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法的体系构成范文
时间:2024-03-14 10:46: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宏观调控法的体系构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字:固体矿产宏观调控建议
中图分类号:D922.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矿产资源作为国民经济生产的基本要素,对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尽管国家出台了一些政策,但就其实现调控目标的程度,其具体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却没有一个准确、客观的分析。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矿产资源的基础配置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矿产资源参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经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燃烧”,烧掉的是资源,留下的是污染,产生了GDP。低碳经济也即是在保持GDP预期增速的基础上,要烧掉的资源越少越好,留下的污染越小越好。矿产资源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成为控制碳排放、发展低碳积极的重要调控手段之一。
首先,化石燃料等能源矿产资源燃烧所排放的CO2等温室气体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压力,因而减少能源矿产资源消耗的总体碳排放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任务之一。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2月的有关数据,2010年中国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为32.49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9%,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能源消耗的第二大国。从单位质量的燃料的发热量和单位发热量的CO2 排放量来看,原煤的发热量远逊于柴油、天然气的发热量,而CO2的排放量却远大于柴油、天然气的CO2排放量[1]。
煤炭采选业、黑色金属采选业等本身就是高能耗产业。矿产资源在各地区分布不均衡,而资源产业的利用效率在各地区分布也是不均衡的,且与资源赋存状况不一致。低碳经济背景下,矿产资源参与宏观调控的目的就是要使矿产资源产量在保持既定增长速度的基础上,使总体的能源损耗和污染排放降低,使矿产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
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宏观调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我国现行固体矿产勘查宏观调控体系框架
固体矿产勘查宏观调控体系是以指导性计划为主,以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公平竞争、公平分配为调控目标,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行政调控、宏观经济政策、微观基础、信息、技术和监管五个方面。
行政调控手段包括政策调控、规划和计划调控、法规调控、行政调控四个方面。宏观经济政策手段包括投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微观基础手段包括现代企业制度、健全的运行机制、完善的市场体系三个方面。信息手段包括宏观决策、法律法规公布、引导企业或项目、提供信息服务。
2.我国矿产资源宏观调控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矿产资源宏观调控的目标、特点,以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将系统中的资源、生态、经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系统的宏观调控评价指标体系。整个指标体系由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经济与社会贡献率、制度与管理效率三个方面构成。
2.1矿产资源保障能力
矿产资源的保障能力细分为国内资源禀赋、国家安全保障能力、供需与使用三个层次。
国内资源禀赋由储量占世界储量比重、储采比、人均资源量、资源储量探明程度四个具体指标构成。国家安全保障能力由矿产资源供应对需求的保障指数、可供储量对需求的保障指数、能源安全度、国家在对外控制的储量比四个具体指标构成。供需与使用由矿产资源消费对外依存度、生产速度和消费速度比、进口来源集中度、单位GDP矿产资源消耗四个具体指标构成。
2.2经济与社会贡献率
经济与社会贡献率细分为矿业经济贡献、总量与结构调控、社会福利三个层次。矿业经济贡献由矿产品销售收入、矿业总产值和矿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三个具体指标构成。总量与结构调控由矿产资源开采总量、矿产资源开采结构两个具体指标构成。社会福利由矿业城市人口就业率、矿业开发增加就业机会、从业人员人均收入三个具体指标组成。
2.3制度与管理效率
制度与管理率细分为政府效能、管理行为两个层次。政府效能由政策的合理与完备性、矿业违法案件发生率、矿业违法案件处理率三个具体指标组成。管理行为由用户对执政的满意程度与目标和战略的满意程度两个具体指标组成。
完善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宏观调控体系的政策建议
政府加大投入,协调多方利益
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政府对矿产资源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固体矿产勘查经费应由业主出,且勘探费用应计入矿产品成本,但现实原因我国难以实施。在目前体制转轨时期,对以发现矿产线索为目的的概查、普查工作经费还需要由政府支持出资安排。
对于一些市场失灵的领域或经济效益不好但是社会效益较好的项目也应由政府部门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投资政策支持。固体矿产勘查信息化建设是项系统工程,耗资巨大,也应由政府部门通过财政解决。
固体矿产勘查活动参与者较多,跨行业,跨部门,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加强行业的管理,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
建立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矿业要素市场,是建设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矿业体制的关键。进一步培育、规范矿业权市场和矿业要素市场,加强政策支持和信息引导,建立交易平台,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国家预算资金必须退出对商业性地质工作直接投入,改为通过矿产勘查基金,给商业性地勘工作以支持。
实现矿产勘查开发有机结合
当前我国矿业机制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是勘查与开发的脱节。中国矿业的发展,归根到底需要一批大型的矿产勘查开发一体化企业,而我国现有的地勘企业和大多数矿山企业距离这个要求还很远,因此必要要加大改革力度。以现有的大中型矿山企业为主,有计划的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向集团化发展。
完善矿业权有偿使用制度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资源的无偿占用是造成资源浪费、危机矿山的重要原因,改变矿产勘查与开发脱节,矿山企业无偿占用勘查成果的局面,调整矿产勘查与勘查开发之间的利益格局,构建勘查与开发之间的良性循环机制,促进勘查开发的有机结合。
矿产资源法制化
提高矿产资源法制的地位,完善矿产资源法律的内容,将节约利用矿产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实施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在保障发展的前提下保护资源;开发资源的同时保护环境,将其法制化,以确保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有法可依、切实可行;既保障国家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障国家经济发展的资源需求安全,实现真正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为矿产勘查开发提供优惠政策
针对我国目前的矿产勘查存在的问题,政府必须进行强有力的干预,否则将难以消除矿业面临的困难。政府建立勘查基金,专款用于支持矿产勘查工作。加强公益性地质工作,提高矿产地质研究程度,减少商业性地质工作风险。在税收上,应当减轻矿山企业的负担,包括降低矿山所得税税率,取消增值税和资源税,减征土地使用费等,提提高矿山企业承受矿权价款的能力。
结束语
尽管建国以来,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是我国人均占有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了先天性的制约,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完善我国固体矿产勘查宏观调控体系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低碳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序二
篇2
一、 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的对比分析
1、理论基础 两者都以国家干预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所不同的是市场管理法所依据的是直接干预理论,而宏观调控法则是间接干预理论。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市场有着及时性、灵活性等特点,能有效地促进市场竞争,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但又有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如自发性、盲目性等,市场主体为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会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方式,不可避免地造成垄断、贫富悬殊等社会不正义问题,这些是市场自身无法克服的,也正是国家干预的根源所在,国家依法干预市场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垄断、抑制贫富差距扩大、提高交易的效率,所以,市场经济必须确立政府的干预。市场管理法和宏观调控法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论而产生,而区别就在于:市场管理法以政府的直接干预为理论依据,而宏观调控法以政府间接干预为理论依据。
2、侧重点 市场失灵是国家干预的根源,但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表明,国家干预也并非没有缺陷,政府干预的失灵(如过度干预、滥用干预权等)同样会妨碍交易的正常进行,政府规制的失败,就要求必须确立对政府干预的规范,其中包括约束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力,规范政府干预的行为,从这一方面来看的话,笔者认为对市场管理法来说,它着重强调的是对市场主体一方行为的约束,通过对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和交易行为的约束,维护市场的竞争秩序,交易秩序;而宏观调控法则更加注重对政府干预行为的约束,以确保政府的宏观调控权的正当行使。所以,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市场管理法侧重于确立政府干预,宏观调控法侧重于规范政府干预,但只是侧重,两者都只有由建立在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败的双调整基础上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
3、调整方式 由于两者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存在差异,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调整方式的差异,市场管理法通过国家对市场的直接干预来实现其职能,它通过运用行政命令,规章制度之类的公权力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对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和交易行为进行规制,如通过制定和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依法严禁市场主体在交易活动中的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为市场主体交易行为确立一个直接的、强制性的选择标准。宏观调控法通过国家对经济活动的间接干预实现其职能,从而间接影响市场主体经济行为的选择,由此可看出,它为市场主体所确立的是一个间接的标准,具有可选性,如通过体现法律规范特点的一些经济政策,如货币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等,明确向市场主体传达一种信息,哪些市场交易活动因符合国家经济政策而受到鼓励,哪些不符合国家经济政策而受限制等。
4、调整对象 市场管理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在管理市场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即市场管理关系。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市场主体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依法查处中所形成的市场交易管理关系,主要存在于微观经济领域,具有直接性、强制性等特点。宏观调控法的调整对象,指的是国家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即宏观调控关系如财政关系、金融关系等,主要分布于宏观经济领域,具有间接性,选择性等特点。
5、调整范围 市场管理法以市场管理关系为其调整对象,其主要发生在国家规范市场主体竞争行为和交易行为的过程中。从其体系结构来看,市场管理法的内容主要包括市场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等。宏观调控法以宏观调控关系为调整对象,而宏观调控关系涉及国民经济运行的全部过程,包括财政关系、金融关系、产业关系、计划关系等。体系结构方面,宏观调控法主要包括财政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产业法律制度、计划法律制度、能源法律制度等。无论从两者的调整对象还是体系结构来看,宏观调控法的调整范围都要比市场管理法的调整范围宽泛。
6、调整方法 在关于两者的调整方法上,笔者认为:市场管理法由于国家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竞争和交易行为,直接涉及市场主体的个体利益,市场管理权的不正当行使会对其利益造成损害,同时也为了防止有关行政机关出于自身利益或其它市场主体利益而采用“合法”的形式损害相关主体利益,所以市场管理法的调整方法只能使用单一的法律调整手段,以维护和保证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而宏观调控法则是通过对市场的间接干预来影响市场主体的经济选择行为,具有一定的诱导性,选择性,而且其涉及面广,贯穿国民经济运行全过程,所以,可以采取以法律手段为主,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为辅的调整方法,但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的运用必须在法律确定的宏观调控框架内进行。
二、市场竞争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在讨论两者关系之前,笔者认为应先谈一谈市场竞争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因为市场管理法的功能在于促进和维系自由、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所以,在一定层面上,市场竞争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可以反映出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的关系。市场竞争作为市场经济的作用机制是与宏观调控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
首先,市场竞争是宏观调控的基础。竞争首先是市场的竞争,没有市场,宏观经济调控就没有了对象和基础,就失去了运作的机制和生效的中介,如果宏观调控不立足于市场,则是一种盲目的,形而上学的调控,就会失去立足的根基。而且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根本所在,要发展市场经济关键是鼓励和维系市场竞争。另外,宏观调控还受到市场竞争的制约,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对社会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它是第一性的、基础的。只有在市场调节无法起作用的领域,才有必要实施宏观调控,凡是市场可以竞争的,就没必要进行宏观调控。此外,宏观调控的目标要通过市场竞争来实现,因为市场竞争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国民财富增长的基本途径。
其次,宏观调控是市场竞争的条件。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已充分证明,市场经济不是放任自由主义经济,它内在地要求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国家通过对市场运行进行调控,可以克服市场波动和大起大落,保证经济运行稳定,而市场主体也只有在稳定的市场环境中才能进行公平、自由的市场竞争。宏观调控还对市场竞争范围及竞争目标进行调控,规定在哪些范围可以竞争,哪些范围不允许市场竞争,那些竞争是无所谓的、无益的,哪些是必要的、要加以鼓励的。此外,由于市场主体是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私利主体,市场竞争必然会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部分市场主体竞争的不自由,而这些问题是市场竞争自身无法解决的,宏观调控的实施可以有效的缓解这些问题,实现社会实质正义。
三、 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的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市场管理与宏观调控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在不同的经济运行层面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两者有所侧重,各有分工。而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作为经济关系法制化的代表,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也在不同的经济层面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市场管理法主要存在与作用于微观自治领域,而宏观调控法主要立足于、作用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活动,但两者是密切相关的。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的关系,笔者认为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从作用机制的外在表现来看,市场管理法的目的是通过规制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和交易行为,创造自由的,稳定的市场秩序,其根本是促进市场竞争的。市场竞争是一种自由竞争、公平竞争、有序的竞争,而市场管理法的目的就在于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维系一个良好的竞争秩序,其外在的表现为促进市场竞争。而宏观调控法则通过对市场竞争的范围、竞争的目的等作出一定的限制和规定,外在的表现为一定程度上的限制市场竞争。从这一视角看,两者是对立的,相互排斥的。但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一个根本目的是为了实施和组织更好的市场竞争,而且从两者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这两方面看,二者是统一的,都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手段,都是为了保证国民经济能持续、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所以,二者又是统一的。
2、宏观调控法以市场管理法为基础宏观调控法的功能在于保证宏观调控目的的实现及调控的合法性。而市场管理法的功能在于促进和维系公平、自由、有序的市场竞争。从其内容来看,宏观调控法所确立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必须依靠市场管理法所维系的市场竞争来实现。宏观调控法所要实现的和维护的市场独立、自由、秩序等目的,也需要市场管理法在微观层次的作用的发挥,并且市场竞争秩序的良好也是宏观调控法的目的之一。宏观调控法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离不开市场管理法,尤其是反垄断法,因为反垄断法所要规制的就是一种不合理的、非法的产业结构,它所维持的自由竞争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途径。此外,由于上文所分析的宏观调控对市场竞争的依赖性所致,宏观调控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它的制定必须依赖由市场管理法所维护的市场竞争所反馈回的信息来进行,而不能盲目制定和调控,所以,宏观调控法的制定和实施应以市场管理法为基础。
3、市场管理法以宏观调控法为条件市场管理法所维系的公平、自由、有序的市场竞争必须以宏观调控法所确立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作为其最终目标,为市场竞争指明了发展方向,避免了盲目、无谓的竞争。宏观调控法创造和维护市场主体的独立、平等、自由和秩序,为市场管理法所追求和维系的自由竞争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实现最优化的市场竞争。宏观调控法要实现的产业结构优化的目的,为反垄断法提供了指导和条件。此外,宏观调控法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法律文献,也为市场管理法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指南。
四、反垄断法在我国经济法体系中的地位
反垄断法在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被奉为“经济宪法”,是同其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密切相关的。在我国,反垄断法虽然尚未出台,但其制定和颁布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这里,笔者想结合上文就反垄断法在我国经济法体系中的地位,来简单谈一谈自己的认识,笔者将从市场竞争和宏观调控两方面谈起。
篇3
【关键词】宏观统计 核算模式 总需求 市场空间 调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步伐日渐加快,涉及不同区域传统经济和上层建筑结构发生本质性改变,但是对于国家经济总量结构调整、生态平衡、公平竞争等发展关系来讲,始终无法完全依靠市场自发作用控制,关于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地指导地位还是异常深刻的。需要加以强调的是,如今宏观决策可以说和统计分析关系缜密,如此一来,社会诸多现象才会被清晰的认知,同步衍生出更多类型的高智能产品,最终为宏观政策调控和不同层级决策提供标准性指导线索。由此看来,验证解析宏观统计分析在政府管理中核心指导效用,引起人们对该类事务的重视态度,是十分必要的。
一、现阶段宏观统计分析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间的关联特性认证
自从我国覆盖落实全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过后,不管是宏观统计规则和记录表格样式都同步更改,在此期间更获取了十分精准的数字信息,如资金流通表,能够进一步细致审视分配状况,验证总需求衍生流程。须知如今我国宏观统计分析面临极大的挑战危机,便是统计资料上的漏洞,想要在较短时间内确认宏观统计指标,就必须搜集更为详细的数列信息,这一切结果都不得不借用全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予以补充完善。
另外,该类核算体系更加需要宏观统计分析的配套支持,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打造出富有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统计学理论。今后政府在贯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构建指标环节中,需要更深层次地校验既有宏观统计分析原理、手段,希望借此为国民经济统计学科多元化可持续渗透发展,提供更加稳固的保障条件。
二、日后宏观统计分析在我国政府宏观调控过程中的科学指导方式补充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作用下,政府想要系统化落实经济宏观调控任务,就必须时刻关注市场规律与其余要素的交互式效用,令不同类型经济成分、价格形势、经营流通模式有机融合,这也不可避免地令国民经济系统变得更加复杂深入。作为现代专业化统计分析技术型人员,需要定期吸纳整合我国一切经济发展变化信息,及时提升统计参与决策能度,将统计过程中的监督、指导建议补充职能发挥完全,不断迎合现代社会综合式管理需求。
(一)在合理时间范围内精确化描述特定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
任何事物都会经历由低到高等级的革新延展流程,宏观经济分析自然不可排除在外,其往往在人们多元化生产活动和创新科学技术支持下,获得进步。实际上初始阶段的统计,不过是进行过往资料整理,不管是时间、精准性方面都无法予以认证。尤其经过我国数学、计算机理论技术改革,统计学开始获得新生机遇,开始主张利用详细数据信息映射现实状况。所以说,今后宏观统计分析工作必须要充分结合和科学方法论指导内容,进行问题多方位考察研究,督促分析人员细致处理手头任务,使得今后不同层次的统计分析服务质量获得根本改善。
(二)借助各类培训途径提升统计分析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
透过客观层面审视,宏观统计分析涉猎广泛,需要参与人员保留多方面专业知识,如经济学、社会科学知识等,尽量为政府宏观调控和不同层级决策提供指导性建议。因此,今后宏观统计分析机构要集中一切技术手段,加大创新人才培养投入力度,令内部工作人员不断汲取全新知识和方法,借此适应今后不断复杂的宏观统计分析工作环境。
另一方面,统计分析工序中必须发挥出显著的整体、系统化指导效应,令一切事物关联和制约特性被充分挖掘,进一步辅助分析人员筛选出最为优质化的管理方案。同时,其应全力主张紧跟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局势,透过宏观分析实践提炼出全新观念和改革措施,帮助上级领导解决统计分析事务上的一切困境。具体来讲,这部分统计数据要及时、理论要新颖、信息要超前、分析研究结果要精准。长此以往,关于宏观统计分析在政府宏观调控中的支持效用,才能倾数发挥,最终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提供更加人性、科学化的服务。
综上所述,关于宏观统计分析事务,其涉猎内容过于广泛,专业性较强,为了避免令今后政府宏观调控决策产生任何限制隐患,分析人员要定期接受创新技能培训活动,细致观察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相关的一切要素,结合计算机技术进行智能化分析延展。相信不过多久,必将能够为政府科学决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春如.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基本问题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5,(12).
篇4
关键词:土地政策;宏观经济;指标体系Abstract: The concept of this paper is from the land policy to regulate and control the function of the land policy in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is defined, then discusses the four basic theories of the land policy in the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everal key in effective demand, China's current land policy to participate in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should be emphasized in the land to strengthen the basic role of the land reserve system in the regulation of government control and to correctly define the role.
Keywords: Land policy; macro economy; index system
中图分类号:F30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国家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概念理解
土地政策作为调控的一种工具,构成了宏观经济调控系统的一个要素,所谓调控是指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土地政策具有的调节功能。这是因为单纯依靠市场配置,会导致市场失败,市场失败的原因包括垄断、外部性、公共产品和信息不对称等[1]。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利用土地政策进行调节使之与市场配置相机协调,实现土地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总量平衡以及各类用地结构之间的平衡。另一方面,土地政策具有的控制功能。土地资源是稀缺的,即土地供不应求,在此种情形下土地所有者就会形成垄断[2],因此,国家必须对土地进行调控管理,以便合理配置各个部门的土地资源。
目前,明确提出土地政策作为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一个工具是首次,首先,土地作为国家重要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土地的供应与需求对经济的发展有显著影响,成为能够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基础,另外,我国土地实行公有制,这在客观上使国家具备了调控的能力。
二、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理论分析
土地政策作为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措施,是建立在一个理论框架或分析框架之内的:
生产要素理论
根据生产要素理论,对土地要素加以调节与控制,不仅会调节土地资源在各部门的分配与利用,并且会对生产或扩大再生产以及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作用[3],而通过土地政策就可以实现对土地市场这一基本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的调控,进而影响经济发展中的各个方面,从而实现对宏观经济调控的参与。
地租理论
土地政策是土地收益分配的调节器,实质上通过地租理论来实现的,因为地租理论的核心是对土地与其他要素的收益分配及土地收益在不同主体之间的重新配置[3],可以说,地租的作用,就在于保证平均利润率规律对经济的调节[4],地租的合理分配也是有效调节资本在不同级差土地以及部门和产业之间的合理流动。但是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常常会出现土地所有者拿的多了,用地者得不到平均利润,影响土地使用者的竞争力和积极性;或者是土地所有者拿少了,用地者有超额利润,就可能盲目投资、盲目扩张,这两种情况都是市场机制没有完全按照平均利润率规律调节的。所以,必须通过土地政策的宏观调控来协调土地收益在国家、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之间合理分配。
3.公共利益理论
在一定意义上说,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是国家政府向社会提供的一种特殊公共产品,尽管市场竞争机制可使成本最小化与效益最大化,但市场机制存在的缺陷导致市场失灵[1],土地市场的失灵主要表现在:一是土地的稀缺性,土地产权拥有者很容易垄断;二是土地利用造成的外部性;三是土地关系到粮食安全以及住房保障等公共产品。为了克服和纠正市场失败,需要政府进行调控,而土地政策作为一种宏观调控手段,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加社会福利。
丁伯根法则与蒙代尔法则
根据丁伯根法则,在政策手段选择时,应做到政策工具变量数必须不少于政策目标的变量数。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那么土地政策就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中的组成部分,要实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目标,就需要有相应的土地政策工具。同时蒙代尔也指出,在政策工具对政策目标的影响实现中,只要了解政策工具对政策目标的相对效应就可以[3],这样把每一种政策工具都用于其影响力最大的政策目标,同样可以用N个政策工具实现N个政策目标。这就是所谓的蒙代尔法则。所以,不论是丁伯根法则还是蒙代尔法则,都说明要实现相应数量的政策目标都需要有足够的政策工具。
三、做好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几个重点
1.改变以需求为导向的供地方式为供给引导需求,同时要重视土地的有效需求。
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已经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重点。我国土地资源配置一直以被动式供地,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在管理中也造成了土地利用的粗放,土地市场秩序紊乱、土地利用效益的低下等等,政府应该更加注重从市场供应方式和市场结构调整入手,加强对土地供应的宏观管理,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调节土地供应总量、安排不同的土地用途来抑制或鼓励市场需求[5],有效地引导投资、消费的方向和强度,实现经济运行调控的目标。另一方面,通过适当地控制土地供应总量、盘活闲置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等手段调控市场经济的发展,调节房地产开发的结构和房价。
2.加强土地储备制度在调控中的基础性作用
政府通过土地储备机构储备的实物土地,可以及时对市场做出反应,这样土地储备制度在调控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目前,由于国有土地缺乏明确的产权代表,造成增量土地出让主体的混乱。同时,存量划拨土地使用者可以通过补办出让手续进入市场流转以及土地隐形交易市场的存在,使得众多划拨土地使用者或其主管部门,也成为土地的供应者,等等这些造成了土地供给总量失控。所以,以储备的手段,实现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是土地储备的出发点和归宿。但是,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土地储备制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①缺乏法律支撑。虽然我国各地已开展土地收购储备工作,但全国尚未制定和颁布专门的法律法规。因此,必须尽快制定和颁布全国性的土地收购储备专门法律,明确城市土地储备机构的功能定位问题,将土地收购储备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保证政府依法行政。
②融资问题。土地收购储备过程实质是资金循环的过程,如果没有巨额资金的支持,土地收购储备就难以有效运作。目前,我国解决资金制约的办法主要是通过土地抵押从银行获得贷款支持,这不仅不能满足需要,还有可能带来银行贷款的风险,所以开辟新的融资渠道是必然选择。
③土地储备中心的性质应尽快明确。性质不同,决策方式肯定不同。如果属于盈利性质,就必然追求利益最大化,收储哪些土地、储备多长时间、开发成何种用途以及开发程度、上市方式(是招标还是拍卖)等就全由预期带来的利益决定;如果属于非盈利性质、注重社会性,就要视政府的目标而行。
④土地收储的费用支付问题。现在都将其称为收购价格,事实上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所有用地行为都属于租赁,用地者使用土地即使有所付出也属于租金性质,因此收回用地者使用的土地肯定就不属于购买,自然不存在购买价格;收购价格在农地征用环节倒是存在的,但也存在农地农用价格和农地非农用价格的问题。同时,价格与权属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用地者拥有的权力大小决定着收储土地所付出的资金的多少。
⑤各级政府的收益分享及其实现形式。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已无争议,而且也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但谁能代表国家拥有是存在争议的,相应地,土地收益归谁享有也不明确,但像目前各地操作的那样完全归城市享有肯定不行。到底如何分享,采取何种形式,是税、是费还是租,应尽快明确并加以统一。3.正确界定政府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中的角色。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一般来说是政府,但是政府究竟担当什么样的角色,就要看政府采取什么样的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目前,参与宏观调控的政策主要有土地供应政策、地价政策和土地税收政策。在土地供应政策中,政府是一级土地市场的供应者,政府要做好的是,以中央政府为主的国家各级政府通过对全国或本辖区内的土地资源的供应总量和结构的干预,对一定范围内宏观经济的总体运行进行引导和调节。在这里政府代表的是国家来供应土地,是作为管理者的身份对经济的运行进行引导和调节。
其次是地价政策,政府通过对土地市场的价格水平进行管制和引导,影响土地的需求,达到实现宏观调控的目的。在该政策中政府依然充当是管理者的身份代表国家行使管理,政府根据土地市场中的价格信号适时地做出调控判断,或者对土地政策的执行与落实进行监督。当前的低地价政策不但表现在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就是市场配置较为充分的经营性用地价格也由于政府的干预而大多偏低。
另一个就是土地税收政策。这是为了进一步发挥土地政策的宏观调控效果,而在土地制度方面进一步完善的措施之一。在土地税收政策中,政府是政策制定者,也是政策执行的监督者。在以上调控经济的土地政策中,政府担当的角色不一样,对经济的影响作用将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正确界定政府角色,遏制地方上随意的管理,增强政府的服务和监督功能,同时政府的角色应弥补市场的缺陷,达到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4.对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究竟如何,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使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效果实现从定性到定量的评价。选取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包括国民经济的总量、结构比例、增长速度等大的指标。微观层面包括如土地年度供应总量、结构比例,主要是建设用地和耕地的比例。在选取以上两个层面的指标后,针对不同的经济区域,分别进行分析研究,建立数学模型定量化分析不同条件下,经济增长速度与土地供应及投资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区域的特点,运用数学方法计算出未来时间段内科学的土地投放指标,另外必须强调的一点是,运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时,不能完全建立在土地供应的绝对平衡的条件之下,这里必须考虑我国不同地区的特点、土地的基本国情、土地自然供给的刚性、土地用途管制以及土地利用由粗放到集约的转变趋势等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参考文献:
[1]马昕 李泓泽等.管制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P2-P3
[2]况伟大.土地政策与房地产业发展[J].改革,2004,5(129)P31- P37
[3]黄凌翔,陈学会.土地政策作为宏观调控手段的理论和实践探讨[J].经济问题,2005,(2)P17-P19
篇5
关键词:市场;属性;社会公共利益;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正逐步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说当前中国经济一枝独秀。然而市场真的像亚当·斯密所说的那样理想吗,会给每个人带来好处?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使我们感受到的却是,市场的无序化和社会的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了,贫富悬殊本来就是市场运行所产生的正常现象,因为财富本身就是一种力量,用它可以积累更多的财富,这样不平等就会越来越大。任何一个整体中某方面力量过于强大必然造成对另一方权利的侵害,这样会引发市场秩序的不稳定、社会动荡不安。由此可见,市场既有高效性也有盲目性便成为共识。这就需要政府充当一个协调者角色,在尊重市场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作用,促进经济协调稳定、健康发展。因此,然而由"经济人"组成的政府有着天然的不足,政府也会有出现失效的情况。经济法这是为了弥补政府行为的不足之处所设计制定的。我们现在探讨经济法不得不从其发展历程,本身法律属性及其以后的发展趋势来进行研究
一、经济法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属性
1、经济法的产生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产生较早,首先主要体现在反垄断法为代表的市场规制法为核心的法律体。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其经济法体系的核心正在由反垄断法移向宏观调控法。而与之相应,在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原来实行国有化和社会主义公有制体制,而使经济法产生后较长时期内以国家投资经营法为核心。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尤其时中国在改革开发以后,国家投资经营法逐渐过渡到内容更为丰富的宏观调控法上来。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开始迈进。在这个激烈变革的时代,法律的滞后性暴露无遗,由于原有的民商法体系只注重市场主体意思自由的保护,注重自由交易的保障,原有的民法规范已经不能解决现实需要,从而引发了经济法学科地位之争。体制的转变和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法律规范市场行为,这就促成经济法的大量产生。
2、经济法的属性与特征
经济法属性的问题,要看其与民法之间的区别及其自身主要特征。经济法在社会财富的分配方面所起作用时尤其明显的。民法与经济法的一切区别事实上都是围绕着社会财富怎么分配这个问题产生的。民法强调市场主体通过意思自由获得的私益应受到法律保护;而经济法则提倡社会财富怎样公平的分配,它犹如一只看不见的手,将钱从这人口袋里取出再放进那人手中,或者是从那人手中拿走放进这人口袋里。其实质是,经济法调整的结果是社会财富的再次分配,以利于市场、社会的稳定。民法与经济法还体现在,一是两者分配的本位不同民法体现的是个体权益而经济法所体现的是社会权益;其二:两者分配的途径不同,民法体现的是市场自治而经济法所体现的是宏观调控;其三两者分配的目标不同民法体现的是私益保护而经济法所体现的是分配公平。总之,民法以保护私人权益为本位,而经济法则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
经济法自身属性所体现的是社会权益,宏观调控,分配公平等主要特征。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自身的缺陷也决定了市场主体不能够享受绝对的自由。在政府对经济领域进行干预的时候,对市场主体竞争自由的限制必然要以尊重市场的规律为前提。市场的不足可以要求政府来弥补,政府的不足又由谁来帮其弥补呢?要想减少权力的负面作用,应该控制支配者这就有法律来调控与支配。经济法的特殊属性注定它将责无旁贷担此重任。经济法属于既有公法又有私法属性的第三法域,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从这个角度讲,经济法是克服由市场竞争带来的贫富差距及一些实质上的不平等的最佳选择,又是规范政府行为的有效法律手段。
二、经济法的发展趋势
在当今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形下,历史赋予了经济法及其重要的地位,维护市场秩序,对社会进行全局统筹,科学规划,扶助弱者,保障人权,都是经济法必须担负的。当前形势下,经济法发展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经济法的发展将以宏观调控法作为核心更注重对社会公共利益和弱者的保护:二是第三部门应成为经济法新主体之。
1、经济法的发展将以宏观调控法作为核心
现今宏观调控法正在成为当代各国经济法的核心。这是2l世纪世界范围内经济法体系发展变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这是由宏观调控法自身在经济法中的地位所决定的,也是宏观调控法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决定的。宏观调控法在经济法体系总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为解决因"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控"而产生的国民经济运行的问题、实现社会利益而产生的。市场失灵要求政府发挥作用予以弥补和矫正,但是由于政府部门的天然垄断性,缺乏激励机制,造成了政府行为效率低下,滋生,从而极易在纠正市场不足时,引发新的分配
问题。因此,政府的行为需要法律来匡正。实际上,政府失败比市场失灵更可怕。因为如果市场失灵,政府可以抵制,而如果政府失败,市场就无能为力。因而只能依靠法律,即宏观调控法来对政府调控行为进行匡正。
2、第三部门应成为经济法新主体之一
随着经济的转轨,社会的转型,社会结构正处在急剧的分化、重组之中。市场经济专业分工的细化,社会大众生存、发展方式日益多元的选择,推动着社会分层加速进行,旧的群体不断改变,新的不断群体生长。这种变化使原有的一些社会组织改头换面,还会产生出新的社会组织,而这些也都将逐步改变现有的经济法主体格局,衍生出经济法主体的新形象。比较突出的是第三部门的异军突起。要形成各利益群体表达利益、影响政策的有效机制,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建立、完善能够充分表达各群体利益的社会团体。[1]
第三部门也就是各种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总称或集合。从现在来看第三部门已是影响一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重要力量,并且已经构成整个社会殊的"一极"。 所以第三部门应被认为构成经济法新主体之一。
综上所述,经济法主要是进行宏观调控的法。宏观调控法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宏观、全局和总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它最能鲜明地体现现代国际经济调节职能和经济法的本质特征。[2]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应该追求效率性,也应在追求效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了公平性。经济法本身所追求的目标是要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还要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达到一种均衡,能够促成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110-119.
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法
一、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1.适度干预。
通常情况下,在经济法的制定过程中,进行适度干预的原因有两个,第一,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由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域所决定的,也就是说经济法主要的作用是调整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实行干预进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正因如此,适当的干预的原则便顺理成章。第二,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干预手段只能是有限范围的,只能在尊重私权的条件下。也正是在这样的正确认知前提下才建立了它的理论大框和规则体制。所以,适当干预作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体现了现代经济法的发展趋势走向和它的本质要求。
2.效率优先、统筹公平。
在整个法律的价值体系链当中,效率和公平尤其受关注,是所有社会的法制都需要维系和追求的价值目标。从根本上来讲,它表现为法对秩序、社会墓本制度和基本关系合理调整与维护,以及进而带来的人、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发展。法的效益不只是简单经济效益,还包括社会效益,从宏观上来讲是在平衡社会上的各种利益冲突,这也对社会的整体利益起到积极的作用。这种协调发展不能被认为是个人要求和欲望的满足,也更不能看做为是国家当局所做的政策决定。
3.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现代人类发展中重要的价值观念,同时也被各个学界甚至政府部门所肯定和接受。目前,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并且已经上升为经济法的一项重要基本原则。经济法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指的是包含稳定、公平、以及可持续性,讲求个体、整体、当代、以及未来的经济效益、当展公平与代际发展公平相统一的基本原则。
二、经济法的价值范畴
“价值”其实是一个很普遍的概念,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了价值,通常情况下,从哲学的角度考察。事物的价值体现在它对人类和社会的教用关系中,法律价值其实也是一种具体价值,同样存在于社会价值系统中。 社会的需要才产生了法律,法律价值自然而然便是法的精髓。寓于现代法律之中。那么,经济法为何会存在?经济法的法价值在于展现经济法的存在意义和存在目的意义。“相对于调整对象,法律价值毫无疑问是更本质更深层的东西。从哲学的更深层高度概括了经济法的目的和宗旨。构成经济法的各部门法律规范都从整体上体现着经济法的价值,只有把握经济法特有的独立的内在价值并且与其他法律部门相区别,比如说行政法、民商法等法律。才能从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高度确立经济法的独立地位。为实现经济法律体系内在的和谐统一奠定基础。
三、经济法与社会主义市场的关系
经济法是在社会条件下国家根据社会的整体利益而加以协调参与和干预等进行规范和保障的法,是一种社会法。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主要目的,要想使市场在经济活动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就要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但事实都会有自身的弱点以及消极面,市场也是如此,所以必须要加强改善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逐步将市场朝着健康的发展方向引导。社会主义下市场经济体系是与基本制度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以社会主义市场还具有他本身的特殊性质。唯有明确这些特殊性,才能够准确的把握其中具体的科学内涵。分配制度、所有制结构、和宏观调控这三个方面即是其特殊性质的主要表现。尽管当前经济法还没有其确切的统一定义,但是大多数学者有着自己的认识,多数为: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局限性而制定的调整需要由国家协调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四、社会主义市场下经济法的核心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我国的经济法的探究也不断走向深入, 尤其是关于经济法的核心问题的研究。人们对经济法的核心问题也有不同的观点,其中主要的观点有宏观调控法说和竞争法说等。
1.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指的是国家为了维护整体的社会利益, 克服“市场失灵”,完成宏观经济平衡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使得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市场总体进行控制跟调节。当代市场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产生的市场经济,经济法的本质其实就是规范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跟调节。有的学者也直接把经济法划分为宏观调控方面的法律。这种观点看起来也貌似符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但是却只看到了宏观调控的作用,没有看到其背后的更深层的原因。
2.竞争法说。
竞争法说认为市场经济本质其实是竞争,只有有竞争,市场才会更有活力。如果破坏了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便会造成经济市场活力和生机被压制;竞争法能够确立竞争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并且能够规范竞争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合理且公平的法律秩序体系。以确认以及规范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为主要任务,建立以及维护公平公正、自由的市场竞争环境。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应以竞争法为核心。此观点也科学评释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的任务跟本质,达成了宏观与微观经济的有效结合。
结语
社会的经济活动需要有一定的约束,而经济法这样的法律便是体现社会价值的方式。且能够实现经济法基本原则,对社会基本价值的回馈,有利于实现法律本身的完整性。
参考文献:
[1]伍玉娣.浅谈经济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J].港澳经济,2012(7):78-80.
[2]浦凡.对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研究[J].经济管理:全文版,2016(7):215.
[3]单飞跃. 经济法的法价值范畴研究[J]现代法学,2000(01)23-25.
[4]杜仕林 唐芬 杨琼 侯汉杰.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的研究中心[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4(02)97-99.
[5]张晓杰 彭书清.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济法的核心[J] 广东社会科学,2000(02)115-121.
[6]刘东庆.政府经济行为的经济法规制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3(6):324.
篇7
关键词:耦合经济法论;市场经济机制与宏观调控机制耦合;公、私法耦合;“一体两翼”
经济法现象是伴随着经济活动中“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这两种现象的出现而产生的。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政府是“看不见的手”,是“守夜人”,其在市场活动中的作用限于“维持市场秩序,承担某些公共工程和最低限度的社会保障”①。政府很少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但随着自由放任市场经济制度弊端的暴露,政府开始介入市场经济活动,提供宏观调控政策。而在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管制代替了市场,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配置资源的作用。但这一制度中存在着资源配置无效率、缺乏激励政策等缺陷,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最终必须引入市场经济制度。曾有研究者对此进行了形象的描述,即资本主义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走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道路上,而社会主义国家很长一段时间是走在计划经济的道路上,最终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发现,还有第三条道路,也就是市场经济与政府宏观调控共同在市场中发挥作用的道路。经济法现象正是人们在面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时,走上经济发展的第三条道路时出现的。
自经济法现象出现以来,学者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探讨和研究,并发展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对其进行解释,如“国家协调说”、“需要国家干预说”、“社会公共性说”和“管理经营说”等。但这些学说大都仅仅针对“市场失灵”所引发的经济法现象进行阐述,如“需要国家干预说”;或仅仅针对“政府失灵”所引发的经济法现象进行阐述,无法同时很好地解释由不同“失灵”而引发的经济法现象。耦合经济法说却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从而很好地解释经济法现象。
“耦”,即“两人并耕”。在物理学上,“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运动形式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②徐孟洲老师由此总结,“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我们也可以把两种社会现象通过某种条件,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发挥作用的客观事物,称之为耦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磁场’)下,通过民主法治途径促进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机制相互结合、共同作用于社会经济生活,亦是一种耦合现象”。③在徐孟洲老师的论述中,经济法是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机制耦合的产物,它的产生不再仅仅依赖于“市场失灵”或“政府失灵”中的一个。两种“失灵”导致的最终结果都是市场经济机制与宏观调控机制相结合,开始共同作用于经济生活领域。不同之处在于,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现象出现在将政府宏观调控引入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之时,政府调控经济的权力受到很大制约;而在社会主义国家,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集中出现在市场经济制度引入之时,市场经济发展尚不完善,政府调控经济的权力过大。耦合经济法的精妙之处在于,它不仅能解释两种“失灵”引发的经济法现象的共通之处,还能很好地解释这两种情形下的不同。从耦合经济法论中“耦”的本意来看,市场经济机制与宏观调控机制不仅要共同发挥作用,还要产生最大合力,才能解决两种“失灵”所带来的问题。当下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面对的经济问题,大都源于两种机制共同作用时无法产生最大合力。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经验为例,在某些领域,市场经济发展充分,但政府规制不到位,乱象频现;而在另一些领域,政府权力过大,市场经济却发育不完善,抑制企业活力。如果市场经济机制与宏观调控机制能够在各个领域“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会少很多。
耦合经济法理论除了很好地解释了“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时出现的经济法现象,也通过对法理学基础理论的探讨,很好地阐释了经济法是公法与私法耦合的结晶这一问题。经济法的公私法属性一直是经济法
基础理论研究中长久探讨的问题。徐孟洲老师在考察了诸如利益说、主体说、权力服从说等公私法区分理论后,提出公法与私法的区分应以利益标准为主,辅之以调整方法的标准。徐孟洲老师认为,“社会利益的分化导致了法的产生,利益决定了法的本质,决定了法的发展和变化”,同时,“法对利益的形成、实现和发展有着能动的作用”④,因此应将利益作为公法与私法划分的主要标准。在阐释了以利益标准为主对公、私法进行区分之后,徐孟洲老师回应了学者对利益标准的质疑,指出虽然法律所维护的利益的界线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但只要将法的利益区分为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在徐孟洲老师的论述中,“一国的法律体系存在的目的就是维护个人利益、社会利益,进而保障国家利益,反过来再促进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⑤,但每一部法都只能直接调整国家利益、个人利益或社会利益中的一个。每部法所调整的直接利益,就成为划分其公私法性的标准。同时,徐孟洲老师对社会利益进行了阐述,认为社会利益是“国家社会化”与“社会国家化”的产物,是相对独立于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第三种利益,经济法所调整的就是作为第三种利益的社会利益。
虽然利益标准虽然可以解决公私法区分的问题,但无法解决公、私法耦合现象。对此,徐孟洲老师认为在以利益标准为主的同时,应辅之以调整方法的不同进行区分。在这一部分的论述中,徐孟洲老师主要受到孙国华老师法理学理论的启发。孙国华老师认为:“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关系:一类需要用集中的,由上而下的‘管’的方法;一类则需要用非集中的、由下而上的‘放’的方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既需要由上而下地‘管’,也需要自下而上地‘放’。‘管’的方法和‘放’的方法,也即集中的方法和非集中(任意)的方法是两种最基本的法律调整方法。”⑥受这一理论的启发,徐孟洲老师认为,还存在第三种法律调整方法,即集中与任意结合运用的方法,也即经济集中于经济自由的统一。基于以上以利益标准为主、调整方法为辅的区分标准,徐孟洲老师提出:立足于维护国家与社会公共利益,采取集中调整方法的法律规范属于公法;立足于维护私人利益,采取自由调整方法的法律规范即为私法;立足于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平衡协调国家、社会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采取集中与自由两者有机结合的法律调整方法的法律规范则为独立于公法、私法之外的新法域—公私耦合法。徐孟洲老师同时指出,立足于国家与社会公共利益,采取自由调整方法的法律规范,属于公法私法化的产物,其本质上仍是公法;立足于私人利益,采取集中调整方法的法律规范,则是私法公法化的产物,其本质人属于私法。⑦这样一来,经济法就与民法、行政法有了很好的区分,同时也有力反驳了经济法是经济行政法这一论断。
耦合经济法论的经济法体系则沿承了刘文华老师的“一体两翼”的经济法体系,即包括确认经济法主体法律地位及资格取得的经济法主体制度、调整宏观调控关系的宏观调控法和调整市场规制关系的市场规制法这“两翼”。在论述“两翼”之间的关系时,徐孟洲老师认为各个法律制度或子部门法虽有层次之分,但这种层次的安排决定于调整对象的范围大小或特点,而不是由某个制度在某个时期的突出作用所决定的。徐孟洲老师由此认为,在经济法体系中同一层次上的法律制度同等重要,不可能形成“龙头法”。 ⑧此观点也与耦合经济法理论暗暗相合。耦合经济法理论强调市场经济机制与宏观调控机制共同发挥作用,产生合力。若将某子部门法确立为龙头法,则会强调其在经济法体系中的作用,而忽视其他子部门法的作用,从而无法产生合力。
在耦合经济法论中,值得注意的是其对经济主体的论述。在对经济主体进行阐释时,徐孟洲老师认为,“只有以自身的行为直接参加了经济法规范所规制的经济活动、享有经济法权利和承担经济法义务的经济实体才能成为经济法主体”。因此,经济法的主体包括消费者、经营者、管理者和其他特殊主体。在这其中,消费者是经济法主体体系的中心。徐孟洲老师之所以将消费者确定为经济法主体体系的中心,源于其对经济活动领域中各主体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他认为,国民经济活动的整个领域主要有三大主体之间的活动及其所发生的关系,即国家或政府、企业(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以及他们之间发生的关系。它们之间的运作又
集中反映为国家或政府与企业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国家或政府与消费者之间的指导、保护与被指导、被保护的关系以及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因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而发生的关系。在这三种关系中,后两者均直接关系着消费者这一主体。而法律调整国家与经营者之间关系的最终目的,也应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由此,徐孟洲老师提出,消费者应是经济法的核心主体,它在经济法主体的体系构成上占有中心地位。⑨徐孟洲老师还指出,以消费者为中心,原因还包括“以人为本”理念的要求;促进经济生产的需求;消费者的弱者地位。以消费者为经济主体体系的中心,也促使“耦合经济法论”与当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更为吻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已经经历了三十年的发展,但拥有过大权力的政府常常越位或错位行使权力,忽视人民的需求这一现象仍频繁出现。而构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经济法理论体系,不仅可以促进企业自觉遵守市场规则,还可以促进政府在宏观调控过程中真正从人民利益出发,依法行使权力。
耦合经济法理论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徐孟洲老师在其长久的对经济法现象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逐渐积累而成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耦合经济法理论的生命力也愈发显现。在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之时,耦合经济法论不仅可以解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经济法现象,其对市场经济机制与宏观调控机制“耦合”的强调,更为深入改革提供了很好的经济法理论支撑。
注 释:
①徐孟洲著:《耦合经济法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9页.
②徐孟洲著:《耦合经济法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6页.
③徐孟洲著:《耦合经济法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7页.
④徐孟洲著:《耦合经济法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3页.
⑤徐孟洲著:《耦合经济法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4页.
⑥⑦徐孟洲著:《耦合经济法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5页.
篇8
2008年开始的此轮金融宏观调控,体现了调控时间的前瞻性,调控对象的区别性、调控手段的规范性、调控力度的适度性和调控结果的有效性,但是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效率,降低宏观调控成本,仍然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 金融宏观调控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总体分析,我省经济金融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高度关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如果不密切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经济形势的动态变化,继续正确执行适当的货币政策,就有可能影响到下一阶段我省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甚至出现经济下滑局面。(一)工业品需求增速回落,上游产业增长受到抑制全国煤炭产量继续大幅增加,煤炭价格仍然高位运行,但增幅已经明显趋缓。与2008年GDP预期增速8%相比,今年国内煤炭需求增长将首次低于GDP增速。据统计,截止2008年年底,山西省煤炭产量、出口量、省际间净调出量分别占到全国的25%、50%和70%,煤炭作为全国主要能源品种以及我省主要产业,煤炭业的发展关系全局。据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五月份我省煤炭价格出现小幅回落迹象,在监测的22项煤炭规格品中,6项价格有所下调,价格下调的规格品占监测样本总量的27.27%。同时,由于存货成本较高、市场需求旺盛等因素,焦炭价格呈惯性攀升走势。但随着国家各项调控措施的进一步实施以及市场成本高限的约束,煤、焦价格已经走到了历史高位,面临下降的威胁。电力方面,由于新增装机容量较多,南方各省雨水充沛,水电增长较快,全国电力消费增长趋缓,今年电煤订货数量大于实际需求,随着电煤合同兑现率的提高,电煤供需紧张局面将趋缓。从我省看,1-5月份,拉闸限电37804次,同比减少51%,消除夏季用电高峰等季节因素,电力供需紧张局面已得到有效缓解。
从国际市场看,今年国际煤炭市场需求减势明显,国际煤炭贸易量迅猛增加。专家预测2008年国际煤炭交易资源约7.9亿吨,需求在7~8亿吨左右,主要产煤国家纷纷大幅度增加煤炭产量,同时受石油供应能力与价格大幅度变动影响,国际煤炭交易价格呈冲高后回落趋势。1-5月,我省对外贸易出现下滑,增幅下降近30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以矿产品、焦炭、金属镁等原材料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有所回落,对我省出口造成影响。
(二)工业企业利润增幅下降,企业贷款积极性受到影响
1-5月份,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由1月份的35.5%下降至1-5月份的18.8%,与全国水平及2008年水平相比呈陡峭下降并趋于稳定的趋势。1-2月实现增加值144.5亿元,同比增长20.6%,较去年同期上升2.4个百分点,1-5月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646.7亿元,同比增长18.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3.3个百分点。从所有制来看,外商港澳台企业工业增加值不断提升,1-5月份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2%,比去年同期提高10.5个百分点,而我省倚重行业的企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下降。1-4月,地方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1105.1亿元,同比增长37.9%,较去年同期下降1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和税金151.8亿元,同比增长36%,较去年同期下降45.6个百分点。
当前地方工业企业利润和税金增幅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去年同期基数较大;二是上游原材料产品推动价格上涨趋势显著,利润向上游集征明显;三是受市场影响,如煤炭企业受产品市场供求趋缓影响,重点企业经济效益增速有所放缓,钢铁企业受市场影响,经济效益出现波动,长钢、宏阳钢铁实现利润明显下降,新大钢铁大幅增亏。从全国来看,5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7.9个百分点,同时,贷增长速度持续走低。我省也出现了相似的情况,5月份贷款同比增速8.06%,低于同期我省GDP12.6%的增速,其中工业贷款同比少增16.6亿元,基本建设贷款同比少增48.9亿元。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回落,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会减弱
1-5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326.1亿元,增速32%,比去年同期下降7.5个百分点,比1季度下降8.3个百分点,
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一季度下降7.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下降4.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5.8个百分点。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呈现略微增长的特点, 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率为26.4%,比1季度上升0.7个百分点,与我省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形成反差。因此,一方面,我们应关注它的持续下降,因为山西的经济发展是投资推动型的,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固定资产增幅一般维持在35%—40%的区间比较合理,目前存在固定资产增幅下滑,可能会对未来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固定资产投资反弹迹象,防止影响宏观调控效果。所以,固定资产如何能适度增加将是高度值得关注的问题。
分行业看,煤炭、钢铁、电力、交通投资幅度变化。产量、价格(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企业自筹、银行贷款占比情况)(十大行业情况)(四)企业盈利预期受到影响,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存在
1-5月,全国CPI指数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上升5.7%和10%,低于2008年3.9%和11.4%的水平,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也由去年的6.1%下降到今年的5.7%。从山西省看,今年1-5月份,CPI指数和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分别上升2.5%和9.6%,低于去年同期的3.8%和14.5%,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升11.7%,低于去年同期的18.7%,
2008.1 2008.3 2008.6 2008.9 2008.12 2008.1 2008.2 2008.3 2008.4 2008.5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4.5 102.8 106 104.9 101.9 100.9 104.1 103.3 102.1 102.2工业品出场价格指数 117.2 119.9 115.7 114.6 113.4 111.9 110.8 110.7 112.2 112.7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 103.3 101.5 104.9 104.6 100.1 99.2 102.1 101.3 100.1 100.1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 111.7 115.2 116 115.3 112.9 111.5 109.9 108.9 108.9 108.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98 100.8 106.9 113.4 111.6 111.9 111.1 118.1 115.2 115.2从上面的图表可看出,企业的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之间的差距从2008年1月开始已经由2008年的逐步缩小趋势转变为逐步扩大趋势,这说明企业还是有一定盈利空间的。但是由于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这将影响企业的盈利预期,对企业的投资决策带来一定影响。此外,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在第2季度又有所上升,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虽逐月走低,由于PPI向CPI传导滞后,前一阶段传递作用将陆续产生作用,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存。
(五)近期贷款同比增速逐渐下降,若这一趋势持续下去,将会对山西省经济增长形成负面影响宏观调控以来,贷款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了一定遏制,贷款同比增速呈现逐步回落趋势,尤其是2008年以来,贷款同比增速依次为12.6%、11.9%、11.06%、8.34%、8.06%。一方面,这与去年贷款增长快,造成可比基数大有关,2008年1-6月贷款新增额就占到了全年新增额的65%;另一方面,由于我省直接融资占比过低,企业严重缺乏自有资金,生产经营过度依赖银行贷款,贷款的同比少增对经济将带来的不利影响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信贷投放动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商业银行加强内部管理深化了信贷收紧的趋势。商业银行在改革过程中,资本充足率约束加强,并不断强化风险与内控管理,继续加大对贷款结构的调整力度,严把贷款质量关,控制风险资产的增长速度,使得贷投放更加谨慎。如,5月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贷款同比少增123.4亿元,其中中行同比少增53.1亿元,建行同比少增24.4亿元,共占贷款少增额的62.8%。
2、山西生态环境欠佳,影响了新增贷款的投入。一是山西省部分企业信用度极差,一旦取得银行贷款就想法设法逃避银行监督,挤占挪用资金,有的甚至逃废银行债务,致使债务悬空,有的企业利用改制,采取金蝉脱壳之计,逃废悬空银行债务。如全华北最大的砖瓦企业大同县砖瓦厂利用转制悬空银行债务3000多万元;二是经济结构不合理,潜在金融风险较大。山西省第三产业发展慢,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轻“轻工业”重“重工业”。这种畸形的产业结构,一方面削弱了山西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导致潜在的金融风险加大;三是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社会中介组织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有作用缺失。金融部门无法对企业资质、信用状况、偿还能力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个别金融机构的资信评估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权威性不高。上述金融生态不完善的各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金融机构的利益,挫伤了银行机构增加信贷投入的积极性,制约了山西吸引资金流入的能力。2008年前1--5月,全省金融机构存贷比例(人民币)分别为69.96%、69.04%、65.85%、64.98%和64.2%,呈逐月下滑态势。与去年同期5.38%的水平相比,金融机构存贷比下降10.4个百分点;与去年年末69.1%的水平相比,下降4.12个百分点;与中部六省平均水平73.97%相比,低8.99个百分点。
3、民间融资的发展转移了一部分企业对银行贷款的需求。据调查,2008年上半年民间融资增量为60个亿,与新增贷款的比例为1:3.65。我省民间融资的快速发展期是在2008年3月份之后,这与宏观调控有着极大的关,在贷款紧缩的情况下,民间融资便乘虚而入,弥补了企业的资金缺口。2008年延续了这一趋势,民间融资仍然在企业资金来源中占据了重要部分,从而减弱了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存度。
二、金融宏观调控应处理好的关系
(一)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
哲学告诉我们: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事物或矛盾的本质方面,它们决定事物或矛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事物或矛盾的非本质方面,它们不决定事物或矛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但对事物或矛盾的性质和发展进程有一定影响。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事物各种矛盾和矛盾各个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必须研究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因此,抓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事物或矛盾的主流和方向,是解决事物或矛盾的基础和前提。
国民经济和社会再生产是一个极其庞杂的有机体。在分析判断经济形势的工作中,如果被次要矛盾或矛盾的次要方面所迷惑,分析判断就会失准。当前金融宏观调控面临的主要矛盾仍然是通货膨胀,由于对冲外汇占款,基础货币投放的规模仍然很大。
(二)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哲学关于全局与局部关系的原理,揭示了客观事物整体与它的组成部分之间关系。全局是指由事物的各内在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局部是指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及其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全局和局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首先,两者是互相区别、互相对立的。一方面,二者不仅各有其不同的量;而且在质上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另一方面,二者发挥作用和所处的地位不同,全局统率局部、高于局部,而局部隶属于全局、低于全局;在事物发展中,全局起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决定事物发展中,全局起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局部只能对全局的进程发生一定的影响。其次,全局与局部又是互相依存、互相统一,其矛盾的主导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分析判断经济形势要依据上述原理来处理好宏观和微观的关系,宏观是全局,微观是局部。宏观和微观也是一对矛盾,在通常情况下,宏观是矛盾的主导方面。最近,不少地区部分企业出现了流动性问题,企业叫紧声一片,但是要具体分析资金紧张的原因,并立足宏观角度看待这一问题,不能叫紧就放松,丧失宏观调控成果。
(三)历史经验与当前实际的关系
哲学的认识论告诉我们: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脑中的正确反X映。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属于人的认识范畴;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它反映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真理都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同时真理具有两重性。处于一定历史过程中的人所获得真理性认识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因而,一切客观真理都是相对真理。然而,任何真理都是对物质世界的正确的反映,所以,一切客观真理又是绝对真理。
依据上述原理看待历史经验,任何历史经验也无不如此,都具有相对和绝对的两重性。在任何时间和任何空间都不折不扣地尽皆适用的经验是极其罕见的,或者是根本不存在的。因此,正确处理历史经验与当前实际的关系是我们运用哲学原理分析经济形势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历史的经验可资现在和未来的借鉴,使人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但是对经济问题的分析也不能完全从经验出发,如果用彼时彼地的方法处理此时此地的问题,就会导致犯经验主义的错误。此次宏观调控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五次大的调控,我们一方面要借鉴历史经验,把握相似性,另一方面也要观察经济金融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到因势利导、灵活处置。
(四)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哲学指出:任何事物都有个绝对发展和相对静止的过程。辩证法的高明之处在于能够把相对静止的事物摆到绝对发展中去研究。事物发展的过程,是由近及远,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
因此,基于上述原理,我们在分析判断经济形势,提供咨询建议的时候要立足于当前,着眼于未来,从长远着想,从当前入手,分出轻重缓急。当前主要是控制固定资产规模大的问题,从长远看,要加强供给结构优化。
三、加强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的建议
国内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今后,金融宏观调控的任务将更加艰巨繁重。我们要不断完善金融宏观调控机制,努力提高金融宏观调控的前瞻性、科学性、权威性和有效性,综合运用各种货币工具,适时适度、有力有效地进行金融宏观调控,确保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理顺宏观调控部门之间的关系,完善宏观调控配合机制。一是要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理顺金融、财政等各个宏观调控部门间的关系,规范各宏观调控部门的职能。国家发改委的职能应当是从经济发展和运行的全局进行谋划,提出宏观调控目标,对其目前所掌管的具体安排政府的直接投资项目职能应当削弱。
从财政职能看,重点要强化公共财政职能,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在弱化财政政策的扩张力度、调整财政政策着力点的同时,应回大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三是在注重搞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松紧搭配和相互配合的同时,还必须重视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收入政策、土地管理等宏观经济政策的直辖市配合。
(二)正确把握调控力度,处理好政策统一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尽力降低调控成本。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从全局出发,全面、准确判断全国总体形势,注意金融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权威性、统一性和有效性。二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准确分析判断各地的经济形势和各行业景气的状况,适时适度,区别对待,该支持的要支持,该限制的要限制,不搞急刹车,不搞一刀切。三要在宏观调控中把握好力度,不能因为各部门在调控中争着出成绩,而使调控政策的“绞杀”力度过强,对于大量的“半拉子”工程,造成更大损失,使调控成本加大,从而会引发更大的风险。
(三)赋予中央银行更大的自,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一是加强金融立法,以法律的形式确保央行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消除干扰金融宏观调控的外部因素,避免各种不正常的干预,保证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政策正确制定、顺利下达和全国贯彻执行。二是货币政策委员会应当提升为决策机构,并通过建立规范的表决机制进行决策。
篇9
摘 要 宏观调控法作为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都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国家宏观调控都是现代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但同样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的宏观调控必须被限制在必要的范围之内。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应该限制在什么的样的限度内,本文进行简要探析。
关键词 宏观调控 市场机制 政府角色
一、政府在经济法中的角色定位
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最佳形式,但市场机制也并非万能的,它存在内在不稳定性和盲目性的缺陷,如公共产品短缺、外部性、贫富分化、垄断与竞争摩擦,而这些缺陷是市场本身无法解决的。经济法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为解决“市场失灵”而产生的,它是以国家干预、补救和矫正市场机制为特征的、市场经济继续发展的制度保障。经济自由主义者从根本上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调节干预,认为市场机制本身足以进行自我调节。直到19世纪后半叶和20世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市场机制的不足,这也使国家干预经济的观念被普遍接受,但是国家干预应该在一个适当的限度内。
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或曰国家的经济职能、或曰国家的经济作用既非是哪些国家有、哪些国家无的问题,也不是国家应不应该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问题。从本质上讲,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是一种客观的必然性,是各种类型国家都具有的共同职能。的经典理论家对于国家的产生、性质和作用已有的科学论断,是我们认识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必然性的至关重要的理论依据。
国家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法治的结果,是维护统治阶级经济利益的需要。正如列宁所讲“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机器 ”。经济上的统治是统治阶级对社会统治的重要内容,国家总是要维护其统治阶级利益的,而统治阶级的利益是多元的,但基础性的还是经济上的利益。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是客观的必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又是通过政府的行为来实行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就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政府干预主要是指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中的行政机关通过行政活动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的干预。那么,政府干预的范围应该是什么呢?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就跟治水的道理是一样的,当洪水来的时候,我们固然可以筑坝围堵,但我们更应该顺势引导,尊重事物的内在规律,也只有在尊重事物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加以施加外力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政府的干预应该在尊重市场机制内在规律的基础和前提下进行干预,也就是政府干预的界限在于不妨碍、限制、有损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政府干预只要是超过了这样一个界限,或者说这样一个限度,那么政府的干预就是多余的,甚至是有害的。换句话说,凡是通过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政府都不应该去干预。
我们应该把政府的角色定位在哪里?1986 年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布坎南在回答中国记者的提问时专门谈到中国国家的作用他说:“政府应该把重心放在框架结构上。…… 这种总则比起具体的直接干预来要有效的多,建立这样一个准则并在其范围内运作,这就是我要指出的一般性重点。”因此政府的角色更重要的是在尊重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在市场失灵的领域范围内,构建框架结构,作为市场机制运行的补充,对市场经济进行有效的干预调节,以促使资源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配置。
二、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
经济学理论认为,市场机制包含供求、竞争和价格三个基本要素,并且这三个要素决定着市场机制的运行和效率。法律制度对市场机制的确认和保护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具体地体现为对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的保护。从法律的角度看,交换、竞争和价格都属于私权的范畴,属于私法调整的对象。因此,法律保护市场机制的实质,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社会成员自由地行使处分财产、参与竞争、决定价格的权利,这些权力的行使越自由,市场机制分配社会资源的效率也越高。但市场机制也并非万能的,它存在内在不稳定性和盲目性的缺陷。
宏观调控和相应的宏观调控法律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通过市场进行有效的配置,是经济运行机制最本质的特征,而这一运行机制需要以产权独立、分散决策、自由争和分工交换的经济制度为基础,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宏观调控及其法律制度作为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中的补充因素,在价值取向上与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机制保持着内在的一致性,以国家干预改善市场的调节功能,以使通过市场分配资源的经济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因此,宏观调控法律制度以市场经济基本制度的存在为前提,并且通过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机制发挥其作用。
三、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限度
尽管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有很大的作用,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的作用比任何历史时期都显得更为重要。但是国家干预本身与市场调节一样,并不是尽善尽美,也就是说国家干预本身也会失灵,所以它也并不是万能的。第一、国家干预总是要通过人来实现、但是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不可能总是全面的、完善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作用的经济规律构成一个庞大的体系。当人们的认识符合这些规律的要求时,所制定的方针政策、计划、法律、措施、办法就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一旦认识上出现偏差或者违背了这些客观规律的要求时,就会产生不良后果,受到惩罚。第二、信息的不准确和不全面,是造成国家干预失灵的又一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作出决策时,除了要遵循客观规律的要求外,还应当取得尽可能充分的信息,而且必须是真实的信息。但这是很难做到的。国民经济作为一个庞大的体系,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国家要占有完备的信息是非常困难的。在不完全占有信息的情况下,有时可能会给国家干预带来极为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这也成为不赞成国家干预者的一个重要依据。第三、寻租活动。
在这里租金成为由于政府干预而带来的一种非生产收益,从而使人们拼命地寻求租金。政府机关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自利机关,政府机关自己也会要参与到社会中,但是政府机关是市场活动的管理机关,他是没有责任和风险的,而市场主体的活动是有责任和风险的,这样就会发生政府机关本身的寻租行为,产生不公平。所以在国家干预条件下,难免不会出现导致寻租活动产生的情况,随之而来的是、权钱交易的腐现象。在经济上,造成干扰资源的合理配置、资源的浪费、破坏公平关系和额外福利损失等严重后果。在政治上,会危及社会的稳定,政权的巩固。寻租活动在经济转轨时期,往往表现得更为突出。如果对此没有有效的预防解决措施,国家干预越多,寻租现象越严重,其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所以反对国家干预的学者们认为政府干预的成本太昂贵了,其中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寻租活动的存在。在肯定国家干预的同时,必须有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和克服国家干预中失灵的对策。
国家宏观调控活动的实质是以国家权力介入社会经济生活,以改变经济运行的宏观状况,由于市场经济运行是建立在以市场主体行使私权为条件的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国家公权力的介入在范围和手段上不能受到有效的限制,便会破坏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因此,通过在宏观调控法律制度中以分权制约的形式对国家宏观调控加以限制是一种必要的制度性保障。
总之,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一个原因,但不是所有的市场失灵问题都应该有政府来干预解决,政府更多的是一个服务的角色,是一个维护市场秩序的角色。政府宏观调控的限度应该限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这个范围要以不妨碍,不毁损市场机制的自行运行为准。政府干预要有其合理性,而宏观调控法律就应该是限定政府宏观调控权的法律。
参考文献:
[1]刘文华,张忠军,吴春胜.1995年经济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法学家.1996.1.
[2]列宁.列宁选集(第四):48.
[3]种及灵.论国家干预.现代法学.1999.12.
[4]詹姆斯・M・布坎南.政府重心应放在整体框架结构上.经济消息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专访录――评说中国经济和经济学发展.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5 (第1版)
篇10
(一)房地产价格的法律性质定位
我国《价格法》对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定价权有明确的分类和比较具体的规定: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极少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在必要时可以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的商品和服务主要包括: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极少数商品价格;资源稀缺的少数商品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重要的公用事业价格;重要的公益价格(参见我国《价格法》第3条、第18条的规定)。从我国《价格法》的规定上来看,房地产应属于与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极少数商品,就此而言,政府应有权对房地产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格或者政府定价。但是,除依靠自己的能力不能满足基本的生活住房需求者外,政府没有必要以指导价格或者政府定价的方式调整房地产价格。生活在小城市还是大城市、生活在城市中心区还是周边地区是居民的自由选择,应该由居民自身根据其收入情况进行自主安排,政府不能代替居民个人选择其生活。并且,房地产价格也是调节城市规模的基本手段。否则,大城市的规模会无限扩张。
(二)房地产价格的调控目标定位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房地产既是消费品也是投资品,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在房地产价格呈上涨趋势时,必然有大量投资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从而进一步推高房地产价格,形成其价格的非理性上涨和房地产价格泡沫,直至这种趋势的结束,形成价格的大幅度波动。这不仅会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也会对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造成极大的破坏。因此,国家必须对房地产价格进行必要的调节、控制,使房地产市场趋于理性。但是,在房地产价格调控过程中,有几个基本定位也必须明确。第一,我们调控的目标应是使房地产尽量成为消费品,但不可能使其绝对变成消费品。第二,房地产价格高于成本较多并不一定意味着就有价格泡沫,其中很大的成分是“级差地租”,不应将大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中心区的房地产价格回归到供给价格作为调控目标。第三,房地产价格调控的目标不是改变其价格变动趋势,而是限制非消费需求、尽量降低其波动幅度。
二、房地产价格调控手段的评价
从世界各国爆发的房地产价格危机来看,政府采取必要的手段进行调节、控制是必要的。但是,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权不是一种任意性权力,采取任何一项宏观调控措施都必须经过充分的论证,都必须严格限制在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否则,就构成权力的滥用。
(一)调控手段的财政法评价
财政法是以“整体公平”为基本价值追求的财产法律体系,利用财政资金补贴本财政区域内的贫困居民,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要是财政的职责。但是,也必须明确财政资金是纳税人的收入,动用财政资金必须按照预算程序,经本级立法机关许可。本人认为,动用财政资金为某些特殊群体建设所有权归属于购买者的廉价住房,并且还规定各地必须建设的数量是对纳税人财产的不合理剥夺,纳税人不应有向低收入者提供廉价住房的义务。人们的收入水平是不断变化的,向目前的低收入者提供永久的财产不具有合理性。在我国目前的整体收入水平条件下,政府只能向低收入者提供公租房,以解决其基本生活问题。政府廉价住房市场的种种腐败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其不合理的宏观调控措施导致的。
(二)调控手段的税法评价
税收是调整商品价格的重要手段,但是,也必须明确,税收是剥夺纳税人财产的手段,它不仅要求具征收的合理公共理由,必须有使用的合理公共用途,还必须有剥夺公民财产的立法程序,征税不是政府的行政权力,必须具有法律的授权。另外,税负是可以转嫁的,在需求弹性较小,供给弹性较大的情况下,纳税人完全有能力将税负转嫁给房地产的购买人。在此条件下,税收不仅不是抑制房地产价格的手段,反倒成了推高房地产价格的工具。就本人了解的情况,在我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上,实际的负税人都是房地产的购买人。虽然,从长远来看,征收房产税会有助于抑制房地产投资的规模,但它同时也必须付出相当高的征收成本,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还不具备将房产税真正变成财产税的条件。
(三)调控手段的金融法评价现实的房地产需求是以资金为前提的,调整房地产交易中的首付款比例、限制金融机构贷款比例
和贷款利率,确实能够起到降低房地产购买力的作用,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调节、控制房地产价格会产生明显的效果。但是,也必须考虑到它与我国整个金融市场化改变之间的关系,不仅简单地因为要调控房地产价格使整个金融市场化改革走回头路。另外,房地产投资与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和产业投资具有替代性,在限制房地产市场投资需求的同时,必须为近10万亿规模的民间资金找到一个合理的替代性投资品,应进一步开放股权投资市场、债权投资市场和产业投资市场,引导社会资金向合理的方向流动。否则,仅靠“堵”的手段是建立不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还必须注意资金流向的“疏”导。(四)调控手段的市场法评价从房地产市场自身来看,本次房地产调控的主要手段是增加房地产供给、控制居民个人的房地产需求,这些手段无疑会对抑制房地产价格起来一定作用。但是,也不能高估其作用的程度和由此而产生的负面影响。首先,增加房地产供给并不一定就能够抑制房地产价格,我们现在能够增加的仅是城市周边的房地产供给,不可能再增加城市中心区的供给。因此,增加供给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是有限的。第二,限制居民房地产的购买权,面临着这种限制的合法性问题,以及这种限制与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矛盾,同居民改善住房条件、提高生活水平的矛盾问题,同我国市场经济改革总体目标的矛盾问题。
三、房地产价格调控的经济法学思考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市场经济必须是法治经济,而不能是人治经济或政府治经济。就总体而言,房地产价格调控是符合建立法治经济的总体思路的,但在具体操作上离法治经济的要求还是有距离的。
(一)经济法的价值目标
法学是以价值追求为核心的,经济法的核心价值追求就是维护整体经济利益,具体来讲,就是要保持社会经济的高速、稳定、协调增长。因此,经济法并不排斥宏观经济调控。但是,宏观经济调控必须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尽量减少经济波动所带来的损失,而不是加剧经济波动,影响居民安定的社会生活。从我国多次的房地产价格调控来讲,都事实上造成了许多居民生活和经济的较大波动,并不能全面满足经济法的价值追求。
(二)法律与政策的边界
政府宏观经济调控失当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其核心问题是没有把握好法律与政策的界限。就房地产价格调控来讲,既然我们能够确定它是一个长期问题,许多手段就必须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制定明确的“政府住房补贴制度”、“房地产税收制度”、“房地产金融制度”、“房地产购置资格制度”等法律制度,使社会对房地产市场的变化有一个合理的预期,把社会各方面关系房地产的权利(力)义务(职责)关系确定下来,也使社会公众能够从长远出发来安排自己的生活。但是,我国房地产市场缺少法律制度的规范,主要依靠不断变化的行政政策进行调控,政府又不断在“强力刺激”和“严格控制”之间徘徊,从而导致房地产市场和价格的大幅度波动,这实质上是法律与政策的界限不清造成的。
(三)宏观调控权的性质
- 上一篇:目前行政执法的问题与对策
- 下一篇: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