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帮扶措施范文
时间:2024-03-14 10:45: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帮扶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企业 社会帮扶 问题 对策
一、我国企业社会帮扶状况
长期以来,政府一直把帮困扶贫放在重要位置,但是,由于政府帮扶的物力、财力有限,远远无法满足贫困地区、群体的需求,因而需要广泛发动社会、企业、组织和个人的力量,共同对贫困群体进行关心和支持。从本质上来讲,社会贫困问题就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均问题。从社会财富的分配上来看,有三次分配的说法,公益事业就在三次分配的范围内,三次分配提倡承担社会责任。企业是营利性组织,有能力承担社会责任,应该为社会做出道德表率,这其中自然包括帮困扶贫、捐资助学以及养老敬老。自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企业纷纷开展以帮困扶贫为内容的公益捐赠活动,主要包括积极开展科技、教育扶贫,大力推进当地富余劳动力的教育、培训与转移以及努力促进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等。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建立健全企业的社会帮扶体制与机制,为社会贫困群体贡献一份力量,推动社会帮扶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国企业的捐赠是社会帮扶公益事业的中坚力量,在调配社会与市场资源、缓解社会问题、缩小贫富差距以及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虽然我国企业的捐赠在三次分配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同国外相比,我国企业的公益捐赠水平仍然较低。以企业对教育的公益捐赠来说,资料显示,在工商注册登记过的企业超过了1000万,但是进行过教育捐赠的企业还不到10万家。所以说,尚有很多企业在社会帮扶上有着很大的进步空间,当然,也不能因此对所有企业全盘否定,有许许多多的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对社会帮扶工作做出了瞩目的成就。
二、企业社会帮扶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在农村扶贫方面获得了瞩目的成就,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与比例均大幅降低。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企业在农村扶贫上的投入绩效呈明显下降态势,部分地区扶贫工作陷入“制度化陷阱”:有些地区的贫困人群往往通过拖欠贷款、出工不出力等行为维持贫困状态,贫困农民由过去依赖土地生存转向现在依赖扶贫资金生存,过分依赖社会帮扶而不进行自助。同时,在企业对贫困病患人群、贫困大学生等弱势群体的公益捐助中,出现了一些受捐个体挥霍捐款、伪造贫困身份以及不知感恩等的现象,导致部分捐助企业产生停捐甚至退捐行为。这些问题一方面反映了某些个体丧失道德与诚信,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捐助企业和被捐助个体之间缺少有效的制度约束。
(二)缺乏健全的捐赠资金管理机制
当前,我国企业捐赠资金的管理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资金管理机构的内控制度不完善。接收捐赠资金的机构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内部制约、稽核等有效的内控制度。同时,非政府组织和公益性单位大多是受赠组织,资金来源分为国家拨付与接受捐赠两种,而两种资金来源都包含扶贫基金,项目的重叠、交叉导致工作经费的实际支出和预算存在很大差异;第二,扶贫资金的落实与使用不够透明。有些接收资金捐赠的机构只注重筹集资金,却没有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经常性的公布,在大额资金的使用上缺少规划、未列示预算明细支出,普遍存在着重筹集、轻管理的问题;第三,有些社会帮扶捐赠项目受国家或是地方政策影响较大,帮扶项目预算、计划与实施都需要按照政策与工作目标进行不断的调整,严重影响了帮扶项目的预算管理与组织实施,也对帮扶项目的实施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三、建立健全社会帮扶机制与体制的对策
(一)制定规范的捐赠制度
捐赠制度是约束捐赠企业和被捐助对象两者间关系的契约。捐助企业和与被捐助对象之间存在责任义务关系,应该通过契约或是合同的形式予以确定,受捐助者应遵守的捐助企业的条件,捐助企业应履行的资金义务,同时在企业停止资金捐助时,承诺捐助却没有捐助的企业应受到的处罚以及处罚程度等内容,均应该在捐赠制度中体现出来。所以,用制度规范捐赠行为,不仅是保护捐助企业和受捐助者的有效措施,也是节约交易成本的重要手段。
(二)加强对企业捐赠资金的管理
首先,将企业帮扶捐赠资金归入财政专户,并执行“收支两条线”式的管理。有关资金使用机构提前提出申请,在获得政府同意之后,再由财政部门拨付资金;其次,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资金管理机构和银行、财政、审计等社会监督机构要强化对帮扶资金使用的检查与监督,利用加强事前、事中与事后控制,进行定期的跟踪审计,以提高资金使用情况的透明度,保证企业在扶贫资金使用上的安全、有效;第三,针对社会扶贫项目与其他项目重叠、交叉产生的节余经费,及时向捐赠企业提交资金使用情况说明书,适时考虑调整工作内容,编制资金使用预算,并进行项目经费预算与工作规划的调整,在取得捐赠企业的准许与认可之后,在获取授权的前提下再配置资金。
(三)推进公益组织的公司制运作
社会公益组织通常没有行政拨款,如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获取生存与发展的活力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公益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面向需求、面向市场,做好以社会帮扶为主的公益服务,推进公益组织的公司制运作。公益的本质是满足社会需求,不以营利为目的;公司制运作,就是从运作模式上讲求投入与产出,讲求成本核算,追求工作效率与综合效益,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把公益事业作为上市公司来运作,每一个捐款人都是股东,如何确定明确的目标、清晰的战略以及发展规划,如何将从股东那里融资来的钱进行投放,如何对股东负责,这些均是上市公司需要考虑的问题。
(四)帮扶与自助相结合
在高校帮扶工作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贫困学生最大的障碍与困难是缺乏自强自主意识。因而,对贫困学生,直接给钱并不是理想的解决办法,企业可以利用提供实践、实习岗位来提高被资助学生的自强、自助能力。同时,公益事业发展到现在,慈善提供的内容已由按照个体实际发展所需扩展到精神扶助、就业扶助与能力培养等多个方面。“授人以渔”的企业资助方式比“授人以鱼”的捐赠行为更有意义。经验表明,秉持“助人自助”原则开展社会帮扶的企业,能够将商业和公益事业进行完美的连接,有助于从总体上降低社会风险,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企业福利的社会化发展,真正意义上实现“授人以渔”的帮扶型社会。
社会帮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团结,必须形成政府、企业、组织、个人共同参与、通力配合的模式,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针对当前社会帮扶中存在的问题,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包括制定规范的捐赠制度、加强对企业捐赠资金的管理、推进公益组织的公司制运作以及帮扶与自助相结合四项,相信在建立健全社会帮扶机制与体制的进程中,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水平也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胡雪萍.略论在企业中如何发挥工会的帮扶职能[J].经营管理者,2010(11): 293.
[2]陈国新.企业工会帮扶机制有待完善[J].工会博览,2006(03): 57.
[3]崔树银.关于拓宽企业慈善捐赠渠道的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10(10): 35-38.
[4]单东.论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由巴菲特捐赠370亿美元所想到的[J].特区经济,2007(01): 19-23.
[5]黄家瑶.社会责任视野下的企业慈善捐赠分析[J].东方论坛, 2011(01): 110-115.
篇2
1、教学观念的积极转化,家长的热心配合。在工作过程中,教师的观念能积极转化,由以前看分数,注重优生的辅导,对潜能生耐心不足,"恨铁不成钢",急功近利的心态转变为能正确看待每一个学生,以培养学生素质的提高为自己工作的重点。在工作过程中能个体分析,群体分析,确立发展目标和措施,找出每个学生的优点,缺点,潜在的优点,缺点,新的生长点.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分析别人.积极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施以恰如其分的鼓励性评价,家长能热心配合,使得每一位学生能安心于课堂的学习,把潜能生的厌学情绪抑制在一个最低点上。
2、在班级里依此进行分层,设立不同层次的学习帮扶小组,确立学习目标。在班级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老师补课,留课的陋习,把问题交给学生去独立解决,老师起指导作用。其次,依据学生的能力,对各层次的学生分别有不同的完成目标,由易而难,逐层推进。
3、摸清学生相关准备知识,基础,能力和心理准备的实际,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上,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结,形成网络。根据学生实际,确定能达到的实际进度,把教学的步子放小,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分层推进。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本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力争做到精讲精练。快速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正及调节教学进度,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避免课后大面积补课。
篇3
关键词:中学班主任;胜任能力
胜任力系统的合理使用可以降低离职率,启发员工的潜力,提高效率,给组织带来最大的价值(KevinFord,2001)。提高中学班主任教师的胜任能力非常有必要。
1 中学班主任教师教学能力
中学班主任一般担任所在班级相关学科的教学。新时期的教学要求班主任具备全面的教学能力。具有较高教学能力的班主任也会得到学生的信任,提高班级的管理效率。新时期对中学教师较高的教学能力需要教师有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技能。
1.1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
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是指班主任教师在学校所教学科的知识。本人在担任班主任其间担任的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任务。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初中数学课程也有相应的调整。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数学教师需要加快对新教材内容的熟悉,掌握新课改要求的教学内容,进而全面的适应新时期初中数学教学的要求。
1.2较高的教学技能
首先,新时期的初中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要求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体现。随着学校多媒体教学的普及,为教师采取多样性教学方法提供了条件。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来。因此,新时期的中学教师应该掌握的多媒体运用技能。其次,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中学教师要根据时代的需求,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总主要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帮助,发挥在教学中的主导性作用。另一方面,教师需要通过开展小组讨论、优生帮扶差生等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充分的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促进学生的集体进步。
2 中学班主任心理辅导能力
初中学生刚进入青春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作为班主任,需要具备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和很强的心理辅导能力,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1系统的心理学知识
中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学习上的困惑,二是生活中的困惑。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存在想把学习搞好而力不足和厌学的现象。因此,需要班主任对这些学生开展不同方式的心理辅导。对于想好好学习而效果不佳的同学应该对其学习的规律进行分析,为学生找到打破僵局的突破口。对于厌学的学生,班主任应该进行个性辅导,树立起该类学生学习的信心。在学生的生活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众多。比如学生的情绪波动大、对于异性同学交往能力不强、学生突出自己个性的欲望过度等。作为班主任,需要针对这些不良的现象,运用相关的心理知识辅导学生,将学生往适当的方向引导。
2.2多样化的心理辅导手段
初中学生在学生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不一样,要求班主任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尽力辅导。另外,每个学生对于辅导方式的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也要求班主任在开展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开展不同方式的心理辅导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因此,初中班班主任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要遵循集体辅导和个性化辅导相结合、理论讲解和实践辅导相结合以及预见性问题和现实存在问题相结合,采取各种方式解决存在的问题和防止可能发生的问题的产生。
2.3教师自身强大的心理基础
在开展辅导的过程中,班主任教师的辅导由于学生性格的不稳定性,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需要对学生进行反复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许多班主任教师对于班级中的“老油条”和“顽固份子”会失去耐心,任其随波逐流,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因此在班主任开展辅导的过程中需要具备强大的心理基础,秉承对每个学生都做到“不抛弃、不放弃”的理念,不断的调整自己地方式,对学生进行不间断的辅导,最终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3 中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
班主任对自己的班级实行科学的班级管理,是养成良好班风的基础。良好的班风带动形成良好的学风,促进班级学生全面发展。
3.1创新科学的班级管理理念的能力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对于班级管理,既要满足学校对于班级管理的需求,又要通过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满足班级学生的需要。现代的中学班级管理需要班主任不断更新班级管理的理念的能力,适应学生和学校对班级管理的需求。
3.2制定科学管理措施的能力
科学的班级管理措施需要班主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后制定。班主任在制定管理措施的过程中需要具有制定班级管理目标的能力。制定科学的管理目标为班级管理制定了方向。其次,班主任需要具备抓住班级管理重点的能力。在进行班级管理中,事务有轻重,需要教师抓住重点。再次,教师要具有班级管理激励制度的能力。建立公平、普惠的激励制度是促进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
3.3借助外力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
在班主任对班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有许多外力可以借助。首先是借助科任教师对班级进行管理。其次是通过家长对学生的教育对班级进行管理。充分利用班干部的班级管理职能。和激发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能力。通过借助以上三个方面的力量来对班级进行管理,提高了班级管理的空间和时间的覆盖面,也使各个方面形成合力,确保班级管理的科学和充分。
篇4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以及“十三五”规划的提出,人们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加强高等教育化观念不断深入人心,人们对于现代化高等教育的渴望求知推动了高校扩招现象的产生,高校的扩招意味着高校学生数量的激增,高校的贫困生数量也随之增加。根据2015年12月4日,中国教育部《教育计划纲要》实施5周年会的报告,截止2014年,中国高校在校生规模近3600万人,居世界第一。数据显示,2012―2014年,通过实施专项计划,重点高校招收的农村贫困地区学生人数不断加大,从2012年的增加1万人攀升到2014年的增加6.9万人。高校贫困生人数的激增以及近年来,高校学费的不断提高等现象使得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凸显,贫困生问题引发越来越多的学生个体、家庭和社会问题,甚至对于高校教育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为此,党和政府以及高校高度重视贫困生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以确保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但是,这些政策和措施更多的是从物质和经济方面去给贫困生提供帮助,而对于贫困生的精神世界却关心不够,很多的贫困生虽然经济上不再窘迫和拮据,但却再度陷入了心理贫困的境遇。所谓“心理贫困”,是指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高校的学生贫困与反贫困策略研究”项目组对24所西部高校4510名普通学生的问卷调查,用症状自评测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一90)将人际、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症状用评分分级方式统计,结果表明,在贫困学生存在明显的强迫倾向、10.5%的学生有敌对倾向、9.6%的学生存在恐怖心理、8.8%的学生有敌对倾向、7.2%的学生存在恐怖心理、8.8%的学生有较明显的偏执倾向。在这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负面心理问题倾向,由此可以看出,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远远高于非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这是亟需高校和社会给予重视的问题。
二、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原因
(一)主观因素
1.个性缺陷
绝大多数的贫困生内心自强而又自卑,自尊心比较强,在高中时代学业繁重,大家一心苦读,只为考入理想中的大学,很多贫困生的个性缺陷并没有完全的展露出来。步入大学后,随着环境的改变,眼界的开阔,诱惑的增大,消费欲望的膨胀,很多高校贫困生开始迷失自己,在面对与非贫困生的贫富差距,他们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落差,可能因为别人的一句话或者一件小事而敏感多疑,甚至自卑自怜、自怨自艾,从而产生非理智的过激反应,造成对自己或他人的伤害,2004年,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就是最为极端的案例。
2.自我认知的偏差
很多“心理贫困”的高校贫困生对于贫困的归因问题上出现了偏差,他们片面地认定,贫困群体受到社会、政府给予的机会不公平,高校给予贫困学生的补贴分配不合理,从而内心滋生不平衡的心理。还有一部分高校贫困生将原因归咎于家人能力缺乏,收入较低,内心产生抵触情绪,与家人沟通较少,自卑消极地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他们往往不能站在客观的角度正确的评价自己,自我意识失真,很容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表现为自卑、自暴自弃或者过分的自恋或自尊。
(二)客观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在金钱、利益、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金钱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一切以钱说了算,一切向钱看齐,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势利和虚伪。在高校里,尤其是涉及到各种奖学金和助学金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是锱铢必较。同时,由于一些慈善机构和公益人士救助不当或者善意被曲解,导致一部分高校贫困生产生了巨大的内心质疑和困惑,往往会认为自己被当作社会的弱势群体,去接受社会的施舍和怜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高校贫困生往往难以接受这种同情。很多贫困生是来自偏远的山区和一些西部落后的地方,男〗邮芙逃的条件和非贫困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家庭也没有足够的能力给予特别的支持,所以,他们往往见识不多,社会接触面狭窄,思考问题的观点比较狭隘。步入大学之后,来到一个更为宽阔的世界,既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也可能面临经济上的窘迫与拮据,他们往往心理压力比较大,思想负担比较重,甚至出现心理障碍。
2.教育因素
我国现实行的是应试教育的模式,受此模式的影响,在学生阶段尤其是初高中时期,大家衡量“好学生”与“坏学生”的唯一标准就是成绩是否优秀,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身上自带光环,只要成绩好,其他的一切都好,很多贫困学生明白寒门只有苦读才有出路,往往学习较为刻苦,成绩比较优秀,在这一时期他们的心理压力不算太大。步入大学后,学习成绩不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大学更重视的是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一部分贫困生除了成绩好之外,与其他的学生相比,社会见识不多,社会接触面比较狭窄,看事情的观点比较狭隘,考虑问题不够周全,这些都会造成贫困大学生内心巨大的落差,如若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都有可能会对贫困大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冲击,严重的甚至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三、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干预对策
(一)完善贫困生助学制度,解决贫困生的“后顾之忧”
高校贫困生面临的首要困难就是经济方面的压力,解决心理贫困的前提条件是要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压力。首先,各级政府部门(包括教育、财政等)都应该高度重视贫困生及其家庭的帮扶工作,积极制定、落实解决与贫困生相配套的政策,对于成绩优异考取名牌大学的贫困生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以保证贫困生能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其次,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奖、助、贷、减、免、勤”帮扶制度,对于贫困生制定详细的奖励制度,结合贫困生在校各项表现以及学业成绩,明确界定“奖、助、贷、减、免、勤”的范围,针对贫困生可以适当的放宽奖助学金获奖面,政策上对于贫困生实施一定的倾斜,适当的提高贫困生的获奖概率。加大贷款金总额,简化贫困生贷款申报以及学费减免手续,并为贫困生增加勤工俭学的机会,通过以上措施来解决高校贫困生经济方面的“后顾之忧”。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贫困生的心理疏导
针对贫困生有可能再度出现“心理贫困”的现象,高校应将心理健康的普及性与针对性有机结合起来。除了通过日常开展心理健康课、召开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举行心理团体辅导等形式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心理健康普及教育之外,还应有系统有针对性地对贫困生进行心理辅导,深入了解贫困生的学习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以及思想状况,通过心理咨询引导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鼓励他们进行人际关系改善的尝试,对于有强烈孤独感、挫折感、自卑感的心理贫困生给予特别的关注。高校还可以建立贫困生心理咨询网站,开设贫困生心理交流论坛,创建贫困生心理健康微信公众号,为贫困生搭建交流与宣泄的平台,扩展更多的贫困生心理健康咨询渠道。
(三)激励贫困生自立自强,培养贫困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首先,高校要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他们在暂时的困难面前选择不低头、不放弃、不绝望的精神,提高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对于经济方面的困难,要学会自己自立自强,想办法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创造财富,正确的看待政府和学校的帮扶机制,不能一味地等待别人的帮助和扶持;其次,高校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让贫困生意识到贫困是客观存在的,不要逃避它,要勇于面对贫困,同时也要意识到贫困只是暂时的,贫困并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不要回避它,要将贫困转化为精神财富,用这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去努力的督促自己好好学习好好进步,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把命运和前途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篇5
——贫困人口持续减少。10年来,按照原贫困标准测算,全县农村贫困人口由1.4万人减少到3700余人;人均纯收入983元(2001不变价)以下的低收入人口由2001年的2.8万人减少到2010年8960,年均降幅6.9%。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400元增加到3600元,年均增加220元。在贫困乡村新建公路109.2公里,村道硬化及砂石路改造168.2公里,新建公路桥8座,受益人口达10万余人;维修水库15座,维修灌溉坝9座,改造维修灌溉水渠35200余米,新建护河堤3400余米,新建电灌站3个,改善灌溉面积1.7万余亩;新建饮水工程27处,解决了2万余群众饮水难问题;新建和修缮学校3000余平方米、卫生所500平方米,方便了1000余名学生就学、4万人就医,贫困群众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
——整村推进富有成效。10年来,全县着力实施了以改善贫困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的整村推进,按照“扶贫资金整合到村、扶持项目整合到村、帮扶力量整合到村、技术服务整合到村”的原则,全力推进重点村建设,共完成12个“十五”重点村、15个“十一五”重点村的整村推进任务,有10多万群众直接受益,有力推进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有效提高了贫困群众生活质量,重点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群众精神面貌发生明显变化。
——产业扶贫不断深入。10年来,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大力扶持保护地方特色产业,不断增加贫困人口经济收入,加快建立群众增收长效机制。共发展扶贫龙头企业8家,参与扶贫产业贫困农户2000余户。重点培育壮大了大禾谷、双孢蘑菇、特种水产、畜牧、雷竹、毛竹、林果、蜂业等区域性扶贫产业,基本形成了“一村一业”、“一林一品”的扶贫主导产业格局,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贫困乡村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扶贫搬迁扎实开展。从2008年起,全县坚持把移民扶贫作为加快山区库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探索移民形式、安置途径和工作机制,确保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全县共投入移民财政扶贫资金678.3万元,采取集中安置、分散安置等形式累计搬迁移民1938人,建成移民集中安置点16个,配套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带动了当地人口结构、就业能力及经济社会环境的深刻变革,极大改善了居住在“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地区的贫困群众生存发展条件。
——扶贫培训力度加大。从2005年开始,弋阳县正式启动实施“雨露计划”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迄今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69.736万元,培训农民1738人,转移就业1738人,其中中高级技师60人。“雨露计划”的实施,对提高我县农村贫困劳动力外出就业能力、促进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贫困农民收入发挥了积极作用,基本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目标。
篇6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造成的恶性事件逐渐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与干预过程中,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检测已经成为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多变性、急迫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多发性、偶然性等,使心理健康评估工作上升为一个比较困难的课题。对此,笔者在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因子的基础上,细致研究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和变化状况,成立一个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评估体系,从而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与干预工作的实效性。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当代大学生的年龄普遍处于20岁左右,从心理意义来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年阶段。他们在与其他青年具有共性心理特点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大学生显然又不能与社会上其他青年完全画等号。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监测工作,一般采用测量数据的方式,测量的标准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生改变[1],尤其是受社会环境、文化氛围的影响而改变。具体结合我国大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实际状况,充分结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具有正常的智力水平。智力,指人的一系列能力的综合,包括适应力、记忆力、创造力、想象力、思维力及其他实践活动能力,包括在通过经历提高理解的能力,接触和记忆相关知识的能力、快速而准确地对新情境做出反应的能力、通过逻辑思维成功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些都是大学生在面对正常生活、学习及工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同时也是顺利适应生活变化的过程中所必需的心理素质,基于此,对大学生的智力状况进行评估,很重要的一点是其是否能够顺利将自我效能发挥出来,能否将这种效能感转化为求知欲。
2.拥有健全的意志。意志指人有目的地采取某些行为而进行的选择、判断及行动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动的自主性、决断力、自控力等方面都能够以较高水平方式呈现。这一类大学生在自己参加的活动中都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快速地做出判断并合理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挫折和难题,尤其是能采取正确的反应形式,在自身行动中做到有的放矢。
3.完善的人格特征。人格是人比较确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整就是指有完善一致的人格,个体的想法和行动契合一致。完整的人格应当包含人格各要素的完整统一;自我同一性的统一,自我意识完善,拥有积极的人生观,并在此基础上把自己的目标和行动相统一,实现人格完整。
4.稳定的情绪。特点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内容有:正向情绪多于负面情绪、对生活充满希望、乐观活泼、富有能量;有效控制与调节自身的情绪,合理释放和控制自身情绪,自我情绪的释放符合自身期望和社会要求两个方面,根据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能够恰当地表达情绪,情绪反应控制在合理范畴内。
5.能够做到合理自我评价。合理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在进行自我解析及评价时,能做到自知,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认知自己的优势和缺陷,尤其是当面对逆境时,能够合理疏导自己的情绪,坚持自信、自强、自尊、自制、自爱适度,面对现实,努力进取。
6.良好的社会适应。学生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要注重提高自己的适应力,尤其是需要为将来走向社会增加砝码;在这个过程中努力了解社会环境,然后在此基础上了解社会的特征,结合自己的需要,改造自我,适应环境。
7.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团队意识的培养。具体包括:能够顺利和人交往并具有比较广泛的人际关系;与人交往过程中有理、有据、有节,做到不卑不亢;能够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缺点,坚持正确看待团队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正向引导多于负向引导,提高交往的效果。
8.心理活动与大学生实际年龄相符合。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具有与众不同的心理特点,但是心理年龄和实际行为相符合是一个重要的标尺。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标准的相对性。实际上,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心理健康的持续过程是阶段性的,这就好比是一条河流的上游和下游,包括上中下河段的情况,有的人心智在源头,有的人在河口位置,然而大部分学生都处于河流的中间位置,也就是缓冲地带,每一地带的学生都可能存在潜在的心理问题。因此,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出现心理问题实属正常,不必太大惊小怪,需要大学生们正常面对。与此同时,这就需要我们对这部分学生要多多关注。某些大学生出现小的心理问题实属正常,可以自己调节和控制。二是整体性特征。在对心理问题研究过程中,需要从内外两个角度对心理问题进行研究。从这个过程来看,正常的心理活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表明他们在反应自己的心理活动能够在通常意义的范畴内进行,符合世界心理健康的定义标准。这些表明,心理健康起源与认知,归属为人的意志,这两个因素通过情感因素进行连接。从心理问题的建构上来说,当某个人的心理活动并非按照该运转程序运行时,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从每个人的角度出发,每个人的性格都在一定时期内得到稳定,不会轻易随着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从个人之间的差异来看,每个人都在群体中体现了自身心理的差异性,但是这种差异并不能完全导致群体的恶性发展。三是发展性。实际上,病态的心理可能在每个人实际生活中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亦可能不会产生任何变化。
二、当代大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1.学习压力问题。学业是大学生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阶段不同于高中及初中阶段,需要大学生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尤其是需要学会独立解决问题。某些大学生在脱离了老师及家长的管教后就会产生心理不适应症状。而且大学阶段学习科目纷繁复杂,注重综合实力的培养,课程考核方式多样,在这个过程中,加上大学生没有对自己的心理进行合理调试就很可能产生出一系列问题。这些负面情绪如果达不到合理宣泄和疏导就可能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业的不利因素。
2.人际沟通问题。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优越,在老师和父母的百般溺爱下成长。这就造就了一些大学生不懂为人处世之道、坚持自我为主,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肆意妄为。当离开父母的温柔怀抱自己独立面对世界时,表现出孤独、无助。原本以为与人交往会是一件美妙的事情,但现实情况是交往过程中双方都暴露出许多缺点。在交往过程中出现的这些不和谐音符就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激增,如近些年大学生情绪失控造成的恶性案件案例日益增多,造成的不能顺利完成学业的现象也与日俱增。
3.个人感情问题。大学生已经年满十八周岁,性意识已经成熟,他们渴望得到异性的关注。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希望得到异性青睐,但是又羞于与异性进行交往。尤其是我国对性教育的不适当,使得许多大学生不能树立正确的恋爱观。许多学生苦恼不能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的关系;有的同学深深陷入暗恋的境地不能自拔;更有同学因为处理各种恋爱纠纷而身心俱疲。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合理释放就必然影响学习和生活,严重时甚至会影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4.现实经济问题。大学里的学生大多来自于祖国的各地,由于经济发展的差异性,造成了各地贫富差异明显,大学生的经济差异也就很明显。本来在初高中时大家的差异并不明显,但到了大学以后差异就显现出来。一部分人过着优越的生活,拿着高额的生活费,而有一部分人甚至还需要靠自己打工维持生计。这种差异就很可能对生活困难的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导致他们在心理上产生危机,造成不利于成长成才的后果。
5.就业选择问题。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大潮的席卷,精英教育逐步变成了大众化教育,这就造成了大量的大学生被推向社会,就业难成为大学生一大问题。然而家人对大学生的巨额投入尤其对农村地区家庭影响深远,他们在毕业后生存都不能维持的现状与他们背负家庭或者整个家族的巨大期望之间的冲突成为主要矛盾,这也造就了他们心理上产生不健康情绪。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模型的评估
心理健康问题是存在连续性的,对其评估工作也是一个持续的评估,需要我们在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及形成心理问题的成因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与干预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评估方法。
1.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评估的基本程序。(1)首先需要与被评估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是开展评估工作的基础。假如被评估者拒绝配合相关的评估工作或者拒不接受安排将使评估工作流于形式;其二评估者难以正确区分被评估者在此过程中的真伪。(2)着重倾听。心理健康问题的评估首先要倾听被评估者关于其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现状等情况、存在的困难及将来的计划等情况。如果有条件,需要了解其对自身成长环境及自我心理应对机制的看法。(3)合理进行心理评估。有些大学生存在逃避的心理和不敢面对的情况,对心理评估产生抗拒。因此我们应该采用多样和系统的检测方法,减少他们的抗拒心理,如条件允许可通过房树人投射测试、MMPI心理测试等心理测验,通过这些测试间接地发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4)与被评估者密切接触者的访谈。与被评估者的父母、老师、同学等人访谈,能有效了解被评估者的心理变化,这些资料对调查研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充分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过程。(1)研究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基本过程,诸如问题开始的时间,变化的频率、趋势等信息。(2)在认知方面:如有被侵犯行为,则要确定其描述是在生理、心理或者社会环境中所处的地位的关系。假设同时有多个认知反应存在,根据主次标出顺序。(3)在情感方面:需要具体描述情绪的反应,焦虑和恐惧,失望和绝望等信息。(4)在行为方面:要确定和描述是否有接近、回避、失去能动性的情况。(5)在生理变化方面包括:身体的心脑血管、肠胃系统和休息情况。
3.认真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原因。(1)诱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可能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客观原因,或者是主观想象,这些诱发因素既可能是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本原因,也可能仅仅是影响因素。因此,心理健康问题评估必须合理分清心理健康问题形成原因的主次方面。(2)内因。大学生的某些消极心理,特别是其中的负面心理品质是造成自杀行为高发的诱发因素,大学生人生观、性格、心理承受力及处事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是影响大学生产生此类行为的核心因素,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造成大学生自杀的重要原因。因此,心理健康问题的评估工作必须认真分析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内部因素。(3)外因。外界环境因素是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外部力量,是形成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许多心理健康问题是人的不健康心理对外部环境不适应的恶性表现。目前大学生所处的外界环境包括家庭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外部的压力等。因此,心理健康问题的评估需要掌握心理问题产生的外部因素。
四、高校心理健康问题预防与干预体系的建立与实践探索
1.大学生心理障碍干预模式研究。从1990年以后开始,我国逐步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工作,并对干预模式做了大量研究。香港大学陈丽云老师提出身心综合辅导模式,即通过生理、心理和精神三方面来综合调整人们出现的心理危机状况。台湾省高校普遍开展了“团体咨商”活动,经实践证明其很有成效。许若兰进行了部分家庭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证研究,她认为开展心理测试、团体辅导、开设心理讲座、个别辅导和心理训练的综合性教育模式对于降低大学生心理问题症状有明显效果[2]。李敏、胡华在了解了学习医学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确定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医学心理学课堂教学中,能明显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思想情况、人际关系中的猜疑、厌恶等因子以及SDS评分均显著下降[3]。徐波研究认为,通过体育锻炼,也能有效调节情绪,起到增强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的目的。俞少华研究认为,心理卫生教育、个别辅导与团体辅导相结合能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4]。高文凤研究证实,读书对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有效的[5]。这一时期的研究特点,首先是以目前大学具有的教学管理为平台,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大学生认知水平及心理素质;二是开展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调节大学生的心态,增强其自信;三是通过加强体育锻炼,改善大学生反应情绪、提高大学生意志力、降低应激反应概率;四是通过书本及网络知识的相关阅读治疗,起到相对的引领和平衡的作用,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2.高校心理健康问题预防与干预体系基本上由四个阶段组成。在每个阶段,其评估条件与要求存在差异,评估标准与方法也不尽相同。(1)预防相关心理健康问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宣传指导;认真梳理并重点帮扶心理困难同学。评估的目的主要是梳理需要特别关心的学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2)心理健康问题预警机制。充分发挥学生骨干、辅导员、主管领导的作用,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3)心理健康问题干预。在确保稳定的基础上,及时针对危机处理的源头及影响采取必要的措施,评估目的主要是判断心理健康问题根源及影响因素。(4)心理健康问题的处理。本着帮助学生最终恢复正常学习生活的标准,从学生身体和精神上进行帮扶。评估的目的主要是判断帮扶后学生经历创伤的过程,为心理危机处理后的持续援助提供依据。
篇7
关键词:高校助困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心理问题 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134-0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所谓的家庭经济困难是指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生活标准,基本没有能力支付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等等。由于沉重的经济压力及社会资源占有匮乏,导致这个群体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他们背着沉重的包袱、带着自卑的心理在高校艰难求学。他们一方面承受着学习和发展的压力,同时还要为自身的经济问题担忧,个人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问题。
一、新时期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现状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校人数不断增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总数已经达到400多万,占在校人数比例为25%以上,特别困难的学生占在校人数比例为5%左右,甚至有的高校经济困难的学生达到30%以上,如此庞大的群体,他们的教育和发展自然不容忽视。在这个利益最大化的时代,如何在高校生存以及在步入社会后生存成了严重制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的枷锁,而且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差异客观上已经把同龄大学生镶嵌在了不同的阶层上,而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和分层也导致了他们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这个问题日益突出,引起更多的学生个体、家庭和社会问题,势必会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制约高校教育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那么,家庭经济困难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呢?因为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普遍有较强的自尊心、内向、敏感、多疑等心理感受和状态,所以他们常常压抑自己、情绪低落、自卑感强,这些因素都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以笔者所在的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为例,共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244人,占全院学生人数的30%。在笔者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价值取向的调查问卷中,其中有一项是关于心理问题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家庭经济苦难导致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占25%;认为有所影响的占51%;有9%的贫困生认为对自己的成长是种激励;有15%的贫困生认为影响不大。(如图1所示)
如此大的比例,如果得不到充分重视和有效措施,长久下去就形成了以下具体的心理状况。
(一)自卑心理强,自我解困意识弱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中有一些学生依赖性很强,总是把解决困难的希望寄托在国家发放的助学金以及学校给予的各种补助上。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为上了大学理所当然要由政府和学校来帮他们解决困难。目前,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力度较大,有些学生产生了“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接受国家的资助心安理得。也有少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虚荣心的影响,互相盲目攀比,但由于经济拮据,与那些吃穿无忧的同学形成巨大反差,面对这种反差,使他们产生了心理不平衡,久而久之,他们可能产生心理阴影,形成强烈的自卑心理。
(二)过度焦虑,身心疲惫
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不能正视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常将自己埋藏于痛苦之中,对生活失去希望,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久而久之,限于无法自拔的窘境。有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臆想”自己家庭状况很好,在现实面前却无法承受生活的压力,长此下去便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有的学生为生活费用,学习费用焦虑,有的为家庭焦虑,所有这些都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常处于徘徊在痛苦边缘,欲学不能,欲罢不能的过度焦虑状态。如此一个精神状态又怎能安心于学习?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帮助,他们只能身心疲惫的行走在大学的校园里。
(三)极为敏感,防卫心理过度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自身家庭经济上的原因,常常不能融入到集体中去,把自己当作“边缘人”看待,在内心设置一道屏障,总认为领取国家助学金是一种无能的表现,接受社会资助是别人对其施舍。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们所能做的似乎只有接受别人的给予,而自身却不敢去争取,慢慢地在与同学的交往中,他们渐渐与同学疏远,逃避参加各种活动,不愿与人交往。别人说的无心的话也会在无形之中给他们以伤害。
二、现状原因探析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自身弱势形成原因分析的归因偏差,会导致他们不同程度地对学校和社会产生不满情绪。能否正确看待成因,是解决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自身意识矛盾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和生活条件差等原因,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尤其是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入学后,对新环境和新的学习方式适应困难,他们普遍会感觉到知识面窄,认为所处地位比较低,在参加学校各种活动时缺乏信心,产生明显自卑心理。他们内心渴望得到周围的人的帮助,希望能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但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不希望把自己的贫穷暴露于公众面前。
为了完成学业,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常常依靠贷款等方式来缴纳学费,他们在校期间总是千方百计寻求机会去打工挣钱,但同时又总是拼命学习,希望能得到较高的奖学金为自己解困,然而打工挣钱和学是相互矛盾,不能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只能造成一系列的恶性循环。
(二)对经济困难的认知有局限
在社会大环境下,家庭经济困难是不能以身处困境的大学生的意志为转移的,家庭经济困难不是他们与身俱来的缺点,更不是他们的耻辱。但不少经济困难大学生不这么看,他们把经济困难当成无能、丢人、耻辱、低人一等的代名词。常遇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不愿意面对自己的真实家庭经济情况,而向学校一再隐瞒自己的真实家庭情况,一次次失去受助的机会,内心虽有惋惜,但是却又不敢去接受。而且还有一些学生在物质上得到资助后,精神上陷入了深深的内疚和自责中,可见他们对经济困难的认知有着很大局限性。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求学困难的现象早已为人熟知,社会各界对此也普遍关注,为了帮助这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也为了起到应有的宣传效应,很多助学的活动都有媒体的介入,没有顾及受助学生本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真实想法。由于心理压力沉重,从而使他们产生了尴尬的受助心理,从而“最终必然导致大学生道德选择迷惘和价值取向紊乱”。另外,我国社会发展中,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所导致的经济差异也是社会层面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对国家资助政策认识存在误区
在实际的高校助困工作中,从困难学生的认定以至一系列的奖、助、补、贷的评定和下发,由于不能完全了解和掌握所有学生的实际经济情况。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不少学生没有深入了解国家资助政策体系抱着“不拿白不拿”的错误心态,在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程序上弄虚作假,与真正困难的学生同分一杯羹,由此致使有限的资助资金得不到充分利用,不能完全的帮助那些家庭真正困难的学生。当然,部分学生还存在着严重的“等、靠、要”的心理,认为国家和社会的帮助理所当然,缺少感恩意识、奋发进取意识、自立自强意识、诚实守信意识、勤俭节约意识和风险意识。这些都反映学生对现有的资助政策的认识存在误区。
三、价值取向在助困工作中的引导作用
我们不仅要探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 更要采取相应措施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境。从价值取向的层面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帮助,是新形势下高校助困工作的有效途径。
在调查中,可以看到,多数的困难学生渴求进步,希望成才。如图2所示。
因此,要帮助困难学生确立自己的新的奋斗目标,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与就业所带来的压力。对于经济原因带来的心理压力,应敢于面对,坦然处之。要以一种自信、自强、乐观的精神面貌面对生活的不幸,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教其直面困难,自强自立
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帮扶工作,帮助多数学生直面由于不同地域、不同家庭等原因造成的经济差距、习惯差异,正视生活的困难,端正自己的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88%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并希望学校能多提供一些勤工助学岗位给他们,有96%的家庭困难学生想入党,有72.5%的学生想担任或已经担任了班级、院系的学生干部。可见,大多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不仅在生活中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而且在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并注重在校园的各种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我们可以借助他们来开展宣传帮扶工作,这样更能从心理上接近那些价值取向不正确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便开展帮扶工作。
学生辅导员应该从职业生涯规划、技能培训等方面加强引导,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理压力,增加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这样他们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都可以加强。
(二)教其明确目标,刻苦学习
学生工作者应该教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学业为重,学习才是学生阶段的首要任务。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目标都很明确,有一半学生将继续深造作为他们大学毕业后的选择。调查数据显示,有93%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都有学习计划,且能严格落实或基本落实自己学习计划的学生占90%,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的学生占调查总数的9%,学习成绩中上等及中等的学生占75%,拿过奖学金的学生占74%。这些数据表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中的许多学生,都能明确学习目标,勤奋学习,积极上进,整体成绩中等偏上。我们可以以这些同学为引导榜样,激发那些存在思想问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向这些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并帮助他们改善自身价值取向。
(三)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要积极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生活,增加校园的感召力,发挥校园调节身心、愉悦心情、陶冶情操的载体功能,形成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广大经济困难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如某些高校中,有专门的勤工助学委员会、勤工部等学生组织,他们在组织困难学生完成勤工助学的同时,还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等校园文化中,构成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困难学生得到认可,有了归属感。
新时期,国家的助困政策在高校经济困难学生中有大幅度的侧重,各项资助政策的具体落实正在缓解经济的原因所带来的困境。当然,学生工作者不仅应该在经济上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存现状,而且要从精神上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制定符合这个群体心理特征的教育策略,有必要把人文关怀和心理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使高校的贫困生扶助工作发挥更大的效益和作用,从而促进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和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
当然,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教育的紧密配合,社会存在的外在力量也必须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方法来解决他们困难的生活环境,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给予特殊的关怀,帮助他们找回信心,使其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这样可以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容面向社会挑战的能力,为成为一个合格的综合型素质人才。
[本文为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研究项目(SSKLZDKT2011074)、中北大学2012年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2012J03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陈洪涛.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扶困”问题的研究[J].华章,2012(24)
2.张蓉蓉.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思考[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3.方亨福.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学生弱势群体对策研究[J].前沿,2009(10)
4.钱文彬.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及对策[J].新闻界,2010(3)
5.邱荣斌.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其对策探讨[J].高教研究,2004(4)
6.詹东妮.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J].观察与评析,2012(5)
7.赵树江,王慧.高校特困生心理特征及对策研究[J].潍坊学院学报,2012(6)
8.孙育麟.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探析[J].华章,2012(8)
9.李红.心育与德育并举,构建高校贫困生综合援助体系[J].中国建设教育,2011(5)
10.包玉山.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构建[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1)
篇8
关键词:寄宿生;问题;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118-02
随着国家、地方财政对学校硬件建设加大投入,随着“两基”工程的顺利验收及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学校工作处在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集中办学、整合教育资源已经成为农村办学的一大趋势,在这一大形势下,学校布局调整势在必行,偏远的教学点、村初小便成了整合资源的拆并对象,相对集中、规模较大的学校生源猛增,寄宿学生也随之与日俱增,这为学校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针对新时期学校管理的新难题,笔者做了调研分析,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出了一些寄宿生管理经验。
一、对农村学校寄宿学生管理存在问题调研分析
根据“普九”计划,农村小学一般是“一村一校”,这种模式过于分散,师资得不到合理配置,既不利于教育资源整合,也不利于学生发展。诸多因素,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村校向乡镇集中的布局调整方案,一个乡镇成立一所九年一贯寄宿制学校。这一方案的实施,寄宿生管理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根据实际情况,归纳出了农村寄宿学生管理之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及其家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寄宿学生大部分家居偏远,为了上学,他们不得不离开朝夕相处的父母,开始独立生活,自制能力和自主生活能力较差。
2、学生年龄参差不齐,10岁以下的学生占有相当比重,学生的学校生活让家长担忧。
3、由于居住条件相对偏远,生存环境比较恶劣,经济收入很低,部分家庭支付学生在校费用存在着一定困难。
4、为了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许多寄宿生家长选择了外出打工,孩子一般请亲戚朋友托管,或者是由学生的爷爷奶奶照看,这样缺少了家庭教育,影响了学校教育质量的巩固和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学校管理方面的困难
1、住宿学生数量增加,学校宿舍管理的难度加大,培训孩子们自主生活能力的任务加重。
2.学校没有专职的生活教师,又无管理寄宿生的编制,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
3、休息时段的安全保卫工作日显重要,难以管理。
4、学校宿舍紧张,即使有也很拥挤。
5、学生放学后的学习辅导,作业完成的质量难以保证。
6、往返学校途中的安全难有保障。
7、孩子了年龄小,教师的管理和照顾任务进一步加重。
二、解决策略探究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为了达到“让学生住得开心,家长放心”的管理目标,经过多方摸索研究,现就探索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一)利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的良好机遇加大硬件建设。这一工程的实施,使学生和教师的住宿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寄宿制工程”带动了贫困山区基础教育的极大发展,减轻了由于宿舍紧张给学校带来的管理上的压力。
(二)为解决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差的问题。学校要为每个宿舍安排了兼职生活教师,生活教师由各班班主任轮流担任,为了使工作扎实有效,学校每周安排一名学校领导带班,确定了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为生活能力培训日,为巩固成果,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学生自我劳动服务竞赛,经过培训,学生已经养成了起床叠好被子,将生活用品摆放整齐,简单地钉纽扣,洗小件衣物、每天打扫寝室卫生、同室相互帮助的良好生活习惯。
(三)少数学生生活相当困难。学校要通过调查,村上核实,为生活困难学生按时足额发放了学生生活补助费,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同时号召全校师生为特困学生献爱心。
(四)为了让学生在学校安全有保障,学习有人辅导,学校实行了住宿学生晚上集中学习制度,各班由专人辅导学生学习,为住宿生课后巩固和预习提供良好学习环境。
(五)为了让家长放心,学生舒心。学校要试行寄宿生“联动管理机制”,具体做法如下:
1、用具体行动让学生感受到在校如家一样温暖。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将教师宿舍安排在学生住宿区,这样学生可以再休息时间和老师进行交流,同时老师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宿舍内的动态,这一安排不仅方便了学校对寄宿生的管理,而且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如家的温暖,感受到学校与教师对他们的关爱。
2、宿舍管理实行“三清一公示联动管理”制度。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安全为首”的工作思路,在安排住宿时,学校分管领导、治保主任、班主任都做到了“三清”,一是住宿人数清,学生信息清、学生所住宿舍和床位清。“一公示”是为加强直观管理,学校为每个宿舍编号,将每个宿舍的舍长,住宿学生名单、指导学生日常生活训练的教师名单予以公示,这样值勤领导和教师在值周期间更容易了解每个宿舍的情况。
3、宿舍实行“学校领导――班主任――执勤教师――舍长四维一体”的管理制度。学校领导每天至少检查一次宿舍,班主任全天检查,执勤教师负责夜间的纪律和安全,舍长是该宿舍的信息报告员,宿舍如果发生应急事件,在第一时间及时做好相应的处理。
4、实行学生有病急时救治制度。在校住宿生生病,执勤教师接到信息员报告后马上与班主任取得联系,并即刻将患病学生在第一时间送往医院实施救治,病情严重的要与家长取得联系同时做好转院的相关准备工作。
5、实行晚间进出登记制度,确保住宿区的安全。
6、实行夜间点名制度,及时了解住宿学生的归宿、当天的生活、学习、思想情况,及时为住宿学生解决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所遇到的困难。
7、住宿学生离校实行请假报告制度,住宿学生请假后,该班班主任老师要将其学生离校情况全面详实地向执勤领导和值班教师反映,以便值勤教师夜间查房时心中有数。
8、学校实行学生无请假离校追查制度,学生无请假离校由执勤教师与该班班主任共同寻找,切实摸清学生去向,确保学生的安全。
只有让学校寄宿生管理工作走上科学、有序、有效的轨道,才能使在校住宿生安全得到更好保证,做到了家长放心,学生开心。
(六)、强化家校联系,充分发挥三结合教育的重要作用
为了解决学生往返学校路途上安全管理难、家校联系不容易,教师掌握学生不准难以实施有效监督的困难,学校应每半学期组织一次寄宿学生家长会,在会上相互交流学生的成长收获,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家长对学校的建议。家长会一改过去的颁奖会或批评会,变为对等和谐地坐在一起商讨学校发展大计,一起谋求孩子成长良方的沟通会。通过沟通使家长的教育观念转变了,家长能用文明的方式教育与自己的孩子平等交流,能感受到学校为学生所做的一切,懂得了孩子成才与家庭的关系。通过家校的联系与沟通,通过与家长的探讨广泛意见,学校可以更多地了解了学生,明白了家长的愿望,知道了学校工作的不足,促使学校更深层次的思考,学校的工作将围绕什么样的重点,怎样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重要的教育中心问题开展工作。
在管理过程中,学校除了利用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外,还要求各班班主任老师每学期要做好一次全班学生的家访工作,对学困生、“双差生”、“问题生”、“生活困难生”、“留守生”进行建档转化与帮扶工作,对这些学生教师做到周转化不间断帮扶,每月家访一次,与家长一起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学习辅导工作,对生活存在特殊困难的及时予以解决,力争达到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不让每一个孩子失学。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师劳动强度大,由于农村学校教师缺编,在校教师教学课时数多,加上服务学生、休息时段值班等工作,工作量明显偏大,如果长此下去,很难保证工作的质量。
2、随着学生数的逐年增长,学生宿舍仍显拥挤。
3、留守儿童、后进生、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常常得不到家长的长期支持,导致转化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4、家长的“学校全责任”意识,给学校管理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
(二)建议
1、增加寄宿制学校教师编制,最好配有专职保安和生活教师,这样会使职责分明,会更好地为寄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优质服务。
篇9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 创业风险 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8-0054-01
大学生创业得到了政府、高校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目前在国内已经兴起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热潮。任何一项活动都具有风险,大学生创业同样如此。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大学生创业活动,往往存在着创业失败的风险,大学生也面临着创业失败后的失业问题。大学生创业的失业风险不容忽视,创业失败后的失业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如何采取措施有效规避大学生创业的失业风险是一项需要深入研究并实践探索的课题。
一 大学生创业风险来源
大学生创业存在以下风险:项目选择不当,导致企业无法盈利而难以生存;缺乏创业必备的技能和经验;无法预料的社会、政治和法律环境变化对大学生创业造成较大影响;社会资源贫乏降低创业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以及不能适时地筹集和供应资金导致创业失败;由于信息不对称、判断失误、管理不善等影响创业管理水平导致创业失败。分析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创业风险主要来自于项目、技能、环境、资源、资金、管理六个方面。
二 大学生创业风险成因
1.内部原因
内部因素是主要因素,也是决定创业成败的根本原因。主要因素有:(1)社会经验不足。企业的管理不仅仅需要知识,还需要阅历,需要在平常的工作中日积月累而形成的经验。(2)自我认知不足。现今的大多数大学生对于从事服务业或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行业都持有不屑的态度,对创业的期望过高而对自身的能力认识不足,过分自信,没有良好的创业心态,眼高手低。(3)缺乏合作精神。合作能力较强的创业团队成功的概率往往较大。风险投资商也更看重有较强合作能力的创业团队。这些都是造成创业风险的重要原因。
2.外部原因
外部因素也是让大学生创业有诸多风险的重要原因。这种外部因素较多:(1)中国高校的教育体制存在重理论而轻实践和重个人而轻团队的问题,使得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受到影响。(2)政府在大学生创业的配套政策上并没有太多的举动,如法律完善、优惠政策的制定等。(3)严重缺乏职业精神的培养。
三 大学生创业风险管理
1.提升大学生自身素质
大学生作为创业中相对劣势的特殊群体很容易造成创业风险,因此想要规避风险,就必须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同时兼具创业所需的各项技能。如组织、策划、创新、管理以及公关等能力,这样大学生在创业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加强创业能力,培养风险意识
为推动大学生自觉提高创业能力,则需要增强大学生创业的风险意识、金融危机意识、市场竞争意识。市场瞬息万变,时刻都有风险,防范风险要靠自己增强本领,预防和应对各种风险。大学生需要学会调研、分析、捕捉市场信息与掌握市场新动态,包括宏观经济、微观经济、产业调整、消费结构等信息。同时,学习掌握经济、法律基础知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创业的合法权益也同样重要。
3.积累更多的经验、资本和技术
大学生创业需要具备经验、资本和技术。经验的积累会避免陷入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的误区;资本为成功创业建立物质基础;技术则是大学生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方天地的重要武器。
4.提高大学生团队协作力
作为创业者要有可持续的远瞻性,而作为企业团队应该具有动态的发展观,这样的团队才有可能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调节机制,从而形成团队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及核心力。同时,团队成员在这样的核心团队的影响下勤奋工作,可以使组织整体保持活力。
5.健全大学生创业的失业保障制度
目前社会建立有失业保险、失业社会救助两种模式的失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失业金的形式为失业者提供资助。能够规避失业风险,具有生活保障和就业促进的功能。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大学生创业失败后的再就业援助,例如免费为个体提供心理咨询,减轻个体的压力;对有前景的创业项目进行帮扶,安排成功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帮扶创业者,使创业者创业失败后再次创业;提供就业培训和就业信息,以帮助个体重新寻找工作。除此之外,可以为创业者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如将大学生创业期视同为基层工作经历,为毕业后初次选择创业的大学生进行再次选择提供便利等等,这些都将为规避大学生创业的失业风险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
参考文献
篇10
一、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类学生就业现状
新闻传播学类相关专业主要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等专业,截止到2015年,我国共有700多家高校开设有新闻传播学的相关专业,在校本科生人数达23万余人。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以及新闻传播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招生人数和就业人数也取得了较快增长,给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就业问题,尽管随着大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新闻传播学类毕业生提供了更为多元的就业岗位和选择,例如传统媒体、新媒体、政府部门、各种传媒机构、高等院校等都进一步丰富了新闻传播类学生的就业渠道,教育部相关部门针对2013年针对我国高校新闻传播类本科生就业的调查也显示学生的就业率达到了80%以上,但不可否认的是,新闻传播类大学生就业满意度总体偏低、就业结构矛盾显现及就业质量较差、自主创业能力不足等就业问题依然困扰着巨大多数的新闻传播类学生,我国新闻传播类学生的总体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二、改善我国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就业现状的策略分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一名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和人生幸福,更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的大事,因此面对当前我国新闻传播学类学生就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有关各方都应积极从自身做起,共同促进和改善高校新闻传播学类学生的就业问题。
(一)政府应积极出台措施推进就业
推进高校新闻传播学类学生的就业,为大学生提供和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政府责无旁贷。当前,政府部门应积极通过各种措施首先巩固新闻传播学类学生现有就业渠道,例如鼓励和倡导国企、国有单位等不裁员、不减薪,积极出台并严格落实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和相关高校牵线搭桥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平台,设立大学生创业专业资金,对大学生创业给予专业补贴,动员社会力量帮扶大学生创业等等,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推动新闻传播类学生及其他专业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满意就业。
(二)高校应切实加强对新闻传播学类学生的就业指导,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现实生活中,许多高校在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上往往存在着思想不重视、行为不积极等现象,往往在学生临毕业才临时抱佛脚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这是导致包括新闻传播学类学生在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作为高校,应在学生一入校就对其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就业服务指导教育、利用各种形式如讲座、选修课等强化学生就业意识,给予学生实实在在的就业指导和帮助,不断提高其就业能力,与此同时,针对当前不少高校学生存在的就业心理危机,高校也应组织相关力量搭建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干预与防护体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在平时就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而为将来的顺利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三)新闻传播类学生应真正树立科学、正确的就业观
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新闻传播类毕业生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就必须在平时的生活中树立起正确的自我意思,客观看待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不足、兴趣、爱好、特长等等,增强择业和就业的针对性和可靠性,理性择业就业,避免盲目择业就业,避免在求职过程中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或者妄自菲薄,从而错失择业良机;另一方面,面对大媒体融合时代到来对高素质、复合型新闻人才的追求,作为新闻传播学类学生还是应该在平时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从而为自己在今后的就业过程中增添砝码,顺利找到心仪的工作。
(四)社会、家庭应对新闻传播类大学生就业给予更多的包容和理解
社会和家庭应为大学生就业给予更多的包容和理解。事实上,当前许多包括新闻传播类专业在内的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缺失面临着许多额外的社会压力和家庭压力,这对于那些来自于农村家庭被寄予了整个家庭希望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这也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频发的重要外因之一,因此,社会和家庭应给予大学生更多的包容和理解,给他们的择业就业创造更自由的空间和环境,因为找工作并不仅仅只是选择一个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它更是一种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抉择,这时候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能有时间去思考、去沉淀,明白自己未来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尽量减少各种由于定位模糊、盲目从众等就业问题从而为自己的下一阶段的人生道路做出更理智、恰当的选择。
- 上一篇:如何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 下一篇:教育方针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