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生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范文

时间:2024-03-13 17:04: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贫困生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贫困生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

篇1

一、指导思想

按照“扶贫先扶智,彻底斩断贫困链条”的总体思路,遵循“教师全员参与”的工作原则,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提升贫困学生的自我发展,为学困生提供物质上、精神上援助,使他们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去求学机会,而成为未来孤立无援的社会弱势者。通过教师支持和贫困生自己的努力,促进贫困生健康成长,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帮扶对象共2人,分别是刘佳佳、余林,经过观察与了解,几个学生存在以下问题:

余世林的自律性差,上课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思维不活跃,学习习惯较差,课堂上不主动发言,积极思考。刘佳智力残疾,没有学习能力。

三、帮扶目标

把贫困生的扶贫工作作为教育的重要任务,帮助贫困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减轻他们思想上的负担,开展关爱活动。

1、经常深入了解贫困生生活、学习和思想动态。

2、确保教育质量的提高。

四、具体帮扶措施

针对上述原因,为了使他们在学习上有所进步,特制定如下帮扶措施。

1、思想上解惑

鉴于贫困生的家庭特殊,缺少家庭的关爱,因而要从情感上贴近他们,学习上关心他们,生活上帮助他们,经常与他们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要不定时对他们进行家访,了解他们在家的学习计划、时间安排、学习情况,与其父母进行沟通,用诚心、耐心、细心、信心去感化引导他们。有的放矢地化解他们心中的困惑,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动力,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2、学习上帮助提高

篇2

【关键词】贫困毕业生 就业 帮扶体系 竞争能力

一、大学生整体就业难,贫困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全国高等院校毕业生规模从2010年的630余万人增至2011年的640余万人。虽然随着经济情况的好转,就业情况有些回暖,但国际金融危机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存在一定的影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大学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苦苦挣扎。贫困大学生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特有现象,作为学校的弱势群体,政府、学校以及社会都采取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开展贫困生就业帮扶工作,以促进贫困生就业。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造成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共性原因

1.国家整体就业形势严峻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全国高校毕业生的规模逐渐扩大,我国总体劳动力供过于求,就业形势严峻。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各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面临精简机构、人员裁汰的压力,尽管各单位要注入新鲜的血液,但接受毕业生人数有限,国家整体就业形势严峻。

2.高校缺乏职业生涯教育与指导的专业人才

我国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大学生得到的就业指导也只是一些关于政策咨询、派遗、就业协议签订等事务,大学生从理想的学校到现实的社会还有一定距离。由于高校缺乏职业生涯教育与指导的专业人才,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导体系薄弱,因此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学生通过培训、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可以得到专业化的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辅导,以此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唤醒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确定职业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准备。

3.学校教学模式与社会实践脱离

建国后形成的大学生培养机制存在计划经济色彩,而在市场经济时代,大学教育体系中的人才培养体系应建立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学校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专业设置、学生人数、课程设置等都要由市场来调节,但现今的市场经济对人才流向的调节未在教学中得到反映。再者,相对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而言,目前我国大学教育比较注重知识型教育,高校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不能满足社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需求,一些单位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对聘用的毕业生进行培训。因此,学校教学模式与社会实践脱离的现状严重限制了大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二)个性原因

1.贫困生学习基础薄弱

首先,贫困生由于生长环境或家庭经济收入偏低等因素,受教育基础较差,大多数学习成绩一般。其次,进入大学后,多数贫困生会将一部分时间用于打工以缓解经济压力,用于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给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贫困生学习基础薄弱,对以后的就业势必会产生不良影响。

2.贫困生就业压力大

大多数贫困生来自农村,家庭经济基础薄弱,长期的生长环境使其视野受到局限。不少贫困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家庭贫困而自卑,不愿融入集体,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使其能力发展受到限制。在择业、就业过程中贫困生加害怕竞争,急于求成,遇到挫折时心理难以承受,更容易产生悲观情绪。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贫困生担负着个人的夙愿以及家庭的寄托,因此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

3.贫困生就业期望值偏高

大多数来自农村或者经济较差的贫困生,进入大学的目的之一是想用知识改变命运,因此在择业时会偏向高收入、高地位、高稳定的职业,而不愿选择到基层,到偏远地区或艰苦行业。但据调查,贫困生在大中城市求职成功的比例明显低于非贫困生,而在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就业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贫困生,贫困生就业期望值偏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贫困生就业难的现状。

4.贫困生社会资源较少

在现今的就业市场,尚未建立起健全的“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机制,各种社会关系对毕业生求职的成败与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与学生本人综合素质竞争的同时,也与学生家庭的社会关系较量着。由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完成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人际关系网络是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理想途径。其中41.61%的学生认为,最有效的求职途径是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实现的。由于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等原因,贫困生没有广泛的人际关系,缺乏社会关系网络与社会支持,得到的就业信息较少,就业渠道相对较窄,因此大大降低了就业的机会。

5.贫困生综合就业能力较弱

由于大多数贫困大学生生长于教育资源有限、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或偏远地区,入学前,其在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与城市学生存在一定差距。入学后,部分贫困大学生由于生活压力及心理素质等原因,缺乏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在学生会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致使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另外,基于很多贫困大学生缺乏社交礼仪知识,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等方面的原因,以致他们不能顺利就业。再者,由于经济实力的影响,贫困生无法参加各种职业能力方面的培训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也无力支付找工作时比如面试职业着装或跨地域就业交通等费用。贫困生综合就业能力较弱是影响贫困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建立贫困生就业帮扶体系的意义

贫困生就业帮扶体系的建立,不仅与社会“重才重教”正确价值理念的形成和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对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社会的稳定和谐、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有效实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贫困生就业帮扶体系关系到社会“重才重教”正确价值理念的形成和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现今,尤其是在农村家庭,“毕业等于失业”的就业形势使毕业生和家长看不到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供子女上大学使得原本不富裕的家庭经济上雪上加霜,“不读书等着穷,上大学立刻穷”在农村流行起来。因此,建立贫困生就业帮扶体系、解决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重才重教”正确价值理念的形成,也关系到整个国民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

其次,贫困生就业帮扶体系关系到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社会的稳定和谐。贫困生在升入大学后,由于经济基础、生长环境等方面的原因,他们会产生自卑心理,不愿融入集体,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使其能力发展受到限制。贫困生就业帮扶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贫困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对贫困生择业、就业会有很大帮助,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但目前,由于大学生整体就业难,贫困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导致贫困

生还贷难,银行不愿发行学生助学贷款的情况。甚至,某些城市或学校把毕业生的助学贷款归还记录与国家的征信记录或者学位证书发放相关联,如果毕业生逾期不归还贷款,则影响毕业生今后的工作与生活。贫困生就业帮扶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解决高校贫困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有利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有效实施。

三、就业帮扶体系构建

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构建贫困生就业帮扶体系,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以及贫困大学生自身的努力。

(一)政府提供政策、资金等支持

作为大学生就业竞争中的弱势群体,贫困生应是政府在制定政策时的重点考虑对象。因此,各级政府要把困难家庭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纳入政府援助困难群体就业的体系,出台和完善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法规,建立一套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够形成公开、公平、优胜劣汰的就业环境的法律和法规,使人才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另外,政府对于贫困生创业要给予更多的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制定相应的政策,解决贫困大学生创业时的一些问题,为贫困大学生创业营造便利的社会条件,以此来激发贫困大学生的创业潜力。

(二)企业提供就业实习、顶岗实习等机会

由于生长环境等原因,相对于普通学生而言,贫困生更具有吃苦耐劳精神,为提高贫困生就业率。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企业应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机会。使他们接触社会、了解市场,积累工作经验,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就业实践竞争力,为毕业时参与就业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高校完善贫困生就业支持体系

目前,高校对贫困生的支持主要是物质资助,而对他们就业问题关注不够,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措施欠缺。随着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和贫困大学生就业人数的增多,高校应充分认识到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列入贫困生工作中的重点,完善贫困生就业支持体系,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提高贫困生就业率,帮助贫困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

首先,高校应针对贫困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帮助。通过国家鼓励贫困生就业政策的宣讲,对贫困大学生开展求职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引导贫困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充分认识自己,使其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条件和社会需求确定符合自己发展的求职目标和择业方向。高校也应积极向贫困生提供招聘信息,主动向用人单位推荐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带领贫困生到校内外各种招聘会和用人单位求职,增加贫困生就业机会,努力使他们早日就业。

其次,高校还应针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其克服自卑心理,正确面对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挫折。

再次,高校应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加大对贫困生就业的扶持力度,给予经济援助,提供免费的就业技能培训,缓解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的经济压力。除此之外,高校也应鼓励贫困毕业生自主创业,对贫困生自主创业进行政策指导和宣传,提供创业指导和帮助。

(四)贫困大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就业不等于扶贫,希望用人单位降低门槛,给贫困生更多的就业机会是不现实的。能力是就业的关键,只有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整体能力,才能提升就业能力,才能提高贫困生就业率。贫困大学生应该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地参加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实习活动,提高心理抗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等各方面素质,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为毕业时参与就业竞争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郝军,浅谈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子商务,2011,(2).

[2]崔小璐,陈小琼,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帮扶体系的构建[J].航海教育研究,2010,(1).

[3]励莉,别道亮,论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J].管理观察,2010,(11).

篇3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扶贫政策,根据市教育局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部署,坚持构建和谐校园的科学发展观,在做好政策宣传工作的同时,统筹协调、明确目标、强化措施、整体推进,扎实开展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确保了贫困家庭在校生扶贫资金准确、政府资金减免到位,受到贫困户、在校学生和社会的一致赞誉和好评。

2018年,我校对照省市扶贫办、镇政府、村委会辖区贫困户及在校生建档立卡信息,核准扶贫名单,现将本年度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总 结如下:

 一、成立组织,强化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我校成立了以李强校长为组长,侯健主任为副组长,校委会成员和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各班班主任教师包联到建档立卡户贫困学生,实行“一 对一”信息核查和帮扶。

二、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形成教育扶贫帮扶长效机制。 为确保帮扶工作扎实有序进行,同时, 高标准完成精准扶贫任务, 学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制定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扶贫工作计划、 扶贫工作包联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在此基础上,定期召开专题会,及时总结阶段性工作,建立完善并创新扶贫工作机制,推动教育扶贫工作纵深开展。期间,先后制定完善了《教育精准扶贫走访制度》、《教育精准扶贫帮扶措施》等长效机制。

三、广泛开展贫困家庭及人口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 一是对我校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建立基本情况信息档案, 摸准摸实上报中心校; 二是建立贫困学生的在校情况档案;三是及时准确上报贫困学生在校收到的资金救助等发放情况,对存在问题的进行及时核审。为掌握较为全面、准确的帮扶对象情况信息,我校工作人员深入基层,与学校所辖地区的村干部紧密配合,虚心听取村干部的相关意见和建议,并与帮扶对象交心谈心,拉近距离,掌握了较为全面的第一手资料,并针对每一位帮扶对象的情况制作了联系表,在联系表中较为详细的记录了帮扶对象的相关信息和情况。

四、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发挥学校的智力优势,重点开展教育、文化等多种形式的扶贫。

1 、学校提供专项资金,开展经济帮扶,送温暖、送爱心。每学期拿出经费的3% 用于购买学习用品,资助贫困生。

2 、发挥学校专长,开展智力帮扶。学校在了解帮扶对象家庭情况后,组织其孩子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召开了帮扶会议,掌握其在校的学习情况,结合其家庭情况和教师的建议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进行定期的辅导,让其在校期间健康快乐成长,学有所成。在本年度期末质量检测中,这些学生在学习及心理上均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越来越有自信。

3 、开展心理教育帮扶。 由于帮扶家庭中较多学生为留守学生,学校非常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 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定期或不定期与之交流,掌握其心理状况,适时调整与疏导。

五、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坚决完成上级的任务。

1 、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做好辖区范围内学生的入学工作,加强学籍管理,确保适龄学生依法接受义务教育。

2 、建立了“防辍控辍”管理制度,学校与各班主任、各任课教师层层签订责任书。

3 、密切注意学生辍学苗头,及时做好学生思想教育,从源头上防止辍学。

篇4

增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安排和部署,云南农业大学对口帮扶楚雄姚安县前场镇木署村。前场镇是楚雄州40个少数民族聚居贫困乡镇之一,木署村98.9%人口都是彝族,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业种植、经济林果和畜牧方面的收益,是典型的贫困山区少数民族聚居村。

走访帮扶村 精准把握“贫情”

全省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启动后,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与姚安县签订“十三五”校县合作协议,云南农大和产业研究院成立了“挂包帮、转走访”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干部与贫户结对帮扶,专门研究制定精准扶贫方案,扶持贫困户早日脱贫。

每次进村入户开展帮扶工作,领导干部精准分析每一贫困户致贫原因,研究制定每一贫困户脱贫计划,认真落实每一贫困户帮扶措施,用实际行动带动全校帮户干部真心扶贫。帮户干部入户走访时,不仅详细了解贫困的现状,养殖、种植专家们还一次次地为贫困户现场传授专业技能,手把手地教会他们解决常见问题。截至目前,学校共派出帮扶干部202人次,走访贫困户116户,走访贫困群众449人,填写帮扶联系卡116份,提出脱贫建议465条。

选准特色产业 开展产业扶贫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把握“贫情”,理清需求清单的基础上,云南农大和产业研究院组织专家团队反复进行数据整理和精准分析,结合学校的学科人才优势,挖掘当地的产业发展资源禀赋,制订出木署村的科学、合理的精准扶贫方案,即发展冷凉山区生态蔬菜产业和地方优质牛羊养殖业。

在木署村扶贫点建设100亩“云南农业大学生态蔬菜生产技术核心示范区”,展示多样化品种高原生态蔬菜园艺技术,培训木署村的贫困户种植生态蔬菜的技能,树立木署村生态蔬菜产品品牌,帮助贫困户可持续增收达到脱贫的目的。

“生态蔬菜生产技术”将高原适应性多品种类别蔬菜农田园艺和先进灭害技术配套示范,组配最佳生态种植技术规程进行标准化生产。建立农药和肥料施用量减免、农田废弃物收集制度;展示灭虫灯、熏蒸器、驱避器、性诱器、粘虫卡等器械和精准机械化施用设施,显示生物农药、肥料的应用效果。同步实现推广适用种养殖技术,将贫困户培训为种养殖能手,构建蔬菜生产病虫害防控技术及配套物资协作服务体系,降低生产各环节的成本,形成生态优质蔬菜的产业链等多方面的共赢。

成立合作社 实现互助共赢

云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吴伯志、名誉校长朱有勇院士带工作组深入到木署村部署落实“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在实地调研蔬菜产业发展情况后,与楚雄州政府、扶贫办、姚安县的县乡村各级负责人进行座谈,就发挥校村资源优势,建设无公害化蔬菜种植基地,成立合作社进行沟通。

云南农大、产业研究院联合楚雄州、县共同向上级部门申报特色产业发展项目,搭建产业发展专家技术服务团队,将木署村5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联合起来组建“木署村生态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合作机制方面,通过土地入股、资金入股、投工投劳等方式参与合作社的生产经营管理,较好解决了山区空心村、贫困户面临的缺人、缺钱、缺技术、缺销售渠道等瓶颈困难。

此外,云南农大、产业研究院将产业扶贫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结合起来,协调2014届毕业生创立的云南豪晟商贸有限公司作为农产品采购方,将学校挂钩扶贫村的姚安山药、天申堂萝卜、新华白芸豆等特色生态农产品作为消费商品,集中采购送到学校,直接卖给教师和学生食堂。这个模式把广阔的消费市场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农民增收脱贫链接起来,有力推动山区特色产业健康发展。

基地示范带动 发展生态蔬菜

蔬菜产业基地以农大蔬菜IPM种植技术推广示范项目专家组为技术支撑,开展“云南农业大学生态蔬菜秤示范”,展示多样化品种高原生态蔬菜园艺技术,树立木署村生态蔬菜品牌,帮助贫困户可持续增收,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生态蔬菜生产技术示范区,将高原适应性多品种类别蔬菜农田园艺和先进灭害技术配套示范,组配最佳生态种植技术规程进行标准化生产,最终达到减免农药、化肥施用量和病虫害防控效果达到90%以上的目的。

同时,开办蔬菜生态种植田间培训,将贫困户培训为生态蔬菜种植能手;成立蔬菜合作组织,构建蔬菜生产病虫害防控技术及配套物资协作服务坐标系 降低生产成本。农田和蔬菜产品无污染、无农药残毒,带动辐射前场镇优质蔬菜生产,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同增长。

合作社规划建设百亩无害化蔬菜种植基地,通过逐步建设完善现代化的农业配套设施,建成具有科研、推广、示范及产业培植等功能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

一期露天栽种蔬菜100亩,主要种植品种为苦苣、生菜、大白菜和青笋瓜。二期规划建设大棚20亩,主要用于蔬菜育苗,严格按照无害化蔬菜种植技术操作,发挥引导、示范、培训与教学等作用,带动农户依托基地有序扩大种植面积,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实现蔬菜产业的规模与品牌效应,让村集体经济和种植户得到发展。

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

云南农大、产业研究院与姚安县开展校县合作挂钩扶贫以来,按照“便民修道路,发展扶产业,落实抓干部”的工作思路,始终坚持“科技扶贫为主,多种扶贫方式并举”的立体扶贫工作思路,把学校农业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同姚安县当地生物资源和民族文化特色紧密结合起来,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产业。

真情真扶贫,制订完善的脱贫规划

云南农大、产业研究院成立了“挂包帮、转走访”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人。根据姚安县前场镇木署村的实际,向姚安县选派7名厅级干部、113名处级干部,结对帮扶木署村6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选派6名骨干教师组建了驻村帮扶工作队,派驻了村支部第一书记。帮户干部分期分批,累计11批次深入木署村入户走访,实现了派出的帮户干部遍访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一对一”对接,“面对面”交流,建立了联系,摸清了家底,

分类梳理贫困现状,深入分析贫困原因,研究制定贫困户精准帮扶计划,完成“一户一计划”的要求和任务,共收集到244条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和建议。组织经济管理学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相关学院、部门,深入姚安县、乡镇、村组和农户实地调研,编制出前场镇木署村精准脱贫规划,提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扶贫措施。

除此之外,针对木署小学存在的困难,云南农大、产业研究院资助了10万元资金,帮助木署小学建盖餐厅与围墙,捐赠了120套课桌椅;向村委会资助4万元修建了厕所与洗澡间;还争取了25万元资金硬化了木署村处署地至罗家箐村庄道路。这些实实在在的帮扶措施,改善了木署村的教学与生产生活质量。

多措并举,解决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云南农大、产业研究院通过多种途径协助姚安县、乡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姚安县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畜禽养殖良种推广、土地开发整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木署村生态蔬菜种植、前场镇玉米节水灌溉与青贮玉米种植、木署村罗家箐进村道路硬化等工程,在前场镇建成优质大蒜、马铃薯、青花菜、山药、百合等近10000亩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实施千亩连片土地整理、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新增土地500余亩,新建输水管线50余公里、水窖510多个;引进滇撒猪配套系、奴比黑山羊等优良种畜500余头(只)进行本地畜禽养殖品种改良。强化科技培训与教育扶贫工作,提高当地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组织专家教授200余人次深入生产一线举办科技培训班60余期,实施了“千名乡土兽医技术人才培养”计划,累计培训各类技术人员4000余人次、现场指导农民群众8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近10000份;建成优质林果推广示范样板基地近800亩,带动当地近15000亩林果的改造提升;协助争取并实施各类项目10余项,到位项目资金近400万元。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生活动,累计救助了贫困生400人次;累计捐赠电脑、教学课桌椅近200套,科普图书15000余册。

“六个一”计划 确保农民脱贫摘帽

篇5

[关键词]困难学生;帮扶体系;教育管理;美丽校园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4 — 0135 — 02

随着高等学校大学生队伍的不断壮大和高校各项改革的逐渐深入,大学生群体的各项思想教育和服务工作也成为高校管理制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困难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学生群体,其所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管理中较为棘手的问题。为深入学习实践党的“十”精神、建设和谐美丽校园,构建完善的困难学生帮扶体系有助于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和教育管理工作,保障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一、困难学生的主要类型

(一)学习困难型学生:学习困难型大学生是指在学习上存在一定障碍或困难,仅靠自己一时难以完成必要的学习任务,无法达到国家规定学业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大学生。〔1〕这种学习困难是局部性的、短期的;只要采取一系列行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措施是可以加以克服的。

学习困难型学生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学习态度不端正。一部分学生经历高考的艰辛后,进入高校放松懈怠造成学业直线下滑;2.无法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有一部分同学在短时间内还不能适应大学独立自主的自学方法,会出现茫然无措的情况。3.自身某一方面能力的不足。由于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经历,所以每个人的长处和弱势也不尽相同。自身的弱势导致学生在经受连续性的失败和挫折之后产生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态。

(二)经济困难型学生:贫困生一直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予以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随着高校在校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各个院校的贫困生数量也在不断上升。就浙江某高校2012年统计的数据来看,2012年学校在校学生总人数为14675人;贫困生总人数为2135人,贫困生人数占总人数的14.5%。

这部分经济困难的同学需要学校予以特别关注。由于家庭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经济困难大学生需要面临更多的心理压力,自卑、敏感、封闭、偏激等都是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三)就业困难型学生:近几年来,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学生整体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一部分同学学习中等、表现一般、没有特别突出的特长和优势,在应聘工作中处于弱势地位;更进一步来说,这些学生即使找到工作,就业的质量也不高。

应聘工作时所遭受的种种挫折和艰辛,正式工作时对现状的不如意和对未来的茫然无措都会导致这部分学生心理上出现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少数就业困难学生对生活失去信心,自暴自弃,甚至报复社会。

(四)心理困难型学生: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有很多种因素。除了上述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和经济压力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个人认知偏差、感情挫折、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等引发的内心情感问题也是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现象有所增多,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采取的极端偏激行为也屡见报端,引起了学校和社会的广泛重视。

心理健康与否从本质上来说反映的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高低。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关键素质,是人全面发展的整体素质的中介和载体,也是人们成长的基本保证。〔2〕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解决心理困难大学生任务的艰巨性,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必要性。我们应根据心理困难学生的不同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由以上几种不同的困难学生类型可以看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帮扶服务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就目前而言,各个高校针对学生的各种困难已经采取了各项有效措施予以帮扶解决;但是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高校经济帮扶工作、心理帮扶工作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学习帮扶工作和就业帮扶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不能够仅仅局限于经济资助,要从受助学生实际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在经济帮扶的同时还应该注重他们思想素质、理想信念、竞争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援助。〔3〕由于心理问题的内容复杂性和不可控性、对心理帮扶人员的专业性和处理问题的及时性要求,帮扶工作在展开时面临着很大的难度。学习帮扶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有针对性的辅导;就业帮扶工作也不仅仅限于简历的制作、就业信息的筛选等基本技巧的传授。总之,这几项工作为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它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需要学校各个职能部门紧密配合、需要学校全体老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的任务。

二、创建困难学生帮扶体系的指导思想

(一)坚持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学生面临的不仅仅是自身实际困难,而是由困难引起的思想困境。因此解决实际问题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困难、面对困难、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采取实际行动解决困难。

(二)坚持全体参与与单独帮扶相结合。学生的困难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单凭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因此需要积极鼓励全校的师生共同参与,一起帮助困难学生解决问题。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每个困难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不同,所以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单独解决。

(三)坚持严格管理与服务帮扶相结合。制定明确、规范的帮扶管理制度,让每一次的帮扶计划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摸索出一整套行而有效的帮扶体系。面对困难学生,高校更多的是做好帮扶服务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通过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将高校对困难学生的帮扶关怀落到实处。

三、困难大学生帮扶体系的主要内容

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需要整个学校的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学校站在全局的高度,高屋建瓴、总揽大局、统筹规划。学院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变、具体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则充分利用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课堂、日常管理等途径帮扶困难学生。学生可以采取实际行动帮助身边的同学,营造和谐、温馨的班级寝室氛围,引导同学走出困境。从总体上来说,困难学生帮扶体系是以困难学生为核心,学生、教师、学院、学校共同参与、层层递进的帮扶体制。具体操作模式如下图:

(一)学校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帮扶制度,构建多位一体的帮扶机制。

1.学校教育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高等教育理念,做到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品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建立完善的以“奖、助、贷、减、免”以及“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职业指导体系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体系建设,将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正规的教学进程中。同时,协调组织学校各个相关的职能部门做好助学帮困、就业指导、心理教育等服务工作。

3.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校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向上的学风能促使大学生自觉严格要求自己,增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4〕因此,高校应重视校园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建设,让困难学生在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环境之中健康成长。

(二)学院因材施教,结合专业特点,形成行而有效的帮扶体系。

1.开展深入细致的帮扶困难学生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结合本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广泛开展形式各样的、具有本专业特点的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生活和就业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2.在对困难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应加强对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帮扶工作的顺利进行打好坚实基础,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3.建立院级“学生困难帮扶中心”,帮扶内容涉及到学生的各种实际问题,用学院教师和学生的实际行动帮助维护学生的切身利益。

(三)充分发挥专任教师、辅导员的 “传、帮、带”作用,有针对性地帮扶各种困难学生。

1.专任教师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有针对性地帮助学习困难学生,给学生答疑解惑、排忧解难。同时,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各个方面,帮助困难学生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坚持辅导员“进课堂、进班级、进公寓”,及时发现问题并妥善予以解决。〔5〕辅导员要时刻掌握学生动态,了解学生情况;建立困难学生档案,具体分析困难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实际问题;实施教师、优秀学生和困难学生的结对政策,对困难学生进行专人教育;做好纽带桥梁作用,及时与结对的教师和同学沟通。

(四)学生团结互助,采用专人结对政策和整体氛围影响策略帮助困难学生。

1.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选取品学兼优的党员和学生干部一对一地帮扶困难学生。根据困难学生的不同类型与特点进行选配,学习成绩优异的帮扶学习困难的同学加强专业课知识的学习;综合素质较强的帮助就业困难的同学加强就业时所需的各方面综合能力;心态健康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帮助心理困难学生走出心理困境,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家境一般但品学兼优的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日常所面临的的日常生活问题,调整心态、奋发努力。

2.发动困难学生周围的所有同学伸出友爱、援助、关怀之手,给困难学生创造一个团结、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广大学生要树立大家庭观念,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用实际行动温暖他们,让困难学生真正融入到班集体当中,使他们感受到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总之,做好高校“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是现阶段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当前政治经济快速发展,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多种思想观念混杂的情况下,如何更为有效地做好困难学生的实际帮扶工作、创建和谐美丽校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参 考 文 献〕

〔1〕冼季夏,唐兴.浅析学习困难大学生的教育转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179-181.

〔2〕黄吉.大学生心理问题浅析与对策〔J〕.新世纪论丛,2006(03),83-84.

〔3〕龚晓林,丁恒康.创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工作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1,(03).

篇6

贫困大学生受家庭经济因素的影响,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劣势。以2014届毕业生为例,毕业生总人数727万,据统计,当年贫困生占总人数的1/5左右。也就是说每年将有140多万的贫困生面临就业问题。据北京大学“高教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课题组的调查显示,贫困家庭学生就业率相对较低,约低于正常家庭毕业生的13%,可见,在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贫困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而,积极探索解决贫困生就业的有效措施,应成为社会积极关注的问题。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其理论、模式和研究方法在帮助贫困生就业上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用社会工作理论分析贫困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以社会角色的角度探讨促进贫困学生就业的途径,是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有益尝试。

一、高校贫困的界定和类型

贫困大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①在实事求是、规范程序的原则下,首先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然后在班主任或辅导员的指导下成立班级认定小组,进行民主评议,确定一般困难、困难和特殊困难3档,在此基础上由学校进行最终评定。其认定标准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上述是在国家层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相对比较笼统,是一个总纲领。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的高校主要依据学生在校每月生活费的支出、家庭人均月收入、学生缴纳学费情况、学生家庭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来确定。其中,学生在校期间的消费情况,也就是在吃、穿、用、行等方面的消费支出较为客观、准确地体现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就目前全国平均状况来看,一般月生活费低于200元的为特殊困难家庭,在200-500元之间的为困难家庭,500-800元的定为一般困难家庭。

二、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

社会工作理论来源于西方,至今有近200年的历史,目前这一理论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得以体现,尤其是在应对一些社会突出问题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对于社会工作的定义有多种说法,概括起来可以称为:“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与方法帮助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社区,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并预防问题的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1]其特点有:以帮助他人(服务对象)为目的;以科学知识为基础活动;运用的是较为科学的助人方法;是一种助人服务活动。

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一个重要的领域,主要是指学校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对在校的全体学生,特别是面临经济、心理、学习困难学生提供专业服务。在此理论下,就高校情况来说,也就是辅导员、学生资助管理部门等人员运用社会理论的工作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发挥学生的潜能,协助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良好关系,构筑教与学、成长与成才的和谐环境,实现学校、家庭教育功能,共同为高校贫困生服务。除了校内学生工作人员外,也有人认为可以通过社会网络的作用,挖掘贫困生问题的内在资源,引进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者,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观念、就业能力、就业心理上进行全方位的帮助。

不管是从何角度对学校社会工作进行定义,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学校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工作实务,是一种专业助人活动,其服务的对象是学生,社会工作专业人士是实施者;主要运用理论和方法有:访谈法、小组工作法、个案法、效果评估法、社会政策倡导等;工作内容包括提供学生发展性、教育性、预防性、改善性、补救性以及维权性等服务;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立志成才。

三、社会工作理论在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中的实践

(一)用社会工作方法提高贫困生就业能力

高校贫困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承受着一定的压力,如学习之余做兼职,学习时间减少,成绩不够优秀;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素质拓展上,特长不够突出;生活上自闭,交际能力不强;心理上自卑,很少参加学校和院系开展的集体活动。这些实际问题如果在就业前没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将对他们就业竞争力的提高造成很大的影响。作为学生工作者应积极学习和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如个案工作法、小组工作、效果评估等,帮助贫困生度过就业难关。

个案工作是学生工作者按照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到困难的学生提供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支持与服务,以帮助其减轻压力、提高其综合能力。运用个案工作方法,能很好地对贫困大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其作用有两点:一是能有针对性地帮助贫困生正确认识自己优势和不足,使其从心理上能接受自己并做必要的改变来挖掘潜能,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二是可以直接给予物质帮助,减轻其生活上的压力,使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高自己和求职中。值得注意的是“学校社会工作者在对高校贫困生进行个案工作时要遵循尊重、关怀和接纳的原则,本着真挚诚恳的态度,才能到达到预期的效果。”[2]

小组工作,也叫团体工作,是以团体或小组为对象,通过集体活动为其成员提供社会服务的方法。其目的是使个人能借助集体生活提高自己各种能力,能较好地协调和发展个人之间、个人与团体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从而促进个体与集体的共同发展。小组工作的形式可以以座谈、沙龙、活动、小组讨论或课程等方式进行,如把有共同需要的贫困生安排在一起进行辅导,集中解答相关问题;再如以班级为单位,把贫困生置于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根据观察每个人的不同,在实际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帮助;再如把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开展团队活动,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等。

效果评估是通过深度讨论、参与式活动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个人需求和存在问题,为提供有计划的帮扶提供基础依据。可以通过开展自立自强演讲比赛、心理情景剧大赛、诚信感恩教育等活动,发现自己在勤俭节约、社会责任意识、自立自强、团结意识等方面优点,并对其他方面的优势加以提升。

(二)以社会角色的角度拓展贫困生就业资源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贫困生缺乏获取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必需社会资源的能力,使得他们对社会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影响了整体能力的提高,或者学习不好,或者综合素质不强,这些问题都影响着高校贫困生就业。高校学生工作者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整合各类资源,积极与政府、学校、社会、学生家庭沟通,扮演资源链接的桥梁,形成全社会支持贫困生就业的资源网络体系,构建有利于促进贫困生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为此,需要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着手。

学校是促进贫困生就业的直接责任人。学校负责大学生就业的队伍主要有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各学院学生工作分管领导及辅导员等。其中就业指导中心是学校负责大学生就业的专门机构,负责就业市场的开拓、各类招聘会组织、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贫困生就业帮扶等工作。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有落实好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的职责。目前高校对贫困生的就业采取了很多措施,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助困与育人脱节;各部门间缺乏协调与配合:针对性和系统性不足等。面对这些问题,学校社会工作者都需要运用不同的工作方法来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形成高校内部促进高校贫困生就业的合力。

家庭因素对贫困生就业的影响。特别是在就业观的形成过程中,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父母职业观念对大学生求职选择中有深远影响。作为家长,一是要了解国家就业形势和政策,熟悉行业发展前景,明确企业的职业性质和岗位要求,尽可能进行科学指导;二是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及性格特点,尊重自主选择的权利,尽可能地让兴趣与职业相吻合;三是调整期望值,调整对就业区域和薪酬有合理的预期;四是“抛弃盲目呵护、过度溺爱,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状和环境的发展,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愿望与现实、竞争和风险的关系。”[3]这就需要高校学生工作者建立贫困生档案,保持与贫困生的家庭紧密联系,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形成学校与家庭促进教育的合力。

篇7

2013年春节前夕,带着社会提供的慰问品和救济金,我实地走访了班级中的几位典型贫困生,亲眼目睹了他们贫寒的物质生活:破旧的房舍、简陋的家具、粗劣的饮食、过时的穿着等桩桩件件,让我们苏南地区的人感觉触目惊心,但在与贫困生及其家庭成员的交流中,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流露出来的“心理贫困”更让我揪心:

案例1:男生小李父亲早逝,母亲在丝织厂打工,该生在校表现不佳,常有违纪现象,期末考试成绩名列班级倒数。学校提前通知小李,老师走访的确切时间,但那天上午来到他家时,他母亲请假在家接待老师,说儿子昨晚玩电脑玩得太晚了,还在睡觉。最后直到走访老师离开,小李始终没有露面。

案例2:女生小王父母亲都下岗,享受城镇低保,该生在校学习较努力,成绩一般。到她家走访时,小王特地到路口迎接,她母亲非常客气,由衷地感谢学校对她女儿的关心。当老师鼓励小王更加勤奋刻苦争取优异成绩时,母亲竟然说:“女孩子读得出最好,读不出也没办法,看她的运气了”。

案例3:男生小赵父亲常年有病,母亲离家出走,靠祖父的退休金维持生活,该生在校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竞赛多次获奖,但性格怪僻。在走访他家时,学校老师让他拿着红包和领导合影,他死活不愿意,走回房间再也没出来。

以上案例反映了社会在对贫困生扶贫济困时,偏重于对贫困群体物质方面的救助,而疏于甚至根本就没有关注到对他们“心理贫困”的救助。其实,治贫先要治“心”,助困更须需“心”。健康的心态,良好的个性,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意识,进取的精神,是每一个贫困学生摆脱贫困、建功立业、创造美好家园的法宝,也是当代青少年必备的心理素质。

从贫困生角度看,生活在苏南地区的他们,遭遇的最大问题可能不是经济弱势,而是精神弱势。经济贫困生有的是农村建卡特困户,有的是城镇吃“低保”的,还有是因家庭变故而经济特别困难的,这些学生的生活水平确实低于来自同一社区的学生,对他们来说家庭条件本已十分艰难,父母还要为他们凑学杂费、生活费,他们内心深感歉疚,觉得对不起家人,贫困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物质资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外在有形的经济压力,却并没能改变他们内心深处与日俱增的焦虑、自卑以致麻木的心理压力。

如案例1中的小李存在麻木而慵懒心理。这类学生似乎对一切都无动于衷,对功课不感兴趣,对友情、亲情也不太在意。他们所关注的是一日三餐能否痛快玩耍,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大的理想和追求,得过且过,缺乏改变家庭面貌的进取精神,这类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般很差。

如案例3中的小赵存在自尊而敏感心理。这些学生在学校里一般寡言少语,学习非常刻苦,想以优异的成绩消除自卑心理,但往往又形成了极强的自尊,情绪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同学的一句玩笑,老师的一个眼神,有可能使他心理长时间难以平静,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因而自卑、多疑、敏感。

学校对贫困生的关注有些片面。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有一个深刻的教训,就是遗忘学生的教育精神关怀,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来说,我们对“贫困生”的关照往往就是指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照顾,更多的是通过减免学杂费、发放贫困补助或是提供勤工俭学岗位等方式进行物质帮扶。我们很少意识到,除了物质帮扶之外,他们更期待精神上的关怀。因此学校对贫困生关注的狭隘性也造成了帮扶方式上的失当。

如案例3中的教师要求小赵拿着红包与领导合影,而小赵断然拒绝这种带有作秀色彩的合影,始料未及的后果鲜活地反映了目前我们对贫困生的救助体系和方式仍然存在漏洞:关心贫困生的物质困境,却让其心理因此受到损伤,因为有些贫困生把贫困当成无能、丢人和耻辱的事,不同程度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与帮助,甚至为了尊严拒绝援助。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然而,小赵的事例让我们看到了教育者没有在这方面给予应有的关注。

从家庭角度看,贫困的原因无外乎突遇天灾人祸,或因病致贫,或遭意外伤害,或受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或父母文化素质低、观念落后,缺乏必要的经济头脑。而父母文化低下、观念滞后对贫困生的“脱贫”有严重的消极影响。

如案例1中小李的母亲对儿子无原则的溺爱,使得儿子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将来可能蜕变为啃老一族。如案例2中的小王母亲对孩子的价值取向的随意性,甚至用宿命论指导孩子,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女儿的进取心。这类贫困生因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他们面对贫困时缺乏正确的心理指导、明确的方向和合理的对策,这样“双困生”的烙印很难彻底消除。

高中贫困生心理不适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心理现象,这种不良的心理现象已经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身心健康、成才发展。为此我们应构建起“社会、家庭、学校”三元联合教育模式,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与教育力量,对高中贫困生采取积极心理学干预,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改善他们的心理现状。

1.晓之以理。积极心理学强调人人都有发展的可能性和能力,强调每个人的潜能在解决自身心理问题、促进自身成长中的积极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古今中外无数成材者就来自于贫困家庭,这很好证明了人的潜能和向上的本性的伟大驱动力。

教育者可以引导贫困生正确看待贫困,勇敢直面苦难,认识到经济贫困只是暂时的困难,并不代表自己就比别人低一等。学生的真正价值体现在学业、人格品质上,应充分利用贫困这笔宝贵财富,将贫困的压力转变为勤奋学习、增强能力、锻炼品质的动力,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贫困,最终达到超越贫困的境界。

2.动之以情。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和群体自我的积极面,关注个体正在经历的知足、满意等主观感受和过去体验的良好状态,同时关注对未来的乐观希望、当前的幸福感。它包括积极的个性特征,如爱、勇气、给予、创造和持之以恒。在群体水平上,它包括培养个体承担社会责任的美德,培养更好的公民品质。

教育者对贫困生的教育工作要充满责任心,用自己的真挚情感感染、激发贫困生的情感,实现情感沟通,引导他们克服由于首因效应、刻板效应而形成的对社会、他人的认知偏差及由此产生的躲避、敌意等消极的人际态度,从而促使贫困生以友善、平和的心态处世。

3.导之以行。在积极心理学看来,社会关系、文化规范、潜能发展的家庭影响能够为人的能力、潜能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比如家庭、学校、社会的文化条件、语言环境等,都是这样的支持系统。而贫困生往往从小就处于一个非常不利的环境中,经常遭到周围同学的歧视和嘲笑,使他们产生非常低的自我评价,产生无助感。家庭、学校、社会应给贫困生营造一个积极的氛围和环境,把助人与育人有机结合,让他们意识到各种资助措施只能为他们“输血”,只有树立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意识和品格,通过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培养自我“造血”的能力,这才是育人的根本。

篇8

关键词:贫困生评定机制;就业期望;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6-007-002

1 艺术与设计类专业贫困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

1.1 社会和高校因素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的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明显,2008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尚未平息,欧债危机又接踵而至。虽然国家通过政策调控降低了这些外来冲击对我国经济市场的影响,但是全球性性金融危机仍未消除,许多因素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波及到了就业市场,也影响到了艺术设计类贫困大学生的就业。

“艺考热”导致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逐年增加。在国家政策和市场经济的双重推动下,不仅专业艺术院校在扩大规模,全国一些综合性的院校也纷纷设立艺术设计专业进行招生,导致全国在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规模不断壮大。在传统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单位需求有限的情况下,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难度越来越大,而对贫困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生,想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就更加困难。

1.2 艺术设计专业贫困学生个人方面因素

1.2.1 艺术设计专业贫困学生经济因素。毫无疑问,经济因素是导致艺术设计专业贫困学生与同专业非贫困学生存在不同的根本原因。经济条件的影响,导致贫困大学生在入学后在各个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从而导致他们在学习、工作、人际交往以及心理等各方面比其他同学更容易出现问题,最终影响到毕业和就业。

艺术设计类专业相比于其他理工科专业花销更大,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原本的“贫富”差距会进步一扩大。虽然国家对贫困生的帮扶力度逐年增大,但是当前的贫困生评定机制和补助力度相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花费来说还不能达到根本性的改善他们的学习生活。而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在毕业和就业过程中所需要的费用也是普通理工科学生几倍。所以,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贫困生问题比其他专业贫困生问题更严重,更值得我们从事就业指导工作者的特别关注。

1.2.2 艺术设计专业贫困学生心理因素。由于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殊性,所以能够考入艺术设计专业的贫困生一般都是具有一定的绘画天赋,他们往往在中学阶段都是通过自己的优异成绩来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和重视,但是进入大学后由于评价标准不再是单一的成绩,往往导致贫困生失去了中学时的学习动力。而且因为经济方面的压力,贫困生通常会参加勤工俭学、家教等形式的工作,从而占用了一定的学习时间,还有入学适应,学习方法等等诸多因素导致贫困生的学习成绩不再像以往那样突出。这更增强了他们的自卑心理。

由于要利用课余时间从事勤工俭学等工作,导致贫困学生参与班级和年级活动较少,这样又减少了他们和老师、同学间的交流机会。所以贫困生往往表现为内向,缺少主动交流的意愿。

贫困学生一般来自不发达的农村或者贫困山区,有些可能还是家乡所在考上大学的第一人,这样的学生承载着的不光是家庭的荣耀,更承载的父老乡亲的无限期望。他们往往怀着进入大学就要出人头地,毕业后想从根本上改变家族或家乡的贫困状态。所以贫困生进入学校以后往往表现的比其他同学更加勤奋,但是由于对就业和职业认知的不足他们在大学期间的努力不一定能转换为他们就业时的敲门砖。而且他们往往对就业期望较高,一旦遇到挫折,巨大的落差更增大了他们的心理压力。

2 对艺术与设计类专业贫困学生就业指导的一些思考

2.1 强化全程化意识,把就业指导工作提前到新生入学

就业指导是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毕业生的就业有着重大意义,其工作开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因此,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刻不容缓。当前就业指导课程在很多高校都是刚刚纳入必修学分,而且都是在大三或者大四才开展;通过几年的对比研究,很多专家建议: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从高校新生入学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就业指导,让就业指导工作全程化到学生在校期间。新生入学后,都希望获得所学专业的更多信息,希望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包括将来的就业问题。因此就业指导应根据不同院系、不同专业,通过不同的方式计划的、系统的开展。

就业指导工作应格外重视对贫困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把这一工作从新生入学开始贯穿整个大学过程,系统地对贫困生进行全程化、个性化就业指导,并针对艺术设计类贫困生的专业特点开设就业指导课,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有针对性地开展求职技能和技巧的训练。积极做好对艺术设计类专业贫困生就业的推荐工作,优先向他们提供招聘信息,并尽可能的降低他们的就业成本,促使他们早日就业。

2.2 加强对艺术设计类专业贫困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很多高校都会在新生入学后不久即开展一次心理普测工作,以达到对存在心理问题学生的提前预知和救助工作。不过仅仅一次心理普测并不能发现所有问题,而且心理问题的产生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学校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的心理教育工作,特别是贫困生更应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团体。

学校应该定期跟贫困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使贫困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贫困意识,正视“贫困”的影响。只有从心理上消除因贫困产生自卑和消沉倾向,才能在就业准备过程中做到主动、积极。另外,树立正确的贫困意识,还要明确现在的贫困不等于永远的贫困,只要不怕困难,通过不懈的努力,贫困现状是可以改变的。

对贫困的毕业班学生更应当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使他们走出心理误区。针对艺术设计类专业就业特点,对该专业的贫困毕业生可能会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焦虑、自卑、攀比、急躁、等不良心理或者厌学、悲观、厌世、仇恨社会等严重的心理障碍进行及时的疏导。只有保持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才会帮助贫困生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

2.3 针对艺术设计类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规划教育

对在校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3]是大学生就业最先行、最基础的一项准备工作。对在校艺术设计类专业贫困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他们正确的分析评价自己;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也有利于他们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念,明确职业定位。

2.4 针对艺术设计类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创业教育

就业与创业问题是大学生应该正视的现实问题,而艺术与设计类专业不同于理工科,作为培养文化创意人才,该专业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引发和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业本身就是一种创新。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不仅可以领会到创新对于创业的重要性,还能从创业成功者的事迹中得到启发和鼓舞,通过实践和摸索,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艺术与设计专业的贫困生比其他群体有更大的创业动力。而且当前国家政策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诸多保障。可以说只要有好的创业项目和想法,再贫困的毕业生都能实现创业之路。因此为艺术与设计专业贫困学生提供必要的创业教育[5]知识,既有利于提高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也有利于解决他们的就业难问题。

3 结 语

当前我国高校艺术与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其中艺术与设计专业的贫困生存在的就业困难更大。但是不同的贫困生具体的就业困难又会有所不同,因此本文只是作者结合个人工作中的一些体会,谈了几点艺术与设计专业贫困生就业困难因素和应对措施。更多的针对艺术与设计专业贫困生就业困难因素和帮扶措施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牟洪善,李金萍,余修日. 新形势下独立学院贫困生认定机制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3).

2 邵艳,徐扬,于佳茜,郭晓龙,任会扬.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间关系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3).

篇9

【关键词】贫困 育人 探索

随着教育公平、教育成本分担理念的不断深化,我国高等教育处于不断改革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得偿所愿,接受高等教育。随着各大高校招生范围及数量的扩大,“贫困”问题也日益凸显。在新的工作方式下,“贫困生”的定义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层面,其涵义得以延伸,心理健康、个人能力发展等另类“贫困”愈来愈引起社会关注。故如何走好新时期资助育人之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大学生自信、自立、自强,成为了社会热点课题。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社交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目前的高校资助工作着眼于学生的基本生活需要,关注经济层面,以经济援助为主。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高校收费制度的转轨,人类自我需求的增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贫困生定义已有了新的扩展。

一 贫困的狭义定义,关注经济层面

传统意义上的贫困,仅指经济上的贫困,反映维持生活与生产的最低标准。这种贫困的概念只包括物质生活的贫困,不包括精神生活及其他方面的贫困。故狭义的贫困生定义主要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不能达到学校所在地的最低标准,且无力交纳学费以及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保障的大学生。

据相关教育部门统计:我国贫困学生的人数在不断攀升,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已达到30%,特困生比例为10%~15%,有的学校甚至达到50%。2006年7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了一份名为《中国贫困生调查报告》显示:2006年秋季入学,有60%的贫困高考学生难以凑齐学费。据调查,贫困生月平均生活费支出为200元左右,其中伙食费开支所占比例约63%,用于培训及学习的费用平均为7.4%,书本费用l1.2%;29%的人反映缺少必要的学习资料,73%的人反映不敢买新衣服,8l%的人反映没钱和同学一块去买零食吃。高昂的学费更是一项沉重的负担,学费来源有44.7%的人向亲友借,24.9%的人向学校贷款,24.5%的人接受过外界的资助,16.2%的人由学校减免学费,另外还有部分人靠获得奖学金和助学金。

究其贫困原因,我国学生经济困难形成复杂,详述如下:(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家庭收入总体偏低,特别是来自老、少、边、穷地区,而异地求学,生活支出费用较高,收支不平衡;(2)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城镇职工下岗,经济来源减少;(3)多子女家庭,需要承担的教育费用巨大;(4)自然灾害、意外、疾病导致额外支出增多,家庭经济负担加重;(5)高校招生收费并轨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增加困难学生比例。

目前,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可以概括为:“1+6”,即“一条绿色通道,奖、助、贷、勤、补、减免六项资助措施”。现阶段,我国的资助力度以无偿赠予的奖、助、补、减免学费为主,学生贷款、勤工俭学为辅。但是我国贫困生群体众多,而教育经费有限,财政负担巨大,单靠无偿赠予难以撑起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如若一味加大财政拨款力度,予以贫困生赠予补助,势必助长其等、靠、要的依赖性,不利于贫困群体健康成长。在世界范围内,众多国家已逐步削减无偿资助,故我国应遵循世界资助发展趋势,转变观念,变“资助”为“自助”,走以学生贷款、勤工俭学为主,辅以奖、助、补、减免之路。

1.健全助学贷款机制,优化帮困助学模式

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助学贷款政策具体实施难度大,范围小。原因有二点:(1)中国人口众多,教育基数大,需要受高等教育人口绝对数量大。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贫困学生的比例较大;(2)形成贫困的原因复杂多样,贷款政策难以完全细化,用单一的政策应对千差万别的贫困群体,削弱了贷款的使用效力。

为确保这种资助制度的顺利进行,笔者认为可采取如下措施:(1)设立专门机构运作助学贷款,有固定的资金管理机构,由国家统筹安排。如“教育银行”,在银行设立单独窗口,办理学生贷款业务,程序简便化。(2)严格审核申请,可采取抽样调研的方式。批准申请的个案中,按比例抽样调查,查证资料是否属实,对于欺诈者严格查处。(3)贷款层次化。针对学生困难程度的不同,设立优惠贷款、普通贷款。优惠贷款针对特困生群体,贷款金额可相对较大,还款期限长,利率低,政府补贴学生在校期间利息。普通贷款照顾中低收入家庭子女,金额小,利率高于优惠贷款但低于商业贷款,偿还期限限定,政府不补贴在校期间利息。(4)加强诚信教育,完善追缴制度。对贫困生群体加强诚信教育,培养感恩意识,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对恶意欠贷者施以追缴。(5)推广生源地贷款。生源地区对于申贷人家庭经济条件较为熟悉,有利于审核发放,借贷担保人固定,行踪容易掌握,追缴风险相对较小。(6)法律保障。尽快出台“助学贷款法则”,上升到法律层面,使贷款的申请及回收建立在法律基础上,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欺诈行为采取诉讼,杜绝恶意欠贷和长期拖欠贷款的现象出现。

2.拓展勤工助学形式,不仅立足校内,更要开拓校外

勤工助学是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让学生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体会艰辛与不易,达到自立自强的目的。其是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故笔者认为要使勤工助学发挥最大效应,成为资助育人不可或缺的环节,高校应实行“三专”,即专人负责,专项管理,专制制度。

高校可运行勤工助学体系,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专业的领导班子,制定规范的规章制度,实现勤工助学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不仅立足校内,更要开拓校外:(1)立足校内,整合校内合作资源。与工会、后勤合作,提供清洁、管理、维纪等非技术性岗位,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任劳任怨的优良品质;与各个教研室及实验室合作,提供助教、助管、助研等技术性岗位,培养大学生求真务实、严谨踏实、刻苦钻研的良好作风。(2)开拓校外,搭建社会实践平台。高校大学生参与校外勤工俭学有自发性和分散性两大特点。学生作为弱势群体,自发分散地与复杂的社会交际,缺乏社会阅历,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安全性也令人担忧。另外,由于缺少统一的组织培训,学生只能靠自身悟性,通过自我摸索积累经验,其能力素质提高缓慢,难以达到社会实践的预期效果。高校可积极引进社会援助,整合企业资源,引导企业设立勤工助学岗位,搭建与专业对口的社会实践平台,提供为贫困群体就业、能力锻炼的有效途径。 二 贫困的广义定义,关注心理健康、学习能力、交际能力

广义贫困是指除狭义贫困之外的包括社会环境方面、精神文化方面、能力素质方面的贫困。故广义的贫困生包含了心理、学习、沟通、交际等能力缺乏的大学生。

1.心理贫困

由于父母离异、单亲等家庭因素;个性内向、孤僻、脆弱等性格因素;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等社会因素导致高校大学生有着过度敏感、自卑封闭、悲观消极、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日益增多的心理疾病,若不加以重视,往往导致自怜、自残、自毁等严重后果,各大高校也不乏个例出现。

针对日趋严重的心理问题,笔者认为,高校应做到“全面”与“专业”:(1)全面筛查,建立心理档案。入学伊始,高校应对每位新生进行心理测试筛选,建立心理档案。全面的心理筛选能及早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对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重点跟踪帮扶。有计划地对其进行心理指导,使学生的不良情绪得以合理的释放与宣泄。(2)专业干预,疏导心理问题。设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配备专职的心理教师,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程;加强辅导员心理专业知识培训;可在每个班级中设立心理委员,近距离地排摸学生心理情况,及时反馈信息,第一时间处理。做到以专业心理教师疏导、以专职辅导员干预、以心理委员排摸的心理帮扶体系。

2.能力贫困

(1)学习能力。学习能力缺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学习环境的改变,难以适应大学生活,学习节奏被打乱,学习能力每况愈下,以城镇学生居多;第二,异地求学,知识层面不同,基础知识薄弱;以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为例,因区域发展不平衡,其所处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反差巨大,学习硬件的缺失,导致知识更新过慢或断层,通常可见的是计算机基础差,英语有待提高。

(2)交际能力。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类要在社会中生存,必须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但身处象牙塔内的大学生,孤芳自赏者有之,羞于启齿者有之。人际交往能力的缺失,导致就业、人格健全、健康成长等一系列问题出现。

要使能力脱贫,可实行“互助+自助”模式。

对于学习能力不足者,可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实行学长计划,以一对一的形式,学长帮助辅导+自我刻苦钻研,共同努力,提高学习能力;对于交际能力不足者,可开展“被动+主动”活动,定期的举行班集体活动,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增加凝聚力和亲和力,有针对性地让交际能力缺乏者承担领导工作,培养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锻炼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交际能力,从小圈子融入到大集体,使之将来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去。

“贫困生”比例的不断扩大,对于高校是一个挑战。可见,高校资助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适应新的变化,建立资助育人长效机制是社会的永久性课题,需要我们不断前行探索。

参考文献

[1]祝秀香、刘国华.对高校贫困生精神扶持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3)

篇10

关键词:高校;贫困学生;资助育人;机制

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保障教育公平,改进教育机制合理,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国家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问题出台了相应资助政策及采取了多种措施,目前形成了“奖,贷,助,补,减”为主要内容的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在对贫困生的资助中,目前的重心还是放在对他们的经济补助上,但是其思想上和心理上的教育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因此高校要提高学生资助育人的针对性,健全实施机制,资助是手段,育人是目标,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原则。

一、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现状分析

1、资助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合理机制

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在落实过程中缺乏系统性,要把资助和育人结合起来,受资助的学生在国家助学金等无偿资助中出现依赖心理,滋生了“等,靠,要”的消极思想[1]。在经济困难学生资格认定的环节中,出现了部分学生缺乏诚信,填写家庭收入时虚报数据或贫困证明造假。有的同学出于自卑心理隐瞒家庭的实际情况,拒绝接受资助。有的毕业生离校后没有约束力,在生源地贷款上也存在还款不及时不到位,缺乏诚信。

2、资助政策倾向性的偏差造成矛盾

有的高校将奖学金和助学金的概念混淆,在评比中代入主观情感将天平倾向于经济困难学生,这让学业优秀的普通学生产生不平衡的心理。在资助名额和资助力度的分配中,成绩一般的特困生与成绩优秀的一般困难学生之间会产生矛盾,前者在政策中有可重复的高额资助获取,后者相对机会稀少。因此,资助政策的倾向性造成一种新的不公平,导致不利的一方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会产生虚假申报贫困的现象出现,影响美丽校园的建设。

3、资助工作程序中的操作不当影响资助实施

目前高校资助工作评定的一般模式是学生报,班主任或辅导员定。有的班主任责任心不强,在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不愿做深入的系统调查,不能全面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是将工作形式化处理;有的班主任采取平均主义,不根据学生的家庭困难程度定名额和金额;有的班主任在班级公开投票选出贫困生,这既是违背原则,也是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给予他们精神层面的人格尊重和人文关怀。高校要完善科学的资助程序,将有限的资助资金帮助确实经济困难的学生,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二、多种有效途径实施,建立健全资助育人机制

1、各层领导老师统筹协调,资助实施审核机制健全

首先高校要严格执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对家庭经困难学生进行评议和认定,对贫困生助学等进行认真的评选,帮助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得到资助,顺利完成学业[2]。其次在对贫困生资评过程中,针对经济困难学生地域和原因多样化的特点,高校需要成立了由专人负责的资助中心,二级学院成立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和资助管理办公室,定期召开资助工作的相关会议,专题研究资助工作的评定,进一步明确了资助目标。

2、制定相关措施,确保资助工作的公平公正

在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中,高校要紧密结合了国家出台的政策方针和关于贫困生资评的相关条款,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帮助贫困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难题,使他们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真正的做到一切的工作为同学服务。

(1)改进高校教师的工作理念,不注重表面,不。

首先要及时和认真落实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方面的工作,对于分配经济困难学生的名额和资金,不能实行所谓的平均主义,而是秉承把资金发放到最需要的同学手中,把名额给最需要的人的原则,给予那些家庭确实有困难的同学所在班级多指标多名额的安排。另外,资助的对象不光触及本省的同学,对外省有困难的同学更多关心和照顾,使离家千里之外的他们得到一份温情。同时也使这些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同学不但得到经济上的支持,还能感受到国家政府和学校对他们的关心,让这些同学能在一个较为稳定、和谐的大学校园中成长,以此为契机达到育人的目的。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时刻秉持着不注重表面,不会,把资助确实落实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2)严把资助审核与申报的程序;

高校需在“三公”(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上有计划、有效率的开展资助工作。在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班主任和辅导员深入班级学生中了解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资助对象,经过班级的评议、评审小组审核、全校公示、上报省教育厅审批等程序最后才评定出少量优秀、出色的贫困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通过树立典型对获奖者进行表彰,让获奖者代表发言激励更多贫困学子积极进取,通过努力获取奖学金解决学费问题,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为以后的就业择业创造条件。

(3)采取多种途径,确保资助的效用

①结对帮扶。依据调查发现,在经济困难学生中有的学生来自单亲家庭,有的学生父母离异。由于单亲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可能造成学生缺乏安全感,外在表现或是沉默或是学习成绩较差,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对于这样的学生仅仅给予物质帮助是不够的,还必须给予其精神支持和心理上的关爱。采取老师和学生一对一帮扶的方法,让老师在大学期间关心和帮助他们,让其健全人格,发奋图强,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②提供勤工助学岗位。高校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既解决了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艰辛,知道父母工作的辛苦,又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培养他们自强自立的意识和吃苦耐劳的品质[3]。通过工作让学生更好融入集体活动,与老师同学多沟通,改进内向自卑的性格,增强其自信心。

③对能力较强的贫困生委以重用。为了进一步增强其经济困难同学的自信心,激发帮助广大同学的热情,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积极鼓励贫困生担任学生干部,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以此为平台锻炼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树立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信念。

④宣扬资助感恩精神,推动资助工作的可持续开展。为了丰富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生活,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健全他们的心理人格,高校要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尤其要多举办感恩教育活动,如“回收旧废物品献爱心”,“优秀毕业生经验交流会”,“优秀贫困生的励志事迹征文活动”,“帮援扶困交流会”,“贫困生心理脱贫讲座”。通过这些活动增强贫困生的主体意识和感恩意识,调动其积极主动性,引导他们结合学校的资助政策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进行生涯规划,自我规划,促进他们成人成才。

高校应把资助育人的理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建立公平,自由的美丽校园,让学生尤其是经济困难学生融入到充满关心和帮助的环境中去学习和生活,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获得他人的尊重,用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去面对未来。鼓励经济困难学生认真学习,带动班级的学习风气,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学校支持经济困难学生的节约勤俭的美德,端正同学的消费理念,也是利益与校园文化的建设;积极鼓励经济困难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社会公益活动,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增加社会责任感,懂得感恩和回报社会,为以后更好的融入社会打下基础。(作者单位:盐城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少玲.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德育考量[J].思想教育研究,2009(8):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