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制度建设情况范文
时间:2024-03-14 17:09: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固定资产制度建设情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一、固定资产的定义及特点
医院的固定资产主要包括医院的建筑、大型医疗设备,一般医疗仪器、办公设备、图书资料等。在新的会计制度中固定,单位价值在1 000元以上(其中: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1 500元及以上),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原有物资形态的资产或者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下,但耐用时间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都作为。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作为医院的固定资产具有类别众多、功能不同、使用效率不一、分布较广、价值差距大灯特点。做好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能够更好地衡量医院的医疗水平、医院规模、经济实力等指标,也能够更好地推动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举,实现医院健康良性发展。
二、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基础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基础的优劣,主要体现在良好方面。一是制度基础。目前,很多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对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和匹配医院的实际情况和管理。二是组织保障。对于任务繁重的财务部门来说,也没有进行进一步的组织细化,成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科,并配备专人进行固定资产管理。
2.固定资产登记核实需要进一步强化
由于没有及时登记《固定资产购置记录》、《固定资产使用记录》等,造成了固定资产信息不连贯,脱节,从而致使医院的固定资产发生闲置或者利用率低的情况,甚至出现了不到报废条件就报废的情况。由于固定资产登记核实不准确,导致实际固定资产值与记录核实值不相符,因此也就无法更好地反映出医院固定资产的持有情况和变化情况,加上医院在购置新设备的时候,没有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盲目购置新仪器,导致购置的设备不实用,造成了极大地资源浪费。
3.固定资产管理方式相对落后
目前,很多医院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固定资产的购置上,忽视了固定资产的管理,造成了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加之缺乏固定资产管理和保养知识,导致了固定资产浪费严重。另外,医院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投入也不足。很多医院还是利用人工进行登记记录,这不仅不利于及时、有效的进行相关信息的记录和查找,也不利于及时的发现问题。这与现代化的技术的运用和医院的实际需求不相符,阻碍了医院的正常活动的开展,也无法更好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医院全成本核算提供有效的信息。
三、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1.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建设,夯实制度和组织保障
要切实加强固定资产制度和组织建设,通过两手抓,夯实好固定资产管理基础。一是要加强制度建设。要制定一套明确的、细化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配合着医院的其他相关财务制度,严格控制好固定资产的购买、领用、保管、报修、报废的全过程。要建立起详细的台账,避免浪费等行为的发生,有效的降低其风险。同时要建立起奖惩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到位的科室或者员工要奖励,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的科室或员工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只有有了有力的制度,才能打下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二是加强组织建设。要进一步细化财务分工,成立专门的管理科室,建立起一套医院、财务(固定资产管理科室)、相关业务科室的三级管理体系。同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对于医院相关科室管理负责人变动,要做好实物交接,并到固定资产管理科室进行备案。通过层层的组织保障,能够更好地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为推行全成本核算打下基础。
2.强化对固定资产登记核实工作
要进一步强化医院固定资产的登记核实工作,保证固定资产购置、分类、领用、报修、报废整个流程的信息连贯一致,有效的规避浪费。在固定资产购置时,要做好登记,保证记录信息与实际资产值一致;在领用时,要做好领用及归还记录,保证固定资产不丢失;在报废时,要充分论证报废条件,并查找原因,总结经验,小心处理。例如:在报废大型医疗设备时,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科室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材料审核,然后组织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论证,结合相关科室的建议,集体讨论后决定报废与否。同时,在医院购置新设备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分析论证,要本着实用、节约的原则,确保所购置的仪器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确保医院的固定资产得到充分的利用。
3.创新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方式,充分运用现代化工具
医院上下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医院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自觉配合医院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和全成本核算。同时医院要加大投入,充分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的工具。通过计算机,及时的、准确的将账务进行分类,并有效的分析出当前固定资产的相关情况,为医院购置仪器设备提供数据支持。同时还能够使各个业务科室及时获得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有力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计算机进行监控,还能够及时的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找到问题的关键,更好地进行管理。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更新管理观念和管理工具,能够降低医院风险,也能够为医院进行全成本核算打下基础。
总之,医院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充分发挥其在医疗、教学、科研中的重要作用,全力推行全成本核算,从而使医院在竞争的大潮中取得优势,促进医院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其中第六十一条指出: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由此可见,高校资产信息化管理已是大势所趋。同时,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为高校资产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必要条件。近年来,为了响应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政策要求,各高校的招生规模也随之增加,每年新增仪器设备资产的数量也在大大增加,仪器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在逐渐加快。面对如此庞大的资产量,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如何更好地利用资产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资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校国有资产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国家关于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以及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大部分高校均已利用资产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基本实现了资产从入账使用、调剂到报废的全过程管理。与未使用资产系统之前相比,不仅减轻了高校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也提高了高校资产管理水平。但是目前,各高校对资产管理系统的运用水平较低,资产信息化系统建设水平也有待提高,高校资产信息化建设依旧存在以下问题。(1)信息化管理意识淡薄,轻视资产信息的利用。过去,资产管理部门在高校里几乎是最不受重视的部门,资产管理工作侧重于存储及记录资产数据,且由于传统手工记账方式的低效率,学校的资产数据根本无法为决策提供依据,高校资产管理呈现出重记录,轻利用的局面。目前各高校虽然均已利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但是大多数高校的管理人员,无论是管理意识还是工作方法仍停留在传统手工记账阶段。多数资产管理员的工作大多只关注对仪器设备类资产的录入、审核和打印等基础操作上,只是把手工记账方式转变为电脑记账,并未真正利用信息化系统优化工作流程。与此同时,多数高校资产管理人员信息化管理意识淡薄,只重视资产数据的录入和存储,忽视了资产数据信息库对于高校发展的重要作用。这导致高校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更多只是作为高校资产信息的存储系统,无法作为一个大数据平台为高校的决策提供依据。(2)资产信息系统与相关系统对接不充分,资产分散管理状况依旧存在,信息系统一体化程度欠缺。由于高校资产具有数量庞杂、分布部门广等特点,高校的资产管理大多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一方面有利于高校有效管理资产,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高校资产管理被分割的状况。在应用信息化资产系统之后,高校可以从宏观上了解各归口管理部门的各类资产情况,对全校的资产状况有了更全面的掌握。不过由于资产系统和预算、采购及财务等系统对接不完全,高校资产信息孤岛的现象并未根除,严重阻碍了资产数据的利用与统计,削弱了资产系统作为决策工具的功能。比如高校在制定年度财务预算编制以及制定高校投资采购计划前,首先需要了解学校目前所拥有资产的数量、价值、分布情况等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决策。而系统之间的对接不完全导致系统间的各项资产分类等统计指标不同,导致资产系统无法为学校其他系统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三、高校国有资产信息化建设原则与策略
(1)变传统资产管理观念,加强信息化制度建设。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树立现代化的资产管理观念并制定信息化资产管理制度尤为重要。首先,学校管理层及各级资产管理人员都应充分认识到妥善管理国有资产及构建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学校发展建设的重要性。国有资产的良好管理不仅有助于学校合理配置资金及设备,提高高校资产的使用率,进而促进学校的发展;同时准确可靠的国有资产数据对学校的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有重要参考意义。而利用信息化系统进行高校资产管理,一方面可以提高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水平,另一方面也能为学校发展建设提供决策依据。高校必须意识到信息化不仅仅是简单地把现有的资产管理工作模式搬到网络上来,而是利用资产信息化系统这个新的工具,进行流程再造,优化资产管理模式,实现真正意识上的信息化。意识到信息化在资产管理方面的重要性是第一步,而真正落实资产管理信息化,需要依据信息化管理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制度,规范信息化资产管理业务流程,使资产信息化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资产管理制度还是基于过去传统记账方式下的国有资产管理思路所制定的,因此并不符合现阶段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实际。各高校应该跳出传统国有资产管理思路,结合当前信息化管理形势,制定信息化时代资产管理制度,把信息化手段真正融入到资产管理工作中,以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发挥资产数据的作用。制度中应该严格规范资产建账、调拨、处置、报废等全生命周期的业务操作流程,并严格按照处理流程分级分权,明确各级资产管理人员的权限,为资产信息化管理打好基础。同时,应该落实资产管理责任制度,把国有资产的使用、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并建立资产管理考核制度。强化资产管理监督审计工作也是制度建设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资产信息化管理情况、资产制度执行等情况的监督,有利于督促高校资产管理部门落实资产管理制度,提高资产管理水平。(2)定期培训,加强资产管理队伍建设。推进高校资产信息化管理离不开高水平的资产管理队伍,目前各高校的资产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与其资产管理队伍水平有很大关系。多数的校级资产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年龄偏大,资产管理观念传统老旧,业务水平和计算机水平都有待提高。多数工作人员还是受传统资产管理观念束缚,强调资产的记录和储存,忽视资产数据的汇总和利用。院系级资产管理员大多是兼职管理员,对资产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低,无论信息化管理意识还是业务能力都需要提高。高校应从以下三方面加强对资产管理队伍的建设。首先,设立科学的选拔机制,由于资产管理工作繁琐复杂,因此应选拔责任心强、具有专业财会知识,同时掌握一定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人员,把好资产管理人员的入口关。其次,定期开展资产管理相关业务培训,组织各级管理人员积极学习上级资产部门的文件精神及相关法律法规,参加资产系统业务操作培训,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及业务水平。最后,应将资产管理融入高校考核机制中,设立适当的奖惩措施和激励措施,约束各级资产管理工作人员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效。(3)加强平台建设。高校国有资产信息化水平的建设与加强依赖于科学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平台。目前各高校所使用的国有资产管理平台比之前的单机版平台便捷很多,但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首先,系统数据分类和统计标准与主管及其他部门的资产报表上报统计要求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导致每次上报统计工作工作量大且因为统计口径不同等问题造成数据不准确。各高校应建立与所管辖部门一致的统计报表上报模块,实现系统自动生成或自定义生成主管部门所要求填报的各项报表功能,不断提升系统的查询及统计分析功能,确保数据的可靠性,提高资产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为上级部门决策提供准确的资产数据。同时,随着资产管理业务工作的不断深入和信息化水平的逐步提高,特别是各级政府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送国有资产报告制度的建立以及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目前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已不能完全满足新形势下加强资产管理的需要。加强数据治理,提升数据质量,做好对单位资产数据的校验、完善等数据治理工作迫在眉睫。因此各单位应提升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体检模块,对资产数据进行检查修正。同时督促各归口管理部门、各单位完善充实资产管理系统数据库中各类国有资产数据,提升学校国有资产信息系统数据质量,进一步夯实国有资产信息平台建设。最后,高校应促进校内资产信息管理系统与校内其他信息相关系统平台进行融合及对接,实现高等院校大数据分析系统的建立,更好地为学校的管理层提供数据参考。利用资产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高校资产管理是当今大数据时代的必然要求。建立科学完善的资产信息管理系统有利于把握高校资产数据的整体情况,提高资产的利用率,优化高校资源配置;同时依托信息化平台进行管理,有助于进一步规范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业务流程,减少工作失误及偏差,提升国有资产的信息透明度,有效地防止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准确可靠的国有资产大数据库的建立也为高校管理层提供了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吴秋宁,陈文相.互联网+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与对策.社会经纬,2017(10).
2.程萍.高校固定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7).
3.赵春鹤.大数据时代高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5).
4.滕雪松.大数据时代高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索.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
篇3
关键词:高校经济管理;团队建设;资产管理
高校的经济是否能够顺利、健康地发展以及学校各项建设是否能够顺利地进行,都是由高校经济管理团队建设控制影响程度。高校在社会中形象的好与坏都是由高效经济管理团队的建设程度来决定,通过这方面的分析,高校经济管理团队建设展开的各项工作都是由高校经济管理团队的建设控制的,因此高校经济管理团队在高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效经济管理团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项目,需要长期研究和探索,不断地总结和改进。高校经济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经济管理团队人员的选拔
经济管理团队的发展潜力由经济管理团队成员的素质直接决定。团队管理人员应该注重优秀团队人员的培养,从而有效地提升团队的工作能力。虽然团队人员的能力可以通过培训指导提升,但是,这样成效太慢,通过培训来提升队员的素质是有很高的时间成本的,而且队员去参加培训的时间是有限的,培训的不统一性对员工的交际能力、协作能力都会有影响。1.综合评价经济管理团队人员。高校经济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高效经济管理不但需要熟悉文档管理知识和金融学知识,它不仅需要金融知识、文案管理等知识,而且团队人员还需要掌握一些会计专业的知识,所以,高效经济管理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总之,高校经济管理工作中包括财务的统计、整理、资金的预决算以及物资的分配和财产的管理等,经济管理人员还需要掌握文件转送等程序操作的方法。所以,团队管理人员在选择队员时,不仅要考察面试人员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知道面试人员对打印机、复印件、传真机等系统软件的操作熟练程度。同时,团队管理人员还需要考察面试人员对经济管理专业熟悉度,是否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目的就是为了选择优秀的复合型人才。2.全面考察,优选团队人员。需要很强的工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才能良好地胜任经济管理的管理层,所以,经济管理对选择成员的要求很高。团队管理人员需要全面地考察应征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观察应征人员的吃苦耐劳精神和竞争意识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最为重要的是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一定要高,最主要的是在工作中,经济管理人员对设备财产,在管理过程中是否能够做到公开公正。总而言之,在对员工进行录用时要保证录取的成员具备较强工作能力的同时还应该保证员工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
二、全方位提升团队人员管理素养
高校经济管理团队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否则就很难胜任当前的工作岗位。对于在工作中小有成绩就沾沾自喜的人是很难在工作中取得进步的,甚至还会在工作中不断地降低自身的综合素质。所以,团队人员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修养,从而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然而对于经济管理团队而言,同时也需要为团队人员提供一个提升自我的平台,通过制定培养方案使每一位团队成员的工作能力都能获得提升。1.制定合理的培训规划。对于经济管理团队中的新成员而言,在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工作时,其工作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重要是新成员还没有成熟的团队意识,综合上述问题对员工的工作能力是有影响的。对于一部分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成员而言,他们缺乏工作经验,因此,为了让刚出校门的新成员能够尽快融入团队,可以通过进行一些培训活动为新成员灌输一些实践工作的思维。例如:为新成员提供一些实践工作能力的机会,从而使新成员能够在短时间内积累工作经验。2.培养团队人员的新技能。为了提升团队的工作效率,高校及管理团队应该随时为团队更新专业知识,通过更新专业知识才能使团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团队人员也应该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地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例如:通过网络教学视频学习相关的网络知识,并且将其熟练地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借此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
三、对高校资产管理及团队提出的建议
要想做好高校资产管理就应该有一支优秀的经济管理团队作为基础,根据实际工作的情况对高校的资产管理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加快高校固定资产的制度建设。高校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应该遵循国家对资产管理建立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与此同时,高校应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从而建立本校能够操作和可以实施的国有资产规章制度。通过依法管理、科学管理、规范管理、高效管理,从而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具体可建立以下制度:财产保存管理制度、使用和维护制度、资产的购置和验收制度。2.完善高校资产管理考核体系。首先,应该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从而完善固定资产的考核标准。为了方便统计和账本核对,可以使财务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其次,应该制定一个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考核的标准。各个高校还应该通过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针对本校固定资产制定一个考核指标。3.运用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大数据。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分虽然都创建了资产管理系统,但是并没有形成资源共享。因此,通过实现资产管理的集成化、数据化、和信息化来解决办公自动化的问题,是为了实现学校构建“国有资产综合管理平台”。4.建立运作资产管理的理念。创建使资产在运作中增值、保值的观点,通过将经营资产理念融入学校的国有资产管理中,从而推动资产管理的创新,逐步地实现资产有偿使用和效益评价制度,从而确保资产增值。
四、结语
高校经济管理的运转和各项教育工作正常运作都是由高校经济管理团队建设的发展决定。因此,必须注重建设经济管理团队,从而促使经济管理团队能够不断地提升并发展。同时,做好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是为了确保国有资产的增值和保值。
参考文献:
[1]夏文红.浅析高校经济管理团队建设及资产管理[J].江苏商论,2015(9):145-146.
[2]程小果.浅析高校经济管理团队建设及资产管理[J].生物技术世界,2016(4):298-298.
[3]李茂.高校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以燕山大学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3-5.
[4]李金山.管理团队建设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结合分析[J].品牌,2014(8):117-117.
篇4
目前,高校图书资产分布广泛,需要在管理机制上进行科学设置,达到管理有序,确保图书资产不遗失,实现高校图书资产共享,更好发挥其价值。一般来说,高校图书资产管理管理机制涵盖管理体系、管理责任以及管理方案等方面内容。
(一)完善管理体系
针对高校图书资产的涵盖范围,主要包含图书馆图书资产、院系资料室图书资产以及由科研经费购置的散落于科研人员个人手中的零星图书资产。当前,部分高校以“总馆-分馆”模式实现了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之间的整合,但不少高校仍然是相对独立,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之间缺乏有效合作,不利于高校图书资产的共建共享,而且存在资源的重复购置。同时,对于由科研经费购置的散落于科研人员个人手中的零星图书资产,目前缺乏有效的监管,处于监管失控状态。为此,为了对高校图书资产进行整体性的管理,确保高校图书资产的保值增值和资源共享,应当加快构建高校图书资产管理体系,使得三部分图书资产得到科学管理,做到应管尽管,同时明确管理主体。具体来说,可以考虑从三方面构建高校图书资产管理体系:一是设立学校层面由主管校长负责的高校图书资产管理委员会,负责统一协调全校图书资产管理;二是设立具体的图书资产管理管理主体,统一负责全校图书资产管理,可以由校图书馆负责,也可以由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三是进行合理分工,将各类图书纳入管理范围,由不同主体进行科学管理,一般来说,图书馆图书资产由图书馆负责监管,院系资料室及院系教师科研经费支出购置图书资产由院系资料室负责监管。
(二)明确管理责任
高校图书馆资产范围广,类型多,高校不仅需要制定科学的管理机制,而且需要对各管理主体进行责任明确,确保管理机制有效运转。为此,我们必须针对高校图书资产管理体系中的各具体管理主体,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方案,对各管理主体的管理责任进行制度化确定,确保责任明确,保障高校图书馆资产的科学化管理,充分发挥图书资产的效用。学校图书资产管理委员会一般由学校主管(副)校长担任主任委员,图书馆负责人、国资委负责人(或财务处负责人或设备处负责人)担任副主任委员,各院系及相关部处负责人担任委员。为了有效运转,该委员会应当指定学校图书馆或国资委等单位作为挂靠单位,同时在挂靠单位设立办公室,负责学校图书资产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一般来说,该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全校性的图书资产管理原则、年度图书资产采购计划、重大图书资产采购论证、大批量图书资产采购招标、院系资料室图书采购计划的审批、各系统图书资产的剔旧审批、学校各系统图书资产的共享机制等。大学图书馆图书资产是高校图书资产的主体部分,一般由校图书馆按照国有资产管理要求全权负责其图书采购与管理,并通过制定严格的采购制度和管理制度建立约束机制;相对独立的院系资料室图书由大学图书馆联合校国资管理机构进行业务指导,院系资料室负责日常管理;纳入学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的院系资料室由大学图书馆按照“总馆-分馆”模式进行管理;院系师生通过课题经费购置的零星图书由院系资料室按照学校图书资产管理委员会确立的采购规程与原则进行指导和管理,可考虑纳入院系资料室馆藏,由在校在职师生个人保存或资料室保存。
(三)制定管理方案
无论是何种管理体制,也无论涉及多少管理主体,均需要制定符合学校图书资产现状和国有资产管理原则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图书资产管理方案。该管理方案一般应有校图书资产管理委员会等全校性图书资产管理机构负责牵头规划制定,主体内容由校图书馆负责制定涵盖图书采购程序、图书管理制度、图书馆岗位职责等的管理方案,确保图书馆的有效运转和图书资产的采购、管理等,加强图书馆图书资产的管理、核算和监督,有效防止图书馆图书资产的流失。
二、高校图书资产管理制度保障
作为国有资产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图书资产管理,应该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章,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使得高校图书资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确保高校图书资产的采购、保管、利用、剔旧等图书资产管理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遗憾的是,国内“至今没有一套完整的高等院校图书资产的管理法规,使得高校图书资产管理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还滞后于图书资产的质量、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各种账实不符、家底不清、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等混乱现象较为普遍,难以进行实际评估,不能充分地体现图书资产的真实价值,迫切需要通过构建高校图书资产制度化管理体系,确保高校图书资产管理规范、图书产权明晰、资源配置合理。
(一)加强图书馆制度建设,确保图书馆图书资产管理制度化
图书馆图书资产是高校图书资产的重中之重,确保图书馆图书资产的规范管理是实现全校图书资产规范管理的前提,为此,必须强化图书馆制度建设,从图书资产管理制度化管理视角,健全图书馆规章制度,减少图书馆图书资产从采访、编目到流通这一交接环节中的流失,全面实行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加工、统一借阅制度,规范验收程序,按照国有资产核算制度原则,将馆藏图书固定资产完整地纳入国有资产制度化管理轨道。同时,切实加强馆藏图书借阅制度化管理,确保图书馆图书采购、验收、典藏、借阅、剔旧、报废等图书全程管理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完善与健全高校图书馆固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使设备购置、验收入账、使用、处置、报废等方面有章可循,有规可查,违章可究,不断完善图书馆图书资产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图书馆图书资产管理运行机制,合理配置图书馆馆藏图书资源,保证图书资料资源的连续性、完整性、完好性、共享性。
(二)强化对各种不同渠道获得的图书资产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目前,对高校学科建设经费、科研项目经费以及相关专项经费中购置的大量图书资产的管理在高校图书资产管理过程中往往容易被忽视,重视不够,容易导致这部分图书资产管理的混乱和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也不利于图书资源的共建共享,特别是部分用科研经费采购的图书,过去往往长期放在少数科研人员手里,易造成丢失,应制订一个统一的管理制度,指定专人管理,及时登记,及时处理,既保证科研人员能及时利用,又保证资料不流失。为此,笔者认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在加强图书馆图书资产制度化管理的同时,协同学校设备处、财务处、科研处、学科办等部处,制定严格规范、科学有效的高校学科建设经费、科研项目经费等项目经费中购买的图书资产管理制度。考虑到制度的可操作性,部分高校规定由本校图书馆负责统一协调、管理这一部分图书资产的管理职能,明确其职责和权利,将全校各类经费所购置的文献统一纳入图书馆的管理系统中,并针对不同的情况分门别类地进行对待和处理。如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对所有各类经费所购置的图书一律纳入计算机管理系统中;建立了相应的馆藏地,制定了对其馆藏地不设借阅数量和借阅期限限制的流通规则;但当借阅者离校和退休时,则必须归还其所借阅的图书,这样既保证了全校范围内图书资产不会流失,也方便了图书馆对资产的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高校图书资产管理技术保障
当前,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各高校图书馆也在信息化的推动下大力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图书资产的入馆后管理成果纳入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管理,基本实现了图书馆资产的数字化管理,使得图书采购进馆后,图书的编目、典藏、借阅、剔旧等在线处理,使得图书资产的变动能够在图书管理系统中得到及时、有效的揭示。通过技术手段实现高校图书资产的科学管理是未来高校图书资产管理的必经之路。
(一)强化技术意识,掌握图书管理系统平台的应用现状
高校图书资产管理部门必须要树立技术意识,对业界当前技术管理动态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揭示了解国内外高校图书资产信息化管理的最新状况和发展趋势。由于高校图书资产范围广,不仅仅包含高校图书馆图书资产,而且涉及各类课题经费支付获取的图书资产,且分布比较分散,散落于各院系资料室(或分馆)以及师生个人手中,按照传统管理手段,难以有效揭示现有图书资产的分布现状,更不利于高校图书资产的共享。为此,为适应当前信息网络社会的深入发展以及图书馆网络化、自动化管理的趋势,高校图书资产的管理应该主动顺应信息发展趋势,自觉树立技术自觉,及时掌握高校图书管理系统平台的应用现状,结合本校图书资产管理的现状和图书资产的分布状况,通过与学校科研部门、信息服务部门、财务管理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以及校图书馆、各院系等多部门密切协作,规划出台符合各学校自身发展现状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图书资产技术管理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及其具体责任,确保全校在图书资产技术管理问题上统一认识与协作推进。
(二)整合技术平台,实现全校图书资产的统一揭示和管理
随着我国现代化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普及,各高校也在不断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各部门的管理质量,纵观当前高校图书资产的管理现状,各高校图书馆基本上均实现了图书资产的信息化管理,有的高校利用国内相关图书信息系统管理平台,如汇文图书管理信息系统、金蝶图书管理信息系统,有的高校利用国际上应用较为广泛的图书信息系统管理平台,如Horizon管理信息系统、Aleph管理信息系统等,基本实现了图书的编目、查询及读者信息的管理以及图书的采购、编目、下架、遗失等图书管理环节的在线化和智能化,有效提高了图书馆图书管理水平。为了实现当前高校图书资产的集中统一管理,可以考虑以图书馆图书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管理平台,充分挖掘图书馆图书管理平台的功能,在确保图书馆图书资产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将大学院系资料室图书资产、散存于师生手中的图书资产等统一纳入管理系统,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实现这类图书资产的在线揭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行统一管理并开放利用,提高高校图书资产的整体效益。(本文来自于《办公室业务》杂志。《办公室业务》杂志简介详见.)
四、总结
篇5
关键词:石油企业;会计核算;erp方法
石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会计信息质量。因此,石油企业的会计核算是整个会计核算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现行石油企业会计核算在许多方面与市场经济管理需要存在很大差距。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对会计核算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越来越深入,而会计核算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愈显薄弱。必须尽快解决这一矛盾,进一步发挥会计核算在石油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一、采用新的会计核算办法,保证会计核算
(一)实施新的会计准则和制度
1.允许石油企业在特定的情况下采用重置价或公允价作为资产计价的备选方案,如期末对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短期投资以成本或成本与市价孰低法重新表述等,缩短了会计核算价值与财务管理价值的差距,为企业实施各项决策提供便利。
2.推行“或有事项”条款和“会计估计变更更正”条款,允许企业在这2个具体条件下将“或有事项”主要是“或有损失”进行核算和披露,同时也允许因会计基础变化或取得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营活动而采用未来适用法对以往会计估计进行纠正,使企业会计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对潜在问题进行相应的处理,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3.现金流量表于1998年正式使用,增强了企业的现金流意识,弥补了“权责发生制”的不足。它不但展示了企业更切合实际的财务状况,也进一步揭示了企业各环节的经营质量、现金流转梗塞所在,为企业合理规划资金、增强资金的流转速度和支付能力提供了保障。
4.其他一些符合经济形势的条款,如:关于资本经营的“投资”、“合并报表”、“企业合并”和“清算”等条款,对企业资本经营等及会计核算进行了规范,增强了企业的资本经营意识和资本运作能力。
(二)尝试改进核算方法
以上条款可以大大提高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核算的水平和会计信息的质量。目前的问题在于人们对会计核算本身存在的弊端和具体会计准则各项条款的实际作用认识不够,以及某些条款使用范围的局限性,只有少数条款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为此,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加快研究和推行具有广泛使用意义的具体会计准则;其次,企业尤其是广大会计核算人员应更新概念,善于发现问题,学习和利用新的知识和方法,做好会计核算工作,为石油企业决策提供更有效的依据。
二、有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会计核算提供技术支撑
(一)加强核算制度建设,完善核算体系石油企业应建立健全与会计核算相配套的一系列管理制度。要加快信息化进程,利用现代企业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及系统工程建立一个能以最佳方式处理数据资料和达到资源共享的信息系统,形成一个科学、完整的经济核算体系,为实现管理目标提供有效的保证。
(二)提高企业管理技术,优化信息资源现代企业管理,已发展为以规划所有资源的信息为基础,保证企业在市场变化和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提出的改善内部和联系外部的新型管理模式,简称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它把企业的内外部各环节紧密的联系起来,把供应、制造和销售的相关因素与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构成一个整体,实现了企业全方位经营、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和内外互援的目的。erp会计核算模块涉及总账模块、应收账模块、应付账模块、现金管理模块、固定资产核算模块、多币制模块和工资核算模块等等。采用erp成本管理,在通过库存系统、工资系统、固定资产系统等取出相关成本数据或手工录入数据后,系统就可以自动进行成本计算,生成完工产品成本报表、在产品成本报表、成本差异分析表等报表,并保证各种数据的来源唯一性,确保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正确性,从而避免了手工做报表的繁重工作量。erp实现了对供应链上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的功能,集成了订单、采购、库存、计划、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运输、服务与维护、财务管理、人事管理、项目管理和配方管理等,适应了市场要求企业管理必须从主要面向企业内部资源的全面计划管理转向面向全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的战略要求。erp的实施对石油企业竞争压力和市场机会的迅速反应,灵活地进行产品装配,减少库存并更加有效地进行供应链管理等都能给其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适应了以战略性的视野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实施控制的市场要求,对石油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篇6
关键词:施工现场;工程建筑;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住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推动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建筑工程呈现出需求量大、高层建筑增多、施工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加大等特点。另一方面,由于建筑施工固有的露天作业多,现场环境复杂,手工操作体力消耗大、高空作业和交叉施工多,施工现场不安全因素多等特点,生产安全事故难以完全杜绝。施工安全问题至始至终是困扰建筑业,也是工程建设难点,虽然建筑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机械设备被应用到生产建设中,大大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和繁重体力劳动,但是,并不能替代人力资源,而对劳务人员文化水平低、安全意识差、素质低下、随意性大、管理困难,从安全生产五要素人、机、料、法、环,人的不安全行为依然是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诱发原因,本文以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作为切入点,对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做以前要的分析,为工程的安全施工提出一些微薄之见。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当前建筑市场活动中存在着各类不规范行为
建筑市场经营活动中的不规范行为:从招投标环节看,既有建设单位规避招标,肢解工程和直接指定施工单位等行为;又有投标单位弄虚作假、骗取中标,围标、串标,阴阳合同,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等违法违规行为;还有招投标机构“中介不中”,与招标、投标单位合谋围标、串标等行为。从承发包环节看,还存在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违规行为。从企业经营管理看,由于建筑市场过度竞争,企业恶意压价,压缩合理工期、降低标准;从企业资质、注册人员资格管理看,有的弄虚作假,有的出借、出租,有的资质挂靠,有的隐瞒不良行为、隐瞒安全事故。以上这些大量的违法违规行为,给我们的安全生产埋下了大量的隐患,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2、部分企业对项目安全生产管理还重视不够,安全投入不足
在建筑企业和项目管理过程中,领导层思想不重视,安全责任不落实;通常只是应付上级安全检查走过场,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到位,在施工过程中重视利益而轻安全,殊不知安全生产事故,不仅有经济效益的一面,更有社会效益的一面,造成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形成安全防护不到位;重视经营而轻安全,通常说:经营是企业的龙头说没有任务怎么说生产更谈不上安全生产了,殊不知没有安全管理的生产是不可能有好的收益的,2012年9月13日,武汉市东湖景园工地升降机坠落事故,升降机内19名民工无一幸免,震惊全国。也说明了没有安全的生产对于企业来说是没有意义的;重视工程进度而轻安全,认为没有进度就没有效益,然而,殊不知工程进度是要有质量和安全作保障的,没有质量和安全进度是没有意义的。
3、施工组织设计(安全专项方案)在落实过程中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专项方案等相关的文件是施工过程中具有法律性质的重要文件,然而在进行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并没有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所规定的技术措施和安全专项方案要求进行施工,使施工组织设计安全专项方案失去了相应的效用,有的根本就不编安全专项方案以经验施工,导致施工过程的经验性、盲目性以及无序性,10、10柳林模架坍塌事故也说明了这一点。使安全防护措施得不到有效的落实。
4、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置和对物的安全管理还满足不了施工的需要
施工现场存在着大量的施工隐患,住建部要求施工现场应设立危险源告知和安全交底制度意在提醒告知施工人员已引起作业人员的重视,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标准》中从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脚手架、基坑工程、模板支撑、高处作业、施工用电、物料提升机与施工升降机、塔式起重机与起重吊装、施工机具;注重了对物的安全性的管理,但是安全责任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的身上,安全设施的配置还不完善,职工本身也缺少自我保护意识。更不用说做到“四不伤害”,给施工留下了安全隐患。
注“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不让别人伤害别人。
前三者均与自己有关,第四是属于人人参于安全管理,制止违章和伤害。
安全检查监管不到位。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建设落实不到位。虽然我们已经做很多工作,但对照法律法规还远远不够。我们见到的、听到的和亲身经历过的生产安全事故,值得我们反思。根据我们对事故情况的统计,我们的监管,我们的处罚,我们的带班制度落实还很不到位。
提高施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安全生产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更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松懈和侥幸, “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出自瞬间麻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安全生产氛围不浓、安全意识不高、安全知识匮乏等仍是一个建筑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就我单位而言,同样存在着安全生产走过场,不重视的现象。其实认真理顺安全与生产的辨证关系,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健全安全生产机制,开阔广大干部职工的眼界,提高安全工作理论水平和安全生产综合素质,对促进单位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党提出近期目标,今后10年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的高速推进,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仍将快速增长。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分析查找原因,促进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企业要树立严格遵行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就可以大幅度减少事故的发生。把能力和精力放在企业管理上、放在提高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上,放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上,提高企业诚信度上拿项目,用武进建安公司的工作方式,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法则,真正引导市场、引导业主选用那些诚信的企业,选用质量安全好的企业。
(二)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的法规制度,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深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按照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结合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落实领导带班检查制度和项目负责人现场带班生产制度,加大经济处罚力度,特别是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领导带班对于及时消除隐患、排除险情很有好处。二是安全检查和重大隐患督办制度。要经常性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深基坑、高大模板、脚手架、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等重点部位和环节进行重点检查和治理,真正及时消除隐患。确保对重大隐患消除。杜绝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不认真、不彻底,防止使隐患变成险情,使险情变成事故出现。三是加大生产安全事故处罚力度,不论是重伤还是轻伤事故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加大处罚力度,制止一切违章行为。(三)强化监督检查,切实排除安全隐患。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要做到全面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加强全面监督检查,加大对重点项目、省市重点工程的监督检查。自查与抽查相结合,分公司项目部加强对自身检查和工地进行抽查。经常性检查与集中专项检查相结合,要组织经常性监督检查和季节性检查专项检查。做好不通知情况下暗查暗访,真正发现问题,真正排除安全隐患。(四)切实加强安全事故查处工作。事故查处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的工作,对于发生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肃查处,起到事故警示教育的作用,做到奖罚分明优胜劣汰,树立事故就是浪费,事故就是犯罪的理念,以前出了安全生产事故大家不在乎,没有切肤之痛,不重视安全生产,继续发生事故,没有起到警示惩戒的作用,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暂扣,该清出建筑市场的清出市场。对注册人员吊销证书停止执业,要让企业和个人感受到发生事故是要付出成本的,不仅要在经济上受到处罚,还要在资质资格上严厉罚处。(五)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建筑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加强建筑安全生产的法规标准学习,关注建筑安全生产,做到学法、知法、懂法认真搞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 “三类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管理,加强对农民工的安全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 (六)要加大建筑安全生产费用的保障力度,增加安全生产投入,加强安全生产科技研究,充分运用高科技信息化手段,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和政府安全监管效能,全面提升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以上讲的是建筑安全生产工作问题,当然还存在很多的安全生产问题和管理上的薄弱环节。
篇7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内部运行因素、外部环境及农业产业化的目标解析,建立了产业化组织模式选择模型。说明组织的外部制度环境是进行产业化组织模式选择的前提,并对模型进行应用分析,指出合作社制为我国目前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首选。
关键词:环境效率 运行效率 目标效率 选择模型
引言
在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两种思路的争论。一种思路认为,要在农村中培养和发育农业企业家,促使一部分有能力、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通过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或者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另一种思路认为,农业产业化的主体形式应当是企业,鼓励大公司进入农业,取得大片农地的使用权,直接雇工从事规模化的农业生产。两种农业产业化的不同观点和在实践中的不同做法的争论,其实就是关于农业产业化模式的争论,其本质是农业产业化模式的选择问题。
本文从价值链的角度,把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分为以契约为纽带的契约模式(合同制)、以资本为纽带的外生龙头一体化模式(公司制)和以互助合作为纽带的内生龙头一体化模式(合作社制)(张学鹏,2009)。并以效率为依据,对影响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效率的外部、内部因素以及我国农业产业化所要达到的政治和经济目标进行分析,建立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比较分析的理论框架,摸索出最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的组织模式。
影响组织效率因素
影响组织效率的因素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与组织所要实现的目标三个方面。
(一)外部因素(环境效率变量)
1.法律制度供给。一种组织模式的构建及其发展变迁过程受到制度供给的影响。法律作为一种正式制度供给,涉及组织的性质、法律地位、赋税关系等的确定,为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2.自然禀赋。自然禀赋是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包括所处地理位置、水资源、气候条件等。一方面,农业生产需要这些先决条件;另一方面,一地的自然禀赋可使企业经营特色的农产品,或可使企业接近原材料产地,节约生产成本,使组织具有核心竞争力。
3.产业特性。农业生产有季节性与周期性的特点,农产品又有明显的鲜活性与易腐性,使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对仓储、运输的要求极高。
4.市场经济发育程度。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在适度竞争和完善的市场秩序基础上,有效竞争与完善的市场秩序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二)内部因素(运行效率变量)
内部因素主要通过组织模式的成本、组织内部制度来影响组织模式的运行效率,属于组织模式选择的运行效率变量。
1.构建成本。如果一种组织模式的构建成本过高,并超过该种模式所能获得的收益,这种组织模式就很难建立和普及。外生及内生龙头一体化的构建成本都高于契约制模式。
2.规模经济。农业产业化组织获得规模经济的原因主要包括专业化分工、先进经验在农民中的传播以及价格谈判上的优势地位等。外生龙头一体化模式,无论在专业分工以及成本节约方面都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规模经济性更强。
3.交易费用。交易费用的高低是影响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相对于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而言,外生和内生龙头一体化模式都能够明显降低交易费用。
4.资产专用性。就农业产业化经营而言,企业前期对于农户的固定资产投入,往往具有专用性资产特性,在缺乏相应监督机制的情况下,无形中增加了企业所面临的“机会主义”和“道德风险”。
5.风险机制。风险机制是市场机制的基础机制,农业风险包括自然风险、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农业产业化各组织如何建立农业风险管理机制,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这直接关乎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济效益。
6.监督机制。无论是企业本身存在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及股东的分散化导致的委托问题的解决,还是纳入农业产业化的企业组织与农户为达到既定目标的努力程度以及契约的履行,都要求完善的监督制度。
7.激励机制。农业产业化组织要实现组织效益与农民收益挂钩,提高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内生龙头一体化模式中,组织效益和农户收益直接挂钩,农户按照其与合作组织的交易量取得的二次返还会形成对农户很好的激励。
8.技术创新体系。掌握新技术的企业可以把这种技术上的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获得更高的利润。技术能够改变一个组织的目标、结构、形态和习惯,也能够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
(三)农业产业化的目标(目标效率变量)
在我国,从政府鼓励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角度考虑,至少应该包含政治和经济双重目标。
1.政治目标。第一,解决好“三农”问题,维护现行农业生产制度和农村地区的稳定,实现农村和谐发展。第二,增加农民的话语权,增强农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民主化进程。第三,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与管理方式的变革,提高政府服务质量。第四,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
2.经济目标。第一,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第二,实现农村地区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接轨。第三,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第四,分散、防范和化解农业生产的风险。第五,提高农业的科技水平,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组织模式选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一)模型的建立
环境效率变量、运行效率变量以及目标效率变量共同作用于组织模式的选择,其中,环境相容性更是组织模式选择的前提。由此,可以设计出简单的模式选择模型,如图1所示。
用公式表示:
R=f(z,x,v,b) (1)
(2)
(3)
假设Q1与Q2可以计算,那最优组织模式可以用下式表示:
即取运行效率以及目标效率评分最高。
式(1)中,R代表组织的运行环境适应性,它是法律制度(z)、自然禀赋(x)、产业特性(v)以及市场发育程度(b)四因素的函数。
式(2)中,Q1代表组织自身所产生的经济绩效,在各组织模式所投入的劳动、物质资本、原材料相等的情况下,它受组织内部制度(C)以及组织运行所需要的成本要素与组织的规模经济I的影响。C代表组织的内部制度,包括风险机制(H)、监督机制(J)、激励机制(Z)与技术创新体系(T)。而组织运行需要的成本要素包括组织构建成本(C1)、交易费用(C2)、资产专用性(C3),式中成本要素与组织的经济绩效成反比例关系。
式(3)中,Q2代表组织对农业产业化目标的实现程度,涉及到政治目标M1与经济目标M2两方面。
可以看到,运行环境的适应性R决定着组织模式的选择集,组织模式必须与环境制度相适应,否则会导致组织非常高的运行成本。显然,组织的经济绩效Q1与目标效率Q2的比较都是以与R相适应的前提下进行的。
(二)模型的应用
受的影响,我国一直以来的小农经营会在很长时间内维持不变,土地极为分散,导致对土地集中度要求较高的公司制在我国并不适用。契约制与合作社制对土地集中度要求不高,并经历一段时间的发展,国内已形成比较成熟的法律与制度供给。
由于模型中(2)式与(3)式应用起来比较困难,可以把各要素进行三级赋分,而Q可以看做各要素得分的加总,即:
其中,i代表组织自身绩效或目标效率,而Xij代表第i种效率第j项指标的得分。然后得出最优模式:
其中,i代表不同的组织模式。
首先,进行组织自身经济绩效的评测,详情如表1所示。
其次,各组织模式所达到农业产业化目标的程度评测,详情如表2所示。
契约制总得分c1=Q1+Q2=9+9=18;合作制总得分c2=Q1+Q2=16+20=36;公司制总得分c3=Q1+Q2=19+16=35。
结论
从对目标效率变量的比较可以看出,契约模式部分兼顾了政治目标和经济目标的实现;外生龙头一体化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经济目标,但对政治目标的实现,发挥的作用较小;内生龙头一体化模式很好地兼顾了政治目标和经济目标。
从各组织模式运行效率变量的比较可以看出,契约模式的运行效率最低,外生龙头一体化模式的运行效率最高,内生龙头一体化的运行效率介于两者之间,且与外生龙头一体化模式的运行效率差距较小。
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必须与我国的农业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相适应。合作社制通过农户之间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上的合作,能够促进小农户经营规模扩大,获得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中间商对农民的盘剥,并把由此带来的利益保留在农业内部。同时,合作社制对土地的集中度要求比较低,与我国现行的农业生产经营制度相适应,在我国广大农村,即使在一些较为落后的地区,也具有广泛适应性。合作社制这种广泛的适应性将有利于其发展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主导模式。
参考文献:
1.论农业产业化[N].人民日报,1995-12-11
篇8
默默崛起
据长期从事物流金融服务的专家、湖南星沙物流投资有限公司营销副总经理王跃文介绍:“早在一百多年前,物流金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就已获得广泛的发展。现在依然是该地区中小型企业融资的一种主要方式。占据了美国金融市场三分之一的业务份额。我国的仓储质押融资业务最初起源于广东、江苏、浙江一带,主要分布在生产制造企业、物贸业密集的地区。当时从事物流金融业务的主要还是商业银行,如深圳发展银行和广东发展银行。”
国内物流金融业务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据悉。现在我国主要商业银行都或多或少地开展了物流金融业务。而国内首家成立贸易融资部的深发展的物流金融业务已占据其资产业务的一半以上。
尽管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但物流金融的概念在国内还没有统一。通常与物流和企业融资相关的金融服务被宽泛地称为物流金融。其表述形式还有库存商品融资、仓单质押、物资银行、物流银行、融通仓、货权融资等。物流金融一般包括三个主体:融资企业、银行和物流公司。其中,融资企业以货权质押的方式获取贷款,向银行支付贷款利息,向物流企业支付监管费用;银行向融资企业提供资金,并收取利息作为收益;物流公司提供融资企业质押物的监管服务和仓储管理服务。并获得相关收益(参见图1)。
物流金融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传统的物流结算金融、物流仓单金融和物流授信金融三类主要产品又派生出许多个性化的模式。同时,物流金融不断向核心客户企业的上下游延伸,形成高端的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改变了过去银行对单一企业的授信模式,银行围绕某“1”家核心企业,从其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出最终产品,到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这一供应链链条,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为链条上的“N”个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参见图2)。
目前,能提供物流金融服务的物流公司除了中储、中外运、中远、中铁现代物流、广东南储等大型企业之外,许多有一定实力的物流企业如速传物流。厦门建发等都在积极开拓物流金融业务。广东南储副总裁李文杰认为,鉴于近年来国内物流金融业务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国家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力度,未来5~10年仍是国内物流金融业务发展的黄金时期。
运作模式
仓单质押是目前国内物流金融业务的主要运作模式。中储作为仓单质押业务的先行者,通过大量实践在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据中储常务副总经理姜超峰介绍,中储仓单质押业务的监管合作银行包括中信、光大、广发、招行、深发展、建行、商行、工行、农行、华夏、交行等十余家银行,全年质押监管项目约600个,业务范围覆盖北京、上海、天津、湖北、江苏、辽宁、河南、广东、山东、黑龙江、吉林、四川等省市。中储质押监管的年授信额度在100亿元以上;2008年质押监管收入已经占中储总收入的10%以上。中储开展的仓单质押业务模式非常丰富。主要分为静态质押(固定期限的仓单质押)、动态质押(也叫作循环质押、滚动质押)、多库质押等。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为此中储获得了“仓单质押模式大全”之称。
下面我们通过深发展与中储成功合作为B公司融资的案例,了解物流金融业务的具体运作流程。
B公司为钢材经销商。专门从事各种钢材的国内贸易,其上游供货商主要为国内知名大中型钢厂,下游销售对象多为国内军工企业。B公司以下游客户的稳定需求作支撑,购销渠道畅通,销售收入呈逐年增长趋势。
由于B公司与钢厂采取的贸易结算方式一般为提前预付货款的方式,预付账期在3~4个月,由此形成了大量预付账款,约占公司流动资产的40%以上。随着业务不断发展,B公司急需通过融资缓解资金压力。获得扩大贸易规模的机会。但是,作为一家中小型钢材贸易公司,B公司无法提供固定资产用于抵押,也无法提供实力更强、符合银行要求的第三方担保,因此无法获得银行的授信支持。
基于客户背景、业务特点以及融资需求,深圳发展银行为B公司提供了以下物流金融解决方案。
深圳发展银行通过考察B公司整体经营状况,并依据其与上游钢厂的关系和交易细节。以B公司向上游钢铁生产厂支付的预付账款项下采购的钢材为质押物,给予B公司5000万元授信额度。向该公司提供短期贷款,专项用于B公司向上游钢厂采购一次性支付预付款项,解决了B公司的流动资金短缺压力。以B公司与钢厂Y的交易为例,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B公司与Y钢厂签订购销合同;
(2)B公司向深发展交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
(3)深发展为B公司提供授信,向钢厂支付货款;
(4)Y钢厂根据三方协议的要求,在约定的时间内将合同对应的货物发送到深发展指定的中储仓库进行监管,在运输单据上将深发展作为收货人;
(5)B公司与深发展签订质押合同,将中储仓库内的货物质押给深发展;
(6)B公司向深发展补交保证金赎货;
(7)深发展通知中储仓库放行,中储监管仓库为客户办理提货。
以上方案也可同样推广至有色金属、电子、能源、家电、煤炭、造纸等行业,为处于行业下游渠道分销商的该类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
在上述案例中,中储作为质押监管服务和仓储管理服务的提供者,主要加强了以下几方面的管理:(1)按《合同法》规定记录存货人(融资企业)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仓储物的品种、数量、质量、包装、件数和标记。仓储物的损耗标准、储存场所、储存期间、仓储费,仓储货物保险情况、填发人、填发地点和填发时间等内容,并形成固定格式。同时派专人对仓单进行管理,保证仓单的真实性、惟一性和有效性。(2)在完成入库商品验收、确认合格后才签发仓单给货主。(3)质押仓单明确要求货主(融资企业)背书记载质押事项,背书后的仓单作为重要权证归档管理。
由于传统的仓储业务利润微薄,作为附加增值业务的仓单质押为传统仓储企业注入了活力。例如,广东南储成立仅仅10年,通过首创质押物异地监管的方式,在仓储融资业务领域迅速崛起,年质押监管的货物达到160亿元。该公司副总裁李文杰介绍说:“对融资企业来说,将存货置放于指定仓库并获得贷款,确实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问题。但是,这给企业
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我们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把企业自有的仓库视为公共仓,第三方监管机构进驻企业仓库进行监管。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前提下让企业获得银行贷款。”这一业务模式在2002年推出之后,深受融资企业的欢迎,引发国内很多仓储公司纷纷效仿。
监管难点
由于物流金融在国内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相关政策法规还是操作规范等都亟待健全完善。例如,国外先进国家的仓单基本是标准化仓单,可以直接在银行质押;而我国的质押仓单多为非标准仓单,加上企业诚信体系不健全,使物流金融在实际运作中依然存在许多难点。
第一,质物的实际价值低于评估价值,已成为物流金融的重要风险点。一些融资企业为获得更多融资,便设法将质物的价值抬高。而物流仓储企业为争取业务,也会迎合这种做法;还有一些物流企业由于技术、经验等方面的原因,对某项监管货物的价值判定不准,或不能科学预测其价格变动趋势,以致高估其价值。
第二,以伪造、编造的仓单质押,甚至有融资企业串通物流企业有关人员出具无实物的仓单或入库凭证向银行骗贷。这实际上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对银行也好、对物流企业也好,这都是不能回避的话题。
第三,以存在权属有争议的财产作质押。质押的商品因质押人未能在规定期限内付清货款等原因,买卖双方形成争议。质押人虽还持有质押品,但并不实际拥有此财产。
第四,重复抵押造成信用放大的风险。信用放大在局部地区或一定层面上造成需求失真,与宏观调控的总体目标有偏差。比如一家钢铁企业的总资产为2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80亿。以此向银行抵押得到120亿,用这笔钱买到的货物再拿去质押贷款,假设能得到80亿,这样,180亿可以贷到200亿,资产负债率超过50%。由于乘数效应。结果可能放大更多倍。
第五,质押物变质等原因造成的业务风险。
化解风险
在物流金融业务中,风险控制是所有银行与物流企业的必修课。对银行而言,仓单质押的风险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借款人的故意隐瞒或欺骗:对于融资企业而言,它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作为合作方的物流企业的业务能力不高等方面。为此,在避免操作风险时。不同参与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从银行的角度看。首先要考察物流企业的资信风险。以深发展的经验。重点考察物流企业的经营能力和信用状况。
银行所给付的监管费对物流企业来说很有诱惑力,但并不是每一家物流企业都能成为银行指定的监管企业,因为银行对物流企业的审核是非常严格的。以深发展为例,在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时,对物流企业进行等级划分。分类管理。马黎民介绍说:“我们对物流企业进行A、B、C、D类别划分,区别对待。例如,中远物流、中外运、中储、中铁现代物流都是我们A类企业中的代表,毫无疑问,这些企业的实力强大,财物状况好,赔付能力也比较强。而那些区域性的物流企业则被划归C类企业,其业务仅仅局限于当地。”
其次,银行要对质押物的种类也有一定限制。要选择适用广泛、易于处置、容易变现、价格涨跌幅度不大、质量稳定的品种,如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煤炭、汽车、石油、塑料、粮食、棉花、棉纱、纸制品等。据了解,在审核质押物上,每家银行都编有相应的产品目录。通常只有目录上标注的产品,银行才会针对性地进行授信,而非目录标注的产品则得不到贷款。马黎民指出:“不是所有的商品都能进入我们的目录,只有那些价格波动较小、价格透明、容易变现、价值高、多用途的商品才符合我们的要求,特别是像钢材、铁矿石这样的原材料,因为它们是最上游的产品,有广泛的用途,但是如果这些钢材用来制成产成品,比如说电梯,因为电梯并不是多用途的商品,因此我们会对钢材进行质押,但决不会对电梯进行质押。”另外,要选择来源合法的货物,走私货物有被罚没的风险。
从物流企业的角度看,第一,要完善仓单管理体系。虽然我国《合同法》中规定了仓单上必须记载的内容,但目前使用的仓单还是由各企业自己设计的,形式很不统一,因此要对仓单进行科学的管理,如,使用固定的格式。按规定方式印刷;派专人对仓单进行管理,严防操作失误和内部人员作案。以保证仓单的真实性、惟一性和有效性。
第二,完善质押物的监督管理体系。物流仓储企业在开展仓单质押业务时,一般要与银行签订《不可撤销的协助行使质押权保证书》,对质押物的保管负责,丢失或损坏由仓库承担责任。因此。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履行对银行的承诺,仓储企业要加强对质押物的监管,保证仓单与质押物货单一致,手续完备,货物完好无损。姜超峰以中储的实际案例告诉记者:“某借款单位用1000吨的冷钢板做抵押向银行贷款,我们受银行委托监管货物并按照程序开出单据。但是,在接收货物的时候,吊车司机、地面工作人员敏锐地发现货物重量与冷钢板的质量不符。工作人员随即开箱检查,发现箱里装的竟全是水泥块。这是一起典型的恶意骗取贷款事件,因为我们发现及时,避免了损失。经过此事,我们系统内部进一步规范了合同文本及现场操作规程。”
篇9
1、整车生产实施
2、内部派工方面:
二、关于生产计划管理与运筹
生产计划是实现既定目标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工作作出安排的活动,对于组织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合理的配置来实现组织的最终目标。生产部的主要职能是多、快、好、省、安全的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而具有较高可行性的生产计划则是各项生产工作完成的前提条件。
20xx年生产部继续推进生产计划的管理工作,要求在生产实施之前进行本部门产能负荷分析,结合当前存在的物料、人员、设备、工装,根据订单的产量及交付周期制定相应的部门生产滚动计划,继而成为组织整个生产实施的指导性文件。
本年度我部门加强班组建设,强化班组长及班组的生产及人事管理职能,同时将生产计划推行至班组管理之中,由班组长作为一线生产的管理者将部门、车间的生产计划进行分解至日滚动计划甚至工时计划,进而推进生产目标的可实施性,做到生产一线员工人人了解生产计划、人人遵守生产计划、人人执行生产计划,将生产周期、生产目标、生产效率贯彻到生产现场的每一位员工,加强了生产的指示性、明确性和有效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及生产执行力。
三、关于生产现场管理
企业生产过程可简单概括为半成品原材料的输入及产品的输出,而输入与输出中间环节则是产生产品价值的过程,即生产现场。我部门的生产现场为下属的各车间场所,如何提高生产现场管理效率,产生最大化的收益一直是生产部门孜孜追求的目标。
xx年上半年生产现场的管理主要从5S管理、质量控制、成本控制、交期实现等方面开展:
1、从现场环境、物料整理的5S着手,进行物料、工位、工具、设备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开始,结合工艺生产路线进行工序的进一步优化配置,组织人员学习相应的工艺路线、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指导性文件,对车间进行全面优化布置。
2、产品质量是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焦点之一,提高产品的质量是建立企业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生产部各车间一直将产品质量作为生产现场管理的重点加以管控,同时强化车间品质管理,认真学习质量管理文件,加强工艺文件学习及工艺卡片的落实,对全面质量管理的人、机、料、法、环五要素进行有效实施、控制并确保产品质量,同时上半年生产部配合公司职能部门进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审及修正工作。
3、成本控制是影响产品利润的关键,加强成本管理控制至关重要。上半年生产部组织各车间深化二级库管理,细化专人专管,进行物料的领用、配送,杜绝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及物料丢失。同时各车间与工艺组密切配合进行物料出库工作,从领料、审核环节严控产品成本。
4、产品交期是影响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条件。当订单下达后,生产部根据产品交期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同时车间根据总计划进行逐步分析、分解,针对薄弱环节进行人员、设备、工装的重新布置,提高整体生产环节的均衡性,从细小环节开始逐步压缩整体的生产周期,保证订单车辆按时交付,满足客户要求。
四、关于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是生产管理的永恒主题,安全尚且不能保证,那么其他一切将无从谈起。作为生产部门,面对人员多、设备多、安全隐患多等因素,尤其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根据海因里希法则,每一件重伤事故的背后,都隐藏着29件轻伤事故,进而更隐藏着300件以上的险情,所以本年度配合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重点加强安全隐患的排除、检查工作,各车间设立专职安全员从事车间安全检查、培训工作,让员工的安全生产观由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转变。
20xx年度上半年我部门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
五、关于班组建设及职能管理
班组建设作为今年生产部管理实施重点进行开展,首次提出生产一线班组长作为“基层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强调班组长作为基层管理者的管理职能转换,将班组长从以往单纯的带头干活解放出来进而进行全面的生产、计划、人员、安全、质量、成本、交期管理,培养成为全面的管理型人才。
上半年生产部组织班组长培训5课时,分别涉及班组长的角色定位、
班组长的任职要求及能力培养、生产计划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生产现场管理,同时发放班组长学习资料,进而加强自身能力培养及班组成员管理。
通过班组长培训工作,加强了班组长对自身岗位能力需求的认知,同时赋予班组长更大的管理职责,提升自身素养,更好的服务于公司的发展。
六、管理上的缺陷
1、现场管理方面:
现场的定置、定点、定容管理仍没有完全到位,还没有真正的对所有的物品进行定位管理,只是临时决定一些物品的摆放,同时由于工人的懒散性和素质的高低不等,有时在作业场地完成作业后,不能做到人走场地清,致使乱推乱放的现象仍然存在。下一步生产部将协调工艺组建立定置管理图,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依图加强巡查,对未按照标准进行摆放工序的进行考核。
2、生产管理方面:
关于对生产计划的车间级、班组级分解落实不够彻底,下一步需加强车间以及班组的计划分解、落实情况,将要求车间根据生产部总体生产计划制定具体、可行的车间计划及班组生产计划,同时加强班组计划的落实完成情况。
3、培训方面:
20xx年度组织对特殊岗位员工的理论及岗位技能培训,但是在一般岗位培训方面落实不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部门将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所有岗位技能培训并持之以恒进行下去。
4、班组建设方面
班组建设已经开展,班组长的角色定位及职能划分也已经明确,后续生产部将持续跟进班组的建设工作情况监督,督促各车间将班组建设的思想推进到班组的每一位员工。
5、信息传递不足
通过15年XX订单的锤炼,我部加强了与相关部门信息的时时沟通,但时至今日生产过程中仍不时出现信息的不能及时共享,导致到料后生产不能第一时间使用,进而影响总体生产进度,下一步将加强此方面的管理工作。
七、关于20xx年度下半年工作规划
1、生产管理目标
依据订单情况完成年度生产XX汽车80000台的生产目标;整车一次交检合格率≥98%;产品交付及时率≥98%;设备完好率≥98%。
2、加强生产管理队伍建设
一是设置调度室。全面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分析、生产计划的制订、生产目标的实施与监督、生产过程问题的汇总及分析、生产后的总结,同时各车间副主任、主任助理、生产调度兼职信息处理员,负责车间信息的收集、整理及汇报。
二是选拔部分优秀人员充实到管理岗位,增加生产管理的覆盖能力及生产实施的掌控能力。
三是继续深化车间班组建设,发挥班组长的管理职能作用。
3、继续实施物料的专人领用及配送机制,加强成本控制采购部相配合在生产部各车间实施物料转运配送制度,充分发挥物
生产部上半年工作总结二20xx年上半年,xxxx认真贯彻公司各项方针政策及公司的重点工作,坚持以提升基础管理能力、强化职工队伍建设,在保障好生产的同时加强生产安全防控,合理调整工艺运行能力,加强过程控制,确保出水率及xxxx。
一、半年生产工作开展情况
1.生产及运行情况
截止20xx年5月13日,处理渗沥液6.73万立方米,日均处理量502.17立方米,较去年同期降低6.8%;设备出水5.06万立方米,较去年同期降低5.42%;xxxx外运1.4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08%;污泥产生量173.3吨,较去年同期增长47.4%;回收率75.2%,较去年同期增长1.4%,xxxx100%。水质主要污染物变化情况,平均COD为7041mg/L,较去年同期降低9.9%;平均氨氮值为2438mg/L,较去年同期上升10.95%。
上半年生产工艺未发生重大变更,各工段均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因厌氧罐大修恢复性调试、进水水质COD的波动和氨氮增长以及供电质量等因素影响,造成生产能力较去年同期有所降低,调节池存水量增加0.34万立方米。厌氧罐大修期间,由于无法进行厌氧工艺处理,为保障生产不停,xxxxxxx,实现了无厌氧工艺处理。加强膜的日常检查和维护,针对前端生物处理阶段的调整,依据化验监测结果合理使用药剂,防止膜处理阶段出现结垢、阻塞等情况影响出水,同时适
时调整膜机组反洗频次,长期让膜处理最佳运行状态。
2.设备维护保养情况
为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和运行质量,上半年对生产设备和辅助生产设备进行常规保养和故障维修等工作。主要进行了xxx壁开焊点修复2次,进行硝化池出水管线清理1次,进行膜机组的日常化学清洗6次,更换反渗透机组2#膜柱5支,内循环7#错流超滤膜1支,进行沉砂池清淤1次,电气及控制系统抢修3次,更换潜水泵3台并根据情况进行了外修,同时对曝气风机、各回流泵以及潜水泵等进行换油、机封更换以及除垢处理。
3.主要成本消耗及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通过不断加强工艺成本控制,主要成本消耗情况基本在可控范围内。动力费发生额占预算总额xx,药剂消耗占预算总额的xxx;维修支出占预算总额xxx;膜及滤芯消耗占预算总额的xxx;燃润料占预算总额的xxx。动力费和药剂费发生进度偏低主要因素是厌氧大修期间,部分工艺发生调整导致阶段水质碱度充足,加之厌氧恢复调试阶段利用大量生化污泥进行厌氧驯化,因此药剂投放量及使用量减少。xxxxx。预计燃润料费用略显不足,因厌氧驯化阶段主要采用柴油燃烧进行厌氧供热需求,其次随着进场渗沥液有机物含量的降低,产沼能力远不能满足供热需求,随着高产期的到来,柴油用量会大幅增长。维修费中设备维修总额控制平稳。
二、统筹组织开展生产,加强部门沟通配合
为确保运行的稳定性和连续性,xxxx通过对进水水质定期检测和加强各阶段水量监测,及时与上级部门和其它设施建立了良好的信息互通机制,多措并举统筹组织开展各项生产。上半年由于厌氧罐大修完毕进入污泥驯化期,抗冲击性较差,需确保渗沥液中有机物含量稳定且不能过高,因此及时与来水设施和作业主管部门积极沟通,在不影响各方生产的前提下,调整来水量,实现良好的原水调节。
加强安全、技术沟通与协作。为提高消防设备的耐久度以及作业现场安全要求,积极与主管部门沟通,及时更换消防器具和更换灭火箱,开展特殊专项作业现场的安全评估工作,申报相关作业手续、制定作业方案及安全防控方案,保证安全作业。积极加强技术主管部门的技术合作,根据厂内管理监控的要求和设备故障技术支持,与上级部门开展技术现场沟通和故障排检,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深化与其实设施、部门的配合协作,完成喷淋除臭系统的整体检修,沉砂池清淤以及膜箱开焊点补修等工作。逐月与相关部门对各项成本费用和其它费用的发生与账物数据进行核对分析,积极沟通并明确渗沥液处置及外运费用单价的变化,及时将预算额与发生额进行比较,将成本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加强党务工作的梳理与完善,积极与部门上报支部工作开展情况,了解
各项任务的要求与标准,切实将党建工作、党内生活组织好、开展好。
三、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有效提升管控能力
为进一步完善人员管理机制,充分协调发挥岗位人员主观能动性,上半年xxxx对厂内各项制度予以重新梳理并进行修订,修改并完善了《考勤管理制度》中病、事假的处理条款以及《奖惩管理办法(暂行)》中加入了固定资产的管理等其他责任定位。同时根据要求,重新修改了《月度绩效考核制度》,进一步明晰生产岗位及岗位任务和职责,对部门目标绩效进行了班组拆分,实现生产有目标、作业按标准。同时针对岗位任务情况,完善岗位班组的绩效考核细则,将月度绩效考核与岗位奖金挂钩,利用绩效杠杆,调动职工积极性。
进一步完善技改创新激励机制,组织进行季度创新课题的申报与评选工作,明确实施目的、实施手段和方法,确保技改创新效果,上半年完成创新一项即xxx膜离线自动清洗,技改一项即调节池提升泵变频保护,提出合理化改造建议12条。加强内控流程的过程控制,严格执行控制程序,着重针对药剂使用和处理过程水体指标的控制,加紧对防控点的检查与监督,同时结合体系认证要求,实现各项痕迹的可追溯。
四、稳步推进技改创新工作,力争实现突破
上半年渗沥液处理主要以强化运维能力、探索xxxx处理新方法为主要创新突破口。年初因xxx大修完毕,xxxx创造性的自行开展厌氧污泥驯化工作,通过总结分析阶段水质特点和查阅大量活性污泥的培养资料并结合现场作业条件等多重因素,利用现有硝化污泥回灌罐体开展污泥培养,科学控制碳源补充,合理进行温度补偿,最终实现了厌氧工艺段的恢复,不仅实现了在渗沥液污泥驯化取得了突破而且积累了相关技术经验。过度式的完成了反硝化、硝化污泥变性培养,由于厌氧维修期间,渗沥液直接进入反硝化处理,污泥菌株已适应高有机物环境下的生存环境,厌氧恢复后,水体中的有机物及酸碱值发生反转,继而需进行反硝化菌株的过渡转性状培养,有效控制有机物摄入和防止酸碱值变化过大都成为了过渡期间需密切把控的技术尝试重点,通过合理控制较好的完成了污泥过渡培养。
突破传统工艺,大胆开展xxxx无害化处理试验工作。上半年进行了xxxx絮凝沉淀和xxxx絮凝、臭氧处理两项试验。经过不断与设备商技术进行探讨和深度合作,取得阶段性进展,臭氧试验先后完成了组合工艺论证、连续定量运行以及中水深度处理试验工作,定量运行期间出水xxx两项重要指标均可达到设计出水标准,运行消耗及成本稳定。中水深度臭氧处理实现除率COD能力进一步提升,达到预期效果,COD长期控制在30mg/L以下。
五、多措并举,加强安全防控
深入开展生产安全和技术安全工作。坚持周四安全例会制度,坚持“宣传教育、监督检查和违章处罚三到位”的原则,要求职工作业需严格参照操作规程并与职工绩效权重有效挂钩,坚定“抓生产从安全入手,抓安全从思想出发”的工作理念。上半年多次进行厂内消防器材和用电设备安全检查,认真落实整改检查出的问题,加强职工用火、用电安全教育,同时针对新购置的特种作业设备进行了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写并对作业人员进行了相关培训,将生产安全工作做实。加强技术安全管控。由于每年渗沥液水质的差异,特别是维修前、后的工艺调整期和过渡期需对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仔细分析与预测,及时调整细节标准,采取恰当的处置方法,加强技术管控。
六、构建和谐支部,关心职工生活
生产部上半年工作总结三针对20xx年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在20xx年中,生产部特从以下10个方面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1、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多样化的开发
1.1)结合市场需求以及消费者的需求配合臻友会开发各种速销品:散茶、极致单泡、各种袋泡茶、烤茶等等。
1.2)为特定的客户制作特定口感的收藏级古树普洱。
2、成本管理以及控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众所周知,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获取一定的利润。
2.1)重点挑战绩效考核。
2.2)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3、质量控制
3.1)车间内尽量减少产品的不合格数,减少成品入库返工次数、返工数量。杜绝批量返工、报废。争取产品批次合格率达99%以上。
3.2)严格重视质量问题,对于企业来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严格按照质量目标去完成,改善质量问题,强化质量自检力度,自觉配合互检,深刻理解质量检验深远意义。
4、交期管理
4.1)每月制定各个订单的生产交期表,所有订单必须按合理的交期表来完成生产。
4.2)合理安排、调配各月计划进度,尽量满足客户交期。
4.3)挑战执行“三日滚动计划未完成诊断、追责制”确保成品按期交货。
4.4)做好生产异常管理,与各部门之间及时沟通协调减少生产中的异常。对于生产各类异常管理实行:统计-汇总-分析-改善
5、安全管理
5.1)定期排查设备、模具、人员安全隐患。
5.2)利用班会重点培训新工、各岗位人员安全意识。
5.3)全年重大安全事故控制在0例.
5.4)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6、人员管理
6.1)制定人员培训计划,有计划、有目的的重点培养关键岗位人员,基层组长
6.2)根据公司绩效考核制度,修订完善各岗位绩效考核;避免盲目考核,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6.3)提高车间统计员数据统计管理能力。
6.4)强化管理,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培训体系,加强员工的操作技能和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员工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现场管理
7.1)推行以客户为中心的需求拉动的生产方式,努力维护、改善生产现场。重点改善压制间生产环境,各车间区域自行管理。
7.2)实行6S管理制度: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
7.3)推行看板管理
8、目标管理
以公司、部门、车间、班组各项指标为中心,运用6S等等一些现代时髦的流行的现场管理为手段,努力实现以上QCDMS(质量、成本、交期、人员、安全)及产能目标达成。
9、自身管理
提高自身业务、管理水平,培养基层管理干部和多技能员工。
10、奖罚措施
篇10
【关 键 词】合伙/股份/明清时期
【 正 文】
明清时期资本的组织形式,在以往的中,学者们多将其归结为独资、合资、合伙以及合股4种。(注:参见汪士信《明清时期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2期;刘秋根:《论中国古代商业、高利贷资本组织方式中的“合资”与“合伙”》,《河北学刊》1994年第5期。)实际上,按经济,资本的组织形式不外乎独资、合伙、合作以及公司制度4种基本类型,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每一基本类型又都可以具有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或者说实现形式。据我们的研究和理解,明清时期的合伙经济具有“一般合伙”与”股份合伙”两种不同实现形式。本文所要讨论的就是这一迄今为止尚未为学术界明确区分和深入的。
一、股份合伙与一般合伙的区别
合伙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来说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对他们贡献的资本或其它力量的数量及可能得到的利润分配,以协议形式(包括口头协议与书面协议)组织,并承担无限责任的经济组织。其最基本的特点是合伙人间的协议,以及以合伙协议形式确立的合伙的资本构成、收益分配、盈亏责任。因此从本质上看,合伙就是一种协议形式的契约关系。在现存有关的记载中,合伙往往又多被称之为“合本”,唐宋已经盛行。唐代张建《算经》有“合本治生”的记载,宋代时,合伙往往被称之为“连财合本”。而实际上,合本经营只是古代的一种说法,性质上仍然属于“合伙”;至于史料中的其它相关称谓,如“合资”等,也都只是合伙的一种别称而已。
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对于明清时期乃至古代中国经济组织中的“合伙”通常并不再作“一般合伙”与“股份合伙”的区分,而往往或者是把“合伙”与“合股”等同起来,或者是将“合伙”与“合股”看成两种不同的资本组织形式。这种说法,笼统地看似乎亦无不可。但是我们认为,一方面,明清时期经济组织中的合伙,不论其名称如何,其实质内容同样都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对他们贡献的资本或其它力量的数量及可能得到的利润分配,以协议形式(包括口头协议与书面协议)组织,并承担无限责任的经济组织”。另一方面,由于其实现形式的不同,它们确实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一般合伙”与“股份合伙”两种,其中最重要的差别就是“股份合伙”的合伙资本或其它力量划分为等额的股份,而“一般合伙”则并不划分为等额的股份。股份合伙与一般合伙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同样都是由一个以上的出资人共同出资和经营,在财产组织形式上,都存在不同出资人之间的协议制约;其不同之处则在于,一般合伙的出资人在出资合伙时,其合伙的要素并不等分成多少个等分,各自的出资也并不一定按照比例,而仅仅只是视出资者各自的资金情况而定,如一般合伙合约中常见的“凭中见各出本银若干”,并无一定的资本或要素等分可言。而股份合伙则从合伙之日起,就明确地将全部合伙资本,或者是日后的分配权益,都等分成若干的“股”、“份”,每个合伙人的出资都等分成一定的份额,并按一定的份额获取分配权益。一般来说,合伙人越多,按“股”或“份”分摊资本或要素投入以及分派经营收益的要求就会越强烈。由此可见。与合伙资本不等分为“股份”的一般合伙相比,股份合伙有着明显的实现形式上的区别。在明清时期的中国中,股份合伙不仅是合伙经济组织中内容最丰富、形式最完备的资本组织实现形式;而且在某些方面还与近代中国早期的公司制度有一定的共通之处。
二、一般合伙的基本形式与特点
一般合伙既有资本与资本的合伙,也有资本与劳动的合伙。资本与资本的合伙也就是合伙人各出一定资本的合伙,这在上并无太多难解之处。资本与劳动的合伙在明清较为普遍,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史料中经常出现的“东伙合作”。
“东伙合作”最主要的特点是“东家出资,伙计经营”。它们之所以属于“合伙“的范畴,是因为这是一种东家出资、伙计出力的资本与劳动的合伙。“东伙合作”的经营形式至少在宋代时已经流行。明代时,这种以合伙形式共同经商者,互相之间也称之为“伙计”,或者“火计”。陆容《菽园杂记》称:“客商同财共聚者,名火计。”这里所称的伙计互相之间应该是一种合伙人的关系,而不是东家与雇员之间的关系。现存史料中如“与一个伙计合本生理”,“搭伙作伴”等等,都是以伙计名义合伙经营的事例。其中为者使用最多的是明人沈思孝在《晋录》中所说,王士性《广志绎》中也收录的:“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其合夥而商者名曰夥计,一人出本,众夥共而商之,虽不誓而无私藏。”在这里,出本者虽是“东家”,但出力经营的“伙计”也同样具有合伙者的身份,“合伙而商者”十分明确地表明了存在于财东与伙计之间的合伙关系。
在反映同样情况的其它一些史料中,也有将东家的“出本”称之为伙计的“领本”,财东在出资的同时,就已经决定不是由自己来经营而是由作为合伙人的伙计来经营,故而这种“东伙合作”的经营也可以称之为“领本经营”。一般来说,在实行“东伙合作”的合伙制下,财东选择作为经营伙伴的伙计大致上有两个基本条件,这就是:一、领本经营的伙计必须具有足够的经营才能;二、领本经营的伙计必须具有足够的信用。这类事例在现存史料中可以见到许多。于慎行《谷山笔尘》载:有一贾“为章丘巨室行钱,旧尝不售而归。巨室信此贾,不以为罪。复畀之若干再贾。贾人感其义,获利数倍,誓尽归主人,比分一缗,以是为报”。不料再丧此钱,“又往谒主人,主人口:此亦数也,已而复畀金若干再贾”。贾“入海为市”,大获其利,“遂与主人中分之”。类似的合伙也存在于云南铜矿业中,这就是一种称之为“亲身弟兄”的矿工与投资者合伙的形式。矿工在未采得矿石前,不领取工钱,等到矿井出矿石后,即按照一定的比例与矿主(硐主)分成。这种矿工即被称之为“亲身弟兄”。(注:彭泽益:《近代手史资料)第1卷,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338页。)
明清时期的资本组织在采用合伙经营时,通常都会订立称之为“合约”的合伙协议,合伙协议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书面之外的其它形式,如口头约定等,但通常情况下大多采用书面形式。明代中叶以后,在当时流行的一些民间实用书牍中已多刊有“同本合约”、“合伙约”之类的标准合约文书格式,吕希绍《新刻徽郡补释士民便读通考》就记载有当时通行的这类合约的标准样式。现存明清时期徽商的文书契约中,我们也能看到不少类似的合伙文约。(注:参见谢国桢《明代社会史料选编》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75页;张海鹏、王廷元主编:《徽商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5~556页)由于合伙协议的存在,合伙方相互间就形成了契约上的信任和约束。如明后期山西商人在西北边地与当地土著商人的合伙就是如此。“有山西运商前来镇城,将巨资交与土商朋合营利,各私立契券,捐资本者,计利若干,躬输纳者,分息若干,有无相资,劳逸共济。”(注:庞尚鹏:《清理延绥屯田疏》,《明经世文编》第359卷。)
合伙经济中的一般合伙可以发生在资本组织的形成之初,也可以是独资经济组织在经营过程中,作为对原独资组织形式的一种调整。这种调整的发生,一般来说大多是原有的独资商人由于种种原因无法维持原有的经营,而不得不吸收新的合伙人。现存清前期北京著名万全堂药铺乾隆、嘉庆年间资本组织形式的变化就是这方面的一个极好例子。万全堂药铺相传由乐性商人创立于明永乐年间,在清乾隆以前一直是由乐姓商人独资经营。到乾隆十一年时,由于历年所欠“官银、私债、客帐、束修,不能支持……挽中邀请索姓进铺料理”(注:《崇文门外万全堂药铺资料辑录》,《清史资料》第1辑,中华书局1980年版。)。这样,这家以前一直由乐姓独资经营的万全堂药铺由于外姓资本的加入,也就从昔日的独资改组成了先是由乐、索两姓,后由乐、管两家合伙经营的企业,其资本的组织形式也从独资的商人资本转变成了合伙经营的商人资本。
除了上述独资由于各种原因邀人入伙而转变为合伙企业外,由于传统的分家析产制度,一些原本属于一个业主所有的独资企业,由于分家析产而在若干年后就有可能成为兄弟子侄数个业主所共同拥有的企业,企业的组织形式也就从原来的独资转变成了合伙,尽管这种合伙一开始还只是具有亲缘关系的兄弟子侄之间的合伙。如著名的徽商胡开文墨店,在其创始人胡天注是完全为胡天注一人所有的独资企业,以后仅仅经过第一次分家析产,原来的独资企业至少在已经成为合伙企业(注:《徽商》,第566~571页。)。
明清时期的合伙资本组织中,还有一种较为特殊的现象是“多重合伙”。所谓多重合伙指的是一个参与合伙协议的合伙者,他所加入合伙的资本往往并不完全是他个人的资本、或者是以他个人名义借贷而得的资本,而是由其发起并由数个人凑集的资本。发起人将这些实际上由若干人凑集的资本以其个人(或者某一堂记)的名义作为合伙资本入伙,并在资本的凑集者之间,再另行订立合伙契约,由此而在合伙企业的第一层合伙关系之外,又形成了某一方合伙资本内部的又一重合伙关系。此类多重合伙的事例在现存的契约文书中可以找到不少。如康熙六十一年,徽商汪乾初、汪五全两人各出本银240两合伙开设杂货布店字号,其中汪五全所出本银并不全为其个人所有,而是“系蒙亲友邀会之项”,而在汪乾初的本银内,也有属于张熙彩的50两。因此尽管合伙契约中正式载明的是汪乾初、汪五全两人的合伙,但是在他们俩人的首重合伙关系之外,事实上还存在两人各自与其它出资者的又一重合伙关系(注:《徽商研究》,第556页。)。
明清时期的合伙经营中,还存在一种类似西方中世纪后期“匿名合伙”的“附本”经营。所谓“附本”是指投资者将一定数量的合伙资本(资本额通常都只占全部合伙资本的一个较小部分)交与主要投资人,附于主要出资人的资本中经营,故称“附本”。投入附本的出资人通常并不参与、过问经营者任何的经营方针和具体的经营业务,而只是按期分享经营利润。如明代时徽商程神保在经商中,“宗人杨与从兄贵通各以百金附神保行贾”;徽商吴某为其奴仆某甲诡称他人附股的500两本银“经营数年,计子母得一千八百矣”;明末清初歙县人江国政“业贾淮扬,亲友见公谨厚,附本数千金于公,公诚实持躬,丝毫不苟”(注:《大泌山房集》卷73;《见只篇》卷中;张海鹏等主编《明清徽商资料选编》,黄山书社1985年版,第64、60~61页。)。乍一看来,这种“附本”形式有些像经营者的对外借款,但实际上它们与资本借贷有着本质的区别,出资者的投入不是以借贷的形式,而是以资本入伙的形式存在,所分享的也不是固定的借贷利息,而是对资本经营红利的分润。因此通常情况下,它们有着较借贷利息更高的投资回报。这从上述500两本银经营数年即可连本带息增殖为1800两而见一斑。
通常情况下,合伙中的一般合伙仅适用于合伙者数量不多情况下,二三人间的合伙经营。如果合伙者数量增多,一般合伙在对入伙资本的划分以及收益权的分配上都会显得力不从心(注:在现存的史料中,我们确实可以看到,在对合伙资本以及收益权不进行“股份”等分的合伙制中,除了前面提到的最简单的“劳动合伙”之外,合伙者通常都只有二到三人左右。参见四川省档案馆等主编《清代乾嘉道巴县档案选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83页。)。这种情况下,合伙者就会将合伙资本以及合伙后的收益权分配,以均分成一定等分“股”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样,传统合伙制中的“一般合伙”就逻辑地演进成为股份形式的“股份合伙”。
三、股份合伙中的“资本股份”与“收益股份”
股份合伙的最大特点在于合伙资本与收益的股份化,而股份化中最明显的特色又在于在以前的研究中均为人们所忽略的,资本意义上的“股份”与收益分配意义上的“股份”的双重区分。为了便于论述,我们在文中暂且把这两种不同含义的股份分别称之为“资本股份”和“收益股份”。
所谓资本意义上的股份,即“资本股份”,指的主要是对资本化的货币或实物,即对合伙人所出合伙资本(主要是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的等分,如1000两合伙资本等分为10股,每股100两等等,它们也是股份合伙中“股份”的原始意义,在史料中通常被称之为“银股”,意即由货币资本构成的股份。从上讲,资本股份的所有者不仅拥有合伙的全部财产所有权,而且还必须对合伙企业的债务负连带清偿的无限责任。
收益分配意义上的股分,即“收益股份”,指的是对股份合伙中收益分配权益的等分,如合伙生意若有盈余,照10股或20股分派等等。一般来说,收益分配意义上“股份”的确定,最主要是取决于资本意义上的“股份”,因此在很多场合下,它们两者往往是重合的,即有多少资本股份,也就有多少收益股份。但是,在实际的合伙中,当合伙人对合伙的投入是以货币或实物以外、其它较难进行资本量化的要素时,这些要素往往就不是反映为资本股份,而是直接体现为收益股份。这样就会出现收益股份份额与资本股份份额的不重合,收益股份势必多于资本股份。
对于者来说,资本股份并没有更多需要特别说明之处,需要较多解释的是收益股份。虽然,从学的意义上看,收益股份的存在,本质上也是合伙要素资本化的一种表现,其最终依据说到底还是合伙者的要素投入,以及投入的要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性和稀缺程度。但是,就当时合伙的商事习惯而言,收益股份并不完全代表真正资本意义上的股份,某些收益股份的持有者也并不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股东(即财东)。与资本股份的划分和确定只须简单地以出资额为据不同,收益股份划分的依据不仅仅只是对合伙企业的真实出资及其比例,而是基于对企业经营收益发生力的全部生产要素,它们包括货币或实物资本以外的其它要素,如经营、技术、无形资产等等。但是,在当时的股份合伙中,这种以货币或实物资本以外的其它要素的投入通常情况下并不作为合伙企业的资本股份量化,也无法以资本股份的形式体现。作为一种合伙的投入,这些要素必然也要求得到如同资本股份一样的回报,于是它们就只能以收益股份的实现形式,体现为一定比例的企业收益权益。事实上,在当时的实际经济生活中,对于要素的投入者来说,他们真正关注的往往也并不是在合伙企业的资本总额中各自占有多大的份额(从现存的合伙契约来看,当时许多合伙企业对于企业的资本总额往往并没有明确的界定),而是在企业的总收益中占有多大的份额。因此本来是各种生产要素的合伙,但在合伙的实现形式上,即在合伙的契约中,合伙股份指向的往往不只是“资本”而是“收益”,并最终以“收益股份”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而且,由于收益股份较之于资本股份更能反映股份合伙企业的全部要素投入,因此在实际的合伙经营中,收益股份的划分往往比资本股份的划分显得更为重要。
资本股份与收益股份在股份合伙中的并存以及收益股份在合伙经济中的重要性,在现存的许多史料中都可以找到充分的佐证。
在过去对于山西商人资本的大量研究中,人们几乎一致认为其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财股与身股的并存。这种并存实际上就是一种资本股份与收益股份的双重区分。在现存有关山西商人资本的史料中,资本股份(银股)与收益股份(身股)在股本合约中大多有明确的界定。如清代志成信商号的股本合约载明,“志成信,设立太谷城内西街,以发卖苏广彩绸杂货为涯,共计正东名下本银三万四千两,按每二千两作为一俸,统共计银股十七俸。众伙身股,另列于后。自立之后,务要同心协力……日后蒙天赐福,按人银俸股均分”(注:《山西票号史料》,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90~591页。)。在这里,“银股”就是以银钱为资本的出资者、即真正意义上的股东所持有的股本,银股的持有者由此而多称之为财东;“身股”则是本身并无实际出资,只是以在商号中任职的高低和服务年限的长短作为人力资本投入而占有的一定比例的账期分红份额。身股以“分”、“厘”为基本单位。一分即为一股、或称一俸,是身股拥有者能拥有的最高份额,“厘”为1/10分。企业员工初有身股时,一般多从一二厘开始。一个字号内,银股和身股各占有多大比重,并无一定规定。通常情况下,商号创立之初,银股数量大多多于身股,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以及员工中顶身股人员的增加,身股的数量往往会超过银股。因此,与资本股份不经股本扩张总是恒定不变不同,收益股份在每个不同的账期往往会有数量上的变化。据清后期的材料,山西票号中的大德通,1889年时有银股20股,身股9.7股,身股分别为23名从业人员所持有;而到1908年,银股依旧,但身股已经从9.7股上升到了23.95股,远远超过银股的数量,拥有顶身股的从业人员也从23名增加到了57人。身股虽然并无真正的出资,但它们在利润的分配上却同银股享有完全一样的权利。每届账期分配之时,不论银股、身股,持有者均按持股份额多少,每股平均分配红利,银股、身股一视同仁。这种状况即使在20世纪以后的中仍然存在(注:参见《山西商人的生财之道》,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131~132页。又据《文史资料选辑》第49辑阎子奉《阎锡山家族经营的企业》一文记载,20世纪时,“阎昌春在河边村开设的庆春茂、庆春泉两家商号,共有店伙二十余名,也随旧例,不立伙食。规定三年算一次小帐,五年算一次大帐,伙计、东家是按四、六分红,即身股四成,财股六成。凡未定收益股份者,在年终酌给津贴,最多亦不超过五十元”。)。
在京西的采煤业中,采用股份合伙形式的矿业资本,其收益分配通常只是在资本主与土地出租者之间进行,因此合伙资本中的资本股份与收益股份从上说应该是一致的,通常由“日分”(工本股)和“地分”(地分股)构成。但事实上在对合伙股份的划分中,股份所指向的通常也不是资本,而是收益。据方行先生的,清代京西地区的手工煤窑,一般是向地主租地集资合伙经营。投资人在当地叫做工本主,他们是煤窑的实际经营者,担负全部投资,掌握的经营管理权,并根据投资数额按比例分取企业收益。由于有些煤窑是停闭了又重新开做,于是投资人又有新出工本主和旧出工本主之分,其所持有的“日分”分别叫做“新业”和“旧业”。地主是煤窑用地的所有者,在出让煤窑用地后不是按年收取固定的租金,而是在煤窑出煤后按约定的“日分”比例分取收益,所取得的“日分”通常称作为“地分”。乾隆四十四年,一份焦之信等人的合伙采煤契约载明:“窑按一百二十日为则,去焦之信、润开地主业二十日,去安增、瑞开旧业十日,去孙景懋开旧业十日,徐出工本开新业八十日,言明出工本钱八百吊正。如再工本不接,公同窑伙借办,按月三分行息。煤出之日,先回借钱,后回工本。除回完之外,见利按日分均分。”说的就是将对收益的分配权等分为120份,然后按各自拥有的收益股份获取收益(注:《清代的矿业》下册,第422页。方行在《清代北京地区采煤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中引汤明燧等人的意见也认为,“日”是确定煤窑各权益人在卖煤收益中所占份额的单位,而不是确定各权益人在投资中所占股份的单位,但对于投资者却大体可以反映其所投资的比例(汤明燧等:《对同志“从万历到乾隆”一文的商榷和补充》,《研究》1958年第1期)。)
在合伙形式的手工采矿业中,股份划分不是指向资本而是指向收益有其客观的原因。首先,在传统的经营方式下,企业投入的生产要素(工本)处于一种不确定的流动状态之中,在企业形成时并未都能资本化,从而也就谈不上完全的股份化,股份化的只能是对收益权益的划分。其次,手工采矿业中的股份合伙,普遍实行先还本、后分利的“还本经营”。这就是当企业正式投产并开始有营业收入后,必须将赢利先行归还出资人的前期投资(即所谓的“工本”投入)和借用的其它款项,然后才是按股份派发红利(注:如京西地区的煤窑业,“都是在出煤之后,投资人先收回工本,然后再在各权益人之间分配卖煤收益”,煤窑业合伙契约中“煤出之日,先回完工本,然后得利,按日分均分”几乎已成定例。重庆的采煤业中也通行“垫用本银,生意中公认用利,每月每两二分行息。其原本并利,出炭时先即楚偿无遗,方照股份分利”(方行:《清代北京地区采煤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清代的矿业》下册,第415、418、420页;《清代乾嘉道巴县档案选编》第268页)。)。这样,原先属于资本性质的投资,由于投产营业后向投资人的归还,实际上就成了对合伙生意的一种债权。当投资人(实际上只是债权人)按约定股份获取收益时,他对企业的工本垫支事实上已经收回,故而股份划分所指向的也只能是收益而不是资本。
与京西煤窑业相比,自贡井盐业中普遍实行的更是典型的、基于“收益股份”意义上的股份合伙。其收益股份(即“日份”,也称“锅份”)分成三种:即提供开凿盐井所用土地的地主所持有的“地脉日份”、出资者持有的“工本日份”、以及经营管理者持有的“承受日份”。盐井不论大小、收益不论多少,其收益股份(日份)通常都以30“天”的“日份”或者24“口”的“锅份”相计(注:在自贡盐井业早期的“日份”划分中,所谓“日份”是指一个月中所分摊的生产天数。在这些天数中,日份的持有者享有盐井全部生产资料的经营权以及相应的收益权。参见彭久松主编《契约股份制》,成都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3、265页;《清代乾嘉道巴县档案选编》第268页。)。这里的“天”或“锅”都不是资本股份的单位,而是收益股份的计算单位,即一口盐井的全部收益权或者分为30份,或者分为24份。合伙者拥有一天的“日份”也就是拥有盐井全部收益权的1/30,拥有一口“锅份”也就是拥有1/24的收益权,依此类推。由于相对于全部收益,一份“日份”或“锅份”都均较大,因此一份完整的“日份”或者“锅份”往往还可以拆分成更多、更细碎的份额(注:参见自贡市档案馆等合编《自贡盐业契约档案选辑》,中国出版社1985年,第49页。)。
自贡井盐业中,盐井的固定资产主要由土地和其它生产设施两大部分组成,此外,盐井在开凿以及运营过程中,还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流动资本以支付员工的食宿以及其它必要的开支。但是,从现存史料反映,以股份合伙形式组织起来的盐井,从来就不曾对企业资本进行过股份上的界定和划分。而实际上由于资本投入形态的多样化,投入时间上的递延性,以及传统经营理念和旧式簿记的局限,井盐企业事实上也很难进行资本股份的划分。股份合伙事实上所能做到的只能是按照约定俗成的惯例,对盐井产出的收益权实行股份划分。通常情况下,并基土地提供者大致上可以分得5~7天的日份,约合全部收益权的16~23%;经营者大致上可以得到2~4天的日份,占全部收益权的6~13%;其余部分则由以现金或实物投入的工本主按照各自投入的比例分派(注:同治8年的一份窑分契约表明,在全部24口“锅份”中.地主分得4口,占17%,投资人分得18口,占75%,经营者分得2口,占8%。这是比较通常的收益权划分(《契约股份制》第51~52页。))。在这里,所谓的“日份”并不代表多少数量的资本额(虽然在其转让、买卖过程中,总有约定俗成的交易价格),而只是代表多大比例的收益权。因此它们只能是收益股份,而不是资本股份。
- 上一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和建议
- 下一篇:医美新媒体运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