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建设考核细则范文

时间:2024-03-14 10:45: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团队建设考核细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团队建设考核细则

篇1

论文关键词:双元双优;教学团队;模式;国际贸易实务专业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应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从2006年开始,结合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路经。

“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模式是指:校内专任教师通过培养成为优秀的教师职业人;从大量外贸从业人员中遴选出优秀外贸职业人队伍(行业兼职教师),两者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外贸职业人。

团队“双元双优”。“双元”是指专业教学团队“双师”结构,“双优”是指优秀教师职业人和优秀外贸职业人。优秀教师职业人的特征主要体现校内专任教师要掌握先进的职教理念,拥有较高的职教能力;熟悉外贸业务操作,具有较强的业务操作能力,具备这两种能力的校内专任教师得以构成优秀教师职业人队伍。优秀外贸职业人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校外兼职教师要深谙外贸业务操作要求,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拥有丰富的行业资源;同时,具有与学校共同努力为外贸行业培养合格人才的意愿,具备这种主客观条件的校外兼职教师得以构成优秀外贸职业人队伍。

运行“全程双轨”。“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相互配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人才培养准备阶段,共同开发岗位职业标准、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在人才培养实施阶段,共同编写项目教材、共同备课、共同授课、共同命题、共同指导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把学生培养成合格职业人。

一、实施“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实施“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模式时,将会面临以下主要问题:

1.校内专任教师不懂职教理论,无法准确驾驭高职专业课程教学。目前,大部分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都不是师范类专业科班出生,成为教师前都只学了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的皮毛,对于职教理论知之甚少,不了解职教规律和原理,因而很难准确实施高职专业课程的建设和教学。

2.校内专任教师顶岗实践难,很难成为“双师型”教师。校内专业教师绝大多数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实践经验。尽管各校强调培养教师的双师素质,但由于教学任务重、下企业难等客观原因,使得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机会和时间较少,无法使大量专业教师真正成为“双师型”教师。

3.行业兼职教师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不能满足“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要求。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团队以校内专任教师为主,行业兼职教师为辅。在数量上,行业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任教师的比例达不到1:1;在质量上,许多行业兼职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达不到培养职业人才的要求。

4.行业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不能满足职业人才培养要求。目前,有些高职院校聘请的行业兼职教师,往往都只是做一两个讲座或上一两次课,流于形式,参与人才培养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无法胜任职业人才培养职责。

5.学校相关的人事分配和教学管理制度不配套,导致“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缺乏机制保障。由于行业兼职教师一般都没有教学经验,且在时间和精力上要保证本单位工作的前提下,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如果学校没有配套合理的人事分配和教学管理制度,很难建设和运行“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

二、“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结合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项目,从2006年开始,进行了“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有效地解决了前述提到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效果。

(一)构建措施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构建“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通过培养机制与遴选机制分别打造两支优秀职业人队伍。

1.培养校内专任教师。校内专任教师,通过学习先进职教理念,掌握先进职教方法,组织参加职教能力测评的方式提升其职教能力;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到外贸企业挂职锻炼,提高其业务操作能力;受客观因素制约无法大面积推广挂职锻炼时,通过专任教师与行业专家一对一、紧密的“朋友式”结对,使业务专家对专任教师业务能力的指导打破时间与空间的诸多限制,更具灵活性与针对性。

2.遴选行业兼职教师。行业兼职教师,产生于专业用心建立的外贸职业人才库。国际贸易实务专业通过行业协会、学会及主管部门牵线搭桥,广泛深入外贸行业,利用专业指导委员会、校外实训基地等平台逐渐积累外贸职业人才库的储备人才,从中遴选构建优秀外贸职业人队伍(行业兼职教师)。遴选原则从队伍整体来讲,要求数量稳定、结构合理、覆盖外贸行业相关岗位;从专家个体来讲,要求从业经验丰富、行业资源丰富,主观上愿意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二)运行机制

在人才培养准备阶段,“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共同开发外贸职业岗位标准、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人才培养阶段包括准职业人培养和合格职业人培养两个阶段,在准职业人培养阶段,“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开展共同编写项目教材、共同备课、共同授课、共同命题等系列项目教学活动,把学生培养成准职业人;在合格职业人培养阶段,“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共同指导学生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实战训练,使学生实现从准职业人向合格外贸职业人转变。

1.人才培养准备阶段:标准开发

在该阶段所进行的职业岗位标准、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开发为人才培养运行确定依据。

(1)开发职业岗位标准。由于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和外贸业务员三个岗位,在我国尚无对应的职业岗位标准,因此,聘请一批对应岗位专家的行业兼职教师,组建职业岗位标准开发专家委员会,对这三个岗位进行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分析,分析出需具备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专业知识,确立这三个外贸岗位的职业岗位标准。职业岗位标准的开发,为专业建设解决了培养什么规格的人的问题,即人才培养规格。

(2)开发专业教学标准。“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在开发的这三个职业岗位标准基础上,按照以下思路共同开发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①对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进行科学化、标准性规定,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标准化设计;②用职业岗位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并考虑学生就业后的可持续发展,课程设置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能适应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③主要用岗位职业能力来描述人才规格,重点关注学生能做什么;④融合学历证书与岗位职业证书,把职业考证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专业知识要求融合到各专业课程,结合职业考证时间安排职业考证课程。其内容包括专业名称、人学要求、学习年限、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职业范围、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专业实训课程表、课程结构、教学进程表、专业教师任职资格和实训装备等l2项标准化内容。

(3)开发专业课程标准。“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根据人才培养定位,重构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外贸单证操作”、“出口业务操作”、“出口跟单操作”等9门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开发了突出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这9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每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要求等内容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同时还对课程设计思路和实施建议进行了说明,使课程教学与改革有章可依。为了更好地实施课程标准,使课程标准的执行更加具体,这9门专业核心课程都根据外贸企业真实业务案例开发了项目活动载体,展现了项目课程改革思路,提高了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

2.准职业人培养阶段:项目教学

在该阶段,“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共同参与9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材编写、备课、授课、命题等项目教学全过程,实现学生到准职业人的转变。

(1)共同编写立体化教材。“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通过共研究、分析,确定有代表性的行业、产品、业务种类,并以该行业大型综合真实业务案例为蓝本,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项目活动载体,确定工作项目,设计学习情境,共同编写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材,并以项目教材的编写为契机,完成项目活动载体、实习实训项目等教学资料的积累与搜集工作,为教师施教提供支持;同时,建设课程网页提供电子课件、实习实训项目、习题集、案例集、试题库等材料搭建立体化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多维学习空间。

(2)共同备课。“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在授课前,根据课程标准设定的各项目的能力点与知识点要求、行业发展新变化、业务政策新调整和业务操作新方式,确定项目活动载体,使之融入行业发展新要素,符合业务发展新要求;在此基础上,根据授课对象、授课场所的不同特点将项目活动载体覆盖的能力目标与知识目标外化为具体、明确的工作项目,配之以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保证教学能力目标与知识目标的实现。“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在共同备课过程中,各取所长,优势互补,将授课内容准备与课堂组织形式设计都提到更高的水平。

(3)共同授课。“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在课堂授课环节,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其中,行业兼职教师侧重实践教学和实训指导。“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教学,以专业核心课程的项目活动设计为载体,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融入职业素质提升,共同打造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教学场所与实训场所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每一个学习情境的项目教学过程中,首先将根据业务案例设计的项目活动任务布置给学生,指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总结。在教师进行操作示范的过程中,不仅将该工作任务覆盖的职业能力与专业知识进行讲解与示范,并且还需要将学生独立进行的工作任务完成过程加以分析,使学生在掌握共性的职业能力与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有个性化的收益,包括职业能力的提高,也包括职业素质的提升。

(4)共同命题。“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在完成共同授课后,由校内专任教师根据行业兼职教师提供的真实业务案例,结合课程考核要求,设计考核案例,按照实际业务的表现形式来确定考核形式、分配考核点,形成考核试卷初稿,交由行业兼职教师进行业务把关,对业务案例描述、考核任务设计、考核评价指标进行审核,提出修改意见,由校内专任教师进行修订,由双方共同填写“共同命题记录表”双方共同完成共同命题任务。通过共同命题,使课程考核内容与考核形式与实际业务相吻合,使考核结果与岗位要求相吻合。

3.合格职业人培养阶段:实战训练

“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通过共同指导学生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实战训练,完成学生白准职业人到合格职业人的飞跃。

(1)工学交替。“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在专业核心课程的合作过程中,除在课堂教学的教学资料准备、备课、授课、命题环节的合作外,还将部分适合进行实战操作的项目的授课由校内实训室转移到校外实训基地的真实职业环境中,实行工学交替,行业兼职教师充分发挥其社会资源、业务优势对学生工学交替进行指导,通过实战操作检验课堂教学效果,检验学生职业能力与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与应用水平。

(2)顶岗实习。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在“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的指导下,学习掌握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9门专业核心课程设定的能力目标与知识目标,掌握了外贸单证员、跟单员、业务员三个岗位业务操作所需要的各项能力,获得了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到相关外贸企业对应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即“持证上岗”。学生通过至少半年的顶岗实习,提升了职业能力,养成了良好的职业素质,积累了外贸工作经验,转变成了合格职业人,实现顺利就业和优质就业。

(三)运行保障

为使“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模式顺利实施,我们制定了如下运行制度:

1.“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构建方面

为了建立一支“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强化校内专任教师业务操作水平的提高和行业兼职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提升,制定了《行业兼职教师遴选、聘用和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教师参加挂职锻炼的有关规定》、《关于校内专任教师与行业兼职教师“朋友式”结对的若干意见》等规章制度。

2.“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运行方面

为了适应项目教学改革,保证课程建设质量,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制定了《校内专任教师担任行业兼职教师助教制》、《行业兼职教师工作手册》、《共同备课实施细则》、《共同授课实施细则》、《共同命题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

(四)运行绩效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模式通过近3年实践,取得良好成效:

1.该模式入选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2周年经典案例师资队伍案例之首;

2.培养了5名专业带头人,并人选浙江省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培养工程,被中国国际贸易学会聘为全国外贸跟单员和外贸业务员培训认证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主编了3本全国考证教材,参与制定了外贸考证标准。

3.14名校内专任教师均通过职教能力测评,均获得外贸职业考证培训师资格,其中8名还获得澳大利亚TAA培训师证书,培养了9名骨干教师、4名双师素质教师。

4.共聘用了外贸业务能力强、行业资源丰富、热心教育事业的40名行业兼职教师,覆盖各类外贸相关企业和各种外贸岗位,行业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任教师比例超过1:1。

5.2008届毕业生取得了98%高就业率的优异人才培养绩效,人才培养质量有了大幅提升。

三、实施“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模式的建议

1.学校层面:拟订人事分配和教学管理制度,保障团队建设有序运行

(1)在思想观念和行动上,都要重视“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2)在人事分配上,要明确行业兼职教师的报酬,对行业兼职教师结对的校内专任教师要有相应的奖惩制度,对参加顶岗实践的校内专任教师要有相应的激励措施。

(3)在教学管理上,要制定行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规范对其管理和运行,如考虑到行业兼职教师有时不能在正常工作日来授课,允许其调到周末或晚上上课。

2.系部和专业层面:拟订团队运行的实施细则。有效构建和运行团队

(1)根据学院团队建设相关制度,结合系部和专业特点,拟订团队构建和运行操作层面的实施细则。

篇2

论文关键词:教学团队;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专业发展

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始终是学校改革发展的永恒课题,其中关键一环就是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一、教学团队的内涵与意义

教学团队是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以自主发展意识较强的善于相互协作、沟通的一线教师为主体,以教学工作为主线,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为指导,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为目标,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为主要途径,以学校的基于问题的学习及科研项目为牵动,以专业自主发展、生成职业幸福感为重点的开展教学研究和提升办学质量的核心队伍。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学团队,有利于教师间的相互协作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发挥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培养,有利于复杂的教学问题的有效处理和实现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

二、教学团队的建设与管理

为了保证教学团队的有序运行,必须加强教学团队的管理,完善教学团队建设的相关制度与政策,建立一套有利于教学团队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确立名优骨干教师在团队中的权利和地位,扩大教学团队的管理自。

1.首席教师负责制

制定团队首席执行教师聘任细则和团队发展保障细则,对聘任条件、聘任方法和学习制度、管理考核制度做出详细的说明;建立由领导班子和团队首席执行教师组成的团队学组,对学习共同体实行扁平管理,负责督促、指导教学团队开展学习研讨。这样,领导不再搞行政干预,而是作为学习者、引领者,与教师共同参与学习研讨,在活动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同时角色的转换,也使教师群体更愿意接受和吸纳指导者的意见,使团队学习更具实效性。

2.团队管理自主制

教学团队负责人在改革教学模式、内容和方法,制定团队工作计划、决定团队成员的组成、调控内部经费使用、考核与评价成员、制定分配办法等方面均应有相当的自。而学校管理层则从发号令者变换成团队的指导者、支持者和服务者,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体制与机制来为团队建设提供保障。每年初,由首席执行教师提出自己年度主攻的课题,并向全校教师进行阐述,教师自愿申报参加课题研究,首席执行教师将申报者组成一个团队,共同开展该课题的研究,共同提升,共同发展。

3.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

要使教学团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建立有效的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在职称评聘、外出培训、人才选拔、科研立项、年度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使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切身地感受到学校对自己贡献的认可和客观、公平的评价,保证教学团队的高效运转。在教学团队内部,实行教师竞聘上岗,促进专业教师的合理有序流动;建立学校评价、学生评价与团队内部自我评价相结合的评教制度,为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机制的保障。

4.形成合理的团队结构

教学团队应根据专业、课程建设的需要,及时提出队伍培养、调整、补充的意见和建议,有计划地进行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的选拔与培养。制订青年教师的培养、进修规划,充分发挥有经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5.提升团队整体的教学水平

要积极了解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信息,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围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试方法,促进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积极开展集体备课、观摩教学、经验总结、试讲、教师培训、专家报告、专题讨论等教研活动。通过各种切实有效的活动,加强教学经验的交流,提高教学水平和师德水平。要鼓励团队教师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教学团队的运营

1.引入“六顶思考帽”方式,不断提升教师思考问题的能力

所谓“六顶思考帽”方式,即六种特定类型的思考方式,用不同颜色的六种思考帽,代表着六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它提供了“平行思维”的工具,运用的关键是思考者要学会将逻辑与情感、创造与信息等区分开来。戴上任一顶帽子都代表着一种特定类型的思考方式,它只能允许思考者在同一时间内只做一件事情,从而避免将时间浪费在无意义思考和互相争执上。如:评课时大家首先都戴上白帽子,向每位评课者提供自己发现的信息,接着又同时戴上红色思考帽表达自己的感受;接着戴青色帽子的教师提出自己的建议,戴黑色帽子的教师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最后由戴蓝色帽子的教师综合大家的意见,揭示问题,引发大家的思考。

通过六顶思考帽引领教师从不同的思维角度,以不同的身份,参与到研讨评议活动之中,关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新困惑,在实际场景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推动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观察和反思,帮助教师制订改进计划,实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2.开展“观课议课活动”,不断提升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团队的工作重心要放在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上,以教学方法的改进为切入点,着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在“观课议课”活动中,讲课教师完成问题积累,形成改进策略,逐步实施,形成风格雏形;听课教师对比提升,帮助教师寻求最佳解决策略;团队首席执行教师帮助团队教师识别问题真伪,判定策略得失。三方形成合力,共同提高。团队观课议课要关注教者的设计意图,围绕所用的教学方法谈其优势和劣势所在,同时对别人的思考进行不断的反思,切实提高团队每一位成员的研究力和学习力。

这里的观课议课不再是简单的看和评。而是构建了四个板块的立体流程,即研课——问题预设、磨课——加工生成、观课——课堂“捉虫”、议课——思辨达成。基本做法是:1)先由团队教师以六顶思考帽的形式研究怎样开展教学,利用课前测查找学生存在的问题,确认学生知识前量的储备情况;2)利用模拟课堂发现预设中的问题,研究解决的方法,共同确立教学目标,设计核心问题;3)团队教师课堂“捉虫”并一起共同制作视频案例进行提升,教师们通过研讨共同明确视频案例中的问题,确定案例主题和案例重点分析解决的问题;4)结合案例主题形成问题的解决策略。

3.搭建互助共进平台。不断提升团队教师的学习力

(1)自悟研训平台

旨在提高教师的本体性知识的水平,更新条件性知识,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提高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水平。主要包括阅读和培训。其流程为:

独立阅读的流程为:个人阅读—做笔记一写读后感一与其他教师交流学习心得。要让《静悄悄的革命》、《谁动了我的奶酪》、《鱼的故事》、《这是我们的船》这类引发思考、催化团队共进的书籍成为每位教师的枕边读物;要让名师成长系列丛书,成为校内骨干教师模仿、津津乐道的共识;要使各学科课程标准成为教师教学的行动指南,要让每位教师对各学段目标烂熟于胸。

集体培训的流程为:专业引领下的课标解读一案例研究一网上学习一问题解答一个人实践。可以邀请学科研究人员对教师进行培训,对课标进行重新解读;教师要对个人进入课改几年来的教学行为进行回顾,审视自己落实学段目标的程度和能力,重新定位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2)问题驱动平台

旨在使教师利用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自悟和合作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使每位教师缄默性知识得以丰富。主要方式为发现、自省、主题交流和交互提升。

发现的主要流程为:集体备课~常态教学~同伴“捉虫”一集体会诊一二次备课一二次教学。自省的主要流程为:教前反思与设计一教学实施(教中反思、二度设计)一六帽评课(教后反思)一叙事研究(记录反思)一共享收获。主题交流的主要流程为:预设主题一课例实践一集体研讨一生成新主题一新课例实践一再次研讨。要力求在发现、自省流程中通过个人反思、团队互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教师对学段目标和教材的把握能力。交互提升包括两条渠道,即对话渠道和网络渠道。对话渠道:提出主题(主持人)一各抒己见(沙龙)一提炼共识;网络渠道:个人发帖(论坛、博客)一参与者自主交流一专家点评。

要发挥校园网上的BBS论坛的作用,构建学校内部的博客群和网上备课系统,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使之成为教师进行交流互动的平台。学校还可承办区级uc专题论坛和备课活动,为教师的学习和展示搭建平台。

篇3

述职人:***

尊敬的公司领导,各位同事:

2019年,酿造部在公司领导、技术协助组的大力支持、帮助和酿造团队共同努力下,顺利实施了质量与工艺管控和改进,有序推进了团队建设相关工作,超额完成了品质原酒的生产任务,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岗位认知

酿造部长要把控好浓香酿造生产整个系统的有效运行,抓生产组织、产质量目标、绩效管理、团队建设、对外对接和在建工程工艺的规划布局与过程质量监督工作。同时,根据公司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制定部门各项目标的分解下发,形成推进计划和生产技术保障方案,并对出现的异常情况组织酿造管理、技术团队进行总结、分析,指导和解决生产管理、技术问题;拟订组织实施改进方案。

二、2019年部门年度经营、管理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一)12月止,投粮***吨,完成年度****吨投粮目标的****%;产酒****吨,出酒率****%(按耗粮计),超****%的出酒目标****个百分点;产一级以上原酒*****吨,其中(特级原酒****吨,优级原酒****吨,一级原酒****吨)完成年度****吨目标的***%。

(二)曲药消耗 ****吨,稻壳消耗***吨。

(三)培植窖泥****m3(其中一次窖泥***m3、培植二次培泥****m3、培植三次窖泥****m3);培植培养液***吨、酯化液***吨。

三、2019年履职情况及各种目标完成情况

(一)个人完成的主要工作事项

1、质量与工艺管控和改进方面

(1)带领团队从工艺模式、生产操作、标准化操作等**个方面拟定《***工艺优化实施方案》,推动*****余项优化提升工作,使糟醅质量得到良性循环,产量步入正常化,原酒质量得以提升。

(2)组织实施强化工艺定型工作,确定生产组织实施方案和规范生产工艺细节管控,摸索***工艺、*****工艺操作方案,完成了工艺标准化生产技术文件。

(3)深入开展窖泥培植、培养液制作配方等研究工作,形成了固定化窖泥配方和适合***窖泥培植操作方法。

(4)牵头拟定中高温曲试生产技术文件,对适合于中高温曲微生物生长条件、环境提前培养菌源和适宜微生物植物的归类。

(5)科学推动各类品质提升试验工作,开展了*****生产试验、集中******制作探索,糟醅质量有力提升。

2、安全管理方面

建立安全督导小组,制定安全生产管控实施方案,逐级签订安全责任承诺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对安全生产工作,实行“一人生病全体吃药”的高压管控模式,生产班和组发生安全事故,取消当月评优资格,促进安全管理全员参与。

3、规范化管理方面

(1)成立酿造标准化工作组,全面推动了部门标准化建设工作,生产规范性得以提升。

(2)持续强抓部门衣食住行、言行举止规范管理,酿造员工形象得以提升,同时在公司起到带动作用。

(3)组织进行部门管理制度修订、优化部门绩效考核管理,从制度标准层面正向引导规范化管理。

4、学习改进提升和创新项目情况

(1)通过公司培训、外出学习,同行考察,思路得到提升,视野变开阔,以强化管理、提升品质、成本控制为目的,完成**项改进提升工作。

(2)申报发明专利**个、实用新型专利**个,论文***篇,部门上报公司技术创新***个。

(二)配合相关部门或个人完成的主要工作事项

1、全力配合完成集中供汽锅炉设备的安装调试,并对集中供汽与生产相关工艺进行匹配优化。

2、对*****车间在建工程建设和设备安装过程进行专项监管,及时将存在问题向关联部门反馈并督促整改。

3、积极协调沟通外购曲药的购进和质量把控,保证酿酒生产的顺利推进。

4、完成“***”仪式、“****名”仪式和***、经销商的日常接待工作。

5、积极为****研究院在*****开展项目提供技术参数。

6、配合****技术协助组多次召开****生产技术分析、总结会。

(三)、团队建设工作

1、按《酿造部团队建设方案》参加公司部门举办的各项文体活动、知识竞赛、技能竞赛,增加了员工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推动了整个团队的精、气、神面貌。

2、积极配合***开展的员工合理化建议,优化管理,解决员工实际问题;开展常态化员工沟通会,搭建情感桥梁,增强团队凝聚力。

3、推进员工业务技能、企业文化、食品安全等多项的培训,组织优秀班组评比,优秀员工及管理团队拓展和全员军训,一年来部门赶、学、比、帮、超氛围浓烈,团队整体素质提升明显。

四、存在问题剖析

(一)年初发生轻微安全事故*起,主要原因是新员工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范意识差,实操安全培训、引导不够,持续加强安全教育仍是重点工作。

(二)部门员工群体总体文化程度偏低,思维意识与主人翁意识还需进一步提升。后期将持续加强与员工群体的沟通,通过解决员工实际困难,强化企业文化教育和团队建设工作,提升员工对公司和团队的认同感。

(三)在建工程进度缓慢,存在未严格按图纸施工现象,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易得到落实。后期需继续加强与施工方的沟通协调,严格按照在建工程倒排计划实施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五、个人履行职责自我评价

自身在领导的点拨与鞭策下,思维方式和性格有了较大转变,通过不断的培训、外出学习和同行考察,使我视野更开阔,工作动力更强,管理业务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得到有力提升,在公司高速发展和追求极致品质背景下,我始终坚守工匠精神,保质保量完成了生产定额目标与各板块的重项工作,较称职的履行了酿造部长职责。

六、2020年主要工作规划

2020年酿造部将紧紧围绕提品质、保生产工作核心。品质上,提升优级原酒、特级原酒产量,突破调味酒瓶颈。产能上,完成****吨投粮任务,耗粮出酒率≥***%,产酒≥***

(一)优化工艺、提升品质

1、固化培植方案,抓好窖泥培植管理,提升窖泥质量。

2、实施酿酒工艺的第**次优化,持续对工艺进行改进,进一步细化标准化生产模式,保证生产操作、工艺的有效落地实施。

3、稳步糟醅整体质量,保障原酒品质。

(二)中高温曲生产

制曲试生产过程中,摸索、分析、总结,完成制曲工艺定型,形成特有的中高温曲质量工艺标准。

七、部门绩效改进与措施

1、优化奖惩机制,对业绩优秀、团队协作、技能突出员工增大奖励幅度,在月度、年度考核中予以体现。

2、增设成本管理、节能降耗管理考核细则。

3、强化日常监管,推行首问责任制,提高员工执行力,保障各项工作顺利落地。

八、个人及团队能力提升要点与方法

(一)个人性格修养感悟和提升

1、努力克制、多换位思考,多沟通,多带和谐面容。

2、与员工之间多一些亲和力,持续与员工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了解员工思想动态积极帮助员工解决问题。

(二)团队提升

1、以自主培训和与公司合作教授培训形式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带领管理团队不断提升业务技能、技术和管理水平,大力推行师带徒,形成良好“传、帮、带”氛围。

篇4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实践途径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校“服务、引导、教育、管理”育人理念的最主要实现者,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可替代的力量。笔者结合我校的实践,提出了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途径。

一、注重制度建设,把好“五关”,稳定队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建立并稳定一支强有力的学生工作队伍,是学校德育的有效保证。学校要从战略高度认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把辅导员从琐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形成合力育人的良好局面。

一把“进口关”。规定新进人员准入标准,规范选拔程序是辅导员质量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辅导员实行岗位聘任制,在学校科级干部聘任之前,先进行辅导员的竞岗选聘。

二把培养关。加强对学生工作队伍的培训,除学校每年举办培训班,送出学习培训外,还时常以会代训、集中培训、组织参加交流等形式对学生工作者强化培训。同时,学工部每年设立学生工作的有关专题,进行调查研究,征文评奖,提高其科研水平和工作能力。

三把考核关。严格考核和奖励制度,培育竞争意识,鼓励争先创优。

四把出口关。在高进、精育、严管的基础上考虑优出,使辅导员成为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多方面发展的人才,拓宽辅导员的发展空间。

二、实施团队建设,提升专业化水平

辅导员团队是指在高校中由知识技能互补、能够互相协作以更好地推进工作、发展自身为主要目标的辅导员个体组成的群体。专业团队建设不能只是安排部署,更要注重学校层面的指导和考核,考核结果在组织部备案,其结果和辅导员职务职称晋升挂钩,也和团队建设的经费紧密相关。

我校根据需要,设置了形势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大学生教育管理等四个辅导员专业化团队,每个团队归口相应的学科。在辅导员申请选报的基础上,根据个人专业和兴趣归口相应的团队,同时结合团队特点,聘任团队负责人、秘书,同时,明确了相关的管理考核目标责任,确保该项工作落到实处。经过两年团队建设的实施,大大提高了辅导员队伍的科研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三、实施青年辅导员导师制,推进职业化建设

为进一步完善辅导员培养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扬思想政治工作“传、帮、带”的优良传统等有重要的作用。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形成学生工作的优秀梯队。我校专门出台了《关于实行青年辅导员导师制的暂行规定》,在全校实施青年辅导员导师制度。两年来,在全校范围内选聘了13名长期在学工战线工作的资深辅导员担任辅导员导师,每位导师担任1~2名辅导员的深度辅导工作,有力地促进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从思想上强化青年辅导员对辅导员岗位的认同和热爱,帮助其建立起职业理想,激发辅导员的事业心、使命感和奉献精神,增强其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工作中帮助青年辅导员掌握专业知识,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在职业发展上强化青年辅导员的专业发展定位,加强青年辅导员能力的提升和素质的增强,做好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四、实施全员全方位培训,提升学生工作队伍业务水平

如今,辅导员培训工作日益彰显其特有的重要性。辅导员培训是提升辅导员工作水平的重要保障,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开展展主题班会大奖赛,练好学生工作基本功

主题班会是辅导员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方式,是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辅导员培养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从大学生网络教育到大学生户外素质拓展,从不同方面凝练班会教育主题,将传统主题教育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展示了辅导员较好的主题班会策划和运作能力及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技能。

(二)召开工作案例研讨会,交流学生工作经验

通过召开学生工作案例研讨会,辅导员围绕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学生奖励资助、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班级、党团建设等学生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案例进行深入交流。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解决方法,对学生工作中存在的特殊问题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解决方案,提高了全体学工人员的工作能力。

(三)组织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增加团队的创造力与凝聚力

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现代人应有的基本素质,也是现代人人格特质的两大核心内涵。素质拓展正是培养这种核心内涵的全新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能更好地熔炼队伍,激发个人潜能,培养创新思维和感恩奉献精神,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提升团队竞争力。

(四)举行辅导员专题培训活动

目前,辅导员工作专题培训主要集中在两种形式上,一是通过一系列讲座来提高辅导员的基本素质,尤其对提高理论水平、拓宽视野有很大帮助;二是请有经验的辅导员对辅导员工作进行实践讲解,对辅导员解决具体的问题很有实践意义。围绕这两种方式,我校举办了学工论坛。一是邀请校外的专家为辅导员做专题报告,内容涉及对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理、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等辅导员工作中难点和疑点问题,提高了辅导员提高处理这方面工作的能力。二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辅导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对国际形势的把握,邀请专家为辅导员开展了形势与政策的专题讲座。三是辅导之间开展工作经验交流,通过经验交流,使全体辅导员用“自己经验自己继承、自己学习、自己交流”的形式促进工作更好地开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小结

经过长期努力,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一是辅导员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工作责任心进一步增强。二是辅导员队伍在专业化发展方向上进一步明晰。在职称晋升方面,根据辅导员岗位实际制定辅导员评聘教师职务的具体条件,制定了辅导员系列职称评审标准和实施细则,辅导员晋升高级职称实行单列,专职辅导员可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在辅导员科级职务晋升方面,从政策上给予倾斜,设立了正、副科级辅导员岗位。三是辅导员学生工作科研成效显著。四是辅导员队伍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目前,我院辅导员队伍的整体学历层次、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工作能力整体上都有了很大提升,辅导员队伍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俞世恩.高校辅导员团队分层建设探究.高校辅导员学刊.

篇5

结合省、市开展的作风建设年活动,最近,邯郸市教育局提出在全市各学校开展以“履职尽责、精心育人”为主要内容的“校本革命”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树立“生本革命”理念,即当好文明古都小使者,争做邯郸复兴后备军;破除只重学业进步、不重品德修养的错误观念,树立崇德尚能、学有所长、全面发展的人生目标。

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搞好“高效课堂教学月”活动,继续加强“两导一点”课堂教学理论的学习,进一步落实好常规教学“五部曲”、课堂教学“六环节”工作。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细化“桌对桌,面对面”的小组“讨论式教学”,促进师生交流。同时,围绕“三观”,即学生观、教学观、“三维目标”观,制定符合我校教学要求的高效课堂评价标准,以评价促进教师教学改革的发展。

二、加强学科团队建设。以建设学习型、研究型、合力型学科组为目标,进一步完善《优秀学科组评选细则》和《高考学科教学质量考核及奖励办法》等学科组考核评价制度,开展优秀学科组评选活动。规范教研活动,保证教研活动的统一性、专题性、针对性和实际效果,在规范教、学案的基础上,强化校本资料编写力度,形成“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科组的主动性和团队优势。

三、落实“全员导师制”。实行由班主任牵头,每一名任课教师都有重点地指导几名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的全员导师制方案,并通过完善实施方案,制订考核办法,加强过程的管理和指导,尽量不使一名学生出现大的“滑坡”或“掉队”。

四、进一步加强教学评价,做好质量追踪管理。严格落实学校《教学事故及处理办法》,完善教师个人、学科组、班级三个层面的教学质量考核奖励方案,建立教学质量跟踪管理档案,推行教师业务档案的网络化管理,实现学生与教师数据的动态链接,做到教学成绩查询及时、反馈快捷,并全面准确科学地评价教学工作,以此增强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

篇6

本学期的科研工作,将以教育行政工作会议和进修学校教学工作会议有关精神为指针,坚持科研先导工程,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全面落实新课改为中心工作,以校本培训为特色,以学习型团队建设为重点,加强科研研究和管理,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工作目标:

1.严格教育科研工作细则。继续完善、健全教育科研工作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严格教育科研课题的各项管理工作。

2、定期召开科研例会,及时总结经验部署下步工作。

3、确定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研究专题。

4、及时收集、整理、传递科研科普信息,积累好所有的科研材料和档案。

5、召开课题研讨交流会。

6、继续加强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

7、开展科研专题培训和讲座。

8、积极开展科研成果评定与推广工作,制定科研奖励制度。

三、主要工作:

(一)科研制度建设

1、按照以月为主的方式开展科研工作的考核,每月严格制定上交时间,并以课题组为单位上交每月的课题研究案例和反思。

2、组织人员课题培训,月上交随笔和教学叙事,组织课题课的听课评课、反思和研讨。

3、科研材料分类装订,集中管理,重在体现科研的研究进程。

4、对上年度在教育科研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学习团队建设

1、加强学习团队建设,继续以学习小组形式组织教师学习。围绕有效教学的开展进行理论与业务的专题学习,并以学习团队为单位定期组织交流活动。

2、以校本培训为特色,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本学期针对课题研究组织2——3次培训工作,特别是对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认识和能力的培训以及有关新课程标准的再学习和有效教学知识的学习。

3、发挥科研骨干教师的优势,做好课题研究的引领工作,并带动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共同研讨,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针对教师科研开展中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并及时总结反馈信息,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

4、进行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有效性的探索,每次备课前组内有一人事前准备好与全组教师进行经验、成果或信息的交流。学校本学期组织一次专题研讨,初步形成基本备课模式。

5、为教师推荐理论学习的材料。购买、下发与课改有关的书籍。开展有效的校本培训。积极创造机会为广大教师的外出学习创造条件,给予支持。

6、支持和鼓励教师将科研研究的经验总结到科研成果中来,并向全校教师推广。鼓励教师积极撰写省、市、区的论文和案例。

(三)教研实践

1、建立学校课题研究课制度,注重发挥团队优势,组织跨学年的研讨活动,提高研究课的质量。做到以问题为牵动,注重课后的评析与反思。

2、把校际联动引向深入,本学期继续邀请名师和专家到校授课和讲座,并充分利用校内名师资源,提高广大教师的参与度,把学习与自身提高紧密结合起来。并积极创造条件使教师走出去,加强双向交流活动。

3、组织校级科研竞赛课活动,使其成为学校的常规工作,对参加上级各类竞赛活动形成良好的竞争选拔机制。

4、认真完成好做为整改委基地学校的各项工作,创造条件参加基地的各项活动。

三月份:

1、制订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

2、组织各子课题组成员的组内科研学习。

3、归纳整理科研信息。

4、学校领导小组研究科研计划。

5、开展“绿洲杯”课程标准再学习测试活动。

四月份:

1、组织理论学习和讲座培训。

2、开展科研课题专题课活动。

3、课题小组开展有效阅读的学习研讨活动。

4、上交科研论文和科研成果。

五月份:

1、科研自学笔记。

2、科研反思纪实。

3、以课题小组为单位的有效教学研讨课系列活动。

4、“绿洲杯”教师基本功风采大赛。

六月份:

1、“绿洲杯”教学设计大赛

2、科研优质课汇报

3、科研工作总结。

4、科研课题总结。

篇7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工作开展离不开制度保障,职业道德建设同样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近年来,医院围绕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后制定了《岗位工作质量标准》、《职工文明公约》、《职业道德建设实施细则及考核办法》、《精神文明和行风作风建设奖惩办法》,建立职工职业道德档案,实施医德考评机制,使职业道德建设有所遵循,更加趋于规范化、具体化。定期不定期随机组织后勤、一线医务人员进行联合查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下发行风通报,保证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加强医护人员的廉洁自律,坚决杜绝违法、违纪、腐败现象发生,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严明纪律,强化监督。深入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不放过任何违反职业道德和违规违纪的现象,保证医院的干部职工队伍的纯洁性。

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深化职业道德建设

职业道德建设需要丰富的活动载体为支撑,近年来,医院开展“奉献服务在岗位”、“用心为患者服务服务到患者心里”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及“做文明职工、当服务标兵”、“学习雷锋车组”、“做有爱心的医务人”、“加强诚信建设、弘扬江苏精神”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的出发点、落脚点不仅职工参与其中,使职工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不知不觉实践先进思想受教育,而且自觉转化为日常道德意识、道德习惯、道德品德,形成道德行为。让职工思想积极向上,始终保持“满腔热情、富有激情、充满智慧、奋力创新”良好精神状态,积极主动推进服务工作。组织参观“五德”教育馆、淮医名人馆,名淮医事迹巡回报告会,举办道德讲堂,每年评选爱优秀医生、优秀护士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用身边实实在在先进人物事迹激励自己,鞭策自己,促进自己自觉提升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此外,注重加强对新职工的教育引导,分批分期组织系统培训,帮助新职工树立正确的医务人员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敬岗爱业、遵法守信、高度负责的职业道德。四、深化团队文化建设提升职工道德修养团队核心价值理念与团队精神是团队成员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观念及精神追求,是团队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是团队文化发展的内在活力、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我院在全员范围内征集、提炼出“医术精益求精服务全心全意”的新安医院精神,制定了团队形象标准、共同守则、团队建设目标,并多次把职工带到系统内外,让大家领悟先进单位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找准差距,自觉投入热情,贡献力量,为单位发展埋头苦干作贡献,努力打造一支充满活力、士气昂扬、技术精湛、团结合作、和谐统一、勇于创新、业绩突出的高激情、高素质、高凝聚、高效能的团队。通过各级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站等各种媒体积极开展宣传,使医院社会认可度和知名度不断提高。

三、突出民政福利优势展示医院良好形象

篇8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统筹谋划,优化布局,整合资源,重点抓好专项规划的实施和落地,制定文化体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实施意见,细化年度实施计划、项目和进度,加快推进中心城区片、东站新城片、九堡新区片和新区片建设,深入实施新农村文化建设工程和新农村小康健身工程,实现上下联动、纵横并举、立体覆盖,着力打造15分钟文化体育生活圈,全力构建“两带、两中心、三次中心、四片”区域文化体育发展新格局。围绕构建与中心城区相适应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对全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群众文化活动、人才队伍建设等作出前瞻性、整体性、系统性规划。二是坚持项目带动。依托东站枢纽、运河整治与开发、地铁等大项目建设,发挥地块整村拆迁优势,加快推进电影文化街区、区块“文化园”区级体育馆、剧院、文化广场和片区体育馆等项目设计与建设,进一步推进景观休闲带、运河健身休闲带建设,切实加强与项目建设主体、项目属地街镇的联系和沟通,提前介入,主动参与,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三是坚持创建带动。进一步深化和巩固省级文化先进区创建成果,重点是推进各街道、镇综合文化中心建设,严格创建标准,强化进度督查,注重管理创新,提升硬件水平,力争全区所有街道、镇综合文化中心达到全省三类地区标准。扎实做好省、市级东海文化明珠的复查及综合文化站评估工作。

二、抓品牌促特色,丰富城区内涵。

围绕品牌培育、特色提升,要在“三个加快”上求特色:一是加快培育广场民间文化跳蚤市场,在民间文化品牌上求特色。按照书记关于“全力把广场打造成的潘家园”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打造“本地人常到、外地人想到,交易有序、特色鲜明、人气集聚、群众满意”为总目标,完善市场运行总体方案,切实在市场招商、管理运作、活动组织、宣传推介和服务保障等方面下功夫,实现管理科学、服务高效、交通顺畅、环境整洁、经营文明,切实把市场打造成为面向全市、全省和全国的民间文化跳蚤市场,成为交易最兴旺、游客最喜欢、影响力最大的的潘家园。在市场启动后,要着眼于凝聚市场人气、培育市场品牌、提升市场特色,尤其要抓好市场运行模式转型、举办机制转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民间协会组织的作用,大胆探索和创新促进市场转型的思路、路径和办法,促进民间文化跳蚤市场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快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在挖掘、展示和传承历史文化上求特色。城区转型发展的过程,也是全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十分重要的时期。坚持挖掘、保护、开发和利用相统一原则,依托东站枢纽、地铁一号线、运河综合整治、大型居住区等一批国家和省市重点项目带动,在城东区块、门外区域城东旅游休闲景区、笕桥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及笕桥中央航校旧址保护中,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申报、展示和保护工作。挖掘、整理和编辑《门外历史文化》、《老街文化》、《农居文化》、《段文史汇编》。举办“文化遗产日”、名人名居等纪念日宣传活动,增强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充分发挥区非物质遗产展厅的展示、宣传和教育功能,举办民间剪纸艺术展、民间钱币展、区民风民俗展等。三是加快区域多元文化特色建设,在打响“一社一品”上求特色。积极推进“一社一品”特色文化品牌建设,通过开展文化特色社区(村)创建活动、十佳特色文化品牌评选活动、“一社一品”展示活动等,提升特色文化。立足特殊的地理位置,突出“山、水、名人”文化主题,深入挖掘和培育乡土特色文化,继续开展文化、运河文化研究,收集整理历史文化碎片,促进历史文脉的传承。结合电影文化街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以弘扬精神为主题,开展纪念诞辰11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实施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行动计划,不断扩大名人名居效应。

三、抓管理促发展,发挥文化功能。

坚持资源整合、功能提升,重点抓好“两中心”(区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的管理运行,推进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方法创新,积极探索和创新“政府主办”和“市场化”运作两种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运作模式。主要在“一强化两中心”上下功夫:一要强化文化引领功能。依托区文化中心、文化广场、广场民间文化跳蚤市场的“一中心、一广场、一市场”,通过政府引导、特色培育和品牌建设等途径,大力发展特色民间文化,培育和形成以区文化中心为核心,涵盖文化活动、艺术培训、图书阅览、电影娱乐、旅游休闲等内容的文化综合体。依托区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场等,通过制定相关激励政策,积极引进民间资金、人才、项目等,提升中心品牌效应,大力培育和发展健身经济、赛事经济和演艺经济,形成包括健身、休闲、培训、竞赛、演艺等内容的体育文化综合体。通过推进城市中心区公共文化综合体的培育和建设,实现中心城区片与东站新城片、九堡新区片和新区片的文化互动,着力培育多元文化形态相互融合、中心城区主导型文化形态引领的公共文化发展新格局,从而加速农民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居住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转变,形成与中心区相适应的城市精神和市民意识。二要推进“两中心”管理创新。坚持社会效益最大化原则,积极探索和创新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管理运行模式。进一步加强区文化中心内部管理,创新运行机制,有效整合资源,强化后勤保障,充分发挥区文化中心市民阅读、文化培训等功能,积极探索融合化、综合性、共享型的区级文化中心管理新模式。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推进区体育中心的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整合消防、机控等设施资源,特别是要本着提高场馆利用率、减少运行成本的原则,创新区体育场管理模式,制定管理运行方案,切实提升场馆利用率、满意度。三要强化街道、镇综合文化中心管理运作。制定街道、镇综合文化中心管理办法,实行统一标识、统一标准、统一考核,进一步拓展内容、规范管理、提升服务,切实满足基层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

四、抓活动促惠民,注重群众参与。

坚持把文化惠民作为文化体育工作的全部落脚点和出发点,为群众提供方便、畅通、快捷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大力推动文化普惠共享。围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要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双千场”为目标,普及繁荣基层文化体育活动。深入开展“广场文化年”活动,确保实现每月每个社区、村都有1场文体活动、放映1场电影。创新组织形式,把广场民间文化跳蚤市场与举办今年元宵节活动相结合,举办元宵节专场。通过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团队展示月、社区文化艺术节、全民健身月活动、服饰风情节、走进大项目文艺演出等大型文体活动。二是以“五进五送”为载体,深入实施文体惠民工程。继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广泛开展“送戏、送电影、送图书、送培训、送体质健康测试”进村社、进大项目、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的“五进五送”文化活动,促进文化惠民。三是以“三上三边”为阵地,不断提升群众性体育竞赛水平。围绕“三上三边”(山上、水上、广场上,西湖边、运河边、边)的群众性体育健身阵地,精心策划与组织环西湖、运河、等的群众体育健身活动,推进群众体育经常化、规范化、系列化。积极举办、承办国际、国内各类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积极组队参加省、市各类体育竞赛。

五、抓机制促联动,推进共建共享。

要在建立健全“四个机制”上下功夫:一是不断健全信息共享服务机制。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一证通”工程全覆盖为基础,依托“图书流动服务车”和社区、村图书阅览场所、区党员远程教育中心、有线数字网络等,深入开展全民读书月活动,加快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步伐,建立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开展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创建活动,推进图书管理一体化、图书服务网络化,着力打造“家门口”公共图书服务网络。二是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服务机制。以《〈全民健身计划纲〉实施计划》为主线,进一步完善健身组织、健身设施、健身指导、竞赛活动、体质测试和设施管理等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区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和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服务功能,完善各级体育监测站设备配置,搞好体育健身指导、国民体质监测和健身知识宣传,全年监测人数达4000人以上。以《区全民健身设施管理办法》为保障,健全健身设施管理的责任主体、经费投入、设施维护、报废更新、伤害保险等长效机制。三是继续深化“新人”服务共享机制。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新人文化家园”建设,不断扩大科技园区、九堡镇格畈社区、笕桥镇水墩村和花园社区等4个“新人文化家园”服务覆盖面,通过举办区外来建设者文化艺术节、新人文艺演出、各类文体竞赛、文艺团队活动等,实现共享同城待遇,加速新人融入中心区。四是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依法行政工作制度,做到依法办事、严格执法,全面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不断提升依法行政工作水平。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消防安全专项行动、无证照电子游戏和“黑网吧”、出版物、印刷市场、“十小”行业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强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净化文化市场环境。进一步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深化综合协调机制、部门联动协作机制、培训教育机制、监管督查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规范行政许可及审批行为,完善审批环节中的告知制、承诺制、问责制。开展普法宣教培训,强化行业自律。

篇9

一、积极调整并科学布局医疗资源

(一)合理调整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将医疗机构的规划和建设纳入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实际服务人口和扩充医疗资源的任务要求,重新调整本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新增医疗资源重点向医疗资源薄弱的新城区和人口流动比较集中的街道、人口规模在10万以上的街道倾斜,鼓励我市三级优质医疗机构到我区设点建设社区医院或门诊部,方便群众就近就医。要根据调整后的医疗机构规划布局、建设规模、用地面积等,规划医疗卫生设施建设用地,并核定用地位置和界线。城区开发、旧城区成片改造应同时规划和建设医疗卫生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进行项目规划审批要征求卫生行政部门意见。(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卫生局、区建设局)

(二)改善我区医疗资源匮乏现状。加大对医疗卫生工作的投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升级改造建设,对服务人口较多,业务量较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按规范要求,保证用房面积,提升服务能力,满足区域需求。认真落实省《关于进一步落实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实施细则》精神,放宽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准入范围,在调整和新增医疗卫生资源时,优先考虑社会资本。引导非公立医疗机构走差异化发展路子,形成公立医院与非公医疗机构功能互补、有序竞争的发展格局。落实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各项优惠政策,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健康发展。(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卫生局、区建设局,各街道办事处)

二、加强医疗紧缺人才引进和培养

(三)加强人才引进。制定区高层次卫生人才引进和培育实施细则,落实卫生人才引进和培育各项优惠措施,加强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解决我区卫生人才队伍断层、高层次人才匮乏问题,推动我区卫生事业持续发展。(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卫生局)

(四)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岗位竞争机制,促进卫生人才队伍不断成长壮大。设立卫生人才培训基金,支持优秀青年骨干参加国内外学术培训、进修,提高我区医疗卫生整体水平。(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卫生局,各街道办事处)

三、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五)做好基本医疗服务。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控制管理组织,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质量管理和医疗核心制度,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保证服务质量和安全。深化全科团队建设,完善全科团队服务规范,强化责任医师制度,主动提供上门服务,承担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方便群众就医。发挥好基层卫生网络作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办法,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责任单位:区卫生局,各街道办事处)

(六)严格监管医疗机构。要监督和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保持整体医疗服务功能,严格执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按照标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责任单位:区卫生局)

四、全面落实各项惠民便民措施

(七)扩增资源总量。积极主动服务辖区内市级医院建设项目,帮助解决困难,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各项目快速推进。深入落实《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相关要求,积极协调启动五缘国际医疗园区和中医院第二期项目建设,推动医院第二期早日投入使用,完成区公共卫生大楼建设并投入使用。(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建设局、区卫生局、区投资促进局、区行政执法局、各街道办事处)

篇10

一、摸清班级情况,合理组建团队

(一)了解班级学生特点,掌握学生思想动态

学生面对教师的分组行为,有部分略有排斥之感,认为分组太麻烦,太形式化,太有约束性,针对此类学生,应当及时与其沟通,讲明分组的厉害关系和意义所在,使其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

(二)依现有专业基础,小组成员优势互补

团队组建的目的是让学生能相互督促,加强专业学习,共同进步。人员的分配必须按照专业基础做到实力相当,不宜悬殊过大,否则接下来的团队建设和竞争会使一部分人越来越有优势,另一部分人逐渐失去信心,如此一来,团队将失去意义。

(三)根据班级实况,合理编排班级座位

座位的编排方式和学生座位的不同,制约着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际和人际互动,直接影响教学信息交流的方式和范围。传统的班级座位一般是以学生身高为依据,从矮到高两两并排,按组排列,学生统一面向教师,教师面对一群学生,这种座位安排方式便于教师观察和控制学生课堂行为,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讲授简便。但是,如此编排,也易造成课堂交往形式简单,强调“教”的便捷而忽略“学”的多样性。

团队合作式的美术教学,一般是以五到八人为一个小组,小组以U型或半圆型方式排列,教师授课身处小组之间,与学生拉近距离,在小组学习中学生的压迫感和拘束感更小,发表意见,绘画练习的机会也更多。这样能有效克服学生的羞怯感,从而培养其协作精神;教师以组为单位组织开展竞赛活动,又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因此,在我的美术课堂中,采用了小组团队合作式的座位编排方法。

(四)小组自我包装,人人有担当

根据人的被关注的需要,在小组内为每位成员设置角色。分别为组长、组长秘书、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宣传委员、文娱委员、劳动委员、记分员等。目的是让每个成员建立起主人翁的意识心态,使组内团结融洽。

当小组框架搭建完成之后,组长需带领组员建设自己的团队,创立队名、队歌、队内的口号、队牌等等,所有的工作必须所有组员共同参与完成,极大地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从课程一开始就要振作起来,使平时不愿意上课或不愿意做作业的同学体验团队的乐趣。

(五)组内协作,组间竞争

团队合作的主要是目的是尽最大的可能让每一个人都能进步,因此,有协作就必须要有竞争,竞争可以让团队成员更加协作,协作可以使团队更具竞争力。

协作的方式主要有:

1. 技术支持。以强带弱,取长补短。一方面可以是造型基础好的同学帮助造型基础弱的同学。色彩感觉好的帮助色彩感觉差的同学,另一方面,同学之间在选景、构图、深入刻画、线条运用等方面都是各有特色,应该 相互取长补短。

2. 资源共享。组内同学在绘画用具上可以相互交换,例如秉着节约环保的原则,组内可共用一盒颜料,共用一把削笔刀,各自采用不同铅笔或钢笔所创作的作品效果也不同。如此协作,不仅节约成本,也提高了课前准备的效率。

3. 竞争内容。第一,作业上交率。第二,作业质量优秀率。第三,课堂作业过程中的纪律。第四,课堂作业结束后的组内卫生。

学生在团队合作的氛围中,可以明显感觉到自我的存在和作用,可以最大化的体现自我价值,为竞争积蓄力量。

二、科学的评价,细致的考核

在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组织中,有严谨科学的考核细则,是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有力保障。细则如下。

1. 根据周课时量和学生完成作业能力,以一学期20周计算(节假日忽略),两周一次作业,一学期共10次。因学校技能大赛训练请假两周以上、因病请假两周以上者,可以两周为一单位免作业一次。其余事假所耽误的作业时间,需自行补齐。

2. 一次作业为一个“小组任务”,作业最终都以系列作品方式呈现,组内所有同学承担相应任务,最终呈现的作业质量所得成绩为本组所有同学平时成绩的最高参考。

3. 一次作业成绩为10分(或100分),一学期10次共计100分(或1000分)。组内总分由任课教师给出,组员分由组长与学习委员共同给出。组长及学习委员得分由组员给出的平均分,各同学得分原则上不能雷同。应根据成员分工及完成质量有所区分,最高不超过组内得分,最低为0分。

4. 组员10次任务得分总和为学期平时成绩。

5. 在一次任务周期内,组内的加减分直接在当次任务的得分中进行加减。加减分的内容主要涉及组内学习纪律、效率、方法技巧、出勤等,并由任课教师评定。个人的加减分直接在个人当次任务的所得分中进行加减,加减后的分为平时成绩。例如:同学A,一次作业得分为8分(或80分),由于上课大声喧哗,扣除0.2分(或2分),最终成绩为7.8分(或78分)。

三、观察团队学习成效,量化作业习惯表现

经过团队合作学习,学生的作业习惯向良好的方面发展,学生作业质量有所保障。由团队合作学习促使良好作业习惯的形成和作业质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作业上交情况逐步稳定。除请假、缺勤者,学生都能保证按时提交作业。

2. 作业优秀者逐渐增加,个别学生有异军突起之势,各团队都呈现藏龙卧虎的态势。每次作业的优秀者都有“新”面孔。

3. 作业过程中的纪律保持良好。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会有意识的注意到自己的言行,有交流能轻语。

4. 作业完成后注意组内卫生,铅笔屑、废纸等倒入垃圾篓,并清理桌面。

5. 户外写生,按组行动,做到不追打喧闹,作业独立完成,互相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