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污染范文

时间:2023-03-29 23:04: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源污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源污染

篇1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近年来我国工农业发展非常迅速,在极大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使得水体污染变得日益严重。生产废水、养殖废水、农田化肥农药等未经处理直接大量排入环境,从而使周围环境的水体富营养化越来越严重,催生水华。水华的暴发会使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降低、水质恶化发臭,而且一些浮游藻类会产生大量毒素,对人们的生活用水和饮用水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在众多的藻类毒素中,尤其以微囊藻毒素(MCs)最为常见,并且对人的影响也最大。微囊藻毒素的结构由3个D型氨基酸、两个特异性氨基酸、1个2S,3S,8S,9S-3-氨基-9-甲氧基-2,6,8-三甲基-10-苯基-4,6-二烯酸(Adda)结构和两个可变氨基酸组成[1]。由于整个结构中有两个氨基酸是可变的,微囊藻毒素会有很多类型,目前已发现了至少80种类型的微囊藻毒素[2],其中以LR型微囊藻毒素(MC-LR)、RR型微囊藻毒素(MC-RR)和YR型微囊藻毒素(MC-YR)最为普遍。微囊藻毒素对人和动物的危害极大,过量摄入可致死。1996年,在巴西就发生过因肾脏渗透用水被微囊藻毒素污染而导致52人死亡的重大事件[3-4]。长期低剂量的摄入也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损伤,并且会促进癌细胞生长。在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指导值中,饮用水中的微囊藻毒素的含量应该控制在1μg•L-1以下(以MC-LR为例)[5]。我国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也规定地表水中MC-LR的含量应该控制在1μg•L-1以下[6]。研究发现部分来自鱼腥藻属(Anabaena)、微囊藻属(Microcystis)、阿氏浮丝藻(Planktothrix)和颤藻属(Nostoc)这些属的菌株都具有产MCs的能力[7]。Ri-nata-Kanto等[8]对美国的Erie湖中的微囊藻进行研究发现,只有0.03%~4.7%的微囊藻具有产MCs的能力。蓝藻菌株是否产MCs主要是取决于其是否含有mcy基因簇。mcy基因簇是蓝藻细胞中控制合成MCs的一段基因,由mcyA~J十个基因模块组成[9]。mcyA-Cd是mcy基因簇中两个保守的特异性基因片段。Hisbergues等[10]已证实当来自阿氏浮丝藻属、微囊藻属、鱼腥藻属中的蓝藻缺少mcyA-Cd片段时,其产毒能力也丧失。迄今为止针对水体中微囊藻毒素和产毒藻的研究已有上百年历史,但绝大多数的研究是针对曾经暴发过水华的大型湖泊或水库[11-14],针对农村池塘、水井等小型水源产毒蓝藻污染的研究则很少。华南地区人口密度极大,水产养殖业也比较发达。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不少养殖场和池塘的富营养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给当地小型水源中的产毒蓝藻提供了越来越优越的生长环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产毒蓝藻产生的微囊藻毒素会在鱼、螺等体内富集,通过不同的方式被人摄入,对人和家畜的健康构成了不同程度的威胁[15-17]。本文以华南地区养殖业相对发达的惠州村镇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池塘水、水库水、水井水、自来水等多种类型水样,高效液相色谱(HPLC)与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两种方法相结合,分别从化学和分子两个层面研究华南地区典型村镇小型水源产毒蓝藻污染现状。

1材料与方法

1.1样品采集水样于2011年3月和5月采自惠州6个村庄,分别用X-1和X-2对3月和5月采集的两批水样进行编号(X为序号)。水样类型包括水井水、水库水、池塘水、自来水。水样用高温灭菌后的采样瓶采集,每个采样点采集3个水样并混合均匀。水样采集后存放于4℃,并尽快提取水样DNA。水样采集地点如表1所示。水样采集点在村庄中进行随机抽取,总共采取池塘水14个,沟渠水2个,水井水7个,水库水2个,东江水1个,自来水1个。惠州地区养殖业较为发达,所采集的池塘水均来自当地用于经济鱼养殖的池塘。由于鱼类养殖密度较大,当地居民往池塘中投入大量肥料及饲料等。一些池塘周围还进行鸡、鸭、鹅等养殖,这些家禽所排粪便也流入池塘,多数池塘水呈较深的绿色,说明这些池塘中存在较多藻类生物。沟渠为当地池塘排水或引水所挖,如果没有池塘需要排水或引水,沟渠中水量较少,本文进行样品采集时正处于沟渠水量较少时期。所采取的7个水井水当中2-1、3-1、11-1、2-2、11-25个采样点周围都存在村民养殖用池塘,为当地村民饮用水源。6-1、7-1两个采样点离池塘较远,但是由于之前有调查显示该区域水源重金属超标,这两处水源居民只用于洗衣等,而不作为饮用水源。水库离村庄较远,主要供应当地农业用水。16-2为自来水,其水源为离村庄较远处的另一小型水库,水库水经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直接接入村民家中,供当地村民饮用、洗漱等。

1.2主要仪器和试剂TProfessionalPCR(Biometra),CW20水浴锅(Pre-1405ciTemp),高速冷冻离心机(Thermo),Agilent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ImageQuant350凝胶成像系统(GE)。500mg/6mLSep-pakC18固相萃取柱(Wa-ters)、氮吹仪(AUTOSCIENCE)。SDS、CTAB、甲叉双丙烯酰胺均为Amersco产品,DNA聚合酶(北京全式金),T4连接酶、pCR2.1载体为Invitrogen产品,微囊藻毒素标准品MC-RR(CeTOXLabTM)、MC-LR(Enzo),SanPrep柱式DNA胶回收纯化试剂盒(上海生工)。

1.3水样DNA的提取水样采集后,每个水样取600mL,8000r•min-1离心5min收集较大颗粒的细胞,离心所得的上清液再过0.22μm孔径滤膜。将所得的滤膜剪碎后与离心收集到的沉淀混合,用于水样DNA的提取。水样DNA用CTAB法[18]进行抽提。

1.4微囊藻毒素HPLC分析

1.4.1微囊藻毒素HPLC分析前处理每个水样取1.2L,8000r•min-1离心5min去除大颗粒杂质和细胞,离心收集的上清分别用GF/C玻璃纤维滤膜和0.45μm孔径乙酸纤维酯滤膜过滤。取过滤后收集的水样1L过Sep-pakC18固相萃取小柱对藻毒素进行富集。藻毒素富集之前需先后用10mL甲醇和10mL纯水对C18固相萃取小柱进行活化。水样流经小柱的速度控制在5~8mL•min-1。富集后的小柱分别用10mL10%、20%和30%的甲醇进行梯度淋洗,之后通空气10min,去除小柱中多余的水分,再加5mL含有0.1%三氟乙酸(TFA)的酸化甲醇进行洗脱,氮吹仪氮吹至干。用600μL70%甲醇溶解吹干后的物质,然后过0.22μm有机相滤膜去除大颗粒杂质。过滤收集到的溶液存于-30℃,等待上机进行HPLC分析。为了研究水样处理过程中微囊藻毒素的回收情况,以双蒸水代替水样,其他条件均按照水样前处理进行处理,然后进行HPLC分析。回收率测定的处理为1μg•L-1和5μg•L-1两个,即一个处理分别加1μgMC-RR和MC-LR标准品,另一个处理分别加5μgMC-RR和MC-LR标准品。

1.4.2微囊藻毒素HPLC分析测定将经过上述处理的样品直接上机进行HPLC分析。微囊藻毒素标准品MC-RR和MC-LR分别用100%甲醇溶解配制成20μg•mL-1的标准溶液。HPLC分析条件为:色谱柱温度40℃;流动相为甲醇与0.0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pH3.0)按体积比60∶40混合;流速为1mL•min-1;紫外可见光检测波长为238nm;进样量10μL。

1.5产毒特异性基因片段检测以提取的水样DNA为模板,扩增产毒特异性片段mcyA-Cd。扩增所用到的引物分别mcyA-Cd1F(5′-AAAATTAAAAGCCGTATCAAA-3′)和mcyA-Cd1(5′-AAAAGTGTTTTATTAGCGGCTCAT-3′)[10]。25μL扩增体系组成为ddH2O20μL,10×buffer2.5μL,10mmol•L-1dNTPs0.5μL,10mmol•L-1引物均为0.5μL,EasyTaqDNAPolymerase0.25μL,模板1μL。扩增条件为:94℃5min;94℃40s,52℃40s,72℃30s,35个循环;72℃5min。扩增产物用浓度为1%的琼脂糖凝胶进行检测。

1.6mcyA-Cd片段PCR-DGGE分析为了进行PCR-DGGE分析,在前端引物mcyA-Cd1F上加上40bpGC夹子(5′-CGCCCGCCGCGCCCCGCGCCCGGCCCGCCGCCCCCGCCCC-3′)[14],然后利用上述mcyA-Cd片段扩增的条件进行扩增,扩增体系为50μL体系。扩增产物用于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DGGE电泳胶为8%丙烯酰胺胶(100mL100%变性剂中含有20mL40%丙烯酰胺2mL、50×TAE2mL、去离子甲酰胺40mL和42g尿素)。40%丙烯酰胺中丙烯酰胺与甲叉双丙烯酰胺的比值为37.5∶1。50×TAE的组成为2mol•L-1Tris、1mol•L-1冰乙酸和0.5mol•L-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pH8.0)。DGGE电泳条件为:胶变性梯度20%~40%,电压70V,电流100mA,电泳时间13h。电泳结束之后,丙烯酰胺凝胶在含有GoldView的双蒸水中染色1h,然后进行拍照、切胶回收以及QuantityOne图像分析处理。

1.7mcyA-CdDGGE切胶条带克隆测序DGGE切胶条带用50μL无菌双蒸水4℃浸泡过夜,使胶中DNA溶解于无菌水中,并以此作为模板扩增mcyA-Cd片段。25μL扩增体系组成为:ddH2O20μL,10×buffer2.5μL,10mmol•L-1dNTPs0.5μL,10mmol•L-1引物均为0.5μL,EasyTaqDNAPoly-merase0.25μL,模板1μL。扩增条件为:94℃5min;94℃40s,52℃40s,72℃30s,35个循环;72℃5min。扩增产物用SanPrep柱式DNA胶回收纯化试剂盒纯化。纯化后的DN段用于克隆测序。将克隆测序返回的结果,在NCBI中进行序列比对分析。从GenBank中选择部分典型蓝藻菌株的mcyA-Cd片段序列,利用MEGA4软件对这些典型蓝藻菌株的mcyA-Cd序列和切胶回收的mcyA-Cd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

2结果与分析

2.1水样中产毒蓝藻分子检测第一批水样(3月)和第二批水样(5月)mcyA-Cd片段扩增的结果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可以看出两批水样27个样品中有12个样品在300bp左右位置得到条带信号。这12个水样中包含有水库水、池塘水、饮用水,其中有9个为池塘水。根据mcyA-Cd片段普通PCR验证的结果,可以初步判断这12个水样中存在产毒蓝藻的可能性较大。为了进一步证明在300bp位置左右所得的片段为mcyA-Cd基因,我们进行了PCR-DGGE分析,并对DGGE分析所得到的条带进行切胶克隆测序。

2.2mcyA-Cd片段DGGE分析及克隆测序DGGE分析的结果如图3所示,在12个水样中,4-1、10-1、5-2、7-2、15-2五个样品条带较为丰富,其他样品条带类型则较少。不同位置条带全部进行切胶,同一位置的条带则只切1条。切胶条带进行克隆测序,NCBI比对结果显示所得到的所有条带均为mcyA-Cd基因。DGGE图谱利用quanityone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得到12个水样的DGGE图谱聚类分析结果(图4)。DGGE图谱聚类分析,可以反映各个水样之间mcyA-Cd基因型的相似性大小。从图4可以看出,所有样品的相似性在28%以上,相似性超过60%的样品有1-2、4-1、10-1、7-2、11-2、12-2、16-27个样品,相似性在80%以上的有16-2和11-2两个样品。从聚类分析结果可知,在采样点区域,mcyA-Cd片段基因型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在部分区域表现得较为明显。对mcyA-Cd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图5),从系统发育树可以得知,绝大多数条带序列都与Micro-cystis聚在一支,相似性在83%以上,而且有3个条带与Planktothrix聚在1个枝上,相似性为93%以上。这3个与Planktothrix聚在1支上的胶条带序列均来自15-2这一样品。从图中还可知,采样区域内mcyA-Cd的基因型多样性并不丰富,除15-2样品外其他样品2.3水样中微囊藻毒素HPLC分析微囊藻毒素回收率试验结果显示,MC-LR1μg•L-1和5μg•L-1的回收率分别为93.9%和106.4%,MC-RR1μg•L-1和5μg•L-1的回收率分别为89.5%和100.1%,回收率效果较好。从HPLC分析结果(表2)可知,27个水样中有8个水样在MC-LR或MC-RR标准品的出峰时间处检出峰值信号,说明这8个水样存在微囊藻毒素,其中5个样品的MCs含量超过了1μg•L-1,浓度最高的样品(6-2)达到了1112.02μg•L-1。在村民直接饮用的自来水16-2样品中,同样检测到微量的MC-RR,浓度为0.78μg•L-1。从得到的结果中可知采样区域内,部分农村水源已经被微囊藻毒素污染,需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3讨论

在蓝藻细胞MCs合成过程中,mcyA的作用为负责L-丝氨酸的N端甲基化,并将甲基化后的L-丝氨酸经脱水后合成MCs结构中的特殊氨基酸—N-甲基脱氢丙氨酸,当mcyA基因缺失时则无法合成MCs[9]。为了能够有效地区分蓝藻中具有产MCs能力的菌株,Hisbergues等根据mcyA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其中大约300bp大小的mcyA-Cd片段[10]。为了验证其有效性,Hisbergues等选择分别来自阿氏浮丝藻属、微囊藻属和鱼腥藻属的不同菌株进行mcyA-Cd片段的扩增,结果发现所有的产毒菌株均能得到mcyA-Cd片段,而不产毒的菌株无法得到。本文利用mcyA-Cd片段扩增引物,首先对环境样品中的产毒蓝藻进行初步检测,部分样品可在300bp左右位置得到单一条带信号。本文所检测的样品为环境样品,所以其中的DNA来源较为复杂。虽然Hisbergues等利用mcyA-Cd基因扩增引物能有效区分纯培养的产毒蓝藻菌株[10],但是当样品为复杂的环境样品时,有可能得到相同大小的非mcyA-Cd片段。为了进一步验证它对引物对环境样品进行检测的有效性,我们对环境样品中得到的300bp大小的片段进行DGGE分析和克隆测序。DGGE可以将片段大小相同而碱基排列存在差异的基因有效地区分开来,这可以保证用于测序的样品片段较纯、无双峰。考虑到用于测序的片段较小,直接进行测序时片段的前端和后端大约二三十个碱基信息会丢失,得到的结果不准确,我们进行了克隆测序。克隆测序可以得到基因的全部碱基排列信息,所以测序结果更具说服力。克隆测序的结果显示所有的片段均为mcyA-Cd基因片段,说明mcyA-Cd基因用于检测环境样品时同样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利用mcyA-Cd对环境样品中的产毒蓝藻进行初步检测,具有耗时短、操作简单、准确度高等优点。通过对比mcyA-Cd片段检测的结果和HPLC结果(表3),发现4-1、5-1、10-1、3-2、11-2、13-2、15-27个样品mcyA-Cd检测显示阳性,但是却无微囊藻毒素(MCs)检出。产毒蓝藻的产毒能力不仅与mcy基因有关,光照、氮磷浓度、铁等环境因素对其产毒能力的影响也非常大[19-21]。样品中检测出mcyA-Cd片段只能证明样品中存在产毒蓝藻,样品中检测到mcyA-Cd片段而无MCs检出可能与其本身的环境因素有关,而且微囊藻毒素属于次级代谢产物,一般由蓝藻产生并在胞内累积,而不主动释放到环境中,只有细胞死亡裂解之后才能被释放。在年底或年初的时候部分养殖户会根据池塘状况,对池塘进行晒塘和换水,本研究所采取的两批水样的时间分别为3月和5月,在这个时间段内,池塘处于刚换完水初期,且温度较低不适合藻类等大量繁殖,藻类细胞释放微囊藻毒素的量很少,这同样可能导致样品检测到mcyA-Cd片段而无MCs检出。对比的结果同时显示2-2样品和6-2样品有MCs检出而无mcyA-Cd片段。2-2样品为水井水,在水井周围有养殖用池塘,此前对其进行总氮、总磷分析时,其总氮、总磷的浓度分别达到了8.63mg•L-1和0.997mg•L-1,属于极富营养化水平。水井为当地饮用水源,N、P来源途径有限,2-2样品N、P含量如此之高,最大的可能是周围池塘水的渗漏。MCs为水溶性毒素,所以能够随水一起渗漏,2-2样品中无产毒蓝藻检出却检出MCs,这或许是因为周围水源中的MCs渗漏。6-2样品为5月底所采取的水库水,5月刚好为当地大旱期间,水库干涸。6-2采样点为水库干涸后所留下的一小摊积水,其成分非常复杂且散发恶臭,肉眼无法观察到生命迹象,绝大多数藻类可能无法生存,故无法检测到mcyA-Cd片段。通过HPLC分析,6-2样品中MC-RR的浓度高达1112.02μg•L-1,虽然水库干涸存在一定的浓缩效应,但是如此之高的浓度还是较为异常,加上样品成分过于复杂,HPLC分析受其他杂质影响的可能性较大,检测出的物质可能并非MC-RR。但是目前尚无实验数据证明以上推论,为了证明以上推论还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16-2样品为当地村民所用自来水,在对其进行检测时,发现其中同时检测到mcyA-Cd和MC-RR。通过对当地居民进行询问得知,自来水水源为当地较远处一水库,水库中的水经一定的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直接接入村民家中,供村民使用。MCs为水溶性毒素,物理和化学方法很难将其去除,且部分产毒蓝藻颗粒较小也很难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完全去除。所以16-2样品中同时检测到mcyA-Cd和MC-RR,可能是作为水源的水库已经被产毒蓝藻污染,且水处理设备对水中产毒蓝藻和MCs去除不彻底导致。MC-LR、MC-RR、MC-YR为目前世界上最为常见的3种MCs。本文中的HPLC分析结果显示检出的MCs除7-2样品为MC-LR外,其他的均为MC-RR。MC-RR的毒性比MC-LR稍低,但是Gupta等通过小鼠给药实验发现MC-RR仍然具有非常明显的肝脏毒性[22]。所以虽然水样检出的MCs多数为毒性稍小的MC-RR,但是仍然应该引起当地居民的关注,及早进行产毒蓝藻的防止。

篇2

第一条为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监督管理,防止水质污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县行政区域内所有生活饮用水源的保护工作。

第三条按照饮用水源保护管理要求,县人民政府根据实际,依法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各水源地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具体范围另行下文),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四条县环保局对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治实施实行统一监督管理。

县发改局、经信局、住建局、水利局、农业局、畜牧水产局、林业局、国土资源局、公安局、安监局、卫生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公用事业局等管理部门及饮用水源保护区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各自职责,共同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饮用水源的义务,有权对污染和破坏饮用水源的行为进行劝阻、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饮用水源保护

第六条为提高饮用水源水质,保障生活饮用水清洁、卫生、安全,县政府依法对相应的水域和陆域划定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并实施分级保护管理和污染防治措施。

第七条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污染防治由县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直接监督管理。

第八条环保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在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设置界碑,明确各级保护区地理界线。供水单位应在一级保护区内取水口设置明显的范围标志和禁止事项告示牌。

第九条饮用水地表水源各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内均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禁止一切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的活动以及破坏水源林、护岸林、与水源保护相关植被的活动。

(二)禁止向水体倾倒工业废渣、废水、城市垃圾、粪便及其他废弃物。

(三)运输有毒有害物质、油类、粪便的船舶和车辆一般不准进入保护区,必须进入者应事先申请并经有关部门批准、登记并设置防渗、防溢、防漏设施。

(四)禁止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不得滥用化肥,不得使用炸药、捕杀鱼类。

第十条饮用水地表水源各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内必须分别遵守下列规定:

(一)一级保护区内

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禁止向水域排放污水,已设置的排污口必须拆除;

不得设置与供水需要无关的码头,禁止停靠船舶;

禁止堆置和存放工业废渣、城市垃圾、粪便和其他废弃物;

禁止设置油库;

禁止从事种植、放养畜禽和网箱养殖活动;

禁止可能污染水源的旅游活动和其他活动。

(二)二级保护区

禁止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原有排污口应依法拆除或者关闭;

禁止设立装卸垃圾、粪便、油类和有毒物品的码头。

(三)准保护区内

禁止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改建建设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

第十一条因污染事故或其他原因造成或可能造成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的,有关责任单位或个人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消除或减轻污染危害,同时立即通知供水单位,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即时报告环保、水利、卫生防疫等有关部门,接受调查处理。环保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在1小时内向县政府和上一级环保部门报告,并立即组织有关单位调查处理。

第十二条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单位和村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饮用水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接受环境保护、水利、规划等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二)建立健全并组织落实本单位饮用水保护责任制度;

(三)保持污水处理或者其他防治污染设备设施的完好和安全运行,并制定防止污染水源的应急措施,禁止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人水体。污水处理设施因检修、改造或者更新需暂停使用的,必须提前5个工作日报县环保局审查批准,经批准并在采取防止水污染措施后,方可进行。

(四)当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水质污染时,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或者减轻污染。并立即向所在地乡镇政府和县环保局报告,县环保局根据实际情况启动水污染事故紧急预案。

第十三条县环保局对一、二级保护区内的污染源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总量超标的情况下,经县人民政府批准,由县环保局责令有关单位减少或者停止排放污染物。在保护区内排放污染物超过排放标准的,由县环保局责令其限期治理。

第三章管理部门职责

第十四条县环境保护局对本县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履行以下职责:

(一)贯彻国家有关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治方针政策,组织实施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会同有关部门拟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区划方案。

(三)协调有关部门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工作。

(四)负责饮用水源保护监督、监测和管理。

(五)查处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事故和环境违法行为。

(六)履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职责。

第十五条县直其他单位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共同协同环保部门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县住建局负责饮用水源保护区规划管理,协调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有关建设项目的选址规划。

(二)县国土资源局负责纠正并依法查处饮用水源保护区违法用地行为,优先安排饮用水源保护工程用地。

(三)县水利局负责水资源规划和管理,合理调度水资源,做好水土保持,防止生态环境破坏和水土流失。

(四)县卫生局负责饮用水源卫生质量的监督管理。

(五)县公安局、安监局负责剧毒、危险品运输和使用的安全管理。

(六)县发改局、经信局、财政局等单位应按照饮用水源保护要求,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和建设项目布局,落实饮用水源保护资金及各项政策。

(七)县公用事业局负责城市规划区内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生活垃圾清理处理工作。公用事业局、自来水供水单位负责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水体清理和保洁工作。

(八)县农业局、畜牧水产局、林业局等单位按各自职责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农业源、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退耕还林、生态修复等工作。

(九)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负责查处县城规划区和建制镇建成区内的违反饮用水源保护的行为。

第十六条饮用水源保护区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应当教育和督促村(居)民遵守本办法各项规定,做好区域内生活污水和垃圾集中清运处置工作,支持配合县环保局和其他有关单位查处污染和破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违法行为。

第十七条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各负其责,协调一致的原则。各管理部门应当密切协作和配合,并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职责建立健全和落实管理责任制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第四章处罚

第十八条在县城规划区和重点建制镇建成区范围内违反饮用水源保护区防治管理规定的,由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予以处罚;在县内其他范围违反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由县环保局或有关单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篇3

关键词:水源污染 控制技术

一.水资源与水源污染

水资源和水源污染现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重大的资源环境问题,世界各国都把水当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去研究、开发、利用和保护。

在我国,平均河川径流总量为2.6万亿立方米,年平均径流深为270毫米,径流量小于巴西、原苏联、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6位,径流深小于亚洲平均径流深的324毫米,也小于全球陆面平均径流深的315毫米,如果按人口平均计,我国河川径流量更少,每人仅有2670立方米,只及世界平均数的1/4。同时,中国大陆年平均降水深648毫米,而全球陆地平均降水深为834毫米,亚洲为740毫米,中国的年平均降水明显低于世界和亚洲年平均值。 此外,水的浪费也极其严重,我国农业灌溉大多采用漫灌的形式,农业用水仅有效利用30%~40%。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加处理任意排放,使许多水体受到污染,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局面。在我国,水资源还具有地区、时空分配上的不平均和变化率很大的特点,可以说是“三多三少”,即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季多冬季少。由于这样的特点,实际可利用的天然水量比水资源总量少得多。因此,合理开发水资源,节约使用水量和防治水污染,应当成为我国水环境保护工作长期的工作方针。

在我国的主要江、河、湖等水域,如长江、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第二松花江、黄浦江、沱江、巢湖、滇池和太湖等或已检测出数百种有机物或被报道已经受到严重的有机物污染,在被检测出的有机物中一些有毒污染物含量超过了地面水质标准,有些是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有机污染物。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在水源保护方面作了许多工作,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全国水源污染仍呈发展趋势,有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近50%的重点城镇水源水质不符合饮用水源的水质标准。

总之,水源污染在我国已经是普遍存在,有机物正在悄悄地污染着我们的周围环境,以至对我们的生存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这方面现已成为一项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饮用水中有机物的来源

饮用水中主要的污染物质是有机物,有机物的种类特别多,并且还在快速增加,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有机物种类已经达到五百多万种,而且每年新增加的有机化学品种有成千上万种。有机物数目如此之多的原因,首先是有机物中的碳原子互相结合的能力很强,一个分子可以含有的碳原子数目几乎是没有限制的,其次是因为有机物的异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最主要原因还是近代工业的迅猛发展,新产品、新品种不断产生。

饮用水中有机物的来源一般可以分为三类:天然有机物,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造成的有机污染物,以及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有机物。大量资料表明,水环境中的有机物有86%是由于人为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只有14%的有机物来源于自然环境。在人为来源中,城市工业、矿业以及其它工业引起的有机物占57%,沉淀物中有毒化合物释放引起的有机物占16%,农业操作过程中有机物流失占12%,其它为14%。

天然有机物主要来源于动植物自然循环过程中的一些中间产物,是动植物在自然循环中经腐烂分解所产生的大分子有机物,包括腐殖质、丹宁、木质素、藻类及一些嗅味物质,其中腐殖质在地面水中的含量最高。腐殖质是一类含有酚羟基、羧基、酸羟基等多种官能团的大分子缩合物质,其本身对人体并没有毒害作用,但它属于难降解有机物,在加氯消毒过程中容易与氯反应生成多种卤代物。另外,原水中腐殖质的存在是导致饮用水致突变活性增加的主要原因。

工业废水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处理难。不同工业、不同产品、不同工艺过程、不同原材料、不同管理方式排出的废水水质、水量差异很大。大部分的污水未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水域,造成水体污染。因此,工业废水是我国水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生活污水的排放是造成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随着生活污水排放量的不断增加,排放水体中有机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

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是指氯化消毒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副产物,如:三氯甲烷等。另外,混凝剂的卫生安全性也成为考虑的重要问题,一般无机混凝剂本身是无毒的,只是商品中所含杂质会有毒性问题,但只要混凝剂中某一杂质的含量在水中所产生的浓度低于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数值的几十分之一的话,这个杂质在商品中的含量将是可以允许的。但是目前种类繁多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已经被用于水处理过程中,它们的聚合物中所含有的少量单体有机物可能在使用过程中游离到水中,从而产生二次污染。

随着各种有机物以不同方式进入人类的生活环境,导致水源的污染,破坏水环境的生态平衡,对国民经济带来多方面的影响,造成重大的损失,更由于饮用水水质的普遍下降,致使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因此,治理污染水源,特别是去除饮用水中有害有机物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解决饮用水污染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我国针对饮用水污染所采取的对策主要是治理污染源,一方面是提高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率,严格控制新的污染源产生,另一方面是推行节水技术,如改革生产工艺,尽量不用水或少用水;发展闭路循环的水处理系统,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使用率及城市污水资源化等,减少废水的排放总量。但是即使如此也并没有使水环境污染状况显著改善。因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排水量也在增加,从而导致在污水处理率不断增大的同时,未处理的污水量并未减少,反而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另外,虽然城市这种点污染源由于污水比较集中还相对易于处理,但是对大量的乡镇企业和农田施药施肥等形成的面污染源,因量大面广,污染的控制和治理就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水环境质量继续恶化的趋势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很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为了保证良好的饮用水水质,一方面需要通过合理的政策和先进的技术控制污水的排放量及提高污水处理率,另一方面需要采用一系列有效措施对已经受污染的饮用水源水进行处理。

饮用水除污染的方法是人类针对水体污染的不断变化而逐渐发展和完善的。七十年代以来,饮用水除污染技术发展较快,各种针对受污染饮用水源的净化技术在许多国家得到推广和应用,目前主要有采用吸附、氧化和生物以及膜分离等方法的处理工艺。

吸附法是目前去除水中有机物的最基本手段,它具有去除率较高、设备相对简单、操作比较简便等特点,在国内外已经研究与应用的吸附剂主要有活性炭、吸附树脂和硅藻土等,应用技术也从单独使用发展到与其它技术联用以及吸附剂的改性等领域。

氧化法是通过氧化剂来氧化破坏水中的有机物质,目前采用的氧化剂主要有Cl2、O3、KMnO4、H2O2和ClO2等,这些都属于化学氧化法,这种方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水质等条件和要求采用与其它处理方法联合使用,这样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处理效果。近些年来又出现了光激发氧化和光催化氧化的光化学氧化法,它的特点是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对有机物的去除效率高,在去除水中微量有机物等有致癌作用的优先污染物方面比其它现有除污染技术有其独特的优点。

生物预处理是指在常规处理工艺之前增设生物处理工艺,借助于微生物群体的新陈代谢活动对水中的有机物以及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进行初步去除,这样既改善了水的混凝和沉淀性能,也减轻了常规处理工艺的负荷,延长过滤等物化处理工艺的使用周期和使用容量,降低水处理费用,另外,通过可生物降解物质的去除,不仅减少了水中致突变物质的前驱物质,也减少了细菌在配水管网中重新滋长的可能性。目前已经研究成功的生物处理技术主要有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和生物活性炭滤池等。

膜分离技术是借助压力为推动力,使水通过膜组件而水中的杂质等需去除的物质则被膜组件截留。这项技术的研究始于80年代中期,以欧美和澳大利亚为主,80年代末开始实用化。膜分离技术包括有反渗透、纳滤、超滤和微孔过滤。膜分离技术的特点是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水质,并且可以使水厂用地大大减少,运行操作自动化。因此,膜分离技术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水处理技术\",在净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以上这些深度处理技术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使用范围,由于水中有机物的种类和含量与日俱增,单纯的一种方法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如何优化组合各种单一技术,使之相互渗透、取长补短,最终产生高效和富于经济性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一体化联用技术,这方面已有不少成功的范例。例如,从七十年代初开始,进行了臭氧与活性炭联用的大规模研究和应用,并先后在南京炼油厂、北京田村山水厂、九江石化总厂、大庆石化总厂、昆明第六水厂等相继建成了一批应用该工艺的深度净化水厂;近年来,又研究成功了高锰酸钾复合药剂与活性炭联用处理工艺等。但是,在深度处理技术领域中尚有大量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开发。

在加强饮用水除污染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同时,还需加快制订新的饮用水水质标准。目前我国制订的水质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监测项目少、标准低,尤其是缺少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具体规定。另外,我国饮用水的标准制订颁布的周期往往要经过10年作用的时间,这是不利于保障饮水安全和改进供水工艺的。

篇4

摘要:为了加深对混凝理论的理解,掌握混凝剂的特性,决定针对微污染水源处

理方面进行设计性实验,我们采用了AL2(SO4)3混凝剂,对于我们所取的麓湖水样来说,其最佳投药量为50 mg/L,最佳适用范围为40 mg/L ~60 mg/L。而混凝效果受以下因素影响:(1)废水性质的影响(2)共存杂质的种类和浓度(3)混凝剂的影响。水的胶体杂质浓度、PH值、水温及共存杂质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混凝效果。投药量最大时,混凝效果并不一定是好的。因为当铝盐投药量超过一定限度时,会产生“胶体保护”作用,使脱稳胶粒电荷变号或使胶粒被包卷而重新稳定。而且投药量大也容易出现产生大量含水率很高的污泥的问题。

关键词:混凝、混凝剂AL2(SO4)3、矾花、浊度、投药量、PH。

一、实验目的及意义

1、要求认识几种混凝剂,掌握其配制方法。 2、观察混凝现象,从而加深对混凝理论的理解。 3、认识混凝理论对微污染水源处理的重要意义。

二、水样水质、仪器设备及药品

水样水质:取至汾河的微污染水,水温属于常温水,浊度>10。

仪器设备:1000ml量筒2个;1000ml烧杯6个;100ml烧杯2个;10ml移液管

2个;2ml移液管1个;医用针筒1根;洗耳球1个;光电浊度仪1台;六联搅拌器1台。

药 品:AL2(SO4)3。

三、实验原理

水中粒径小的悬浮物以及胶体物质,由于微粒的布朗运动,胶体颗粒间的静电斥力和胶体表面的水化作用,致使水中这种含浊状态稳定。

向水中投加混凝剂后,由于如下原因:①能降低颗粒间的排斥能峰,降低胶粒的δ电位,实现胶粒的“脱稳”;②发生高聚物式高分子混凝剂的吸附架桥作用;③网捕作用,从而达到颗粒的凝聚。

四、实验步骤

实验方法:变速混凝搅拌器混凝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1)到麓湖取水样。

(2)认真了解ZR4-6型混凝试验搅拌器的使用方法。

(3)用1000 mL量筒取6个水样至6个1000 mL烧杯中(所取水样已经过均匀混合搅拌,且取样时是一次量取)。

(4)投药量:AL2(SO4)3 0.5、1.5、2.5、3.0、3.5、4.0mL(所配给的AL2(SO4)3的浓度c为20 g/L)。

(5)将第一组水样置于ZR4-6型混凝试验搅拌器下(搅拌时间和程序已按说明

书预先设定好)与此同时,按计算好的投药量,用移液管分别移取不同量的药液 至加药管中。

(6)开动机器,在第一次自动加药后,用蒸馏水冲洗加药试管两次。 (7)混凝实验搅拌器以500r/min的速度搅拌30s,150r/min速度搅拌5min,80r/min的速度搅拌10 min。

(8)搅拌过程中,观察并记录“矾花”形成的过程,“矾花”外观、大小、密实程度等。

(9)搅拌过程完成后,停机,静沉15 min,观察并记录“矾花”沉淀的过程。 (10)第一组6个水样,静止15 min后,用医用针筒取出约的上清液,并分别用浊度仪测出剩余浊度,记入表中。

(11)比较第一组实验结果,根据6个水样所测得的剩余浊度值,以及水样混凝沉淀时现象观察记录的分析,对最佳投药量所在区间做出判断,缩小实验范围为3.0左右,加药量取2.5、2.7、2.9、3.1、3.3、3.5 mL的浓度c为20 g/L的AL2(SO4)3。重复以上实验步骤。

五、原始数据记录

实验中各个指标的测定数据记录表

六、数据处理及结果 实验过程的观察记录表

七、对结果的分析、讨论及改进设想

1、根据混凝曲线图确定药剂的最佳投药量和最佳适用范围。

答:根据混凝曲线图确定药剂的最佳投药量为50 mg/L,最佳适用范围为40

mg/L ~60 mg/L。

2、混凝剂AL2(SO4)3的特点、主要优缺点。

答:当PH<3时,简单水合铝离子[Al(H2O6)]3+可起压缩胶体双电层作用,在PH

=4.5~6.0范围内(视混凝剂投量不同而异),主要是多核羟基配合物对负电荷胶体起电性中和作用,凝聚体比较密实;在PH=7~7.5范围内,电中性氢氧化铝核物[Al(OH)3]n可起吸附架桥作用,同时也存在某些羟基配合物的电性中和作用。天然水的PH值一般在6.5~7.8之间,铝盐的混凝作用主要是吸附架桥和电性中和,两者以何为主,决定于铝盐投加量,当铝盐投加量超过一定限度时,会产生“胶体保护”作用。

优缺点:精制硫酸铝杂质含量小,价格较贵;粗制硫酸铝杂质含量多,价格

较低,但质量不稳定,增加了药液配制和废渣排除方面的操作麻烦。采用固态硫酸铝的优点是运输方便,但制造过程多了浓缩和结晶工序。如果水厂附近就有硫酸铝制造厂,最好采用液态,这样可节省浓缩、结晶的生产费用。硫酸铝使用方便,但水温低时,硫酸铝水解较困难,形成的絮凝体比较松散,效果不及铁盐混凝剂。

3、在混凝实验中应注意哪些操作方法,对混凝效果有什么影响? 答:在混凝实验中应注意的操作方法及其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如下:

1)在混凝实验中量取水样时应先搅拌均匀,并且一次量取,以此来减少取样浓度上的误差;

2)移取药液时应尽量做到精确。加药量在药液少时,要掺点蒸馏水摇匀,以免沾在试管上的药液过多,影响投药量的精确度;

3)在自动加药后,要有蒸馏水冲洗加药的试管两次,以确保投药量的精确,而且冲洗的速度要快,因为搅拌时间是有限定的,这一系列的程序也是有一定要求并事先已设定好的,速度快才不会影响实验的顺利进行;

4)移取烧杯中的沉淀水上清液时,要用相同的条件取上清液,不要沉下去的矾花搅拌起来,以确保所测浊度的精确性。

八、结论 一、根据实验结果以及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简述影响混凝效果的几个主要因素。

答:根据实验结果以及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有:

1、水温影响 原因:(1)混凝剂的水解速度慢,生成的絮凝体细而松,强度小,不易沉。

(2)低温水的粘度大,颗粒沉降速度降低,而且颗粒之间碰撞机会减少,影响了混凝效果。 改善措施:(1)增加混凝剂的投量,以改善颗粒之间碰撞条件。

(2)投加助凝剂(如活化硅酸)或粘土以增加绒体重量和强度,提高沉速。

2、水的PH值和碱度影响

+

(1)铝盐的水解过程中不断产生H,从而导致水的PH值。要使PH值保持在最佳范围以内,水中应有足够的碱性物质。天然水中均有一定的碱度(通

-常是HCO3),它对PH值有缓冲作用。当原水碱度不足或混凝剂投量甚高时,水的PH值将大幅度下降以至影响混凝剂继续水解。(2)采用三价铁盐混凝

3+3+

剂时,由于Fe水解产物溶解度比Al水解产物溶解度小,且氢氧化铁并非典型的两性化合物,故适用的PH值范围较宽。用硫酸亚铁作混凝剂时,应首先将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方可。(3)高分子混凝剂的混凝效果受水的PH值影响较小因此,要投加碱剂(如石灰)以中和混凝剂水解过程中产生的氢离子。

3、水中悬浮物浓度的影响

(1)水中悬浮物的浓度很低时,颗粒碰撞速率大大减小,混凝效果差。 (2)水中悬浮物的浓度很高时,为使悬浮物达到吸附电中和脱稳作用,所

需铝盐或铁盐混凝剂量将相应大大增加 改善措施:(1)在投加混凝剂的同时投加高分子助凝剂。

(2)投加矿物颗粒(如粘土等)以增加混凝剂水解产物的凝结中

心,提高颗粒碰撞速率并增加絮凝体密度。

(3)采用直接过滤法。 4、共存杂质的种类和浓度

共存杂质包括有利于絮凝的物质和不利于混凝的物质。 5、混凝剂的影响

篇5

关键词:哈泥河饮用水源;污染现状;防治对策

收稿日期:2011-06-15

作者简介:王淼淼(1974―),女,吉林通化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农村环境保护及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X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7-0118-02

1引言

通化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属长白山区,生态环境优越,水资源量丰富。境内有鸭绿江和松花江2大水系,哈泥河属鸭绿江水系,是通化市区近50万人民的唯一饮用水源。水源水质安全关系到全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多年来,哈泥河饮用水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水质达标率为100%,达到国家Ⅱ类水质标准,但目前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亟待解决。

哈泥河发源于长白山龙岗山脉南麓的吉林省柳河、靖宇、辉南3县交界附近,源头由大清河、小清河、榆树川等溪流汇合而成。流经柳河县、通化县、二道江区和东昌区4个县区的7个乡镇、27个村屯,流域全长137km,总面积1 489km 流域耕地近0.33万hm 人口近3万人,主要集中在通化县的光华镇和兴林镇(占流域总人口的65%)。

哈泥河流域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湿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均气温5.1℃,年均降雨量为877.6mm,平均海拔为600~900m,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哈泥河流域干流建有2座水库,即长流水库和桃园水库。长流水库属小一型水库,位于流域下游的东昌区长流村,总库容708万m 兴利库容为508万m 是通化市区的重要供水水源。桃园水库属中型水库,位于流域中下游交界处的二道江区二道江乡桃园村,总库容5 244万m 兴利库容4 589万m 是通化市区的第2水源。

2哈泥河饮用水源保护与管理现状

2.1建立健全哈泥河饮用水源管理机构

通化市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2次调整了通化市哈泥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委员会成员,并于2006年成立了通化市哈泥河水源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水源办),设在通化市环保局,负责哈泥河饮用水源的保护与日常监管工作。

2.2完善水源保护与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为使哈泥河饮用水源保护工作逐渐走向科学化、法制化和正规化的轨道,近年来,通化市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基础性工作。

(1)饮用水源规划编制工作。市环保局在2003年编制了《哈泥河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报告》。在此基础上,2007~2008年市水源办对哈泥河饮用水源地开展基础环境调查工作,编制了哈泥河饮用水源环境保护规划。

(2)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工作。2003年市水源办开展了哈泥河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2004年通过省政府批准并实施。

(3)饮用水源地方法规制定工作。近年来,通化市政府先后出台了《通化市哈泥河水源污染防治办法》、《通化市哈泥河水源污染事故应急预案》、《通化市河道管理办法》、《通化市湿地(泥炭)资源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规。

(4)哈泥自然保护区晋升工作。为保障哈泥河源头森林涵养能力,通化市于2002年末申报获批哈泥市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9年8月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3加大哈泥河饮用水源执法力度

自2006年成立以来,市水源办与国土、水利、林业等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结合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并借助流域县区环保局组建的哈泥河水源监管队伍,进一步加大了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了流域内污染水源的行为。规范了3户规模化养鸡场;取缔了16处非法机船采砂和机器采砂点,规范了4处合法采砂点;规范了流域内集中垃圾点,制定了保洁制度,成立了保洁队伍;整顿和拆除了桃园库区周边度假村、旅游饭店;对非法矿山进行了规范和治理。

3哈泥河饮用水源存在的主要污染问题

3.1生活污染

哈泥河流域有7个乡镇,27个村屯,人口近3万人,流域内年产生活污水66万t,生活垃圾7 650t,其中沿河集中居住的居民生活污水和垃圾对水源水质造成的污染尤为严重。如流域最大乡镇通化县光华镇区年产生活污水10万t,生活垃圾1 000多t,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每年夹杂200~300t的生活垃圾直接排入哈泥河河道内,尤其是枯水季节,污染更为严重。除光华镇外,通化县兴林镇、柳河县境内的朝阳林场和胜利林场居民区生活污染情况也大致相同。目前,流域居民生活污染是哈泥河饮用水源的最大污染源。

3.2化肥农药污染

哈泥河流域近0.33万hm 的耕地大部分是坡耕地,土壤贫瘠,农民为了提高产量,大量施用化肥。据不完全统计,流域内化肥年施用量在2 200t左右,随农业退水和降水径流进入哈泥河污染水体的化肥量约在1 000t左右,农药年施用量约为60t左右,主要是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也不同程度随水土流失污染哈泥河水体。目前,哈泥河受化肥农药污染较严重,短期内难以解决。

3.3畜禽养殖污染

哈泥河流域内居民养殖大牲畜近2万头,禽类20多万只,这些畜禽大部分为散养,粪尿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对水源水质造成一定的污染。据统计,流域内畜禽粪尿年产生量近6万t,按流失率26%计算,每年流入哈泥河的粪便折纯氮64t、纯磷30t左右,对水源的污染不容忽视。

3.4水土流失

据市水利部门测定,哈泥河流域水土流失率为20.7%。中、下游尤为严重。由于流域内大部分为坡耕地,尤其是桃园水库后靠安排的移民,耕地大部分为25°以上的坡耕地,一到雨季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为增加产量,农民大量施用化肥,又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形成了恶性循环,结果造成长流水库严重淤积。如果这种现象不能尽快减轻,桃园水库将有被严重淤积的可能。另外,流域内林场采伐林木、非法毁林开荒、土窑烧木炭、种植人参、砍伐薪炭林以及扩大耕地面积等都不同程度造成哈泥河流域的水土流失。

4哈泥河饮用水源污染防治对策

4.1强化宣传力度,提高流域居民对水源保护的认识和自觉性

近年来,市水源办及相关部门在哈泥河流域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流域居民文化水平较低,所以对哈泥河的保护意识不强。为此,应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有利时机,采取集中培训、新闻媒体、散发传单、张贴标语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大力宣传保护水源的重要性,让水源保护深入人心。

4.2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逐步改善流域乡镇经济发展与水源保护的矛盾

多年来,哈泥河饮用水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但同时也严重制约了流域乡镇的经济发展,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而目前国家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为此,通化市各级政府应结合新农村建设、生态建设示范区创建及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对水源流域乡镇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逐步改善流域乡镇经济发展与水源保护的矛盾。

4.3多方筹集资金,开展流域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目前,流域居民生活污染是哈泥河饮用水源的最大污染源,尤其是通化县光华镇生活污水污染最为严重。通化市各级政府应多方筹集资金,在流域乡镇及村屯因地制宜地开展人工湿地等小型污水处理工程,逐渐解决饮用水源的最大污染问题。

4.4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农药化肥对水源的污染

目前,哈泥河流域近0.33万hm 耕地化肥农药流失对水源的污染不容忽视。农业部门应在流域内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倡使用农家肥和生物、有机肥料,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作物,只有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和改变种植结构才能有效减少化肥农药对水源的污染。

4.5逐步改变农民畜禽养殖方式,减少畜禽粪便对水源的污染

应在哈泥河流域乡镇及村屯进一步加大畜禽养殖散养改圈养的力度,逐步改变农民落后的生活及畜禽养殖方式,大力推广建设“四位一体”(即温室、畜禽舍、沼气池、厕所一体化)能源生态工程,还要进一步加大流域内3家规模养鸡场的监管力度,减少畜禽粪便对水源及环境的污染,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4.6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改善水源流域水土流失状况

环保、林业、农业、水利、公用等各相关部门要相互配合,齐抓共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逐渐改善哈泥河流域水土流失状况,更好地保护水源流域生态环境。加大非法毁林开荒、土窑烧木炭等整治力度;继续在流域开展“百里涵养林”植树工程;流域内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农田及25℃以上坡耕地要逐年进行退耕还林,以减少水土流失对水源造成的污染。

参考文献:

篇6

任职以来,就注重抓科技创新,利用科学技术为生产服务、为管理服务,潜心组织科技创新,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运行水平。围绕节约、洁净发展为主题的节能减排、治污降耗活动,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革新,节约资金50多万元。

为实施污水处理远程在线监控系统及无纸化办公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带领有关技术人员和职工,放弃休息日,进行反复研究,最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系统投入运行。运行后省建设厅对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可以实时监控,污水厂内部与外部市民、客户间的沟通更为便捷。市科技局在污水处理厂召开了“污水处理在线监控系统及无纸化办公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技术鉴定会。鉴定委员会给出了“该系统设计可靠,技术先进,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在相关行业推广的价值”的结论。该项目年节约资金10万多元,并获得了省建设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

市城市排水监测站是按照国家、建设部法规依法行使对排入城市排水管网的污水及污水处理厂和辛安河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水质进行监测、监督的机构,在的带领下,排水监测站通过了省计量认证和国家级实验室认可。该站是全国第五家、省第一家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的排水监测站。这标志着市城市排水监测站出具的检验报告在亚太十三个签约国家中具有多边互认的效力,能够为市城市排水监测工作提供质量更高、准确度更强、互认范围更广的服务。

在工作中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每月定期检查全厂安全工作,不定期抽点部位和关键工序安全情况,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污水处理厂运行近十年来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

“防汛责任重于泰山”。污水处理厂每年都肩负着城市防汛任务,为做好防汛工作,他始终把保证正常生产运行和保护集体财产作为己任,提前做好防汛预案。今年3月4日,市遭遇自1969年以来最大的风暴潮袭击,坚持在风暴潮一线,沉着指挥,和职工一起站在冰冷刺骨的海水中,在水中搬运沙袋,一直干到深夜,第二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又照常上班。他们采取的果断行动,保护了国家财产,抗击了风暴潮的侵袭,并成功组织了风暴潮过后的灾后自救工作。

篇7

关键词:突发性水污染;隐患识别;应急处理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water supply for the cit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cidents occur frequently, and seriously affected the people's normal life and production, caused the bad social effect. So we must pay much attention and product to prevent and ready to improve a emergency disposal of the output, effectiveness and decision-making level. Can we reduce, eliminate and better deal with this accident, safeguard the people's lives and health and the security of the property.

Keywords: sudden water pollution; Hidden trouble recognition; Emergency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是指人为或者自然灾害引起。使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导致水体水质恶化,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使经济、社会的正常活动受到影响,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危害的事故。

一、公众教育和专业人员培养

1、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宣传

“APELL”旨在提高公众对恶性环境污染事故的了解和认识,帮助地区做好准备工作,以对付工业事故所造成的环境紧急事件,组织制定应急计划,确保区域内人民的生命健康,减少财产损失,保护生态环境。“APELL”对我国应急工作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已在上海、哈尔滨、沈阳等城市推广和应用。“APELL”强调公众的参与,并强调生产企业或政府要向公众提供信息,使其了解附近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危险,以及减少这些危险应采取的措施。只有加强对公众的日常教育和宣传,公众才能在事故发生后配合城市的应急系统完成应急供水和应急水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

2、突发性污染应急人员的培养

对于整个城市供水系统而言,成立一个专业性的污染应急队伍是十分必要的,其中应包括水处理工程师、安全人员、实验室操作人员、采样员等。他们的主要负责人必须时刻待命,其通信地址要随时可以查到,方便联系。还应建立应急人员和专家数据库系统,更好地管理应急人员。此外,还应加强对历史上污染事件的总结宣传工作,让应急人员从中获得监测工作的经验和指导。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处理过程中,应加强应急人员个人在处理污染事件初始阶段的能力和行为。政府等行政管理部门应赋予这些人在初始行动中的责任和权利,以使污染事件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控制。

二、危险隐患识别

危险隐患识别是指在污染未发生前,对流域内的水文地质条件及有可能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区域做出明确的界定和备案,做好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工作。

1、确定潜在的污染源中污染物的数量和位置

对于流域内的可能造成水源地供水污染或供水受威胁的点污染源,必须确定这些潜在的污染源中污染物的数量和具体地点,并建立污染源数据库。环保部门在对这些污染隐患检查过程中,不仅应对我国《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的一类、二类污染物进行监测,还应对可能造成水体污染的大气污染物进行监测。

2、现场踏勘

对于存在严重隐患的污染源,应进行现场踏勘。实地了解该污染源所在地的有毒物质存放情况,包括该地区污染物的使用数量、储存数量以及储存位置等。并了解当地对污染物排放的重视程度,有无随意排放或违法排放的征兆,有无有毒物质泄漏的报警措施等。如果是工业排放源,还必须确定其排放的污水水质能否达到工业园区或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接管标准。

三、针对突发水污染的应急处理技术及对策

1、应对可吸附有机污染物的活性炭吸附技术

当前饮用水处理中大量使用活性炭来吸附去除臭味、藻毒素、合成有机物、内分泌干扰物、消毒副产物以及其前驱物。去除可吸附的有机污染物(如苯类、酚类等),首选的应急处理技术是采用活性炭吸附,以发挥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从而将污染物去除。应急处理中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在取水口处投加粉末活性炭,

同时对现有水厂中的砂滤池进行应急改造,挖出部分砂滤料,新增粒状活性炭滤层。这样就形成了由粉末活性炭和粒状活性炭构成的多重安全屏障的应急处理工艺,即在取水口处投加粉末活性炭,在源水从取水口流到净水厂的输水管道中,用粉末炭去除水中绝大部分可吸附的有机污染物,再利用净水厂内改造的炭砂滤池,进一步去除剩余的有机污染物,从而确保供水水质。

2、应对金属、非金属污染物的化学沉淀技术

化学沉淀技术是处理地表水源的常用方法,在应对金属、非金属突发性污染的处理过程中,调整水厂混凝处理的pH值,选择合适的絮凝剂使污染物生成絮体,最后通过沉淀得以去除。针对不同的污染物类型,需要通过试验来选择絮凝剂和确定合适的投加量。

当发生突发性镉污染时,由于镉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形成难溶的氢氧化镉和碳酸镉沉淀物,因此应对镉污染的应急技术措施是在弱碱性条件下投加铝盐或铁盐混凝后可以将镉沉淀去除。根据2005年广东韶关北江镉污染突发性事件成功应对的经验,首先加碱把原水调成弱碱性,要求混凝反应的pH值控制在9.0左右,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混凝、沉淀、过滤的净水处理,以矾花絮体吸附去除水中的镉,最后将pH值再调回正常。反应过程如下:

Cd2++2OH-Cd(OH)2

当发生突发性汞污染时,汞离子在弱碱性条件下可与硫化钠反应生成硫化汞沉淀,因此应对汞污染的应急技术措施是投加适量石灰,调节pH值为弱碱性,后加入硫化钠形成黑色的硫化汞胶体颗粒,最后沉淀去除,过量的硫化钠可投加高锰酸钾去除。反应过程如下:

Hg2++Na2S=HgS+2Na+

3、应对可氧化污染物的化学氧化技术

以高锰酸钾为代表的高级氧化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在微污染源水预处理、强化混凝、去除藻类有机物等方面取得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其他可选择的氧化剂还包括氯、臭氧等。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中,自来水有浓烈的烂圆白菜味,经分析产生臭味的物质是硫醇、硫醚类化合物,所确定的除臭应急处理工艺是:在取水口处投加高锰酸钾(3mg/L~5mg/L),在输水过程中氧化可氧化的致臭物质和污染物;再在净水厂絮凝池前投加粉末活性炭(30mg/L~50mg/L),吸附水中可吸附的其他臭味物质和污染物,并分解可能残余的高锰酸钾,经过应急处理,自来水恢复到蓝藻爆发之前的正常水平。

4、应对微生物污染的强化消毒技术

通过在水处理前端设置投加消毒剂,在强化对微生物消毒效果的同时,作为氧化剂还可以去除或有利于去除水中的一些化学物,如:易氧化的农药、溶于水的化合物等。可选择投加的消毒剂有:氯、臭氧、二氧化氯、氯胺、紫外线辐照等。为确保饮用水微生物安全,通过加大消毒剂投加量和延长消毒接触时间来强化消毒效果,出厂水余氯由原有的0.4mg/L~0.7mg/L提高到0.8mg/L~1.2mg/L,一些使用二氧化氯的水厂也把二氧化氯余量从0.10mg/L提高到0.12mg/L。

四、做好应急处理的记录

做好应急处理的记录工作对于处理整个污染事件十分重要,并可对今后处理类似事件提供参考。应急处理记录的内容应包括:污染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污染物的鉴定,其造成污染泄漏的原因及其影响范围和影响后果,目前已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的详细内容(如水样的采集、自来水厂取水口的关停等),应急处理负责人的确认签字。

篇8

关键词:高锰酸钾氧化+砂滤;高锰、高氨氮应急处理;去除效果

我国很多城市地下水源水厂采用单一的消毒处理工艺,该工艺对细菌类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对氨氮、有机物等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是对铁、锰等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较低,不能满足高氨氮、高铁锰条件下净水的需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很多城市尚未制定完善的地下水源地管井水质监测制度,缺乏完整的管井水质监测资料,对管井水质的污染特征、污染强度的调查研究较少,无法为地下水污染的控制、管理提供足够的依据。

1某市水质基本特征

2006年、2011年分别对M市的E厂、F厂水源地管井水质状况进行了监测分析,取样数超过可利用管井总数的80%,检测指标包括铁、锰、浊度等21项主要水质指标,结果显示,两厂水源地管井水质状况具有较强的相似性。

两厂管井不同水质指标含量差别较大。根据水质指标的超标率、超标倍数以及对水厂工艺的影响,可将主要水质指标分为超标因子、临界因子和微量因子三类。其中,超标因子主要包括锰、铁、氨氮、亚硝氮,尤其以锰污染最为严重,超标率在60%以上;临界因子主要包括浊度、pH值、色度、溶解性固体和氟化物,超标倍数较小;微量因子包括氰化物、六价铬、锌、汞等,此类因子含量低,且多数处于未检出水平,常规状况下不存在安全隐患。

2高锰、高氨氮污染风险分析

从对2006-2011年E,F厂进厂原水水质监测结果的统计来看,锰、亚硝酸盐是水厂原水主要超标因子,但超标率低(低于10%),超标倍数小(低于国家标准2倍),水厂现行工艺可基本满足出水安全的需要;但从E 厂和F厂地下水源地管井水质检测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地下水源地管井存在严重的锰、铁、氨氮超标的现象,水厂采用的管井优化取用方案使得水厂原水水质得到“改善”,从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因此,为进一步查明水源地主要超标因子的污染特征,确定地下水源水厂原水风险特征,对两厂水源地管井中氨氮、亚硝氮、铁、锰及有机物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连续监测,结果如表1所示。表中括号内为管井全开时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预测,由可利用管井产水能力及污染因子最大检测值推算所得。

表1 E 厂、F 厂地下水源地管井主要污染指标统计(mg/L)

井类型 指标

氨氮

CODMn

亚硝氮

E厂

潜水井

0.01-8.80

0.024-1.160

0.038-1.080

0.74-2.36

0.003-0.050

混采井

0.0l-1.51

0.061-0.621

0.019-2.765

0.74-2.06

0.0005-0.058

承压井

0.01-0.71

0.024-0.816

0.019-1.406

1.20-1.86

0.0005-0.052

总计

0.01-8.80

0.024-1.160

0.019-2.765

0.74-2.36

0.0005-0.058

F厂

潜水井

0.01-3.62

0.024-0.828

0.019-0.377

0.49-1.96

0.003-0.633

混采井

0.01-3.49

0.024-1.069

0.019-0.553

0.49-3.51

0.006-0.130

承压井

0.01-5.32

0.024-1.000

0.019-0.778

0.41-2.78

0.005-0.116

总计

0.01-5.32

0.024-1.069

0.019-0.778

0.41-3.51

0.003-0.633

综上所述,由于水厂采取了优化管井组合的取水方式,使得进厂原水水质安全性有所提高;但是,从对地下水源地管井主要超标污染物的检测、分析结果来看,地下水源地管井水质存在锰、氨氮及铁、亚硝氮超标现象,尤其以锰、氨氮污染最为严重,地下水源水厂原水存在高锰、高氨氮污染风险,出水安全隐患较高。

3 高锰、高氨氮污染的应急处理技术

3.1 试验系统设计

根据M城市地下水低浊度的的水质特点,试验系统省去沉淀单元,高锰酸钾与原水混合后,经管式反应器微絮凝后直接进入滤池,系统主要包括配水管路、加药系统、管式反应器、滤柱和反冲洗系。试验原水由管井和集水干管出水配置,以 Mn2+为控制指标,在进水锰平均浓度为 0.4mg/L 和 0.7mg/L 条件下,研究高锰酸钾氧化+砂滤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3.2 试验效果分析

(1)进水 Mn=0.4mg/L 条件下的试验

在进水 Mn=0.4mg/L 的条件下,考察高锰酸钾氧化+砂滤工艺对铁、锰、氨氮、有机物的综合去除能力,主要污染物出水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 1所示。

图 1 Mn=0.4mg/L 时高锰酸钾氧化+砂滤工艺净水效果

从图中可以看出,高锰酸钾氧化+砂滤工艺对铁、锰、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好,但对有机物的去除能力有限。

(2)进水 Mn=0.7mg/L 条件下的试验

高锰酸钾氧化+砂滤工艺可满足低污染负荷下净水安全的需要,这里进一步提高进水负荷,重点考察高锰酸钾氧化+砂滤工艺对铁、锰和氨氮的去除能力。主要污染物出水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 2所示。

图 2 Mn=0.7mg/L 时出水效果

结果显示高锰酸钾氧化+砂滤工艺对铁的去除效果较好,在高锰酸钾投加量充足的条件下,出水铁浓度低于 0.05mg/L,且变化稳定;高锰酸钾氧化+砂滤工艺可应对最高进水锰负荷为 0.7mg/L,当负荷继续增大时,出水安全风险也随之升高;高锰酸钾氧化+砂滤工艺对氨氮去除能力有限,约为 0.5-0.6mg/L,当进水负荷大于 1.1mg/L,存在出水安全隐患。

(3)工艺处理能力分析

从上述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高锰酸钾氧化+砂滤工艺可应对的锰、氨氮最大负荷分别为 0.7mg/L 和 1.1mg/L,且该工艺投资小、启动快、运行简单、管理维护方便,满足应急处理对快速响应的要求,可作为M城市地下水源水厂应对高锰、高氨氮风险的应急处理技术。

4 结束语

本文针对案例城市地下水源水厂原水存在的高锰、高氨氮污染风险和消毒工艺对污染物去除能力有限的问题,提出了高锰酸钾氧化+砂滤的应急处理工艺,考察了工艺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文中提出的高锰酸钾氧化+砂滤工艺启动快,运行、维护方便,满足现阶段案例城市地下水高锰、高氨氮风险应急处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丁桑岚.环境评价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篇9

关键词:水资源;水污染;开发利用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而是人类社会正面临的紧缺资源。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严重的水环境污染困扰着国计民生,而且也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国家已达四十多个。我国同样面临水资源紧缺的现实。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2700m3,仅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1/4。近年来,生产和生活用水需要量不断增加,因此甚感水资源之不足。

一、我国水污染的状况

1.1地表水体污染。我国污水的年排放总量已达600多亿吨,其中80%以上是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水域的污水。污水排放量的加快,使地表水体环境质量急剧恶化,江河湖海普遍受到污染,全国7大河流经过的主要大城市的河段,大部分水质污染严重,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有的已经不适宜作为饮用水源。

1.2地下水体污染。地下水污染的特点“三氮”污染,硬度升高,酚、氰化物、砷、汞、铬、氟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升高。这类物质不易分解,不易沉淀,并且容易被生物体富集转化成毒性更强的有机化合物,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

1.3降水酸化日趋突出。全国已有不少地区降落酸雨,并呈由北向南扩展之势。近年来,全国降水年平均PH值低于5.6,导致酸雨地区城市地下水的PH值也明显下降。水质酸化造成地下水总硬度增加、重金属污染和有机物污染加剧。

1.4饮用水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按照国家卫生部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规范》和国家建设部颁布的行业标准《城市供水水质标准》,我国有近一半的城市居民在使用不合格的饮用水。饮用水安全问题严重威胁到居民身体健康,成为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造成我国水资源破坏和水污染的原因

2.1工业废水污染水在工业上主要是用于洗涤产品、冷却设备、产生蒸气、输送废物和作为生产原料以有稀释等方面,几乎没有一种工业能够离开水。而且工业的用水量非常大,要占人类整个用水量的80%左右,这么大量的工业用水,相应也有大量的废水产生,工业废水排放量约占总废水量的三分之二左右。

2.2城市污水污染随着工业的发展又带来了城市化,大量人口和工业高度集中于一些很小的地区,人们日常生活所产生的生活污水,据统计每人每天约有数百升左右,污浊负荷量为几十克BOD。这些污水除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动植物脂肪、尿素和氨、肥皂及合成洗涤剂等物质外,还含有细菌、病毒等使人致病的微生物。

2.3农业回流水污染农业上最大用水是灌溉,其中60%-90%蒸发损失,其余10%-40%渗入地下或从地表流走。由于耕种、喷洒农药、施肥等工作,使这种灌溉回流水中含有较高尝试的矿物质、富养肥料的有毒农药,也会使水体污染。

2.4固体废物污染及其它污染农业废物、工业废物和城市垃圾的数量和种类都非常多,如果转入水中,也会污染水质,这类污染情况相当复杂。

三、针对原因采取的对策

3.1减少耗水量当前我国的水资源的利用,一方面感到水资源紧张,另一方面浪费又很严重。同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许多单位产品耗水量要高得多。耗水量大,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而且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3.2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为了控制水污染的发展,工业企业还必须积极治理水污染,尤其是有毒污染物的拜谢必须单独处理或预处理。随着工业布局、城市布局的调整和城市下水道管网的建设与完善,可逐步实现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使城市污水处理与工业永治理结合起来。

3.3产业结构调整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是有限的,合理的工业布局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自然能力,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起到发展经济,控制污染的作用。关、停、并、转那些耗水量大、污染重、治污代价高的企业。也要对耗水大的农业结构进行调整,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要走节水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4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包括农村生活源、农业面源、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的污染。要解决面源污染比工业污染和大中城市生活污水难度更大,需要通过综合防治和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工程等措施进行控制。

3.5开发新水源我国的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节约潜力不小,需要抓好节水工作,减少浪费,达到降低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用水量。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对于缓解山东华北地区严重缺水有重要作用。修建水库、开采地下水、净化海水等可缓解日益紧张的用水压力,但修建水库、开采地下水时要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3.6加强水资源的规划管理水资源规划是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工农业发展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应与其他规划同时进行。

四、结束语

水是一种资源,取之于自然,用之于社会。过去由于人类活动的规模小,因而水资源相对较丰富,使人们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是,由于经济建设的发展,人类活动的规模的范围扩大,水资源短缺与需求日益增长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无偿采取,用之弃之,既是一种落后的社会观念,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人类依赖水而生存,水环境亦需要人类的保护而完成循环,两个方面相互依存。保护水环境、珍惜水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饮用水水源地;第一类污染物;常规污染物;地面水环境质量Ⅱ类水质标准;环境背景值;严格监控

早在2012年1月国务院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简称《意见》)[1]。提出了最严格管理水资源管理的原则,并确定了县级以上政府负总责。而这些年来一再出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遭受有毒重金属的污染问题。这些重金属来自本区或上游企业的直排或偷排,也有来自城乡污水处理厂(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后的排水和底泥。

先依2012年1月15日发生在广西龙江河段人为非法泄排20t镉的污染事件为例[2]来探讨保护区该如何管理才是科学合理的。当时河池市泄排的20t镉,波及了下游约300公里,巳威胁到柳州市16公里的饮用水源保护区。但可怪的是直至1月31日的报导尚称;“柳州水源保护地各监测断面浓度全部达标”(其根据是河流中水的镉浓度并未超过地面水环境质量Ⅱ类水质标准)。实际上即使不考虑其河水水质的影响,巳沉淀于河底的20t镉仍成为危害生态、影响人群健康的污染源,治理好它、恢复龙江原有水环境背景也是十分艰巨的。其实当初两家违法排污的企业[3],自2009年12月起就蓄谋和实施了偷排巳久的计划:从非法隐蔽生产、不建污染防治没施、私建十多个极高浓度镉、砷强酸性大储液罐、到私设偷排的地下溶洞和暗管,但始终得不到监管!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就管理角度而言,该饮用水源保护区当时仅限于水上监测是否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Ⅱ类水质标准(目前这种偏误还有普遍性的),在技术路线和对策措施上缺乏系统综合的科学性,在这些涉及其他的法规标准上存在多种偏差和错误,致使当时非法偷排者得逞多时。

1 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Ⅱ类水质的饮用水水源地不一定未受污染

《意见》曾对水质保护提出过一条要求的“红线”:“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

这里的“主要污染物”仅是指常规污染物(即量大面广的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BOD、COD、氨氮、磷等污染物-或称为《第二类污染物》) ,“入河湖总量”是指水功能区经稀释扩散水质达标下可受纳的排污总量或祢“水环境容量总量”。我国在防控主要常规污染物的规划管理上,确实发挥了“以环境容量倒逼经济社会发展和限排机制”作用,取得了思想路线科学合理、效益显著的可喜成绩。今后无疑该继续坚持。但常规污染物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Ⅱ类水质,用水水源地不一定未受污染。

其实早在1988年,我国颁布表1《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的同年就颁布实施了表2中《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88,1996年经修订后颁布成现行的GB8978-96)[4]。

GB8978-96明确将排放的污染物按其性质区分为两类:

第一类污染物,指能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者,含有此类有害污染物的污水,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所具有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出口取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指正常生产工艺的排水量下)必须达到表2的规定。实际上这是一种接近于零排放的源头总量控制(或产污系数达标为准)。

第二类污染物(即常规污染物)指其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的污染物质,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定额必须符合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规定。(表略)

就两类污染物相对而言,显然第一类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GB8978-96)对饮用水水源地是必须满足的,它是水体保证合理排放、不影响人体健康,最基础的决定因素。即第一类污染物是饮用水水源地的首要控制污染物!

序号 第一类污染物 Ⅰ类源头水 Ⅱ类用水源地 Ⅲ类渔业用水 Ⅳ类工业用水 Ⅴ类农业用水

1

……

20 总砷 0.05 0.05 0.05 0.1 0.1

21 总汞 0.00005 0.00005 0.0001 0.001 0.001

22 总镉 0.001 0.005 0.005 0.005 0.01

23 铬(六价) 0.01 0.05 0.05 0.05 0.1

24 总铅 0.01 0.05 0.05 0.05 0.1

……

30

污染物 总汞 烷基汞 总镉 总铬 六价铬 总砷 总铅 总镍 苯并a芘 总铍 总银 总α放射性 总β放射性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允许浓度 0.05 不得检出 0.1 1.5 0.5 0.5 1.0 1.0 0.00003 0.005 0.5 1Bq/L 10Bq/L

注:指对应企业生产工艺正常排水量下的水质允许浓度。

2 保护区内实施第一类污染物源头车间排水口控制的实例分析

若一个小型河流段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存在一个铅锌冶炼行业中年产10t电解铅的企业为例[5],(电解铅企业排放镉、铅、砷三种第一类污染物,本文仅以镉为例),其炼铅电解工艺产污系数、经中和法处理后的排污系数及与排放浓度标准对照见表3。

企业车间废水的年排污量(经治理后)只要监管切实到位,完全可分别达到镉2.49g,铅8.07g,总砷4.24g。这样的排污总量进入水源地,河水中三种污染物的浓度仅为镉0.00125×10-5mg/L,铅0.000404×10-5mg/L,总砷0.000212×10-5mg/L,远低于Ⅰ类水质浓度,达到该水体环境背景值的要求。从此角度也可见地面水功能水质标准,对未污染水体,仅对常规污染物适用,对第一类污染物是很不适用的。

若管理者混淆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污染物,实施以“水环境容量”总量来监控第一类污染物,即按目前Ⅱ类水质(0.005mg/L)小型河流(年均流量为20亿立方米)1,000kg镉、10,000kg铅、10,000kg砷的允许年排量来监控,则此量巳超过该企业允许年排量的l2万倍以上,该企业完全不必治污,直排即可。即使有一个年产1万t的电解铅企业,仍可直排无误。用地面水功能Ⅱ类水质标准岂非极大地放宽了镉、铅、砷的排出量!

企业镉、铅、砷的允许年排量与镉的“水环境容量”相比前者几乎近於零!从法规标准而言,根本不存在第一类污染物“水环境容量”总量,而只有十分严格的源头车间限排总量!

可见,纠正观念、端正技术路线是何等重要和迫切!

炼铅电解工艺 中和法处理后 GB8978-96

镉 产污系数 产污废水浓度 排污系数 排污废水浓度 允许排放浓度

144.1g/t产品 1.796mg/L 0.249g/t产品 0.031mg/L 0.1mg/L

年排量 1441g 2.49g

不达标 达标

铅 产污系数 产污废水浓度 排污系数 排污废水浓度 允许排放浓度

227.2g/t产品 2.833mg/L 0.807g/t产品 0.101mg/L 1.0mg/L

年排量 2272 g 8.07g

不达标 达标

总砷 产污系数 产污废水浓度 排污系数 排污废水浓度 允许排放浓度

53.39g/t产品 0.666mg/L 0.424g/t产品 0.053mg/L 0.5mg/L

年排量 533.9g 4.24g

不达标 达标

注:车间排出废水量为8.019m3/t产品,河水年均流量为20亿m3

3 现行标准未体现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背景值

在1988年,我国颁布表1中《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之后,国家“七五”科技攻关环境保护项目专门对“环境背景值”开展了系统研究,1993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环境背景值和环境容量研究》一书,分别收集了长江源头区河水与其他淡水、金沙江水系主要支流和湖泊、乌江水系原水中重金属元素环境背景值研究结果[6-8]。

文献[6]总结为:Cd的原水量范围为3×10-5~37×10-5mg/L,世界未污染淡水中溶解态Cd为1~7×10-5mg/L;Pb的原水量范围为84~879×10-5mg/L,世界未污染淡水中溶解态Pb为60×10-5mg/L。

文献[7]总结为:大多数元素在10-4~10-5mg/L,Cd和Hg甚至在10-5~10-6mg/L数量级中。

文献[8]总结为:As为38~48×10-5mg/L, Cd为0.6~1.4×10-5mg/L,Cr为38~136×10-5mg/L, Hg为0.6~1.9×10-5mg/L,Pb为33~80×10-5mg/L。

总起来说这次水环境背景值的集中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Cd和Hg约在10-5mg/L~10-6mg/L之间, As、Cr、Pb等约在10-4mg/L~10-5mg/L之间。

上述水环境背景值与1988年《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Ⅱ类水对第一类污染物选用的水质标准值(Cd:5×10-5mg/L;Hg:5×10-5mg/L;As、Cr、Pb:5×10-2mg/L)相比,除总汞比较相近外,总砷、铬(六价)、总铅等Ⅱ类水质标准值[4]超过实测水环境背景值约100多倍之多。可见,这就从水环境质量标准上很大地放宽了第一类污染物允排量。

4 饮用水水源地实施严格管理的对策措施总结

1.管理者应将饮用水水源地与内外各点源排污源作为一个整体来管理。不能只停留在管河水水质上,而要切实建立起系统监管的一整套机制。

2.首先必须区分两类污染物在监控方法、措施上的本质差别。

(1)对常规污染物 (即第二类污染物),应采用诃水水质达到Ⅱ类水质要求的“水环境容量”总量,反推分配各入河排污口的允许纳污量,从而倒逼排污源控排。

(2)对第一类污染物必须遵守源头控制的原则,在各相关企业车间排污口严格实施《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GB8978-96)》标准。这是重中之重!在目前系统监管相关企业制度失控,任意排污现象普遍之下,作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必须以首控对象严格调查清楚其源头的执法实情并加以督管。

笔者认为,不能仅仅用河水常规污染物达到Ⅱ类水,就认为该水源地巳满足饮用水源地要求,忽略和混淆了两类污染物。

更不能将河水中第一类污染物达到Ⅱ类水,就认为该水源地巳满足饮用水源地要求,这将极大地放宽了第一类污染物的允许纳污量。对河水中第一类污染物浓度评价的基准应是该河的水环境背景值(历史上未污染前的水质浓度)。

3.必须查清区内第一类污染物排污源的所在及其排污量并作出审计。

对各相关企业车间(包括危险废物堆放场及集中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取样检测其排水量及第一类污染物的水质,从而得出企业排污总量达标与否的评价,定期公告;并根据各源排放的总量与核对河水水质进行核查。对超标企业及时开展清洁生产的审计并按法执行“关停并转”。

不能仅仅用河水监测断面或入河排污口的监测(包括自动监测站)点的水质来评价第一类污染物的达标与否。

企业车间监测站点如巳撤消必须尽快恢复。

4.在目前系统监管制度尚未建立和法治不完善的今天,贯彻2011.11《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意见》(国发35号)[9]中指出的强化环境执法监管措施是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