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目的范文
时间:2024-03-13 18:00: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素质教育目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考核模式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课程考核模式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下简称《毛、邓、三概论》)的评价模式仍拘泥于传统的模式之中,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评价学生的标准,这种考核模式已经不适应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新时代思政课教学要求,为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新型考核模式切实贯彻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改革要求。
1当前《毛、邓、三(概论)》课程考核模式的弊端
1.1考核形式单一化
目前大多数的高校思政课考核方式基本是闭卷形式,且多半采取的是笔试,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却忽视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学生在此过程中充当“机器人”把书本上的东西复制到卷纸上就算完成任务,如果能复制得好就能得到一个满意的分值。这种考核模式的弊端就是考试是硬性记忆而不走心,在考试结束之后就把知识忘的一干二净,学生的分析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完全体现不出来。
1.2考核内容陈旧,题型单一
《毛、邓、三(概论)》课程的考试内容既要坚持有利于教学的展开,同时更要服务于宣讲党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特别是党的十精神的政治价值导向。由此,《毛、邓、三(概论)》课程的考试内容应该与现实内容相关联。而目前在考试试卷中仅仅常见于单选、多选、简答、论述等题型,单选多选更多倾向书本中固定的理论知识,在材料和论述中也是基于固定的见解理论,甚至要求批改试卷要严格参照标准答案,这不利于激发学生发散思维,也不利于学生对当今时下热点问题的深度思考。
1.3考核构成比例不当,缺乏实效性
目前《毛、邓、三(概论)》课程的成绩构成大多数是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构成,且平时成绩占30%,末考占70%。平时成绩主要是依据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以及随堂作业,而期末成绩便是依据一张卷纸。这种构成比例表面看起来似乎合理。但是这种形式是一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方式,《毛、邓、三(概论)》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目前的构成方式卷面分数比重过高,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这样会助长部分学生考前备战的学习态度。另外,考核的比例中没有社会实践的部分,缺乏学生的实际表现,不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2改革的建议
2.1考核形式多样化
《毛、邓、三(概论)》课程考核可以引进“有限开卷考试”和“半开卷”考试模式。“有限开卷考试”就是在考试过程中学生和正常的闭卷考试环境一样,唯有不同的就是学生可以携带一本教材(书上可以写字),这种考试方式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的闭卷考试的弊端,也避免了完全开卷学生带的材料过多而不知道用哪个的尴尬情况。所谓的“半开卷”考试模式就是一种介于闭卷和有限开卷考试之间的考试方式,在考试之前学生可以自备一张与考试内容有关的纸以便在考试中进行参考。在这张纸上学生可以写上他们认为重要的讲义、数据等,在考试过程中学生只可以参考自己的带去的资料,不可以有任何的交流和讨论。考试结束后学生自备的纸同试卷一起收回。
2.2考核内容要注重学生价值取向和考研倾向
《毛、邓、三(概论)》课程是服从于宣讲党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坚持正确引导主流思想舆论,但在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中各种利益矛盾交织在一起,人们思想和观念上都出现困惑,因此教师在考核中应该吃透教材,运用好教材,注重主流价值观念的正向引导。此外,在考试内容中应向考研倾斜,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制度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当时本科阶段的学习为依据的。《毛、邓、三(概论)》课程与考研政治有很大关系,所占比重也很大,为了与考研政治相衔接,在命题中应多与考研题型吻合,多以与教材有关的材料题为主,从材料出发创设情境,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3增加社会实践考核内容
篇2
一、中等职业学校畜牧教学的不足之处
1、教师动手能力较差,实训指导能力薄弱。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实训能力、水平,决定着实训的成效。目前,在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教师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且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的比例较大,多数青年教师缺乏实训执教经验,实践动手能力差已成为现实。
2、教学内容陈旧,满足不了农业生产实践的需要。
21世纪,我国农业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而作为职业高中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的教材却还是原地踏步,仍沿袭传统畜牧业的管理技术,现代畜牧业的知识内容占比例很少,让学生感受不到新技术发展的迅猛,更满足不了农村产业结构的需要。
3、办学模式封闭,服务功能单一。
近年来,职业教育受大气候影响,招生和就业问题日显突出,因此工作重点有向招生、就业方面倾斜的趋势。职业学校在强化专业教学服务区域经济和农村经济方面较为薄弱。师资素质和知识结构与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不相适应,在社会服务和信息调查反馈方面欠缺,先进技术不能及时转变为生产力,学校开门办学教学改革力度不够。特别是作为传统的畜牧畜医专业,仍然存在着“课本上养猪,黑板上喂鸡”的教学模式,专业教师为授课而授课,体现不出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
4、综合实训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较差。
实训教学规模化程度低,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实训基地建设步伐缓慢,校内实训基地规模小,设备简陋,只能开展一些传统兽医的实训,且校外基地的建设目前有些学校尚处于起步阶段,很难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畜牧产业实训基地。这样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技能训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差。
5、学生学业成绩考核办法单一,只重视知识的考核。
当前农村职业学校中,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办法一般采用闭卷笔试,考试重点也放在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上,试题的题型基本是复习题的翻版,为了取得好的考试成绩,学生通常被这种考试方式引到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的路子上去,直接扼杀了学生对畜牧兽医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
6、教学方法不灵活,教学手段相对落后。
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填鸭式的“满堂灌”。不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和现场教学及探究式教学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由于资金等条件限制,有些学校先进的教学设施短缺。先进的教学手段不能很好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因此,在中职畜牧教学方面,我们必须在教育思想、教材内容及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现实及时展的需要。面对中职畜牧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应当改革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要在教学当中注重学生素质方面的培养,推行素质教育。
二、中职学校畜牧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内容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尊重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学生在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教育后,在思想品德、人文知识、心理及生理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
那么,中职学校畜牧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指的又是什么呢?具体来说,通过畜牧教学,让学生具备以下素质:
1、文化素质方面:(1)正确掌握教材理论知识,(2)具有用应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的能力;(3)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2、思想品德方面:(2)有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3)有刻苦耐劳的毅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技能素质:掌握一些基本操作,为以后更高的发展打好基础
三、在中职畜牧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教师的素质
首先,教师本身必须有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面对教学的困难局面,不应悲观丧气,而应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来解决它;
其次,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人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备一桶水。因此,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要勤于钻研,勇于探索,锐意进取,不断加强自我进修,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再者,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是教师的灵魂,一切教育行为无不受其支配和制约。
(二)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确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探索、自学、发展的主体,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对思维活动过程的展开,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水平和学生所能接受的活动方式出发,精心设计学生活动程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结构、个性品质在参与中都得到发展。
2.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就是牵马者。对学生进行引导、指导、劝导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思维水平、学习心理及情感,正确地引导学生由未知达到已知的彼岸。
3.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
兴趣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教师应想尽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尽量多扬少抑,对学生一点点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学生有学习的兴趣,那么,就会变被动为主动。
(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培养。
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素质。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热爱,感受到热烈而积极的期待时,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依赖、鼓舞与激动的内心情感体验而产生共鸣,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并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努力把这种教诲转化为行动,去实现教师的期望。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自信心是重要的心理素质之一。因此,教学过程中,树立每个学生的自信心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学生有了自信心,才能具有摆脱和克服阻碍自己进步的一切不利因素的能力和顽强的学习毅力以及敢于创新的精神,这就要求教师要小心谨慎地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业成绩以及个性发展等等。
篇3
关键词:素质教育 课程目标 来源 价值取向
一、素质教育与课程目标的含义
(一)素质教育的含义
素质教育从提出到现在,其含义表述虽有多种,但其包含的内容基本相同,即“素质教育是依照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挖掘和发挥学生身心发展的潜能,弘扬其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促使全体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从其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我国自“废科举、兴学堂”以来,一直沿袭着近代划一化、规格化的“工厂型学校”制度,也即应试教育制度,这种教育以追求分数为目标,以单一的评价体系为标准,不利于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也不利于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未来社会的新人。而素质教育“所关心的是整个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产品的人……是富有创造性的生活,而不只是物质生产的生活”。是要培养个性化的全面发展的人。
(二)课程目标的含义
课程目标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对教学具有指导性作用。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正确的课程目标有助于“明确课程与教育目的的衔接关系,从而明确课程编制工作的方向,而且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并可作为课程实施的依据和课程评价的准则”。
素质教育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是对应试教育进行的根本性改革。课程目标由于受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社会需求、对知识性质和价值的认识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素质教育中的课程目标应体现出人的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
二、素质教育中课程目标的来源
关于课程目标,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三个来源,即对学生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现代教学论认为,除上述三个来源外,还应对自然整体进行研究。素质教育中课程目标确定的依据也应当从这几方面进行考虑。
(一)对学生的研究
学生是受教育对象,教育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人,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虽然教育是要把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经验传递给年轻一代,但其有效性取决于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及生理特征等。课程作为教学的关键因素,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及生理特征等,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学生接受能力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当然,研究学生不仅要研究其现在,还要研究其将来,研究其现在与将来的不同接受能力,以及如何衔接和培养其能力发展等问题。维果茨基提出儿童发展的“最近发展区”,认为儿童在现有发展水平上经过一定的努力便可达到更高一层的发展,这为课程目标的研究和制定提供了心理学依据。因此,对学生进行的研究,尤其是对学生的兴趣、学生的需要、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情感的形成、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学生个性养成以及学习发生的条件等方面进行研究,有助于确定正确的课程目标,实现课程的职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对学科的研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完成。学生通过与教师之间信息交流,使新旧知识经验进行整合,最终形成和发展自身的能力与品德。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是各学科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对各学科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等内容的学习,逐步形成与发展相应的能力与品德。在课程编制的过程中,课程目标的确定需要考虑学科功能等方面的信息内容,学科的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这门学科本身的特殊功能,二是这门学科所能起到的一般教育功能。”学科专家对本学科的知识、技能等内容的掌握具有权威性,因此,确定课程目标时需要听取学科专家的建议。但事物具有两面性,每个学科领域的专家虽然对本学科的知识技能具有更大的概括性与包容性,但大多情况突出自己从事领域的重要性,致使课程过于专业化。因而确定课程目标时,从学科角度来说,应首先考虑本学科对于学生能力与品德形成所需要的最基本、最一般的内容。
(三)对社会的研究
一般而言,学校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学校通过教育教学等活动将社会文化遗产传递给年轻一代,使知识的再生产得以实现。从个体发展角度而言,个体在出生时,更多地表现出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但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无论如何也是天生的社会动物”。个体需要从自然实体转变为适应社会并促进社会发展的社会实体,人的这一社会化过程需要通过教育实现。个体和社会都需要教育,因此,确定课程目标时需要对社会进行深入的研究,既要考虑社会需求,又要考虑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需求,使学生的社会化过程顺利进行,成长为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
(四)对自然的研究
人不仅与社会密不可分,而且与自然息息相关。这里所说的自然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如果说课程目标中对社会科学的研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社会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社会化过程,促进社会的发展,那么对自然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自然科学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随着社会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日益增强。但由于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在发展过程中没有顾及自然生态的平衡,从而导致社会发展了,但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在确定课程目标时,应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学生逐步形成这样的观点:“人是自然界的一员,人的生存和健康需要依靠环境,人类与其他动物存在于一个世界,与自然和睦共处对人类、对环境都有益;必须考虑全人类的利益,有效地使用资源;生产系统的生产力是有限的,无限地开发将给人类带来贫困和毁灭;全球环境问题的出现是人类造成的,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任务。”
三、素质教育中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体现出不同的人、不同的集团或阶级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对同一事物具有不同的态度。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也是如此。在当前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中,课程目标应体现出人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个性化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多方面的发展潜力和需要,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教育应利用这种差异优势,在满足学生共同特征的基础上,实施人人都能接受的、适合自身需要与特点的教育。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求,形成“知识社会所需要的更高的读写能力、技术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最终实现人自身的和谐统一。
提倡人的个性发展,并不是否定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相反,只有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人才能与社会和自然更为和谐地统一。因为,社会是复杂的,它具有不同的系统和不同的内容,其各方面的发展需要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具有个性的人正好符合这一要求。同时,人具有差异性,不同人的发展需要有不同的条件,社会正好能提供这一条件。人与社会相辅相成,在和谐中互相不断向前发展。再者,社会是由个体的人组成,只有每一个个体充分、和谐的发展,才能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因此,确定课程目标时要体现出社会价值取向。
自然环境是人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最根本的基础,它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条件。因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是发展的主要内容。良好的自然环境能使人倍感舒适和愉快,从而能够让人自觉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发展自己良好的个性。反过来,只有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才能真正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为保护自然环境和创造良好环境做出努力。因此,课程目标的确定应考虑自然环境因素,体现课程目标的自然价值取向。
总之,在确定素质教育课程目标时,应以整体的观点为指导,根据素质教育的本质和素质教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切实考虑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三者的和谐统一,培养个性充分发展的、和谐的人。
参考文献:
篇4
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途径来实现。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
素质教育呢?近年来,笔者围绕这个课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感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
素质教育,首先要明确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基本要求,然后按照其要求,以小学数学
新教学大纲、新教材为依据,正确把握好课时教学目标,渗透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思想。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小学数学新大纲从全面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指出“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知识,发
展思维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教育方针……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素质教育
就是以提高全体小学生数学素养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是数学文化素养的训练、潜在智能的开
发、数学心理素养的培养以及在数学文化素养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整体性教育。小学
数学素质教育的内涵体现了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基本要求的全面性和群体性以及发展性。全面
性是指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内容而言,它包括数学文化素养、数学学习心理品质素养、潜在智
能开发和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四个方面。其中数学文化素养主要包括数学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
与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学习心理素养包含学习数学的情趣、主动性、习惯和意志力;智能开
发包含探索能力、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质疑能力、类推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口述表达能
力、综合计算和解题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及创造力等;思品素养包含理想、道德、审美以及
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等;群体性是指要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发展性是指数学教学要着眼于发
展学生的特长。因此,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实施素质教育要以新大纲和新教材为依据
新大纲是根据国家有关法令、法规,从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出发而制订的。它对小学数学的教
学任务、目的要求、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的规定和意见,均是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体
现。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时,一定要认真学习、钻研新大纲,把握新
大纲的精神实质,自觉地以新大纲来指导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新教材是根据新大纲和小学数学教育实际,在经过实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它是实施小学
数学素质教育的好媒体,那种认为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就要或可以离开新教材另搞一套的
认识和做法,是对素质教育的误解,是错误的。而恰恰相反,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必须紧
扣新教材,理解与运用好新教材:
(1)明确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知识结构;(2)明确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其中包括
教材是怎样对定义、法则、计算公式和概念进行表述的、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每一道例题的
编排意图,每一插图的用意,练习题的安排序列、层次、目的等;(3)正确理解与掌握新
教材知识内容,其中包括对新教材中的定义、法则、计算公式和概念的正确理解,对每一插
图的正确理解,每一道题的正确解答;(4)正确理解新教材中体现出来的教学思路、顺序
和教学方法等。
实施素质教育要正确把握课时教学目标
课时教学目标是课时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在课时教学目标上的主要区
别就在于:应试教育把单纯的知识传授作为课时教学目标,而素质教育则是要符合素质教育
的基本要求,做到“四落实”,即数学知识目标的落实(含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数
学思想方法)、能力培养目标的落实(含探索能力、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
能力等)、培养学习数学心理品质的落实(含数学情趣、习惯、意志力等)、思想品质教育点
的落实。
“四落实”中数学知识目标在教材中是显见的,而其余三项目标在教材中则是比较隐现的。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把握好教材,从中正确把握好教材中所体现的
能力、心理素养和思品教育目标。如“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这一课时的知识教学目标,课题
本身就可告诉了要学生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而这一课
时教材内容的能力、心理素养和思品教育点不是一下就可以看出来的。但是,只要认真钻研
教材、阅读分析教材,就不难得出:
1.该课时的能力目标是:①培养学生运用旧知识和实验操作的方法探索获取新知识的能
力及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如教材先是出现在方格纸上画了三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让学生
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出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然后提出“不用数方格的方法怎样计算三角形
的面积,能不能把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再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呢?”紧接着教材分别出
示三个实验,要学生仿照教材中的示意图进行操作实验,最后让学生利用已学过的平行四边
形面积计算方法,归纳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②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
分析、抽象概括、逻辑推理能力(如教材中出现的图形和文字说明,要学生先去进行观察、
比较、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抽象、概括);③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如教材安排
的第一个实验,出现小华与小林的不同拼法);④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如教材安排
由数方格的方法和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迁移类推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⑤渗
透转化、旋转的数学思想方法(教材是用旋转的方法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
形的),等等。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素养有:①培养学习数学的情趣(如教材在用数方格的方法
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后紧接着提出的问题,就是制造知识悬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象这样的发问教材中出现过多次,教材安排的三个实验也有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进行考虑
的因素);②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数方格要认真地数,不然就会出差错,剪拼
要认真仿照教材的示意图进行,求三角形的面积要认真仔细审题、读题,计算要认真仔细等);
③培养学生学习的意志力(在数方格与操作实验时不可能一次性地成功,要多次反复的推敲
才能完成,在这过程中就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3.思想品德的教育有:①渗透辩证思维的教育(如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内在联系等);
②热爱祖国和热爱科学的教育(教材方框内介绍了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关于求
土地面积的论述)等。
篇5
论文摘 要:德语是一门比较复杂的语言,其具有语法结构复杂,形式多样等主要特征。本文主要介绍了德语在当前大学教学中的现状,并对大学德语教学的创新方法进行探讨,并就德语课的选取教材和教学内容上提出一些建议。
随着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日益频繁交流上,各国在教育领域上的交流与合作也成为了当前国家教育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和发展方向。国内各高校在素质教育的改革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对培养符合市场需要,具有国际化能力应用型人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适应现代高校教育的国际发展需求,对大学德语教学的方法提出了创新的要求。
1.德语教学现状
德语的教学方法一直是各高校教学的难点。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让对方明白要表达的意思,是学习德语的主要目的。德语教学的方法主要侧重于引导学生死记硬背,进行大量的机械化语言训练,起到巩固记忆的作用,达到能够运用德语进行交流的目的。
现在的教学方法偏向于重视语言的规则和语法,忽视了对语言技术的培养。教学过程较机械化、死板化,与真实的语言环境和实际学习语言的意义相脱离,不能将所学到的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状态,这种吸收式的学习方法,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求知欲和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主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探讨、创新大学德语教学的方法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2.德语教学的创新方法
2.1提高对德语听力的重视程度
德语作为第二外语,在说、听、写方面没有过多的要求,但它与其阅读能力是相互互补的。注意培养德语的口头练习,对学生的听、说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正确指导学生重视德语的听力训练,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德语听力的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利用各种渠道指导学生,让学生对听德语产生浓厚的兴趣,重视听力,增加学生学习德语的学习动力,为下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多听德文歌曲,在轻松的音乐环境中,加强对德语语感的掌握。
2.2利用国家文化调动学习积极性
语言是国家文化的载体,更是国家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在学习德语这门语言课程的同时,学生还应该了解和熟悉德语国家当地的风俗习惯等,对相应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教学是一项双向的活动,即要充分发挥出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积极性,激发出他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在合理的处理好教材内容的教学过程中,适当的穿插一些德国的国情知识、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可以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课堂教学时应该把学生看作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作为教学的客主,启发并调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同步思绪。
2.3课堂阅读的提问式方法
在课堂阅读教学方面采取先提问,在讲解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先提出几个问题,然后学生进行自行阅读,教师对所提问题进行检查。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弄懂了句子的结构,掌握词语的使用方法,而且还学会了找课文关键词和核心句,提高了学生的德语阅读能力。提出问题后,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我表现机会,让学生感到能够学以致用,主动而更具效果地进行学习,进而为课堂教学带来勃勃生机,创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形成教学的良性循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不断的提高自身知识的学习,不应该仅仅只是拘泥于课本和注释,更应该做到紧密联系实际,适时地对教材进行补充,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4采取小组式的教学活动
在素质教育的目标前提下,教师与学生应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组织学生参加交流活动,让学生在提高自身交际能力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比如,把几名学生组成一组,来共同合作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学生之间可以自由组合或由教师指定组合。采取以小组式的活动形式,适用于激活学生在某个领域的知识,互助互补的进行学习,得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小组式活动的主要内容应该是与教材教学具有相关性的,学生有一定自己的观点或是掌握一些相关内容。只有处于学生熟悉的学习内容中,小组式教学活动才能进行,才能更好的激发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此该教学活动方法可与课下活动相结合,课下让学生收集资料,课上进行分组讨论,进而提高学生在德语方面的学习效率。 3. 德语教学改革建议
在德语的学习阶段,学生应该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语法学习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已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1选取教材的实用性
在选取德语教材时,应针对实际应用和教材内容相结合的原则,选择实用性较强的大学德语教材。教材的内容方面应该偏向于语法内容更具实用性,教学内容应着重在语法知识方面学习上,而并不是单纯的只讲理论,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于对技能的学习,而技能又重于知识。另外,在教材中还可以适当的加入图片等元素,更能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而且还能达到图文并茂的学习效果,加深学生印象。
3.2教学内容的优化性
大学德语教学的内容主要采用教师传授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广泛阅读各种德语知识书籍,归纳总结出一些具有同性的规则,并对不同的规则观点进行分析比较,对教学的内容起到优化性的推动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的设计出符合学生特征的教学内容,重点讲解学习德语的核心知识,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学生学习方法。以教学内容优化性,重点突出难点重点,并且对重点的语法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帮助学生取长补短,加强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3.3推广学习的积极性
德语做为一门大学语言学科,在使用上还是具有广泛性的。推广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于德语教学当中,在教学课堂上借助多媒体技术,使教学效果起到更好的作用。采用音像效果使原本枯燥的学习转化成为生活的生活情景,让课堂教学栩栩如生, 使学生提高对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从中领悟语言的实用性和德语语言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大学德语教学大纲修订组.大学德语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钱文彩.汉德语言实用对比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张建欣.关于德语初学过程中进行德英对比的思考[J].德国研究,2002,(1).
[4] 朱谕.试论跨文化培训在德语教学中的适用性及方法[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8(5).
篇6
然而,“素质教育”一路走来,却总难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子,特别是我们山区显得更为明显。省教厅规范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八条实施意见给我们教育人特别是教育管理者又一次提出了要求,那如何开展小学素质教育,让我们山里娃也和城市孩子一样沐浴素质教育之阳光呢?
一、关爱“一人一校”,让孩子们享受公平教育
情景一:山坳里的阳光
四川省平昌县白衣镇黄鹤村是一个偏僻山村,四面环山。学校离周边乡场镇步行均在两小时以上,偏僻的地理环境促使了那里的老百姓为了改变居住环境而纷纷外出打工,有的带走了自己的孩子在外就读,有的在街上租房供子女读书,昔日热闹的校园现在只剩下了十多个家庭贫困的留守孩子,且年龄和就读班级参差不齐。
他,吴俊老师,56岁,家住四川省达县道让乡,单边步行到学校要一个半小时,自参工以来一直在该村小任教,一干就是三十余年;他,见证了黄鹤村校的兴衰,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也送走了来了又走了的教师;他,只身一人独守一校与孩子为伴,每学期都从事着两级以上复式教学,尽管一个年级只有一个人;他,佝偻着身子同学生一道做着简单的游戏,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实施着他心中的“素质教育”;他,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一个教师不放弃任何一个贫困留守学生的“爱与责任”的师德之魂。
情景二:山坳里的阳光
“送教下村的老师又来了,我们又可以唱歌了,我们又可以画画了”。这里的同学们欢呼着,围着每两周一次送教下村的艺术教师身边向老师们报告着自己的战绩。
这仅仅是农村地区的一个“一人一校”的缩影,是想办法撤并他还是办好他是作为管理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或许,及早撤并既解决了难派教师的问题,又解决了学校投入加大的问题,但是留在这里的学生却有他的特殊性,通过调查大部分孩子家里面都比较贫困,即使很多父母外出打工却收入较少,而不能在街上买房和租房供孩子读书,更不说带着孩子在外就读了。同样,不轻言放弃不仅是吴老师的信条,也是学校管理者最重要的一条,不具备撤并的条件就只能办好,根据学校实际,学校实施了艺术教师每两周一次送教下村的方案,让村校和中心校的孩子一样享受优质的教育,让山坳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到素质教育的阳光。
二、转变观念,规范办学行为,强力推进素质教育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内在要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新一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需要,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破解当前基础教育难点、热点问题的重要途径。
情景一:家长笑了
“孩子们早上不用起那么早了!”
“我孩子的书包轻了!”
“我孩子作业少了,他可以早些睡觉了!”
“我孩子不再上早晚自习了”
“我孩子不用补课了,双休日可以和我们一道去郊游了!”
・・・・・・
情景二:学生笑了
“老师,今晚又没作业了吗?”一二年级小学生忙着问老师。
“老师,今晚这作业又这么少么?”“耶,我又可以看动画片了”。
“老师,我试卷上错了几道题呢,怎么我还是A呢”一学生不解的问老师,“虽然你错了,但你是优秀的啊”。“耶,但我以后还是要小心呢”。
“老师,我的科技小发明又获奖了!”
・・・・・・
情景三:老师笑了
“评价变了,个个都是好孩子呢!”
“我再也不为学生的分数皱眉头哪!”
“学生全面发展了,我也全面发展了!”
“我们的压力也减轻了!”
・・・・・・
情景四:群众笑了
“孩子们又出来社会实践哪?不错!不错!”
“那文艺节目演得还不错,年龄那么小,长大一定有出息!”
“现在的孩子就是有本事,什么都会!还会发明小玩意呢!”
・・・・・・
这就是规范办学行为带给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喜讯。
作为教育人和学校的管理者,我们应转变观念,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加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力度,谋求学校、教师、学生全方位的科学发展。
第一、坚持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切实减负增效,真正做到“三个还给”(将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将健康和快乐还给学生,将兴趣和爱好还给学生),着力引导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和效益,全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推进规范办学的长效运行。
第二、坚持德育为首,加强法制教育,重视生命教育,深化诚信教育,加强安全教育和网络管理。全面夯实学校体卫艺工作,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并积极开展疾病预防、科学营养、卫生安全等青少年健康教育。上好音乐、美术课,积极开展课外艺术教育活动。
篇7
关键词:课程应试教育;课程素质教育;课程教育目标;课程教育评价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高等教育在世界人才激烈竞争的大背景下,已经走出了象牙塔,日趋彰显出其功能的重要性。2011年世界银行在《发挥高等教育的作用:促进东亚技能与科研增长》报告中认为,高等教育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所带来的技能与研究是保障经济增长的两个推动器〔1〕。信息技术及网络前所未有的发展及普及,促进了个性化智慧学习环境〔2〕的形成,这将给大学培养人才带来绝好的机遇,但同时也对现行大学教学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新媒体时代的学习具备泛在学习的特点,同时还具有“碎片化”的特征〔3〕。因而以MOOCs(MassiveOpenOnlineCourse,简称慕课)为方向标,各种突破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不断出现。例如“中国大学MOOC网”的MOOC+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教学模式(称为“后MOOC时代”),将线上线下优势有机结合,使学习可以无处不在,短短一年来形成了易于推广和实施的以翻转课堂思想为主体的混合学习模式。另一方面,传统教育思想仍然笼罩着大学校园和课堂。就大学课程来看,存在学校教学规矩过多,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随意,教学评价单一等现象;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消极倦怠,因习惯于接受式的学习,而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意识和兴趣。正如胡乐乐所说〔4〕,表面上看慕课发展十分迅速,但由于没有正式的学分认证与学位授予体系,所以慕课现在的辍学率很高。说明虽然当前的大学生存在着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知识内涵的欲望和意识,但如果没有构建相应的监督及评价机制作保障,学生的自主学习就只能凭一时之兴趣,难以持之以恒。令人深思的“钱学森之问”〔5〕指向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没有构建完善的激励学习、开发与创新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标准及评价体系。孙家明认为〔6〕,课程改革必须分析课程结构体系要素的数量、质性与度量的运行机理,推进课程系统综合改革,建构科学合理适切的课程体系。我们认为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明确并建立科学的教学目标,构建立体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并切实地运行评价机制为自主学习的着力点,从而驱动教学目标的实现。下面我们将从课程评价目标及体系视角探究课程教育模式,使素质教育自然回归。
二、“课程教学”结构剖析
按照长期以来的习惯,课程教学组织的一般程序是:根据学科专业培养方案,按照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表及教材资料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并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然后进行期末考核及评价。显然,课程教学的基本流程是在开课之前由学校与任课教师共同预先确定教学目标及计划,然后按教学计划有条不紊地执行。教学评价主要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知识的量化考评。由于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必然使整个教学活动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由于存在教学目标的盲目性和课程评价的随意性,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逃学等现象发生。
三、评价是课程教学向课程教育转轨的核心
(一)相关概念简析
就传统教学,即课程教学而言,相关核心概念有:课程教学、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评价、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课程教学活动重在课堂教学,教学活动注重教师讲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教学评价注重终结性评价。相对于传统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基于素质教育模式的课程教育相关核心概念有:课程教育、课程教育目标、课程教育评价、课程教育评价体系。“课程教学”与“课程教育”,虽然只一字之差,但却从本质上体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教学模式。我们认为课程教育,就是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平台、环境及手段,将学科课程教学活动重构为课内激励教学机制和课外自主学习完美融合,以便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元课程教育目标体系的课程素质教育模式。课程教育强调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课内注重自我展示、注重个性培养及全面发展、注重学习交流及评价,并通过评价的正确导向和激励功能,不断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鞭策学生学习责任,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和综合能力,从而实现学习知识、构建能力、提升素质和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课程教育(即素质教育)目标。
(二)课程教育的评价及功能
课程教育评价功能通过作用于评价对象,从课程教育评价活动和结果体现出来。课程教育评价功能取决于课程评价活动的结构及运行机制。因此,课程教育评价在整个课程教育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不可或缺的作用。实践证明,课程教育评价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和深化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课程教育评价的作用可以归纳为鉴定功能、导向功能及激励功能等等。在制定课程评价指标时,必须将相对评价、过程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评价指标不可定得过高或过低,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激励性的调动,最恰当的指标应使得大部分被评价者经过自身努力都能达到的程度,就是要遵循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例如,我国的高考制度,其评价作用是选拔不同层次及特长的学生就读相应水准及专业特长的大学,但由于评价机制单一,并且只重结果不重过程,从而导致高分低能现象的形成。因为,我们在使用高考评价的鉴定功能的同时,其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也要不可避免地发生作用,这种导向及激励功能必然引导学生、学校、家庭及社会都把注意力集中在高考成绩上,这是应试教育滋生并盛行的根本原因。所以在进行课程教育评价时,我们应采用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及其他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机制进行全面评价,才能扬长避短地发挥好评价的各项功能。课程教育评价可以是为了鉴定和考核,也可以是为了推动和改进,也可以是为了选拔和淘汰,还可以是为了教育和发展,这些都体现了不同的评价价值观。课程教育评价还有诊断功能、调节功能、监督功能等等,在此不再赘述。显然,课程素质教育相关概念与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相应的概念相比,其外延更加多元和宽泛,内涵更加丰富多彩并充满人性化的本质教育特征。
四、课程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课程教育的内涵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将整个课程教学活动时间分为课内和课外两个部分:“课内”是指教学计划内的教学时间,主要实施由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机制;“课外”是指教学计划外、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主要实施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机制。将课内与课外的教学与学习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便构成了课程教育的内涵。显然,课程评价的依据是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实现得怎样,又必须通过课程评价体系来测量和评判。因此,课程目标与课程评价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现在需要特别关注和思考的是:我们要将传统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传授知识’从课内迁移到课外”〔7〕,使教学活动扩展为“课内+课外”两部分。课内与课外各司其职、相互联动,形成课程教育活动的整体。课内与课外将分别实施如下职能:课内主要执行形成性、相对性等重要评价机制,“把以‘教授知识为主’、教师‘独白’的课内教学行为转变为通过各种教学机制和策略不断唤醒、激励及鞭策学生的课外学习动力,使学生的学习不断向着持久的、有序的、更深层次的目标迈进;使课内成为学生知识强化、内化、重组、自我展示和全面发展的舞台”〔8〕。课外执行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机制。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时机已经成熟。例如:高校可随时加盟中国大学MOOC平台,高校教师可根据自己的课程申请注册MOOC+SPOC空间,从而构建所任课程与MOOC相应课程同步、异步或独立的教学资源及智慧学习环境,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微课资源遍及网络,由于全国移动网络实现全覆盖,免费wifi随处可用,使用手机及电脑进行移动学习(微课、微信、微博)随处可行。实施大学课程教育,其教学活动是非线性的,构成要素具有多元性,但评价机制是其行为驱动的内核。评价机制是量化与非量化、过程性与终结性、智力与情感、探究与协作等多个维度构成的多元立体评价指标体系。显然,这不是翻转课堂模式的简单参照和应用,而是基于信息技术教育和建构主义、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关照下MOOC后时代的发展要求,是应试教育自然迈向素质教育的方向标。
(二)课程教学与课程教育的比较分析
首先,传统的“课堂”与课程教育的“课内”存在本质的区别:前者主要按照课堂教学“程序”完成“讲授接受”知识的教学目标;后者主要通过执行各种过程性评价机制,情真意切地不断唤醒、鞭策和激励学生的“课外”学习意识;对于学生,要求主动地参与、展示、交流和评价,要像演员一样把课堂作为自我表演、自我展现、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其次,“课内”与“课外”分工虽然不同,但彼此紧密地联系着:课外要求学生自主完成课程教育的学习目标,以便如期接受“课内”检查和评价;“课内”主要以评价为驱动机制,教师与各学生之间人人都是评价者、参与者和表演者,心心交融、其乐融融。可以说课程教育活动是“课外耕耘、课内收获”的和谐共生美育境界。第三,课程教育活动是在构建了明确的课程教育目标、课程教育计划和多元化的课程教育评价体系条件下开展的。课程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本质上就是实现课程素质教育目标的过程。因此,课程教育目标及评价体系的制定都要按照课程素质教育的标准和要求来制定。第四,课程教学是传统的“程序化”课堂教学,教学核心是讲授知识,知识之间一般呈线性结构关系;而课程教育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以及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如,微课学习、混合学习、翻转课堂等)方面。学生自主学习的知识通常是非线性的和“知识碎片化的”。微课视频学习将是最受欢迎的学习方式。课程教育奉行的是课程素质教育,以构建人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为理念。
(三)课程教育活动的组织设计
构建课程教育模式,除了需要预先设计好同时作用于课内和课外的课程教育目标、课程教育计划和课程教育评价体系外,还需要准备好课程的自主学习资源,构建适于学生个体自主学习的智慧学习环境。课外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态度、动力以及学习内容主要依靠课内评价机制唤醒、鞭策和激发,但课内机制只起宏观的引导和激励驱动作用,具体学习的方式、方法等由学习者自主决定。
五、基于课程教育的教学改革实验
(一)构建评价体系驱动课程目标的教学实验
2013年末,“基于计算思维的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研究”获我校(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重点教改项目立项。从2014年春季学期开始,我们对全校计算机公共课程进行改革研究和实验。其改革主导思想是:以计算思维为导向,以自主学习为中心,以强化训练为手段,培养学生计算机基本综合应用能力,提升信息素养。经教改探索及实践,定制了适合我校“应用型”人才目标培养需求的“2+4”能力目标〔9〕。实施“2+4”能力目标,学生不但建构了计算机知识及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掌握了“互联网+自主学习”的有效学习方法。
(二)借校企合作之机,深化教学改革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与微软公司联合组织的“2015年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我校获得立项。我们根据项目实施要求,在前期所构建的课程目标及评价体系基础上,从2015年9月开始对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程按照MOOC+SPOC模式教学,由于充分分享了同济大学及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优质而丰富的MOOC资源,使得课程教学活动正沿着课程教育的预期目标迈进。
六、结语
对于大学课程,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种模式选择:一种是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另一种是个性化学习的课程素质教育模式。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从17世纪夸美纽斯推行的班级授课制开始,早已形成程序化的固化操作教学定式,虽然教师最容易奉行,但它与社会发展相背离。课程素质教育模式的实施,对广大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项严峻的挑战。因为它是新生的,没有任何经验的沉淀和积累,需要课程教育活动主体(教师和学生)勇于挑战自我,从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和藩篱中破茧而出。但是,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因为社会的需求和发展、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而能较好地实现这个目标的是推行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
参考文献:
〔1〕商发明,李震英,李志涛,等.近年来主要国际组织提出的十大教育新理念〔J〕.教育导刊,2014(4):34-37.
〔2〕贺斌.智慧学习:内涵、演进与趋向———学习者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3(11):24-33.
〔3〕王广帅.新媒体时代学习与数字化资源建设问题探析〔J〕.教育导刊,2015(8):57-60.
〔4〕胡乐乐.慕课会颠覆传统高等教育吗〔J〕.上海教育,2014(29):46-49.
〔5〕刘人怀,郭广生,徐明稚,等.刘人怀院士等:试答“钱学森之问”.中国高校科技〔DB/OL〕.〔2011-10-17〕.http://.cn/?module=show&id=333.
〔6〕孙家明.论大学课程结构体系:质量标准和功能整合〔J〕.教育导刊,2015(2):46-49.
〔7〕余廷忠,管嫄,彭佩.网络支持下的偏远地区大学教学改革平台构建———以毕节学院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2(10):99-101.
〔8〕余廷忠,聂祥荣,曾凡培.21世纪大学教学的思考:拓展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以毕节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毕节学院学报,2013(8):110-115.
篇8
关键词:专业人才;教育;知识;能力;素质培养
随着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土木工程专业口径的拓宽,近年来,社会进步和生产现场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面向就业岗位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共识。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呈现出新的局面,在追求专业能力的同时更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欢迎。随着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来,土木工程专业的就业形势近年持续走高。找到一份工作,对大多数毕业生来讲并非是难事。但是如何实现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全面提高,达到用人单位的基本要求,从目前的毕业生到现场工作实践看,严重存在着善于吃苦精神、善于学习意识、责任心、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结构缺陷等诸多问题,已成为诸多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职业生涯中不可避免的瓶颈。在入学以来的学习及过去对土木工程专业的了解中,本科土木工程专业更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深刻体会到综合素质教育在土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一、在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在加强综合能力培养的同时应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尤为必要
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对本专业还比较陌生,因此,如何加深学生对专业的印象,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是课程设置应该考虑的问题。课程的合理设置,规范的教学大纲,合理的教材,理论联系实践以及采用多媒体等是办好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当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还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我们的教学应该和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保持同步,和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相适应。专业人才的培养结果是通过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外显特征进行评价,从社会反馈回来的信息看到,当前我们的教育中还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过窄的专业教育,二是过弱的素质教育。过窄的专业教育导致毕业生仅具备应用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力,视野不宽,基础不牢,缺少创新、合作、管理等综合能力;过弱的素质教育导致具有高专业能力的人才素质培养不全面,个性发展不充分,缺少必备的文明、心理、道德等综合素质。纵观二十一世纪社会需要的工程师是能综合运用科学的方法及观点和技术手段来分析和解决各种工程问题,具备的条件应包括知识、能力、素质方面,不仅要具备基本的伦理道德、社会公德、还要具有一些特殊的职业道德,如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不断进取的毅力,团结协作的精神,良好的个人修养等。由于现代工程具有科学性、社会性、实践性、创新性、复杂性等特征,一个土木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批准到设计、施工、使用过程,是链式进行的,链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大量的技术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需要工程师妥善解决。实践表明,现代工程需要一大批能综合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懂经济,会管理,兼备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我们土木工程专业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国家的工程建设中发挥着十分突出的重要作用,各种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的安定团结,人民的生命财产,因此,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项极其严肃而重大的工作。面临现今的土木工程市场,整体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远远的跟不上土木工程高新技术的发展需要,造成土木工程中质量通病、安全事故、浪费现象、工程腐败、豆腐渣工程屡见不鲜,现场人员缺少道德水准、目无法纪、缺少文明行为、礼仪行为、施工人员心理素质较差等等,反映出一部分土建专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问题,从教育的角度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在加强综合能力培养的同时应加强综合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将素质教育的思想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寓素质教育于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能力的培养中的途径与措施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有的学生入校的分数差别不大,在校的学习成绩也不分彼此,专业性质一致,而工作几年后,差别就很大,原因何在,综合素质和能力不一样。对于人才,素质尤为重要。从国家看,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技竞争,而科技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而人才竞争关键是人才素质的竞争。素质是为人之本,现在科技的各个领域都在意识到与呼唤着“以人为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出版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教育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必须使他们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工程技术人员在“做事”时,不但要回答“会不会做”(能否运用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合理的解决问题),更要回答“该不该做”(是否经济划算,是否符合政策法规、社会公德、文化传统、民族习俗的要求),也就是说,必须以做人来统帅做事。其实,我们很多教育家很早就强调过这样一个观点,我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各领域的专业工作者、各行各业的人才,所以教育的本质,首先是教会学生做人。试想,一个人人性都丧失了,业务学得越好,能力练得越强,后果就越坏,这是人类最严重的危险。只有将素质教育与具体的专业教育相结合,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篇9
笔者认为制约农牧区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方面。
1.受硬件设施制约,办学条件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几年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牧区基础教育建设的力度,较大地改善了农牧区办学的条件,基本上实现了乡镇级学校“楼房化”,但大部分学校仍缺乏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正当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之时,在无法保证现代教学设施设备的偏远农牧地区的中小学校,授课教师仍以“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完成教学任务。无电脑室、无语音室,极偏远地区学校没有电脑,甚至连正常的照明都无法保证,现代化的教学更是无从谈起。
2.受软件设施制约,学校师资力量薄弱
软件设施的强弱对于办学,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劣。办学条件好,软件设施优越的学校与办学条件较差,软件设施滞后的学校的两极分化相当严重,这也是目前我国择校之风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农牧地区特别是偏远农牧山区中小学的师资力量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而相当薄弱,教师的年龄青黄不接,文化素质偏低,教师的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地处偏僻、条件艰苦地区的学校教师紧缺,甚至出现了教师每人包一个年级,一些主科目因缺乏专业教师而被迫取消的现象。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知识面狭窄。教师连应付正常教学尚感到力不从心,对于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对于课改后的义务教育课程,从何谈起。因为学校人员紧张和学校经费紧张,而很难获得外出“充电”的机会。
3.受陈旧、封建思想观念的制约,学生辍学现象较为突出
篇10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又称现场急救,是心肺复苏术的初始急救技术,是指由专业或非专业人员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危重病人进行现场徒手抢救的技术,集知识与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既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更要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笔者在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成效。
一、教学对象
我校2010级护理中专二年级学生60名,年龄16~17周岁,均为女生,已完成医学基础课程学习。为提高教学效果,采用小班教学,将学生编成2个教学班,每班30名学生,教学内容及方法一样。
二、教学方法
(一)课前准备。
1.组建团队。笔者采用抽签法将学生进行分组。具体方法是发给学生每人一支小木棒,在木棒上写上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然后装进预先准备的袋子里面,混合均匀后,用抽签方式决定分组。由教师抽出第一支小木棒,被抽中的学生作为第一组的第一位成员,再由该学生抽出第二支小木棒作为本组的第二位成员,以此类推,每一次均由被抽中的学生来抽出小木棒,用这种方法来抽出自己的组员,每6人一组,分成5小组,每小组各选一位组长。
2.学生学案设计。教师根据学生特点、教学内容设计学生学案,学案主要内容包括临床案例、学习目标、工作任务及思考题、学生自主练习指引、知识拓展五部分。临床案例主要围绕教学内容及临床实际创设心脏骤停情景,根据岗位需求和教学目标提出5项工作任务,分别是:任务1――判断意识、呼救;任务2――开放气道和判断呼吸;任务3――人工呼吸;任务4――胸外心脏按压;任务5――判断抢救效果。思考题主要根据此病例信息提出最可能出现的情况,且涵盖每项工作任务相关理论的知识要点。
3.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每位学生根据学案提出的问题去查阅资料,查阅资料的方法可按自己的学习习惯,如查阅书籍、通过网络搜索资料或观看视频等。两天后,组长召集组员集中讨论,每个学生报告自己准备的内容,组员之间进行交流分享意见,然后制定出完成任务的计划和方法。讨论过程中当学生遇到没办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与学生进行互助式课程学习。
4.临床见习。按照授课计划,在第三学期开学初,安排学生带着思考题到本校的附属医院进行为期一周的外科临床见习(包括心肺复苏)。
5.学生自主训练。授课前半周,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在夜自修期间开放实验室,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带领下进行安置复苏、开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训练。
(二)课堂教学。
1.角色扮演法引入案例。课前布置学生根据案例分担角色,上课时将案例以小品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对本次课的学习兴趣。
2.对知识点进行分类排序。笔者在课前将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的操作步骤分解为八个步骤,然后将每个步骤分别写在8张小纸条上,以同样的方法将5项工作任务的知识点分解后制作小纸条。在引入案例后,将打乱的小纸条和2张A4纸发给每个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把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的操作步骤排列顺序后贴在A4纸上面,将5项工作任务的知识点分类后粘贴在另一张A4纸上面,每小组再派一名代表解释分类排序的结果和依据,教师进行评价总结。
3.体验完成5项工作任务。该项活动是本次课的核心部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5项工作任务,条件允许时请1~2名专业教师帮忙带教,教师穿梭于各个小组之间,以便及时了解各组完成任务的情况。各小组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可分为四步:第一步,小组讨论,主要内容为完成该项学习任务要掌握的技巧和注意事项;第二步,实施操作,小组成员轮流扮演现场救护者,并在心肺复苏模型上实施操作;第三步,评价反馈,包括三个方面,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相评价、教师评价;评价反馈在小组成员实施操作后进行,评价标准由教师课前制定;第四步,小组推选一位成员进行操作,再次评价纠正。
4.成果展示。用投骰子的方法随机抽取1至2个小组展示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的全过程,然后进行评价反馈。
三、思考
(一)项目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主线、能力为目标,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师不仅要具备完成一个项目所涉及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不断提高项目研究能力,包括课程设计能力、课程整合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同时教师还需具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能根据学生项目活动的进展情况灵活应变及时调整,能合理处理一些偶发事件。
(二)教师要注重积极、多样化的评价形式。
评价是项目教学法中的关键步骤之一。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有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通过自我评价,不仅可以对自己获得的成果进行分析以加深印象,还可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主动弥补。组评价能让学生分享其他同学是如何完成任务,在方法上与自己有什么不同,以集思广益,开拓思路。教师评价则应关注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发展变化以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情感和思维方式,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项目教学法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应用项目教学方法,将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隐含在5项工作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任务的分析、讨论,明确任务所涉及的知识范畴,在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根据任务需要进行自主学习,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应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教学全过程,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
(四)项目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中,通过组建学习团队,将单独学习变为合作学习。通过模拟真实的临床场景,让学生合作完成工作任务,使学生体会到在临床工作中协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作者单位: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1]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