晔等.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微生物学》重点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7,34(2):386-389.

[2]夏焕章.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0):29-31.

篇5

一、导语的作用

导语是导入一门新的课程或者课程中新的章节的引导性内容,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新颖、形式活泼的导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带着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提高学习效率,改善教学效果[1]。

在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实例导语的设计,还可以启发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其在专业领域的应用相联系,并逐步培养学生从实例入手,利用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再进一步拓展到专业领域的思维方式[2]。教学过程中对导语实例的应用还可以启发学生学习查阅资料的方法和技巧。导语在课程教学的内容中所占的比例毕竟有限,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接触了导语的内容之后,可能仍觉得意犹未尽,但课堂教学却要求教师必须回到相关的理论教学环节,这时就可鼓励学生在课外去查阅相关的资料,以扩大知识面,增进对专业知识的了解。许多学生在刚开始接触专业课程的时候,都不太习惯主动查阅资料或者进行检索,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关键词,以帮助他们学会有效查阅专业资料,并逐步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的习惯和能力。

二、导语设计的原则

(一)导语的时效性

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得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环保、健康、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问题。微生物学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与微生物相关的环境污染和人类健康等问题不断出现,利用微生物来为人类造福的实用技术也在不断得到推广。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应该注重与时俱进,针对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导语,更应该具有时效性,以让学生了解到学科领域发展的最新动态,以避免多年使用同一本教材和同样的课件进行教学,导致每届学生获取的知识都一成不变,且无法与学科发展前沿相结合的情况。

(二)导语的地域性

在设计导语的时候,选本文由收集整理用的实例往往涉及到具体的城市或地区。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往往对发生在自己所在的城市或自己熟悉的环境里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并可根据自己对所在城市的了解积极参与讨论。在“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这部分内容中,引用武汉市汉阳区湖泊治理和生态修复项目的实例作为导语,在课程内容之前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该项目的背景、技术路线、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了分析。学生对此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参与了课堂的讨论。

(三)导语的实用性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3],学生在课程学习的最初阶段,往往会抱着怀疑的态度思考 “我学了这个有什么用?”。打消学生的疑虑也是任课老师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教会学生专业的知识,还必须要完成一个潜在的、贯彻始终的任务:让学生明白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放下包袱和顾虑,全身心地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仅靠口头说教来表述课程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够的。具有实用性的导语可以通过事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的重要性,并自发地重视课程的学习。

(四)导语与课程内容的衔接

导语的最终作用在于导入新的教学内容,因此,除了注重导语本身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更应注重导语实例的学术意义,导语实例本身的专业性和学术性不能让步于其趣味性和实用性。

导语内容之后要紧接着提出和新的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使导语与教学内容之间有一个平稳而自然的过渡,则学生将带着浓厚的兴趣,以积极的心态进入课程内容的学习。

三、导语设计实例

绪论是整个课程内容的导语,绪论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和学习效果[4]。《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教学过程在绪论中引入“降解石油的超级细菌”实例说明遗传工程方法的作用及微生物在治理环境污染中的作用;引入“上海甲肝事件”实例说明微生物对人体及环境的有害影响及其防治;引入“アシー制品”实例说明微生物制剂的开发应用等。教学实践的效果表明,学生对这些实例都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并能结合之前已有的化学和生物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探讨,然后以学生的分析和讨论为基础,教师结合课程教学即将引入的新内容进行拓展,并自然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5]。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讨论,为课程的教学营造了轻松、和谐的氛围,为后续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后续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则注重选取具有实用性、趣味性和专业性的导语实例引入新的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的典型导语实例见表1。

以上导语实例的选取注重结合生活实际,如其中食物的霉变和啤酒的生产过程都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还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所在,如sars事件为大部分学生亲身经历,地衣也是很多学生在野外亲眼所见,而根瘤菌则是学生在中学时代就已经很熟悉的名词;太湖蓝藻持续爆发、世博会展出的生物柴油制取装置则让学生开始培养对媒体报道的专业相关内容的敏感度;污水在微生物作用下得到净化、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处于分解者的地位等内容则将《水污染控制》和《环境生态学》等专业课程的内容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融会贯通。

四、导语设计的教学效果

各章节设计导语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之后,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2010级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51份。调查结果见表2。

经调查,49%的学生认为导语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增强学习兴趣,并有70.2%的学生认为导语的内容给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导语内容的选择方面,分别有86.3%和52.9%的学生认为导语中实例的地域性和时效性很重要。有17.6%的学生认为,从导语的时效性来说,学科发展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也应包括在教学内容中。

篇6

关键词: 食品卫生物 教学方法 学习兴趣

食品微生物学是一门研究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科学,通过对微生物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的教学,学生能辨别有益的、腐败的和病原的微生物,从而在食品加工中,充分利用有益微生物,制造出种类更多、营养更全面的新产品;控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以防止食品的变质,延长其货架期[1]。该课程内容较多,涉及面广,有些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实用性、操作性强,而中职中专学生基础普遍较差,且逆反心理强,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课程有些难度而产生畏难厌学情绪。我作为一名刚开始讲授《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的新老师,对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有一些思考和体会,希望广大老师批评指导。

一、学生“说”代替老师“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一般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在课堂上学生几乎不说或很少发表言论,学生说得最多的时候就是回答教师的提问,其实,学生还可以向老师发问,还可以就某一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进行讨论。例如:食品微生物学的第一次课“绪论”,教师和学生平等,师生共同发表言论,阐述自己所知道的微生物发展史、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等,这样就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师生共同迈进了食品微生物学的世界。

二、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在以前的“教师讲,学生练;粉笔、稿纸加黑板”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靠的是语言、姿态和板书;学生则呆板、单一地学习的食品微生物教学模式,结果教学双方都只能高付出,低回报。再到传统的板书加挂图的食品微生物教学模式,也远远不能满足当今学生的信息量。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当今教育科学及教学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食品微生物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个体微小,类型多种多样,学生往往感觉其知识繁琐、抽象和难以理解,所以需要使教学手段灵活化、多样化,才能增加课堂乐趣,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瑞士的教育学家裴斯洛齐说:“感官印象是一切识的基础。”因此,食品微生物教学中,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通过Flas、PPT课件、高清晰显微照片、视频、相关网络声像资料和新闻报道等CAI教学软件,可使微观世界宏观化、教学内容形象化[2],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促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由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

如在讲授营养物质透过细胞膜的方式时,若简单地给学生画一张表格,让学生通过阅读和看图记忆营养物质透过细胞膜四种方式的特点,即浓度梯度、是否需要载体、是否消耗能量、物质在运输前后结构是否发生改变,让学生填表,教师补充,学生很容易混淆,记不住。又如T偶噬菌体的增殖过程部分,以往都结合挂图讲解,这样比较费时费力,学生还不一定理解。运用多媒体教学后,通过运用Flas、视频、相关网络声像资料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知识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从而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运用比喻引发学生联想,激活学生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联想和思维。比如在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部分中,采取根据形态讲结构、联系结构讲功能、按照功能讲意义的教学方法。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细菌基本结构和细胞壁与细胞膜的关系,我们联系同学们最熟悉的生活实际举出这样的例子:一个细菌细胞就像一个鸡蛋,细胞壁相当于鸡蛋的蛋壳,细胞膜相当于鸡蛋的蛋壳膜,蛋白相当于细胞质,蛋黄相当于拟核。细菌胞壁与细胞膜的关系类似于鸡蛋硬壳与蛋壳膜关系,即细菌的细胞壁保护细胞膜,如同鸡蛋的蛋壳保护蛋壳膜,如果失去了蛋壳的保护作用,蛋壳膜就容易受破坏。同样失去细胞壁的保护,细菌细胞膜易受影响。这样讲形象逼真,与现实生活贴得较紧,通俗易懂,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书本知识。

四、教学形象具体化,激活学生形象思维

在讲授抽象的理论时,应该尽可能借助具体、形象的事物和模型,通过对各种形象、具体的事物和模具的观察及演示,激活学生形象思维。把学生原来不容易理解的抽象的理论,变成形象、具体、易掌握的知识。食品微生物学主要讲解了微生物在食品生产、贮运及销售过程的利害影响,但由于微生物的自身特性,我们很难使只有显微条件下才能观察到的细小生物形象化,宏观化。虽然多媒体已经在此方面有了很大改善,但要做到与具体实例联系更加紧密,深化学生的感性认识,我们必须借助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例子实现形象化教学。例如:讲授微生物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时,我们将一些常见的面包、酸奶、酱类、酒类等发酵食品带入课堂,并且通过与实验紧密结合,制作发酵酸乳,深化学生对微生物利用的认知,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酸乳,品评自己的劳动成果,便于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重点。再如讲到微生物与食品变质时,我们将一些发霉的橘子、发霉的面包、变酸变臭的米饭及罐藏食品等带入课堂,无论是教师的讲授还是学生掌握都因有了宏观感性认识而变得轻松容易。

五、实验和理论相结合,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

食品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在系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食品微生物学检测技术、分离纯化技术、鉴定技术、发酵食品的制备技术及食品加工与保鲜技术等。通过食品微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出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能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并熟练操作的高技能人才。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常常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如在讲授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时,我们把学生分为三个大组,分别学习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同时结合实验资源,比如在物理因素里用到酒精灯、紫外灯、超声波等,在化学因素里用到75%乙醇、0.1%新苯扎氯铵、碘液等,在生物因素里主要用到抗生素。为了具体体现这些因素到底对微生物有何影响,可以加入实验,分别让这三组同学用上述的物品进行灭菌操作,最后取样,经过培养,具体观察同学们的灭菌效果。这样学生不但学习了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而且学会了怎么利用这些因素进行灭菌操作,更复习强化了微生物的接种和培养等操作技能,一举三得。

以上是几点在食品微生物教学中的思考和体会。在教学实践中,以提高教学教学质量为中心,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为培养面向21世纪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朱乐敏.食品微生物学[M].北京:化学出版社,2006.

篇7

关键词:代谢控制发酵;教学改革;课堂讨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055-02

代谢控制发酵课程是生物工程、生物制药、微生物、食品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也是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继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和基因工程之后的一门重要的专业理论课。课程内容包括微生物的代谢调控,侧重于微生物的生长及代谢、代谢调控以及多种重要代谢产物的发酵控制育种等内容。代谢控制发酵始终与生产实践相联系,在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代谢控制发酵课程可以将生产实践和工业微生物育种紧密联系,因此其教学改革一直是各高校相关专业关注的问题。代谢控制发酵课程作为我校精品课程建设的一部分,有必要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提高生物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我们对该课程教学做了一定的探讨和研究。

一、更新优化教学内容,体现教学的科学性

首先,更新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对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了规范,以此为基础可以更好的培养人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要及时对原有的教学大纲进行修改及添加。在我们重新修订的代谢控制发酵教学大纲中,明确了讲授内容,将各章节内容按照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进行了分配,重点突出,避免了教师授课内容的随意性。特别增加了重组DNA技术及基因工程技术等相关内容的章节。与此同时,为了使教学内容与本研究方向保持同步,还在每一章中增加了“最新科研动态”部分。在该部分中向学生介绍一些国内外最新的代谢工程科研成果,加大课堂信息量,同时注意删减陈旧过时的内容。在授课过程中,还要努力追踪学术前沿,并力求将新的、已为学术界所普遍认可的研究成果转化为课堂讲授的内容。其次,选择适合学生理解的教材。教材是做好课堂教学的前提,它涵盖了教学内容,也是学校教学活动最重要的工具。为此,选择适合的教材是保障一门课程顺利教授的重要基础。现在有2种教材使用较广,一种是化学工业出版社的储炬编著的《现代工业发酵调控学》,此书以工业发酵过程的调控作为主线,内容全面,系统性强,但部分内容难度较高。二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张克旭主编的《代谢控制发酵》[1],此书主要介绍代谢控制发酵的基础知识,同时又介绍了代谢工程中常用的科研方法和实验手段,尤其是育种方法章节,介绍非常详细;但内容较多且有些章节过于繁复,与课时量不符。因此建议不给学生硬性规定教材,而作为参考教材供学生自由选择,并且将重点章节编成讲义,派发给学生,便于学生有的放矢,更好掌握。另外,注重融合其他参考资料对教学内容加以扩展补充。第三,对教学内容进行有目的的增减,让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完整更系统。代谢控制发酵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三学年,此时学生已经学过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相关专业基础课程。考虑到学生已经掌握了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一些基础知识,因此在进行“代谢控制发酵”教学时,教师应提前熟悉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于重复的知识点以复习的形式进行回顾,避免课程之间不必要的重复。另外,由于代谢控制发酵中越来越多的涉及重组DNA技术及基因工程技术[2],因此应对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加强重组DNA技术、基因工程等相关章节的教学力度。如添加重组DNA育种新技术章节的课时量,可以向学生详细讲述2~3种常用实验技术,如质粒提取,原核表达载体构建等,拓宽学生的知识。

二、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从绪论开始,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为了引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讲好绪论就显得格外重要。在绪论章节中,我们介绍了包括代谢工程在内的三代基因工程的发展,人类对发酵认识和利用的发展史,还介绍了目前一些热门发酵产品的应用价值及其在市场上的需求,这些都让学生认识到代谢工程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将代谢控制发酵课程的知识和学过的单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也为日后工作拓宽了科研思路。

2.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引入课堂讨论,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讨论是基于合作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是2O世纪7O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新型教学策略[3],具体内容是由老师设定任务,学生自由组成课题小组,合作完成该任务,达到个体及合作搭档学习效果的优化。我们由此发展成为课堂讨论,让学生们自由组合,每组5~7人,自由选题,选题规定在代谢控制发酵专业方向范围内。每个组员都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后,由组长进行总结,向教师及全体同学提交书面报告,即制成幻灯片,在课堂上演讲10~15分钟。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目的及意义、解决问题的策略等。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讨论和提问,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学生在此项学习过程中,发挥团队合作精神,组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拓宽知识面,因此表现出了极大地积极性和主动性,选题的范围涉及了酒类发酵及改良、新型抗生素的发酵控制育种、鲜味剂(核苷酸类)发酵控制育种等等,对课程教学做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迅速,能将视频、音频、动画、图片等多媒体信息综合到课件中。因此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可以多多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更易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此外,烟台大学建立了成熟的校园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将代谢控制发酵课程的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思考题和参考文献等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给学生。网络平台的使用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具有独特的优势,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三、完善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在课程改革前,该课程的考试方式为上交课程论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但也造成一部分学生对课程的漠视。因此要想真正提高“代谢控制发酵”课程的教学效果,突出能力培养,在考核内容和考核形式上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变动。我们将课程的考核方式分为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占40%,包括课堂表现与课堂讨论等。其中课堂表现占15%,以督促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课堂讨论成绩占25%,如前文所述,根据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分工及报告演讲效果给予分数。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在卷面考试试卷题目设计上,去除一些客观题目,增加了英译汉的名词解释,增加了一定的设计题型,实践表明,通过考核方式的改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训练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突显出一部分优异学生在专业水平上的进步,也从侧面促进了学生综合表达能力。在近三年的代谢控制发酵课程实践教学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教改成效。特别是让很多学生从新的角度认识了生物工程这个专业,间接带动了学生参加生产实习环节的积极性,学生不再将课程视为一个负担,而是主动参与并从中有所收获,考研时更多关注并选择与代谢工程相关的专业,做毕业论文时也更多的选择与代谢工程相关的研究课题。当然,由于我们代谢控制发酵教学改革进行的时间尚短,而该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发展非常迅速,因此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多加探索,积极与学生互动,并且多关注学科发展,力争将该课程的教学水平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高年发,张健.“代谢控制发酵”精品课程的建设思路[J].中国轻工教育,2006,(2):51-52.

[2]钟莉,邱乐泉,吴石金,钟卫鸿,李烜桢.强化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的代谢工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12,39(10).

[3]陈飞雪,刘晓光.代谢控制发酵课程教学中合作学习初探[J].新西部,2008,(22):199.

篇8

一、课程性质与考试基本要求:

无机与分析化学是介绍整个化学领域和定量分析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生物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考试使考生能够较好地、系统地掌握四大化学平衡,物质结构等化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通过考试,使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定量分析的误差及分析结果数据处理与主要定量分析法。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第一章:溶液与胶体

(一)溶液的一般概念

1、了解分散系的分类,掌握物质的量的浓度、质量摩尔浓度、质量分数等概念;

2、理解几种浓度表示法间的换算,掌握有关溶液配制的计算。

(二)稀溶液的依数性

1、了解溶液的蒸气压、沸点、凝固点概念,渗透作用和渗透压;

2、掌握稀溶液依数性与其浓度的关系,并能进行有关计算,能运用稀溶液性质解释动植物的有关生理现象。

(三)胶体溶液

1、了解胶体分散系的特点及溶胶的胶团结构;

2、掌握溶胶的稳定性因素和聚沉方法。

第二章:电解质溶液和解离平衡

(一)化学平衡及其移动

理解掌握平衡常数、平衡常数的意义及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

(二)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

1、了解: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的pH标度;②一元弱酸、弱碱部分解离、多元弱酸的分步解离特点及弱酸弱碱溶液的pH值的计算公式及应用范围;③盐类水解的本质。

2、掌握:①一元弱酸、一元弱碱溶液的pH值的计算和多元弱酸溶液pH值的计算;②定性判断各种盐溶液的酸碱性;③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三)缓冲溶液

1、了解缓冲溶液和缓冲作用;

2、掌握缓冲作用原理、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

(四)沉淀溶解平衡

1、掌握溶度积概念及其表达式、溶度积规则;

2、理解沉淀生成和溶解的条件,能运用溶度积进行有关计算。

第三章: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氧化作用、还原作用、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及氧化数的确定方法;

2、了解氧化数法和离子电子法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一般步骤;

3、掌握运用上述方法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

(二)电极电势

1、了解能斯特方程,能正确书写能斯特方程;

2、掌握电极电势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能熟练运用能斯特方程计算因浓度变化、酸碱度变化条件下的电极电势和定性判断因沉淀生成、配合物生成导致的电极电势变化。

(三)电极电势的应用

1、能应用标准电极电势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能用电极电位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完成程度;

2、能运用元素电位图判断处于中间价态物质能否发生歧化。

第四章: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

(一)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

1、了解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和取值范围及相互关系;

2、理解掌握电子运动的特点、轨道概念,几率密度和电子云概念;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

1、了解屏蔽效应、穿透效应,掌握保里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规则等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

2、能运用上述规则写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

(三)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1、了解元素的电子层结构、能级组、能级、轨道等概念;

2、理解掌握原子半径、电离势、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四)离子键

1、了解离子键的本质和离子键特征;

2、理解掌握离子半径、离子电荷的变化规律;

3、运用离子半径、离子电荷解释离子型化合物的高熔、沸点等性质。

(五)共价键

1、了解价键(电子配对)理论,共价键的特性;

2、理解掌握σ键和π键,轨道杂化理论的要点,杂化轨道的类型和简单分子的空间构型关系。

(六)分子间力

1、了解化学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2、理解掌握分子间的三种作用力与分子极性的关系,分子间力,氢键的形成及对化合物某些性质的影响;

3、能运用分子间的作用力说明物质的熔沸点和溶解度的变化规律。

第五章:配位化合物

(一)配位化合物概念

1、了解配合物的概念、配合物的组成;

2、掌握配合物的命名。

(二)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1、了解配位键的本质、配位键的形成条件;

2、掌握外轨型配键和内轨型配键的形成。

(三)配位离解平衡

1、了解稳定常数的物理意义;

2、理解掌握影响配位平衡的因素,并运用配位离解平衡进行简单计算。

(四)螯合物

1、了解螯合物概念

2、掌握螯合物的结构特征和螯合剂应具备的条件。

第七章: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1、掌握误差来源及减免,准确度及精密度的概念;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有效数字和运算规则;

2、了解提高分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3、掌握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学会根据滴定反应来确定物质的摩尔基本单元。

4、了解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方法。

第八章:酸碱滴定法

1、重点掌握溶液pH值的计算、强碱滴定强酸和强碱滴定一元弱酸的滴定突跃范围、影响突跃大小的因素及指示剂选择的原则;

2、能根据测定要求的准确度,考虑能否滴定。

第九章:配位滴定法

1、重点掌握酸效应系数以及控制溶液pH值的重要意义,用条件稳定常数来判断配位滴定的可能性,影响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性因素。

2、掌握如何选择合适的滴定条件以使配位反应进行更完全;

3、了解金属指示剂的特性及如何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

第十章:其他滴定分析法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方向、进行的程度、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及指示剂的选择;掌握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2、重点掌握银量法的滴定原理、滴定条件及适用范围。

第十一章:吸光光度分析法

1、掌握吸光光度法的原理,吸收光谱和溶液的颜色关系,朗伯-比耳定律及其偏离的原因;

2、了解显色反应及影响因素,测量方法及仪器。

三、试卷题型

1、选择题(50分) 2、是非判断题(20分)

3、填空题(50分) 4、计算题(30分)

四、考试用书

《无机及分析化学》,宁开桂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微生物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微生物学》是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和育种、生态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农业、工业、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科学。微生物学的根本任务是发掘、利用和改善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

二、课程内容、考核要求和比例

第一章 绪言

1.了解微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内容。

2.微生物的应用前景。

3.微生物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4.掌握微生物的特点。

第二章 原核生物—— 细菌、放线菌

1.掌握细菌和真核生物三原界的特点。

2.掌握细菌的形状和大小。

3.掌握细菌的细胞构造(基本构造: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原核、质粒;特殊构造:鞭毛、芽孢、荚膜)及其功能。

4.掌握细菌的繁殖方式和菌落特征。

5.了解常用的细菌类群。

6.掌握放线菌的繁殖方式及形态结构。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真菌

1.掌握真菌的繁殖方式及菌落特征。

2.掌握真菌的形态。

3.了解真菌的细胞结构。

4.了解真菌的生活史。

5.了解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6.了解真菌的常见类型。

第四章 非细胞生物——病毒

1.掌握病毒的基本特征。

2.掌握病毒、亚病毒、朊病毒、类病毒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3.掌握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溶源性细胞的概念。

4.了解烈性噬菌体的侵染过程。

5.了解溶源性细胞的特点。

6.了解病毒对人类的影响。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

1.掌握微生物的不同营养类型。掌握光能无机营养型、化能无机营养型、光能有机营养型、化能有机营养型的概念。

2.掌握根据不同微生物的营养需要选择和制备培养基的原则。

3.了解微生物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

4.掌握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

5.了解微生物发酵作用、呼吸作用、有氧呼吸、厌氧呼吸的概念。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

1.掌握微生物纯培养的分离方法。

2.掌握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及其实际应用。

3.了解测定微生物数量和生长量的方法。

4.掌握细菌纯培养生长曲线各个时期的特点以及与生产实践的关系。

5.掌握主要灭菌方法。

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与育种

1.了解从自然界筛选菌种和菌种保藏的基本知识。

2.了解微生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掌握接合;转化;转导的概念。

4.掌握菌种的衰退与复壮的概念,掌握防止菌种衰退及复壮的方法。

5.了解基因工程的原理。

第八章 微生物的生态

1.掌握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转化中的作用。

2.掌握微生物间以及微生物与高等植物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微生物是生物圈的重要成员,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与环境关系极为密切。

第九章 微生物的分类

1.了解微生物分类的任务和微生物的命名方法。

2.掌握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五界系统、六界系统、三原界系统)

了解种的概念。

3.了解细菌的分类系统。

4.了解真菌的分类系统。

三、考试用书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第二版)

四、考试题型

1.填空题 30%

2.选择题 30%

3.名词解释 30%

4.问答题 60%

《有机化学》考试大纲

一、教材与参考书

《有机化学》,李贵深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二、题型与分数分配:

1、命名及写结构式(20分)

2、单项选择(45分)

3、完成反应式(30分)

4、有机化合物鉴别、分离、提纯(20分)

5、推断结构(15分)

6、合成(转化)题(20分)

各题型说明:

1)命名及写结构式:掌握系统命名命名法及正确地书写构造式;

2)单项选择:主要考核对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有机物基本性质的理解;

3)完成反应式:主要考核在不同条件下所进行的反应产物,各类化合物的特征反应。

4)有机化合物鉴别、分离、提纯:通过官能团与具有反应迅速、特征现象明显的试剂的应用鉴别(定)出对应的有机物。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的理化性质将它们一、一分开或提纯得到较纯物质。

5)推断结构:可通过化合物的分子式,再根据所给定特征化学反应及断键后降解的小分子,推断该特定化合物的结构式。

6)合成(转化)题:设计合成某一有机物的步骤、实现化合物、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转化,掌握实现这些转变的必要条件。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1)掌握有机化合物的两种分类方法(碳骨架分类和官分类)掌握主要官能团 , , -X ,-OH ,-O- ,-CHO , ,-COOH,-COOR,-NH2 , -CONH-, -NO2, -N=N-, -SO3H等及对应化合物,掌握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及类脂等天然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组成。

(2)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法,官能团的最低系列原则和取代基的次序规则,掌握分子构型的标记方法:了解有机化 合物的普通命名法、衍生物命名法、常用俗名等。

2. 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特征

(1)在掌握好物质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各种杂化状态,共价键的键参数。

(2)理解芳香性的概念,掌握苯系芳香烃和含一个杂原子的五元杂环及六元杂环芳香化合物的结构特征。

(3)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电子效应(诱导效应、共扼效应)及其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4)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示法(透视式、Fisher、Newmen投影)式。

(5)理解有机化合物的顺反(Z,E)异构。

3. 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包括熔点、沸点、密度、溶解度、比旋光度等,理解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对化合物的沸点、熔点和溶解度的影响,以及利用物理性质对化合物进行鉴定、分离提纯的原则和方法。

4.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重要化学反应

(1)掌握各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特征与基本化学性质。

(2)掌握有机物的取代反应:

A. 饱和碳原子的卤代反应

B. 芳环上的取代反应

(3)掌握有机物的加成反应:

A .碳-碳双键上的加成反应和Markovnikov规则,共扼二烯的,1,2-加成和1,4-加成。

B. 碳-氧双键上的加成反应和加成-消除反应。

(4)掌握有机物的消除反应:

卤代烃的消除反应和醇的消除反应,反应条件和产物选择规律。

(5)其它重要反应:

A. 掌握烯烃、芳香烃母系及侧链、醇和醛的氧化反应、烯烃的臭氧化反应。

B. 掌握不饱和烃、醛和酮、羧酸及其衍生物、硝基化合物的加氢反应和其它还原反应。

C. 掌握羟醛缩合、酯缩合反应、重氮化反应和重氮基的取代反应。掌握Gringnard试剂同羰基化合物及其它化合物的反应及应用。

D.芳香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历程,取代基的性质及定位规律。

5. 杂环化合物

掌握呋喃、吡咯、噻吩、吡啶的化学性质

6.重要的天然有机物

(1)多糖:掌握单糖的分子结构(组成、异构)开链和环状互变异构及变旋光现象、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理解糖苷键的特征和二肽的形成。了解二糖及多糖的性质。

(2)蛋白质:掌握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组成、异构)两性和等电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理解肽键的特征和二肽的形成,了解蛋白质的形成、次级结构、两性和等电点。

(3)油脂与类脂:了解脂肪酸甘油三酯的组成、分类、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知道磷脂、甾醇、蜡酯、萜类化合物等组成与性质。

四、本课程各章节要求

§ 1 绪论

本章重点: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及其表示法;化合物分子间的作用力及其对某些物理性质的影响;化合物分子中原子、原子团的相互影响。构造异构-碳链、位置、官能团异构。

1.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概念;

2.理解共价键的形成;

3.了解共价键的属性(参数):(键角、键能、键的极性、键的极化作用);

4.了解共价键断裂和反应的类型;

5.理解酸碱的电子理论一路易斯酸碱;

6.理解分子间力:定向力、色散力、氢键;

7.了解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性质;

8.掌握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2 饱和脂肪烃:

本章重点:普通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详细介绍卤代反应的游离基取代反应;环烷烃的结构和性质,分析环己烷的一元、二元取代物的优势构象。

1.了解烷烃的通式和构造异构;

2.掌握烷烃的命名(10、20、30、40碳和伯、仲、叔氢原子);各种烷基;

3.掌握烷烃的命名法(①习惯命名法、②衍生物命名法、③系统命名法);

4.理解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同系物规律;

5.掌握烷烃的化学性质:氧化、卤代反应。

6.了解烷烃的来源。

§3、不饱和烃

本章重点:介绍离子型亲电加成反应规律、用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及碳正离子稳定性。用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及碳正离子稳定性阐明加成反应的规律。

1.了解乙烯分子的平面形结构—SP2杂化轨道;

2. 掌握烯烃的顺反异构的命名法,次序规则;

3. 掌握烯烃不饱和性:(1)兀键断裂反应,①加成反应;催化加氢;亲电加成及反应历程,马氏规则与不对称烯烃加成反应中间体碳正离子稳定性的关系。②氧化反应、③聚合反应。(2)σ键断裂:α-氢原子的反应:自由基型取代、氧化反应;

4.理解原子或基团的电子效应;

5.了解炔烃的物理性质;

6.掌握乙炔的加成、氧化、聚合,炔氢反应;

7.了解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

8.理解1,3-丁二烯分子的结构—共轭兀键和共轭效应,共轭效应与有机物种的稳定性;

9.掌握共轭二烯烃的1.2-成和1.4-加成,双烯加成、聚合和橡胶。

§4 碳环烃

本章重点:本章重点:阐明环的张力学说,无张力环的结构和构象,分析环己烷的一元、二元取代物的优势构象。阐明苯分子的结构及大π键的概念,苯环的稳定性,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及历程定位规律及其应用。

1.了解脂环烃的分类、命名;

2.了解脂环烃物理性质,理解脂环烃化学性质(氢解、卤解、酸解一小环不稳定性);

3.理解环已烷的稳定构象、取代环已烷的构象;

4.了解苯分子中的碳的SP2杂化轨道成键;

5.掌握单环芳烃的命名;

6.掌握苯与同系物的物理性质:①取代:硝化、卤化、磺化、烷基化、酰基化、②加成:加氢、加氯、③氧化,侧链α-H的卤化和氧化;

7.了解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历程、取代基的性质、分类.

8.掌握苯环上亲电取代定位规律。

9.了解稠环芳烃的种类和命名,萘的化学性质;

10.掌握休克尔规则和芳香性。

§5 卤代烃

本章重点:一元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并解释扎依采夫规则,四种反应的竞争。

1.了解卤代烃的结构、分类、掌握命名;

2.了解卤代烃的制法;

3.了解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4.掌握卤代烃的化学性质:①卤原子的亲核取代:水解、醇解、氰解、氨解与硝酸银—乙醇溶液的反应,与碘化钠一丙酮溶液反应,与金属镁反应一格氏试剂的生成、②消除反应、卤原子与β-H 脱去—札依采夫规则;

§6、醇、酚、醚

本章重点:醇、酚的结构及化学性质;结构和性质的关系,醇转化变成其它类化合物的重要性。

1.了解醇分类和命名法;

2.了解醇的制法;

3.掌握醇分子结构与氢键、醇的物理性质、

4.掌握醇的化学反应:羟基上的氢的反应,羟基的亲核取代反应、羟基的消除反应(脱水)、醇的氧化或脱氢反应、

5.了解酚的结构、命名;

6.了解酚的物理性质;

7.理解酚的化学反应;

8. 醚的结构和烊盐、分类、命名;

9.理解醚的制法;

10.了解醚的物理性质,

11.掌握醚的化学反应:①未共用电子对的反应—烊盐生成、配位化合物生成、②醚键的断裂(与HI、)、③α-H的过氧化反应、

§7 醛、酮、醌

本章重点:以醛、酮为例讨论羰基的结构和亲核加成,结合各个反应的实际意义,说明在分析、鉴定、合成及生物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1.了解醛、酮的分子结构、分类;

2.掌握醛、酮的命名;

3.掌握多官能团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法;

4.了解醛、酮的物理性质;

5.掌握醛和酮的化学反应:羰基的亲核加成:加氢氰酸,加亚硫酸氢钠,加格氏试剂、加醇与氨的衍生物的缩合(加成+消除),与碳负离子即与具有α-H的醛(酮)的缩合;氧化还原;α-H的活泼性;卤化和碘仿反应等;

6.了解重要的醛、酮;

7.了解醌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8 羧酸及其衍生物

本章重点:羧酸及其衍生物、取代酸的分子结构、性质;比较衍生物的反应活性强调羟基酸、羰基酸等多官能团化合物的特点。

1.了解羧酸的结构、分类;

2.掌握命名法;

3.了解羧酸物理性质;

4.掌握羧酸的化学反应: 羧羟基的亲核取代—衍生物的生成,羧羰基的还原,α-H的卤化—取代酸的生成,酸性,二元羧酸脱羧、脱水,钝化苯环的间位亲电取代;

5.了解重要的羧酸;

6.掌握羧酸衍生物的结构与分类、命名;

7.了解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

8.羧酸衍生物的化学反应和应用:酯、酰胺的水解和酯的醇解,酯的还原,克莱森酯缩合。酰胺的霍夫曼降解反应;

9.了解重要的羧酸衍生物;

§9、含氮有机化合物:

本章重点:胺的结构和性质;各类胺碱性强、弱的原因;重氮盐生成的条件与偶合反应的实际应用。

1.了解硝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2.掌握硝基化合物化学性质:芳环上的硝基的还原反应、硝基对芳环亲电取代反应的致钝作用。

3.了解胺的分类、命名法和结构,

4.了解胺的物理性质

5.掌握胺的化学反应:

①碱性、②氮上的烃基化、③氮上的酰基化,与对甲苯磺酰氯的反应、④与亚硝酸反应与重氮盐、⑤氨基对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的致活作用、⑥胺的氧化

6.了解重要的胺、

7.季铵盐和季铵碱、

8.了解表面活性剂结构特征与性质,

9.理解芳香族重氮盐和偶氮化合物(生成、性质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0.了解染料分子结构特征和发色基、助色基。

§10 杂环化合物

本章重点:杂环的结构特点,掌握几种有代表性重要的常见的杂环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与性质.

1.了解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法;

2.了解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及芳香性;

3.了解杂环化合物的性质。

§11 油脂和类脂化合物

本章重点:油脂 磷脂 甾醇的结构特点

1.了解油脂

1)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2)油脂的物理性质 3)油脂的化学性质4)肥皂和乳化作用 5)合成表面活性剂

2.了解类脂

1)蜡 2)磷脂

§12 碳水化合物

本章重点:单糖的分子结构(包栝构型和构象)与性质。二糖及其配合物应掌握苷键的形成及水解。

1.了解碳水化合物的定义和分类;

2.理解单糖(甘油与单糖的组成、分类、异构现象,(核糖)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开链费歇尔投影式,氧环费歇尔式,哈武斯式,构象式。

3.掌握化学性质;还原性与氧化性,成脎反应、半缩醛羟基的反应与糖苷的形成;

4.了解重要的单糖;

5.了解二糖(形成与分类);

6.了解多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性质)。

§13 氨基酸和蛋白质

本章重点: 氨基酸的两性和等电点性质; 蛋白质的沉淀与变性,蛋白质分子的一级与二级结构。

1.了解天然氨基酸组成、分类、性质;

2.掌握酸碱性与等电点;

3.了解氨基的亚硝酸放氮反应;

4.了解氨基与羧基共同参与的反应;

5.了解络合性能,与茚三酮显色;

6.了解成肽反应;

篇9

关键词: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方法;创新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主要由三个学科组成,分别为医学免疫学、医学寄生虫学、医学微生物学。此三门课程均有各自的特点,微生物学需要记忆较多的知识,并且有大量微生物知识点;寄生虫学中,虫体结构比较复杂;免疫学中,具有抽象化知识,枯燥、理论多,不易理解。此三门课程学时较少,任务量大,使学生缺少了主动求知欲望。所以需要找到符合学生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特点的教学方法显得尤其重要。

1教学方法创新,构建高效课堂

1.1针对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材不仅作为知识的载体,又是学习知识的工具,因此对教师而言,需要确保学生可以了解教材中的重要知识内容,学会整理与挑选有关的教材内容,将次重点内容、重点内容区分开来。所以为让学生充分认知教材内容,教师应在课前备好讲课内容,在授课时,应该划分出一般性知识部分和重点知识部分,使学生课堂情况有基本的了解,对学习知识有了一定把握。例如:免疫学部分的内容较为笼统单调,与临床之间有着十分紧密联系,课时较多;病原学部分具有较多的知识内容,但容易被学生理解。在关于细菌概论的授课时,教师需要对细菌繁殖特点及其形态重点讲解,一般性的认知细菌变异过程即可,剩余的内容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去浏览,进而对有关规律进行总结。利用提取知识点的方式,将课堂知识分类,减少学生学习时的压力,更容易接受知识。

1.2多样化教学方法

有效合理的教学方法为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教学状态的新颖性,提高学习效率和兴趣,教师应以原有的教学方式为基础,创新出新的教学方法。基于此,教师需要利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最大程度上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如:在免疫学理论知识授课时,可通过多媒体将相关的图像、视频呈现在显示屏上,使学生更绒里理解知识点,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多媒体只是辅助工作,不要过分的依赖,不然以后学生会产生一种反感的心理,因此,在教学时,教师需要善于使用教学方式多样化的手段,不可对多媒体过度的依赖,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课堂气氛的活跃性,做到有条不紊,宽严结合,为学生理解和消耗此节课的知识内容留有充足的时间。同时,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该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选用新教学方式,将两者有机的结合,以课堂问答的形式,激励学生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如:当超敏反应授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青霉素的特性是什么?注射前为什么要做皮试?只有日常生活与课堂中提出的问题相结合,才能使学生产生认同感,并积极思考问题。

1.3结合生活,激励学生学习兴趣

人们日常生活与《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均有密切关系,由于其中存在一些笼统难懂的知识点,所以教师在授课时,最好将生活与问题相结合,使学生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去理解问题,能后更好的掌握、理解课堂知识。如讲授绪论时,可以在课堂中引入与理论有关人物;讲授免疫学时,将国内外相关实例与课堂内容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到此门课程的新颖,不在是一味的讲解教材上的内容,从而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消除可能会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畏难情绪。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以后是要从事医务行业,因此,对他们来说,最具有吸引力的无非是有关疾病的临床表现,教师在给护理专业的同学讲课时,注意多引入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疾病来分析,这样学生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1.4以实践加强学生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实践占据着重要地位,想要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增强,进而培养自主性学习,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用创新和发散性思维,为学生毕业后在企业中工作奠定有利的基石。但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大部分院校并没有安排很多的实践课程,因此,为提高教学实验的丰富性以及可课堂质量,教师可展开综合实验课程,实验操作、实验材料问题均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样可以既可以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又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教师应激励学生报名参加一些科研活动,也可以申请参加教课科研项目,由学生自己完成有关资料文献的查阅和收集,并自主选题,实验设计交由教师审核,通过后,在教师的监护下完成实验,从而促进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若学生有一定科研能力,则可减轻教师授课的压力,保障了学生步入社会之后的实践能力和钻研能力,以积极科学的态度去面对实际工作。

2结语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中牵涉到的理论知识很多,学生在刚接触此学科时,很难理解这些理论知识,因此,教师以传统教学为基础上进行创新,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其次结合现实生活与授课内容,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在实践中,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水平,构建高效、优质课堂。

参考文献:

[1]房春娟.《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方法现状和问题分析[J].今日健康,2014(5):392.

[2]曹晋静.创新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浅谈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教学[J].科教导刊,2013(23):90-91.

篇10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050-02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角度、在基因水平上阐述生命现象的科学。其主要内容是构成生物体的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特别是核酸、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生物体及生命现象的各个方面从分子水平上进行剖析。《分子生物学》作为农学专业的基础课之一,是分子遗传学、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的理论基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现代农业研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分子生物学》渗入农业科学各个学科。面对学科本身的飞速发展,如何在新形势下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加强绪论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近几十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成为生命科学领域最具活力的学科之一,所以对此的学习过程和授课方式倍加重要。因此,讲好绪论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分子生物学》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例如:绪论中我们会谈到分子生物学中诺贝尔奖的相关信息,可以帮助学生重视《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学习。从1901年以来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大概有550名左右,其中有200位诺奖获得者涉及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我国于1999年9月获准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虽然参与这一计划最晚,而且是唯一的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我国科学家仅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就已经按照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部署完成了测序任务,对破译人类遗传信息起到重大作用。这样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国家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长处与不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第一时间被深深地吸引,在明确课程内容、发展历程以及应用的基础上,更为重要的是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热情、建立自信、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为学习《分子生物学》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善于归纳总结,系统地讲解有关知识

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内容丰富、知识点多、理论比较抽象,使其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要想在有限的学时内更加全面而深入地让学生掌握并理解本课程的内容。我们要学会整理、归纳,使课本上相关的一些分散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提炼出知识点。如在DNA的复制中有两个关键概念,DNA的半保留复制强调的是对DNA复制后结果的归纳,DNA的半不连续复制着重点在于对DNA复制过程的总结。抽象的知识记忆起来确实存在一定难度,这也是以往学生反映最多的问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采用总结规律性教学的方式将其具体而直观表现出来,使学生能更迅速、更准确记忆。例如,限制性内切酶Ⅱ识别回文序列,可用“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来解释什么是回文序列,即正读和反读其序列均一样。建议学生学习时结合课程内容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切记不可死记硬背,在理解的基础上要善于总结,重点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实现教学内容的直观化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可以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又可以寓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智力开发于生动活泼的形象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同时又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例如,RNA的剪切加工过程,教师用很大力气介绍每一加工过程,学生仍是一头雾水,而我们通过一个“RNA的剪切加工”视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细胞中,RNA合成后5’帽子和3’尾巴是怎样被加上,然后进一步剪切内含子,连接外显子的过程,学生观看以后,顿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四、注重学科进展,强调其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只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但其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已成为自然科学领域发展最快、最引人注目的学科之一。《分子生物学》作为多门学科之间的桥梁,对与其关系比较密切的生物化学、细胞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等领域都产生深刻影响。《分子生物学》的理论意义在于:生命活动的根本规律在生物体中都是统一的。分子遗传学的中心法则和遗传密码,除个别例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都是通用的。学生学习《分子生物学》的最终目的是为其理解和掌握农业生产中相关知识服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与生产实践知识联系起来。比如:小麦是我国第二大主要作物,其产量与品质直接关系国计民生。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制约小麦产量的环境因素更加复杂。小麦抗旱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将为解决环境因素问题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目前已得到了玉米、水稻、胡萝卜、烟草等二十九种重要农作物的抗病毒、抗虫、抗除草剂、营养品质大幅度提高的转基因植株。在诸多的农业增产措施中,采用转基因技术进行作物蔬菜水果良种繁育的方法占到30%~40%。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不仅采用基因工程的技术获得新的植物良种和实现粮食作物的固氮;而且有可能在掌握光合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使整个农业生产的面貌发生根本改变。

五、强化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注重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

《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可利用学校提供的校园网络资源,结合教材预习实验内容并提出问题,教师集体解答后指导学生做实验。这种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学生们在做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时,我们要求学生提前总结PCR反应体系的配制、PCR扩增程序的设置以及琼脂糖凝胶的配制,学生们在实验室上实验课时直接操作,教师及时指导学生们在操作时出现的错误和不当处。理论与实验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实验操作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以适应21世纪社会对高层次农学人才的需要。

总之,在《分子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将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充实自己的知识,与时俱进,探索新教学改革方式,完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学好农学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他们成为新一代农业领域的佼佼者!

参考文献:

[1]蔡春尔,沈伟荣,何培民.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实践与展望[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2):150-152.

[2]张学军,王锁萍.全面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1):4-6.

[3]江海洋,江腾.朱苏文.高等农业院校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023-1024.

[4]王荣,刘勇,姜双林.高等师范院校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生物学杂志,2012,29(1):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