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本笔记范文
时间:2024-03-14 17:15: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英语课本笔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使学生能够听懂、会说、会读、和会拼写单词when, as, present, wait, VCD
2.能听懂、会说和会读日常交际用语What date is it today? It’s…What would you like as a birthday present? I’d like …
3.使学生能够运用本节课的重要句型进行对话,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正确掌握本课交际用语并能够比较流畅地
对话。
2.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和英语文化教育。
教学过程:
Step 1. Sing a song
《Happy birthday to you》
【设计理念】
运用学生们熟知的旋律,活跃了气氛,而且为新授内容做了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导学生将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学生迅速地进入角色,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Step 2. Free talk
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 lessons do you have in the morning?
What date is it today?
【设计理念】
我不仅仅采用师生问答,还采用了生生问答、小组问答等多种形式,不但训练学生听说能力,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活跃了气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Step 3. New lesson
词汇、句型
(1)What date is it today? 训练学生正确朗读并了解单词date(日期)并在此回答:It’s the …of September.
教师表示出惊叹The …of September? Oh, my birthday is coming.引出单词birthday.
(2)When’s my birthday? Guess?由于学生对于这一句型还不是非常了解,所以在这儿我给出两个选择,减低学生表达的难度。
A.It’s on the seventeenth of September.
B. It’s on the eighteenth of September.
(板书句型When ’s my /your birthday? It’s on the …)
(3)Yes, my birthday is on the eighteenth of September. I’ll have a birthday party. 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引导学生回答:Sure./OK/All right.
(4)Hello… What would you like as a birthday present? (板书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as a birthday present? I’d like …)通过上面的学习,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回答。
【设计理念】
采用任务导入,用一系列连珠炮似的小问题,环环紧扣,步步紧逼,深化教学,让学生在边听、边思、边说中不断获求新知。在轻松平等、互动交流中,既使学生全神贯注地进行了听说训练,又达到了拓展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升华主题的目的,同时还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和思想教育。
Step 4. Practice and consolidation
1.学生自编小歌谣进行新句型的操练。(学生用《两只老虎》的旋律操练句型)
A: Hello, xxx. Hello, xxx.
When’s your birthday? When’s your birthday?
B: It’s on the … It’s on the …
Do you know? Do you know?
A: Hello, xxx. Hello, xxx.
What would you like as a present?
B: I’d like… I’d like…
Do you know? Do you know?
【设计理念】
童谣是小学英语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它既能激发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又能让他们掌握所学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板书设计
Unit2 Ben’s birthday
What date (日期)is it today? It’s…
When’s(何时)your birthday(生日)? It’s on …
篇2
[关键词]大学英语 听说课教学 重要性 现状 新策略
[作者简介]李雪(1980- ),女,新疆乌鲁木齐人,西北政法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教学。(陕西 西安 710122)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5-0156-02
一、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一名优秀的人才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外,还有必要精通英语语言技能,这样才能应对竞争更加激烈、交往日趋频繁的国际环境。因此,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中,大学英语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004年,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同时,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相应地进行了改革,将听力理解部分的题量和比例由原来的20%提高到35%,其中,听力对话占15%,听力短文占20%。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各高校日益重视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听是语言交际中最基本的形式,也是语言学习过程中最初的感知环节。听和读是信息输入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才能实现信息的加工、整理并最终转化为说和写的输出过程。所以,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提高听的能力是首要的,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听说课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基础作用。
二、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听力水平参差不齐,整体较差
自2005年起,普通高校招生对考生外语听力测试不再做全国统一要求,因此高中英语教学不太重视甚至忽视了英语听力教学,导致学生在中学阶段缺少听力训练,进入大学后一时难以弥补,使大学英语教师在给新生授课过程中,明显感觉大多数学生读写能力较好,语法知识较扎实,词汇量较大,但却是“聋哑英语”。这一现状长期困扰着许多大学英语教师。
(二)听说课课时少,教学方法单一
全国高校中大学英语课程周学时分配基本上是“4+2”“3+2”和“3+2+X”三种形式,总体来说,大学英语听说课时较少。以西北政法大学为例,大学英语每学期总课时为85节,其中听力课时34节,一周2节。使用的教材是《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每册十六个单元,加两个测试,按照两课时一单元标准,刚好完成教学任务。然而,每个单元中涉及的内容较多,在两课时内完成所有听说的内容,教学难度较大,教学过程过粗、过快,无从谈及扩展教学内容或使用其他教学手段。传统听说课教学的一般模式为“分析题目”—“听材料”—“对答案”,教师分析材料,放录音,讲解答案,若是学生没有听懂,教师会将听力材料再读一遍。整个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无法发挥积极性、主动性,长此以往,就会对听力课程产生厌烦、抵触心理,缺课旷课,进而影响教师教学的情绪和水平,形成恶性循环。
(三)教学考核方式简单、陈旧
在大多数高校中,大学英语听说课的考核受综合英语的影响而忽略其重要性。由于听说课不单独列为一门考试,只占大学英语期末考试总成绩的20%~35%,因而考核方式过于简单,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总成绩组成,且大多是由综合英语教师评定,造成学生对听力课程和听力教师的不重视。
三、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新策略
(一)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学习兴趣一旦形成,学生便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变“要你学”为“我要学”,积极地听、练英语,从而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充分发挥人格魅力,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内容,具体而言有两个方面:一是听和说结合。听和说是外语学习的两个重要部分,不可分割,互相促进。要变“听力课堂”为“听说课堂”,以对话、表演、讨论、辩论等方式,开展与课文单元主题相关的练习,开口说英语不仅能促进听力的提高,也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如单元主题为“Dreams and Ambitions”,可以让学生两人一组对话,谈谈各自的梦想,或4~6人一组讨论或辩论“梦想和努力对于成功而言哪个更重要?”。这样学生有了参与感,教师成为引导者。讨论的内容又紧扣听力文章,降低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难度。二是为活跃课堂气氛,除了选择课本的重要内容外,还可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如英文歌曲,选用一些英文电台的节目,尤其推荐截取英文电影片段。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十分强调语境化教学,通过具体的语境,使学生联想到具体的语言,有助于他们正确全面地掌握语言知识,促进灵活使用语言的能力。英文原版电影所提供的语言信息丰富,电影源于生活,其本身就是对人类生活的再现与模拟加工,可以使学生不自觉地置身于影片构设的语言环境中,重复影片中人物的语言,模仿说话人的语气。
(二)巩固听力基础, 传授听力技巧
1.强化语音基础。语音是理解和表达的基础,只有发音准确,语调得体,才能让人理解听到的内容,让自己表达的内容被别人接受。单项训练清辅音、浊辅音、连读音、强读、弱读、美英英语发音主要区别音等,在此基础上,大声跟读,模仿,最短以一个学期为主要练习期。建议听说课教学长期坚持语音强化训练,通常训练时间控制在每次课程开始前10~15分钟。笔者多年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练习一学期后,听力辨别力和发音的准确度都有很大提高。
2.加强文化背景的学习和每周要闻的介绍。听者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和语用学知识与听者的语言方面的知识同样重要。学生听力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是缺少对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了解,对本国和全球其他地区热点问题和每日新闻关注太少,对于涉及历史、地理、政治、宗教和习俗等方面的语言文化背景的听力内容理解较困难。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第一册第九单元“Going on Vacation”,听力内容中涉及泰国一些地名、食物等,若不在练习前讲解泰国的背景知识,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就会感到模糊,甚至理解困难。另外,每次听力课时,教师应花费5~10分钟,和学生一起讨论一周国内、国际热点新闻,一方面调动学生阅读报刊、上网搜集新闻的主动性,扩展知识面;另一方面通过长时间训练,可以储备大量真实有用的背景知识。
3.笔记符号和短时记忆训练。笔记符号在口译教学和实践中是重要的基础技巧,对辅助记忆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四、六级考试中的“Compound Dictation”部分是大部分学生的难点,尤其是后三句长句的原文再现。因此,在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中,可以借鉴口译教学中一些简单的笔记符号,如数学符号“>”表示more than,bigger than,“ ”表示because,so;缩略词“govt”表示government;拉丁字母“π”表示politics,political 或policy。让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符号并加以运用,会对记笔记和听写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心理学原理,“人类记忆是大脑对经历过的事情的翻译”,记忆一般分为三种: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短时记忆是整个听力理解和信息处理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尤其对于大学英语听力练习和测试。所以,建议每次授课过程中配合笔记符号,以课文中重点语句为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实践证明,坚持反复的练习能加快学生记笔记的速度,延长学生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提高“Compound Dictation”部分的得分率。
4.预测内容,把握出题点。著名教学法专家王士元曾说:“理解语言过程是一种猜测,估计,预想,想象的积极相互作用的过程。”预测是提前获取信息的一种技巧,包括听觉和视觉的预测。在听力学习中,根据已设计题目中的关键词和信息的组合,积极预测文章所要探讨的话题,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尽快进入状态,调动大脑积极参与听力过程,提高听力理解水平。平时练习中,要训练学生对各种信号词和短语(如but, because, therefore, etc.)产生条件反射,对重读、停顿、语音语调变化的地方加以注意,因为这些点前后往往是大学英语听力练习尤其是考试的出题点。
(三)自主学习和网络课堂
学习环境是外语学习十分关键的条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创造模拟的语言环境,而一旦出了课堂,受外界语言环境的制约及母语的干扰,学生如果不常练听说,就很难将自己所学的语言基本知识变成自觉的技能并加以运用,因此听说课教学不能拘泥于时间有限的课堂时间。教师应帮助学生制定因人而异的可行性强的课外自修计划,鼓励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英语角、英语讲座、英语沙龙、英语演讲比赛、英文歌曲大赛、收听学校电台每日播放的英文节目等,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训练听力技能。
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使用互联网,教师和学生可以互通信息,交流思想,共同探讨与提高。可以建立专门的大学英语学习网站,将大学英语的日常教学活动与学生的英语学习相结合,从而实现教学信息实时与教学资源整合共享;还可以开设英语学习在线答疑专栏,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广泛参与,以BBS的形式进行话题讨论,解疑答惑,从而实现教学讨论结合、课内课外结合。在网站上可以建立丰富的链接功能,使学生能动态了解并获取有关英语学习及研究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教师也可以建立自己的教学平台,每天或每周在平台上共享一些适合学生的听力资料、英语短片、优美英文歌曲、电台英文节目或影视作品等。
(四)考核评价
综合上述各种新策略,笔者认为大学英语听力考核不应简单以一份试卷来评定学生表现的好坏,而要通过系统的、综合的方法给学生打分,具体细节可以参考考核量化表,见下表。
听说课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只要真正将上述几点新策略落到实处,大学听说课教学现状一定会得以改变,增强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听力整体水平,逐步达到大纲指出的三阶段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车文博.心理学原理[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篇3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听力教学 听说能力 本科生
如何提高英语听说能力一直是中国英语学习者最头痛的问题,在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下,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听力分数比例也由原来的20%提高到了35%。但是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听力课时比例平均只有每周1~2节。因此,在这有限的课时内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成为讲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近几年对非英语专业(医学专业)学生的听力教学经历,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和教学模式阐述一些个人见解。
一、大学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模式的羁绊
在传统的听力教学中,一直采用“打开课本――讲解生词――播放录音――回答问题”这一固有模式,整个流程缺少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只是单纯地向学生灌输听力材料,认为学生在接触过大量的听力材料后,就会自然获得听力方面的技能,不关注学生听力能力的培养,这种单调的听力教学模式,使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2.“听不懂,不敢说”的情形屡见不鲜
高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由于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个体差异等原因,每个学生的英语水平各不相同。在大学以前的英语学习阶段中,大部分学生很少甚至从来没有在课堂上用英语回答过问题,也没有用英语和老师、同学交流过,特别是中低学习程度的学生,上课害怕被老师提问到,害怕回答问题,被提问到时,不是紧张的说不出话,就是回答“不知道”,这种现象在非英语专业学生中更加常见。
3.听力不易反复和涉及面广的特点
听力不同于笔试,听力过程中,材料的信息稍纵即逝,不能像笔试材料那样随时可以回头重新阅读,所以要求学生在听材料的时候,要做到用心听,动脑分析,动手标记要点。听力材料的内容可能涉及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包括日常对话、生活谚语和新闻报道等这些不容易被学习者所熟知的事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讲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一些关于英语国家的人文地理及风土人情的介绍。
4.学生语音和词汇知识匮乏
通过这些年的教学经历,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英语语音和词汇方面掌握的很不好,辨音能力较差。在英语听力中,存在很多失爆、连读和弱读等情形,学生因此产生的诸如拼写错误、少写漏写单词、产生歧义等情况时有发生。而且,音标掌握不好也是学生不愿意开口说英语的原因之一。对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学生进行音标的专门训练。
二、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方案
1.兴趣是教学首要问题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兴趣是最重要的条件,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听力是一门枯燥无味、难度大、没有技巧性的学科。长久的学习却不见水平提高,会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听力课变成负担。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让你的学生对你这位老师有第一好感,学生要从心理上认同你;其次要提高自己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文化知识,而且要有渊博的其他相关的知识;第三是讲课语言要生动、形象,在上课前可以让学生先听个英文故事或英文歌曲,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帮助学生消除紧张的心理,提高学习的兴趣。
2.制定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一般为四个学期,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听力障碍,必须制定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针对四个学期的教学,每个学期都制定不同的教学重心,从最基本的语音方面着手,进而加强学生对语速把握能力的提高,教会学生如何对听力信息进行处理和筛选,并抓住要点猜测大意同时快速记录。正确的学习方法会对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学模式的转变
听力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针对学生选择质量比较高的文章去精听,而不再是量的累积。在听力训练开始前,讲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语音知识和相关材料背景的讲解,针对材料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此时学生注意力集中,思想活跃,再授以正确的听力方法:学会预测,抓住关键词,笔记关键信息。听力完成后,针对回答错误或有歧义的部分让学生再听一次。正确的教学模式不但有助于创造融洽的学习环境,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及社会文化背景知识
听力材料内容往往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等各个领域,听力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一样,学生词汇量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听力质量。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讲师要有目标地介绍西方国家与我国的文化背景差异,同时多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多方面接触和了解西方文化。
三、大学英语听力测试模式
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测试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按照英语四级和六级的题型测试,既能达到测试的目的,又能针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考试训练。在加强专项听力能力测试的同时,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把握时间,提前了解问题;注意扑捉关键词;善于跨越疑难点;学会记笔记,做到眼耳手并用。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讲师和学生之间应该经常交流,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一样,讲师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才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让每一位同学都可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听力能力上都得到长足的发展。
四、总结
听力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不但要对学生进行语音和词汇的专门训练,也要有目标地进行听力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多听多看英语广播和英语报纸等,都有助于提高学生听力能力。只有通过讲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可以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6-7.
[2]朱忠焰.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与方法初探[J].外语界.2000,2.
[3]Rubin,J.A review of second language listening compmhensionresearch[J].Modem Language Journal,1994.
[4]王瑞昀,梅德明.听力理解的认知与听力课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4,(1).
篇4
教学改革学术英语分科英语一、现状
最近几年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呼声连绵不断,外语教学也引发许多的争议,原因何在?大学英语作为一门课程,课程的内容是和国家需求、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紧密相关的。用人单位需要毕业生可以通过英语了解行业的最新趋势,可以与外籍同事和领导讨论工作。想要在国内继续深造的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词汇,阅读专业文献,撰写专业论文,在国际型专业会议上发言。出国留学的学生需要通过出国的一系列考试,在国外可以听懂专业课程,可以提问发言,完成作业。而现在英语教学的现状却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在高中阶段已经达到自学标准,原来需要两个学年的大学英语学习才能通过四级考试的学生,现在只需一个学年,甚至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就够了。而且,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基础英语教学时间过长,大学英语一直不提出打语言基础的目的,不提出使用英语的具体目标,学生越学越迷茫,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都在为打基础而打基础,结果,大学英语沦为一个只为应付考试的一门课程。当前英语教材选材、英语课侧重于人文方面(尤其是社会科学),学生在英语课上学习的语言和知识过于狭窄,并没有为学生将来对英语学习的要求提供语言基础。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
二、改革的方向与定位
2001年教育部颁发文件,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一年后,教育部又制订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明确规定A级标准学校专业双语教学的开设门数应不低于8%。根据这两个文件,许多高校都开设了专业英语和双语专业课课程。两者的区别在于专业英语的内容本身取之于双语课程教材,即课文选取专业教材,只是后者比前者更专一点,或更系统一点。一定要说区别的话,那就是目的和教法上有所不同,专业英语更注重语言,从专业词汇、句子结构和篇章特点上分析:而双语课程则主要是内容和知识的掌握上。但是内容的理解,知识的掌握是不能不以词汇、句子和篇章为基础的。
但无论是专业英语还是双语课程都对学生的专业词汇量、句型、文体等要求很高,学生在经过两年的基础英语学习后,所学到的英语知识并不能满足他们学习专业英语的需要。所以现在的局面是基础英语的教学本应该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的,但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学生想要为专业英语或双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但却没有从大学英语课上获得。
对于开设双语和专业英语课程的学生来说,他们感觉从基础英语一下子进入以专业知识为教学重点的全英语课程,往往无所适从。他们反映有三大问题:一是不习惯全英授课,听课抓不住要点。二是原版教材和文献阅读太慢,专业方面的词汇量不够,句子和语篇结构不熟悉。三是期末考试的思考题用英文回答,尤其是英语小论文有困难。因此他们呼叮在上这种全英语课程前最好有一门过渡性的课程让他们学习如何用英语学习专业课程的技能。
三、具体的措施与策略
根据学生们的呼吁,我们觉得改革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个是以蔡基刚老师为代表,倡导学术英语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一个是基于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的分科英语。具体说来,学术英语主要是训练学生在专业课程中回答问题或做作业所需要的组织材料的写作能力,鉴别和防学术剽窃的能力,引用资料为自己观点论述的能力,运用适合学术文体的结构和词汇的能力,学术阅读和记笔记的能力,学术小组的讨论能力,做演示和陈述的能力,有效听学术讲座的能力,开展项目和分析案例的能力,区别事实和观点的学术批评能力和符合学术规范的能力,等等。所以,在知识的输入和输出方面,学术英语可以为双语专业课的学习提供英语语言篇章结构和逻辑思维训练方面的过渡和准备。
同时,分科英语是以内容为导向的,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即通过学习和学生专业大背景相关的知识和内容来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和工作的能力,目的清晰,体现了学习英语的工具性质。学生学习专业英语和双语课程是需要语言基础的,我认为这里的语言基础应该是一些基础学科方面的语言基础,例如初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比如生物化学专业可以学习数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基础英文知识)。学生应该掌握了这些方面的语言基础才可以更好地学习专业英语和专业知识。虽然我国的一些中小学在这些科目上也开设了一些双语课程,但由于师资和升学的压力,效果并不明显。而在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双语课程和专业英语之前,学生对这些基础学科的英语表达都不知道,可以想象学生之后学习的难度和压力有多大。如果只是在课本内容方面选取几篇与其专业相关的几篇大文大理或科普类文章并不能解决学生在学习双语专业课方面的词汇量和表达方式的要求,而且内容方面也不够系统化,学生通过英语获得的知识还是碎片化的。这些内容虽然在抛开语言层面的知识面上学生都已掌握,但对于语言表达方面却是知之甚少的,所以同样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大学英语教师掌握理科的专业英语非常困难,即使是最简单的专业科普类文章,由于缺少相关专业知识,备课量也很大。但这些基础学科方面的语言和知识比双语专业课程的知识要简单,同时也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起到桥梁的过度作用。而且现代自然科学大部分起源于西方,这些知识通过英语获得更加直观,简单,便于学生理解和消化更难的专业知识。
我们可以把这两者相结合,以基础学科英语为内容,体现学术英语的表现形式,为学生的专业英语和双语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学术英语还是专业英语[J].外语教学,2010,(11).
篇5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 大学英语四级 教学反思 教学改革
根据教育部2007年7月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性质的定义,“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此外,还明确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然而,就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来看,不少大学生表示,从小学到大学,苦读十多年英语,可是真正到需要用时,依然是只会看不会说。这种“哑巴英语”的现象一直都是当代大学英语面临的难题。所以,本文主要是根据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并适当结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的变化和知识技能的转移,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作出反思,并相应地提出一些创新性的改革建议。
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虽然近年来,在我国很多高校掀起了一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浪潮,并且一直在强调教学理念革新和教学方法创新问题,但是,纵观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不难发现,很多高校仍然在沿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与学的成果必然不高。
1.教师依然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大学英语教育虽然没有了高中英语教育迫于高考的压力,但是从教学模式来看,基本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无异。教师依然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W形式单一,教师只是程序化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仍然像高中时期一样,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课上忙于记笔记,课后忙着背单词,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不强,与教师的互动性较低。
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知识的创新来满足课堂教学革新的需要。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学英语教师在科研方面和教学创新方面并不是太理想。由于不同于中学英语教师,大学英语教师没有了应试教育的压力,所以他们惰性地选择沿用传统教学的方法,缺乏这种教学创新的精神。尽管有些高校将英语四级的通过率作为对英语教师考核的标准,激发了部分教师改革教学的动力,但是,仍然有很多英语老师认为这种教学改革和创新并不会给英语教学带来太大的变化。甚至有些教师,在意识到大学课堂教育存在的问题之后,作出了相应的改变,但是由于收效甚微,导致了很多教师最终放弃了这种革新与尝试,宁愿选择传统的教学方式,固步不前。
2.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主体性和主动性不高。大学英语课堂教与学的成果不高,不仅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还在于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主动性不高。根据笔者在其所在的高校学生中进行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在大学英语的学习上,无论是从兴趣程度上来看,还是从学习目的上来看,都显示出较低的数据。大部分接受调查的学生认为,大学英语课堂跟高中英语课堂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别,上课方式没变,形式单一,死板,灌输式的教学,对于这样的教学课堂,学生很难产生兴趣。很多学生表示,因为大学英语属于基础必修课程,需要参加考试才能拿到相应的学分,所以觉得学学英语完全是应付考试,拿学分,并认为大学英语还是跟高中英语一样,属于“打基础”,对于以后在社会和工作中的应用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并不具备实用性。因此,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出较低的积极性,与教师的互动性不强,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
3.大学英语教材偏向基础性,实用性不强。大部分高校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都是专家根据教学大纲撰写,虽然这些教材在教学内容研究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一直在不断地改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笔者曾就自己所在高校使用的教材对学生进行调查,很多学生表示,虽然课本的内容的布局更多样化,课文的内容篇幅和内容深度较之高中有所深入,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更偏向于基础性的语法和词汇,缺乏实用性和专业性。对于目前使用的教材,大部分学生都表现出较低的满意度,他们认为大学英语的教材应该跟高中英语教材有所区别,更应该跟专业想结合,应该符合学习者的需求。
4.课堂多媒体教学使用机械化。现在大部分高校课堂教学要求使用多媒体,要求教师课前要准备好课件。虽然多媒体的使用对于英语教学来说有一定的帮助,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对于多媒体的使用呈现出一种机械化的趋势,无非是将所有的教学内容呈现在课件上,上课的时候只是点点鼠标,翻翻页面,而学生上课只是从以前听的状态转变到了一种看的状态,并没有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且有些教师整堂课盯着电脑授课,几乎与学生无任何交流,这让很多学生认为多媒体的使用并没有很好的改善英语课堂的气氛,更有甚者认为,因为多媒体的使用,英语教师上课仅仅只是播放课件,与学生互动较少,还不如高中教师。
根据以上的几点,我们不难看出,大学英语教学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局面。无论是从大学英语教师自身来看,还是从学生学习的态度和使用的教材来看,目前的大学英语与高中英语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大学英语对自身的英语学习并没有太大的帮助,甚至认为有些大学英语教师没有高中英语教师授课详细,具体,因此,很多学生对于大学英语的学习兴趣缺缺,表现出一种应付考试的态度。
二、大学英语四、六级题型的变化
自2013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题型较之以前就发生了变化,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都做出了局部调整。
1.听力理解。以前的四级听力理解包括听力对话和听力理解两大部分,其中听力对话包括短对话跟长对话,听力理解包括短文理解和复合式听写,2013年12月的题型变化中,在短文的长度和难度不变的前提下,原复合式听写中的单词和句子听写改成了单词和词组听写,要求考生在听懂短文的基础上,填写原文空缺的单词和词组。2016年,听力理解题型再次发生改革。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下社会对大学生英语听力能力需求的变化,进一步提高听力测试的效度,四级听力取消了之前的8个短对话以及短文听写,并新增了3段新闻短篇听力。
2.阅读理解。以前的阅读理解包括仔细阅读理解和快速阅读理解,其中仔细阅读理解包括篇章阅读理解(多项选
择)和篇章词汇理解(选词填空),快速阅读理解则是是非判断题。而在2013年12月的四级中,原快速阅读理解调整为长篇阅读理解,篇章长度和难度不变。篇章后附有10个句子,每句一题。每句所含的信息出自篇章的某一段落,要求考生找出与每句所含信息相匹配的段落。有的段落可能对应两题,有的段落可能不τθ魏我惶狻
3.完形填空。在2013年12月的四级中,我们可以发现完形填空已经被取消,在之前的四级考试中,完形填空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以及对词汇,语法和句式的掌握。但是从历年的考试得分情况来看,考生在整份试卷中该部分失分较多,所以该项目的取消可以说是利大于弊。
4.翻译。翻译部分由原来的填空式句子翻译改成了段落的汉译英。以前的翻译主要是特定语法和词汇的考查,而现在的翻译转向了段落中基本词汇、语法、逻辑考查,要求学生有更强的文章理解能力,翻译的内容涉及了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等,考查的知识点会较之以前更加的全面,这对于英语综合能力的运用也是一个很好的实践。
综上所述,我们不能看出,这次四级题型的改革不仅是为了改变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方法,对于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也是一种挑战,不仅让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过程和语言实际运用之间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让教师对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作出了反思,并进行创新性的变革。
三、针对考试新题型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反思和建议
在以前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的主要是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听说能力,但是,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发生转变之后,我们不难看出,新的题型注重了知识技能的转移,这就让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显现出很多的不足之处,我们应当针对这些不足做出反思,才能使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别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更具实用性和专业性。
1.改变单一的,程序化的课堂教学模式。针对四级题型的改变,我们可以看出,相对于传统的大学英语四级,新的题型不再把重点放在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例如词汇和语法,而是更加注重学生对于篇章段落的理解和把握,这就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应在此基础上具备一定的语言分析能力。所以,在教学模式上,教师在课堂上就不能够只是关注词汇和语法知识的传输,不能再像传统课堂那样以教师为中心,单纯地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应该在兼顾听说能力培养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读写译能力为主。尤其是像笔者所在的这种以计算机专业为主的院校,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学生的听说能力不仅可在课堂中通过教师来进行训练,也可由学生自己通过计算机自主学习来培养,这不仅能够改变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还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另外,在教学内容上,课堂教学不能够只是单一的讲授词汇和语法,根据四级题型的改革,教师应该多注重读写译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应该加强一些阅读和翻译训练,阅读方面,不仅要加大学生的阅读量,还应加深阅读的难度;在翻译方面,由于目前大部分学生的翻译基础较差,翻译能力较低,所以不可能急于求成,教师应该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多让学生做一些句式的翻译,然后再慢慢地练习一些知识点相对集中的段落篇章翻译,以此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2.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由于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大部分学生已经形成了一种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主体性不高,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根据四级题型的变革,我们可以看出,新题型更加注重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注重语言知识的传输,忽视了学生主体理解、分析和运用的能力。
针对四级新题型,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讲授课文的时候,不能够只停留在词汇问题和快速阅读的层面,要让学生自己深入地分析和把握课文的思想和结构。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将一些基础的词汇学习和句式运用等内容交给学生来自主学习,然后适时地进行答疑和讲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四、总结
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关系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找到符合大学生需求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高校英语教师应该认识到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进行反思并结合实际需求来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此来提高大学英语教与学的成果。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不断完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使之能够更加符合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严菊环.外语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J].科技信息,2007,(19):182-183.
[2]陆云.大学英语教与学现状的思考[J].广西高教研究,2002, (2):66-67.
篇6
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优势不足一、引言
大学英语是大学教育中的公共必修课,一直以来都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往往会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不利于教学。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多媒体也逐渐进入各高校的大学英语课堂,多媒体教学就是利用计算机,投影仪及相关的办公软件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信息融为一体,将一系列抽象的教学过程通过音频、视频等方式直观的展现给学生,充分的创立学习情境,节约教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辅助教学的方法。多媒体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充分发挥其优势,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但它也存在一些弊端。因此,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时更应扬长避短,使多媒体更好的为大学英语服务。
二、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有力的源动力之一,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才会愉快地接受它,学习它,即使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也会努力克服。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兴趣,使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产生更强烈的参与意识,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开放的活动环境。
2.巧妙运用多媒体资源,优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提高授课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可使用一些音频、视频、图片等资源相结合,达到学习材料形象、生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效果显著,也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起到了引导、刺激的作用。运用多媒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有助于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能为学生提供最佳的英语学习情境,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难以表达出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多媒体教学中的过程再现等操作,便可轻松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3.善于使用多媒体资源,增进师生互动,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让不同学生共同发展。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只能针对大多数中等水平的学生授课,无法兼顾到其他学生,但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进行语言交际训练,用英语培养训练思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将被动化为主动进行因材施教,既满足了优等生对知识的渴求,又帮助差生适当的学习、及时消化。
4.利用多媒体资源,教师可把预先设计好的教学课件放在多媒体教学网上,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自由选择相关内容进行学习、练习,从而测试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并可多次重复观看,不需再被动接受教师的说教,如遇到问题可通过网络与教师互动、交流。这种多媒体教学使每个学生掌握了自己力所能及的知识,也为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提高了教学的灵活性。
三、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不足
1.课件制作费时费力。在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备课已不同于传统的有参考书、备课本、笔就足够的单一形式。多媒体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领会教材精神,而且要制作课件;教师不仅要输入文字还要收集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图片或影视片段;不仅要将内容准确地讲授出来,还要通过电脑的视听效果表现出来。因此,教师熟悉内容只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环节,而熟悉电脑、掌握电脑的各项功能成为多媒体教学的重要前提,这就要求教师还要学习专业以外的电脑知识。
2.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角色退化。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将所讲内容全部制作成课件,借助课件进行讲解,有些教师上课时纯粹在读课件,有些教师甚至没有课件就没法讲课,在这种情况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自主化学习,就显得非常困难。因此,多媒体的不适当应用会使教师的角色退化,失去了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成为简单的演示者与被演示者之间的关系,把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都变为了人机交流,而忘了语言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及交流。
3.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复习和巩固。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过大的信息量,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不利于其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发展。使用多媒体教学不利于学生做笔记,屏幕上的东西稍纵即逝,学生根本来不及记下重点和他自己认为应该特别关注的地方。有的同学因为一味低头抄写笔记而影响了上课效果,老师的讲解也只能照顾到大多数,对于基础较差,反映较慢的学生就力不从心了,导致他们课堂上没有听懂,课后又没有复习的依据。
4.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多媒体教学受到设备、网络、电源、课件、教室等条件的制约,教师在演示课件时,只能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否则无法顺利操作,这就使得教师无法走入学生周围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原则
1.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多媒体教学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先进技术设备的教学,它不可能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互动、练习的关系。
2.明确多媒体教学的对象。针对学生英语水平分化严重的问题,多媒体教学可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法、练习和测试方法,这也是多媒体大有作为的一个方面,也是对传统教学的改革。
3.使用多媒体要适时、适度、适量进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抓住认知的时机,运用得适时、适度、适量,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有选择性的在部分教学环节使用多媒体,其他环节则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五、结语
实践证明,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越来越深入校园,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恰当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确实能给英语课堂教学带来质的飞跃。对多媒体教学既要充分发挥其优势,全面服务于教学,又要看清其弱点,合理适度的运用,真正发挥多媒体对大学英语教学辅助的现代性特点。
参考文献:
[1]戴庆棉.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
[2]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篇7
关键词: 英语课堂 教学 气氛 兴趣 创新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整个世界进入了高度信息化的时代。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和人才的激烈竞争,英语作为一种获取各种专业知识和信息的工具已显得十分重要,培养综合素质高、英语交际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迫切任务,因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如何搞活课堂教学气氛一直是热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探索和研究。
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分析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在大纲编写、教材编写及测试等方面成绩斐然。但是目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和教学形式与方法缺乏创新这两个方面最为突出。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没兴趣,学习态度不积极。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下面大部分的学生在机械地记笔记,还有一部分的学生则神游太虚或者昏昏欲睡。这种现象充分反映了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热情减退,学习兴趣不高。
(二)教学形式和方法缺乏创新
目前,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形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主,通常是教师讲,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这种教学形式在学习英语的初期对学生打好基础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进入大学阶段以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这时候的英语教学应该以指导学生英语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英语能力为主,而不能停留在基础学习的初级阶段了。同时,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到枯燥乏味,往往很快便失去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二、如何搞活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气氛
事实上,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和教学形式缺乏创新也是课堂气氛沉闷的两个主要因素,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创新教学形式与方法就是搞活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气氛的关键所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主要成分,它能驱使学生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因此要想让学生学好英语,首先要培养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要实现这一目标,可以从“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学习成功的体验”和“兼顾后进学生”等方面入手,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直接因素,学生往往会因为对教师的好恶而改变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和学习态度。那么,教师必须具备怎样的素养才能吸引学生呢?毫无疑问,亲切、事业心强、幽默感、思想开放等,都属于教师的人格魅力。但教师最为重要的个人魅力还是敬业精神和对学生真诚的关爱。实践证明,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觉得学习压力减小,从而更有信心地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加强个人素养,提高人格魅力。
2.学习成功的体验
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给他们成就感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调查表明,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因为“考试成绩不高”、“学习困难重重”等原因失去学习兴趣的学生不在少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不断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设定阶段性的学习目标,在学生达成目标后,可以对学生进行表扬或者适当的奖励,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在大学阶段,学生心理发展逐步成熟,对精神上的奖励更为重视,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对取得进步的学生进行口头表扬更能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进行表扬时,一般要以表扬好的为主,给其他学生以激励和示范,促使他们更加努力。表扬时要尽量进行纵向而不是横向对比,这样能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就感,从而对学习充满信心和产生兴趣。
3.兼顾后进生
后进生因为基础较差,往往对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反应不积极,这是课堂气氛沉闷的重要因素。如何充分了解后进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是搞活课堂气氛的重点所在。首先要对后进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后进生是指在智能品格的培养和获得方面遇到困难、造成障碍、仍未能达到基本要求成为合乎标准的学生。这样理解,前提是承认学生是在进步中,之所以后进,是进步受阻而非学生本身弊病或本性如此。这样的认识为我们从心态上去认识学生、评价学生、诱导转化、促进提高打下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后进学生的心理变化,选择和安排一些能够让后进生也能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如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在后进生取得进步时,要不吝表扬和鼓励,使后进生也能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只有使后进生也能对学习产生信心,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搞活课堂学习气氛。
(二)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
在传统上,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解课本知识为主,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甚至是惟一场所。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教学形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需要,所以我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1.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形式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
在现代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应该从教学的主导者、控制者转换为组织者、启发者。教师必须把自己放到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与学生沟通交流,把自己融入学生中去,在此过程中努力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当然,教师要尽力引导和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2.“因材施教”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因材施教”一直是教师的指导原则。教师必须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关注他们的兴趣、需求和愿望,然后结合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来安排课堂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采用民意调查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看法和意见,根据调查结果来组织与教学目标相关的教学活动。同时,在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中,因为种种原因,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参差不齐,这就更需要“因材施教”,在关注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时还要兼顾后进生的学习情况。
3.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语言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其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内容不能一成不变、照本宣科,而是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选择和使用教材以外的学习材料,及时更新课堂教学内容,使教学活动和内容多元化,跟上社会的进步。
搞活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气氛对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创新教学形式与方法有助于教学活动更好地开展,对整个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也有重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篇8
关键词: 英文电影;教学资源;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1-0225-02
0 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由此可见,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更重视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然而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笔者认为将集故事、音乐、语言与文化于一身的英文电影与英语课堂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好办法。恰当地运用英文电影作为英语课堂的辅助资料,不仅可以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改善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兴趣,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素材和地道的表达方式,营造了一个真实纯正的语言文化情境,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语言和西方文化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其实际应用用语言的能力。
1 巧用英文电影积累词汇
著名语言学家River认为,掌握足够的词汇是成功运用英语的关键。词汇能力直接影响到听、说、读、写、译综合应用能力。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往往停留在孤立地教单词、教词义的低效率的水平,教师对单词的讲解仅仅着眼于单词的字面意思,没有把单词放在一定的语言场景中进行教学。学生也主要通过机械地重复读写来记忆单词,常常感到英语单词难记易忘,无法牢固记忆和灵活运用。要改变这一局面,英语教师应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的环境,将词汇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场景移植到课堂上,把语言学习融入到生活化的情境中,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词汇的意义和用法,英文电影正可以达到这一目的。电影里角色对话中所使用的词汇因为有了具体的情节和背景,既可以使学生掌握词汇的正确用法,又能让学生形象化的记住词义。其实这与现在被很多英语学习专家们所偈导的“背单词一形象记忆法”有相通之处。根据记忆的生理机制,人们对图像和声音的记忆能力往往要高于对文字的记忆能力。电影中一个片段的深刻印象会帮助学生记住该片段所表达的含义。比如通过《阿甘正传》中的一句话“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学生牢固记住了leap的意义。又如《在西雅图夜未眠》中出现的“pyramid scheme”,很容易被误解为字面上“金字塔计划”的意思,通过电影中的具体情景学生不难理解其即我们通常说的"传销"。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这些都是我们在课本上很难接触到的东西,电影把这些词汇形象地表现出来,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轻松记住其意义与用法。
2 巧用英文电影提高听说能力
美国著名外语教学法专家WiIga. M. Rivers认为,在人类活动中,“听说读写”言语交际活动所占的比例不同,“听”占实际时间的45%,“说”占30%,“读”占11%,“写”占9%。可见听说在言语交际中的重要地位。听说能力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获得,英文电影融视、听、说于一体,将语言学习和语言实践联系起来,能刺激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理解和记忆语言信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语言,提高听说能力。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为了让英文电影在教学中真正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与所讲内容息息相关的电影片段,这样课堂教学才不会脱节。例如,笔者在教授《新目标英语》第二册第四单元Winning Interviews时,就选用了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Chris Gardner 面试的片段。笔者首先一句一句地将节选的台词播放给学生进行听写训练,待学生听写完毕之后,鼓励学生反复模仿人物的语音、语调、语速直至接近电影中的对白,反复操练直至背诵下来。学生在训练的整个过程中,听力和口语得到了较好的锻炼。观看完毕后,为了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还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比如:If you were the interviewer, would you give Chris this job? Why or why not? How to make a good impression at a job interview? 教师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他们讨论的结果,也可以让每组学生代表上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学生用英语集体讨论和分组讨论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口语,又提高了听力。
3 巧用英文电影巩固语法
加拿大著名语言教学专家H.H.Stem 曾指出“ Grammar teaching,positively looked at,helps learners to become skilled in recognizing,analyzing,and eventually mastering these elusive structural features which are all essential aspect of proficiency.”由此可见语法对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传统的语法教学都是一种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的纯记忆的教学模式,因此学生感到语法学习枯燥无味,学习兴趣不高,提高缓慢。利用英文电影教语法就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去感受和体验语法的运用,帮助学生理解语法难点,提高认知水平,巩固和掌握所学语法结构。例如,虚拟语气一直是学生在英语语法学习中较难掌握的内容,其形式多样,学生经常混淆不清。为了让学生掌握虚拟语气的结构,教师可以借助电影《2012》中美国总统决定放弃上方舟,与民同难后,与女儿道别时的片段进行教学设计,同时要求学生跟着对白默念,然后让学生找出对白中的虚拟语气的句子,分析构成方式及表达的意思。学生在电影片段提供的语境中不但理解了语法知识,而且提高了学习兴趣。
4 巧用英文电影增强文化意识
美国语言学家Robert Lado认为,学习一门外语的目标是从语言及文化方面理解它的意思及内涵。因此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单纯的从本国文化的层面去学习英语,而应该兼顾文化意识,真正从文化意识上去了解语言差异。但单凭教材输入和老师照本宣科的讲解只能让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表面,难以真正领悟和掌握。英文电影记录并蕴含了英语国家丰厚的语言知识和文化内涵,能更加直观、具体地向学生传递文化信息,促进他们对英语文化的了解。例如,可以通过观看《公主日记》学生可以了解到许多西方的传统礼仪,影片《感恩节盛宴》给学生展现了西方人过感恩节的文化习俗。在涉及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主题时,可以通过观看美国版的动画片《花木兰》让学生来挖掘其中包含的文化差异,启发学生思考其背后的文化内涵。通过观看英文电影,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文化现象有了清晰的认识,增强了文化意识。
总之,将英文电影引入教学,不仅给学生营造了一种真实的语言环境,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还提高了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只要教师对英文电影合理利用、精心设计,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
[2]万蕾,傅珏,张新军.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2006,5(6).
[3]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21.
篇9
关键词: 思辨能力 大学英语 课堂教学
随着英语教学的普及与深化,进入大学阶段的学生在英语技能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在词汇量的积累和语法的正确度方面逐年进步,但在口头表达和写作等语言输出方面仍然障碍重重、问题多多,表现为口语表达时无条理,重点不突出,逻辑混乱,不知所云;或者书面表达时围绕主题不能提出有力的论据,不能提出有逻辑的分论点句,论述言之无物、苍白无力;在阅读文章时缺乏分析和独立思考,综合归纳和演绎的能力较弱,无法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文章主题、立意等。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思维的表现,是思维表达的工具。语言体现的问题说明思维能力有问题。当前学界指出这种“因为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思考、辨析能力造成的现象为思辨缺席现象”[1]。“思辨的缺席直接影响人的创造力、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影响人的素质”[1]。
笔者认为,语言学习主要靠模仿和记忆及重复的练习,但学习语言的人不能仅仅成为复读机,还要有分析、推理、判断、评价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大学英语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不仅培养功底深厚、表达流畅的双语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会使用语言表达自己创见的人,即具有思辨能力的语言人才。
一、思辨能力的概念
思辨在英文里的对应词汇是critical thinking。其核心是“进行有意识的思考”并“作出有理据的判断”。“思辨的核心就是根据个人的知识结构进行独立思考,作出独立判断”[2]。根据文秋芳的思辨能力层次理论模型,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实际上是人的认知能力(cognitive skill)和情感特质(affective dispositions)的统一体,认知能力包括分析、推理、评价三项技能,情感特质包括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和坚毅五种性格特征[3]。“思辨能力具有建设性和创新性,它能使学生从更宽广的角度解释现象,对研究对象作出多维度的分析和判断,对问题提出更多的解决方案”[4]。
二、思辨缺席的原因
语言学习主要靠模仿和记忆及重复的练习,容易忽略分析、推理、判断、评价等能力的训练。因此,大学英语课堂上思辨能力的缺失,与我们的考试形式和教学模式不无关系。考试试题设计听力、阅读、翻译、写作等语言技能的考查,这从形式上客观诱导了学生和老师对语言水平的执著,忽略了综合素质的追求。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的教学目标主要放在培养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和技巧上。课堂教学重点仍然是字词的讲解、例句的模仿和翻译,也就是单纯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学生认为这部分技能对于自己应试更有用,埋头于句型的操练和单词的记忆中。以笔者的课堂教学为例,在讲解字词时,学生都自动记笔记,态度更认真,思想更集中。但在提及课文作者的布局谋篇、主题的深度,即文章所传达的思维深度、审美意义、社会价值时,学生态度明显轻慢很多,认为这些都是无实用性的内容。如果老师问一句话的言外之意或目的等,学生大多答不上来,或者一味地引用课文的原句,不加删减,不形成自己的语言和观点。有些学生知识面较狭窄,很少有独立见解,轻思考重知识的现象较普遍。“整个外语教学似乎越来越窄化,越来越知识化、越来越标准化、越来越考试化,学生心灵的丰富性也在这个过程中弱化了,对事物的那种好奇、敏感、探索未知的欲望也就退化,应该具备的思考能力也难以寻觅”[5]。
孔子早就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思辨能力需要后天有意识地培养。事实上,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思辨能力的培养目标互不违和,甚至是相互统一的。
三、大学英语教学和思辨能力的培养是互为要求、内在统一的
首先,大学英语课堂的课文精讲,仍然是以文章为基础的。在赏析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除了讲解词字、分析难句,站在篇章理解的高度,有意识地促进思辨能力的培养。“文学教育与思辨能力培养,两者相辅相成。思辨能力的提升,需要较广的人文知识面、扎实的人文知识结构和人文素养,为思辨提供思想的材料和思维的空间。而文学教育,无论是对作品主题、思想内涵和审美意蕴的挖掘,还是对人文形象、艺术手法的分析,又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6]。而思辨能力的提高又反过来深化学生对篇章的理解,强化其阅读理解的效果。大学英语课本中有许多文笔细腻优美又不乏哲学意义的好文,如《21世纪大学英语3》的“The Sense of Wonder”,议论的道理比较深刻抽象,但作者用了一些意向和形象的比喻辅助阐明一些概念。“The Titanic Puzzle”讲的是妇女是否和儿童一样享有优先权,却由学生熟悉的泰坦尼克号的故事讲起。课堂上教师不能只承担词、句的讲解,还应担起文学审美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多提语言知识之外的问题,引导学生不拘泥于语言的字面理解,探索作者语言背后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修辞审美和文化内涵。比如引导学生探索作者用了哪些有用的写作手法,同时能够找出这些手法的实例并分析其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作者采用了哪些技巧达到了哪种效果;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构思、组织全文结构的等。任何语篇都有作者所在文化思维逻辑的烙印,学习语篇、理解语篇,通过思考,学生在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基础上,通过接受或质疑作者的思路和论据这个互动的过程,逐步构建自己对文章独特的理解。思辨活动的发展能帮助更好地理解句子和篇章,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得出自己的结论,这种主动的独立的思考,才是真正的理解。
其次,精读课堂中理解字词句是锻炼思辨能力的一种形式。深刻的思想需要借助相对复杂的句式结构和词汇表达。在分析语言结构时,引导学生领会语言所传达的主题,一方面让学生领会到英语的精妙之处,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不再仅仅关注语言、语义,还要关注背后的思想。所以讲解句子时引导学生思考,而思考后又深化对句子结构词汇的理解,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以《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第二课“Why They Excel?”(这篇课文分析亚裔学生为什么能够在美国出类拔萃这一现象的原因)其中的句子为例。
And many Asian-Americans resent being labeled a“model minority,”feeling that this is reverse discrimination by white Americans―a contrast to the laws that excluded most Asian immigrants from the US until 1965,but prejudice nevertheless.
这个长句较难理解,结构复杂,糅合了分词短语作伴随状语、宾语从句、同位语,等等,又有文化背景,涉及1965年前美国对亚洲移民的法律态度。厘清了结构之后,紧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说美籍亚裔人认为被称作“模范的少数民族”其实仍是一种偏见?学生各抒己见,有的学生举出高晓松说的在澳大利亚的经历,当白人司机说自己绝不敢歧视有色人种时,已经无意识地以肤色区分阵营,这就是一种歧视。经过讨论,学生对于作者的主张就幡然领悟了。
第三,大学英语课程所用的教材中有很多好文立意深刻,值得学生们的深思。《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第七课Text A“Thinking:A Neglected Art”将美国教育体制中的许多问题归咎于忽略了思想这一人生而有之的能力。教师借机让学生反思是否同意作者这一观点,或者思考生活中有没有例子证明社会对思考有偏见,或者想想缺乏思考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Text B “How to teach your child to think”,趁热打铁教导我们如何帮助孩子学会思考,以面对一个高度竞争化的世界。第八课Text A“The Unwritten Rules”中,作者借用了生活中的几个事例论证其主题“生活中我们遵循着许多不成文的规定,而遵守不成文的规定正是构成文明的要素之一”。比如深夜里即使街道上无人无其他车辆,司机也会在红灯前停下来;体育比赛的观众会永远守规矩地坐在自己的看台上而不会因为情绪爆发冲到球场上。很明显,作者的论据都是最理想状态,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并非总是如此,每个学生都提到自己有过闯红灯的经历。这一社会现实为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审视个人的平时行为提供了素材。在批判性地接受作者观点的讨论中,学生完成了一次分析、辨析、综合的思辨过程。又如Text B“The Traffic Light: A Brainless Machine”描写的是作者与出租车司机争论有头脑的人是否需要不加判别一味服从红绿灯的安排,讲的就是挑战固有观念,通过人的分析、判断形成自己的结论的“思辨能力”。思辨能力并不是远离大学英语课堂的,恰恰是融入课文和课堂活动之中的,是英语课堂中内容和形式的每一部分,不可分离。
细看《21世纪大学英语》教材,我们会发现思辨能力的培养早已内含在精读课的教材编排之中。每篇课文后的配套练习第一题必定是Text Comprehension,有些是有关于修辞手法和句意理解的问题,但更多的是对原因、意义、作者态度等需要学生理解、思索、分析、综合的有助于思辨能力培养的问题。总之,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思辨是大学英语课堂上不可回避的内容之一。
第四,大学英语课堂各类活动是培养思辨能力的最佳途径。思辨能力的培养可以融合到听、说、读、写、译多种课堂活动中。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口语练习,多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这是训练学生思辨能力的主要活动形式之一。学生可以了解众家之长,弥补自己见解单一之不足。教师可以多提开放性的问题,甚至争议性的热点问题,让学生尽可能地形成自己的答案。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获取信息,并展开讨论甚至辩论。辩论是锻炼思辨能力非常好的活动,辩论中思想的交锋易于碰撞出新鲜的见解。通过辩证地思考和阐述,学生对自己的观点全面审视,对对方的观点质疑批判,提高综合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另外,辩论中学生必须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有利于树立严谨的思辨态度。口语练习中的角色扮演要求学生以不同的角色就一个话题进行解读,不同的角色从不同的立场产生不同的视角,大大提高学生综合看待事物的思辨能力。教师只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创新见解给予及时正面的反馈,就能营造自由想象、勇于表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体会到思辨是快乐的有创造的一种能力。
另外,大学英语课堂的快速阅读是训练学生思辨能力的一种有效活动。“阅读的任务不仅在于理解,还在于批判,并在批判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特有的认识。这与思辨的内涵可谓一脉相承”[7]。从阅读理解的本质看,读者在阅读任何材料时都会将其与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联系,将其归纳、概括、分析、判断,这些都是思辨能力的体现。王骏建议除了教会学生常见的理解性阅读策略,如略读、跳读和查读外,还要“在思辨的层面上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更多不同的策略。这些策略根据Silberstein(2002)的划分,包括识别预设信息(recognizing presupposition)、推导潜在含义(drawing inference)、区分事实与观点(distinguishing fact from opinion)、识别目标读者(recognizing an intended audience)、识别观点(recognizing a point of view)、对观点进行评估(evaluating a point of view)等。也就是自上而下的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意义构建的思辨性阅读策略”[7]。“在阅读过程中,读者运用思辨性阅读技巧来判断作者主张的合理性,所阅读内容的真实性,进而透彻理解文本”[8]。
笔者发现教学中可以充分使用自己所在学校采用的《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利用每个单元Text B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教材的编写体例就是Text B前介绍一种阅读策略,依托课文配套相关的阅读练习。这些策略包含思辨性阅读策略,将其融入课堂教学是非常有效的培养思辨能力的手段。仍以第二册第8单元Text B“The Traffic Light: A Brainless Machine”一课为例,此课前的阅读技巧就是区分事实与观点。在介绍事实和观点的概念并分别举例之后,从课文中选出7个句子,请学生加以思考,判别是事实还是观点。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快速阅读中结合练习鼓励学生多采用思辨性阅读技巧,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形成自己的创见。
四、结语
大学英语教育应该顺应潮流,结合教学实际,调整教学重点,逐步过渡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上。这样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才能改变应试的僵化,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思想开阔、富有创见的创新型语言人才。以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为清华大学2015级研究生新生作的一场“少年壮志不言愁”演讲中的几句话为总结,研究生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总结了三点:一是时间的付出,二是方法论的改变;三是建立批判性思维。“我希望大家能够问为什么,不要简单地接受一些习以为常的东西。你需要挑战过去,要有批判性思维”,这同样适用于大学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
[2]文秋芳.论外语专业研究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0).
[3]文秋芳,王建卿,赵彩然,刘艳萍,王海妹.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09(1).
[4]刘晓民.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J].外语界,2013(5).
[5]邹心胜.疏离与融合――外语教育内在价值的追寻与实现[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2).
[6]孙有中,等.创新英语专业测评体系,引领学生思辨能力发展[J].中国外语,2013(1).
篇10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的手段,能够充分的利用多媒体的立体教学特点,将传统的单纯的英语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容易让学生融入到教师创设的情景之中,并很好的理解英语的基本知识。利用所媒体教学技术,能够发挥其多姿多彩、声形并茂的立体教学作用,创新学生的接受手段,让他们能够听、说、读、写、思考全方面的发展,最大程度上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还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一、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缺乏语言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情感因素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要讲授的很多内容,都体现在多媒体的页面之上,而且,多媒体上展示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是经过教师精心组织的,这样,在课堂之上,教师往往会让学生自己看多媒体上的内容,而不是自己细致的讲解。这种完全跟随多媒体的教学形式进行课程安排的方式,教师很难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很难有面对面进行讲解的激情和活力,教师不能将自己的教学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课堂也就变得更加呆板和乏味,这对于学生的听讲是带来极大阻碍的[1]。
2、教师很难掌控学习进度
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与学生互动的传统形式已经被逐渐抛弃了,多媒体的课堂变成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多媒体为手段进行学习的课堂形式,教师很难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深入的了解,而且,单纯的利用多媒体的手段,教师很难真正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无法更好的因材施教。很多教师都是按照课件的内容来进行教学的,但是很多教师对计算机掌握的水平很是有限,无法很好的运用高科技的手段进行教学,这对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
3、多媒体教学中缺乏互动性
大学英语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教师的活动范围往往局限在计算机上,不只是活动受限,就算是目光也往往局限在眼前的计算机上,没有办法与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和互动。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一般都是站着或者是坐着讲课,不能在教室之中随意走动,无法与学生进行亲切的交流,课堂气氛也很难带动起来,这种情况下的课堂互动一般都是呆板无味的,而且,学生一旦对多媒体教学这一新型的方式的兴趣削减,就很难再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学习之中[2]。
4、课件很难满足教学需要
现阶段,教师进行课程的讲解时,都是根据事先准备好的课件按部就班的进行的,教师安全是按照课件的内容来组织教学。但是,当前课件软件的开发功能并不是很强,很多功能还没有开发出来,即便是开发出的功能,很多也是不成熟的,这就使得很多教学内容无法通过课件的形式展现出来,课件内容不能很好的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且,这种一边听讲,一边看着屏幕做笔记的形式,让学生本能的就很抵触,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1、多媒体的课件制作要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很多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注重形式的多样性和引人注目性,往往会运用一些具有华丽外表的课件,但是,课件最重要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内容,而不是形式上的引人注目,不可以片面的注意吸引学生感官的注意而忽视基本的教学内容。在进行课件的制作时,要注意选择与课本内容密切相关的文字、图片、材料、视频和音频,反对那些为了训练学生的英语听力而不加选择的播放电视电影片段的方式[3]。
比如说在训练学生的英语听力时,不要随便找出一段听力材料让学生进行听讲,而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英语听力的培训。比如说选择学生感兴趣,而又符合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听力材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2、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不要舍弃传统的教学手段
在当前的多媒体教学中,很多教师已经开始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注重运用多媒体手段的同时,更多的组织自己的语言进行教学,并且在教学活动中,更多的提问学生,询问学生的接受状态和理解能力,最大程度的避免学生与教学的脱离。要充分的将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解决多媒体教学乏味、枯燥的弊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和独特性。
3、在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教师教学活动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让他们能够更好的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英语,而不是只为了完成教师自己的教学任务。呆板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这就需要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模式,不要一味的低头摆弄课件,而是要不断的发挥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特长,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与学生积极地进行互动和交流,注重调整教学方式,运用自己的教学艺术,结合多媒体教学的手段,更好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大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说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中缺乏互动性,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很难掌握学习进度,英语课件的质量差强人意,教师自主修改起来有些困难,而且,这种利用多媒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难倾入情感因素,这些缺点,都是制约多媒体教学广泛运用的主要障碍,必须要改正这些缺点,让多媒体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1]赵艳.变被动为主动――浅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科技信息.2011.11(16):21-22.
[2]谷川.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点与精读课教学的目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1.07(1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