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制度体系建设范文

时间:2024-03-13 17:04: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全生产制度体系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安全生产制度体系建设

篇1

划定四项约束性指标,安全生产不能碰“红线”

为实现上述目标,《规划》重点明确了六大任务:强化重点行业安全保障,有效降低事故总量;加强基础管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公共安全风险管理、保障民众安居乐业;加强工作场所职业危害防治,确保劳动者安全健康;加强政府安全监管监察能力,有效提升执法效能;完善安全保障社会化支撑体系,创建良好安全环境。规划确定了4项重点考核的约束性指标:到2015年,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从2010年的0.23下降到0.1;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从2010年的5.05下降到1.58;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2.1以内,2010年为4.18,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控制在2.2以内,2010年为4.45。

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方面,实施量化考评,实行分级监管,组织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安全标准化分级考核评价,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并向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担保业等主管部门通报,作为企业信用评级的重要参考依据。A级抓巩固,B级抓提升,C级限期整改,D级挂牌督办。到2015年,重点行业领域30%以上企业达到A级,50%以上达到B级,不存在D级企业。

在完善安全保障社会化支撑体系方面,构建安全保障投融资体系。建立财政预算专项资金、“安保互动”防灾防损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安全预防费用、风险抵押金收益等“四位一体”的政府安全专项资金投融资体系。推行安全经费超前投入、安全防范超前保障机制,推进实施全市安全投入“百亿工程”。建立完善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制度,市级安全专项资金逐年递增500万元,区县(自治县)安全专项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逐年递增10%以上;加强企业安全费用提取使用,企业全面实施工伤保险制度、责任保险制度和风险抵押金制度。推进社会资本参与,构建企业、政府、社会参与的投融资体系。到2015年,培育一支由安全技术专家、安全评价师、注册安全工程师组成的6000人的安全技术职业队伍;安全工程(技术)及相关专业各类在校生达到2万人规模;安全(应急)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

锁定六大重点工程,打造西部安全产业基地

为实现上述任务,规划还明确了六大重点工程与项目,包括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治理工程、企业技术改造与装备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与监控预警信息化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工程和安全生产执法能力提升工程。

在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工程中,引进国内外安全行业的知名企业与品牌,以生产安全标志产品、应急救援产品等为主体,以政策为导向、以投入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以基地为平台、以市场为推手、以执法为保障,大力推广安全(应急)产品,打造集生产制造、交易物流、技术研发、培训演练、信息集成“五位一体”的中国西部安全(应急)产业基地。

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工程中,实施城市生命线系统应急监测与救援体系建设。加强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体系建设,形成覆盖全市的水质监测网。建设电网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保障体系。提升城市照明安全监控与应急能力,主城区所有路灯变压器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加大突发事件应急医疗器械与药品储备。实施城市公众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应急逃生装置配备。

四大保障措施护航,安全生产业绩纳入干部考核

篇2

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农机安全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平安农机”创建活动为总抓手,动员各方面的力量,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农机安全生产各项目标控制在市下达的指标以内,彻底杜绝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二、工作重点

1、强化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监理管理网络

把加强体系建设作为农机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来抓,按照提高区一级、完善镇一级、健全村一级的基本思路,争取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区、镇、村、户四级联动,协调一致,纵横交错,上下贯通的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网络,为全面搞好农机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坚持重心下沉,关口前移,突出抓好镇村两级监管网络建设,加强组织引导和协调服务,严格按照“双基”建设标准和有机构、有场所、有专(兼)职人员、无违章纪录、无农机事故的具体要求,逐步完善镇、村、户三级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

2、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建设,推进农机安全管理规范化

一是健全宣传、教育制度。农机部门每季度通过电视台宣传农机安全生产知识,根据农时季节出动宣传车、印发宣传材料。在农机法规的宣传教育上,除了定期利用驾驶员安全学习日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外,还要在事故多发地段、交叉路口、石料厂、煤矿等农机作业密集的重点地段设置警示标牌和标语,做到警钟长鸣,有效避免事故发生。

二是健全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区政府与镇街、镇街与村、村与农机户逐级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状,进一步细化、量化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的责任管理体系,不断增强做好农机安全工作的自觉性。由农机部门负责,制定农机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和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有关人员,严厉处罚。

三是健全镇村两级农机内部管理制度。建立起农业机械及驾驶、操作人员台帐,进一步完善驾驶员安全例会、农机服务管理、农机牌证管理及年度审验、农机事故记录、安全宣传启示等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实现内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3、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努力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当前,主要针对全区范围内无证无牌拖拉机,以及挂外地牌照的拖拉机集中开展一次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黑车非驾”行为。各镇街要组织召开各村负责人会议,研究部署专项治理各项工作任务,并配合区农机中心,组织对有机户进行宣传发动,重点宣讲《道路交通安全法》、《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安全使用农业机械的责任意识,增强参与整顿、维护安全的自觉性。区农机中心要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切实加强组织指导,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查处违规、违章驾驶行为,依法办理、发放证照,确保专项整治活动取得明显实效。

三、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区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统一指导全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办公室设在区农机中心,负责农机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落实。各镇街也要成立相关组织,拟定工作方案,强化工作措施,认真抓好落实。

2、抓好典型示范。20****年以来,省、市先后启动“农机平安村”、“平安农机”和农机安全“十百千万”示范等一系列活动,我区经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科学规划,提出了“全区5年创建3个农机安全示范镇,80个农机安全示范村”的总体规划目标,并将创建示范标准、任务、目标下达到各镇街,各镇街和农机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积极推进农机生产安全示范村镇创建活动,并以此为典型,总结经验,重点推广,逐步带动其它镇、村开展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

篇3

2013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提升安全生产工作水平,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的开局之年。街道安全生产工作要以“安全发展”为核心,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法律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为我街道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一、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增强企业自我安全管理能力。

认真贯彻执行国发23号和省政府47号文件,推动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一季度,以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的形式,积极推动企业法定代表人落实管理责任,切实承担起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督促企业有效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行企业全员培训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培训,严格执行高危行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深入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推动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活动,强化企业现场安全管理,积极配合开展企业诚信管理,试行“黑名单”制度,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外部约束。

二、积极开展整治活动,促进安全生产形势好转。

(一)搞好依法安全监管、事故查处和整治工作。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严格按照事故“四不放过”原则,协助有关部门认真做好事故的报告与查处。做到既严肃查处事故,又关注事故单位对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积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做到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报告事故情况。

(二)深入开展重点领域隐患治理工作。巩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成果,做到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和经常化,落实动态跟踪和督促检查,确保整改效果。开展特种设备的日常检查,确保设备设施的完好率;督促人员密集场所、公共聚集场所和娱乐场所开展应对突发事件方面的隐患排查。

(三)继续深入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三非”专项行动。分析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产生的主要因素,抓住关键环节,实施重点、有有效地打击。

(四)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指导、推动各生产经营单位编制、修订各类应急预案,形成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和服务,深入开展应急演练活动。

三、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宣传和培训工作,增强全民安全意识。

(一)切实开展好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组织企业负责人、安管员参加培(复)训,开展辖区特种作业人员摸底工作,通过专项检查促进特种业余人员的持证上岗。

篇4

关键词:枸杞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支撑平台建设;生产管理制度;信息网络建设

枸杞是一种药食兼用的经济作物,自古受到世人推崇。宁夏作物枸杞原产地,在政策带动下,无论是面积、产量及产品质量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科研单位组织制定了枸杞生产相关技术标准及规程,各枸杞基地在标准化技术的支撑下,枸杞生产完全实现了无公害,部分达到了绿色食品甚至有机枸杞要求[1]。

虽然质量标准执行提高了枸杞产品质量,但是由于缺少必要的“监督链”,各基地生产标准化技术执行不够彻底,种植不规范、不科学,生产中仍然存在农药、化肥使用量超标现象,导致枸杞产品质量不稳定,尤其消费市场对枸杞产品质量仍存有疑惑感、不信任感。为了进一步加强食品质量安全,2009年6月国家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比以前的《食品卫生法》,将食品生产安全由过去的分段监管体制、命令控制模式,提高到现在的全程监管体制、预防风险模式的高度,总体趋势是在逐步提高产品等级,不断加强产品质量安全有效监管机制建设步伐[2]。为了充分保证居民消费枸杞安全的需要,加强枸杞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技术建设是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需要,也是进一步促进我国枸杞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保证消费者身心健康的需要。

1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技术支撑平台建设

无论根据哪种产品质量标准,决定枸杞质量安全的关键因素是生产及加工过程的全程管理。推行标准化生产及管理技术、规范田间生产档案记录、按照国际惯例和市场需求建立与市场准入相衔接的枸杞产品全程质量追溯制度,是全面提高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提高枸杞产品质量安全和竞争力、保障消费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更是推动枸杞生产方式变革,提高枸杞种植者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3,4]。

农业部2003年组织开发设计的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对我国农产品安全生产有着积极作用。该系统以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为依据,以规范化数字档案为基础,以信息网络为纽带,以专题网站为载体,集中展示了全国优质农产品,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了认知途径、提供合作渠道。这套系统能够为消费者、生产者和各级管理部门提供无公害农产品方面的综合服务。一是利用这套系统,消费者输入产品的编码后可在互联网上通过文字和照片,清楚地了解无公害农产品的品牌情况、生产企业的情况、产地土壤水质等环境情况,以及每一件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农药、化肥等各种投入品的情况,满足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二是可以追溯产品出现的质量问题,保护消费者权益;三是对于枸杞种植生产单位或企业来说,利用这套系统可以方便、系统、规范地记录和管理无公害枸杞生产全过程各种信息,建立健全从田间投入品的使用到最终产品质量检测情况的档案记录,规范生产行为、不断改进生产技术,规范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从而确保枸杞产品安全。

无公害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引进建立,不但保证枸杞无公害产品质量安全,为无公害枸杞产品质量追溯提供了技术平台;而且对于从事绿色有机枸杞生产单位或企业,可借鉴该质量追溯系统,自行开发、设计绿色、有机枸杞质量追溯系统软件,为进一步规范枸杞质量追溯系统,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奠定基础。

2规范枸杞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枸杞生产、管理单位或企业要在严格遵循枸杞标准化技术规程,并组织枸杞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按照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要求、枸杞产品质量认证要求,组织制定科学、可行的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全面保证枸杞质量追溯系统正常运行。一是在已培育的优质枸杞品牌以及HACCP食品安全体系的基础上,依据枸杞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需要,制定适合品牌产品质量追溯工作规范,包括从品种选育、种植、产品销售、枸杞产品质量反馈等全程质量管理操作规范。二是组织制定品牌枸杞生产产品质量追溯信息采集细则。三是制定品牌枸杞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维护与管理制度。四是制定可追溯品牌枸杞产品质量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制度。

3加强信息网络建设

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中,为保证体系运行高效有序,须配置计算机、打印机及相应的配套服务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等,所有体系运行的微机系统以宽带联接、局域网的信息管理方式,以利于枸杞质量追溯系统运行快捷、有序。应合理配置应用质量追溯系统软件。一是对引进的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软件和基本数据库适时升级、更新,并设立专人对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将生产管理的各种信息及时输入软件系统管理的IC卡中。二是加强对枸杞种植环节控制、监督,尤其是关键环节枸杞生产管理、采摘筛选、加工销售等全过程进行跟踪监控。三是枸杞采摘后,按照每一个地号的每个枸杞种植户为一个最小单元,按区域对其分别包装并打印标签,或者喷码标示,上市销售的枸杞及其产品均实行带码销售。枸杞包装采用带有喷码或射频进行标记,采用小型耐用(以不超过20mm×20mm为宜)、不易脱落的优质无毒副作用的塑料标识。所有枸杞生产管理各阶段的信息均及时输入微机系统管理,用户或消费者只要依据所购枸杞商品的条码标示,即可在制定的信息设施系统中获取枸杞产品的各种详细信息,使得相关信息具有较好的可追溯性。

4扩大技术宣传推广

生产经营者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号召广大种植者及生产管理者参与到现代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技术建设中,突出发挥各示范生产区功能及示范带动作用;选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传播枸杞种植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知识和管理经验,监督基地质量追溯体系和标准化管理执行情况,保证枸杞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推广,充分保证枸杞质量安全。

5参考文献

[1] 姜文胜,李建国,李军.宁夏枸杞基地建设及产业化发展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21):344-345.

[2] 本刊编辑部.食品安全的保障之道[J].中国农村科技,2009(6):36-37.

篇5

关键词: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效能 全员安全 风险管控 执行力

一、目前我国仍处在生产安全事故易发多发的特殊时期

统计数据表明,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连续5年下降,2015年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较2010年分别下降22.5%和16.8%,其中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55.3%和46.6%。尽管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持续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这主要表现在安全发展理念尚未牢固树立、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不完善,全社会安全意识、法治意识不强等深层次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传统和新型生产经营方式并存,一方面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和产能大量存在;另一方面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技术广泛应用,新业态大量涌现,增加了事故成因的数量,复合型事故有所增多。而随着城市规模日益扩大,所带来的城市建设、轨道交通、油气输送管道、危旧房屋、玻璃幕墙、电梯设备以及人员密集场所等安全风险,也成为安全领域的新挑战。

二、国有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几大问题

1.人的观念行为滞后。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许多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不在于制度的缺失,而在于人的安全意识淡薄,思想上的麻痹大意。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冒险违章作业,自持“技高人胆大”的无知无畏心态,嫌麻烦、认为只要小心点就没事的侥幸心理普遍存在,有时甚至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冒险行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而人的思想意识没有发生根本的转变,许多落后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漠视规则,漠视生命,是造成事故的根源之一。在企业中还有一个怪圈,越是最危险的岗位,越是低技能的人在干,把低技能的农民工放在高危环境中搞人海战术,致使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风险进一步增大。

2.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不强。一提安全,无论是谁,都说重视。但很多时候只停留在口头上,雷声大雨点小。企业领导对安全管理的思想认识不深刻,对于生产安全的管理不够认真,领导不严、下级不细,安全生产工作只停留在应付性工作布置上,最终导致了安全常常只是口号而已。而另一些企业认为,合法合规生产就是安全的,企业负责人、管理者和操作人员取得了资格证就是安全的,有合乎国家标准的各种评价报告、安全资质就是安全的,实际上,这些只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前提条件,也可以说是底线和最低标准。惨痛的事故教训告诉我们:要防范事故企业必须严格安全管理。

3.安全管理效能低。后工业化时代,国有企业走向了多元化发展道路。地域多元,企业跨区域、跨国界生产经营;产业多元,多领域经营,新业态大量涌现;股权多元,投资主体由单一向多个投资主体转变。随着国有企业不断整合重组,管理层级增多,导致决策和管理的针对性差,决策要求在贯彻执行中也往往逐级递减,企业管理层的一些想法和思路不能完全传递到生产作业一线,增加了安全管理、决策、协调的难度,这些都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4.安全管控能力不足。管理资源匮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安全管理没有及时调整和跟进,企业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较弱,在企业规模扩张,设备技术更新,人员增多,风险增强的情况下,根本无力应对,只能是疲于应付,企业的安全管理往往靠领导者的个人素质和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去影响。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力。虽然很多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比较完善,但在执行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制度去实施,在作业施工中,标准低、毛病多、习惯性地违反安全制度这些行为常常发生,许多基层员工对于施工作业程序、安全操作规范毫不在乎,这些因素最终导致了现场安全管理的松散。

内部安全监督检查不深人。现在基本上每家国有企业都有安全监管体系,但相关职责却不明确,管理与监督两种职能混为一谈。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职能常常只由一个人承担,基层的监督检查没有执行彻底,往往停留在表面,深层次存在的问题还是发现不了。

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近年来,国有大型企业基层岗位用工捉襟见肘,且现在的务工人员思想开放,接触信息广,流动意愿强,对于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下降,致使企业用工缺少稳定性,不利于企业开展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有些企业为了满足生a经营的需要,新进员工往往未经培训就上岗作业。而更多的企业对于安全教育培训却只停留在表面,对于员工真正需要掌握的安全知识不重视,大部分依靠以往不科学的经验操作,简单的安全培训不能达到真正操作中需要的安全要求,未实现全员、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埋下了安全隐患。

三、国有企业安全管理实践与思考

1.树立全员安全理念。尽管事故是多种不安全因素耦合和不安全行为累积的结果,但是要防止事故发生,最根本的还是在于人:人决定一切。所以只要把人管理好,那么事故发生的几率就能降至最低。安全生产工作要树立全员安全的核心理念,不应仅依靠安全管理部门抓安全。不少人习惯性地认为只有相关领导、安全管理部门负有安全责任。其实,安全生产直接关系着员工的生命健康、家庭幸福和企业的生存发展,需要企业中的每一位负责人,每一位员工都参与进来,否则提安全生产则没有任何意义。

如何做到全员安全,一是要强化全员安全培训。以提升员工安全能力为导向,开展员工危险辩识能力、安全操作能力、应急避险能力的三大安全能力建设,规范企业员工入职安全教育,落实重点岗位安全培训,强化员工日常安全教育,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工作中的重点,突出事故案例型、安全技能型的宣教培训,抓安全思想系统性、经常性教育,建立健全员工培训档案,切实提升安全教育培训实效,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二是要让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自主做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采用《员工安全手册》,对应员工岗位安全生产职责,明确各岗位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事项的工作要求、标准,结合岗位安全自查,岗位安全培训,细化量化各项考核指标,推行全员安全目标考核激励,切实提高员工的安全履职能力和履职积极性,从思想深处筑牢执行观。

2.用责任打造根本。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落实责任是关键,要从深化企业各级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入手,进而推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形成,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立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推进“知责、履责、尽责、问责”,日常照单监管,失职照单追责。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员工干什么,怎么干一清二楚,杜绝推诿扯皮。对企业来说,落实各个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安全的重要保障,不仅包括企业内部员工,还要落实承包商、相关方的责任。

在此基A上,要确保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通过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生产责任分解落实到基层单位和部门,基层单位、部门再以责任书的形式落实到班组,班组将责任落实到员工个人身上。责任书应根据各级人员的职责进行区分,明确安全生产的责、权、利。

实行全员安全考核激励,对应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建立相对合理的评价标准,细化量化各项考核指标,除与年度绩效考核相挂钩外,探索建立更为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增强安全生产的内生动力,推行以“正向激励”为主的管理机制,进一步激发员工主动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3.靠系统解决问题。安全生产,不能跟着问题跑,围着事故转,必须转变理念,确立系统管理的思想和主动安全管理思想,建立科学、高效、管用的安全管控体系。所谓安全管理系统化,就是从“从”“机”“物”“法”“环”五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而设计的,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将管理的各个环节具体化、标准化、数据化,并通过PDcA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近年来,推行的企业安全标准化和HSE体系,就是通过有约束力的操作规范、管理规范,保障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标准可依,构建行之有效的共管机制、检查机制、教育机制、应急机制、奖惩机制等常态化的日常安全管理机制,切实发挥标准化的基础作用。

4.构建高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一个设置合理,运行顺畅、精干高效的安全机构是提升安全生产执行力的重要条件。体系建立的原则是:一是要统筹兼顾,分工明确、分级管理;二是要协调高效,能依靠制度自主运行;三是生产指挥、检查、监督互相制衡;四是要在事故预防和应急指挥中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资源。基本内容包括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层次分明,形成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和权利,配备具有相应能力的专业人员,制定和落实规章制度,畅通信息沟通渠道。

在实际管理中,国有企业要建立分层级管理体系,清晰各层级安全管理机构的职能界定,强调一级对一级负责,在管理中各有侧重,有所区别,实施各层级对应的有效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要切实落实各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委员会、领导小组)的管理职责,集团总部负责研究制定安全生产理念、目标、规划、标准和制度等,总体规划本安体系建设,监督指导和考核评价各级子分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各级子分公司负责贯彻落实国家和集团总部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深入推进本安体系建设,监查指导和考核评价所属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等。基层单位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突出加强风险预控,体系“落地”、现场管理、安全基础、教育培训、标准执行、制度落实等。

5.突出安全风险管控。安全管理即是和风险作斗争,组织准确地认知风险,使风险从可控到在控,风险尽在掌握之中,才能说是真正安全的组织。以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为安全管理核心,建立安全风险预控体系,通过制定安全风险评估标准标范,全面排查、辩识安全风险,确定安全风险等级,明确落实管控层级、责任单位和管控措施,实施危险源监测、预警,切实融人到员工岗位标准化作业流程,推动安全生产规范、有序、高效开展。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构建从各级负责人到从业人员分级管控的事故隐患排查责任制,着力从体制、机制、制度上确保管理有效,确保排查整治闭环、常态、规范化运行。重点是推动安全检查清单化在岗位安全检查中的应用。在危险源隐患点排查建档的基础上,与各岗位职责相配对,通过岗位清单检查日志的形式固化在每个岗位,形成每天对岗位危险源、隐患点进行排查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使企业各层级、各主体对安全管理对象、重点、依据、途径、方法了然于心,解决管什么,如何管、自主管的问题。

6.提升安全执行力。无论我们制定了多么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如果不能去执行,只将它用来应付检查,那么这些制度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企业安全管理执行,需要4个方面来保驾护航:一是制度从严,安全制度需要以人为本,不能脱离实际,要强化制度的合法合规性以及它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各项制度要能够相互联系一致,避免因条例的不严密、不准确而造成执行困难;二是管理从严,落实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培训,抓好各项制度及操作规程的有效推行和实施,加强基层单位、下属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及落实情况的监管工作,将落实执行情况列入年度考核内容,确保各项制度及操作规程执行到位。在制度面前一视同仁,任何人违反了制度,都必须按照制度规定作出相应处理;三是分析管控从严,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则要仔细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然后再进行整改,杜绝发生类似的安全事故;四是处罚从严,当安全事故发生之后,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无论什么人违反了相关规定都应该处罚,不能有所姑息。

篇6

关键词 HSE管理体系;油库安全;健康

中图分类号TE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0-0074-02

HSE是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代表着现代管理的最高水平, 80年代后期,由于国际上发生了几次重大事故,促使人们认识到石油石化作业是高风险的作业,只有完善的管理,规范的作业,才能从根源上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于是,HSE管理体系应运而生。本文就HSE管理体系在中石化原油商储库中的应用作了简单的探讨。

1 HSE管理体系在油库中应用的现状

油田和石油储运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具有生产装置大型化,生产工艺复杂多变且过程连续化的特点,由于原油和成品油及其附属产品有易燃易爆,有毒害、易腐蚀等特点,石油生产或储运企业如果放松安全管理,很容易导致事故发生,同时也会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和环境的污染。因此,在油田生产和运输企业各部门建立HSE管理体系,推行和完善HSE一体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石化管道储运公司南京输油处非常注重安全工作的管理,它全面修订并不断的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细节,特别提出了安全生产奖惩考核细则,使每一个员工都认识到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一开始就做到了起步扎实。同时,有效的结合了HSE管理体系与6S管理方法,并把HSE管理体系的理念融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心中,使得现场管理水平大幅提升,保障了油库运行的安全运行。

2 HSE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管道储运公司所推行的HSE管理体系已经有较长的时间,从实际的推行效果来看,推行的效果并没有达到十分理想的状态,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问题,其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虽然公司对员工都做了比较全面的培训,但部分员工对环境的影响因素还不够重视,有的员工对安全危险的因素甚至视而不见,对健康影响因素都比较在意,对HSE管理体系的理解有所偏颇,没能把所有的影响因素放到同一个高点来对待;

2)对HSE管理体系的认识,很多干部职工认为HSE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在资料上的,只要能够建立完整的体系资料就好,并未能在实践中好好的落实HSE管理体系的内容,有走过场的嫌疑;

3)HSE管理体系拥有非常完整的一套程序和运行控制文件,但很多干部职工在落实体系程序文件和运行控制文件的时候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按规范来操作。应付工作的现象比较常见,明明文件对工作内容有要求,但在落实的时候却偏偏不安程序来落实,说一套,做一套 。

3 对于完善HSE管理体系应用的建议

3.1完善安全评价体系及环境卫生评价体系

目前在油库生产单位中基本还是在采用安全检查表、工作危险分析法分析,用LEC量值法进行风险度确认。单纯的这些分析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往往造成分析结果不准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结合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多种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的方法也不要局限于一两种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安全评价、环境影响评价、职业卫生评价结果的准确度。

3.2重视全员参与的程度

通常一个企业员工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与否,与公司领导有着很直接的关系。借助于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推行,可以使以前的安全管理模式更加系统化、规范化。这就要求公司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类对员工进行培训。同时也需要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和规范的体系文件。

HSE管理体系是综合的管理体系,重点体现的就是加强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通过加强员工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意识,才能从根源上避免一切事故的发生,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有所有员工的参与。所以,应通过多种培训和引导方式让员工掌风险评价的基础知识、方法和方法,及时的认知危险源的辨识方法,发动全员参与本岗位的危险识别和风险评价,认真对待本岗位的作业活动,明确员工的岗位职责,让每一个员工对本工作岗位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危险隐患都了如指掌,万一出现紧急情况,可以根据以前制定的方案及时的采取措施。

3.3 增强HSE管理体系的执行力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的管理,各行各业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先后建立了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标准也逐步的被完善。但是往往只有制度和标准是远远不够的,任何管理要收到良好的效果,都必须加强执行力。那么,HSE管理的体现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靠的也是领导与员工的执行程度。这就要求我们企业用人唯贤,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这样才能确保HSE管理体系的执行力。

3.4 推进HSE文化管理体系建设

企业文化的建设基本上在每一个公司都会被提及,如何建立与HSE管理体系相关的企业文化,本人觉得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一是推进物质文化的建设,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每一个员工都希望的,公司要把员工的利益与公司利益相结合,以合理的安全奖励机制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来记录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二是推进制度文化的建设,选择合适的企业规章制度,是对员工的尊重,同时也体现了公司的管理水平,安全制度不能放松,但也要是实际工作内容相结合,不脱离实际去规范安全生产制度,是推进制度建设的重要课题,否则再全面的制度都是空谈,这也是制度文化的核心部分;三是推进精神文化建设,增强员工的群体协作意识,现代社会是社会大协同劳动的时代,增强员工的群体意识和健康的价值观念,是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

4 结论

HSE管理体系的完善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生产是企业最基本的要求,在安全的基础上,注重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利益诉求,才能保证HSE管理体系的建设,因此我们要多方面的考虑和平衡安全、健康和环境的关系,这样才能保证油库运营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平稳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施红勋,王秀香,杨春笋.企业HSE管理与信息化探讨[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9,9(11):24-25.

篇7

一、以加强“数字海洋”建设为重点,在促进海域使用管理上求突破

1、全面提升海洋综合管理能力。与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合作,完成海域动态管理数字化运行平台建设,实现近岸海域信息的数字可视化管理。

2、严格落实海洋管理各项制度。依据海洋功能区划,加强对各类用海项目的审核,严格管理围填海等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用海活动。完善《区海域使用金征管用办法》,做好年度海域使用金征收、海域使用权证书审验及换发工作,积极排查调解用海纠纷,进一步规范用海行为。加强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保护,为蓝色经济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实施提供用海保障。

3、加强海洋生态建设。加强市东岸岸滩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的管理和跟踪服务,做好项目申报工作,争取中央分成海域使用金支持。对全区主要入海口、排污口、重点海域监测点进行海洋环境监测3次以上。

4、加强海洋执法检查。实施海洋监察专项执法行动,积极组织开展海岸线巡查监管,重点加强非法围填海防控,及时发现并查处海域、海岛和海洋环境违法案件。

二、以加强现代渔业建设为重点,在促进渔业经济转型升级上求突破

5、全面提升虾参贝藻四处万亩基地的发展质量。加强池塘标准化改造,积极推广“黄海一号”、“黄海二号”等抗病毒性对虾品种,加大参藻贝立体生态混养、海上筏式养殖海参等新模式以及松江鲈鱼、篮子鱼等新品种的推广力度。

6、加强资源修复力度。增殖放流中国对虾3.5亿尾,牙鲆鱼100万尾以上。

7、进一步促进休闲渔业整合升级。开展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全出竞进、评星定档活动,提高休闲渔业的整体发展质量,积极争创全国休闲渔业示范点。

8、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全面推行养殖生产五项制度,进行质量抽检100批次以上。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新创建无公害基地和产品2个。

9、加强精深加工水产品品牌建设。积极扶持海参、对虾、贝类、大宗鱼类等养殖品种加工企业。加大水产品宣传促销和推介力度,组织企业参加全省十大渔业品牌推介会等会展活动。

三、以加强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为重点,在促进平安渔业上求突破

10、抓好体系运转。充分发挥渔业安全生产指挥系统和网格化管理体系的作用,全面监控渔船的方位动态,及时有效传递预警预报信息。

11、抓好队伍建设。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区、街道、社区、渔船四级渔业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建设,做到区级设监督员、街道设检查员、社区设协管员、渔船设联络员。

12、强化制度落实。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落实伏季休渔制度、渔船编队制度、安全日报制度、进出港签证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各项安全生产制度。

13、强化安全保障。开展2013年度渔船年审年检工作,重点加强渔船救生、消防、通讯等安全设备的监督管理,确保渔船安全适航。完成280艘渔船、4700名船员的渔业互保保险承保任务,参保率达到100%。

四、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在促进机关效能建设上求突破

14、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深入开展“党健渔和”品牌创建、“党员联船”、创先争优、“三联三帮三提升”、科技入户等活动。

篇8

关键字:标准化;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

中图分类号:TE8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标准化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整个过程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它直接为安全生产的各项任务在质和量两个方面提供了共同遵循和重复使用的准则。同时标准化在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中,也是基础,在《安全生产法》中有多处提到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从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全使用、检测检验,危险物品的生产、运营、运输、储存、使用和处置废弃,从业人员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生产经营单位的停产整顿甚至关闭都涉及到标准。可以说安全标准处于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位置,具有技术性法律规定的作用,是法律法规的延伸。要使安全生产各项法律法规得到切实的宣贯实施,就必须重视标准化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标准体系。

1、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1.1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重要性

滨南采油厂多年来一直将安全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但由于目前涉及安全生产的标准陈旧,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另一方面现行安全生产标准工作滞后,难以适应安全生产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因此,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工作,理顺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使安全生产标准的制(修)定工作科学化、合理化。必须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重复运用标准化的基础和支撑手段,通过标准化的引领和协调作用,从意识、法规、政策、制度、技术以及组织行为、机制、措施等各个方面入手,明确安全生产的发展目标,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纳入标准化管理,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程序化、定量化、系统化,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1.2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内容

我们建立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目的,一是为企业安全生产和安全生产整体水平提高提供保障;二是建立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符合生产实际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为安全生产提高技术支持。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六部分三个层次八个子系统。六部分包括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三个基本层次,第一层为安全生产的方针、目标和法律法规,第二层为安全生产的通用标准、技术标准和节能管理标准,第三层为安全操作标准。八个子系统:风险、隐患、应急、流程、技能、责任、文化、情绪子标准体系。

图一:集输大队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框架结构图(六部分)

安全生产标准体系

图二:集输大队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层次图(三个层次)

图三:集输大队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子系统结构图(八个子系)

1.3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建立

1.3.1确定建立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应遵循的原则。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建立是为了满足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需要。建立安全生产标准体系首先要建立方针目标,然后围绕目标的实现,制定、修订、实施体系,使体系目标明确、科学有效。

1.3.2将涉及安全生产领域的各项标准进行分门别类,形成了8项子系统。

风险定位测评管控子系统:每一个生产作业点面的风险值、风险等级及其责任人标准化体系。

隐患排查治理跟踪子系统:每一个生产作业点面上的每一处隐患的排查治理跟踪的规则标准体系。

预警应急救援管理子系统:每一个重大风险临险的预警应急救援管理规则标准体系。

行为过程流程管控子系统:每一个存在有风险的生产作业及其管理的流程化标准体系。

标准化培训技能保障子系统:保障生产安全的作业和管理达标的员工素质技能培训管理规则标准体系。

安全责任监督管控子系统:保障生产安全的作业和管理规则标准贯彻落实的问责规则标准体系。

安全文化理念子系统:保障生产安全的员工观念意识发展所需的安全文化管理规则标准体系。

心理情绪疏治管理:保障生产安全的员工心理情绪疏治管理规则标准体系。

1.4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完善

为切实建立安全标准化体系,我们根据六部分三个基本层次八个子系统,从标准、目标、责任、措施、考核等环节入手,逐步建立完善了安全标准化工作体系,对照新标准逐条逐项进行自查自纠,对查出的与新标准不符的,制定措施,落实人员,全面整改。

1.4.1建立完善了与之相配套的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每年层层签订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目标责任保障体系。

1.4.2根据实际和标准化要求,先后修订完善了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安全作业等40项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了现场作业许可、事故事件报告、危险化学品装卸、变更管理等工作程序;完善了安全教育、安全检查等管理台账;整理了各类检测检验报告等资料。对作业现场,重新制作安装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牌;配备齐全了各类劳动防护用品及用具;配备齐全了各类报警设施;根据防爆等级进行了区域划分;对各类办公设施进行了定置化管理;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了辨识并实行领导承包管理、修订了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了演练等等。

1.4.3根据标准体系内容进行文字编辑和订正。在集输大队所辖站库进行试运行,并收集各项目论证意见,分析确定意见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根据论证意见,进行体系内容的补充和调整;汇集定稿,审校,印刷,装订。

2、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应用

标准体系的实施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任务。集输站库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实施主要以体系建立(纸质资料体系)、督导检查、隐患治理、限期整改等形式实现提升效果。

2.1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实施

我们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每个过程和环节都和标准有机衔接,形成一个闭环系统。通过动态管理保持标准体系的适用性、时效性、先进性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自我良性循环发展为根本。因此,为保证标准体系的持续有效性和提高标准化工作效率,对标准体系的实施我们不断的认真策划。通过进行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等对各生产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实施过程中按照P-D-C-A的有效管理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制定出安全整改计划和措施,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绩效。

2.2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监督

标准体系实施监督是对标准宣贯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处理的活动。是促进标准宣贯执行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执行力的一种措施,是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标准体系实施监督的主要内容有:已实施的标准宣贯执行情况;标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可行性和适宜性。标准体系监督的形式主要以集输大队安全监督工作的开展为主体。标准体系监督的方式主要是按照监督的主要内容进行监督、标准化审查、现行标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可行性和适宜性的情况反馈。

2.3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在集输站库的应用

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建立为安全管理工作提高了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持。通过标准体系中的标准体系表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目前本单位安全生产运行各环节的标准运行全貌,将标准体系和检查督导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标准体系的指导性对照标准检查问题。

集输站库建立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主要围绕:安全生产目标建立岗位节点安全标准体系表技术标准工作标准,最终形成适合生产实际需要的安全标准体系。例如稠油首站根据办公区、油罐区、分离器区、加热炉区将全站确定了229个安全监控点,每个监控点都建立的相应的标准体系,形成了工作有标可循,检查有章可依的安全网。我们将安全生产标准体系贯穿于集输生产运行的各个环节,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近两年,集输大队联合站储罐维修、工艺改造、关键装置维修等项目从施工到正常投产运行,每一个环节都在有效的安全标准体系下运行,从而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实现了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目标。

3、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建设的注意事项

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建设需要从生产实际出发,通过动态管理应保持标准体系的适应性、时效性、先进性及可操作性。

3.1充分发挥职能组织和引导作用

相对于其他标准体系来说,安全标准体系是一个全新概念。为切实保证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建立开展,领导重视,应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日常的管理工作。并定期召开会议,对照标准,从制度建设、现场管理、人员教育、档案管理等方面,安全部门牵头、其他专业部门配合,将每个要素落实到分管部门、分管人员。定期组织召开HSE例会,重点检查各级人员的责任落实及进展情况。

3.2全员参与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础

全员参与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础,各级部门都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将安全生产目标分解至班组和个人。对各级人员责任的履行情况每月进行检查、考核。形成了全覆盖、无缝隙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3.3加强安全生产体系内容培训

随着新进员工、外来施工人员增多等实际,同时随着安全管理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的不断涌现。针对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内容应制定详细的教育培训计划,对安全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新上岗人员、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外来人员等进行定期培训,宣贯安全标准体系内容。

篇9

将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围绕十精神对医疗卫生事业提出的新要求,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贯穿到工作的各个领域,奋发有为,开拓进取,实现卫生事业深化改革的新突破,全面开创新时期卫生工作新局面。

二、突出重点,强化落实,继续推进医改重点工作

一是积极探索新形式下深化医改新机制。积极推进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扩大基本药物制度覆盖面和人民群众的受益面。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实行工时制,探索建立稳定、长效、合理的经费补助机制。

二是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力度。认真落实10大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分级量化考评和监督检查,并将考核结果与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挂钩,促进财政补助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三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完成年度社区服务中心提档升级任务。全力做好全国中医药先进单位复评迎检工作,确保通过验收。开展创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争取创建1-2家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是加快中心与公立医院的紧密型合作步伐。积极探索中心与公立医院紧密型合作机制,引进大医院先进医疗技术。在、东苑两家中心深化合作的基础上,黄山和潘塘中心要加快与徐医附院的合作协商,确保全面达成合作。

五是确保四家政府办中心平稳运营。各中心要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调动职工积极性。同时,各中心还要通过开展医疗合作、拓展服务范围、增设服务项目等多种方式提高经营收入,努力化解历史债务,保持平稳运行。

六是加强对卫生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新形势下基层卫生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加之退休、缺编等因素,已严重影响工作开展。今年需要在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上多下功夫。

三、明确目标,务求实效,全面提升公共卫生工程

一是进一步加强疾病控制工作。以创建省卫生应急示范区、省慢性病综合防制示范区为抓手,加强基层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和慢性病综合防制体系建设,争取年内完成“两创”任务。深入落实结核病、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加大数字信息化预防接种门诊创建力度,争取年底覆盖率达100%。

二是进一步加大卫生监督力度。全面开展传染病防治、公共场所、放射卫生、环境卫生、饮用水安全、学校卫生等卫生监督工作。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卫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体系,大力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行动。

三是进一步促进妇幼保健事业发展。继续推进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业务用房问题。全面加强妇幼保健机构的基础管理、运行管理和服务管理,着力强化妇女儿童主要健康指标控制,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5/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4‰以下,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

四是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认真落实国家基本、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强以全科医师为重点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继续开展“示范全科团队”创建活动,全面落实家庭责任医生制度。加大社区诊疗适宜技术的培训及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

五是进一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开展创建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活动,对命名满三年的爱国卫生先进单位进行抽查。开展创建“无吸烟单位”活动和以灭鼠为重点的除四害活动。加大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力度,加强健康主题公园和健康小屋建设,力争年内使居民健康素养综合水平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3%。

四、坚持“居民健康为中心”,全面提升卫生服务水平

全面落实改善医疗服务24条措施,积极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和便民、惠民服务。发挥医院和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协调作用,形成化解医患矛盾的畅通渠道。强化医疗服务监管,落实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和告戒谈话制度。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篇10

关键词:安全文化 电力安全生产 风险管理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 风险控制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我国的电力工业体制也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对电力的需要日渐迫切,电力生产的安全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实现电力最大安全的科学管理方法,应采用合理的技术手段和经济手段对电力风险进行综合性处理。要搞好安全生产,就必须加强安全文化的建设,依靠不断进步的科技文明来提高安全生产的水平,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近年来,我国电力安全生产逐渐步入良性的循环轨道,但现实提醒我们,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尚有不足之处存在。

一、电力安全生产存在的一些问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的高速发展,电力企业也在迅速的发展。但是,目前电力的安全生产形式仍旧不容乐观,仍旧存在着许多安全生产问题。主要问题有:电力安全预防控制不够严谨、电力线路安全隐患多、缺乏电力作业现场的有效监管、工作人员安全工具管理混乱、人员安全思想意识不到位等。

在一些电力安全事故中,其主要原因往往是由于,现场工作人员疏忽大意,责任心不够强,从而酿成了事故。部分职工没有经过系统的安全指导和培训,安全意识淡薄,导致有些工作人员盲目自信,自以为是,抱着侥幸的心理贪图省事。这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给自己和自己的家庭带来了不幸和灾难。大部分不安全因素都是由于违反劳动纪律、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引起的,部分作业人员不按照规章制度上岗作业,缺乏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违章建筑也是威胁电力安全的一重大隐患,违章建筑经常会出现严重的电话线、电视线和电力线搭挂、交叉现象。相关部门一定要定期对安全器具进行检查,不要超期使用已经明显损坏的工具,该淘汰的就要淘汰,不要额外增加安全负担。不仅要重视大型作业的管理,日常管理维护也同样要重视,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和预防事故的发生。

尽管各供电企业都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也大都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生产制度,但对规章制度的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管,安全生产制度在基层得不到有效的贯彻执行。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足,重视生产轻视安全,对安全生产的知识学习不足,缺乏有效的认知,安全警惕性差,甚至有时候会为了赶速度和抢时间,抱着侥幸心理进行作业。监管力量不足,对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作业标准意识规范薄弱,这也是导致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加大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力度的同时,也要加大电力设施的防护和宣传工作,尤其是农村的电力安全普及工作,尽量避免群众在线路附近建房,造成线路隐患。

二、电力安全生产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电力安全生产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从:加强作业现场管理、加强对工作人员企业的质量管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完善管理规范;强化问题责任追究办法;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培训管理;不断加强安全监督力度,等几方面出发。

要强化工作人员特别是新进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警示教育,使操作人员杜绝进行冒险行为和违章作业,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自觉遵守安全技术相关操作规程。以活动抓管理,以管理抓安全,强化安全意识,使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开展。企业素养决定了企业管理安全生产的水平,强化安全意识,各级电力企业的领导班子是关键。

必须要严格要求,高度重视,抓细抓实现场管理工作,现场管理工作是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关键所在。同时,要严格执行安全器具的淘汰制度,不合格的,到期的或者是已经损坏的工具一律要强制淘汰。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监察部门要进行严格把关,组织做好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自觉履行安全职责,认真监督,仔细检查。对安全隐患及老化设施,要及时向领导层汇报并提出整改措施。企业领导要尊重并采纳建议,使其发挥企业安全生产警察的作用,加大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及时地消除隐患事故。确保安全生产管理要求落实,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奖惩规定,落实层层责任制,遏制不安全因素,严格落实重大事故的责任追究制度。

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在安全管理上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网络的优势,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利用先进技术进行监控。加强继电保护的技术监督和运行管理,整定计算机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加强继电保护装置的入网管理。加强对电网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努力减少因电力设备和技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电网事故,加快电网结构调整,优化电网结果,提高电网技术水平,加大对电网改造和建设的资金投入。

三、风险管理的迫切性及管理要点

我们要从自然灾害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保障能力和抗灾害能力,加强对自然灾害的规律和特点的研究,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加强通信、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提高电网管控能力。将作业安全风险预控和电网安全性评价,作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工作重点。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涉及生产工作的各个方面,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并且随着客观形式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我们要充分吸收近年来电力系统组织开展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反事故斗争等行动中取得的成果,从电源和电网结构、一次设备、二次系统、调度运行管理等方面,抓住深层次问题进行分析,科学评估电网安全风险,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推荐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不断创新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式方法,建立新形势下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在电力安全生产中实施风险管理我们要做到: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做到全面和系统、继承并整合安全管理的常规做法、明确组织责任、重视持续性、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和方法。风险管理贯穿于管理的各个领域,做不到系统和全面就意味着管理存在严重漏洞,就不可能实现以预防为主的目的。只有将经验教训、科学理论和生产实践结合,才能够发挥作用,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只有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才能取得实效。

风险管理是在危险点分析和安全性评价的预控基础上,进行改进、拓展和整合,并不是脱离原先的安全管理方法凭空产生的。强调风险管理并不是强制要求一线工作人员都掌握复杂的方法和过程,这样不切实际,要求也过高,不但不会有助于安全工作,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反效果,风险管理须要求和做到全员参与。风险管理是全面把握安全局面,提高工作人员素质能力,改进安全风险控制的管理平台,是统筹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本质安全是最大的安全效益,是防范事故最坚强的屏障。

总结:电力安全工作永远也没有终点,只有起点。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改变管理,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有效促进风险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张英强.现代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7):387-387.

[2].陈莉.浅析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J].广东科技,2012(3):62-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