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批流程规范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3-14 17:10: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审批流程规范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审批流程规范的重要性

篇1

一、变更管理的标准流程

商业银行在不断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变更活动,无论是自行开发的软件版本投产,还是修改供应商提供的软硬件参数,或是改变系统、网络部署模式、搬迁机房等操作,如何对以上各类变更活动进行有效管理?一般情况下,建议通过规范化、标准化变更管理流程的方式,对变更申请、审批、准备、实施等全流程进行精细化管理以减小变更可能引发的生产事件及对业务连续性产生的影响。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1)变更申请变更申请作为变更流程的第一步,应由需求方向实施方提出正式的变更申请,通常要填写统一的变更申请表并注明申请人、申请时间、详细的变更需求、原因及内容、期望变更完成时间等。对于中高风险变更,需求方还应评估该变更可能产生的影响。最后,变更申请表经由需求方的负责人审核后提交给实施方。(2)变更准备实施方接收到变更申请后,根据变更需求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内容应包括:实施过程的详细步骤、实施完成的验证方案、实施不成功的回退方案等。实施方案应由技术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批。对于中高风险变更,还应由技术专家对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后提交给管理人员进行审批。(3)变更实施实施部门应安排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实施变更,实施人员应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实施,并保障双人操作,一人实施,一人复核。实施完成后,必须认真审核结果并进行技术验证。(4)变更反馈变更实施完成后,由需求方进行需求验证,验证通过后,应反馈给实施人。对于未成功实施的变更,应及时联系实施人,分析变更失败原因,准备进行下次变更。

对于以上标准流程,还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1)准确定义变更风险度不同的变更风险引起的关注程度是不一样的,对于高风险变更需要各方面的业务骨干、技术专家,甚至高层领导一同研究实施方案,确认实施步骤。但是对于低风险变更,一个技术人员即可确定如何进行操作。因此,准确定义变更风险度对于提供所需的技术及人力资源极其重要。同时,如果一个高风险变更被定义成了低风险,并未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则可能会引起重大的生产事故。(2)变更实施时间的选择对于有计划的变更,应充分考虑时间安排的合理性,应选择在基本不影响业务的情况下实施,例如一些重要柜面业务系统的变更,为保障不影响正常业务的开展,应选择在周末的夜间进行。对于紧急变更,也应尽可能的在满足时间要求的情况下,选择在对系统影响最小的时候实施,例如在正常工作日要实施紧急变更以解决某个业务系统的bug,此时,应在该业务系统交易量最小的时刻进行操作,以防止由于高峰时段业务的突然中断而产生巨大影响。(3)高度重视变更审批变更审批决定着做不做变更,以及怎样做。在变更申请中,需求的审批应在进行了充分的业务影响分析的情况下完成,以保障变更确实能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达到预期目标。在变更准备中,审批者需尽职尽责,严格审核实施方案,以保障实施结果的正确性并保障在产生问题时能及时回馈。对于由方案不完善、不准确这类原因所导致的变更失败等问题,变更审批人员甚至应承担比实施方案制定人员及实施人员更多的责任。(4)紧急变更应参照标准流程执行对于紧急变更,可通过邮件或电话先进行审批,实施完成后可再按照正式流程进行加补申请。但是对于变更方案的制定、实施及反馈仍需按照标准流程进行,并需要有资质的人员进行把关审核,保障紧急变更能以对业务影响程度最小的形式进行。

二、变更管理中应关注的其他方面

1.建立一套全面完善的制度规范体系为提高变更管理的有效性,规范变更的处理流程,合理有效地调配资源,防范变更风险,建立一套广泛适用于全行的变更制度规范体系是不可或缺的。其中,应包括以下强制规定:(1)各个变更相关部门及岗位的职责;(2)变更各个阶段的活动内容及相关要求,并细化到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风险程度的变更管理,采用不同流程;(3)变更实施方案的编写要求与具体步骤,比如实施方案中不能含有客户敏感信息,网络类实施方案应精确到指令级等;(4)应明确各种例外情况的处理方法,特别是对紧急变更要给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流程方案。通常,变更管理作为一个单独完整的制度被提出,但有时可能也与问题管理、事件管理等IT服务共同组成一套体系规范。

2.培训的重要性在变更管理的过程中,加强人员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不论是对制度规范的理解,还是技术水平的提高,都应该有规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同时,还应进行安全意识的培训,重点关注变更管理中的安全方面,例如保护客户信息敏感性的重要性,关注生产环境与测试环境的网络隔离、防止变更人员的客户端感染病毒等。

3.对变更的审计为保障变更管理按照制度流程执行的规范性,需要指定专人定期对变更进行审计。审计主要关注以下方面:(1)变更申请、准备、审批、实施、验证、反馈等各环节的合规性;(2)变更实施方案的质量,包括生产变更方案是否细化到指令级,应急方案和回退方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变更内容是否符合变更需求,变更实施方案是否审批到位等;(3)紧急变更流程,重点审计变更实施未经任何形式的审批,也就是未经变更流程实施变更,这种情况极易产生生产事件,对于这种情况,审计程序应先找到发生变更的事实,可通过信息系统日志记录,然后从中去寻找是否有变更申请,是否有未经过变更审批就进行操作实施的不符合项。需要注意的是,变更审计人员应保持独立性,不能执行自己所参与变更的审计任务。此外,变更审计结果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并积极加以整改。

篇2

1.1水土保持认识不足,质量意识薄弱

这样就让新水保法很难实施。在当下我们国家水保监管中,多数都采用“:民办公助”的模式。这样容易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工程质量常常被忽视,质量管理不严格。

1.2没有健全的审批制度,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国内有些部门以及地区,在对项目进行审批的时候,所有建设项目必须先要批复水保方案,这样才能进行下一步。然而经常有部门跳过水保方案,对建设项目直接批复。特别是在有关建设项目进行审批的时候,水土保持方案是建设项目的基础方案,应当被纳入发展计划当中的。但是在具体的操作流程上面,其执行力还有所不足。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这也是水土保持监管工作存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过于依赖水利单位,从而没有一个健全和独立的质量管理体系。

1.3检测设备配备不足,规范化程度不够

在新水土保持法执行以后,每个地区水保法的实施强度不一样,其规范化标准也不相同。比如在有的试点地区新水保法的实施效果就比较良好,获得了喜人的成就,但是在跟多非试点地区,可能就会收效甚微。水保法实施工作人员个人素质不同,执行力也就会有所差异,这就造成水土保持在规范化程度有存在一定差异。另一方面,水保措施落后也很有可能是检测仪器不够先进,检测方式不科学合理等等原因造成的。

2加强水土保持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的一些策略

想要加强水土保持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确保水保工程的质量,就务必严把审批关、监督关以及验收关。根据上面所述,再结合水保工程实际监督和管理情况,总结归纳了一些加强水土保持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的策略。

2.1制定水保工程建设执行方案,严把审批关

水利的工程的审批,一定要经由发改委、国土局、工商局、公安局以及环保部门等的审批。需要将水保方案当作这些部门审批与许可的基础。严把准入关,从其根源上保护水土资源。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水利工程建设方案,提升水保监督管理工作的积极主动性,规范监督流程。第一,水保单位先要提升其对水保作用的认识,意识到水保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必须严把审批关;第二,按照我国相关指标制定水保监督与管理建设方案。将建设目标进行细化,一步一步地严格执行。

2.2强化监管职能,严把监督关

水利行政部门需要建立起水保工程相关档案,将其后续设计、施工监理以及方案执行全部作为监管的重点,实施水保方案年审制度,对其动态管理,凡是没能准时进行年审的都视为失效,有关部门应该立即停止对其办理爆炸品使用手续,借此来保证水保工程项目制度的切实落实,加强水保工程监管机构的执行力。提升执法人员个人素质,强化行政执法内部监管。

2.3健全监督管理制度,严把验收关

依照基本的水保工程建设流程,在水保工程竣工之后,应该及时进行水保工程验收工作。水保项目保持措施没有通过行政部门验收又或者是验收不合格,那么行政部门对水保工程建设项目就不得验收通过,不准其投入使用。发改委、国土局、工商局、公安局以及环保部门理应配合行政部门工作,严把水保工程项目验收关,保证水保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最好。

3结语

篇3

关键词:建筑方案 存在问题 审查要点 技巧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in-depth research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recent years, the analysis of difficult problems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scheme und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put forward in the planning of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process, some of the principles of construction plan review needs to grasp, and to explore the useful skills,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planning approval mechanism, establish and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to achieve new breakthroughs in practice.

Keywords: construction scheme has skills review points

TU2

一、建筑方案及其在规划审批流程中的地位

建筑方案设计是依据设计任务书而编制的文件。它由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投资估算、透视图等四部分组成,一些大型或重要的建筑,根据工程的需要可加做建筑模型。同时,建筑方案设计时必须要贯彻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和法规,服从国家政策导控与相关硬性的规定,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和制图标准以及确定投资的有关指标、定额和费用标准规定。

为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改善投资软环境,切实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效率,各地制定了相应的建设项目报批流程,洞头也本着按照“合法、高效、便捷、规范”的原则,结合本县实际,于2011年印发了优化民间投资建设项目和优化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流程的实施办法(试行)。虽然各地的情况不尽相同使得报批流程有一些差异,但是建设项目在实施阶段的基本程序却大同小异,一般可分为选址意见书(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筑方案、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及竣工验收等阶段。而作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的依据,建筑方案在整个规划行政审批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着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投资额,直接体现了城市建设的形象。

二、新形势对建筑方案设计的影响及其存在的问题

在如今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建筑的创新设计必须具有适当的超前性和科学性。设计不仅仅是对建筑外观形象的表述,更要体现在建筑的实用性、合理性、美观性、独特性和艺术性。建筑设计应从空间到平面、从整体到细部,达到建筑造型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以求表现出当今建筑科技和建筑艺术的进步。科技不断的发展,设计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得建筑方案的设计成果的生产效率和标准化程度都有所提升,同时也使得设计过程中的修改显得极为方便。而规范、制度的日趋完善,也使得建筑方案设计的难度越来越大,考虑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正因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近几年土地价格的飙升,大多数民用建筑在方案设计时更多地考虑成本和收益,较少关注建筑形态、细部、景观以及周边关系等因素。而科技的发展使得设计人员产生依赖性、创作欲望降低,尤其是网络信息的传播,相似的作品四处可见。效率得到提高后,少数设计人员不再像以往那样进行严谨思考,时有发生因疏忽大意而造成的错误。此外,设计单位为了争取业务,往往一味的迁就业主的想法,设计人员也不再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技术底线,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建筑方案审查的难度。

三、建筑方案审查的要点

建筑方案审查的要点主要是资料齐全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定的要求。程序合法、内容合法是依法行政的关键,所以建筑方案送审时应确保审批的前置条件已经具备(如用地红线图、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立项批复、环评批复文件等),并根据要求提供相关图纸。另外,方案设计应符合《城乡规划法》、《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的规定,还应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及其他技术规范的规定,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因此,建筑方案设计阶段所涉及的技术规范较多,在建筑方案审查过程中,我们应熟悉掌握各个规范的要点并进一步核对相关规范,以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四、建筑方案审查的技巧

虽然建筑方案设计涉及的问题较多,审查的难度也较大,但还是有章可循的。总结近几年的工作经验,我们在建筑方案审查时可以掌握以下技巧:

第一,把握原则,紧抓要点。住建部门从事建筑方案审查的工作人员应当熟悉建筑方案设计的相关技术规范,对技术规范规定的内容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能够举一反三,对关键性的问题能坚持原则。在审查建筑方案时,能及时发现主要问题,紧抓重点,提出的反馈意见应有据可依。面对复杂纷呈的技术规范,洞头县于2005年出台了《洞头县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洞头住建局于2008年印发了《关于明确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规划要求的通知》洞规建[2008]45号文件,又于2013年印发了《关于规范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规划要求的通知》洞住建[2013]24号文件,这些规范及规定均融合了建筑方案审批的基本要求并从本县实际出发。建议在核对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基础上,如遇到具体问题再查阅相关国家标准,这是建筑方案审查的技巧之一。

第二,技术性审查与政策性审查相结合。在熟悉技术规范的同时,审查人员还应及时掌握政策动态。技术层面上,建筑方案应符合技术规范及规划的控制要求。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中的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高度等应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总平面布置时建筑间应满足日照、采光、消防和防火间距的要求。政策层面上,建筑方案应服从国家政策导控与相关硬性规定。如2006年,“国六条”对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所占总居住面积的比重要求达到70%以上;2007年温州市规划局印发了《温州市工业各行业企业建设规划经济技术控制指标》,对工业企业内非生产性用房的比例提出了限制要求。这些政策都对建筑方案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也是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的。

第三,充分发挥协调能力。建筑方案审查时,我们还应认真听取并采纳各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如发改局、环保局、土地局等部门的意见对我们也非常重要。另外,我们面临的建设单位往往专业知识和法律意识都不是很强,因此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这也有助于我们自身的提高和进步。通过积极有效的沟通,既能掌握建设单位的心理和意图,同时也可以强化设计单位的责任意识。在与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沟通时,可以灵活运用各种技巧,但是对于违反技术规范强制性规定的内容,应严格把关并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审批

0.前言

建筑工程项目随着房地产开发的大规模兴起不断增加,同时也扩大了对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且对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更高,传统形式的技术人员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不能满足施工安全、进度、经济的综合要求。特别在一些大型或复杂的建设项目中,出现质量和安全事故的现象屡禁不止,给广大人民带来和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为了减少这种事故的发生,一方面需要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明确方案编制过程中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责任;另一方面需要解决方案编制滞后和缺少针对性的问题,现对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进行探讨。方案编制是保证一项工程安全施工的基本保障,也是将工程项目达到最大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审批则是确定方案编制合理性必不可少的环节,因而需要重视建筑工程方案编制与审批研究。

1.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编制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编制是施工组织设计的一部分,合理的施工方案不仅可以顺利在施工工期内完成项目,而且可以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工程竣工后的质量和使用性能,并能确定最佳的经济效益下的具体施工方案实施过程。加强施工单位管理工作和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从业素质。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有关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的贯彻实施,是实现正确的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与审批的基本条件,也是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2.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编制的主要内容

2.1全面调查工程概况

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编制的准备内容主要是对工程概况进行了解,全面调查工程设计、工程地质条件、交通运输条件、气候条件等综合因素,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施工方案的预选,以相关的分部分项工程技术规范为依据,进行施工方案的选择,并从施工难度、施工工期、经济性等方面进行方案比选,得到最佳的施工方案。因此,要保证建筑共层施工方案编制质量的首要前提是对工程概况的全面调查。

2.2确定编制依据

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编制的另一项必不可少的步骤是确定编制依据,只有确定了编制依据,才能保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否则可能造成看似合理有效却违反相关规范规定的施工方案,这样的做法得不偿失。一个项目工程的编制依据一般是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设计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等,这些内容既是相互独立的,同时又相辅相成,共同决定了一个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案选择。在进行施工方案选择时,要格外注意安全性的考虑,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有关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的贯彻实施。

2.3综合选择施工方案

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综合选择包括制定施工计划、确定施工工艺和技术、保证施工安全的措施、制定劳动力计划、调查材料和机具市场、确定材料运输路线等。其中,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和材料与设备计划,进度计划是贯穿整个工程项目的内容,材料和设备计划主要体现在最初阶段;确定施工工艺和技术,包括技术参数的选择和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检查验收等;施工安全的保证措施主要包括技术措施和监测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劳动力计划也是施工方案选择的重要环节,特别对技术人员的选择需要格外重视,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都是保证施工安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3.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审批流程

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审批分为三级,由施工企业技术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监理单位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由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签字,经专家论证修改完善后方可实施。

3.1第一级施工方案审批

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完成后,首先交与总包单位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批,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第一级审批,主要从总体上分析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确定施工技术的可行性,从整体上进行审核,确保没有致命的大错误,但并不从细节上较真。

3.2第二级施工方案审批

当总包单位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通过后,需要交与总包施工企业有关部门,针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第二级审批。不同的部门分别负责安全审批、质量审批、技术审批、设备审批、材料审批等。总工程师负责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最终的确认与审批。可见,第二级施工方案审批是针对各个方面的细节设计进行审核的。

3.3第三级施工方案审批

当前两级施工方案审批完成后,需要交与工程监理单位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第三级审批,也是审批的最后一个环节,决定一项施工方案编制是否通过。,主要由监理人员进行审核。其中,安全监理人员审核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中安全文明施工的内容,总监理工程师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最终的确认与审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应执行谁编写、谁送审的原则,审批人员应实行结合本专业签署审批意见并签名确认的原则。

4.施工方案编制和审批的可行性研究

根据上述施工工程的方案编制内容和审核流程分析可知,一项建设工程的主要设计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离不开两者中的任何一个。具体来说,施工方案编制是根据工程的地理位置、安全等级、环境交通、经济条件等综合因素,进行施工方案的提出和比选,选择一个综合效益最高的施工方案,目的是在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的同时也得到最大的综合效益。施工方案审核主要是针对已经编制的施工方案进行可行性验证的过程,确定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确保施工方案不存在大的问题,也就是确定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这样的施工方案比选和确定过程是一个比完善的系统过程,也是一个可行的编制和审批流程,在工程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总结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与审批是工程项目顺利实行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保证工程项目安全、经济、适用的前提条件,对于施工安全影响意义尤其重大。针对近年来施工事故频发的现象,需要通过施工方案编制与审批进行这种不良现象的扭转,并尽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近年来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施工方案编制的方法不断发展起来,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而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体现这种该方法的优势,对安全管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提高施工方案编审效率,减少安全隐患,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从源头上防患于未然。 [科]

【参考文献】

[1]郝金杰.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的编制与审核[J].山西建筑,2011,v.3703:244-245.

[2]王志贤.施工方案与项目成本的控制[J].河南科技,2011,No.46305:26.

[3]白皛.建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与管理[J].北方经贸,2011,No.32007:149.

篇5

关键词:电力企业 废旧物资 集中处置 精益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b)-0160-01

1 供电企业废旧物资集中处置实行精益化管理的目标

1.1 供电企业废旧物资精益化管理的理念

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电网设备更新换代的步伐也日益加快,大批的陈旧输变电设备进入“退役”期,废旧物资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其管理模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废旧物资管理是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杜绝废旧物资管理上的漏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只有全面提升废旧物资管理的整体水平,对废旧物资管理实行精益化管理模式,完善内控机制,才能确保对废旧物资集中处置流程全面管控,最终确保供电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1.2 供电企业废旧物资精益化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1)供电企业废旧物资精益化管理的范围。适用于供电企业废旧物资的全过程管理,涵盖废旧物资的报废手续审批、价值评估、查验入库、在库保管、处置计划汇总上报、竞拍过程远程监控、合同签订、处置资金回收、实物移交、ERP流程操作、资料归档等诸多环节的管理,确保废旧物资处置流程可控。

(2)供电企业废旧物资精益化管理的目标。供电企业废旧物资管理的目标是采取精益化管理的模式,遵循“统一管理、集中处置”的原则,实行废旧物资处置全流程管控,全闭环管理、全方位监督,实现废旧物资管理规范化、效率最优化、效益最大化,最终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①管理规范化。根据多年来在废旧物资管理方面积累的经验结合现状,供电企业必须建立完整的废旧物资集中处置管理标准体系,从制度上对废旧物资管理加以全面规范,实现废旧物资管理工作内容的模板化、表单化,使废旧物资管理更加规范化。

②效率最优化。供电企业废旧物资管理从审批卡的报废手续审批、出入库管理、处置资金回收要全面实现工作内容的模板化、表单化管理,大幅提升管理效率;实行废旧物资的处置计划网上汇总上报、竞拍过程远程监控、ERP流程操作等也可极大地节省人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③效益最大化。供电企业废旧物资利用电子商务平台集中竞价处置,可打破以往属地回收商参与的界限,实现回收商跨区域自由准入机制,同时实行回收商之间的多轮次竞争报价,可实现废旧物资处置效益最大化。

2 供电企业废旧物资进行精益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2.1 供电企业废旧物资集中处置精益化管理的主要流程

废旧物资集中处置管理流程,涵盖废旧物资的报废手续审批、价值评估、查验入库、在库保管、处置计划汇总上报、竞拍过程远程监控、合同签订、处置资金回收、实物移交、ERP流程操作、资料归档等各个环节。

2.2 供电企业加强废旧物资精益化管理的重点工作

(1)理顺管理流程、以制度约束行为。按照“统一管理,集中处置”的原则,细化废旧物资从回收、分类、建档、入库、招标竞拍等诸多流程,明确各管理部门的职责,为加强废旧物资的精益化管理提供制度保证。

(2)对废旧物资回收商资质进行严格审核,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要求提供营业执照、公安机关备案证明等相关资料,使那些具备回收资质、信誉度高的回收商参与到废旧物资的竞价销售中来,保证废旧物资处置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杜绝了不正当交易。

(3)为了杜绝废旧物资出售存在的资金风险,公布竞标结果后,所有竞标回收商必须先全额预付货款方可进入回收现场进行装货。

(4)废旧物资现场发货人员必须在废旧物资装车前第一个进入废旧物资存放现场,需过磅物资要全过程监磅,废旧物资装车完毕后,最后一个离开废旧物资存放现场,防范废旧物资流失风险。

(5)由于电力废旧物资是一种特殊物资,为防止废旧物资回流进入电网,应强行规定重大设备在变卖前进行拆解处理;为了防止废旧电力物资再次流入社会,危害社会用电安全,规定淘汰电表必须进行铭牌拆除和碾压处理方可处置,在提高废旧物资剩余价值的同时,也应履行电力企业的社会责任。

2.3 确保废旧物资精益化管理各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

(1)为加强对废旧物资管理工作的统一组织领导,必须专门成立公司及部门两级废旧物资管理组织机构,以便于加强各工作环节的沟通和协作。

(2)物资管理部门设专人负责废旧物资处置计划及方案的汇总、上报,废旧物资销售合同的签订、ERP系统废旧物资流程的操作、废旧物资的资金回收等工作。

(3)为了防范廉政风险,废旧物资的入库和出库等现场清点工作规定必须经两人签字确认,确保废旧物资交接数量的准确,使账物相符率达100%。

3 当前供电企业废旧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废旧物资管理处在资产管理的末端环节,部分废旧物资的管理台账记录不全,物资的采购计划与报废物资的处置计划缺乏联动。

工程项目剩余物资的管理工作存在漏洞,项目实施单位不能及时编制拆旧物资清册,项目应退运物资数量和实际退库数量不相符,各相关部门的职责不清、工作流程不明确,缺乏相应的监督考核制度。

缺少专门的废旧物资存放仓库和称重计量装置,在管理上造成诸多不便。

4 供电企业在废旧物资管理方面需改进的方向和对策

进一步加强废旧物资台账管理,建立物资采购计划与报废物资处置计划联动机制。

应加强工程项目剩余物资的全过程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工程项目剩余物资实施细则,明确各部门职责、工作流程与监督考核等内容。在项目开工前,由项目管理部门及时制定和下达退运物资拆除计划;项目实施单位根据拆旧计划编制拆旧物资清册,在项目施工中,项目管理部门、监理单位实施监督职能;物资管理部门依据计划和清册做好接收工作,核实物资退库情况;在项目竣工后,审计部门对拆除计划等资料进行审核,资料不全的不予审计结算。

应规划建设废旧物资专用库房,设置专门的废旧物资仓库存储区域,集中分类存放并配备废旧物资专用计量称重电子地磅以便于物资部门对废旧物资的统一管理。

5 结语

供电企业实施物资集约化管理后,通过废旧物资集中处置精益化管理,在同样的废旧物资、同样的管理人员状况下,只需通过管理机制的变革,就可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建筑装饰;财务管理;完善

近些年来,我国重视基础建设的发展,对于基础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和审查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的相关部门对企业建设工程项目要做出明确指示,要求建筑工程项目中要设立独立的项目资金管理和资金核算部门,保证工程项目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分析目前工程项目中财务管理模式,探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再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方向和条件,提出财务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也企业财务管理的长久发展提供帮助,使建筑企业在市场中更具竞争能力。

一、财务管理重要性

建筑装饰业是建筑行业的一个分支,建筑业发展带动其快速发展。从改革开放后,建筑装饰行业开始出现,并发展到今天的规模。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宅需求增加,住宅装饰需求有广阔的成长空间。近年来,我国涌入大量的国际建筑装饰承包商,装饰行业风格得以丰富的同时,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对于装饰的质量和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装饰业的准入门槛低,其行业标准和规范得不到完善,不仅装饰技术高低不齐,其在业务管理水平上也良莠不齐,目前我国建筑装饰行业的市场秩序是比较混乱的,一些小的建筑装饰企业,他们缺乏成本管理意识,使整个建筑装饰行业出现产值高、效益低的情况。在激烈的建筑装饰市场竞争中,保证自身收入的增长,同时控制好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是目前建筑装饰企业工作的重心。因此,面对机遇与挑战,建筑装饰企业需要做好内部财务管理,保证效益提升,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二、建筑装饰的现状

(一)消耗严重

建筑装饰包括门类很多,例如内装、门窗、幕墙等,加之其本质就属于消耗资源的服务行业,所以在行业发展中,消耗是必然的,但从近几年装饰企业发展来看,消耗严重。建筑装饰行业准入门槛低,一些小型装饰工程,利用挂靠手段,导致行业鱼龙混杂。在企业中,管理方式粗放,资源浪费严重。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建筑装饰行业材料利用率不高,达不到国际水平,浪费严重。可是在装饰企业工作的过程中,为了自身效益的增长,就不得不增加资源和材料的使用量。资源消耗量大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受限制的重要因素,也正是这样,装饰行业在环保上的要求不高,不利于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未来,建筑装饰行业要发展,主要方向是环保、低碳和节能。

(二)素质不足

目前,我国建筑装饰行业的准入门槛低,这使很多装饰项目有很多专业素质不高的人员涌入,在这种情况下,建筑装饰施工中,不能高质量的完成工作。项目开始初期,在施工设计和组织上管理不到位,进而直接影响装饰项目成本管理,导致管理水平低下。有时,在装饰项目开展过程中,根据合同要求会出现工期紧张的情况,这时为了按时完工,会出现不编制施工计划的情况,加上装饰项目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导致具体施工中管理混乱,达不到项目装饰的要求。严重的可能会出现,工作无法按时完成甚至是拖延完成的情况,最终是装饰项目的成本增高。项目装饰的人员完成凭借经验进行施工,很少关注市场出现的新的装饰技术和材料,更不要说在工程施工中的运用,使得新科技的促进运用得不到突显。

三、管理的提升与完善

(一)提升编制科学性

在我国,建筑装饰企业的规模较小,在风险抵御上能力不高。因此,要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保证财务资金的有效管理,我们要从规范财务预算下功夫,加大财务管理力度。在突出工程设计和预算的基础上,财务部门要严格控制预算。在建筑装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不管是日常的财务支出,还是装饰项目施工的支出,都应该按照预算机制进行管理和合理使用。正是财务管理的要求,所以对企业财务人员的要求会更高,在管理上要依照企业目前的经营现状,对自身的日常性支出进行合理的预算编制。在编制过程中,需要以装饰项目的规模、质量以及使用材料为依据。只有这样,才能给装饰项目留出一定的调节空间,以便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调整和完善自身的预算编制,达到节省开支,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竞争力的目的。

(二)规范执行与落实

装饰项目中,财务预算是重要工作,但只有具体执行和落实,才能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一般情况下,装饰项目的财务管理是有调节空间的。在行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在这一方面的认识缺失,认为财务预算只是发展和管理的参考依据,不起实际作用,对其重要性不加以肯定。在财务预算具体执行和落实工作中,财务管理人员不能有效地进行个人行为规范,不仅使个人利益受到影响,还影响财务预算行为和执行的规范和标准,间接对企业装饰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需要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工作,根据装饰项目和企业实际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保证企业在装饰项目的财务管理中的预算落实,使施工中的财务管理更加规范,提升项目资金的利用效率。

(三)加强审计监督

建筑装饰企业的财务管理,要确保财务管理工作有效并规范地开展,内外监督和审计是重要的手段。建筑装饰项目管理中,需要先编制预算,然后进行施工,为平的考察,要适当增加相关内容的测试,丰富人才考核指标体系。同时,企业要必须加强企业报销监管体制建设,票据造假之所以能够成功,大部分是因报账人和经手人监管意识和责任意识薄弱所引发的,他们通常无视企业内部管理条例,因此企业必须加大对相关主体的监管,对上报发票进行严格的审验,对那些不符合企业规定的发票一律拒收或退还经办者,有效避免票据造假问题的发生。对于一些随意性的行为在小的方面不被重视,一旦长久运行,给企业内部造成的损失可能就是没法弥补的了。

(四)加强报销审批管控,消除流程

层面漏洞进行报销审批控制是解决我国企业费用报销监管问题的重要措施,进行报销审批控制可以有效避免企业费用报销在流程上的漏洞。一般在完成费用单据的填报之后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报销审批流程进行审批控制,企业从事报销审批的人员要对必要的费用发生的佐证信息和审批流程的触发条件进行及时审核。具体从3个方面来入手:第一,对报销人的审核,建立企业报销人审批的信用体系,如果报销人在报销的过程中曾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那么审批控制要格外严格;第二,对于交叉部门所发生的费用审批,要对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进行审核控制,明确企业费用审批权责发生的范围,及时理清费用受益方及部门之间的关系;第三,审批人员要具备合理的权限设置,企业费用审批不能由某个人说了算,要进行合理的权限分配,避免的现象。企业内部的费用报销监管问题主要还是假票问题,这需要企业不仅在公司内部的体系制度上加以改进,设立一些针对性的规章制度,严明审查报销费用问题,在企业员工管理的问题上,除了理论性的知识,也要严格把守操作性知识以及灵活性的思维。另外,要严格控制企业内部跟外接交易的每个细节部分,做到明细推理,收入和支出都要有一个清晰的对比图,这样才能使得企业内部的费用报销问题更为公开、透明化。需要指出的是,每个企业的组成成分不一样,其里面设置的体系也不会一致,每个企业都需要视自身情况而发展,不能过于墨守成规,照搬照做,这样只会使自身的情况更被其他的企业所带动,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与竞争。具体来讲,企业不仅要实施权责发生制,明确职权范围,而且要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内部调整,既要完善人才引入机制,丰富考核指标体系,又要加强报销审批管控,消除流程层面漏洞。只有这样,企业整体才能做到最大的进步,企业费用报销的监管问题也便会因此而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郭芳.集团化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探讨——以集中化报销流程为例[J].财会学习,2016(24):233-234.

[2]王鸾.“网络报销”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6(12):207-208.

[3]卫卫.新财务制度下港口物流企业财务报销精细化管理创新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07):266+268.

[4]刘芳芳.分析规范费用报销管控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意义[J].现代经济信息,2016(05):196.

篇7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保健报批;经验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房地产开发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报建流程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开发流程之中,每个环节必须要经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各相关机构的登记审核,并严格按照有关的法定程序进行。各种相关性手续及政府部门的批文是项目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通行证”。因此开发企业的报建流程管理工作构成了房地产企业流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流程中,开发企业在政府各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下,通过内部各组织部门间经营活动的相互协调,并不断从政府各监督管理部门获取且反馈信息以最终完成项目开发目标,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报建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作为前期报建人,脑海中要始终强调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并寻找优化报建流程中的关键路线,压缩整个项目的开发时间,提高自身资源整合能力和项目运作水平,防范并有效降低风险,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将是前期报建工作的核心。

1 项目报建经验

作为前期报建人员日常工作中须做到“准、快”相对应的是“两拿”:

一是“拿人”。“拿人”是前期报建工作重点,关于人一定要认一个“准”字。从“拿地”到“拿证”到建设要行走于大大小小的几十个政府部门之间,最常涉及的几个部门:规划局、国土局、建设局、房管局、消防局、环保局、人防办、市政主管部门、水电燃气各主管部门,要尤为重视“准”字。这里要着重关注几门学问:一是政策解读,这些主管部门的人员可以说水平不一,学院派、江湖派、行政派鱼龙混杂。遇到懂行的交朋友拜师,遇到不懂行的咱们出主意,有条件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上。朋友帮你,一定要帮朋友想好退路。“思危、思退、思变”这是为官者的做事本质原则。业务熟练政策清晰,换位思考,他们也愿意交这样的朋友,这也是魅力所在之处。二是人脉梳理,理清这张网似乎事情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公司治理、渠道建立、“上压、下供”法等都是其精髓所在。

二是“拿证”。拿证本身是个程序化的过程,但牵扯到时间成本而连锁带来的利益及现金流问题,所以要突出一个“快”字。

由于前期报建工作贯穿于房地产开发的全过程,从头到尾涉及多个节点,环环相扣、紧密相连。除了能够快速完成每个节点的报建工作外,还需要根据项目的开发计划、经营目标等要求,进行统筹安排,孰先孰后、孰重孰轻、孰缓孰急要了然于胸,做到游刃有余。其次前期部作为企业对外的一个窗口日常工作中存在着大量的沟通和协调工作,所以需要有较高的情商、善于沟通和交流。对待工作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切实维护企业利益与形象,在工作上要做到“三勤”即嘴勤、手勤、腿勤,不断加强对公司、项目及专业技术的了解和认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不断加强学习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灵活多变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政府职能部门沟通,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同时做到及时了解政府相关政策、法规,让公司最大化地利用政策从而达到项目的有序开展和优化成本的作用。

报建工作中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手段,但是最基本还要合乎规范规定,即使要突破也要遵循规定的流程程序,现在的各职能部门在审查过程中基本执行行政规定和许可范围。所以要细致了解各职能部门的审查标准、依据法规规范和报建资料内容的重点与核心,分清哪些是必须的,哪些是可以妥协的,做到心中有数。

2 项目报建体会

在项目整体开发过程中涉及众多关键节点,其中有些存在着一些地域差异性,关于合肥“京城国际”项目整体开发关键节点,我们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是修建性规划审批:此阶段是一个项目整体规划确定阶段,所以要对建筑面积、容积率面积、车位比等进行详细核对,避免日后修改。

二是建筑方案审批:该节点是规划报建中问题最多的一个点,为了避免反复,首先需要与设计院充分沟通,对于面积指标、间距、退让等常见问题要提前核查,如有风险点要在入案前与相关审核人员充分沟通,以提高审核通过率。

三是消防专项审批:从2010年10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备案制度,但如果地下单体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50米的居住建筑建设工程仍需审核和验收。这对图纸要求就更为严格,消防间距、消防门的开启方向、最短逃生距离等常见问题要尽量避免。

四是人防专项审批:人防审批一般请人防设计单位与人防施工图审查中心协助办理,因为他们与人防办都有较好的业务关系,关于是否易地建设需要提前确定,如易地建设需提前办理易地建设费的缴纳。此项为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关键点。

五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根据长丰县规划局要求确保计容规划面积经合肥市规划局电子校核处校核的数据不能大于1平米,否则不予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六是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此环节关键是提前准备,对资料进行严格审核,包括合同内容、面积指标、总包单位与分包的用章、项目经理证、安检员、质检员证、总监证等。涉及的各项缴费需提前缴纳。

七是预售许可证:因办理预售许可证时即进行销售阶段,内部需提前与营销、工程等部门沟通,确定现场进度与计划开盘日期。外部与房产局要进行资料提前预审,涉及关键人员审查要时刻关注行踪,避免办证时人员不在、出差等情况导致不能按期办理完成预售证的情况。

前期报建工作除了平时学习各类规定、规章、规范外,还要经常总结,将经验沉淀,并不断传承,从而提升专业能力和工作效率,促进工作进步和顺利进展。

参考文献:

【1】孙玉波;房地产项目开发的风险分析[J];中国房地产;1995年11期

篇8

1树立正确的窗口角色意识

此处讲的角色意识仅指正确认识自己在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发挥自身潜能,真正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无论做何工作,思想上要先占主导,才能在具体工作中付诸于行动。作为行使行政审批职权的窗口工作,也应该正确认识窗口工作所处的角色,用正确的思想认识指引行动,才能够真正进入具体工作状态。行政审批中心作为政府为民服务的集中办公场所,笔者在日常工作中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人觉得派驻行政审批中心是被边缘化,因为在中心上班,长时间不在单位,与领导和同事们见面机会少,距离远,交流少,陌生感重,对自己的工作了解就少;另一方面,虽然在审批中心工作,但人事编制又不在中心,中心也不会更多地关心自己,而且远离自己单位的领导,觉得干好干坏一个样,工作中自然也就缺乏动力。其实应该辩证地看问题,因为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产生的结果也截然不同。正所谓“在其位,谋其职,负其责”,既然在审批中心窗口工作,同时也应看到其积极的一面。一是窗口工作代表的是政府形象,是发展当地经济、服务工业企业、服务人民群众的一个最主要阵地,窗口工作人员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二是窗口工作是部门整个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借助窗口这一平台,既能让客户了解本部门的工作要求,又能做到宣传相关政策法规规定,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岗位。三是窗口工作代表部门形象,窗口工作人员服务质量的好与坏,在客户心中的印象,除了对工作人员本人,而更多的是对其所在职能部门的印象。综上可知,要以积极上进的心态面对窗口工作,只有在正确认识窗口工作所扮演角色的基础上,才能积极、乐观、自觉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真正进入工作角色。

2规范窗口服务,提高审批效率

审批中心窗口执行与社会公众密切相关的业务,直接与人民群众面对面打交道,其窗口效能建设开展直接影响到本部门乃至当地政府的效能建设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气象部门作为派驻行政审批中心窗口办公的部门之一,应该把完善窗口服务作为重点来抓,尽其所能,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措施,为前来窗口办理气象行政审批的单位及个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主要应从以下方面进一步规范窗口服务,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一是做到充分授权,实行一条龙服务。对委派到中心窗口工作的人员应授予相应的审批权利,做到“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凡进入中心的行政审批项目原则上不再回到单位办理,确需内部审批的项目,也应由窗口与本部门内部进行衔接办理,客户无需回单位办理,真正做到便民利民。二是审批流程做到规范有序,责任明确到人。建立健全行政审批管理制度,明确进入行政审批中心所有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并制定相应的各项行政许可事项审批流程,做到审批各环节责任到人,真正落实岗位责任制,使行政审批工作更加规范、高效、透明。三是完善审批工作制度,各级领导责任到位。要在具体承办行政审批中推行首问责任制,做到承诺期限服务,及时办结。以人为本,便民服务,在工作中不断改进办事流程,尽量缩短工作时限,以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为工作目标,切实履行好窗口工作职责。行政审批工作是部门整体工作的一部分,要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领导要定期、不定期带领相关科室到窗口协调解决审批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一步促进审批工作的有效落实。四是加强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要随时随地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充电”,定期、不定期组织中心窗口工作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气象行政许可实施办法》《施放气球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积极参加各级举办的相关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的业务水平,为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奠定基础。

篇9

3C分销企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出

3C分销企业主要指从事计算机(Computer)、通讯(Communication)、消费类电子(Consumer electronics)产品批发销售的行业。国内计算机产品分销企业的典型代表为神州数码、佳杰科技等主要销售产品为通用PC机、服务器、笔记本电脑等;通讯分销企业以天音通信、中邮普泰、爱施德为主,主要从事手机、上网本等产品销售。这两类分销企业同时也销售MP3、MP4、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国内3C分销企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逐步走向成熟,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竞争越来越激烈。以手机分销行业为例,2008年销售金额为1811亿元,前三大分销企业约为600亿元,计算机类前10大分销企业营业额也超过行业的40%。

目前3C分销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高成本、低利润的行业环境以及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2008年63%的计算机分销商关注运营高成本和低利润,相比较前两年威胁更加明显。3C分销企业面临的第二大挑战是厂商、移动运营商渠道的扁平化以及将分销商作为资金物流平台,进一步挤压分销商的利润空间,对分销企业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提出严峻考验。从2005年起,随着国美、苏宁等家电连锁企业全国核心城市布局初步完成,规模化增强,并开始进入到计算机和手机通信类产品销售,HP、NOKIA等厂商开始直接跨过3C分销企业直接和这些3C连锁企业合作,移动运营商开始集中采购,3C分销商的行业地位有所减弱。而且HP、NOKIA开始尝试自己掌控零售终端渠道的商务谈判和市场活动管理,让3C分销商充当资金、物流平台,以最低的运营成本承担订单处理和送货服务等低增值业务。

3C分销企业还面临低成本的B2C网上销售等新兴模式的竞争。电视购物、网上销售等新兴模式由于不需要店面租金、覆盖面广等优势,对传统的3C分销企业冲击明显。如淘宝网和京东商城等新兴企业的快速崛起削弱了3C分销企业的市场份额。面对以上分析,3C分销企业严格管控产品价格、优化运营流程、降低内部运作成本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围绕此问题进行探讨。

价格管理流程在3C分销企业运营中的定位和研究目标

对于3C分销供应链管理来说,产品采购价和分销价的价差是分销企业的利润源头,有效的定价策略可以快速响应市场的变化,在保持合理的利润率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获得市场份额。因此价格管理和订单与物流效率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3C分销企业的价格管理主要包括根据产品预算确定基准价格以及在此基础上针对特定销售对象的市场活动、礼品买赠、包销首销、买断清货等需求特殊定价。基准价格的制定过程是产品预算管理过程,主要从财务的角度核定。本文研究的价格管理重点是特殊定价的流程管理,通过深入分析价格管理流程的关键环节,探究各审批环节的职责和对流程效率的影响,以各环节统一并对流程增值为基本原则,优化价格管理流程。

3C分销企业价格管理流程分析

(一)价格管理涉及的组织架构和岗位

3C分销企业为了保持产品销售的统一管理和区域市场快速响应,一般按照产品特性(品牌、制式、价格段等),在分销企业总部设立事业部,由部门负责人和产品经理负责集中管理。在地区纬度、区域纬度设立分公司或者办事处,由区域负责人和区域产品经理本地化经营。相应的财务、商务、物流等职能部门也同样在总部和区域分别支持业务运行。通常情况下,总部产品部门为企业利润中心,价格管理主要由其负责,区域为市场和销售执行中心,按照总部制定的基价结合本地市场变化,完成销售活动,对营业额和交易风险负责。

价格管理流程发起自分公司的产品经理或者营销负责人,取决于是否为单个产品申请价格。若此流程涉及到多个产品,则由营销副总提出申请。分公司财务主要审核交易的风险,判断此价格条件下,客户的信用额度和赊账周期。分公司总经理需要综合了解交易金额和风险控制。总部品牌经理和其部门经理在权限范围内负责价格审批,总部财务核准品牌部门的审批权限并判断是否给更高负责人做终审。

(二)价格管理流程存在的问题

价格管理流程的6个审批岗位中,分公司总经理和总部品牌部经理以及最后终审三个环节的人员由于经常出差,不方便审批,平均时间最长。在价格管理流程方面遇到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不重视过程细节。流程管理需要关注细节,从每一个细微环节进行控制和优化,虽然基于核心业务的大的流程架构是公司的重点关注内容,但是,关注细节才能真正将流程管理落实到每一个最小单位的关键点,并除去其中的冗余。

职责重叠及不明确,导致信息不对称。每个部门横向沟通割裂,流程不公开、不透明。

人的惰性和依赖性导致流程不规范。比如编写流程具有随意性、重复性、对传统手工作业的依赖性等。

信息化程度不高,流程全部靠人工在纸面上审批。没有有效的流程时间计量工具,出现问题互相推诿。虽然信息化软件已经实施了,但是在运行前后,公司成员却并没有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甚至出现上面提倡、下面敷衍应付的现象,造成整个信息化作用不明显。

经常变化的人事、组织架构导致流程不稳定,审核过程混乱。

流程制度的执行力度薄弱,各类制度缺乏约束力。

此外,企业还没有实现流程审批的电子化,分公司和总部沟通不畅,互相抱怨,导致对分销客户的服务响应不及时。

(三)流程电子化系统平台建设

根据对价格管理流程的分析以及影响流程效率问题的总结,流程电子化系统平台建设主要是建设稳定、高效的工作流引擎平台;开发工作流系统与人力资源系统,保证组织架构和岗位更新的及时性、权威性;同时推送符合企业管理者阅读习惯的流程报表等。

价格管理流程电子化后,极大地方便了流程申请者快速提交申请,随时查找流程的进展情况。对审批者而言,电子工作流系统提供及时的“代办“提醒,可以移动审批,不受办公场地的限制。某企业实施价格管理流程电子化的三个月,流程效率有明显提升,平均审批时间由117小时缩短到97小时,并进一步缩短到68小时。

3C分销企业价格管理流程的优化

(一)价格管理流程优化的原则和方法

流程电子化仅仅解决了流程透明、信息多方共享的问题,但本质上流程的环节没有变化,影响流程效率的人的惰性、工作不规范、审批岗位职责不清等问题并没有解决。因此某企业的价格管理流程电子化上线三个月后,流程效率维持在68小时,无法进一步提升。

流程优化(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BPI)观点的代表人物是詹姆斯•哈林顿,他认为“BPI是一种以预防为导向的企业管理方法,从源头上预防错误产生”。“在当今的许多公司里,很多单个组织的工作都十分出色。他们做着自己的事,热衷于达到或超过自己的目标,但是他们并不了解或关心自己的工作如何影响下一流程中的其他人,他们只是对他们所做的事和他们如何被考核感兴趣。这种情形导致了工厂车间中普遍存在的次优化行为”。而BPI的目标就是优化,通过逐步优化实现渐进式的再造。

自提出以来,BPI的概念在企业管理领域一直都在使用。而BPI的哲学意义在于:尊重事物的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在连续性的业务活动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业务流程优化不侧重组织的大规模重组,而是注重具体的业务流程活动,注重岗位的梳理,通过对比分析流程,确定流程优化的方案,并进行宣贯落地。

真正有价值的业务流程优化实践是,首先建立流程优化目标,并以此为导向选择合适的切入点,进行点线面的逐步优化。其次,在方案制定时,需强调业务流程的可执行性,而在宣贯落地时要不断影响人的观念、改变习惯、强化意识,并建立制度。

根据流程优化理论,价格管理流程优化的原则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更加强调顾客的需求。由于顾客已经不再是生产厂家产品的被动接收者,而是积极的决定者,因此企业必须考虑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可以说,顾客的需求是企业进行流程优化的最根本驱动力。二是注重整体优化。传统的组织结构是按功能进行划分的,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责,但是由于缺乏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所以很难达到企业的整体优化。流程优化理论就是要重新建立企业的运行机制和组织结构,以达到整体优化。三是追求企业性能的显著提高。

3C分销企业实施价格管理流程的目的是针对市场的变化和客户需求,快速及时地内部评估,核定合适的价格(包括信用期限)与客户达成交易。因此价格管理流程中所必需的环节都要符合此流程目的并为达成交易贡献岗位价值,而不增值的环节则要删除。通过对价格管理流程的效率报告分析,“分公司总经理”这个环节的通过率是100%,但审批所需要的时间在20个小时以上。因为分销企业的利润控制中心在总部产品部,区域分公司总经理更关注营业额和风险控制,每个价格审批流程分公司总经理需要了解交易潜在风险点,便于事后跟进。因此,可以优化“分公司总经理”的审核环节,利用流程电子化的“通知”功能,每次流程审核完毕后,工作流系统自动推送一份邮件给分公司总经理,将申请内容和各环节审批意见“知会”分公司总经理。

除了优化流程中“不增值”的环节外,还需要明确各环节中的审批责任和互相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从流程的整体角度而非某个部门职能优化审批环节。例如“分公司财务” 和“总部财务”这两个环节中,分公司财务在区域本地了解客户的资金、经营细节,对交易风险有第一手判断资料,这些信息也将通过公司的财务系统和总部财务部门共享,总部财务对交易风险的审批就没有必要,而对于价格偏离基准价的幅度,完全可以通过在电子工作流系统设定参数严格控制。

从追求企业性能显著提高的角度考虑价格管理流程的优化,3C分销企业可依据工作流系统提供的过往价格管理审批时效,结合企业销售运营的行业最佳实践,目标从68个小时缩短到48小时以内,每个审批环节最长审批时间不超过8个小时。这些强制性的规定可以固化到电子工作流系统中,及时提醒相关岗位人员和流程的申请者(也就是此流程的主人),发现流程瓶颈,监控并督促其改进。

(二)价格流程优化的收益

通过以上方法,经过6个月的流程电子化和优化运行,某3C分销企业的价格管理流程7个环节优化为5个环节,流程效率达到36个小时,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结论

综上所述,流程优化是企业长期而不断改进的工作,既需要利用IT系统共享信息方便审批者决策,又需要根据流程增值、流程整理优化和企业性能的显著提高,从根本上再思考流程各环节设置的合理性。“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化的事情标准化、标准化的事情优化、优化的事情IT化”是企业流程优化的最佳总结。

参考文献:

篇10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完善行政服务体系、提高重大项目服务效率和推进信息网络建设等改革重点,建立以服务体系三级贯通、绿色通道高效畅通、信息网络纵横联通的“三通”高效行政服务机制,实现体系网络化、审批流程化、政务电子化、服务效能化的“四化”总要求,进一步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更优的发展环境。

二、工作目标和要求

(一)全面建设行政服务网络体系。围绕为民、便民、利民的宗旨,建立市、区和镇(街道)三级行政服务网络体系,顺应发展形势,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行政服务体系建设。

1、明确时间。按照“分类设立、职责明晰、功能有效、上下衔接”的原则和市、区、镇(街道)行政服务网络三级贯通的要求,2012年上半年区90%的镇(街道)成立行政服务中心,2012年底实现全区镇(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全覆盖(具体建设标准见附件)。同时,在区劳动人事和社会保障局、国税二分局、地税四分局等不进中心的行政服务部门建立行政服务分中心,纳入区级中心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在此基础上,逐步将审批网络向村(社区)延伸,形成“点、线、面”整体推进行政服务和便民服务的新格局。

2、确保重点。各镇(街道)要根据法律法规授权及上级部门公布的事项,全面清理本地区履行的审批和服务事项,并按要求进行梳理归类,清理结果经审核确认后公布实施;要围绕规范、简化的要求,对每个审批和服务事项进行流程再造,实现审批效率的再提升;对经确认的审批和服务事项要按照“应进则进”的原则全部纳入行政服务大厅办理,需经上级部门审批的事项,行政服务中心要负责上报和衔接工作;各镇(街道)要对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窗口实行充分授权,达到既受又理的要求,窗口工作人员由各单位按配强配足的要求进行选派,不能随意更换;积极推进行政审批信息网络建设,年内完成镇(街道)行政审批信息平台建设,适时采用电子印章,逐步将网络延伸到村(社区)。

3、强化协调。要建立健全领导协调机制,各镇(街道)行政主要负责人是本地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协调、负起总责;由行政分管负责人具体负责,各部门大力支持和配合,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本地区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措施,高度重视行政服务工作人员和代办员队伍建设,强化和优化对行政服务工作人员及代办员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日常管理、监督考核等制度;区行政服务中心要加强对乡镇(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工作的指导和协调,搞好调查研究,不断总结完善,为推进镇(街道)行政服务体系建设做好指导工作。

4、完善保障。各镇(街道)行政服务中心要在原有人员编制、内设机构数和领导职数限额内,调整整合内设机构职能,将部门涉及的行政服务事项集中进驻行政服务大厅。在硬件设施上,要有能够满足基本功能所要求的场所和办公设施。对已建有行政事务受理中心、“一站式”服务中心的镇(街道),要进行资源整合,按要求充实内容,采用复式挂牌或统一名称挂牌。同时,要把镇(街道)行政服务中心运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确保正常的运作资金。

(二)实施流程优化再造工程。流程再造是行政服务“提质、提速、提效”的关键环节,也是深化和提升“两集中三到位”改革成果的具体要求。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改进现有行政服务机制,要以提高重大项目审批服务效率为突破,对现有审批流程按科学、创新、简化的理念实施再造,以带动行政服务整体效率的再提升。

1、确定工作重点目标。实施流程再造工程,要遵循“依法设置、简明规范、高效快捷”的原则,围绕“程序少、环节简、流转快、时限短、服务优”的工作要求,建立和强化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服务机制,使重大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的审批时间控制在35个工作日内。

2、创新行政服务机制。积极改进服务方式,对重大项目审批,要提前介入,主动服务,特事特办;对涉及两个以上部门的审批事项,要建立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办件制度;要推行联合踏勘制、联合听证制、联办会办制,探索推行审批超时默许制、缺席默认制,切实简化审批手续。

3、建立健全责任体系。重大项目流程再造工作由区审改办牵头负责,区监察局、法制办、编办、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各工作部门要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加强对流程再造工作的效能监察、依法行政、事权分工以及行政许可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确保流程再造工作依法高效展开。

(三)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电子政务是职、权公开透明的载体,要按照区政府《关于开展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实施意见》及其“工作方案”的要求,建立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平台,全面实现网上政务公开、网上运行、网上监察监控。

1、加大公开力度。围绕“行政权力取得要有依据、权力的配置要科学、权力的运行要公开、权力的监督要到位”的工作思路,将区行政服务必须公开的事项、流程、收费等项目全部对外公开。

2、加速网络联通。按照“网网要通、站站要联、人人能用”的工作要求,加快信息网络平台的完善,实现“网上申报受理、网上流转、远程审批”等功能,推进与市行政服务中心、区横向部门、镇(街道)行政服务中心的“三联通”工作,尽快实现全区行政服务信息网络平台的大联网,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高效率。要进一步完善电子效能监察系统,扩大网上监督的覆盖面,使监督深入到审批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程序,确保行政服务依法、规范和高效。

三、强化组织领导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攻坚战,是推进政府自身改革的有益尝试,全区上下要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性、迫切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精心组织,确保这项工作顺利实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实施行政服务“三通四化”为重点目标的新一轮审改工作,是区委、区政府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具体目标任务,各镇(街道)和政府各部门要从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高度,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新一轮审改工作作为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行政服务、改善投资发展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好抓实,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