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节局限性范文

时间:2024-03-14 17:10: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市场调节局限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市场调节局限性

篇1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手术 悬吊式截石位

先天性巨结肠是结肠和直肠肌间壁的肌间神经节细胞缺如,以便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消化道发育畸形[1]。手术为该病的治疗的首要方法,为了使患儿顺利度过手术关,正确的安置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08年9月共收治了20例10岁以下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采用了经和经腹会阴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对患儿的手术进行了自行设计,即悬吊式截石位。主刀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可根据手术野暴露的需要随时变换为平卧与截石位,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6年1月至2008年9月我院共收治10岁以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20例,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9天-9岁。经腹会阴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7例,腹腔镜辅助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7例,经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6例,手术时间1-3小时,全部治愈。

2 方法

2.1常规截石位的摆放和固定 全麻后,将患儿移至床尾端,双腿放于支腿架上。患儿身子短小的用两个小沙袋放在患儿两腿腘窝处,使双腿髋关节、膝关节屈曲,并用棉垫保护,再用绷带固定于床缘,然后取下床尾,臀下垫一橡胶单,采用此种至手术结束。

2.2自行设计悬吊式截石位的方法和应用

2.2.1术前准备 术前1日访视患儿。巡回护士通过查阅病历,与医生沟通及与家属交谈,尽可能了解患儿身体状况,准确称量体重,正确评估患儿,洗手护士了解手术方式及术殊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准备充分。

2.2.2巡回护士的配合 术前晨手术间备齐所需用物,调节室温24-26℃,选择上肢静脉或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协助麻醉师行气管插管全麻,患儿平卧,双上肢外层不大于90度,固定于软垫上。

2.2.3洗手护士配合摆放

2.2.3.1 备好手术所需的各种无菌物品。另备:18cm布巾钳2把,无菌绷带2个,双层治疗巾2张。协助术者腹部至大腿会皮肤消毒后,铺切口巾,用无菌治疗巾包裹患儿膝关节至足部,再用无菌绷带缠绕后打结,将双腿放在大铺单切口上方。其余同腹会手术铺巾方法。

2.2.3.2 术中变换的应用 平时为平卧位,当需要改变为截石位时,将患儿双下肢提起,分开,用两把布巾钳夹持于麻醉架外的无菌巾上,夹持时,切勿将无菌巾穿透,以免污染。术中可根据暴露的需要调整患儿双下肢的高度及外展角度,直至满意为止。需要时,将患儿双下肢放平,即变换为平卧位。经腹会阴先天性巨结肠切除患儿,手术开始时,患儿平卧位,游离病变肠段满意后,改用悬吊式截石位,此时即将患儿双下肢提起,分开,悬吊于麻醉架外,显露会阴、,游离齿状线粘膜向上至腹膜返折,从拖出病变肠管,切除病变肠管后,行肌鞘内的结肛吻合术。

2.2.3.3 术后观察 (1)立即观察:双腿及骶尾部没有压痕,没有瘀斑,没有水肿,足背动脉搏动良好。(2)术后6小时观察:患儿双腿活动自如。可交流患儿(>5岁)无1例诉远端肢体发麻。(3)无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4)无1例发生肢体感觉障碍。

3 讨论

3.1经及经腹会阴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我们对患儿术中进行了设计:即平卧悬吊下肢肢体(改进后的)平卧。改进后的缩短了摆放时间,改善了患儿术中手术野暴露,要优于常规截石位。术中可根据手术进程选择最佳时机,又减小了增加骶尾部压疮的几率。常规截石摆放时间长,易发生腘窝处血管神经及其他功能损伤,易发生压疮。自行改进后的,不需用支腿架、沙袋等用物,不用移动患儿臀部至床尾,摆好后对气管插管无影响,缩短了摆放及准备时间,从而缩短了手术时间。

3.2截石位是最容易损伤的[2]。改进后的克服了传统的截石位的诸多缺点,减少了长时间截石位对腘窝血管神经的受压机会,减少了长时间下肢处于非功能位,从而减少了因摆放不当引起的并发症。改进后的取材普通,充分暴露会的术野,固定安全,不会左右摆动,并利于术中保温,以降低术后感染率。

3.3避免机械性损伤 过胖及年龄超过10岁的患儿不主张采取此。选择大小合适的双层无菌巾包裹,以防受压。改变时,保护气管插管不被拖出。导尿管要充分固定。选择大小合适的电极板,将其术中安置。熟悉患儿的生理特点以及患儿的病理生理改变,避免人为加重患儿的呼吸循环障碍。熟悉手术过程,时刻关注手术的进展情况,主动将术中所需器械或临时所需物品准备到位,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3.4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此种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探讨,此种安置用于其它会手术有待进一步临床验证。

致谢:本文承蒙王城副主任医师的指导和帮助,谨致感谢。

参 考 文 献

篇2

    一、挖掘生活资源,化解重组教材中的难题

    教材是教师组织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但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老师善于利用。”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意见,根据教学需要,对现有教材进行重组,打破现有教材内容的编写顺序和逻辑组织教学,科学取舍,补充其他的课程资源整合成有效的课堂教学内容。知识本身产生于现实生活,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兴趣的故事、实例、新闻等入手,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信息资料进行充实、重组来处理教材。这样,不仅可使原来十分枯燥而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学生感兴趣,而且使学生真切体会到知识就在自己身边,知识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

    如《市场配置资源》一框,内容偏多且又相对重要,既有课堂教学中的疑难点也有学生理解上的易混点。平常上课,教师大多分两课时完成,一课时学习市场调节的运行机制和优缺点,一课时学习市场秩序的规范。笔者等三人以这一框内容开设公开课时,为了体现课堂的完整性,参考教学指导意见,将原先的两课时调整为一课时。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和内容,一节课时间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突破难点,还要上出新意,落实三维目标尤其是实现情感态度价值感的升华,难度偏大。所以,要对教材进行重组整合,科学取舍,适当补充。笔者等三人先将第三目“市场配置的局限性”提到第一目市场调节的优点之后,第二目市场秩序的规范放在最后。这样重组后既符合人的一般性逻辑思维,又能从局限性中的自发性这一弊端顺利过渡到要规范市场秩序,学生容易理解接受,还节省了不少时间。重组教材后,补充什么样的课程资源教学效果更好呢。笔者三人又不约而同的选取了生活化且富有地方特色的教学资源——本地的草莓、桔子、苹果等水果种植业的发展,通过市场对水果种植的调节来说明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总体感觉教学效果良好,由于引用了生活化资源,学生既熟悉又感兴趣,使得整堂课中学生都有话可说、有话愿说,实现师生间充分的互动。

    二、分析生活实际,纠正学情定位中的偏差

    如果说准确解读教材是有效组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那么科学研究学情是有效实施教学的关键。新课程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在准确把握教材的前提下,只有科学分析学情,课堂教学才能顺利进行、有效完成。学情分析包括对学生现有知识储备、认知水平以及相关能力等方面的分析。只有将教学目标定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了解青春期学生心理特点及生活经历,把握学生个性特点、行为习惯及认知基础、能力水平等,才能有效确定教学起点。[ 董敏.依标施教:从教材内容到教学内容的一条途径[J].教学月刊,2013(1):8.]同一个课程标准、同一框教学内容,同样的教材重组整合,基本相同的情景对话,不一样的学情分析研究,教学效果截然不同。笔者在分析借班上课这所学校学生学情的基础上,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设置了“现场拍卖”、角色模拟等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互动良好,实现了有效的课堂教学。

    不过,同样是选取了生活化的素材、创设了生活化的情境,但由于对班级学情了解不明和估计不足,其中一位教师(姓俞)的“现场竞拍”的活动非但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课堂气氛沉闷,影响了后一教学环节的顺利展开。教学效果因为竞拍的“意外”而打折不少,师生互动不理想,教学预期未实现。假如俞老师在设置竞拍情景时,能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分析学生生活,把“拍卖起价5元,每叫价一次加一元,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竞拍规则设计得更合理合情,比如,低价1元,每次叫价0.5元。相信学生会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俞老师的竞拍低价定得过高,一个苹果也就两三元的价钱,即使包装再精美也不需要五元钱这么贵;另一方面,该学校的学生朴实勤俭、家境一般、住校居多,平时消费用校园卡,身上可能没带多少钱甚至是不带钱的,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实在拿不出,况且朴实的学生连“假装叫价”都不敢,更不要说还担心着真的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此时,如果面对竞拍不成,俞老师能灵活应变,转而追问“同学们为什么不叫价竞拍?”根据学生的回答,重新调整竞拍规则,通过这样的设计对比反而能更好的说明市场调节的运行机制和优点。可见,教师如果事先能分析生活实际,无疑会让自己纠正学情定位中的偏差。

    三、依托生活话题,实现生活学科化的境界

    华师大周彬教授提出“别让课堂止于‘学科生活化’”,而要追求生活学科化。何为学科生活化和生活学科化?当你拥有知识时,你就希望用知识来解释生活,犹如你掌握了事物的本质,就期待着用它来解释生活现象一样,这个过程就是学科生活化。当你没有拥有知识时,你就希望从生活中发现知识,犹如你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时,最需要的就是尽快地掌握支撑这些生活现象的事物本质,这就是我们所讲的生活学科化。[ 周彬.课堂密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8.

    ]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有知者的代表,学生是无知者的代表,所以教学过程首先是教师生活学科化的课堂。当学生学习了相关知识后,就应该是学生学科生活化的课堂,两者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有机统一的,课堂教学应该从生活学科化——学科生活化——生活学科化的循环运动,这种运动过程应该是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而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纵观三节课,三位执教老师都符合从生活学科化到学科生活化再上升到生活学科化的教学理念,在学科知识中注入生活活水,把生活内容归纳到学科知识上。三位执教老师都选用从生活现象入手演绎生活回归知识,笔者是从本地的水果种植业迅速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导入市场配置资源,其中另一位教师(姓付)是从生活现实——电荒、油荒、水荒等“荒时代”现象及其原因分析导入新课。在讲解市场配置资源的运行机制时,都采用现场拍卖草莓、糖果、苹果这一方式让学生从生活出发回归教材内容。在分析市场调节的优缺点时,先从“假如你是生产者,你会做出什么决策?”这一生活化的情景出发,利用原有知识,进行讨论,然后再归纳出本课教学知识——市场调节的优势和局限性,在学习教材知识后又让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来充分理解掌握教材知识。比如,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因为市场调节的优势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如手机价格越来越便宜、性能却越来越好);让学生例举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食品安全问题)。笔者认为付老师的课堂更好地实现了学科生活化和生活学科化的有机统一。知识源于生活化,又指导生活实践,教师在进行新课教学后若能让学生学以致用,更能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付老师在新课结束后,又设置了“小试身手”环节,让学生学以致用,根据所学知识和学校附近的具体情况以及个人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规划开小店的投资方向并阐述理由。课堂教学依托生活,回归生活,服务生活,实现了课堂教学生活化。

    四、创设生活情景,凸显思想政治课的功能

篇3

一、紧扣试题特点与要求,对准训练方向

复习作业是为高考练兵,练习只有符合高考价值取向,才能练出价值,练出成果。设计复习作业应针对高考试题的特点与要求,准确把握训练方向。

1.针对高考试题特点精选精练

【设计实践】针对近几年浙江高考试题呈现出难度降低,考查中微观知识为主,紧跟时代脉搏,不回避社会热点等特点,笔者设计选择题时,以中等难度的四选二模式组合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主要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配置资源”“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中微观知识作为考查范围。同时,习题的背景材料选择“中国梦”“美丽中国”“苹果手机”等与当前热点时政以及学生生活贴近的主题。

【教学思考】复习作业的仿真性越高,学生答题越规范,能力越符合高考要求。教师应潜心研究高考命题特点,紧跟新高考试题发展的趋势,精选符合最新高考试题特点的习题。主要从难度、考点结构、问题切入口、题型结构、材料特点、时代性、人文性、参考答案、评分标准等角度入手,一方面针对当前高考总趋势,选择难度适宜,以中微观知识作为考查范围,背景材料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和一定的分析性的习题;另一方面注意习题与本地区高考命题特点的契合度,避免作业因存在偏难、空洞、陈旧、不适用等问题导致练习效果低下。

2.针对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明确导向

【设计实践】在落实基础知识的同时,笔者更多地通过背景材料以及题型多元化渗透政治高考各种能力训练。例如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选择题中设置了“食品安全”的漫画题和材料题以提高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非选择题中设计了辨析题以训练学生探究论证的能力,在“又好又快 科学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两课时作业中,安排了关于“污染问题”和“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图表题和考查探究能力的习题以培养学生阐释事物和分析论证的能力。

【教学思考】能力立意是高考命题的主导向。《2014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指出,政治高考的能力要求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等。复习作业需要围绕这四种能力设计选择习题。教师一方面可以利用各种类型的问题来训练学生的能力。例如图表题可以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选择题能够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题包括认识理解类和辨析类,体现对学生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要求。另一方面要重视各种题型的设问以及背景材料呈现方式多样化,训练学生分析解读材料,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材料中的信息论证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紧跟复习节奏,接准训练轨道

高考复习作业的基本功能是检验与巩固复习的效果。复习作业的设计应针对高考复习各个环节的需要做出相应的考虑与规划,保证练习切实有效地在为复习服务。

1.针对复习计划运筹帷幄

【设计实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三课内容,笔者的复习计划为每课时复习一课内容,落实每一课的基础知识,建构基本知识体系,并适时渗透解题能力培养。另加上一课时进行单元综合整理,共四课时复习时间。为了配合复习,笔者在设计作业之前思考了整个单元的作业规划:以夯实基础为主旨;每一课时作业,包括口头作业与书面作业;每课时一练,前三课时书面作业分别训练各课的复习内容,逐一训练核心知识,难度略低于高考;第四课时作业按第四单元整体高考内容安排了单元思维导图设计练习,训练学生建立基本知识体系;综合练习的难度接近高考,既强化核心知识练习又查漏补缺防止考点遗漏。

【教学思考】高效的复习需要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使复习合理有序地进行。复习作业设计需要紧跟复习计划,以避免盲目性、随意性。什么时候练什么,怎么练,用多长时间练,通过训练达到什么目标,未达标的怎么办等问题都要周密规划。教师应根据复习计划的内容、难度、进度、容量等,确定总体作业安排以及每一课时作业的内容、难度、数量、结构。练习与复习应保持一致,使学生的训练目的明确、进程有序、节奏稳定,保证作业的效率和效果。

2.针对复习阶段要求因时制宜

【设计实践】笔者以夯实基础为主要目标,根据高考考试说明的考点要求,将“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市场调节的优点和局限性”等本单元考点在作业中逐一落实。选择题基本选用信息直接、指向明确、难度适合一轮复习要求的问题。例如选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扩大投资和刺激消费,稳定经济增长。其发挥作用的机制是()D.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货币供应量增加――投资和消费增加――稳定经济增长”这种基础型理解分析题就可以训练学生对“货币政策”知识点的掌握。除了练习题作业之外,在最后一课时的作业中,笔者安排了本单元思维导图设计训练,构建知识间的基础联系,优化学生知识延伸能力。

【教学思考】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只有根据高考各阶段的复习要求做出相应的处理,才能有效地实现每个阶段的复习目标。一轮复习的作业主要侧重于落实基础知识与基础能力,以识记、理解层次的问题为主,帮助学生巩固考点基础知识,规范基本答题方法与习惯。二轮复习的作业主要侧重于对知识的整体把握与深度挖掘,以运用与论证层次的问题为主,多选用考查知识间、知识内部逻辑联系的问题。教师要寻求与改编体现最新高考信息的练习,尤其是未曾做过考过的知识点、未曾涉及过的设问角度的习题,从深度、广度上加强学生对高考考点把握。

3.针对复习内容特点量体裁衣

【设计实践】对“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宏观调控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等难度较低的内容,笔者采用一般的选择题来进行训练。“市场调节的优点和局限性”“市场秩序”“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与社会时政紧密联系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则重点训练。

【教学思考】高考考试说明要求的每一个考点的知识难度、容量、地位均不同。教师在作业设计时需要明确每一个考点内容的特点,根据其在单元或课中的地位、与时政热点的结合程度、与考查能力的相关程度、学生掌握的难度等设计适合该知识点的习题以及练习,避免出现平均使力、主次不分等低效现象。

三、紧贴学生实际,瞄准训练落点

学生是完成作业的主体,作业的效率与效果最终在学生的练习成果中体现。作业设计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学情,以此为落脚点,在练习中发现与解决学生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巩固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

1.针对学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对症下药

【设计实践】针对学生一轮复习中非选择题答题方面存在的问题,例如获取有效信息难、知识范围混淆不清、材料层次把握不清、问题指向分辨不清、知识难以形成整体、不针对问题分析等问题,非选择题主要安排了知识要求明确、层次清晰、材料特点明显的基础习题以及往年的高考真题及其变式题,帮助学生逐步熟悉高考答题的过程与要求,提高解题能力,规范答题思路。

【教学思考】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现状、变化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作业。作业设计应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呈坡度、出层次,使学生对知识能从感知认识到熟练掌握,再到创造性地运用。同时,针对学生的薄弱点、易错点、知识盲点精心选题,反复强化;针对学生在作业中暴露出来的缺点和错误对症下药,及时有效地查缺补漏。

2.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

篇4

一、适度调整重组,优化教材结构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新教材主要按照生活逻辑,并辅之以学习心理逻辑和学科逻辑,分别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为主题,以相应的学科知识为支撑,结合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所遇到的问题,按照感受生活、理解生活、适应生活、反思生活、创新生活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顺序建构的。这一教材建构方法较好地实现了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新教材特有的知识结构和逻辑结构。但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教材的逻辑结构不等于教学过程的逻辑程序。因为教材有普适性的特点,不一定完全适用于每位学生的学和每位教师的教,所以,有必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适度调整重组教材,从而优化教材结构。具体要做到:根据教与学的需要,在教材的基本框架内,对教材的逻辑结构、内容的前后程序作一定的调整重组,形成合理、清晰、流畅的教学结构,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教材的调整重组包括:某一框题内部内容的调整重组;同一课内不同框题内容的重新布局;相关内容归类合并或不同程度的重复。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例,其逻辑结构是: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规范市场秩序市场配置资源的局限性。教学中笔者把这一逻辑结构做了两处调整:一是调整为“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市场配置资源的局限性规范市场秩序”教学逻辑结构。这样调整有助于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市场调节,更深刻、全面地理解市场经济;突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市场秩序,强调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教学逻辑更为严密。二是将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联系起来,都作为弥补市场调节局限性、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注意前后知识的关联性,拓宽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建构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但是,调整也要有所侧重,本课时着重教学“规范市场秩序”这一内容。

二、促进意义建构,内化教材内容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他们已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积累了不少或直接或间接的知识经验。因此,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他们往往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推理和判断能力,通过“新旧经验之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形成对新知的某种理解,建构意义。因此,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要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当然,教师应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的知识目标之间找到相互作用的方式,通过恰当的情境探究活动促成这种相互作用的发生。

设置情境探究活动应做到:一要按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用现实生活呈现问题、把理论观点融入鲜活的社会生活题材之中的思路设置有意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需要。二要考虑问题设置的思考价值,使其具有开放性、探究性,能引发学生思维,诱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问题的设置还应具有梯度性、启发性,能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循阶而上,不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这样的情境探究活动,能让师生围绕情境共同探索,相互交流、质疑,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建构意义,达成内化教材知识的目的。

三、挖掘德育功能,深化教材价值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以基本观点教育和现代社会生活参与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公民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法律素质培养为根本目标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素质教育课,具有多学科知识兼容性、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统合性、德智共生性、思想性以及实践性等主要特征。可见,

篇5

    论文摘要:民法的主体制度确认和规范市场主体的资格和法律地位,财产权制度确认和保护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利,法律行为制度规范和约束市场主体的行为,基本原则规范和指导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民法对市场主体的规范显示出独特的特征,同时也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对其局限性可以通过经济法加以补充:经济法确认市场主体的特殊资格;强调限制意思自治;规范市场主体的具体人格;限制市场主体的绝对所有权。

    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交换经济,“但商品自己不能到市场去,不能自己去交换,因此,我们必须寻找他的监护人,商品所有者。”[1]由此可见市场主体的确定是进行商品交换的首要条件。同时,市场经济又是法制经济。“没有合适的法律制度,市场就不会产生任何体现价值最大化意义上的效率”。[2]规范市场经济的一系列法律制度中,起着最直接、最主要作用的当属民法。探究民法的发展历史,它最初来源于罗马法,而恩格斯曾将罗马法誉为“私有制商品经济关系最完备的法律”。因此,民法是市场经济的的基本法。作为市场经济首要要素的市场主体当然要适用民法的调整,并呈现出独特的特征。

    一、民法对市场主体的规范

    在经济学上,人们对市场主体内涵的认识是随着改革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加深的。就其概念而言,有不同的表述,如“市场主体是指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经济法人及居民个人。作为经济主体,它是社会再生产活动中各类生产要素的所有者、经营者或支配使用者。”[3]市场主体是“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即商品进入市场的监护人、所有者。它具有自主性、追利性和能动性等基本特性。”[4]等等。据此,可以认为:市场主体是在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具有独立经济地位,享有自主产权,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组织和个人。这一定义一方面揭示了市场主体的基本特征:市场主体具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具有自主产权、职能具有经济性。另一方面,显示出市场主体的范围,包括自然人、企业、政府、中介组织和非赢利机构。

    (一)民法的主体制度确认和规范市场主体的资格和法律地位

    首先,民法的主体制度确认和规范市场主体资格。市场主体资格是指一切经济实体进入市场,从事市场活动所必备的法定前提条件,其内容包括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民法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类: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和无行为能力;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且范围一致。并且据此确立了自然人和法人的责任能力。民法正是从市场经济的一般属性出发,对市场主体资格作一般性和普遍性的规范。具有法律规定的行为能力,能够从事法律允许的各种经济活动而获取利益,并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相应责任,即具有一般市场主体资格。

    其次,民法的主体制度确认和规范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市场经济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是承认市场主体作为商品生产者和交换者独立、平等的地位。民法不考虑经济实力、信息条件、所有制、地区、行业、国别等因素的差别,将各种市场主体都视为平等主体,充分尊重市场主体的意思自治,给不同市场主体设置同等程度的自由和约束,给予同等力度的保护,任由市场主体在市场上自由竞争,优胜劣汰。

    (二)民法的财产权制度确认和保护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利

    市场经济是不同的市场主体基于各自的利益,以交换为目的进行的经济。交换实质上是权利的让渡。这就要求一方面主体对于在市场中供以交换的产品拥有法律上的支配权,另一方面交换产品的法律上的权利能够顺利让渡。民法的物权制度和债权制度对此作了详细规定。物权制度中的所有权制度对产权归属及行使作了明确规定;用益物权制度规定着商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使用收益关系及权益归属;担保物权制度规范着商品流通中发生的风险及权益;占有制度赋予了市场交易主体现实的对交换产品的支配力。债权制度对市场主体的规范主要体现在合同法律制度中。市场主体通过合法的合同行为,实现产品的顺利让渡,使得受让主体拥有对让渡产品的法律上的支配权利。物权反映着“静”的商品的支配与所有关系;债权反映着“动”的商品的交换关系,物权是债权的基础,而债权又是物权实现的手段,他们共同确认和保护着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利。

    (三)民法的法律行为制度规范和约束市场主体的行为

    市场主体通过市场交易开展经济活动,实现经济利益。这些市场交易主要是通过市场主体间的合同来进行的。民法的合同制度,对合同的订立、成立、内容、生效、履行、无效及撤销,违约责任等主要内容都作了详尽的规定,使得合同成为商品交换的法律形式,为市场交换的高速运行提供了法律保障。此外,合同制度的确立,不仅实现了让渡商品,实现了商品价值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使商品交换超出了地域的和个人能力的限制,有力地推动了商品交换的进行,而且使人们的财产观念从小农经济固守静态财产的观念转向使财产在运动中不断增值的观念,推动了市场的培养和发展,从而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最有效的利用。[5]民法的制度,使得商品的所有者和现实交易者发生现实分离。商品的交易者根据制度进行市场交易时,拥有独立的意思,可以发挥更专业的知识,使得商品在交易时实现交换价值的最大化。一方面实现了人作为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实现了商品所有者作为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从而推动了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转。

    (四)民法的基本原则规范和指导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

    民法通过一系列基本原则指导和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为其提供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平等原则使市场主体意识到各自在市场活动中法律地位平等,进入市场的资格平等,在市场活动中平等的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权益平等的受法律保护。但平等并不等于平均主义。赋予市场主体平等的法律地位,只是给市场主体提供相同的法律基础和机遇。自愿原则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由,保证市场主体有对其行为及行为对象进行选择的权利,禁止他人对市场主体的意思进行非法干涉。正是赋予市场主体广泛的自由,极大的激发了市场主体潜在的能量,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这种自由不是绝对的个人自由主义下的无条件的自由,它必须遵守国家法律,不违背社会公共利益,不损害他人利益,即必须遵守权利不得滥用原则。

    它将市场主体的行为及权利限定在法律和社会公序良俗许可的范围之内。公平原则要求市场主体间展开公平竞争,承担民事责任平衡,利益与风险平衡。诚实信用原则约束市场主体不得弄虚作假、欺骗他人、损人利己。尤其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让渡商品与实现商品价值在时间和空间上大大分离,更要求市场主体要诚实守信。

    二、民法规范市场主体的局限性

    民法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与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相比,对市场主体的规范呈现出独特的特征。同时,由于民法对市场经济关系作用的局限性,也导致民法对市场主体的规范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一)民法确认的市场主体资格具有一般性

    民法基于市场机制的基本要求,赋予一切经济实体平等的法律地位,不考虑经济实力、组织形式等,使每一主体都能最大限度地充分参与市场交易。在自由竞争时代,由于市场机制的弊端尚未充分暴露出来,所以民法对市场主体资格的确认具有积极的意义,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市场的广度、深度、复杂性都在增加,民法确认的一般市场主体资格表现出的形式意义上的的平等显现出局限性,导致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市场主体间实质上的不平等,影响了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

    (二)民法强调市场主体的意思自治

    民法作为私法,强调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依据个人的意思决定行为的内容,排除任何形式的强制。在许多情况下,当事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意思排除法律的适用,[6]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潜能,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市场主体常常会依据个人的意思行为而侵犯到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市场经济的法治基础,阻碍市场经济的有效发展。

    (三)民法规范市场主体的抽象人格

    民法从市场主体的一般属性出发,将形态各异的市场主体抽象为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区别仅在于以个人名义或以组织名义从事经济活动,是承担无限责任还是有限责任,其最大限度地规范市场主体的共性。[7]但不同质的市场主体间权利义务的相同,可能会导致不同类型的市场主体间的不公平,进而影响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

    (四)民法确认市场主体的绝对所有权

    市场经济是商品交换经济,商品交换要求双方对自己的商品拥有明确的所有权,于是财产所有权成为全部财产制度的基础。为保护经济主体的利益,民法在其产生之日起就明确规定了所有权绝对原则。所有权绝对原则在市场经济早期保护了私人的利益,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达,所有权绝对原则显示出其内在的不足,产生了不良的后果,制约了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

    三、民法规范市场主体局限性的经济法补充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都覆盖全社会,与市场调节对应的民法和与国家干预对应的经济法,成为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的两大法律部门。如果把市场经济比作一部奔驰着的汽车,民法的作用就如起作用的机油,经济法就如起推动作用的汽油。因此,民法规范市场主体的局限性从法律方面可以通过经济法来补充。

    (一)经济法确认市场主体的特殊资格

    民法确认的一般市场主体资格是从事市场经济活动必须具备的资格,具备这一资格即可以进入市场。但市场经济关系是复杂的,从事市场经济活动的市场主体面临着千变万化的市场限制,如地域、经济领域、主体职能、经济实力强弱等,任何市场主体的微小变化都会对整个市场经济体制造成巨大影响。因此,经济法确认市场主体的特殊资格,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和国家对其干预的力度,对市场主体资格实行差别待遇,赋予不同市场主体能够在特定地域、特殊经济领域从事特定职能的活动,由此将民法规范一般市场主体资格体现出的形式平等进步到经济法规范特殊市场主体资格体现出来的实质平等。可以说,特殊市场主体资格即是法律在一般市场主体资格的基础上的扩张或限缩。

篇6

破产管理制度的实质是我国为了保证市场秩序所实行的调控手段。在经济发展中,国家和政府对此一直非常重视,并采取了诸多方法,推进了此项制度的完善。但在现实中,此种制度在应用时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多与该制度的缺陷有关,考虑到该制度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在新时期背景下,有必要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进,以保证企业破产管理的有效性。本文对我国破产管理制度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

破产管理制度;局限性;改进建议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管理也就显得更加重要。破产管理制度是我国实行的企业管理制度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关系到市场发展秩序。但是,此项制度在实行中,却暴露出很大的局限性,存在诸多的缺陷,与当前的企业管理工作要求不能相适应。破产管理制度的缺陷使得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经济发展也因此受到了影响。所以,为保证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就必须重视对破产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改进。

1.破产管理制度概述

我国实行破产管理制度的目的有两个,一为控制公众利益损失,二为优化企业资本,二者之间联系非常密切。在该制度的现实应用中,除了要做好企业破产之后的管理工作之外,还要重视破产之前的相应工作。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对该制度进行了多次修正,旨在提升该制度的实用价值和专业化水平,使其能够适应当前的企业管理工作要求。从本质上来讲,我国现行的破产管理制度就是国家采取的经济干预策略,是政府为了保障市场经济的发展秩序,所做出的有计划、有目的的规范和管控行为。此项制度以经济发展规律和市场调节作用为基础,管理内容以企业经营方式为主,属于国家对企业的制度化管理的范畴。对于此项制度的职能,可以从偿债和淘汰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前者对该制度作用的审视是正面的,后者则是以资源配置和效率为依据进行的探讨。总体而言,此项制度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重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管控作用,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对企业经、管的约束与规范上,对于保证我国的经济发展秩序、提高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2.我国破产管理制度的局限性及产生的影响

当前我国实行的破产管理制度具有非常明显的缺点,其局限性表现在诸多方面。本文以管理机构、单位归属、职责规定为切入点,对此项制度的局限性进行了探讨。

2.1管理机构方面这里所说的管理机构是针对破产管理人而言。破产管理制度没有对管理机构进行明确,导致具体工作开展中极易因职责不清而出现各种问题和争议。这个问题属于制度的严重失误,将会给管理层面带去很大麻烦。目前,破产管理人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对其的划分可以债务关系、职位任职为依据,相关的理论也各不相同。也正是因为目前多种理论交杂的影响,破产管理工作的开展才举步维艰。这种相对比较混乱的局面,使得实际管理中困难重重。

2.2单位归属方面目前,破产管理制度中并未明确管理单位的归属,相关规定也不够具体和详细。原则上来说,此项工作应由法院决定,但在具体实施中,此项要求却并未被严格履行,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管理,整体秩序较为混乱。尤其是破产程序结束后,后续的管理工作也是需要重视的,但是实际上却往往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具体来讲,由于破产程序的完成处于法院的监督之下,所以,这个环节相对比较规范。但是,由于单位归属缺乏明确规定,需要具体分配、细致管理的后续程序往往没有得到相关单位的重视,造成了管理无序的局面。

2.3职责规定问题我国目前的破产管理制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具体细节缺乏明文规定、管理职责不清晰。原则上来讲,破产管理制度应对破产管理人、破产管理者的具体责任进行细化,对于职责范围也要做出明确界定。这不仅是一项制度发挥作用的关键,也是保证效率的前提。但现实中,上述要求并未被落实。破产管理制度中,各方的责任并没有明确界定,是导致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这种情况下,管理秩序也往往比较混乱。

3.我国破产管理制度的改进建议

结合现实来讲,我国的破产管理制度中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对其的完善刻不容缓。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必须重视此项制度完善的迫切性与重要性。一项制度的完善不可能瞬间完成,而是需要从各个方面对现有问题进行改进和修正。因此,制度完善需要长期的努力和不断的积累。在现实管理中,应重视对现有制度存在的不足进行科学审视,明确其局限性,同时,还要注意经验积累和沉淀,并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模式,采取合理的制度改进和完善措施。针对现有制度中存在的管理机构问题、单位归属问题以及责任规定问题,破产管理制度的改进可从下述几个方面入手。

3.1完善制度本身对于当前的破产管理工作来说,制度本身的缺陷与局限性,是导致工作效率不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制度是工作开展的保障和依据,在制度本身存在问题的时候,工作中就会难以把握方向,出现问题和差错的几率就会增大。所以,要想保证工作的有序开展,就必须首先完善相关的制度,保证管理活动有理、有据、合情、合法。具体来讲,此项制度中应引入分类管理,并根据我国企业的特点,对管理条例进行细化,以保证适应我国的经济现实。对于目前制度中没有做出明确规定或者容易出现争议的问题,在制度完善过程中要格外注意。制度中的各项规定应尽可能的具体和详尽,以免因此产生纠纷。

3.2提高执行者的素质破产管理制度需要应用于实践中才能发挥出作用,而实践是由人去完成的,因此,人是影响该制度应用效果的关键因素。破产管理制度是管理工作开展的依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使制度的积极作用更充分地发挥出来,就必须重视对人的管理,提升其素质,保证执行力。具体实施中,可通过教育的形式,对管理执行者实行系统培训。培训并不单单是为了提高他们的技术和能力,更多的还是为他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经验的平台,使他们能够总结经验,互相学习。

3.3重视改革与创新时代在不断发展,新事物在逐渐取代旧事物,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破产管理制度也要注意坚持与时俱进,以保证与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现状相适应。对于在工作中发现的制度漏洞和弊端,管理人员应注重从实际出发分析原因,推动问题的解决。平时在工作中,也要经常交流经验,对于遇到的难题,可以通过大家一起商量或者探讨的方式,争取做到圆满解决。除了完善制度之外,还要重视对制度进行创新。创新应以现实为依据,保证合理性。就现阶段来讲,我国的破产管理制度整体相对滞后,所以,对其的创新不能只进行一些无关紧要的局部调整,而是需要深入改革。制度创新可适当借助外国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但要注意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与经济状况,有选择的借鉴。总而言之,破产管理制度要紧跟时代步伐,始终与经济发展保持协调,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改革与创新是必不可少的。

4结语

破产管理制度是我国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破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破产管理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必然会影响到破产管理工作的秩序,进而危害到市场的稳定。所以,为了实现经济调控的目标,国家应加强对破产管理制度的重视。鉴于此,本文对我国破产管理制度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并简要探讨了改进策略和完善措施,希望能够为破产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华清.浅析破产管理人制度[J].现代经济信息,2012(10X):39-40.

[2]介晓宇.关于企业破产管理人制度的若干思考[J].现代国企研究,2015(06):92-93.

[3]肖谢.我国台湾地区消费者债务清理管理人制度研究——兼谈对我国大陆个人破产管理人制度的借鉴[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5.34(04):98-104.

[4]李卓甫.试论我国破产管理人制度的“违市场化”问题[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5(03):58-61.

[5]魏莉.企业破产管理的研究探讨[J].文摘版:经济管理,2015(02):67.

[6]曹爱民.债权人参与破产程序保障制度的构建[J].山东审判: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15(03):12-16.

篇7

关键词:企业市场经济;发展;宏观经济管理;重要性

1.加强宏观经济管理重要性的分析

1.1完善市场经济

市场调控出现错误判断是对市场发展非常不利的,这可能导致市场产品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市场中的产品与社会需求供不对求,生活需求就得不到相应满足,这可能导致市场经济再分配过程中出现问题,甚至发生个别行业发生垄断情况。一旦出现此类问题,市场将无法正常运行,市场经济发生混乱,正常分配将无法正常进行,这使得经济问题协调和解决困难大大增加。如果政府不能合理解决问题,过度追求企业的生产力,很可能给企业在管理思想方面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比如,企业在管理思想上可能出现混乱,造成思想膨胀。此类情况需要政府加强管理,正确引导,把企业思想引向正轨,对企业生产情况进行正确的宏观调控。

就我国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还在不断向前探索中,这也一定程度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够完善,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有着明显的市场经济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问题,并且受外界影响较大。这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企业,都是一个很大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完善是势在必行的,这对整个市场和企业的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

1.2施行宏观调控

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建设阶段,对市场健康运行和政府体制完善都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这就对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带来一定局限,造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存在一定阻碍和问题,市场调节过程中,对进行经济调控的一些调节手段还不够健全,这非常不利于市场秩序的恢复,这是在经济把控中宏观调控难以进行的根本原因,并且對经济把控的作用也不太明显。经过系统分析我国的经济体制,就现阶段而言,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比较明显,政府应加强科学宏观调控,运用科学的宏观调控来缩小和打破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切实加强公有制经济体制,运用公有制的经济体制改善市场的自我调控功能,并且政府应切实完善宏观调控制度,这可以极大的促进国家和企业稳步和健康的发展。

2.加强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中宏观经济管理重要性的建议

2.1从市场背景发展分析

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和社会化的生产不可分割,在市场经济的调节和社会分工过程中,国民经济已经逐渐向共同竞争和相互依存的良性竞争中发展,能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这对我国目前乃至以后的经济建设发展而言都有着极大的积极影响。商品经济的兴盛发展使成员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使其能充分探索和讨论去设立一些解决措施。严格去贯彻实施按劳分配制能使市场竞争更具有序性和积极性。要使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长远的发展,只控制和约束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两方面是远远不够的。许多企业奉行利益至上,在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这是造成发展不平衡现象的很大原因,还可能使得企业违规操作,导致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较差,合格率较低,不仅达不到国家质检标准,还会造成资源浪费。这就要求政府进行科学的宏观经济管理有效的调控国民经济的命脉,去使得国民经济更加协调的发展。其中要着重考虑的是对资本的管理不能只关注个别行业,要强化有单个企业之间共同建立的联系,在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时,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防止调控时出现进行混乱的状况。

2.2加强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分析

经济体制建设对市场建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不断变化发展,我国政府经济职能也随之改变,许多经济再向市场经济方向发展。例如,国有企业为使经营活动和市场进行有效对接,使其管理方式能与现代市场管理方式更加贴近采用职权分离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是调控国计民生的相关经济行业和经济体制,这为我国经济保持持续稳定的健康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需要重点考虑的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有一定的特殊性,市场经济在进行资源配置时需挑选相对适合的方案,做出正确有效的决定去管理市场经济的供应和分配。市场经济能在市场竞争在良性状态不断发展中得到很好的发展,并在管理中不断调整和完善。但如果政府对市场竞争情况没有切实的管控,这将很大程度的把市场竞争推向恶性循环发展。到那时再去做补救措施,就有一定的滞后性,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在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一定要对市场经济存在的缺陷有及时明确的认知,并及时讨论出干预措施,以此促进市场的平稳发展。

2.3对市场缺陷的完善分析

政府进行职能上的调控在市场经济中是十分寻常的,但并非是政府对市场状况直接干预,而是间接干预,出台相应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政府出台调控方案一定要非常慎重考虑,因为一旦调控方案不够完善,可能导致市场经济出现混乱,甚至引起经济危机,这将给国家经济发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后果。所以,在完善市场缺陷时,要着重对潜在的经济危机进行有效预防,把可能因市场缺陷造成的重大危害降到最低。在宏观层面对经济进行有效管理,更为有序的调控市场经济,促进其平稳健康发展。

篇8

从一国着眼,如果缺少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那么监管程度无论是比别国的金融市场更严格还是更松懈都有可能使该国付出代价。如果过松,就有可能破坏该国金融市场的稳定;而过严,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又会被别国的金融市场所吸引而转往他国。从国际金融市场整体来看,如果各国间在金融监管方面无法有效合作,那么一国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出现的问题会发生跨国外部效应,造成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这种世界范围内的负外部效应被专家称为国际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防范国际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并对国际金融危机进行及时的补救是国际金融调节的主要任务。

一、国际调节理论及国际金融调节

国际调节伴随着国际市场的形成而出现。所谓国际调节,指的是国际市场的一种调节机制和调节活动,它是有两个以上国家或区域性、全球性组织,通过协商、签订国际条约或以国际性组织的决定等形式,对国际市场的经济结构和运行实行调节,以维护和促进国际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

国际市场的基本调节机制仍然是市场调节,只不过它是一种国际性的市场调节,因为即使是国际市场,同样存在着市场的盲目性、滞后性、唯利性和市场障碍等市场固有缺陷,而且国际市场是由各国的涉外市场共同构成的,国际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分别受到各国的管理和调节,而各国调节的力度和措施又各不相同,妨碍了国际市场上市场机制的统一调节作用,并直接阻碍了国际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所以,针对国际市场的特点及其缺陷,出现了国际性的调节,即国际调节。它的调节措施主要有两种:针对国际市场固有缺陷的调节和对各国国际调节的调节。

根据国际经济法的国际调节理论,国际调节是一种与市场调节和国家调节并行的经济调节机制。与市场调节相比,它属于外部调节机制;与国家调节比较,它属于国际性调节机制。国际金融调节即以国际金融活动和国际金融市场为调节对象的外部调节机制。它以促进国际金融市场的统一和健康发展为目的,促进各国金融调节的协调一致,弥补国际金融市场缺陷,以避免国际金融危机和风险的发生。

二、国际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及其解决方案

美国经济学家凯恩(kane)认为全球金融体系可以被看作是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构成的有机体系。如此,金融领域的系统风险就可以被分为两类:一个或多个作为组成部分的子系统发生失灵的危险,即子系统失灵风险(subsystem―failure risk);将各子系统联结在一起的协调结构发生崩溃所带来的危险,即瓦解风险(disintegrationrisk)。国际金融系统的子系统失灵风险可以是某个国家或某地区的金融市场出现动荡,或者金融某个领域出现的危机,如国际证券业、国际银行业等出现的危机。而瓦解风险则是由于国家间相互信任不足、发生利益冲突或者国际政治的原因,导致国际金融市场被分割、国际金融活动被阻碍,最终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

“国际最后贷款人”理论可以说是国际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的根本解决方案之一。由于金融危机的传染性严重危害各国的金融体系,损害各国的经济基础,因而迫使各国加强金融合作、统一监管标准,并寻求在发生货币危机时能提供强大金融支持的国际最后贷款人,它的存在可以防止人们因失去信心而造成的对银行业的挤提,从而避免酿成严重的金融危机。但是,建立基于各国政权之上的国际最后贷款人在实践中存在着重重困难,它存在的前提是各国协调一致的自愿合作精神。

国际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及其危害范围的逐渐扩大,迫使各国当局不得不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国际最后贷款人的构想虽然完美,可是它在现实条件下的运用总是那么不尽如人意,加强国际金融监管的日常合作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失为有效防范国际金融危机的方案之一。各国政府要联合起来,制定统一协调的国际金融规范,这就要求各国必须遵守共同的规则,具体而言包括:跨国银行的监督管辖权的划分;市场准入规则的确立;共同的资本充足率标准;交换信息与协调行动;共同打击国际金融犯罪等等。

三、国际金融调节在克服国际金融系统风险中的运用

无论是寻找和充当国际最后贷款人,还是进行国际金融市场和活动的有效监管,个别国家的力量都是微不足道的,只有达成共识,结成同盟,才可能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真正有力的监督者和管理者。这不仅要求国家与国家之间抛开偏见走到一起,也要求各国真正赋予并服从国际金融组织金融调节的权力,否则一些国家会为了自己当前的利益和短暂的风光付出沉重的代价。实现对各国国家金融调节的有效调节,是成功避免和有效救治国际金融系统风险的关键一步,具体而言,在金融领域有深刻影响的国际组织要摆脱由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强国操控的局面,不再充当其工具,而成为国际金融调节的真正主体,充分发挥其国际力量,最终实现对国际金融市场和活动的有效调节。另外,通过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间的联合力量为各国金融发展提供充分的信息和足够的服务,也是国际金融调节的重要任务。所以国际金融组织的完善是进行有效国际金融调节的关键。

(一)IMF

既然对于防范国际金融系统危机来说,国际最后贷款人的存在是必要的,那么谁来扮演这个角色呢?在目前情况下成立世界性中央银行是不现实的,只有从当今世界中最强大的经济组织中选取。人们普遍认为IMF通过改革其运行机制和扩充其职能,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来扮演国际最后贷款人。

最后贷款人的两种基本职能是充当危机贷款者和危机管理者。东南亚爆发的金融危机终于形成了五十年来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动荡,IMF陷入了作为国际最后贷款人的尴尬境地,因为它没有足够的权力和资源来扮演这样的角色,它在各国危机时提出了集体救助的框架,却没有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处理这次金融危机中,IMF有重大失误,表现在:第一,政策导向严重挫伤了投资者信心;第二,IMF向债务国强加了一些不必要的甚至是激进的经济改革措施;第三,误导了部分危机国,致使这些国家施行了过于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另外,IMF的贷款到的太迟,并附加了诸多条件,也使危机无法有效遏止。可见,IMF国际贷款人的两项职能作用并没有发挥好。

IMF必须有更雄厚的资金能力,承担更多的危机管理责任,强化危机管理和危机防范的职能。事实表明,危机发生时,恢复债权人信心是减弱危机最关键的因素,而IMF所必须具备的巨大金额资源是克服危机恢复信心的重要保障之一。IMF还应尽可能减少其决策中因政治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平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摆脱受西方发达国家操纵的局面。

(二)《巴塞尔协议》与巴塞尔委员会

上世纪70年代全球性通货膨胀,各国纷纷采取浮动利率和利率剧烈波动。美、英、德、法、日、荷、意、比、瑞士和瑞典“10国集团”的中央银行行长在国际清算银行总部所在地巴塞尔,成立了银行监管委员会,对国际银行进行监管。1975年该委员会发表了《巴塞尔协议文件》,确立了所有外国银行必须接受监管及监管的“应当”和“适当”两项基本原则。1988年7月,巴塞尔银行业条例和监管委员会发表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有以下几方面内容:一、统一各国银行监管的标准,改善对监管的理解和世界性银行监管的质量。二、采用新的资产风险监管方法,使国际银行监管更稳定而有效。三、新的资产风险监管方法力求达到公平,而且使其在各国银行使用时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以便消除国际银行间现存的不平等竞争的根源。

由此可以看出,巴塞尔委员会是个国际性质的跨国银行监管机构,但实际上,巴塞尔委员会的法律文件都带有建议性的文件,并非真正国际法意义上的正式条约,它因此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可以使委员会对变化的监管环境作处迅速的反应,但是其局限性也正在于此。其法律文件的效力必须要通过各国国内法的承认,这种缺乏必要强制力的状况会使其法律协调的效力大打折扣。另外,它的效力仅覆盖部分国家和地区,这与国际金融活动的广泛性是不相符的,何况目前亟需国际金融协调和监管的恰恰是一些发展中的国家。所以,金融监管方面的国际合作应建立在母国控制的基础上,在关键领域引入国际法律安排。另外,国际银行监管法律协调应涵盖所有那些其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积极拓展业务的国家。

(三)WTO

WTO是1995年诞生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基础上的新的全球性经济调节组织。WTO具有法律人格,每个成员国都赋予它以行使其职能所必需的法律能力。WTO不仅为各国之间的协商谈判提供场所和条件,它规定的规则具有法律效力,其成员国必须执行,否则将受到制裁。

WTO对各国政府经济管理行为的规制,其目的在于排除因各国管理而给国际统一市场的形成和正常运行造成障碍,这种障碍可以分为两类:即各国政府的关税壁垒及非关税壁垒;跨国公司等非政府的社会组织对国际市场造成的准入和竞争障碍。有关金融领域的国际调节和监管任务,主要仍是由IMF和世界银行担任,但在WTO框架中的GATS也涉及大量金融服务贸易问题,并且,GATT还设立了一个“国际收支委员会”,而GATT也一直同IMF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与过去相比,WTO作为国际调节主体,其地位和职权显著增强,其调节的经济领域和对象也有较大扩展,并有向全面发展的趋势。但它只是国际调节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产物,在调节领域方面,对金融这一重要领域,并未全面介入,只是涉及金融服务贸易问题。在调节对象上,对国际市场非政府的社会主体的经济行为缺少直接规制。另外,应该根据全球金融的结构和运行情况,及时向各国政府和社会金融活动主体信息,提供政策性建议,并通过制定和实行某些国际性金融措施,引导各国政府和社会金融活动主体的金融管理调节活动和金融活动。

篇9

【关键词】经济法 国家干预 市场调节干预失灵 法律规制

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的调节机制因自身缺陷不可靠的情况下,国家干预从宏观方面把握全局,促进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经济法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与国家干预同属上层建筑,是一种实在法的行为规范,本质就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法。

一、关于国家干预

1.历史演变

现代意义的国家干预是随经济理念的演变产生的,大致经历了自由主义经济理念阶段、国家干预经济理念阶段、自由主义、国家干预结合的经济理念阶段 。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颁布了一系列体现干预经济的法律来保障资本原始积累,随后英国“反谷物法同盟”、“重农学派”提出了“经济自由”和“自由放任”主义。18世纪末,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看得见的手”理论认为人是追求利益的利己经济人,通过竞争和价格来实现生产要素配置,国家是“守夜人”。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后,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分工不断深化,冲突层出不穷,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基于市场机制的缺陷,提出市场经济需要“有形之手”如制定政策、法律来弥补不足。由此,全面干预经济理论被推上顶峰。20世纪70年代后,经济衰退、失业增多、通货膨胀严重,“经济滞胀期”来临,自由主义观念重新抬头,以供给学派、货币学派、新制度学派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成为主流经济思潮,主张国家干预也非万能,须注意两者的结合问题。

2.国家干预的含义

国家干预,是指由国家机构,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总体决策、调控和指导的各种活动,包括介入、调节、协调、调控等内容,结合了指令性和指导性的调整方法,以政府干预、间接干预为主,既有法律手段,又有行政手段。国家干预同样存在缺陷:缺位的干预不足、越位的干预过度。前者是指调控方法不适当,力度不足、手段较少造成的难以克服市场失灵的情况,常出现在经济运行良好的情况下;后者指干预的范围和手段超出了合理框架,抑制了市场机制运行,常出现在经济状况较为恶劣的情况下。国家干预要求“适度干预”,包括范围适度和手段适度,同时需要价值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社会再生产规律等共同作用。总之,我们在承认市场基础性作用缺陷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国家干预的问题做出调整,弥补并匡正干预失灵。

二、关于经济法

1.经济法产生的必要性

萨缪尔森说:“市场经济是一种精巧的机构,通过一系列的价格和市场,无意识地协调着人们的经济活动。”诚然,市场功能优势显著,但同时又存在缺陷。

市场失灵就是缺陷的直接后果。自发性、短期性、盲目性和滞后性使优化功能无法充分发挥,出现垄断等混乱现象,主要表现有:市场的不完全、市场的不普遍、信息失灵、外部性问题、公共产品和存在经济周期。治愈“失灵”需要完整可行的法律规制,经济法的产生及时适应了需要。

2.经济法的含义

现代经济法是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形成完善的,其空前发展标志着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产生。我国经济法学理论界百家争鸣,主要观点有调节论、协调论、管理论以及国家干预论等,但均将经济法本质定位在国家对经济关系的干预上,并将平等当事人的合同关系排除在外。李昌麒教授认为经济法指国家为了克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局限性而制定的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不同于行政法的“国家本位”和民法的“个体本位”,以“社会本位”为指导思想,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

三、经济法与国家干预的关系

1.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法律形式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手段并不单一,我国综合运用了经济、行政、法律、政策等多种方式。经济手段指由经济利益驱动实现,还未上升为法律规定的,以计划、税收、利率、汇率、工资、价格、补贴、经济惩罚等方式为代表的措施。行政手段是国家行政机关通过命令、指令、决定等直接调控社会经济运行的活动,但其使用易产生行政官员及行政机关随意行为的弊端。法律手段就是用法律来维护市场秩序规范经济活动。经济法是法律手段干预经济的主要形式,它需要国家运用宏观和微观结合的干预手段来保障国家、社会、个人利益的协调统一,以“社会本位”为出发点,全面均衡推动市场有效运行;它具有公私法混合的性质,平衡了市场利益结构,又借国家权力限制私权,达到最优化形式;它还可以规范政府的宏观和微观的活动。

2.经济法也是干预“国家干预”的法

国家干预克服了市场失灵的弊端,但它会产生无效干预,过度干预,除此外还有权力寻租、、政策滞后、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等失灵现象。政府干预是国家干预的主要形式,政府自身是由作为人的成员组成,其机构及成员也具有经济人的特性,做出的决策可能有损公益,所以在经济法执行国家干预经济职能的同时,还要干预“国家干预”,这与许多学者所提出的经济立法“政府干预”与“干预政府”相一致,所以经济法也是干预“国家干预”的法。

四、经济法对国家干预的法律规制

为克制国家干预过程中的缺陷,经济法应就干预的主体、范围、时间、地域以及手段和责任做出规定。首先,应遵循干预有据、干预有度以及干预有效的原则,以明确的法律依据为准,坚持适度干预原则,将干预功能最大限度发挥。其次,应对主体做出规定,以政府干预为主,但又不限于此,实践中基于政府工作的庞杂性与具体性,应明确各级政府机关及职能部门的职权划分和范围。第三,明确范围和责任。对象上应注意时机和范围,不缺位也不越位,需要时才能“出手”。同时,要注重国家干预法律责任的规定,抑制国家越权、政府的现象,坚持责权利相统一,并与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及诉讼程序系统相结合,构建适应现代市场机制的法律责任体系。第四,规范国家干预的手段方法。充分的运用立法手段,如对不正当竞争、限制竞争行为、社会保障、环境资源的合理应用和保护进行规范,将多种手段完美结合。

综上所述,经济法与国家干预联系密切,须注重经济法对国家干预的规制,有效结合“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功能来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经济格局,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经济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紫煊.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1).

[2]常传领,金纯.试论政府干预及其法律规制.现代法学,2004,(12).

[3]李昌麒.论市场经济、政府干预和经济法之间的内在联系.经济法研究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篇10

关键词:宏观调控 消极经济管理 积极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B032.2文献标识码: A

宏观调控

1.1经济调控现状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其基本的运行模式可谓已经渐趋完善与成熟。我国经济的发展一般来说,有两只看不见的手在一直进行着调控。看不见的手,市场调节,与看得见的手政府的宏观调控,两种调控手段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二者共同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今天我们所要讲到的消极宏观经济管理与积极宏观经济管理主要是针对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来说的。我国政府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我国的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不过对于不同的经济发展态势,以及遇到的问题的不同,所以我国政府在调控的过程中也会根据实际的需要来采取消极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或者是积极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

1.2宏观经济管理

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我国政府在采取宏观调控实现其经济只能的时候,应该与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密切的配合,不可使二者之间产生了矛盾,这样只会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宏观调控的时候,应该不仅看清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的态势,还应注意到市场调节的程度及成果如何,然后才能确定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应该采取积极的宏观经济管理还是消极的模式。

1.3消极宏观经济管理

首先讲到的便是消极的宏观调控经济管理,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态势面前,为配合市场的调控与发展,我国政府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然而在有所为的过程中,对经济的调控也应该有个合适的度,来实现其经济职能。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并没有太强力的对经济的发展态势进行干涉,或者更多的政府采取有所不为的措施,亦或是对此阶段的经济发展中市场调控有了更多的依赖。这就是我们要提到的消极宏观经济管理了,一般情况下,政府会采取消极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大多是在经济发展较为平稳,并且没有遇到太大的风波跟问题,只在市场的调控下,便能很好的醋精经济的发展。所以此时的政府不用对经济的发展有太多的宏观调控,为了更好的维持经济发展的态势政府大多会采取消极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

1.4积极宏观经济管理

然后要讲到的便是宏观的经济管理模式,通过上文我们可以知道,政府在实现宏观调控的时候,要与看不见的手,市场调节来相互配合,共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调节对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作用,不过市场调节也不是万能的,再很多的时候市场调节会出现失灵的状况,所以在这个时候如果政府还采取消极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只能让我国的经济变的更为糟糕。因此,这个时候就是政府宏观调控实现其作用的时候了,政府应该采用积极的宏观调控模式,对经济进行大力的规整和指引,以引导我国经济回到正常的运行轨道。

消极与积极不同适用范围

2.1宏观调控方面

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现有态势下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然政府宏观调控的内容,不管是积极的宏观经济调控,还是消极的宏观经济调控,都是包含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我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对外贸易较为复杂,仅靠市场调控,有较大的不足,所以应该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进行。还有便是,外资的利用以及对外的投资,在汇率方面对外汇的管理,以及国际收支的管理。在经济发展的对外方面,市场的调节有太多的局限性,特别是在有些国家不正当的经济竞争面前,市场调节甚至会出现失灵的情况,所以在此情况下,就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另外便是政府对内经济发展的调控了,首先便体现在国内经济增长的调控,然后便是对于国内的产业政策,以及维护我国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和政府制定的货币政策,然后为避免市场的混乱,还会包括市场价格政策,为控制失业率,还会包括就业政策。这些都是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实现其经济职能。当然对于国内,政府的宏观调控,还应包括,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管理。

2.2不同适用范围

一般来说,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中,消极的宏观经济管理与积极的宏观经济管理会有不同的适用范围,不管是在内的经济管理还是对外的经济管理。在对外方面,如果世界的经济总体发展平稳没有太大的世界经济风浪的出现,并且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贸易渠道正常进行,那么对于我们国家的宏观调控来说,应该采用消极的经济宏观管理,不用太多的干涉其发展。不过当我国的对外经济面临较大的危险,比如过度的贸易壁垒,或者世界上出现了范围较大的经济危机或者金融风暴,那么就应该是政府采用积极宏观经济来应对。国内的经济发展情况亦是如此,国内经济平稳的运行,人们安居乐业,那么政府就可以采取消极收缩的调控,由市场来更多的调节。如果我国经济市场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因素,哄抬物价,恶意炒作等,就需要政府采取积极宏观经济调节模式来维护经济的健康发展了。

总结语: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我国政府在实现其经济职能时,所采用的的两种形式,消极宏观经济管理与积极宏观经济管理的具体内容。透过这两种基本的经济管理方式,我国政府在稳定我国经济平稳运行,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方面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说,虽然消极宏观经济管理与积极宏观经济管理都是政府宏观调控的具体方式,不过这两种方式却是有不同的使用情况和范围。因此这就考验了我国政府在对待我国经济形势面前,应该理性的做作判断,以更好的对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指导,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光;哈罗德模型难题的破解及其对中国内需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2】朱玉林;基于能值的湖南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陈明;中国通货膨胀目标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吴明明;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于池;中国国有企业权利委托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