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开学教育范文
时间:2024-03-13 17:04: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新生开学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适应”这个词,主要是指人的生理和心理随着外界情况变化而进行调节的过程。人生来就有自发地适应环境的本能,同时还有逐步适应复杂环境的潜能。大学生活较之高中生活的显著变化是学生必须要自主独立,不论衣食住行还是学习、交友乃至认识社会和人生。这些都需要大学新生利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去思考、判断、选择和行动。本文所说的适应性教育,主要是指对于大学一年级新生而言,要尽快转变角色,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一、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必要性
新生刚开学时,新鲜感和兴奋感还没有消失,基本都适应大学生活。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生们的适应能力就出现了明显的分化,有的同学很快就适应了大学生活,有的同学不仅很难适应大学生活,甚至有退学的打算。所以针对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非常必要和重要。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有助于促进其树立自己的理想信念。在坚定的理想信念的支撑下,就能很快适应大学生活。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是其社会适应的前奏,每一个独立的个人,都要单独面对社会,适应社会。新生入学后的适应性教育为其将来迈入社会打下基础。大学新生适应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其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二、大学新生对大学生活不适应的主要表现
多数大学新生基本都是第一次远离父母,第一次独立生活,第一次住进集体宿舍,第一次我的时间我做主。突然面对这么多的第一次, 很多大学一年级生多多少少都会有些不适应。不适应的表现主要有下列四种。
1、环境方面的不适应
远离父母亲朋的焦虑感;人生地不熟的陌生感;地域差异的失落感;饮食不适合的排斥感等等这些不适应感。都会让“95后”大学新生内心紧张而又无所适从。
2、学习方面的不适应
一是不适应新的学习节奏:大学的学习节奏跟高中的学习节奏,压根不在一个节拍,致使很多大学新生不能很好地跟上新的学习节奏;二是找不到适应新学习节奏的学习方法:老师一节课的内容太多,怎么消化?怎么吸收?还没有形成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三是自由支配时间太多后的无所适从感:以前渴望自由,现在终于自由了,可一下子又没了学习目标。无所适从,上课玩手机,下课玩游戏。四是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同学会有力不从心感:基础不牢,上课听不懂,这样很容易产生厌恶情绪。
3、生活方面的不适应
一是不善理财的尴尬感:月初富翁,月底乞丐。二是目标不明的空虚感:上高中是为考大学,目标非常明确,现在考上大学了,反而却没了目标。三是相形见拙的自卑感:同学中学生成绩比自己好的、比自己多才多艺的、比自己能干的等等,通过对比,一下子没了自信。四是生活太自由的空虚感等等。
4、人际关系方面的不适应
知音难觅的孤独感;人心难测的郁闷感;出了力不讨好的尴尬感等等。都在考验着大学新生的人际适应能力。
对于大学新生而言,如果不能及时适应新环境;不能及时转变角色;不能尽快融入大学生活;不能尽快调整自己的心态,会使他们产生诸如失落、迷茫、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轻者有可能会影响眼前的生活,重者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其以后四年的大学生活。对此,要通过适应性教育,使大学新生了解大学生活的规律,了解大学学习和生活的相关程序和规范,为大学新生指道路、明方向,这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创建文明校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开展大学生适应性教育的主要策略
针对以上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问题,我们应该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帮助大学新生起好步、开好头,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1、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
想信念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现代的“95后”大学新生来说,如果没有了理想信念,就像前进没有了方向,容易迷失目标。科学的理念信念是基于大学生们对人生价值和真善美的追求,并在实践中去践行其理想信念。崇高的理想可以铸就坚定的信念,信念则是人在践行中表现出来的对理想坚定不移的状态。
理想信念教育是适应性教育的核心,其主要目的就在于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新生这个重要的群体之中,明白我们现阶段的理想信念就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重点的时代精神,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通过理想信念教育使大学新生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
2、开展心理疏导和学业规划教育,为学生照亮前行的路
大学新生中存在的心理题十分复杂,基本上是大学生活中的心理问题最集中的一个时期,因此要注意这个时期的及时心理疏导。他们当中的心理问题大多是由于情绪波动、内心矛盾和冲突等原因而产生的心理障碍。如果我们不能准确诊断,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其教育效果就会适得其反。因此,心理疏导是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业规划,就是对于大学新生而言,规划好在大学的四年里学什么、怎么学、用什么学、什么时候学等问题,以确保自身顺利完成学业、为成功实现就业打好基础。
将于2017年9月1日施行的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首先提到“新生入学后可休学创业”, 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可折算学分,计入学业成绩。其次鼓励学校开展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在线课程的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建设,创新校内、校外课程共享模式,畅通学习成果转移转化渠道。所以,作为高校教师应及时了解最新信息,做好大学生的学业指导工作,为学生照亮前行的路
3、“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做好大学新生的适应性的工作
(1)环境适应性教育:首先让同学们充分熟悉校园环境,接受了这个环境就在适应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其次可以向学长及老师“取经”。再次创建好大学校园的论坛、开设新生报道专栏,专门为新生答疑解难等等为大学新生服务的平台。
(2)学习适应性教育:大学学习较高中学习有很多变化。第一,学习内容多了,大学四年需要学习的课程在40门以上,内容多,学习任务远比中学重得多。第二,老师管得少了,大学提倡自主学习,上课的老师来自学校不同的院系,师生之间接触时间很少,且有的课程就只上几周课。第三,老师讲课的速度增快了 大学教师讲课主要讲授重点、难点内容,授课进度比较快。第四,参考书目多,课外习题少。针对以上四点变化,大学新生要树立起自主学习、独立学习和全面学习的新理念。
(3)生活适应性教育:大学生活最大的变化就是远离父母,独立生活,尤其要注意以下几项:第一,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遵守校纪校规,遇到危险,及时寻求帮助。第二,要学会照顾自己的三餐饮食,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的基础。第三,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大学的学习时间相对宽松,安排的好,事半功倍。第四,要学会理财,不攀比、不浪费。
(4)人际关系适应性教育。第一,处理好与室友的关系。学会尊重、宽容、忍让、关心。自我中心主义是宿舍集体生活的大忌,必须坚决摒弃。第二,处理好与同班同学的关系。比如:努力记住每位同学的模样和名字;积极参加班级活动 ;为班级活动尽心尽力 等。第三,处理好与其他同学的关系,比如社团同学关系;老乡关系等。第四,处理好与老师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习适应的一个最大因素。
总之,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在入学的第一个学期至关重要,因为这个学期,学生最容易迷茫、郁闷、无助,他们需要及时的关注与帮助。但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也不能只局限于一个学期,对于适应慢的同学,甚至可以扩展到以后的大学四年中。另外,对于大学新生而言,在新的环境中,在新的挑战下,大学新生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充分调动起自我的力量来迎接新的一切,入学适应的阶段就会比较顺利通过,以后的求学日子也会不断留下成功的足迹。
【参考文I】
[1] 郭春明,当前大学生新生适应性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西南大学,2012.
[2] 黄娜,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研究,江西理工大学,2013.
[3] 闫建亮,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规范化研究,华北电力大学,2015.
篇2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教育
所谓创业教育,对于高校而言,就是为学生提供创业所需要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及其相应实践活动的教育。创业教育通过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个人生活质量的改善。
一、创业教育的内容
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容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培养受教育者的全面能力,建立培养大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意识、心理品质、能力和社会知识结构等的教育体系。
(一)树立自主创业意识。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使大学生树立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勇于竞争的自主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应该从大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入手,培养他们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改革意识,锐意进取、敢为天下新的竞争意识和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创业意识的培养也是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最重要的内容。
(二)培育创业心理品质。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是支撑艰辛创业道路的精神支柱。针对我国大学生的特点和弱点,要特别重视独立性、敢为性、适应性、合作性等心理品质的塑造。由于意志和情感过程是上述心理品质的核心,因此要将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力,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热爱集体和祖国的情感作为个性心理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起点和重点。
(三)提高自主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是一种核心能力,是创业成功的充分条件。创业能力包括:一是学习能力,即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对知识的接受、转化与应用。二是创新能力,即把创新思想转化为现实的科研、管理和实践动手能力。它包括技术创新、决策创新、管理创新。三是领导能力,即统帅能力和用人能力。创业者要有对自己员工的指挥、调动、协调以及对非人力资源的集中分配、调度、使用能力。四是组织管理能力,包括经营决策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指挥协调能力、抵御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五是团结协作能力。这是创业者事业成功的重要支持力量。六是要具备沟通能力,有效沟通是获得理想的创业人际环境的保障。
(四)形成创业知识结构。创业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的同时,还要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创业知识。首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非专业知识。只有这两方面知识相结合,才能正确分析形势和事物的发展趋势,把握事物发展的全局,产生精辟独到的见解和谋略,从而树立并实现自己的创业目标。其次,应具备相应的商业知识,如商品交换、商品需求、商品流通等知识。第三,应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如人事管理、资金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等知识。第四,应具备相关的法律知识,如工商注册登记知识、经济合同知识、税务知识、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知识。
二、创业能力培养的体系框架及实现途径
(一)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1、改革教学方法。教师要摒弃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在学校整个教育教学工程中贯穿素质教育的思想,体现创业教育的目标,要通过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建立平等、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提倡师生共同研究问题,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型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和参与意识。
2、要重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正视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要特别注意帮助学生发展优良的个性品质,克服那些不良的个性品质,鼓励学生各显神通,特别是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3.加强大学生创造型思维的训练。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保护大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型思维能力。要鼓励学生的直觉思维,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理解概念并运用原理去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要为他们提供自由思维的空间,开辟思想驰骋的天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紧密结合专业课程,融入创业知识体系。创业教育应当体现专业特色,较多的学生将来从事的创业活动与所学专业是有较为密切关系的。因此学校在学科专业课程中渗透创业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综合获取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完善创业者的知识构成,增强和巩固学生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二)实施丰富多彩的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1、开设专业学术讲坛。课堂之外的专业学术教育活动可以激发创业意识和创业冲动。
2、鼓励科研创新实践。要积极鼓励学生在学习阶段积极参加学校教师的科研课题。
3、举办挑战杯、SRT等科技学术作品大赛。
4、丰富创业实践载体。
参考文献
[1] 赵磊,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7(8)。
[2] 张志祥,加强创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0(10)。
篇3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新生;入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2 ― 0149 ― 02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开端,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这项工作开展得如何,关系到新生能否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取得实效。近年来,大学新生“不适应症”现象日益突显,如安全问题频发、心理调适不当、专业兴趣淡漠、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因此,如何开展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针对大学新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入学教育工作可按照“一个中心,四个重点”思路开展。一个中心,即引导新生完成角色转变,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四个重点,即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和人际关系教育这四个方面的教育内容。
一、安全教育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关系到高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抓好大学新生安全教育,对于加强高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保障学生人身财产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加大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确保安全防范意识深入人心。从安全防范角度而言,安全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防火”、“防盗”、“防骗”和“防意外”。一方面,通过晚点评,主题班会等形式,对新生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教育。以案说法,详细讲解各种安全隐患的特点、危害及对策,以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和应对技巧。另一方面,坚持“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原则,根据季节变化和节假日等不同阶段,针对性地开展安全和法制宣传,让新生“打有准备之战”。第二,建立健全大学生安全“自防与群防”机制,充分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一方面,院系成立宿舍管理委员会、班级生活委员兼任安全纪检委员、寝室长兼任安全信息员,在辅导员、学生会的共同指导下,组织开展本院学生安全教育宣传、日常巡查、遇情上报等工作。宿舍管理委员会每周进行集中检查、评比和通报,辅导员详细记录寝室违规情况及优秀表现,并将此作为综合测评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以督促学生遵守安全管理规定。另一方面,加强对相关学生骨干的培养,注重发挥他们在寝室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倡导“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带动一间寝室”,督促各班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在日常生活中率先垂范。辅导员定期对相关学生骨干进行培训和考察,明确各级学生骨干的工作职责,进一步提高预警、检查、报告和防范能力。同时,完善以“班长――生活委员――寝室长”、“学生干部――寝室成员”、“入党积极分子――寝室成员”为系统的层层责任制,努力形成各司其责、齐抓共管的寝室自我管理系统。第三,健全辅导员――生活委员――寝室长的三级联防网络,制定班级的危机事件应急预案,确保学生出现紧急事件有条不紊。生活委员通过每日查寝,及时掌握各寝室安全动态信息。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上报辅导员;如遇到突况还要向校园110报告,及时协调处理。
二、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新生正处于心理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变化较大,面临多种危机的时期。当前,一些高校中因学生患心理问题而爆发的“校园事件”屡见不鲜,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毋庸置疑,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必修课。第一,完善辅导员谈心制度,做好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如今,很多高校在新生入学初期都会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然后将普查结果反馈给各院系辅导员。由此,辅导员可按照“全面了解、重点关注”的思路进行调查摸底工作。一方面,辅导员每周定期查寝,与每一位学生进行谈心交流,对他们的家庭情况和性格特征做到胸中有数,并建立心理档案。另一方面,重点关注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反馈的问题学生名单。采取跟踪观察、不定期谈心、网络平台等方式掌握这些学生的心理困扰,关心鼓励他们,并针对他们的需求给予实际帮助。除此之外,辅导员还应注意针对不同学生思想观念、心理特点的差异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要通过与学校相关部门合作,积极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力求通过各种途径减轻贫困生的经济负担,摆脱他们因经济困境而带来的心理阴影。同时,注重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第二,各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形成辅导员――心理委员――寝室长的三级联防网络。心理委员负责本班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工作,积极观察并及时记录本班同学心理变化动态;定期向辅导员汇报班级心理状况,尤其关注个别异常信号,并在第一时间向辅导员反映。此外,对于班级中个别性格孤僻、情绪化较重的同学,辅导员要积极与其家长和任课教师沟通,安排心理委员及寝室长特别关注。第三,在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活动。一方面,心理委员定期收集本班同学中提出的一般性心理困惑问题,并及时反馈到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寻求专业解答。各班在组织开展心理团体辅导时,将这些专业解答融入其中,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另一方面,院系可举办各类专题的“心理健康周活动”等,让新生了解一些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引导他们运用正确的心理调适方法避免或改正不良行为习惯,不断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适能力。
三、专业思想教育
紧张的高考过后,面对自由宽松的大学生活,新生很容易产生懈怠心理,失去学习目标。同时,一些新生对所选专业的了解存在着局限性和片面性,专业思想较不稳定。因此,如何帮助新生培养专业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显得尤为重要。第一,多种方式介绍专业,让新生充分了解所选专业,增强他们的专业认同感。在新生进校初期,通过师生见面会,学术报告,专业座谈等教育活动,鼓舞新生的专业学习士气,为安心学习打下有利的基础。例如,由教学领导或教研室负责人介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科特点、发展前景和就业形势等,鼓励新生正确认识自我、热爱专业。此外,还可请高年级的优秀生做有关学习经验的交流报告,让新生提前体会所选专业学习的一些特点,了解所选专业学习的方法技巧,增强他们的专业兴趣。第二,以就业压力为导向,激发新生的学习动力,初步确立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多数大学生而言,在就业时会依靠其专业背景去谋求生存和发展。因此,把新生的学习动机定位在求职竞争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在班级中成立各种兴趣小组,鼓励新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在学校的创业教育学院中组织开展自主创业活动,从实践中找准方向,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另一方面,建议新生从大一开始思考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他们考虑三个问题,即“自己适合干什么、毕业后想做什么、在校期间应做哪些准备”。在班级中开展各类模拟招聘会活动,安排毕业班同学讲述找工作的心得体会,让新生提前了解社会对本专业的市场需求,有助于激发新生的学习动力和职业意识。第三,利用校园活动平台,提升新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提倡“学以致用、全面发展”的理念,鼓励新生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校内外活动和比赛。对于表现突出和获奖的学生,辅导员应给予表扬,积极发挥这些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这样不仅加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更能激励其他同学对专业学习的斗志。此外,在促进新生稳定专业思想,扎实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应重视新生全面发展,鼓励他们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努力做到“精神成人、专业成才”。
四、人际关系教育
人际关系是新生入学后面临的一大难题。根据调查,主要人际压力来自室友。寝室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抓好了寝室建设,便理顺了高校学生工作的基本脉络。第一,加强日常教育引导,完善矛盾处理机制。在晚点评和班会上进行专题教育,告诉学生“理解”和“宽容”是寝室和谐的法宝,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核心是逐渐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过程。如果寝室内部发生矛盾,建议学生不要把芥蒂搁在心底,应该坦诚相待,学会“换位思考”,冷静处理。总之,解决寝室矛盾的一个原则不是调换寝室,而是查清缘由,快速化解。如果矛盾解决不了,就应立即启动辅导员――班长――寝室长的三级预案机制。第二,严格寝室管理制度,用制度来约束人。一方面,严格执行《学生宿舍卫生管理制度》、《学生宿舍文明公约》等校纪校规,以此来规范新生的日常行为,增强他们的组织纪律观念,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建议寝室长召集所有“寝员”协商制定寝规,对于本寝室作息时间、值日表等作明确规定。而且,寝室长定期对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辅导员将此作为评比文明寝室的重要依据。第三,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定期开展寝室文化节。寝室文化节中多彩的活动,不仅活跃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增强了他们的互助精神和创新能力,对于提升集体向心力和荣誉感、构建和谐的寝室大有裨益。一方面,寝室文化节要注重提高趣味性和学生们的参与热情。通过举办学生消防安全知识竞赛、限时内务整理比赛、寝室美化设计大赛、寝室文化征文比赛等多项具体活动,将单纯的卫生内务评比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引起同学们浓厚的兴趣,营造出“构建和谐寝室文化人人有责”的舆论氛围。另一方面,在寝室文化节过程中,总结和表彰奖励在寝室文化建设中成绩突出的寝室和个人。评比出文明标兵寝室、文体标兵寝室、学习标兵寝室、道德标兵寝室等,被评上的寝室和个人授予挂牌和奖状,以形成强有力的带动和示范效应。同时,将评选结果作为以后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作为整个大学教育的重要开端,新生入学教育发挥着“起航”的作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生入学教育做得好,不仅有助于加快新生的适应过程,也能为接下来的各项学生工作打好基础,对于以后几年的教育管理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为了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紧密结合大学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管理的新特点,不断探索新生入学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有针对性地丰富教育内容,与时俱进地开展工作,打好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仗。
〔参考文献〕
〔1〕祖嘉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篇4
[关键词]新时期 大学生 思想教育
[作者简介]杨琳(1973- ),女,山东茌平人,常州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江苏常州 21316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5-0059-02.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和完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思想文化观念也随之发生着重要的变化。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也应进行相应转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日益多元化对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当前各高校必须创新教育手段和方法,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当前我国大学生综合素质,进而推进高校教育体制改革。
一、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新时期,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能方便快捷地获取最新信息,人们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着较大变化。在我国政治和经济的转型时期,大学生们的思想和心理也在发生着变化,新时期,他们的思想特点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大学生的时代感不断加强,而责任意识相对不够
当代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他们出生的年代正是人类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他们的学习、生活方式都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大学生具有先进的思想意识以及独立、创新的思维方式。他们迫切希望国家能够不断地发展和强大,争取早一步成为世界强国。但同时,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也缺乏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大学生时代感不断增强的同时,其责任意识却相对不足。
(二)大学生的进取心不断增强,而辨别能力却在降低
现阶段很多大学生都具有较强的进取心,他们的思想比较进步,能参与社会活动并对其保持较高热情。他们在学习和生活当中都能做到积极进取,但是他们的辨别能力却因文化的日趋多元而降低。他们对一些重大的问题缺乏正确的判断,对自我的认识不足。
(三)大学生的社会认同感不断增强,而社会实践能力薄弱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外交流的不断加强,大学生的思想也变得先进、开放。大多数大学生的思想和意识都能与社会主流意识相一致,他们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出自己的力量,但是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相对薄弱。高校与社会的脱节、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使得大学生成为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
(四)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但集体观念却在减弱
当前许多大学生重视自我权利的保护,追求更为舒适的生活。他们在价值取向上明显地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变。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往往都比较关注自我,而忽略集体,缺乏大局意识。
二、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教育方式上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由以往传统的相对封闭的方式向着现代的相对开放的方式转变。在教育方法和手段上,也不断由传统转向现代。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也更加地深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还面临着许多其他方面的挑战,高校应明确当前思想教育工作的现实状况,才能更好地解决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一)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受到多元化思想的影响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在世界范围内还存在着许多不安定因素。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文化渗透,试图利用文化思想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面对这样错综复杂的形势,高校应当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接班人的重任,重视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立足于国际环境,培养大学生的世界眼光和国际意识,使他们能够了解国家现状,能明辨是非善恶,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从而不断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二)互联网的发展深刻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现阶段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互联网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当中的认知渠道、价值观念等,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也给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高校如果能够合理地利用互联网资源,便能够极大地促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互联网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手段,开辟了新阵地,能够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日趋复杂多样,这便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要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着眼点,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应当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传统教育观念阻碍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时,应当合理地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当采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育中枯燥、死板以及形式化的教育方式和模式,要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当合理借鉴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改变传统教育中陈旧的教育观念,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力度,提高其成效。
(四)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制约着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
我国现阶段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大,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当前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上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们的精神常常处于压抑状态,身心非常疲惫。社会的发展一方面给大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一方面也确实给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发展带来消极影响。社会地位的差异、家庭环境的优劣、就读学校的排名、所学专业的冷热不均等都会使他们在社会转型过程当中产生诸多心理矛盾,从而容易产生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所以高校应当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教育与指导。
三、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对策
我国在经济与社会领域发生的深刻变革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论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还是教育对象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所以高校应当探索出一条适合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策略与新方法,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为此,高校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高校要努力完善大学生素质教育,构建思想教育工作的全新体系
高校应当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把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目标,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在高校的教育当中,要注重大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高校应当把改革与发展作为思想教育工作的重心。近些年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在不断的探索中向前发展着。但随着时代的变化,高校的教育模式也要随之发生转变。高校在新时期要构建新的思想教育体系,把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作为基础和落脚点,把大学生的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高校内部营造有利于思想教育的文化,使大学生能够时时刻刻受到文化的熏陶。通过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健全大学生的个人品质,培养大学生的礼仪礼节。同时,采取新的管理和教学手段,使大学生思想教育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
(二)高校应当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科技活动以及学术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也应当顺应时展的潮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把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终身教育、个性教育、开放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
(三)高校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促进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创造了巨大的机遇,尤其是近些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信息的交流与传播,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方法。所以高校应当掌握和合理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改进传统的教育方式,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着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科技含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推进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高校应当建立起专业和健全的校园网络系统,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更宽广的平台,加强对高校学生的网络教育,减少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努力净化校园网络文化,利用网络来对大学生进行合理的思想教育,把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深入大学生日常的学习与生活当中。
(四)高校要用求真务实的态度提升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
高校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质量和水平,采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合理借鉴先进的学生管理经验,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引导和督促大学生进行理论学习。高校应当要努力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可以采用辅导员与大学生面对面的方式,通过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深入交流沟通,来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辅导员也可以深入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并不断对其进行指导,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从而提升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五)高校应当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
高校应当加强思想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力度,不断提升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个人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完善自身的理论水平、提高教学能力,从而提升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质量、水平和效果。高校应当从长远建设的角度出发,聘请和培养出一批思想教育专家和教授,并且定期对思想教育工作者进行理论知识培训,培养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强烈的责任心与事业心。大学生思想教育工队伍建设也要不断向着高学历、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爱蕴.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2).
[2]刘海英,张文洲.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探析[J].青年与社会,2012(06).
[3]刘华政.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实践中的教育形式刍议[J].教育与职业,2012(29).
[4]罗立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2(30).
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大学生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压力
(一)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计算机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担任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网络教育的发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更多的方式和手段,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压力。随处散播的网络信息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为复杂;负面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给思想教育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互联网对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身心发展、思想政治等产生影响;互联网日新月异的信息对大学生额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知识等产生影响;互联网信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本身的教学模式、教育手段、教育方式等带来压力。
(二)高等教育的普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教育的逐渐普及让更多的人踏进了高校的门,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等方面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身心健康等都产生了一些变化。比如,学生整体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多样化,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方式复杂化。此外,许多学生群体的经济状况和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也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价值观念的取向等。学生群体的多样性和学生个体的独特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了更多的压力和挑战。为了更好地引导新形势下的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改进创新原有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三)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方面产生了许多变化,价值观念发生了转变,有些大学生以自己为中心,过分看重个人得失而忽视了团队、集体的利益;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还是比较模糊,需要更进一步正确的引导;改革开放带来的西方社会新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让大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变得更复杂、更多样,一方面给学生群体带来了许多新鲜的东西,但另一方面也向我国的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发起了挑战;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迅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大学生能接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部分大学生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抵触心理。
二、新形势下如何展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响应国家和党的号召,在对新形势的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找到更多教育方法和手段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水平。
(一)为大学生创造更好的校园环境
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势必会对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价值观念等其它各方面产生好的影响。而形形的课外活动对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服务意识的培养成效也是非常明显的。所以高校和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和学生一起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让整个校园形成高雅文明、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学习和活动氛围。此外,大学生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自身做起,更新自己的科学理论,用正确的价值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优秀的教育理念、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不断地给学生的思想道德带去积极的、有益的影响,引导学生群体的道德思想走上更健康的发展道路。
(二)为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学生群体是善于模仿的,一个好的榜样往往能给学生带去源源不断的不断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动力。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学生群体的这个心理特点,积极地寻找先进事迹、先进个人作为正面例子来教育学生、引导学生。需要注意的是,大学生群体的比较喜欢新鲜的、可以看到或者感受的东西。过于古老的例子或者被引用太多的例子拿来使用反而会让学生产生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是抵触心理。所以教育工作者在采用这个教育方法时,要注意收集比较新的事例,最好是学生周边的事例。利用好这些新鲜的、周边的先进事迹,教育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引导学生道德素质和价值观念等积极向上地发展。
(三)帮助大学生解决困难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作为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学习或者生活中产生困难也是难免的,而有些问题仅仅靠学生自己的能力是不能完全解决的,这时他们就需要别人特别是同学和老师的帮助。而对于思想教育工作者来说,不仅要在课堂上教育、引导学生,更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关心、重视学生。在发现学生学习或者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就要积极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尽力帮学生摆脱困扰,以便更好地将课堂所教和实践相结合,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三、小结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学生获取的知识面越来越广,所能接触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但这些新鲜的事物,有好也有坏,这使得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念、身心健康等各方面变得复杂、多样,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和挑战。特别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提出的高要求,更是让教育工作者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深入了解新形势给大学生各方面带来影响的基础上,要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寻求新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引导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身心等各方面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莉.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1(7)
[2]乔兵志.浅谈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J].新西部(理论版),2013(Z2)
[3]张耕.浅议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经济师,2008(7)
[4]邢毓清.王小利等.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湘潮(下半月),2013(3)
[5]柯文进.新形势下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的思考[J].北京教育(德育),2011(11)
篇6
关键词 开放式实践教学中心;实践动手能力;工业控制网络与自动化技术室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4-0132-04
1 开放式实践教学中心构建
总体构建方案及特点 以本校工业控制网络与自动化技术室为例,该室是结合电气与控制工程“湖南省普通高校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的工作而建设的集多领域、多学科技术于一体,充分体现先进性、开放性和功能多样化的实验室。本室适合于自动化等相关专业开展“过程控制”“现场总线控制”“DCS分布式控制”“PLC可编程控制”“计算机控制”“传感器检测与转换技术”等及其综合应用的实践教学。本室也是相关专业学生进行工程实践、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工程技术人员等进行教学和培训的理想基地。
工业控制网络与自动化技术室涵盖了F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主机为西门子S7-400)、DCS冗余分布式系统(主机为和利时PLC)、工业全数字运动控制系统(主机为西门子S7-300)、小车运动控制系统(主机为罗克韦尔AB PLC)、机械手传输系统(主机为三菱PLC)、材料分拣系统(主机为欧姆龙PLC)、立体仓库控制系统(主机为西门子S7-200)等七套设备,其网络拓扑图如图1所示。
该技术室具有如下显著特点。
1)系统对象多元化。针对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被控对象,构成既能相对独立进行控制,又能通过多级工业控制网络进行网络化控制的多元化系统,既包含连续自动化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又包含离散自动化控制系统。
①连续自动化控制系统:THFCS-1型现场总线过程控制系统、THFCS-1型现场总线高级过程控制对象系统实验装置,THJ-3型冗余DCS分布式过程控制系统、THJ-3型高级过程控制对象系统实验装置等。
②运动控制系统:THPFXC-1A型小车运动控制系统实训模型、THNY-2型工业全数字运动控制装置等。
③离散自动化控制系统:THMSRX-2-2型机械手输送系统、THJDCL-1型材料分拣实训装置、THWLT-1型立体仓库实物教学实验装置等。
2)控制主机多元化。在工业自动化技术领域中,由于国内外多种主流品牌的PLC控制主机共存且均有不同程度的应用,而学生在校期间是以某一种品牌的控制主机为主作为学习内容,毕业后可能涉及其他的主机,因而本技术室在控制主机方面选用了涵盖国内外知名自动化厂商的主流控制主机作为系统的控制核心而构成控制系统。具体情况如下:
①西门子S7系列、LOGO系列控制系统:THFCS-1、THWLT-1、THNY-2。
②罗克韦尔AB控制系统:THPFXC-1A。
③三菱Q系列、FX系列控制系统:THMSRX-2-2。
④欧姆龙CJ系列高端控制系统:THJDCL-1。
⑤和利时DCS系统:THJ-3。
3)网络协议多元化。工业控制网络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网络通信及其通信协议,目前工业控制网络中大量存在DCS集散控制系统,而由于不同的自动化设备生产商各自的通信协议相对独立而造成业界的“自动化孤岛”现象,故而工业控制中将加速由DCS向基于公开协议的F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过渡与转换。目前现场总线的公开协议也有多种,本室的整个系统正是建立在基于Profibus、DeviceNet、CC-Link等多种总线以及工业以太网等广泛使用的工业控制网络之上,体现了自动化系统的控制网络及其通信协议的多元化特点。具体情况如下:
①西门子系统ProfiBus-DP总线、ProfiBus-PA总线、AS-i总线系统:THFCS-1、THWLT-1、THJ-3、THNY-2。
②三菱系统CC-Link总线系统:THMSRX-2-2。
③欧姆龙系统DeviceNet总线系统:THJDCL-1。
④罗克韦尔AB控制系统DeviceNet总线:THPFXC-1A。
4)检测仪表智能化。针对DCS集散控制系统与F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并存的情况,检测仪表分别选用主要应用于DCS的4~20 mA常规仪表和主要应用于FCS的智能化仪表,涵盖了工业过程中常用的4~20 mA温度、压力、流量等物理量检测用的传感器与变送器,此外还有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颜色传感器等用于运动控制系统,也包含了过程控制中广泛使用的PA智能型总线仪表:SITRANS P系列压力测量仪表、SITRANS T系列温度测量仪表、SITRANS F系列流量测量仪表、SIPART PS2 电气阀门定位器等。
5)整体架构工程化。本技术室在整体架构与控制系统方案设计上,从最底层的现场过程变量数字化信号到管理层的TCP/IP工业以太网通讯网络,选用了数字工厂的现场实用设备,体现了清晰、完整、富有代表性的自动化系统工程化的构架,既满足基本的实践教学需要,又可以作为学生和教师的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研究的平台。
①功能模块化:整套系统由不同功能的主要模块单元组成,可单独运行,也可整体控制,内容丰富。
②控制方式灵活:整套系统既可以最终实现单机PLC的独立控制,也可以从远程上位机来进行控制。
③技术含量高:选用的设备技术先进,工程应用性与系统可扩展性强,以利于学生掌握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先进技术。
④工程特征鲜明:以工业典型控制方案进行设计,设备选用工业级设备与仪表等,缩短了教学与工程的差距。
可开设实验项目 该技术室可以开展相关的基于每套设备的PLC实验项目,也可以以七套平台为基础,进行其他的一些项目的拓展和研究。拓展性项目后面将以具体案例进行说明。本技术室可开设的基于设备的主要项目有:
1)多总线工业控制网络认识及组网;
2)多主流控制系统与自动化设备认识及应用;
3)下位机软件中的硬件组态和程序编写;
4)上位机软件中的通信建立和界面组态;
5)高级过程控制对象系统特性测试;
6)液位、温度及流量单回路控制系统设计;
7)温度位式控制系统设计;
8)串级控制系统设计;
9)比值控制系统设计;
10)前馈―反馈控制系统设计;
11)滞后控制系统设计;
12)解耦控制系统设计;
13)机械手输送系统设计;
14)材料分拣控制系统设计;
15)小车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16)立体仓库控制系统设计;
17)工业全数字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18)系统本地控制和远程控制实现。
实验中心管理模式 鉴于该技术室的综合性和先进性,要充分利用实验中心的优秀资源和发挥实验中心的创新培养功能,在管理上就要有别于其他的以实验箱为基础的小型实验室。本技术室在构建以后,一直采用开放式管理,学生可以自主申请进入实验室进行学习和研究,在师资上配备专人管理和专人指导,还配备了若干相关专业的学生担任助教,对学生自主开发的课题进行全程跟踪。除了平时的实验和学习以外,本实验室主要的功能还体现在能很好地开展自动化专业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
2 大学生创新培养模式研究
层次化的教学模式 根据电气与控制工程“湖南省普通高校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思路,按照本系形成的“基本知识―综合能力―工程应用―创新意识”四层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本技术室的建设,形成教学模式层次化的特点。
1)基本知识:对系统硬件的亲身感触、软件的直接使用可以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消化和理解。
2)综合能力:整套系统可提供设计性实验实训项目,可进行自动化系统及控制网络的相关实习和设计,无疑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大有帮助。
3)工程应用:提供的综合性实验实训项目以工业典型控制方案为基础,使学生在掌握先进自动化技术的同时,更加贴近于工程应用实际。
4)创新意识:系统可扩展性强,学生可以更换控制对象,使用多种不同的控制主机、触摸屏等设备进行其他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这无疑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良好的培养。
以项目为驱动的实践教学与研究
1)以兴趣为导向的项目研究。本技术室作为开放性实验室,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随时随地接纳那些感兴趣的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展自己感兴趣的一些项目研究。这些项目可以自己选题,也可以由教师布置。
2)申请“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本技术室自构建以来,一直是学生十分热爱的科研阵地,除了进行以学习为目的的小项目、小实验以外,还组织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综合性科研项目申报。自2011年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已申报成功三项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省级课题。
3)开展实习和毕业设计。除了进行平时的实验和学习、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的研究以外,本实验室主要的功能还体现在能很好地开展自动化相关专业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
4)教师进行科研和充电。本技术室也可接纳相关专业教师进行学习和从事科研。一直以来,传统实验室以实验箱为基础,功能单一、拓展性不强,教师上课时又注重理论,而PLC相关专业课程实践性又很强。很多学生在学完PLC课程后竟然不认识现实中的PLC设备。鉴于此,教师可以在本实验室进行学习和充电,在教学中可以把一些书本上没有的、更新以后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使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展学习和研究。
考核机制 对进入实验室的学生,除了配备相关师资进行指导以外,还要定期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考核。特别是针对一些立项的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综合性较强的项目,教师一定要严把质量关,做好考核工作。考核的流程为:选题―开题答辩―中期检查―结题答辩―成果演示―文档提交。对于某一个环节不合格,应该暂停研究进展,直到每一个环节都完成为止。
3 拓展性案例分析
由于本实验室的实验平台具有良好的扩展性,除了可以开展以设备为基础的相关实验外,还可以进行其他的一些相关控制系统的拓展和研究。下面以“基于PLC及嵌入式MCGS组态软件的自动售货机监控系统设计”案列进行说明。本项目在工业全数字运动控制系统上进行拓展,以西门子S7-300为主机机,以MCGS触摸屏为客户端。
项目研究目标 本设计通过PLC与触摸屏相结合控制自动售货机,最终完成交易。其中系统主要包括计币系统、比较系统、选择系统、饮料供应系统、退币系统、报警系统。本设计首先要阐述自动售货机的基本原理以及工作流程,具体说明PLC在自动售货机中的作用。程序涉及自动售货机工作的绝大部分过程。自动售货机最基本的功能是对投入的货币进行运算,并根据所投入的货币数值判断是否能够购买某种商品,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因此,售货机应能够辨识机内包含的商品,对所投的币值进行累计,并提供顾客所要购买的物品。当按下选择某种商品的按钮时(假如选汽水5元/瓶),售货机会根据投入的钱(钱币不足时,会提示顾客要加钱),提取饮料到出货口,顾客取出商品,按下退币按钮,退出剩余的钱,完成此次交易。顾客也可以根据需要继续购买饮料。
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MCGS触摸屏和上位计算机、下位PLC之间的通信连接。
2)MCGS触摸屏作为PLC的控制终端。开发触摸屏的组态监控程序,用触摸屏控制PLC的运行,实现售货机的基本功能。
3)使用三菱PLC的GX-Developer软件和MCGS触摸屏的嵌入式组态软件,设计控制程序和监控画面,并进行实物调试。
系统流程和触摸屏监控画面 售货机控制系统流程图如图2所示,触摸屏监控画面如图3所示。实践表明,通过这些拓展性项目的开展和研究,可以让学生从“傻瓜式”的实验箱中解脱出来,自主开发属于自己的实用的控制系统,从而能大大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拓展科研视野,并使学习能力和可塑性得到加强。这样踏入社会以后,学生就具备了更强的竞争力。
4 结束语
作为一所地级城市的二本院校,湖南工学院的良好的学风和科研氛围一直是比较欠缺的,和一些重点高校相比,更是有很大差距。湖南工学院自2011年建立开放式实践教学中心以来,学生投身科研的气氛日渐浓厚,这是很难得的,这种良好的学风和氛围正是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必须要提倡、促进并保持的。可以展望,开放式实践教学中心和创新培养模式的建立必将在地方二本院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化柱,邓玲.地方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5):87-90.
[2]熊伟,唐恩富.适应社会需求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3]尹文博.地方综合性大学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7(6).
[4]曾冬梅,黄国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因、层次与涵义[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1):21-24.
[5]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6]志彦.就业导向:高职教育新发展观[N].中国教育报,2004-02-17.
篇7
【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教育改革
广播电视大学于1999年开始举办远程开放教育,电大在开展远程开放教育之初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教育理念,并以此指导远程开放教育的全部教学环节。在这8年的时间里,电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努力地实践“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教育理念,探索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的教育教学模式,为电大学生自主化学习提供了大量的支持服务。一批又一批的电大学生通过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增加了知识,拓展了能力,提高了学历,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了更好的作用。显然,开放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有许多方面不够成熟和完善,单就贯彻“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方面,就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改进。
一、“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涵义、理论渊源和改进
“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源于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杜威极力反对在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反对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填鸭式、灌输式教学,主张解放儿童的思维,以儿童为中心组织教学,发挥儿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提倡在“做中学”。杜威在他的教学实验中尊重儿童自己的意愿,儿童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与“以学生为中心” 相对的是“以教师为中心”,这两种教育理念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在“以教师为中心”理念指导下,唯师为尊,教师是唯一的教学主体,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身份,学生仅仅是教学对象,必须服从于教师的安排,在教学方式上通常采用集体的、满堂灌的讲授式教学。而在“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指导下,非常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作用,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成为教育的中心任务,在教学上通常采用协作式、个别化、小组讨论等形式或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合起来进行教学。同样一种教学,持不同教学观念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有些人认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另一些人则会认为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广播电视大学在远程开放教育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最初是主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生来控制和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只起主导和协助的作用。
我们认为,仅仅由学生来控制和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只起主导和协助的作用显然是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完全由教师控制学生学习活动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体系和完全由学生控制和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的狭隘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体系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我们主张建立一种新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体系,在这个教学体系中,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控制教学活动,校方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都对教学活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不同方面控制教学活动。
二、广播电视大学现行教学体系中忽视“以学生为中心”的情况
(一)学生不能自主选择教学计划
电大办学近30年,一直是以大学专科层次学历教育为主。开放教育试点以来,虽然开办了本科专业,但都是与国内其他普通高校合作办学,在专业开设和专业设置方面都要受到合作院校的制约,不能自主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电大作为成人高校,其学员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学习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或者是为了提高学历层次;或者是因工作需要更新、拓展知识。实施远程开放教育,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在职人员进一步提高学历层次、增进知识、增强自身能力的各方面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个学习平台和条件。然而,由于专业开设和设置方面的原因,他们到电大来学习,往往不能根据自身的需要自主选择教学计划,只能勉强将就,只要是文凭就行,至于学到了什么知识和能力都放到非常次要的地位上了。
(二)学生不能自主选择所学课程
电大开设的专业(本科、专科)及主要课程都是由中央电大统一规定的,省级电大根据本省特点,可以适当地开设一些省开课程。开放教育学员入学之后,可以根据教学计划规定,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自主选择自己需要学习的课程。但是,这个选择是非常有限的。一是必修课程不能选择;二是选修课程不是很多,所选的余地不大,并且实际上也不让学生选择。各地市级电大和县级电大为了征订教材和授课、考试、注册等方面的方便,也为了便于管理,一般都是统一选课、统一订教材、统一注册,管理教师一手包办,学生的自主性被湮灭,学生的个性被同化,学生只能服从校方。换句话说,学生在名义上有自主选课权,而实际上并没有自主选课权。
(三)学生不能自主选择考试
广播电视大学的考试是由中央电大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大部分课程的考试都是实行笔试,而且以闭卷考试为主。学生不能根据自身的学习进度安排考试时间,也不能自主选择考试方法,考试受时间、地点、形式的限制,这与非开放性高等教育没有区别,无法体现远程开放教育的特征和优势。
(四)学生不能完全自主选择毕业
中央电大的开放教育实行完全学分制,学籍8年有效。中央电大制定的教学计划(本科、专科)学制都是在2~3年之间。根据学分制的原则,学生在8年内的任何时间,只要修完专业要求的最低学分就可以取得毕业证。现实中,很多在职人员选择到电大学习,最主要的就是看中了这种灵活的学习形式,满足自己对文凭的急需。然而,在实际的办学中,我们看到,虽然学生通过努力在少于规定的2年或者3年时间里修完了所有的课程,达到了最低毕业学分要求,却不能如期拿到毕业证书。其原因一是中央电大在审核学生毕业资格时,认为学生虽然修满了学分,但没有达到2年或者3年的最低毕业年限,因而不能办理毕业手续;二是因为与其他普通高校合作办学,毕业证的发放还要合作高校签字盖章,要受合作高校的牵制,办理毕业证书的手续十分繁琐,毕业证书迟迟不能按期发放。如果学生要想拿学士学位,那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多等上一年半载是很“正常”的现象。换句话说,学生只有按期毕业和延期毕业的选择,并没有提前毕业的权力。从这点上看,还不如自学考试灵活,更不能体现完全学分制的优势。显然,电大开放性教育并没有真正实行自己所宣传的完全学分制,而是在实行学年学分制。
(五)学生不能自主选择实践课程和实验
广播电视大学开设的所有专业,都有实践性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这是为了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训练、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而设置的。其目的就是要为地方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因此,教学计划中规定的作业、实验、实习都是学生必修的教学环节。但由于没能充分考虑在职学生的特殊性,使得学生做实验、参加社会实践都必须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集中进行,这样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也给地处边远地区学生带了很大的不便,更重要的是不能结合学生的本职工作特点和工作需要,致使许多实践性教学流于形式,失去了其存在意义。这是与远程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相违背的。总而言之,远程开放教育中“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教育理念,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完善。
三、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体系的措施和手段
“以学生为中心”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而应该是一场教育教学革命,要通过各个方面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措施来保证和落实。
(一)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现念
“以学生为中心”不光是一句话、一个理念,而应该是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动指南。必须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急学生所急,虑学生所虑,思学生所思,想学生所想。从中央电大、省电大、地市电大、县电大到教学班,必须环环相扣,形成完善的教学、管理和服务系统。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认真考虑整个教学环节中的各个细节,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培养人才,服务地方、服务社会。
首先,管理者要转变思想观念,要从学生需要和发展出发,真正树立为学生服务、对学生负责的意识,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从专业的设置、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写与选择、注册和交费、教材的订购、选课与听课、作业的布置和批阅、考试方式的选择,直到毕业证书的发放等各个环节,都要围绕学生的根本需要,围绕“以学生为中心”这一主题来进行。其次,教师要转变思想观,要变“管”和“教”为服务,要善于引导、帮助和促使学生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我会学习”,彻底改变其行为导向,变依赖性学习为自主性学习。与此相应,学生也要改变过去那种在学习内容、速度和方法上总是由教师主导的传统学习方式,掌握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手段和方法,提高学习自觉性,真正实现远程开放教育中的“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教育理念。
(二)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完善管理与服务措施
电大要深化“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思想理念,就必须结合自己的特点和实际,制定出独具特色、真正实用的措施,使开放教育学生自主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学生能够充分享受远程开放教育带来的实惠。从当前看,以下几个方面特别需要引起重视并继续解决:
1.独立办学、自成一体。广播电视大学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它集天、地、人三网为一体,是个庞大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系统。电大近三十年办学时间,为远程开放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已经具备了自己独立开办本科、研究生教育的条件,中央电大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办学水平上新的台阶,通过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办学水平的评估,自己独立开办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灵活多样地、多层次地开展学历和非学历教育(我们把这些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喻之为“商品”),建立一个容量大的、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员需要的“仓储库”,保障丰富的“物资供应”。这样,凡是到电大来参加学习的学生,他们都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尽展个性,真正做到各取所需。
2.完善网络支持服务。广播电视大学现有的网络支持服务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资源浏览、网上讨论、网上教学。但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管理者与学生之间互动性不强,像报名、注册、交费、考试确认、成绩查询、平时作业上交、形成性成绩的考核等都需要经过管理教师,因此,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大,学生的自主性无从体现。清华大学远程教育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首先是报名、注册。学生如果想参加本科或研究生教育学习,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网上报名注册,学生自己填写信息,在网上递交,然后到自己所在省市的教学点去确认自己的信息,交验相关证书和证件,符合条件即可参加学习;二是直接到所在省市的教学点报名注册。注册后,学生拥有了自己的学号和登陆密码,即可进入网站学习。其次是选课、交费。清华大学学生界面有这几个组成部分:教务公告、个人空间、我的课程、个人办公、选课退课、资料订购、考试确认、成绩查询、毕业成绩查询、个人账户、个人信息、证书申请、统考申请、退出系统。每学期开学前,学校已将一个学期开设的课程全部挂在网上,供学生自由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选择1~2门,也可以选择5~6门课程。课程确定后就可以订购教材。学校将每门课程的主教材、辅导教材、VCD光盘及价格全部列出,学生自主选购教材。选课和订教材完成以后,实行网上交费。另外是考试,清华大学的考试确认和电大的考试注册是一样性质的,学生在完成平时作业的基础上,在规定的考试确认时间里学生自己上网进行考试确认,可以选择考试,也可以选择缓考,不确认就视为缺考。学生如果没有按时完成平时作业,其该门课程的期末考(下转第166页)(上接第179页)试资格被取消。清华大学的考试形式比较灵活,有写论文的,有到教学点参加集中考试的,有开卷也有闭卷的。比较清华大学的网络支持服务,电大的网络功能有待加强和完善。应该像清华大学那样将报名、注册、选专业、选课、订购教材、交费、考试确认、作业上交、成绩查询等都在网上进行,所有学生能够自主完成的事情都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能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学习什么和如何学习。这样,一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觉性;二则减轻了学生、教学点的负担,减少了经过中间环节造成的一些失误;三则提高了教学点的工作效率和准确率。
3.组织技术力量,开发实用软件。全国电大是一个教育系统,中央电大是这个教育系统的领头羊。中央电大应该组织技术力量,研究和开发统设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实验、实践软件,逐步实现无纸化教学。中央电大曾经进行过一些尝试,像会计模拟实验、工商管理模拟实验(尚未开始使用)、电算会计课程考核,但这些只是一小部分,且实习、实践课程也未能与学生的期末考试挂钩,离远程开放教育学生自主化学习相差甚远。要创建虚拟的但仿真性极强的实习、实验、实践环境,使学生在网上通过这些虚拟的场景进行模拟实践,这不仅仅解决了学生的工学矛盾,也解决了教学点无实验室、无实践基地、无实习场所的困难,更使得学生学到了实实在在的知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省级电大也应该组织技术力量,对省开课程、统服课程进行开发和研究,并实施监控,教学点负责组织和管理。这样一来,电大的网络优势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远程开放教育学生自主化学习才会取得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应该把学生的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链接起来,培养出富于创造性思维能力、极强动手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中“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还须进一步深化,我们还要不懈努力、不断改进、逐步完善,最终实现预期的目标,达到理想的境界。 参考文献
篇8
一、隐性课程的含义和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隐性课程的提出,使课程理论的研究和学校教学实践经验领域中有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区分。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等,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存在的一种非正式课程,在学校政策以及课程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是一种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其本质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有着不谋而合的天然联系。
隐性课程广泛存在于教育当中,适用于课堂内外。就心理健康教育来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主要就是在校园文化和学校制度、人际关系以及生活环境的影响下,以一种间接、特定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的环境中受到感染、熏陶,从而产生的自然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
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开放式的,针对学校的每个学生,以各种客体为载体来实施教育,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大家都能享受到一种没有精神压力的自由的环境,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几乎存在于学校教育的各个角落,主要研究和揣测大学生的心理,对大学生产生的作用不具有系统性,也是不连贯的,其影响对大学生非理性因素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有着比较大的关系。
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是有着非常大的区别的,它通过大学生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来产生作用,大学生在无意识中接受知识和教育,没有强制性,能够使大学生在没有任何压力的环境下感受自由、舒适,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隐性课程的资源具有超时空性,它不受时空的限制,大都散布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能够使大学生受到全面、综合的教育影响。
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区别于显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最根本特点是隐蔽性,它影响方式和教育目标都有一定的隐蔽性,一般隐藏于某些教育资源的客体当中,没有一定的外在表现形式,以隐蔽的方式来教导学生,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隐性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方式比较多样化,与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隐性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内容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外在的硬件设施和内在的精神文明建设皆蕴于其中,学校的规章制度、建筑、学校的各类活动以及自然环境等,都在不同程度上给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心理教育带来了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通过内心的体验和领悟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并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的行为和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明显的渗透性,大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获得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等心理品质,相对而言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持久性和牢固性,产生的作用也较为深刻。
二、隐性课程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功能
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各行各业的进步和发展,大学生作为今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其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然而目前大学生在高校课堂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教育的作用。有些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目标,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没有一定的学习技巧,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总是尽可能地逃避学校学习环境。
学生本身对学习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将学习视为精神负担,在学习过程中无精打采,萎靡不振,不积极主动,对学习产生排斥甚至是惧怕的心理,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信念,自我控制、自我督促能力比较低,意志力不够强。
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根本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全面整体地提升自己更是一种奢望。归根结底,这是学生本身的心理因素所造成的,而要改变现状,显性课程已经满足不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必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采用隐性课程的教育方式,以学生的心理为基点,利用学校的各种有效资源,来帮助学生改善心理,巩固隐性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使学生充满活力、积极健康地成长。
心理素质是知识、情感、意识、行为的统一,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其发展有着直接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隐性课程资源与其他单纯的心理学知识有着很大的区别,它能够使大学生在无形中接受意志的磨练,并带来较大的愉悦感,很大程度地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从整体上来说,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环境对人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环境,对学生思想和心理都起到了大大小小不同程度的作用。优美的环境能够舒缓精神压力,让人放松,保持心情愉悦,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人的心灵,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建筑物的设置以及摆放的格局,也相应地给大学生带来了一种美的享受,激起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情绪、热爱之情。校园内张贴的一些具有激励性的文字、话语,能够打开大学生的心窗,让他们对未来抱有希望,满怀乐观开朗的态度,积极面对生活。
物质环境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产生的作用不可忽视,学校的校风和班风更是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班级或者学校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一旦形成,就会与周围的人发生效应,不自觉地便会被其所影响,优秀的校风和班风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意志和耐力,还能够陶冶情操,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的享受,给大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
教师在学生中起到了主导、带领的作用,就像是学生前进路上的指明灯,给学生指引道路和方向,是学生的模范和榜样,因此,教师要具有独特的教学方法和风格,能够吸引和感染学生,在潜意识中改变学生的心智和思维,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态度,同时也加深了教师和大学生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大学生良好行为和习惯的形成。
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最根本的主体是学生自身,主要通过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来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进行一定的理论灌输,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发展。隐性课程形式比较多样化,内容丰富,其提供的现实环境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悟,并且还能够陶冶人的情感,在无形中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三、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大学生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前进的强力军,在社会进步中占有主体地位,其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必须关注和重视的重要方面,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大学生主体意识逐渐增强,不再仅仅满足教师传授的知识,更期望自己能够独立地思考、判断问题,在社会发展越来越快速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着巨大变化,大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追求个性化,加之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大学生开始把眼光放得跟家长远、广阔,更多地关注一些国际性问题,种种现象都表明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渐成为一种势在必行的发展趋势。
篇9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90后”大学生指的是在1990年之后出生的学生,其出生和生活的背景与70年代和80年代的学生不同,因此在心理发展和个性塑造等方面表现出其独特性。高校辅导员对于“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也必须要从“90后”大学生的具体特征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下本文就高校辅导员对于“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教育方面的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一、“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分析
“90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属于经济、文化等全球化发展的社会,面临着世界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因此,如何选择正确的价值观,促进自我的健康发展成为了当前“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问题。从认知需求来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90后”大学生能够接触到的信息和知识越来越多样,一方面这给“90后”大学生带来了认知需求上的刺激,使得大学生渴望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但是另一方面却也容易导致学生过度沉迷网络,影响“90后”大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甚至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孤僻、自卑、暴躁等,对“90后”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十分不利。
二、高校辅导员开展“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议
1.提高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素质
目前我国高校的辅导员大部分为年轻的辅导员,即“80后”或者“70后”的辅导员,这些辅导员在“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缺乏充分的经验,因此要做好“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需要高校采用合理的措施来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素质。虽然这些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了一定的经验,但是由于“90后”大学生的特殊性,辅导员要做好这方面工作还需要加强对“90后”大学生个性的了解,同时高校辅导员还需要同时掌握多种相关学科的知识,如管理学知识、教育学习知识以及心理学和哲学知识等。此外,高校还需要加强对辅导员实践能力的训练,切实提高辅导员的教育技能和手段。只有当辅导员能够掌握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辅导员在实际的工作中才能够取得实效。
2.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人文关怀
辅导员在对“90后”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的是解决和预防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辅导员在实际的工作中一定要坚持从“90后”大学生着手,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让“90后”大学生能够感受到辅导员的关怀和指导。同时,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还可以增加辅导员对大学生的了解,从而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发展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样的教育形式也更加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
3.合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
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也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对于“90后”大学生而言,科技的发展不仅能够让学生从网络中获取更多有效的信息,促进学生的学习,还能够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这也是“90后”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突出的主要原因。因此,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对于高校辅导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而言具有双面性。要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需要高校辅导员能够合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一方面加强对网络信息技术中有效信息的利用,帮助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另一方面,辅导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网络技术使用指导,帮助学生客观、正确的认识网络技术,防止学生过度沉迷于网络,造成学业和正常心理发展的障碍。
三、结语
综上所述,“90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因此在个性发展上也与其他年代的大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辅导员要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要做到提高自我专业素质、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以及合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90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帅,马春晓,赵望锋.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商业经济,2013,01:113-115.
[2]李一男.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探究[J].前沿,2013,10:184-185.
[3]郑瑞丽.试论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6,05:100-103.
[4]许海光,韩江河,侯可.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S2:153-154.
[5]王东阳,谢志霞.“80后”辅导员对“90后”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途径探索[J].科技资讯,2012,10:214+216.
篇10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我教育 创新人才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 何为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个体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对自我提出任务,把自我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通过自我认识,自我选择,自我反省,自我调控等方式,提高和完善自我道德品德和思想政治素质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
自我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种方法,它要求教育者必须按照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情况予以恰当的指导,在一种潜移默化中发挥和提高受教育者思想的自觉性﹑主动性,使他们主动把教育者的要求转化为自己追求与目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另外,自我教育还能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其个体的自我反省﹑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敢于肯定并坚持自己的正确言行,敢于承认并更正自己错误的思想。要使受教育者掌握批评和自我批评这种自我教育的方法。自我教育是自我意识的高级发展阶段,受教育者必须摆脱自我意识中的消极部分,建立更多具有独立性、自觉性、创新性和坚持性的积极教育意识。
2 自我教育的必要性
2.1 自我教育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现今“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要求当代大学生在多样化的市场氛围中具备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因此,自我调节与自我内化等自我教育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当代大学生只有掌握了自我教育能力,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青年最强壮的力量来源是当代大学生,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教育水平,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前途息息相关。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客观条件下,我国大学生面临的问题是提升自我教育能力所带来的挑战。
2.2 强化自我教育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的必经之路
在我国,应试教育模式短时间难以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高校的教学模式还处于视野狭窄的局面,理论结构比较单一,不利于大学生自由地学习、全面的发展。面对这种情况,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加强,在潜移默化中优化大学生的思想品格,更有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大学生自我教育无疑是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经之路。
2.3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管理的最终目的
学校教育要让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让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如果每个学生都具有很好的自我教育能力,那么相对而言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会更加轻松与活泼,学校教育自然会呈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学生的自我教育水平越高,其抗变能力也就越强,道德行为的社会价值越高,因此,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是会使学生终生受益的良方。
2.4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新理念倡导大学生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个体创新精神表现为主体能够积极的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去发展新的思路、知识体系、观念等等。创新人才的培养正是需要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配合良好的氛围与足够的空间,自身的潜力才能得到充分的挖掘。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试想人如果没有主体性和自我教育能力,那么创造性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他们发展的独立空间与良好氛围,充分的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进而促进其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创造(下转第56页)(上接第25页)能力。
3 如何强化自我教育
3.1 要以充分尊重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前提
大学生的自尊心越强,在接受教师点拨时就越能主动的进行自我反省与自我教育。因此,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要充分照顾到其心理活动,以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前提,要允许个体差异性的存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因为师生所持的观念的不同就妄下定论,严禁片面否定。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利用好各方有利资源,挖掘学生自我教育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自觉地进行反思、调控、完善,自觉的去优化个人的思想教育体系,按照社会公德和校园纪律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教育的过程中只有当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时,学习活动才能顺利开展,学习成绩才能显著提高。传统教育模式中的一些弊端会让学生学习时带有些许消极性,学习动机比较被动,这大大影响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现代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所以只有当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时,自我教育才有可能实现。所以说,充分尊重、肯定学生的主体性尤为必要。
3.2 重视大学生学生干部的培养,充分发挥起带头作用
在校期间某些方面表现得比较优秀的一部分学生群体被称作大学生精英骨干,例如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等等,这部分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先进,是学生群体中良好的典范,可以成为广大学生学习和模仿的表率,起到先锋带头作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利用好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加强对这部分精英群体的管理和引导,配合适当的表彰和宣传手段,使大学生对成为大学生骨干有所向往。同时,要利用好这种“明星”效应,引导广大学生争做积极分子,营造积极良好竞争氛围。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空间让他们去施展自己的才能,独立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注重自主管理和自主教育,让他们在学生会等学生组织中得到充分的锻炼,进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
3.3 营造多元、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要积极打造良好的学风与校风,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良性作用。另外,高校应鼓励多元教学,积极开设自主学习课堂、网络课堂等等。努力为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需求,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有利于自我教育学习平台,为学习者打造塑造独立的空间。良好环境的提供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使学生提高自身的自我教育能力。
3.4 发挥学生组织的主导作用,为自我教育提供平台
高校的学生组织非常之多,它是大学期间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平台。高校工作者要重视学生会、社团等各类学生组织的重要作用,积极发挥学生组织的独有优势,实现自我教育这一重要目标。同时,高校工作者要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去实现自我教育活动。足够的空间可以为学生们提供各种施展个人才华的机会,让学生们拥有自我锻炼和实践的平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也可以让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