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的政策范文

时间:2024-03-14 17:10: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宏观调控的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宏观调控的政策

篇1

关键词:土地政策; 国民经济; 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F3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4-0013-03

一、引言

土地与资本、劳动等要素都是发展经济不可或缺的投入要素,配第曾用“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来概括土地对于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投入要素,不仅具有像资本、劳动等要素的一般属性,也具有其独特的属性。资本、劳动都具有极大的流动性和可再生性,而土地则是固定、缺少流动性,并且具有很强的空间属性,尤其是可适宜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地几乎是不可再生的,这些特点使土地与其他要素不同,也为土地政策成为宏观调控工具增加了难度。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的宏观调控工具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土地政策还未曾从真正意义上成为国家的宏观调控工具。虽然自2003年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扩展阶段,我国政府曾明确提出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并与传统的信贷政策并列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但由于土地的特殊性,国家一直不能像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那样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灵活运用,因而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新的研究课题。笔者认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工具是由国家调节控制货币(财政收入)的供应量和需求量,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围绕供给量和需求量制定相关的经济政策调整经济运行中的货币量,使其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而与此类似,土地作为宏观调控工具也应由国家控制土地的供给量和需求量,根据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对土地资源的总量和结构进行干预和调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要求“在2020年初步完成主体功能区布局”。而主体功能区的理论创新,其实质是将空间维度重新纳入理论分析。主体功能区的不断发展及其变化,必然是土地政策在“空间维度”上的一种属性表现。因此,进一步探寻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必然是深入主体功能区理论基础建设的客观要求。

二、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工具:基于我国土地政策实践视角

最先把土地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学者是认为“土地是财富之母”的配第,以及认为“土地是所有财富由以产生的源泉或资料”的坎蒂隆。此后,生产要素理论不断发展,直至今天的“生产要素六元论”(人力、财力、物力、运力、自然力和时力,其中土地属于自然力)学说在理论界几乎达成共识。事实上,土地要素是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运行的空间载体,如果能够引导和调节土地要素的投入方向和投入量,就能通过不同的土地政策产生的不同经济效果来调节宏观经济,所以生产要素理论成为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重要理论依据。根据我国土地政策实践,土地政策是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参与宏观调控。在供给方面,虽然我国用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土地总面积是固定的,但由于土地公有制使我国政府对土地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因而从供给方面能够进行效果很好的调控,可以从土地供给方式、供给结构、供给价格三方面制定土地政策对经济进行调节。在土地需求方面,包括农业用地需求、工业和建筑用地需求以及服务业和居民住房用地需求构成了土地的总需求,而土地需求的调节主要在于房地产市场对住房需求的调节。由于我国农业用地实行,具有稳定性,不符合宏观调控政策所需要的灵活性,而工业和建筑用地以及服务业的用地需求应从土地整体规划的大方向来考虑并与产业政策等相关政策综合考虑对需求的调节,因而只有房地产市场适合调控手段的灵活多变。

土地政策的主要调控工具包括土地供应与市场规则工具、土地价格与收益政策工具、土地收购储备工具以及“道义劝告”工具等。其中,土地供应与市场规则工具包括土地规划、城市规划、土地供应计划、建设用地审批、土地出让转让政策等;土地价格与收益政策工具包括基准地价、工业用地和经营性用地出让最低价格、土地税费政策、征地补偿政策等;“道义劝告”工具指中央土地调控部门通过发表正式声明、导向性政策和指导意见或私下谈话,表明对当前国土资源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对地方政府的希望,以达到影响地方政府、用地企业和个人用地行为使其符合中央政策目标要求。结合我国土地政策实践,我们可以对我国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效果进行分析。例如在土地供应方面。过去的十年间我国建设用地供应总体趋势为上升中略有波动。如2012年第一季度,我国建设用地供应总量同比增长超过30%,全国建设用地供应11.44万公顷,同比增长33.6%。我们可以看出建设用地供应量与GDP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尤其是2007和2008年,建设用地供应量明显下降,GDP也明显下降,表明建设用地供应量对国内生产总值有重要影响,国家通过控制建设用地的数量对经济进行有效调节。

而在土地供应结构方面,我国2010年土地供应结构中比例最大的是工矿仓储用地,占36.6%,其次是住宅用地,占26.7%。这说明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调节已经成为我国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而从整体上看2012年我国供地结构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调整趋势,其中基础设施用地增长幅度最大,占我国土地供应总量的45.2%;房地产用地增长幅度次之,占我国土地供应总量的23.6%。这表明土地审批、土地结构制约了我国各项产业的发展,国家通过土地政策同产业政策相联系,有效地实施了对支持产业的扶持。此外,在土地价格方面。从整体上看,土地出让价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08年以后土地出让价格大幅度攀升。土地出让面积和土地出让价格几乎是同向变动。由于土地出让价格是影响房地产市场房价的重要因素,因此也成为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

三、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政策建议

土地若能够解决自身的难题,即空间性和不可再生性,则土地政策可以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流调控手段。对于不可再生性,可通过技术的进步向空间和地下两个方向发展、增强利用率等方法解决;而对于空间属性问题,则应该通过资本和劳动等要素的自由灵活流动与不可流动的土地要素相结合,需要土地政策与其他政策的配合,同时处理好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因此,结合上述分析,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国家应有一个统一的土地调度机构,构建由中央和地方不同级别但同一系统的机构体系。在我国宏观经济实践中,财政政策的总机构为国家财政部,下有各级财政部门相呼应;货币政策的总机构为中央银行,下设不同级别的各级银行;土地政策的总机构包括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国务院等部门,由于没有统一专门的政策制定机构,往往会导致多部门由于未能提前沟通而使各项政策之间出现矛盾,最终不能达到政策制定的初衷。

2. 土地政策应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政策手段相互配合使用,如国家在使用土地政策调节房地产市场,抑制对住房的过度需求时可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如上文所说使用货币政策提高利率、使用财政政策征收房产税等措施配合远比单独使用土地政策效果要好;又如使用土地政策的工具(土地规划)时要与产业政策相配合,在土地审批时对于支持的产业放宽限制等。

3.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运用土地政策对经济进行调节时不仅要从供给方面进行,还要从需求方面同时调节,双管齐下,综合运用才能达到既定的效果。这同样需要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利率政策等制度配合。

四、结论与启示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对经济进行调节的原因在于市场调节经济存在失灵现象,而主流经济学推崇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不能完全满足调节市场失灵所造成的经济波动,需要新的宏观调控手段加入对经济进行调节。土地是各种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须的载体,离开土地任何经济活动都不可能进行,这就使得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成为可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调节经济时要求市场主体有灵敏的反应度,如国家上调利率期望市场主体能够较少地使用资金,而在经济运行中市场主体很有可能不计成本的进行投资,从而使调控达不到目的,而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比,土地政策成为宏观调控手段的优势在于离开土地任何经济活动都无法进行,市场主体对土地供应政策完全具有弹性,政府可以通过土地政策调整以取得良好的调控效果。

参考文献:

[1]郝大江.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2011:53-55.

篇2

美国的联邦政府财政政策主要由财政部起草,总统府的管理与预算办公室(OMB)也参与制定预算、税收和财政等政策。美国运用财政政策调控的经验:

1、主要运用税收手段进行调节。每当经济萧条时,为了刺激经济发展,美国政府就实施减税政策,减税的手段包括降低税率和缩小税基(如提高起征点、增加免税额等)。里根执政的20世纪80年代,为了刺激经济发展,实施了大幅度减税措施;小布什执政以来,先后在2001年和2003年两次提出了以减税为核心的经济刺激计划,按照该计划,美国10年内的减税总额高达15000亿美元。每当经济增长过快出现过热苗头时,为了抑制经济过热或减少财政赤字,政府就实施增税政策,增税的手段包括提高税率或扩大税基(如降低税收起征点、减少或取消免税额)。克林顿执政时期,为减少政府财政赤字,保证美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曾将应纳税收入在14万美元以上的夫妻联合申报家庭(单身纳税人应税收入在11.5万美元以上)的边际税率从31%提高到36%,同时规定应税收入超过25万美元以上的部分适用39.6%的最高边际税率。此外,为了支持某个产业发展,美国也会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但是美国政府通常不用税收优惠来招商引资。

2、严格依法管理财政预算。美国的联邦财政预算由总统府的管理与预算办公室负责编制,报经国会批准。财政预算经国会批准后,财政部可根据经济情况进行微调,但是财政预算支出结构的任何调整都由国会决定,无权变更。

3、政府对发行国债持审慎态度。美国政府对发债很审慎,主要根据财政收支预期进行,每年三月份公布政府的发债情况。美国决定发债是自动形成的,经济好时政府就少发债;经济不好时政府就多发债。不管政策制定者的意图如何,当政府财政紧张时,总统必然要求发债,国会只要求财政部为满足一定支出而融资,而不管采用什么手段。

4、财政政策长期发挥作用。在美国,不管是增税、减税还是调整预算收支的规模和结构,都要启动繁琐、严格的司法程序,必须经国会审批。因此,美国财政政策是长期的供给型政策。

5、面向全球发行国债,靠外国资本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和维持美元的世界霸主地位。多数年份美国都有财政赤字,美国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手段就是面向全球发行国债。目前美国40%的国债由外国投资者购买,日本和中国是主要的购买国。面向世界发行国债,美国不仅弥补了巨额的财政赤字,还通过资本项目的盈余来弥补经常项目的逆差,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

二、美国货币政策及其在宏观调控中的运用

美国货币政策由美国中央银行―――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独立制定和执行,美联储的决策机构是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它每年召开8次会议,研究通过货币政策调节需求,保持物价稳定。美国运用货币政策调控的经验:

1、货币政策目标明确。虽然从理论上讲,美国货币政策目标有充分就业、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保持金融市场稳定等五个方面。但在实际宏观调控中,美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就是预防通货膨胀,保持价格稳定。

2、主要使用利率杠杆进行调节。美国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就是调息。经济过热就加息,经济疲软就减息。比如,1994年当美国经济出现过热苗头时,美联储在一年内连续7次提高利率,把联邦利率从3%提高到6%,迫使当时的美国经济降温。1998年为防止世界金融动荡造成对美国经济的冲击,美联储分别在1998年9月、10月、11月连续三次降低利率。2001年至2004年6月,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尽快恢复增长,连续10次调低联邦基金利率,将其调至美国46年来的历史最低点(1%)。正如美国经济学家、斯坦福大学约翰・泰勒教授所说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是近年来美国情况特别好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带来的价格稳定本身大概就使生产率得到提高……”。

3、建立灵敏高效完善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美国的利率调节之所以有效,首先是因为美国市场经济高度发达、市场机制健全有效,利率的升降直接影响到企业和个人的利益;其次是美国信贷市场健全有效,金融机构向居民家庭发放了大量的消费信贷和住房抵押贷款。降低利率居民和公司直接受益,还可以通过“借新还旧”维持高消费;提高利率居民和公司直接受损,消费需求马上下降。

4、实行信贷资产证券化。1968年美国推出了最早的抵押贷款债券。1983年又设计发行了抵押保证债券。1990年美国3万多亿美元末偿还的住宅抵押贷款中,50%以上实现了证券化。信贷资产特别是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不仅沟通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疏通了货币政策传导途径,还有效解决了银行“短存长贷”的矛盾,分散了房地产市场和银行信贷风险,维护了金融稳定。

三、美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协调配合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需要协调配合。财政政策实施作用大、速度快和预测性强,但决策时间比较长,必须经过立法和国会审批等程序,有时候其决策的时滞会使政策实施赶不上经济形势的变化;而货币政策决策快、独立性强,受政治干扰小。财政政策作用的主要对象是消费支出,特别是税收政策主要影响消费;而货币政策作用的主要对象则是资本支出,影响主要体现在投资方面。所以,只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互相搭配、协调配合,才能取长补短,实现预期的宏观调控目标。美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比较好,二者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财政政策主要解决经济长期增长问题,货币政策主要调节短期经济波动。解决经济萧条问题,通常以财政减税政策为主;解决通货膨胀问题,通常以紧缩的货币政策为主。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和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之间建立有协调机制,财政部长和美联储主席经常会面共商经济大计,财长提出货币政策建议很慎重,以使中央银行保持独立性;美联储尽管独立性很强,在决策时也要考虑对财政政策的影响。

2、美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同向搭配,包括“双松”搭配和“双紧”搭配。另一种是逆向搭配,包括“松紧”搭配(即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配合)和“紧松”搭配(即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搭配)。在美国宏观经济调控中,“松紧”搭配的政策是经常被采用的。

四、美国宏观调控对我国的启示

1、根据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制定宏观调控目标。美国在不同时期实施不同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的核心依据是经济运行中主要矛盾的转移。如在1945年至1968年,针对国内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国政府把充分就业定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1969年至1980年,针对当时主要由于石油危机引发的物价攀升,美国政府把抑制通货膨胀定为当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采取了紧缩银根等金融货币政策和法律措施;20世纪90年代,针对财政赤字严重,物价上涨较快的现实,美国把消灭财政赤字、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确定为宏观调控目标。2001年以来,针对经济增长缓慢,美国小布什政府制定了以减税为主要手段,以促进经济尽快恢复增长为主的宏观调控目标。借鉴美国宏观调控经验,首先应该根据我国各个时期经济运行中主要矛盾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要求,相机制定宏观调控目标。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制定宏观调控目标,既要考虑当前经济调控的需要,更要考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要求。

2、适当把握国债发行政策。不仅是美国,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都表明,财政政策是政府克服经济衰退,启动经济增长的长期有效手段之一。但是,发行长期国债并不是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税收才是克服经济衰退,扩大内需,启动经济增长的最有效、最长期的财政政策手段。每当经济增长缺乏动力,经济增长速度减慢时,美国历届政府首先采用的财政政策手段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减税。反观我国自1998年开始,已经实施了6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主要以发行长期建设国债,拉动政府投资为主要政策工具。在当时扩大内需、启动经济增长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当前我国投资需求特别是民间投资已经启动,还出现了钢铁、汽车、电解铝、房地产等行业投资过热现象;而且连续6年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已使我国财政风险有所聚集。在这种情况下,可考虑减少发行长期建设国债。

3、宏观调控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税收的作用。搞好宏观调控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当务之急是要深入研究税收理论与国外实践,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和搞好宏观调控的要求,深化我国税收体制改革。一是要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稳步推进税收改革。二是要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特别是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税收制度。三是要改革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将设备投资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四是要改进个人所得税,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简化税率级次。五是要在统一税政前提下,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政管理权。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税制统一。

4、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有利于增加技术开发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财政支出机制。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注重研究与开发、技术转化和教育的投资,增加对新生产能力的投资,并运用竞争机制改善国家创新机制,取得了全球竞争优势。日本由于忽视进入世界技术领先国家行列后的体制和结构调整,丧失了利用新技术创新成果推动经济增长的机遇,使经济陷入了长期衰退和停滞不前。因此,借鉴美国、日本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我国宏观调控要特别重视发挥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作用。当前,一要加强财政对高技术产业、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投入。二要增加农村地区的公共支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修路、治理环境等。三要增加有利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支出,缓解目前的就业压力。四要增加扩大城乡居民消费,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5、进一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我国应该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同时,着重完善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此,一要加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权威性。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后,我国分设了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中央银行不再直接监督管理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经营。由于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都是国务院直属的正部级单位,中央银行协调难度较大。因此要明确中央银行对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业务领导地位,金融监管机构也要考虑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二是要深化金融改革。加快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改革,使其真正成为现代金融企业。加快银行业务创新改革,减少业务收入中的利差收入比例,提高利率调控的敏感度。改善清算支付体系,提高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水平。加快发展可交易金融工具品种,从总体上增强债券市场对信贷市场的传递性。发展货币市场基金账户,减轻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压力。三是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重点是存款利率市场化,发展利率套期业务,以减轻利率市场化后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压力。四是按照市场原则,相机抉择,扎扎实实推进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政策。五是深入研究我国当前条件下,利率、汇率和准备金手段的优点缺点,取长补短,搞好三者的协调配合,共同搞好宏观调控。

篇3

【关键词】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产业政策 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新常态和全面深化金融改革的关键时期,货币政策与以往相比肩负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更多的挑战。长期以来,货币政策与政府的关系存在诸多模糊、边界不清的问题,只有正确认识和准确处理好货币政策与政府的关系,深层次挖掘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才能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灵活性。货币政策和财政、外汇、产业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四者既有着不同的调节重点和手段,也有着不同的调节影响和作用范围,又紧密联系、相互影响。

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关系

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关系。一是在宏观调控中相互配合、优势互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各有特点,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在实际操作中相互配合、优势互补。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有不同的政策时效,所以二者可以形成合力,共同对经济进行调控。二是同是资金分配的渠道,都与货币流通密切相关,二者的出发点都在于对资金流通中出现的对有悖于货币流通和市场供求的现象进行调控。三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分别通过调控流通中的货币量和采用税收增减、发行国债、调整支出规模与结构等手段实现对全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二者都是主要通过实施扩张性或者紧缩性政策,调控总体经济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使之处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但同时二者的调控范围存在差异,在流通领域中货币政策起主要作用,在分配领域中财政政策起主要作用。四是货币政策具有鲜明的总量特征,而财政政策的结构特征较为突出。二者虽然都对总量和结构进行调节,但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货币政策具有更鲜明的总量特征,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调节全国的货币供给总量。财政政策具有更鲜明的结构特征,财政政策可以调节不同地区、产业、企业甚至个人的收入水平①。五是货币政策的目标侧重于货币稳定,而财政政策的目标则更为广泛。无论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都是宏观调控的基本政策,经济增长、物价稳定、收支平衡等都是二者调控的目标,但各有侧重。其中,货币政策侧重于价格和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而财政政策起着调节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的作用。在调节收入分配公平方面,货币政策也往往显得无能为力,一般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手段来解决②。

货币政策与外汇政策的关系。一是外汇占款的增加会导致货币供给量扩张、供给结构改变及供给内生性增强。近年来,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外汇占款持续增长。同时,由于人民币升值、外商直接投资及热钱的流入也导致了外汇占款的增加。截止2014年3月末,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余额为272149.14亿元,较2014年2月末的270407.88亿元增加1741亿元,为连续第九个月增长。可见,外汇占款是货币供给的主渠道之一,其对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首先,外汇占款的增加导致货币供给量扩张。随着外汇占款的不断增加,基础货币投放量不断增加。根据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随着基础货币投放量的增加,货币供给量扩张。其次,外汇占款使货币供给结构发生改变。外汇占款导致对外部门资金充裕,对内部门资金匮乏,从而对外部门发展较快,对内部门发展受到限制。我国的外向型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向型企业主要集中于内陆地区,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势头远好于内陆地区,这将加剧我国的“二元结构”,地区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再次,外汇占款使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强。大量企业或个人的外汇收入卖给商业银行,中央银行不能独立自主地控制货币供给量,增加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③。二是汇率的灵活有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改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随着我国资本账户逐步开放,资本流动加剧,汇率的灵活可以提高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另外,随着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微观主体适应汇率变化的意识增强。

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关系。一是产业政策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程度的指引,起到方向性作用。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会把握产业政策的调整方向,把产业政策的方向作为货币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二是货币政策为产业政策提供支持。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引导资金流向政府希望发展的行业,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为产业政策提供支持。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的配合,实际上是通过信贷政策来最终实现的。货币政策一方面控制产能过剩的行业的信贷投放力度,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另外一方面货币政策从信贷政策出发向技术密集型行业和服务业倾斜,降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金融门槛,通过贷款优惠鼓励行业投资。三是产业政策作为结构调控政策弥补货币政策总量调节的不足。货币政策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具有总量特征。而产业政策是指向产业的特定政策,从而可以作为结构调节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弥补货币政策总量调节的不足。

货币政策受到的挑战和限制

货币政策面临平衡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的挑战。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一部分,最重要目标在于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宏观调控最重要的目标在于促进经济增长。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总体上是一对矛盾,只要增长速度、不顾物价稳定,或只要物价稳定、不顾增长速度都相对容易,难的是二者兼顾。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往往会追求快速的经济增长,如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以增加投资,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会造成物价上涨,这样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就出现了矛盾④。如何平衡好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把二者的目标设计在一个合理的波动范围内,将是货币政策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货币政策面临平衡独立性与政府干预的挑战。央行独立性的提高,可以有效地遏制政府扩张经济的冲动,提高中央银行的信誉,更低成本地遏制通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在不断提高,这主要体现在目标独立性和经济独立性上,而政治独立性依然较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实施货币政策的这一安排是合适的,当前这个体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也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未来货币政策对独立性的要求会逐步提升,如何平衡与政府干预的问题将成为货币政策未来重要的挑战之一。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存在“缺位”、“越位”及配合协调机制不充分问题。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缺位”主要表现在:近年来社会资金总量、结构存在扭曲现象,一方面资金总量持续快速增长,另一方面资金结构不合理、资金供求失调现象较为普遍。二者“越位”主要表现在:第一,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界限模糊、互相挤占。第二,银行在宏观调控中代行财政职能,如在有些地区用银行贷款充任财政拨款和补贴,财政与信贷存在扭曲现象。另外,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缺乏充分的协商研究和紧密联系的机制,政策配合不够,容易形成政策效应的相互抵消。

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外汇政策的考验。在我国目前的外汇管理体制下,中央银行有时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而被动吸收外汇,此时货币投放量会增加;而有时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控制货币供给量,又无法维持汇率稳定,使得货币政策陷入抑制通货膨胀与维持汇率稳定两难的境地。为解决货币政策与外汇政策之间的冲突,中央银行只能采取再贷款进行冲销。但是目前,同时把握这两个目标难度也越来越大,尤其是随着资本账户的不断开放,资本流动不断加快,中央银行既要协调内部均衡又要协调外部均衡,还要不断应对外来冲击,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严峻考验⑤。

在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货币、财政与产业政策之间缺乏协调。在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财政部希望中央银行能够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以降低其财政借贷的成本,而货币政策最重要的目标在于维护币值稳定和物价稳定,这样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愿景就有所冲突。所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能会存在互相扯皮的情况,相互间的政策协调可能演变为政策内耗,这会进一步影响产业政策实施的效果⑥。

理顺我国货币政策的建议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框架内建立人民银行、财政部和发改委、外管局等部门的协调机制及信息共享平台。目前,人民银行、财政部、发改委和外管局等部门之间没有真正建立起各政策部门的交流通道。长远来看,我国应该考虑建立持续性的货币、财政、产业、外汇政策之间的磋商机制。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可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框架内设立专门的宏观调控政策协调委员会,成员由中央银行、财政部、发改委及外管局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构成,定期召开政策协调会议,就不同调控政策进行协调。评估前期不同政策实施效果的同时,再针对下一阶段的预估从政策协调的视角提出改进政策措施的意见,并向其他部门通报下一阶段本部门拟采取的政策措施,征求其他部门的意见,避免不同政策之间的冲突或内耗。另外,要建立各部门间统一的政策信息数据库,完成对各部门政策实施信息的汇总、整理及分析,为各部门下一阶段的政策提供依据,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以避免决策口径的偏差,提高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组合效应。

货币政策应引导商业银行减少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但增加对新兴产业、技术密集型行业和服务业等的倾斜。第一,货币政策可以通过银行信贷,引导商业银行减少对过剩、落后产能的贷款,加强信贷管理、着力优化信贷结构。第二,适当加大对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等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以及技术密集型和服务业等的贷款投放,降低这些行业的金融门槛,并给予优惠的贷款利率。

政府应加强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目前,社会已进入信用经济时代,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信用成为信用经济中重要的一环。但目前,我国金融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完善,金融信用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应加强金融体系建设,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是建立金融信用法律体系,使得金融信用能够有法可依,在法律框架下实现信用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二是以中央银行作为依托,建立金融信用平台,既包括对企业的信用管理,也包括对个人的信用管理。三是完善信用奖惩机制,惩罚不良信用的同时,对信用良好予以奖励,以保障信用体系的高效运作⑦。

明确货币政策委员会定位,进一步厘清与政府的关系。在《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中规定,货币政策委员会为“咨询议事”机构,但这从法律角度来讲是不够明确的,从其近年来实际发挥的作用来看,是一个“准决策”机构。短期内,应当从法律的角度明确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准决策机构”的地位,从法律上厘清与政府的关系。从长期来看,货币政策委员会应当逐步由“咨询议事”机构、“准决策”机构向专门的货币政策决策机构转变⑧。

调整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结构,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一是调整成员结构。为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可进一步优化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成员结构,增加中央银行内部成员、工商业界的代表及学术界代表。同时,要明确委员的任期,并且要增加一定比例的专职委员。二是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要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信息披露制度,并向社会公布货币政策决策的程序、决策过程所依据的经济金融信息,披露会议记录及投票的情况,以让市场和公众更好地了解货币政策趋势,从而形成良好的市场预期。

以产业政策为导向,合理调整各项政策配合的重心。在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中,要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对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的引导作用。首先,要进一步提升产业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样能够使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有迹可循⑨。其次,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深化,在制定国家的产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性,要充分考虑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并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为其他政策的制定提供最新的方向。

新时期,可以利用深化金融改革的时机,进一步理顺我国货币政策与政府的关系。总体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外汇政策、产业政策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虽然同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但四者既有着不同的调节重点和手段,也有着不同的调节影响和作用范围,又紧密联系、相互影响。货币政策如何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成为当前货币政策提高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同时,货币政策与政府之间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如何理顺货币政策与政府的关系的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顶层设计方面,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框架内设立专门的宏观调控政策协调委员会;在行业层面,引导商业银行的贷款投向,增加对新兴产业、技术密集型行业和服务业的贷款投放力度;对于货币政策委员会,一方面要明确其定位,进一步厘清与政府的关系。另一方面要调整其成员结构,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金融信用方面,要加强信用体系的建设,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最后,要以产业政策为导向,合理调整各项政策配合的重心。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注释】

①《中国金融》编辑部:“金融改革发展建言录―两会经济金融界部分代表委员谈金融”,《中国金融》,2014年第6期。

②贾康,孟艳:“现阶段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几个问题”,《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第7期。

③王爱俭,王Z怡,武鑫:“国际资本流动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基于外汇占款传导路径的分析”,《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④黄燕芬,顾严,翁仁木:“近期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组合效应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1期。

⑤朱亚培:“开放经济下国际收支对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世界经济研究》,2013年第11期。

⑥吴盼文,任碧云:“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贸易政策、汇率政策协调配合问题研究”,《华北金融》,2007年第9期。

⑦岳隆杰:“金融信用体系建设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途径”,《济南金融》,2004年第3期。

⑧何运信:“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透明性的作用与边界”,《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年第1期。

篇4

【关键词】房地产;宏观调控;土地财政;房产税

一、我国房地产宏观政策调控政策体系简介

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经济增长目标;二是社会公平稳定目标。调控政策主要包括经济政策、行政政策及一些宣传引导手段。通过经济政策(主要是货币、财政政策等)进行调节,以行政政策(主要是规划、计划等)进行管理和指导,同时配合信息宣传活动进行引导,以实现对房地产业的政策调节。经济政策和行政政策各具特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我国房地产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体系,如图1所示。

在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中,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土地政策。经济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供求进而调控房地产价格的。供求关系决定价格是市场的基本规律,房地产市场在运行中也必然受到这一市场规律的支配。政府可以通过调节一些经济参数,如价格、税收、利率、折旧率等影响企业的投资和消费者的需求,达到调控目标。行政政策的作用路径不同于经济政策,其主要是针对开发商施加影响,不适用于一般消费者。主要可以通过限制直接限制房价的方式,限制房产结构等方式调控房地产市场。现阶段我国政府主要采取经济政策调控,一般只有当房地产业发展影响我国国民经济正常发展时,才会采取行政政策手段。

二、我国现阶段房地产调控政策遇到的困境分析

近几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宏观调控,但效果不容乐观。

可以看出,今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依然以强劲的势头持续走高,房价涨幅也随调控政策起伏不定,很多调控政策的实施都只是起到暂时抑制房价的作用。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土地资源愈发紧缺。这对城市建设用地提出了艰巨的挑战。我国地少人多,房地产开发用地紧张。目前我国人均耕地约1.43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我国人口基数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本就捉襟见肘的土地供应将更为紧张。这种情况导致土地价格大幅上涨,继而导致房价持续攀高。

2.我国经济发展对房地产业过度依赖。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业被设计成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导致了我国经济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我国现行的土地批租制度使得出卖土地成为地方的主要财政收入。因此,房地产业为地方政府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业绩和财政收入。2012年前11个月,我国130个主要城市土地市场总土地出让金额达1.18万亿元,与2011年同期相比减少了30%。以此推及全国所有城市,2012年全国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总收入可能会比2011年减少上万亿。这样,各地方政府成了房地产宏观调控最大利益受损方,因此地方政府在实施调控政策时的积极性不强,执行力度不大,这对调控效果产生很大影响。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稳定双重目标追求下,政府往往更注重经济增长,其结果必然造成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和房价的不断推高。

3.我国贫富差距悬殊,目前政府房产业税收政策不完善。我国目前最贫困人口约占总人口20%,但他们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却只有4.7%,然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所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却高达50%。富人有一次性付款买好几套房子的经济实力,而穷人则可能几辈子的收入也买不起一套房子。在在这种大背景下,政府出台的房地产调控的金融税收等政策往往会大打折扣。比如提高首付比例和房货利率,这使得买房的经济起点提高。对于富人来说买房本不差钱,一次性全额付款也没关系,而对于穷人来说,高额的首付和高的房贷利率对其构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提高房货首付比例和利率不仅不能限制富人炒房,反而给穷人增加购房压力,导致更多的人买不起房。变相的给了少数富人买更多房子的机会。至于通过征收二手房交易税来抑制房价的政策就更收效甚微了。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当前房地产市场需求远远大于供给。此时征收交易税对对抑制房价毫无影响,市场的力量会导致卖方完全税收转嫁给下家。这样,相当于政府直接向买方征税,这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促使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4.部分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部分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未根据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设计,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一些房地产调控政策设计初衷是为了抑制“投机型需求”,但忽视了政策对房地产供给的巨大负面作用。例如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中,房地产行业向金融机构贷款被限制,这大大阻碍了房地产供应商的发展。2011年度银行几乎停止了90%以上的房地产按揭贷款的发放,这导致2011年因缺少资金而破产退市的房地产公司多达6000多家。近几年来我国房价上涨过快,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住房供求的不均衡。因此,从长期来看,如果房地产市场供应不能继续增加,房地产市场的刚性需求仍将是住房价格的最有力支撑。人们对未来房地产供应紧缺的预期将不会变化,房价上涨压力依然很大。

此外,房地产市场本应该是这样一种垄断竞争型市场:既能使房地产业达到规模效率,又可以使其性价比在比较激烈的竞争中提升。然而,随着调一些控政策的实施,导致房地产市场洗盘严重,已初步形成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一些大的房地产开发商可以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在城市或者全国形成房地产市场的资源垄断。

三、我国当前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的出路

1.加快土地税制改革,合理规划,提高土地配置效率。世界上有很多发达国家都有像中国现阶段一样去依靠土地财政,千方百计地去抬高地价赚取更多的土地出让金去创造经济业绩和财政收入。但国外主要通过对存量土地征收物业税、房产税等方式创造财政收入。国外中央政府限制地方政府对土地的处置权,土地出让由政府统筹规划,这样既能大大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性,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耕地,使地方政府转向追求传统的工业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土地征税制度的改革,对存量土地征收物业税、房产税,还能增加房地产“投机性”需求者的持有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投机,降低房价的作用。因此,我国房地产业可以借鉴新加坡、德国经验,合理规划房地产用地,以开发中小户型为主,着更集约的原则来进行房地产开发,提高土地的配置效率,坚持走资源节约型道路,满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需要。

2.逐步改革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重视对社会公平目标的追求,建立更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同时,实施对地方政府的房地产调控的问责制把控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增加保障房建设等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目标责任制,切实强化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约束,多管齐下,促使地方政府将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落到实处。

3.加快对现有税制的改革,设计更合理的房地产业税制。房地产税的设计应当以抑制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性需求为主要目标。对于我国当前的房地产市场来说,征收房产税是一种长期有效的调控手段。房产税的开征能大大增加以投资为目的消费者的税收负担,从而有效的抑制投机性需求。这种调控方式可以长期留存,并通过税率的调整来收紧或放松。我国目前已在上海和重庆部分地区开展征收房地产税的试点工作,且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当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因此,要总结经验,对房产税征收范围、税率多少、房屋等级的界定、房屋的价值评估一些列问题,组织专家学者进一步探讨并进行科学的评定,逐步去完善房地产税制度。

此外,还应建立健全房地产业相关的行政法律法规,切实保障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并通过信息宣传,舆论引导等手段使政府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为大众所知,彻底深入人心。

参 考 文 献

[1]金海燕.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运行过程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论文.2008(9)

[2]王兵.关于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5)

[3]余凯.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难点问题和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4)

[4]周中元.国外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借鉴与启示[J].特区经济.2007(1)

篇5

盖尔・D・福斯勒女士,现任“世界大企业联合会”高级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师,并曾任美国参议院预算委员会副主任兼首席经济师。《华尔街日报》曾两次将她选为美国最准确的经济预测者,由于在过去4年准确预测了经济走势而于近日荣获著名的“年度蓝筹经济预测奖”。日前,她就中国的宏观经济走势谈了自己的看法。

福斯勒认为,世界经济不久将全面面临前所未有的通胀压力。20年来,在经历了很低的通胀后,世界经济结构有了很大调整,如印、巴等国。很多国家从全球规模看,由于资源需求大而造成了全球的通胀压力,而同时很多年来世界各国在资源领域的投资不足,如石油等,因此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了各方面的反应,使得通胀的压力增大。她预计如果不加控制,2004年中国GDP增长率可能会继续走高,有效控制增长在一个理想的范围内并不容易。目前,全世界的经济增长率在3.5%左右,今年世界经济会以超过5%以上的速度增长,美国现在上升的势头很快,将达到5%―6%的增长率。由于世界经济的增长率会比去年高,因此中国若要降低它的增长率并不是非常容易的。因此,中国政府面临的宏观经济调控,从手段和措施上讲难度超过以往和其他国家。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中国面临的挑战是金融衰退,现在则是经济的过快增长。

福斯勒认为,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在8%比较合适。中国发展潜在能力表现在劳动力(贡献了2%的增长)和生产效益(贡献了6%的增长),这两个方面加起来正好是8%,正好是中国GDP增长的速度。现在中国将2004年的GDP增长率调低到7%,反映政府对增速过高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清醒认识。但是,过去相对封闭时控制较容易,但在中国越来越趋于开放,外国投资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调控相对变得困难,因为宏观调控主要体现在货币供应上。她认为中国目前的调控政策有所促进,一个很大的挑战是利率,利率有双方面的影响。中国企业习惯了低的利率,调整利率的话,反应很难预测,但必须信贷是合理的分配,而且在得到信贷分配的环境里,资信强的企业户得到贷款。企业的大规模重组也会带来风险,因此,稳健的宏观调控政策十分重要。

福斯勒认为,中国目前经济有过热现象,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过热。在传统经济学定义上,过热与信贷、供求有关联。她担心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过快,目前中国的情况是,投资过多,现在中国500亿美元的外资投资占GDP的5%,太高。要探讨工业区的投资贷款来源,现在国际环境与以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府宏观调控如果采取提高利率的手段而没有很好的投资目标的话,企业和经济经不起利率增长的折腾。从长远看,利率调整早一点比晚一点要好。中国的资本成本要提高,准备金率要提高,政府开支需要减少。

篇6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 货币政 策财政政 策商业银行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08)03-030-05

2007年以来,流动性过剩成为中国宏观经济的一大隐患,并诱发了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风险,国家密集出台了多项宏观调控政策。2008年以来,通货膨胀的趋势不仅没有减缓,反而在雪灾和春节等因素助推下,呈愈加明显的态势。2008年1月我国CPI(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同比上涨7.1%,比2007年12月高出0.6个百分点,创下1996年8月份以来近11年的月度新高;与此同时,PPI《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1%,比上月提高了0.67个百分点,创2004年12月份以来的三年新高,呈现出CPI向PPI传递的趋势。物价上涨由消费品向工业品的结构性传导,导致全面通胀的压力骤紧,宏观调控政策将进一步收紧。

宏观调控政策不仅包括直接针对银行系统的货币政策和银行业行业监管,还包括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部分调整,构成商业银行生存的外部环境,对商业银行的发展经营带来重大影响。梳理07年以来宏观调控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机理和实际效应,有助于商业银行,做出相应调整以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一、2007年以来宏观调控政策环境的演变

(一)货币政策和银行业行业监管

1、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央行票据

2007年,央行先后11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并累计发行近4万亿元的央行票据。其中第10次准备金调整,上调幅度1个百分点为4年来最大,当前存款准备金率创20多年来新高。

2、加息

为遏制储蓄存款的跳槽趋势和投资的高速增长,向市场传达紧缩的信息。2007年以来,央行连续6次小幅加息,调整后的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为4.14%和7.47%。

3、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窗口指导

2007年,面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快速增长,央行和银监会多次召开会议对各家银行给予“窗口指导”,严令各家银行将全年新增贷款规模控制在15%之内。从紧货币政策在总量控制上已取得一定成效,2007年12月新增贷款仅485亿元,同比少增了1720亿元,2007年全年新增贷款规模为3.63万亿元。2008年,央行对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的总量控制目标大体控制为不超过2007年全年的3.63万亿元,意味着全年贷款增速将不会超过13.86%。

4、特定行业的贷款监督和管理

由于银行新增贷款大部分流向了产业政策调控所关注的房地产行业,2007年11月,央行和银监会出台了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新规定,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要求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其他配套政策还包括严格房地产开发贷款管理、严格规范土地储备贷款管理,严格住房消费贷款管理、严格商业用房购房贷款管理、加强房地产信贷征信管理、加强房地产贷款监测和风险防范工作等等行业规范。同时,央行各分支机构、各银监局加强了对辖区内金融机构房地产信贷管理的“窗口指导”,加大了对相关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二)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

1、发行特别国债

为配合货币政策,收缩市场中过剩的流通性,缓解外汇储备的压力,2007年8月份以来,财政部共分8次向商业银行、银行间市场和社会公众发行特别国债,总计规模达15500亿元。

2、调整利息税。缓解负利率状态

从8月15日起,财政部将储蓄存款利息税税率由现行的20%调减为5%,意图扭转居民储蓄存款的负利率局面,避免储蓄资金持续进入股票市场,分流银行资金。

3、和产业政策相配套,引导结构调整

2007年以来,产业间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仍然在加剧,高耗能行业生产和出口增速依然较高。2007年上半年,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电力热力、石油加工及炼焦、化工等六大主要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1%,增幅同比加快3.6个百分点,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1.6个百分点。1-6月份,钢铁行业出货值增长79.7%,化工行业增长31%,建材行业增长24.2%,均超过规模以上工业出货值21.7%的增速。

针对这种趋势,2007年4月15日起,财政部再度下调或取消部分钢材出口退税率;并从7月1日起,实行新的出口退税政策,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被取消。根据最新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法,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上述举措,以期缓解环境污染,保护紧缺资源和能源,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减少贸易顺差对国际收支的压力。

二、宏观调控政策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

(一)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略偏正,但难以持续

1、准备金率持续提高对银行盈利的负面影响相对可控

以前8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计算,累计冻结商业银行资金约1.5万亿元。假设商业银行被冻结的这些资金来自于债券投资或者贷款的压缩,根据各行中报初步测算,将分别导致商业银行上半年利息总收入减少2%和5%左右。当然,由于超额准备金比率较高的银行将首先通过压缩超额准备的方式来满足更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因此其实际负面影响要比测算的结果要小。

具体到各银行,从静态看,超额准备金率越高、存贷比越低,其受到的负面影响越小。从动态看,吸收存款能力越强,受到的负面影响越小。总的来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对大型银行的负面影响略小于中小银行。

2、加息使商业银行的利差略有扩大,但后续难持续

2007年上半年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四次提高,使商业银行利差略有扩大。我们可以通过半年报做简单的测算(见表1)。

净息差的扩大主要在于以下原因:

一是商业银行出现贷款中长期化和存款活期化的趋势。由于占存款来源约50%左右的活期存款的基准利率仅上调9个基点,进而扩大了商业银行的息差收入:二是贷款风险结构发生变化。随着中小企业的高速增长,银行业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重逐步加大,贷款的风险收益增加。

2008年净息差扩大的趋势将可能出现逆转,理由有三:

第一,存款活期化的局面有望扭转。从2007年最后一次利率调整的情况看,一年以内定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较大,其中,三个月期存款利率上调0.45个百分点,六个月期存款利率上调0.36个百分点:与此相反,活期存款利率小幅下调0.09个百分

点;同时,2007年年底以来,股市的动荡加剧,风险加大,储蓄向资本市场持续搬家的势头有所减弱,股市资金出现回流,在活期存款利率下调,三个月、六个月和一年期存款利息上升的情况下,居民和企业储蓄将有望出现定期化趋势;另一方面,通胀压力下,未来结构性调整将增多,类似2006年至今基准存贷利差扩大的可能性将较小。第二,贷款结构调整的力度减小。部分银行如建行和工行,中长期贷款比重已经达到60%以上,兴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比重已经达到80%,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调整贷款结构提高息差收入的余地有限。第三,未来对贷款客户的竞争将逐渐蔓延到中小企业群,利率的上浮幅度有限,利差空间压缩。

3、国债定向发行对商业银行利润的影响基本中性

2007年8月以来,财政部针对商业银行、银行间市场发行了规模总计为1 5500亿元的特别国债。从结构看,商业银行主要通过压缩票据融资和短期贷款来进行调整,2007年,商业银行压缩票据融资约4400亿元左右,票据融资余额已经降至2005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通过压票据融资为利润空间较大的中长期贷款腾出空间的特征较为明显。因此,从总量上看,对商业银行利润的影响较为平缓。

另外,从国债发行的情况看,加息一方面带来国债、央行票据和同业拆借利率一定程度的上升;另一方面也导致商业银行所持有的交易性债券的账面价值下跌。综合来看,由于规模受限,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基本抵消(由于披露数据的限制,难以作具体的量化分析)。

4、手续费和佣金收入的激增较难持续

2007年,受益股票市场的牛市效应,各家上市银行的手续费和佣金收入获得迅速增长,十余家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前三季度比上年同期平均增长80%左右。结算、、银行卡、投行、托管几大类并举。2007年末和未来的2008年,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收紧,资本市场的动荡加剧,风险加大,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在日益增大的基数上将较难实现高速增长。

(二)对银行业贷款规模的控制效果不理想

1、控制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并不能有效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的局面

银行贷款并非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唯一来源,固定资产投资对银行贷款的依赖下降。根据wind资讯提供的数据计算,2007年1-10月份,在固定资产资金来源的比例中,国内贷款只占12.44%,自筹资金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最大来源,占比达42.75%;再加上企事业单位自有资金,企业直接融资占比达65%以上。

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资本市场融资的比重将进一步扩大。这种趋势势必会弱化以信贷窗口指导和利率调整为工具的宏观政策效果,这也是2007年以来加息对固定资产投资影响作用受限的主要原因之一。

2、贷款规模的行政控制一定程度上恶化了中外商业银行的竞争环境

央行和银监会对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进行增长率的盘子控制,这种行政性的管理办法,对约束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比较有效。然而,差异性的监管制度下,这种行政管制给外资银行提高信贷业务的市场份额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以上海市场为例,在宏观调控政策趋紧和中资银行受制于信贷约束的背景下,转制后的外资金融机构对公贷款增长迅猛。2006年12月底,外资银行占新增贷款的市场份额为26.3%;2007年4月之后,外资银行新增贷款的市场份额迅速增加,到8月份,达到42.9%。其中,对公贷款增加58.1亿元,同比多增22.7亿元,占全部贷款增量的96%,2007年全年,外资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832.7亿元,同比多增347.9亿元,占人民币信贷增量的份额为31.8%,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贷款余额占全市人民币贷款市场份额的10.7%,比年初上升3.5个百分点。

金融宏观调控的制定和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转制的外资银行,削弱了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并导致中外资银行的不公平竞争。

(三)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提出严峻的考验

1、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位于历史高位,未来有进一步走高可能

07年以来,央行已连续11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前15%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按每上调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约可冻结银行系统资金1700-1800亿元计算,央行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和央行票据共可收缩银行系统约5.64-5.76万亿的资金。随着通货膨胀形势的严峻,08年存款准备金率有望进一步上调。

随着超额准备金比率可压缩空间的减小,银行使用超额存款准备金替代法定存款准备金余地越来越小,中小银行的存贷比大多已经超过75%。在第11次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点的情况下,政策的边际效应将逐步加大,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流动性问题。

2、货币“短借长贷”的期限错配现象突出

在存款活期化和贷款结构调整的影响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也出现了同向的变化。据2007年半年报显示,工行、中行和建行即时到期的负债占比与年初相比分别上升4.3%,2.4%和1.6%,而一年以上的资产也分别较年初增加2.4%、0.5%和1.9%。中小银行的变化则更为明显。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的期限错配程度进一步加大,流动性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3、银行存款增速趋缓,资金来源受限

虽然我国宣布降低存款利息税并多次加息,但由于资产价格上升预期的持续和物价上升预期的加强,2007年以来商业银行存款显著分流,增速明显放缓。其中储蓄存款在4、5、8、9、10月出现绝对额下降的情况。2008年,通货膨胀率短期内难以扭转,负利率局面仍将持续,储蓄存款增长乏力。银行资金来源总量和结构的上述变化对流动性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4、人民币快速升值,外汇存贷比上升

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和我国频繁加息,使外汇贷款与人民币贷款相比体现出更为明显的成本优势,2007年前三季度金融机构外汇各项贷款增加370亿美元,达到2006年同期外汇贷款增长的3倍,增幅达27.6%。与此同时,外汇存款则比年初下降了约20亿美元。其中外汇储蓄存款下降了120亿美元,降幅近20%。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外汇信贷收支表”显示,金融机构各项外汇贷款与各项外汇存款的比值由07年9月末已升至130%。外汇贷款的急遽增加和外汇存款的减少,给商业银行的外汇流动性管理增添了难度。

(四)部分行业贷款风险加大

以房地产贷款为例,近年来商业银行都收缩了房地产开发贷款的规模,大型银行的开发贷款在贷款总额中的占比普遍低于10%。然而随着个人住房贷款的快速发展,大型商业银行与房地产直接相关的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仍达到20%以上,在其他各类抵押贷款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以房地产作为抵押物,预计银行业共有30%以上的贷款风险敞口与房地产市场相关。在这种情况下,贷款利息的走高和房地产价格的波动将会给商

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在针对房地产行业和房地产信贷的调控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价格出现一定幅度调整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对房地产信贷风险问题更应密切关注。

随着2008年“节能减排”的要求和针对“两高一资”等行业的调控政策将进一步加强和“硬化”。根据银监局的统计,截至2007年5月末,五大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发放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贷款余额达1.5万亿元,占贷款总额的11%。同时人民币逐步加快升值(汇改以来到2007年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约10%)和出口退税政策多次调整,其累计和长期的负面效应很有可能会进一步显现。

三、宏观调控背景下对商业银行的对策建议

(一)紧跟宏观调控政策,控制贷款规模,加强贷款风险控制

商业银行应密切关注国家调控政策的走向,防范可能产生的贷款风险,并加强特定行业贷款的风险控制。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严格审查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贷款的投放,积极配合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过快增长。已经贷款的,要及时清收。

第二,严格执行国家房地产贷款政策,密切关注房地产贷款的风险,降低潜在的坏账风险。

第三,密切关注进出口企业的业务经营和贷款归还情况,积极防范贷款风险。

(二)增强资产负债的管理水乎和贷款定价能力

第一,加强对活期存款的管理水平,提高活期比率,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第二,采取客户细分、产品带动、网上银行、信用卡产品组合与交叉营销等策略和措施遏制存款的滑坡。

第三,增强贷款议价能力,提高信贷资产回报水平。要抓住当前信贷规模管制、商业银行谈判地位上升的有利契机,优化客户结构,对不同客户、不同资产实行差别定价,最大限度地提高贷款的综合收益率。

第四,积极探索丰富零售贷款产品组合,避免当前零售贷款业务过度依赖房地产按揭贷款的局面。

(三)加快创新,扩大中间业务收入比重

篇7

一、当前宏观调控对陶瓷业产生的负面效应

宏观调控的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行业利润、企业效益、社会就业、金融资产质量等六个方面。

1.行业平均利润锐减。据人行醴陵支行长期关注调查显示,醴陵陶瓷行业虽然总产量保持年均20%左右的增幅,但是行业平均利润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05年11%、2006年的8%、2007年的5%,降至2008年上半年3%,已低于一年期存款利率。其中60%的涉外陶瓷企业利润下降速度超出行业平均下降速度。影响原因主要是受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行业平均工资提高、运输成本大幅上升等多种因素交织,挤压企业利润空间。

2.企业效益大幅下滑。2005至2008年,陶瓷企业产品成本每年以20-30%的速度上升,但产品售价涨幅基本上在10-15%以内,利润空间逐年受到挤压,醴陵市大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的边缘。据对135户陶瓷生产企业2007年的生存状态调查统计,盈利企业42户,亏损企业93户,亏损面为69%。其中,电瓷行业亏损企业26户,亏损面为50%;日用瓷行业亏损企业67户,亏损面高达81%。在此境况下,不少企业被迫减产限产,到2008上半年,该市陶瓷企业关闭生产线25条,约占该市生产总线的10%;有18家企业停产。连该市拥有6000多名员工的龙头企业华联瓷业股份有限公司都面临市场与电力困境,主动停产了5条生产线。

3.失业人员急剧增加。2006年至2008年上半年,有玉联、天博、国光等十八户陶瓷企业相继关停、倒闭、破产。今年上半年停产的3家企业中,仅醴陵市天博瓷业公司一家就有1100多名员工。据同行业人士保守估计,如果以目前形势发展下去,一年内醴陵市将再有10%的规模陶瓷企业约20家将被迫关闭,失业人员将在5000人之上。醴陵陶瓷产业链从业人员将由高峰时期的10万降到8万左右。

4.信贷需求显著抑制。2008年上半年,醴陵市信贷投入仅增长5%,同比下降个3百分点,信贷增幅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由于经营形势恶化,一方面,大量中小企业被迫减产,主动归还贷款,信贷需求明显得到抑制,如醴陵市优秀企业泉湘瓷业公司,一直是醴陵农行的优质客户,面对市场不佳的预期,该企业就计划相继主动归还农行贷款600万元,压缩规模以求自保。据醴陵市农村信用联社反应,今年上半年陶瓷企业申贷需求同比下降3成以上。另一方面,面对市场风险,金融机构对出口型中小企业的贷款更为慎审,一些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难以得到信贷满足,信贷供给也得到压缩。

5.出口量不断下降。2008年上半年出口日用陶瓷5.18亿件,增长19.1%。增长速度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虽然上半年出口金额与去年略有增长,但剔除涨价因素,实际上出口量增长很少。更严重的是,未来人民币汇率升幅的不可预测,原材料和人力工资不断上涨,企业产品定价、报价机制运转困难,已经出现了有订单不敢接的局面。如陶瓷业主要原材料“界牌泥”从2005年末的280元吨涨到了800元每吨,主能源天然气从2006年的2.02元每立方涨到了2.4每立方。据测算,醴陵市陶瓷出口量2008全年将同比下降20%以上。

6.金融不良资产反弹。醴陵市陶瓷与烟花行业是醴陵金融机构重点支持的对象,这两个行业的贷款约占全市各项贷款的50%,随着全行业市场风险的凸显,金融机构全行业的贷款风险也急剧加大。据醴陵农村信用联社预测,按照5级分类,该社不良贷款比例可能会提高20个百分点。目前停产的天博瓷业公司在该社就有借款1597万元,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不良。

二、宏观调控对陶瓷业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

宏观调控在对陶瓷业产生负面影响的同时,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产品升级换代、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也产生了明显的积极效应。

1.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加快陶瓷行业整合。陶瓷行业进入门槛低,生产企业遍地开花。醴陵市103万人口,2000年注册登记陶瓷生产企业336家、2004年416家,2008年6月增至510家,平均不到2000人对应一家陶瓷企业。近年来,一些优势企业借助眼前的重压,改变过去相互挖技术、挖人才,拼价格争夺市场的无序竞争模式,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从根本上转变过去以低附加值产品占大比重的出口结构,加大国内市场开发力度。把资源投入到技术革新而不是扩张规模上,真正走技术升级道路,从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尽快使生产产品在国内消化,自主淘汰落后的产能,使陶瓷企业在内销市场方面争取市场。经过几年的优胜劣汰,醴陵涌现了湖南华联瓷业、湖南电力电瓷电器厂、港鹏实业等一批发展速度快、经济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其中3户资产和销售收入过亿元,3户资产和销售收入过5000万元,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推动醴陵整个瓷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促进节能减排,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高能耗、高污染的醴陵陶瓷产业,近年来通过推广清洁能源和余热利用节能专利技术,行业能源成本下降四成左右。传统的陶瓷生产通过燃煤窑炉烧结,一座窑炉就有一座烟囱,能耗高、污染重。2005年,醴陵市有各种窑炉600多座,年耗煤近35万吨,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2006年天然气进入醴陵后,128家陶瓷企业的燃煤窑炉改造成为燃气窑炉,年减少用煤量30.5万吨,年节约能源直接成本1.12亿元,并大大降低了二氧化硫的排放。一些优势企业大力推广余热利用节能技术。陶瓷坯体入窑炉烧结前必须烘干,传统的方法除了利用部分窑炉余热,还要加上热风炉提供热量。该市108家企业154条窑炉利用湖南顺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余热利用设备及其专利技术,对照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进行余热利用改造,将窑炉余热利用由30%提高到70%,每年节约能源折合标煤12.55万吨,同时减少电力能源消耗40%左右。泰鑫瓷业应用该技术对7座窑炉进行改造,不仅产品产量、质量大幅提升,每年还节约能源成本460万元。

3.促进技术创新,加快产品升级换代。人民币持续升值,迫使企业提高产品档次,实现产品更新升级,以提高产品单价来增加出口创汇收入。泉湘瓷业公司采取多项措施开发新产品、淘汰旧产品,开发新客户、淘汰劣质客户等,提高产品价格,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产品附加价值。通过开发金色釉、沙金釉、包裹釉等系列的金色陶瓷大力提高产品附加值,由于新产品的质量高、色彩亮,市场没有可比性,价格也由白杯的每只1.7元增长到金色杯的每只6.7元,此产品直接利润就达到了30%以上。2006年,该公司新产品出口值占出口总额的95%以上。

4.促进品牌创建、加快人才培养。宏观调控更是促使企业重视人才培养、提升管理水平,加快自主品牌的创新。醴陵最大的陶瓷出口企业华联瓷业有限公司,原先出口产品70%是为美国商家贴牌生产,不到30%为自有品牌。近几年来,华联自主品牌所占出口份额逐年上升,出口量年均增长率超过20%。2008年上半年出口创汇2636万美元,同比增长14%。目前,醴陵陶瓷业中的华联、泰鑫、玉茶等一批民营陶瓷龙头企业,逐步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创建了一批比较知名的品牌。国光的“G”牌、群力的“双凤牌”餐具,红官窑的“毛瓷”系列产品,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金煌瓷艺的工艺美术瓷“和”瓶唱响雅典奥运会,一批工艺美术大师绘制的瓷艺作品为海内外收藏家所钟爱。华联瓷业的“华联”系列产品、北京“奥运瓷”,荣获“中国出口名牌”、“中国陶瓷名牌”和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品牌”。湖南电力电瓷电器厂生产的220Kv、500KvSF6系列互感器、避雷器,醴陵火炬电瓷电器公司和浦口电瓷企业生产的220Kv、500Kv SF6高压瓷套,安装在全国各大发电厂和输变电站,在国内高压电瓷电器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

三、促进我国陶瓷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的建议

为有效消除宏观调控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扩大正面效应,促进我国陶瓷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建议及时采取措施,扬长避短、兴利除弊,促进瓷业健康发展。

1.把握好宏观调控的节奏与力度。当前不宜进一步加大调控的力度和频度,应给中小企业一定的时间以逐步消化调控带来的负面影响。要防止人民币升值过快,升值过快产生的成本将会抵消企业挖潜革新的成果,有可能连优势企业也被摧垮。

2.出台政策积极引导行业整合。制订相关政策,指导企业顺势而为,引导龙头和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整合资源、技术、壮大规模,建成陶瓷企业集团,打响“国瓷”品牌,重塑醴陵陶瓷形象。

3.想方设法给企业减负。一是要防止物价的进一步上涨,减轻企业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压力;二是应减税、减费,降低企业的成本;三是要加大电、油、运的供应,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降低企业额外成本。

4.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与技术创新。要引导企业实施成本指标限定、压缩非生产费用、跟踪成本项目变化等举措降低成本。同时,要尽快改变以往以量取胜的被动局面,加大科研投入,加快高新产品开发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下力气培训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长期开展产品差异化研究,创出自己的品牌和名牌,以此扩大规模,增加国际市场占有率。如像环宇瓷业向日用陶瓷艺术化转型、华联利用奥运瓷的机会增添陶瓷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质等等。

篇8

关键词:货币政策 流动性过剩 外汇管理体制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11)05-053-04

中国货币政策宏观调控中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局限性,但如果从货币政策调控对象角度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一方面,当前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对象是货币供应量,而既有的外汇管理体制迫使中央银行被动增加基础货币,从而限制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自1996年开始启动利率市场化,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仍在不断完善之中,货币政策调控从数量型工具向价格型工具的转型条件尚未成熟,从而使得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够顺畅,限制了货币政策能动性的发挥。

一、外汇管理体制限制了中国货币政策的主动性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对外经济联系的不断加深,中国外汇管理体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1981年至1993年汇率双轨制时期、1994年至2005年汇率并轨时期、2005年至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探索时期。由于汇率与货币政策的紧密联系,即货币政策可以通过汇率的变化影响宏观调控结果、汇率变化也可以通过货币政策作用于宏观经济,因此,处于不断调整和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国外汇管理体制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中国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

(一)流动性过剩是中国货币政策长期面临的挑战

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务院和相关法律所赋予的职权,运用各种工具和手段努力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在“改革转轨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包括“物价稳定、促进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还兼顾“推动金融改革”的重任, 在上述几大目标之间的平衡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就是“调控流动性”,货币政策对流动性调控成功与否,几乎关系到货币政策绝大部分目标能否实现。而在我国的长期实践过程中,货币政策更多的是面对市场流动性过剩的局面。以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内容,搭配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等对冲工具,大力对冲外汇占款增长,回收银行体系过剩流动性,但流动性水平过高的压力难以从根本上缓解。

宏观意义上的流动性过剩,是指市场中流通的货币供应量大于经济运行中的实际货币需求量,具体衡量方法是将GDP增长速度和CPI的增长速度之和与货币供应量(中国宏观统计中,主要是指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速度进行比较,当后者大于前者时,就表明经济生活中存在流动性过剩状况。1994年至2009年间,M2增长率小于GDP增长速度和的CPI增长速度之和的年份仅有2年,其余14年均是前者大于后者,充分表明了中国经济中流动性过剩局面长期存在的事实,从而也就成为货币政策必须面对的一个长期问题(表1)。

(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显示,外汇占款的攀升是中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

引起中国经济生活中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是外汇占款的持续攀升。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可以看出,2001年到2009年,中央银行的资产规模由4.25万亿增加到22.75万亿,增长了4.35倍,其中:外汇资产由1.89万亿增长到17.52万亿,增长了8.27倍,其占中央银行资产的比重从44.3%增加到77.0%,从而成为中央银行资产增加的主要原因。更进一步,如果将外汇占款与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自1994年以来,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中的比重快速上升,从而成为这一时期货币供应量增加的绝对主力。

但中央银行对外汇的增加缺乏控制,“在保持汇率水平相对固定的前提下,国际收支顺差的持续增长和外汇的不断流入直接导致人民银行以外汇占款的形式被动投放基础货币。”因此,中国的外汇管理体制限制了中国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主动性。

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限制了中国货币政策的能动性

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传导主要通过利率效应、汇率效应、金融资产价格效应以及信贷传导效应来实现。在当前情况下,由于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仍未真正形成,阻碍了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畅通。自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推行利率市场化以来,我国已形成相对完善的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短期国债利率、同业拆借利率、回购利率、央票利率和Shibor等,但在该利率体系中,仍缺乏一个能够全面真实反映货币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的基准利率体系,各利率体系之间的相互传导机制也不尽科学合理。

经济理论指出,在完善的金融市场环境中,同一利率品种不同期限结构之间,短期利率水平对长期利率水平产生影响;不同利率品种之间,基准利率对其他利率产生影响。因此,选择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中具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回购利率、同业拆借利率、央票利率以及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对上述利率自身的传导机制、以及相互之间的传导机制进行研究,以考察中国货币市场利率体系是否满足完善金融市场环境所界定的传导机制条件。

(一)数据说明及处理

对上述中国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中不同品种自身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数据选择和处理是:1.全国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利率。由于回购利率中的1天、4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期限品种交易不够活跃,数据缺失较多,因此仅选取2002年1月至2010年10月之间的7天、14天、21天、1个月、2个月、3个月六组数据,分别用R07D、R14D、R21D、R01M、R02M、R03M表示;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由于拆借利率中的14天、6个月、4个月、9个月和1年四个期限品种交易冷淡,数据缺失较多,因此仅选取2002年1月至2010年10月之间的1天、7天、20天、1个月、2个月、3个月共六组数据,分别用C01D、C07D、C20D、C01M、C02M、C03M表示;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3.央票利率。央票利率选取2006年3月1日至2010年12月24日之间待偿期分别为隔夜、7天、14天、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到期收益率数据,分别用BOND、B07D、B14D、B01M、B02M、B03M、B06M、B09M、B01Y表示;数据来自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网站。4.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选取2006年10月8日至2009年12月31日间的隔夜、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8组数据,分别用SOND、S01W、S02W、S01M、S03M、S06M、S09M、S01Y表示;数据来自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网站。5.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由于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管理在期限结构上采取6个月、1年、3年、5年及5年以上五种,由于研究对象是货币市场利率,因此在期限结构上仅能选择1年及以下的,故此处贷款利率选择6个月和1年两个期限品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在考察以上五种利率之间的传导机制时,则分别选取各自不同期限品种之间具有交易活跃、市场认可度高、以及可比较的一个品种进行实证分析,分别为6个月期的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以L06M表示)、3个月期的回购利率、同业拆借利率、央票利率和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实证检验方法为Granger因果检验。

(二)数据平稳性检验

因果检验的前提条件是数据序列具备平稳性。对以上各组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2。

(三)不同利率体系自身传导机制的Grauger因果检验

1.全国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利率。对回购利率的平稳性检验显示,7天、14天、21天、1个月、2个月回购利率分别在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下呈现平稳状态,而3个月期的回购利率仅在一阶差分后呈现平稳状态;由于Grauger因果检验的前提条件是不同数据序列在同阶平稳,因此,对全国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利率的传导机制检验仅采用前述5个期限品种。回购利率数据序列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在短期利率对长期利率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上,仅有7天期对14天、1个月对2个月之间的关系显著;在长期利率对短期利率产生反馈影响的传导机制上,有14天、1个月和2个月对7天期,以及21天、1个月和2个月对14天期之间的关系显著,这表明了全国银行间回购利率不同期限结构之间的传导机制不够顺畅。与此同时,长期利率对短期利率的反馈影响,显著多余短期利率对长期利率的正向影响,这也与完善的金融市场中利率传导机制特征不相符合,因此,实证检验结果在总体上表明全国银行间回购利率传导机制不顺畅。

2.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对拆借利率的平稳性检验显示,1天、20天、3个月期限拆借利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呈现平稳状态;而7天、1个月、2个月期限拆借利率在一阶差分后呈现平稳状态。因此,对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传导机制检验分两组进行。两组拆借利率数据序列因果关系检验表明:1天期和20天期对3个月同业拆借利率传导机制显著,而长期利率对短期利率的反馈影响不存在;而经过一阶差分处理后的三组数据,除了2个月对7天期的拆借利率反馈影响关系不显著外,其他的正向影响关系和反馈影响关系都顺畅,表明7天、1个月、2个月期限拆借利率的变化在相互之间是有显著的传导关系存在。两组数据中,一组数据原序列本身平稳,另一组经过一阶差分后平稳,本身就表明两组数据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显著,因此,总体上看,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不同期限结构之间的传导机制同样不显著。

3.央票利率。对央票利率的平稳性检验结果显示,除了隔夜央票利率数据序列本身平稳外,其他期限结构的央票利率数据序列均在经过一阶差分后平稳。因此,对央票利率不同期限结构之间的传导机制检验,选取7天、14天、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八组数据。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短期利率变化对长期利率变化的传导影响上,7天期对1个月和1年,14天期对2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1个月对6个月,2个月对6个月、9个月和1年几组期限结构之间因果关系不显著;在长期利率变化对短期利率变化的反馈传导影响上,3个月对2个月,以及1年对7个月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显著。总体上看,央票作为中央银行近几年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其利率的形成和传导基本上反映了货币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因此,相较于回购利率和拆借利率而言,央票利率不同期限结构之间的传导机制相对畅通。

4.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对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平稳性检验显示,隔夜、1周、2周三个期限品种序列本身平稳,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期五个期限品种在一阶差分后序列平稳。因此,对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各期限品种之间的因果检验,与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处理相类似,分别进行两次因果分析。SHIBOR利率数据序列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隔夜、1周和2周三个期限品种之间的因果关系显著;在1个月以上的期限品种中,1个月与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之间,以及6个月和9个月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显著,其他期限品种之间的因果关系显著。检验结果表明,相对于长期利率(1个月至1年),SHIBOR短期利率(2周期及以下)市场化形成机制相对成熟,其合理的解释是各报价团成员对于短期利率的定价认识趋于一致;而对于SHIBOR1个月以上期限品种利率,各报价团成员在利率定价上存在一定分歧。因此,总体上看,SHIBOR的各期限品种之间在传导机制上仍不够畅通,在培育SHIBOR作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上,仍存在一定的距离。

5.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平稳性检验显示,6个月和1年期的贷款利率在一阶差分后呈现平稳状态。贷款利率数据序列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表3),6个月和1年期二者之间的变化互为因果关系,这种检验结果很容易解释,因为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受中央银行直接管理,历次的利率调整在不同期限结构之间基本保持相同的幅度,所以不同期限结构之间的因果检验在统计上以高置信水平通过;但由于受人为干预,所以检验结果也不足以表明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各期限之间的传导机制是畅通的。

(四)不同利率体系之间传导机制的Granger因果关系

由于样本数据分为日数据和月数据两大类,因此,对中国货币市场不同利率体系之间的传导机制实证分析,同样分为两组进行考察,即: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回购利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以及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月度数据作为一组;央票利率与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日数据作为一组。月度数据分别选取2002年1月至2010年10月之间的3个月回购利率、1个月拆借利率以及6个月贷款利率;日数据分别选取2006年10月8日至2009年12月31日之间的3个月央票利率和3个月SHIBOR利率。两组数据不同期限品种的选择,主要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两组数据中不同期限品种数据序列可以进行因果关系分析,即不同期限品种的数据序列处于同阶平稳;二是该期限品种在其利率体系中具有代表性,即其市场交易量相对较高,较易被市场认可。

1.月数据之间的Granger因果检验

3个月回购利率、1个月拆借利率以及6个月贷款利率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表5):3个月回购利率的变化是1个月拆借利率变化的原因,6个月贷款利率的变化是1个月拆借利率和3个月回购利率变化的原因,但上述关系传导机制逆向则不成立。月数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进一步表明,中国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之间的传导机制不够畅通。

2.日数据之间的Granger因果检验

3个月央票利率和SHIBOR利率之间的因果关系表明(表5),二者之间的传导关系不显著,这也表明SHIBOR利率距离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仍有较大差距。

货币市场利率体系自身以及不同利率体系之间的传导机制实证分析,表明中国货币市场利率体系建设虽取得一定进步,但仍有较大改善空间。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传导机制不畅,限制了中国货币政策的能动性,从而成为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主要障碍之一。

参考文献:

1.Frederic S. Mishkin, Symposium on the Monetary TransMechanism[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 Volume 9, Number 4, Fall 1995.

2.周小川,关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思考[EB],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3.胡晓炼,汇率体制改革与货币政策有效性[EB],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4.陈勇、吴金友,对我国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J],上海金融,2008.5

篇9

笔者认为,要避免宏观调控政策之间的矛盾对经济目标的实现造成反作用的冲击,使宏观调控达到综合协调,除了应以遵守宏观调控法原则为基础,具体来说应该建立宏观调控综合协调机制,这在当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尤为重要,上面已经述及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有财政政策、产业政策、货币政策,相应的我国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主要由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组成。宏观经济调控的决策、规划、实施、协调等工作,也是由这几个经济职能机构共同来完成的,因而有必要在组织机构上建立起综合协调的机制,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宏观经济调控,以控制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其一,在制定决策时,各个部门之间应该进行沟通,向其他部门论证自己部门实施此项决策的可行性、目的及具体的实施步骤,并且说明这项政策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影响及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如产业政策的制定部门必须与财政、货币的宏观调控部门进行协商,以取得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支持。对于将要确定的政策,由相关专家及部门进行评估,明确利弊,在国务院批准此项政策后,针对此项决策将要产生的消极影响,建立一套预警方案,由此确立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及颁布流程,确保此项措施不对其他部门的决策造成破坏性作用,以致影响宏观调控整体目标的实现;其二,不同的宏观调控部门拥有巨大的宏观调控权,其使用的经济变量如利率、税率非常敏感,这些变量对价格、成本及利润的变动起着决定性作用,对经济、市场主体和普通的民众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以国家立法机关及审判机关为核心,针对宏观调控部门之间的权力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并且各部门之间达到相互监督与制约。

二、建立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制度的必要性

宏观调控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国家需要衡量各方面的利益与关系,制定经济发展的决策。在宏观调控法的概念中,我们知道其具体目标是经济增长、币值稳定、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在经济运行中,这四个目标是相互关联并且存在着矛盾。宏观调控各项目标之间存在相互冲突的关系,与这些目标相对应的是,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手段由于是不同的部门制定与实施,也常常会出现作用方向不匹配,作用力度不一致的情况,甚至出现“一脚踩油门,一脚踩刹车”的自我较劲现象。如何发挥宏观调控各手段的组合效应,需要政府把握好当前国民经济运行的具体形势,确定一个主要的宏观调控目标,在这个目标指引下,各项政策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有可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各项政策之间需要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需要配合。这两项政策是宏观调控中的两大工具,二者之间的配合基于这两项政策调节的不同点:就作用时效来说,财政政策起效的时间相对较短,对经济存在着直接的拉动效应,而货币政策的作用较为缓慢;就作用杠杆来说,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税收的增减,国债的发行等手段来影响社会总需求,而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流通中的货币量来影响社会总需求;就调节侧重点来说,财政政策对资源配置与结构优化能起到更为明显的效果,货币政策更侧重调节社会需求总量。在当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摆脱经济危机所带来的阴影,刺激经济的繁荣与复苏。面对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造成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采取积极应对的态度。日前国务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税收政策方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作出了一系列的税收调整,如2008年11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宣布适当调高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通过这项举措应对我国贸易出口下滑的境况。这些政策分别在经济总量与结构调整方面起着相互配合的作用。

(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需要为产业政策的实现提供支持。产业政策一词,源于日本。在下河边淳、菅家茂编纂的《现代日本经济事典》认为,“产业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经济与社会目的,以全产业为调整对象,通过对全产业的保护、扶植、调整与完善,积极或消极参与某个产业或企业的生产、经营、交易活动,以及直接干预或间接干预商品、服务、金融等的市场形成和市场机制的政策的总称。”1国家财政的投资规模和和投资结构、财政补贴与中央银行所制定的信贷利率与规模及商业贷款的政策都会对产业政策产生影响。日前全国发展改革会议指出,“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改革战略性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大力支持重点产业发展,保护和发展好支柱产业、骨干产业、重要产品和重要生产能力。”针对这一产业政策,财政部应加大对支柱产业的投资规模,在税收政策上应给与这些产业优惠;中央银行应放宽对属于支柱产业中企业的信贷约束。

结语: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制度是为了客服单一宏观调控手段其自身的局限性而建立的,其职责是为不同宏观调控部门之间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使之协调的程序和措施,避免宏观调控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影响宏观调控总体目标的实现;通过对宏观调控各部门之间权力的制约与监督,防止出现宏观调控权力的滥用,使其最大限度的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

参考书目:

【1】张守文主编:《经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丘本著:《宏观调控》,中国工商出版社,2003年版

【3】邢会强著:《宏观调控权运行的法律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吕忠梅、陈虹著:《经济法原论》,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5】綦赞超:《浅谈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制度》,清华学术期刊,2007年第二期

篇10

【关键词】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 金融

央行出于对银行系统流动性过剩引发通货膨胀的担忧,自2010年以来,适时出台了诸多宏观调控措施,并以公开市场操作方式定向发行了央行票据,以此收紧市场上过剩的流动性资金。央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金融宏观调控措施,操作适时适度,在宏观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在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实施的效应看, 其调控政策效应不明显。

一、欠发达地区金融宏观调控政策效应不明显的原因

(一)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个别非理,影响了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传导效果

主要表现为地方企业的产权制度仍然不明晰,市场中的政府行为过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国家整体宏观经济运行周期和宏观调控政策存在偏差。

(二)金融宏观调控效力被削弱

金融宏观调控效力被削弱和基层央行贯彻金融宏观调控政策手段有限有直接关系,而基层央行能够有效运用的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和调控措施不多,尤其是在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上又仅限于总行。引导信贷投向的作用减弱,和再贴现限额闲置有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来说是因为有着再贴现功能发挥权的商业银行觉得没有什么利益可图。再贴现办理的条件太严格和央行提高再贴现率,让此局面必然出现。在具体操作中,商业银行对现有的货币信贷政策的贯彻和执行并不是很理想,不得不说,如果只是单纯依靠窗口指导或道义上劝告的办法,没有必要的辅助手段加以保证,这样的结局是避免不了的。

(三)商业银行高度集权式信贷管理体制,增加了金融宏观调控政策传导的时滞性

具体表现在现行高度集权的信贷管理体制下,基层商业金融机构出现的营审脱节以及上级行实行严格的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无疑拉长了金融宏观调控政策传导的时滞性,造成基层商业银行对央行实施的稳健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反映不积极,配合不紧密。

(四)金融生态环境欠佳,风险保障机制不完善,制约了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拓展

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社会工程。尽管近几年各地通过开展信用社区创建活动,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然存在县域金融生态环境欠佳、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政府行为不规范,在制定政策时为达到特定目标,对政策的负面影响未有充分估计,也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此外,对于不遵守诚信规范的企业、个人,拖欠赖账等失信行为,在执法上不够严厉,使金融部门不敢加大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从而导致整个县域经济陷入恶性循环。所有这些金融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障碍。

二、建议

(一)央行要高度重视宏观调控政策在农村实施效果的差异性问题

针对当前流动性过剩,央行采取强化宏观调控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但由于宏观调控对全国各地的政策是基本同向和同步的,而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城市与农村、地区与地区之间是有差异的。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总量的高低,对金融宏观调控措施的效应是不同的。因此,建议央行在制定和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时,应考虑城市与农村、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的差异性,对县域银行及涉农金融机构应实施因地因时灵活的调控措施,最终促成货币政策目标不仅在面上而且在点上均衡实现。

(二)积极运用非对称加(减)息与差别存款准备金等政策工具,提高其灵活性、针对性

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社会经济基础差别很大,欠发达地区需要更加优越的政策支持,因此,首先应依据各地经济金融地区差别及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按照区域经济的特点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政策;其次在区域内根据不同的金融机构及信贷主体,实行差异化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使其能向重点行业、重点地区略有倾斜。

(三)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把握,提高其预见性

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之前,要认真考虑到政策传导的特殊情况,准确判断宏观经济发展方向,正确把握政策的实施时机和取向,才能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政策绩效。

(四)加强宏观调控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政策的配合力度

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为例,两者在作用机制、政策时效、政策功能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五)培育和发展金融主体,构筑比较顺畅的宏观调控政策传导渠道

一是继续深化商业银行改革,真正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金融主体;二是不断完善商业银行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三是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和保护中小金融机构,进一步发展农村金融;四是深化产权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市场经济主体。

(六)密切银行、企业与当地政府之间的协调配合,建立适应宏观调控政策的良好外部环境

一是逐步强化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社会信用意识,广泛宣传和普及社会信用知识,使其深刻理解、切实领会金融运行的基本规律,充分认识到大量贷款损失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危害程度;二是充分认识地方政府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重要性,发挥地方政府在信用制度建设和维护金融债权中的能动作用;三是建立政府、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息平台,做到反应灵敏、有效沟通、协调一致,使货币政策传导更加及时到位、权威有效;四是尽快成立由政府出资、多方入股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五是健全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充实企业征信系统,登记范围要能涵盖企业与银行以外单位的信用状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