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建设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13 18:00: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园安全建设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和投入不断增加,我国的高等教育从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显著的发展和提高。信息化、网络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教育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手段,为教育模式的创新、先进教育理念提供了可靠的实现方法。
高校信息化主要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主,主要内容包括校园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中心、统一信息门户、统一身份认证、校园一卡通、网络安全体系等;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通常先提出总体解决方案,确定数字化校园的体系结构,制定数字化校园的信息标准,以及各系统之间的接口标准,然后分阶段实施。建立全校的网络安全体系,保证校园网络的安全,保证关键数据、关键应用的安全以及关键业务部门的安全,实现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1教育信息化中的安全体系建设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安全体系是保障教育信息系统的信息完整、系统可用和信息保密的重要支撑体系,对各级学校、职业教育、教育主管机构的正常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信息系统的安全体系建设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也是由于教育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多样性、异构性和应用环境的开放性,给整个信息系统带来了巨大安全威胁。以高校数字校园信息系统为例,高校数字校园信息系统的建设是由高校业务需求驱动的,初始的建设大多没有统一规划,有些系统是独立的网络,有些系统又是共用一个网络。而这些系统的业务特性、安全需求和等级、使用的对象、面对的威胁和风险各不相同。当前高校网络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在支撑高校业务运营、发展的同时,信息系统面临的信息安全威胁也在不断增长、被发现的脆弱性或弱点越来越多、信息安全风险日益突出,成为高校面临的重要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在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过程中,也曾发生不少信息安全事件,如某高校数据中心一台服务器被黑客入侵,成为肉鸡,被植入僵尸木马程序,受黑客控制疯狂往外网发包,导致学校网络出口瘫痪;某高校在高招中发现网站被挂马、篡改,并且学校内部也曾经发现学生成绩的数据库,有被恶意篡改的痕迹。
2网络安全威胁分析
(1)高校网站的安全威胁,包括高校门户网站、高校招生网站、二级各院系等网站,由于高考、招生、学生就业等敏感时期,聚集了大量的学生及家长访问流量,也引起黑客的关注,高校网站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有:网页被挂马、被篡改,黑客通过SQL注入、跨站脚本等攻击方式,可以轻松的拿到高校网站的管理权限,进而篡改网页代码;部分攻击者将高校网站替换成黄色网站,影响极其恶劣。每年高考招生及高校重要节日期间,高校门户网站极易被DDOS攻击,这种由互联网上发起的大量同时访问会话,导致高校网站负载加剧,无法提供正常的访问。入侵者成功获取WEB服务器的控制权限后,以该服务器为跳板,对内网进行探测扫描,发起攻击,对内网核心数据造成影响。(2)随着校园网信息化的逐步深入,业务系统众多,“一卡通”、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电子图书馆、教育资源库等信息化业务系统均普遍的被各大高校采用,而这些系统由于管理及防护不到位,面临着较严重的安全威胁:业务系统缺乏必要的入侵防护手段,高校网络规模扩张迅速,网络带宽及处理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但是管理和维护人员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没有条件管理和维护数万台计算机的安全,一旦受到黑客攻击,无法阻断攻击并发现攻击源;部分高校“一卡通”充值系统与银行互联,边界缺乏必要的隔离和审计措施,出现问题不方便定位,难以追查取证;校园网数据中心内的系统应用众多、服务器众多,管理及维护方式也不尽相同,无法做到所有的系统实施统一的漏洞管理政策。同时,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配置检查,也缺乏自动化的高效检查工具和控制手段;业务系统权限控制不合理,有安全隐患。
3需求分析
根据对高校校园网络的威胁分析,得出在校园网络安全体系建设中,各个网络区域和业务系统的安全需求如下:
(1)校园网络出口应对可能发生的拒绝服务攻击进行有效识别、过滤、清洗,保证网络出口的畅通,保证骨干链路的负载处于正常范围之内。(2)网络出口链路应有相应措施,对来源于公网或内网的黑客入侵、病毒传播等安全威胁进行实时识别与阻断。(3)DMZ区及内网服务器区出口链路上,应对针对WEB应用的7层攻击,如SQL注入、XSS、HTTP GET FLOOD等威胁进行全面深入的防护。(4)应对流经核心交换区域的所有流量进行深入的检测,以识别内部各网络区域之间发生的入侵事件和可疑行为。(5)应对内网用户的网络行为,如公网访问、数据库访问等进行全面的记录和审计,以满足违规事件发生后的追查取证。(6)应在不同校区之间的链路接口进行访问控制、病毒检测、入侵防护等安全控制措施。
应对全网的网络节点进行漏洞风险管理,实现漏洞预警、漏洞加固和漏洞审计的全程风险控制。(7)应对全网的网络节点进行配置合规管理,实现违规配置及时识别、配置整改全面深入、配置风险全程可控。(8)应对运维管理人员进行详细严格的权限划分,并通过技术手段控制运维行为权限,对运维行为进行全程审计,对违规运维操作进行实时告警。
4遵循等保要求
2009年11月,教育部为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信息安全工作,由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通知》(教办厅函[2009]80号),决定在教育系统全面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等级保护不仅是对信息安全产品或系统的检测、评估以及定级,更重要的是,等级保护是围绕信息安全保障全过程的一项基础性的管理制度,是一项基础性和制度性的工作。通过等级化方法和高校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有效结合,设计一套符合高校需求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适合我国国情、系统化地解决高校信息安全问题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1)在校园网出口处旁路部署抗拒绝服务攻击系统(ADS)对拒绝服务攻击流量进行清洗,并且旁路部署网络流量分析系统(NTA)对网络流量组成和DDOS攻击成分进行分析和判断。在正常环境下,旁路部署的ADS不参与网络出口流量的路由和交换,边界路由器通过NETFLOW等技术将流量信息发送给NTA,由NTA分析流量特征,判断是否遭受DDOS攻击。当发现遭受DDOS攻击时,NTA将激活ADS,由ADS向边界路由器发送针对特定防护目标IP的路由,将所有去往被攻击目标IP的流量牵引至ADS设备。ADS系统进行恶意流量的识别和清洗,将不含有攻击成分的合法流量回注至边界路由器,按正常路由路径发送至目标IP。(2)在出口链路部署入侵防护系统,对接入互联网的访问流量进行深入过滤,有效抵御源自公网的入侵威胁,消除安全风险。(3)在DMZ区和内网服务器出口处部署WEB应用防火墙,对服务器区的WEB服务器进行全方面的防护,对针对WEB站点的黑客攻击,恶意扫描、SQL注入、跨站脚本、病毒木马传播、暴力口令破解、网页篡改等攻击手段进行深入防护。保障网站、电子教务系统、一卡通系统等应用系统的正常工作。(4)在核心交换区旁路部署安全审计系统,通过将核心交换机上各端口的流量镜像到安全审计系统的监听链路,实现对流经核心交换机的网络数据进行全程的审计和过滤。通过制定详细的安全审计策略,对违反审计策略的网络行为进行实时告警。此外,安全审计系统由部署在网络运维区的安全中心进行统一监控与策略下发,并实时收集网络时间日志和告警信息。(5)在核心交换区域的出口链路部署下一代防火墙,实现出口链路的流量检测和安全过滤,保护内部网络安全。建议在核心交换区域与各个校区的网络边界处部署下一代防火墙,通过下一代防火墙对应用层攻击、病毒进行全面阻断,可实现基于源/目的IP地址、协议/端口、时间、用户、VLAN、VPN、安全区的访问控制,保证不同网络区域之间的安全防护边界完整。同时,通过安全管理区的安全管理服务器上安装安全中心对该设备进行全面的管理。
篇2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现状和原因分析
1.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现状
(1)大学生社交安全现状。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不断扩大,社会实践中人际关系的社会性也被大大强化。然而在实际过程中,一些大学生并不懂得该怎样与他人交往,缺乏与他人交往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也缺乏安全意识。有不少的学生认为交友过程中发生的恶性事件是小概率事件,平时小心一点即可,甚至有些学生认为此事与我无关。
(2)大学生勤工助学安全现状。在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调查中,接近90%的学生都参加过勤工助学,因此大学生勤工助学呈现普遍化、低龄化以及涉及领域广泛化的特点。但是对于大学生在勤工助学中的权益是否得到保障的问题,有一半学生表示没有得到保障,甚至还有四分之一的同学表示曾有过勤工助学的受骗经历。
(3)大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现状。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最能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特色。教育部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要安排学生半年以上的企业顶岗实习实践活动。绝大多数学生在生产一线从事专业技能型工作,需要用到各种专业工具、设备,由于安全教育不到位、工作尚不熟练等因素,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2.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现状原因分析
(1)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安全意识较弱。当前的大学生大多数是在家庭的保护和关注下成长,在面对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时,没有很好的应对能力,在交通、住宿、饮食、消防、诈骗等方面的安全意识较弱,法律意识淡薄也是造成在社会实践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
(2)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如,国务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实习生的身份是在校学生而非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所以大学生实习期间、勤工助学期间的权益保护在法律上处于一个空缺状态。
(3)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管理不够。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教育指导制度。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组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责任心强、吃苦耐劳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进行紧密指导,避免“放羊”的状况发生。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管理对策
1.社会实践前应该做好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第一堂课,包括安全防范常识、人际交往教育、应急处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针对不同的实践类型,开展相应的安全教育。并针对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可能面对的各种安全隐患,通过案例进行安全防范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使大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依法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参与违法犯罪活动。可把社会实践中涉及到的安全知识编制成册,让学生带在身边,随时阅读。
2.社会实践中应该做好过程管理
学校应该设立相关制度,做好社会实践中的过程管理。教师从大学生离开学校开始,通过到实践现场检查或电话、短信、QQ、微信等方式,跟踪大学生的实践过程,并要求大学生每天写社会实践日志,这样教师可掌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动态,解决社会实践中发生的问题,确保大学生社会实践顺利开展。
3.社会实践应做好安全预案和应急处理
为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学校要制订安全预案。预案应包括社会实践队伍管理要求,社会实践途径路线的注意事项,以及关于突发事件的明确的应对方法。
篇3
关键词:无线路由器;安全设置;故障解决
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高校校园网需联网的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上网设备数量逐渐增多,同一办公室的办公用户涉及到多台电脑要同时上网,还有平板电脑、手机等设备也需要通过WIFI信号无线上网。目前我校还没有建设校园无线网络,原有固定的网口数量显得严重不足,这就需要用户通过无线路由器扩展端口上网。据我所知,目前我校办公网络后添置了大量无线路由器,虽然大多数无线路由器后台管理已经有“设置向导”功能,有的还配有安装设置图解说明书,可是对于第一次接触路由器的办公用户来说,还有的人比较茫然,不知所措,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鉴于此,本文结合本校实际,先介绍一下如何在校园办公网络设置无线路由器,然后分析一下常见问题的现象及其解决办法。
1 校园网无线路由器设置
一般情况下,在路由器背面的铭牌上会标有该路由器的初始IP地址,最常见的有:192.168.1.1或者192.168.0.1,初始的用户名、密码一般都为admin(建议用户修改默认的用户名、密码)。为了更加安全起见,可以限制能进行远程web管理路由器的电脑或者直接禁止远程管理。
WAN口的连接类型常见的有三种:ADSL虚拟拨号(PPPoE)、动态IP、静态IP。选择PPPoE方式在家庭网络比较常见,在我们校园网基本上都是选用动态IP(一般新购置的路由器默认就是动态IP,即自动获取地址,只要连线正确,在校园网就可以实现有线上网)。
2 校园网路由器无线网络的安全设置
在使用无线路由器的无线上网功能前,首先需要开启无线状态,为了无线信号安全,有必要修改无线路由器的默认设置,包括IP地址、用户名、密码、SSID等。无线路由器一般需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安全设置。
2.1 无线密码设置
为了安全起见,办公用户一定要设置无线安全密码,路由器中常见的加密方式有三种:WEP、WPA/WPA2和WPA-PSK/WPA2-PSK,个人建议最好选择WPA-PSK/WPA2-PSK(基于共享密钥的WPA模式)的加密方式,此种加密方式的安全性较高,同时设置也比较简单。
2.2 MAC地址、IP地址的过滤
除了设置无线密码防止别人蹭网外,MAC地址、IP地址过滤也是可行的。可以把允许使用该无线路由器上网设备的MAC地址、IP地址添加到相应的地址过滤列表中。
2.3 更改SSID、禁止SSID广播
开启路由器的SSID广播功能,可以方便办公用户上网设备自动接收并连接SSID号,一般同一生产厂家的路由器都具有相同的SSID,这样就给蹭网者提供了便利。所以对于上网用户比较固定的校园办公网络来说,个人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启用SSID广播,取而代之用手工直接添加SSID号建立连接,添加后搜索该无线并连接,如果第一次手动添加连接成功的话,以后再用就会自动连接该无线SSID,这样相对来说就比较安全。
2.4 禁用DHCP
路由器DHCP功能可以为校园办公用户上网设备自动获取IP地址等相关信息,无需用户手动配置,如果启用该功能,其他人就比较容易接入该无线网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禁用DHCP功能对增强无线网络的安全性不言而喻。
3 校园网无线路由器常见故障及其解决办法
3.1 无线传输速率慢
在无线路由器使用集中的办公区域,由于彼此之间会存在信号干扰,导致无线传输速率偏慢。
解决办法:重新设置无线信号的信道,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与附近其它办公室的无线路由的信道互相冲突,干扰无线信号强度,影响网络速度。此外,无线信号强弱还与无线路由器放置的位置存在一定的关系,最好把无线路由器放到无线局域网的中心且在较高的位置上。
3.2 办公电脑无法从无线路由器上获取IP地址
由于办公用户使用的路由器大都是低端的无线路由器,如果放置的位置通风不是很好,会引起路由器散热不好;还有的下班忘记关闭路由器的电源,路由器持续不断地工作,都会使路由器温度过高,导致路由器死机现象。从而连接该路由器的办公用户不能正常地获取到IP地址上网。
故障解决:先把路由器断电数秒,然后再通电,故障解决。最好购置性能稳定的路由器,且放置在通风较好的地方,下班时记得切断路由器电源。
3.3 办公网络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掉线
首先应该考虑一下所在的办公局域网是否受到ARP攻击,ARP攻击原理是通过伪造IP和MAC地址,从而实现ARP欺骗,感染ARP病毒的电脑能够短时间通过路由器在局域网中产生大量的ARP数据包,从而导致网络阻塞,上网掉线频繁。
解决办法:在局域网交换机上show arp查看,此时会发现同一地址段的电脑对应相同的MAC地址,再show mac-address-table进一步找到该MAC地址对应的交换机端口,随即shut down该端口,这样接在该端口下路由器就停止向外发送ARP数据包,办公局域网网络恢复正常。
针对ARP攻击是可以预防的,虽然普通的路由器一般不具备防范ARP攻击功能,但是对于办公电脑如果能及时安装微软ARP补丁(KB891861),同时可以下载安装具有局域网防护(ARP)功能的木马防火墙,这样电脑就对ARP攻击就有“免疫力”。
3.4 无线路由器级联可能导致无法上网
笔者曾遇到过用户由于使用两个路由器级联(例如有A和B两个无线路由器,A在B的前面一级,A的LAN口接一根线到B的WAN口)出现无法上网的现象:B路由器WAN口一直在自动获取地址状态,始终获取不到,导致上网设备不能够正常联网。后来尝试把进线(接B路由器WAN口的网线)直接插到电脑上,可以上网。仔细查看该电脑获取的地址为192.168.1.X,默认网关为:192.168.1.1,由此可知,A路由器的IP地址为192.168.1.1。此时发现A和B路由器IP相同,都为192.168.1.1,断定是由于IP地址冲突导致连接B路由器的上网设备不能正常上网。
解决办法:进入B路由器的管理界面,把B路由器的IP地址改为192.168.0.1。重新接回原处,发现B路由器WAN口可以自动获取到地址,连接B路由器上网设备可以正常上网。
3.5 在办公室使用路由器进行无线网络覆盖时,会发现稍偏的地方信号差,上网很慢,甚至会出现信号盲点
解决办法:为了增加办公区域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提高无线传输速速率,解决无线信号盲区问题,可以开启无线路由器的WDS(无线分布式系统)功能。
假设无线路由器A与B建立WDS连接。先登进A路由器管理界面,设置并记录其SSID号、信道、无线加密设置相关信息。登进B路由器,修改其LAN口IP地址为192.168.1.3(区别于A路由器192.168.1.1)。开启A路由器的WDS功能,点击“扫描”,搜索办公区域的无线信号,在搜索到的信号列表中选择B路由器的SSID号,点击“连接”,同时将B路由器的信道、加密信息设置成与A路由器相同,关闭B路由器的DHCP功能,保存设置,重启B路由器,这样B路由器配置完成,此时无线路由器A与B已经成功建立WDS。
3.6 校园网无线路由器回路导致网络瘫痪
在我们学校办公网,偶尔有个别用户使用路由器因为接线不正确而构成网络回路(常见的是一个路由器上其中两个LAN口用网线直接连接),从而导致其他用户不能够正常上网,打不开网页,故障范围会涉及整个局域网,导致网络瘫痪,影响学校正常的办公教学。
解决办法:查看交换机端口状况,找出接有路由器且存在收发数据包异常的端口,关闭造成上述网络运行故障的交换机端口后,校园网恢复了正常运行。
4 总结
本文先简单介绍了无线路由器及无线网络的安全设置,接着结合校园网办公用户在使用无线路由器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根源,提出相关故障的解决办法,为校园网用户便捷、安全、稳定使用无线路由器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陈世红,陈冰梅.无线路由器防蹭网策略分析[J].电信技术.2011(02).
篇4
关键词:学校踩踏事件;学校设施建设;学校安全管理
2010年11月29日,新疆阿克苏五校发生了一起课间操引踩踏事件,41名学生受伤,其中34人轻伤,6人重伤,1人病危。事故发生的原因是阿克苏市五校课间操时,学生下楼至楼梯口发生拥挤,前面的学生摔倒后引起踩踏。事故带来的严重后果再次为学校的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本文将就此次校园踩踏事件从学校角度对学校安全建设进行反思,并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以期在实践中给人们提供一些参考。
一、对校园踩踏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反思
新疆阿克苏五校踩踏事故的四大主要原因:一是学校安全管理有漏洞,学校未安排老师组织疏导;二是学生安全意识不强,自控能力弱,在楼梯间拥挤,这是导致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三是教学楼设计不合理,是按照传统的办公楼楼道设计的,比如楼道的宽度、转弯处直角设计等并没有根据学校的特性设计;四是学校安全教育简单生硬,学校在课间操时没能以班级为单位,按顺序组织学生排队下楼,保证疏散秩序。“靠右行,不跑步”的训练未纳入学校的常规教育。
这些原因从学校角度主要可以归纳成两大类:学校设施建设方面不达标;学校教育管理方面不到位。
1.我国学校建设的标准都有着详细规定,如在校址选择、学校建筑和绿化方面等。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跟踩踏事件紧密相关的学校道路建设和楼道、楼梯建设标准。楼梯是楼内垂直交通的“大动脉”,学校人员密度大,课间人流集中,因此楼梯的位置、数量、宽度、坡度、形式等都很有讲究,楼梯设计应遵循保障安全、便于行走和紧急疏散时保证规定时间内顺利通过,达到室外的原则。在设计楼梯时,还要考虑某特定年龄阶段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如中小学生活泼好动,不宜采用有楼梯井的三跑楼梯,最好采用普通的折跑楼梯;楼梯的踏步高和踏步面宽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合理设计。另外,一些基本的标准,如学校建筑的主楼梯不宜是全开敞的室外楼梯,以免人流密集时发生意外;楼梯间靠墙侧应设扶手,以保证疏散安全;超过五层的教学楼应设封闭楼梯间等。而笔者注意到,在现实中一些学校并没有达到这些要求。
2.在学校管理上,一些学校没有成立专门的安全领导和组织机构,也没有专门的安全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因而各项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各安全工作组织间也缺乏协调,从而造成了安全责任分工不明确、制度不健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没有落实到人的现象。另外,对安全教育的重视不够,安全教育流于形式。目前很多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安全课程,有的学校根本没有为学生购买安全教育教材或购买后发给学生就万事大吉。还有些学校甚至连把安全教育纳入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物理或生物等相关内容中都没有做到,造成了这些学校的学生普遍缺乏安全常识和自护自救能力。其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表现在安全活动开展不够上。很多学校仅在学校安全教育日这一天开展各种安全活动,安全活动的形式也不够多样化,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最后,校园安全文化缺乏还表现在没有充分利用各种校园里的宣传舆论工具作为安全主题宣传和安全氛围营造的工具上。
二、对于学校安全建设的一些可行性建议
1.要学校明确领导及教师责任,真正从制度上完善学校安全制度。要进一步明确学校是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主体,校长是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安全负总责,分管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其他负责人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
篇5
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安全生产”的指导原则,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全力推进学校安全建设,努力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素养,强化安全意识,为打造“平安校园”,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安全工作管理目标,提供强有力的舆论、精神和文化支持。
二、活动时间
XX年6月1日至30日,6月11日为全国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
三、组织机构
成立金牛镇中心学校XX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由谢秀胜同志负责。
四、活动安排
1、开展一次全镇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督查行动。
2、开展一次全镇中小学师生“安全在我心中”征文比赛。
3、编印一套意外事故急救资料,供各校培训参考。
4、公布并督办一批安全隐患及整改计划。
5、开展一次师生安全预防急救知识竞赛。
6、校校出一期安全宣传教育板报(墙报)。
7、班级开一次“关注健康,关爱生命”为主题的主题班(团、队)会活动。
8、开展一次交通工具(重点是学生自行车)安全性能大检测。
9、开展一次校园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演练。
10、开展一次意外事故自救急救逃生演练。
五、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校(园)要切实提高对开展“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把“安全生产月”活动作为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推动各项安全责任和安全工作的落实。各校(园)要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由校(园)长任组长,落实专人负责,务必使各项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
2、各校(园)要根据本方案的要求,结合本校(园)实际制订具体的活动方案,精心安排好各项活动,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创新、注重实效。
篇6
一、我校安全工作的主要任务
1、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和组织机构,制定工作规划、实施方案,并层层落实责任制。
2、制定和完善校园安全建设管理的规章制度。
3、基本构建起现代化的安全技术防范体系。
4、努力创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师生文明程度提高,营造良好的学校周围治安秩序。
二、安全管理的主要工作:
1、组织落实、制度保证。
我校十分重视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形成了校长总揽全局、统一协调,各部门参与,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形成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同时严格执行门卫登记、规范日常管理;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处置工作预警预案体系,落实应急反应机制;建立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和严格的信息上报机制;制定要害部位管理制度等内部安全保卫工作制度;严格落实白天教干带班、教师值日和夜间值班巡查制度,做好记录,坚持落实校长责任制,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校园安全文明建设工作责任追究机制。
2、加强宣传,形成共识,营造良好氛围。
我校积极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宣传教育,坚持做到全校师生了解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意义和要求,并能积极参与其中。同时根据农村学生的特点,深入广泛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在高年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在中高年级中开展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运用多种渠道开展实践活动,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良好氛围环境,不断提高未成年人综合素质;深化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月主题活动,如119消防日宣传活动、3.31安全教育日活动等,在组织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又使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注重学生的心理调节和教育。
我校在全体教职员工中积极开展法制教育,组织教师参加法律知识考试,建立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开展职业道德和公民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教师员工道德素质,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和文明素质。
3、注重社会效应,加强与社区联系沟通。
学校经常会同公安、社区居委等有关部门加强对我校创建活动的开展;定期向上级有关部门通报学校的创建工作情况,及时主动地反映存在的问题,积极争取支持和配合。同时加强工作协调,定期沟通情况,研究问题,密切协作,加强配合,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校园周边无违规违法经营现象;校园周边尤其校门出入*通秩序良好。
学校经常邀请家长给我们提出建议批评,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力量,发挥他们在关爱下一代学生的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为学校工作出谋划策。学校向家长发放告家长书和反馈单,督促学校的安全工作,让社会、家长共同参与学校的管理。
4、坚持科学合理的工作原则,确保全校师生的全面安全。
学校在创建工作中要坚持“预防为主,整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掌握本地学校和周边治安方面出现的新的情况,大力加强安全防范工作,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提高预防、发现、控制和处置能力,努力消除学校及周边各种不安全隐患。
四、检查的主要情况。
安全事故隐患指校舍建筑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况、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安全事故隐患。我校主要对以下方面的工作进行了重点检查:
1、由校长室、安全办负责对校舍安全进行检查。走廊、楼梯等设备设施坚固,加强管理。建立楼道值日制度,每天由教师轮流对各层楼道学生的课余活动进行管理,防止学生课余少活动意外事故的发生。
2、由校长室、校委会负责对学校短期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加强校舍安全管理、对校园设施的定期检查,对随时发现的问题,随时解决,及时消除安会隐患。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落实校舍安全管理员职责制度和校舍定期检查制度。
3、由校长室牵头,安全办配合加强消防安全。排除学校集合场地、图书室、等可能导致爆炸、火灾、触电等类别的事故隐患。更新消防设施,加大投入。将校园内已老化的电线进行了更换,保证了用电设施的安全正常运行。在教室、实验室、图书室、食堂、锅炉房、学生宿舍等人员密集的防火重场所配齐配足消防器材,保证安全疏散通道畅通,保证灭火药品规格正确、药性有效,有关人员能熟悉使用消防设施。
4、少先大队负责交通安全教育。现代化的社会,机车车辆太多,交通事故的时常发生,我们为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在校门两侧国道旁,设立了安全警示牌,还请了县交警队的交警给学生讲交通知识及交通规则,使学生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掌握了交通常识。因此,我们一年来从未出现过交通事故。学生还从县交警那里学到了交警的手势、动作所示,提高了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高度意识。学生每天放学,按自然村按班级编制小队,由队长举旗带队回家。受到家长及社会的好评,家长放心地让学生上学、回家,不用接送。
5、教导处负责加强教育教学安全教育。对教育教学中危险性游戏、体育活动、实验操作等因管理不善可能引起的事故隐患,以及学生擅自中途离开教室、学校可能引起的事故隐患,进行调查,加强管理。
通过检查,对存在隐患的部位进行整改,对各项设施进行了维修和更新,现在校园的整体环境良好,确保了校园的安全。
篇7
2015年,全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要以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刻领会省、市、区有关学校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紧紧围绕《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严格遵循学校安全工作“积极预防、依法管理、社会参与、各负其责”的方针,牢固树立学校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继续强化“学校——家庭——社会”安全网络建设,着力抓好常规管理工作,以学校为主阵地广泛开展“认清安全形势,加大治理力度,实现长治久安”的安全教育活动,以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为载体,以整治安全隐患为重点,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应急预案,推动安全工作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全区学校安全管理水平、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二、工作目标
全面提升学校安全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及时消除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不断增强校园内外安全稳定;确保无重、特大校园安全事故和校内外发生;确保学生伤害事故起数和意外伤亡人数平稳下降;确保校方责任事故和涉校师生安全事故经济损失明显下降。
三、工作要点
(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组织机构、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安全应急预案。
(二)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为核心的学校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层层落实安全职责,层层签订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签订率达100%。
(三)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应急演练,学校校长或安办主任参加国家、省、市安全管理培训一次以上,各校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做到常态化。
(四)积极开展好“百日安全生产”、“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教育警示月”、“百日安全无事故”、“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年”、防溺水教育、消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安全知识竞赛等安全专项活动。
(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提升生命安全意识,不定期加强对安全课的抽查。
(六)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尤其要加强与住校生及特殊家庭子女监护人联系,预防突发事件发生。
(七)加大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力度,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八)抓实食品安全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食堂进货索票、索证率达100%;食堂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齐备并有效;食堂从业人员卫生健康知识培训合格率达100%;学校配备食品营养师,为师生提供营养配餐。
(九)落实好保险工作,学生意外伤害保险投保率力争达到95%以上,校方责任险达到100%,中职学校学生实习保险率达100%。
(十)强化疾病防控和疫苗接种查验工作,有效控制传染性疾病在学校流行蔓延。
(十一)进一步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卫生设施,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
(十二)健全安全工作台帐,加强安全防范和隐患整改。
(十三)加强校园护卫的管理与培训,加强校园监控设施的使用和管理。
(十四)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构筑完善的治安联防网络,定时召开联席会议,每年检查不少于3次。
(十五)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检查,每月不少于3次。
(十六)加强师生法制教育,防止师生出现违法犯罪事件。
(十七)进一步深化开展“平安度假”和“平安回家”活动,探索学生自主安全教育模式和自主安全管理机制。
(十八)抓好学校安全工作信息报送工作,并力争在国家、省、市、区网站或报刊上登载。
四、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严格奖惩制度
各学校校长(园长)是本学校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本着对师生生命财产和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神圣职责,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安全管理工作。必须抓实以校长(园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相关成员组成的工作小组所开展的工作;必须将安全工作作为教职工绩效工资发放和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必须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家长,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强化岗位职责,认真落实安全工作“一岗双责”责任制,做到责任清楚,任务明确,形成安全责任人人担,安全工作人人抓的良好局面,确保安全工作三个到位:即思想认识到位、职责落实到位、检查督促到位,构建齐抓共管网络体系。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防范能力
各学校要通过校园宣传阵地,大张旗鼓地宣传党和国家对学校安全工作的政策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普及各类安全常识。结合安全课程内容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在师生中深入开展以“讲一个安全故事、提一条安全建议、查一起安全隐患、写一条安全标语、当一天安全检查员”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活动,调动师生关心、参与安全工作的积极性。
1.切实加强安全教育课程管理。严格按照要求开设《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做到“四个结合”,即课程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与行为养成教育相结合、与安全实践活动相结合;做到教学计划、课时、教材、教师、教案、考核“六落实”,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2.认真开展安全专题教育。今年学校安全教育工作重点仍然突出六个专题:防溺水、防火灾、防踩踏、防疾病、防交通事故、防自然灾害。各校要结合时令特点,将六项专题教育贯穿于学校学期教学活动中。各项专题教育要采取发放《致家长的公开信》、召开家长会、开展主题班会、办讲座、进课堂、阵地宣传、资料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活动开展要有较详尽的过程记录。
3.认真开展安全教育专项活动。各校要按照区教育局的统一部署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好“百日安全整治”、“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教育警示月”、“百日安全无事故”、“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年”、安全知识竞赛等专项活动,切实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4.切实加强学生上学放学及节假日期间安全教育工作。一是各校要坚持与学生及监护人分别签订《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协议书》,强化学生自律行为,督促监护人教育与监管职责;二是在放长假前,可通过家长会、《告家长书》、短信平台等方式,督促监护人向子女普及交通、防溺水、防火灾、防触电、防自然灾害、疾病防控等安全知识和防范知识;三是建立特殊家庭学生(单亲、离异家庭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生活特困学生)家校联系制度,并通过电话或家访的方式,随时了解学生动态,督促家长或委托监护人及时履行职责,确保学生平安回家,平安度假。
5.强化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教育。各校要将生命安全意识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可通过课堂教学、讲座、活动等形式,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成长历程,预防学生采取极端方式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事件发生。
6.积极开展学生法制教育。各校要以“警校共育”为基地,加强与公安、司法部门联系,落实校园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积极开展交通、禁毒、防邪、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教育,提高学生应对社会安全事故和预防不法侵害的意识和能力。
(三)加强安全基础建设,全面提高校园安全防范水平
1.加强校园设施安全建设。各校(园)在新建、扩建、改建项目中,要严格执行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和有关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严禁架空高压输电线、高压电缆及通航河道穿越校区。各学校全面建立校舍安全档案。
2.加强校园安全设施建设。加大对安全工作保障投入力度,加强“三防”建设,按照标准加强安全设施设备配备、保养、维修等,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开展“四个一”项目建设,即每所学校配备1名专职保安;50%的学校建成一个与教育部门视频联网调度中心联网的监控系统;40%的学校建成与公安机关联网的报警系统;30%的学校建设一个卫生保健室。
(四)大力加强安全管理队伍培训,提升管理水平
1.各校要制订安全工作培训计划,组织教师、安全工作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认真学习《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学生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及《省学校安全管理办法》等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和《区学校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办法》、《区学校教育教学事故等级认定及责任追究办法》等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上级安全工作文件精神,开展相关从业人员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加强校园护卫管理与培训。校园护卫来自社会不同阶层,其文化层次、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工作能力等方面良莠不齐。各校必须加强校园护卫的管理与经常性培训。一是要求护卫参加学校必要的工作会议、集体学习,提高其对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文件精神、职业道德等认识;二是要求其自觉学习《校园安全知识守则》《校园护卫工作守则》,进一步明确工作性质、职责、工作技巧等;三是要求其熟练掌握监控设施、警用器械的使用与管理等,实行查看监控视频登记制度;四是学校要制订相应的考核办法,定期对护卫工作进行测评,促使护卫遵纪守法、明确职责、敬业爱岗,热情服务。
(五)注重过程,强化细节,着力抓好日常管理
1.切实加强留守学生的日常管理。各校要继续结合“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的开展,加强与其监护人联系,签订留守学生监护责任书。学校应加强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疏导,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专题教育活动,提高“留守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同时,各校要密切联系乡镇(街道)、村、组、居委会,形成联动机制,共同加强“留守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防止学生在家因监护人监管不力发生安全事故。
2.切实加强校园门卫与治安管理。坚持来人来访询查登记,随时加强巡逻,严防外来人员无故进入校园,严防可疑人员或犯罪分子到校伺机伤害师生员工;没有围墙或围墙不结实,有安全隐患的学校要切实加强值班巡查;各校要认真开展“禁止刀具进校园”专项活动,积极排查和化解校园治安隐患。
3.切实加强住校生安全管理。寄宿制学校要健全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强化宿舍管理员安全责任意识和管理能力,提高学生宿舍管理服务水平。宿舍管理员要认真坚持就寝前点名、查夜和陪寝制度,做好学生宿舍管理记载,做好学生夜间突发疾病的防治工作。学校要重视学生宿舍清洁卫生及传染病防控,要加强对学生宿舍用电、消防等方面的设施设备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
4.切实加强校园消防安全管理。各校(园)要大力开展《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2011-2015)》的学习活动,并结合实际,深入推进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全面加强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继续开展校内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组织开展好消防演练,不断提高本单位扑救初起火灾和引导师生疏散的能力。完善校内消防设施和安全疏散通道建设,配齐常用灭火器材,落实好防火教育,决不允许在校内乱拉乱接电线和在宿舍使用明火,严禁学生在野外活动中使用明火,坚决遏制学校重特大火灾的发生。
5.切实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各校要在校园内及校门口道路危险路段设立相关警示标志,防止意外交通事故发生。师生外出集体活动前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和安全应急预案,并经教育局审批后方可实施。继续加强交通安全管理,教育师生不乘“三无”车辆、超载车辆和其它非客运车车辆,发现违规车辆载客要及时向公安交警部门举报。农村寄宿制学校放归宿假时,要主动联系交管部门,加大载运学生车辆(船)查处力度,防止交通事故发生。拥有校车的民办学校、幼儿园要严格按照校车管理相关要求,切实加强校车管理,坚决制止交通违法行为。
6.切实加强防溺水工作。各校在认真落实防溺水专题教育的同时,要切实加强防溺水安全管理。一是要以家长会、家长学校和给家长一封公开信等形式,提醒防溺水安全注意事项,督促家长切实落实对子女的监护;二是要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对学校附近可能发生溺水事件的水塘、河流等地段进行安全检查并设立防溺水警示牌,争取当地政府、村(社)加强巡河(塘)力度;三是要建立学生上学、放学路队制度和教师巡逻制度,严防学生私自下水游泳。
7.切实加强预防青少年儿童遭受工作。各学校、幼儿园要积极通过课堂教学、讲座、班队会、主题活动、编发手册等多种形式开展性知识教育、预防犯教育,提高师生、家长对犯犯罪的认识。教育学生特别是女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了解预防犯的知识,知晓什么是犯,遭遇犯后如何寻求他人帮助。外出时尽量结伴而行,离家时一定要告诉父母返回时间、和谁在一起、联系方式等,牢记父母电话及报警电话。各学校、幼儿园要积极协同配合,努力构建教育、公安、共青团、妇联、家庭、社会六位一体的保护中小学生工作机制,做到安全监管全覆盖。
8.切实加强学校楼道安全管理。各校要严格按照省教育厅《学校楼道安全管理办法》的要求,高度重视课间休息、集体活动、集中放学以及紧急疏散时的楼道安全问题,完善楼道安全设施和标识,并加强巡视,开展好应急疏散演练活动,防止发生拥挤踩蹋事件。
9.切实加强学校卫生安全管理。各校要以“改善学校生活卫生设施”为抓手,完善校园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现饮水管网化、厕所卫生化、厨房功能规范化、学生生活行为文明化。
(1)进一步规范食堂安全管理,完善并落实好饮食卫生安全制度、饮食服务岗位职责、集中配送制度、食品检验制度等,建立好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将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并重点把好五关:原料检验关、食品储存关、生产加工关、保质供给关、从业人员准入关。要坚持开展好试尝和规范留样制度,坚决防止学生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同时,要聘请营养师,为师生提供营养配餐。
(2)进一步加强疾病防控工作,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相关制度,落实专人管理,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增强自我防护能力。二是进一步修定应急预案,认真落实晨检制度。对有症状的学生,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建立健全因病缺勤缺课、病因追查和登记制度,了解学生的病情及其变化情况,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发病学生延缓或失去治疗时机,不让一名学生在学校交叉感染。三是做好学生体检和疫苗接种查验工作。
10.切实加强校园课间安全巡视管理制度建设。各校要按照《关于建立校园课间安全巡视管理制度的通知》要求,切实加强校园课间安全巡视管理制度建设,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防止发生校园课间安全事件。
(六)切实加强警校共育和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
各校要按照“警校共育”工作的要求,加强与当地公安部门联系,学校“警校共育办公室”建设完成率要达100%;100%的学校要配备法制副校长或辅导员,落实好学生的安全、法制教育和学校的内保工作,保障学校财产和师生生命安全;各校要积极配合安监、公安、文化、卫生、国土、工商、建设、食药等部门及当地党委、政府,全面整治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积极加强校园周边网吧、地质灾害监控和防范,加强校园及周边交通、治安、消防、建筑、小摊小贩等安全隐患整治,构筑完善的治安联防网络。城区学校要主动联系公安交警部门,继续推进“三见警”行动,坚持路队制放学,缓解学生上放学高峰期校门周边拥堵压力。
(七)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形成良好安全氛围
一是构建校园安全物质文化,二是创建校园安全制度文化,三是规范校园安全行为文化。通过开展“推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力争在学校形成“学安全法规、讲安全常识、防安全事故,创和谐校园”的良好安全文化氛围。让教师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让学生具有文明的行为习惯、明确的安全理念、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较强的辨别是非能力,并通过他们带动家庭,影响社会,增强全社会的安全意识,促进“珍惜生命,安全第一”的社会风尚的形成。
(八)加强督查指导,切实提高安全工作效率
1.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全方位督查和整治。教育局将继续加强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全方位督查和整治。重点放在门卫管理、楼道管理、学生宿舍管理、食堂管理、教学设施管理、施工现场管理、周边环境治理以及管理制度建设、管理机构建设等方面。各校要经常开展安全自查自纠,坚持安全隐患日查制度,建好安全隐患台帐,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加强“三个重点”的督查指导。教育局将加强对学校安全管理涉及的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人员进行督查,并提出具体工作指导意见。重点时段:学期开学、学期结束、课间休息、清明节、五一节、六一节、国庆节、中秋节、元旦节、春节以及高温高热、低温冰冻季节等;重点区域:门卫、食堂、宿舍、厕所、楼道、校园周边、家校途中等;重点人员:保安、门卫、水电工、宿舍管理员、食品从业人员、锅炉工等。
3.加大对安全事故责任的追究力度。学校因管理不善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久拖不改的,以及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的,区教育局将对相关责任人员严格问责。坚持“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教职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篇8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智能校园;推广与应用
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现代的校园建设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更加舒适,物联网技术已经产生并被运用到智能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并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实现整个校园建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能保证智能校园建设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从而给师生提供一个和谐稳定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一、物联网的定义以及主要特征
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就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还提出了通过使用互联网、RFID以及物品编码等技术进行实现的方案。国际电信联盟在2005年正式提出了物联网这个理念,它主要是
通过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设备来实现连接、监控和互动相关物体的全过程,通过采集声、热、电、生物、化学、位置以及力学等信息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将这些物体连接到互联网之上,实现信息之间的互相交换和通信作用,从而保证对物体进行识别、管理、监控、跟踪和定位。随着我国发改委以及其他部门对这一技术的研究和讨论工作的展开,逐渐实现了较为系统的信息科技技术对物联网信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进行改正,从而拓宽它的应用领域。
物联网技术在实际研究和使用过程中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广泛的应用性、处理技术的智能型以及对数据的无法确定性。广泛的应用性主要是指它的应用对象不仅仅局限于计算机,无论在人类社会的哪一个角落,只要是需要进行系统管理的领域,在采用一些信息技术处理之后,都能演变成智能终端,从而成为物联网整体的一个部分。物联网信息技术通过对二维码、传感器以及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感知、测量和捕获技术的应用来实现对物体的相关信息的获取和采集。通过结合智能处理和传感器,在模式识别和云计算技术的作用下逐渐把物联网信息技术拓展到其他领域。通过对传感器获取相关信息的分析和处理筛选出有意义的数据来控制和决策工作系统的智能化,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物联网所需要控制的物体本身就具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尤其对控制和管理范围内的人和物有着较大的流动性和变化,所以,物联网信息技术所收集到的数据和其他信息具有一定的不可知性。
二、物联网信息技术在建设智能校园过程中的实际应用
1.实现了校园管理的智能化
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整个校园管理的智能化建设,通过对车辆管理、师生健康、学生生活服务领域、智能建筑、校园安全和校内交通管理等控制来实现校园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可以在教室内部安装光线的控制系统和传感器,通过对学生的位置和光线强度的分析来对室内的光照进行适当的调整,控制器可以联动窗帘装置和投影仪装置来根据投影仪的实际工作状态控制窗帘的开关,并降低教室内部的灯光实际亮度。还可以通过在校园内部一些具有安全隐患的地方安装红外线传感器和摄像头来实现自动报警和安全监控的作用,从而维护整个教学环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例如,下图1-1中的智能教室(实训室)应用,可以对教室(实训室)进行实时监控,同时还可以远程控制教室(实训室)的窗帘、灯光、风扇等。
■
2.实现了安防保障的智能化
智能校园建设过程中可以在学生宿舍监控和门禁系统中对学生的相关信息进行注册,按照学校规定的作息时间对宿舍的开关门时间进行系统的设定,还要规定不同人群进入宿舍的时间和权限,学生只要使用学校统一发放的校园卡,就可以实现对宿舍门禁的操作,所有注册过规定宿舍门禁信息的学生可以在任何的时间段打开宿舍的门禁,这就能够保证外来人不在规定的宿舍开放时间段内无法进入宿舍,维护了学生的正常作息,还能避免学生的财物或者人身安全受到侵害,实现对学生宿舍管理的智能
化。为了能够减少社会人员对校园安全建设的影响,可以对所有在校师生进行合法鉴定,使用门禁功能,例如,我们可通过设置指纹或者是脸谱信息的方式来开启宿舍大门,这样即便校园卡遗失,也不影响进出,这样不但可以有效确保管理人员的工作不受到任何影响,还可以防止外来人员进入宿舍,从而确保整个校园的和谐与稳定。
3.实现了对教学的辅助管理作用
物联网不仅可以运用在安防和校园管理之上,还可以通过一定的仪器来实现与其他设备平台的共享连接作用,实现共享平台和教学仪器的一体化连接,这样就能够保证教师通过此种教学平台获得相关的基本信息和状态,帮助自己完成教学研究工作,还
可以对整个教学区域可用教室进行登记,准确全面地反映出未占用教室的情况和分布,帮助教师能够更加全面和系统地安排各种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整个教学效率。
4.物联网在智能校园建设其他方面的运用
学校在购进一些教学仪器时,可根据实际条件分配不同的电子标签给这些仪器,并将其视作唯一的识别码,标签内部会涵盖这些仪器的相关信息,并通过射频信号实现阅读器的读取,校园内部的管理人员在进行仪器清点和检查时,只要利用读写器在教室进行巡视,就能够完成清点工作,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后勤工作人员对于仪器清点和鉴定的工作效率。在管理设备工作中,可以通过这些设备的动态管理对内部储存的信息进行修改,并且这样的修改次数没有限制,这就将设备的工作状态和使用年限全部展现在管理工作人员的面前,为学校设备更新以及维修检查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依据。对于一些比较贵重的教学仪器,可以在内部安装定位系统,通过实际的定位信息,服务终端能够清晰地定位出整个设备的位置和相关的动态信息,并能够对一些非正常移动的设备状况进行自动报警,同时保护了学校教学设备的安全性。
三、物联网在智能校园建设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在实际校园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要想进一步提高整个校园建设的智能
性,就要清晰地认识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对于校园内部设备的定位仅仅依靠信息标签来实现,这就有可能导致标签出现人为移动的现象,对于校园公共设施的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盲区,物联网对于设施出现较大损耗的现象不能及时的实现相关信息的传递。例如,使用过程中将校园卡遗失并没有及时挂失,不但会给管理人员造成一定的麻烦,还会使外来人员通过遗失的校园卡进入校园,给校园日常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又如,在对无线设备进行使用时,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毕竟不是所有的先进设备都是可靠的,一旦操作不当,将会给校园带来一定的影响,造成校园资料的大量外泄,致使校园发展过程中存在严重问题。
总之,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就是由于技术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在日常对技术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所隐藏的问题进行解决,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个物联网实用技术在智能校园建设过程中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物联网信息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科学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还不是很先进,在智能校园建设中,只有充分利用该类技术中的积极有效成分,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弥补智能校园建设中的不足,保证校园师生的安全,并确保相关技术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被盗或者其他现象,给学生提供一个舒适可靠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相关科研人员只有早日弥补物联网信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才能扩大它的使用范围,推动该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路正国,毛毳.物联网技术在智能校园建设中的应用[J].网络与信息,2012(05).
[2]马士玲,刘志丹.物联网技术在智能校园中的应用[J].物联网技术,2012(06).
[3]韩蔚,宋文敏.物联网技术在智能校园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3(36).
[4]王宇,李继春.物联网技术在智能港口中的应用前景[J].集装箱化,2010(12).
篇9
一、校园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高标准站位,落实校园文化建设规划。不断优化学校内部环境,积极围绕学校特色项目,不断提炼具有我校特色的校风、教风、学风,并根据教育发展,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师德建设、文化熏陶、环境美化、制度建设方面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总体目标是
都能成为育人场所,搞好校园绿化美化、楼道文化和室内布置、橱窗设计工作。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具有人文性。展现校园文化之美。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整治校容校貌。一是保持学校大门口及周围的环境较高水准。二是保证校园内甬路、活动区的净化。使校园每一天保持高度整洁。1从净化美化入手。
定期对全校花草树木进行艺术修剪和科学养护,2加强对校园绿化区的管理。学校还在绿化区的适当位置设置“温馨提示牌”以此增强学生护绿意识。
以彰显学校文化氛围。3开学初我更新绿化区等处文化性标语。
布置内容为“快乐、自信、成功”主题的书画等学生作品。室内板报力求学生的个性发展,4抓好橱窗、板报宣传阵地建设。橱窗以年级为单位分工负责。适当加大学生的创作空间。
增加师生作品,5楼道文化以“主题展板”为主。使教学楼处处体现教育,做到层层有主题,层层有特色”一楼布置以“养成教育为主题”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楼以新课改为主题,以此增强学校的课改氛围,并增加学生书画作品展示,给师生的成长搭建平台。三楼以“科技进步”为主题。展示我国现阶段科技成果,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大厅显耀位置处设置展示牌,分年级展示各班学生的绘画、写作、书法、手抄报等优秀作品。根据学校的教学特色及每月主题,布置不同的内容。展品每周更换一次,这不仅为各班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平台,也为每位学生的成长创造了机会。
做到整齐有序,6规范室内物品放置。体现人文精神,强化室内外卫生要求,清除卫生死角,做到窗明几净,空气清新。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
二、强化师德教育。
实行层层分解,1实行校长目标责任制。根据学校指定的本学期的具体目标。责任到人。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2加大依法治校力度。充分发挥民主生活会的职能,保障教师参与管理的权力,严格执行《学校规章》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日常工作狠抓检查落实。
注重教师平时工作的成效,3以学校《教师教育评价方案》为依托。实行量化管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并以“方案”为依据对教师任期目标进行年度考核及落实奖惩。
全面提高教师思想素质,4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树立行业新风。本学期我校积极开展“学十佳、讲三德、做传播文明使者”系列教育活动,本次活动我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水平为核心,大力倡导为人师表,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突出问题,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和谐社会。活动中,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切实做到计划落实、任务落实。效果良好。
三、从细节入手。
校主要抓了以下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校管理特色。
强调基础性、注重实效性。强化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1落实好学生的常规养成教育。倡导引导式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意志品格,促进学生养成文明、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本学期侧重培养学生养成七大良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自我保护习惯、诚信守纪习惯、文明交往的习惯。并实行日检查,周评比制度,使良好的行为规范逐渐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现在校学生讲文明懂礼貌,校内,不论何时,同学们上下楼漫步轻声,单人单排靠右行,楼区内窗明几净,室内外墙壁一尘不染…这一切都成为了校一道道亮丽的景象。
如:教师节开展了为教师献一份礼”活动,2利用各种传统节日开展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整个过程有声有色,效果明显。不但培养了学生努力学习,还对学生进行了尊敬师长的教育。国庆节期间我校开展了班级“歌唱祖国”歌咏比赛,向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党,执爱家乡的教育,
充分利用办好红领巾广播站,3营造校园德育氛围。丰富队员课余生活
开辟第二课堂、组织课外活动的好形式,红领巾广播站”校大队部坚持开展的活动。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活跃校园文化、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方面的发挥着重要作用。红领巾广播站大队辅导员指导36年级各班通讯员及播音员自己编辑播音内容,有“知心姐姐”手拉手之声”校园新闻”国际国内大事”讲文明、树新风”成语故事”名人名言”健康教育专栏”少儿歌曲欣赏”等栏目,寓教于播,寓乐于播”红领巾广播站”给队员们以深深的启迪和影响,队员们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受到思想教育及美的陶冶。
积极开展知识竞赛、讲座,4大力开展安全、法制以及心理健看教育。收看音像资料等活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精心组织,5严格规范周一升旗制度。认真实施,从不间断,为了增强教育目的本学期我校在升旗活动中还增添通报每周得星级评比结果。更增加了升旗活动的时效性。
四、以教研为先导。
实现读与写的结合”校教学特色,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教学及各项活动中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本着“提出要求,具体指导;常抓不懈,严格训练;言传身教,当好楷模”原则,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如校内的图书室、广播站、自然的社会的人文的课程资源以及即时性的节日、纪念日等,把它有计划的引进语文的教学之中,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采取办手抄报、古诗配画、举办颂读会、上阅读课、积累比赛、作文竞赛、写心得体会等。为了拓展我校教学特色的内涵,形式上。校学生还坚持每天早晨20分钟的诵读,同学们除诵读语文课本的有关内容外,各班还都开辟了课外诵读园地,涵盖的内容包括古诗词、现代为人诗词、名言警句、名家优秀作品片断等,班主任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内容,并做到每周都有新内容,每一位学生都有精彩的表现。本周,校一楼区进行成语的背诵积累,二楼区正在进行诗词的背诵积累,三楼区是名家优秀作品片断的背诵积累)
五、安全、卫生工作
预防为主”方针,本着“安全第一。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安全、卫生氛围,为师生创设平安和谐校园。把安全卫生工作与养成教育相结合,从规范学生的养成教育入手,开展学生的安全、卫生教育工作。
清除一切安全隐患,1加强校园安全建设。安全工作实行周检察、月报告制度。确保我校安全事故零事故发生。
篇10
1.有利于切实提升大学生安全素质
理论上讲,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群体应该具有比较高的认知能力和水平,但由于应试教育阶段普遍存在的安全教育缺失或不足的问题,使众多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却依然缺乏社会经验,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在面对突发安全事故或不法分子所设置的圈套时,不少大学生存在警惕性低、防范意识不足、自我保护能力差等问题,这也是校园安全事故发生之时许多大学生不知所措、无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身与他人的重要原因。高校通过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并落实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将会有效培养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提升其安全素质。
2.有利于平安、文明高校的建设
高等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潜心向学,都离不开平安的校园环境的支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加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高校校园社会化现象日趋明显,安全校园面对的挑战也因此而逐渐升级,平安高校的建设任务刻不容缓。平安高校的建设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安保部门的努力,还应该放手发动广大学生来共同参与,在高校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就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大学生可以在安全教育课程中接受到系统的安全知识教育,使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水平得到充分的提高,在面对突发安全事故或不法分子的挑战时,就可以做到沉稳应对,有效自救。
3.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安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只有在安全稳定的社会氛围中,才可能形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特征。作为社会的高素质群体,走出高校大门的大学生应该是安全素质高、意识强、知识和防范技能丰富的和谐社会建设者,是严格按照安全规程做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无疑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安全建设和社会主义“安全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可见,培养出具有高安全素质的大学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先进教学资源,搭建起全校大学生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的平台,真正的培养出具有高安全素质的人才,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贡献。
二、开设高校安全教育课程的设置与具体实施办法
1.高校安全教育课程的设置
安全教育课程设置可以分为为公共必修课程和不同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公共必修课程安排在大一学年两个学期,主要进行最基本的安全知识普及、安全意识培养和安全技能学习。不同专业选修课程可以贯穿至整个高等教育全过程,主要是根据各个不同院系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指导与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可以由各高校教务机构将其列入正常的教学计划,统一安排时间、地点和师资面向全体大学生授课;不同专业选修课程可以相对灵活一些,选择周六、日高校素质课教学时间来进行设置,在学生选课的基础上由教务系统统一设置或由学生所在院系来进行统筹设置。无论是公共必修课程还是不同专业选修课程,安全教育课程都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理论教学更侧重于大学生安全知识的普及与安全意识的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则更侧重于大学生安全技能的培养与锻炼。
2.高校安全教育课程的内容设置和具体实施办法
安全教育课程具体实施方案可以根据各个高校不同的特点来进行设置,总体来讲安全教育公共必修课程的安排应该属于新生入学教育的范畴,在大一上学期(最迟不超过大一下学期)开设比较合理。教学内容除了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户外活动安全、饮食卫生安全、用电用气安全、易燃易爆及剧毒化学药品安全、校园设施设备安全等常规的安全教育项目之外,还应该有网络安全、国家与国防安全、心理健康安全等与现阶段国家形势或大学生自身相契合的安全教育项目,以及包括面对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时如何紧急撤离、疏散、逃生,突发疾病如何采取紧急救助措施,社会活动时如何有效防骗防盗防害等方面安全技能的强化与培养。高校安全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可安排12~24个学时进行理论教学,6~12个学时进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方面可以利用高校课堂现有资源由专业教师进行安全知识的理论讲解,或邀请安全专家做相关知识的讲座;实践教学则可以尝试走出教室,走进校园、社区的模式,通过模拟演练、参观安全教育基地、组织社区安全知识竞赛等丰富多样的实践教育形式,帮助大学生理论联系实践,使其安全意识的加强和培养及安全防范技能的掌握和锻炼真正的落到实处。
高校安全教育不同专业选修课程的安排主要是考虑到各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因为不同的专业有其自身专业的特色和不同的针对性,在安全教育方面也应该有其不同的侧重,因此这个问题不应该一概而论,而是需要与各院系、各专业相联系,在保障其安全教育的功能之外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做到既求实效,又不失客观,可单列教学安排,也可将安全教育渗透至专业教学的相关环节,例如实验室安全教育,职前安全教育等,就可以结合大学生专业特点,选取不同的阶段进行恰当的对应。
高校安全课程既包括理论教学又包括实践教学,既有公共必修课程又有不同专业选修课程,课程内容不同、性质不同,这就决定了其考核方式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公共必修课程理论教学环节的考核主要以试卷形式为主,包括闭卷和开卷两种形式;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要结合学生的实践实效来进行,主要的考核依据包括学生提交的实践报告、参观心得、演练总结、社区活动的组织文案等。面向不同院系、专业学生开设的安全教育选修课程,考虑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应以课程论文考核方式为宜。总之,高校开设安全教育课程是以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技能为其终极目标的,因此,考核方式也应体现其素质教育本身的实效性,不要给大学生增加过多不必要的学习压力。
三、高校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的主要障碍与建议
1.课程容易被忽视,流于形式主义
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将安全教育纳入高校教学管理和教学计划之内,这本身就是体现着对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加强和重视。但是,由于现实中存在的一些对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认识不充分的因素,例如认为高校本身就是相对安全的,加上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理应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能力,不需要在安全教育问题上下太大功夫等。基于这些对安全教育认识不够的心理,有些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就带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形式主义色彩,搞突击教育、搞敷衍上级检查教育的做法屡屡可见,这些做法也会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导致学生认为安全教育并不是教育部门统一要求开设的课程而不必太过于重视,从而对该课程的学习浮于表面,使课程起不到真正培养大学生安全意识、安全技能的作用。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学校教学教育管理部门、课程负责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学教育管理部门对安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将安全教育课程纳入总学时,按相应的学分计入大学生学习档案,实现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落实学分”,并努力为该课程的开设创造有利条件,提供必要的保障;负责安全教育课程授课任务的教师更应该将课程的重要位置摆正,积极组织课堂资源、探索更为机制灵活的授课模式、合理利用先进教学设备和手段,努力把安全教育课程打造成为更灵活、生动、形象、能够对学生产生足够吸引力的精品课程,使该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落到实处。
2.专业师资缺乏,影响课程实效
专业师资缺乏是影响高校安全教育课程开设和课程效果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国内正式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的大学尚不太多,除北京市教委统一要求其所属高校普及安全教育课程,记入学生学分考核,并统一下发《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培养》教学课件、教材之外,其他省市教育部门尚未对其所属高校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做统一的要求,各地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基本都是依靠高校自主安排,专业师资、系统教材不足的现状仍是普遍现象,这势必会影响高校安全教育课程的实效。
专业师资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可以考虑充分发挥校内现有资源的优势,使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法律学教师、心理学教师、国防教育教师、安全工程教师、公共卫生教师等不同专业的教师形成合力,承担安全教育课程中不同项目的授课任务。还可以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模式。走出去是把学生的安全教育实践课程带到社会上,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参观学习、实例解析和宣传普及等形式的学习,使安全教育更加立体、直观;走进来则是要积极调动社会资源,例如可以聘请公安民警、消防官兵、防爆专家等来到课堂给学生做专业知识讲座、现场演示或指导师生进行模拟演练等形式丰富教育内容,使得安全教育更加符合社会和时代的要求,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