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教学方法范文

时间:2024-03-13 18:00: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职教育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职教育教学方法

篇1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方法;能力构建

高职教育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其教学模式与方法在提高教育质量与形成办学特色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综观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理论研究滞后。对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没有理论研究的突破,就不会有教学方法的创新变革,高职教育的改革就会成为空中楼阁。二是教学观念陈旧。目前仍以学科理论导向为主,把传授学科理论作为教育的主要任务,以受教育者接受理论知识的程度来衡量教学效果。仅仅把学生当作教育对象看待,没有看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知识能力的主动建构者,不了解学生的智能结构与类型的差异,对学生的发展强调统一要求和标准,忽视其个性与特长的挖掘培养。三是实践应用落伍。在教学中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透彻性,要求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习惯“满堂灌”的知识传授方式,缺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重视书本知识,忽视实践训练,致使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就业能力,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高职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的原则、理念与目标

任何一种创新都必须以先进的理论为支撑。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应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创新要依据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并建立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整体背景之下;二是创新要根据高职教育教学的独特性,并建立在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框架之中;三是创新要依托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平台之上。

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体教育与合作学习理论、多元智力理论、终身教育理论、素质教育理论等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影响深远,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1.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的。

2.要承认并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合作学习与师生的互动,和谐地创造积极思考、探索的氛围,使学生快速获取知识与技能,从而造就具有创新思维的实用型人才。

3.人的智能类型与智能结构是有差异的,不同智能类型与智能结构的人对知识的掌握具有不同的指向性。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在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总体上比普通高校学生逊色,但在运动智能、空间智能方面却比较突出,在动手技能的掌握方面比较有优势,高职教育必须重视这种差异,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努力做到扬长避短。

4.高职教育不是终结性教育,而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阶段,因此对学生不能局限于一种职业能力的培养,而要关注其职业能力的不断开发,要为受教育者打下终身学习的基础。

5.高职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而且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职业能力、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全面培养,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和如何发展。

6.高职教育是一种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教育,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与特定的、专门的职业技能知识无直接联系,是一种可迁移的跨岗位、跨职业的工作能力。

上述观点是高职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的基本理念。以此为支撑,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应贯彻以下基本思想:(1)重视实践与应用,注意协调发展;(2)强调发展学生的智能;(3)使学生的积极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结合;(4)研究和指导学生学习方法;(5)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6)注意智力的多元性,做到因材施教。在创新的目标上要做到六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高职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的基本要求

强调实践性与其他类型、层次的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教学方法更加强调实践性,这既是高职教育教学特色之所在,也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本保证。教学方法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互动性,重视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能力。二是坚持以实践为本,学以致用,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三是将学业与就业、创业紧密结合,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努力使学生通过实践教学获得就业的技能和创业的本领。

体现先进性高职教学方法的创新必须在教学形式、内容、目标、教师作用、传递方式、参与程度、激励手段、质量控制等方面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是在指导思想上突出启发性和学生的主动性,二是在改革的基点上突出现代职业能力的培养,三是在创新的目标上强调教会学生学习,四是在教学手段上重视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

突出借鉴性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职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如德国的“双元制”,加拿大、美国以能力为基础的CB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培养模式,英国、澳大利亚的能力本位(CBET)培养模式等,都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虽然囿于文化传统,不可能完全照搬,但其先进的教学思想与一些操作方法对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方法的创新仍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倡导多样性由于高职教育是一个多因素、多专业、多规格、多类型的复杂的教育系统,并与经济部门、劳务市场有直接的联系,涉及不同的产业与不同的专业,各个专业需要的操作技艺、心智技能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要求有多种多样可操作的教学方法与之对应。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适应复杂多样的教学情境,尽可能地满足学生不同学习的需要。“能力构建——评价导向”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

鉴于技能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地位,应对适用于高职专业课技能教学的“能力构建——评价导向”的教学法进行探讨。

“能力构建——评价导向”教学法的内涵所谓“能力构建——评价导向”教学法,就是根据对职业能力的分析,确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的目标,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主动地构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品格结构,并在质量目标与过程评价的激励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其运行程序可以归纳为讲解、演示、设计、模拟、评价五个环节(见下表)。

1.讲解。就是通过语言描述,分析并揭示构成技能的理论基础,提出目标和技能标准,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技能的内在联系。主要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通过叙述、解释、分析、归纳等形式,突出技能要点,紧扣能力目标,启发学生思考,并配合多种教学媒体,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演示。就是形象地展示技能动作的全部或局部,使学生熟悉事物的形态、结构与变化过程,为掌握这些技能奠定基础。演示可以由教师进行,也可以通过录像或让优秀学生进行。

3.设计。就是通过认知与情感因素对技能的形成发挥作用,将简单模拟变为依靠智能,提高技能训练的速度和效率。要求学生参考范例,在头脑中构成训练程序,把握动作的组合,抓住技能关键,形成技巧。对复杂的技能组合,可以预先设计图纸或方案,使模拟更具准确性和创新性。

4.模拟。就是按照头脑中形成的方案进行实践,使学生亲身体会技能操作的要领。在训练中可引进微格教学手段,教师利用现场摄制的录像,观察、纠正学生的动作,有效地提高技能训练的质量。

5.评价。就是对照目标进行反馈,应避免随意性和一般化的说教,注意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确保评价更具有针对性、确定性和广泛性。

能力构建教学模式的理论意义是以职业能力为依据,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同时力求在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法组合模式、现代化教学媒体的配合方面有所突破,通过对方法和手段的优化,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其理论意义在于:(1)从开发课程模式到改革教学模式,处理好技能与知识、技能与能力、主体与主导、目标与效果的关系,应用CBE职业能力分析和职业技能目标设计方法,制定教与学的目标,抓住技能教学的实践性、学生的主体性、目标的综合性等显著特点,体现以培养能力为主线的原则。(2)依据教育心理学的认知规律,教学方法应对人的信息加工过程进行有序的认知强化,按照心理学的观点,对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以及认知过程特点等一系列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加以控制。(3)教学法的基础是演示——模拟,但对于不同的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必须进行扩展与组合,教材是学习内容的载体,教法是认知活动的桥梁,对教法模式的研究要体现多元化以及动与静的结合。(4)教法模式体现了多元化的思想,可以作为适用于各类专业课程教学的实用型教学方法。(5)较好地体现了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原则、学习过程的主体性原则以及技能操作的实践性原则。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媒体的运用上,应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同时参照现代教学设计思想,将学生的积极参与、对学生的即时反馈、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这三点作为重点考虑的因素。

能力构建教学模式的实践价值(1)可激发师生在双边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亲密合作、协调互动,共同构建活动主体的过程。(2)可增加训练密度,提高训练效益,较好地实现精讲多练。(3)有利于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形成,既可形成一般学习能力,又可形成包含合作意识与创新精神在内的职业综合能力。(4)能力构建模式适用于各种层次的技术培训要求。(5)可对提高教师的素质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能力构建教学模式是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因此,教师首先应具备指导能力。

参考文献:

[1]R·J·斯腾伯格.成功智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谭移民,钱景舫.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观[J].职业技术教育,2001,(31).

篇2

关键词:高职教育 诱导教育 情景模式 关怀教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7C-0018-02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脱胎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又是建立在“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模式之上,这种教育模式适合于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高职生源发生重大变化;甘肃省从去年开始,高职高专自主招生,三年后,将全部实现这一招生模式。传统的教育模式已很难适应这种变化。有许多教师感叹:“现在的学生基础差,太难教,太难管”。那么面临新形势,新的生源结构,如何做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是所有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必须认真研究,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予以分析和探讨。

一、理清思路,转变观念,真正落实职业教育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基层等岗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职业技术型专门人才。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职业教育管理者、全体教师要理清思路,转变观念,明确办学方向、办学目标,真正落实职业教育目标,在教师招聘、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方面要结合实际,避免追求“面子工程”,设置一些“高端课程”。例如,许多院校在招聘教师时注重招聘“硕士”“博士”,忽略来自生产一线的“技师”“高级技师”;在课程设置时设一些“研究”“设计”型课程,忽略“事故分析与处理”“技改”型等案例课程,学生毕业后感到学无所用,遏制学生学习积极性;许多教师思路不清,观念陈旧,不研究培养目标、培养对象,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年长的教师沉浸于学识教育,想方设法让学生掌握很多专业理论;年轻教师缺乏现场经验、操作技能,不能为学生提供职业能力培养,教学关系紧张。因此,高职院校要认真研究办学特色,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制定科学的用人制度。全体职教工作者要认清形势,了解培养对象的实际素质,提高实践技能,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

二、采用诱导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诱导式教育就是启发和引导相结合,以“启发”为核心,“引导”为辅助,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智力。由于高职生源变化,许多学生来自职业学校,基础薄弱,既缺乏良好的养成教育,又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正确的学习方法,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很难促使他们主动学习。采用诱导式教学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改变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流体输送”教学过程中,先不要急着讲解“计算方程”“输送设备”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等,应先举案例,或带到某个实际工作现场,引导学生感受“流体输送”的作用,该工况的意义,涉及到哪些设备,与今后工作的关系,学习的目的等。启发学生,使其了解与自己将来工作密切相关的是如何运行该工况、泵的结构、工作原理、“输送量”与泵的关系等。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带着问题回到课堂,教师再讲解原理。诱导的目的就是刺激学生产生好奇,有了好奇就有了问题,有了问题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动力,有了动力就有了主动参与的意识和决心。因此,面对新的教学对象,高职教育首先是找到一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诱导式教学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三、采用情境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融入其中,进入角色,在情趣盎然中展开对知识的探求、对技能的训练,帮助学生理解和获取知识、技能。现阶段高职教育面临的问题就是学生自控能力欠缺,缺乏学习情趣。传统的说教、按部就班式教育模式已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只有依据教学内容、实际工作场所,让学生融入其中,亲眼看、亲手做,知道为什么、是什么、缺什么,才能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渴望性和探求性,调动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轴加工”(机加工)课堂上,老师创设“自行车轴”的加工场景,将学生带到机加工车间,让学生看到一块圆钢变成“轴”的加工过程,再让学生亲自加工。学生这时虽然感受到了“钢材”变化的神奇,但自己却无从下手。遇到问题,知道了为什么(自己做不了)、缺什么(缺乏指导自己进行加工操作的知识),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向老师请教。所以,情境式教学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弥补基础薄弱、学习信心不足等缺陷。

四、加强人文关怀,树立学生第一的教育思想。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生产一线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基于这一原因,许多学生将自己的身份定义为工人,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失去学习兴趣。加之当前的生源文化基础薄弱,自控能力较差,综合素质低下,有的同学过早接触社会,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气,哥们儿意识浓厚,高等职业教育遇到严峻的考验和挑战。高职教育除了承担知识、技能教育,更重要的是承担品德、修养教育,为企业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

为了做好高职教育工作,我院早在十年前就提出了“学生第一”的教育思想,当时包括我在内的许多教职工有异议。现在看来,不是这种教育思想有问题,而是我们还沉浸于学科教育的模式中无法自拔,忽略高职教育产生的背景,忽视了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动向。“学生第一”就是:学生遇到问题,第一时间解答;学生遇到困难,第一时间解决;学生受到挫折,第一时间为学生疏导心理压力,鼓足信心。一切工作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加强人文关怀,避免粗暴批评、蛮横责备、处罚为上的教育方法。要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推心置腹地交流思想并制定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复杂、琐碎而繁重,要不断学习借鉴先进院校的有益经验,积极探索适合高职教学的新方法、教育管理工作的新路子,时时了解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掌握高职办学的新动向、面临的新问题,不断改革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学生第一”的教育思想,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推动高职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仇兆波.高职教育教学方法探析[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14).

[2]李国栋.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定位研究[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方法

一、前言

现代的食品工业生产中,食品添加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之一。食品添加剂课程是一门介绍各种食品添加剂的性质与在食品加工中应用的科目,食品生产方面的从业人员对其掌握的程度会直接影响到食品工业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食品类专业人才,必须加大对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的重视,不断在实践中探索与完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因此,本文将分析当前高职教育中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阐述在教学方法上进行的实践与探索。

二、高职教育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教学改革进程的推进,对高职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的目标转为旨在培养能适应行业需求的全面发展高素质专门型人才。因此,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方法的诸多不足也必须随之进行改革与完善。从当前高职教育食品添加剂课程的现状来看,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内容的滞后

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教学内容是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与相关研究的推进而不断增加与完善的,如新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公布后,课程教学的内容也需要及时作出调整。此外,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使用的实际情况也与书本知识一同作为教学内容,如近年频频成为热点的食品安全问题,其中也有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应该涉及的内容。而目前来看教学内容还是局限在教科书内,主要介绍食品添加剂的性质与使用方法,很少提到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实际使用情况。显然,目前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教学内容已经滞后于行业发展的需要。

2、教学手段单一化

食品添加剂课程是兼具知识性与实践性的一门科目,在传授理论知识外,还要求让学生掌握作为从业者在实际工作中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另外,即使是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上,合理地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也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与课堂教学两方面的效率。科学技术的发展让现代化的高职教育在教学手段上有了更大的提升空间,然而当前的现状是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教学还是以传统的教师讲述为主,缺少让学生更加直观、主动地去感受所学知识应用性的教学手段,造成学生毕业后难以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局面。

3、轻视对学生思想的教育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的加工生产中最富有创造力与挑战性的因素,也是食品类专业的学生从业后常常会接触到的工作部分,更加关系着食品安全的重要社会问题。尽管食品添加剂知识具有如此的重要性,但由于其作为一门课程内容多、知识点较零散的科目学习难度较大,学生一般并不重视对食品添加剂课程的学习。要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转变学生对本课程的观念,让学生对课程意义有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与认识就变得十分重要。而当前高职教育食品添加剂课程中学生思想方面的教育大多缺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也较低。

三、高职教育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针对上文中分析的目前高职教育食品添加剂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以下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观念教育三方面出发对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探讨如何进行改革与完善。

1、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优化首先要选用合适的教材,食品添加剂课程方面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教材种类十分丰富,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情况选择相应的教科书。对于书本知识之外的内容,应该针对食品添加剂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其在当前食品加工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适当补充。此外,教学内容要同时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理论知识主要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介绍,而实践应用的部分可以增加实验课,通过化学实验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以实践课或课后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走访食品添加剂市场与食品加工生产企业,让学生对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有更感性的认识。

2、创新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科技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教育中,教师利用教室的电脑与投影设备可以以更多样的形式进行教学。如在备课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在文字以外还可以综合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元化的素材,让知识可以更直观地传达给学生。另外,课堂教学形式也要加大创新力度,如为了增加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让学生自选主题进行小组讨论与发表,并回答老师与同学的提问,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与探究的能力,也能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也可以事先布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提前预习并在课堂上回答,锻炼学生主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3、加强观念教育

要提高学生对食品添加剂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在优化教学内容与创新教学手段之外,最有效的方法是从根本上转变学生观念,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与趣味性。教师可以从当前食品加工行业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带来的优势与使用不当造成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对如何正确发挥食品添加剂的作用、避免其使用可能带来的后果进行思考,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真正投入到对课程的学习中来。树立正确的观念不仅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也有助于学生在毕业后作为食品行业的从业者培养对自己的职业的热爱与使命感,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四、结论

总而言之,为了满足现代社会中不断提升的对食品加工生产质量与安全性的需求,培养食品行业具有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专门型人才,高职教育必须加大对食品添加剂课程的重视,并在教学方法上积极寻求改革创新。因此,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教育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就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提出了建议,为其改革与完善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蓝蔚青,丁卓平,孙晓红,等.基于高校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48):204-205.

[2]侯婷.高职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教学改革[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4(6):91-93.

[3]樊永华.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教学改革[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6).

篇4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分层教学

当前,国家对高职教育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然而,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数学基础较差,缺乏学习自信心,这是高职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实际能力?笔者进行了认真思考。

一、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应大力推广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生动的图像、声音、动画方式使原本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在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的同时,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采用这种手段教学,学生会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激发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习理论知识后,教育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数学概念和计算理论应用于实践,解决专业上的实际问题。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教学,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数学化,体现数学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的思想,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一位优秀教师外在的形象魅力、语言魅力和人格魅力等,都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平时注意自己的形象,以智慧风趣的语言感染学生,以高尚的品德征服学生。这样学生才能因钦佩你而喜欢你所教的课程。学习数学的兴趣会直接影响高职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克服自卑心理,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数存在自卑心理,教师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是提高学习成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耐心细致,与学生保持润物细无声的心灵沟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以激励和表扬为主,让学生感到教师关心自己、注意自己,感觉到受尊重、有自信,才能更好地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平时要多和学生聊天,多鼓励他们,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只要努力人人皆可成才。采用多层次激励,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三、注重数学知识积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好习惯

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必须从基础抓起,从点滴做起,坚持不懈地反复练习,日积月累,在课堂上不能简单模仿,还要掌握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课堂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勤奋复习,把握知识的联系性。同时了解所学内容在教材中的结构特点,弄清前后知识的有机联系;把握好学习节奏,训练思维速度;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注意课堂练习,培养测试分析能力;抓解题指导,合理选择解题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了解掌握数学知识体系,注重教材知识筛选运用

高职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知识衔接比较紧密,任何一个知识的疏漏都会影响后面学习。高职与高中数学教材中有许多知识相关联,而高职学生数学基础不扎实,若丢弃与高中相关知识直接讲解高职知识,学生很难听懂。因此,教师要做好高中知识与高职知识的衔接工作,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对高中有关知识的复习,更要注意讲清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适时渗透转化和类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温故知新,使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愉快地接受新知识,为学习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注重灵活性,针对不同专业调整教学大纲。高职院校分设好多专业,不同专业所用知识不同。高职教师应根据自己所教专业对数学教材灵活处理:保持主体内容不变,尊重数学知识系统性,根据不同专业进行适当的顺序调整或内容增补,制定不同专业的教学大纲,使调整的数学内容与专业课很好地衔接。这样,通过对数学教材的灵活运用,根据不同专业数学教学大纲,基本适应专业课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增添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实现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目标。

五、注重因材施教,抓好数学课分层教学

篇5

【论文摘 要】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职业教育这个大框架中,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是其必不可少的构成要件。而英语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如何开展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技能全面、素质过硬的人才呢?

一 问题的提出

根据教育部有关课程教学的要求,高校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并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笔者认为高校应该按照自己的办学特色,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模式,建立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教学体系,以听说能力的训练为主,积极运用相关教学资源,因材施教,进行高职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真正使学生掌握语言运用能力。

二 当前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在某高职学校工作的经历,认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而这些缺失又都集中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而这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学习效果。

1.教学内容滞后

从功能上来看,教材是为一定育人目标服务的师生之间的中介媒体。要探索教学方法的改变,唯有立足于教材这一教学载体,在此基础上,以教材的内容组织为突破口,把在旧教材上找不到的新词、新事物传递给学生,在教学内容上推陈出新。

笔者曾就职过的某高职院校使用的基础英语教材是复旦大学出版的《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该教材共四册、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内容简介(Preview)、听说(Listening and Speaking)、读写(Reading and Writing),读写部分共配有三篇课文和相关练习及其他实用练习(Grammar Review, Practical Writing和Basic Reading Skills等)。

根据笔者的经验,大部分教师认为该教材符合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且内容结构安排比较严谨,条理清楚。但在内容的选择上虽然适合学生的阅读水平,便于实施教学,学生也易于接受,与实际联系也较紧密,然而教材的内容在及时反映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与文化成果方面表现得差强人意。在教师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都会对该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

2.教学方法传统

现有的教学内容仍围绕“教师如何教”这个中心安排,普遍对学生学习的研究不够,对其学习心理、认知规律、学习中的薄弱环节等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不能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学习策略训练等方面的有效指导。

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味地重复着词汇学习、课文讲述、课后题讲解等一系列单调的教学流程。没有带动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不能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三 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对策

1.在原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飞跃,知识呈现出“爆炸性”增长,这就要求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更新必须注重教学内容外延式更新与内涵式更新的结合。所谓外延式更新就是通过增加相关的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没有足够的知识信息就不会有相应的输出,外语界有一句流行语“幼儿习得母语是外语教师的梦”,就是指大量的语言信息输入和良好的语言环境对外语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增加教学内容的容量,就是为学生创造更好的语言环境。

此外,由于英语是一门承载了数千年西方文化发展历史的语言,需要我们结合内涵式更新。它注重对语言知识在整体上融会贯通的能力,着重从语言表达的内在规律、知识的内部联系、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的角度进行更新,通过挑选、组织、重构,帮助学生形成高度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形成和发展其认知结构,使其知识系统有吸纳新知识的功能。同时,还要把知识内化为用外语思维、表达的能力。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忽视和偏废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利于学生肢体语言素质的提高。

2.调整英语课程的结构

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英语虽然是一门基础必修课,但其地位远远比不上专业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有效的课时内优化课程结构。减少语言知识的讲解课时,增加语言技能型课时。技能型主要指听、说、读、写。课堂上各有侧重的单项语言技能提高型的课时相应增加,如把单纯的听力课调整为听说课,在听的基础上,适当提供说的机会,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以往两个学时的阅读课,有的老师就会花费一个学时的时间讲解单词等,现在要求学生在课下查阅本单元的重难点词汇及其用法,课堂上精选重难点词汇,就其搭配和结构精讲多练,并且词汇的讲解也是在提供词汇语境的基础上进行的,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以小组讨论、专题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

3.突出教学内容的高职特色

高职英语教学内容更应突出社会服务功能。从社会、学生的需求出发,立足上岗、服务、就业,使学生拿到相关资格证书,形成就业优势。BEC、PETS等考试实用性强,要根据各专业特色,灵活科学地安排适应各种考试训练的内容。技术发展快的学科,有必要增加专门用途英语的内容,比如开设计算机英语、外贸英语、饭店英语等,作为了解行业常识、普及科学知识、国际学术研究动态等的窗口。此外,要应对双语教学的挑战,研究和准备用英语讲授部分专业课,考虑高年级个别课程引进国外原版教材。

针对毕业生所面向的岗位群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进一步分析其所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通过科学的归类、分析发现,具有较强的英语表达能力,熟悉国际贸易知识与业务,具备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层次、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4.转变思想,突出创新教育

素质教育要求通过教育教学把外在的知识内化为学生内在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为其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要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改变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观,以人为本,以“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做事做人的基本品质为核心,注重理想和信念、情操和人格的培养,将人文教育体现在教学内容中。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以德治学、以德治国的要求,也是将来适应岗位的必要准备。

创新要有强烈的探索欲和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在全球化背景下,既要保持本族价值规范体系,又要融入世界优秀文化之中。学生是创造性地接受知识的主体,强调创新教育,正是对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视。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内容的改革,使教学内容的安排有助于激励创新精神和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提供一般创新所需的思维和实践方法,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大量发展思维、论辩、逻辑推理能力的素材。

参考文献

[1]任秋会等.用高职教育理念构建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

篇6

关键词:虚拟仿真;实训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会持续不断,对建筑业人才的需求会不断增长,培养高素质的建筑人才将是建筑类高校的使命,但是随着现阶段信息化教育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捉襟见肘,越来越不能满当前教学的需要。其弊端主要体现在:在实验室建设方面,无论其数量亦或是实验设备数量,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足,离现阶段教学实验课时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在教学时间安排方面,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所用时间不能科学规划,使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不能应用于生产实践当中去,导致教学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教学场所方面,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用于学生进行综合实践的场所较少等。上述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大大影响了现阶段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今年来工程仿真模拟实验实训教学平台的出现将会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工程仿真模拟实验实训教学平台是一种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真实实验和实训的计算机教学平台。它采用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上建立虚拟实验室环境,提供可操作的虚拟实验仪器,使学生在互联网上通过接近真实的人机交互界面完成实验,也可通过实物模型与虚拟环境的相互补充,增强实验实训教学的客观性,同时提供网络实验教学的一体化管理功能。其作用有以下几点:

一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平台使用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二是增强学生操作工具软件水平的能力:模拟实训在提高学生操作工具软件的水平的同时,也让学生在一个高度模拟的环境中进行实习实验,以便提前进入工作角色。

三是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把老师所讲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用理论指导实践,反之也在实践中提高了理论知识水平。

在“电算化时代”的今天,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过程中,不但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更应在熟练掌握应用电算化工具,提高工作效率与准确度方面和解决“造价”不懂“技术”的专业瓶颈,以提高实践能力。工程造价专业主要培养的人才是造价师,就业方向基本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咨询事务所。无论学生选择哪一个就业方向,都需要造价知识以及相应的实践技能。

然而,现阶段有些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方法形式比较单一,传统实训教学过程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实训中主要是教师单向传授,没有突出学生的学,没有做到因学施教,并且教师的实训教学方法单一,主要是注入式教学,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创新和应变能力。现阶段我们应采用以行动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职业人才培养思路是:是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职业素质培养为主;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来突出培养符合社会所需要技术技能型人才。在虚拟仿真实训教学中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已成为高职教育新的研究热点。下面以工程造价为例,试论述高职教育虚拟仿真实训中的教学设计方法:

1四步教学法

此方法是在“工学结合”、“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等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特点总结出来的,把现实的工作情景带到教学中,以提升了学生的工作能力的教学方法。

1.1明确实训任务

教师先介绍实训内容,指出实训的重点和难点,然后着重引导,让学生自己进行模拟实训。

学生知识准备: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消化理论知识,在进入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前,应该由老师列出本课程实训所需要的重点和难点,并且明确本次实训所要进行的任务。

教师技能准备:实训指导教师在实训之前应该拟好实训任务书、实训指导书、实训计划书、实训项目评分表等材料。

1.2实训教学任务实施

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组成一个项目部,组长是项目经理,并且在模拟的工程项目环境中,体验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的实践。在对学生分组时要注意保证各组实力均衡,有利于实训活动中小组内的协作和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该步骤分为五个阶段,即:根据任务进行内容讨论;组长分配任务,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师生交流;小组间进行交流。

1.3实训教学效果评价

学生评价:各项目组组长根据本组完成的任务对自己组员进行评价,组员之间相互评价。教师评价:教师对各项目组完成的任务情况进行评价。

1.4实训教学效果总结

教师首先对实训情况进行总结,并指导学生完成实训报告。然后,教师还要对实训项目进行评分,剖析解决存在的问题。最后教师选出优秀项目组,对其进行表扬。

该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通了自主学习的通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再加上结合了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实验课程这样的虚拟实训,体现了沙盘课程拥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使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并形成一种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各团队之间形成一种竞争的氛围,让学生争相向上,促使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老师采用与学生互相交流、“谈话式”的方式教学,摒弃传统的以灌输为主的方法。先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感悟,并对自己的感悟进行总结。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的总结,找出重点问题进行着重讲解,以提升教学效果。

图1-1沙盘模拟实验室布置效果图

2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游戏来进行互动合作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体现了职业教育的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理念。角色扮演法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带领所有的同学参与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通过个人的行为能力来体验和反思,并且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图2-1工程招投标模拟实训室平面布置图

下面以《工程招投标》模拟教学为例,试述角色扮演这一教学方法的设计。

在工程招投标模拟教学中,使用角色扮演法可以让学生体验和理解招投标的主要程序;在招投标中担任现实工作中的主要角色,同时了解各种角色的职责分工;阅读模拟招标书的内容,学习分析其构成和要点;掌握实践中大量应用的各类招标、评标的办法;学习掌握电子标书的使用方法,并模拟进行招标、投标和评标;操作工程造价系列的工具软件,在模拟的招投标过程中生成的投标书和电子标书;学习并模拟应用现实中的各种投标技巧策略。

图2-2课程流程图

2.1准备阶段

学生首先需要熟悉基本过程,了解实训室的场景。明确扮演的目的和工作任务。教师首先对课程背景、目标、结构进行讲解,然后在进行角色分工和时间分配;解释模拟的工程背景;组建项目团队;招标公告。

2.2计划阶段

学生讨论和思考自己所承担的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如何进行招投标的流程,并编制招标文件。

2.3实施阶段

2.3.1资格预审和招标文件

首先由学生根据工程情况来填写投标申请,指导老师进行检查。检查无误后学生准备所需的的电子招标书、招标文件和资格预审文件。然后复核资格预审文件,最后学生通过阅读招标文件来提出问题。

2.3.2招标文件答疑会

在此阶段模拟现实中工程招标答疑会的过程,并由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同时点评招标文件。

2.3.3投标文件编制

首先利用工程量计算软件来核对工程量清单。然后利用计价软件进行组价。最后提交投标文件和电子投标书。

2.3.4开标和评标

组织模拟唱标,宣布有效投标标书;利用评标系统进行评标。

2.4评估阶段

2.4.1中标通知与点评

由招标人中标通知书并对模拟评标过程进行点评。

2.4.2签订施工合同

教师准备好需要的工程承包合同文本,组织学生模拟谈判工程施工合同,最终签订工程施工承包合同。

2.5反馈阶段

学生通过担任的角色对模拟招投标过程进行自评和互评,总结学习到的新知识,并对存在的错误进行改正,将信息反馈给老师。

使用这种模拟的方式经行教学,通过一系列能让学生仿佛置身实际施工招投标工作中的任务,并让学生组成团队,操作工程量校核和计价软件,使用招投标策略,来最后完成投标价格,可以使学生高效且深刻的理解投标工作的流程和习惯,同时夯实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强化了对相关软件的操作能力。

3引导文教学法

引导文教学方法,是教师把虚拟模拟实训中所用的引导性文字给学生,然后由学生来独立分析老师布置的任务,对自己学习的过程进行自控,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引导文教学法需要大量的配套指导性材料,这些材料包括虚拟实训中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规章制度、计划进度表等等,学生根据引导文的指示来独立完成任务,教师只有在学生解决处理引导文时遇到的难点和问题进行帮助,并提供咨询评估最后的结果。

引导文教学法在虚拟实训中包括六个教学步骤:

3.1资讯阶段

在引导文的辅助下,学生独立的了解项目的结构和功能,并对具体怎样做提出详尽的方法。在此应以工作任务当做主要引导,并促使学生在引导文件的帮助下独立完成任务。

3.2计划阶段

学生在本阶段中应当知道怎样进行工作。要将工作的各个流程在脑海中进行演练。然后再以书面的形式列出工作所需要的工具、材料等并制定工作计划。

3.3决策阶段

在此阶段学生应该知道采取怎样的工作方法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在进行实施前由师生共同讨论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并且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正,这是任务能否按照计划来实施的关键环节。

3.4实施阶段

此阶段教师应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完成任务,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只有发生重大错误,教师才进行提醒。

3.5检验阶段

学生填写事先编制好的预算书并对任务结果要进行检验。学生本人检验完成后,再由老师进行检验。

3.6评估阶段

当学生的评价与老师的评价有差异时,教师评价时必须点出出现的问题,并且解决这个问题。最后还要对学生进行鼓励性的点评,让学生更积极独立的去处理问题。

引导文教学法是一种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适用于比较复杂的工作任务。引导文教学法是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必须有较高的自学能力,锻炼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文教学法对于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要求比较高,因此在实训的过程中适用于高年级有自制能力的学生,而教师主要起到了一个宏观引导的作用。

结论:

近年来,由于国家经济的腾飞和政策的支持,高职院校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相应的实训教学水平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即便如此,现阶段高职院校实训教学仍旧存在各色各样的问题,个别院校实训成果也不甚理想。究其原因,新的教学方法没有得到正确使用可以说是很重要的一点。本文所述的三种教学方法都适用于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它们虽然形式不同,但是都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虚拟仿真实训软件来设计教学方法,进行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林徐润.《虚拟仿真技术在高职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12(2)

篇7

(一)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缺位”。我国高等教育按其性能可分为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两个维度,各自彰显不一样的社会职能,然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存在的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价值导向影响下,高职教育忘却了自身的存在使命,片面向普通高等教育靠拢,注重“理论说教惯性”,实践教学却显得“肌无力”。此种情形在《管理学基础》课程中也有所体现,毋庸置疑,《管理学基础》为学生提供了具有实用性的管理理论、原则和方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然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仅注重理论讲解,案例、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导致高职生职业道路拓展的受阻,更是高职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缺位”。

(二)学生主体、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失位”。在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不仅为高职院校进行“产学研”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指明了方向,更是为各门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创新提出了全新的课题。然在当前《管理学基础》教学中,仍然存留着传统“灌输式”、“填鸭式”、“一言堂式”教学模式的惯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未能凸显,课堂缺乏互动,导致学生缺乏实践能力,未能贯彻“能力本位”高职教育改革的要求。

(三)教学内容与学生能力培养的“错位”。诚然,当前高职院校所使用之《管理学基础》教材是针对于高职生而开发设计的,然从其出版到使用的过程中,难免存在“时滞性”,更为重要的是,管理学理论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企业管理的变化而不断变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对此,呼应时展的需要,不断对教材进行取舍、整合,以保证对学生教学的实效性,无疑是实现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然在当前情形下,仍然存在把教材当“圣经”来开展课堂教学的不良状况,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及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二、高职《管理学基础》嵌入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动因

(一)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与高职教育目标的内在契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立足于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之现代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始终坚持能力本位的内在要求,专注于高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为主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存在着极高的契合度,始终坚持通过“完整的行动”来实现高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使其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为高职生的职业道路拓展“保驾护航”。

(二)《管理学基础》课程本身需要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介入。现代社会,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作为一种生产力,必须强调其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管理学正是基于如此学科性质下发展起来的,是一门极为推崇实践性和高效性的学科,它既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同时又具有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艺术性。为了能凸显《管理学基础》的实践涵养性,必须借助一定的教学模式来达成,无疑,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更加强调素质教育,从原有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介入《管理学基础》的教学中,必定充分增强高职毕业生是社会适应性、职业实际操作能力的胜任性以及工作岗位要求的切合性,既保证了高职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激活高职生的发展潜力及技能牵移能力。

三、基于行动导向的《管理学基础》教学改革的基本路向

(一)以项目为导向,实现工作过程和实践培养的衔接。“以学生为主体”、“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市场导向”等关键词是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所在,以呼应其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宗旨。然在高职《管理学基础》这一兼具实践性和应用性课程的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教学与管理实践相分离,教学方法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相吻合的情形,导致出现人才培养模式的结构性矛盾。对此,可以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在《管理学基础》的教学实践中,将课程内容细化为若干个项目,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具体的项目,包括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的评价等等,都由学生自己负责,这样做的结果,无疑是规避高职生职业技能不足的重要保障。

篇8

【关键词】高职体育 教学方法 改革 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025

提起体育,一般人仅仅是将其作为运动的代名词,实际从广义上将体育可以归结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一方面从教学的狭义角度来看,体育教学是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激发学生内在身体潜能为主要目的,并且存在培养学生毅力、习惯,开发学生智力的作用的一种教学课程,是我国各阶段教育教学课程设置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另一方面从国家交往的广义角度来看,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高低的标志之一。随着我国国际交往的范围的扩大,体育也是国家外交过程中重要手段之一,例如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等等都是展现一个国家实力,并实现对外交往的重要赛事。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教学体制的推广,开始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素养的培育,其中“体”代表着体育。所以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体育也是一门不可或缺的存在。而作橐幻高职体育教师,下文中我将从教学方法改革的角度出发,从课堂教学模式的确立,师生关系的营造,课堂互动模式的选择等几个方面,具体谈谈如何做好高职体育教学工作。

一、课堂模式多样化

体育是一项以运动为主的课程,课堂教学的场所一般是户外,所开展的活动从强度来看可以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从运动复杂度来看,可以分为体能运动与器械运动两部分。但无论怎么划分主要都是对于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锻炼,所以教学内容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单一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增加课堂互动的多样性,从而中和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性,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

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多样化的体育运动。高职教育阶段不同于初高中教育阶段,此时期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从身体方面来说已经发育成熟,并且具备一定的自我运动保护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对学生要尝试的体育项目减少限制。例如排球、篮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是每个阶段学校体育课程过程中最为常见的运动项目,这些项目互动性强且需要的器械较为简单,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从最为基础的项目玩起,让学生在学校现有的教学设施中实现自由选择,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当然在体育运动之前,教师还要带领并督促学生做好活动热身工作,避免运动伤害的情况出现。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一定仅仅局限于带领学生进行体育活动,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些趣味活动。尤其是对于班级中的女生来说,由于体力和兴趣方面的限制,对于篮球、排球等球类运动等运动强度大的项目一般不感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需求,设置一部分趣味性强的游戏环节,这样不仅有利于带动所有学生参与到体育课堂互动中来,还有利于打破男女体育活动泾渭分明的界限,实现班级全体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班级凝聚力。

二、创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一般理论性学科不同,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一直到高等教育阶段,体育一直是作为一门非考试性科目存在。所以学生在体育课堂参与度方面相对于理论学科来说积极性呈现出明显的不同,并且在与教师的交流互动过程中也会呈现出更高的积极性。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点,创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在交流过程中更好地帮助学生缓解压力,从而保证学生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理论学科的学习中去。

首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交流与互动及时发现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和压力,并通过体育活动实现潜移默化的纠正。高职院校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所以高职学生不仅身心方面发育成熟,并且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接触社会的几率不断增加,这就导致不论是知识学习过程中还是日常社会交往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压力。这些在紧张的课业生活中很难表现出来,但在相对较为轻松的体育教学环境中学生则会不自觉的通过运动进行发泄。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养成擅于发现的习惯,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并发现学生在活动进行中的心态问题,及时给予疏导和帮助。

其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利用自身的一言一行给学生做好榜样,从而引导学生从思维和行为两个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在体育活动中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做到令行禁止,例如每次运动之前带领学生按规定进行热身,并将不能随身携带的装饰品等上交,利用这些细枝末节的行为影响学生的一举一动,继而帮助学生现在生活和学习中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在大部分人的意识中体育就是户外活动、强身健体的代名词,而从实际教学的角度来看,体育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带领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学习体育项目还包含基本体育知识的传输,例如体育安全知识、体育卫生知识等多个方面。所以在日常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首先,从理论教学的方面来说,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普及相应的体育理论知识,例如,教师要教给学生最为基础的运动损伤急救知识。体育是一项以跑跳为主的课程,而运动中最不可避免的就是损伤情况的出现,通过教给学生基础的急救知识以及损伤预防知识,可以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减少身体损伤的可能,并且即使出现运动损伤也能够正确的应对与处理充分保障学生自身安全。

其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带领学生进行体育项目的尝试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尤其是高职教育培养的都是将来要奋斗在各个岗位工作一线的技术人员,需要具备高素质的体能,所以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体育项目的尝试培养学生的在某个体育项目上的运动潜能和兴趣,进而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进而为将来踏入工作岗位准备一个强健的体魄。

总之,对于高职体育来说,在教学方法的选择方面要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两点。一方面,实用性可以确实帮助学生达到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另一方面趣味性则可以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在运动中释放学习压力。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高职学生;汽车专业;学习特点;调查研究、;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0-0157-02

在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到高职院校接受职业教育,其教学质量问题日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学生是高职教育过程中教学服务的对象与重点培养的人才。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必须关注学习的主体。只有从学生“学”的角度入手,分析研究他们的学习特点,再从教师“教”的角度出发,通过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以适应学生的特点,提高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从而,达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通过调查获得高职汽车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方面的数据和资料,并进行有效的统计和分析,以发现总体规律,了解个体差异,才有可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改进教学,探讨适宜的课程教学方法。

一、调查的背景与方法

为了推动职业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梳理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特点,研究职业院校教学模式和方法,深化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大力培养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0-2011年科研规划课题《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特点与教学模式及方法研究》(课题编号:100142)按照职业教育的类型划分研究子课题,第一批将以汽车专业为研究对象。2011年6月,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承担了子课题“高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特点与教学模式及方法研究”的研究工作。基于此背景下,课题组精心准备,细致安排,以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全体三年制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有针对性设计调查问卷,下发问卷150份,回收143份,有效回收率为95.3%。在保证调查问卷真实性、客观性的基础上做一下调查结果分析。

二、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高职汽车专业学生学习内部因素的调查分析[1],探索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的因素,诸如围绕学习动机、学习规划、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等方面,紧扣研究目的设计调查问卷的问题,研究过程中注重将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结合。

(一)汽车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

高职教育相比本科教育而言,虽然各有千秋,但当前人们还是更多的想进入本科院校学习,高职高专往往是分数不够的无奈选择,这也就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对学生学习的目的的调查,尽管有57.3%的学生选择来高职学习是目的是学习一技之长为将来谋生打基础,但还有14.6%的学生是因为高考失利无奈读高职,而14.0%的同学是想进一步升本科而读高职。这也印证了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差别。

对于学习的目的性,有60.1%的同学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而20.3%的同学是为了父母的期待。对于是否知道自己的擅长和感兴趣的工作,有39.2%的同学确定自己的兴趣与擅长,有近41.3%的同学对就业状况只是了解一、二,这说明大部分同学的学方向是确定的,但是具体的奋斗目标还是不明确,对未来自己的就业情况了解不多。

(二)汽车专业学生的学习规划

在学生学习规划问题方面,只有28.7 %的同学每学期开始前就制定了明确的学习计划并按照计划执行,14.7%的同学是依据学校制定的课表来学习。在安排课余时间方面,在一下三个方面:努力学习准备考本科、参加各种课外组织活动以及休闲娱乐,选择的比率各占26.6%、27.3%和25.9%,可以看出学生们的课余时间利用各不相同。

(三)汽车专业学生的学习态度

通过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调查,发现多数学生的学习态度是认真的,38.5%的同学认为学习是一种精神需要,可以提高自身素质,但还有32.2%的同学认为学习只为了通过考试。近65%的同学认为学好本专业知识,多考证可为以后多一些就业选择做准备。大多数同学能独立支配时间,有一定的学习自。

在对待汽车专业课的学习上,只有31.5%的同学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在80%以上,而39.9%的同学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在50%左右。基本不听的为8%。那么,高职课堂学生注意力放在哪里呢?28.7%的同学注意力会放在教师身上,39.9%在课程内容上,18.9%在周围同学身上,而还有12.6%的同学会把注意力放在手机上。

(四)汽车专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高职汽车类专业学生在校学习阶段有较为明显的学习特征[2],例如,时间短、课程多;逻辑思维要求较高;需要大量的动手实践训练。在现有招生制度下,高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存在先天不足,相对其他专业学生而言,汽车专业学生必须面临着大量的具有一定难度的课堂学习,和长时间的设备操作训练。那么,什么因素最能激励学生学习汽车专业课?有28.7%的同学出于兴趣;有37.1%的同学是因为与生活密切相关,今后用得着;有16.8%的同学是为了考试;17.5%的同学是为了今后就业。学生们普遍认为,学习专业课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今后的职业发展,能够在未来生活中学以致用。

篇10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面向生产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主要保障。本文在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现阶段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存在的困难,并着重从以就业为导向,以“双证书”为有效载体,构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体,以实践活动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以实纲为依据,以实践教学成绩为标准,构建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以实训基地建设为依托,构建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四个方面深入研究了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途径。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方法研究;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035-02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岗位需求为基准,以具有较高素质、精湛技艺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为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而培养一批既有实践能力又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力军。实践教学体系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内涵的核心,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的特征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培养的单技能型人才已逐渐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保持其实践性的教学特色,逐步完善和构建适合自身快速、健康发展的、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内涵和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是指高职院校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按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相应的课程学习计划,同时借助一定的项目训练机会,有计划、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增添实验、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等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探索,_到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的一种教学形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突出实践的系统性、教育技术参与的技术性、内外结合的创新性、产学结合的双向性、一体化、规范化、实用性和整体优化的原则,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建立在职业能力和素质结构分析的基础之上,即具有职业教育特征;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应能实现校企“共赢”的合作机制,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技术合格人员,即具有产学结合校企共建特征[2]。

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

(一)实践教学是创新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多偏重于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了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然而面对21世纪经济增长方式逐渐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劳动市场出现就业难和招聘难问题,主要体现在大量的高效毕业生缺乏灵活性和岗位技能。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是使学生在多机会、多层次的实训中,培养自身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以及创新精神,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为社会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服务性人才[3]。

(二)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特征的体现

职业教育在课程的设置和知识体系上都与岗位职业和技术能力有关系,所以实践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职业教育在实习的内容、形式和所占的课程比例上更加丰富多样,更加投入,更加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三)实践教学是评价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标准

学校培养人才是为社会服务的,学生质量的高低是由其岗位适应性和职业技能的发挥程度决定的,是由企业评判的。学生要想取得较高的评价,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应始终贯彻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化教学中,让学生尽早地适应就业的环境。高等职业教育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原因在于其学生质量的社会认同度较高,实践教学体系完善,专业特色突出。

三、现阶段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存在的困难

(一)硬件支撑和软件建设同步性差

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涉及硬件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其中硬件设施是实践教学的支撑,软件建设是实践教学的内涵。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在开展实践教学的时候,往往在硬件开发层面较突出特色,可以为教学的开展提供对应的设施和场地环境,但是缺少与之匹配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实例,通常不能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致使实践教学体系先进内涵的缺失,严重影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不完善

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种类多、参与人数比例大、时空和内容的差距较大,特别地实践教学的课程实训、岗位实习等教学环节多样化,导致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呈现出随意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再加之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多是重理论学习而轻实践训练。所以要形成一个统一的质量监控体系和独立的评价体系难度很大,所以致使许多高等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难以形成。

(三)构建目标模糊,实训基地缺乏特色

现阶段各高校采取的是“广散网”的形式,脱离社会岗位的需求,花费大量的资金建设较多的实训基地,忽略了高职院校的特色发展,这种实践教学的方式不仅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专业和综合职业技能,反而会导致一些学生养成了学而不精,学而不专的不良习惯,给学生心理造成“全能”的错觉,影响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发展。

四、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方法的探究

(一)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1.实践教学素质目标。为使学生更好的适应复杂多变的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必须将职业素质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实践于理论的教学中,基于此,要求各高等院校将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中设置合作能力、公关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非技术性的职业素质教育的课程教育,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实现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

2.实践教学技能目标。开展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设计、专业调研和第二课堂活动等专业实践,在课程实习和毕业设计方面秉承“学生自主选题、选择指导老师”和“课题与市场接轨”的原则,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自主能力;同时高校应注意学生技能的培养,注重理论知识与社会应用市场的交叉和融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工作适应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实现“现代化”教学技能目标的制定。

(二)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体,以实践活动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传统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安排主要集中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阶段,往往忽略了课程之间知识与技能的内在联系,导致专业课教学脱离岗位需求,缺乏针对性。根据培养目标现将教学课程分成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技能类实训课程: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岗位实践课程的内容,重点训练学生的通用职业能力,帮助和指导学生以较高的标准实现企业未来的岗位要求,同时让企业充分是了解学生的能力;②职业能力类型课程:通过预先安排适应若干个职业岗位需求的学习模块,结合学生工作的未来发展空间,进行多样化创新项目课程的开发,安排面向职业岗位的定岗实践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开拓学生的探索空间。

(三)以实纲为依据,以实践教学成绩为标准,构建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标准必须要紧扣教学目标,与职业资格鉴定接轨,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和实训项目的基本要求,以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率为评价的依据,将考核的重点放在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考核和评价上,通过与学生座谈、用人单位对队才使用意见的反馈、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总结和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等一系列的方法,综合进行最终的考核评价,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要通过实践教学来体现,要建好实践教学体系,采用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模式,结合校企合作项目,通过从科研机构、事业单位对口专业引进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等做兼职教师,充实教师队伍;改善队伍结构。

参考文献:

[1]钱建平,涂明,肖毅.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