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建设制度机制范文

时间:2024-03-14 17:09: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治建设制度机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法治建设制度机制

篇1

一、税务执法机制和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法定原则仍未健全。一方面,18个税种中仍有税种为暂行条例,暂未上升为法律。税收立法任务繁重复杂,实施暂行管理条例的税种,权威性不高,规定简单,规章条例交错重叠,这无疑给给税收执法带来了困难。另一方面,非税收入管理体制仍未健全。政府非税收征管职责划转税务部门征收的项目越来越多,但是各项“非税收入”在划转税务部门后,税务局只是拥有简单的“收钱”的权力,而且全国各地在各项“非税收入”的征收标准上也难趋统一。

(二)部分税务执法行为缺少规范化,未依法依规征税征费。一方面,对于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下发的税收优惠政策,由于未真正掌握政策的关键,导致未落实到位,从而使税收红利未真正地带给纳税人。一方面,税务系统实行双重管理体制,由于地方政府既定的税收任务,导致征收“过头税费”的行为,损害了企业肌体健康,摧毁经济稳固发展的基石,埋下更大隐患。一方面,在税务执法活动中,税务干部贪图方便、省事,未严格履行税收执法相关制度,使执法行为存在纰漏。不仅损害了纳税人在税收执法中的正当权利,也损害了税务干部在纳税人中的良好形象。

(三)税收执法标准区域化给经济跨区域式发展带来了困扰。一方面,当今区域间经济融合越来越深,跨省市间的货物、劳务、服务流动性日渐增多,不同省市的纳税主体面对异地不同税收政策、执法标准,会有不同程度的困扰,这种困扰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便捷”纳税的初衷。另一方面,企业主体在办理涉税涉费事宜中,面对本地和异地不同的税收征管系统,面对繁琐的程序,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只跑一次腿”的原则。

二、完善税务执法机制和制度的措施

(一)健全税费法律制度。一方面,实现所有税种、费种的设立、征收、管理等均由法律规范的时机已经成熟,要全面推行税费法定原则,加快推进现行暂行条例上升为法律,使各项税费的征收有法可依。一方面,对于划转税务部门的各项“非税收入”,在现行平稳划转的同时,要建立“非税收入”征收的相关法律制度,细化相关的征收规范,使各项“非税收入”的征收在核定部门和税务部门之间更好的协调和运转。既要确保核定部门“非税收入”的数额准确,又要确保缴费人能在法定期限内足额的缴纳。

篇2

【关键词】消防执法;现状; 规范化建设

Some Thoughts on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of Fire Supervision and Law Enforcement

Chen Ming-xiang,Chu Bing

(Legal System of Fire Department of Guizhou Province Fire BrigadeGuiyangGuizhou550007)

【Abstract】To enhance the fire department law enforcement capacity of the premise is the standardization of fire supervision and law enforcement. Law enforcement departments in the work to carry out the process to dare to explor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law enforcemen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ork, so that law enforcement behavior more scientific and standardized. However, due to the actual fire supervision and enforcement process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need to actively find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is article will be related to the content.

【Key words】Fire law enforcement;Status quo;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我消防执法工作不断完善执法程序、改进执法方式、严格执法监督,消防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较以前均有了明显提升。但我国消防工作正处于向社会化、法制化转轨的重要阶段,尚有不健全的地方,加之市场经济正处于世界化、多元化转型阶段,消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消防执法实践中暴露出许多薄弱环节,因此,加强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已成为当前消防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问题。

1. 我国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存在的不良问题及原因分析

(1)消防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

《消防法》颁布实施以来,对推进消防监督执法工作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消防法》与执法实践还存在不完全符合、不完全适应的地方,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我国的立法或者法律修订的程序严谨复杂,一部法律的制定与完善周期时间较长。法律法规一旦颁布,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但毕竟法律法规制定时具有的前瞻有限,法律法规与快速变化的社会形势不相适应,导致消防执法监督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没有相关的法律、标准遵照和参考。相关部门在利益的驱动下,相关制度存在漏洞,“红头文件”钻法律法规的空子,不利于法律的实施,不利于消防执法工作的开展。现阶段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消防安全意识不断提升,一些较为严重的火灾事故发生之后,由于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加大了对这一事件的关注度,促使一些以“红头文件”形式的“新规定”产生,而这些“新规定”往往与法律法规中的标准不符,因此出现了执法人员的现象。

(2)消防执法行为还不够规范。

在消防监督执法工作中,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执法主体不适格、执法程序不规范、执法制度不健全和在执法中吃拿卡要等问题。部分专业性强的场所的消防相关要求的技术标准是分散在不同的标准里,这不仅只是刚从事消防监督人员不能把握,而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不能完全掌握,从而不能发挥有效的监督。从一些重大的、特大的火灾事故中发现,一些火灾隐患其实公安消防机构已经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有的还多次责令整改甚至停业,然而其火灾隐患依旧存在,处理不彻底,不到位。在很多时候对规范的理解和掌握有偏差,不能够及时的更行自己的知识,应用规范和法律的能力不够。

(3)执法监督机制存还不够健全。

目前,消防机构正在不断加强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力度,并且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例如进行消防监督管理系统的研发升级,对于原有的监督管理规范进行完善,对消防监督执法成效进行考核等,这些对于提升消防监督执法的规范性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消防执法监督机制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消防执法监督体系还需要优化和改良,例如考核制度还不够完善,应用的考核方式、考核标准还存在着很多漏洞,不能保障考核结果的真实性、有效性,不能通过考核及时发现消防执法监督中存在的问题,限制了消防监督执法水平的提升等等。

(4)消防监督执法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消防执法人员战斗在消防监督工作的第一线,但是现阶段一些执法人员存在不熟练业务,不了解消防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水平能力不能满足工作需求的情况。还有消防监督执法部门的一些干部从部队内部其他岗位调配过来的,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和专业培训,对于消防专业知识了解较少,仅仅凭借个人经验开展监督执法工作,导致问题产生。还有一些执法人员没有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工作中重管理轻服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利为自身谋取不法利益,对于消防监督执法部门的社会形象造成了严重损害。

2. 依法治国新形势对规范消防执法的要求

消防部门作为政府重要职能部门,规范消防执法行为对于更好地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当前,随着依法治国的全面深入实施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消防监督执法工作提出一些新要求、新任务。一是对消防执法行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求相关人员规范执法行为,充分发挥法律效力。二是对消防执法服务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由原有的执法方式向新型执法转变,变执法为服务,变管理为服务。三是对消防执法队伍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适当对执法人员进行培训,提高队伍整体水平,更有利于执法工作的开展。

3. 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3.1建立完善科学的消防法规体系。

要参照国外先进国家的做法,进一步完善、修改相应的消防法律、规章,既要考虑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也要考虑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既要保证法规、规范的时效性、严肃性,也要做到法规、规范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逐步形成以《消防法》为主体,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与地方性法规、实体性规定与程序性规定、国内与国际相结合的消防法规体系,以适应新形势下消防工作的需要。

3.2不断规范消防监督执法行为。

从内部监督着手,采取上级对下级监督,下级对上级提出建议,同一业务部门和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相互监督等方式,保证消防执法活幼既泛戏āM时,做好外部监督工作,采取聘请人大代表、新闻记者、司法干部等担任执法监督员,采取座谈讨论、问卷调查、邀请现场监督等形式,广泛征求对消防执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将整改情况进行反馈,提高消防执法工作的公信力。

3.3加强消防监督执法制度建设。

要参照国外先进国家的做法,进一步完善、修改相应的消防法律、规章,既要考虑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也要考虑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既要保证法规、规范的时效性、严肃性,也要做到法规、规范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逐步形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龙头,行政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与地方性法规、实体性规定与程序性规定、国内与国际相结合的消防法规体系,以适应新形势下消防工作的需要。

3.4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执法水平的提升。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加强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不仅需要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还需要执法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引导执法人员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开展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利用执法为民、职业道德、廉政消防等教育活动,帮助执法人员树立良好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端正执法人员的执法态度,加强对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执法规范化建设中去,对自身高标准、严要求,规范执法行为,严格保障执法工作的公平性、文明性和规范性,提升消防监督执法部门的公信力。

(2)注重执法业务培训,打造高素质的执法工作队伍。消防监督执法成效与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不是某一时期或者某一阶段需要落实的工作,而是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开展的工作。消防机构内设的法制部门要充分发挥指导规范作用,促进各级执法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培训工作要有规划、有层次、有针对性的开展,加深执法人员对现行法律法规的理解,提升对各项技术设备运用的熟练度,提升对执法程序的掌握程度,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消防监督执法队伍。

(3)优化消防监督执法队伍,保障执法队伍的稳定性。一名优秀的执法人员是执法部门最宝贵的财富,而一名优秀执法人员的培养,需要一定时间和资源的投入。消防监督执法部门必须要不断对执法队伍进行优化,保障执法队伍的稳定性,避免人才流失。要建立科学、完善的选人用人和奖惩机制,扩展人才的选拔渠道,对于执法人员的选用,必须保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为真正有才能的人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也为消防监督执法队伍注入新的活力。

4. 结语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要求。消防执法部门作为我国公安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积极寻找、深入研究执法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各类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完善,推动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黄金. 论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对策与现实意义[J]. 消防界(电子版),2015,(01):55~56.

[2]李军. 深化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5,(07):54~56+45.

篇3

二、本县行政区域内从事各类房屋建筑、装修装饰、市政基础设施、城市公用设施、园林绿化、工程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咨询、工程招标活动和水利、交通等专业工程项目建设出现的违法违纪行为,适用本制度。

三、列入违法违纪行为的内容:

1、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查或审查不合格,擅自组织施工的。

2、未按规定办理工程安全监督、质量监督手续;必须实行工程监理的项目未实行工程监理;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擅自组织施工的。

3、有规避招标、规避公开招标和招投标弄虚作假行为的。

4、搞工程转包、违法分包、挂靠和越级承包工程等行为的。

5、不履行工程承发包合同和廉政合同条款等不讲诚信行为的。

6、违反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尤其是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降低工程质量的。

7、发生重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或隐瞒事故不报的。

8、因质量、安全、信用存在问题,被重复投诉、上访,引起社会反响的。

9、拖欠、克扣施工单位、民工、材料供应商款项,引起纠纷,造成社会影响的。

10、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污染城市环境,施工扰民严重的。

11、采取各种手段,强迫施工企业使用不合格材料、构配件、机具设备的。

12、在建设活动中,有行贿受贿或违纪、政纪明令禁止行为的。

13、在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检查、考评中被通报批评或受处分的。

14、违反《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环保法》、《劳动法》及相关法律和一般性规范性文件明令禁止的其他行为。

四、对从事建筑活动的单位(包括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和监理、招标、造价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和个人(尤其是项目经理、注册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结构工程师、建筑工程师),有不遵守建设、劳动、环保、工商合同等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廉政规定及不讲信用等不良行为,但情节轻微,尚未构成行政处罚、党纪政纪处分,经教育能及时整改的,给予通报批评,黄牌警告,记入企业或业主信用档案。

五、同一单位或个人在一年内有三次以上不良行为记录及二次同一性质的不良行为记录的;违反建设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廉政规定,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发生重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社会信誉极差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对责任单位、责任人,不仅要依法作出行政处罚或党纪、政纪处分,而且要进行公开曝光,在曝光期间,其违法违纪行为,作为市场准入资格、资信评估、从业资质、资格年审与升降、经营范围增减、投标资格审查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六、提供记录曝光资料的责任单位和程序

1、纪检监察部门发现建设领域违法违纪行为,在确认后的10日内,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供违纪违法行为的相关资料。

2、行政机关、纪检监察部门作出的与建设领域有关的行政处罚、党纪处分、行政处分,在结案后的20日内,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处罚或处分决定等资料。

3、属于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在调查结论确认后的15日内,由主要负责调查工作的部门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供事故调查结论资料。

4、提交的上述资料必须加盖提供单位公章。

5、县建设局建筑业管理科,对所提供的资料进行分类,载入企业或业主信用档案,在建设系统局域网上公开曝光,并在3日内将曝光资料抄送同级纪检监察部门。

七、曝光超过一年的,一般将其从曝光台及信息网中删除。被记录的违法违纪行为责任单位、责任人,二年内未被再次列入记录的,可视情况从记录册删除。

八、对本制度执行的监督管理

1、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本制度第六条规定负责登记予以曝光,每月25日前,将当月违法违纪行为记录变化情况,报县纪委执法监察室。

2、发现机关工作人员有意隐瞒、庇护,该登记不登记,该曝光不曝光,该移送不移送的,由县监察局、县建设局按有关规定处理。

篇4

《意见》明确了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的时间表。2015年,所有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和综合医改试点省份都要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到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基本形成,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到2020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2017年须实现的“分级诊疗”目标

①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达标率≥9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65%。

② 试点地区30万以上人口的县至少拥有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和一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③ 每万名城市居民拥有2名以上全科医生,每个乡镇卫生院拥有1名以上全科医生,城市全科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30%。

④ 居民2周患病首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70%。

⑤ 远程医疗服务覆盖试点地区50%以上的县(市、区)。

⑥ 整合现有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完善分级诊疗信息管理功能,基本覆盖全部二、三级医院和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⑦ 二、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医疗机构转诊的人数年增长率在10%以上。

⑧ 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与二、三级医院建立稳定的技术帮扶和分工协作关系。

⑨ 试点地区城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诊疗和管理率达到40%以上。

⑩ 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占同类机构之比分别达到100%、100%、85%、7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量占同类机构诊疗总量比例≥30%。

512件

8月份全国医药价格被举报的数量

9月9日,国家发改委《2015年8月份全国价格举报情况分析》。其中,医药价格排在第四位,共有512件,包括举报247件、投诉265件;九江市某医院违规收取床位费及档案费,还被当成典型案例通报。

300亿

国家支持医卫科技攻关五年投入总额

9月1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司长秦怀金介绍,“十二五”以来,中国在医药卫生领域科技投入持续加大,国家财政在医药卫生科技领域投入总计近300亿元。“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在人口健康领域加大科技投入,围绕群众需求展开科技攻关。

100倍

中国器官捐献率6年增长倍数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器官捐献在数量上已处于亚洲国家首位,百万人口捐献率达到2左右,相比2010年增长了100倍。但目前我国器官移植供体缺口依旧大,每年约30万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中,移植手术仅为1万余例。

5%

江苏严控的患者就医费用年均增幅

近日,江苏省卫生计生委下发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到2017年年底,在江苏省公立医院,无论是门急诊平均医药费,还是出院患者平均医药费,年均增幅都不得超过5%。

25个

篇5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加快上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凡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在上海市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均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开发区应按照上海市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以吸收外资发展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举办先进技术企业和产品出口企业为主。根据需要也可兴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外事活动场所和举办旅游、提供寓所等服务性项目。

第四条本市有关部门和单位应为开发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生产、经营条件,不断完善供水、供电、供煤气、排水、通信、道路、仓储运输、生活服务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第五条开发区内投资者的投资、财产、收益和其他合法权利,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保护。

开发区内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六条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外国投资工作的部门是开发区的管理机构,对开发区行使以下职权:

(一)组织制订和修改开发区发展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制订和开发区的具体管理规定;

(三)按照规定的权限,审批开发区内的投资项目;

(四)检查、督促、协调开发区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水、电、气、通信等公用设施的供应;

(五)检查、监督、协调市有关部门和其他单位设在开发区的分支机构的工作;

(六)协调解决开发区内各项目在建设和经营过程中的问题;

(七)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其他职权。

第七条除本条例第六条授予开发区管理机构行使的各项职权以外,开发区内原由市或区人民政府各主管部门分管的基础设施、土地房产、环境保护和公安、交通、消防、文化、教育、卫生、绿化、计划生育等工作,仍由各主管部门负责管理。

第八条开发区公司按照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发展规划,负责本开发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房产经营,协助投资者兴办企业,并帮助联系水、电、气、通信等公用设施的供应工作。

第三章投资与经营

第九条鼓励外国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在开发区内投资,举办外商投资企业或者采取我国法律允许的其他形式进行投资、经营。

国内企业、其他经济组织等也可在开发区内举办独立经营的企业或者联合经营的企业。

第十条在开发区内进行投资,投资者应按照国家和本市的规定办理申请和审批手续。

第十一条外商投资企业在开发区内使用土地,应按照国家和本市土地使用管理的规定办理。

第十二条外商投资企业应在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金融机构开立帐户。如需在国外或港澳地区的金融机构开立帐户的,应事先经国家外汇管理部门批准。

第十三条外商投资企业必须在上海市境内设置完整的会计帐簿,进行独立核算,按照规定报送会计报表,并接受财政税务部门的监督。

第十四条开发区内的企业应在注册登记部门核准的经营范围内经营。

第十五条开发区内的外商投资企业有权在批准的合同范围内,自行制定生产经营计划;筹措、运用资金;采购生产资料和销售产品。

第十六条开发区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可根据生产经营需要,自行确定其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工资标准、工资形式和奖励、津贴制度。

外商投资企业招聘人员,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外商投资企业劳动人事管理的规定办理。

第十七条开发区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应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的规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环境污染,保证职工在安全、卫生的条件下工作。

第十八条开发区内的外商投资企业的职工依法建立基层工会组织,开展工会活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十九条开发区内的企业停业解散,应向原审批部门申报理由,按规定办理手续。

第四章优惠待遇

第二十条开发区内的外商投资企业,除享受国家和本市规定的有关优惠待遇外,还可以享受本条例规定的优惠待遇。

经批准在开发区内设立的国内企业,除减免税优惠必须由国家批准外,可以享受本条例规定的优惠待遇。

第二十一条开发区内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在1995年底前免征地方所得税。

第二十二条外商投资企业在开发区内自建的房屋或者购置的新建房屋,自建成或购置的月份起,免征房产税五年。

第二十三条开发区内的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纳税有困难的,经企业申请、税务部门批准,可减征或免征工商统一税。

第二十四条开发区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需要借贷的短期周转资金,经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审核同意后,应确保贷放;其它信贷资金,优先贷放。

第二十五条外商在开发区内可以按照统一规划,投资开发场地,从事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发和房产经营。

从事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外商投资企业,可享受开发区内生产性企业的优惠待遇。

第二十六条开发区内可以建立保税仓库,为开发区内外的企业提供服务。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还可以建立转口型保税仓库和保税加工区。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条例同样适用于华侨和*、*、*同胞的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在开发区投资举办的企业。

篇6

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法务会计的需求日益增加。就司法机关这一需求主体而言,在法制建设的过程中,诉讼证据的确凿性、公允性要求日益明显,而在诉讼的过程中,往往涉及到许多与会计相关的法律问题,法官鉴于会计知识的缺乏,需要委托司法会计师提供司法会计服务;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而言,社会主义法制越健全,法制观念越深入人心,在职工舞弊、企业纠纷、个人财产纠纷诉讼案件中,为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他们也需要司法会计服务来提供诉讼支持。不管是法官还是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其所能获得服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法务会计制度及其完善程度。而我国目前尚没有一套完备的法务会计的诉讼支持制度、鉴证制度以及从事法务会计人员资格认定规范和法务会计业务规范体系,这必然会严重阻碍我国法务会计的发展。

笔者认为,应由财政部牵头,在广泛征求各界意见的基础上,着手进行法务会计制度建设,各级会计主管部门、会计学会应主动与法律界、社会公众沟通,使我们的会计法规、会计思维、会计观念能够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和有效遵循,具体来说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一、大力培养法务会计人才

(一)加强法务会计理论教育。大学教育为美国的法务会计人员所必须的基本素质提供了保证,如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约有9%的大学已经开设了法务会计学专业课程,同时绝大多数大学都认为开设法务会计课程十分重要。我国在法学本科专业中进行法务会计选修课教育主要集中与少数政法院校和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尚未建立正规的法务会计或法务会计方向的本科教育体系,博士研究生教育仍为空白,仅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有几位法务会计方向的硕士研究生。高校目前培养出来的会计学方向的学生,在会计专业知识方面一般较强,而在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较弱,这导致了法务会计专门人才的严重匮乏。

就我国当前实际情况来看,法务会计人才的培养除了可以在高等教育中增设专业或在会计专业下增设专业方向,还可以采取攻读双学历、双学位的培养方式,鼓励并创造条件,让会计专业的学生辅修法学类专业。从而尽快培养出一大批既精通会计又熟悉相关法律的法务会计人才,以适应新环境的需要。

(二)规范法务会计师资格认证程序。在我国,从事法务会计业务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相关会计人员或法律工作者往往不具有相应的专门知识和经验。在法务会计应用较多的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着取证难或不会应用法务会计技术查处案件所涉及的财务会计的业务事实。法务会计是服务于法庭的,具有相当的严肃性,要求法务会计师具备相当高的专业素养。鉴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比较成功,注册会计师的总体水平也较高,法务会计师应当以此为蓝本,通过对注册会计师进行法庭程序上的培训或在资格考试中加试相关法律科目,考核相关法务知识等途径使其能够胜任法务会计一职。同时,由于我国经济、法律环境的不断变化,建立有效的法务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制度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建立法务会计年检制度。我国在建立法务会计时,除应规定从事法务会计业务的事务所必须取得资格认证、从事法务会计业务的法务会计人员必须通过法务会计资格考试并接受后续教育外,还应定期进行年检。对于违反职业道德出具不符合实际情况鉴定结论的法务会计人员和所在的事务所,应吊销其从业资格或暂停其从事的业务,同时辅之以适当的民事赔偿和刑事处罚。为了提高法务会计人员和所在的事务所的独立性和从业时的权威性,应由法院指定具有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法务会计人员进行司法会计鉴定。

二、加强法务会计理论研究力度

理论是实务的先导,在我国法务会计实践有所发展的情况下,其理论研究相当滞后,至今没有形成较完整的法务会计理论体系。法务会计的业务范围如何界定,工作程序如何运转,经济损益如何度量,我国现阶段法务会计的发展有何特点等,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以指导法务会计实践健康有序地发展。为此应积极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以召开研讨会、设立课题等各种形式加以引导和推动。在开展法务会计理论研究的过程中,会计学界应当与法学界加强联系与沟通,尤其是会计学界应广泛吸收法学、逻辑学、证据学等学科知识,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建立起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法务会计理论体系,有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建设。

三、强化法务会计业务规范体系

美国法务会计职业准则以及道德规范,在法务会计人员执业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比较缺乏开展法务会计业务的相关规范。由于法务会计业务可能产生重大的法律后果,因此对法务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客观性以及为客户保密等几方面的内容予以严格规范是非常必要的。但必须指出的是,由于法务会计业务存在多样性,且法务会计涉及法律和会计两方面的相关规定。因此,在制定规范时,必须考虑我国的司法实践。

四、建立稳定的法务会计机构

除了设立全国性的、地区性的法务会计发展机构,对法务会计业务,从人员、制度上进行指导之外,还应有具体的业务部门作为法务会计人员的载体,以促进法务会计持续稳定的发展。国外在会计师事务所设立专门的法务会计机构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首先,一般认为法务会计属于会计咨询和服务业务。与其他会计形式相比,法务会计工作是为法庭服务的,强调其独立、客观、公正,而独立审计准则对社会审计的约束条款正好符合该要求。其次,如前所述,从专业知识结构和水平出发,法务会计师可以由注册会计师发展而来,那么会计师事务所当然应是法务会计师发展理想之所在。第三,由于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独立审计业务不断拓展,在审计体系中所占的分量和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完全能够满足法务会计发展的需要。

考虑到我国目前与法律相关的会计与审计业务,有时也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可以考虑从中选取一些有资质的事务所,进行培训与认定,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务会计部门。在上海,最近已经由司法部门给某些事务所颁发了司法会计鉴定的资质证书,并进行定期培训。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这将为中国法务会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确立统一的法务会计鉴定技术标准

当前,我国有关机构从事司法会计鉴定时,依据的是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而没有统一的技术鉴定标准,这必然影响司法会计鉴定的准确性,也影响法务会计的发展。故我国应建立统一的法务会计鉴定技术标准。完善的法务会计鉴定技术标准应包括:鉴定证据的提取标推、对比检验标准、综合判断标准、鉴定结论出具标准等几个方面。其中,鉴定证据的提取标准包括鉴定证据的取得、筛选、归纳和整合;对比检验标准包括被鉴定方财务行为和财务后果的对比和资金的所有权状态的改变标准两个方面;综合判断标准指在收集分析证据的基础上综合判断被鉴定方的最终财务后果;鉴定结论出具标准规范鉴定结论的种类、适用范围、格式和术语等内容。

六、建立专家证人制度

篇7

【关键词】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实施方法及措施;关键环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设工程也在逐渐的增加。建设工程的质量一直是建设工程的一个关键点,它不仅与工程的适用性相关,还与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具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起着相应的影响。目前,很多的建设工程在工程质量监督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将对其进行分析,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监督发挥其应用的作用,我们对工程质量监督中应该把握的关键环节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实施方法以及相应的措施。

一、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建设工程在进行质量监督的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工程质量监督的注册方面

很多的建设单位在工程质量监督的注册方面都存在着滞后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建设单位先开工,后进行工程质量监督的注册。

2. 工程竣工的结算方面

在工程竣工的时候,监督机构在没有出示监督报告就进行了竣工验收与工程竣工结算,而这是违反建设工程的建设程序的。

3. 工程发包方面

在建设工程的工程发包方面主要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区域保护问题。由于在设计、监理、施工、检测单位的选择上没有形成一个竞争的机制,所以致使各承包单位在区域外的作业质量以及服务水平相对于本区域而言就相对较高。

第二,建设工程被发包给素质及专业水平较低的单位。将建设项目分包给质量管理水平较差的单位,然后其又将项目进行层层分包,这样一来,其不仅是严重的违规行为,还会给工程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三,未按照规定聘请工程监理。有的建设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对一些必须进行工程监理的工程项目并没有聘请工程监理。

4. 质量管理方面

第一,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的管理较为严格,而对设计与监理单位的管理则相对松懈。

第二,逾越了建设单位在建设工程中的职责范围,例如,对指定设计进行变更。

第三,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较为松懈。

第四,建设工程中仍然存在的“低、老、坏”的现象。例如现场补口除锈等级不够、绝缘层的损坏严重等等。

第五,建设单位指重视工期,而忽视了工程的质量。

5. 工程竣工的验收方面

第一,工程竣工验收时的资料归档不全面,很多建设单位在进行工程竣工验收的归档时都只是将施工及监理资料进行了归档,而忽视了建设单位的资料。

第二,施工资料与工程进度不同步,甚至存在着假资料。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是对工程施工中的资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最后就会造成资料丢失,以及补假资料的现象出现。

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应把握的关键环节

在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中,其需要把握的关键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监督注册环节

监督注册环节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首要环节,其主要是了解工程的情况以及各参与方的资质,以及开展质量监督注册的情况的专项检查。

2. 施工阶段监督检查的关键环节

该关键环节主要是建设单位进行质量验收以及隐蔽工程检查,对设计变更进行管理,以及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处理。其中,建设单位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处理是该监督环节的重点。

3. 竣工验收阶段的监督检查环节

竣工验收阶段的监督检查环节主要是在验收前对工程的保证资料以及质量等级进行核查,在验收时要监督竣工验收的程序,然后在验收的会议上要对各种总结报告进行认真的审查,并要进行监督报告的宣读,因此,宣读报告一定要提前编写好,最后则需要对竣工验收后是否形成了验收结论进行监督。

三、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实施方法及措施

1. 工程开工前的监督

开工前的监督主要是对各执行工程建设程序的单位进行重点的监督检查,即对工程各参见单位的资质以及人员的资格进行审查,还需要对其专业配置、人员数量及设备配置各方面是否与投标文件相符进行核查。另外,还需要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方案以及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经过审查后才可以作为施工依据。

2. 施工过程中的监督

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在质量行为的监督方面应严格,对监理规范及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工作是否到位、材料以及工序的把关是否严格等需要进行重点的监督管理。还需要检查施工单位的资质以及监督其是否有转包、违法分包等行为,在施工中施工单位是否有按照施工图审文件进行施工也是质量监督的关键点。另外,还需要对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与安全保证体系以及现场人员的上岗资质等进行监督,对与建设工程设计结构安全具有很到关系的试件等都需要进行取样检测。在工艺管道方面,还要采取第三方检测的管理制度。

3. 加强工程实体的质量管理

工程的实体质量与工程项目的使用寿命以及安全等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加强工程实体质量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要做好工程项目的实体质量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对于重点项目以及重点施工阶段,监理部门应该派专人到施工现场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及检查,以做到全过程参与,从而达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的目的,使工程的质量及建设情况始终在受控状态。②充分发挥基层单位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作用。让基层单位参与到施工的管理中去,所有工程必须有使用单位的签字才能进行结算。③监理部门应在工程开工前将项目责任部门、施工、设计、监理乙级材料供应单位负责人等组织起来开展一个工程质量监督交流会。④建立一个集预见性、服务性为一体的质量监督模式,从而做到服务与执法的有机结合。

4. 加强质量监督队伍的建设

加强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的关键就是加强质量监督队伍的建设,提高队伍自身的素质。化工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是一个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并且属于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行业,因此化工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需要多学科、多门类的复合型人才。由此可见,加强质量监督队伍的建设就是要根据其工作的特点,并结合实际,全面建设素质过硬、战斗力强的团队。

5. 将监督与服务相结合,协调好与建设单位的关系

质量监督单位与建设单位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要加强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就必须最好监督与服务相结合。监督单位要为建设单位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另外,监督单位在处理问题时要讲求处理艺术,要让建设单位切实感受到监督方不是在找问题。

四、结束语

对化工建设工程而言,工程的质量对其投入使用后的适用性与安全性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在进行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时,除了要按照相应的法规以及施工过规范、设计文件等进行监督管理之外,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督策略。另外,化工建设工程是一个多学科、多门类的复合型工作,要保证其质量若是只制定相应的监督策略是不够的,还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协调。笔者主要对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关键环节以及加强质量监督的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今后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孔令超.浅析如何加强工程质量监督[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31(10):223-224.

篇8

关键词:公路建设;预算管理;国库单一账户;财政国库;财政部门;建设单位;预算数;财政支出;用款计划;财政授权支付;

1.关于国库集中支付对公路建设预算管理的作用

1.1要提高公路建设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将以往财政部门按照单位预算审核数直接将预算资金拨付到预算单位,由预算单位自行支付的做法转为“有预算才有支出”。预算一经确定,公路建设单位将不能随便改变项目资金用途,这就对公路建设预算单位提出更高的要求。公路建设单位在编报预算数时,要彻底改变以前那种项目预算基本上由项目负责人凭经验估算、项目预算不够经济合理、项目批准后项目预算难以执行等情况的出现,细化预算编制项目,以提高预算数据的准确性。

1.2要提高公路建设支出的透明度。根据国库集中支付的有关规定,单位零余额账户用于财政授权支付,同时严格限定了财政授权支付范围。因此,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无论是领导还是财务管理人员,都应该从传统的理财方法中转变过来,把工作重点向编制分月用款计划以申报用款申请转变。加强单位收支的控制和管理,建立财务公开制度和透明度。预算应向单位全员征求修改意见,对每一项支出都要从实际出发认真编制,详细论证,确保编制出的预算数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出预算单位的实际情况。

1.3提高预算管理信息化程度。建立现代国库管理的目的是减少资金运行的中间环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到实时支付,当日清算。由于传统的手工作业不能满足此种管理要求,因此,建设单位必须运用先进的现代技术信息网络系统,实现预算网上申请,财政国库支付局网上审核,银行网上支付,实现财政资金高效、安全运行,有效解决财政资金多环节拨付、多户头存款和多环节审批程序的问题。

2.说明国库集中支付下公路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并没有改变公路建设单位预算编制、执行的主体地位,公路建设预算的资金使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并没有受到影响。此外,建设单位在财政资金集中支付中还额外承担了编制用款计划,提出资金使用申请等方面的职责。因此,公路建设预算管理在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

2.1预算管理机构设置不科学。目前的预算管理工作仅仅依靠财务部门来推动,其他部门及员工将预算管理视为财务部门一己之责,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大多只是简单的上报一个预算数,在预算编制、目标制定的过程中,上下级之间讨价还价来求得预算的平衡,使预算滚轮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2预算编制内容不完整。公路建设单位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缺乏整合思想,没有融入总预算的理念,缺乏完整的预算指标体系,存在预算编制内容不全面、预算编制内容没有细化等问题。

2.3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公路建设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通常是在基年的基础上考虑预算年度权变因素,对原有预算数予以增减的基础上确定的。这样的编制方法是在假定原有的数据在预算年度都是必须发生,原有的各项成本费用的开支都是合理的情况下做出的。但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建设单位面临的经济环境在不断的变化,按照定基预算的方法得出的预算标准常常缺乏应有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没能真正做到以收定支,不能真正调动部门单位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加剧了资金供求矛盾。

2.4预算批准存在时滞性。公路建设预算请款环节复杂,不仅要根据批复填报具体的用款计划,还要在用款计划使用前逐级提出使用申请,若预算批复不及时,财政部门的授权支付额度就很难及时下达。

3、对国库集中支付下加强公路建设预算管理的建议

3.1要建立科学化的预算组织体系。公路建设预算管理工作是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控与预算分析考核于一体的综合性体系。除建设单位领导注重企业预算文化建设,确保严格遵守“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的预算平衡原则、坚持不预算不支出的原则编制预算外,更需要建立起有效的预算组织体系―全面预算管理小组来综合协调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全面预算管理小组在实施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将预算管理目标细化、分解并落实到各个职能部门、科室甚至个人,确保单位形成全员、全面参与预算的良性机制,有效改善以往以财务部门进行预算管理的难题,提高决策效率,减少各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强化预算在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中的核心地位。

3.2要细化预算编制内容。公路建设预算是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的基础,国库集中支付是公路建设预算得以有效实施的保证。预算编制内容是否完善,将直接影响预算的执行。

3.3积极推行零基预算的方法。公路建设单位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应积极推行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零基预算是在编制建设成本费用的过程中,不考虑以往各项费用支出的大小,将预算年度的基数定为零,因地制宜,重新分析计算各项经费支出的性质及支出金额的大小,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的一种方式。

3.4加强预算监控力度。公路建设面临的环境复杂多变,为确保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公路建设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建立起预算动态监控机制。一是建设单位的各预算单位责任主体以预算编制目标为基础,及时检查预算执行的进度及结果,及时发现预算差异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提出纠偏措施,确保国库集中支付与单位预算之间的协调。二是要进一步强化预算约束,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费用的调整变动,必须按照既定的调整标准严格执行相应的审批,以确保预算责任到人。三是应建立起公路建设预算管理预警机制以最大限度的降低预算管理的风险。在执行预算分析时,按照预算收支的实际情况与预算额度之间差异度的大小设置具体的预警标准,并适时发出预警通知,以便提醒有关部门按照授权制度进行分析和审核,随时监控预算执行进程。

3.5完善信息化系统建设。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预算工作,信息交换量大,时效性强,这就需要公路建设单位完善信息管理制度,更好满足单位和财政部门相关处室查询、对账、分析工作。要充分利用原有网络基础,通过系统升级、硬件改造、人员培训等方式加强网络建设,保证预算信息传输的及时、完整,优化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的衔接工作。扩充预算单位与财政部门及银行的连接线路,以便提升预算单位与其联网速度,确保财政和预算单位之间的网络连通,保证预算审批的时效性与预算执行全过程的透明性。

结束语

综合上述,认为建立对公路建设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机制,是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财政部门的财政调控能力,同时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必然会对公路建设预算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使公路建设事业更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芳,刘国庆. 政府收费还贷公路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探讨[J]. 交通财会. 2011(01)

[2] 刘建英,贺磊. 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公路建设预算管理的思考[J]. 交通财会. 2011(02)

篇9

一、考察背景

在刑事司法的体系内,如何既有力保护被害者的利益,又使犯罪者顺利回归社会,始终是当今世界各国刑事政策面临的一个紧迫难题。20世纪70年代,依托于西方“非犯罪化”和“非刑罚化”改革的宏大背景,同时依托于“被害人学”和“被害人保护运动”的强劲发展,学者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一个崭新的理论领域——“犯罪人—被害人和解”,并将其作为化解上述难题的一个重要出路。美国、英国、德国等主要西方国家纷纷在司法实践中引入了这一操作方案,进而演化为波澜壮阔的“恢复性司法”运动①。1990年的德国少年法院法、1994年的德国新刑法以及1999年德国刑事诉讼法等最新修法,更是在立法上直接肯认了此种制度实践。

作为“犯罪人—被害人和解”运动的有力推动者,德国近年来在立法建制上的一系列重大举措,理应受到强烈而广泛的关注。毕竟,这意味着“犯罪人—被害人和解”制度从“行动中的法”上升为了“纸面上的法”,从单纯的实验操作变为了正式的立法设计。当然,其意义并不止于此点。考虑到“犯罪人—被害人和解制度”在当下的广泛试验,同时考虑到德国法在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影响,此种正式的立法设计,更可能产生放大性的辐射效应,成为各国立法仿效和跟进的重要参照。在这样的知识背景下,对于德国法制的最新发展作出细致而在场的考察,就显得尤为必要。

另一方面,从中国学界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尽管有学者对“犯罪人—被害人和解”的基本理念、历史渊源、理论基础、引入模式等问题予以了初步探讨②,但仍停留在对国外理论的宏观、浅层述评,尚缺乏从制度安排、实践动向及判例发展等微观、实质层面,对一国一地之具体经验予以尽可能细微地把握,并由此放大性地展现“犯罪人—被害人和解”践行的成果、问题及可能出路,以提供比较性的、前瞻性的借鉴与反思。本文便试图在这一方面推进现有的研究。

二、“犯罪人—被害人和解制度”在德国立法上的展开

德国从上世纪70年代起,开始了对被害人的关注。其间,以被害人为导向的研究成为学界的一种时尚,并直接催生了一门影响至深的学问——“被害人学”。随着“被害人学”的迅猛发展,被害人权利的保护意识重新抬头,被害人的地位亦不断提升。这场运动被学界誉为“被害人的重新发现”③。

基于对被害人保护问题的重视,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立法者开始严肃地致力于“犯罪人—被害人和解制度”在立法上的正式构建,并且毫不停歇地在整个刑事法体系中全面推进这一制度的布局。大体而言,立法者不但试图在实体法中建立所谓的“被害人规范”(Viktimo-Dogmatik),以此确立“犯罪人—被害人和解”在刑罚裁量中发挥的基础性影响,而且在程序法上不断加强被害人的地位,通过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均衡协商的达成,来调整和控制整个刑事诉讼的进程与节奏。在少年法上,德国1990年通过的《少年法院法第一修正案》,更是将刑事和解制度积极引入少年刑事司法,并且在实体事项和程序事项上,都比刑法及刑事诉讼法有了更为广泛的扩充适用。可以说,透过1990年的《德国少年法院法》、1994年的德国新《刑法》以及1999年《德国刑事诉讼法》等数次修法,“犯罪人—被害人和解制度”在整个德国刑事法体系中不断扩展版图,已经渗入了包括少年法、实体法、程序法等三个重要部分在内的整个刑事法脉络。

(一)少年法院法上的制度设计

少年刑法可谓一般刑法的特别法,其政策重心不在于威慑与遏制,而在于对少年犯人的教育与矫正。正是在这种理念的催生下,1990年8月30 日通过实行的《少年法院法第一修正案》,突破性地引入了“犯罪人—被害人和解制度”,并且在实体与程序上化约为以下规定:

1.“犯罪人—被害人和解”作为刑事诉讼程序的停止事由

《少年法院法》第45条第2 项明确规定:“当一项教育措施已经实行或者已经引导,检察官无需根据本条第3项法官之参与,也无需有被告的提出, 可将追诉予以略过。对于青少年而言,与被害人达成协商的努力就如同是一个教育措施。”根据这一规定,如果少年检察官已经决定实施一项教育措施,则不需法官同意,也无需被告人自己提出申请,检察官即可依职权停止刑事追诉。对青少年而言,此种教育措施当然包括了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调解或协商。申言之,如果依照检察官的决定,犯罪嫌疑人致力于与被害人公平对话,并对被害损害进行复原性努力,如赔偿损失、赔礼道歉、履行公益服务等等,那么检察官可根据第45条第2项之规定,直接停止相关的刑事追诉。

此外,在已经起诉之后,根据《少年法院法》第47条的规定,少年法官可在第45条第2项的前提要件下,通过转向处分(Diversion)而将程序停止,以避免对青少年予以现实的犯罪宣告和刑罚制裁。第47条规定:“一、若已经提起诉讼,法官在下列情形下可将程序停止:(1)《刑事诉讼法》第153条的前提要件存在;(2)一个在第45条第2项意义下无需经由判决决定的教育措施已经实行或引导;(3)法官认为一个经由判决的决定是没有必要的……;(4 )被告因不成熟而无法负担刑法上的责任。在本条第1项第2号及第3号的情形下,法官必须经检察官的同意, 方能暂时将程序停止,并且给予该青少年最高6个月的时间, 使他在此期间内履行负担、指示或教育措施。……倘若该少年履行了负担、指示或教育措施,法官即停止程序。”根据这一规定,如果犯罪嫌疑人在给定的考察期内(最高6个月), 致力于与被害人进行协商与对话,便可视为是一项符合本法第45条第2 项意义下的教育措施已经施行,法官可根据犯罪嫌疑人的这一表现,而决定将程序停止。当然,这一附条件停止审判程序的决定,必须事先获得检察官的同意。

2.“犯罪人—被害人和解”作为独立的制裁措施

众所周知,在一般刑法中,犯罪成立后紧跟而来的制裁措施是相当确定的,要么是刑罚,要么是保安处分。[1](P726) 然而,与之相比,针对少年犯罪行为的反映或制裁,在少年法院法中却有一串长长的清单,其涵盖面极为广泛且类型丰富。在这一措施目录中,尤为引人瞩目的便是从70年代的一些试验模式中发展出来,而在1990年《少年法院法第一修正案》中首次确立的“犯罪人—被害人均衡协商与再恢复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不但使犯罪人—被害人之间的均衡协商及恢复性努力,正式成为少年犯罪成立后的一种独特制裁方式,而且打破了传统刑法中“刑罚—保安处分”作为犯罪仅有反应方式的双元格局。更为重要的,此种特别措施的引入,在整个刑事法律体系中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凸现了将“协商与恢复性努力”确立为刑事效果体系第三支柱的美好图景。也即,在刑罚、保安处分之外,“犯罪人—被害人的均衡协商与恢复性努力”作为第三种独立的犯罪反应方式而存在④。当然,从目前的情况看,此种犯罪的反应方式仍停留在少年刑法的范围之内予以试验,是否能全面进入普通刑事法体系尚有待观察。

《少年法院法》第二章规定了所谓的“教育措施”。根据一般见解,教育措施是指以适当方式介入当事者的生活,促进并确保其获得教育,以阻止其未来可能的犯罪行为及由此面临的制裁。教育措施属于少年法院法所确立的正式法效果之一。在教育措施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少年法院法》第10条所确立的“指示”措施。根据该法第10条的规定:“一、所谓指示,即规范少年生活、促进并确保其教育之要求与禁止。但不得做出对于少年生活引导不适当的要求。法官可以特别给予少年以下负担:(1)遵从有关停留居住地点的指示;(2)居住在某个家庭或教养院所;……(3)努力达成与被害人的调解……。”此外, 《少年法院法》第三章规定了所谓的“管束手段”。管束手段亦属于少年法院法所确立的犯罪反应方式之一。管束手段包含了第14条的“训诫”和第15条的“负担”两种形式。其中,《少年法院法》在第15条中明确规定了四种负担的类型:“一、法官可给予少年下列负担; (1)根据能力恢复其因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害;(2)亲自向被害人道歉;(3)履行服务;(4)支付金钱给公益机构。但不得做出对少年不适当的要求。 ”正是基于《少年法院法》第10条和第15条的规定,犯罪人—被害人之间的协商及恢复性努力,被确认为一种犯罪成立后的正式法效果。他们既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与其它法措施一并科处。

3.“犯罪人—被害人和解”作为缓刑、假释后的观察负担

除了将“犯罪人—被害人和解”作为一种程序停止事由之外,少年法院法还将此种和解设定为一种缓刑或假释后的观察性负担。依《少年法院法》第23条之规定:“法官应该在缓刑期间内通过给予指示,对少年的生活引导出教育性影响。他也可以给予少年负担。法官可以事后作出这些命令或改变或取消之。第10条、第11条第3项及第15条第1项、第2项、第3项第二句均可使用。”由此可见,按照《少年法院法》的立法意旨,当犯罪人获得了缓刑的法律利益后,作为一种均衡性的考量,可以科予犯罪人一定的义务,对被害人的相关损害予以恢复和补偿。

类似的,依照《少年法院法》第88条的规定,“若刑罚执行首长给予少年刑罚假释时,第22条第1项、第2项第1款、第2款以及第23条至第26条a均适用之。”亦即,当少年犯罪人获得假释后,作为一种平衡性的负担,可以要求犯罪人对被害人履行一定的义务,以考察被告人假释后的悔罪表现和回归社会的努力。

(二)刑法上的制度设计

篇10

论文关键词:民间组织;农村社会救助;经济法;解读

1对相关基础概念的理性梳理

1.1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NGO,No—governmentalOrgani—zations)在我国又被称为民间组织,同时还被称为“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性组织”“社会中间组织…中介组织”“第三部门”等。俞可平先生在《中国社会科学》上撰文对上述概念进行了比较梳理和辨别分析,最终认为,“民间组织”概念突出了公民社会组织的民间性,其外延可以涵盖上述各概念所要表达的主要含义,比较而言,这是一个表达公民社会组织的恰当概念。笔者建议,在谈及作为公民社会主体的组织或团体时,尽可能地一致使用“民间组织”的概念,以避免在概念术语上的不必要争议和混乱。

研究中笔者亦使用“民间组织”(英译仍为NGO)作为规范性用语,但并不试图对其进行界定,因为“理解非政府组织的社会作用比确定其概念的一致重要得多”。根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非营利比较研究中心的研究,民间组织应具备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5个特征。

1.2农村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指对社会上的老弱病残和生活困难的低收入者及遭受紧急患难或非常灾害的人员或者家庭,国家和社会所提供的各种救济和社会福利的总称。具体到该文的农村社会救助主要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为农村弱势群体提供的各种救助和福利服务的总称。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户制度、农村扶贫开发、农村急难救助、农村法律援助、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特殊人员救助等诸多方面。

农村社会救助的主要特征有:①救助对象具有选择性。古今中外,尤其是农村地区总会有缺乏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的孤、老、幼、残、病或因突发性灾难而陷入困境的人,国家和社会应给予相应的救助。②社会救助的标准较低。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履行的最起码的社会保障职责,提供满足受助对象最低生活需求。③社会救助具有临时性。社会救助形式多种多样,除部分长期救助对象外,大部分的社会救助对象,是临时性的救助,一旦其困境解除,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对其社会救助就不再继续。

2民间组织经济法主体地位的确定

目前经济法学界对于经济法主体的构成还没有高度一致的认同和普遍的使用,与传统部门法的法律关系直观、明了相比,经济法法律关系比较复杂。而要对这种复杂、多维法律关系的主体进行抽象并类型化,极易出现概括不全和类型交叉的缺陷。这是经济法主体研究的现实情况。

客观的说,对于民间组织的研究,政治学、社会学领域的研究已颇具规模,相对封闭的法学对此的关注与探讨已大大滞后。近年来,经济法学界开始对民间组织进行研究:有的学者将社会组织列为与国家、国家机关、内部组织等并列的经济法主体;有的学者将社会经济团体明确为经济法主体;有的学者将社会中间层主体与市场主体、经济行政主体置于“政府一社会中间层一市场”3层框架中加以研究,明确了社会中间层的经济法主体地位;有的学者从“公共管理观点”对社会自治组织进行经济法审视;有的学者提出了市场、社会、国家三大经济法主体群的分类观点;还有的学者从经济法中法律机构的特点和第三部门的经济法功能分析,探讨第三部门的经济法意义。

以上学者的研究尽管在称谓或侧重点上不尽一致,但他.们研究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重新设计经济法主体制度,确立第三类主体(民间组织)在经济法中的法律地位.该研究持同样的观点,并认为理解民间组织的经济法主体地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和把握。①民间组织是独立于政府和市场主体特殊经济法主体。民间组织的出现既能克服“市场失灵”,又能克服“政府失灵”;既能规制私权滥用,又能遏制国家干预。民间组织的宗旨与经济法的价值追求契合,也可以说民间组织是为了实现经济法的日的而存在和活动的,其应当属于经济法主体。民间组织应该定位为独立于政府和一般市场主体自成一类的经济法主体。对于民间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既不能简单替代,也不能过度扩大,而应在经济法所建立的体系结构中,保持适当地位,发挥应有作用。②民问组织是经济法的特别调节机制。弗里德曼曾经指出:“法律与所有的有机体相同,必须随着环境之更易而变化,并在变化中求其生长,否则难免限于僵化,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当前法律体系已经从公私法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嬗蛮,经济法成为独立于公法与私法的第法域,面对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失灵”,民间组织成为介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特殊调节机制。一方面民间组织承担了越来越多原由政府部门履行的诸如消除贫困、环境保护等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的公共服务职能,弥补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不足和官僚化缺陷,制约政府权力。另一方面民间组织作为利益化的代表,通过自律协调以及与政府的沟通尽可能地维护成员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克服市场之手在利益分配上的缺陷。正是在此意义上,民间组织显示了其存在的合理性,凸显了作为经济法特别调控机制的深刻价值。

3社会救助法的经济法体系范畴归属的确立

社会保障法可分为社会救助法、社会保险法、社会福利法3个相对独立的领域。结构上,现阶段的社会保障法是以劳动法为基础,社会救助法为底线,以社会保险法为核心,以社会福利法为辅助。社会救助法目的在于通过提供救济保障居民合乎人道的生活,使处于困境中的人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一方面,社会救助立法是最早形成的社会保障制度,众多国家的社会保障法是在社会救助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起来的;另一方面,社会救助是保障社会成员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社会成员中总会有部分人因为收入低或者遇到重大患难而陷人生活困境,需要通过社会救助得到帮助。

社会救助法与经济法的关系,同样表现为社会保障法与经济法的关系。经济法学界对于市场秩序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是经济法体系组成部分方面基本达成共识,而在市场主体(或称经济法主体)规制法和社会保障法是否属于经济法体系观点则不统一,对于社会救助法的归属研究的代表性观点有以下几种。第1种认为社会保障法与经济法都是国家干预社会生活的法律形式。社会保障法为解决社会分配矛盾,满足社会成员生存需要;经济法则为排除经济发展之障碍,满足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之要求。两者的基本价值不同,社会保障法侧重于谋求社会公平,经济法的基本价值则为经济效率。两者同为市场经济的双翼,相辅相成,同属社会法范畴。第2种认为社会保障法是以社会法属性为主,兼具经济法属性。此观点与上述第一种观点类似。第3种认为社会保障法中仅有社会保险法可以成为经济法的研究对象,并不能全部的构成经济法的有机组成部分。第4种认为社会保障法是经济法的有机组成部分,认为社会保障法是强制法,不是意思自治法。经济法是国家干预或协调经济之法,社会保障法体现了社会分配领域的国家干预或协调,因此从属于经济法”…。目前这种观点影响较大,许多高等院校法学院系都把社会保障法作为经济法系列课程开设。

具体到社会救助法与经济法的关系,笔者根据以上观点的梳理认为,社会救助法作为社会保障法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反映的也是一种国家对社会再分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制和调控。不仅仅追求社会稳定、社会公平和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权,而且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市场机制对社会被救助对象的可能损害,弥补市场调控缺陷和市场失灵,维持市场经济的良性运作,追求经济效益当然为其应有之义。其中运用经济法理念实施的国家干预不仅以经济性为手段,而且也是以经济性为目的——即使这些接受社会救助的当事人尽快渡过难关,重新投入到市场经济活动中,为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继续付出自己的努力,同时也获得自己应得的财富分配额。因此,从社会分配法的角度和经济性的纬度分析,包括社会救助法律制度在内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作为经济法中强制性分配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可以获得正当性理由和根据的。社会救助法律制度是国家干预社会分配法律制度的子系统,更是整个社会分配法律制度的最底防线,当然从属于经济法范畴体系。

4民间组织参与农村社会救助经济法解读的意义

4.1廓清认识误区,丰富经济法理论内容①进一步充实经济法学的理论研究内容。通过对民间组织和农村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理性考察,明确前者的经济法主体地位和后者的经济法体系归属,相信会对经济法基础理论的进一步充实丰富作出贡献。②进一步丰富农村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理论研究成果。一般学界认为,社会保障体系包含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3个层次。其中社会救助为社会保障的底线,是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它的对象往往是社会最弱势群体。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改革仍然在继续,统一的“社会救助法”迄今仍然没有出台。因此,梳理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尽可能地挖掘探求新的理论解释,以期为农村社会救助法律制度乃至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法律制度提供新的理论支撑。

4.2提高重视程度,促进经济法良性发展①有利于确保经济法合理运行的方向。通过民间组织这种组织化的形式与国家干预机构进行交涉协商,可以有效避免单个预者势单力薄、信息不对称等弊端,使干预决策立法符合社会利益,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对于遏制“恶法”出台无疑具有现实意义,从而确保经济法运行的方向。②有利于监督、纠正不正当的干预行为,维护经济法的权威。民间组织由于自身资源优势,所以在行使监督职能,与干预机构的沟通、协商、谈判中效果会更好,纠正不当干预行为,维护经济法的有效运行和权威。③有利于降低经济法运行成本。民间组织积极参与立法过程,提高经济法的立法合理性和可接受性,进而使预者乐于遵守这种于己有利的法律规定,增强其合作意识,减少经济法执行阻力,降低经济法执法守法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