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素养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4-03-14 10:46: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素养的好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特点,对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培养语感,也是由语文学科独特的情感特性和人文内涵决定的。语感既包括对语言文字正确、丰富的理解力,也包括用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反映生活的表现力。语文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培养语感的过程。语文能力不是教会的,是通过活动、实践自己学会的。学生的听说读写语言实践越多,感性语言材料的积累越丰富,语文水平的提高就越快。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培养阅读能力,通过习作才能培养写作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读――这里的读指不同形式、不同范围的阅读,包括朗读、默读、浏览、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等。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文课应该是读书实践课、读书指导课。要加强朗读指导的研究。强调多读,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一味地读书。朗读课文的内涵很丰富,包括积累语言、领悟含义与方法、体会情感、培养语感等。教师要明确每一次读的目的与要求,不同层次的读要有不同的要求。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引导、指导和示范,让学生在读书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和素养。
悟――分为三个层次:了解,感知;领会,心有所得;觉醒,豁然开朗。悟以感知为基础,以独立思考、富有个性的创造性阅读为特征,是学习汉语言的必要途径之一。感悟和理解的区别是:理解侧重于理性、抽象、逻辑思维,重在得出结论;感悟侧重于感性、表象、直觉思维,重在阅读、涵咏、体悟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感悟而悟得的语言是有生命、有活力的语言。这种有象形支撑饱含着情感的语言,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感悟应包含三个方面:悟形、悟意、悟法。悟情指领会内容,体会情感;悟法指揣摩文章的思路,领悟表达的方法。悟形是悟意、悟情和悟法的基础。“言生于象,故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寻象以观言。”象是言与意的中介。阅读课文是借助语言文字,结合已有感性经验,唤起形象、引感,使课文中描绘的形象在脑海中“活”起来,并深深地留在自己的脑海中。习作则是在观察之后,运用留在脑海中的“表象”,通过构思,用思维将若干零散的“表象”编制贯穿起来,然后选取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由此可见,领悟语言依赖于形象;体会情感、陶冶情操依赖于形象;语言表达依赖于形象。形象、情感、语言三位一体,相互作用,共同作用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感素养的形成、人文精神的养成。
记――就是积累,记住常用字、词汇、句式及精彩的段落、篇章。记还包括积累观念和形象。观念指思想、观点、认识,以概念的形式保存在记忆中;象形指人、事件、情节、情境,以表象的形式储存在记忆中。记要讲究方法,教师应依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教材特点加以指导,反对死记硬背。鲜明的形象、真挚的情感、丰富的语言在学生心中积淀下来,成为语文能力的基础,成为文化底蕴的养料,成为人格形成的萌芽。
写――指写字和作文。写字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写好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写文,除课堂习作训练之处,还强调平时的练笔,养成勤动笔的习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面和量都做出了要求,要求学生广泛地涉猎书籍报刊,阅读各种类型、各种体裁、各种风格的作品。“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随着网络的普及,还要鼓励学生上网浏览。一个小学毕业生的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00万字。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和拓展,一方面,课堂上所学的新知识往往需要课外阅读的配合来加深理解;另一方面,课堂上所学到的技能可以在课外阅读中加以运用,作为知识的运用和技能的检验。
动――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在生活中、社会中学语文、用语文。要大力开展课外阅读,指导学生多读书,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可以在课内外组织参观访问、板报、演课本剧、讲故事等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朗诵、书法等兴趣小组。还可以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拓展语言学习的渠道。
当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时,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就会落到实处,语文教学改革才会有光明的前景。但愿语文学习成为老师和学生普遍感到快乐和轻松的事情,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较高的语文素养。作为教师,我们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让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不断的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篇2
在教育阶段,语文是提高学生个人价值品质及精神境界的重要媒介。而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精神品质的提升,形成良好的个人价值观。从教材本身而言,语文课本由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组成,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以及教育意义。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难以发挥语文课本应有的作用,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兴趣不高。对教师而言,教师应对教学方法进行一些改进,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 文学素养 提升
初中是学生形成个人价值体系的重要时期,而良好的语文教育有助于学生精神品质的形成。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对文章本身内容和思想的掌握,忽视了对学生自身的提升,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导致语文教学难以达到其最终目的。对教师而言,应该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在课堂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以达到锤炼学生精神品质的目的。
一、为什么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以往教学中,多数教师难以在课堂中传达教材中浓厚的文学意蕴,彰显教材真正价值。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只是简单地将文学作品中的内容和思想传授给同学,达到应付考试,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然而,这种教法不利于提升学生个人精神境界,语文教学仅仅发挥其应试课程的作用。但语文所肩负的使命不止于此。它蕴含着古今中外文化的精髓,教师应通过课堂让同学感受到其深层次的意蕴,形成个人良好品质。以中华文明为例,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断绝的文明,每个炎黄子孙都有传承文化的责任。作为学生,如果仅仅能够背诵《唐诗三百首》,能够机械地背出其思想内容来应付考试,这并不是对文化的传承。语文课堂中应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文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其文学意蕴,经过长时间的熏陶,形成学生自身的文学素养。
二、怎样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一)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传统应试教学中,教师为了应对考试,亦或是迫于教学任务的压力,只能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被动接受。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束缚,对课程缺乏好奇之心,有的甚至产生了反感,这样不利于学生形成文学素养。因此,教师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的学生正是青春年少充满活力的时候,教师应改变教学方法,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教师要和学生保持良好的交流,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自主性,让学生可以随心所欲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他们和文学中的灵魂有一个直接的碰撞,这样能够不断的提高学生对文学的鉴赏能力和感悟能力,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完善他们的思维方式。当学生们在学习《论语二章》一文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在对它进行简单的讲解之后,让学生总结自己对文章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提高教师的文学修养
在做好学生工作的同时,教师也应该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众所周知,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应该在做好平时教学工作的同时,要多读书,增大自己文学的储备量,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教师要善于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在这种方式下促进学生对文学的感悟和进步。教师的这种做法,可以为学生做表率,通过教师带动学生整体文学素养的进步。
(三)让学生涉猎更广泛
初中课堂,课本是主要教具。然而,由于课本内容的限制,多数文章并不完整。不完整的文章对学生的理解设置了较大的阻碍,不利于对学生文学素养的锻炼。因此,要想做好课堂语文教学,有必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大学生的阅读量。教师可以每周抽几节课组织学生去阅览室或者图书馆上阅读课,也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相关的电影电视剧或者话剧等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图像比文字更加直观,表达的内容更多,对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很有好处。如《雷雨》这一课,教材中仅是截取了一小段,如果学生没有充分的了解故事背景,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恐怕很难理解其蕴含的意思。通过直观的视觉刺激,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有一定积极的意义。
(四)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
教师应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积极性,并且拥有自主性,能够用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教师应扮演主导者的角色。首先,教师要在课前要做好教学计划,仔细选择和准备相应的资料,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次,教师要有一定的课堂掌控能力,在学生们的情绪偏离原来的轨道的时候,及时矫正学生的思想。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能够给予解答。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营造的是一个积极有活力的课堂环境,但在这个环境下,学生应遵从一定的课堂秩序。初中生尚不成熟,难以控制个人情绪。学生一旦情绪失控,容易扰乱课堂秩序。如此破坏了教学计划,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教师要有一定的威严,能够掌控课堂整体情绪的走向。同时,教师也要能够和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在这种沟通关系下,学生和教师可以进行更多思想上的交流,对学生文学素养有一定积极的作用。良好的沟通关系,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例如在课间教师可以选择在教室休息,利用这个时间和学生多交流,促进师生沟通关系的建立。
【结 语】
对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应以改进教学模式为手段,以提高学生的个人精神品质为目的。在语文教学改进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在教师和学生自主交流中,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同时,在对教材本身有足够理解的前提下,教师要积极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除此之外,语文教学活动应在良好的课堂秩序下进行,作为课堂秩序的维护者,教师要能够保护学生的情绪,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116
阅读是引导我们进行思考的武器,阅读是促进我们理解知识内容的必要阶段,阅读是我们学习生涯中最为基础的事情。由此可见,阅读在我们整个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于各方面的内在因素不同,因而在阅读教学中的教学方法也是各种各样的。学生在接受教师的阅读方法指导的情况下,也会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选择性学习。可以说,阅读的方法因人而异,当然,阅读的效果也就因人而不同了。阅读形形的事物,阅读具体的知识性、科普性、生活性的书籍,阅读增长了我们的见识,阅读让我们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拥有了有力的臂膀,阅读给我们的精神带来了愉悦,阅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人世间千变万化的事物,了解自然界的无限神奇,发现生活的奥秘,为我们的人生带来无限的乐趣。既然阅读的好处多,那么,面对具体的语文阅读,我们又该如何做呢?相信很多任课教师也在思考着这个问题,下面,我就来谈一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进行阅读教学。希望可以给广大的教师带来一些浅显的帮助,也希望可以帮助我们的学子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在阅读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
首先,我们的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让我们的学生了解到阅读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尝到阅读的甜头,进而激发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学习,这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
阅读是引起学生进行思考的根源,阅读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整体素养,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的身心得到有益的放松,阅读可以极大地开拓我们的视野。总之,阅读的好处是非常多的,面对如此多的好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涯中一定要激励自己多多进行阅读,了解阅读的重要意义和重大作用。特别是在语文学习中,更是需要学生多多阅读文学作品,进而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这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也是很有帮助的。很多学生在小时候就有强烈的阅读兴趣,这种兴趣伴随着他的一生,可以说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也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涯中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和透彻。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首先就要让我们的学生认识到阅读的无限好处,进而帮助我们的学生树立良好的阅读兴趣,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再对其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和强化,相信我们的学生可以很快地爱上阅读的。
然后,在进行日常的阅读教学时,我们的教师要对具体的阅读材料进行分类,让学生根据各个类别的具体特点采取针对性的阅读方式,让学生对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清晰的把握和理解,进而有效提高阅读的效果,为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在具体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要对阅读素材进行一个明确的分类。在我们的语文学科中,常见的分类就是按照文本的特点来分,常常可以分为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等多种形式。这种分类方法把语文阅读抬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按照这个标准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训练,进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握到各种文体的特征,从而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在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关于阅读的学习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其中的语言特色、写作手法的运用、文体的具体特色的彰显等等,这些内容对我们的整体语文学习来说也是最基础的,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再次加以强化,就可以让我们的学生更好地记住这些知识点,从而帮助我们的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其次,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争取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愉悦与满足,这样才可以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对学生本人来说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阅读可以是学生自己进行默读、大声朗读,也可以由教师进行泛读,或者听阅读录音。这些方式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都可以灵活地加以使用,其主要目的也就是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地感悟到阅读的有效性,进而实现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这些方式,也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益良多。其中,关于阅读的方式,教师可以一改传统的学生自己进行默读的形式,而是采取小组合作、分段朗读的形式,相信这种新颖的形式一定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高教师的整体阅读教学的效果。
最后,面对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文本之中的深刻内涵,让我们的学生通过阅读得到思想上的升华以及能力上的提高,这才是我们进行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最为有意义的目的。
篇4
一、阅读的四种境界
1.自然阅读境界。一个人阅读,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平时的习惯。他阅读获取的信息全凭感觉,有时记住些情节,有时脑海里什么也留不下来。这样,阅读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有意义。他的阅读境界,我称之为自然阅读境界。
很多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语文教育的人,阅读基本上都处于这一境界。如果高中生不能在课堂上接受教师的语文教育,他的阅读往往也停留在这个阶段。由于这个阶段是最粗浅的阅读,所以一个高中生尽管读了些书,但是他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审美能力、语文探究能力并没得到有效培养,语文素养还是很难提高。
2.功利阅读境界。一个人开始意识到阅读的价值,为自己的某种功利目的而进行阅读。他的阅读目标不是指向心灵,也非对精神世界的深入探寻,而是为了获取某种能给现实带来好处的功利目的,比如阅读之后可以考高分,可以获取某种工作技能。所以他的阅读,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阅读境界,我称之为功利阅读境界。
现在社会上功利阅读甚嚣尘上,各类书店最好卖的往往是教辅以及各类“成功”书籍。现阶段,我国很多地方的中学教育依然走不出“应试教育”的泥淖,高中生在校的阅读,往往都是功利阅读。尽管通过功利阅读,学生能掌握大量的语文考试知识及技能,但是除此之外终身阅读能力却丧失了,由于大量的重复单调训练,学生反而丧失了对经典作品的审美与鉴赏能力,更遑论探究创造能力了。所以在这种阅读境界下,高中生的语文素养很难真正得到提高。
3.智慧阅读境界。功利阅读会带来直接的好处,而一个人通过阅读,不仅获取了他的目标信息,而且还积极思考,从中得到启发,那他的阅读就超越了功利阅读境界。从阅读中,他总结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阅读,不仅带给他现实的好处,也带给他精神的滋养。这种阅读境界,我称之为智慧阅读境界。
据媒体调查,凡是事业获得成功的人,绝大多数都是热爱阅读的人。他们有广泛的阅读兴趣,他们热爱阅读,积极阅读,社会类、文学类、经济类,各种书都看,他们把获取的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整合成新的信息。他们因阅读而越来越聪明,他们的精神世界也因为阅读的扩充而变得愈加丰富。高中生如果能进入智慧阅读境界,那么他们通过阅读就不仅仅掌握一些考试的知识、考试的技能,还可以进入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因为智慧阅读需要阅读者的创造力,所以进入这一阅读境界的学生,其创造力大大提高。处于这一阅读境界的高中生,往往具有学习热情,能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学习轻松而成绩优异。
4.灵魂阅读境界。人在阅读过程中,有时会与作者产生共鸣,或高兴或悲伤,但那只是情绪方面的。一个人阅读文字之后,他的心灵得到震撼,他的灵魂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这种思考往往是形而上的、超越现世的。这种阅读境界,我称之为灵魂阅读境界。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就是因为经典作品能将我们带入灵魂阅读境界,“生存还是毁灭”,哈姆雷特的疑问让我们不断深思。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育成长阶段。他们需要依靠经典作品的阅读,来帮助自己心灵得到成长。江苏省语文高考对文科生加试名著阅读题,或许初衷也就在此。但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需要契机。一些高中生,由于生活单调,阅历尚浅,无法与作品产生共鸣,期望他们集体被唤醒是不现实的,期望他们共同在教室里集体阅读时被唤醒更是不现实的。灵魂阅读,最好是阅读者一个人,处于夜深人静时,这时外界的喧嚣消散,灵魂的呼吸才悄然而至。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自然阅读是粗浅的,高中生语文素养要提高,阅读万万不可仅仅停留在此境界;功利阅读虽然能为高中生带来暂时的利益好处,但是长期的机械训练,对于高中生的语文素养反而是有害的;智慧阅读不仅能让学生应付考试,更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对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大为有利;灵魂阅读能让高中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培养高中生更高的精神追求,对于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大有帮助,但是因为其需要阅读者灵魂的共鸣,很可能可遇而不可求。
二、阅读教学目前存在的困境
1.低效课堂使大部分学生处于自然阅读境界。一些语文教师或因自身语文素养低下或因工作态度怠慢不认真备课,上语文课就是照本宣科,读些教辅上的知识、导读完事。这样的语文课堂,学生的阅读得不到有效的系统的训练,他们只能靠自己在黑暗中摸索。
2.应试教育使大部分学生处于功利阅读境界。尽管素质教育的口号倡导了许多年,但是眼下应试教育仍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很多地方的语文课,就是一次次应对高考的习题训练课。那样的语文课,将语文知识点切割成若干块,让学生进行长期系统的训练,从而能够熟练解答高考试题。这样的语文课堂,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虽然有一定的提高,但是由于其长期囿于标准答案的桎梏,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创造能力提高不大。机械的枯燥的解题训练,让学生的阅读兴趣丧失殆尽,从而造成很多学生毕业后就再也不读任何与专业有关的书了。
3.应试教育使大部分学生很难有灵魂阅读的机会。由于应试教育的目标直指考分,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被认作对高考毫无帮助的闲书杂书,从而被老师家长禁读。就算有一部分比较“开明”的老师与家长允许学生阅读名著,但学生往往身陷题海而无暇自主阅读。很多学生双休日都进行补课,用一整天的时间阅读一本书,并进行思索,这对他们来说是奢侈。所以灵魂与灵魂交流的平台失去了,相当一部分学生高中三年从未有过灵魂阅读的经历。
4.自身缺陷与功利思想使大部分学生很难达到智慧阅读境界。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师不读书似乎已是一种不正常的“正常现象”。一个自己都不会阅读的老师,一个自身语文素养不高的老师,怎么能指导学生进行智慧阅读呢?另一部分语文教师,尽管有能力对学生进行智慧阅读引导,但是迫于各种指标的压力,在课堂上走捷径:培养学生功利阅读能力。因为智慧阅读的效果,可能要若干年后才能体现,而功利阅读的效果,三年后便可看到。为了实实在在的名利,一部分语文教师对功利阅读趋之若鹜。
三、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开展智慧阅读
1.在阅读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作者进行对话。笔者摒弃老师讲授――学生记笔记――囫囵吞枣地背下所谓的“标准答案”的功利阅读模式,在讲解课文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触发他们的共鸣点,教会他们自己与作者对话交流。他们一边阅读,一边在课文旁写下感触。那些心得体会,虽然没有所谓的“参考答案”来得深刻,但那是他们自己真正的收获。
笔者任教的学校,有一座美丽的西花园。我曾在早读课上带领学生去那里,学生们或端坐石凳上,或斜倚在紫藤架下,或伫立在瑞云峰前,捧着书自由阅读。周围绿树荫蔽,鸟儿啁啾,一派诗意。就在这样的阅读环境下,他们的阅读成为一种心灵的需要。那时他们心中记下的词句,比老师上课讲数十遍灌输的还多。
2.在阅读中,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与同学进行交流。既然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那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之后,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心中都有―个不同的答案。若是传统的“一言堂”模式,最多老师请两三个学生回答,大多数学生的思考成果无法得到交流。笔者鼓励学生分小组讨论,一个班级,六个小组,大家各抒己见,思想与思想发生了碰撞。由于大家都有发言的机会,学生们思考更加积极主动。比如教授课文《雷雨》时,让学生探讨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爱,一方同学认为是真爱,另一方认为不是真爱。两方同学都说出了大量的理由,并举了足够的依据。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搜集资料,研究分析课文,与对方展开逻辑辩论,他们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都大大提高了,语文素养得到了真正提高。
3.在阅读中,鼓励学生探究学习,对作品进行深入研读。在功利阅读横行的今天,很多学生已经丧失了对文本深入研究的能力,他们往往满足于老师公布的所谓的参考答案。新课标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实在大有必要。北京大学副教授孔庆东曾撰文说,他在担任中学教师期间,先是教会学生如何答出“参考答案”,再教会学生如何自己思考。这个事实告诉我们,要突破“应试教育”非常困难,另一方面也说明只要老师愿意花心思,学生还是愿意积极思考,主动配合的。
由于苏教版教材教学任务很重,大多数同学在课堂上仅能掌握教材要求的重点难点知识,笔者将探究任务主要放在课后。比如学习了五本必修教材后,让学生对其中的文言文进行知识梳理,总结规律;学习了《史记选读》后让学生分析项羽与刘邦的性格,总结他们各自成败的原因;学习了《唐诗宋词选读》后让学生模仿创作古诗词。学生深入研读之后,形成了鉴赏、创作成果。为鼓励他们这一行为,笔者将其中的优秀文章编入校刊《瑞云》,学校还特意筹集资金将一些优秀习作结集出版,这对学生而言,是莫大的鼓励。近几年来,许多高校采取自主招生,复旦大学则要求高三学生撰写论文,以此来考查学生的研究能力。笔者曾辅导过的文学社社员先后有两名学生顺利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而考入复旦大学。由此可见,重视探究能力,意义非常重大。
篇5
关键词:语文素养 内涵 意义 途径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指出:“九年义务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部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两个课标都如此的强调语文素养,可见语文素养在整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语文素养的含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语文素养作了这样的界定:“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陶冶,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这段文字所包含的语文素养的基本要素有:语言积累、语感、思维、语文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语文能力、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这些基本要素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能力
语文素养是以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知识的内涵很广: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史及作家作品、现当代文学史及作家作品等等,内容博大而宽广。语文能力包括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识字与写字能力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写得一手漂亮的好字不仅终身受益,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情趣养成的过程;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的有力措施;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口语交际能力则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质。
2、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是连接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环节,语文实践的过程与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是获取知识、全面提升能力的保障。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通过长久的学习和积累形成的知识沉淀,而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学生不断语文学习的根本。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表明了新课标由以学科为本向以学生为本的转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由浅入深、从低级向高级的连续体,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
总而言之,知识与能力是培养语文素养的基础,过程与方法是培养语文素养的动态过程,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语文素养的最终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素养会被赋予新的内涵,语文园地也会更有活力。
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意义
曹宗祺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中指出:“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由此可见,“语文素养”是整个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是整个课标的“文眼”,在语文课改实验中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对整个教育改革,乃至整个时代的发展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三、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
(一)扩大阅读面,提高写作量
从功利上讲,阅读与写作在中、高考中占有重要的比例,故将阅读与写作作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重头戏是无可厚非的。从长远来看,阅读有利于学生性情的涵养、知识面的延拓、人生阅历的丰富、审美能力与审美情趣的提升。写作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有逻辑的表达,想象力的培养都是有好处的。北大语文教研所所长温儒敏教授曾说:读书养性,写作练脑。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与写作都是十分重要的。
语文学习绝不应只拘泥于书本,学生应该在学好语文课本的前提下,大量阅读经典,还要有读完整本书的习惯。如高中在学习沈从文的《边城》时,大多数教材都只是节选了其中的一个部分,这时教师就应鼓励乃至要求学生将《边城》读完,进一步亲近这位差一点就获得诺贝尔奖的沈先生是如何用手中的笔构建那座“人性的希腊小庙”的。教师还可以将沈从文其他至纯至美的作品,如《三三》、《长河》推荐给学生阅读,并以此为基础,让学生写读后感,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得到了有效的涵养。
(二)在大量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中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从语文课程的实施来看,语文课程重在实践,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践行”语文、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场所。特别是在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学习”这一板块就可以进行充分的实践,如贾红老师在进行“关于生命诚可贵的综合性学习”时,把高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与地坛》、《花未眠》三篇课文整合对生命的思考,体认生命的价值,并要求学生:(1)组织模仿电视“实话实说”节目――“轮椅上的梦”,与史铁生、张海迪对话;(2)小品表演:海子、川端康成、史铁生三人相遇,共同探讨生命的话题;(3)编辑集子:《走进屈原》等;(4)写出了这样一些散文,如《海子,你本应该更好的生活》、《川端康成先生,诺贝尔奖难道没使你更快乐吗?》等。这样的实践活动,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结合起来,不但提升了学生的素养,而且加强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篇6
【关键词】古典文学作品;课堂教学;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古典文学作品,蕴含了古代丰富的文化知识、优秀的传统精神,对于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故而,在初中阶段如何做好古典文学作品的教学工作,是摆在我们每位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笔者在此就如何高效利用课堂进行古典文学作品教学,从而提升中学生古典文学素养作一探讨。
语文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材三要素构成的。要高效利用课堂,必须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发挥教师功效、调动学生潜能。具体策略如下:
一、教师切实加强自身文化素养,利用好教材中的古典文学作品
语文教学观念的及时更新,教材、教法的合理运用,课堂教学的灵活掌控等都赖于语文教师较好的文化素养。因此,只有切实加强教师的文化素养,才能更好地进行古典文学作品的教学,也才更利于学生学习古典文学作品,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首先,教师在要求学生背诵古典文学作品时,自己应先将作品烂熟于心,并能背出与教授的作品相关的其他作品。同时,在教授作品前,教师应做好充分的研究学习工作,广泛涉猎名家名作,积累传统文化知识。在此基础上揣摩、分析文本,从而能正确、到位地把握教材中古典文学作品,并有自己独特、深刻的思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的热爱。”[1]所以教师只有通过自己深厚的文学底蕴来熏染学生,通过自己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更好地引导、吸引他们进入文本揣摩、思考,师生共同将教材中原本死寂的文字,赋予生动的解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课堂充满古典之美、诗意之美,形成学生爱读乐思、教师愿讲爱讲的良好氛围,从而实现古典文学作品的有效教学。
二、以平等对话、合作教学等形式,点燃学生课堂探讨的激情
朱自清说过:“问题的研究,在读文章时是常有的事。但是问题的提出要有分量,要有意义。最好教师居于被动地位,用暗示的方法,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因此,作为教师,在进行古典文学作品的教学时,应注意搭建平台,鼓励学生主动、积极探究。
具体来说,教师由于课前的备课及自身文学修养的原因,对所授的古典文学作品理解把握比较到位,但学生往往达不到教师的高度,而且对文本的领悟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教师必须有意识地规避居高临下姿态。正如鲁迅在《看书琐记》中所说:“文学虽然有普遍性,但因读者体验的不同而有变化,读者倘没有类似的体验,它也就失去了效力。”
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不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只是创设问题情境,制造一种“悬念”,将学生置于“不确定性”中,留给他们广阔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寻求答案。在此基础上,师生间再进行真实的、直接的精神交流,视学生为活生生的独特的完整的人,与之共同研读分享作品。
譬如《范进中举》一文,学生对范进形象的解读,除热衷科举、深受封建教育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外,还可让学生有多元的解读,如对理想的执着、意志的坚定等。对此,教师不用去批判,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只是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断然不能脱离文本天马行空地驰骋想象。“‘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管怎么还是哈姆雷特,不会把他读成李尔王。”[3]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解读,需建立在认真细读文本基础上,才能真正形成合理的多元化的解读。
三、采用多媒体,丰富古典文学作品教学的课堂内容
为使语文课堂上古典文学作品的教学更加高效,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借助影视、音乐、图画等媒介,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扩充课堂知识容量,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丰富情感体验
教师在教授古典文学作品时,可根据需要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与课文意境有关的音乐或图画文字等,将学生迅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如白居易的《观刈麦》一文,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展示割麦场景。郦道元的《三峡》一文,教师可展示三峡的旖旎风光、大峡深谷、湍急水流等壮丽景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文,教师可以先放一段《唐之韵》中有关杜甫的介绍,让学生在已学作者《春望》一诗的基础上,对作者有更全面的认识。“情以物迁,辞以情发。”通过多媒体创设与课文有关的情境,更好地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二)吸引学生注意力,扩充课堂知识容量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师生间的互动,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文本的过程中,可将关键问题加以投影,使教学重难点突出。在师生对问题发表看法后,也可用投影的形式再加以强调、归正。这种方式比单纯的教师讲解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也能更好地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此外,教师通过多媒体运用,能够高效地增加课堂知识容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课堂上运用到的诗词、文句,教师可事先将其做到幻灯片上,或用实物投影,这样不会因一带而过,出现学生跟不上、听不清、听不懂的情况;需要补充给学生的知识内容,教师也可直接通过投影展示,既清晰明了又节省了大量板书的时间。譬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头》一文,教师在介绍陶渊明的时候可以用幻灯片展示,包括在向学生推荐作者文章、优美语句时,都可投影给学生,使文字资料清清楚楚展现在学生面前。
四、利用课堂,激发学生课外学习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师应从有限的课堂教学入手,秉着以课内带课外、以一文带多文、以精读带博读的教学思想,激发学生课外学习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文本知识,也有利于学生整体古典文学素养的提升。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一)利用课前三分钟,检测学生阅读情况
就初中生来说,要学好古典文学作品,增强文学素养,一定量的课外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但很多同学在课外阅读方面,做得很不够。包括要教授的作品,学生在课前阅读也不充分,这直接影响到课堂效率。为此,教师可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对所布置的阅读任务进行检测,也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阅读感想。通过给学生搭建展示平台,激励学生去阅读。当然,课外阅读的古典文学作品范围可宽泛些,要教学的古典文学作品,可以作为必读任务。
(二)恰到好处地处理课堂,适时引导学生阅读
教师在古典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所教文本,对与作品有关的内容作适当介绍。这样可以激起学生课后查找相关资料进行阅读的兴趣。如鉴赏司马迁的《陈涉世家》一文时,教师不妨将《史记》体例、主要内容介绍给学生,鼓励学生寻找文本,进行完整的阅读。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后,教师可再介绍与诸葛亮相关的人物、故事,激起学生阅读三国故事的兴趣。还可推荐阅读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陈寿的《三国志》等,以此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课后的阅读。
“教者,效也,上行之,下效之。”教师在教学中所显现的文化素养,也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如教师在诗歌的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的内容,时不时地引用一些诗作中的词句,巧妙贯通,融于课堂。那么,学生对教师教学所涉及的诗词作品一定带有浓厚的兴趣,此时,教师再向学生推荐相关的名家名作。这样,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
(三)利用课堂教学,传授课外阅读的方法
阅读,看似简单的行为,如若要出效率,也必须讲求方法。所以教师在古典文学作品的课堂教学中,必须教会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授之以渔”。
具体来说,教师应要求学生对阅读的作品进行圈点批注。勾画语言优美、思想深刻的句段。体悟作品,写下自己的理解、感触。形成边阅读、边思考、边积累的好习惯。
指导学生将精读和泛读结合运用。教学中,对于教材中的古典文学作品,往往采取精读的方式,将文本研究得很透彻。但在学生的课外古典文学作品阅读中,教师需指导学生学会泛读。比如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等长篇作品,学生如是初读的话,可围绕主要情节来看,可泛读,重点章节再精读。做到精读和泛读合理运用。
综上所述,要实现古典文学作品课堂教学的高效益,教师应切实加强自身文化素养,利用好教材中的古典文学作品;在课堂上善于借助多媒体,创设师生平等对话平台,实现共同解读、把握古典文学作品内涵的目标;适时利用课堂指导学生掌握正确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方法,便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增强古典文学素养。通过以上几条途径的践行,定能实现古典文学作品教学的课堂高效利用,激发学生学习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从而真正提升中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篇7
一、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对语文来说至关重要。学生如果养成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就有了语文学习的发动机,就可以在语文广阔的天地里自由驰骋。养成哪些好习惯呢?
1.阅读的习惯。阅读能力要在阅读实践中形成。有了阅读习惯,学生就可以自由而广泛的进行阅读。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阅读领悟能力,也会间接提高写作能力。好处多多,对学生形成稳定而良好的思想品格也大有好处。学会读书了,就占据了语文的多半壁江山了。具备了真正的阅读能力,高考的主动权基本掌握在手中。提高阅读能力,还会带动语文的其他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2.做笔记的习惯。语文除了工具性,还有知识的繁杂性。学习语文,做好积累十分必要。讲了很多,读了很多,但如果不注意整理记录,任意散失,最后大多所剩无几。课堂做笔记,读书做笔记,随时随地地记。长期做笔记,会养成事事留心的习惯,更主要的是为语文学习打下厚实的基础。
3.思考的习惯。这也许是各科的共性,语文同样如此。但容易被学生忽视,认为语文记一记,读一读,写一写,不需要深入思考。其实,语文同样需要思考。没有思想的人,学不好语言,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阅读需要思考,写作需要思想。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有思想,有见解,不人云亦云。
4.自学语文的习惯。语文的特殊性决定了学习语文的独特性。方法多样性,完全可以在初中的基础上,经过指点而进行一定量的自学,教师可以不教。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后,才可以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二、打下坚实的阅读基础
高一高二的学生要完成必修课的教学任务,除掌握必要的知识外,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打好坚实的阅读基础。除了课堂上完成必修课程之外,剩余时间应该留给学生进行阅读。在保证时间的情况下,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和交流,提高阅读的效率,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在阅读的同时,不要忘记训练学生做好读书笔记,锻炼思想,积累素材。不要等到高三,再补阅读这一课,实在太晚。
三、学会三种文体的写作
高一高二要让学生会写记叙文、议论文、散文。识别文体,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写出的作文,自己要知道是什么文体。有了这一基础,高三作文就更好办一些,提升才不是一句空话。
四、培养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
篇8
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现状
调查一:课外书的种类
通过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发现,中学生喜欢看的课外书中,30.9%的人选择了恐怖小说,57.7%的人喜欢看青春小说、武侠小说、奇幻小说、网络文学和流行杂志等。相比之下,经典名著颇受冷落,只有11.4%的中学生表示爱看经典名著。在调查中,笔者还发现85%的中学生表示“没有看完”《红楼梦》,像《高山下的花环》、《红岩》、《烈火金刚》这些红色经典书籍,几乎很少有人去关注。阅读《飘》、《呼啸山庄》、《茶花女》、《三个火》等外国名著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调查二:课外书的来源
调查发现50%的中学生的课外书都是由父母购买的,32%的中学生的课外书是老师、同学和亲戚推荐的,只有18%的中学生利用节假日自行到书店选购。初三学生张迪说:“我喜欢看漫画书,从《灌篮高手》到《我为歌狂》,从《死神》到《海贼王》,我几乎都看过。一套漫画书往往数百元,价格有点贵,但作为藏品也算是个人爱好吧。”
调查三:看课外书的目的
调查显示,75%的中学生看课外书是为了娱乐消遣,17%的中学生是为了扩展知识面,只有8%的中学生是为了丰富自己的兴趣爱好。赵媛媛是一名初三学生。她从小喜欢阅读,凡是“目所能及”的书,她都纳入阅读计划,尤其是文学类作品。不过,自从升入初中,赵媛媛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看课外书了。因为学校禁止学生往学校带课外书,一旦被老师发现就被没收。赵媛媛说:“我看的课外书都是文学类的,是对学习有帮助的,再说,学校阅览室的名著版本老旧,类型单一,根本不能满足我的阅读需求。”
调查四:中学生的阅读倾向
24.5%的中学生阅读的课外书为实用型,包括阅读新闻类、科普知识、人物传记以及相关的学科辅导书等,75.5%的中学生喜欢阅读流行的、时尚的言情小说或幻想小说。喜欢科普的中学生一般都读过《时间简史》,这是一本探索时间本质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读物,它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观念。这本畅销世界的《时间简史》已成为科学著述的里程碑。这不仅归因于作者史蒂芬・霍金迷人的表达方式,还归因于他讨论的令人敬畏的主题:空间和时间的本性,上帝在创生中的作用,宇宙的历史和将来。今年初二的冯世章刚刚读完《奥巴马回忆录:我父亲的梦想》一书,他说:“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奥巴马的故事。45岁的奥巴马演说极具魅力,灿烂的笑容更虏获许多民众的心。与过去有意竞选总统的黑人前辈相比,奥巴马是首位在初选前民调获得全国性支持的明日之星,2008年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
与这些实用型书籍相比,沈阳市某中学的李姗姗则把自己的阅读点放在青春故事和幻想小说上面。李姗姗说:“我很喜欢雪小禅的书,她的《看我青蛙变王子》、《戏子》、《像冰一样疼,像火一样蓝》、《一地相思两处凉》等我都看过。我不仅喜欢她的写作风格,关键是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读后有一种暖暖的感觉。”在调查中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把阅读目光投向了漫画。赵小天说:“学习太紧张,看漫画书可以解除疲劳。另外,故事内容富有幻想性,打斗场面很刺激,人物形象逼真,读了有身临其境之感。”
分析
名著是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结晶,无疑有很高的价值,但是由于时代、文化的差异性,使名著与中学生离得越来越远,甚至产生了“隔膜感”,这就造成了中学生宁愿看漫画,读青春小说而不愿意看名著的主要原因。另外,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中学生的阅读习惯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他们以快捷的网上阅读代替了纸面阅读。从课外书的来源上看,中学生看名著处于被动,也许是学习时间紧张,也许是名著枯燥乏味,也许是父母的过多干涉……总之,名著就好像是身边的一缕风,可有可无。
有人认为名著是文学的经典,能影响人的一生;有人认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标杆,为什么一定要读去名著?到底如何看待这个文化现象?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查采访。
不读名著的三大理由
理由一:名著内容陈旧,缺少新意
张利伟(初二学生):我们初中生大都不喜欢读名著,《梦里花落知多少》、《那小子真帅》、《哈利・波特》之类的书倒是很受欢迎。什么原因?名著读起来十分无聊,使人读不到一半便不想再往下读了,就拿《西游记》来说,故事无非是说有一群怪兽贪吃,抓了唐僧就走,而每次又不吃,等着孙悟空来救,最后怪兽输了。每次的故事无非如此,毫无新意,我读到一半便不想往下读了。另外,我感觉名著的语言习惯和我们现在大不一样,如果看得多了,我还担心自己模仿上了,那样就有可能写不出东西了啊!
理由二:“名著”是闲书,应以学习为主
李宏达(大一学生):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开始接触《水浒传》《西游记》《格林童话》之类的书了,开始并不是很愿意去看,只是父母总在耳边说看这些书能受益一辈子。尽管名著中的语言不太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但是我还是能感觉到,里面的故事很经典。
我和“名著”划清界限是从高一开始的。有个周末,我一睁眼就发现枕头边的《红楼梦》不见了。没多久,母亲敲门进来,对我说:“你已经上高中了,高中就意味着学习,以后不许看这些闲书了。”“闲书?”我诧异地看着母亲,一时说不出话来。母亲一边说一边开始收拾我的书桌,把所有和学习无关的书籍都没收了,临走时还呵斥我:“等你考上了名牌大学,随便你怎么看!”我知道母亲这样做是为了我好,就是一时无法接受她的这种做法。高中三年,我从没来没有读过名著,偶尔看几眼杂志,也都是母亲拿来的。去年,我考上了大连理工大学,给母亲交上了一张满意的答卷,可是每当同学谈论文学典籍时,我很少能插上嘴。在此,我要劝学弟学妹一句:不要为了考大学而忽略了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其实,读一些名著是很有必要的。
理由三:时间紧,放弃课外阅读
赵晓冬(初三学生):我从来不看课外书,中外名著,我也打小就没有接触过。但是你不能据此断定我不爱学习,相反,从我有记忆以来一直在忙着,甚至远远比一般的同学要忙。记得初一的时候,有个朋友来我家做客。当他看到我的书架上一排一排花花绿绿的书时,大为感叹地说:“想不到你不是个书呆子嘛,知识面这么丰富啊!”但是不过三分钟,他又说了一句:“这么多书,怎么连一本名著都没有啊?”我还没来得及答话,就被妈妈抢了先:“现在,我家冬冬正准备出国,最重要的是补外语,没时间看那些课外书。
是啊,小时候是不知道看,现在是没时间去看,我什么时候才能静下心来读一读名著呀!
读名著的三大好处
好处一:开拓自己的知识面
田丽莎(学生):读名著的好处真是数不胜数。它能在我掌握知识的同时,放松心情、陶冶情操;能在我提高文笔的同时,领略到了大文豪们的风采。名著中还能体现许多文豪的人生观,使我懂得许多人生哲理。读名著还可以使我们的人生少走许多弯路,不去赴那些过了一辈子失败人生的人的后尘。《时间简史》是一本人人都能读懂的时间简史,一部深入浅出、简单明了的科学经典,我读了三遍。这不仅归因于作者迷人的表达方式,还归因于他讨论的令人敬畏的主题:空间和时间的本性,上帝在创生中的作用,宇宙的历史和将来。《时间简史》让我受益匪浅,让我了解了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的知识。
好处二:提高人的文化素养
董力夫(学生家长):经典书籍是我们永远需要的,因为经典书籍能提升我们的人文的价值和人文的精神,能够培养一个人的素养。《老子》、《孟子》、《论语》等古籍看似离我们很远,但其理论思想一直影响到今天。“百家讲坛”风靡一时,它借助名人名家之口将中国古人的思想精髓传播开来,产生了轰动效应。我认为孩子从小就应该养成读名著的习惯,读名著对人格塑造有很大的好处。孩子通过这些不朽的文学作品来认识世界和感悟世界,增强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识和理解。这种对人生哲理潜移默化的接受,比我们大人肤浅的说教要深刻得多、有效得多。
好处三:帮助提高学习成绩
赵维江(语文教师):大部分中学生不读名著,原因很复杂,有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因素,也有是出于个人原因。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学生热衷于考大学是情理之事。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充斥下,一些中学生跟着浮躁的风气走,扑向网络和卡通,名著当然就被冷落了。但是,名著都是经典,而经典是永恒的,有着永恒的价值和魅力。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玩乐而忽略了对经典的阅读。说到名著与考试的关系,这几年,部分省市为了提倡读名著,语文卷都要出几分的“名著题”,“名著题”多是普及性的简单知识的填空。有些同学认为分数少,不得也罢,其实,“名著题”是很容易拉开分数的,如果同学们对名著很了解,对提高考试成绩会助上一臂之力。
链接:中学生必看的十大名著
《老人与海》
推荐理由:小说语言简洁,情节激动人心,洋溢着英雄主义精神,深深吸引着世界各国的读者。1954年,《老人与海》使海明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从此成为家喻户晓的世界文学名著。
《边城》
推荐理由:《边城》,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不朽杰作。该书分别从沈从文的《湘行散记》、《湘西》、《从文自传》中搜辑名篇,基本囊括了沈从文作品的精髓,且较能体现沈氏文风的别样神采。
《繁星・春水》
推荐理由:作用微带着忧愁的温柔的笔调,述说了心中的感受,同时也在探索着生命的意义和表达着要认知世界本相的愿望。
《骆驼祥子》
推荐理由:作者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作者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通俗朴素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新鲜,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格列佛游记》
推荐理由:该书充满了奇异的想像和童话色彩。辛辣、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是该书的灵魂所在。另外,作者借游记、借外人之眼来评议自己国家的现状。
《鲁滨孙漂流记》
推荐理由:小说对鲁滨孙荒岛生活的描写逼真自然,表现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小说语言明白晓畅,朴素生动。
《名人传》(《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
推荐理由:该书采用大量的引文,抓住“传主”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使之成为统领全篇的灵魂,产生动人心魄的力量。书中,作者多侧面地去表现“传主”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难,他们对无限苦难的不懈抗争,以及在抗争中爆发出来的生命激情。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小说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日记、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
《童年》
推荐理由:读来令人感到悲哀但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篇9
关键词:语文教育功能 教育理念 人文素养
引言
汉语的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对国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承担提高学生这两项水平重任的语文教育几乎是所有的大中小学学生必修的主要课程之一。客观地讲,国家这么多年在语文教育方面的巨大投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保证了为其他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学生必需的语文能力的支持,而且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输送了大量具有高素质语文水平的人才。然而,现在普遍存在各种不规范的语言现象,甚至还出现了一般人看不懂的网络专用语。此外,很多国民的人文素养也存在很多令人忧心的地方,如人们之间的交往功利化、冷淡化的现象日益严重。因为出现上述问题的人群几乎都接受过长期的语文教育,因此这些现象的存在同目前的语文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1]
一、语文教育功能失范的具体表现
前已述及,目前,无论是国民人文素养的普遍低下,还是其语言运用能力存在的各种缺陷,都是语文教育模式陷入困境的外在表现。国民在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语言运用能力方面
1.不规范用语盛行
目前,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不规范用语。对于很多人来说,目前年轻人中间的一些流行语很难理解,尤其是其经常使用的网络语,更是使普通人叹为观止。诸如“喜大普奔”“人艰不拆”“累觉不爱”之类,不熟悉其背后的所谓故事的人完全就丧失了对它们的理解能力。这些非常不规范的用语在很多人中间不仅没有受到抵制,反而被作为某种时髦或潮流进行追捧,甚至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官方电视台和新闻报纸上。五千年的汉字文化发展到今天居然只能求助于这些不规范的汉语组合才能最好地对相应的信息进行表达,这不仅是汉字文化的悲哀,更是语文教育者的悲哀。
2.写作能力低下
语文教育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的写作能力。事实上,很多人在受过多年的语文教育之后,并不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甚至缺乏起码的写作能力。不少在人事部门工作的人员,经常会收到很多连意思都表达不清楚的求职信,而这样的求职信一般还出自于某些大学毕业生之手。这意味着很多经过多年写作能力训练的人,甚至连求职信这种最基本的应用文写作的能力都不具备,遑论技巧呢。对于工作在不同岗位的人来说,绝大部分工作岗位对于一定的写作能力都是有着刚性需求的,如各种各样的书面汇报材料、申请材料、商业来往信函等,写作能力低下对其日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人文素养培育方面
人文素养的培育是语文教育承担的除语言运用能力之外的另一重任。目前,大部分人的人文素养缺乏,这也是语文教育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的具体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谈吐举止粗俗
作为拥有泱泱五千年发展史的汉语文明,自古以来即以礼仪之邦自称,其锦绣文化更是不可胜数。所有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存在,都应当由语文教育工作者承担将其在国人中间广泛传播的重任。然而,这些传统文化本应赋予一个人的文明礼貌和优雅的谈吐举止似乎和很多人无缘,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各种美德如“仁者爱人”“孝悌忠信”等也被很多人置之脑后。
2.文学修养缺乏
文学修养作为语文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一环,其在语文教育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对很多人来讲,其文学修养水平实在不敢恭维。尤其是在将来的社会精英和主力的大学生中间,其文学修养的缺乏到了几乎让人吃惊的程度。很多大学生所谓的文学修养,基本上停留在指导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的水平。如果再深一层,问下元杂剧的代表人物,估计绝大多数大学生一个都回答不上来。大学生几乎都知道英国文学家莎士比亚,但问他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绝大多数大学生同样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有些学生甚至分不清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周公和孔子到底谁先谁后的问题。文学修养的缺乏,往往意味着文学传统被忽视,从而对国民素质的提高造成极为负面的影响。
二、语文教育功能失范的原因
目前,语文教育之所以会陷入困境,与目前学校对语文教育的态度以及语文教育的具体方式都有着很大的关系,其具体原因较多。
对于任何一所学校来说,语文都只是其需要完成的教学课程中的一门而已,而不能对其在教育中所起到的基础作用予以足够的重视。这种现象在高校尤其严重,对于高校教育来说,大学语文只是其需要开设的数量庞大的课程中的一种,而且是非专业的并不是很重要的一种。因此,高校语文教育往往流于形式,除了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不得不将其作为必修课之外,无论在课时的设置,还是考试的安排上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大学语文教师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干脆实行论文考查或者是开卷考试的形式。因为缺乏考试的压力,大多数的大学生根本就不将大学语文课程当回事,其产生的效果可想而知。[2]在语文教育得不到足够重视的情况下,很难避免相当多的学生不在乎语言的规范使用、写作能力低下、缺乏必要的人文素养等问题的产生。
(二)语文教师素质偏低
与语文教育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相应的,是语文教师队伍素质的普遍偏低,这种现象最为严重的是不发达地区的小学和几乎全国所有的高校。不发达地区小学总体师资力量即存在很大的缺口,很多时候缺少专职的语文教师,因此只能由别的课程的教师兼任。而高校在传统上就对语文教育不怎么重视,甚至直到近年来教育部三令五申,才陆续将大学语文设为所有大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由于缺乏足够的大学语文师资的储备,其仓促招聘的大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普遍偏低。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语文教师甚至自己都没有对其需要讲授的语文知识进行透彻的理解,希望其顺利达成语文教育的两大目标,本身就不大现实。而且很多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理解狭隘,要么将语文课上成纯粹的语言能力训练课,要么上成纯粹的文学欣赏课。前一种现象在中小学比较普遍,后一种现象则是很多大学语文教师的通病。完全不注意通过文学经典的讲授引导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将语文教育提高人文素养的目标置之脑后。语文教师本身素质的偏低,必然会使语文教育达到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教材内容不能与时俱进
从空间的角度,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文化历史地理经济发展水平都存在较大差距。而从时间的角度,这几十年我国的发展变化速度之快举世瞩目。与时间和空间的巨大差异不同的是,我国各地学校长期使用的语文教材却有着令人吃惊的一致性。当然,从空间的角度,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是毕竟文化传承比较单一,各地学校语文教材差别不大可以理解,但其在时间上的长期稳定性却有点不可思议。比如小学语文课本,经常好多年才修订一次,而且每次修订幅度都不是很大。并不是说语文教材需要经常性地大规模变动,但在社会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有意识地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收录一些适应时代变化发展的新的语文知识和内容,替换掉已经淘汰过时的部分,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的培育都是很有必要的。教材内容的刻板,与时展日益脱节的事实,必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从而不利于语文教育目标的达成。
(四)大学生自身对语文学习的不重视
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往往将学好自己的专业课程作为第一要务,认为语文学习并不能给其带来实在的好处,从而对语文学习根本不重视。这种情况的产生虽然很大程度上同其所在的高校对语文的轻视存在很大关系,但大学生自身对语文学习的不重视则是更为关键的原因。这种对语文学习的不重视必然导致其对语文学习兴趣的缺乏以及学习时间分配的不够,最终体现为语文教学质量的降低。
三、语文教育功能实现的具体路径
针对目前语文教育模式造成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采取下述对策以破解这些问题造成的困境。
(一)加强对语文重要性的宣传和教育
语文教育并不仅仅是学校开设的必修课之一,而是其他课程顺利完成、学生顺利成长的基础学科。因为语文教育承担着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和人文素质培育的两大功能,而语言运用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的高低则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乃至其进入社会之后的职业前景。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对语文重要性的宣传和教育,使学校本身乃至教师和学生都能明白语文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只有这样,才能端正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对语文教育的态度,然后在此基础上采取其他措施,克服语文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
(二)提高语文教师队伍的素质
对于目前很多学校语文教师队伍素质偏低的现象,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促使其素质提高。对于不发达地区的小学来说,国家有必要对其实行一定的倾斜性财政政策,以吸引高素质的语文教师弥补其师资力量不足的缺口。[3]而对于高校来说,则可以通过提高新进入大学语文教师的准入标准以及对现有大学语文教师进行培训考核的方式达到提高语文教师队伍素质的目的。
(三)适时修订语文教材的内容和结构
对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来说,对语文教材适时修订能起到使其内容和结构更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作用。现行的几年一次的修订周期明显存在过长之嫌。[4]建议每年对语文教材进行一次修订,以使其能更好地达成语文教育的目的。语
参考文献
[1]李杨.对大学语文教学理念的发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8).
[2]刘雯雯.大学语文教学的忧虑和改革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4(12).
篇10
科技?龉菔俏颐瞧胀ㄈ颂逖榭破罩?识的场所,它的目的一是,传播科学知识,二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STEM教育活动本身就是融科学、技术等为一体的教学活动,在科技场馆开展STEM教育活动利于传播科学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对STEM教育活动的开展非常有利,可以充分体现其跨学科性、 趣味性、 体验性、 协作性、 实证性、 技术增强性。
1 STEM教育内涵及特点
STEM教育最初源于美国,目前是世界上比较火的教育理念。 STEM教育是科学(S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ing)、数学(Mathmatics)等学科融合之后形成的新整体课程,是一门综合性教育,体现为跨学科和多学科交叉研究的领域,这和中文学科中比较文学的研究有共同之处,旨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工程素养、数学素养,以及学生的探究力、批判力,设计、论证、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当然,STEM教育不是不同学科简单的相加,这个新整体课程非常注重的是不同学科融合之后,产生的新问题、新办法。
STEM教育具备以下几个核心特征,即跨学科、趣味性、体验性、协作性、实证性和技术增强性。
(1)跨学科;这是它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STEM教育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更多地跨越学科界限,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相互连接、相互融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2)趣味性:这是STEM教育的另一个鲜明特点。基于它的跨学科性,趣味性应运而生,多学科的融合,会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加有挑战性,更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完成教学活动的后,学生会在趣味中收获成就感,这一点倒是很符合“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
(3)体验性:因为是融合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这些学科,所以这就决定了STEM教育不仅要求学生的动脑能力,更会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动脑和动手能力并驾齐驱,共同协作才可以保证教学活动的出色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身临其境参与科技的观摩和操作,这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体验性,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4)协作性:协作性仍然是由STEM教育的跨学科性决定的,在STEM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同群体和个人的相互帮助和启发至关重要,没有良好的协作就不会有出色任务的完成。
(5)实证性: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应对现实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实践出真知”,这样的体验充分表明了科学技术和STEM教育活动的实证性、准确性。
(6)技术增强性:参与STEM教育活动,学生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素养,并且要了解技术的应用、技术发展的过程等,好要具备分析新技术如何影响自己乃至周边环境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科学知识和能力才可以保证STEM教育活动的进行。
2 在科技场馆进行STEM教育活动的好处
英国国际权威科学期刊《自然》指出,每个孩子都是科学家,只要从小就给他们合适充分的科学教育。中国传统上给孩子的科学教育主要是基于讲授式的,其实这种形式的科学教育有特别大的局限性。为了培养中国21世纪自己的科学家,我们的教育需要打破传统,我们需要培养孩子“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能力”(creative problem solving)、“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和“合作”(collaboration)等“软技能”(soft skills)。这是顺应时代的需要。 目前是世界上比较流行的教育理念――STEM教育,是非常适合我们要培养的学生的这些技能的一种教育理念。在科技场馆进行STEM教育活动的好处,总结有以下几点。
(1)STEM教育给学生带来的是动手做的课堂体验,有益于帮助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提高。在科技场馆进行STEM教育活动,学生的学习和创新技能被激发了出来,这对于他们来说,以后可以更加有竞争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2)STEM教育所运用的方式方法,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科技场馆进行STEM教育活动,学生可以更为直观地去感受科学带给自己的震撼和感受,其实不管是参与探究,还是做实验、做调研,这些实践都只是手段,不是终点,我们教育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实践进行反思,批判性地去看待自己所学的的知识,进而能更为独立地解决实际问题,为自己的人生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3)不同于学校教育,科技馆不仅可以着眼于静态知识点的描述,而且可以以问题为导向,构筑动态开放的知识体系,为学生的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科技场馆还可以在大数据、信息化时代下发挥优势,促进优质科技教育资源的整合与辐射,这对学生来讲都是非常有利的。
3 在科技场馆实现STEM教育活动的有效途径及策略
(1)深挖展品背后的故事,分主题进行展品教育活动
科技展品的资源挖掘可以更多地投入文学、艺术元素,以展品主题式开展来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学生在得到科技展品熏陶的同时,也了解了展品的历史和作用,对学生来讲,这样的教育身临其境,具有很强的体验性。
(2)满足多元化的观展需求,打破传统局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场馆的人流量越来越大,参观者囊括各个年龄阶段、各个文化层次,所以打破打破科技场馆教育的局限,展现展品之间的创新型联系,以期满足不同观众的多元化观展需要。以往科技馆的设计主体不是参与者,现在我们就是要打破传统,为了更好实现STEM教育活动,为了使教育的利益最大化,我们可以把科技馆的参与者变成项目的设计者,在设计作品完成之前,先设计一些技术含量高的问题,让参与者在设计的过程中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寻找的和设计的过程中领会科学和技术的精髓、要义,培养参与者扩散性和创新性思维。
(3)整合社会各路资源,促进STEM教育的运用
目前中国最先进的科技都在大学和企业,所以在STEM教育中,开设馆企结合、馆校结合的互动体验项目,吸引企业中和大学中优秀的工程师积极参与到科技场馆,不仅可以弥补科技馆展厅内学习的不足,而且通过交流,对各方都有百利而无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