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4-03-14 10:45: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整合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整合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篇1

第二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是指由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资金。

(一)上级拨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专项资金。

(二)县级财政安排新农村建设专项补助资金。

(三)经县政府批准整合用于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

(四)接受社会捐赠等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

第三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专项资金由县财政部门、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简称“新农办”)共同管理。

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组负责对项目的审批、指导、监督。

县财政部门主要负责资金的下达拨付及核算管理。

县新农办会同财政部门提出资金安排意见。

第四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补助范围。

(一)基础设施建设补助

1.为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水、电、路、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补助。

2.节能、环保的沼气等能源替代项目工程建设补助。

3.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补助。

4.农村广播、电视、通讯、科教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补助。

(二)产业发展方面补助

1.发展“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等特色产业补助。

2.传统文化、传统手工艺品、小食品等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补助。

3.发展乡村旅游补助。

(三)村容村貌整治方面补助。

开展村容村貌整治以及美化、绿化、亮化工程等方面的补助。

第五条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帐核算、专款专用。县财政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专户。

第六条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实行县级财政报帐制管理。专项资金采用县级报帐、乡级代付制,并有专人管理,县、乡镇均建立资金总帐和明细帐,确保各部门、各类别的资金有明晰、完整的反映。县财政部门负责报帐业务核算。

报帐程序和方式参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第七条项目资金的整合

项目资金是指对上级安排我县的部分涉农资金,在不改变资金用途的前提下进行适当调整组合,专项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

(一)对上级下达的专项资金需要进行适度调整的,由主管部门提出调整意见,报县领导组批准后,由县财政、主管部门与新农办联合发文下达。

(二)县直各部门,在县领导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职能确定项目支持内容、资金支持额度,并向上级申报争取项目资金。

(三)对审批权下放和切块安排的上级专项资金,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安排使用。

第八条整合资金的管理

(一)经县领导组批准整合的资金,由县财政拨入“新农村建设资金专户”。

(二)整合资金由县财政和相关部门与新农办联合发文下达。

第九条县级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对专款到位不及时、挤占挪用专款以及其他违反规定的要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进行处罚,并不再安排其他新的项目资金。

第十条项目实施完成后,各乡镇、项目实施单位要将项目实施情况、资金使用情况上报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县新农办及时做好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工作总结,并报县新农村建设领导组。

篇2

一、目前两区在财政资金使用、扶持服务中小企业、资产管理和项目建设上的具体做法。

(一)XX区的具体做法

1、财政资金使用。XX区20__年财政总收入为XX亿元,财政总支出为XX亿元。其中社会公共事业和民生投入XX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4.2%。在具体财政资金的使用上有以下特点:

(1)注重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XX区通过网络平台,设立了专门的“专项资金管理平台”,辖区企业和个人通过网络,轻点鼠标即可了解扶持政策、资金额度、申报程序、已申报企业情况并办理申报等事宜,大大提高了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绩效。

(2)注重财政资金对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南山区充分利用自身在深圳市所具备的科教优势及金融产业优势,围绕>!环保、文化产业、产业转型升级等支出。

2、扶持服务中小企业方面

XX区通过设立“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担保资金”以及通过制定出台《XX区总部经济扶持专项办法》、《XX区金融企业评选办法》等一系列的办法和措施,扶持中小企业、打造金融生态区、激发自主创新能力,将南山区打造成深圳的金融产业中心、创新金融中心、物流金融中心、金融配套服务中心、自主创新示范中心。20__年南山区自主创新能力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占深圳市全市总量的39%和41%,区内高新技术企业量占全深圳市总量的51%。

3、资产管理方面

在国有资产管理上,通过制定《南山区区属国有企业经营预算管理办法》、《南山区区属国有企业薪酬与考核管理办法》、《南山区区属国有企业投资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和办法,实现了国有资产经营收入全部纳入预算,国有资产增值保值,规范化管理的目的。在集体资产的管理上,设立了直属区政府的事业单位“南山区集体资产办公室”,对全区的集体资产进行统一规范的、产权清晰的市场化公司运作管理模式。

(二)蜀山区的具体做法。

1、财政资金使用方面。蜀山区20__年财政收入为21元,财政支出近20亿元。其中人员刚性支出(主要为工资性支出)占比约为30%,专项项目支出约为70%。在财政资金的使用上有以下特点:

(1)资金支出刚性约束不强。财政预算编制虽然也实行了开门办预算、零基预算,但预算支出进度不够均衡,部分项目存在年底集中支出的情况;财政监督、绩效评价、信息公开等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无预算、无支出”的理念,有待进一步强化。

(2)财政资金的产业引导作用不强。虽然区财政也设立了工业发展资金、城中村改造专项资金、科技专项资金等。但资金设立的规范性需要完善,对产业的引导作用有待加强,资金的使用效率还需进一步提高。

2、扶持服务中小企业和自主创新方面。

蜀山区20__年12月底共有各类纳税工商企业约为17000余户,其中小微企业约占到80%以上,对区内的税收贡献接近50%。一方面区内中小微企业为区内税收收入、促进就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自身却在发展中又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发展瓶颈制约多等困难;但另一方面区内真正出台针对中小微企业的服务政策、奖励引导政策,特别是金融扶持政策却基本没有。同时,虽然在我区区辖范围内拥有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等众多的高校,但自主创新的潜力并没有真正的发挥,区内自主创新的潜力还有待从财政引导,产业扶持上进行更多的挖掘和提升。

3、资产管理和项目建设方面

我区国有资产目前在管理上存在着:城司管理了一批资产、工业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着一批、商业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着一批,教育、卫生等一些主管部门又管理着一批资产的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国有资产的收益上,国有资产和国有经营收入还未全部纳入预算,国有资产的收益和收入,事实上还是谁家拥有谁家使用。对国有资产的经营和收益,还缺乏一套动态的考核激励机制。在集体资产的管理上,特别是在集体资产的处置和收益上,更是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具体建议

1、整合财政资金,发挥财政资金对产业的引导作用。

可以通过设立和整合我区的科技经费、残疾人保障金、商务发展资金、城中村改造资金等,设立蜀山区“产业引导资金”或“城市发展服务资金”。通过奖补结合、市场运作、总量控制、专项扶持的方式,支持我区范围内的产业自主创新、产业升级改造、现代服务业发展、城市建设发展等的需要,切实发挥好财政资金对产业发展 “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也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2、扶持中小微企业,鼓励金融创新。

对于中小微企业,可以根据中小微企业每年的纳税情况,拿出百分之几的区级所得,设立区级中小微企业发展扶持专项资金。经过政府评审、资格条件限定等,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通过发放委托贷款、贷款利息补贴、、担保贷款、担保费补贴等多种模式,助推中小微企业发展、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可以结合我区辖区范围内 银行业态丰富,既有杭州银行、科技农村商业银行等一批城市商业银行的一级分行和总行,又有省信用担保集团、皖恳小额贷款公司等一批实力雄厚的类金融机构,且我区交通条件便利、环境条件在全市最优等多种优势,可探讨借助已有优势,借势造势,支持金融企业发展,鼓励金融创新,打造合肥市的金融生态区。

篇3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七届四次全会和市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加快我市农村新民居建设步伐,根据《*市农村新民居建设实施方案》,就整合现有涉农资金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整合涉农资金的指导思想:以省委七届四次全会和市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支农惠农政策和现有涉农资金为基础,以支持全市农村新民居示范村建设为目标,按照市委和市政府的要求和部署,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整合力度,逐步形成涉农资金集中财力、目标统一、安排规范、使用高效的管理机制。整合涉农资金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农民自建,政府资助的原则。农村新民居建设的投资主体是农民。政府主要是通过免费设计、资金补贴、贷款贴息和“一事一议”奖补等方式,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上给予一定支持,以帮助示范村尽快完成新民居建设。根据新民居的建设标准测算其基础设施的投入,给予每个示范村一定的奖补资金。

二是集中财力,多方筹资的原则。围绕农村新民居建设,整合年初财政安排尚未落实到具体项目的各类涉农资金,集中向农村新民居示范村投放,鼓励农民贷款进行农村新民居建设,对用于新民居的贷款,政府给予一定的贴息。

三是统一规划,部门落实的原则。农村新民居建设领导小组根据示范村建设项目,制定具体项目补助计划。相关部门依据补助计划和现有资金政策,将资金落实到项目上去。整合资金主要用于农村新民居建设配套的水、电、路、气、网、绿化、卫生、文体设施等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对省级以上项目资金,各级发改部门在安排项目以及资金使用时,引导向新民居建设示范村倾斜;整合市级未明确具体项目的资金,优先投向新民居建设示范村。

四是渠道不乱,责任不变的原则。在整合资金过程中,保持各类资金的渠道、用途和各部门的管理责任不变。各级涉农部门在农村新民居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协调下,配合财政部门及时落实资金,加强项目建设的督导落实。

二、涉农资金整合的内容及投资重点

在农村新民居示范村建设期间,凡与新农村建设有直接关系的资金都属于资金整合的范围。考虑2009年年度预算已经市人代会讨论通过,其新民居建设的财政扶持资金,以整合部门资金为主,整合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财政预算安排。市、县财政每年根据农村新民居建设情况,通过预算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新民居建设的奖补,从2010年开始,市级财政根据财力状况,每年安排5000万元的专项资金。今年下半年市财政视收入情况,通过调整预算,安排部分资金用于新民居建设奖补。

2市财政每年整合村镇建设资金1000万元,用于农村新民居建设示范村规划建设补助。

3市财政协调相关部门整合有关资金。主要整合与新民居建设有关的道路建设(市交通局负责)、沼气建设(市农业局负责)、农村饮水(市水利局负责)、村庄绿化(市林业局负责)、学校建设(市教育局负责)、村级卫生所(市卫生局负责)、体育、文化设施(市体育局、文化局分别负责)、农村书屋建设(市新闻出版局负责)等各项资金,专项用于农村新民居建设示范村相关项目的补助。

4上级下达的未明确具体项目,且与农村新民居建设相关的资金,原则上纳入整合范围。

5整合资金使用范围是,市政府确定的农村新民居建设示范村。投资的重点是,对新民居示范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的补助、贷款贴息补助、农村“一事一议”奖补配套、以奖代补等。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由市财政局会同市新民居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

三、保障措施

1加强对资金整合工作的领导。涉农资金整合涉及的部门和资金类别较多,在目前财政资金仍处于部门切块分割的状态下,工作难度较大。为此,各级各部门要增强对整合新民居建设资金重大意义的认识,做到统一思想,顾全大局。各级新民居建设领导小组必须加强对整合资金工作的领导,及时调度,督促有关部门按照政府的要求做好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财政部门要搞好调查研究,及时搜集、汇总各县(市)、区新民居建设项目和资金投入规模,制定资金使用计划,落实补助、贴息资金。

篇4

【关键词】扶贫资金;资金整合;财政资源

2008年,云南省财政通过存量调整、增量倾斜,切实加大支农资金投入,采取“以重点项目为纽带、优势特色产业为载体、重点区域为平台”等多种形式,整合支农资金,全省共投入财政支农资金147亿元。其中,整合扶贫、以工代赈、少数民族发展、村容村貌整治、上海对口帮扶等资金15.9亿元,完成了10120个村的整体推进。整合水利部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及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国土资源部门土地复垦治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烟草部门基本烟田建设等资金20多亿元,建设了200万亩高稳农田和基本农田。整合省级水利部门农村饮水安全、中央基本建设和国债人饮项目等资金6.79亿元,解决了191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整合林业、农业、扶贫、中央国债等资金2亿多元,完成24.7万口沼气池建设和15万多户节柴改灶任务。此外,还整合相关部门资金12.4亿元支持畜牧、茶叶、渔业、蔬菜水果等特色产业发展。

一、整合资金中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来看,云南扶贫资金的整合情况和使用情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最突出的特点是:渠道多、管理乱、使用过于分散,效率不高。具体表现在:

1.管理机制

我国扶贫专项资金种类多,包括: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扶贫信贷资金、专项转移支付等,资金涉及财政厅,扶贫办,发改委,农业银行,另外还有计生委、残联、共青团等部门。资金的多部门管理虽可以鼓励政府各部门积极地参与到扶贫工作中,但资金分块管理却带来资金管理成本的增加;中间环节过多,资金下拨层层审批,手续繁杂则导致了资金使用效果的降低。同时由于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地协调配合机制,容易造成各种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上的混乱。

2.分配机制

扶贫资金分配的基本依据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本年度贫困人口数量和贫困程度、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地方配套资金落实比例;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全部直接用到国家确定的扶贫开发重点县(以下简称重点县)和各省区确定的贫困县(或贫困村),至少70%中央扶贫资金用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这些规定无疑为规范我国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真正发挥其作用。

另外,我国财政扶贫资金在使用上有几个特点:(1)明确规定资金投向,即财政扶贫资金投向重点,从产业上看以农业为主,从项目类型上来看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2)资金使用必须以项目为承载,即“资金跟着项目走”。这两点规定的根本目的是想从制度上为扶贫资金不被挪用提供保证。但在实践中却对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产生了负面影响,使扶贫资金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贫困农户的需求。

我国农村贫困问题非常复杂,贫困人口面临的生存环境差异巨大,贫困人口的需求也是千差万别。中央对财政扶贫资金用途有严格的限制,地方政府则把这部分扶贫资金的用途限制在更小的范围内,这种一刀切的扶贫方式很难适应贫困问题的多样性特点和满足贫困人口的不同需求,从而也无形中降低扶贫资金的使用效果。“资金跟着项目走”从制度上是为了保证财政扶贫资金的专款专用,但实际操作中,扶贫部门为了降低扶贫项目的实施成本并利于监测,在项目选择时考虑的重点是:项目有一定的规模;以扶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重点。“项目有一定的规模”的审批偏好,往往使多样性、分散性及小规模性的贫困人口需求因为不能满足这一偏好被筛选掉,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扶贫资金的目标偏离。而具有一定规模的项目多是更能使非贫困人口受益的项目,对商品生产程度低、收入来源缺乏的农户,有限的扶贫资金只便利了他们的生活,不能增加其持续发展、摆脱贫困的经济收入来源。因此,扶贫资金的使用偏离了最贫困人口的实际需求。

3.拨付机制

国家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规定: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新增财政扶贫资金的具体计划,由财政部在当年3月底前下达,6月底前将资金全部拨付到省、自治区、直辖市。年度以工代赈资金的具体计划,由国家计委、财政部在当年3月底前下达,6月底前全部拨付到省、自治区、直辖市。年度扶贫专项贷款的具体计划,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当年初下达到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3月底前将计划全部落实到项目,并根据项目进度及时拨付资金。

财政扶贫资金的拨付规定考虑了贫困人口需求项目生产的季节性与市场的变化性,从政策上限制了延迟拨付的可能。但在实际中,从中央到省区的拨付都能按时,但从省再到市、县的拨付就有延迟的现象。迟到的资金影响了扶贫资金的及时有效使用,降低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整合资金的对策建议

1.完善各级财政分担机制

在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的原则下,整合中央、地方的财政扶贫资金,以项目为载体,将各级各部门涉及三农的资金捆绑使用,确定重点扶持项目,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最大效用。防止以整合为由,擅自改变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实施标准和实施内容等行为。

加强扶贫各类资源整合,属于相同性质的资金可归并为一项资金,强化部门协作,建立和完善部门资源整合机制,明确分工,规范运作,建立起信息沟通、计划衔接、项目整合、资金捆绑的工作机制。县级是整合扶贫资源的关键,重点县要把各级各部门和社会资源支持的资金项目,按照“统一规划、各司其职、捆绑使用、用途不变、各级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进行整合,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2.分配、使用机制

国家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各项扶贫资金必须全部用于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并以这些县中的贫困乡、村、户作为资金投放、项目实施和收益对象。非贫困县中零星分散的贫困乡、村、户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贫困县,由有关地方各级政府自行筹措安排资金进行扶持。

扶贫资金的使用以贫困户为对象,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为目标,以有利于直接提高贫困户收入的产业为主要内容,按集中连片的贫困区域统一规划。在具体投向上,不同的扶贫资金又有所区别:各类财政扶贫资金重点用于贫困地区修建乡、村公路,建设基本农田和解决无房户住房、人畜饮水、地方病、扫除文盲、农民技术培训、科学技术推广等方面的项目;以工代赈资金重点用于修建贫困县、乡公路,低产田造,修建小型微型水利,发展农村通讯、畜牧、经济林,解决贫困户人畜饮水等问题;扶贫专项贷款重点支持效益好、能还贷、能带动千家万户脱贫致富的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项目。科学分配、集中投入,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确定扶贫资金重点支持的领域、产业和项目,切实保证资金使用落实到相关项目上。

解决地方财政扶贫资金配套问题,要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当地财政收入与实际生活水平分类确定资金配套标准。对财力薄弱的贫困县降低乃至取消资金配套要求,由此产生的资金缺口,可以通过由中央、省、市三级财政以转移支付的形式解决。三级政府出资比例按全国、省、市的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比例来定。贫困县比较集中的地方,市财政无力承担的部分可由中央和省级财政通过贴息贷款或直接代为承担的方式来解决。

3.拨付环节

将整合项目的中央、省、市财政扶贫资金、县级配套资金,统一按照财政预拨报账制的要求进行管理,在整合项目实施单位的主管部门确认项目实施进度的前提下,及时拨付资金,保障项目实施进度与资金拨付进度的协调一致。

扶贫资金迟到主要是由于行政层层拨付制度,使得经手机构无形中把经手权变成了控制权,形成了一种无形的权力资源。权力资源的利用会弱化资金分配的公平与合理,极大降低扶贫资金的到位率和使用效率。因此在拨付环节中,凡是财政安排直接发放给农民的补助资金,都应采取直接集中支付的方式,减少资金中间运行环节。通过金融机构作为支付桥梁,形成财政―金融―农民一条线的资金运行轨迹,这将有效避免有关部门截留、挤占、挪用扶贫资金。而有关扶贫项目的资金,应由项目实施单位的主管部门确认项目实施进度,及时拨付资金,保证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拨付进度的协调一致。

4.监管机制

整合后的资金相对集中、数额较大,应建立扶贫资金整合档案制,确保资金的使用安全和效益。扶贫资金整合后,各类专项资金仍按原渠道进行管理,原部门承担的管理职责仍保持不变。

各级扶贫开发部门要定期检查项目执行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扶贫资金全部用于扶贫,并产生相应的效果。财政、计划、金融等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监管力度,“跟踪问效”,严格监督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严查各种随意变更项目、改变资金投向的行为,绝不允许改变扶贫资金的用途和使用范围。各级审计、监督部门要加强对扶贫资金和扶贫开发项目的定期审计、检查,并将审计、检查结果分别报送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不允许以任何借口挪用、拖欠、挤占扶贫资金、

参考文献

[1]胡振虎.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整合、政和与整壑[J].当代财经,2009,5.

[2]刘传岩,赵玉.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协调配套问题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08,4.

[3]邵晓琰.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提高其使用效益[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2.

[4]汪三贵.中国扶贫资金的管理体制和政策评价[J].理论观点,2008,3.

作者简介:

篇5

关键词:集团公司;内部银行;资金管理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了集团化的发展的道路,所属子、分公司、项目管理部不断增多,客观上造成了资金使用分散,资源管理困难,财务风险也随之日益凸显。集中表现在企业组织形式里存在越来越多的独立利润中心,各独立主体拥有财务控制及支配的权利,自主筹集、配置和分配资金,集团内缺乏统一的资金调度及安排,造成账户及资金管理的分散,形成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大幅下降。而资金的集中管理是通过正确处理集权与分权关系,统一筹措、协调、规划、调控资金,充分发挥企业集团整体优势,增强资金的筹集能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使用成本,以保障企业集团日常经营和快速发展的资金需求及安全使用。

一、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需求层次

(一)资金集中

1.把资金视作支撑企业运营的一个要素,资金管理的目标是为企业运营提供资金保障;

2.通过构建合理、规范、高效的资金管理系统,建立符合企业特点的结算管理模式,加强资金管控,发挥规模优势,保证资金链健康而有序发展。

(二)通路监控

资金管理的目标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差错率。资金管理围绕企业资金收付的全过程展开, 为组织内部进行收款、付款和对账等业务活动提供信息化场所。实现安全可控地有计划对外付款,大大缩短从银行款项到账到财务系统确认收入之间的时间,提升相关工作效率并降低业务差错率。

(三)资源统筹

1.把资金视作企业的重要资源,作为运营的要素,制订资金管理目标;

2.在统一规划的制度和流程下,以合理配置、有效利用、确保安全、提升效益为目标,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资金的收支、筹集、运用、监管等全过程进行管理;

3.产融结合。

二、内部银行

(一)内部银行的概述

内部银行是集团公司设置的专供母公司及其成员企业现金收付及往来业务款项结算的财务职能机构。内部银行集中管理各成员单位的现金收入,统一拨付各成员单位结算业务所需要的货币资金。并引进商业银行的信贷、结算、监督、调控、信息反馈职能后,发挥计划、组织、协调作用,并成为集团和下属单位的经济往来结算 中心、信贷管理中心、货币资金的信息反馈中心。

(二)内部银行的功能

1.结算功能

结算中心为所属公司开立结算账户,将分散在各家银行的账户统一集中管理,结算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资金枢纽。

2.监督功能

集团通过结算中心的窗口观测所属成员的经济信息;透过资金结算,掌握、控制子公司的经济行为。

3.信息反馈

通过结算中心可以随时摸清企业集团成员单位的营运状况;透过现金流量的变化寻求管理的重点、难点和要害,帮助集团决策层加强微调整合。

(三)内部银行的具体业务

1.资金结算业务(见图1)

2.资金监督及控制业务(见图2)

(四)内部银行的具体实施

1.内部银行管理平台整体定位(见图3)

2.内部银行的业务执行

(1)内部银行的业务执行人员构架岗位设置(见图4)

(2)明确资金业务部门的部门职责

建设与完善资金管理体系,做好资金管理报表体系的建设、资金管理流程的设置、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资金管理内部考核管理办法的制定与实施;设立集团的资金池,管理资金池内各成员单位账户,严格实施“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管理制度,按照公司资金审批流程的要求,负责集团资金的总调度;深入了解集团及各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制定集团的融资目标和融资计划。合理安排各融资平台的融资结构,并有序安排集团及各子公司的还款计划;负责融资渠道的开拓与融资产品的创新,维系与加深与银行之间的合作关系,负责集团规模化授信银行的关系维护及贷款周转安排工作。为集团战略性的发展计划开辟安全、高效的融资渠道;统筹利用集团资源,掌握集团内各成员单位融资决定权、资金调配权、可利用抵押物的抵押决定权及对外提供担保审批权等各项相关权利;建立和实施资金管理的内控制度,定期对各成员单位的与资金相关管理项目进行稽核,适时对各资金使用主体的资金使用状况提出建议和意见。

(3)资金管理制度及实施条件的建设

建设高效的资金管理报表体系。以日报形式监控集团及所属独立主体的的日常现金流状况;以报送月报的形式收集和汇总集团及所属独立主体的借款明细表、授信情况汇总表(分各银行口径、各成员单位口径)、对外担保明细表。内部银行每月以月度资金报告的形式将汇总信息上报给集团的管理层。

设置高效的资金管理流程。如银行开户审批流程、资金支付审批流程、授信审批流程、对外担保审批流程。

建设、健全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如针对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日常费用等不同性质的资金支出制定资金支付管理办法;建立每季度标准检查制度,对企业账户标准、贷款管理标准、报表管理标准、财务费用核算标准检查:财务费用核算等进行标准检查。

建立、健全对外担保管理办法。根据《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担保》法律法规,结合集团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对外担保管理办法。

(4)制定资金管理内部考核管理办法

统一制定集团内部各成员单位间的利息核算规则,各成员强化单位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对资金成本的概念,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提高各成员单位配合融资的积极性。

为发挥各成员单位对资金管理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保障集团资金管理工作的安全、有序进行,以百分制对各独立主体财务负责人、经营负责人进行资金管理相关指标的考核。

(5)配备与银行网络相结合的计算机网络技术

基于集团信息化管理的进程,及银行业电子银行业务的成熟,所有的流程报送、数据传输都通过内部网络平台进行。同时引进银行的电子银行产品。有效结合两个网络平台,将为工作开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资金账户模式

(1)账户开立模式(见图5)

(2)账户处理模式(见图6)

(五)内部银行的流量控制

控制流量主要通过资金预算和资金计划实现。

1.资金预算根据业务预算编制。编制的内容涉及到所有有资金收入、支出的相关业务数据,各单位财务部门将业务数据经过分析填列出资金流的预测数据,经过汇总后形成各成员单位资金预算表。资金预算编制流程如(见图7):

2.资金计划的实现。在集团资金部下达资金预算正式版本后,应有各成员单位总经理负责统一领导,财务部门监督执行,做到“横向到人、纵向到边”,确保资金预算指标的落实和完成。预算结合资金管理软件结算支付模块的流程设计如(见图8):

(六)内部银行的综合分析

在内部银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资金流入、流出预测模型,对资金过度沉淀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和处理资金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间进行衡量,合理选择的风险的处理方式。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的统计的方法,建立风险的预警机制,科学的选择接受风险、转嫁风险、避免风险、降低风险的处理方案。内部银行的综合分析也可为集团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三、内部银行实施产生的效益

(一)对集团产生效益

1.解决了存贷双高的现象;

2.可控制成员单位的资金支付情况;

3.解决了部分企业的资金紧缺问题,降低财务费用;

4.获得银行更多的授信和优惠的贷款;

5.沉淀资金可进行投资理财,增加收益。

(二)对成员单位产生效益

1.统一的资金信息查询平台;

2.提高了支付效率,降低支付风险;

3.降低了支付成本;

4.减少了贷款手续,获得贷款优惠;

篇6

第一条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鼓励发明专利产业化,规范对*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下简称“高新技术引导资金”)的管理,提高引导资金使用效益和放大、引导效应,根据《*市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所称高新技术引导资金,是市政府在省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中安排用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而设立的补资金。从2007年开始连续四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

第三条高新技术引导资金的使用应遵循突出重点、扶优扶强、整合资源、贴息为主的原则。

第四条市科技局负责申报项目的受理、审查,会同市财政局对项目实施跟踪管理和验收评价。

第二章扶持重点和扶持方式

第五条高新技术引导资金主要用于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鼓励发明专利产业化。重点支持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高性能智能玩具、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保护以及其它高新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项目。

第六条高新技术引导资金的扶持方式采用补助(奖励)和贴息两种方式,以贴息为主。

(一)补助(奖励)。用于扶持国家火炬计划和授权发明专利项目的产业化及奖励当年被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一次性奖励20万元/家)、省级技术创新试点专业镇(一次性奖励10万元/个)。

(二)贴息。用于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第七条贴息适用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的贷款。

第三章申请对象和条件

第八条申请对象:在*市辖区内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主要经营活动在*市行政区域内,有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的企业。并具备以下条件:

(一)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不含研究型高新技术企业);

(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得专利,且在专利有效期内的;

(三)企业年产值达到4000万元以上,年纳税额(国、地税合计,不含海关税)达到300万元以上。

第九条申报项目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报的建设项目,须经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批准,并应在3年内建设完成;

(二)申请补助的项目,应是国家火炬计划或授权发明专利产业化的项目,且必须符合我市产业政策。

(三)申请贴息的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1、项目符合国家、省、市技术和产业政策的要求,产品属于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范围内;

2、项目所采用的技术成熟,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

3、项目有良好的国内外市场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已取得银行贷款。

第十条申请奖励的单位,应是当年度被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或省级技术创新试点专业镇。

第四章项目申报、审定和资金拨付

第十一条高新技术引导资金申报于每年5月底前。高新区、保税区和各区县项目,由项目承担企业自愿向项目所在地同级科技局提出申请,经当地科技局、财政局共同对项目申报材料进行初审,提出初审意见报市科技局;市属企业项目由主管部门提出初审意见后,报市科技局。

区县科技局、市直主管部门将签署推荐意见的项目申请材料一式六份以及电子文档送市科技局。区县科技局另报项目推荐汇总表及电子文档。

第十二条项目申报需提交的有关文件:

(一)基本文件:企业项目申请报告(*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高新技术引导资金申请表(附件1)、建设项目表(附件2)、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复印件注明与原件相符后加盖公章)、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立项文件和高新技术企业批准文件、产业化项目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批准文件、专利证书复印件(复印件注明与原件相符后加盖公章)、经所在地税务部门确认的纳税证明、经审计的近两年度会计报表、企业银行信用等级证明。申请贷款贴息的项目,还需提交项目贷款合同、银行贷款进帐单、利息结算清单等凭证。

项目申请报告(*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①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员、资产、业务与管理状况、项目现有的研究工作基础、项目相关技术已获得的政府财政支持情况)和财务状况;②项目的立项依据(包括目的意义、国内外同类产品和技术情况、市场预测和发展趋势);③项目的研究开发内容、方法、技术路线(包括具体研究开发内容和要重点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要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及社会、经济效益、采用的方法、技术路线以及工艺流程、合作方式等);④本项目各参加单位工作分工及经费投入、支出情况、成果产权分享情况;⑤项目工作进度安排、可行性分析;⑥项目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及促进就业等情况。

(二)初审文件:①高新区、保税区和各区、县科技局会同同级财政局联合(市属企业由主管部门)向市科技局申报高新技术引导资金的文件。②申报企业和属地的科技局、财政局(市属企业由市主管部门)出具对高新技术引导资金使用的承诺函。

(三)企业投资备案项目,需提交的其它文件:①规划、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建设规划、用地预审意见(需征地项目)。②环保部门出具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意见。③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有关文件。

第十三条市科技局组织相关技术领域和管理部门的专家组成项目专家评审小组,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逐个提出评审和资金安排意见,经筛选后拟订《*市xx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计划(草案)》送市发改局,同时附送审查意见及相关证明文件,由市发改局审核后统一提交市审委会批准。

第十四条市发改局会同市财政局按照市审委会批准的《*市xx年高新技术发展引导资金项目计划》行文下达;市财政局按财政性资金拨付管理程序办理划款手续。

引导资金年度结余,可结转下年度使用。

高新区、保税区和各区县项目资金由市财政局通过财政部门逐级下拨;市属企业项目资金由市财政局直接拨付到项目单位。

高新区、保税区和各区县财政局收到款项后,必须视下列情况立即办理,不得拖延:

属于补助资金和已核实取得银行贷款的贴息资金,要及时拨付;属于银行出具的有效的贷款承诺函的,必须待取得正式贷款后才能核拨贴息资金。拨付资金时,必须凭有效付息单据。其中,取得全部贷款的,贴息资金全额拨补,取得部分贷款的按比例核拨贴息资金。

第五章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

第十五条获高新技术引导资金的项目单位必须在银行开设资金专用帐户,实行专款专用,专户管理,依法加强对会计资料的管理。

高新技术引导资金的开支范围主要用于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实施过程银行贷款的利息支付以及当年度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或省级技术创新试点专业镇的奖励。

第十六条建立项目定期报告制度。项目单位应定期向当地科技局汇报项目进展情况,每半年度填写《*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计划执行情况报表(半年度)》(附件3),于每半年度结束后10日内报送当地科技局(市属企业报送其主管部门),经汇总后于当月中旬报市科技局和市财政局。每年1月底和7月底前,市科技局将高新技术引导资金使用计划执行情况综合送市审委会,由市审委会汇总上报市政府。

第十七条建立项目检查制度。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对高新技术引导资金扶持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项目的监督检查应依法办事,被检查单位应主动配合检查做好相关工作,提供相应的文件、资料,不得阻碍检查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十八条建立项目验收制度。项目单位必须在项目竣工后一个月内逐级申报向市科技局提交项目完成情况报告并提出竣工验收申请,由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审计局组织进行竣工验收。

项目办理竣工验收的同时,应编制项目经费决算报市财政局。按国家有关规定对所获得的高新技术引导资金进行财务审计。

第十九条项目竣工验收形式为会议验收,验收的主要内容为:

(一)项目是否达到申报书中各项技术和经济指标的预定要求;

(二)项目是否达到预定的数量和质量要求;

(三)项目技术资料及有关文件是否完整、真实。

第二十条项目竣工验收的材料要求:

(一)*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验收申请表;

(二)*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立项文件;

(三)项目实施总结报告;

(四)资金落实与使用情况;

(五)项目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

(六)其它有关技术资料和证明文件。

第二十一条项目竣工验收程序如下:

(一)项目单位填写《*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验收申请表》并提交项目验收材料,经当地科技局或主管部门同意后,一式六份报市科技局。

(二)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审计局组织专家小组对项目进行审查,提出验收意见。

(三)对验收合格的项目,由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下达《*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验收合格书》;对验收不合格或中断的项目,依照《*市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处理。

第二十二条建立绩效评价制度。市科技局和市财政局根据有关绩效评价要求,对专项引导资金使用开展绩效评价。绩效评价分为项目的绩效评价和专项引导资金使用的总体绩效评价。项目绩效评价依照省、市的规定要求进行,项目承担单位每年度填写《项目(用款)单位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表》、自评报告,汇总后于次年1月底前报市科技局和市财政局;专项引导资金使用总体绩效评价,在引导资金使用第三年上半年进行中期评价,四年后半年内完成全面的评价工作。

第二十三条项目单位发生股权变动、注册地址或名称更改等重大变更的,应在一个月内通知市科技局、财政局。

篇7

从上世纪末以来,我国一直在加强软件政策体系建设,软件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2000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以下简称:18号文件),明确提出到2010年力争使我国软件产业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发展目标,并从投融资、税收、技术、出口、收入分配、人才、装备及采购、企业认定、知识产权保护、行业管理等方面为软件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2001年9月,国务院颁布《进一步完善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有关问题的复函》(国办函〔2001〕51号)(以下简称:51号函),就风险投资基金、企业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人才培养等问题作了进一步规定。

200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2002年~2005年)》(以下简称:47号文件),在18号文件和51号文件之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我国软件产业政策的基本架构

18号文件和47号文件出台后,国家相关部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促进了软件产业政策体系的日趋完善。

软件产业化方面,信息产业部和原国家计委联合制定了《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管理办法》,共批准了北京、上海、大连、济南、西安、南京、长沙、成都、杭州、广州、珠海11个重点软件园区作为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同时落实了支持和资助措施。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联合出台了《关于组织实施振兴软件产业行动计划的通知》(计高技〔2002〕2686号)。通过建设软件出口基地、海外开拓体系和若干国家软件工程研究中心,加强软件产业基础建设,并组织实施人才工程、大企业工程和重点应用领域及重点产品产业化工程等重点专项工程。2004年1月,我国确定北京、深圳、上海、天津、大连和西安为国家软件出口基地,为软件出口营造了良好环境。

在扶持和培育骨干软件企业方面,信息产业部会同原国家计委、原外经贸部和国税总局,共同制定了《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确定了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同时,信息产业部会同教育部、科技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等有关部门先后制定出台了《软件企业认定标准及管理办法》和《软件产品管理办法》,在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建立起了以软件行业协会为执行单位,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和税务部门为监督审批单位的双软认定机构,全面展开落实软件产业政策的日常工作,为软件企业尽快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创造了条件。此外,信息产业部还制定了《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管理暂行规定》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加强了对软件企业的规范管理。

在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信息产业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提高我国软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国科发高字〔2004〕124号)。在“863”计划里专门设立软件重大专项,重点支持系统软件(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中间件,以及重大应用共性软件的研发。

在资金保障方面,财政部发出《关于支持软件产业发展专项整合资金使用情况的函》(财办建〔2004〕14号)。2003年初,整合了“十五”期间专项支持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资金30.245亿元。2003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和信息产业部共支持软件项目778个,安排整合资金10.14亿元,比书面承诺金额6.346亿元多3.794亿元。为了解资金使用情况,财政部还负责牵头建立了资金使用通报机制。

在促进软件出口方面,信息产业部和原外经贸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等部门,共同制定了《关于软件出口有关问题的通知》,对软件出口实行了更为优惠的政策。国家外汇管理局了《关于进一步调整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2〕87号)。从2002年10月15日开始,改革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管理政策。取消中资企业的开户条件限制,将原来的外汇结算账户和外汇专用账户统一合并为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对经常项目下的外汇账户统一实行管理。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国家版权局、原国家计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政府部门应带头使用正版软件的通知》,积极推动了软件正版化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国家版权局、信息产业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打击盗版软件工作安排的实施方案》(国权联〔2003〕1号),建立、健全了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打击软件侵权盗版的长效工作机制,规范软件市场秩序。国家版权局制定了《国家版权局关于开展打击软件盗版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从全面整顿各类软件市场、加强软件预装领域和互联网软件传播行为的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软件人才培养方面,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产业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国专家局等九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软件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教高〔2003〕10号),提出了我国软件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以及加快软件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2003年,教育部确定了35所高等学校试办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软件产业统计方面,国家统计局、信息产业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了《软件业统计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由国家对软件统计实行“集中组织、分别统计、统一”的管理方式,明确了软件生产活动、出口、出口外汇收入情况、软件开发单位科技活动情况,以及统计资料的提供等活动的责任部门。

软件产业政策促进了我国软件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软件产业快速发展,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1992年,我国软件产业销售额仅为43亿元,2001年则达到796亿元,增长近20倍;2002年,软件产业销售额为1100亿元,2003年为1600亿元,同比增长45.5%,高出电子信息产业增速14%;2004年更达到了2200亿元,同比增长34.7%。2003年,国内软件市场总额达到1435亿元,软件服务为795亿元,各类嵌入式软件和应用软件成为产业增长的主要力量。2004年,国内软件产品销售额占软件产业总额的43.9%;国内软件服务与系统集成销售额占软件产业总额的45.6%;软件出口占软件产业总额的10.5%。

软件企业管理与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重要软件产品与技术取得较大进展。截至2004年底,全国共认定软件企业10221家。截至2004年6月,全国共有1458家企业获得系统集成商资质认定,其中一级资质70家,二级资质283家,三级资质725家,四级资质380家。2002年,国家认定了106家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2003年动态调整为172家,2004年为176家。1999年超亿元的软件企业有38家,2003年达到214家。到2004年底,国内通过CMM2级以上评估的软件企业已超过200多家,其中东软集团、大连海辉、大连华信等通过CMM5级评估。截至2004年10月,全国共登记备案软件产品21606个。操作系统、中间件、办公软件、信息安全、大型应用软件系统、嵌入式系统等核心软件技术和产品取得较大进展,涌现出了中软Linux、金山WPS、红旗Linux等优秀Linux操作系统和永中Office、Red Office等办公软件产品,并在电子政务等重要领域得到推广应用;中间件产品和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形成了一批专业性公司;应用软件在金融、税务、电信、电力、医疗、社保、烟草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软件出口快速增长,出口类型多样化。2001年,软件出口额仅7.2亿美元,2003年达到20亿美元,2004年达到30亿美元。对日出口占主导地位,2003年,对日出口额约占整个出口市场的60%以上。软件出口层次明显,出口类型多样化,外包出口比重最大,嵌入式软件出口增长最快。上海、北京、深圳、大连等成为软件出口的主要地区。2001年,软件出口超过100万美元的企业很少,2004年则超过100家。

软件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培养有序展开。到2002年底,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中设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软件工程专业的有982所,其中本科院校485所、专科院校498所,计算机及软件专业在校生达71.85万人,另外与软件相关专业的在校生约有48.26万人。2001年、2003年国家先后试办了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和35所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培养软件人才。截至2003年底,全国软件行业从业人员总数约62万人,占电子信息产业全行业408万人的15.2%。

标准化工作得到加强。截至2003年底,我国共制定软件方面的国家标准520个、行业标准75个,基本满足了产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电子政务、电子商务、ERP等方面的标准已开展相关研究,并取得了部分突破。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上,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信息产业部联合了两项重要强制性国家标准《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GB18030-2000)和推荐性标准《信息技术 数字键盘汉字输入通用要求》(GB/T18031-2000),规定了所有拥有数字键盘的信息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必须执行GB18030。

在Linux标准的制定方面,Linux国家标准工作组已正式出台了《中文Linux应用编程界面(API)规范》、《中文Linux桌面操作系统技术要求规范》、《中文Linux服务器操作系统技术要求规范》、《中文Linux用户界面规范》。同时,中文办公软件标准研究与制定也进入了审定阶段。

进一步落实、完善软件产业政策的几点想法

软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多年来,政府也一直致力于促进软件产业的发展。对于软件产业而言,政府应定位于创造交易成本最低的产业发展环境。过去,政府更多地在显性成本即可量化成本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比如:土地、税收等。目前,需要更重视隐性成本,对软件产业文,有效人才、有效技术等都是隐性成本。

首先,政府需要致力于规范市场竞争环境。在国际市场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政府驻外机构、商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软件行业协会的作用,支持既了解国际软件市场需求,又熟悉国内软件企业情况的企业和机构开展中介服务,扩大软件出口。在国内市场方面,开展关于各类软件产品的价格参考模型的研究,界定软件成本构成,防止软件市场的过分压价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组织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活动,加快制定“反垄断法”,打破国外软件企业的垄断局面。

其次,政府需要致力于规范自身采购行为。扩大电子政务国产软件应用示范项目的试点工作,推动国产软件间的标准统一与协同作业。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实现公正、透明的政府采购。相关部门尽快出台软件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和实施办法,严格本国软件产品和服务的认定资质,促进本国软件产业发展。

最后,政府需要致力于加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我国对国内软件盗版情况缺乏统计数字和相关声明,致使国外有些机构利用片面统计数字指责我国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影响到我国软件产业的对外商务活动。建议相关部门调查研究我国软件产业知识产权状况,发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白皮书。

软件产业日益呈现出服务主导型特征,产品买卖不再是一次易,而是通过长期服务收取费用。2004年,我国软件服务销售收入达360亿元,虽然已占软件产业销售收入的17%,但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35%的水平。因此,在完善产业政策方面,政府需要认识到软件服务的产业发展方向,对软件服务企业给予等同于软件企业的优惠政策;同时发挥市场杠杆作用,在软件服务的购买上给予优惠鼓励。

76.3%

IBM新近推出了一款反垃圾邮件工具,经过测试,成功地将所收到的垃圾邮件,从占所有邮件的83.11%降低为76.3%。

300%

据安全机构Websense报道,与2004年第四季度相比,2005年第一季度以来通过IM工具进行黑客攻击和网络钓鱼的行为激增了300%。

30%

AMR对100家美国制造业的企业的调查显示,2005年将是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软件大放异彩之年。到目前为止,只有30%的企业部署了PLM软件,另外将有25%的企业正在实施或者评估PLM软件。

4%

华尔街投资银行高盛公司称,2005年IT开支增长预计为4%~5%,略微高于去年,但并不意味着IT开支环境的好转。

50亿

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日前表示,为了确保基于65纳米制造工艺产品的产量,公司2005年将投资近50亿美元用于升级工厂。

30%

Infonetics Research《网络安全工具和软件》报告指出,2004年全球网络安全工具和软件营收突破37亿美元,同比增长30%。

篇8

关键词:资金结算中心 资金的预算管理 网络系统 程序 控制

资金结算中心是由集团公司设立的,办理内部各成员单位之间资金往来结算、资金调拨、运筹,以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内部资金管理机构,是由公司参考银行机制对集团控股成员单位实行统一结算、集中管理的资金管理模式。它将银行的管理方式引入企业内部,将闲置的货币资金资产化,资金集中化,利润最大化。因此,加强资金结算中心货币资金的管理,对其未来发展、壮大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立资金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资金的预算管理和现金流量的分析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十分重要。资金预算管理体系越健全,就能使各成员单位主动掌握和控制未来的现金流量,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地利用存量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作用。建立完善的资金预算管理体系,才能使资金事后分析的现状转变为资金的事先控制、事中监督和事后分析的全过程控制。

二、完善资金制度,促进财务行为规范化

为了加大资金的安全,结算中心应建立包含资金审批权限、资金审批程序、资金收付程序、付款制度、资金收付跟踪反馈制度、资金存放原则和保密原则、银行票据管理办法、银行票据背书管理制度、银行账户开户原则、银行账户管理制度、印鉴管理制度、现金管理制度以及对外投资、担保和反担保制度在内的各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使资金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避免资金管理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资金管理工作的质量。各成员企业依据管理制度的规定,加强财务行为的自我约束与控制,使企业财务行为更加规范、有序,以促进企业财务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建立资金结算中心内部网络系统,选定符合资金结算中心要求的银行和资金管理软件公司进行合作

资金结算中心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完成对资金的监控和调度。建立资金结算中心需要通过三部分的网络建设才能完成:结算中心内部网络、银行网络和现有网络的连接。资金结算中心首先应根据管理的需要建立资金结算中心内部网络系统,它既是资金结算中心汇集成员企业资金信息作出资金调度的基础,也是资金结算中心与开户银行联系的桥梁。资金结算中心内部网络建成后,应进一步着手选定符合资金结算中心管理要求的银行进行合作。资金结算中心应在充分考虑股份公司自身和成员企业业务需求的基础上,结合银行提供的资金管理系统的成熟性和有用性、银行资金管理服务成本和服务水平等因素,选定银行开户并通过银行网络与资金结算中心内部网络进行连接,进行资金归集、划拨、查询等监控和调度管理。为了更好地整合银行提供的原始数据并利用这些原始数据生成相关的资金报表,为资金管理提供有用数据,资金结算中心还应选定软件公司专门进行资金结算中心资金管理软件的开发。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应结合本公司资金结算中心的管理模式,向软件公司提出个性化的需求并协助软件公司进行相关程序的编写与数据正确性的测试。通过资金管理软件,资金结算中心可以将成员企业的资金按照“谁的钱入谁的账”的原则计入各成员企业所属的资金结算中心内部账户并按照银行计息的方法计付利息;对于资金结算中心内部存、贷款业务能够核算本金及利息,保障了成员企业资金的安全及其应有的收益。

四、设置严密的资金调拨及控制

为防止企业银行系统被盗用,同时也阻止计算机病毒的侵入,企业银行系统的登录采用银行提供的密码保护系统,同时企业资金调拨须坚持专人密码操作、权限设定原则,即对于每一笔资金的划拨应在数量上设定权限,专人必须有其专用密码,并与特定数量资金的调拨权限相对应。如结算中心资金管理人员和业务主任共同确认可对应20万元调拨权限,业务主任和财务经理要共同确认对应20万―100万元的调拨权限,100万元以上须由公司主管副总亲自或授权运用其设定密码完成该笔资金调拨业务,同时对于每一笔业务的操作人员按其权限设定其应承担的责任。具体调拨方式如下:根据成员单位月度资金收支计划,资金管理员运用资金结算系统的远程查询功能,获知各成员单位资金余额后,结合各单位资金使用情况,据其日常经营需求,在预算额度内,由资金管理人员按其权限通过网络给付资金,对超权限业务可向相应权限领导提出申请报告,并由本人或授权人员完成该笔资金拨付手续,其票据传递及往来业务按规定程序办理,对于大额票据的使用及转让,由主管领导和上级部门领导共同签字确认,并有被转让人提供个人及单位相关有效证件此票据方可转手,这样票据才能在市面上安全地流通。

五、资金结算中心要管好财、理好财

结算中心是为适应现代化企业管理而产生的,作为单位内部资金的管理机构,通过确保资金安全、充分发挥资金集中管理的规模效益,获取更大的资金收益,来加强企业管理,促进企业正常有效运作,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利润。因此,结算中心应端正工作态度,立足于为成员单位服务的思想,为企业管好财、理好财。

参考文献:

[1]刘俊彦.筹资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廖新媛.企业集团和资金集中管理析论[J].求索2004(01)

篇9

[关键词]规模 资金 共生 机制

兖矿集团实业分公司座落于孟子故里山东省邹城市,是2002年兖矿集团整合部分地面非煤单位而成立的分公司,成立初期,实业公司存在着产业多、产品杂、规模小、包袱重、竞争能力弱的不利局面。面对长期积贫积弱的现实,实业公司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实施资源整合、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为主线,历经数年的艰苦奋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稳了脚根,实现了快速发展。通过资源整合及关停并转,优化了产业结构,提升了竞争能力,初步形成了建筑安装、机电制造、橡塑制品、房地产、物流服务五大主导产业。

一、实业分公司规模扩张与资金链条的难题

1.实业公司资金运作现状

(1)两金占用严重,资金周转凸显紧张。由于实业公司近年来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张,垫付资金的额度也是逐年加大,应收账款规模逐年上升。另一方面大量存货降低了资金周转的速度,加上机电制修产业产品加工周期长,以及房地产行业存货量大等因素,造成实业公司存货指标居高不下,占用了大量资金。

(2)内外部融资增多,利息费用支出增长较快。由于实业公司正处于企业的蓬勃发展阶段,企业自身规模的扩张受到资金短缺的限制。为了解决资金紧张的局面,实业公司只能通过银行借款和集团财务公司借款来解决。高额的银行贷款就意味着高额的利息支出。

(3)资金管理制度执行遇到困难。实业公司积极应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为进一步强化资金管理工作,下发了资金集中管理办法,实现了对驻地11家单位资金的集中管理,强化了下属单位资金集中管理,加强了资金支付的控制力度。但是仍不能满足实业公司规模扩张需要,具体业务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2.影响资金运作的原因

(1)集团公司近年来对实业公司投入资金过少。实业公司由于规模扩张和新上项目的影响,所需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较多,这些资金的来源渠道除部分项目由集团拨付少量资本金外,基本上是由实业公司自行解决,说到底就是挤占各单位的流动资金,造成资金紧张的局面。

(2)规模扩张的同时,没有解决好应收账款增加的问题。企业每年新增利润,远远不如应收账款增加的金额大,势必造成资金紧张的局面。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产品销售或工程完成后,资金结算很不及时,形成大量应收账款,严重影响了生产过程的接续投入。为了不影响生产,企业可能需要从集团内部或外部进行贷款,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一方面客户占用了我们大量的资金,而我们必须向金融机构贷款,继而承担大量的贷款利息,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给企业正常经营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严重影响到实业分公司的规模扩张。

(3)资本运作能力不强,融资渠道较窄。各单位经济规模的增长,主要是依靠自身生产经营的积累来完成,缺乏市场资本运作意识,不能够从兼并、合资经营、技术合作等多种渠道来满足规模扩张的需求。在融资方面,没有统一的融资统筹,融资渠道单一,仅是集团内外部的贷款融资,而且单位之间的资金余缺不一,没有很好地利用内部资金调剂杠杆,造成不必要的利息费用支出。

二、创新资金管理,完善资金运作,实现资金高效运转

1.加强制度建设,提高资金集中和调度能力

(1)驻地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各单位要认真执行收入上划制度和支出预算制度,及时将收入款项上划实业公司,不允许出现挪用收入现象。各单位应重视和强化支出预算管理制度,当月上报次月预算,按预算进行款项支付。无预算的支出须补报计划,由实业公司审批后进行支付。

(2)驻外企业收支两条线管理。驻外企业由于地域管理不便的原因,可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即在银行开立“收入户”和“支出户”。“收入户”可以每周上划实业公司,“支出户”核算内容与驻地单位一致,每月给实业公司上报资金支付计划。

(3)大额资金的协调调度。大额资金是指:各下属单位支付金额在500万元以上的款项,包括:贷款、技改项目支出、购买大型设备等支出,不包括发放工资、奖金的支出。实业公司有调剂调度资金的权限。根据经营需要,经有关领导批准,实业公司有权调度使用各单位资金,调度资金时。

2.搞好应收款项清理,探索资本运作,解决资金来源问题

(1)深入抓好应收款项清理清收工作。及时清收应收账款是解决资金紧张的利剑,必须充分重视应收账款风险的分析和掌控,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控制应收账款风险。要随时准确地分析和控制应收账款的风险,从而推进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更好地、最大限度地增加投资收益,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

篇10

二、全面加快通乡油路工程进度。通乡油路工程建设事关全市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能否顺利完成,各县(区)要按照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廉政意识、进度意识、安全意识,全面加快通乡油路建设进度,确保按期建成。未完工的年、年和扩大内需通乡油路4月底前必须全面完工;年第一批灾后重建通乡油路8月底前必须全面完工,第二批灾后重建通乡油路2月底前必须全面开工,10月底前完工;年通乡油路未开工的项目1月底前必须全面开工,所有项目年内必须完工;年灾后重建通乡油路3月底前要完成施工图设计工作,4月底前开工建设,施工招标要面向全省选择施工单位,积极引进外地施工企业参与通乡油路建设,避免一个施工企业承建多个项目,影响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同时,年地震灾后整村搬迁农村公路建设项目293项1005.6公里建设计划已正式下达,要高度重视,采取整合资金等办法,积极落实配套资金,确保6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市县交通部门要动员一切力量,深入工程一线,采取领导包抓项目进度,技术人员包抓工程质量,施工单位落实完成时限等有效措施,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

三、加强工程管理,确保通乡油路建设质量。要严格执行《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考核办法》,建立和完善通乡油路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和办法,规范管理,定期督查,定期召开项目建设调度会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项目管理无盲区。要突出工作重点,强化质量意识,加大管理力度,靠实工作责任,在工程建设中严把项目建设程序关、技术力量和管理队伍落实关、规章制度保证关、现场管理指导关、工程设计质量关、奖惩从严关等重要环节,对每一条路、每一项工程、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要严格按程序办事,进行严密的质量监控,提高工程建设质量。要狠抓工程质量薄弱环节,对重点工程的重点路段、关键部位及桥梁的质量问题,采取技术咨询、专家会诊、召开现场会等方式,确保重点环节上不出质量问题。要高度重视试验检测工作,严把材料进场关,每条通乡油路都要建立工地临时试验室,加大试验检测的力度和频率,提高应用数据控制工程质量的水平。要加强内业资料管理,力求资料准确、真实、可靠、齐全,全面提高内业资料质量。

四、强化前期工作,提高通乡油路设计质量。目前,全市通乡油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滞后、设计质量不高、影响项目后续工作正常开展等问题较为普遍,各县(区)要进一步强化通乡油路项目前期工作,统一部署,认真安排,提前抓好项目设计、施工招标、资金筹措等工作。要抓住设计这一关键环节,紧紧依托规划设计单位,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质量,强化项目服务力度,层层落实责任,严把各个关口,全面提高设计水平,从源头上解决设计周期长、设计质量不高等问题,全力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