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内涵范文

时间:2024-03-14 17:10: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内涵

篇1

内容摘要: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确立生态文明新目标,这是党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实现科学发展道路上的重大新认识、新理念、新任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应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前提,着重从人们的思想观念、生产发展方式、政府的政策、法律制度等方面着手,重点抓好“三个体系”建设。

关键词: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观

十七大报告把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上升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这是党的生态观、文明观的升华。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厘清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重大意义、实践基础和现实路径等几个层面的问题。本文就这些基本而重要的问题展开探讨。

从生态文明运行轨迹把握其科学内涵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既有特殊的运行轨迹,同时又具有丰富的内涵。

从运行轨迹看,坚持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人为主体的生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协调发展,实现新一轮的“生态革命”,逆转人类生态与自然生态的退化趋势,恢复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际和代际之间的和谐协调,运行的是一条从对立型、征服型、污染型、破坏型向和睦型、协调型、恢复型、建设型演变的生态轨迹,贯穿的是能量转化、物质循环、信息控制和生态平衡的生态规律。从社会线形繁荣走向以人为核心的社会、经济和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立体繁荣;从高能耗、低产出、污染严重的工业文明,走向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和基本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陈寿朋在《生态文明建设论》中指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协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整个生态关系问题方面的积极成果,包括精神成果和物化成果,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实现人类自身的进步和改善,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另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是:保护生态环境是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把追求知识、智慧和环境质量看作是人生的目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化要求人与人关系的生态化;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念在强调自然的优先地位的同时,更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辩证关系,主张人对自然的依赖是永恒的、全面的,人类要与自然共同进化,协调发展。生态文明价值观强调人际公平、种际公平和代际公平。生态文明以实用节约为原则,谋求基本的生活需要,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既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也是一种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同时还是一种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

发展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并首次把这个概念写入了党代会报告。这一理论创新具有巨大实践意义,它把环境建设从技术层面和就事论事的操作层面,上升到党和国家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的高度,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情,代表了当今世界和国内发展的大势。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生态文明是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一个崭新的文明形态,它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十七大报告中生态文明的提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迎来一个新的建设。“四大文明”和谐协调统一发展,相互促进和制约,这样的文明体系才是完整而全面的体系。四大文明系统中,生态文明是基础和根本,有健康的生态文明,才有健康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非文明的物质、精神、政治等行为的过错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损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

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关系紧密。生态良好、生态平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一是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基础保障。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保障。而没有一个稳定和平衡的生态环境,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难以提供人际关系和谐的保障。二是为和谐社会提供资源支撑。没有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就无从谈起,没有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发展就失去推动力。三是为和谐社会发展创造稳定的条件。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公平享用是国际和国内社会和谐的前提条件。

总之,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统一起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四个目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从生态文明的实践基础构筑发展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

生态危机的出现来自于工业化生产方式所产生的消极环境成果,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消除这种消极的环境成果,为此就需要对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进行变革,以形成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即生态化生产方式。生态文明所要求的生产方式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生产和社会发展中,始终把自然作为其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并以实现和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宗旨,使人及社会的发展更符合生态发展的规律。因此,生态文明的实践基础―生产方式,实际上是对工业化生产方式的生态化改造过程,表现为一种生态化的生产方式。由此就决定了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一个概念、一个指标性问题,而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方略。结合我国的国情,生态文明建设应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前提,着重从人们思想观念、生产发展方式、政府的政策、法律制度等方面着手,重点抓好“三个体系”建设。

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培养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价值体系。

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尊重自然,树立科学的社会发展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体系。首先必须深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要加快农业发展,侧重发展能够节能、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提供无污染食品的生态农业,将畜牧、蔬菜、水果、水产等产业纳入生态轨道。其次,改变过去那种靠高投入、高消耗为特征的传统的工业化路子,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生态工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通过科技改造落后工业生产方式,实现生态化改造。再次,把循环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主流模式,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导模式。最后,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消费方式,开展生态旅游和生态休闲,培育人们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观念,完善旅游市场体系,注重旅游业的生态开发和生态管理。

构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法律保障机制,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和法律体系。当前应特别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保的责任审计,要把生态绿化、生态环保、生态修复等绿色GDP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生态目标责任制,使他们更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观。就政策制度方面来看,首先,要理顺资源产权关系,制定可行的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其次,国家要实行补贴制度。对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企业和个人可以尝试进行各种形式的补贴,以带动他们投资环保产业的积极性。同时国家还应拨出更多的专项资金来资助生态产业和绿色产业,使得生态产业有足够的资金来进行科研和技术创新,从而推动生态产业的尽快成长和壮大。再次,确实贯彻实施绿色GDP生态核算制度。就法制建设层面来看,根据环保立法的趋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逐步完善现行的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立法空白,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显得尤为必要。

一些学者特别指出,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必须大力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我国的国情与公民的实际,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手段,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路径。生态文明的诞生,是人类文化战略的转变,是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转变,也是人类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转变。实现这种转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和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渐进过程,是一场技术、体制、文化领域的社会变革,需要全社会的通力协作、潜心学习、锐意奉献和持续推进。

参考文献:

1.刘湘溶.生态文明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篇2

由此,生态的思想渐渐深入园林的理念中。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人们提供更高层次的文化,游憩,娱乐需要和人们生存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

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主题文化公园为例,生态元素体现在设计的各个方面。从大的方面理念中“生态雅”。布局中的“生态保护区”、“生态科研教育区”、“生态文化展示区”。从小的方面园区内的环保交通工具,公园的环保照明系统中的体现。 生态园林的未来发展趋势将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的体现。不可忽视的生态理念将在园林的作品中有所体现。今后园林内容会更新颖,形式会更多样,只有充分适应这种特点,才会不断地创造自我,更新自我。这就是历史和现实给予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园林;生态;具体;发展

1.绪论

人们的生活理念亦发生着深刻变化。尽管人们选择了城市生活,但人们并不情愿生活在远离新鲜空气、远离绿草碧波、远离闲适平静的环境中。

近世年来,园林绿化与生态学联系更加紧密。世界生态科学在飞速发展。经过我国园林工作者多年来在探索有关园林系统理论方面的努力,对园林绿化与生态科学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入,建立“生态园林”的时机已经成熟。

本文首先给出生态公园的概念和科学含义,指出人类生存现状及当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渴望,然后以天津生态文化主题公园为例,分别从理念、布局、道路交通、照明几个方面论述生态元素在公园中的具体体现。指出生态因素在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性。阐述生态园林的概念及科学涵义,预测园林最终要回归自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最高境界。

但也同时指出生态园林之路漫长而遥远,需要新时代的造园者提高技术水平将园林事业发扬光大。

2.生态园林概念

曾几何时,人们过分注重于发展自身的能力,使今天的人们可以移山填海,却难为自己找到一个舒适怡人的栖息之所。当人们带着对自然的一知半解,以先进的手段豪情满怀地去征服自然时却对于目的发生了困惑。

绿色的植物星星点点的点缀在人们的晒台和城市的小空地上,等待着人们滋养。有人说“它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应该养好它们”。事情并不这么简单,它们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父母。人是自然的骄子,无时无刻不在编织自己绿色的梦幻。自然哺育了人类,当人们离开它的时候也未忘记自己的摇篮,人们必须学会与其共存共有,才能学会生存。

2.1 生态园林的概念

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木植物被因地制宜的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能够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空间、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工业化的最高度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剧,给人类带来了生存环境的危机,这一严峻的现实,迫使人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仿造自然环境,以谋求优良的生存环境,把园林绿化作为主要手段,因势利导的利用对城市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有利因素,从整治国土,促进生态平衡的高度全面绿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将园林绿化事业推向生态园林的新阶段。

2.2 生态园林的科学内涵

生态园林的科学内涵在于,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充分利用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化率,调节小气候,吸收环境中的有害气体,衰减噪音,调节生态平衡;美化景观,在绿色环境中提高艺术水平,提高游览观赏价值,提高社会公共效益,提高保健修养功能,为人们提供更高层次的文化,游憩,娱乐需要和人们生存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

3.生态理念在公园中的具体体现

生态理念在具体公园建设中已有充分体现。中新天津生态城文化主题公园如图1-1,位于令人和瞩目的天津滨海新区内,规划建设面积30平方公里。位于天津港以北,其中汉沽区20平方公里,塘沽区10平方公里。东临滨海新区中央大道,西至蓟运河,南接蓟运河,北至津汉快速路,交通便利。天津生态城不仅是宜居的生态之城,更是实现生态经济的创新之城。

从中心生态城与城市的关系以及规划基地具有禀赋资源来看,本项目的定位将是一个充满活力、市民喜爱的,当地民俗文化展示、休闲、旅游观光、森林保护、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公共活动的生态性文化主题公园;在此处能让人们远离喧嚣,感受绿色,保护绿色,亲近生态,回归自然。

3.1 理念中的“生态”

设计理念以诗经“风、雅、颂”文化抽生出——“民俗风”、“生态雅”、“和谐颂”作为本案的设计主题。以生态文化和民俗文化作为文化暗线,以绿色植物群落景观做为主线,形成一轴、五区、三主题的景观格局。

“民俗风”立足于体现当地的民风民俗。独特的地理位置塑造了天津特有民间文化,民间工艺精美无比,杨柳青年画早在清初就已经远销“三北”地区;张明山家族的泥塑,雅俗共赏,誉满三津;砖雕、木雕、风筝、绒花、剪纸的制作,都有独到之处。凡此种种,无不具有码头文化的魅力。

篇3

一、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进步,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使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各个领域比例适当、结构合理、相互促进、良性运行,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相协调。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牢固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以人为本、统筹协调、质量效益等观念,用观念的更新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变电所全面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按照处党委的统一部署,所领导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当前一项最重要的政治任务,迅速掀起学习实践活动,讲求灵活性,创新方式,体现特色,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理论学习活动;立足广泛性,精心组织,积极引导所有职工群众参与,深入开展征求意见工作;注重实效性,统筹兼顾,理实结合,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把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查找和有效解决影响及制约变电所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的重要载体,作为促进变电所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机遇。通过广泛深入地学习实践,大家深刻地认识到,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体党员干部思想,促进本单位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提升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大家对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有了比较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对影响和制约变电所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今后的发展进一步统一了思想,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措施,增强了信心。

篇4

关键词:新农村;产业发展;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管理等方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能全面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坚持扎实稳步推进农村产业建设,把产业发展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来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成效。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到位。一是对新农村建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部分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热情不高,存在畏难情绪,照抄照搬规定模式,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对新农村建设存在理解上的误区。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轻视产业规划和生产发展,片面追求修村路,盖新房,对民居设施“穿衣戴帽”等形象工程,忽略了生产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

2.农村主导产业发展迟缓,农民增收速度慢。大多数新农村建设不注重产业发展规划和项目,致使生产发展没有很好实施。以华坪县为例,着力推进殖业、芒果、茶叶、烤烟、瓜菜、蚕桑、核桃为主的主导产业。但主导产业对大面积辐射作用、带动作用还是不够的,老百姓增收仍然艰难。

3.农民群众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一是在新农村建设实际工作中,群众难发动,思想难统一,行动慢半拍,不积极、不主动,政府热,群众冷的现象普遍存在;二是部分农民存在“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上面拨的款,所有的建设项目资金都是上面扶持安排的,自觉主动地参与性不高,由于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度、质量和效果。

4.新农村建设资金不足。在新农村建设中,资金投入以县为主,资金投入视财力而定,而大多数乡镇财政困难,没有更多的配套资金和投入,而根据新农村建设规划和要求,大多数在设施中涉及农村道、水利、生态能源、教育文体、村庄绿化、医疗卫生、广播电视电信等项目,建设内容多,任务重,在实际推进中,很难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二、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1.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而产业发展是生产发展的核心内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总体目标。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和首要任务。只有农村产业壮大了,生产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才有真正意义的新农村;只有发展富民产业,农民增收致富有了保障,才可以支撑真正意义的新农村,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2.发展产业促进生产是创建新农村物质和财富的基础。只有产业兴旺了,生产发展了,物质和财富才有基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首先满足农民的衣食住行的需要,满足农村社会再生产以及扩大再生产的需要。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指的是生产发展和经济建设,同时,生产的发展不仅带来政治、文化、社会的进步,而且也需要政治、文化、社会的同步发展和有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综合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必须建立在生产发展提供的物质和财富基础上。

三、新农村建设中产业发展采取的措施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施现代农业中,要坚持树立发展产业作为推动生产发展贯穿于规划和建设的各个环节,使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全面落到实处。

1.强化宣传,提高认识。新农村建设工作,乡镇干部、群众是基础。充分发挥出干部、群众的主体作用,就要通过召开各种会议对干部、群众进行广泛宣传,让他们真正清楚和明白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让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体现,群众主动参与,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工作将得以顺利开展。由此,营造一个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舆论氛围,形成了全社会集中力量深入持久的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格局。

2.坚持规划,强化产业。注重产业发展,坚持把生产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重点。培育主导产业,是保证新农村建设目标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它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布局,是一个促进农村协调,全面发展的目标。

篇5

物质文化包含着学校校训、校歌、校徽、校报校刊以及校园科研基金申报和校园科学技术文化设施等综合体现;管理文化是一切文化活动的标准与准则,规范其他文化的制度和章程,试用于调节各种文化活动,其中包含国家规定的高校教育相关规定章程、学校管理制度、校园学生社团及活动管理制度等相关规范化制度,为学生活动以及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供了方向,决定着高校文化的正常稳定运行以及创新发展机制;行为文化是通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中体现出来的,体现在学校活动开展、高校学生组织管理水平、教职工科研文化水平、高校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以及后勤服务工作文化,行为上丰富多彩、多种多样;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构建精神文化,是在长期的物质文化、管理文化、行为文化的沉淀、综合以及升华,突出反映高校教职工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反映大学整体精神风貌、人生态度以及精神价值取向。

二、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上存在着不足和误区,需要我们不断的加强改进,使用传统的价值观念以及指导思想不能够适应当前的社会总体发展,避免在错误的沼泽中越陷越深,依据校园文化的本质特征开展相应的校园文化活动,从而真正达到通过高效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情操的目标。(1)部分高校仍然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心放在对于学生管理上,只是将校园文化建设当成是教学活动的一部分,未能将其独立出来,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和管理,没有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相结合,脱离学校总体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违背培养目标这样的大背景,未能将校园文化建设与相关专业相结合,充分调动高校现有的师资配备,将选修课程的开设也未能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对于校园文化各种功能的发挥有着重要的限制作用。(2)过多的关注物质文化建设而忽视了精神文化建设,更多的高校为了追求眼前短期利益或者市场利益而忽视对于校园文化的长远规划,使得校园文件建设如同鸡肋,注重它的表面工程、轻视精神构建。中国高校普遍存在“土豪气节”,花资金建新校区,对于旧校区不加以投入维护,在新校区建宏伟的图书馆、游泳池等大型场馆;然而去国外知名院校就会发现,他们的学校分布在城市各个角落,没有宏伟的大楼、也没有壮观的大门,在破旧的门楼内,有的甚至没有大型的草坪,但是当你走进校园的时候就会感受到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息,那是一种知识带来的庄严、肃穆。校园中的每一个雕像、每一块砖都无不彰显着散发着校园的文化、历史和深厚的底蕴。(3)高校的文化建设缺乏个性,个性是学校对于过去传统的优势、取得的成就、获得的殊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校园文化拥有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优秀的校园文化必将对于成员产生巨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但是当前我国校园文化趋于一致化、雷同性,学校自己独特的文化缺乏,没有自身特点和发展优势,因此需要作出个性化的校园文化,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真正做到每个校园文化各领。

三、对于发展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

篇6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自然伦理;道德伦理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又对科学发展观做出了详细的定义和论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伦理思想是我国传统优秀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现代伦理思想的集中反映。对科学发展观伦理思想的探讨,能使人们更好地学习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技伦理背景

(一)中国古代学者的科技伦理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的哲人们对伦理学包括科技伦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少科技伦理思想,对现代科技伦理思想,特别是生态伦理思想,提供了启示作用。儒家学说主张天人合一,通过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仁义道德寻求理论根据,认为仁义应当结合,还提出“与天地参”用来表述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的状态,儒家提倡爱民爱物,包括爱护自然、保护自然。

道家追求道法自然,认为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生物的生存是离不开环境的,认为和是理想境界。儒家和道家的这些思想对今人在处理和自然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西方科技伦理背景

西方的科技伦理思想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古代科技伦理思想肯定科学技术的价值,重视科学技术的功能,探讨了科技与道德的关系,并且提出了科技道德的准则。近代西方科技伦理思想强调科技道德并非起源于宗教道德,剖析了科技与道德的关系,提出了求实、怀疑、创新等科学精神,还进一步校准了科学道德准则。而到了现代,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代,科技伦理思想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西方科技伦理思想探讨了科学家应肩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规定了科学技术领域的道德要求。总体来说,西方科技思想强调科技人员的主体性和科学的独立性,强调了事物的客观性。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伦理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科技伦理学方面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他们的主要伦理思想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揭示道德是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他们深刻地指出:“一切已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从而使道德观成为科学的道德观。其次,他们论述了科技与道德的相互作用,科技发展推动道德进步,道德进步促进科技发展,强调科技要为人类服务。他们重视生态伦理问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

二、科学发展观是现代自然伦理思想的集中反映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和谐作为与自然的相处法则。中国古代的哲人们早就用他们的思想把这个与自然相处的法则阐述了出来,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人类社会对自身看法的改变,对自然态度的改变,人们好像逐渐忘记了和自然和谐相处,而是认为人高于一切,把自己凌驾于自然界之上,对自然界的掠夺早已超过了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被严重地破坏了。

(一)人对自然的权利与义务

现代生态学和伦理学的研究证明,不管人类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它和自然及其它系统一样都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并不能凌驾于任何一个系统之上。人与自然的矛盾,随着社会资源的匮乏、环境的污染和科技的异化,变得日益严峻。美国学者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发表后,引发了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科技迅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的思考,加之人对自然权利与义务的深入探讨,逐渐将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到了议事日程。

权利与义务是伦理学的基本范畴,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反映。人与自然矛盾的产生,隐藏的是人与人之间利益的矛盾。在对自然索取的过程中,个人对自然的索取都会牵涉到其他人的利益,正是由于没有很好地协调,进而渐渐地演变成整个人类社会跟自然的矛盾,自然成为了这种矛盾的牺牲品。

人对自然的权利是人为了保障自身的基本生存,主动向自然提出享用的权利,这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人和动物一样,都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作为生活和生产的必需品,如果没有这些必需品,人类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这是一个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但权利不等于利益。利益有正当与非正当之分,而权利则无此区分。我们不能把不正当的利益当作权利来使用。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对于自然界,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人类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导致了自然环境的危机,所以对自然界的保护是我们不可推却的义务。

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和统筹兼顾的思想,不仅将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包含其中,而且对这些权利和义务做出了清楚的界定,提倡在处理和自然的关系上,不但要求人要有限地取之于自然,而且对于这种索取也应平衡各方面的资源,从整体上考虑到自然的承受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这样的发展观是适合我国的国情的,而且也顺应了世界发展的潮流。

(二)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

生态伦理学的发展让人们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界有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代内公平是指全世界代内的所有人,不论国籍、种族、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对于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均享有平等的权利。各个国家应当平等地去履行保护自然环境的义务,国家之间应通过协商和合作等方式实现这种平等。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利用了当时廉价的资源和能源,从自然界中肆意索取,由此而积累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直到现在,发达国家仍然是世界有限资源的主要消费者和污染源。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很多是被迫以牺牲一定的环境为代价,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上的代内不公平,把人类推到了环境危机的边缘,发达国家对治理全球生态环境方面负有不容推卸的主要责任。要实现全球社会的代内公平,就是要建立全新的全球伙伴合作关系,共同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科学发展观重视发展,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但这种发展是建立在可持续的基础上的,这种可持续的发展要求既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要,又不会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从前者来说,就是注重代内公平,既要求我们不断地发展,不停止前进的脚步,又要我们承担起对当代人的责任,把发展限定在可持续之内,注重对现有环境资源的保护。

有代内公平就有代际公平,代际公平是代内公平的深入,在我们注重当代人发展的同时,科学发展观也要求保护后代人的权利,是当代人对后代人所承担的单方面的义务。这种发展鲜明地体现在人类代际关系中,它使代际关系成为一个现代性的问题,人类后代是人类整体的一部分,是人类共同体的当然成员,本代人要尊重后代人的基本权利和需要。科学地发展,要求我们去预测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并避免其出现,而不是造成破坏后才去补救,这是由生态环境的不可逆性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决定的。西方的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警告人们:不能通过扩大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方式来追求社会文明的发展。所以在发展的问题上我们国家的科学发展观是符合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的,也是符合社会本身发展规律的,更是符合自然界的本质规律的。

三、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道德伦理思想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自工业革命以来,传统的功利性的发展观引领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方工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以往历史无法比拟的物质财富,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由于在工业化过程中片面追求数量和对物的极端关注,这种只看物不看人的经济发展观对科技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科技的价值理性被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步,科技活动中弥漫着强烈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为了满足人的物欲所需,整个20世纪人类利用掌握的高科技向自然进军,结果造成了大自然的污染,各种环境和生态问题接踵而至,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终日与机器打交道,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淡化,虽然物质生活在科技的迅速发展下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精神世界变得越来越空虚。科技的飞速发展需要与它相适应的新的道德伦理规则。

科技道德伦理,是指人们在科技活动时对社会、自然关系的思想行为准则,它规定了科学家及其共同体所应恪守的价值观念。科技道德里人是主体,要体现人的主体性地位,科学发展观就是从人的本质出发,强调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体现了现代科技道德伦理的内涵。所以我们要通过研究人自身来开展科技主体道德人价值的研究,使科技朝着对人类有益的方向发展。科技人员作为科学研究的主体,如果在科技活动中没有一个好的道德,对于科技的作用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会埋没科技本身对人类有益的作用。人们必须围绕科技的人文社会价值进行研究,并不断地弘扬科技的人文精神。由于人们过多地注重科技的强大的实际作用,科技的功利价值几乎成了科技的全部价值所在,而科技的人文价值,却被人们淡忘了。科技的人文精神虽然不能直接改变世界,但却可以为我们改变世界提供好的方法。科技一旦与人文分离,就成了没有内涵的空壳子,所以,科技只有与精神合一,才是完整的。寻求科技与人文精神的合一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目标。

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学文化建设; 大学职能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1-0017-0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也决定着中国大学的发展方向。大学是社会文化的中心,是社会理性文化与感性文化的策源地,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职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大学所承载的四大职能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大学文化一旦被确认、完善和形成,就必然成为全社会的精神文化成果,因此,依托大学四大职能可充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大学文化既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信仰,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1.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内化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就是要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理解和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而提高大学生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要着力彰显的指导地位,着力强化共同理想的教育,着力倡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着力夯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推动整个学校形成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进而推动全社会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尚。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认真学习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时代背景、基本内容、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在讲授每门课程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有机地融入教材中,把握时代脉搏,紧跟社会发展。再次,教学中要大力提倡讨论式、交流式和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不断深化和推广案例教学模式,改革考试考核方法,达到内化观念、提升教学的效果。让学生探讨自己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会和见解、探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难点和疑点,在轻松、分享的氛围中接受与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深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价值追求,增强他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2.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外化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注重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加强顶层设计,凸显主题性和主体性,使大学生将自己的理想追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相结合,将国家民族的命运和自身的发展紧密结合。首先,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和引导,使各个社团活动在主题设计时,要以为指导,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彰显活动的主题性。在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育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约束的能力。使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达到知行合一,外化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其次,引导学生广泛参与科技活动,彰显和培育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要积极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挑战杯”赛、数学建模等科技活动,通过组织、设计、实施、总结和反思,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与想象力,培养其求异思维和探索精神。再次,要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形式多样、参与面广、深受学生喜爱的特点。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网络文化、学术文化等在内容上、功能上、作用上相互承接、相互补充,可以最大发挥大学文化育人、化人的合力作用。[1]因此,校园文化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和有效载体。

3.发挥校训及规章制度的作用,固化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校训是大学文化的灵魂,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它具有继承性、融合性、稳定性和个性化的特征。现阶段要赋予大学校训新的时代内涵,要深入挖掘校风、教风、学风中的创新精神和爱国精神,使师生知荣辱,明是非;爱祖国,坚信仰;勇创新,善行动。不断加强校训的宣传教育,使校训入心、入脑,成为师生共同的行为准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贯穿于校训之中,进而更好地推进大学文化建设。要发挥规章制度的导向和约束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促进大学文化建设。首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渗透到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中。如在各个学校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工程中,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纳入教师的评职晋级、班主任和辅导员的考核体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学生手册等方面。其次,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实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目标。学校各部门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确保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落到实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施、推进情况纳入对各部门和各学院的考核内容之中。将学生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实践活动情况纳入综合测评、评奖、评优、推优入党等环节之中,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

4.发挥教师和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融化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需要构建“三全育人”机制,要达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效果,就需要广大师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和专业课程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和各种教育资源的整合作用。首先,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育人作用,使教师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楷模和榜样。其次,专业课教师要深入挖掘每门课程中的思想教育元素,既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培育学生的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融入专业课教学中,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培育创新意识、改革意识、进取意识、奋斗意识,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力践行者,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在科学研究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大学应该走出“象牙塔”,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充分发挥科学研究职能,依托高校人才众多和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为经济社会提供创新动力和发展引擎。

1.在科学研究中追求真理勇于创新

科学研究是推进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这就要求我们在科学研究中坚持改革创新,善于追求真理。首先,面对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求,高校的科学研究要敢于瞄准国际国内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努力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结合本校特色统筹规划建设一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园及科技创新基地,不断跨越科学与技术的界线、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线以及大学与企业之间的界线,要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努力占领科学研究的制高点。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的科学研究要瞄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主动进入经济社会主战场。以大学为中心,以高新技术产业群为基础,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基地,实现出人才、出成果、出理论和出产品并举,最大限度地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物质形态和实用技术,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使其充分展现出应有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再次,大学在科学研究中要充分发挥经济社会的引领作用,要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指导科学研究工作,要将生态环保意识、循环经济理念和清洁能源的使用等融入科学研究之中。在传统的科学研究职能的基础上,还要在继续教育、决策咨询、社会批判监督、科技推广、科技培训、资源共享、兴办知识企业等方面实现服务的多样化和层次化。

2.创建科技创新基地培育创新型人才

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培育创新型人才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首先,注重培养科研拔尖人才。创新型科研拔尖人才是知识技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注重提升科研人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把科学研究与创新型科研人才的培养融为一体,提升高校的人才资源水平,以形成创新的强大动力。其次,培育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力培育符合学生兴趣的科技活动,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增大实验比重,开展科技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协作能力。再次,培养企业创新型人才。高校汇聚了若干学术精英、创新团队和一批拔尖人才,具有优良的科研设施,宽松的学术氛围,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在校企合作中凸显大学崇尚实践、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善于创新、百折不挠的精神,激发企业技术人员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以适应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在服务社会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

服务社会是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大学焕发生命活力的源泉所在。这就需要高等教育发挥人力、智力、科技等优势,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的职能。

1.发挥大学以文化人作用引领社会风尚和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是一个宣传、教育、熏陶、实践的过程。要充分发挥大学以文化人的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贯穿到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各个方面的工作中,融入到大学文化建设中,实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风尚和价值追求。首先,突出特色优势,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高校要展示时代风采,引领社会风尚,树立一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典型人物及团队,并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先进的事迹感染人、以榜样的力量感召人、以进取的精神激励人,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人人学习模范、人人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除此之外,学校还要树立王选、孟二东、马祖光以及优秀大学生等典型人物,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通过典型带动其他学生弘扬正气、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品学兼优成为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其次,明确方向,树立价值导向。大学在服务社会中,必然受到西方外来文化、社会落后文化,甚至反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同时社会上各种社会思潮和文化的冲突,必然影响大学文化发展。大学文化必须高扬文化批判旗帜,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不断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不断抵制不良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批判反文化、抨击腐败文化,担负起社会良知、道德良心的重担,在与各种思想文化的批判和交锋中,发挥社会批判、文化引领和文化监督的独特作用。

2.以大学的精神成果为依托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

大学精神文化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优秀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更大的示范和辐射作用。首先,创建学校特色精品文化。树立全员共建校园文化品牌,培养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积极参与精神成果的培育,并从中接受陶冶、塑造,形成独特的文化意识和价值追求,使所有师生都有展现自己才华、锻炼自己能力的平台,并积极促进精神成果转化,使文化成果走出校园更好地服务社会,形成对社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其次,培育价值观念,孕育时代思想。大学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中较高层次的文化体系,对全社会及广大群众的理想信仰、价值追求和行为模式产生较大辐射和示范作用,为此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学生。而大学生进入社会后,自然会带着大学文化的烙印,开时代风气之先,树时代精神新貌,以大学精神文明成果为依托,发挥其对社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再次,大学要积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文化事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着力培养文化运作与发展所需要的新闻传媒、文化创作以及文化创意、电子出版、动漫网络等新兴技术人才和销售人才,满足日益发展的文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满足国家和社会对文化人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要求。

四、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文化传承与创新,既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大学职责的新要求,又是对大学职能的新认识。这个职能实现得如何,不仅决定着大学文化建设的水平,更决定着大学对国家和民族作用的发挥。

1.在文化传承中筑牢民族的精神家园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的文化发展中,各民族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首先,要保持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连续性。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化未曾中断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核心价值的连续性。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天人合一”等传统文化核心价值已深深融入我们民族血液之中,成为我们传统文化的基因。因此,我们要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含中所包含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核心价值,并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其次,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内涵。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统一的积极内容,如以人为本、讲究诚信、重视教育等核心思想。并将民主意识、科学精神、法治思想和公平意识不断融入传统文化之中,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活力。使之与现代核心价值相契合,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其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性的转变。再次,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培育我们的共同精神家园。要不断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逐步使诚实守信、崇德尚贤、礼义廉耻成为师生日常生活规范和行为准则。要改造和发展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和民俗礼仪,保持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记忆和文化传统。要培育和弘扬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不断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全体师生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在文化创新中突出核心价值的引领作用

传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继承的结果。大学要完成其职能,就需要把创新作为不竭动力。首先,大学文化具有思想启蒙、科技创新、引领时代、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大学作为培育知识精英、科技精英和文化精英的摇篮,要为时代和社会提供最先进的理论体系、价值体系、科学体系和文化体系。要不断追求、不断超越、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创造出丰硕的精神成果、思想成果、科研成果和学术成果,推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其次,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各高校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打造内涵深、品位高、有思想内涵、有专业水准、师生喜闻乐见的大学文化品牌。发挥高校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各门课程充分体现爱国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进取精神、创新精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具时代化、通俗化、大众化和多样化。注重品牌文化的扶持与培育,形成一批有代表性、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大学文化品牌,提高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3.在文化交流中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大学肩负着连接世界文化和我国民族文化的使命,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丰富文化交流形式、深化文化交流内容。各大学不仅要与世界上各大学进行文化交流,也要与文化科研机构、文化企业、政府组织和国际组织开展文化交流合作。要提高师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要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还要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向世人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价值,展现中国进步、文明、开放、民主的形象,进而使更多人领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文明古国的文化修养,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其次,建立有利于畅通文化交流渠道的机制。建立国内外高校间互惠的文化交流机制,如通过联合办学、出国留学、访问学者、交换学生等形式深化交流,有序、定期、全面地开展高校间文化交流活动。[3]除开展学术交流外,我们的师生还要讲清“中国特色”、“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模式”,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增强师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树立师生的战略思维能力和把握全局的能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高校在这方面应该有所担当、有所示范、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 陆岩.文化传承创新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15.

篇8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必然选择,水是其他生态稳定的基础,因此水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进程协调发展是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必由之路。从生态文明的概念分析水生态文明的内涵,通过规划引导、发展方式变革、水文化培育和水文明制度建设构建了水生态文明视阈下城镇化质量的提升机制,提出基于城镇化质量提升机制的对策建议,从而建立和谐的水生态文明城镇。

关键词:

水生态文明;提升;城镇化;机制

1引言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城镇化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就是建立生态文明的宜居城镇。但由于以前我们对生态建设的认识不足,原来过于粗放的发展方式造成了我们生态发展欠账太多,一些生态环境亟待修复,新型城镇化建设遇到了很大的生态瓶颈。没有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城镇化的质量就无法得到确实提高。实际上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水生态文明建设、水资源管理建设、水文化建设、环境信息披露机制等都是属于新型城镇化中生态文明建设、资源管理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一部分。相比于过去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我们现在也充分认识到生态效益的巨大作用,城镇居民也越来越要求“既要经济效益好,又要城市更美好”,那么政府的政策应该更多地反映民众的这种价值追求。研究水生态文明视阈下的质量提升机制对建立水生态文明城市,培养城市水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一些学者首先对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探析,古树忠等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并提出了相关建设机制[1]。左其亭则是联系生态文明的概念重点分析了水生态文明的内涵[2]。更多的学者则是探讨了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镇化建设机制,沈清基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联系,指出城镇化是手段,而生态文明是目标[3]。孙继军、刘海涛,燕丽丽,王威,贾强法分别分析了重庆市、中原经济区、江西省和河南省的生态文明视阈下的城镇化建设措施,他们都认为加强城市发展规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生态文明文化、改革生态制度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城镇的有效途径[4~7]。一些学者从突破目前城镇化发展的困境,提高城镇化质量的角度做了很多研究,沈和,魏后凯、张燕就认为提高城镇化质量应该走绿色转型之路[8~9]。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专门撰文指出新型城镇化一定要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10]。一些学者结合中国目前城镇化中的生态问题,为中国城镇化中生态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高红贵等,韩晶晶,缪细英等,王格芳结合目前的土地资源问题、水资源问题、空气污染问题等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优化产业结构等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议[11~14]。王文珂,夏文菊等以济南市为例,分析了如何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15~16]。

2水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

2.1水生态文明的内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质: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则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全局建设的高度,提出了“五位一体”的社会建设总布局,生态文明的理念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目标,经济建设可以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也能够与工业化相得益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也正是这一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在社会发展中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生态环境的自我更新,水生态系统和其他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先进水科技的应用和和谐的水文化、制度的逐步建立。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水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仍然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水是自然界生态循环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性物资。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快速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的需求迅猛增加。而且由于人们水资源保护观念落后,各地的水土流失和水污染问题愈演愈烈,已经严重威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生态文明的含义已经超越了“保护、合理利用”的简单范畴,它倡导的是人与水关系的一种和谐状态,使水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永续支持,人类生活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2)水资源节约是建设水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目前正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阶段,水资源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和生活必需品,可以预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将会持续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困境。但是我们目前的粗放的工业生产方式和人们群众淡薄的水资源节约意识更是加剧了这种困境。如果我们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的分配管理,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效率,严格执行水资源节约措施,那么水资源短缺问题总体是可控的,人与水的问题并不会激化。(3)水生态保护是建设水生态文明的关键。目前我国面临的水生态严重情况是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重要湿地面积不断萎缩,主要湖泊、河流水体严重污染,水生态中生物种群数量大幅减少,部分重要水生态系统已经丧失自我更新能力,水生态保护迫在眉睫。只有强有力的水生态保护措施才能保住水生态文明赖以存在的基础。

2.2基于水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

2.2.1水生态的新型城镇化内涵新型城镇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以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开发新型资源为特色,以全面、协调、和谐发展和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以提高、改善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为目标,追求经济、社会、人、自然等的和谐相处,共生共荣[17]。在水生态文明的要求下,新型城镇化从与自然水生态共生共荣的角度处理人与水的关系,从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角度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既要达成城镇化的目标,城镇化的发展始终保持在水生态承受的阈值范围内,又要保住水生态的平衡。把水生态文明的建设融入到整体城镇化建设中,使水生态文明的建设为城镇化发展提供生态支撑,同时城镇化的其他建设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城镇化事业取得全面进步,社会整体的水生态意识大幅进步。

2.2.2水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首先水生态文明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水生态文明的理念将指导城镇化的建设与水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指导城镇化建设的整体推进,在全局上来部署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水生态文明指导人们更多考虑城镇建设的宜居性、环保性,关注工业发展中的水环境污染、水生态失衡问题,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生态稳定的基础,水生态文明会孕育与其他物种和谐相处的生存观念,培养人们关注未来长期受益的发展观,使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保护相互促进。水生态文明理念也会指导人们进行绿色生活、适度消费,节能生产,集约发展,高效利用,真正改变居民的生活方式,使人人参与新型城镇化中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水生态文明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很多思想观念能为城镇化中的现实难题提供实践指导。一个城镇其实也是一个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的原理可以知道城镇发展中如何保持动态的平衡,对城镇发展中的资源不足、人口膨胀等问题,注重整体系统的平衡性。城镇中的各个主体之间都处在相互影响的环境中,城镇中的其他生物种群会对人类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种群的多样性也是衡量城镇宜居度的标准之一。其次城镇化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促进未来经济健康发展的工具与手段,生态文明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我们追求的新型城镇化就是要把城市建设成为生态之城、宜居之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推进城镇化建设必须注重与生态文明建设保持同步,过去的城镇化过程就是一味的追求发展速度与规模,以牺牲生态文明为代价,结果把城市建设成了毫无生气、水、空气污染严重的钢筋水泥土森林,城镇的发展失去了生态基础。生态建设与城镇化建设并不是相互独立的,生态建设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现代宜居城市、生态城市的基础。

3城镇化中面临的水生态问题及原因分析

3.1城镇化面临的水生态问题

3.1.1城镇化进程中水生态破坏严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滞后的水生态保护观念导致的水资源浪费、水环境污染、水环境生物资源无节制利用导致了严重的水生态危机。根据环境监管机构的数据,我国最大的两条河流长江和黄河有1/4的水资源已经被严重污染,甚至不能用来进行农业灌溉。水利部曾经对全国700余条河流,约10万公里河长的水资源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是:46.5%的河长受到污染,水质只达到四、五类;10.6%的河长严重污染,水质为劣五类,水体已丧失使用价值;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水污染正从东部向西部发展,从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从地表向地下渗透,从区域向流域扩散。一些城市盲目的进行开发规划,侵占肆意毁坏湿地,破坏天然植被,水环境中的各种生物种群大量灭绝,水体丧失自我净化能力,水生态平衡遭遇了严重破坏。

3.1.2城镇化发展中水资源严重短缺随着城市人口的激增和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的巨大增加,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据统计,全国年水资源总量约为2.8万亿m³,人均年水量不足2400m³,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排序中居121位目前全国657座城市中有400多个缺水,110个城市严重缺水[18]。再加上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匀,大量优质水资源被污染更是加剧了这种供需矛盾。另一方面水资源短缺危机的背后是我国长期不合理的产业机构和粗放的工业生产方式。我国城镇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发展长期落后于高耗能、高排放的第二产业,这种落后的产业结构不仅仅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而且产业严重的水体污染问题。

3.1.3水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水资源的管理、水质的监测、流域排污权的审批等都需要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目前各个地方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标准不一,有的严重落后于国家标准。水管理权限分散在众多部门,责任不清,相关部门管理能力低下,对相关政策制度落实贯彻不到位。此外我国供水体制落后、水费标准长期偏低造成城市供水效率低下,水资源的稀缺性没有通过价格得到合理反映,进一步造成工厂和个人节约意识不强等问题也使得供水需求矛盾重重。因此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完善,科学管理制度的建立急需进行。

3.1.4城镇建设中水文化建设滞后在发达国家先进的水文化对水生态的建设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我国水文化的建设已经大大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仅仅在一些传统的水资源丰富的城市开展过一些水文化活动,在很多城市水文化建设甚至是空白,即使是这些开展的水文化活动也是比较简单,群众参与度不高。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我国整体的水文化建设机制还不完善,地方政府对水文化的重要性也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水文化作用的发挥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普通民众普遍缺乏相关的水生态文明理念,中国水文化的建设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19]。

3.2城镇化中水生态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过快、过多向城市聚集的人口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达到51.3%,这标志着我国大陆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表明中国已经结束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开始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时代。人口的过快、过多向中心城市的聚集使原有的城市水生态系统不堪重负,打破了原有的水生态平衡状态。大量人口造成的水资源消耗和污染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其次是人口素质不高,相当一部分居民并没有形成城市中环境保护的理念,对水资源的危机缺乏认识,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乱排、乱放现象严重,对环境保护法制观念淡薄。一些个人和团体对有限的水资源采取掠夺式的开发利用,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甚至是浪费现象严重。

3.2.2城镇化中粗放式的发展模式目前我国大部分城镇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城镇化的质量,使很多城镇在经历爆发式增长后丧失了持续发展的动力。长期以来城镇发展的增长是建立在大量廉价资源的投入上,缺乏真正的核心技术,也没有建立自己的品牌,但却要承受着高排放、高污染和低效率带来的资源枯竭、生态恶化的苦果。很多城市多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仍然舍不得关停,思想观念仍停留在只追求GDP,而不顾环境代价的阶段,对工业化的理解片面,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遭遇雾霾、水污染、毒土地等危机。中国工业用水效率总体水平较低,2014年万元人民币工业产值取水量为90m3左右,约为发达国家的三至七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约52%,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水平。据统计,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严重污染,75%的湖泊出现了富营养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水保水已经刻不容缓。

3.2.3相关政策执行不严和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其实已经建立了针对水生态等环境保护的比较完整的法律体系,各个地方政府也针对性出台了很多法规,但由于我国环保执法力量的薄弱和环保部门执法权限的限制,环保法律基本上成了一纸空文,不但相关企业毫无畏惧,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利益也是选择性执法,一些地方长期的水污染等现象长期得不到治理。环保部门有法无权,地方政府有法不依,环保执法权分散最终导致污染愈演愈烈。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虽然国家早就建立比较完整的环保法律体系,但是对相关法律的修订都是大大落后于时展的,中国近几十年的工业发展情况已经远远超出了相关法律当初规定的情况,法律中规定的标准很多已经过时,达不到防治污染的目的。此外相当部分法律缺乏详细的执行条例,仅仅具备一定的指导作用,一些地方政府制定的法规往往根据地方利益出发,没有足够的适用性。水污染往往具有区域性,这就需要各个地方加强合作,而不能采取以邻为壑的政策,对污染源的监测和污染行为的处理都需要各地协调进行,但是目前针对这一情况还是没有建立高效的协调管理机制。

3.2.4水生态文明意识差,水生态文化建设不足水在性质上属于公共产品,而且由于我国的水资源产权不清晰,水资源统一管理机制落后,对水资源的使用很容易导致“公地悲剧”,而且水资源污染、水污染防治上也存在类似道德困境。提高公众的水生态文化意识,培养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权,可以有效地配合其他生态文明的建设手段,同时可以激励人们有效利用水资源、减少水污染保护水生态环境。水生态文化建设能形成一种隐性约束和激励,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节水、爱水的氛围,使城镇化的各项工作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促进人们环保意识、水生态保护意识的觉醒,提高全社会对水生体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自觉保护水生态环境。

4水文明视阈下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机制及对策

4.1水文明视阈下提升城镇化质量的长效机制2013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53.37%,处于城镇化过程中的加速发展阶段。提升城镇化过程中的内在发展质量成为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过去旧有的城镇化模式造成了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水生态恶化等问题,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遭遇了巨大的生态瓶颈。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就是要建立宜居、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水生态文明的理念不仅能够指导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丰富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发展理念,而且能规范人们的行为,使经济社会的发展自觉遵守水生态文明的要求,达到水美、城美、人更美。因此,有必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水生态文明下城镇化发展的长效作用机制,真正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生态和谐的发展。

4.1.1科学规划引导机制每个地区的水资源和水生态的承受能力都有一个极限值,一旦对水资源的开发过度或者地区内容纳的人口和工业超出了极限值就会破坏水生态的平衡,使城镇化的发展失去生态基础。科学合理规划就是要科学的评估地区的水资源和水生态的承受潜力,调查水资源分布情况、水环境中生物种群情况,再由此制定不同地区的发展规划、规定发展的重点产业、居民居住地分布、水资源利用的优先权,控制开发强度和开发秩序,形成各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稳定、产业发展、居民宜居、城镇化整体发展的和谐局面。规划的制定一定要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从长远出发,依据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合理科学规划,功能互补,优化发展。

4.1.2产业发展方式变革机制产业的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支撑,产业也是决定水资源使用、生产要素聚集、生态变化的决定因素,城镇化质量的提高离不开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发展方式的进步。过去我们几十年的城镇化发展的教训启示我们原来那种粗放的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给城镇化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生态欠账,广大的城镇居民也是不满意生态环境的恶化,现在进行的生态修复成本甚至远远超过当初的收益,因此走新型城镇化的绿色、高效发展之路是未来城镇化道路的唯一选择。在转变发展方式上,观念的转变同新技术的采用一样重要,甚至新观念是新技术开发的先导。目前很多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事件的发生是由于错误、落后观念的影响,观念落后也会大大抑制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步伐,绿色生产也失去了思想动力。目前我国很多产业水资源的再利用、节水管理都大有可为,水污染物的低排放、再处理排放也都大有空间。

4.1.3水生态文化培育机制当前水生态保护的困境之一就是水生态文化建设严重滞后,很多人没有培养起节约水、保护水环境的意识,一些官方举办的水文化活动缺乏文化内涵,群众参与度不高,达不到培养健康水生态文化的要求。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居民水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使水生态文明的理念真正被他们所认可,通过他们的行动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节水、爱水的氛围。另一方面政府要积极投资节水基础设施建设和水生态公共服务的提供,如公共湖泊景色建设、水文化公园管理、水生物博物馆建设等公共服务提供,更加有效的培养群众的水生态意识[20]。然后政府可以大力支持水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全社会普及水文化知识,通过更加有创意的宣传方式和服务,更有效率的传播水生态文化。

4.1.4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机制目前我国水生态文明制度的不完善是多方面的,首先,水资源制度的不完善。我国的水价长期偏低,根本不能反映水资源巨大的稀缺性。水资源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很多时候水资源污染问题就是由于水资源产权的不明确引起的,而且这种产权的不明确极易导致水资源使用纠纷,最后导致地区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无人保护。其次,目前的环境保护制度存在重大缺陷,环评成为了利益交换的工具,失去了该有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一些重大污染项目的违规上马屡见不鲜,地方的重大环境信息公示制度走过场,缺少实质监督,群众缺少知情权。一定要改进环评机制,提高环评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和保护公众的知情权,加强环境信息的及时披露。扩大信息公示的范围,提高信息的效率,建立重大环境信息公示制度和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再次,水资源管理制度缺失,监管不严。目前很多地区的水资源和水生态资源都遭遇了无序开发、过度开发的困境,地方政府既没有对相关资源建立资源名录,清晰管理,也没有规定清楚管理权限,多部门交叉管理,协调不畅、职责不清。改革资源管理体制,推进水资源的一体化综合管理,综合各部门和各机构的管理力量,强化各级政府的水资源管理责任。最后,水生态建设机制和补偿机制的建立。目前政府是生态建设机制的主体,但在未来有必要引入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建设,既发挥社会资本的活力,提高建设效率,也能发挥他们对生态建设的监督作用,减少社会不信任的成本。应该探索建立引导社会资金、民间资本投资生态建设的投资机制,引导民间资本在水污染治理、污水处理技术研发、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另一方面对一些产生收益慢,但是社会效益大的行业也要建立财政资金的长期投入机制,例如水环境恢复是一个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是经济效益比较小的领域,这项工作的成功也极大影响城镇居民的生活,所以类似的领域离不开政府长期的财政支持。目前我国的水生态补偿制度很不完善,生态补偿涉及到复杂的利益关系调整,现在的实践探索仍然比较少,没有建立生态补偿的标准体系。此外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也是一个重要议题,应该加快制定生态补偿条例,健全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争取早日建立全面的生态补偿机制。

4.2基于城镇化质量提升机制的对策建议

4.2.1政府加强与水生态专业研究机构的合作科学测定本地区各地的水资源开发承受程度,摸清水生态的生物资源环境情况,结合地区的产业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发展规划,指导新型城镇化的各项工作。根据不同产业的技术特点和本地区行业的发展程度,汲取行业专家和水行业专家意见,制定区域相关行业的水资源节约规划、水利用率提高规划,科学指导产业的节水、用水行为,也为相关技术研发、相关节水技术企业提供政策借鉴资料。城镇建设的规划制定必须着眼于长远发展,以水资源的保护和地区的和谐发展为前提,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注重对全局建设的指导和规划,更加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对于水资源的管理、水环境的保护、水生态的补偿和建设、水文化的培育都应该做出政策性的指导。

4.2.2积极引进新技术,培育水生态文化多方合作对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新的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另一方面要坚决淘汰落后、重复产能。同时加大对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培育未来绿色增长产业。同时要结合地区的特色,在水生态理念的指导下,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链向更高级延伸,发展地区产业支撑,激发地区的经济活力。培育水生态文化政府可以与社区、居委会配合宣传,利用人们的环境危机意识,引导人们参与宣传活动,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节水活动、水资源保护活动,曝光水污染行为,使水生态理念真正融入每个人的心里。加大水生态公园、环湖绿地的建设,使城镇居民可以近距离感受优美水生态的益处,在实际感受中培养对水生态的追求。加快发展生态文化产业特别是群众性的、公益性的水生态文化产业,创新和丰富文化传播形式。

4.2.3全面改革、创新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快水资源价格改革,以反映水资源的稀缺性、市场的供求关系、环境污染的代价;加快水资源的产权制度改革,建立排污权、生态收益权交易机制,厘清责任和边界,建立产权清晰、交易流畅的水资源产权制度;建立公正、权威的环评体制,确保环评信息的独立有效,能切实保护城镇居民的生态权利。政府应该保障环评机构的独立性,尽量少干预环评机构的环评工作,尊重环评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政府及时公布生态环境信息,建立环境信息定期披露机制,信息公示监督机制,重大环境事件及时通报制度。政府要注重引入民间和社会监督力量,利用最新的信息公示平台,确保普通大众的知情权和生态保护的参与权;针对流域性或者大地区水资源利用的实际情况,建立各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协调机制,共同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平台,协调各方利益和诉求,共同开发和保护水资源。

篇9

关键词:人本视角;城市化;市民;人文素养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转型,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逐渐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转变,由此带来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同时,城市化也促使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然而,我国城市化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及矛盾。

一、 城市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一) 人口综合素质低

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城市人口比重急剧上升,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包括失地农民,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这部分人口基本上没有经过高程度教育和专业的技能培训,而且,农村儿童、流动农民工子女求学困难,打工子弟学校存在教育设施较差、课程设置粗放、资金紧张、教师素质不高等问题,城市学校接纳能力有限,农民工子女没有完全纳入当地义务教育体系中。因而,农民普遍存在知识贫困,受教育水平差,技术技能达不到城市需要的标准,导致人口的综合素质比较低,影响城市文明水平的持续提高。

(二)不平等加剧社会矛盾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二元社会结构,即:城市的主导与支配地位和农业的被支配与依附地位,导致农民社会地位低下,各方面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并受到侵害。农民赖以生存繁衍的土地,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正逐步被侵吞, “失地”农民逐渐向城镇转移。虽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就业突破了制度的壁垒,但是农民就业仍然受到知识、技能的局限,与城镇居民相比不能适应当前城镇就业的激烈竞争,常常从事脏、累、苦的工作,难以获得更高工资的工作,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持续扩大。城乡居民之间由房产差异引起的财富不平等与日俱增,受制于经济承受能力,农民工在城市里拥有自己住房的比例仅为10%,而且城市房价远远高于乡村,导致资本收入的不平等也在加剧。由于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额外的服务需求大幅增加,公共服务资源被挤占,服务质量下降,本地城镇户籍居民感到服务需求受到影响。而被征地农民尤其是在城乡结合部的农民认为补偿标准低而感到不满。如此种种,城市和农村社会矛盾加剧。

(三)“城中村”滋生诸多社会安全隐患

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仍居住在原村落的农民集体转为居民,从而形成“城中村”。“城中村”的出现滋生了诸多社会隐患,如: 行政管理不到位,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滞后, “城中村”仍保留着传统乡土本色,村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居住习惯等显得与都市现代文明环境格格不入,成为都市中的“小社会” ,社会治安问题较为严重; “城中村”的产业发展一般以小型服务业为主,大都是房屋租赁业、餐馆、发廊、药店等,产业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低下,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城中村”中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权利,然而,由于城市化过程中土地的征用,原来以土地作为自己社会保障线的农民的社会保障丧失,“城中村”的居民处于两难境地。

(四)大城市过度膨胀带来“城市病”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城市群不断出现,而这些大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却远远跟不上城市膨胀发展的需求,从而引发一系列被称为“大城市病”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等方面。这些问题和矛盾相互影响、相互迭加,加剧“城市病”的发展,城市人口膨胀,激化交通供需矛盾,加剧各种矛盾的凸显,干扰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交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不断加重,机动车排放成为大中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资源紧缺是城市规模扩张严重超过资源承载力的必然结果。

城市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有历史的渊源,有政策、制度方面的原因,归根到底源于人的问题,市民素质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或化解城市化所产生的问题与矛盾。衣食住行等外在条件的提升和改变,则是城镇化的外壳表现,城镇化更需要内涵提升,城镇化的质量最终表现在农民的文化素质的提高上,表现在人文精神的涵养上。由“土地城镇化”到“人的城镇化”的转变,是回归城镇化的本质要求,是城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转变。

二、城市化进程中市民人文素养培育的人本意义

(一)人本思想显现市民人文素养培育的渊源

1. 人本思想是市民人文素养培育的理论基础。观点认为人之所以成其人的根据是生产劳动,或者说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由于人能够有意识地支配自己的各类活动,能够不断地认识自我,认识人所处的外部世界,促使人的人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人文素养是关于“人类认识自己”的学问,是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从人的认知可以发现学习是人的本质需求,素养是学习的必然结果,学习可以完善人性,增进理智,使人成为人,人类就是在学习中不断发展的,可见,人文素养是人的本质属性,学习对于人文素养的培育具有普遍意义。

2. 人本思想揭示城市化建设的本质特性。城市化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人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力量,关注人的需求、尊重人的价值,应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首要目标,人文素养培育是城市化建设的题中之意。因此,在城市化建设中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城市建设,促进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培育崇尚学习的城市文化,增强市民在学习中的文化自觉,使更多市民认识到终身学习的价值和作用。学习所产生的直接作用是促进人的发展,而作用于城市发展则是间接的,需要通过提高人的各种能力,逐步转化为城市的发展力。市民文明素质程度越高,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就越高,城市社会就越和谐。

(二)城市化蕴含市民人文素养的内在要求

城市作为一个人口高度集中的社会生活空间,有着不同于农村的文化特质、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集中标志着社会文明,代表着国民生活水平,体现一个国家或社会的内在品质和风貌,具体体现在:

1. 城市生活是一种理性而有序的生活。文明与城市不可分割,城市的出现本身就是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一个标志。城市化源于工业化,而工业化则意味着生产的分工合作,意味着生产的有组织性和程序化,城市社会控制的机制主要依靠诸如法律、政策、管理等,而农村社会更多的依靠血缘、风俗、乡约等。城市的文明程度建立在每一个个体之上,市民如果不能抛弃农民式的自由散漫、无组织性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性,将阻碍城市的文明进程。只有具备人文素养的人,才是一个理性的人,而理性的主体对于科学的管理、有秩序的生活有一种内在的心理认同。

2. 城市是各种资源要素集聚、配置、交换的场所。有城池者为城,以行政职能为主;商品交易流通者为市,以商贸职能为主。城市的这种商业文化属性,使人们的价值观念更趋向于理性化和实际化。商业化原则是利益驱动原则,各种资源的流动是在利益的驱动进行的,商业化城市的人际关系基本上是利益关系,特别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赋予城市更多的竞争性和逐利性,这就要求人们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具备文明人的素养,防止市场的恶性竞争和巧取豪夺,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和理性竞争,使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3. 城市日常生活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城市是人、物、社会经济活动的集中地,特别是随着现代城市发展,城市成为了人口高度集中的场所,使得人们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小,交往越来越密切,社会联系的渠道与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市民除了需要掌握城市生活的各种规则与技巧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否则就很难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城市是联系政府、工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文化教育医疗等的集合体,而且,它们是各负其职、分工合作、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人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相应的素养和能力是无法让城市正常运行的。

所以,作为城市化的市民必须具备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素养,养成文明生活的习惯,这是城市化对市民文化培养所提出的必然要求。

三、 市民人文素养培育的宏观路径

在城市化进程中提升市民素质是一项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渐进过程。将农民变市民、村民变居民,不仅仅是形式上、空间上的转换,而是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的一次变革性的转型。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进行宏观设计和整体规划,集聚社会各方力量和资源,架构市民素质提升的系统工程。

(一)完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教育公共服务是由政府主导,惠及社会公众与满足社会教育共同利益需求的公益,是教育公平的基础,是实现市民人文素养提升的基本保证。高水平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城市现代化的关键标志,旨在通过提高民众的思想文化水平、道德修养、生活质量和职业能力,从而使民众尽快适应城市化生活。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从服务范畴而言,主要面向现代城市和新型城镇;从服务主体而言,主要是政府部分为主导,教育主体、民间团体或基金力量参与,包括其他社会组织机构的多元化主体;从服务内容而言,主要包括与现代终身教育相关的政策、供给、监管评估;从服务的供给的形式来说强调正式教育以外的培训,如社区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等教育服务形式。从创新教育公共服务体制、改进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确定教育公共服务标准和项目、完善教育公共服务的监管和评价体制等方面,构建公平、普惠、完备、高效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二)健全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市民素质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通过长效机制使其常态化、规范化。市民素质提高,一方面来自于个体道德意识的自觉,另一方面来自于国家法律制度的保障,通过完善司法保障和行政法规,健全各种社会制度,为人的活动提供规则、标准和模式,影响、制约、塑造人们的行为。政府应建立可以推进城市文明程度、提升市民文明素养的制度构架,以及市民文明素养培养的各个方面,诸如制订《终身教育法》、《城市文明促进条例》《市民文明素养手册》等。健全和完善促进市民文明素养提高的联动机制,整合各类资源,充分发挥政府、教育主体、企事业单位、社区、社会团体等的教育职能,让其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推进市民文明素养提高的合力效果。健全和完善推进市民文明素质提高的服务机制,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区县为依托,以村社为重点,以居民为对象,塔建群众文化平台,提供市民文化服务,保障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建设集图书阅读、电影广播、文艺演出、科技教育、科普培训、体育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中心,保证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实践可以证明,好的社会制度机制规范人们的社会关系,营造和谐的社会关系,有德者受到尊崇,道德成为人们向往的追求,文明之风成为社会主流。

(三)营造和谐生态文明环境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和非物质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过程的系统工程,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目标的社会形态,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营造和谐生态文明环境要正确处理好社会、经济和生态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三维”目标的平衡。物质方面:保护文物古迹、建设绿地园林、构建生态建筑、配齐配套设施等等,创建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美的良好人居环境,为市民文明行为的习成和文明社会的建设创设物质环境。在此基础上构建各种社会要素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非物质社会生态网,主要指社会风俗、语言文字、文化艺术、历史传承、教育法律以及各种制度等等。这些物质、非物质的成果都是人类的创造,具有文化烙印,渗透人文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培育城市文化,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把人文素养培育的目标集中化,形成精神合力,塑造城市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公众形成一种比较统一的价值导向,促进文明社会氛围的形成与和谐社会的发展。

(四)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终身教育是在人类社会从工业化向知识经济转变的大背景下,在传统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人类社会变革的前提下提出并不断发展的,终身学习是一种持续人的一生的过程,是一个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可以实现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和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市民的素质需持续提升来适应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终身学习将成为现代人生存模式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政府要将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纳入总体发展规划,研究制定终身教育法规,确定终身教育体系的架构,规范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整体设计和统筹规划,充分整合、开发和利用各类资源,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积极稳步、扎实有效地推进终身教育发展,将教育网络覆盖到市、区、乡镇、社区和家庭,创建学习型组织,尝试开发“市民终身学习卡”、“学分银行”等管理工具,探索成立终身教育(学习)评估认证机构,在全社会营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促使每个城市居民建立主动学习的意愿,帮助其体现教育权利的获得与学习机会的拥有,确立终身教育理念,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成为拥有理解力和创造力、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的新型市民。

(五) 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

人的现代化与城市的现代化密切相关,人的发展依附于城市各方面的发展,城市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为提升市民素质,须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一方面,按照进一步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需要,总体规划城市建设蓝图,促使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依靠高新技术培育和打造新的支柱产业,支撑城市现代化的进程,满足人口快速增长的需要。另一方面,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市民,缩小贫富差距,加速城乡统筹,逐步让农业转移人口在社会保障、就业和转岗培训、公共服务、保障性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享受市民同等的待遇,促使其全面融入城市社会,全身心投入到社会建设中来。同时,逐步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公共设施,清洁街道路面,创设社会活动文明空间,建设现代绿色文明城市,为市民树立公共文明标杆,促使市民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与此同时,加大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修建各类艺术文化场所,图书馆、艺术馆、体育馆、剧院等,重视城市发展的人文性,丰富城市的各种教育文化资源,培育人文环境,发挥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介的作用,增加文化的传播手段和形式,激发人的学习能动性,实现市民终身学习的文化自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融为一体,创新城市发展模式。

总之,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是市民的人文素养不断提高的过程,市民素质不仅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也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综合实力。城市化以市民的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为本,我们要从实现人的价值层面深入认识城市化,在城市化进程中,要实现人与城市环境、人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就必须加快提升市民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联合课题组.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J].区域与城市经济(人大复印资料),2014(07).

[2]魏后凯,关兴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与战略重点[J].区域与城市经济(人大复印资料),2014(08).

[3]宋.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市民社区建设[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

[4]段进军,殷悦.多维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内涵解读[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

[5]明星,张加明.城市化背景下市民道德建设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14(01).

[6]祁福雪.城市化背景下提升市民人文素质的对策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7).

[7]黄燕芬,丁力.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分析[J].河北学刊,2013(01).

[8]帅良余.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人本思想[N].文汇报,2013-06-27.

[9]杨粤晖.论城市化与城市公众的人文素养[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05).

[10]张昆玲,史中朝,赵静.城市化进程中市民素质提升的路径选择[J].安顺学院学报,2011(06).

篇10

各科室、执法大队及下属中队、镇(街办)执法中队:为认真学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关于在全区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的要求,经局党组研究决定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文秘站网文章-找文章,到文秘站网]

一、高度重视,提高认识

“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大力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建设人民富足、社会文明、经济雄厚、环境生态、独具现代园林特色的和谐**,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积极重大的意义。各科室、执法大队及下属中队、镇(街办)执法中队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当前和今后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性过程和长期任务来落实。

(一)“八荣八耻”的具体内容。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逸为耻。

(二)认真组织学习。在全局组织学习的基础上,各科室、执法大队及下属中队、镇(街办)执法中队要结合具体工作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进行学习,围绕我区城市管理工作实际,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开展加快产业年系列活动,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以“八荣八耻”为主线,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和宣传,使各科室成员、执法大队和执法中队队员都能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

二、结合实际,开展活动

为认真落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我局将以开展创区级文明单位、全面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机关)、中队建设、争当“人民满意公务员”、“爱岗敬业、建言献策”、“树城管新形象、推进人性化执法”等一系列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全局党风、政风、行风更上一个新台阶。

(一)加强执法服务理念。全体执法人员在思想上要真正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主动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正确行使手中的职权,以服务促进执法,规范执法行为。在执法过程中要尊重当事人的人格,正确对待群众的批评和建议,通过换位角度站在管理相对人或者第三者的立场上,对执法行为做出客观的评判。通过我局“爱岗敬业,建言献策”、文明服务、城市管理“四进”服务等一系列活动,将尊重群众,服务群众的执法为民理念认真贯彻落实。

(二)强化执法行为规范。全体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要做到形象端正、严谨得体、不卑不亢,使用执法规范文明礼貌用语,耐心地宣传说服引导;在发生争执时,坚持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的原则,保持冷静的态度,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时刻提醒自己作为一个执法人员,不能逞一时之气,损坏整个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的形象。

(三)坚持公平公正执法。公平、公正是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生命和灵魂,是树立威信的根本保障。全体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要做到依法行政、秉公办案,杜绝办人情案、关系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难点问题中敢于碰“硬”,敢于顶住压力,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离。同时在进行城市管理上,采取集中清理、专项治理与日常巡查相结合、错时上岗、延时下班、节假日强化管理、滚动执法等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手段,将公平公正执法体现城市管理执法的日常工作中,树立城市管理执法权威性和严肃性。

(四)加强制度队伍建设。各科室、执法大队及下属中队、镇(街办)执法中队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建设一支团结和睦、积极向上的执法队伍,不断提高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同时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全力提高队伍的组织纪律性。通过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局形成宽以待人、相互尊重和信任、相互支持和帮助、团结向上的良好风气,创造和谐、民主、进取的工作环境。

三、加强组织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