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制度建设的目的范文
时间:2024-03-14 17:09: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制度建设的目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制度建设;误区
引言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企业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这里也不再赘述。各个企业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各不相同,但对制度建设大可分为"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制度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也会有所不同,但究其本源,问题的本质大同小异,都应成为制度建设中重点关注和防范的"误区"。这里着重对制度建设过程中的这些"小细节"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1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企业制度建设是一个系统、科学、规范并加以标准化的过程,企业制度是企业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各项规则的总和,是企业内部的"法律"。建立健全企业制度,有助于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推动企业发展的可靠保证。从这个角度讲,企业制度在各项工作中应当无所不在。以笔者所在的企业为例,自1956年"一五"期间建厂以来,就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企业各项制度,1989年更是在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了《管理标准》,内容涵盖企业23个子体系,内容从经营计划、研发工艺、生产、销售服务、财务、人事、政工等包罗万象,从这套管理标准中上至公司经营决策,下至当时管理的子校中学生学籍、奖惩管理都可以找到。即便放在今天,这套《管理标准》所体现出的系统性和整合性都不落伍,符合现在制度建设中"三标合一"或者"N标合一"的理念。也许大家会奇怪,30年前就有这么好的制度建设基础,今天制度建设不就应该没有问题了吗?这恰恰就是题目中所说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森林"就是指企业的制度体系,"树木"是指单个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新的管理理论层出不穷,人们的认知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制度建设也在遵循PDCA的原则不断进行完善。但在起草或是修订单个制度时,人们往往还是有意或是无意的只是从个体出发、从自身出发,没有关注企业整体的制度体系。举个例子,笔者在公司制度换版评审时发现,以采购合同和管理要求为例,同一件事在《采购控制程序》、《物资供应管理制度》、《物资采购价格审核管理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中均有描述,甚至有时还会有所矛盾。这就为后续管理中产生争议埋下了伏笔。还会有的情况是,起草或修订单项制度时,缺乏与整体版块的层级、隶属概念。其实制度之间也是有"血缘"和层次关系的,比如质量管理体系就可以分为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执行文件三个层次。在单个制度版块中也有"血缘"关系,比如营销管理制度就是营销版块的"母制度",其下可分为营销需求计划下达管理办法、货款回收管理办法、储运管理办法、成品市场推广管理办法、广告宣传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子制度。如果企业需要新拟定营销合同评审管理办法,就需要理清与营销管理制度这个"母制度"的隶属关系,而不能简单的只写自己。
2切记制度的执行是关键
企业制度建设的目的就是将企业管理中各种需要注意和遵守的行为标准以条例、章程、标准、办法、守则等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了制度,就成为了企业内部的法规,全体员工必须遵守和严格执行。但实际运行中,企业制度执行力往往大打折扣,甚至事与愿违。究其原因,制度建设的核心是让人用的,因此制度的落地可执行性是关键。否则即便制定出的制度词藻再华丽、篇幅再宏伟,不具备执行力就不是好制度。比如,有的制度建设是应外界要求增加的,无论是各种贯标的要求、审核整改的要求,甚至对标先进的要求,这部分制度在建设过程中一定需要注意"消化"和"落地"。首先是"消化",要能够将增加这项制度的初衷和本意真正搞懂,真正将引进外部的建设思路和要求搞懂,做到"嚼得碎、咽得下、能消化",然后结合企业自身实际,融会贯通,才能落地成文。这样的制度才会有执行力。否则,生拉硬套、囫囵吞枣式的盲目照抄照搬,不假思索移植出的制度一定会造成"水土不服"的局面,这样建设出来的制度与企业实际发展和业务流程脱节,也就失去了建设的意义。再细致点说,有的制度条款乍一看没毛病,但执行起来会有很多问题。比如为提高员工在外办事效率,差旅费管理办法中曾规定在外住宿连续超过三天,降低住宿标准;同一地区连续超过七天,降低伙食标准。这样看似鼓励员工提高差旅效率的条款,实际执行中被员工诟病满满。
3制度间相互引用关系混乱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中6.2.3"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对引用文件的表述方式、排列顺序、引导语等都做出了清楚的表述,虽然该章节作为一个可选要素,看似无关轻重,可在实际编写过程中可恰恰又是一个"误区"。在企业制度建设审核中曾经见过这样的例子,A制度"引用文件"中引用B制度,其后的管理要求也是具体见B制度,当顺藤摸瓜查到B制度时,发现其中竟然又引回了A制度,管理要求详见A制度,这样下来一件事在两个制度中表述,却又都没有表述。这里面至少犯了两个的问题,一是逻辑关系不清,该表述的不表述;二是引用关系混乱,引用随意无原则。制度建设过程中都应注意合适的篇幅,单个制度内容不宜包含过于广泛,比如人力资源管理就不能将员工管理、薪酬设计、职业生涯、绩效考核、人事档案等所有东西一股脑全部装进去,而应分出层级,构建母制度和一干子制度,母制度树立版块关系的宏观概念,具体要求和细节在子制度中详细表述。这样版块间引用关系就顺理成章的是母制度引用子制度,而非子制度引用母制度。但有的企业制度建设不够规范和长远,建设过程是先有若干子制度,后来逐渐才形成版块,才需要构建母制度,这种建设情况就需要重新梳理层级关系,统一表述逻辑关系,才不至于造成混乱。古人云"下智者治事,上智者治人,睿智者治法",引用我们企业89版《管理标准》颁布令中的一段话:"一个企业没有管理,就无法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企业管理的法规是企业的规章制度,它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规范和准则。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现代化社会大生产的客观需要,有助于消除工作中的混乱现象,实现科学管理。"企业制度建设应本着"靠标、精简、规范、适宜、实效"的原则,重视并努力"谋良制而避莠法",不断提升制度的执行力。律人先正己,消除工作中的混乱,让我们先从消除制度建设的"误区"做起。
4结束语
篇2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制度;以人为本
1.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统一于企业文明体系中
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从“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开始的。因此,在企业管理方面,很大程度上参照海外企业摸索企业制度。然而,企业文化不是“引进”就可以在企业生根发芽的,它要通过员工的认同,内化为员工的思想意识才能生效。多年来,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之所以雷声大雨点小,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仅仅注重企业文化层面的营建,忽视了从制度层面的建设。根据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的共生并存关系,任何企业都与企业文化与生俱来。有一种观点认为,近年引进了企业文化的概念,中国的企业才开始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识,企业文化才开始起步。我们目前倡导的企业文化建设,不是在什么文化真空环境中进行的,而是在对传统企业文化的创新,是要建立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2.企业制度之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2.1导向和推动的作用
企业文化由倡导到内化为员工的行为,是每个员工个体的思想转化过程。受制于每个人的经验和思维等方面的个体的差异,接受的程度是不同的。倡导企业文化的目的,最终是要求全体员工认同的,达到这一目的不能仅仅寄希望于员工的自觉性。制度具有规范行为和强化认知的功能,对企业观念的形成具有导向和推动作用。由企业领导层倡导的企业文化观念,要在企业生根发芽,仅有宣传鼓动是不够的。企业文化精神要内化为员工的思想,最终成为员工行为的精神支柱,才能发挥其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但,这不是预设的前提,不是仅有宣传就可自觉达到的目的,而是企业实行制度化与规范化管理的结果。只有将企业的管理理念、价值观念通过规章制度或职责规范予以公布,敦促所有员工遵守,才能使各员工对企业精神和理念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统一的行为,使企业文化扎根于企业从而成为企业的精神支柱。即使员工接受了观念,而如何化为行动,则需要制度规范来告诉员工该怎样做才是企业精神的表现。离开了制度规范,就难以把企业精神内化为行动,文化观念就仅仅是空头口号而已。比如,“服务至上,追求卓越”出现在许多企业的宣传资料中,而只有在制度层面严格产品质量和管理、规范服务细则,并配之以严格的落实措施,才能使这一意识最终成为规范员工行为的约束力,从而成为企业追求的现实目标。
2.2强化和保证作用
新的企业文化被员工接受以后,制度起到固化企业文化的作用。企业文化从被员工认同接受,到成为企业长期乃至永恒的精神支撑,不是一劳永逸的,而需要企业有持之以恒的制度约束。如要推广“日事日毕”的理念,既要宣传和引导,使之对员工达到“入心入脑”的效果,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但如果离开了相应的制度作保证,非但使宣传和教育的成本不断增大,也难以确保这种企业行为持久下去。只有刚柔相济,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的企业文化形成以后,要推广下去,要使之潜移默化为企业和员工的自觉意识习惯,需要企业通过强有力的制度对企业精神与价值观的贯彻与支持。如果缺乏制度力的支撑,就难以把企业的精神文化和价值观念转化为广大员工的价值认同和自觉行动,即使一时被员工所接受也难以持久。
3.在企业制度创新中提升企业文化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3.1企业制度建设要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
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都是基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往往是在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企业员工的集体意识,企业文化随着企业制度的发展而发展,是企业文化思想的沉淀,具有惯性和持久性。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与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文化的发展相适应,每一种企业制度模式形成和发展都根植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因此,对待国外企业制度模式,不能简单地肯定或者否定某种管理模式的有效性,而应将其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之中加以考察。对海外企业制度建设经济的吸收和借鉴,要立足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结合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创造出适应中国现代化进程需要的中国特色的企业制度。中国海尔之所以能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立足于世界制造领域,与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性化管理制度分不开。海尔“真诚服务到永远”的理念,反映出德、信、人尊、人与人之间亲和的中国传统精神在企业文化中延续。虽然许多传统的东西会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得不合时宜,但当代社会发展毕竟不可能割断历史传统,社会的进步本来就是在继承传统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在《企业文化》一书中指出的,“中国的企业文化在与国际交流中最有生命力的还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那部分。”因此,在企业在制度建设和创新过程中,必须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重要考虑因素。
3.2企业制度建设要注重整合中外企业优秀文化
随着中国经济日益与国际接轨,中国的企业和企业管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企业不但面临着国内同行之间的激烈竞争,又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这使得企业制度创新成为竞争的主要内容。许多杰出的公司,正是以此不变的企业文化来适应市场经济的千变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捷径之一是学习其它企业的优秀文化。国外许多著名企业有悠久的历史、雄厚的实力,在国际市场中有突出的地位,他们有较远大的目标,其企业文化也历经锤炼,这些不是短期内照搬可以学来的。相反,许多国外优秀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入乡随俗”,如佳能、松下、惠普等国际知名企业成功在中国立稳脚跟,无不与其将本企业长期积淀的文化“中国化”密切相关。他们在进军中国市场的过程中,没有把它在本国和其它地区的成功经验直接搬过来,而是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和文化背景,力求使本企业的文化与中国文化整合和再发展。比如,国外企业比较强调“理性”管理,注重规章制度,管理组织结构、契约、个人奋斗、竞争等的作用,侧重于以理服人;而东方企业则更强调“人性”的管理,如强调人际关系、资历、群体意识、忠诚、合作等的作用,是以情感为本。
3.3企业制度创新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观念是通过人的行为体现出来的。新的观念的形成有两种情况:一是可能通过确立新制度,促使人们在理解和适应新制度中形成新观念;一是外部灌输,通过不断的宣传教育,改变人们的观念。这两种情况都强调“人”这一主体。制度建设中的“以人为本”包括:一是规章制度的制订充分体现广大员工的参与,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由企业上层制定的规章制度内含“以职工为本”的精神,体现员工利益所向。同时,做到“以人为本”要注重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决定企业竞争力的最核心的要素就是它是否拥有一批具备了竞争力的人才资本,而企业家则是最关键、最重要、最具有活力的人力资本。优秀的企业文化来源于企业家对社会发展方向的把握,对当代文化变迁过程的深刻理解,以及企业家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观念和素质。企业家这种能力一方面来自对社会生活的深厚积累,另一方面又要依赖对企业家系统的学习和培训。总之,坚持以人为本,就要牢固树立“企业即人、企业为人、企业靠人”人本理念,努力构建有利于挖掘员工的资质和潜能、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归属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企业制度。
篇3
摘要:企业的持续发展有赖于规范性运作,而想要保证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就必须要科学合理地对其进行建设,并明确其在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中的重要性。管理制度在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是维护企业内部秩序的核心,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条件,是企业规范管理的依据。如果不能够科学合理的进行制度建设,就会导致企业各个部门成为“一盘散沙”,无法团结起来共同完成企业的发展目标。具体地说,企业管理制度建设主要是指对企业内部规章制度进行评估、立项、起草、颁布、实施、修订的过程,决定着企业发展的成败。
关键词: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现状;措施
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概念与职能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
广义的管理制度包括产权制度、组织制度、规章制度,由此构成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其包括现代企业经营思想、发展战略、决策制度、人力资源管理、激励约束机制、组织架构、管理标准及企业文化等。狭义的管理制度通常就是“规章制度”,由企业内部制定,包括管理标准、公司章程、部门制度、员工守则等,用于规范企业的人事管理、安全生产、经济技术、业务流程等活动。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职能
企业管理制度存在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具有系统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特点,是全体人员共同遵守的规定和准则的总称,其根本职能是为了满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实施企业管理制度必须以环境或条件为基础,一方面是内容标准化,不能违背企业管理任何对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是过程规范化,包括全体员工的职务行为或工作程序,只有这样,所有工作人员、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操作都可以实现规范化,否则就会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中。
二、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赖以存在的体制基础,在各种生产要素整合过程中起着核心纽带和基础作用,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企业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不仅要有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企业的整体运行以及内部各级组织机构的活动,都要在制度的框架中实施,从最高领导层到从事一般生产活动的普通员工,其行为都不能突破企业管理制度的各种规则和约束,要以企业管理制度为准绳规范员工行为,企业管理制度就是规范员工行为的准则。
三、企业管理制度建设原则
企业的管理制度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而服务的,企业管理者在进行管理制度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确保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首先管理制度要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在建设制度之前要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根据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生产经营规律特点,进行相关的制度建设使其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需求。其次管理制度必须是合法、合规的,企业管理者要在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管理制度的建设。此外企业管理制度应当是一个科学完整的体系,企业的管理者要在对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管理制度建设。企业管理制度中既要体现对经营管理活动的定性要求也要体现定量要求,为后续的执行和考核提供准确的依据。最后管理制度是面向所有的企业员工的,因此管理制度中的相关规定需要清晰明了,方便企业员工了解掌握和遵照执行。
四、我国企业制度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各项制度间的关联性
在企业对制度进行建立的过程中,很多企业虽然建立了制度,但是制度建设过程较为复杂,制度与制度之间缺乏关联性。毫无疑问,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企业的发展,导致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受到阻碍,不具备较强的可行性。除此之外,在现实情况中还有很多企业的制度不符合实际情况,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相关人员没能够对现实情况进行详细地调查,仅仅是借鉴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制度,不符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也不符合企业所属行业的具体特征,当制度与生产出现脱节的情况时,就会导致制度建设成为一种形式主义,根本无法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过程中发挥有效的作用。
(二)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严谨性。
企业在制度建设中由于制度起草或审核把关不严,会导致个别制度前后条款自相矛盾,反映出制度内容的不严谨,给制度的执行造成困难,给企业的管理造成漏洞。制度起草部门在起草过程中大量套用同行业或其他相关业务企业的类似制度,与企业实际管理脱节、治理结构不符,导致管理制度的适用性欠缺,与工作实际脱节,无法起到指导生产经营工作的作用。制度管理部门在制度过程中审查审核不严谨、不完善,缺少必要的审核、评价、的程序,最后导致制度效力不够达不到管理制度的标准。以制度管理要求规范时不被认可,会给企业治理造成一定影响。
(三)企业对风险防范的差异性
企业在经济业务活动中,风险的影响因素不可避免。经济的发展不仅为其带来了机遇,同时还加重了风险因素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从目前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情况进行分析,部分企业存在了严重的风险防范机制漏洞,各部门成员未能意识到风险问题对于自身经济活动带来的影响,从而导致了对风险的评估效果不足的问题。在风险防范机制缺失的情况下进行经济活动,不仅会对企业的经济情况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企业的未来发展也会存在一定的偏差,从而无法及时对风险问题进行应对、处理和防范。
(四)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可靠性
为有效实施内部管理经营,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当在经济基础稳定情况下,保证公司管理层与决策人员了解公司现状,完成企业实现决定目标,把那个对外界公开公司内部财务管理能力遵循法律法规具有可靠性,加强人员管理的严谨意识。在实施企业管理内部制度建设的同时,首要工作便是防止会计工作的信息准确性,控制工作信息出现失真性,由此可看出现今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保证企业能在市场环境中运行完好的状态下,实现企业定下的战略和经营目标。
五、加强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对策
(一)健全完善企业制度体系
企业想要更好地建设制度体系,就必须要了解现实情况才能够完善制度体系。企业制度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修改才能具备合理性。除此之外,企业处于不断发展和运行的状态,所以企业的具体制度也会经历从适应到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相关人员需要对企业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地管理,保证管理的合理性。管理的合理性体现在对企业制度全方位的管理方面。对外部环境的管理包括明确国家出台政策的情况、了解法律法规的情况、理解行业发展特点、发展前景等等。再从内部管理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企业自身存在着的特点还是企业对战略的选择、对企业文化的选择都需要包括在其中。由于制度建设涉及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管理层次,所以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就必须要着眼于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对局部与全局的关系进行处理。
(二)优化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根据部分企业内部存在的严重内部控制环境问题进行分析,阻碍了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企业的运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对其进行分析整理,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环境,强调法人的作用以及监督权,对企业的组织架构进行优化,在保证企业能够正常进行运营的同时,体现法人以及监督权的主体地位,为内部控制环境管理奠定基础,保证日常工作的开展。另外法人还需要对治理结构进行改善,实现权责分明制度。例如制度的完善,能够避免部门超越权限开展业务现象的发生,保证其能够在正常的管理模式下进行工作,确保权力的稳定。通过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可加强上下级沟通,避免权力与职位不对等的情况产生。
(三)加强重视提高执行自觉性
企业管理者要认识到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对管理制度建设要高度重视,关注管理制度建设成果,保证管理制度的时效性和全面性。严格要求具体制度的完善和修订,掌握有效在用管理制度整体动态。加强管理制度的宣贯和培训,在条件许可前提下,可以开设讲座、培训班等。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内部专题会、网络宣传、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使广大熟悉制度内容,掌握制度实质,牢固树立按章办事的理念,增强按章办事的自觉性。管理者和制度制定部门要带头执行制度,将制度管理要求和规范落实到日常管理和业务当中。可以建立适当的奖惩机制,对不执行制度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惩罚,对尽职尽责按章办事的给予表扬和奖励,从而不断提高管理制度执行的自觉性。
(四)坚持科学合理的制度建设
首先是坚持合规性建设管理制度。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管理制度的要求,不得与法律法规及公司制度相违背;要紧密结合企业管理实际,体现管理制度的可行性、操作性、实用性及合规性。在管理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要保持严谨认真的态度,不得产生敷衍了事的心理,确保企业管理制度的质量性。在制度建设完善及修订时,要保持全局观念,系统化的考虑问题,保障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性。其次是管理制度建设要在分析现状,充分讨论分析存在的不足及缺项,按照程序开展梳理、修订、评审及,才能确保制度的严谨性、合规性及适用性。再次是树立管理制度的权威性。管理制度是经过严格程序、严谨思想、严肃修订的用于构建企业运行机制的根本,在其适用范围内具有强制约束力,一旦形成,不得随意修改和违犯; 所有生产经营运转、工作落实均需按此制度办理,否则无法保证其权威性。同时,这种权威性是相对的,当现行制度不符合变化了的实际情况时,又需要及时修订。
(五)提高管理制度可操作性
内部管理制度的文本应当是简单准确的,使企业员工可以快速明白制度所要表达的内容。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内容要注意不可过杂,根据企业的规模确定体系的细致程度,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的内部制度体系可以较为简化。针对企业的主要业务以及与企业经济效益直接相关的活动,相关的内部管理制度应当作为重点,一些经营生产中涉及较少的部分可以较为简略。管理者在构建内部管理制度体系时,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先将较为紧急的制度内容确定出来,后续再进行不断的完善。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内部管理制度内容也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更新,确保其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六)明确划分员工工作职责
职责工作分工控制通常解释为:对不同员工所分属不同职业进行分离控制工作,若发生某人主要责任工作出现错误行为与舞弊行为,并且可能通过职位便捷性掩盖这一事实的职务,通常情况下称为不相容职务。不相容职务的主要工作职责便是对业务展开经办工作,授权批准并实施监督与检查工作。在企业管理制度建设实施工作中,不相容职务可以大概率的避免发生工作舞弊行为。对不相容职业实施分离工作是展开内部管理控制的主要措施,基于此类原因,许多企业在进行设立与建设管理制度时,应该在第一时间划分员工之间的工作职责。企业总体运行的职责需要分段划分清楚,在做到不留死角的同时,还要做到分配责任后人员之间不产生冲突,在员工充分理解自己的权职范围后,了解自己的工作要求有哪些,使员工在工作时所涉及到的职务不产生交叉行为,在制度中明确授权单位与工作人员的工作权限与职责,两者之间不允许跨越权限工作。并且应在公司管理中制定奖惩规定,在员工完成工作后加强检查考核力度,保证工作质量与效果。
六、结论
总的来讲,实现企业内控制度,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条件进行体制和制度的完善,规范的制度能够促使企业内外环境的稳定,同时能够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稳定性,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张洁.企业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9(20).
[2]宋雪寒.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9(9).
篇4
关键词:企业制度;凝聚力;机制
企业制度可以强化企业文化的贯彻落实,企业文化又对制度的制定提供指导,两者在核心层面上又有一致性。那么,理清他们关系,对于企业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正确认识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积累、倡导、筛选、提炼而成的,把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结合在一起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以全体员工为对象,通过体系宣贯、教育感化等方式,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发展的总目标服务。
企业制度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企业经济关系,包括为了保证企业的顺利运行,在生产经营管理实践活动中制定的各种带有强制性的、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项规定、条例、规程和行动准则。它大致包括企业规程、管理工作制度、责任制度、业绩考核奖惩制度等一切规章制度。制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规范性和强制性。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的关系
从前文的概念中我们知道,企业文化本身是一种被企业内部所共同认可了的价值观,是属于精神层面的范畴,是柔性的。而制度则是实施层面的东西,本身具有相当的强制性和刚性。精神层面的东西需要有一个制度性的东西来支撑,实施层面的东西也要有一个精神层面的东西进行指导。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相辅相成
有人说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是源与流的关系,或是树根与树干的关系:文化是源,制度是流;文化是根,制度是干。两者难以截然分开,可以互相补充。在企业的实际运行中,他们又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制度体系建设对企业文化落地具有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制度体系通过对企业文化落地的跟踪、定位,有效保障了企业文化有效发挥其引领作用。
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的存在,根本上就是为了保障企业目标的实现,所以企业文化与制度并不矛盾,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制度通过强制力的保证,可以使全体员工在企业制定的“游戏规则”中行事,长期形成习惯,使企业经营规范和高效,企业制度的相对稳定性性又能使企业文化稳定和持续。可以说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在某种程度和范围内是重合叠加的。从实质上看,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从思想上为企业制度的构建和管理提供了思想的基础,促进了企业制度管理的进步。
(二)企业文化为制度制定提供指导
企业文化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而企业制度尤其是具体的规章制度的稳定性不如企业文化。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都是面临着生产经营的巨大压力,企业为了能够达到自己的发展目标,需要不断地跟随市场变化来调整着经营策略或是组织结构。为了不使制度的调整在企业内部产生管理混乱,企业文化形成之后,就要为企业制定规章制度提供遵循和指导。比如,呼和浩特石化的管理理念是“人才为本、制度为纲、关注细节、强化执行”,那么,在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时就会循序这一理念。以呼和浩特石化为例,“十二五”期间公司就修订了105项企业制度,新制定108项,废止了18项,干部员工共同的价值观认同感保障了制度的有效执行。
(三)制度建设让企业文化固化于制
企业制度是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的前提和保证,是确保企业正常运转、实现企业目标的有效手段和强有力措施。一个企业,要想把不同素质、不同社会背景、不同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人统一起来,形成共识谈何容易,仅仅依靠企业文化是不够的。要让企业文化内化于内、外化于形就必须要将其固化于制,才能产生有效的约束力。没有制度规范来企业内部人和物的行为方式,企业文化就会失去其载体和支撑,而流于形式。同时,一个良好的制度体系能够将企业一些成功的经验和管理模式固化下来,让企业的日常运作沿着预定的方向前进,保障将来企业目标的实现。建构一种大而持久的制度也需要全体员工内化于心,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和行动上。基于这个理念,呼和浩特石化以企业文化系统理论为纲,20大类的制度都紧紧围绕着各项相关的系统性理念来制定,使企业文化在企业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落实。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和谐发展
清楚了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的关系,我们就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利用和实施,以优秀的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的自律意识,让有形的制度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从而降低管理成本,实现企业长足发展。
(一)实现企业制度创新
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一旦提出,就要根据系统的理念建立相适宜的企业制度,并在保存核心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完善。各项企业制度一旦制定出来不是一劳永逸的,要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根据企业战略和发展需要,不断地对制度进行建设、梳理、调整和创新,构建出具有针对性、适应性、前瞻性、动态性的科学制度体系,以适应企业的发展和企业文化理念的深植。
(二) 文化与制度要有独创性
企业文化是独一无二的,不要刻意地去模仿别人。企业制度的建立也要符合本企业的核心理念,不能一看别人用着好就照搬照抄。由于本土文化的差异、经济性质的不同、企业性质的不同以及社会环境的不同,无论是企业文化还是企业制度都应该体现自己的特色和魅力。如,呼和浩特石化把企业文化品性定义为“骏马文化”有其鲜明的企业烙印和地域性的特点,其核心又与中国石油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一脉相承,这样的企业文化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 建立制度评估机制
企业制度的好坏也会影响到执行层面,对制度的好坏进行评估以及建立与完善评估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好的企业制度可以强化企业文化,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与完善,最终使企业文化扎根于企业,成为员工共同认可的思想。相反,不适宜的企业制度则会使企业偏离其核心,与企业文化建设方向背道而驰。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对企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制度建设都需要长的时间的去实践和不断的探索深化,在企业文化指引下,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两者一软一硬,一内一外,共同保障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国有企业改革作为贯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在缺乏前人经验可鉴的条件下,30年来以沿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不断试错,在“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经过试点,全面推开”的大原则下实现了渐进式的制度变革,取得巨大的成就。今天,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名义GDP超过万亿美元的国家相比,中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都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一批通过改革改组改造,适应市场化要求的新国企应运而生,它们顺应改革和发展潮流,不断突破传统计划体制的束缚,坚持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在体制和机制转型中不断成长壮大,玉柴集团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一、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国有企业实行国营企业制度。在国营企业制度下,国家以所有者的身份对企业实行统一经营管理,并统一支配其劳动成果。厂长或经理的任务就是按照政府的计划指令和相关政策负责生产;企业为完成生产计划所需的资金由政府财政部门按计划直接无偿下拨或部分通过银行信贷解决;所需物资由政府物资部门按计划和统一价格供给;所需劳动力由政府劳动部门统一分配;企业的产品由政府物资部门或商业部门按计划统包统配、统购统销;员工工资由政府按照统一标准发放;企业盈亏由政府负责,技术投入和设备改造由政府统一安排。企业惟一能做的和必须做的就是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把政府配给的资源组织起来,生产出政府计划的产品。这种企业制度导致企业只有社会的统一目的,完全否定了企业和员工对产品的所有权和支配权,使企业员工失去了为追求自身利益而发展的动力。在建国初期物质极度匮乏的条件下这种企业制度曾经表现出很高的效率,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环境的复杂程度提高,这种由政府统一决策的企业制度必然难以适应外界变化的要求,最终退化为政府行政体制附属物。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经济学家小宫隆太郎到中国考察后,宣布了一个举世震惊的观点:“中国没有企业”,实质上就是对当时实行的国营企业制度的大胆批评。
1、国企改革早期经历曲折探索
1978年四川省宁江机床厂等6家企业的扩权试点揭开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1979年7月,国务院了《关于扩大国营企业经营管理自的若干规定》等5个文件,标志着以放权让利为重点的企业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开始。“扩权让利”早期,企业的积极性在利益的刺激下得到了释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关资料表明,1980年试点企业的实现利润比上年增长11.8%,上缴利润增长7.4%。但是,由于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从基数利润和留成比例的核定都是政府按照企业的不同情况一一核定的,这种不规范性再加上企业缺乏明确的责任约束,这导致了“扩权让利”后期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下降,企业将更多的精力用于与政府的利益博弈,通过加大实物补贴夸大成本等手段回避上缴利润等责任,明里暗里与国家争利。有关资料表明,到1981年,全国工业企业上缴利润下降8.5%,1982年、1983年造成连年的国家财政赤字。
为了扭转企业与国家争利的现象,就必须用一种规范的方法来处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于是就有了两步“利改税”政策的出台。由于利改税忽略了国有资产所有权对企业经营权的约束,导致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盲目膨胀,实施效果和初衷背道而驰。第二步利改税刚推出,全国就出现了信贷、投资和消费基金的严重膨胀,引起投资和消费需求的过度增长,物价上涨率从1984年的2.8%猛增至1985年的8.8%,国有企业归还银行贷款本息的资金来源有一部分被转化为国家财政负担,国家财政收入从1985年下半年开始连续两年的滑坡,1986年底利改税就以失败而告终。
为了解决企业增产、财政不增收的问题,1986年12月5日,国务院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全面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和厂长负责制。承包制办法是在总结前两轮改革的基础上提出的,在企业的责权利等方面的界定比以前更加完善,在实行初期效果显著。1987年企业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了14.5%,利税总额增长12.9%,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了7.8%。但是好景不长,由于承包者与发包者漠视国家利益的串谋而导致的利益激励弱化和责任约束软化,1988年国有企业效益开始下降,1989年的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了16.6%,1990年的利润总额更比上年下降了47.7%。到了1991年,国有企业已有1/3明亏估计暗亏即虚盈实亏者也在1/3左右,大多数企业已是负债累累,许多企业资不抵债,陷入了深深的困境。
2、明确现代企业制度的国企改革方向
经过十多年的行政性放权,国有企业有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内在动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缺乏有效的约束、制衡和监督。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以明显或隐蔽的方式只顾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使国家利益受到损害。国有企业已经从缺乏激励的极端状态走出来,到了缺乏监管的另一个极端状态。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改革的总体目标决定了国有企业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玉柴率先实践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按照一位从事我国企业改革多年的资深人士的说法,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在早期完全是进两步退一步,在黑暗中摸索前进,许多不能适应的企业只能被大潮吞没。玉柴集团作为一家地方的国有企业,一直坚持顺应改革发展的潮流,为自己的命运奋力拼搏,30年来产销量增长100多倍;销售收入增长400多倍,被中国企业界誉为“玉柴奇迹”。玉柴集团地处广西边陲,没有工业发展的基础和氛围,没有吸引人才的有利条件和区域优势;作为一家独立发动机生产企业,没有“背靠”任何汽车大集团,没有享受国家任何优惠政策,却能够在改革大潮中顺势而上,我们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玉柴抓住了国企改革的重要契机,成功地推进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成为当初最早实践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之一。1992年玉柴进行了股份制改造,1993年玉柴股份实现了中外合资,1994年玉柴股份实现了美国上市,短短三年内玉柴集团实现的“三级跳”,为股份公司建设现代企业制度扫除了产权障碍,也为整个集团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打下了优良的基础。
二、“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要求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和组织管理制度。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改革方向,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决议结合我国国情明确提出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总要求。玉柴集团在实践中坚持遵照16字方针,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1、产权清晰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任何有效率的企业制度都应是产权清晰的,否则必然影响产权功能的发挥,导致企业效率低下。产权清晰不仅是一个法律概念,更重要的是经济体制的范畴,即表现为产权清晰不仅是静态的清晰,还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清晰。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一是指主体清晰,即谁是投资主体要清晰;二是结构要清晰,即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依其投资的比例享有相应的责权利要清晰;三是关系要清晰,即资产的归属、权益的享用等要清晰;四是作用要清晰,即投资者按其投资的比例,建立并规范以充分发挥其作用的监督与激励等机制。为了实现产权清晰,玉柴集团创造性地采用了“老树发新芽”的办法,将玉柴的资产一分为二,成立玉柴集团公司和玉柴股份有限公司。由集团公司以法人身份在原玉柴总厂基础上以募股设立方式成立玉柴股份有限公司,并持有存量资产折成国家股,同时代管从股份公司剥离出来的一些辅业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这样一来,既符合上市的股份公司产权清晰的规范,又解决了原有国有企业的股份由谁代表和管理的问题。最终使玉柴股份不仅在国内法人股市场成功上市,而且在纽约上市时也得到了国际专家的一致认可。
2、权责明确
现代产权制度下往往出现权责不明确的问题。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经营者往往越权乃至滥用权利,却不承担相应的责任,如美国的安然、世通公司管理层通过做假账给自己谋取巨大利益,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权责关系本是产权关系应该包含的内容,权责明确本是产权清晰的应有之义,将权责明确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主要是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特定背景下,针对前期国有企业改革中忽视责任的弊端而加以强调的。在产权清晰的基础上,玉柴股份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界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使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内在机制,既能充分调动和有效发挥经营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又能使所有者的利益不受侵蚀,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玉柴集团作为股份公司的国有资产出资人,以所占股份的份额对股份公司履行职责,在董事份框架下参与股份公司决策,与其他股东一起承担经营风险并分享投资收益。
3、政企分开
我国国有企业原有体制的一个基本特点和弊端就是政企不分,窒息了企业发展的活力,导致了效率低下。政企不分导致企业没有自主经营权,不能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因而不能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就必须做到政企分开。玉柴股份在成立时就借助新的产权安排实行了政企分开,国家只是股东之一,只能在董事会上代表国有资产出资额参与决策,而不再有权插手企业经营管理的具体事务。在今天的玉柴管理者看来,当初进军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意义不是资本的获得,而在于资本市场带来的国际化经营管理体制,这种优良的制度基础给玉柴股份带来了更长远的优势。与一般的国企相比,玉柴股份几乎可以算是没有“上级”的企业,企业的用人制度、薪酬、激励制度都不必按照国资委的规定,而实行在董事会授权下的自主决策,企业拥有完全自主的权力。当其他国有企业还在人才引进、薪酬激励等方面受到国资委相关规定的约束而不能施展时,玉柴却早已将这种“政企分开”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整个集团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产品服务优势。
篇6
(一)制度的概念
制度即管理制度,它是组织或企业为实现一定目标、宗旨和目的,而制定的要求组织及成员共同遵守的各种规范准则,它是维护组织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和确保组织实现终极目标的根本保证。
(二)制度建设的内容
制度建设的内容包括企业发展的宗旨、使命以及发展的终极目标,同时还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以及企业管理活动全过程的规范,是维护公司一切生产经营秩序的基本准则,协调企业内外关系的基本遵循。
(三)制度建设的原则
制度建设首先要体现企业的宗旨、使命、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的战略性原则;其次,要体现企业管理所涉及的各方面进行规范和指导的可操作性原则;再次,必须体现法治精神,具有合法性原则,体现民主、公平、公正、公开的合理性原则,责权利对等原则,体现人为关怀、集体智慧和与时俱进理念的原则。最后,要体现制度的权威性、严肃性和阶段稳定性原则。
(四)制度建设的误区
制度建设的误区主要表现有违反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不合法合规,缺乏民主,责权利不对等,显失公平和公正,权利就是制度,制度执行没有可操作性,制度制定朝令夕改,执行、监督不严,制度出台万事大吉等。如果不纠正认识误区,制度制定的初始就已经形同虚设,制度执行和监督根本无从谈起。
二、不折不扣做好制度执行
(一)制度执行的重要性
执行是制度的生命。制度只有彻底地不折不扣地执行方能实现企业的目标、使命、宗旨和理念,否则再宏伟的战略规划布局、再健全的制度,只挂在墙上或者摆在桌面,只能是一文废纸。万科地产王石曾说“企业最缺的不是制度,而是制度的执行”。海尔集团张瑞敏曾说“制定一项好的制度不宜,能够坚决执行则更重要。管理能否到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规章制度是否真正落实到底”。美国通用公司CEO杰克•韦尔奇曾说“执行力决定着企业和个人的成败,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任何成功都必然是执行的成功,任何失败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执行的失败”。由此可见,企业要发展,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企业战略布局规划,坚决执行管理制度。
(二)影响制度执行的原因分析
执行是从目标出发达成结果的过程,需要组织上下一致贯彻,人员、制度、流程、文化等方面都有可能影响执行力问题。但从制度的执行层面分析,影响执行力的主要原因归结起来有:
1.制度设计不严谨。制度的设计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程序,体现集体智慧和意志。而有些制度在制定的初始就违背了制度制定的原则,不是内容违法、违规,就是显失公平、公正,或者是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冲突等,这样的制度从诞生之日起,就已经丧失了制度执行的意义和积极性。
2.制度没有操作性。有些制度不健全,没有覆盖工作全局,或者是制度内容过于宏观、抽象,表述含糊不清,缺乏具体操作和指导,遇到实际问题执行起来束手无策,无法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
3.缺乏有效监督考核评价。人浮于事、消极怠工、应付差事、报喜不报忧、营私舞弊等等现象都是执行不力的表现,原因是企业的监督职能缺失,缺乏系统考核评价依据,致使执行不力者违规成本低,不能及时发现、遏制和给予惩处。
4.领导没有带头执行。领导干部带头执行是制度执行的关键。凡是要求职工做到的,领导干部必须首先做到。但实际上有些企业,规章制度到了领导身上就失灵,有变通,不严格遵守和执行,久而久之,打击了职工遵章守纪的积极性,影响了制度的权威,要求彻底执行也就成了空话。
5.制度没有稳定性。制度如同组织的行动纲领和指南,企业的基本理念、价值观、发展目标、基本规范在一定时期和阶段具有极大的相对稳定性,只会随着企业经营发展的内外环境变化不断加以完善,而不会朝令夕改,否则影响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导致制度执行者迷失方向。
6.用人机制有问题。有些企业制度很健全、奖惩措施很严厉、考核办法也很精细,但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屡禁不止。这种现象是由于误将责任心不强、政治觉悟不高、道德品质差、业务能力不强的人放到重要岗位,结果就会出现执行不坚决、不彻底、打折扣,应付差事,不但自身不能遵规守纪,传递正能量,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而且还会影响和削弱身边其他人员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这样的人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巨大损伤和破坏。
(三)如何提升制度的执行力
制度只有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方能发挥制度的作用。制度制定后,如何确保制度彻底、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呢?重点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做到制度的宣传和职工培训。制度制定后,要对企业成员广泛宣传,答疑解惑,理清思路,统一思想,涉及复杂的、专业的内容还需进行辅导、培训,惟有如此方能为后续顺利执行创造条件。
2.领导带头执行。领导是制度的首要制定者,也是第一责任人。因此凡是制度规定的,领导干部首先要带头不折不扣地执行,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带头做制度执行的表率。
3.合理的选人用人。人是制度执行的关键因素。运用竞争机制,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去,发挥应有的作用是选人用人的基本原则。只要能够胜任和满足岗位工作要求即可,设定过高、过低用人标准都不合适。蒙牛集团总裁牛根生曾说“有德有才破格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才无德坚决不用。”只要人选合适了,就等于打通了制度执行的通道,铺平了道路,为后续顺利执行奠定了基础。
4.运用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优秀的员工也需要不断激励。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永恒的法则。为了确保企业制度强有力地执行,就要对各岗位人员的工作不断进行激励,实行优胜劣汰。激励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薪酬激励、晋升激励、荣誉激励、榜样激励、培训激励、情感激励、事业激励等。无论何种激励,都是确保企业队伍执行的积极性、主动性的有效手段,确保企业政令统一、行动一致,运转有效。
5.塑造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员工信心。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执行的剂和推进剂。企业要重视和培养企业文化,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先进的文化教育人,以榜样的力量鼓舞人。把企业精神、行业传统与优秀的中华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妥善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利益关系,教育引导职工树立“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思想,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追求,进一步增强企业凝聚力,增强员工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企业和谐发展。
三、加强对制度执行力度的监督检查
(一)影响监督检查工作质量的原因分析
没有监督检查就无从了解制度执行情况,无法发现和解决问题,更无法对执行的偏差进行纠正。影响监督检查工作质量的原因主要有:
1.企业监督机构不健全,监督职能缺失。监督机构缺失或者根本就没有监督检查职能。在此情况下,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就如同运动员兼任裁判员,监督检查形同虚设。
2.企业管理的架构设置缺乏制衡和约束。责权利不对等,权力缺乏制约和监管,导致监督检查无法深入企业活动全过程。
3.对监督检查工作重视不够。传统思想认为只要不出事就是正常。其实监督检查是一种工作机制,也是重要的管理手段,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对企业活动的全过程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经营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二)如何实现有效监督检查
有效的监督就是按照责权利原则对企业制度贯彻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反映客观情况,积极为解决问题提供决策意见,通过各种考核、激励机制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正常开展,实现更好地发展。实现有效监督检查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完善监督机构的设置,增加权责利三者之前的均衡和制约。大力营造监督检查氛围和文化,增强监督检查意识,将监督检查工作覆盖经营管理管理工作的全过程,自觉接受监督。
2.严明监督检查制度,建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设置、执行,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可以杜绝人为感情因素影响监督检查的结果。
3.聘用第三方管理机构。第三方管理机构具有专业性、客观性的特点,可以排除人为因素干扰,通过第三方管理咨询公司、审计机构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全过程、重要部门和环节进行考核、检查、审计、客观分析和评价,从而达到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提供决策建议,实现企业健康发展的目标。
4.引入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软件。现代化的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手段,软件的强大功能已经广泛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当中。企业可通过软件的强大功能实现对企业经营全过程的掌控和监督。
四、结论
篇7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 制度
【作者简介】 赵中星,江苏省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社会信用体系相关研究。李家勋,江苏省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正高级经济师,主要从事社会信用体系相关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4)08-0055-03
一、制度理论与企业信用
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理解为能抑制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任意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的一套行为规则与程序。新制度经济学创始人道格拉斯・诺斯认为,制度是人为设计的、型塑人们互动关系的博弈规则,它旨在约束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是决定长期经济绩效的根本因素。制度约束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禁止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另一方面,界定可以被允许从事某些活动的条件。因此,制度是一种人类在其中发生相互交往的框架。制度作为人们相互交往的指南,通过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规则来减少不确定性,当经济主体做生意、借钱、驾车、人际交往时,就能够知道或者很容易学到应该如何去做。制度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是无可争议的,制度能够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选择,源于其目的是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罗纳德・科斯认为,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是建立使市场主体讲信用的收益大于失信的制度。
现阶段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讲求信用。据商务部统计,我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有统计表明,我国企业坏账率高达1%至2%,且呈逐年增长势头,相比较之下,成熟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企业坏账率通常为0.25%至0.5%。我国每年签订的约40亿份合同中,合同履约率只有50%。虽然企业失信行为的泛滥并不能完全归结于行为主体的道德败坏,但与现有制度建设的欠缺有着必然联系。在不完善的市场条件下,人们实施机会主义行为的收益大于其成本,在征信成本太高而失信成本过低或为零的情况下,违约、造假、欺诈处处上演,必然损害企业的利益,造成市场失灵和秩序混乱,这是失信的主要原因。
企业在不甘心受到相应损害的前提下,为了保持正常的交易,尽可能保护自身的利益,必须建立一套完善且有效的制度作为保障,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应运而生。企业依据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对信用销售中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科学管理,成立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了解客户、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的信用状况,制定科学的信用政策,为防范风险、扩大交易、提高利润、减少损失、增加赊销成功率等进行一系列活动,从而规避和降低信用风险。因此,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企业开展信用风险管理是其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
二、制度变迁理论与企业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在社会中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建立一个人们互动的稳定结构来减少不确定性。制度变迁理论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制度的产生与变动来研究某一经济主体的经济发展,并指出各经济主体经济绩效各异的根源。马克斯・韦伯指出:凡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制度就是有效的制度。企业制度作为社会生产的一种组织制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对经济活动效率的追求逐步形成,企业制度发展的直接原因是提高经济效率,这集中体现在企业制度的变革能创造一种新的生产力,新的企业制度既能节约生产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能增加产出,不仅能为管理的创新提供制度条件和前提,也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活动综合效率。
罗纳德・科斯指出,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改变各种生产要素的利用率,达到最优效率,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情况下,制度安排对资源的配置和企业的受益都将产生影响,不同的制度安排会产生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企业需要在不同的制度之间进行选择。道格拉斯・诺斯从人类行为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的结合考察制度产生和变迁的过程,制度是为了降低人们互动中的不确定性而存在的,随着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边际生产成本逐渐递减,以及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中机会主义的存在,边际交易成本就会逐渐增加,从而影响经济效益。制度的稳定性丝毫不否定它们处于变迁之中的事实。制度变迁是一个复杂、渐进、非连续的过程,是由于社会中非正式约束嵌入的结果,不论是惯例、行为准则、行为规范,还是个人、公司之间的契约,制度总是处于不断演化之中。在经济活动中,组织及企业家从事有目的的经济活动,因而他们是制度变迁的主角,型塑了制度变迁的方向。
虽然韦伯、科斯、诺斯等对制度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尽相同,但都认为生产力或技术的进步以及制度的变迁,对社会或是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效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形式,是一个有目的的实体,是由其创立者设计出来、用来最大化其财富和收入,以及实现其他由社会制度结构所提供机会设定的目标。在追求这些目标的过程中,企业逐渐改变制度结构,不同约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企业的财富最大化。最合理的制度安排就是使交易成本为零,如果原有的制度安排不能提高利润,原有制度安排下的某些人为了获取潜在利润,就会率先克服这些障碍,从而导致新的制度安排。信用制度变迁对利润增长的作用路径是在一个动态的经济系统中,现有的制度安排决定了市场经济交易机会与交易成本,从而决定了经济增长的收入及速度。当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进出口产品价格、原材料价格、劳动力价格等外界条件、因素变化进入经济系统时,则改变了现有的经济条件及收益结构,只有进行制度创新,创立新的合适的信用管理制度,才有可能实现潜在利润,实现经济的增长。
因此,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企业实现利润增长的必要基础。为了获得经济绩效,企业建立一套能够提高经济效益的制度是必然选择,以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以及市场经济不完备情况下机会主义导致的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这其中,建立科学、完善的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制度是最优选择。
三、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各种创新能力中最基本、对其他创新能力起促进或制约性先导作用的创新能力,具有稀缺性、不可复制性等特征。企业的正式制度会影响企业的组织氛围,进而在资源决策时产生规范和理性,只有当资源与企业正式制度适配时,其创新能力才会提高。因此,企业制度创新能力具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作为信用销售中考察企业市场营销能力、营运能力、内部管理能力的核心制度,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属性和特征,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赊销、信用交易规模不断增大,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较为明显。企业通过建立规范化的制度和规则,有效降低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成本、存货成本等相关管理成本,同时迎合了客户不同交易方式的需求,大大提高了销售利润率和市场占有率,使本企业具有了其他同行业企业不可比拟的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一方面,信用管理制度的建立,在满足经销商或消费者短期融资需求的同时,能够迅速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经营收益,实现了消费者价值和企业自身利益的统一。特别是在生产贸易链愈加紧密的情况下,只有加强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建立符合市场规范的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制度,降低市场主体的交易成本,才能推进跨区域的企业合作,在实现企业销售最大化的同时,将信用风险降至最低。另一方面,科学的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形成战略联盟,使上游供应商、制造商和下游渠道商之间形成稳固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提高交易对手的忠诚度和成功率,提升企业绩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四、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建设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由三个基本部分构成:正式的规则、非正式的约束(习惯、惯例和自我限定的行事准则)以及它们的实施机制。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不仅包括企业制定的各种信用风险管理政策、规则等正式制度,也包括信用文化的培育、诚信教育等非正式制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构建:
1. 建立客户资信管理制度
客户资信管理制度是指以客户的信息资源和资信调查为核心的一套规范化管理方法,包括企业内部信息开发制度、客户信息采集制度、客户信息管理制度、资信调查制度、客户信用分级管理制度等。建立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及时掌握客户的信用状况,为制定正确的信用政策、发放信用额度提供依据。
2. 建立企业内部授信管理制度
企业在交易决策过程中通过科学的信用审批方法和程序,审查客户的资信状况,控制授信额度。授信管理是信用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企业应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客户以往的交易记录,以及企业的信用政策,由专门的信用审查部门决定发放其信用额度。
3. 建立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企业决定授信后,要对受信客户实施严密的风险跟踪管理,如发生销量大降、法律纠纷、财务收支危机等非正常情况时,企业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应立即开展调查,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不良后果出现。为此,企业应建立应收账款档案及其动态管理信息化系统,建立应收账款分类管理制度、赊销客户监控制度、账龄控制制度和欠款催收制度等相关制度,并严格执行,尽可能做到既不失去已有客户,又能按期足额收回账款。
4. 建立信用风险管理信息化系统
企业开展信用风险管理必须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发建设具有专业水平和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信息化系统,供企业各个职能部门使用,让企业的各个部门或环节都成为信用风险的管理者和控制者。信用风险管理信息化系统应该具备客户档案管理、客户信用评价、客户授信决策、债权保障管理、应收账款分析、账款催收管理等基本功能,实现企业对信用销售全过程的监控、管理、分析和预警等。为降低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成本,可将系统与销售、会计核算信息化等系统的信息数据库联接与共享。
5. 建立信用风险转移制度
企业信用风险转移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强化企业信用销售的债权保障,企业应尽可能采取信用风险转移办法将风险转嫁他人。信用风险的转移必须有机构愿意承接,但目前我国的信用保险和保理机构很少,业务受理范围也十分狭窄,基本局限在出口业务,因此在现实销售中,对于信用程度很高的客户,可以直接采用信用销售,信用程度达不到的客户,可以要求其提供抵押或担保,以增强债权保障,防止和减少风险的产生。
6. 建立信用风险管理绩效考核制度
建立对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和专职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能够激励信用风险管理人员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技能。考核目标应结合企业销售战略综合设立,单纯的风险控制目标不一定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2] 胡大立.企业竞争力[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3] 蔡树堂.关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内涵与性质的再解析[J].兰州学刊,2007,(3).
篇8
【关键词】企业法律顾问;制度
因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企业改革的逐渐深入,如今企业要面临更加规范严格的市场法律环境,由此体现出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一、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完备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
当今的现代化企业,进行的各项活动都与法律相联系密切,企业法律顾问制度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发展制度。企业在追求利益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法律风险,是因为主观认识和客观发展存在差异引起的,所以要求企业的管理和决策的时候,应当具有风险防范意识,“以备不时之需”。决策前进行风险审查,推进事中风险监管和事后风险救济,企业聘请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作为法律顾问人员,及时、准确地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
我国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环节,为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机会。企业应该抓住这一重要机遇,积极推进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共同发展。
二、目前我国企业法律顾问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法律顾问与企业之间的配合不够紧密。
企业在全职或兼职的企业法律顾问的问题上,没有给其明确的定位,导致企业对企业法律顾问的需求不明确,不知道如何向企业法律顾问进行咨询,法律顾问并没有发挥出最好的作用。企业如何管理法律顾问,没有统一的规则和规章,基本属于管理的空白地带。与企业其他部门及企业的其他员工相比,企业法律顾问,既可以是企业正式员工也可以为兼职人员,既可以是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的律师,也可以是企业内部法律人员,所以对企业法律顾问的管理上就不同于其他员工,许多企业的内部,因为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不强,使得的法律顾问无论在待遇还是企业中的地位都处于偏低的人员范围,因此造成了企业法律顾问在工作上失去了积极性。
(二)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受到陈旧理念的影响。
依法治理企业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之一,所以近年来,我国开始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并且推进法治建设,因计划经济在我国存在很长一段时间,法治建设的时间仍是比较短的,目前的法律和法规还不是特别完善。而且在我国,法律的推广普及的程度也并不是很高,所以企业的管理者法律意识不强,对待企业依法治企的看法也是不统一的,因为法律水平较低,为了追求利益,一些企业管理者以盈利为目的,对企业法律事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有当企业面临危机时,才去寻求法律服务。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认为企业治理是企业内部管理,对监督管理方面缺乏相关规定。所以,企业和社会对依法治理企业的不重视而导致了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发展缓慢。
三、完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的几点建议
(一)企业建立规章制度明确法律顾问的职责。
在企业中,企业法律顾问只有在他们是企业的管理人员时,才能充分参与到可以作出的重要决策的企业管理中来。必须将企业法律事务机构与技术部门、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等重要管理部门同等存在,并且具有独立的地位,这个部门将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追求最高的效率、最低的风险和最少的纠纷为目标,承担起管理作用。因此,企业应当明确法律顾问的地位,应通过本公司章程组织细则和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确定法律顾问的职责和地位。公司应该要求法律顾问负责所有公司的法律事务,不仅可以统一管理企业法律工作,并其作为的重要成员参加董事会,参与公司高层管理决策的法律顾问通过提出建议,将为公司的决策和经营活动提供相关法律依据。
(二)企业应提高法律顾问的水平,建立高素质队伍。
因为企业法律顾问不仅要懂法律,还有懂经营和管理,有时可以还要求掌握一门外语。所以企业法律顾问应当是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在法律顾问的选择和录用时,应当以高水平人才的标准对待,设置高标准的用工制度,要给予法律顾问以高收入和高福利的待遇,同时建立诸如协会之类法律顾问民间组织,既要有全国总协会又要有地方组织,通过组织交流学习,形成良好的环境条件,建立沟通法律顾问增强业务水平,以此发展形成一支高水平的法律顾问队伍。
(三)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的发展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市场经济不是非常成熟,在这种条件下推进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的完善,只通过对企业的自主行为的努力是不够的,政府应当参与并大力支持、引导。要制定有关的法律和法规或者政策支持,进行适当的规范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同时,不加区别地建立这个制度是不行的,要特别注意的加强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对于中小型企业,可以由他们自己来决定是否执行这个制度。国家应当通过法律、法规的颁布,对企业法律顾问工作的相关管理真正起到积极的推进发展作用,继续抓紧制定相关的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使企业法律顾问的作用最大化得到真正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帅永怀.完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规避企业经营风险[J].时代金融,2006(4).
篇9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改革与创新是新时期时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经过实践证明和总结,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随着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创新、改革、发展一体化,己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发展战略。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跟在别人的后面,落后于别人是要挨打的,这是历史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所以,提升企业水平及品牌效应需要的建筑施工管理模式,努力走一条创新、改革、发展”的一体化道路,是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项主要问题。亟待面对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2.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创新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管理科学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管理科学的目的是通过把科学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的多种活动,制定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和统计模型,目前较为成熟的管理科学模型有:决策理论模型、盈亏平衡模型、网络模型、资源配置模型、对策模型等。所以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创新与改革是其整体水平提升的必然选择。
3.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需要
生存、发展靠市场、靠自己的观念形成,并被加强。但是建筑施工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大的变化,机制不够灵活。建筑施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落脚点应该是不断创新和完善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而建筑施工能否全面、顺利实施,解决好施工工程与企业的关系是关键,必须通过创新才能使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
二、如何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进行创新探索
1.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面
首先,在建筑施工管理人员方面应提高他们的施工质量意识。了解建筑工程建设环境的特殊性。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生产”的管理理念。其次,要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操作技术素质,从而间接地保证建筑施工建设的质量。做到在建筑施工管理中通过提高人的素质,靠质量教育,靠精神和物质激励制度的统一结合,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保证。除此之外,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者还要掌握最新的建筑施工材料采购与供应信息,要坚持采用优质、环保的新型材料进行建筑施工建设。从而更好地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
2.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方面
对于在建筑工程内部的施工管理者存在安全责任制的不明确性,致使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并得到实际上的贯彻落实。除此之外还存在施工企业的经营生产单位对于一些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致使以简单的罚款代替,而忽视对施工过程中的设备进行危险源的检查与危险排除管理,体现出对安全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我国新时期建筑工程进行施工安全管理方面,主要是采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进行安全生产的全部活动。通过对生产因素的具体控制,使生产因素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不引发事故,从而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正常运行。坚持安全管理的原则,主要包括坚持生产与质量发展同步,抓生产与保安全同步,使安全寓于施工的生产过程当中,并促使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为其提供有效保证。加强对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制定确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十分重要,它是管理的手段和基本方法。另外,对于建筑施工的管理者还应以施工的生产特点为主要依据,以安全管理为管理特色,促进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
三、小结
篇10
【关键词】电力物资 采购投标 制度建设
一、电力物资采购招标制度建设的意义
随着电力企业规模的扩大,电力物资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通过采购招标的方式为电力企业带来了比较多的效果,但是在招投标中存在了一些不规范行为,招投标管理也比较混乱,尤其是在我国电力企业作为国有的垄断企业,要建立和完善采购的投招标制度,对提高企业形象和效益,履行社会责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电力物资采购招标制度建设是电力企业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现实要求
电力企业作为大部分是国有的垄断企业,其待遇和服务态度在人民的印象中一直不好,在加上最近几年来电力采购领域的腐败现象频出,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形象。通过建立规范和完善的电力物资采购制度,让人民都了解其规范化运作,制度规范可以堵住采购中漏洞,防止出现采购的腐败,可以树立一个良好企业公民的形象。
(二)电力物资采购招标制度建设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客观要求
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就要讲究经济效益,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电力行业也是企业,建立规范的电力物资采购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一,是完善企业管理规范的重要内容,电力企业的物资占企业运作成本的比重较大,物资的质量也关系到国家电网的安全,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可以降低电力物资成本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证企业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都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
(三)电力物资采购招标制度建设是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必须有规范和健全的企业制度,招投标制度是规范企业采购制度的保证,是管理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保障物资采购高效、有序进行的基础,没有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再好的方式也难以运行。
(四)电力物资采购招标制度建设是电力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保证
近些年来电力企业一直在进行改革,而建立完善的电力物资招投标制度,可以电力行业改革提供支持,通过建立规范的采购招投标制度,可以减少在改革中利益分配的冲突,为电力企业深化改革减少外界压力。同时改革也需要有制度作为保障,如前文所述,电力物资在电力企业的成本占有很大比较,整个电力行业的物资在最近这些年来采购数量规模也十分巨大,所以建立完善的电力物资采购制度本身就是进行深化改革。
二、电力物资采购招标现在存在的问题
虽然电力企业在物资采购上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些规范制度,但是近些年来在电力物资采购的招投标中仍然存在一些如腐败、暗箱操作、物资质量不合格等等负面的现实,就其主要原因是制度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近些梳理,可以有目的对完善电力物资的招投标采购制度。
(一)制度的不完善和不规范
这是电力企业采购招投标中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首先制度的减少本身就需要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也需要投入具体的精力,而由于我国最近今年来电力企业才开始进行物资的招投标,造成制度建设上比较落后; 其次招投标属于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工作,制度建设上也需要根据技术的要求进行制定,而电力企业没有从技术上重视,造成制度建设漏洞较多;再次对于制度建设的态度,也是制度的建设不完善和规范,电力行业作为垄断的国有企业,在加上其处于采购的强势方,认为可以通过垄断地位获得额外收益造成对待采购制度的制定上比较轻视,同时一些管理人员的私心,认为完善的采购制度会造成其既得利益的丧失,也不愿意制定完善的制度来约束自身的行为。
(二)招投标管理体制混乱
招投标管理的混乱,同制度不规范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招投标管理主要包括的问题是供应商管理混乱和管理体制混乱。我国电力企业一般包括电力生产企业和供电网络企业,电力生产企业一般实行集团化运营,主要有大唐集团、神华集团、华能、国电、中电投五大国有电力生产企业,还有地方性的生产企业,这些企业都包含了众多的发电厂,在集团化采购与厂家采购的管理体制上对招投标物资的管理上存在着交叉,甚至出现同种产品价格不一样的现实,在电网企业中,国家电网作为我国的垄断企业,同区域的电网公司在招投标的权限上没有理顺,造成集团和省份分公司权限交叉,省份定价不同的现实十分突出。管理体制的不健全造成了对供应商的资格管理、其提供服务和产品是否符合资质的信息不统一,进而容易引起供应商的串谋和提高标价的行为。集团也没有统一建设好采购的招投标信息库,在物料的编码上管理较为混乱。
(三)人员管理混乱
在招投标管理上,人员要具有技能的专业素质和高的职业素质,但是现有招投标人员在专业素质上还不能满足大宗负责的招投标物质采购工作。由于专业素质较差,造成了评标工作多依据投标报价而非评标综合价,也没有制定出定性定量相结合、操作性强的评标细则,造成招投标工作随意性很大,感性因素多。在加上招投标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较差,不能坚持公平、公正的评标原则,比较容易受到项目供应商的各种关系的影响,最后造成了暗箱操作,进而滋生了招投标工作的腐败现实。
三、如何完善电力物资采购招标制度
要解决物质的招投标管理存在的种种问题,必须从源头找到原因之后,完善好制度规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招投标制度的工作。
(一)做好招投标工作的基础性工作
首先要培养好招投标工作管理人员,采购工作者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掌握好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岗位职业教育,使成为具有市场营销、采购、法律、合同管理知识于一身的专业人才,达到行业的专业水准,在具有专业水准的同时,采购方要大力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工作管理人员在具有专业知识的同时具有公正、公平的职业理念,从思想和态度上消除招投标工作中的腐败理念。其次对招投标工作的内容从新进行定位和梳理。招投标是物资采购的全过程,不仅仅是卖标书、组织评标、签合同,因此要完善专家库,为招投标提供专家咨询服务;采购的信息网和数据库,以收集供应商、业主和电力物资产品的信息和数据;建立电力产品评价方法和标准体系,减少主观性,增加客观性的基础性的工作。最后要完善现有网络的招投标技术,继续降低招投标成本,提高招投标工作的效率,也能够保证招投标的客观公正性,电力企业可以利用其规模大、技术先进的优势,完善集团公司之间的网络,现实网络共享,把先进的招投标技术融入网络之中,提高招投标工作先进性。
(二)查找制度漏洞,完善制度规范
管理制度不是一成不变,要随着工作内容的需要进行改进。首先,在招投标工作的实践中,一定会发现现有的管理制度需要修改之处,发现漏洞要及时进行修正,保证制度的完善性和规范性;其次,随着工作实践,要对管理制度进行细化,提高可操作性。管理制度也要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原来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随着技术的需要而进行细化,要符合技术上的要求。再次制度规范要注重招投标程序的完整性,招投标工作是一系列过程,管理规范要完整覆盖其整个过程。最后要向先进的招投标行业学习,我国有些行业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规范的招投标管理规范,电力行业可以认真借鉴学习,然后根据自己行业特点进行模仿。
(三)完善管理体制
做好了招投标基础工作和规范的管理制度,最后需要完善管理体制。首先要树立依靠法律制度进行管理的理念,各项操作要按照规范制度进行,明确分工职责,理顺各级招投标的关系。其次,要加强监督,完善监督体制。要同财务、审计部门结合,保证采购、执行、监督的职责分离,保证招投标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最后根据制度完善管理机构和管理模式,制度规范的变化,管理机构要随着制度进行调整,明确管理机构的职责,在管理模式要注意采用激励和惩罚相结合的方式,对于违反采购管理规定的要及时进行惩罚和教育,对完成好的要及时进行奖励,同时也要加强同其他电力采购企业之间的交流,学习先进的采购经验。
参考文献
[1] 孙天甲.电力物资采购管理问题探析[J].现代商业,2009(36).
[2] 刘爱华.现代企业物资招标采购管理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5).
[3] 李远景,李卓彦.电力企业物质招标采购管理模式初探[J].价值工程,2011(3).
[4] 张锴.电力物资采购招投标制度建设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6).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市场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