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帮扶计划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13 17:05: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贫困地区帮扶计划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贫困地区帮扶计划方案

篇1

本刊讯 2016年,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1+20”扶贫攻坚政策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脱贫攻坚教育帮扶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我区各级教育部门联同有关部门聚焦贫困地区、贫困学生,全年实施了多项教育扶贫、教育脱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贫困地区的教学资源明显增加。学前教育方面,我区2016年在54个贫困县投入学前教育发展资金4.82亿元,新建幼儿园78所,认定自治区多元普惠幼儿园600所。义务教育方面,我区下达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建设项目资金28.74亿元,依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小学教学点基本办学标准》的相关指标,大力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教学点的办学条件。我区还投入2.54亿元实施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改扩建项目63个,统筹资金7 500万元支持15个贫困县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同时下达3 000万元支持优质职业院校通过管理、课程、师资、设备“四下乡”方式开展教育扶贫工作。

二是进一步落实贫困地区学生帮扶政策。一方面,我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实施15年免费教育,投入资金17.73亿元,惠及学生122.24万人次,同时对建档立卡贫困毕业生实施100%就业帮扶,该群体就业率达99.97%。另一方面,我区多措并举增加贫困地区学生的升学机会。2016年,我区多所普通高中开设了“圆梦班”,招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初中毕业生3万多名;区内高校安排贫困专项计划2 950个,其中国贫专项计划750个,区内本科第一批重点高校贫困专项计划200个,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脱贫专计划2 000个,为家庭困难学生升学拓宽了路径。

三是贫困地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2016年,我区举办了多个贫困地区校长业务能力和学科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贫困地区学校校长1 600余名、学科骨干教师7 000余名,极大地提高了贫困地区学校校长和学科骨干教师的专业能力。同时,我区还支持贫困地区中高职院校建设1-2个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实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县级中职学校教师定向培养、特岗教师培养等工作,为农村地区学校输入新鲜血液,为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夯实基础。

(责编 蒙秀溪)

篇2

【关键词】农村 贫困地区 扶贫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另一方面,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逐步加剧,尤其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迟缓甚至落后,还存在许多贫困地区。基于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扶贫工作还需要依靠政府的扶贫政策的引导,使广大的农村贫困地区逐渐脱贫,走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扶”的概述

“四扶”具体是指智力扶、项目扶、合力扶、搬迁扶,是政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找准农村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突破口。“四扶”是当前农村贫困地区扶贫工作的有效实现路径,有利于构建农村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新格局。

“智力扶”清洗守旧脑。针对农村贫困地区人民,政府对能够有效掌握致富技能尽快脱贫的强烈愿望,以劳务输出增收为目标,加大贫困人口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力度,协调教育机构、培训机构等在农村贫困地区举办脱贫致富技能培训班,让贫困家庭在家门口学习。

“项目扶”开辟致富路。以搭建贫困农民持续增收载体为目标,积极争取扶贫项目资金。对有劳动能力但缺乏生产项目、信息和资金的贫困户,扶持其发展种养业。发展“贫困村互助资金”模式,扶持贫困户发展种养项目,从而有效缓解贫困户生产资金短缺问题。

“合力扶”拓展扶贫法。在借助外力方面,积极争取对口帮扶单位的最大支持,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开展对口帮扶活动;在依托内力方面,实施部门包村帮扶工作机制,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脱贫计划,落实帮扶措施;在融合资金上,整合捆绑运作各类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

“搬迁扶”甩掉贫穷帽。结合农村贫困地区扶贫工作的综合展开,将贫困户统一搬迁安置,并且配套完善安置点水、电、路、广播电视等公共设施,对贫困户按人口进行农田耕种分配,并将搬迁贫困户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对当年新搬迁贫困农民补助半年至一年口粮,搬迁户子女就学免收书本费和学杂费。同时,组织当地直企事业单位“一对一”对口帮扶搬迁贫困户,能够对搬迁农民尽快脱贫致富提供有效保障。

农村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政府扶贫资金投入不足。农村贫困地区自然条件一般较差,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社会服务能力较弱,对这些地区的资金投入和收益的反差较大,因此需要投入的脱贫成本较高。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中央财政对农村扶贫开发的投入已高达140亿元,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地区的温饱问题和低收入问题,这些资金的投入是远远不足的。

政府扶贫资金使用效率较低。政府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扶贫资金投入是由多个部门以及多种渠道完成的,如国家农业银行的信贷扶贫资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以工代赈扶贫资金、国家财政部的财政扶贫资金等。由于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部门较多,因此扶贫资金由多方控制和管理,扶贫资金管理难以统一,特别是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实行行政层层审批、拨付制度,导致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扶贫资金在各层次的审批、拨付过程中存在延迟现象,因此扶贫资金难以进行有效整合,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扶贫资金的有效利用率,难以实现扶贫效益的最大化。

政府扶贫资金漏出率很高。银行信贷扶贫资金中大部分资金被用到了工业、电力、交通、通讯等基础性行业,用于扶持农村贫困农户的小额贷款却逐渐减少。同时,农村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决策失误、管理工作中出现纰漏等因素,造成扶贫投资未能有效地形成生产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家扶贫资金浪费的现象。

挪用和贪污扶贫款现象较严重。由于政府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扶贫资金是通过政府部门逐级下拨并由下级政府部门支配使用,因此在下级政府部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被挪用现象。此外,由于政府对农村地区的扶贫资源不够充足,在扶贫资金的分配中,易导致不正当竞争的现象,时常发生贪污受贿的不良现象。

探索建立和完善农村贫困地区扶贫模式

实施产业扶贫,夯实集体经济。扩大以工代赈投资范围和规模,不仅要在农村贫困地区的重点县加大投资,也要对乡、镇、村的贫困用户增加资金投放力度。对农村贫困地区实施产业扶贫,能够有效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基本生产条件,并能为农村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提供临时就业岗位,从而能够有效增加农村贫困地区人口的收入。因此在国家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中,要进一步扩大以工代赈的投资规模,要始终坚持“积聚民间闲散资金、搭建让民做主平台、兴办为民服务实事”的工作思路,通过组建村级扶贫互助社、扶贫互助协会来有效解决农户生产发展资金不足的难题,使农村贫困地区的集体经济得以夯实。

依托科技扶贫,力促脱贫致富。在农村贫困地区,高技术、高素质人才极度匮乏,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科技扶贫就是基于这种实际情况提出来的,旨在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改变农村贫困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现状,帮助贫困地区的人民脱贫致富。科技扶贫首先是强调自我发展。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先导,引导农村贫困地区对当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且要全面提高农村贫困地区农民参与市场的竞争力,以实现农村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其次是要高度重视对先进、成熟的生产技术合理引进。农业生产技术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在科技扶贫开发工作过程中,向农村贫困地区引进生产技术时,必须要保证被引进的生产技术具有成熟性、先进性和合理性,因此要根据农村贫困地区的具体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引进合适的生产技术;最后是在农村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中,要将治穷与治愚相结合。也就是说科技扶贫要将农业、科研和人才培养三者结合起来,不仅要向农村贫困地区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还要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并且要对农村贫困地区的群众开展各项科学技术的培训和普及。

加快项目建设,改善村容村貌。一是围绕建设现代文明新农村目标,多渠道筹集资金,有效改善村容村貌。二是完善路桥基础设施建设,方便村民生产、生活。三是实施贫困户安居工程,有效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四是改造村供电线路,确保供电正常。五是抓好“雨污分流”工程建设,将生活污水收集进行净化处理后排放,改善村卫生条件。六是搞好村垃圾收运。要完善垃圾运输车等设备,建设垃圾收集点,使农村贫困地区的居民的生活垃圾得到统一处理,有效地美化、净化环境。七是建设村文化室及文体活动场,建设村篮球场和购置乒乓球台,为村民营造浓烈的体育氛围。

领导高度重视,强化思想引导。要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并深入农村贫困地区进行调查研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地区的重点、突出的问题。根据农村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强化思想引导,不断增强加农村贫困地区的科学发展意识,切实调动贫困群众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制定扶贫方案、选择扶贫项目、落实扶贫措施等过程中,都要充分听取贫困群众意见,保障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实施权和管理权的合理使用,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有效的保障,以确保扶贫开发工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也可有效地提高扶贫开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利于加快农村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结语

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四扶”为基础,逐步健全农村贫困地区扶贫模式,并且对其进行完善和创新。开展扶贫工作时不仅要摸清贫困户底子,使该项工作更具针对性、实效性,使扶贫开发效果明显增强,还要能够成功激发贫困户的发展热情,使贫困户渴望脱贫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从而有效地实现多方联动。当前“大扶贫”工作格局已初步形成,将更有力地推进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在今后农村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中,要以“四扶”为基础,始终坚持把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改善生活条件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不断探索农村贫困地区扶贫工作新模式。从居住环境、基础设施、技术培训、产业发展等方面全方位展开帮扶,使农村贫困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总之,在农村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中,要坚持“智力扶、项目扶、合力扶、搬迁扶”的四扶政策,建立健全农村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制度,不断完善和创新农村贫困地区扶贫模式,从根本上引领农村贫困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改善生活生产条件和精神面貌,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生活。

篇3

荣、社会稳定,努力开创扶贫开发工作新局而,为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全市提前实现全而小康的奋斗标作出贡献。

一、全力组织实施好自治区“千村扶贫开发工程”和包头市“百村扶贫开发工程”

根据全市贫困村的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把“兴水、种草、养畜”作为今年扶贫开发的重点,实施以水为中心的基本农田和饲草基地建设。在以下几个方面,确保取得实效。一是充分利用农区充足的粮食和秸秆资源发展养殖业,特别是把奶牛、鹿、小尾寒羊等的养殖放在重

要位置,使之成为贫困群众脱贫的主导产业。二是牧区要人力推广舍饲半舍饲,优化种群结构,提高良种比重,加快畜群周转,逐步走上精品绿色畜牧业的路子。三是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进设,坚持找水、节水、露水川结合的原则,采用喷灌、滴灌、渗灌等技术,推广地膜、保水剂,抗旱品种,努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四是抓住农区畜牧业大发展的良好机遇,优化种植结构,推广粮饲兼用物和优质牧草,提高粮食和秸秆的转化率。五是在全市选择10个贫困村(嘎查)作为示范基地,依托项目建设,使之成为“百村工程”中的亮点,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二、做好世行贷款及其它援助项目的实施,做好世行贷款回收工作

世行项目主要通过垫付报帐制实施,因此世行项目配套资金的落实是项㈠实施的前提和关键环节。通过积极协调计委、财政、农行等有关部门,千方百计多渠道解决预付资金,确保项目按进度实施。要做好嘉道理项目的总结和新项目的规划。今后要继续加大贴息贷款和无偿贷款援助扶贫项目的争取力度,争取更多的国内外金融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扶贫项目,弥补我市扶贫开发经费的不足。要抓紧对即将到期和已经到期贷款项目进行分类和整理,强化贷款回收措施,制定还款方案和时间表。充分发挥我市扶贫基金会的作用,做好资金的募集工作.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止机关、企事业单位、私营业主都了解基金会的性质、运作方式和国家有关的优惠政策,争取多募集资金。另一方面积极倡导浓于水的同胞感情联系海外、境外华人、华侨及各种社团组织,支持我市贫困地区的经济建设。

三、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扶贫,把对口帮扶工作推向深入

对口扶贫工作要按照“千村扶贫开发工程”的要求进行,确保每个重点贫困村(嘎查)都有一个包扶水位,同时还要有一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包扶,并且保持帮扶单位、人员的相互固定。要求帮扶中位要把帮助重点贫困村、贫困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帮助他们争取项目,增加资金投入.为扶贫开发工作奠定物质基础。自觉贯彻党的扶贫方针政策,根据自身呀特点。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本单位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带到贫困地区,将本单位的竞争意识和效益观念传递给贫困群众。紧密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从帮助农牧民转变观念入手,在引导农牧民进入市场上下功夫,从而使对口帮扶工作在更高层面上有所突破。

四、围绕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

发展农区畜牧业,推动结构调整,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例,是促进农业向现代化迈进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根据全市实际情况,积极调整种养业结构,把养殖奶牛作为脱贫致富的一项有效途径抓紧抓好。充分利用市委、市政府发展奶牛业的优惠政策,围绕奶牛养殖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按照“户养殖、村建站、乡服务、县防疫、市保险”的模式和“农户养殖、大户带动,联户经营、小区集中、股份合作、做大规模”的发展方向,对适于通过养奶牛脱贫致富的地区,在资金投入、技术培训、牛源提供和疫病防治等方而加大工作力度。结合“百村扶贫开发工程”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广优质牧草、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切实抓好饲草料基地建设。及时在贷款发放、选购奶牛及饲料配比、青贮技术、配种接产和常见病防治等发展奶牛养殖的关键环节上,为贫困群众提供服务。移民工程与

养殖小区建设结合,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大力发展奶牛养殖的基础上根据贫困群众的实际情况,继续发展鹿、小尾寒羊养殖。

五、切实抓好劳务输出和剩余劳动力转移

把劳务输出作为对口扶贫的重点,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并作为—项重要内容列入干部实绩考核内容,仪劳务输出成为增加贫困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并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项重大举措,有计划、有组织的抓紧抓好。今年全市计划转移农村贫困剩余劳动力8000人。

六、坚持不懈的搞好移民工程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规划,组织严密的论证。坚持自愿的原则,充分尊重农牧民意愿,对纳入规划而又一时不愿迁移的群众,做好耐心细致到说服员工作,不急不躁,不搞强迫命令。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确保移出来,稳定下,富起来。在具体项目实施中,要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监管,实行招标制和合同制;加大培训力度,减少搬迁后因生产、生活方式改变造成的不适。

七、加大科技扶贫力度

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在扶贫开发重点贡献率,争取在科技示范、推广上有所突破。因地制宜发展几处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率的科技扶贫示范基地,与农业、畜牧业的“种子工程”相结合,引进良种、良法,真正起到典型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与有关部门配合,搞好基础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各项社会事业,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把提高贫困群众整体素质作为扶贫工作的切入点,努力转变贫困地区农牧民的思想观念,提高科技和文化素质,拓宽培训面的培训渠道。

篇4

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党总支书记为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和各下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2015年扶贫工作方案,落实了具体经办人,从组织上确保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和有序推进。

二、明确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

(一)2015年扶贫工作思路

围绕镇村开展扶贫解困行动,充分发挥市县交通系统对口帮扶的作用,逐步消除农村贫困,坚持开发式扶贫和保障式扶贫相结合,积极推进产业化扶贫、基础设施、村道及便民路建设,突出社会扶贫的成效。

(二)目标任务

制定村级道路畅通工程实施计划,加快建制村(道路硬化)建设,加强安全防护设施和中小危桥改造,稳步推进贫困地区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实施“溜索改桥”工程。

三、具体帮扶措施

1.选派政治素质好、能吃苦、工作作风过硬的人员到对口联系乡镇进一步开展扶贫工作。

2.进一步完善包扶绝对贫困户责任制,局机关干部、财政供养工勤人员和下属处所段站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按规定包扶1户贫困户,签订《双向责任书》,充分履行帮扶责任。

3.帮助包扶绝对贫困户实现越温目标,指导联系村抓好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工作和越温方案。

4.进村入户开展工作,局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全年不得少于2次,一般干部职工每年不少于1次,做好详细记录。

5.帮助定点帮扶村建立协助和互助组,切实帮助贫困人口增加收入,具体为:帮助(镇村)绝对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收200元以上,其余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50元以上。

6.做到定点帮扶村(镇村)温饱巩固率达98.5%以上,返贫率不大于1.5%。

7.全年组织邀请县畜牧局、农业局等技术部门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农村实用技术和扶贫有关政策培训2次以上,并将培训、记录和参训人员花名册存档。

8.全年书写扶贫标语2条以上,向县扶贫办报送帮扶工作简报3期。

9.组织局机关干部职工向贫困户捐资赠物,副科级以上干部不少于200元,一般职工不少于100元。

10.帮助协调项目资金解决对口联系乡镇乡村公路的延伸。

11.结合我局自身工作优势,积极向市交通局协调争取项目资金至对口联系乡镇实施项目。

四、其他事项

1.协助镇村完成相关扶贫资料报送工作,督促管好用好各类扶贫资金,确保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2.协助镇村抓好基层组织建设、计划生育“三结合”和产业化建设工作任务。

3.按要求参加县扶贫办组织的有关定点扶贫工作培训及会议。

4.按时报送年度扶贫工作计划、年度工作总结等相关资料。

篇5

近年来,合作市深入贯彻落精准扶贫工作,紧盯“全市2015年实现基本脱贫,2016年实现整体脱贫,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举全市之力,集各方智慧,坚决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切实做到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六个精准”,真扶贫、扶真贫,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在教育精准扶贫方面,合作市教育局根据《合作市“1+17+1”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和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和要求,精心安排,狠抓落实,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改善办学条件 推进均衡发展

“以前学校很简陋,小平房,土操场,下雨天泥泞不堪,经过这几年改薄项目建设,我们的校园真的变成了花园,环境优美,教室宽敞明亮,各种辅助设施齐全。”合作市佐盖多玛乡中心小学校长华尔贡说出了全市乡村学校广大师生的心声。

近年来,根据《合作市精准扶贫教育支持计划实施方案》安排,市教育局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科学布局,争取项目,把工作重点放在建好、办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2016年,全市精准扶贫义务教育阶段建设项目为17个,总投资1.1706亿元,其中包含校舍新建、校舍续建、操场、围墙等项目;同时,为14所中小学和教学点购置了学生床、课桌凳、食堂设备、安保设备及音体美教学器材和图书;全市农牧村学生宿舍全部实现锅炉、电暖供暖。

2016年,全市投入1762万元新建4所双语幼儿园,通过全省招教等项目招录幼儿教师15名,转岗16名,举办新幼儿教师岗前培训8期236人次,缓解了农牧村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短缺问题。据了解,2013以来,该市累计投入6147万元建成“双语”幼儿园18所,在建幼儿园7所,全市乡镇幼儿园覆盖率达到100%。

同时,合作以实施“全面改薄”项目为契机,加快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2016年,投资590万元为全市14所乡村学校和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教育信息采集共享室14间和“班班通”资源共享平台;投资302万元为中小学配备“班班通”设备54套,计算机200台,实现了农村中小学“班班通”和计算机教室全覆盖。

完善资助工作 帮助学子圆梦

“我家的经济条件差,以前父母为交不起学费发愁,现在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学校管吃管住,我们可以无忧无虑地上学了”。合作市第四小学学生卓玛草说。2016年新学期开学前,合作市开展了“金秋助学”活动,为考上大学的梁宁、包士维、当子吉等30名特困家庭学生每人发放助学金2000元,为拉毛才让等10名学生每人发放700元路费补助。而这已是合作市完善学生资助工作的常态。

据了解,从2013年开始,合作市在全市开展农牧村贫困家庭学生建档立卡工作,市教育局督促、指导各乡(街道)完成了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教育扶贫信息的采集和系统录入工作,建立了贫困学生的电子信息档案,构建了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到户、到人的教育精准资助体系,进一步明确了资助项目及标准,确保所有贫困家庭子女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

同时,将全市农牧村幼儿园营养餐经费纳入市级财政保障范围,足额落实;提高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补助标准,并持续发放家庭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继续实行12年全免费教育,将高中免费教育经费列入年初财政预算,按照生均1000元/年标准落实公用经费96万元,同时对合作户籍家庭困难的高中生按每生每年2000元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减轻了广大农牧民群众送子女入学的负担。

在充分落实现行资助政策的基础上,该市持续开展捐资助学活动,积极倡导社会团体和爱心人士设立特困学生救助基金,采取优惠政策叠加的方式加大对特困学生的资助力度,确保贫困家庭孩子的正常学习。以此,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同等对待,享受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同等政策,对城市低保家庭学生享受免学杂费和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

做好招生工作 落实优惠政策

在实施贫困地区高校招生专项计划方面,合作市不断完善“制度公开、群众监督”招生工作机制,高考前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站、致家长的公开信、招生咨询电话等渠道积极宣传各项招生政策,特别是国家和省上出台的贫困专项计划、精准扶贫专项计划、藏区专项计划等政策。

市招生办严把考生资格审查关,全方位为考生填报志愿提供指导服务,为农牧民子女上大学创造了更多机会。2014年以来,全市通过贫困地区专项计划、精准扶贫专项计划、藏区专项计划共录取贫困家庭学生205名,计划推免和单招录取534人。

2015年以来,合作市积极推行甘肃省内藏区“9+3”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政策,让未被普通高中录取的初中毕业生继续接受3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绝不让一个贫困生掉队。目前,全市有152名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136名学生在外地企业就业。

壮大师资队伍 关爱乡村教师

随着教育惠民政策的逐步落实,合作市农牧民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校学生人数持续增加,各学校学科教师结构性矛盾突出,为应对新情况,合作市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借助全省招教、事业单位招考、特岗计划等项目,通过“培、招、转、聘”等方式,进行了“分层、分岗、分类”培训和招聘,壮大了师资队伍,提升了师资水平,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随着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新上岗教师人数不断增加,各中小学、幼儿园,尤其是乡村学校教师住宿成为一个突出问题,新来的教师多半未婚,远离父母,要让他们安心教书,必须提供基本的吃住条件。

2014年以来,合作市将乡村教师周转房建设纳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积极协调,争取项目,做好教师生活保障工作。目前,佐盖多玛乡中心小学等乡村学校的教师周转房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确保了这些教师住有所居,安心从教;2008年以来,合作市将包括乡村教师在内的全体教师纳入全市干部职工每年一次的免费体检之列,市教育局组织全市各学校教师按时参加体检,体检结束后为受检教师建立健康档案,医生当面讲解体检结果,提出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改善建议,帮助他们提高身体素质,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近几年,市政府对教育上的投资力度很大,办了许多民生实事,免费体检就是一件很好的事。以前,老师们患了病之后才去医院,现在免费体检让我们能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增强了基层老师的自我保健意识,有了一个好身体,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合作市勒秀乡中心小学教师道吉才让感慨地说。

另外,合作市在教师晋升职务(职称)和评优选先时,也向农牧村学校、薄弱学校、一线教师、长期扎根基层的教师倾斜。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纳入高级教师职称评聘范围,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想方设法筹措资金,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贴和班主任岗位补助等。

落实“三区”计划 强化引领作用

根据教育部等五部委印发的《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实施方案》,2013年开始,省教育厅已连续三年为合作市选派“三区”支教教师65人,教师参与到各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中。

支教期间,他们用丰富的知识、先进的理念为受援学校传送经验,让更多的老师观摩了支教老师的示范课,开阔了视野,更新了教育理念,改进了教学方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支教活动起到了真正示范引领作用。

从2014年秋季学期开始,西北师范大学、河西学院、陇东学院、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等高校先后选派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学生80人到合作市乡村幼儿园开展精准扶贫帮扶支教(顶岗实习)工作。

“在支教老师们的帮助下,学校创办了各种社团组织,体育课、舞蹈课、音乐课都也开设起来了。支教老师还利用课余时间辅导留守儿童学习,给这些孩子们带来了精神关爱,促进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支教老师们都年轻,学生们不仅喜欢听他们的课,平时也喜欢和他们一起玩。他们开展的各类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给学校工作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也促使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走向正规化迈进。”合作市加茂贡中心小学校长丹真贡保介绍道。

深入开展“双联” 帮助农民致富

合作市佐盖曼玛乡地瑞村是合作市教育局的联系点,自2012年“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市教育局成立了“双联”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合作市教育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局机关全体干部与该村36户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

根据“实施方案”及“干部个人帮扶计划”,市教育局充分发挥教育行业优势,紧密结合地瑞行政村的重点工作,通过政策宣传、科技培训、文化引领、智力扶贫等方式,全面实施帮扶计划。局领导带头进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及时了解掌握帮扶村的动态信息和村民的个人信息,共同制定了扶贫工作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力求做到精准定位扶贫,不脱贫不脱钩。

同时,市教育局选派专门人员驻村,配合乡村开展扶贫对象建档立卡、精准扶贫大数据采集等各项工作,为联系村扶贫工作精准聚焦,为真扶贫、扶真贫奠定了基础。2015年底,市教育局帮扶的36户贫困户中已有25户实现了脱贫,其余11户有望2016年底脱贫。

篇6

一、当前甘肃省扶贫重点及成效

近年来,甘肃省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计划,即:一个核心,就是始终突出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这个核心。两个不愁,就是无论丰年灾年,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都有可靠保障,基本实现家中有余粮,手头有余钱。三个保障,就是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六个突破,就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六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贫困人口由692万减少到412万,减少280万人,年均减幅20.3%;贫困发生率由33.2%下降到19.8%。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507元增加到5736元,扶贫对象年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两年建成通村道路20786公里,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比率由50%提高到70%;解决了贫困地区4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贫困地区自来水入户率由62%提高到75%;贫困村动力电覆盖率由48%提高到80%;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41万户,农村砖混、砖木住房结构比例由76%提高到84%。二是富民主导产业持续壮大。草食畜牧业、设施蔬菜、优质林果、马铃薯、中药材、乡村旅游等特色主导产业收入占到贫困农户家庭经营性收入的50%以上。三是易地扶贫搬迁步伐加快。制定出台了《甘肃省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规划(2013-2018年)》,完成6.1万户30.5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占规划任务的27.2%。四是金融支撑力度明显加大。

支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在贫困地区延伸服务网点、加大信贷投放、强化金融服务。全省金融机构对贫困地区贷款累计2517亿元,同比增加27.4%。五是公共服务水平有效提升。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从84.9%提高到87.2%;建制村标准化卫生室覆盖率从31.4%提高到55.5%;新农合参合率从97%提高到98%。六是劳务输转培训不断加强。两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88万人,有61.7万人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同时积极推进劳务输转,与16个省区市建立了劳务合作关系,累计输转城乡富余劳力1078.4万人次。2015年6月,甘肃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对全省精准扶贫工作做出了总体部署,同时出台了关于饮水安全、动力电、交通、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生态环境、富民产业、电商、教育、卫生、乡村文化场所、社会救助、小额信贷、劳动力培训、干部人才支持计划、驻村帮扶工作队整合、贫困县考核办法等17个配套文件,这“1+17”精准扶贫方案,是一个一揽子的政策框架,是“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深化和拓展,贯穿了精准性的要求,突出了组合拳的特色,强化了配套化的措施,是各地各部门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任务书、作战图和时间表。

二、国际金融组织与甘肃省扶贫合作情况

对国际社会影响较大的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主要有世界银行(世行)贷款和亚洲开发银行(亚行)贷款。世行和亚行贷款通过长期贷款的支持和政策性建议帮助会员国家提高劳动生产力,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改善和提高生活水平。其贷款具有贷款周期长(20-50年)、利率优惠(利率水平与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水平比较接近)的特点。世行和亚行长期致力于帮助全球发展中国家开展减贫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在国际减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积累了丰富经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银行与中国政府开展了扶贫领域的合作,提供了资金、经验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取得了显著扶贫成效。1997年初,经国务院批准,甘肃省实施了第三期世行贷款扶贫项目———西部扶贫世行贷款项目。项目涉及甘肃省天水、平凉、定西、陇南4市的19个县。该项目注重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通过各种培训,使项目区农户掌握了1—2门农业实用技术,为广大项目农户全面脱贫致富提供了保证;通过基础设施和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提高了项目区基本条件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帮助330万人摆脱了贫困,促进了项目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了投资环境,引进了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外向型和实用型相结合的技术、科研和涉外项目管理人才,起到了创新、示范和带动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甘肃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西部扶贫世行贷款项目是甘肃省首次利用外资进行的跨行业的大范围、大规模的到村到户扶贫项目,在各方努力下,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项目设计方法和管理方法为今后实施外资扶贫项目和国内扶贫项目创造了经验,在扶贫模式、体制创新、科技培训等方面为农村扶贫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2012年,国务院扶贫办又选定甘肃省实施六期世行贷款产业扶贫项目。项目区涉及甘肃省定西、庆阳等6市16县(区)的55个乡镇、240个村,1767个自然村,总户数10.25万户,其中贫困户4.98万户,总人口42.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66万人,贫困人口22.76万人,贫困发生率54.63%。项目目标是探索在贫困片区培育和建立现代、高效、可持续发展农业产业扶贫的模式;探索提高贫困人口组织化程度、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方式和方法;探索建立贫困片区产业化扶贫市场和技术支持体系的具体方法;对项目建立的产业扶贫模式在更大片区范围内进行示范和推广。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综合产业链发展、公共基础设施与服务支持、产业扶贫机制研究与推广、项目管理与监测评价。目前,项目正在按照规划有序推进。

三、新时期甘肃省精准扶贫与国际金融组织合作与思路

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力争实现消除绝对贫困、减少相对贫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甘肃省除了继续加大各级财政投入,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工作外,充分利用国际机构的智力资源、资金资源和多边机构的国际平台优势,围绕扶贫开发工作主要任务,深化与国际机构的减贫合作,积极借鉴国际扶贫经验、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资金开展扶贫工作也大有可为。

(一)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和深度双方合作要更加注重创新性、示范性和可推广性,借助世行、亚行平台,使世行、亚行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和发展模式注入甘肃元素,共同为推动甘肃精准扶贫事业做出贡献。在做好传统合作项目的基础上,甘肃省应与世行、亚行加强知识合作,拓宽合作范围,重视难点问题研究,借鉴外省成熟经验,为精准扶贫提供有力突破点。

(二)重视扶贫战略研究重点开展面向2030年的扶贫开发战略转型研究;城镇化进程中扶贫政策与战略的调整,统筹考虑城乡贫困问题和扶贫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提高贫困地区公共服务能力。也可研究实践经验,如重庆借势“一带一路”,转变沿海的加工贸易发展方式,推动整机加零部件垂直整合一体化,在内陆发展大规模加工贸易等,这方面的战略研究可作为甘肃省与国外金融组织知识合作的研究重点。

(三)积极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目前中国农业经营主体已经呈现多元化趋势,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其重要形式之一。截止2015年3月,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有131万家,是2010年数量的3倍多。虽然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有较快增长,但存在规模小、实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名为合作社实为个人或股份制公司,没有“联合社”的法律地位,农民要求拓展合作领域等问题。世、亚行在支持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支持农民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方面,都具有很好的合作前景。

(四)支持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甘肃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地区日益发展的金融需求,农户贷款、融资难与金融机构难贷款现象并存,需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改善监管与管理。世行、亚行在支持小农户间合作性金融的建立和发展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国际金融资金参与精准扶贫的作用,与金融机构做好对接,创新金融扶贫产品,支持贫困地区全产业链建设,提高特色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如在用好风险补偿基金政策的同时,大力发展村级互助资金和抵押担保,建立和完善市场化、可持续的信贷渠道,促进信用文化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多种生产要素货币化、资本化、市场化,努力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促进贫困人口收入稳定增长。

(五)促进低碳、绿色扶贫与发展用活财税、保险政策,促进社会资源与市场要素精准服务于扶贫事业。支持生态脆弱区和生态保护区贫困人口发展可持续生计,把防灾减灾和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可学习借鉴安徽等地实施精准扶贫、科学扶贫的创新举措———光伏扶贫。安徽省财政从2015-2020年,每年新增安排2亿元、统筹扶贫资金2亿元,每年4亿元专项支持31个扶贫工作重点县自主开展光伏扶贫试点,发挥产业扶贫的造血作用。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后,贫困户家里的“钱袋子”就会有一笔长期、稳定的收入。

(六)大力支持智力扶贫加大项目区农民文化素质、科技技能、市场经营风险意识等综合素质培训,为提高产业化精准扶贫效用奠定良好的人文素质基础。紧密结合市场的多样化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贫困农民产业技能培训,大力实施新型农民培养工程。使贫困农户及其未升学的子女掌握一两门实用技术,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就业创业的能力。如贵州的实践就表明,低保兜底、产业扶持、移民带动和就业增收等,都是可以重点扶贫的手段,尤其教育、卫生等扶贫就是斩断穷根的根本性的扶贫。

(七)提高基层治理能力通过把贫困村规划、项目管理、产业发展和与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结合起来的方式,实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把扶贫与产业开发结合起来、扶贫与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探索“特色基地/规模园区/专业村群+扶贫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链式扶贫”新机制,扩大农户参与、选择扶贫项目的自,把扶贫资金真正落实到每村每户的产业项目上,解决农村发展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篇7

今年,无限极养生行走日再度与慈善活动结合,携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思利及人公益基金会,搭建“无限极快乐足球”公益项目募款平台,将“行走、快乐、公益慈善”融合,与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儿童一起体会足球所带来的简单快乐,发现、呵护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为梦加油

在中国部分农村和贫困地区,因种种现实问题,孩子们难以实现简单的快乐足球梦想。为帮助这些地区创造足球教育氛围,保证足球运动持续在学校的开展,2015年,无限极首度联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推出为农村与贫困地区小学儿童打造的足球普及、培训、比赛和营养提升为一体的公益项目――无限极快乐足球。无限极通过行走日平台募款214万元,为全国30所小学捐赠足球设备,招募、选拔支教老师,为450名小学生提供足球训练和营养加餐。

2016年,“无限极快乐足球”继续在全国资助20支无限极快乐足球队,延续去年的爱心善行。同时,这也是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发起并组织实施的“增健护航青少年成长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2016无限极快乐足球的资助方案,受助学生将获得梦寐以求的足球、球服、球鞋,以及球门等球场设施,参与营养提升计划,并获得大学生志愿者的足球支教和培训。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7月中旬,一场精彩的“足球训练营”将拉开帷幕,往年的无限极快乐足球小队员和体育老师将云集广东,展示一年来的训练成果。

思利及人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理念和态度,无限极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源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思利及人”,要求企业以人为本、以人性为重、以满足利益相关方要求和期望为出发点,努力为企业和利益相关方做实事、创价值,满足他们的需求。

作为从事健康产业的企业,无限极一直致力于大众健康意识的推广,以及公众体质的改善等领域。2015年,无限极利用在健康领域的专业优势,启动了创新公益项目无限极快乐足球,借助足球运动的推广,搭建一个全新的农村与贫困地区体育教学的公益平台,关注农村及偏远地区儿童的健康和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无限极快乐足球在策划推广、资源整合、实施方面,都创新地采用了“商业思维”和企业的“管理方法”,将“无限极快乐足球”公益项目搭载于无限极行走日活动中,并结合“互联网+公益”的方式募集善款,使 “健康”和“教育”更好地结合。

与“无限极快乐足球”携手,与公益为伍。“无限极行走日系列活动”倡导让更多人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行走带来健康的意识。“无限极快乐足球”则通过帮扶青少年发展足球运动,改善足球运动环境和条件,让更多的青少年儿童有条件参与足球运动,在快乐的足球运动中健康成长,同时收获情志的健康发展。

篇8

1.1乡村振兴战略

以农民为主体,对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提供优先权和相关保障,实现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发展,因地制宜地解决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要条件,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

1.2公共政策

管理公共事务的相关公共部门为了解决某些社会公共难题,指导有关机构或个人的行动,在部门公职人员和公民的广泛参与下所制定的行为规范准则,是国家为了管控社会活动、维持社会秩序,实施的行为策略。

1.3市场失灵理论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具有较强的作用,但市场存在失灵的情况,尽管具有基础性调节作用,但是无法最大化实现资源配置效率。而政府适时地参与市场运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失灵带来的问题。政府不仅要解决市场失灵中的资源配置问题,也要维护市场经济的稳定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1.4政府规制理论

政府规制指的是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行为条例等,使用具有广泛约束性的公共权力对组织和个人等主体进行限制和调控。根据规制性质可以分为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经济性规制主要是行业限制,社会性规制主要是通过设立社会生活相应标准、收取社会各行业各种费用等途径,制定针对经济活动的各项外部性政策。

2乡村振兴方面公共政策存在的问题

2.1土地政策

在乡村振兴策略的实施过程中,制定政策的相关部门在设计土地资源优化方案时,在实施方案细节上没有考虑到实施地农村具体的适用性,导致制定出来的部分土地资源优化方案缺乏匹配实用价值。另外,农村部分地区土地状况差异较大,个别地区土地质量较差,土地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或多或少的整治,致使农民使用土地前需要投入一定的整治成本,而政府在这方面缺乏相应的土地成本补贴政策。

2.2农村财政政策

部分农村地区财政补贴政策普惠力度不够。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的种类繁多,但农作物补贴多集中于少部分作物种类,且各农耕地区或多或少存在补贴实施覆盖面不全的情况,补贴所带来的种植激励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外,由于各个地区的情况不同,有些地区没有考虑农村实际需要,缺乏有针对性的支农财政机构,因此农业的各个生产环节得不到高效有力的财政支持,阻碍了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2.3产业政策

在贫困地区建立支柱产业能够拉动就业并带来长期收益,但产业鲜明的地区多数经济水平并不低,不在扶贫范围之内,而贫困县往往缺乏特色产业,当地相关政府部门缺乏落实针对贫困地区的产业帮扶政策的有效机制,致使贫困地区想脱贫却难以寻找经济增长点,部分地区的扶贫人员还在摸着石头过河。

3完善乡村振兴方面公共政策的建议

3.1完善土地政策

对各地区的农业资源进行合理的评估,对农村土地的使用进行合理化配置,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对各地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实现土地使用效率的最大化。以土地可持续发展利用为原则,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土地的合理化配置。加强农村地区的土地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质量改善。部分地区土地的类型混杂,参差不齐,利用土地的产出效率不高。对于这种情况,积极进行相关的设施建设和改造,对林地、乡间道路、农业水利进行改造改善,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对于质量较差的土地以及整改后依然出产率不高的土地对使用人进行一定的补贴。

3.2完善农村财政政策

在财政补贴方面,应当建立有侧重的财政补贴政策。评估不同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和经济收益情况,明确未来的农业结构调整方向,对侧重的农业产业实施倾向性的财政补贴政策。分析不同地区的产业龙头状况,明确产业发展目标,对各地区进行实地分析,建立财政长效机制。依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方向,出台针对农村贫困地区小型农业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需要资金支持的小农企业,资质符合标准并审核通过的进行一定的资金支持,对于农业高新技术研发的中小型企业进行相应的鼓励政策,鼓励相关金融机构实施宽松的贷款政策并对相关机构进行一定的补贴。在财政机构的配置方面,成立专门制定乡村产业财政政策的机构,对于性质相近、用途相仿的财政补贴资金进行统筹合并发放,避免出现交叉多次方法或者推诿发放的情况,最大化地实现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

3.3产业政策

在产业政策方面,各地发展情况不同,应根据当地土壤情况、劳动力情况、技术水平、产业优势等因地制宜发展手工业、现代农业或者乡村旅游业等产业,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循序渐进地使各地的农业生产模式由分散性转变为集约型,形成规模化效益。另外,对于贫困地区的绿色无公害产品给予相关的补助,并根据情况鼓励贫困人员加强与本地农业企业和合作社的交流联系,可以是自身情况以资金、劳动力或者流转土地的形式入股,促使贫困地区人员成为赚薪金、得股金、收租金的“三金”人员。在产业政策配套方面,政府部门应当根据不同地区产业发展的侧重点,了解发展相关产业所紧缺的资源和基础设施缺陷,为当地的发展创造条件。例如发展贫困地区水电、交通、“厕所革命”、污水处理系统、住宿餐饮等公共服务设施。

篇9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离不开各条战线的努力。而不同的战线,在扶贫过程中充分发挥优势,方能有所作为。

湖北省应城市委统战部坚持 “四看定真贫”精准识别,“一户一举措”精准施策,凝心聚力,务实重行,“扶困、扶志、扶智”并重,不断激发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探索出了一个发挥统战优势助推精准扶贫的新路子。

发挥优势全力扶困

应城,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孝感市西南,国土面积1103.3平方公里,人口67万。资源富集,石膏、岩盐、温泉并称“应城三宝”,素有“膏都盐海”之称,现为孝感市代管的县级市。

《小康》记者了解到,应城市于2014年进行了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工作。数据显示,应城识别重点贫困村58个,贫困户7822户,贫困人口16153人。在此基础上,该市决定采取“1+N”包带模式,重点对贫困对象(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一对一”、“点对点”帮扶,在扶贫方法路径上积极探索,在政策体制上创新保障机制。

2015年,应城市委统战部驻点帮扶全市58个重点贫困村之一的汤池镇蔡岭村。统战部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等优势,出谋划策,牵线搭桥,在扶贫攻坚中彰显统一战线特色。

规划先行。受基础设施落后、农业产业基础较薄弱等因素的影响,蔡岭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针对这些情况,工作组协助、指导该村两委班子,研究发展致富方案,帮助他们选准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项目。两次组织农业、规划、畜牧等单位党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蔡岭实地考察、商议产业发展、村庄规划等工作。研究制定了《市委统战部驻汤池镇蔡岭村精准扶贫“1+X”实施方案》、产业规划、一户一策脱贫方案等,因地制宜确定扶贫开发项目,加快实施水、电、路、气、房、环境治理“六到农家”,扎实抓好就医、就学、养老、低保、五保、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六个落实”。

搭桥牵线。应城市委统战部充分发挥联系广泛优势,积极争取湖北省药监局驻点帮扶,到位帮扶款项近200万元,解决群众所需所盼。配套建设了水、电、道路、通讯以及报警装置等,修建通湾(组)公路3公里,亮化、硬化、净化通村、通湾公路6公里,改造清淤塘堰45亩,改造20亩稻田进行虾稻混养,硬化村委会门前空地,农忙时作为打稻晒场,农闲时作为村民广场。

整合项目。驻村工作组积极出谋划策,与镇党委、村两委协商联系、多方论证,多次组织专家实地考察,经常与规划、建设、土地等部门协调解决迁村腾地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各级政府专项补贴、社会救助、贫困户自筹等多渠道筹集整合资金近300万元,积极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按期完成危改项目,确保贫困户住有所居。第一期迁村腾地项目已于去年10月破土动工,搬迁腾地100余亩,在村委会门前建成占地面积近3000O的村庄集并点,外观统一设计成徽派建筑样式,建成35套连排住房,建成后可解决17户危房户住房问题,其中贫困危房户8户。

落实政策。采取召开会议、入户走访等方式,广泛宣讲党的政策,发放“五个一批明白卡”25册,落实“五个一批”政策18人,其中政策兜底“五保户”3人、大病医疗2人,教育扶贫3人,助残2人,危房改造8户。

凝聚人心尽力扶志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应城市委统战部建立完善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机制,千方百计、凝心聚力扶困帮困,不仅注重扶物质上的贫,更注重扶精神上的贫。

一是走访慰问见真心。制定经常性走访慰问计划,力所能及解决群众困难,两年来,共筹措慰问帮扶金7.8万元,用于重大节日、重点节气开展访贫问苦活动。2016年4月份,工作组出资购买5500只土鸡苗向11户贫困户免费发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依托本村养鸡大户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并签订土鸡蛋、土鸡收购合同,确保贫困户养土鸡无后顾之忧。

二是结对帮扶增决心。按照“户有卡、村有账、镇有簿”的工作要求,对贫困村、贫困户登记造册,建立精准扶贫结对帮扶明白卡、承诺书和帮扶台账,做到一户一策一干部,使每一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和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的帮扶情况一目了然。采取定点、定人、定责帮扶,部机关全员参与,7名在职党员“结穷亲”,采取“一帮一”、“一帮多”方式分别结对帮扶35户贫困户,对其中16户重度贫困户重点实施了驻村工作组、所在乡镇、村干部三级联动、联合包保帮扶的工作机制,并向贫困户作出承诺:贫困户不脱贫、帮扶不换人,“一帮到底”,力争用三年时间,分阶段分步走,确保贫困户全部摘帽脱贫。2015年、2016年分别按期脱贫5户、5户,2017年计划脱贫6户。

三是发展产业强信心。在认真分析村情、了解民意的基础上,工作组实施精准到户的“产业计划”,提出了在养殖能人的带领下发展特色B殖,变“输血”为“造血”的产业扶贫路子。通过召开户主大会,充分征求民意,成立了养鸡、养鸭和水产养殖三个专业合作社,建成了以“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的养殖基地,养鸡和水产养殖两个合作社运作情况良好,初见效益。在湖北省药监局的扶持下,多次组织村民到潜江等地学习稻虾养殖技术,改造稻田进行试验推广,种养面积达20多亩,亩平增收4000元以上。统战部工作组还联系有投资意向的老板到蔡岭村就稻虾混养等项目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双方初步达成300亩混养规模的意向。此项目招引成功,将实现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贫困户增收、村级集体经济壮大等多赢效果。

整合资源借力扶智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在参与精准扶贫工作中,应城市委统战部主动揽责、彰显作为,整合多种资源互补、多方力量互撑,广泛引导和动员统一战线和各方面代表人士和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为应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新动力、注入新活力。

深化“民企联村”。以文件形式印发了《应城市委统战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民企联村”活动、助推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五个一”帮扶目标,积极引导非公企业的资金、项目、技术、人才“四下乡”,向贫困乡镇、贫困村倾斜。2016年,结成“民企联村”对子48个,共签约联村项目48个。

篇10

关键词:公共财政,减贫,财政职能

从绝对的生存贫困到相对的发展贫困,“贫困”这一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难题始终“固执”地发挥着它的威力。世界银行2000—2001年度报告对贫困进行了明确的界定:“贫困不仅意味着低收入、低消费,而且意味着缺少受教育的机会,营养不良,健康状况差,没有发言权和恐惧”,据此可以确立三个层次的减贫目标,一是要解决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二是要为贫困人口创造基本的生活、生产条件;三是要培养和增强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独立发展的能力。上述目标与政府职能存在交集,所以多数国家的减贫工作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不仅如此,各国政府减贫主导力量的核心又都统一指向公共财政,我国长期实行的便是以财政减贫为主的政府主导型减贫模式。其主要原因在于,同其他宏观减贫手段相比,公共财政的减贫能力最强,可发挥作用的工具最多,而其他减贫手段均不能够独立运用,必须在公共财政的辅助下才能产生效果,所以,减轻和消除贫困是公共财政的职能所在。

一、减贫目标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定位及理论依据

研究公共财政减贫,首先应该确定在减贫目标约束下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判断减贫是否处于公共财政职能范围内,在此前提下,还应为公共财政减贫寻求充分的理论依据。

(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定位

贫困主要涉及的是公平问题,但包括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在内的市场机制追求的是效率目标,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人们创造效率的能力差异并不包容,这必然会造成两极分化和贫富悬殊。此外,贫困累积到一定程度后会破坏正常的市场运行,降低经济发展效率,甚至会引发社会动荡、威胁政权稳定,致使效率也无从实现。由此可见,无论从公平的角度,还是从效率的角度,都表明减贫的内在应力客观存在。在减贫问题上,市场解决不好,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那么政府便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具体来说,政府在短期内可以通过直接的方式,给贫困者以物质上的救济,满足其基本生存和生活需要;在长期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为贫困者提供基本的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保障以及相应的政策倾斜,一方面满足贫困者的基本发展需要,提高其在市场经济中创造效率和参与竞争的能力,另一方面增强政府减贫的可持续性,实现贫困者真正的脱贫。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因政府资源有限,政府独立解决贫困问题是有难度的。因此,在减贫方面,首先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并主要通过公共财政履行减贫职能;其次应引导市场主体和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协调配合,从而提高减贫的质量和效率。

(二)公共财政减贫的理论依据

发展经济学家认为,缓解贫困应从促进经济增长入手,公共财政减贫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加大投资以促进资本形成,限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行政府主导的土地、收入分配、教育等制度改革,发挥地区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带动效应等。较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罗格纳.纳克斯提出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纳尔逊提出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哈维.莱宾斯坦提出的“临界最小努力”理论、缪尔达尔提出的“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马尔萨斯提出的“人口法则”、刘易斯建立的二元经济模型、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等等。

福利经济学家则认为,为了缓解贫困,公共财政应以寻求“最大化的社会福利”为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配置以提高效率,进行收入分配以实现公平,进行集体选择以增进社会福利。庇古提出了两个基本命题:国民收入总量越大,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国民收入分配越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也就越大。当然,“国民收入分配均等化”的观点会使效率受到损失,并不可取,它的意义在于为“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有益的启发,而后者则是缓解贫困的有效手段。罗尔斯认为,旨在实现收入分配平等的财政政策是正确的,他强调的收入分配平等并不是完全的平等,而是允许存在一定程度的有助于提高人们工作积极性的不平等,从而提高社会帮助穷人的能力。阿马蒂亚.森认为扶贫的目标不应该是仅仅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而是要提高他们创造收入的能力,政府应更多地关注人类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条件,包括让更多的人拥有食品、住房、接受基础教育和医疗保健等,为此政府应当实行多种再分配政策,包括对失业者给予补助,对贫困线下的公民进行救助,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等等,通过这些措施来培养和提高个人的能力并最终解决贫困问题。

上述两种理论对我国的具体实践都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和中期,我国公共财政减贫重点依靠经济发展来实现,主要方式是加大资本性投资;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成熟期,公共财政减贫的重点正逐渐转向教育、卫生保健、社会保障等社会服务方面。这也从反贫困的角度印证了20世纪60年代穆斯格雷夫提出的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

二、公共财政的减贫职能分析

根据穆斯格雷夫对于财政职能的经典界定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可以确定我国公共财政应发挥三项基本职能,即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根据减贫目标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定位及理论依据,可以确定我国公共财政职能应体现减贫取向并具有减贫的职能优势,从而保证减贫目标的实现。

(一)公共财政职能的减贫取向。

资源配置方面。市场资源配置的结果是资源流向效率较高的地区,形成富者更富、穷者更穷、收入差距逐渐扩大的“马太效应”,这便需要公共财政出面解决随之而来的贫困问题。公共财政资源配置职能最主要的体现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由于公共财政提供如下五类公共产品和服务,使得公共财政资源配置职能具有较强的减贫取向:其一,在贫困地区推动公路、桥梁、电讯、水利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二,在贫困地区实施农田建设、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等方面的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其三,在贫困地区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包括建设中小学校普及义务教育,举办各种培训班推广和普及农村科学技术等等;其四,在贫困地区投资兴建福利性企业;其五,在贫困地区开展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救济、救灾抚恤等有利于社会稳定的社会公益性事业。

收入分配方面。市场和政府都具有收入分配功能,其中市场侧重于初次分配,政府侧重于再分配。公共财政通过建立包括所得税、转移支付、社会保障、直接补贴在内的均衡收入分配机制,对因资源禀赋、能力差异等客观因素形成的贫困群体予以扶助,使他们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由于公共财政通过如下措施来行使其收入分配职能,使得该项职能具有较强的减贫取向:一是实施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对高收入者适用较高的税率,同时,进行转移支付,对低收入者实施救助,这样在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实现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的目标;二是提供公共服务并力求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一方面满足贫困者在教育、卫生等方面的需求,缩小人们的生活水平差距,另一方面从根本上对新增贫困起到预防和抑制作用;三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制定和实施针对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计划,向其提供初等教育和初级医疗保健及养老服务,从而提高贫困者人力资本的价值和劳动生产率,同时提高贫困者生活水平以达到社会最低生活标准并满足其基本的发展需求。

经济稳定与发展方面。公共财政履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目标是保障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各项要素的整体发展,这一目标具有较强的减贫取向。首先,经济发展目标和减贫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经济稳定发展,才能最终减轻并消除贫困,只有减轻和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才能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经济发展目标要求在物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全体社会成员公平发展,不能以贫困作为经济增长的代价。其次,社会发展目标要求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公共财政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首要任务,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使每个社会成员摆脱贫困并进一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来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第三,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目标重在关注各方发展的可持续性,公共财政在首先保障贫困者生存需要的前提下,重视环境治理、能源节约和生态保护问题,力求满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把握住彻底摆脱贫困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公共财政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支持和谐社会建设,大力保障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公共财政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减贫取向。

(二)公共财政减贫的职能优势

公共财政的公共性、灵活性和直接性等特点共同构成了公共财政在减轻和消除贫困方面的职能优势。

首先,公共财政具有公共性。公共财政活动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这决定了公共财政具有公共性。社会公共需要是包括贫困者在内的全体居民共同利益的体现,由公共财政通过公共收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其中减贫、扶贫工程位于公共服务之列,为防止“搭便车”等非效率问题出现,公共产品及服务只能由公共财政提供。公共性是公共财政的标志性特征,体现着公共财政减贫的职能优势,因为公共性意味着社会所有成员的公共需要都被纳入公共财政的目标,公共收入源自所有法人实体、社会组织和城乡居民,公共支出主要用于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社会事业等涵盖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领域。在此基础上,公共性还意味着公共财政更加关注贫困者,因为公共收入的取得要遵循量能缴纳的原则,无纳税能力的贫困者不必纳税;公共支出要为贫困者提供生活保障,但仅限于满足其最基本的生存和生活需要及公共需要,可见,公共财政减贫在充分体现公平的基础上并不损失效率。

其次,公共财政具有灵活性。公共财政是由公共支出、公共收入、公共预算、公共财政政策和公共财政体制等部分构成的有机体系,其职能范围广、可选择的手段多,在减贫方面具有灵活性。第一,公共收入具有灵活性,其税收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国有资产收益、政府性收费等非税收入,分别通过公共权力、公共产权、公共信用等多种途径筹集,是公共财政履行减贫职能的物质基础。第二,公共支出具有灵活性,其转移性支出是公共财政履行减贫职能的载体,履行财政减贫职能的全部支出都包括在内,转移性支出既可以采取直接的支出方式,也可以采取间接的支出方式。第三,公共预算作为公共收支的年度计划,是对所有的公共支出项目与公共收入项目的通盘考虑,具有计划性、透明性、全面性、法律权威性、政治程序性等特点,为灵活的公共财政赋予了一定的约束力,这正是公共财政有效提供减贫公共服务、切实履行减贫职能的有力保障。第四,公共财政政策具有灵活性,它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通过实施税收、财政支出、公债、预算等政策措施来达到发展、稳定、公平、效率等目标,公共财政减贫职能是通过综合性的财政减贫政策具体实施的,它包括长期财政减贫战略和短期财政减贫策略,且政策目标及实施方式、手段可随着减贫任务的变化而进行调整。第五,公共财政体制是对各级政府财权财力划分的法律规范和基本制度,科学地划分中央财政和各级地方政府在减贫方面的财权财力,是公共财政有效履行减贫职能的重要条件。可见,公共财政减贫职能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得以发挥,并能适应减贫任务的阶段性发展变化,在减贫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

最后,公共财政具有直接性。除了公共财政减贫政策以外,政府履行减贫职能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实现,例如农业政策、价格政策、信贷政策、土地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但是只有综合性的公共财政减贫政策具有直接性,而其他手段的减贫作用均是间接的,需公共财政的协调配合才能真正发挥减贫作用。公共财政政策具有如下特征:主要作用于分配领域,倾向于结构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直接影响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从而直接影响社会的有效需求,这些特征决定了公共财政的减贫效果是直接的。公共财政减贫政策可以通过救济支出、补贴、投资、税收等直接或间接手段来具体实施,其中直接手段直接面向贫困者个人,能够加强减贫力度并加快减贫进度。相比之下,其他政府减贫手段则不具有这些优势,例如,农业政策是通过扶植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来实现减贫的,农业政策的实施必然要借助补贴、税费减免等财政手段实现;价格政策是通过农产品价格保护,进而保证农民收入水平来实现减贫的,价格政策一般与粮食企业亏损补贴配套使用,而后者属于公共财政调节范畴;信贷政策是通过信贷部门对贫困者发放小额贷款帮助其恢复生产来实现减贫的,一般需要财政出面进行贷款担保,贷款才能顺利发放。

可见,公共财政在减贫方面发挥的作用是全面的、直接的、灵活的,公共财政内在的特征决定了其具有并能够充分发挥减贫的职能优势,这对于减贫任务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三、公共财政减贫的实践经验

世界各国的发展史表明,各国都遭遇过不同程度的贫困困扰,但因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经济发展阶段等方面的背景不同,各国贫困问题有着不同的特征,所以采取的财政减贫措施也存在着差异。然而,恰恰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我国才更能够从中汲取较为丰富的减贫经验,提高减贫任务的工作效率和成功几率。

(一)发展中国家的减贫经验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温饱、土地、产业结构、科技、资金等相关贫困问题与中国的情况较为接近,其经验更值得中国借鉴,因此我们首先介绍发展中国家的减贫经验。

印度的财政减贫历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实施“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以推行“绿色革命”为主要内容,公共财政支持了“农业精耕县计划”、“农业精耕地区计划”和,重点解决粮食问题和农村贫困问题;第二个阶段是实施“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提出稳定增长、消灭贫困、满足最低需要的口号,公共财政支持了“以工代赈”计划、“农村综合发展”计划、“青年职业培训”计划等多种计划来帮助和促进贫困地区发展。

印度尼西亚的财政减贫成效也较为显著,其减贫政策的宗旨是在发展中使穷人受益。公共财政大力支持国家发展计划,在农业、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有效地减轻了该国的贫困问题。同时,公共财政积极配合以农村小额信贷为核心内容的信贷扶贫模式,为自耕农占据优势的印度尼西亚广大农民提供了及时、便利的信贷服务,推动了该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降低了贫困发生率。

小额信贷扶贫影响力最大的是孟加拉乡村银行,其以强调小额信贷项目的社会功能著称,切实帮助贫困者解决基本生存问题和增强贫困者的持续发展能力。孟加拉乡村银行注重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引导贫困者参与并对其进行有效激励,为大规模的贫困者提供了信贷服务,承担着该国重要的扶贫任务,其小额信贷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补贴和国际援助。

20世纪中叶,拉丁美洲的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智利、哥斯达黎加、委内瑞拉等国家实施了相同的财政减贫政策,即“发展极措施”,其中以巴西的做法最具代表性。具体包括:国家直接投资于贫困落后地区,建立起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设立“地区性开发特别协调部”作为专门管理机构,从事制定区域开发计划、安排项目和投资、开发集中连片的落后地区等工作,分期分批地解决落后地区开发问题;将全国税收的30%作为“全国一体化”基金,专项用于“发展极”计划对落后地区的大规模开发,并组建开发银行对该项特别基金进行管理;政府规定向落后地区投资的私人,一律减免所得税的50%,并鼓励将减免的部分继续用于这些地区的投资或公益事业;实行农产品最低保护价格,当市场价格高于这个价格时,农民可以自由向市场出售,而当市场价格低于这个价格时,农民可以将产品卖给国家,或作为抵押来取得低息贷款,从而保护了农民的基本利益。“发展极计划”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巴西贫困现象明显减轻,但财政也为负担该计划所需的巨额资金而压力巨大。

(二)发达国家的减贫经验

“社会保障方案”和地区发展政策是西方发达国家解决本国贫困问题的主要措施,此外还包括价格政策、就业培训、发展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等措施,这些措施均需借助公共财政的力量实施。

社会保障方案是一种从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角度缓解贫困状况的措施,实质是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其理论基础源自西方学者提出的“福利国家”思想。社会保障方案一般包括实行养老、疾病、失业等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以及为贫困者直接提供基本的营养、卫生、教育保障和其他生活补助,以满足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失业者等主要贫困者的基本需求,改善他们的贫困状况。该方案须借助财政手段来实行,主要通过累进所得税和转移支付缩小人们实际收入差距,缓解低收入者的贫困状况。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实力雄厚,贫困人口的比例相对较小,适合实行普遍的福利制度,因此社会保障方案已经成为美、英、德等发达国家的主要减贫措施。在美国,公共福利支出是州和地方政府的第二大财政支出,仅次于教育支出;在英国,社会保障及福利支出是地方政府的第三大财政支出,且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在丹麦,中央和地方财政都是典型的福利财政,地方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列第一位,占总支出的1/2以上,且呈逐渐增长的趋势。

地区发展政策是以空间分布为基础的一项减贫战略,其主要措施包括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资力度来发展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增强贫困地区的发展潜力;对贫困地区进行政策倾斜来鼓励和刺激其经济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有利于地区发展政策的实施,其经验对于我国制定合理、科学的区域政策,改善中西部地区的贫穷落后状况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例如,美国曾进行大规模的西部开发行动,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地区发展政策,包括减税、免税、退税等优惠税收政策以及信贷政策和相关补贴政策,改善了西部地区的贫困状况,并在减少和消除贫困的基础上实现了地区间的平衡,进一步促进了美国整体经济发展。再如,德国曾进行大规模的东部开发行动,实施了两项重要的地区发展政策,其一是发达的西部地区对贫困的东部地区进行大量财政援助,主要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和减少失业等方面;其二是加大东部贫困地区的科技服务投入和为其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优惠贷款,促进人力物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地区发展政策有力地刺激了德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增加了东部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缓解了贫富差距。

(三)我国财政减贫案例分析

贵州省纳雍县和广东省阳山县都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均坐落于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较差的山区,贫困程度较高,通过一系列较大力度的扶贫工作,对二者的减贫成效较为显著。由于两县减贫模式较为典型和相似,选取它们进行案例分析,能够基本反映出公共财政为促进减贫所做的基本工作。

贵州省纳雍县2000年以前一直是主要依靠财政补贴的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该县瞄准贫困乡村和贫困人口,通过政府扶贫、开发扶贫、技术扶贫、整村推进、借智借财、定点帮扶和对口帮扶等模式实现减贫,扶贫开发工作成绩显著。财政是纳雍县实现减贫的核心力量,该县创新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机制,通过建立农业发展风险基金、为农民提供贷款贴息和担保等方式,增加农业融资渠道,使农民获得足够的生产资金,并对贫困程度不同的农户采取不同的扶贫方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据调查,纳雍县财政扶贫资金的80%主要用于种养殖业,其余的20%与部门捆绑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在重视财政投入的同时,该县还注意加强对财政扶贫资金的项目管理,精心组织项目实施,其中包括: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申报管理,规定申报项目必须是扶贫开发重点村,并从规划的项目库中征求村民意见选择申报;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实施管理,项目审批后各实施单位拟定实施方案,并与县扶贫办签订资金管理协议,然后下拨30%的启动资金开始启动;实行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公示制,将资金数量、项目名称、实施地点、建设单位、开工时间、竣工时间等情况进行公示,涉及贫困农户种养殖业和住房改造等项目的,将贫困户名单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加强扶贫开发统计监测工作,各乡镇扶贫工作站采取了月报、季报、年报制度,全面、准确、动态、系统地反映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扶贫开况,形成了比较科学的监测和考核指标体系;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项目实施结束后,经验收组验收,到县扶贫办审核,再到县会计核算中心报账;实行项目后续管理制度,保证项目管理的延续性。此外,该县财政还支持产业开发扶贫、整村推进扶贫、借脑借智工程、社会事业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等扶贫措施的落实。

广东省阳山县曾被列为全国重点扶贫县和广东省特困县,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完善机制、整合资源、综合推进”的思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通过实施一系列有效的减贫措施,已于1998年实现整体脱贫。阳山县财政减贫的主要特点在于支持“十项民心工程”,着力改善贫困村和贫困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增加贫困群体收入。具体包括:对生活在石灰岩边远山区的群众进行移民安置,并保障迁移群众异地发展经济致富,支持安居工程;投资建立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基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支持扩大与促进就业工程;通过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扶持发展农村种养业及农村专业协会、加快农网改造和生态公益林建设等支持农民减负增收工程;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开展职业教育,免费培训农村劳动人才,引进对口帮扶和社会帮扶资金,支持教育扶贫工程;发放低保金、救助金、供养费,使医疗救济特困户、低保救济对象、“五保”供养对象和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支持济困助残工程;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支持全民安康工程;加大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力度,投资兴建垃圾压缩泵站和污水处理厂,支持治污保洁工程;投资修建蓄水池和供水设施,支持农村饮水工程;投资建设县城防洪排涝体系工程、大小型水库加固工程,支持城乡防灾减灾工程;支持外来员工合法权益保护工程。通过财政支持“十项民心工程”,阳山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得到改善,农业生产布局得到调整,农业资源得到优化,农村劳动力素质得到提高,农民收入得到大幅增加,这为全县整体脱贫提供了必要条件。

四、我国公共财政减贫的政策思路

国内外长期的反贫困经验证明减贫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贫困成因复杂、贫困程度不一,单从一两个方面实施减贫措施难以实现长期减贫目标,因而需要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进行通盘考虑。通过前文对公共财政减贫职能的阐释及对公共财政减贫的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以公共财政为核心、立足于贫困群体和宏观调控实际需要的减贫政策思路逐渐清晰。

(一)根据致贫原因选择减贫方式,做到区别对待。贫困是由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环境差异较大,各地致贫原因多有不同,综合起来主要包括: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方式落后;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基础薄弱;贫困人口数量多、增长速度快且综合素质普遍较低;资金、技术、人才短缺;因病、因残及因子女教育致贫等。由于致贫原因不同,我国贫困人口所面临的贫困性质不同,对减贫措施和力度的需求也不同,公共财政应该根据致贫原因,安排不同的支出,对减贫相关工作给予分类支持。具体来说,对于生存条件恶劣、资源贫瘠的贫困地区宜安排相应支出支持转移搬迁、异地安置;对于资源禀赋较好的贫困地区宜安排相应支出支持开发式减贫;对于缺乏劳动和生活能力的贫困者宜安排相应支出支持救济式减贫;对于因灾致贫或返贫的贫困者宜安排相应支出支持扶植式减贫等等。在确定减贫方式后还应根据贫困者的贫困程度来确定具体的措施和力度,以此来提高财政减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根据贫困对象确定瞄准方式,做到点面结合。我国的贫困对象分为不同的层次,包括贫困县、贫困村、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长期以来,中国的减贫政策采取的是区域瞄准方式,即绝大部分扶贫项目和扶贫投资主要瞄准贫困地区(以贫困县为主),通过各类区域发展项目改善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从而使贫困人口受益,实现减贫的目的。我国中西部有21个省区市的592个县(旗、市)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减贫成效显著。然而,区域瞄准方式只适合于贫困人口规模较大且高度集中的情况,在此前提下具有准确、有效、节约成本等优点。但是,随着减贫效果的逐渐显现,贫困人口的分布开始分散,有些贫困地区除生活在边远山区的居民外已经实现了整体脱贫,前提条件发生改变,区域瞄准方式的优点也就无从体现。对此,我国应该下移瞄准对象、缩小瞄准范围,以提高瞄准的准确性,同时防止财政扶贫资金的浪费。目前,我国将瞄准方向逐渐转向乡村,已有14.8万个贫困村被纳入整村推进扶贫规划。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调整瞄准范围,一是将瞄准对象全面从县确定到村;二是将非贫困县的贫困村纳入整村推进扶贫规划;三是针对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进行重点扶助,直接向特困者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以满足其基本生存和生活需要。

(三)根据贫困对象的发展能力,做到以“输血”促“造血”。“输血式”扶贫也称“救济式”扶贫,是我国传统的减贫模式,通过政府发放资金和实物,来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温饱问题,也即生活救济。这种减贫模式较适于特困群体,可以在短期内使其基本生存和生活需要得到满足,迅速缓解贫困。但这种减贫模式的缺点也较突出,一是只能起到短期缓解贫困的作用,而不能彻底地摆脱贫困,二是贫困人口对救济的被动接受容易产生依赖心理,妨碍其自身发展能力的激发和调动,也会增大财政的压力。因此,应尽早告别单一的“输血式”扶贫,在通过“输血”使贫困群体摆脱“特困”束缚后,根据其自身发展能力,从机制和组织体系等方面积极培养其“造血”功能,从根本上解放贫困对象的生产力,实现长期脱贫和遏制返贫。具体来说,财政应一方面通过单纯发放资金和实物对特困人群实行救济,一方面根据非特困的贫困群体的具体情况,通过投资相应的扶贫项目、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加强市场竞争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方面应力求形式多样化,因为随着减贫难度和成本的不断提高,政府难以独立完成减贫任务,需要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具体可发展对口帮扶、联系帮扶、定点帮扶、股份合作、“公司十农户”、“大户+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的社会扶贫,并吸引中介组织积极参与扶贫工作。同时,还应引导贫困对象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创新与自身能力及特点相适应的减贫模式,在“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基础上实现脱贫。

(四)根据贫困群体的实际需求,推广“参与式”扶贫模式。尽管建立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但是政府部门在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的减贫措施与贫困群体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偏差仍然是难以避免的,从而影响到减贫效果。对于这一问题的较好解决方式是推广“参与式”扶贫模式,因为该模式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让贫困者直接参与到减贫项目的设计、实施、监测与评估整个过程,使财政减贫与贫困群体的经济社会环境、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经验、接受援助的能力联系起来,有助于援助方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提升减贫的整体价值和财政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广“参与式”扶贫模式需要立足于贫困群体的基本需求,给予贫困群体一定的发言权、分析权和决策权,同时,财政等援助方应该提供必要的资金、实物以及适当的组织、培训和技术服务,最终既可有效缓解贫困,又可强化贫困群体的资金管理能力、适应市场能力、协调组织能力,还可以激发贫困群体的主体意识及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实现“多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