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职业范文

时间:2024-03-13 18:00: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科技职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科技职业

篇1

丰富的历练和成长经历

王尚武1977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师从中山医科大学神经科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焯霖,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王尚武博士多年从事医疗工作和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主攻神经系统遗传病分子生物学,他曾于1993年因脑血管病遗传学研究获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尚武博士作为第一研究者首次提出并在分子水平上证实原癌基因neu/erbB2具有抑制野生型抑癌基因p53表达的负向调控作用,以及对与癌转移有关的尿激酶基因表达则有正向调节作用。 他20余篇,在医学知识领域、医学临床实践和现代医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工程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积累了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工作经验。

他所带领的科技研发团队对自主知识产权极为重视,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申请国际PCT专利二项(获得国际检索单位关于专利“新颖性、创新性和工业实用性”的正面评价)和美国发明专利二项。2010年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发明专利证书二项。

王尚武所领导的科技研发团队开展的关于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基因工程生物医药产品项目,分别获得广东省科技厅、广州市科技局立项(已通过结题验收),获得科技成果登记证书;2008年获得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部门的立项支持。

他和朱雅南女士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靶向性共表达新型p53和p53AIP1的重组腺病毒”已获得发明专利证书。该专利叙述了一种构建靶向性共表达新型肿瘤抑制基因p53和p53调控的细胞亡诱导蛋白1基因(p53AIP1)表达盒结构的重组腺病毒的方法及其用途和意义。

成立凯诺生物,致力产业发展

科技成果,只有在产业化后才能转化成生产力,并最终服务于社会。作为一个在国外留学工作多年的生物医药专家来说,王尚武深深知道,国内生物医药的科研及产业发展现状远远不及发达国家,抱着为国服务的信念,他于2001年归国以后创立了广州市凯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0年公司科技项目“治疗过表达原癌基因neu/erbB2恶性肿瘤的重组腺病毒”获得广州市罗岗区科信局战略性新型产业项目的科技项目立项资助。

科技项目“靶向性共表达新型p53和p53AIP1的重组腺病毒”2010年获得广州市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资金和2011年获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立项资助。

2011年公司科技项目“治疗帕金森氏病的共表达GAD65和GDNF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获得广州市重大科技专项立项资助。

篇2

关键词 高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317-01

课程教学改革是当今高职教育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随着教育资源的丰富和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对职业院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高职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2]。该文针对高职院校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如何从制定课程方案、课程目标,教学单元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课程内容能更好地体现技术型、应用型、职业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念,课程内涵能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等进行探讨。

1 课程方案的制定

课程方案是一门课程的纲,是一门职业教育课程科学建设的框架,它的制定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标准的制定奠定指导路线,体现目前植物组织培养行业发展状况和技术应用的情况,以及对此类人才的数量需求和质量要求。为了科学、真实地体现这一点,一是采用实地进入企业调研和网络调研方式,与企业相关领导和技术人员交流,参观生产,探讨课程建设思路。二是通过网络问卷,请企业中行家里手回答相关问题,并提出课程开发意见。通过调研来看,《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一门突出实践动手能力的专业课程,企业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很高,要能体现吃苦耐劳的职业素质[3]。调研发现,从全国来看,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广泛应用于高档名贵花卉和特色苗木的生产,如蝴蝶兰、大花蕙兰、玉簪等,这类花卉经济价值高,生产周期快,故生产效益较高。

有了市场调研的一手资料,课程方案的制定素材就准备充分,但是根据学院课程改革要求,初步制定出来的方案不是直接就能应用到课程标准的制定中去,必须经过系部教研会汇报交流,通过讲述,与会教师的意见,专家的评审,这样的步骤才能确定是否能通过。如果方案达到与会专家各项指标的要求,获得一致认可才能通过。反之,如果方案被提出的意见较多,说明调研的内容和信息还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到市场行业中去加深调研,充实方案内容,故这门课的方案经过了3次汇报才通过系部的审核。

2 课程标准的制定

课程教学目标分为专业能力目标和职业能力目标。专业能力目标就是围绕通过调研制定出来的符合企业需要的岗位核心技能,主要分为2块:一是达到能熟悉掌握制定的每个单元要求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二是积累经验,通过熟练的技能操作,能发现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查阅技术资料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4]。职业能力目标包括:积极完成布置的工作任务;培养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具备职业素养。具体包括:①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通过自己或团队的合作解决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②能制定植物组织培养每个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计划和生产计划;③能够完成植物组织培养生产全过程;④能根据植物组织培养的工作任务,搜集、整理资讯等相关信息;⑤能够对植物组织培养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课程拓展知识目标是能够开展植物组培苗的基础技术研发和组培车间管理工作。

课程标准要制定出课程教学单元,该课程单元标准体现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突出从简单技能到复杂技术的学习路线。如从培养基配制、灭菌、外植体选择、移栽育苗、污染处理等单一技能到完成一个典型植物的无性繁殖体系建立,直至植物组培工厂化生产与管理[5]。

3 课程单元的开发与实施

根据课程标准的制定要求,以切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目的,体现工学结合模式,开发《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程的教师手册和学生手册。教师手册开发是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课程单元,以任务驱动开展教学。每个单元开发的教师手册和学生手册,依据课程标准对教师讲授和学习有不同的分工和要求,教师手册包含的教学以资讯、实施、考核、评价、学生反馈5个过程展开,学生手册是以学生为主体,小组为单位,任务驱动为指导的学习素材,其中包含每个单元应掌握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考核目标。学生手册中配套内容有工作任务资讯单、工作任务实施单、工作任务考核单、工作任务评价单等辅助学习材料。每个单元实施前,就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各类课程知识资源将本单元的资讯单完成,做好实施工作任务前的基础准备。

教学单元的实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图书、网络、视频、电脑动画等各种教学资源,丰富学生学习渠道。教学开展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放到实训室,放到基地,教师做示范,学生边做边学,并记录工作任务实施过程和出现的问题,针对各环节制定考核标准,予以考核,达到完整掌握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术的目的。工作任务(下完成时,同时也完成工作任务单的记载。通过工作任务方案设计、操作和结果检查,小组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考核,教学总结和评价这样的步骤来完整实施一个单元工作任务,真实体现“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育模式。通过课程考核,将掌握技能项目优秀的学生选,继续培养他(她)们参加全国的植物组织培养职业技能大赛。

4 一轮课改课程教学结束后的反思

课程开发是一项专业而又科学的工作,教师要以深厚的教学工作经验为基础,并能深入到企业岗位工作一线,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新技术的应用,在熟悉职业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开发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实用性强的教学体系,这也充分体现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是否紧跟行业企业发展,是否与时俱进的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责任心和职业素养。

总之,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让学生增强学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这门课的兴趣,能主动学习,能真正学到适应岗位工作的技能,并热爱这项工作,满足行业发展对人才的质量需求。

5 参考文献

[1] 宋扬.浅谈高职生物技术专业植物组织培养的教学改革[J].新课程:中旬,2012(8):33.

[2] 王清连.植物组织培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3] 曹孜义,刘国民.实用植物组织培养教程[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篇3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生物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145-02

我们正处在世界性的生物科学时代,无数科学家向揭开生命的奥秘进军,生物科学也成为了过去20多年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生命科学的发展与从业人员的科研和创新能力是密切相关的[1]。我国政府高瞻远瞩,正在积极筹建符合我国实际的各级生物科学研究机构,并下决心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办好“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河北联合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已经制订了“建设一流研究型学院”的发展目标,明确提出学校要“面向全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现代知识结构的一流人才”。

为了尽快缩小与国内知名高校、欧美科技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与国际接轨,大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现代知识结构的年轻科学家不仅是当务之急,也是战略大计。我校生命科学学院从2013年开始尝试“本科生导师制”,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

学院选取了专职教师中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年轻教师作为本科生导师,从生物技术专业大一新生中根据自愿和双向选择的方法,将学生分配给各位导师。院领导每月组织所有导师进行工作交流和总结,随时掌握学生和导师的动态。如某一小组遇到任何问题,其余小组也将进行问题分析和查找,并将所有问题及解决过程记录在案[2]。

本文就笔者开展导师制的主要组织形式、成果、存在的问题做了初步总结,望能为其他院校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经验。

一、主要组织形式

(一)定时召开组会

我们导师制小组每周都举行一次“组会”,要求本科生务必参加。初期,组会内容主要是由导师介绍生命科学的基础内容和前沿动态,为同学们扩充基本知识,并让同学们进行讨论。在具有一定基础之后,导师逐渐引导学生确认自己的兴趣方向,并给学生讲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如有的学生对指导教师的科研领域不感兴趣,导师将会帮助学生联系其感兴趣的导师,并随时关注学生的发展动态。

(二)研究生的言传身教

除为本科生开展专门的学习讲座外,本小组还将本科生引入到研究生日常的学习和科研中,参与研究生组会,一起进行文献研习和课题分析。经过不断摸索,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本科生,以研究生的言传身教,对本科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基于此,我们已经成功构建了“本科生―研究生,一对一”的学习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有助于本科生和研究生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且对二者的创新能力均有帮助。

二、成果

(一)获得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资助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考验本科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形式,虽然学校倡议主要由2~3年级的学生参赛,但为了检验我们小组导师制的教学效果,鼓励学生积极构思、参与科研项目和促进科研合作。我组2014级生物技术专业的本科生邓宇、卢宇婷、张如月三位同学联合其他小组的周勇和姜维两位同学(均为大一新生),申报了201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题为“H4K16ac调控Ras信号诱导的乳腺瘤细胞迁移、增殖能力机理研究”。全校总共收到23个院部的237个申报项目,学校最终决定对140个项目予以立项,并择优推荐了71项申报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邓宇等同学的课题即为其中之一(课题编号:X2014010)。经过激烈竞争,我们的课题再次脱颖而出,成功获得了2014年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编号:201410081035),并被推荐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评选。全国有117所部属高校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上报了项目,经教育部组织专家审核通过了25474项,其中,创新训练项目21718项,邓宇等同学申报的项目名列其中(编号:201410081035)。我校获得的国家级立项的35个项目中,只有4项是由大一新生申报的,该课题也是我院仅有的2项由大一新生申报并成功立项的项目。

(二)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

我组的同学在导师的指导下,不但积极参与了本科生导师制,而且还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将自己参与的过程和见解撰写了教改论文,成功发表在《高师理科学刊》,题目为“本科生对导师制的认识与感受”[3]。

三、存在的问题

本科生导师制度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显露出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与其他管理制度冲突

学校现在实施“学分制”,学分多少与学生评优直接相关。导师制的开展,尤其是科学研究需要占用学生较多的时间,会对学生选上其他课程产生影响。这一问题,有望在导师制正式确立为一门选修课程并给予一定学分后得到解决。

(二)师生对导师制的概念模糊

学校对导师制度宣传力度不够,学生和教师对导师制度概念模糊,影响导师正确发挥作用。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不知道要与导师合作开展什么学习内容,不清楚导师制对其学习和就业的重要性,甚至认为导师制仅仅是对课余时间的管制方式。

(三)学生对科研主导型的导师制不认可,不愿接受指导

这一问题的具体表现之一是学生不想参与科研,对实验丝毫不感兴趣。引起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生命科学学科本质的认识不够深刻,没有意识到科研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丁小球,刘军,柯达尔,等.生物类人才需求现状及就业建议――基于广东省部分生物技术企业的调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4):111-113.

篇4

关键词: 生物技术专业 海洋生物制药 教学改革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向海洋要药”是医药行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抉择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为了更好地推动生物技术在海洋生物制药上的应用,我院为生物技术专业开设了“海洋生物制药”专业选修课。这门课程以多学科为基础,培养复合型人才,发展潜力巨大。

但是海洋生物技术制药这个学科在我国高校开展的时间较短,开展课程积累的经验较少。如何上好这门课?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完善,初步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国高校本科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学习海洋生物制药课程的教学模式。

一、优化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材

海洋生物制药是生物技术制药的一个分支,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历史较短,教材较少。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提高,大规模发展海洋生物制药成为可能。目前海洋生物制药发展迅速,有关海洋生物制药的科研成果大量涌现,为我们选择海洋生物制药的教学内容和教材提供了空间。

根据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特点,我们首先确定了教学内容和重点。海洋生物制药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海洋生物制药概述,内容包括海洋生物制药的发展和现状,海洋药用生物的类别。第二部分,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与生物技术制药,内容包括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有效化学成分及其研究方法,海洋生物新药的生物技术及其筛选与评价。第三部分,海洋生物新药的药学评价,包括药理学、制备工艺、药物动力学、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等。重点是学习和掌握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有效化学成分及其分离结构鉴定的方法,掌握海洋生物新药的生物技术方法,海洋生物样品活性筛选方法。

由许实波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海洋生物制药》至今已出版2版。经过对比,我们采用第2版作为教材。教学内容加入第1版海洋药用生物部分。“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参照李八方主编,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海洋生物制药的生物技术研究方法”和“海洋生物样品活性筛选”参考焦炳化和易杨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现代海洋药物》。这样一来,重点更加突出,掌握更加牢固。

二、改革教学方法

(一)注重课堂互动式教学

传统教学活动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单纯进行灌输式或说教式教学。这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学活动是“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活动,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如果忽略了学生这个主体,势必会让学生感觉教学内容单调枯燥,毫无兴趣,增加学习的难度。互动式教学是“二元双向式”教学模式[1],由教师主导教学,通过师生互动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2]―[3]。互动式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有深刻的印象,从而更牢固地掌握知识,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积极思考,激发创新思维。

(二)讨论式教学

专题报告讨论会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让参与者接触较大知识量,并针对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完成对知识的深入了解和掌握。本课程中“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明显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一章举例丰富,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同时本章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我适合以报告讨论会的形式进行教学。具体方法是:学生5―6人结成一组,针对感兴趣的药理作用方面查找文献,归纳总结,制成多媒体课件。讨论会每组派出1人报告本组的总结成果,其他同学就报告中的问题参与提问和讨论。然后由教师总结汇总,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该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获得相关文献的能力,知识归纳总结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和团体协作的精神[4]。

(三)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根据教学目标和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将文字、图形、动画与影音等组合并加工制作成教学课件,通过计算机和投影机作用于学生来实现教学活动,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5],具有生动、直观、形象的特点。海洋药用生物的形态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加深印象,掌握生物的特征。多媒体教学通过教师备课可以把大量信息补充进课堂,开拓学生视野。对非重点内容,通过简单列出标题,使讲课和学习思路顺畅,可以提高效率,节省时间。对“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筛选”一章,我们总结补充了大量活性筛选的方法,顺序也进行整理。学生反映较好。而对“海洋药物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一章,除了对基本的方法和参照指标进行重点讲解,其余采用小标题形式,使学生了解质量管理与控制基本过程。

三、注重学科前沿

海洋生物制药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每天都有大量研究成果涌现。所以不拘泥于课本,给学生最前沿的科研成果,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研究现状和梳理产业的发展方向,对他们以后从事与之相关的工作有重要意义。通过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大大提高,对海洋生物制药的产业发展也有了自己的看法,有些同学更是把海洋生物制药作为自己以后从事工作的方向。

四、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不是目的,考核的目的是督促学生全面复习搭建知识构架和掌握本门课程基本理论和方法,同时也是反映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对学生成绩的评定,采用了百分制,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由回答问题、讨论报告等课堂表现组成。平时成绩是为了防止学生临考突击,通过死记硬背通过考核。期末成绩主要是笔试本门课程的主要理论和方法以及占总成绩14%的发挥提高题。

五、提高教师自身修养

教师是一个受人尊重的职业,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起到知识传承和教书育人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都可能对学生产生莫大的影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言行一致,带有良好的情绪,努力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多和学生沟通,倾听他们的观点,及时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对他们提出的意见虚心接受;不断加强科研工作,关注学科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水平。

六、结语

我们采取上述的教学方法、手段,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海洋生物制药课程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学校督导组的肯定,获得学校青年教师授课比赛的优胜奖。

虽然海洋生物制药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开课时间较短,经验相对不足。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求知欲的增强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吸收其他课程的教学经验,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继续加强课程组建设深化教改,不断发展完善,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加快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华,吴云勇.“互动式”教学模式论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3):77-79.

[2]任红杰.关于高校互动式教学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7,(5):43-46.

[3]胡展英,傅华勤.关于高校互动式教学的思考[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18,(3):83-85.

[4]牛莉娜,林英姿,王华民,陈锦龙,饶朗毓.讨论式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8,01.

篇5

【关键词】林业生物质;能源开发;可持续发展思路

森林资源是地球上的可再生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减少,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我国是个能源消耗大国,能源与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对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物质能是蕴藏在生物质中的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贮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也是由生物质能转变而来的。生物质能是可再生的能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木材、森林工业废弃物;二是农业、果林生产过程中废弃物;三是自然植被、水生植物;四是人类和动物粪便;五是城市和工业废弃物。生物质能资源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之后第四大能源,它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之一。生物质能源的应用能够部分替代煤等常规能源,缓解目前能源供应紧张的问题。同时能够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减少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温室气体的排放。由于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碳元素全部来自对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因此,可以认为生物质能源是二氧化碳气体零排放的清洁能源。

林业在国家的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和国土保安中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地域辽阔,森林分布广泛,蕴藏着大量生物质。在林业建设中大力开发利用林业生物质能源,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森林中生物质能源丰富,大量树种富含油脂、木质纤维及非食物类果实淀粉,能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源产品和生物基产品。其次,我国人多地少,国情决定必须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林业生物质资源的种植,主要是利用宜林荒山荒地以及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的沙地、盐碱地等边际性土地,不需要占用农地。所以说,开发利用林业生物质能源,林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前景广阔。

同时,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对林业的自身建设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可以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提高森林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壮大林业产业。在荒山荒地、沙区、盐碱地等立地条件较差地区,广泛培育可作为生物质能源的林木,能有效地促进植被恢复,加快荒山荒沙绿化,提高森林覆盖率。

(2)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还能充分利用林业的“三剩”物和森林抚育间伐物,可以有效促进中幼龄林的抚育,提高森林资源利用效率和森林质量。

(3)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有利于环保,能实现可持续利用,降低原料成本。林业生物质能源大多利用林木果实和平茬(采伐)林木生物量,一次种植后可持续利用几十年,期间生长着的林木发挥着正常的生态功能,同样保护着环境。还有林业生物质资源培育成林后,不用每年重新种植,可降低原料成本。

我们要注重开发林业生物质能源,在开发的进程中,还要坚持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林业可持续发展在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持续林业不仅从健康、完整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良好的环境及主要林产品持续生产等诸多方面,反映了现代森林的多重价值观,而且对区域乃至整个国家、全球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存环境的改善,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保障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健康发展,要走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注重林业可持续发展原则。具体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1)坚持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观点出发,处理好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做好可持续发展规划。

(2)在坚持资源永续利用的原则下,来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要在保护森林的同时,大力发展生长快、效益好的经济林和开发见效快的林副特产品,选育和引进适合本区生长的良种。

(3)推广先进的实用林业科技新成果,使林业科技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达到以科技兴林的目的。

我国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要发挥林业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加快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形成林业新的增长点,推进现代林业建设,保障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平银,肖爱军,郑现和,等.能源植物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J].山东农业科学,2007(4):126-129.

[2]丁伯让.皖东地区栎类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安徽林业科技,2006(1):75-76.

篇6

贾丽雅(1973.7-),女,汉族,吉林省双辽县人,上海师范大学政法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网络商品交易监测。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于高职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加。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输送了大批的人才,因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为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将简要分析,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在短时间内提高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习的水平,使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能更好的适应将来的工作环境。

关键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集中实习;分散实习

前言: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对于提升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工作技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的顶岗实习,是学生职业能力获得提升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高职院校和企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结合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习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深入分析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方面的内容,才能更好的提升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自身素质。

一、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内涵分析

通过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促使学生能够将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生产的实际情况有效的结合起来,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学校、企业、岗位三者之间的连接。同时,通过树立的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将自身的职业技能有效的发挥出来。电子商务作为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新兴行业,其自身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对人才的动态需求变化也较大。高职电子商务是一门管理与信息交叉的学科,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不断提高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因此,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成为高职院校强化学生自身素养与专业能力的策略之一[1]。

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模式解读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社会实践能力,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的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实践创新。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模式,具体可以分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分析、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岗位分析、基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分析不同的工作岗位等。只有结合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究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优化发展的措施,才能进一步促进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2]。

(一)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科的学习会涉及包括计算机科学、市场营销以及网络技术的等综合性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科,知识面涉及较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良好的发展空间。电子商务专业的学习过程,需要学生对网络技术、分布式数据库、多媒体技术、以及安全电子交易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知识结构,是一种复合知识结构,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管理、分析、编程以及计划方面的能力。

(二)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岗位分析

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中,进行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岗位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之一[3]。为了更好的为社会企业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往往会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调查以及学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满意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结合在校教育的经验,合理的进行电子商务人才岗位分析。社会实践经验表明,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岗位工作分布的方向大致分为: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以及电子商务客户服务等。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客户服务三个岗位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岗位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网络运营、网站维护以及网页设计等方面的能力;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岗位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客户开发、客户沟通、客户管理以及营销能力;电子商务客户服务岗位要求学生能够对客户的询问进行合理回答、根据客户要求处理客户的投诉和客服数据的整合等工作内容。

(三)基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分析不同的工作岗位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是为了更好的提升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而进行的实践活动。基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分析不同的工作岗位,是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基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分析不同的工作岗位,可以使高职院校与企业实行人才培养计划时,明确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需要的具体岗位的人才,在进行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时,可以重点强化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接触到的理论知识,更好的完善学生自身的职业素质。经过多次的实践分析,电子商务专业中的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以及电子商务客户服务岗位的人才需求量不同,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以及电子商务客户服务岗位的人才需求往往更多,更适合进行集中实习的模式;而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的技术岗位的人才需求相对较少,更适合进行分散实习的模式。

结语:综上所述,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需求量的增加,高职院校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更好的为社会经济服务,成为各大高职院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发展空间的重要发展策略之一。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可以在满足企业对不同岗位人才需求的基础之上,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积极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结合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习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深入分析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方面的内容,才能更好的提升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自身素质。

学生自身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可以有效地缩短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时间,使其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难度。学生只有拥有熟练的劳动技能,能够利用专业技能处理好一切工作问题,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作者单位:1.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吉林省网络商品交易监测中心)

参考文献:

[1]顾力平,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

篇7

关键词:顾客体验价值;体育健身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评价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大众体育”的浪潮在很多发达国家不断兴起,而且成为一股浪潮正慢慢席卷全球。由于各国家、各地区的国情性质差异,在推行大众体育的时候使用的手段与方法也是有所不同的,但是基本点都是旨在提高全民的身体健康水平。经过四十多年的不断发展,西方的欧美国家中,体育运动健身已经成为了一种产业,而且发展迅速,并且增加了国民经济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对生活的质量追求也在不断上升,新科技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增强,人们休闲活动时间的变多,让我国从农业经济开始慢慢向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开始过度,目前已经正在走进“体验经济”的新时代。体育健身事业是项服务行业,服务业顾客是上帝,顾客的满意是企业最终的目的,是企业不断发展的最根本的驱动力。所以体育健身俱乐部非常注重顾客对体验的价值所求,让顾客体验到价值,需求得到满足,才会忠诚于这样一个活动,因而体验也就成为了俱乐部新的重要的价值源泉。在我国,由于经济的影响,学术界对体验经济提供物的关注不多,对客户体验价值的满意度的研究则更少。

本文以河北省体育健身服务业为研究对象,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查阅相关文献,从顾客体验价值的角度出发,对河北省体育健身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进行评价研究,旨在认真研究健身顾客要求的范围和形式,有针对性地为顾客创造多种多样的有价值的体验,顺应顾客要求,提高健身俱乐部的顾客体验满意度,进而为我国的健身俱乐部提供相关的体验价值及体验满意度方面的理论支持。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河北省健身服务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健身服务业的体验价值以及顾客满意度等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并对顾客满意度指标进行了比较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进行调查之前,首先广泛查阅相关的文献。对本文的而言,主要查阅的资料关于体育、健康、娱乐、休闲、营销学、消费等方面的书籍报刊等以及和体育经济管理相关的文献资料,文献资料的来源是与体育相关的学术专著、核心期刊或者官方网站。

(2)实地考察法。对近五年来,河北省各个主要的健身俱乐部进行实地考察,并且选取一个健身俱乐部进行实地体验,并且积累一定的资源素材。

(3)问卷调查法。针对河北省健身俱乐部的客户和会员设计相关的顾客体验价值满意度评价的调查问卷。

(4)数理统计法。通过计算机来统计调查问卷的结果,对比河北省俱乐部客户实际的感受价值和期望值之间的差距,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处理,为俱乐部的管理层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2 结果与分析

2.1体育健身俱乐部顾客体验价值

付出和收获的比较不能决定价值,但是俱乐部的顾客却用付出和收获的比较来衡量是否值得与俱乐部进行交易。这里顾客和俱乐部的付出与收获包括的不仅是最基本的货币,而且还包括服务与核心产品。顾客在与俱乐部进行交易的时候,顾客付出的成本包括金钱、精力、时间以及所承担的心里成本。除了这些最直接的因素,成本还包括在体验时必须忍受的环境。时间和货币的交易成本还是较为容易估算,但是人的精力、心里成本、感官所承担的成本俱乐部很难进行统计,这些都是顾客在无意识下做出的心里反应的计算。虽然顾客不会去刻意计算这些成本,但是这些都会影响他们的判断,会对他们觉得值不值得与俱乐部交易这个决策产生影响。

体育俱乐部的顾客体验价值比较的是顾客体会到的利益与他付出的成本,通过顾客的体验感知,来对俱乐部和顾客之间相互交易时形成的服务、产品、感觉做出总体评价。影响顾客体验价值的主要因素包括顾客的期望、服务的过程、产品的满意程度,俱乐部人员的形象,总体环境、价格、体验等。

2.2 体育健身俱乐部基于顾客体验价值的顾客满意

留住老客户,发展新客户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然而,现实情况是,企业在运作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批新顾客的到来的同时,一批老顾客悄然而去的现象,这种现象在西方营销学中成为“漏桶”,企业要不断做大,就要堵漏,培养起顾客对俱乐部的长期忠诚度,要让顾客忠诚于自己的俱乐部,就要让顾客在这里得到满意,让他觉得交易时值得的。

顾客价值体验的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就是顾客满意度,顾客体验价值的满意度由他们的期望值和体验结果之间的差值决定,如果体验结果大于期望,那么顾客就会感到满意,通过反复的尝试可以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对俱乐部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客户满意了,才会对自己品牌忠诚,没有满意,忠诚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服务行业中客户满意度调查是国内外很多机构进行调查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河北省俱乐部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形成影响力,就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培养对自己忠诚的客户。顾客满意了,他们对价格的敏感度会降低,对质量的追求增加,因此顾客价值体验的满意度调查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课题号201204091河北省社科联项目

参考文献

[1] 卓志伟.对我国健身俱乐部管理状况及未来管理模式的探讨[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 (2) :34 - 36.

篇8

觉得人工智能离自己的生活还很遥远?那你就错了,其实在你的身边已经有人工智能在广泛应用,比如苹果SIRI、微软小冰等,在京东商城购物时,也有7*24小时的智能客服JIMI肩负起“客服”的重要角色。

京东JIMI:“人工智能”时代的机器人客服

京东JIMI智能客服是京东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是一款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客服机器人,涵盖售前咨询、售后服务等电子商务各个环节。他可以几乎无限量接待用户,比人工客服响应更加迅速,效率更高,而且成本更低。

可不要小看JIMI这个机器人,它的背后有很多强大的技术支持,包括深度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搜索引擎技术、知识图谱构建、用户画像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信息抽取与知识挖掘技术等等。目前JIMI的日均访问量已超过10万,分流了京东商城近30%的客户咨询问题,与人工客服实现优势互补,全面保障用户的服务体验。

DeepQA系统打造“最强大脑”

近期热播的脑力挑战类节目《最强大脑》让我们看到了人脑的无限可能性,如果将JIMI智能客服机器人拟人化,DeepQA系统无疑是JIMI的“最强大脑”。

京东自身经过多年的累积,拥有大量的用户咨询语料。当用户在JIMI中咨询问题时,大部分问题都可以从这些历史语料中找到正确的答案。至于如何根据用户问题从海量的语料库中找到正确答案,就是DeepQA完成的工作了。

京东的DeepQA深度问答系统,融合深度学习、语义分析、焦点识别等多种技术,进一步提升JIMI“智力”。这个系统通过机器学习算法,从语义、字面等维度分析用户的输入,快速准确地从海量候选集里匹配筛选出最正确的答案。

DeepQA的技术原理在于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拟合大量特征来判断用户问题与一条具体的回答是否匹配的。JIMI常规的商品咨询数据、历史咨询日志等候选语料库累积了大量的问答对,也就是一问一答的问答对话。当判断一个答案是否能够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时就有了一个三元组:用户问题、历史问题、历史答案。

依托字面匹配算法、各种语义特征、焦点识别及语言模型等技术,当用户在JIMI中提问时,DeepQA能够迅速准确地从海量问答对中找出正确的回答。

DeepQA在JIMI上的应用流程,简单来说就是用户输入一句话,JIMI首先对这句话进行分词、预处理,用深度学习算法进行命名实体识别,再进行用户意图识别,然后对用户的问题进行回答,将最准确的答案反馈给用户。通过与用户的互动以及互联网数据挖掘开展的学习,使JIMI能自动完善自身的知识数据,并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强大和智能。

DeepQA实质上就是从海量的候选集合里面筛选符合用户问题的答案。包括京东主站大部分商品单品页的大量商品咨询数据、京东咚咚上的用户与客服的海量历史聊天日志、网页抓取的各种闲聊问答对、人工编辑的高频FAQ问答对等场景均有应用。

使用DeepQA系统带来的效果也是十分明显,召回(JIMI可应答内容的范围)提升两倍以上,准确率从85%提升到90%,FAQ相关流量的满意度也有明显提升。

京东人工智能技术已广泛应用

人工智能正在无孔不入地渗透到我们生活,不断突破传统的工作效率,京东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JIMI也跟上了时展的步伐,凭借机器学习、深度问答和用户画像等技术,用户满意度不断提升,其中部分品类的满意度甚至超过了人工客服。

篇9

关键词: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 精品课程建设 五个方面

根据国家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的要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设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面向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把当地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主体框架的依据。基于以上要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掌握宽泛的商贸知识,并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办公设备,能够胜任外贸、合资企业的涉外商务活动中语言服务工作和从事文秘工作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专业技能是关键。

精品课程建设是我国高职院校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通过建设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精品课程,以提高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为目的,使学生得到一个可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自我学习的资料库,同时为师生建立一个互动平台,极大地提高本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论述建设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精品课程的方法和步骤。

一、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职业性、岗位性和应用性的特点,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工作岗位实际工作任务的需要选取教学内容。在调查商务英语专业工作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及其必需知识和职业素质后,对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创设面向商务服务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布置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设计面向工作过程的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项目,将教学难点化解为实践过程中的系列环节,实现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提高职业素养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突出信息技术运用

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催化剂。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学为主体、导为主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灵活运用诸如情景设置法、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创造较为真实的商务环境,设计商务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具体的实际问题入手,在案例讨论、模拟谈判、市场报告、产品演示中开展创造性思维活动,从而加深对商务英语实用价值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发展。

注重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契机,用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模拟真实的工作、业务环境,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职业氛围,以利于强化他们的英语表达、用语能力,掌握基本的商务技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堂开展自主学习:查看教学课件、登录各种英语学习网站、登录BBS师生交流通道等;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上传各种学习资料,开展网上答疑、评价等。网络学堂使得教学立体化、声像化和网络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三、加快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带动者,没有教师作为指导的英语教学是很难取得成效的;教师是高职英语的引导者,整个教学工作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顺利完成。在建设教师队伍的过程中,学校需积极筛选、培养有实力的教师,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参与学习。除此之外,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坚持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原则,时刻凸显“双师”“专兼结合”“企业工作经历”的特点。学校在聘请教师参与教学时,需要保证教师在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上都能达到一定的层次,尽量选择“双师型”或“双师素质”的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英语理论知识,而且要亲自主持、设计和指导实践教学,从专业知识角度指导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

四、丰富课程考核形式

课程考核采取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实践。所采取的评价方式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分小组进行,主要看小组活动是否积极,对话交流时是否能正确、流利和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的自我评价重点放在对自己英语现有水平、存在的不足、今后的努力目标和为达到该目标所采取的学习策略上。教师把学生在课堂语言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自主学习情况,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的参与等按照优秀、良好、中、及格、差的评分方式进行记录,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目标评价主要针对教学大纲中的知识和能力指标进行测试。

五、健全校内外实训环境

改善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重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优化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先进的校内实训设备和优质的实训环境,利用建设实训基地的方式,利用企业在行业的优势,根据企业需要对现行的理论教学体系与当前企业实际需求提出建设性意见,使学校的培养体制与市场紧密结合,使培养的人才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校外实习基地的实践检验,调整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使职业人才培养更加具有针对性,保障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

总而言之,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为目的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在体系的建立中逐步完善,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

参考文献:

[1]汤杰.谈高职英语精品课程的内涵建设[J].教师,2011,(11).

篇10

关键词:广西;农业;生物质能资源;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区域布局;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323.2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7-0104-02

广西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横贯中部,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生物质资源丰富,特别是甘蔗、木薯等能源作物最具优势。

一、生物质能资源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市场农业和能源农业的要求,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为基础,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生产,逐步建设成为以木薯为主,以薯、蔗、稻、蜜为辅,比较优势突出,品种结构合理,市场效益显著,具有亚热带特色的农业生物质能资源生产体系,实现生物质能产业跨越式发展。其目标体系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人才培训,二是区域化、产业一体化和国际化。

制度创新目标。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农民为依托构建农民经济合作社,共同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制度体系。

技术创新目标。市场指导,政府引导,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科研与高等院校作为重要支撑,形成科技链和产业链的生物质能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模式;依靠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能源作物专用品种引进、培育及其规模化种植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开发、推广应用取得突破,建立较为完善的生物质能资源技术创新体系。

人才培训目标。建立健全与农业生物质能资源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体系;加强生物质能农业高新技术中试基地及其市场建设,发展农村专业化技术组织,建设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基地,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区域化目标。发挥本地区域优势,通过优化布局和区域分工,走区域化、规模化的发展路子,形成具有亚热带特色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

产业一体化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基地为载体,推进销、农工商、技工贸一体化经营,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经营体制,培育一批具有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农业科技主导型企业和企业集团。

国际化目标。生产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利用国内外资源和市场,把比较优势变为可持续竞争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生物质能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

2.阶段目标。“十一五”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销服务建设,加快能源农业产业化发展,初步实现木薯、甘蔗、红薯、马铃薯等产业(产品)生产、经营的区域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形成较为完善的能源作物生产基地或产业带,与之配套的农业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农产品市场有很大发展,能源作物生产体系初步形成。优良品种覆盖率和先进实用技术覆盖率达90%,能源农产品商品化率达95%。

远期目标。继续扩大能源农业产业化的范围和提高能源作物生产的现代化程度,以生物技术等为重点的能源作物高新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并形成产业规模,建成木薯、红薯等能源作物基地,形成较完善的农业生物质能资源生产体系;能源农业商品化、规模化和集约化达到更高水平,具有一批较强国内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品和拳头产品,资源优势、区域优势变为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能源农业产值占农业更大比重。优良品种覆盖率和先进实用技术覆盖率达95%,能源农产品商品化率达100%。

二、生物质能资源重点领域和重点品种选择

1.基本原则。发展农业生物质能资源,应该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乡村环境整治,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民生产条件;二是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和盐碱地等非适宜耕地资源,重点发展以非粮食作物为主的能源作物;三是坚持产业协调推进,构建品种培育、基地建设、加工运销以及维修服务等产业链条,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相关产业的协调推进;四是坚持经济技术可行,因地制宜推广不同模式,同时着眼于突破技术瓶颈,以技术创新拓宽发展领域,提高发展质量;五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生物质能资源建设,正确处理好生物质能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走循环经济之路、推行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实现生物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1]。

2.农业生物质能发展重点。根据上述发展思路、目标要求和基本原则,结合广西农业和农村发展实际,今后一个时期,广西农业生物质能产业要大力发展能源作物,推广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农作物秸秆固化成型和气化燃料的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地确定发展重点和产业布局,力争走出一条非粮型的、具有广西特色的发展道路。

3.重点能源作物。根据生物质能源作物发展现状、条件和发展要求,遵循优势、市场效益和重点发展原则,重点发展木薯、甘蔗、红薯、马铃薯等作物[2]。

三、重点能源作物区域布局

1.木薯生产布局。以贺州市的信都、来宾市和田林一线以南建立生产基地。重点布局县(区):南宁市的邕宁县、武鸣县、隆安县、宾阳县,梧州市的藤县、蒙山县、岑溪市,钦州市的钦南区、钦北区、灵山县、浦北县,玉林市的博白县、兴业县、北流市,贵港市的平南县、桂平市,河池市的巴马瑶族自治县,来宾市的兴宾区,崇左市的江州区、龙州县,贺州市的信都,北海市的合浦县[3]。

2.红薯生产布局。桂林市的全州县、兴安县、永福县、灌阳县、荔浦县、恭城瑶族自治县,玉林市的陆川县、博白县、北流市,北海市的北海市辖区、合浦县,钦州市的钦南区、钦北区、灵山县,贵港市的平南县、桂平市,梧州市的藤县、岑溪市,贺州市的八步区,来宾市的兴宾区。

3.马铃薯生产布局。重点布局钦州、玉林、贵港、来宾等市生产带。

4.甘蔗生产布局。以崇左市、南宁市、来宾市、柳州市、百色市、贵港市构建生产带。重点布局县(区):崇左市的江州区、扶绥县、宁明县、龙州县、大新县,南宁市的邕宁县、武鸣县、隆安县、宾阳县、横县,来宾市的兴宾区、象州县、武宣县,柳州市的柳江县、柳城县,百色市的右江区、田东县、河池市的宜州市,贵港市的覃塘区,防城港市的上思县。

四、科技战略选择

1.技术路线。建立以区域布局、技术创新、品种结构调整、中试及示范基地、一体化组织和经营为主体的技术路线,提高农业生物质能资源生产能力,加快生物质能产业发展。

2.技术创新模式。为满足生物质能产业的迅速发展要求,农业生物质能资源科技的研究,不仅要在具全局性、战略性和前性的重大理论和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更紧迫的是要对单项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成果进行组装集成和配套化,并实现产业化开发。这就要通过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使农业企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业科研院校紧密结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

3.科技战略选择。

1)常规技术全面升级战略。以提高能源作物产品质量、节本增效、减少污染为目标,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为主导,立足于生物质能源作物产业升级需要,进行科技力量的重新配置,重点开展能源作物专用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施肥、灌溉、植保技术的升级与换代以及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升级。加强能源作物生物灾害可持续控制技术的应用,重点进行农业信息技术集成,逐步建立能源作物灾害监测、预测体系;以internet网络为平台,建立市、县(区)、乡镇能源作物病虫信息传递网络。

2)技术跨越发展战略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技术突破和技术集成配套为内容,以技术跨越推进能源作物产业快速升级换代。形成以现有高新技术开发区为核心的生物质能源科技产品中试基地、生产性试验和示范基地,开发一批对能源作物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主导产品、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培育一系列可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新品种、新技术,解决能源作物科技的难点和生产应用性、区域性的重大科技问题。

3)科技产业化发展战略。在能源作物科技成果开发上,以产业化为突破点,通过政府的推动,鼓励和支持大中型农业科技企业参与开发,以重点项目的带动,促进产业化的发展。在总体部署上,要充分体现“上规模、抓机制、创名牌、求效益”的原则,克服能源作物生产的分散性、弱质性和可控性差的问题,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一是建设能源作物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根据不同区域能源作物发展方向和特色,建立一批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综合性示范基地、示范区。二是培育发展生物质能源型科技企业。以示范基地、示范区为载体,以项目为纽带,推动农业科技企业依托自身的科技实力或与农业科研单位共同开拓技术市场。三是建立生物质能科技产业化管理体系。政府要择优重点加大对物化的生物质能科技成果的开发力度。

4)技术标准化推进战略。一是建立和完善地方农业标准体系。按照国家农业标准体系的总体要求,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广西能源作物优势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对能源作物种植、加工、销售全过程建立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甘蔗、木薯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尽快开展其他特色能源作物产品标准生产技术研究,加快制定广西能源作物产品质量标准和栽培技术规程。二是加大技术标准的推广实施力度。(1)以甘蔗、木薯技术标准示范基地的实施为突破口,全面启动能源作物技术标准示范基地建设。(2)拓展技术标准的实施范围,努力在生物质能源作物种植生产的各个领域推行标准化;(3)发挥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提高技术标准推广实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陆宇明,梁贤,卢庆南.广西生物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广西农业科学,2007,38(6):691-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