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财源建设范文

时间:2024-03-13 17:04: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县域财源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县域财源建设

篇1

一、现代远程教育教材现状及原因分析

从总体上看,现代远程教育教材建设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依然存在着适用性不强,学生在使用中不适应;形式上设计、制作水平不高,难以调动学习兴趣;教材一体化教学设计不够,学生使用不方便;教材内容先进性不够,不能体现学科知识的先进性;实用性不强,实践性学习环节脱节;互动性不高,师生交互困难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为,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远程教育理念。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特点认识不足。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初期,作为权宜之计借用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教材,这些教材学术性强、知识点叙述跨度大,对远程教育学生来说内容偏深,不适应远程自学。即使新编的教材也有诸如互动性不高等现象,不能充分体现远程条件下教和学的特点。

第二,责任心不强。有的所谓现代远程教育专用教材,采取“戴帽”与“穿靴”的办法,仅在每章、节的开头用一段文字叙述教学目标,再在结尾小结章、节内容,或设置几个思考题,每章的基本内容仍照搬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教材。

第三,教材编写、设计的科学性不够。为了适应远程条件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应该为学生提供多种媒体教材,但是,一些多种媒体教材缺乏内在的关联性,只是教材的“简单拼盘”而已,根本不能体现教材的一体化设计理念。

二、现代远程教育教材强化特色、提升质量的对策与措施

现代远程教育相异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和传统远程高等教育,有自己特有的生源、人才培养体系、教学结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与教学规律,现代远程教育的纸介、电子教材也应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成人学生以业余、远程自主学习为主,集体面授学习时间较短,造成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教师的教学行为存在时空上的“准永久性分离”。教材的编写,必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营造适宜的师生互动、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媒体资源之间的互动学习环境,增强交互性。

根据上述分析论述的现代远程教育教材现存问题和国内外现代远程教育实践与学术界关于远程教育教材建设的前期研究成果,强化现代远程教育教材的特色,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材编制理念,根据现代远程教育学生的认知特征、学习条件,依据国家规定的远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在保障现代远程教育纸介与电子教材的科学性、教育性、系统性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其适用性、实用性、导学性、助学性、并行性与开放性。提高现代远程教育纸介与电子教材的并行性,使同一学科的各层次教材并行不悖,同时,尽量使教材充分适应现代远程教育学生多种学习水平与学习差异等特点。

(一)成立专门的教材编写组织

现代远程教育的教材种类多、媒体形式多、学习对象特殊,因此,教材编写者必须有学科专家、教学专家以及媒体设计专家参与。教材编写者首先必须具备对学科的准确把握能力,能够将教材建设与学科前沿的发展相结合。同时,还需要编写者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编写教材的核心是建立内容、方法和形式三者之间的有效关联。因此,还要有媒体设计专家的参与,特别关注教材与教学环境的配合问题。

(二)做好对学习者的分析,鼓励学习者参与教材的编写

现代远程教育有别于传统的教育形式,教材的编写没有成熟的经验供借鉴,尤其是对于学习者,即教材的使用者,我们尚没有充分的研究,但是,做好学习者研究应该是编写教材的逻辑起点之一,因此,编写教材要适合学习者使用,首先要进行学习者分析。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均为成人,而且大部分是在职学生,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要编写适合他们的教材,还应该通过调查进一步了解学习者相应的知识基础和知识结构、希望学到什么知识、学习过程中能利用的学习资源和最方便使用的学习资源是什么以及希望在学习材料中体现什么,等等。

(三)努力革新课程材料,把“教材”变成“学材”

在现代远程教育中,随着以教师和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和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学目的发生了变化,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在教材建设中必须适应和满足这种转变,把“教材”变成“学材”,以适应学习者自主化学习的需要。自主化学习具有自主、自治的特点,这种自主、自治实质上是对学习过程的自我控制,同时,在这种自我控制中体现出了自主化学习应有的策略性、探究性等特点。以学习过程为主线编制教材,将有助于学习者实现对学习的自主和自治,有助于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自我控制。

1.模拟教材编著者与学生间的交互过程,编制对话式的教材。建构主义认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自主化学习的四大因素,编制对话式教材模拟了自主化学习中的师生“会话”,为自主化学习提供了会话的情境。同时,这种对话风格不但可以打破学生自主化学习时的孤独感,而且还可以帮助、诱导学生去利用教材编著者提供的电话、电子邮件、传真和其他交流渠道进行协作,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交互”精神,增进学习者的人际互动,便于“意义建构”。

2.开发以知识点为单元的综合性教材。所谓以知识点为单元的教材,即围绕某个知识点的学习过程开发教材,有利于学习者抓住学习重点,提高自主化学习效果;这种围绕知识点的学习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形成开发的教材,直接着眼于学习者的意义建构,直接指向于学习的目的――掌握意义,可以充分体现以学习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信息加工和意义建构的主动者的教学理念;而且,有利于学生摆脱过分依赖教师学习的状态,实现真正意义上自主化学习,有利于学生按自己的认知特点、认知风格选择自己的学习过程。

3.开发多课程、多学科的综合性教材。所谓综合性的教材,即结合学习者的需要和教学需要,根据职业发展的需要,突破学科界限组织课程内容,编写教材。这种新的教材内容,可能是行业发展中的新进展、新技术,可能是已有课程的跨学科精简和整合,也可能是将基础学科的课程内容与实践紧密的联系。

4.加强实验课教材编写。众所周知,目前现代远程教育教材很少涉及实践和实验的内容,即使有大多也是流于形式,不能满足现代远程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和要求。实践教学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既有联系,又自成一体。因此,笔者认为,以前的实践教学环节指导书的模式应加以改革和丰富。如在原有基本实验的基础上,多增加一些设计型实验,或在课程实践教学中采用“案例式教学”、“现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等新模式,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放的思维,努力使学习过程成为应用能力的培养过程。

(四)加强教材的一体化开发

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和学的准永久性分离,决定了学习者的学习离不开远程教学院校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教材作为学习者学习的基本材料,是远程教学院校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的基本载体,应该体现学习支持服务的理念和功能。具体的应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明确知道多种媒体教材如何搭配使用、具体的学习过程怎么进行、学习效果怎么自主检测,遇到疑难问题怎么寻求远程教学院校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等等。

1.以纸介教材为主,开发多种媒体教材。纸介教材具有其他媒体不能替代的作用和优势,学习者在使用纸介教材的过程中,不仅仅能接触到学习内容,还能得到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引导。围绕纸介教材作为主媒体,在一种大课程概念下进行多种媒体教材的开发,教材形式应该包括纸介教材、学习指导手册和光盘,甚至网上教学资源等。另外,还要注重纸介教材的版面设计,突出友好性和实用性,令人赏心悦目,方便阅读。

篇2

离散数学是现代远程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等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先修课程。离散数学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等方面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很多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都会开设这门课程,相应教材比比皆是。但是,国内现有的教材绝大多数是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全日制本科学生的,不能满足现代远程教育学生主要是自学的需求,致使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兴趣不高、学习重难点不能把握,最终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1.知识点多,难度大。离散数学知识难,理论深,而且相对枯燥,特别是该课程包含数学的多个分支,会让初学者感到内容多,头绪杂,知识联系较为松散,学生自学比较困难。目前,现代远程教育采用的许多教材基本上是压缩型的简易全日制本科教材,编写内容多而且难,没有很好地考虑学校定位,不能充分关注学生的具体情况,其教材内容也不能很好地反映现代远程教育的特色。这些问题影响着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制约现代远程教育的健康发展。

2.语言枯燥,学生没有兴趣。离散数学中的很多东西不直观,让人不好理解。一些教材过多注重科学性、逻辑性和严谨性,语言过于枯燥,学生没有兴趣,不愿学习。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教材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习热情。

3.例题解析少。离散数学知识如果不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是没有办法牢固掌握的。做习题是离散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了解学习效果、检验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渠道。目前,一些教材有一定的例题和习题,但对一个题目如何具体分析和解决没有提供可参考的模式,不能提供多种解题思路,没有对解题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这种形式不适合自学,尤其是对现代远程教育学生来说,更不适合。

4.缺乏现代远程教育的特色。现代远程教育的突出特点[1]是采用多种媒体教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受教育者选用;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掌握学习进度,具有较高的灵活性;教学形式由原来的以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学校和教学为中心,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目前,现代远程教育教材大多数是在本科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对内容做一定的增删而成,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基础理论分量过重,教材针对性不强,难以体现现代远程教育的特色。

二、教材特色

鉴于目前离散数学教材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教学中的具体实践,笔者着手编写了一本适合现代远程教育学生学习的教材,其具有下述特点。

1.内容编排合理,教材可学。参与教材编写的教师具有较深的学科造诣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有改革创新精神,对本学科的现状及改革发展趋势有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因此,教材建设定位准确,改变以往教材编写偏难、偏深、偏重理论性的倾向。根据学生的特点,按照大纲要求,适当降低难度,合理安排章节结构,认真规划知识点,能够让学生掌握离散数学的基本思想、概念和方法,为深入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和概括归纳能力。

2.提高学习兴趣,学生想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过程主要是以学生自学为主,如何让学生有持续的学习动力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美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宇博士说过:“成功真正的秘诀是兴趣。”有了兴趣,才能激发个人潜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离散数学教材编写中,笔者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内容的引入。比如,一些科学家探索研究方面的故事、科学家的名言警句,或将离散数学知识直接应用于现实生活的实际案例。在数理逻辑一章中,教师可以介绍一些苏格拉底和罗素的名言,如苏格拉底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罗素的“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无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简单而又强烈的感情支配了我的一生”等。这些话语可以让学生一看就觉得古代大家距离自己并不像想象得那么遥远,他们的话至今仍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讲解推理规则时,引入如何协助警察调查谋杀案的案例,让学生直接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增加轶事趣事,既会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学生在有趣的学习中掌握知识,让学习过程不再枯燥。

3.以学生为本,学生能自学。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学生来说,离散数学课相对较难,因此在教材的编写上注重以学生为本,处处体现助学特色。笔者采用脚手架式[2]的教材设计理念,以充分发挥教材的助学和服务功能,促进自主学习的开展。在远程教材中使用脚手架设计,是指应用建构主义等先进学习理论,创新教材编写体例与知识组织方式,提供各种有利于学习者与教材互动的学习环境,以引导学习者在自主学习中实现效益最大化。离散数学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采用统一的助学模式,每章分为预期目标、知识结构框图、学习提示、问题导因、正文、知识链接、要点回顾和练习题,共8项内容。其中,预期目标是本章所能达到的标准,让学生了解学完本章内容后要达到的目标。

知识结构框图以框图方式展示本章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及其联系一目了然。学习提示让学生了解本章学习的重点内容、要采用的学习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问题导因对主要知识内容以问题形式提出,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链接是根据本章内容进行人物、历史、相关背景、动态等的选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视野。要点回顾主要介绍本章主要知识点,让学生对本章内容有一个整体把握。练习题题目类型为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案例分析题等,可以根据各章内容适当选择。教材在设计上充分考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方法,对学习过程实施支持和辅助。同时,教材还可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渗透学习法,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主动探究精神。这种助学模式的安排,能够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开展自主学习,独立掌握学习内容。

4.教材立体化建设,学生能学会。20世纪末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3]有了很大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包含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新的知识经验只能由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构建完成。按照这一理论,编写教材应注重帮助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形成自己合理的知识经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据此,教育专家提出建设立体化教材的观点。立体化教材也称为多元化教材或一体化教材,即通过提供多种教学资源,给出整体解决方案,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自主性和实践性的要求。

在离散数学的立体化教材建设中,笔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建立教学素材、教学课件、网络课堂建设等服务项目。网络课堂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电子教案、讲课课件、习题及解析、试题库、重要算法演示、学习指导、作业、网上答疑以及师生交流等,其中重点是习题及解析模块。考虑到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在习题的选择上,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实施难度分级,由浅入深,侧重于考查教材的基本知识点以及重点和难点问题。习题解析重点分析解题方法和思路,帮助学生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认识,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离散数学中的问题通常有多种解法,在本教材中,笔者尝试开展一题多解,引导学生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多角度地研究问题,探求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鼓励学生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激发创新热情,提出自己的解法,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学习自。

三、总结

篇3

抓阵地建设,育学生先锋

**县教育局

1995年我市在各类学校中实施“发展学生党员系统工程”以来,**县教育局积极行动,主动出击,在特色上下功夫,狠抓三个阵地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积累了一定经验。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一、抓硬件建设,办高标准业余党校

学生积极分子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学校党建工作就较难展开,难以持续。我局一开始就明确了“三优先、四必有”建业余校原则。“三优先”即:制订规划优先考虑党校发展,落实资金优先考虑党校使用,解决问题优先考虑党校困难。“四必有”即:党校固定教室必有,上级要求张贴物必有,现代化教学设备必有,自己特色宣传必有。

在“三优先、四必有”原则的指导下,局机关和条件具备的学校纷纷建起了业余党校,设立了专门教室,逐渐形成了一只高标准的业余党校队伍。如,局机关的教育系统业余党校,我局在办公经费十分紧张的条件下,每年初定下计划,拨出专款来支持党校的硬件建设。我局在新建办公楼时,要求设计方专门设计了一个能容纳200人的大厅做为业余党校的教室。峻工后,我局对大厅进行了装修,搭建了主席台,配置了桌椅,又购置了电视、VCD、音响更新了现代化教学设备,现在正筹备安装电脑投影和接入教育网工作。**中学学生业余党校教学设备先进,环境典雅,张贴的《*中优秀学子录》对学生有很强的激励作用。走进这些教室,你会很自然地受到党性的熏陶,很自然地生发出积极向上的心态。在这样的教室上党课,开展活动,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抓社会活动,建立第二课堂

学生积极分子只在教室里上上课,搞搞活动,往往容易流于形式,与现实脱节,很难得到感性认识,得到理性升华。针对这一问题,我局极富前瞻性地做出了“开辟第二课堂,拓展业余党校阵地”的决策。但是,第二课堂利用得好,会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利用不好,更容易形式化,造成不必要的人力财力的浪费,形成负面影响。我局经过反复调研,又制定出了“精心挑选,合理利用,避免浪费,着眼发展”十六字方针,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收到了很好效果。

1、精心挑选。我县地处太行山区,地域宽阔,有上千年的历史,有勤劳勇敢的人民,有许多名胜古迹和革命遗址,也有现代化的工业园区,本身就是一个生动的大课堂。为优中选优,我们专门成立了党建活动阵地筹备领导小组,负责第二课堂的挑选工作。经过学区推荐,个别补充,学生代表投票初选,领导小组复议,社会公示,和专家组评定五个步骤,我们最终选出了嶂石岩、石柱山、万坡顶遗址、冀西太行一分区司令部纪念址、北马路迎宾线一条街等20余处作为活动阵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2、合理利用。我们把这些活动阵地按照性质分为四类,针对不同特点开展不同活动。嶂石嶂、石柱山等阵地代表家乡的秀美的山川,我们就开展“美丽的嶂石岩”和“我爱石柱山”征文活动,强化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万坡顶遗址和治平寺石塔等阵地代表家乡悠久的历史、人民的智慧,我们就开展“我为历史添光彩”等活动。冀西太行一分区司令部纪念址、革命烈士墓等是革命传统教育的好阵地,我们就开展“牢记革命传统,开创光辉未来”系列活动。北马路迎宾线一条街和东高工业园区等展现了改革开放成果,我们就开展“思想解放才能解放生产力”大讨论。

3、避免浪费。在利用这些阵地开展活动时,我们特别注重实效,不搞花架子,把20多个活动阵地按地域分为东、西、南、北、中五片,坚持就近开展活动、代表参加与观看录像相结合的原则,避免造成浪费。如,同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黄北坪学区一般去参观冀西太行一分区司令部纪念址,或为朝鲜义勇军烈士扫墓,或到长沙村烈士纪念碑处开展活动;城关学区和县直学校往往去烈士陵园或张金垠烈士献身处开展活动;而有的学区则会请老同志或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讲座。

4、着眼发展。一是我们组织成立了义务小分队保护这些阵地,时时进行活动,如维持秩序、保持清洁,避免了一些破坏行为。二是我们注重宣传这些阵地,充分发挥它的文化、教育幅射作用,提高知名度,吸引有志之士进行投资管理,保证它们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我们多选体现改革开放成果的阵地,并不断地补充新鲜血液。如,前年我们增加了东高工业园阵地,展现解放思想给我县工业带来的巨变;今年我们增加了大河道枣园阵地,展现解放思想给我县林果业带来的美丽前景。

三、抓文化建设,构坚实人文阵地

篇4

关键词:一线员工 技能人才 人才队伍 培训与培养

前言:技能人才是电力企业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近年来,广东电网公司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人才结构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出现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出现了一线技能人才严重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对一线技能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公司人才战略的重中之重。在具体工作中,科学创新实践、多措并举,强化一线员工培训与培养,促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了公司核心竞争力。

1.技能人才队伍现状

近年来,公司由于经历主辅分离,广深分离,农电体制改革使人才结构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人才流动和人才流失比较大,出现人才结构不尽合理,战略性新兴业务单元人才紧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应用型技能人才储备不足,冗员与结构性缺员现象并存,特别是出现了通信、调度、变电、配电等一线技能人员严重不足的现状。一线员工素质偏低、整体技能水平不高,技能人才断层现象严重,这已成了公司的主要“短板”。

2.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

安全生产、优质服务是电力企业的生命线,活跃在生产一线的员工,其扎实的岗位技能是电力企业安全、优质的基石,也决定了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技能人才是电力企业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对一线技能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公司人才战略的重中之重。

3.技能人才培养对策与创新实践

公司以加强班站长队伍建设和班组素质技能提升为主要措施,全面提升班组人员素质能力与技能水平,切实加强以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生产一线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保障。近年来公司对一线人员在培训经费上帮扶,在培训政策上倾斜,在培养方式上不断总结创新,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公司特色的有效的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3.1技能人才培养思路

加大培训资源向县级子公司倾斜、向一线班组倾斜力度,以持证上岗促业务技能培训,以职业技能竞赛促岗位成才,着力提升技能人员岗位胜任能力。重点开展生产班组长业务技能轮训,围绕岗位培训规范推动个性化培训,提升一线员工适岗能力。公司在一线技能人才的培养思路上一直注重四项基本原则。

3.1.1服务性原则:培训的职能是为各部门和员工服务,即培训要服务和支持各部门工作需要和员工成长发展需要。

3.1.2实用性原则:培训要明确对象和目的,在内容上注重实用和适用,秉承:“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思想,而不是个人兴趣导向。

3.2技能人才培养标准、机制

3.2.1印发技能专家选聘工作方案,公开选聘技能专家。该方案的出台,进一步拓展公司技能人员职业发展通道,促进优秀技能人才留在基层,立足岗位成才。

3.2.2技能人员评价项目通过验收

通过岗位职责分解、问卷调研与访谈、专家交流评审等,最终形成了公司技能职系(生产类、营销类、通信类、物流类)42个班组247个“岗位胜任能力模型”,以及与“岗位胜任能力模型”对应的技能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标准,解决了公司技能人员缺乏能力管理标准的实际问题.

3.2.3技能人员岗位培训规范

技能人员岗位培训规范从一线技能岗位实际出发、自下而上倒推培训需求,促使技能人员岗位培训规范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目前,技能人员岗位培训规范涵盖了公司现有的全部技能岗位,包括变电、输电、配电、营销、调度、通信、信息、物流等8大序列共42类班组。

3.3技能人才创新培养方式和成果

3.3.1大力开展一线人员准军事化培训

为锻炼一线班组队伍,增强团队意识,培养“令行禁止,严勤细实”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提升班组技能和执行力,保障安全生产,大力开展一线人员准军事化培训。准军事化培训项目包括一线人员军事化训练、团队建设与执行力提升训练、人员行为规范培训、物品定置规范培训和“十个规定动作”培训,通过军事化的训练,将服从执行、规范作业、克苦克难等要求,内化成员工的行为习惯,自觉应用到生产班组的日常管理和现场作业,有效提升了班组长队伍的履职能力。

3.3.2县级子公司生产班组长素质技能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准军事化训练、班组5S管理、绩效管理与班组团队建设、生产班组一体化手册、班组长施工现场风险管制等。通过培训,培养一线员工“令行禁止、严勤细实”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提升了县级子公司生产班组长素质技能水平,提高了基层班组团队精神和员工执行力,促使他们更好地成为懂技术、会管理、善于带班的“四会”一线直接指挥者和管理者。

3.3.3加强高技能人员培训

高技能人员培训以着力提升一线技能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为目的,重点就网公司对员工队伍建设的最新要求、生产管理的先进经验、电网运行的新技术新技能等内容进行培训,采取课堂面授、双向交流、实操演练、参观考察等方式开展培训。充实的课程内容和丰富的教学活动,促使学员开阔视野,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增强适岗能力。

4.结束语

由于强化了一线员工的培训与培养,员工对安全生产理念有了新的认识,业务技能和工作责任心不断提高;员工岗位技能得到增强,岗位知识得到提升;员工服务意识显著提升,优质服务行为不断深化,牢牢树立“你用电,我用心”的服务意识;员工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公司生产安全和质量不断提高,平稳过渡了农电体制改革、阶梯电价改革、迎峰度夏,实现了全年安全生产零事故。

篇5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的经济社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财政收入也不断跃上新的台阶。但是,经济改革和体制创新,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在改革逐步推进与体制渐进转轨过程中,全省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突出地体现在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和县级财政困难上。按照“木桶理论”,对于农业比重大、经济欠发达的吉林省来说,县域经济就是实现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最短的木板”。省委七届二次全会提出了吉林省经济发展实施“科教兴省、开放带动、县域突破”三大战略,把“县域突破”作为战略选择之一,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县域经济落后和县级财政困难问题,进而带动全省财政经济再上新台阶。本文试从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在财政和相关经济政策以及资金投入等方面,对县级财政发展的支持与促进过程和取得的成效作简要回顾与分析,并对“十五”期间县级财政发展目标及实现途径进行初步的研究与探讨。

一、支持县级财政发展的过程与现状

(一)从财源建设入手,解决经济不发达县(市)的财政困难问题。我国改革开放初始阶段出台的“减政放权、减税让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打破了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模式和“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逐级实行的财政“分灶吃饭”管理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各级地方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也使财政补贴县经济发展落后的问题凸显出来。为了掌握财政困难县的经济财源基本状况,从1985年开始,省财政组织调查组赴通榆、长岭、镇赉、乾安、长白、靖宇、安图、珲春等8个不发达县(市),对其经济基础、财政实力、人民生活水平以及自然条件、经济环境、资源状况、科技力量等情况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上报省委、省政府,并组织两次不发达县(市)经济发展讨论会。在此基础上,设立了“支持不发达县(市)发展基金”,每年3000万元,专项用于支持不发达县(市)的经济发展和财源建设,对不发达县(市)还在税收减免、财政补助等方面给予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在项目审批、平价物资供应等相关政策上给予倾斜,使支持不发达县(市)经济发展工作全面启动起来。

(二)制定县级财政发展规划、落实责任、强化力度,支持不发达县(市)经济发展取得初步成效。1988年开始,财政支持不发达县(市)的范围扩展到28个县(市),占全省县(市)数量的68%,“支持不发达县(市)发展基金”数额也由3000万元增加到5000万元,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这些不发达县(市)基本分为三种情况:一是集中于中、西部地区的产粮农业大县,农业投入多、效益低,工业基础薄弱,财政收入规模小,即所谓“高产穷县”;二是分散于西部边远地区的农业县,自然环境、生产条件更为恶劣,周边经济发展及带动能力较弱;三是分布于东部山区的一些偏远县份,交通不便,开发较晚,但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和后劲较足。其共同特点是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经济总量小,财政困难,效益低下。围绕这些不发达县(市)的脱贫致富,省财政在各级财政部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1988—1992年吉林省县(市)财政收支发展规划,签订了吉林省政府各厅局、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与县(市)财政收入升级晋档包保责任书,重点支持28个不发达县(市)经济发展和财源建设工作。通过一系列的政策、资金、科技投入,不发达县(市)的经济面貌有了明显改善,财政实力显著增强,到1993年,中部地区的榆树、德惠、农安等产粮大县(市)的财政收入已经接近亿元县的目标。

(三)适应分税制改革的发展变化,调整省对市、县的财政体制和分配格局,进一步支持县域财源建设。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后,中央与地方的分配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中央财政集中了新增财力的大部分,另一方面,中央在参与地方收入分成上,采取一刀切的做法,税收增量返还的比例没有地区差别,同时又受中央财力的制约,科学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未能及时出台,使中西部地区省份对分税制财政体制适应能力弱,资金回旋余地小,调度异常紧张,财政困难特别是县(市)财政困难突出地表现出来。吉林省对市、县也相应实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为了缓解县(市)财政困难,增强自求平衡的能力和发展后劲,从1996年起,对人均财力未达到省定标准的市、县,将省共享收入全部下放,到1998年,下放省共享收入的县(市)已达21个,占全省县(市)数量的51•2%。同时,对仍有财力缺口的县(市)给予适当财力补助,还帮助县(市)消化部分财政赤字,并从2000年开始,改革与完善省、市、县三级财政管理体制,将省对市、县改为省对市、市对县财政体制,进一步加大对县(市)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几年来,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省财政积极采取新的政策措施,支持和鼓励县域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县域财源的质量和效益。在支持县(市)因地制宜发展城镇中小企业方面,一是对中小企业研制开发新产品,在享受现有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对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给予一定的贷款贴息,重点支持开发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新产品。二是积极支持县域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帮助解决企业改革中遇到的财政财务问题。在支持乡镇企业发展方面,省财政通过设立专项贴息资金扶持乡镇企业的重点项目,如延吉苹果梨加工、长白集成材、伊通水泥厂等项目,收到显著效果。在促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方面,通过科技兴农、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发展。在支持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面,无论是个体私营经济还是外商独资合资企业,无论是乡镇还是村办企业,也无论是工业、农业还是第三产业,只要经济效益好、创造利税多,都实行一视同仁的财政政策和资金扶持。在改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方面,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为扩大招商引资、构筑县域财源新体系,广泛培育和挖掘收入增长点创造条件,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县级财政发展的成效及特点

(一)县级财政整体实力有所增强,但发展还不够平衡。1999年全省41个县(市)全口径财政收入51•4亿元,比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的1994年增长48•1%;地方级财政收入29•8亿元,比1994年增长1•1倍。到1999年末,全口径财政收入超亿元的县(市)已达22个,比1994年增加11个,占全省41个县(市)的53•7%,地方级财政收入超亿元县(市)达到9个,占全省县(市)数量的21•9%。9个超亿元县(市)财政收入总额达11•87亿元,占全省41个县(市)地方级财政收入的39•8%;地方级财政收入5000万元以下的县(市)还有17个,占全省县(市)数量的41•5%。人均财力最低的县为5000元,全省只有1个县。1999年全省有14个县(市)累计财政赤字1亿元。#p#分页标题#e#

(二)县级财政收入规模扩大,但在全省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并未提高。实施分税制改革第一年的1994年,吉林省41个县(市)实现财政收入34•7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14•2亿元,1999年县(市)实现全口径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比1994年增加16•7亿元和15•6亿元。1994—1999年,县级全口径财政收入年均递增7•1%,地方级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5•9%,这是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政策导向及其效应,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幅度8•8个百分点。但是,1999年与1994年相比,县(市)财政收入占全省财政收入的比重并未提高。1994年县(市)全口径财政收入占全省财政收入的比重为34•4%,1999年为28•9%,反而降低了5•5个百分点;县(市)地方级财政收入占全省财政收入的比重1999年为29•4%,比1994年的27•7%仅增加1•7个百分点。整个“九五”期间,县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与吉林省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相近的中西部省份相比,吉林省县级财政收入规模偏小,占全省财政收入的比重偏低。如处于中部地区的江西省,1999年地方级财政收入105•03亿元,其中县(市)财政收入61•95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59%,而吉林省1999年地方级财政收入101亿元中,县(市)财政收入只有29•8亿元,所占比重不足30%。西部地区的陕西省1999年地方级财政收入的106•41亿元中,县(市)级财政收入为54•9亿元,占全省的51•64%,而实行分税制体制之前,这一比重仅为34%,县(市)级财政收入占全省地方级财政收入的比重,1999年比1994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由于县级财政收入在全省地方级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高、增长幅度大的拉动,陕西省地方级财政收入在全国的位次逐步前移,1999年由1994年的22位前移到20位,吉林省则由1994年的18位后移到第22位。江西、陕西省与吉林省地方级财政收入总规模相差无几,都是100多亿元,但县(市)财政收入所占比重不同,前者超过50%,后者不到30%,相差20多个百分点就是20多亿元的财政收入,这正是吉林省县域财源培育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

(三)经济不发达县(市)初步脱贫,财政状况有所好转,东部山区资源优势及潜力的开发转化效应初步显现。吉林省有5个国家级贫困县和5个省定贫困县。贫困县主要分布于西部地区和东部山区。自80年代中期省财政实施一系列税收优惠、财政补助,以及建立“支持不发达县(市)发展基金”等开发式扶贫政策以来,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县(市)落后面貌有了极大的改变,“造血”功能不断增强,特别是东部山区随着交通、通讯等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善,以及科技水平的提高,资源优势及潜力开发转化为经济后发优势,并体现为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如靖宇县解放思想、科学规划,充分利用国家和省里的各项政策与财力支持,因地制宜,开发资源,招商引资,创造和培育市场主体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与条件,实现后发优势和跨越发展。靖宇县由国家级贫困县,由1994年分税制之前财政收入在千万元左右、排全省倒数第一的穷县,跃居到1999年全口径财政收入6087万元,地方级财政收入4714万元,地方级财政收入1999年列县(市)第26位,接近全省县(市)中游水平的位次。1994—1999年靖宇县全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1•2%,地方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41•7%,增长速度在全省名列前茅,并且还很有发展后劲。

三、县级财政发展面临的困难与压力

(一)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对县域财源基础调整优化及后续发展的压力加大。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只是初步的分税制改革,并不是彻底的分税制,因而,在这个改革阶段设计的各种政策措施,都主要是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比重、增强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为目标。增值税和消费税两个大税种划为中央财政主要收入,同时,中央又集中了税收增量的大部分。这样,县(市)主体财源提供财政收入的增量大部分上划,地方税种基本上是一些零散税种,农业税又是增产不增税的“死收入”,相应弱化了地方财政的财力及其收入增长机制。特别是一些不发达县(市)在80年代后期用银行贷款或财政资金扶持的一些工业财源项目,90年代刚刚实现的经济效益及税收增量,也被中央财政以增值税的形式大部分拿走,县(市)财政状况普遍恶化。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政策导向调整优化现有经济财源结构,培育新的财源项目及优化财源建设投资环境,都需要新一轮的资金投入和与此相适应的一系列综合配套产出过程,县(市)调整经济财源结构,构建新的经济生长点和财政收益点的压力普遍加大。

(二)财政支出刚性增长的力度不断加大,收支矛盾异常突出。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由国家政策规定的重点财政支出项目和政策性支出项目不断出台,大大超过了县级财力的实际增长水平和负担能力。一是1999年止4次调整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及补助标准,平均每次增幅达14•9%。二是中央下达的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资金逐年上升,已由1996年的1•5亿元,增加到1999年的14•7亿元。三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补助实行“三三制”配套,从1998年开始,增幅达到1倍。四是县级支农、教育、科技、文化宣传等政策性支出,从1995年以来,平均每年以5•5%的速度递增,超过县级财政可用财力平均增长3•8%的幅度。加上提高优抚对象医疗标准,弥补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差额等其它支出因素,支出的刚性增长大大超过了县级财政财力的增长和负担能力。1999—2001年3年间,全省政策性增加支出又分别是当年新增财力的4•3倍、8•6倍和3•3倍,致使全省财政发展中的收支矛盾日益突出,县级财政支出硬缺口越来越大。

(三)债务负担及财政风险日益加剧。为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步伐,各县(市)利用国家扩大开放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有利时机,多方举债,加大经济开发和经济调整的力度。据初步统计,自1992年以来,吉林省使用国际农发基金、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贷款的各类政府外债余额已达10亿美元。从1989年开始使用的财政部农业综合开发有偿资金的周转额达到7•5亿元。再加上使用的国债资金、银行贷款等,债务负担更为沉重。全省有31个县(市)借用外债,外债签约额超过地方级财政收入50%的有13个县(市)。这些多数被县(市)占用的政府外债或财政担保贷款以及财政投入的有偿资金或相关贷款,大多用于社会效益大、经济效益小的农业开发项目和文教、卫生项目以及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乡镇企业发展上,有效地缓解了县域经济建设资金不足的瓶颈制约,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活动中各种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积聚的债务风险也日益增加和逐步显现。由于有些项目市场发生变化或是盲目上马,可行性研究论证不够,市场调查预测不足,使得项目自身还款能力很低,难以形成综合经济效益,有些项目投产之日就是亏损之时,造成贷款资金的死滞沉淀,成为县级财政的沉重包袱,加重地方财政承担的风险。另外,各项债务陆续进入偿还期,经济效益差或没有经济效益的借款项目的还本付息,给县(市)财政资金运转带来极大的困难,有些县(市)按照当年收入及财力,完全能够保证工资的发放,但由于偿还各种到期借款以及处理以前年度遗留问题等,而造成当年工资欠发。1999年全省有13个县(市)欠发工资,到2000年末,欠发工资的县(市)超过70%。#p#分页标题#e#

(四)财政供养人口负担过重,影响基层政权的稳定和国家机器的运转效率。财政供养人口过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越是经济落后、市场发育缓慢,社会吸纳就业的能力低,越是财政供养的人口多,千军万马挤在一条“吃皇粮”的路上。这一问题在吉林省更为突出,1999年吉林省财政供养人口116•1万人,每万人财政供养人口高于全国地方级平均水平116人。就是这样一个很高的基数,县(市)万人财政供养人口的规模还要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到1999年末,全省县(市)万人财政供养人口346人,高于这一平均水平的有24个县(市)。并且财政供养人口的规模仍在膨胀,1999年全省市、县财政供养人口103万人,比1998年增加5万人,其中县(市)增加2•5万人。财政供养人口增加的县(市)中,大部分是经济欠发达、财政状况较困难的县(市),最多的县增加3600人。由于财政供养人口多、增长快,大多数经济欠发达的县(市)财政完全陷入养人吃饭、甚至是吃不饱饭的状态,万人财政供养人口规模高于县(市)平均水平的24个县(市),就有14个拖欠工资。增长有限的财力,除了“养人吃饭”难以再满足其它财政支出的多重需要,这不仅削弱了政府配置社会资源和宏观调控的能力,降低了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效率,而且也严重影响到基层政权的稳定。

四、“十五”期间县级财政发展目标及实现途径

(一)县级财政发展的奋斗目标。解决县级财政困难,壮大县级财政实力,根本出路在于立足本身,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十五”期间县域经济及县级财政发展的总体奋斗目标应当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显著成效,财政实力明显增强,形成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框架和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县域经济的突破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发展。

———全省县(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00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0%左右,超过全省“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速度1个百分点。

———全省县(市)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85•7亿元,“十五”期间年均递增12%;地方级财政收入达到58•6亿元,“十五”期间年均递增16%,分别比全省平均递增速度高出3个和6个百分点。

———全口径财政收入亿元县(市)达到38个;地方级财政收入亿元县(市)达到23个。县县实现收支平衡,彻底消除财政赤字。

———县(市)地方级财政收入占全省地方级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35%以上,力争达到40%。

(二)培育财源与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结合进行,分类规划指导。在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不能单纯注重财源的增收效应,更应重视结构调整的优化效应。过去以增加财政收入为直接目的的财源建设项目,凡是能因地制宜、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地方经济的,都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但也不乏投资效益欠佳者,成为各级财政的包袱,有些甚至是以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破坏及环境的污染为代价,至今还留下隐患。还有相当一部分扶持项目由于对市场取向、技术先进程度等方面缺乏充分的论证,在市场发生变化、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逐渐失去了活力和生存空间。从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确立培育财源的重点是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和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民城镇化的政府支持体系,以及建立实用技术推广传播体系,即以支持技术进步为立足点,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遵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和方法,对县(市)重新分类,规划指导。依据自然资源状况、财政收入水平以及经济发展基础等因素,划分成不同类别的县(市),制定发展指导规划,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1、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县(市)中,选择8—10个县(市)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力争用3—5年的时间,使这些县(市)的财政经济状况有明显改善。每年可具体选定2—3个县(市),采用上级政府扶持下级政府的方式,集中财力给予重点支持。扶持资金主要用于依托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的特色工业项目,包括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贴息,高新技术改造、产业升级贴息,小型技改贴息,以及绿色农业、环保农业等农业产业化的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建设项目等。支持的范围包括各种所有制的经济成分,并制定严格的奖惩措施。

2、促进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市)持续、稳定发展。对这部分县(市)要鼓励其继续加快发展,成为全省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的基地。在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省经济结构调整要求的前提下,安排的扶持资金、贴息资金优先予以考虑。

(三)完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财税扶持政策。

1、加大县域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近年来,吉林省随着交通、通讯等公共设施、基础产业方面建设力度的加大,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制约有所缓解,特别是一些偏远的经济欠发达的县(市),由于交通、通讯的改善,大大拉近了与大中城市的距离,密切了相互交流,并由此带动了这些县(市)的经济发展。但是,总体上看,县域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仍然比较薄弱,经济发展的硬环境还不够优化,吸引国内外社会资金的能力不强。因此,要根据财力可能逐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进一步优化县域招商引资、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当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除政府的直接投资外,也可以采取发行债券、建立基金等多种形式,还要管好用好国债资金。

2、发挥财政投融资导向作用,培育县域新兴财源。按照吉林省县域经济资源禀赋条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及实现方式,具备新兴财源特点的有高新技术产业、食品产业、医药产业、第三产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小城镇建设等。但无论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还是其它新兴财源的培育,都不能只依靠财政资金的“单打独斗”,而是要发挥财税政策的导向作用和财政资金的补贴、参股、贴息、垫息,通过担保公司筹资等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投融资杠杆和渠道,启动、粘合、吸引、凝聚社会的民间资金、银行资金等,广开资金来源,形成各路资金合力参与开发县域经济、培育县域新兴财源的格局,构造吉林省经济发展中的区位优势。

3、实行技改贴息补助政策,提升和改造县域存量财源。财政可以实行县域技改贴息补助政策,专项用于县域原有财源升级和改造中的技改贴息,重点考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财政比较困难的县(市)。财政技改贴息采取公开招标的竞争方式,不限技改项目的内容,不限所有制性质,只看项目的评审论证结果,以实现存量财源的升级改造和增强县域经济“造血”功能。#p#分页标题#e#

4、调整财政支农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对财政政策而言,财政对农业稳定的资金投入固然是不可或缺的,但更为重要的是要调整财政支农结构,侧重的主要方面有:(1)扶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2)支持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的防灾抗灾能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3)支持农村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和营销组织建设。(4)支持对农村劳动力转化进行组织和培训。(5)扶持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促进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

5、用好税收优惠政策,完善税收征管方式。税收优惠政策的使用要更多地由地区优惠向产业优惠倾斜,对吉林省县域经济来说,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农业产业化项目,以及“十五”期间重点培育的食品、医药产业,基础工业设施建设,环保项目等。同时,在税收征管中要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完成税收任务的关系,既要考虑需要,也要考虑可能,不能超越现实,过分强求税收任务的高指标。同时,要改革税收计划和执行方法,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税收计划,使税收的增长真正建立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

篇6

这次全市财税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全省财税工作会议精神,着眼于壮大财政实力、切实改善民生,客观分析财税工作形势,明确财源建设着力方向,落实财源建设政策措施,确保超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前段时间,省政府召开全省财税工作会议,专题研究推进公共财政建设、解决民生问题的财税措施,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刚才,长林同志就贯彻全省财税工作会议精神和实施财源建设奖励政策作了说明,国税、地税就加强税收征管、超额完成全年税收任务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我都赞同。下面,就全面加强财源建设,我讲几点意见。

一、客观分析我市财源建设面临的形势

总体上看,我市财税工作取得重大成效。各级各部门特别是财税部门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群策群力,扎实工作,付出了艰辛努力,推动了全市财政收入增长和财税质量的提高。也要清醒看到,我市财政实力、财源后劲、调节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财政支出压力较大,财源建设仍然还有很大潜力。

成效主要体现三个方面:第一,财政收入实现持续稳定增长。2006年,全市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28.44亿元,比2005年增收22.28亿元,增长20.99%,完成年初预算的105.36%。今年1-9月份,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24.2%,全年超过预期目标大有希望。第二,财源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壮大支柱产业,不断培植新的增长点和税源,地税型产业和骨干税源不断壮大。第三产业对财政贡献逐步提高,今年上半年贡献率达55.83%。济钢、将军等一批重点企业成为税源的中流砥柱,对全市财政收入起到强劲拉动作用。县域税收占全市税收半壁江山,章丘、历下、历城、市中等县(市)区税收收入超过5亿,增幅均超过20%,历下今年有望超过12亿。第三,税源结构更趋合理。2006年,金融、房地产、钢铁、烟草工业和机械五大行业交税占全市重点纳税人的62.48%,成为地方税收主要来源。上半年,房地产、钢铁、机械、贸易服务和交通运输业增幅较大,均超过40%,初步形成结构调整与财源建设协调互动的良好格局。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对地方财政支撑作用逐步增强,2006年分别占整个税收的34.51%、19.46%、14.08%,今年上半年又有快速增长,反映出我市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和综合效益。这些成绩,是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财税系统广大工作者和各级各类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晶。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纳税人,向全市财税系统广大工作者,表示衷心感谢!

差距和潜力主要有:一是财政实力还需增强。我市财政收入在副省级城市中居第12位,增幅第9位;省内与青岛差距逐步拉大,增速低于全省平均5.31个百分点,居第16位。这远远不能满足我们解决民生问题、推进和谐发展的公共财政建设的需要。二是税收比重有待提高。2006年,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76.1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同青岛(85.16%)、莱芜(90.36%)等市相比差距较大,低于国内许多省会城市85%左右的比重。三是税源过于集中。主要集中在一些纳税大户,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实力对地方财政支撑力较弱,市属企业财政贡献小于中央和省级企业;许多建成的工业项目尚未形成新的税收增长点,第三产业一些优势行业税收贡献潜力没有充分发挥。这种过于集中的税源结构,特别是过分依赖资源型行业,遇到宏观形势和市场供需变化,将会引起我市财政收入大幅波动,不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四是财源建设仍不平衡。部分县(市)区经济基础差、收入总量低,非税收入比重大,可用财力相对不足,保平衡压力依然很大。这些问题,反映出我们在财源建设上的不足和差距,也反映出财源建设的潜力和压力。我们要正视困难和差距,变压力为动力,迎难而上,勇于挖潜,广植财源,推进全市财税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进一步明确财源建设的着力方向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财税部门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公共财政建设的要求,加强财源建设,优化收入结构,依法科学征管,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把财政增长建立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基础上,不断提高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围绕这个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繁荣发展第三产业。把现代服务业放在事关结构升级全局的重要位置,全面提升金融、物流、会展、中介等生产业,突出发展软件、文化、教育培训等知识型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商贸、社区服务等生活业,显著提高服务业在经济总量、地方税收中的比重。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我市金融业无论从增长率还是对地方税收贡献率,都表现出强劲势头。金融业对基础设施和环境依赖小、产出大,聚集财富迅速,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极大、外部性极强,做好金融业发展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二)提高工业经济效益。以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为取向,加快提升工业发展水平。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变“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增长模式,依靠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创造自主品牌,形成名牌效应,实现规模实力、质量效益、产业集中度和创新能力四个明显提高。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显著提升园区承载力,培育高聚集度产业区,以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为龙头,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互补和协作能力,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和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促进企业集约化经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增强盈利能力。

(三)培植中小企业发展。在继续发展、巩固、壮大骨干财源的同时,努力创造条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促进中小企业快速稳定发展,培植后续财源,形成多元化财源结构,分散财政风险,增加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运用财政贴息等手段,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和空间。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实行公平待遇,通过招标或其他方式使中小企业平等获得各类政府性资金支持。帮助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中小企业管理经营水平,鼓励引导中小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外部广阔市场。

(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县域之间均衡发展,缩小县域发展差距是财源建设的重要着力点。要在投资、金融、财税、外经外贸、技术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给贫困县区适度的政策倾斜,营造县区的良好发展环境,激发县区后发优势。通过做扎实的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好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若干优惠政策,更多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对困难县区财政转移支付和重点帮扶力度,充分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增强县域经济造血功能,提升县域经济规模、质量和创新能力,不断把县域财政做大做强。

三、完善和落实财源建设的激励政策

会上印发了我市加强财源建设意见以及财政局出台的实施细则,长林同志也作了说明。会前财税部门做了大量细致扎实的研究论证,会后各级各部门都要认真抓好政策的贯彻落实。总的来说,这次出台的政策主要有三个特点:

第一,导向明确。《意见》围绕保障科学和谐发展的主线,突出三个导向:一是鼓励转变发展方式。重点鼓励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更多的用于科技创新,支持循环经济和重大节能技术开发,加大对重点污染源的防治力度,支持环保产业发展。二是鼓励经济结构调整。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方向和产业政策,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等发展,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三是鼓励财源质量提升。针对县域财源建设、税收收入比重提高、财源贡献大户、财政困难县区收入增长等方面的政策,都是为加快提升我市财税结构和质量,而采取的有效措施。这个导向,就是财源建设的方向,也是各级各部门以及企业发展的重要着力方向。

第二,力度加大。在目前财政支出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一次性拿出8000万元专门设立财源建设扶持资金,而且每年都列入预算安排,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财源建设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对金融业的奖励,一次性补助200万元—2000万元,这个力度也是很大的。按照各财源单位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份额和动态增幅,相应调整扶持奖励幅度和分类补助标准,奖励幅度从2倍到10倍,也是前所未有的。

第三,保障扎实。为确保政策落到实处,《意见》从组织实施、实施细则、覆盖范围、资金来源都作了扎实而有操作性的要求。要求成立市财源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县(市)区、各部门、综合治税部门责任,对支持政策作了详细分解,对奖励条件、标准、幅度作了明确规定,奖励面涵盖县区、部门、企业、企业法人代表;特别要求县(市)区要把专项扶持资金纳入预算,体现出对财源建设的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要把握好机遇,用足用好支持政策,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加强征管,依法治税

财税部门要加强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严格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力争全面反映经济发展成果。

(一)依法加强税收征管。要立足增收,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切实做好收入组织工作。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在抓好大企业、大集团等骨干税源的同时,加强对中小企业和零星分散税源控管力度;严格税收执法,严肃征管纪律,强化税务稽查,加大对涉税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严厉打击偷、逃、骗税行为;在抓好内资企业税源控管同时,加大对外资企业税收征管,对优惠政策到期的企业及时恢复征税。大力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抓好征管责任区和税收管理员制度落实,强化税源管理,完善税源动态控管体系,防治税源流失;完善税务稽查工作机制,改进税收征管手段,发挥财税信息化功能,通过强化纳税评估,提高征管控制能力。深化综合治税成果,完善协税配合制度,加大区片管理力度,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和零散税收征管。要区别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采取征管措施,切实加强对建筑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餐饮娱乐业等有潜力行业和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管理。

(二)严格非税收入征收。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重要组成部分。各责任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既不准乱收,也不准该收不收,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依法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健全非税收入信息统计分析制度,实现各级各部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适应财税、资金管理新形势,财政部门要研究建立责任体系、监管机制和必要的奖惩机制,确保各项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按照“成熟一个,规范一个,重点突破”原则,把所有应当纳入财政管理的非税收入,逐步纳入财政管理。国有土地出让金征收、管理、分配,既要保证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田开发整理,也要保障失地农民生产生活权益。加强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和水资源费征管,努力变资源为财源,增强支持发展调控能力。

篇7

关键词:雨水收集、回用排放、工程设计,减少投资,节约水源

一、简介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雨水资源化利用对缓解水资源短缺和维持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工程采用雨水收集与传统重力流雨水排放相结合、环保型PE渗透式雨水井与PP模块化的储存净化一体化雨水利用构筑物相结合的设计方案,不仅有效解决了采用常规雨水排放设计方案使厂区雨水管线无法与市政预留接口相接的难题,避免了厂区内洪涝,而且,具有便于施工修护和后期雨水收集系统扩容的特点,技术先进、经济可靠,实现了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年节约水源在300 m³以上。

二、工程概况及难点

本工程为中冶精锻大型多向模锻件及重型装备产业基地建设项目的一期工程,建设厂址位于唐山市,面山临海,夏季降水集中,日最大降水量为184mm,年均降雨量623mm,最大降水量1140mm,因此,厂区雨水排放需高度重视。

该厂区东西方向较长,周边规划道路中,大理路尚未建设,且短期内不能开通。受市政配套条件的限制,一期工程只能向东面学院路排水(见图1)。

但是,学院路上的市政预留接口底标高较浅(26.77m),厂区路面雨水设计若采用重力流,按采用国家标准最低管道坡度设计末端雨水管道底标高为26.10m,低于市政预留接口标高,导致无法排至市政管网(详见图2)。

三、设计方案

为解决上述难题,本着既要保证在雨季最大降水时厂区路面雨水能快速有效地排出,又要尽量节约投资并方便施工的原则,本工程设计经过多方案比选,采用了传统重力流雨水排水与新型雨水收集相结合的方式,在重力流能够直接排至市政管网的区域,仍采用重力流方式;而在重装及模具车间和热处理车间建筑物及周边绿地采用雨水收集利用方式。设计采用环保型PE渗透式雨水井(见图3)与PP模块储存净化一体化雨水利用构筑物(见图4)相结合的方案,在尽可能使雨水下渗利用的前提下,收集多余雨水进行综合利用。

本工程设计的雨水回收池体积仅为150m³,既达到了设计要求,又节约了一次性建设投资,减轻了甲方筹资压力,使其能将有限资金重点用于工艺装备的投入。采用新型的PP模块储存净化一体化雨水利用构筑物代替了传统的钢筋混凝土雨水池,具有施工便捷,利于检修,节省空间等优点,更重要的是方便了二期工程雨水收集系统扩容。雨水收集设计方案见图5示意。

PP模块储存净化一体化雨水利用构筑物设置于厂区东侧,安装溢流外排管道,以排除超量雨水,控制水位。储存的雨水可以供绿化、冲洗道路等日常杂用,节约大量水源,符合国家节能节水政策,为工程增添亮点。

四、实施效果

本工程雨水收集方案经过两年多的运行考验,特别是投运第一年正好遇上唐山汛期强降雨,日最大降水量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当年7月20日最大降雨量168mm)(见图6),而本厂区雨水收集后,多余的雨水能快速、顺畅地至市政雨水管网,证明厂区雨水排放系统不仅达到了设计要求,而且,利用收集的雨水用于通过中水管网用于厂前区景观用水和道路绿化,收到减少投资和节约水源的双重效果(见图7)。

篇8

一、立足发展迅速扩充税源

经济决定税收,推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是不断开辟和壮大税源的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税收的增加提供有效的税源保障。加快地方财源建设,培植地方税源,一方面,要在有限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条件和市场的约束下,维护好、巩固好现有税源,使之形成良性循环,有效夯实财源基础。通过对现有地方税源状况开展全面普查,在全面掌握现有税源状况的基础上,认真进行分析和预测,立足本地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目标要求,具体分清哪些是成熟型税源,其税基如何?哪些是成长型税源,到底潜力有多大?哪些是衰落中的税源,其周期还有多长及如何替代等等,力求做到胸中有数。同时,明确巩固现有税源必须采取的措施,使之落到实处,确保现有税源继续保持稳定产出率,为地方税收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坚实的税源基础。另一方面,必须加快崛起的步伐,实现江西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总量的迅速扩张。尤其是作为一个尚处于刚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欠发达的省份,相对一些发达地区的发展成效来说,没有增长,经济总量上不去,地方财源就不可能增加,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也就失去了基础。当前,结合江西的实际,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实现经济和社会既快又好的发展。在这里,“快”是前提,“好”是目的,缺少“快”,也就谈不上“好”。因此,必须把发展作为贯穿税源建设始终的主题,把在支持经济发展中求得税源的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根据税制结构和财政体制发展的要求,不失时机地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发展有利于地方税源持续增长的产业或项目,把提高经济实力与提高地方财力结合起来,把发展经济与提高经济的创税能力结合起来。针对各地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现状,科学地制定财源建设规划,并将其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计划和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调动全社会力量,确保各项税源建设的举措落到实处。

二、调整结构有效优化税源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源建设的不断加强,江西地方税源结构有了明显的改观。然而,由于受经济结构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税收入结构仍有待进一步优化。主体税种营业税增长不够稳定,作为地方税第一大税种,不仅收入比重没有大的提升,其增收额占地方税收增收总额的比重却由1996年的65.4%,下降到2004年的46.2%。由于受工业发展水平及经济效益等因素的制约,来自第二产业的地方税收相对较小,2004年为38.2%,扣除建筑业税收,2004年全省由制造业提供的地方税实际仅有17.5%。此外,地方税收来自民营经济的份额小、比重低,2004年全省个体私营经济和涉外经济提供的地方税收分别为23.6亿元和5.7亿元,其占地税收入的比重仅为26.4%,与经济发达省份差距较大。由于产业结构的差异,受税制结构的影响,各产业提供的税收贡献率也有所差别,因此,需要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来有效增强税收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度,提升税源的集中度,优化税源结构,有效增强地方税收的持续发展能力。尤其必须把提升第二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推动力来抓,瞄准重点,扶优扶强,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骨干优势企业,进一步提高工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迅速扩大和提升工业税源的比重。突出工业园区建设,通过创新机制,整合提升,形成特色,打造现代加工制造业平台,使其成为振兴工业的硬支撑,成为推动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成为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壮大税源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着力调整和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推动经济优势和税源优势的转化。

三、突出重点强化支柱税源

第三产业是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2004年全省第三产业地方税收实现685 922万元,比上年增收163 088万元,增长31.2%,占全部地税收入的比重为61.8%。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尤其现代服务业是有效增加地方税源的重中之重。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加快工业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壮大地方税源、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关键所在。当前,江西在发展第三产业中要突出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调整和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在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水平的同时,注重培育和发展信息网络、金融证券、物流、软件服务、文化教育、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使其成为我省未来第三产业的主体和地方税收的新的增长点。第二,加快城市化进程,坚持“小城镇、大战略”,努力改善城乡二元结构,突出中心城市建设,大力发展小城镇,以此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推进社区服务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地方税收收入。第三,切实推进旅游产业链建设。江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发展前景广阔,要凭借良好的区位条件和现代化交通格局,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旅游辐射能力弱、规模小、层次低、凝聚力不强的问题,充分整合旅游资源,构建精品旅游,推出特色旅游,打造品牌旅游,使资源优势尽快形成经济优势和财源优势。与此同时,要高度重视投资对经济和税收增长的拉动作用。从长远来看,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逐步淡出和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对投资过快增长的适度控制,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的突显效用将逐渐减弱。但对江西这样一个目前仍处于城市化水平和城乡居民消费层次相对较低的省份来说,以交通和城市公用事业为主的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改善,随着城市化战略的加速推进、花园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住房分配货币化的落实、以及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将为房地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必须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确保各项投资的持续稳定增长,增加地方税收。

四、着眼未来开辟新兴税源

开辟新兴税源,是形成梯级税源格局,确保地方税收持续稳定增长的战略重点。一是在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带动力强的金融证券、信息网络、软件服务、房地产、文化教育等现代服务业,着力改变目前第三产业传统服务比重大、内部结构优质化差的现状。坚持“小城镇,大战略”,通过经营城市,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设施的投资力度,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带动社区服务业发展。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在发展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同时,把生财、聚财领域拓宽到非公有制经济。在加大、加快经济税源结构调整的同时,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和税收比重,使之成为财源建设的后备军。通过政策引导、发展引导和机制引导,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增强非公有制的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在企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优势互补,帮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主导产业,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经济效益,以利于这些后备税源的发展壮大。三是立足县域经济发展,紧紧急围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和财政增长做文章。发挥区位优势,围绕农产品深度加工、特色资源开发,拓展县域经济发展空间。把加快发展乡镇企业作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促其生产上规模、产品上档次、管理上水平、经营上效益,使其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县乡财政的支柱。进一步优化环境,改善服务,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乡镇企业乃至县域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制重组,以存量吸引增量,以增量存量,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篇9

【关键词】县域经济 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 云南省

一、县域经济的含义和主要特点

在我国传统和现实的社会结构中,县域是联系宏观与微观、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的重要环节。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内统筹安排和优化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的、功能完备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它是宏观经经运行的基础。也就是说,首先,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尤其是建制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其次,县域经济有一个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且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然后,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具有开放性。最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

同国民经济体系的其他经济形态相比,县域经济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县域经济

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因区域和资源环境的差异,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二)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

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宏观体系的基础。但是,区域经济学的不少理论、方法在运用时尚需结合我国县域经济的具体情况,有关县域经济的发展规律还需要我们努力探索。

(三)县域经济具有特定的地理空间

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区域界线明确,具有明显的产业、市场和资源优势。

(四)县域经济有一个县级政权作为市场调控主体

有一个县级财政,因此,县域经济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

(五)县域经济具有地域特色

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

(六)在市场体系中,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

县域经济不是封闭的、孤立的“诸侯经济”,具有开放性。县域经济虽然是在县级行政区划上形成的,但它又不同于县级行政区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要突破县级行政区划的约束,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县域经济还要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

(七)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

县域经济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但是,县域经济又不同于国民经济,县域经济不能“小而全”,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旅)游”,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

(八)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的发展主题和方向

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县域”这个概念,而且发出了“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十七大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在这样的背景下,县域经济的问题被提到了议事日程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种种迹象和现实表明,中国走向县域经济时代已经是大势所趋。因此,正确认识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资源和区位优势,采取切实措施促进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富民兴滇和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全国和一般的角度来看,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这些问题存在,与宏观经济环境有关,也与不同县域之间的资源状况、市场发育程度、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紧密相关。

(一)县域经济同城市经济之间发展不协调

县域经济之间,经济基础好、资源丰富的县比较富余,财政资金雄厚;而经济基础较差,资源匮乏的县,财力紧张,有的甚至举步维艰,干部职工工资发放都有困难。不仅如此,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之间的发展更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一是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城市经济,并且这种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二是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两层皮”问题仍然存在。一方面,城市对县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辐射的传导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另一方面,客观上仍然存在着城市与县域争项目、争资金、争资源等问题,城市与县域仍然相互独立。三是城市与县域在产业整合、分工协作等方面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协作机制和紧密的产业链与配套关系。

(二)传统农业的效率低下

传统农业是指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当前,中国县域传统农业可以归纳为6个特征:一是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很高的比重。二是农业发展片面追求产量和产值的增长,而对市场需求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农产品质量、农业结构升级和农业效益等关注不够。三是农业的种养、加工、流通相脱节,利益关系不紧密。四是高度分散的小规模家庭经营方式。五是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下,技术进步水平不高。六是农业仍然是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建国以来,尽管中国的农业生产取得了稳步增长,但是,由于人口的增加,以及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不足,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停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导致中国农业发展缓慢。

(三)大部分县域工业尚未在县域经济发挥主导作用

目前大多数地区县域工业不仅发展缓慢、总量过小,而且档次也比较低,突出表现:一是深加工能力不强,生产经营的基本方式仍然是“收获―初加工―销售”为主要形式的粗放式经营,真正能够发挥较大带动作用的深加工企业仍然很少。二是产品档次不高,科技含量低,主导产品和优势产品少,难以形成积累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严重制约县域工业的发展。三是县域工业发展仍在一定程度上受传统计划经济思维模式的影响。

(四)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迟缓

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迟缓主要表现为:从民营经济自身来看,主要问题是: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产业分布不合理,多数集中在第三产业中的餐饮服务业;以家族式管理为主,管理上的非规范性和非科学性问题较为明显;自身发展潜力有限,大部分民营企业产品结构不合理,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产品档次低,市场前景不广阔;借贷能力低,多数民营企业预期收益不明显,自有资金少,由此导致其偿贷能力低,甚至部分民营企业缺乏还贷意识和法治意识,信誉度低。

同发达省区相比,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云南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低层次,“十五”期间,云南省县域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工业化程度低、劳动者文化素质亟待提高、城镇化进程缓慢、经济结构调整滞后等各种问题依然突出。县域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已极大地制约了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

云南县域经济所面临的形势和困难在其他省区是很难见到的,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十分孱弱。这是有云南省特殊的省情所决定的。云南地处西南边疆,经济发展具有双重“二元经济”的特征,即省域内的城乡、工农差别和本省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同全国先进省区的差异。据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测评,云南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排第23位,与排在第一位的上海相差近2倍,县域经济发展指数为全国倒数第3位,比西部平均值还低2.3个百分点,目前还没有一个县市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全省129个县市区中有116个要靠省级财政补贴保证工资发放和机构运转,这种“大河有小河干”的“讨饭财政”现象引起了云南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认为:“县域经济是云南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已经成为影响云南经济快速发展的最大制约,成为与发达省区的最主要差距。”

就云南省的实际情况来看,同全国其他省区相比,县域经济的发展存在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1.思想观念落后。同发达省区相比,云南一些县级政府对发展县域经济缺乏新思路和新举措,不少县政府官员还没有摆脱旧观念、旧思维、旧习惯的束缚,还存在着封闭保守、小富即安和平均主义的小农经济观;习惯于等、靠、要及政府大包大揽的计划经济观;忽视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高投入、低效益的粗放经济增长观;追求仕途风险最小的平庸政绩观。有研究者认为,造成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难点还在思想观念转变上。

2.贫困面大,劳动者素质低,脱贫难度大,自我发展能力差。云南129个县市区中有近一半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对全国各省区市人口素质的分析,云南人口综合素质居全国末位。

3.县级政财失衡。这一问题成为制约云南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据云南省财政厅统计,“十五”期间全省县级政财收入虽然增长较快,但主要集中于昆明、玉溪等地,多数县财政收入增长缓慢而支出却迅速上升,收支差额逐年扩大。财政支出主要用于保工资发放和机构运转,用于公共支出和生产建设性支出得不到保障。

4.县级财源建设项目效果欠佳,未形成新的支柱产业。目前,云南相当一部分县的经济基础薄弱,缺少新的支柱产业,县级财源结构单一脆弱。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受市场和国家政策影响,烟草业等传统财源难以支撑县级财政持续增收,造成部分县财政大幅减少,而个别县在实施天保工程导致林产业消失后,陷入无“财”行“政”的困顿。

5.城镇化水平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据统计,云南城镇化水平居全国倒数第三,比全国低11个百分点。城镇体系不完善,城镇经济实力弱,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即便云南城镇化水平低,但与落后的乡村相比,二者仍形成巨大反差。

6.工业化进程缓慢。有关人士认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是工业问题。在云南的不少县,虽然各种资源相当丰富,但十几二十年不上一个工业项目,县里几乎找不出一个像样的工业企业。云南县域经济总体水平之所以低,主要是工业落后所致,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也由此派生出来。

7.个私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弱小。专家介绍,目前个体私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已成为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主要增长动力,但这两者在云南县域经济中都十分薄弱,成为经济发展的两大"软肋"。云南县域经济不发达,很大程度上是个体经济的不发达。云南外向型经济的形势同样不令人乐观。云南实际利用外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主要集中于昆明等发达城市,其他县市利用外资额与全国水平的差距不言而喻。

三、加快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根据云南省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县域经济的发展应采取以下主要对策:

(一)解放思想,确立新的发展理念

在新阶段实施县域新突破,加快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从某种意义讲,最缺的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理念和制度保障。因此,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加快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首要动力。一方面要树立和强化市场观念,面向省内、国内和国际三个市场,通过市场的完善和发育不断带动我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省内县域之间、国内县域之间的经济合作,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此外,还要以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桥头堡战略为契机,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充分利用东南亚、南亚国家的资源和市场,在开放中求发展,这一点对我省沿边县域十分重要。要联系工作实际,要冲破各种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约束及体制机制,彻底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营造宽松良好的软环境。

(二)立足县域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结合县域实际,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特色经济,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富民强县的重要途径。特别是比较落后的县要实现快发展、大发展,必须立足本地实际,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思路,找准重点,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区位等比较优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游,走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路子,培育重点企业,形成特色,创出品牌,促进县域产业从多样化转为特色化,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要把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形成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发展产业链条和特色经济,以此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三)培育龙头和骨干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

发展县域经济要紧紧抓住培育龙头企业这个“牛鼻子”,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一,要打破地域界限,优化资源配置,围绕主导产业,积极扶持壮大,形成规模经营。重点培育和扶持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带动辐射力也强的龙头企业。要把农副产品深加工作为发展重点,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第二,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兴办龙头企业,兴办贸工农、种养加、农科教相互渗透,有机结合的联合式龙头企业。特别是要积极引导大型企业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真正成为龙型经济发展的龙头。第三,积极探索产业化经营的新模式,我国农业产业化有多种多样的模式,例如,“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协会+农户等不同的模式。

(四)以项目建设、资源开发和特色产品为重点,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加快推进工业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地转入工业和城镇,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国内经济大县强县发展实践所证明的。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首先要坚持比较优势原则,调整县乡工业与城市工业的分工关系,坚持工农结合,城乡互动,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走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道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用高科技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其次,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市县产业有机整合,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和合理的配套协作关系。

(五)全力发展民营经济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把民营经济放在突出的位置。首先,要彻底转变和根除对民营经济的偏见,牢固确立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生力军这种主导意识。其次,政府要在加快体制创新,强化政策扶持,鼓励科技创新,引导集约发展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良好的社会环境。再次,发展县域民营经济,要同县域国有、乡镇企业改革相结合,鼓励民营经济积极参与国有经济改革,逐步使县域经济民营化;要同发展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相结合,引导、鼓励、支持民营经济组建各种形式的农村经济组织,使它们成为中坚和骨干;要同能人带动相结合,以技术能人、经营能人等县域各类能人为核心,支持他们在组织生产经营、开拓市场、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带头作用,形成一大批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领军人物。

参考文献

[1]李伟民.为发展县域经济支招[J].中国统计,2005,01.

[2]凌耀初.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战略[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篇10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xx要发展,必须从xx县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思路,推进创新,突破重点,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三战略”,努力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要以转变思路为前提,着力强化“三个意识”

实践证明,思路决定出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除要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外,关键是要有与时俱进、科学明晰的发展思路。综合分析壶关的优势与劣势、潜力与困难、机遇与挑战、县情与民情,xx把发展定位在“跻身全市经济强县、建设全省旅游大县、打造中国北方绿城、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争创全国生态名县、争当贫困地区小康建设先进县”上,把发展思路定格在坚持“兴工富县、强农富民、亮城树形、做大旅游”上。因此,我们在工作当中贯彻落实这一思路,必须着力强化“三个意识”。

(一)强化科学发展的意识。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树立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改革创新,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样才能推动壶关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努力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繁荣富裕、文明和谐、山川秀美的新xx。

(二)强化特色经济的意识。县域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特色经济。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依托自身优势,立足现有特色,不断延伸强化特色;挖掘潜在特色,不断开发壮大特色;培育创新能力,不断创新再造特色,大力培育和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构筑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根据壶关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特点,要重点培育“六大特色产业”,构建“四大特色经济区域”。依托常平集团、环海集团规模经济优势,发展钢铁产业;依托西南部煤炭资源优势,发展煤炭产业;依托壶化集团进入全国民爆行业前三强的优势,发展化工产业;依托壶关丰富的石灰岩资源优势,发展建材产业;依托壶关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依托太行山大峡谷独特的自然风光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业。逐步形成县城北部工业园区、西南部煤炭工业区、城南绿色农产品加工区及中部原料生产基地、东南部旅游区四大特色经济区域。

(三)强化对外开放的意识。县域经济不是封闭性经济,而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开放性经济。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扩大开放,借助外力求发展。开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借助外力求发展是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xx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要实现加快脱贫、全面建小康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抓住新的机遇谋发展,构筑新的开放格局促发展。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要以推进创新为保证,努力实现“三项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因此,推动xx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努力实现“三项创新”。

(一)观念创新。xx近几年年年有发展,但与兄弟县市区相比,差距还很大。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首要的、带根本性的是思路观念上的差距。目前干部群众对壶关经济发展有两种错误认识:一种是消极悲观认识,认为壶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历来基础差,底子薄,又地处偏僻山区,自然环境恶劣,资源条件较差,要想发展实在太难;另一种是盲目乐观认识,认为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省委、省政府又大力实施“两区”开发,国家、省市对壶关倾注了太多政策、资金和项目上的扶持,县域经济发展无须自己操心,存在“等、靠、要”思想。因此,观念创新就必须坚持与时俱时,突破思想认识障碍,牢固树立新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实事求是与跨越式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新的比较优势观,破除“县域基础条件差、招商引资无吸引力”的思想束缚,增强敢闯敢冒的市场竞争意识,破除“县域资源条件差,只能小打小闹”的思想束缚,增强办大事、兴大业的意识,破除“县级政府调控能力弱、只能依靠上级”的思想束缚,增强自力更生和自主发展的意识;牢固树立新的服务观,工作职能由“管理就是管人管钱”向“为企业服务、为客商服务”转变,工作方式由“政府主演”向“政府服务”转变,工作重心由行政管理向改善环境转变。

(二)机制创新。机制障碍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要着眼于最大限度地释放和激活生产要素潜能,消除不利于发展的机制,着力创新人、财、物的管理和使用机制,创造出“进得来、留得住、发得了”的“洼地”,发挥“产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集约”的“洼地”效应。首先是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建立以发展论功过、以业绩定取舍的用人机制,建立放眼四海、唯才是举、广纳群贤,不拘一格的选人机制,建立以考核定位次、以功过论奖惩、以作为求地位的育人机制。其次是创新资金运筹机制。立足常平钢铁、环海不锈钢、壶化民爆、华阳矿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旅游开发等优势产业,培植新兴财源,优化财源结构;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上下联动的原则,建立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建设资金筹集机制,做到财尽其力。最后是创新物力使用机制。坚持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放开搞活二级市场,实现土地资产的保值增值;坚持将闲置公共设施的经营权使用权推向市场,进行转让、拍卖和租赁,盘活闲置资产。

(三)环境创新。环境是形象,也是生产力。现代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环境的竞争。近年来,壶关坚持实施“亮城树形”战略,坚持“软硬兼施”创优发展环境,力促硬环境上档次,软环境上水平。在硬环境上,要继续加强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切实推动园区建设,着力强化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巩固“全省文明县城”和“全国卫生县城”成果,努力争创“全省园林化县城”和“全国文明县城”。在软环境上,要坚持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优化政务环境,提高行政效能,以政务大厅为窗口,实行“一站式”办公和“一条龙”服务,综合治理治安环境、执法环境、建设环境,努力创造一个规范、有序、和谐、宽松的发展环境。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要以突破重点为关键,致力推进“三化进程”。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突出主导产业,努力实现重点突破。从壶关近几年的发展态势来看,实现县域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必须致力推进“三化进程”。

(一)以国区建设为载体,推进工业新型化。工业园区不仅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集聚地,更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载体。要紧紧抓住xx经济开发区被列入省级开发区的优势,着力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在做大上下功夫,在做强上做文章,在做优上动脑筋,把开发区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一流园区,构筑全县开放型经济发展新高地,加速xx工业新型化进程。一是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对接长治,承接三晋,面向全国,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在引进项目过程中,注重突出重大、配套、新型、生态项目,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促进县域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二是实施产业互动战略。坚持“准确定位、合理规划”的原则,把园区科学划分为不同主导产业区,特别是要充分依托常平集团、环海集团、壶化集团、华阳集团等具有支撑产业发展独特优势的企业,建立特色园区,做大做强钢铁、煤焦、建材、民爆等特色产业板块,加快产业集聚,推动产业互动,形成产业“一条龙”关联群体,培植县域经济的核心增长极。三是实施体系促动战略。建立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加快园区一座22万伏和两座11万伏输变电站的建设,加快园区长壶一级路与通往平顺的集李路连接线,以及引漳入壶大型引水工程的审批立项进度,加强园区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与此同时,还要建立服务环境支撑体系,实行“保姆式”全程服务,推行一线办公,现场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问题,促进园区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以龙头企业为带动,推进农业产业化。

壮大农业经济,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xx作为一个农业大县,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谋划发展现化农业,着力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和规模化,进一步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紧紧抓住中央、省市加大对农业扶持力度和政策倾斜的契机,牢牢把握市场趋向,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形式,大力发展以牛奶、陈醋、羊汤、土豆、黄花茶等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扶持九牛寨乳业、紫团饮业、裕沣酿造、辛寨陈醋、郭氏羊汤、西柏林豆制品等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联基地、联农户、扩规模,提高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鼓励龙头企业或其它中介组织租赁农户的土地使用权,鼓励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与龙头企业组成股份合作制农业企业,逐步建立起与农业产业化相适应的土地流转制度。二是加强绿色基地建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按照“突出重点,打造绿色”的原则,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畜牧产业,培育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重点发展优质小杂粮、优质蔬菜、脱毒马铃薯、优质玉米、中药材等特色种植基地和奶牛、肉驴、猪、鸡、兔等规模养殖基地,形成多乡一业、多村一品的农业产业化格局。三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以强化服务为重点,积极发展家政帮扶组织,使广大外出务工人员开心走出家门,安心在外致富。加强对农民外出务工的信息服务,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就地转移。加强对农民工跨地区就业的服务,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广泛开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增强农民外出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