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的开拓者范文
时间:2024-03-14 17:09: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微生物学的开拓者,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谈起“云南放线菌资源研究”,如今已在国内获得同行学者的高度认可,国际上在本领域内也颇具影响。对此,人们必忘不了开创这个研究领域的奠基人姜成林教授。姜成林教授曾经说“人生好比分数,对社会的贡献是分子,从社会索取是分母,其比值越大,对社会越有用,人生价值越大”。姜成林教授不仅这样教导学生,更是用他40多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忘我工作的言行努力践行这条准则。
云南是国际公认的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素有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的美誉。相比云南的动植物资源研究,云南的微生物资源研究起步很晚。1970年,姜成林教授受命组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农抗组。在3月里的一个星期天,他第一次从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出了放线菌,从此开辟了云南放线菌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光荣历程。1979年姜成林教授起草了“建议成立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的报告,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1980年云南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至此,云南有了专门的微生物研究科研机构,致力于开发与利用云南丰富的微生物资源。
早在1982年姜成林教授就主持了国家基金项目“云南高原湖泊水生放线菌研究”,1985年又主持了国家基金项目“云南若干地区土壤放线菌区系及其资源考察”。在此基础上,他建议、组织了国家基金微生物学科的第一个重大项目“云南放线菌生态分布及其资源前期开发”,并主持子课题。40多年来,姜成林教授的足迹遍及云南的山山水水以及我国西北的代表性生态地区,领导完成了云南20多个地区不同生态环境土壤放线菌、12个高原湖泊水生放线菌、极端环境放线菌和药用植物内生放线菌等放线菌资源研究,揭示了这些代表性生态系统的放线菌物种组成、分布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他对我国的放线菌生态学、放线菌分子生态学和极端环境放线菌研究等新领域的形成做出了突出贡献,是我国放线菌生态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先后主持和指导过国家基金、国家高技术产业化推进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云南省基金,国际合作项目,攻关项目,重点项目等30多项(其中包括中-德、中-韩、中-印等合作项目)科研项目。
为了提高研究水平,使云南放线菌走向世界,姜成林教授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自上世纪80年代末就同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1993-97间,他先后4次赴台湾讲学及开展合作研究,并在国内率先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进行放线菌的分类研究。他在国际公认的权威微生物分类学杂志(Int.J. Syst.Evol.Microbiol.)上发表了完全由中国学者在国内进行的研究,第一个得到国际承认的放线菌新属――双孢放线菌属(Actinobispora)。他先后发表放线菌1个新科, 20多个新属和140多个新种。使云南大学成为在该杂志最多的单位之一,为我国放线菌分类学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纪念他在放线菌分类学上的贡献,放线菌研究室的年轻同志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姜氏菌新目”。这是中国科学家发表的等级最高的放线菌分类单元。
他先后与德国、英国、美国、波兰、日本、韩国、印度、埃及等国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在国家科技部和云南省科技厅的指导和支持下,与德国天然产物研究所(HKI)联合,建立了“中德天然产物联合实验室”。为表彰在国际合作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姜成林教授的合作伙伴,德国天然产物研究所的Susanne Grabley 教授和韩国生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KRIBB)的Chang-Jin Kim教授,分别于2003年和2007年荣获云南省外国专家“彩云奖”。
为开发利用放线菌资源,他积极建立了国内外微生物医药、农药筛选系统和合作网络。与华北制药集团联合,建立了“微生物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云南基地”与上海农药研究所联合,建立了“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上海基地云南工作站”。利用合作单位的相关设施、高通量筛选系统和40多种筛选模型,筛选了12000多个提取物,完成了40多万次筛选,获得了一大批具有开发前景的活性菌株,极大地推动了项目组放线菌资源开发利用的进程。
姜成林教授深知,要使学科持续发展,人才培养是关键。为此,他悉心培养年轻人。他说:“学生超过老师是老师的光荣。”他不仅以身作则忘我工作,毫无保留地传授专业知识和实验技术,同时鼓励年轻同志树立远大理想,脚踏实地认真做好科研工作。他千方百计扶持年轻同志主持国家和省的研究课题,创造条件送年轻同志到国外工作和进修。他先后派出研究团队的年轻同志17次人出国合作学习,并接收6位外国学者来华学习。他培养了博士后4名,博士生11名(国外3名),这些学生现均已成为单位的学术骨干,特别是他培养的博士张华、徐平、张利平、李文均等均已成为了国内的知名学者,承担着国家的重大科研项目。
姜成林教授取得的科研成果卓著,在国内外260余篇,其中SCI收录100多篇,出版《微生物资源学》(科学出版社,北京,1997)等专著7部,先后获中科院、国家教委、云南省科技奖6项,其中3项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国家发明专利11项。
篇2
【论文摘 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提高,国际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迅猛发展对我国的数学物理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的形势,我校积极建设数学物理综合班,力争培养出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掌握扎实数学物理基础的高层次研究型数理精英人才。本文以福州大学数学物理综合班为例,对创新性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和实践,以期对国内外其它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有所启示。
科技创新是新世纪发展的主题,在知识经济时代,持续不断的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人才是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特别是掌握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的、高层次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对推进社会生产力大踏步前进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要适应新时期科技发展和社会需要,培养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高素质的、有探索和创新精神的研究型人才。从2010年开始,福州大学根据国内外数学物理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组建了数学物理综合班(简称:数理综合班),目的是探索出一条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型数学物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使我国数学物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国际标准接轨。争取培养出一批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有较强学习和研究能力的、数学物理基础厚实的、具有精英意识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这些人才的共同特征是:具有发展的战略眼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求知欲望,踏实的工作作风,较强的创新意识;在知识结构上,理科功底扎实,具备多学科综合的优势,具有较强的知识衍生能力,是未来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开拓者;在能力结构上,着重培养三种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学习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创造知识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设计能力、科学研究与开发能力)。在继续教育方面,将为硕士研究生乃至博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并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培养模式。
一、实施特色鲜明的培养措施
1.淘汰机制的引入是培养研究型人才的质量保证
数理综合班生源的选拔遵循优中选优的政策。通常情况下,每界数理综合班招收50名学生,其中在福建省提前批次录取40名品学兼优的同学。另外10名从全校外省考入福州大学的新生中择优选拔,从而保证数理综合班有一支高素质的学生队伍。四年本科结束以后,数理综合班品学兼优的学生将被免试保送进硕士阶段学习。基于这样一个培养方针,为了保证学生质量,数理综合班管理上引入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淘汰机制,在公平竞争的原则下实行优胜劣汰政策。分别在第一学期期末和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时,进行两轮竞争淘汰。
第一轮淘汰设在第一学期结束后,根据数理综合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评定,实行末位淘汰制,将有5~10名学生被分流到其他专业(数学专业或者物理专业)继续学习。同时在自愿报名的前提下,从数学和物理专业选择5~10名有志未来从事数学和物理基础研究的特别优秀的学生充实到数理综合班。第二轮淘汰设在第四学年毕业推荐免试研究生时,数理综合班同学在差额推荐免试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情况下,仍有部分学生无法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综合考核不达标的同学将无缘保送研究生。这个阶段被淘汰的学生如果达到本科毕业的要求,将授予学士学位,并发放本科毕业证。同学可以自主选择直接就业还是考研究生。
淘汰机制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可以鞭策数理综合班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另一方面,淘汰机制也给数学和物理专业优秀的学生提供了进入数理综合班学习的机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数学和物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被淘汰的数理综合班学生如果能努力学习,仍有机会考取研究生继续学习。淘汰机制坚持公开透明、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在操作过程中,主要参考因素包括:①学生的学习成绩排名;②学生的日常表现;③学生科研能力,以及科研论文的发表、科研立项等情况;④学术委员会、数理综合班主任和学生导师对学生科研潜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⑤推荐免试研究生时还须经过专家组的严格考核打分。淘汰机制的引入,增强了数理综合班学生的竞争意识,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质量保证。这样的良性竞争使同学们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为日后从事研究工作打下了较扎实的基础。
2.培养方案基础厚实,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数理综合班培养方案本着“加强基础、强化能力、注重创新”和“教学标准高起点、教学要求高难度、教学进程高速度”的“三高”原则,制定全新的培养方案。在具体培养过程中,前两年集中强化数学和物理基础、计算机和英语基础,同时开设“大学化学”等课程,要求学生跨专业选修10个学分课程,形成多学科综合优势,为学生今后长远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本科学习后两年,学生自主选择学科(数学方向或物理方向),个性化专业分流培养。如果学生选择数学方向,本科学习结束后,可被保送到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和运筹学与控制论等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如果选择物理方向,本科毕业以后,可被保送到光学、物理电子学和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等专业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公共基础部分由学校和挂靠学院统一制定,学科专业部分的培养方案和实施计划由学科导师负责制定,力争做到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意愿,体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原则。公共基础教学和学科专业教学实施“统分相济、交叉进行、贯穿全程”,不是截然分为前后的两个阶段。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可以进一步凝练和突出专业方向,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集中选修相关课程。学生可选择其中一个学科模块为主选方向,其他为辅选方向。以上课程体系改革的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数学和物理专业研究基础和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专业学习和研究兴趣结合起来,向某个硕士学位点研究方向倾斜,从而为其日后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深造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有利于其尽快进入研究角色。
为保证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学院将优秀的教师和先进的教学设备投入到数理综合班的培养过程中,期望通过一对一的指导,对学生个性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综合班的任课教师或学科导师由学校直接选聘全校优秀教师担任。这些高水平教师,一方面具有广阔的视野,而且教学内容直接接触科学前沿。学生在指导教师的熏陶下,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潜移默化的增强;另一方面责任感强,能有意识提供学生自学、思考、讨论的机会。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引导学生对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独立科研的能力。导师制执行双向选择政策,每位导师指导不超过3名数理综合班学生。学生进入本科第三年学习之后,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重新选择指导教师。这些做法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事实证明,导师制对于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指导教师每个月都要与所指导学生见面3~5次,解答学生在学习科研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向学生介绍专业研究动态和传授研究方法。在这种紧密的师生互动关系下,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有显著提高。不少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了高质量的研究工作。
3.设立科学前沿讲座,开阔学生视野。
为数理综合班学生定期开设科学前沿讲座是数理综合班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学校、学院积极创造条件,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教授为数理综合班学生开设数理学科不同方向的前沿专题讲座,如聘请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欧阳钟灿院士为数理综合班做平板显示技术的专题报告,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聘请中科院北京物理研究所曹泽贤研究员为数理综合班同学做物理学趣事方面的讲座,引起了同学们对物理学的积极兴趣。还邀请短期回国的专家学者和科学院及其他院校的专家学者为数理综合班授课。此外,数学和物理专业各个学术带头人也分别就相应专题开展讲座。这些讲座一方面为学生介绍各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开拓学生视野,另一方面讲座者能从自身科研经历出发,鼓励学生立志成才,为科学而奋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种讲座形式不仅使学生们能领略名家的讲课风采,而且使他们能亲身感受学术熏陶,领略最前沿研究动态,因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术敏锐度和“研究”意识,对他们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政策倾斜,管理方式体现以学生为本。
为了适应培养研究型人才的目标,数理综合班的管理要体现以学生为本。在教学方面,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积极引入启发式、研究式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管理方面建立竞争激励机制,采取本人提出申请和学校建议分流相结合的办法,在学期结束时。主要依据学生的学业状况和综合评定,对难以在数理综合班坚持学习的少数学生,允许其分流到数学或物理专业学习;鼓励学生争取科研立项。在严把质量关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申报学院、学校、福建省乃至国家级的科研立项。激发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们文献检索、资料收集和学术规范方面的意识;设立数理综合班专项培养经费,每个班,四年学校共计投入约30万元,作为数理综合班学生的科研、科技创作和社会实践以及聘请专家学者的课酬及其它管理费用。此外,综合班学生在图书馆借阅图书资料享受研究生待遇;每学年享受160学时免费上机;安排专用教室自修;优先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免试推荐研究生指标单列等。利用这一系列的政策,为学生们的又好又快的成长保驾护航。
二、取得的实践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福州大学数理综合班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①数理综合班班风正,学风好,团结友爱,各项工作都走在前列,已经成为我校学生工作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带动了全校各项学生工作的开展。②学习积极性高涨,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气。同学们思维活跃,敢于提出问题和自己的见解。同学们基础扎实,成才意识强,发展后劲足。③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较为突出。经过强化基础教育及以研究、创新为特点的教学模式,使得综合班学生具有较突出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④数理综合班的影响越来越大,吸引力越来越强,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纷纷要求进入数理综合班学习。数理综合班已经成为人人向往的一个集体,成为向社会展示我校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的一个窗口。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数理综合班的培养模式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反映出来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在以后工作中逐步克服。例如:①数理综合班作为拔尖创新类人才教学改革试点班,其教学观念、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管理方式等与普通班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对我们现行的一些管理机制提出了挑战,现行的管理机制不能满足数理综合班良性快速发展的要求。②知识膨胀与有限学时之间存在矛盾。必修课程增多,讲座报告增多,科学实践增多,从而导致课时安排的紧张。因此如何科学的安排数理综合班教学体系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③心理问题不容忽视。数理综合班同学日常学习科研任务繁重,心理负担较重,因此出现个别心理不健康的情况不容忽视。④每位数理综合班同学的发展方向不同,都有自己的特色,没有统一标准,如何评定成绩才合理,需要进一步讨论。⑤还需要说明的是数理综合班立足于培养未来的杰出人才,是一种精英教育。精英教育不仅需要较高的成本投入,而且需要严密的组织,还需要一大批富有奉献精神甚至牺牲精神的人们为之而默默无闻地不懈努力。
每一次的教学试点改革,都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构建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数理综合班培养模式就能克服现有困难,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有较强学习和研究能力的、数学物理基础厚实的、具有精英意识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庞启华、黄文芳.综合班微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j].微生物学通报,2005(3):135~138
2 钟春玲.拔尖创新类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9(2):104~107
3 张传恒、王根厚、王训练.地质学理科基地班课程设置的改革与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5(1):49~52
4 邵瑞珍.布鲁纳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5 邵培仁、颜洽茂.高质量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文科综合班培养方案为个案[j].中国成人教育,2004(12):23~26
- 上一篇:团队的制度建设
- 下一篇:建设工程验收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