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才培养计划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13 17:04: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人才培养计划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人才培养计划方案

篇1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 人才培养方案 工学结合

一、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首先要解决的是人才培养定位问题。在进行大量的专业调研基础上,确定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定位如表1 所示。

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校企合作,与企业人员共同分析论证,进一步明确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确定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职业技能、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追求完美的创新精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掌握必需的专业知识,面向第一线从事电气自动化设备及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一对接、两平台、三能力、四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其内涵是:专业建设与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紧密对接沿海产业梯次转移的前沿基地,依托学校与企业两个平台,强化对学生建立在基本能力基础上的专项能力、综合能力与岗位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实现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员工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教师与车间合一。

(二)教学模式与教学组织形式

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411”教学模式与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前4个学期,构建专业基本能力平台-电子技术平台,开展专项能力训练,在“校中厂”实施;第5学期,开展综合能力训练;第6学期,以就业为导向,赴企业开展岗位能力训练,实现从学生向合格职业人的过渡。“1+3”的含义在于:在专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设计

(一)学习领域设计

学习领域是指完成行动领域工作所必须学习的系统性内容, 属于一级教学目标, 其结构由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总量给定的学习时间三部分构成。学习领域设计是在行动领域分析的基础上, 按照从低端简单典型工作任务到高端复杂典型工作任务的顺序, 对行动领域( 典型工作任务) 进行教学论加工, 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以职业能力为依据, 遵循教育规律, 以工作过程的顺序串行知识, 形成以工作为导向的知识体系。

学习领域设计要充分考虑合格社会人员应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应具备不断开发自身潜能的本领, 向职业继续教育延伸和扩展, 还应具备不断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本领, 进而确定专业的教育任务和内容。

(二)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是指以项目、任务、产品等为载体, 对学习领域( 课程) 进行的教学方案设计。每个学习情境都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包括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 。学习情境以完成工作中的某一任务为基本单位, 以行动导向为教学出发点, 是教学的二级培养目标。通过本环节, 设计出由课程目标( 基于岗位资质分析) 、课程结构(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 、课程内容( 基于职业能力本位, 以项目、任务或案例为主体) 、课程实施(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合一) 、课程评价( 过程评价为主、多元化、开放性) 、课程管理( 基于PDCA 循环、持续改进) 组成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四、考核评价方式改革

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和专业技术基础课程考核,理论部分以试卷为主,重点在于考察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实验和实训考核按项目进行,考核内容包括实训成果、技术报告、仪器设备操作和态度,各项考核按一定权重相加来评定实验和实训成绩。

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采用了教、学、做一体的项目化教学,同时作为精湛技能证书课程,考核分为课业考核和职业技能认证两部分,各占一定的比重。课业考核按各课程教学项目进行,从知识、技能和态度3 个方面进行评定。职业技能认证又分为2种考核方式: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该项成绩记为满分,未通过不计分;不参加和未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必须参加本专业精湛技能认证,成绩分为精湛、合格和不合格,不合格者必须重新认证。顶岗实习成绩由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评定。校内指导教师主要根据学生的顶岗实习周记、对学生的指导记录、到企业现场指导时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定,并填写《顶岗实习鉴定表》,校内和校外指导教师的评价各占一定比重,以企业评价为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 号)[Z]. 2005.

[2]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Z]. 2006.

[3]姚寿广. 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思考与设计[J]. 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4]姜大源. 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篇2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方案 改革措施

一、当前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10年的规模扩张,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但由于大学数量的急速增加,我国众多高校,包括部分传统名校在内,不得不采用“流水线作业”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大学生基本上按照统一节奏、统一模式、统一内容来进行培养[1],这不仅压抑了学生的兴趣、个性和想象力,而且让学生形成了一种学习和思维的固化模式,习惯于在学校、老师、家长的安排下按部就班地学习、生活,缺乏独立性、主动性、自立性,既不利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又不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与特长。同时,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大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实际操作能力较差,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达到岗位要求。因此,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高等学校为完成人才培养任务而确定的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过程和培养机制的系统化、定型化范型和式样[2]。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概念,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充分考虑教育教学规律,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市场对人才的独特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

(一)推行学分制改革

学分制是以选课为核心,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与学年制相比,学分制最大的优点在于赋予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学习进度和任课教师的权利,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安排个人的修学计划[1]75-77,能够真正实现“选我所爱,爱我所选”。实施完全学分制能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对教师管理、教学管理等方面将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二)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计划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3]。为此,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结合教育部文件和湖北省发展需要,湖北省厅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以下简称“英才计划”)和“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产业计划”),为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良好契机及政策保障。在此背景下,学校积极开展试点计划,以优势学科为基础,深度挖掘,在实践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新途径。

“卓越计划”遵循“解放思想、创新模式,立足行业、注重实践,校企共赢、持续推进”的原则,深化工程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推进“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在企业深度参与下,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校企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联合构建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适应行业企业生产一线需求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英才计划”旨在从省内高校中全国优势明显的基础学科专业和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应用学科专业中,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区。此计划要求不拘一格,改革试验,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培养一批思想敏锐、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本科毕业生,为培养造就未来在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和应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产业计划”则鼓励支持高等学校与相关行业携手,与有关企业联合,建设特色鲜明、优势明显、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和区域内重点产业人才培养基地,为省内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和区域内重点产业定向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人才培养方案方面的探索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方案,是学校办学定位与办学思路的集中体现。2012年,根据学校学分制改革的需要,对培养方案制订的原则意见进行了修订,形成新的“武汉科技大学关于制订学分制本科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2012版原则意见有以下变化。

1.构建了“两平台,三模块,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结构。

“两平台”即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和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三模块”即专业课程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多方向”旨在克服专业人才培养的趋同,对同一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细分,根据行业对人才需求多样性,设置具有行业特色的多个专业方向。

2.实行了弹性学制。

我校设定本科基本学制为4年(建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专业为5年),实行3~6年(5年制专业为4~7年)的弹性学制,学生可以在此学制范围内根据个人兴趣安排学习。

3.提高了选修课程比例。

在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课程模块中均要求设置选修课程,并对学分要求做了统一规定。素质拓展模块类课程性质为必修,但是学分均是通过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若干个项目获得,学生可以自由选修。统计2012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发现,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在14%~28%之间。

4.规定了各平台和模块的学分、课程设置。

将全校所有专业划分为理工类、文法经管类、医学类和艺术类四个大类,按照这四个大类设置各平台和模块的建议设置总学分,并对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和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作了统一规定,便于统筹安排。

5.调整了部分基础课的课程设置。

在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中新增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各1学分,为全校性的必修课程;“大学英语”课程的总学分作了调整,由16学分调整为12学分;计算机类课程中,只设置一门“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必修课,根据学科专业,划分为A和B两种;“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调整为“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和“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VB)”,“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调整为“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和“网络技术及应用”,各专业可自行设置为选修课或者不设置;学科基础平台中对学分学时要求不同的公共课程采用分级教学的模式,各专业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和能力培养的需要设置课程。

(二)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试点计划

根据教育部、省厅文件和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我校获批了“卓越计划”专业6个,包括化学工程与工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矿物加工工程专业;1个“英才计划”,即冶金类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7个“产业计划”,包括机械电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软件工程、生物工程和药学专业。依据“卓越计划”、“英才计划”和“产业计划”的特殊要求,针对培养方案中基础平台课程学分设置过多,培养方案与行业、企业结合体现不够等问题,对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大胆改革。

1.改革基础平台课程。

对部分基础平台课程学分设置进行调整,调整情况见表1。如下表所示,对文法与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课部等三个院部开设的思政类、外语类、体育类的课程学分学时设置做了调整,这几类课程的总学分由30学分调整为23学分,减少了7学分。

基础平台课程调整情况一览表

2.增设特设课程和校企合作课程

(1)“卓越计划”专业开设提高个人业务素养和管理能力、激发创新意识的课程,如增设“企业管理概论”、“项目管理概论”、“技术经济概论”、“耐火材料新技术”、“电气传动新技术”、“工业控制网络”等校内课程;邀请企业管理人员讲授增加相关企业课程,如“环境健康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市场策划、运行与技术支持”等;开设企业相关的实践环节,如“企业案例分析”、“工程实训”、“工程实践与创新”、“企业认知实习”、“自动控制技能实习”、“自动化设备应用实训”、“冶金主体设备应用实训”等课程。

(2)“英才计划”班级一年级即接触“冶金高端论坛”专业启蒙课程;同时聘请企业成功人士作“批判性思维”和励志成才讲座;对原有冶金工程本科专业课程进行拓展,增加有色冶金方面的知识;开设创新方法课程“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实践;增加“科研、写作与报告综合训练”等实践环节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经历。同时,强调课程衔接,注重学科交叉,加强冶金工程学科与材料、热能与动力、机械、计算机、资源与环境等学科课程之间的交叉。

(3)“产业计划”增补了与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理论和技术相关的内容,对关联课程的内容进行梳理。例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增设“电子信息工程导论”、“电子产品策划与设计”、“电子信息工程专题研究”、“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实践”、“电子产品的测试与检验”和“电子系统综合设计”等课程;车辆工程专业增设“电动汽车电机拖动基础”、“微机原理与单片机”、“动力电池技术”、“新能源汽车原理与应用”、“代用燃料技术”、“电气电子工艺实习”和“新能源汽车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等课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增设“光电技术”、“特种机器人”、“微观流体力学”、“创新设计与专利申报”和“工程应用软件”等课程。

四、结语

对于高等教育而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管理实施、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各专业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必须做到科学设计培养目标与业务要求,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合理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进程,制订科学、合理、可行的培养方案。各高校只有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环境下,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且有效地实施,才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清明.中国高校学分制研究―弹性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75-77.

[2]刘英,高广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27-129.

篇3

一、PDCA循环概述

“PDCA”循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以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工作循环模式来推动质量管理工作。PDCA表明了质量管理活动的4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为若干步骤。PDCA分别是英语单词P1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和Action (处理)的第一个字母:P——计划阶段,包括现状分析调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要因确认、制定计划措施四个步骤;D——执行阶段,执行计划、落实措施;C——检查阶段,检查验证、评估效果;A——处理阶段,包括巩固措施和下一步的打算两个步骤。

PDCA循环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的进行,并且不是在同一水平上的循环,而是阶梯式上升,每循环一次,就解决一部分问题,取得一部分成果,工作就前进一步,水平就提高一步(如图)。PDCA循环最初虽然是适用于企业的质量管理方法,但一样适用于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工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用PDCA循环,能够促进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进步。

二、PDCA循环在人才培养中的具体应用

人才培养工作也是一种产品的实现,学生就是学校的“产品”。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企业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工作中运用PDCA循环,建立人才培养工作质量改进管理体系。通过实行四个阶段八个步骤的PDCA循环,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管理水平,不断发现和克服影响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因素,根据行业变化灵活调整培养方案,使人才的培养更具有针对性,与企业岗位接轨,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素质,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

(一)P(plan)计划阶段

(1)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教育部12号文件《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专业是我院新增设专业,根据社会行业背景社会需求分析,对食品企业安全控制与质量监管岗位职业能力进行调研,制定符合零距离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以食品卫生与安全管理能力、食品检验能力、食品质量管理能力三种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课程模块设置,整个课程体系以道德养成教育为主线,以职业道德、职业能力为重点,搭建基础教育、职业发展、道德养成三个平台。

为了实现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实现专业与行业对接,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黑龙江省高职高专教育教学(食品类)指导委员会成员,与行业专家、食品类专业带头人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2)制定课程标准

根据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核心课程为: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食品安全控制技术、食品安全认证。除核心课程外还有其他基础课、专业课共计20余门。依据人才培养规格及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明确课程定位、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根据职业能力需求,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学习模块,设计教学思路及教学情境,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并制定适宜的考核方案。使学生每完成一个教学任务都能得到相应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二)D(do)实施阶段

为具体的执行阶段,将经过调研、分析、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用于教学过程。通过教学、实训、顶岗实习等环节对人才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使其达到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因人才培养模式为 “工学结合”,重点强调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所以在人才培养的执行阶段,要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建立了校中厂——老上号实训基地,学生在学习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到老上号完成认识实习;与哈尔滨米旗、吉林达利、天津伊利、安达贝因美等十几家食品企业签订了实习协议,学生分别利用假期和第三学年的时间到不同的食品企业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除了完善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还要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一支良好的师资队伍能有效的实施教学过程,完成人才培养。鼓励教师提高学历,考取硕士、博士学位;要求教师考取所教课程相关职业资格证,达到双师素质;教师必须每年进行为期1个月以上的顶岗实习,以保障教学内容与企业一线技术一致;定期选送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实践培训研讨。打造一支专业精、能力强的教学队伍,完成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落实。

在教学过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促进学生人人成才。

在实施具体过程中亦可以应用PDCA循环,如教学内容设计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因材施教,首先分析学情,确定适宜的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执行方案、评价方案优缺点再进一步改正。如此,实现PDCA循环大环套小环,全员动员,共同提升的特点。

(三)C(check)检查阶段

人才培养模式是否成功,还需在实践中进行验证。一方面检查执行过程教学效果评价,一方面校企共同开展教学评价。

教学效果评价包括对学生的教学过程评价、能力评价、素质评价三方面。关注学生课堂表现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关注其教学任务完成效果、关注对任务成果的反思总结、关注通过教学过程考取职业资格证的合格率等。

校企共同开展教学评价,在学生的认识实习、顶岗实习过程,由企业工程师、行业专家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评价。

同时建立毕业生满意度分析及就业企业反馈机制,掌握学生满意度、用人企业满意度、学生从事本专业工作比例及时间等一手材料,完成人才培养情况评价。

(四)A(action)处理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根据上一阶段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通过征询各方意见和建议,不断探索、总结人才培养的经验。成功的经验予以肯定,不足的地方加以总结,提出整改方案,制订修改后的人才培养计划,再进入下一轮的PDCA循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三、结语

将质量改进PDCA循环方法应用到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人才培养工作中,建立完整的人才培养工作系统,对人才培养计划、执行、评价、改进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不断循环进行人才培养工作。通过持续不断的改进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在有效控制的状态下向预定目标发展,满足社会对高职学生“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使学生达到“零距离”上岗。

【参考文献】

[1]杨国伟,夏红.食品质量管理[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教育部. 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C],2011.

[3]许崇华,王娜.“PDCA”人才培养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实践[J].科技信息,2011(23):283.

[4]何全民. PDCA循环在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科技信息[J],2008(2).

篇4

关键词:外贸岗位;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0-0150-02

我国自2001年加入WTO,并将对外贸易经营权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以后,外向型企业和外贸公司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由此产生了对外贸从业人员的大量需求。与此同时,国内许多高职院校也都紧跟形势,开设了国际贸易或与之相关的专业。但是,多年来,外贸专业人才的紧缺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供需失衡的现象依然存在,导致许多外向型企业,只从事外贸商品的生产,却不直接参与外贸经营。事实上,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数量上供不应求,而是质量上不能满足和适应市场对外贸人才的需要。为此,许多从事高职教育研究的学者和教师针对国际贸易专业,围绕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提出了各种改革措施,并在一定程序上取得了成效。

然而,人才培养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取得实效,需要以系统的思想,按照“开展市场调研——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反馈”这一过程从整体到局部逐步展开(见图1)。而当前的国贸专业教学改革中,多是针对人才培养实施过程某个环节进行的改革,鲜有从专业建设的核心——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着手进行的研究。因此,笔者拟以适应外贸业务岗位需求为根本目标,从改革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出发点,探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

高职层次的国际贸易专业是培养适应和满足外贸行业第一线岗位(群)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要想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首先要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为此,笔者调研了安徽及浙江数十家外贸企业,了解外贸企业业务岗位设置情况及技能要求,并咨询分析了原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问题、学生就业时的技能证书问题等(见表1)。

从调研情况看,无论是服务型外贸公司,还是外向型生产企业,在一线进出口贸易环节,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是三个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岗位。而一些达到一定规模的外贸公司或企业还设有报关员或报检员岗位。这些岗位承担着各自的职能,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应有的专业岗位知识和职业技能(见表2)。

此外,由于承担的任务不同,对从业人员的个性特点也有不同要求。业务员需要外向型个性,性格内向对单证员来说也并非缺点。例如,浙江一玩具有限公司在招聘外贸业务员时要求:专于网站信息编辑和更新,懂网络经营技术开拓推广,善于在网上洽谈业务、E-mail沟通、报价、接单和客户开发等系列技术操作;而其技能要求是:英语达到四级以上,口语表达流畅,写作能力佳;善于沟通合作,责任心强,并具备吃苦耐劳精神,有自由创业平台。而合肥颖佳纺织品有限公司在招聘外贸跟单员时要求:精通英语,尤其是书写能力要非常强(要求六级以上);懂得外贸出口程序和操作;有责任心,工作细心认真,条理清楚;有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安徽瑞丰化肥贸易有限公司在招聘外贸单证员时,对其要求是能独立缮制各类单据,细心稳重,有耐性,责任心强,有较好的思维能力和协调能力。

对于报关员和报检员,尽管也属于进出口业务领域的工作,由于其性质和内容的特殊性与重要性,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才能上岗,并且因为存在专业的报关行或其他具备资格的报关企业,因此,在一些规模较小的外贸公司或外向型企业并不设立报关员和报检员岗位。因而对于这两个岗位,用人单位招聘时对其描述相对简单,如要求有责任心,有报关员证或报检证等。

岗位技能需求对制定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启示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组织和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规划,它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也是其他环节建设和改革的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要设置课程,核定学时,安排进度计划等。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改变以往脱离或不能紧跟外贸行业岗位及技能要求,仅通过参考同类院校甚至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做法。而了解了岗位技能需求,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目标定位应具体明确

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素质体系的基础,也是制定教学计划、设置课程的依据。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具体,培养的学生才能满足岗位技能需求。目前,本科、高职、中职都开设有国际贸易或相关专业,而这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不相同。近年来,尽管高职院校把培养目标定位于行业一线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但目标过大过泛又成为另一个突出问题。由于培养目标过大过泛,使得制定教学计划时没有明确的方向,课程设置没有侧重点。因此,针对外贸业务岗位需要设置不同的方向,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如外销员(专业)方向、报关(专业)方向、货运(专业)方向,甚至具体到单证员方向等,是高职层次人才培养方案中首先要改革的问题,也是区别于本科层次人才培养方案的根本问题。

篇5

1.1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本科生培养特色

同济大学桥梁工程课群组在人才培养的许多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特色。桥梁工程课群组根据多年教学和实践经验,在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方式、教育教学资源、教师与管理队伍、校企合作形式等诸多方面不断改革,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技能、素质等诸方面的培养。在学校和学院政策措施的支持下,通过认真研究制定专业培养方案,使人才特色培养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得到具体体现和充实。

1.2结合行业企业提升本科生人才培养深度

企业是行业新技术新科技新发展的风向标,社会的需求在企业里首先得到体现,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企业就会着力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因而,企业的参与可以大大加深人才培养的深度,为人才培养进行更精确的定位。为此,桥梁工程课群组多次和行业部门交流,结合同济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共邀社会各界企业人士商讨培养模式,定制培养计划。通过企业的参与,大大提升人才培养的深度和广度,大幅度改善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工作能力。桥梁工程课群组按照卓越计划要求,让企业全过程参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优秀工程人才。

1.3注重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的一大理论突破和实践创新,为我国工程教育提供总的培养思路和教育方向。桥梁工程课群组根据自身特点,实事求是地进行培养方案的调研、改革和创新。在以前的培养方案中,一般只注重专业基础和技能的培养,新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更加注重人才培养的全面性,更加注重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培养出的人才不但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背景,更具有相关行业知识的综合性复合人才。

2改革实践

2.1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培养思路

根据桥梁工程系多次专家会议讨论建议,桥梁工程课群组建议采用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学培养思路。在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就读的学生来自祖国五湖四海,各有特色,专长不同,对同一种教学方法的适应能力也不尽相同。桥梁工程系教授根据每位同学的性格特点和学习特点进行课程设计,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加强学生个性化指导,鼓励学生按个性发展选择研究方向,引导学生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极大地发挥了每一位同学的自主能动性,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2.2不断健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本科生教学的重中之重,桥梁工程课群组不断改革课程结构,通过不断地调研对比研究,在本科生教学中不断加入新的教学内容,改革过时的教学内容,例如增加了《道路与铁道工程》和《桥涵水文》等专业课程作为必修课,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在日后的工作学习中也不会有知识缺失。对于原有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进行了比重调整,使同学在灵活选择选修课的基础之上都掌握完整的桥梁知识,在发展个性的同时都有坚实的健全的专业知识背景,以满足学生日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2.3联合企业进行多元人才模式培养

篇6

关键词: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方案

Constitution of applied-type talent cultivation plans for automation majors

Li Hongsheng, Chen Gui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1167, China

Abstract: Cultivation plan is guiding principle for talent cultivation. Training target of applied-type talent cultivation comes from Industry needs.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at how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cultivation plans accord with training target of applied-type talent cultivation. A new thought, called Backward Inference, is presented and is carried out on establishing of cultivation plans for automation majors.

Key words: automation specialty; applied-type talent cultiv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plans

应用型本科教育应本着立足地方、面向全国、依托行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以行业需求为人才培养目标。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我校自动化专业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结合江苏省特色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首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教学改革项目的实施,采用“倒推法”制定思路,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思路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以行业、企业知识和能力、素质需求为出发点,按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企业访谈毕业生、高年级学生座谈参考专业指导性规范教研室研讨形成培养方案初稿学院审查校企专家论证完善培养方案”的“倒推法”路线制定。所实施“倒推法”路线中的关键步骤如下:

(1)办学理念与培养规格。总体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强调工程能力的培养。各校由于办学历史、依托行业以及定位各有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并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

(2)就业状况分析。对近3~5年就业的主要行业(企业)及岗位的分析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础性工作。在进行学生就业状况分析时,要注意学生就业状况的变化趋势,剔除国家与相关行业经济发展中的偶然和突发因素,并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特别是国家产业政策对学生就业形势的影响。

(3)企业访谈。根据对学生就业状况分析,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通过对企业人事、生产、技术等各部门的走访,了解企业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要求,特别要了解学生在哪些方面亟待提高。在此工作中,要注意部分企业对高等教育的特点以及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并不精通,不同企业其技术、产品及在行业中的地位不同,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关注点也会有较大的差别,因此需要进行理性地分析,找出对学生所需具备能力的共性要求。

(4)应届毕业生与往届生座谈。应届毕业生与往届生座谈,特别是已工作的往届生,他们对大学阶段的学习有着深刻的感受,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甚至某些课程的知识点都有独到的看法。绝大多数往届生都能理性地分析在校期间学习的收获及不足,提出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意见。

(5)参考专业指导性规范。教育部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调研,制定了专业指导性规范。专业指导性规范的基本原则是多样化与规范性相统一、规范内容最小化、核心知识内容最低标准,采取“基本要求+X”的思路,其中“基本要求”是指专业学生应该学习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应用,“X”是指不同层次和背景的学校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体现本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

专业规范是一种基本要求,其为各专业留有足够的自由空间,人才培养方案应以专业规范为指导,办出本专业的特色。

(6)凝练核心知识和专业能力,确定培养目标和方案。在上述基础上,结合学校长期办学的特点和所依托行业的特征,确定培养目标,凝练核心知识和专业能力,构建以公共平台与专业教育、校内教学与企业实践、课内培养与课外培养相互交叉融合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应明确每一项核心知识和专业能力是如何落实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外培养(含科技创新、科技竞赛、专业技能等)、企业培养等各环节中。

(7)校企专家论证。应用型本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应由校企专家共同组成,校企专家可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人才培养方案,使之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根据校企专家的意见,经过反复修改、完善,形成人才培养最终方案。

2自动化专业(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自觉改造自然的必然结果,其核心目标在于寻找以非人工方式实现对系统控制的技术手段。近20年来,自动化科学与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研究领域不断扩展延伸,且与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密切相关,向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体现了控制工程技术、信息工程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的综合集成。下面以我校自动化(数控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为例,简要介绍如下:

(1)办学理念和专业特点。我校秉承“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培养生产一线的现场工程师。自动化(数控技术)专业的发展与现代制造业密切相关。该专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学科交叉,既要求学生掌握电类相关知识,又要求了解机械结构、工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既要求学生掌握控制理论与应用、微处理器系统硬软件设计,又要求了解强电电气控制、伺服驱动及液压、气动等方面的知识。

(2)企业、毕业生调研。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先后对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康尼机电技术有限公司、南京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南京第二机床厂、南京华兴数控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四研究所等近10个单位进行了访谈,参与访谈的人员包括用人单位人事部门的相关领导、毕业生工作部门的领导以及毕业生等。

对近3年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表明,自动化专业(数控技术方向)毕业生主要分布在机电行业数控系统(含电机、驱动)制造商、数控机床主机厂、数控机床使用企业、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类企业、机电类自动化设备制造商5类企业,少数毕业生在高职院校任教或就业于其他行业。目前自动化专业(数控技术方向)毕业生主要从事数控系统二次开发与运动控制系统安装、连接与调试,运动控制系统与可编程PLC控制系统的研发、应用,微处理器或者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开发,机电类自动化系统或设备的运行、维护、销售、技术支持等;少部分毕业生从事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等。

(3)凝练核心知识和专业能力。依据企业和毕业生走访,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可归纳为机床数控系统的应用与二次开发、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工程应用、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与技术集成、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与工程应用等4个专业技术领域。自动化(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架构的重点应表现为上述4个技术领域的系统研发、运行、调试、操作、维护及管理等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围绕各专业技术领域知识、能力的要求,从理论课程教学、综合实践教学、企业培养、课外培养以及工具软件应用能力培养等方面构建支撑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块。以“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工程应用”为例,其知识、能力的培养支撑如图1所示。

(4)构建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专业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将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按公共基础、电工电子、检测与控制技术、数控技术、运动控制系统、单片机系统、可编程控制系统、专业与综合素质拓展、企业培养、综合素质能力课外培养10个模块进行划分,构建了结构科学、合理,对核心知识和专业能力有效支撑的培养方案。

3结束语

近年来,我校自动化专业以机电行业为背景,以机电行业核心能力需求为导向,不断探索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研究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地制定、论证流程,确保所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符合培养规格和目标。自2008年实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倒推法”思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自动化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自动化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分类及其定位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5,3

[2] 崔桂梅,贾玉瑛.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1

篇7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培养模式改革

改革食品“卓越工程师”教育模式就是以培养“卓越工程师”或企业家为目标,创新专业培养理念和方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以适应现代食品产业发展的需要。笔者在食品“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多年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本文就食品“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方案改革谈一点体会。

一、“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趋势

(一)国内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模式有两个:一是专业技术型,二是基础理论型;上述人才也许计算机、数学模型、基础理论等掌握得很好,但实践动手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下降了。有的工程专业的学生只会写文章,对搞设计束手无策。近几年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在有关高校中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该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高等教育率先启动的重大改革计划。清华大学等61所高校被批准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目前,全国许多大学认真贯彻教育部有关通知精神,积极推动学校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制定了适合现代工业发展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改革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着重提高工科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为培养一批研究型、管理型、创新型、国际型卓越工程师开始了教育大改革。

(二)国外研究现状

迄今为止,美国拥是世界上工程教育体系最完备的国家,譬如,麻省理工、斯坦福、加州理工、卡内基梅隆等大学在工程学科的教育具有明显的优势,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做法。另外,美国富兰克林・W・欧林工学院对工程教育别具一格,与许多“先理论后实践”的工程教学方法不同,讲究的不仅仅是教授概念,更是讲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

挑战和课题联系起来。美国欧林工学院认为,未来工程界的领军人物,一要具备精湛的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二要对工程的社会作用有广泛的理解;三要创造性地提出解决当今世界工程问题的新办法;四是使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的创业精神和才能;要求学院教会学生具有其将来从事工程行业所需的创造性,理解工程工作可能对人类社会的福祉所产生的巨大作用。目前,世界许多大学十分重视工科教育与艺术、人文社会科学和企业管理精神的融合,并制定出可行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

迄今为止,国内外的一些工业高校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国内尚未有关于食品“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方案制定具体内容的相关报道。

二、食品“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一)建立“新型食品工程师”培养模式,改革“面向岗位”工程教育理念

改变传统工业化阶段面向行业,特别是我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所形成且至今根深蒂固的面向岗位的工程教育传统观念,突破专业屏障,包括工程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隔绝,以便适应“新型工业化”对工程人才的要求。改革“岗位式”或“订单式”教育的缺点,即实行以工程师或企业家速成为目标的培养模式。按照“强工程、重设计、全素质”的教育理念,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教育质量体系。

(二)建立“产学合作教育”模式,改革学校“独立教学”体系

食品工程教育要实行产学结合,组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成员由企业的总工程师或技术总监、各行业协会或行业专家、教授组成,其中企业或行业专家不得少于50%。高校可以直接从企业引进人才作为全职教师对学生的工程实践教学或科学研究进行指导。让学生们能够直接感受到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企业的工作模式。制定鼓励企业支持教育的优惠政策,增强企业对学生培养的社会责任,建立长期企业实习工作计划,不断完善产学合作培养方案。

(三)创新“我要学”教学方法,改革“让你学”教育模式

传授知识做法以教为主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学为主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传统的讲授型的教学模式是以教为主的,僵化落后,教学效果差;要深入探索如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网络协作等以学为主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改进以“填鸭式”为主的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欲。要深入研究工程创新人才的品行、知识、能力等各方面素质的养成与构建的规律,注重培养过程中的共性要求和个性需求,加强师生互动;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设计不同的任务,使学生真正成为教与学的主体,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注重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应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教师还要注意学生团队合作和与人沟通能力的培养。

(四)建立“教学科研结合”联合培养模式,改革“以上课为主”单一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方法

大学的科学研究是育人的重要方式,重大的科技项目是培养和造就一流人才的有效平台。大学生不仅要从课堂中获取知识,而且要从亲自做科研、做设计得到工程训练,只有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真正的高水平人才。

(五)建立教师“工程能力”教学资质考核机制,改革传统“论文+课时”教师考评方法

大学要积极改革完善工程教师职称聘任和考核等制度;考核和评价内容要以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为主;优先聘任有在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教师职称晋升时要有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或锻炼经历。另外,政府和学校要制定鼓励企业支持教育的优惠政策,不断强化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建立企业承担实习制度和实施计划,不断探索产学合作培养工程师教育新模式。

三、“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方案改革的目标

培养适应现代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知识扎实、设计能力强,能从事食品加工管理、科研、新产品开发、质量控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具备初步设计能力的食品“卓越工程师”。要面向现代食品工业化和国际化,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设计能力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和食品产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食品工程技术人才。以提高食品工程类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目标,针对工程人才培养与教育的重要环节进行改革创新,通过强化内涵建设,打造专业大师队伍,注重课程教材建设,强化设计教学环节,创建并实施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管理体系,建立一套为满足现代食品工业化、国际化人才需要的培养模式和机制。

四、“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改革重点

随着食品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改变,改革的食品“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需要增加与食品工程有关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食品新产品设计开发、食品广告(影像)设计、食品供应链设计、食品包装设计、食品机械和自动化设计、食品质量体系认证、食品营销设计、食品虚拟现实设计等。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培养食品工程创新型人才主线,以强化工程师教育为核心,体现“强工程、重设计、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培养特色。

五、“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内容

优化工程教学课程,注重综合素质培养。汲取国外大学的经验,鼓励学生选修人文、艺术素养课程。例如:《美学》、《设计学》、《中外食品文化》、《心理学》、《社会学》、《科学研究方法论》等课程;除了要求学生限选专业英语外,还开设双语课程如《粮油食品工艺学》(双语)、《果蔬加工工艺学》(双语)、《畜产品加工工艺学》(双语)等,大大提高学生的设计知识和外语应用能力。

优化培养方案,注重设计能力培养。在改革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中,要适当增设创新项目,鼓励本专业学生获取各种创新项目学分,以创新奖励学分替代公共选修课学分;创新项目具体包括教师的科研课题、工艺设计和生产现状调查等;获取得分的依据包括:正式发表学术论文,或设计出较高质量作品,或取得国家级发明专利,或参加全国科技知识、技能竞赛并获奖等。

改革教学计划,提升大学生创业理念。增加经济管理类的选修课,如《食品连锁经营》、《互联网+食品》、《财务管理》、《企业成本核算》、《食品政策与法规》、《管理概论》、《经济法概论》、《投资项目管理学》、《世界贸易组织》、《企业经营决策》等;在选修课程方案中建立创业教育板块,譬如,增加创业教育概论、创业技巧、创业案例分析等授课内容,不断提高学生对创业的认识水平,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改革实验实践教学,加强工程设计性能力培养。增加课程实验设计内容,不断优化改进试验方法,要求实验设计课时所占比重达30%以上。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例如《动物性食品设计开发大实验》、《植物性食品设计开发大实验》;也可以增加生产性设计环节,例如,《食品包装设计》、《工厂设计》、《工程原理课程设计》等。要充分利用假期实践对学生的实践性能力进行锻炼,开展有计划、有组织、多样性的假期课外实践活动,例如,社会、市场或企业生产实习和企业调查等。利用科研训练引导学生的科研兴趣,鼓励学生计入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和能力;另外,要强化对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的实践环节的监督,加大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权重。

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积极推行案例式、讨论式、探究式、调查式等新型教学办法,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育理念。减少答题模式的作业方式,增加读书报告等形式,给予学生更多的设计空间,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素质。

强化工程实践训练,明确企业培养职责。校外工程实践训练基地应由企业主要管理人员负责,其任务是承担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各项管理工作,与高校有关教学管理人员一起共同制订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共同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指导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实践训练质量。企业要配备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任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指导教师,并选择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为学生开设专业课程;企业还应根据校企联合培养方案,落实好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各项教学安排,提供实训、实习的场所与设备,并安排学生跟班实际动手操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企业还要与高校共同为学生提供安全保护,并对学生开展安全、保密、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的教育。学校要从校外实习基地聘请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术水平高的工程师或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定期邀请到学校向学生授课,并作为学生工厂实习的指导教师。

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探讨兼职教师管理机制。学院要将制订《外聘授课教师工作暂行办法》,积极运用学校人才政策,结合本专业情况,开展人才聘任制工作,遵循“不求我专业所有,只求我专业所用”的方针,继续聘用一批国内外业务上拔尖,急需的教学和科研人员;同时,对外聘的人员加强考核,对不符合要求的聘用人员及时辞退。

建立教师参与工厂锻炼制度,强化教师创造力教学能力。要强化食品工程师创新、创业教育和领导力教育内容,首先要培养创造性的教师,引导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参与企业生产锻炼和新产品开发,使教师的理论与工程实践紧密融合,培养出一批能讲、会操作、敢于创新的师资队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求把知识的传授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灵活地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使学生在大学阶段对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的过程有较全面的了解和亲身参与的经历。

总之,要培养出适应现代食品工业发展需要的卓越工程师,就要改变传统工业化阶段面向行业、面向岗位的工程教育传统观念,突破专业划分和专业隔绝,改革“岗位式”或“订单式”技术或技能教育的局限性以及重学术论文轻工程应用设计的现状,实施以“卓越工程师”或企业家为目标的培养模式。只有按照“强实践、重设计、全素质”的教育理念,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产、学合作教育的开放式办学模式,改进以“填鸭式”为主的培养方法,才能激发学生主动求知欲,使学生成为教与学的主体,更好地发挥年轻人的智力和创造潜力。

参考文献:

[1] 周文化,林亲录,郑仕宏,钟海雁.推进食品卓越工程师创新计划的思考.2013(2):157-160.

[2] 谢蕴江,张民,任海霞.基于卓越工程师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及几点思考――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教育教学论坛, 2014(1):97-98.

[3] 罗欣,李大鹏. 打造卓越工程师摇篮培养应用型食品工业人才.山东农业教育,2013(2):20-21.

[4] 王雪艳.集美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2013(6):742-744.

[5] 袁先铃,叶阳,刘君,王凌云,刘清斌. 面向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求培养食品产业创新型卓越工程师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5):383-385.

篇8

【关键词】卓越计划 应用型 财务管理专业 培养模式

2010年6月,教育部在天津召开会议,启动了全国范围内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试点工作,该计划目前已向教师教育、法学、医学等领域扩展,这是高等教育为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的重要举措,也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此举在全国高校引起强烈反响,无论是入围还是未能入围改革试点的高校,都在着手卓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工作,由此也拉开了全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序幕。

常州工学院是第二批进入教育部“卓越计划”的高校之一。学校财务管理专业一直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近几年在教学改革、特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和改革尝,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教育部针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启动了“卓越计划”,其基本要求对目前所实施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依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 “卓越计划”对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的要求

尽管“卓越计划”的本意是培养卓越工程师,财务管理专业目前也没有纳入“卓越计划”的范畴,但此计划中“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三个特点,使得我们完全可以运用“卓越计划”的理念,根据“卓越计划”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建设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卓越的会计师、管理者和创业者。

目前,我国大部分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都是应用型人才,该类人才是相对于高、精、尖的理论型、学术型人才而言,更多地需要掌握直接应用型知识和具有更具体实践的能力,要求学生能适应社会建设需要,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经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要求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

根据“卓越计划”的基本定义,我国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在培养宗旨上与卓越工程师并无太大区别。但要成为卓越的管理人才,目前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应更多地关注社会和学生的需求, 要求教师和学生有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建立合理的机制,形成企业与学校的无缝衔接与深度合作。培养学生具备多学科与社会化的视野、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与创业能力。

二 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常州工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院校,依靠理工科的背景条件,结合跨学科优势,探索并建立行之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学校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成绩显著,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主要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三段式”的课程模式,课程内容是以理论知识或陈述知识为主体,虽然普遍设置了实践课程,但大都是理论课的附属品,实践课程中较多的是验证性的实验和定向性的基础研究,综合性、设计性模拟实验少,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少、周期较短;课程间的实践教学环节衔接不够、彼此相互孤立、缺乏联系,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没有体现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学生的学习考核环节也大多是以书本知识为主,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考评。

2.人才培养缺乏企业的深度参与

目前校企合作层次较浅,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过程中较少邀请企业参与其中,企业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缺乏主动性和责任意识。企业希望的是学生能够为其生产经营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以谋取企业的最大利润,而不是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需求将学生安排在与其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培训和锻炼。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时间偏少,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实习一般只能参观内容,而不能真正进行实训操作,也很少提供劳务报酬。学生接触企业人员较少,没有机会了解企业的实际问题,对企业采购、生产、经营等环节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影响了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3.课程设置较少考虑学科交叉融合

用人单位一般要求学生一专多能,对专业人才的沟通能力、理论知识、行业知识、领导能力、应变能力、人文素养、工程技术等各方面要求很高。比如,搞财务管理特别需要了解企业工程技术,具有一定的工科知识。但是,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单一性和较少与相关学科专业课程交叉融合,使得培养的学生能力单一,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三 创建应用型财务管理卓越人才培养模式

1.创建原则

第一,多元化原则。主要体现在学生选拔方式与评判标准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着重点多元化、人才素质构成多元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多元化、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多元化和学生评价多元化等方面。

第二,融合化原则。人文与科技、知识与应用、传承与创新、借鉴国外经验与独立探索相融合是人们对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发展趋势的普遍共识。现代财务管理专业教育离不开知识的集成、学科间的相互交叉、课内与课外、以及国内与国外的融合。

第三,实践性原则。财务管理专业教育要求学生更多地参与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实践中去,培养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积累经验、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对财务管理人才实践性的培养是卓越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第四,创新性原则。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创新能力,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本身要有所创新,要结合学生个体的实际、学校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和所处地区的经济文化环境、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具体要求等情况,建构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第五,开放性原则。面对全球化的人才竞争,我国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必须走出封闭,走向开放。要能够深谙国际惯例,具有国际眼光和视野,能够分析国内外不断出现的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并借鉴其合理可行之处。

2.培养目标

一方面,卓越人才培养模式要符合卓越计划对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要求;另一方面,要体现出参与高校自身的特色与不同的侧重。不同高校必须针对卓越计划的国家通用标准、学校标准及行业标准三个层面的标准体系。确定本校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财务管理卓越计划培养目标分为三层:总目标、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

第一,总目标。以通用标准为宏观指导,符合卓越计划对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要求,结合学校标准和行业标准来制定,培养具有合理知识结构与较高专业水平,具有国际视野和卓越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财务管理创新与创业人才。

第二,一级指标。卓越计划通用标准中强调各层次财务管理人才必须在知识、能力和素养三方面具备竞争优势与发展潜力。所以,在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应将知识培养、能力培养及素质培养作为衡量课程体系结构和教学计划安排是否合理的评价指标,即判断课程体系中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是否能够达到对学生知识、能力及素质的培养。

第三,二级指标。二级指标是对一级指标的具体化,可根据学校标准和行业标准对一级指标进行细化,其标准和目标不同,二级指标也不尽相同。将一级指标中的知识培养细化为基础知识、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三个二级指标;将一级指标中的能力培养细化为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四个二级指标;将一级指标素质培养细化为工程技术、人文知识和卓越精神三个二级指标。相对于一级指标而言,利用细化后的二级指标能够更明确更具体地衡量课程体系结构和教学计划安排。

3.创建校企联合模式

纵观国外高等教育,德国应用科学大学高等教育体系培养工程师是非常成功的典范。与国内生源情况不同,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学生入学前一般均具有相应的实践经验;与国内培养目标亦不同,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培养的毕业生是掌握科学的方法、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人才;从学制来看,虽然也为四年,但采用了3+1学制结构,两个学期即一年的企业实习期;与国内人才培养方式不同,德国应用科学大学采用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合作的教育模式,学校承担理论教学,企业则承担实践教学。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学生有大量的机会去企业参观学习,考察企业实际的工作流程,同时毕业设计的题目中有一半以上来自企业实际并大多在企业中完成。

为了达到卓越人才培养目标,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办学模式及成功经验,创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通过了解行业的发展需求,邀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共同负责学生的培养。企业深度参与校企合作,确保学生有一年时间在企业学习培养,学生的本科毕业设计课题应紧密结合企业实际。

实行“4+2+2”时间安排。第一至四学期学习相同的基础知识,第五、六学期学习专业主干及专业方向课程,第七~八学期顶岗实习、专题报告、撰写毕业论文。这样的设计,一是有利于学生获得人文、自然、技术、经济和管理的基础知识;二是实习提前,时间延长,既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企业运营和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也有利于学校根据实习暴露出的问题或市场需要开设一些专题报告、讲座等来查漏补缺。

将课程体系划分为通识教育模块,技术、经济和管理互通模块,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块,专业主干及专业方向模块,企业顶岗实习模块,专题报告和毕业论文模块。

将技术、经济和管理知识融合化,通识教育模块课程以打好基础为原则,技术、经济和管理互通模块和专业主干及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以尽量扩宽、减少重复为原则,进行优化整合,增大学生自学空间和时间。

为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所有专业课程都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指导方案。理论类课程、应用类课程的实践教学时数分别达到该课程总教学时数的20%或30%以上; 专业主干等实务类课程达到50%以上。

四 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措施

常州工学院从2000年本科招生以来,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每年都根据学科和专业发展需要对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面对未来,今后应加大改革力度,着重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

1.以教学改革为抓手

第一,教学形式多样化。除了常规的课堂上课方式外,积极探索采取每学期集中理论教学、聘请校外知名专家作热点问题专题讲座或报告、观看资料片及企业家进课堂等方式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强调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二,教学方法多元化。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突出学生主体作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法,改变“满堂灌”的说教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核心,除讲授、学生分析、讨论等常用方法外,探索并完善案例互动教学、经管情景模拟、科研课题渗透、团队学习、课业训练等多种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互动性,提高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第三,双语教学过程化。要注重学生的外语听、说、写的基本能力训练,加强双语教学课程设置研究,规定双语教学基本要求,组织优秀教师编写切实可行的双语教学教材,逐步扩大双语教学范围,使外语教学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第四,实践学开放化。实验室全天候开放,学生可在任何时间申请自主选定的实验,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实验率,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2.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为突破口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个体,盈利性是其本质特征。是否能盈利是其是否参与校企合作的根本因素。企业出于现实利益的考虑,参与校企合作得不到国家任何的优惠政策,反而增加了麻烦和负担。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需要到生产现场接受有关项目的训练,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企业要为学生安全承担风险。因此,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在校企合作之前,要先考虑校企合作可以为企业解决什么问题、带来什么效益。大多数企业都会面临对员工培训及新技术研发的问题,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对员工进行培训,企业员工在学校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企业可以将学校作为企业新技术的研发地,企业与学校合作可以节约成本,实现双赢。政府应在政策导向上制定和规范旨在鼓励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校企合作的政策措施,让企业看到校企合作的好处。让企业全场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真正开展诸如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编著教材、互派人员等实质性的教育合作,形成校企合一、产教结合、校企共进、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

3.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

高校能否培养出企业需要、社会需要、服务地方的应用型财务管理卓越人才,关键在于教师。高校需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生产实践、管理经验的“双师型”教师。

第一,让教师走进企业。高校教师如果没有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不熟悉岗位操作,是很难在课堂教学及教学实践环节中给学生以具体的启发和有针对性的指导的,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需要派遣中青年教师进企业实践进修,实施不少于一年的实践能力培养计划,或让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让教师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在实践生产中得到升华。

第二,引进企业有实践经历的专家。面向社会和企业聘请具有丰富理论及实际经验的高级技术、经济管理人员,让他们在学校兼职授课,参与学校培养方案的制定,保证每年能够有一定的时间开展现场实习或指导现场实习。让教师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在共同的教学交流中提高教师的钻研兴趣,促进教师向“双师型”转化。

五 结语

根据“卓越计划”及财务管理专业的特点,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以社会发展背景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个性化的培养方法和手段加强企业的参与性,建立与企业界的紧密联系,多渠道、多形式、多环节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与实践能力。通过给教师和学生一定的创新空间与自主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动性、社会适应性,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出具有卓越精神的卓越人才。

参考文献

[1]Basili,Weiss, A Methodology for Collecting Valid Software Engineering Data[J].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1988(6)

[2]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

[3]曹照洁.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

[4]刘建强.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模式对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0(6)

篇9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学校的主要任务,是高校实现价值的重要体现。受教育者从迈入高校开始,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就在一系列既定的计划下展开,这个计划就是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 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和作用

人才培养方案也有学校称其为教学计划,它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方案设计,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周期、培养进程计划、课程特别说明等内容。

1.人才培养目标是受教育者在经过几年的学习教育后,毕业时在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心智模式、人格品质等方面应该达到某种程度的一个文字性描述,它表明了高校某个专业人才培养的标准。

2.培养规格是受教育者学习经历和受教育程度的一个社会通行的统一描述。在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下,对培养规格的标准表述一般为专科、本科、研究生等。

3.培养周期明确了学生从注册入学到完成学业,获得学历和学位的时间,一般以年为基本单位。在我们国家,一般本科是四年、专科是三年、硕士研究生是三至四年、博士研究生大概为三至五年。具体的课程学习时间按照教育部相应的规定执行。

4.人才培养进程计划是人才培养方案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最终都是以人才培养进程计划为依据展开的。不同学校对人才培养进程计划的表述不尽相同,比如有些学校称之为"教学进程计划"等,其中包含的内容也不完全一致,但是每个学校编制人才培养进程计划都是以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周期等为依据,反映了人才培养的课程架构,主要包括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程代码、课程实施的时间安排、课程的学时分配、周学时安排、实践课的教学安排、课程考核方式等内容。

5.课程特别说明是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对课程授课内容和方式等提出的特殊要求。由于不同的专业在技能掌握方面有所侧重,比如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和"工商企业管理"这两个专业都开设有"市场营销"这门课程,但是由于专业的不同,对"市场营销"这门课程掌握内容的侧重点和程度也不相同。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由于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教师的教学工作都是以它为依据展开的,所以不同专业对课程的要求要在培养方案中予以特别说明。

二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修订)工作容易出现的问题

1.培养目标不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一个专业在设置之初,其动机往往具有一定的主观意愿,容易出现跟风的情况。由于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存在差异,在某一个地区需求量很大的专业,在另外一个地区可能不一定有需求;同时,不同行业对同类专业的技能需求也不一定相同。因此,如果不加认真分析论证就确定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技能标准、职业品质等,就可能会出现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经济建设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不一致的情况。

2.无视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根据现存的知识储备设置课程。由于长期的运行和积累,每个学校往往都会贮备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这些教师的专业知识可能存在知识老化,不适应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变化发展的需求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执行部门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往往会依从于现有教师对知识的掌握和学校对教师工作量的要求,而忽略或无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设置课程和安排学时,也就是出现"因人设课"的情况。这样就可能会开设一些没有必要开设的课程,随意减少或者增加课程的授课时间,影响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这个情况特别容易出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中。

3.脱离实际,闭门造车。在人才培养工作一个周期结束后,需要根据技术、工艺的变化以及人才需求的变化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因为培养方案在制定之初已经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和论证,再加之工作量很大、工作任务很繁重,因此,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往往会省略社会调查,而特别关注教师的授课体会,从而出现闭门造车的情况。

4."人才培养进程计划"注重专业技能培养忽视素质教育和职业品质教育;专注于教学工作的安排而忽略对学生工作的指导。学生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应该是教学和学生工作的复合体,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但现实中学生工作,不论是工作目标还是学生活动安排,几乎没有在"人才培养进程计划"中有所体现,本应该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计划的"人才培养进程计划"几乎成为专业课程的教学进程计划,而学生工作只能在教学工作之外,在教学工作的间隙时间安排活动,与专业教学活动互补交流,自成体系。

三 制定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

1.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责任部门应该是具体的教学执行部门。人才培养方案应当在新生入校之前,在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统一安排下,由教学系部具体负责,专业教学团队和负责学生工作的人员直接参与完成制定(修订)工作。

2.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以大量深入细致的社会调查为基础,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搭建课程体系。

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而进行的社会调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要了解学校所面向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现存产业的特点,以此确定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长远发展目标;其次要对与专业相应的行业进行深入调查,掌握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在知识水平、专业技能、职业品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从而确定人才培养的具体内容;第三个方面,在同一个地区,可能同时有多个学校开设同类的专业,为了提高本校的竞争力,应当对开设同类专业的相关院校开展调查,了解这些学校在同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定位、方向、目标、特点等教学情况,以确定本学校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从而增加本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竞争力。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因此对于已经开设多年的老专业,在一定的培养周期结束之后,一定要进行上述同样的社会调查,从而为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使之不断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保持同步。

3.学校要在一定的层面上成立由专业人员包括校外专业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构建或调整要经过专家组的论证通过。这样既使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又可以杜绝"因人设课"的情况发生。

篇10

关键词:卓越计划;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软件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3-0073-02

“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是深入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政策,旨在促进我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培养大批量不仅有创新,而且还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各个类型的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帮助,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服务,促进高等教育在面向社会需求方面培养人才,对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以及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1]。

一、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及问题

哈尔滨理工大学是我国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而软件工程专业又是黑龙江省首批改革试点专业,在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具有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2]。软件工程专业的理论基础是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其研究和实践涉及人力、技术、资金、进度的综合管理,是开展最优化生产活动的过程。同时软件工程专业主要是培养面向工程应用的软件设计师,是要用软件的方法去解决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但是在传统的工程教育中却存在着如下问题。

第一,缺乏实践教育。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传授知识,包括软件工程专业在内,在大学的四年学习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理论知识,缺乏实际的工程实践,学生学习了很多编程语言,例如C语言、C++、JAVA等,但是从来没有运用某一程序设计语言编写过一个应用项目。

第二,缺乏真实环境。很多高校在学生临近毕业的时候会安排一些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实践环节,但一般是在学校完成或者在模拟的环境下进行的,与实际的工程应用还有一定的差距。

第三,教师缺乏经验。现在高校的青年教师一般都具有高学历,从学校毕业又直接到学校工作,缺乏在实际项目当中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指导学生时难免存在一些不足。

第四,学生的能力与企业需求之间不能很好对接。由于高校的教育模式问题,导致学生在毕业后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所学知识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断层,造成一方面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员工,并且这种矛盾日益突出。

第五,办学方式落后。现在很多高校依然是以自我为中心,关起门来办学,与企业的互动偏少,或者说企业参与办学的力度不够。同时各种社会力量对于教育的监督不够完善,没有很好地参与到教育的评价当中,不能很好地为教学改革建言献策。

二、基于“卓越计划”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卓越计划”的培养过程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以行业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为出发点,行业企业深度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二是高等院校按照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标准和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目标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在培养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为此哈尔滨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

(一)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基石,也是教学的基本单位,集教学、科研、师资力量为一体。只有抓住了学科建设,才能带动和统领全局。在学科课程体系建设当中,软件学院以“产业需求目标”为导向,以专业知识规范为基础,构建与产业需求目标相匹配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实现专业规范与产业需求协调统一。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要采取有效的评价机制和动态轮换机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跟不上社会需求的课程,就应该通过具体的评价机制淘汰,而对于出现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设计就要开设新的课程进行讲授。

(二)强化实践,科学设定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与行业企业产学研用的合作,针对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去工程化”等突出问题,树立“需求导向、强化实践”的工程人才培养理念,科学设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对照高教三十条“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的精神,以及教学过程普遍存在着的教学与科研发展严重失衡的现象,软件学院果断地把以“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转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把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办学的生命线。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进行两个层次的考虑:一是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协助学生从学生角色成功过渡为职业人角色,因此,工作岗位性质定位了人才培养目标,显然“企业主流岗位需求”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逻辑起点;二是针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过于综合这一现象,把毕业生所掌握的基本要求(知识、能力、素质)缩小成知识、技能、态度,使得培养过程中针对性更强,更具有可操作性[4]。

(三)与企业联合培养

协同创新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社会对于人才需求是多层次的,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教育必须遵守“保护天性、张扬个性”的宗旨。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个人爱好,实施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兴趣分流、自然分层。软件学院与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文思创新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等20余家重点企业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共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建立了基于校企协同的“2+1+1”人才培养模式。“2+1+1”人才培养模式已推广到省内和省外一些大学,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该人才培养模式获首届黑龙江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采用“2+1+1”模式的软件工程专业获黑龙江省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四)持开放式办学,设定弹性培养机制

把人才培养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任务,大力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开放式办学,并设计了弹性化、柔性化的教学计划动态调整机制。坚持开放式办学,与其他高校院系的教师、企业界的专家、国际上的高水平专家进行交流和学习。在产业与毕业生之间架起有效对接的桥梁,整合资源,让优秀的师资在学院这个平台上聚集起来,流动起来。软件学院形成了“学科基础扎实化、专业基础工程化、专业方向社会需求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格局。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弹性化、柔性化的教学计划动态调整机制,针对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特殊情况,形成可行的、有效的动态调整教学计划的机制,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并根据新旧知识点的交替,调整课程内容,建立这种机制可有效解决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脱节”“滞后”的问题。

三、基于“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成效

哈尔滨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是黑龙江省首批示范性软件学院,同时也是黑龙江省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试验区和综合改革试点学院,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面向行业、需求导向、协同创新、强化实践”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把教育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在教学实践当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0%以上,用人单位也给予了积极的评价。2011年获得“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的荣誉称号就是对哈尔滨理工大学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的肯定。

“卓越计划”的核心是要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围绕这一核心,软件学院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改革。在校内学习阶段,加强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强调工程实践能力管理,把基础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有机结合,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企业学习阶段,学习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工程思想、解决方案、设计模式,结合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做毕业设计,参与企业的工程开发和技术创新。以实施“卓越计划”为推动力,深入校企合作,大胆创新,让企业深度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过程中来,共同推进高等教育的发展。软件学院在这次改革当中只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希望能够为其他专业和高校的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桂芝,李婧.完善本科生课程评价体系 激发师生联动

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2,(Z3).

[2]孟大伟,吴秋凤,刘胜辉等.“定制式”培养应用型创新人

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9).

[3]杜玉波.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等教

育,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