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教育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13 17:04: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设教育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设教育制度

篇1

近日,“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建设座谈会”在广州召开,全国职业教育的专家学者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制和层次结构、职业资格制度、发挥行业在职业资格制度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和规范校企合作制度和新学徒制度等问题提出建议。从多维度重新审视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的相关问题,可以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更新教育理念,引领职业教育制度改革。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最重要的是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人们追求的教育理想,它是建立在教育规律的基础之上的。科学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远见卓识,它能正确地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科学地指明前进方向。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主要包括职业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社会化、职业教育产业化、职业教育终身化等四个方面。要加快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建设,就必须以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为切入点,通过破除思想障碍,进而破除制度障碍,才能创造职业技术教育良性发展的制度环境。同时,需要以开放的目光,借鉴外国的先进理念,增强对外交流。例如,近期在广州举行的粤德职业教育合作交流会,不仅加强了我省职业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而且对广东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加强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制度创新。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离不开行业的参与和指导。现代职业教育的制度建设,要体现行业发展、产业升级、国家工业化的要求。行业参与和指导职业教育的能力、水平、质量、力度,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标志。因此,职业教育布局要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职业教育需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新的需求。校企合作模式是将学校和企业紧密联系起来的纽带,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求的人才。例如,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继在广东省首创“车间进校”“企业课堂”办学模式之后,开创性地提出了“岗位学制”校企合作的新理念,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及丰富的实战技能的实用型技术人才,打造了东莞乃至全省校企合作的新亮点。

完善职教体系,推动职业教育制度调整。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就是要主动适应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需要,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走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立足国情、面向世界,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升级版。当前,中国职业教育正在由比较注重规模扩大转入更加注重质量提高的关键时期,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这个时期最为紧迫的重大任务。为此,教育部提出了“三步走” 战略:第一步,2011至2012年实现“十个衔接”,重点推进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结构布局、课程体系和教材、教育教学过程、信息技术应用、人才成长途径、教师培养培训、行业指导作用、校企深度合作和教育评价改革等10个衔接。第二步,到2015年初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架构,力争“十二五”期间取得重大突破。第三步,在十年内形成“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通过一系列的发展战略,完善体系,从而推动职业教育制度调整。

总而言之,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制度建设,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能够推动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篇2

【关键词】独立院校 应急管理

一、独立学院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现状

如今,独立学院突发事件应急的现状并不容乐观。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不少学生对校园应急事件的概念缺乏了解,几乎没有应急事件演练的经验,法律意识不足,观念上也缺乏必要的重视意识;从管理者的角度看,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认识均不够到位,常陷于一种被动的、应激性的处理模式中,重在事后处理,事前预防观念淡薄;从学校的角度看,关于应急管理的组织机构不够健全、相关教育明显不足(这也是师生危机意识不足的主要原因)、心理干预系统不够健全、人文关怀体系不完善、校园文化载体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学校与家长以及学生三者之间沟通不足等。

近年来,媒体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独立学院突发事件也在不断的被聚焦放大,从而导致独立学院的应急管理的压力无形中也在不断增大,尤其是独立学院,在转型的关键时期,本已压力攀升,再加上传统的应急管理的方式本就有待完善,这就为独立学院的应急管理提出了新的命题,如何在转型期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是摆在独立学院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二、独立学院突发事件的特点

高校突发事件是指:那些发生在高校内,或虽未发生在高校内,却与高校中的人或事有相当联系,事前难以预测,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的影响、冲击乃至危及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的公共事件。

独立学院校园突发事件的类型。由于独立学院突发事件性质各异,诱发的因素也不尽相同,通常对独立学院校园突发事件做 如下类型的划分:①群体性突发事件。这里所说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校园内外涉及校园师生的各种未经批准的集会、游行、请愿以及集体罢餐、罢课、上访、聚众闹事等事件。校园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可分为政治因素引起的事件和群体利益引发的事件两类。前者是指带有政治色彩的、大多由国家和民族利益引起的具有社会共鸣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后者是指因待遇、利益、管理等引发的具有群体利益目的的群体性突发事件。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学校师生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失误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两类,一类是发生在学校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是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等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另一类是学校所在地方发生的,可能对学校师生健康造成危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2003年SARS的蔓延,使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对一些师生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③突发安全事故。突发安全事故既包括学校楼堂馆所等发生的火灾、爆炸、建筑物倒塌、拥挤踩踏等重大安全事故,校园重大交通安全事故,校园睡眠冰面溺水事故,大型群体活动公共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学校后勤供水、供电、供气等事故,以及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等,也包括学校组织或师生自行组织的校外活动中造成的师生人身损害的安全事故。学校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尤其是重大突发安全事故,往往会造成灾难性后果。④自然灾害事件。自然灾害事件包括气象、海洋、洪水、地址、森林、地震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我国是多灾之国,这些自然灾害往往给灾区学校带来巨大的灾难与损失,给受害师生造成巨大的心理痛苦。

三、独立学院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教育不普及,培训不到位。有些学校新生入学后没有开展自救互救的实际演练和像火灾,地等突发事件的模拟演练即使经过训练也是走走形式,没有进行系统化,正规化教育,学生安全知识薄弱,自救互救能力低,危机应对意识有待加强。

制度不健全,设施不完备。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 学院没有建立健全的独立学院园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日常管理制度,没有坚持督查制度,没有定期对园区应急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督导,没有即时通报督查情况,没有对影响园区安全稳定的情况进行及时上报、设施不完备,因为经费问题,有的独立学院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消防的规定设置园区消防设施,消防器材没有配备到位.园区重要地方没有安装摄像头。保障体制不健全。2009年甲流爆发时期,很多学校都制定了符合自己情况的疫情应急预案,预案在事后大多被弃置在一旁,没有得到及时的修订和完善。大多独立学院应急救护的设施,设备,人力,财力,物力不足,后勤工作滞后。

信息不畅通,不公开有些学校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隐瞒,缓报或谎报信息,处置突发事件的信息不透明。

篇3

关键词:法国教育督导制度;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G5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8-0155-02

法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底蕴的西方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教育督导制度的国家。研究法国的教育督导制度,对于完善我国的教育督导制度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法国教育督导制度的经验

1.督导机制设置健全、职责明确

法国政府于1965年设立了国家教育行政总督导。现行的法国教育督导机构设置为国家教育总督学、国家教育行政督导、地区与学区督学以及国民教育督学。

各级机构的职责清晰、明确。

(1)国家教育总督学

国家教育总督学的活动范围侧重在教育教学领域。他的职责有:第一,从宏观上监督和评估国家的教育制度,包括对教育类型、教学内容、大纲、教学法、教学程序和实施方式等方面的监督与评估;第二,参加各地对教学和教育质量的督导检查工作,参加对地方督导人员、学校领导、教学人员和指导人员的招聘、培训,并评估他们的工作,使地方督导机构能较好地在学区长的领导下,行使其权利和职责;第三,为改进和实施教育政策,根据教育部长的指示,围绕教育部的中心工作和全国基础教育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调研,提出其权利范围的意见和建议。

(2)国家教育行政总督导

主要职责是:在教育部长的直接领导下,代表部长或以部长的名义,对教育部、学区、公立学校以及所有隶属于教育部或得到教育部资助的机构的行政、财务、会计和经济方面事务的运行情况和效益进行督导和检查;对涉及上述机构的行政诉讼案件提出咨询意见;对国家的教育制度进行研究和评估;参加由部长委托的教育系统内行政、财会人员的招聘和培训、对某一学区专题调研或处理突况和特殊问题等。

(3)学区督学和国民教育督学

地区与学区督学和国民教育督学受学区长领导,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学区长保证国家、政府的教育法律和教育政策在本学区的实施。他们主要职责是:1)行使在教育方面的权力,对区内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师,教育和方向指导人员的个人和小组工作进行评估;协助对学科教学、教育部门、教学程序和教育政策实施情况的评估;尤其对教育行为直接监督。2)专业督察指导。根据不同的专业,督导中小学、职业培训机构中教师教育和指导人员,检查国民教育教学阶段培训目标和计划的实施。3)参与教师培训。参与培训方案的设计、推荐培训人选等,积极推动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和轮岗培训。4)参加学区招聘教师和公职人员的组织工作。5)根据学区长和教育部或总督学的要求,履行特殊职责。

2.教育督导人员资格认定严格

法国对督导人员资格的认定是非常严格的,各级督学都属于国家公务员,并都划入公务员等级中的一等A类。

国家教育行政总督导团体内各职级人员,通过逐级选拔产生,主要从教育系统内的有相当资历的文职行政人员、大学行政管理顾问、大学生总务主任、任职十年的省教育局局长等具有丰富行政管理经验的国家公务员中选拔。选拔由国民教育部长或由他的代表主持的委员会负责。

比如,地区与学区督学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具有一定职称的大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负责人;至少任职五年的国民教育督学,同时还要求年满40岁,并在教育、管理或督导部门全日制服务满五年或相当五年。地方督学的录用必须通过公开的竞争性考试。

国民教育督学的任职条件是:必须具有大学三年学习文凭或被承认的同等学力文凭,或持有中学教师资格证书,已经是国民教育部规定的机构的正式公务员,并在相应机构全日制工作五年,年龄在40岁以上。国民教育省督学必须通过公开考试招聘。通过竞争性考试后,还须参加为期两年的培训,持由考试委员会颁发的国民教育省督学能力证书,被派往分学区实习一年,实习合格后,方可转成正式的国民教育省督学。

3.督导职责分工明确

“法国教育督导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分工督导”,法国的总督学分为国家教育行政总督学和国家教育总督学。国家教育总督学主要负责教学方面的督导事宜,日常活动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按专业特长,将每位督学编入不同的学科组和专门组,在这些组内总督学的任务是全面地开展对本学科的研究和建设,检查和保证本学科的教学质量;二是根据每年对教育专题的不同调研课题,对所有的督学分别编组,在地区督学的协助下,深入相关地区开展调研;三是担任学区通讯员的总督学按要求深入到某一学区,在地方督学的帮助下完成年度调研计划,同时还有责任帮助制订所在学区督学的工作计划,并指导和协调地方督学工作。

比如,地区与学区督学主要在学区范围内负责对初中、高中和职业高中等机构的督察。国民教育督学主要负责对一个省内的小学、初中段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学前教育机构的督察。督学平时各有分工,但在必要时则灵活编组,共同进行督导。

对校长的评估和评分制度则是督导制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学区督学在对教员和校长评估的同时,也要接受学区长和总督学的双重评估。

4.注重对督导人员的培训

为了提高督导人员的素质,法国还十分注重对督导人员的培训,在《关于国民教育督学和地区与学区督学上岗培训》中就明确规定地方督学在被正式任命和就职前,必须到指定的教育管理干部培训机构接受为期两年的上岗培训。

二、对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启示

1.健全和规范各级教育督导机构,明确其职责

法国始终重视督导机构的设置,督学人数编制一直较多,各级职责也非常明晰。从法国的设立的各级督导机构与其职责来看,我国教育督导各级督导机构的设置还不规范,缺乏独立性,各级督导机构的职责也不明确,难以有效行使对政府部门及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执法工作中的督导权力和开展督导工作。从中央到地方基本上都以督政为主,对督学重视不够。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健全和规范各级教育督导机构,根据《教育法》规定的我国实行教育督导和评估制度以及《义务教育法》中的“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的提法,借鉴法国督导组织机构设置的有效做法,独立或相对独立设置教育督导机构,实现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分离,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从而使各级教育督导机构能够代表各级政府行使教育督导职权并有效地开展教育督导工作。同时,还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教育督导机构的职责,将监督与指导、督政与督学有机结合,坚持以督学为本的同时,以督政为主。

2.强化教育督导的权威性

目前我国在各地各级督学的任命、聘任方面基本上是由地方推荐、上级任命,聘任办法相对比较落后,选拔也不够严格,甚至是安置性质的。另外一方面,在督导机构和队伍建设及经费投入等方面,我国的差距还是明显的。不少督导没有经过严格选拔及专业培训,缺乏从事督导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督导队伍的素质相对较低。因此,我国应严格规定各级督导人员的任职条件,加强对各级督导人员的培训,提高督导队伍的自身素质,规范督导自身督导行为,努力实现督导人员集行政权威、法律权威、学术权威于一身。我国的教育督导尚未形成这样的权威性,这主要是因为对教育督导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督导组织泛行政化,缺乏专业权威性”[6]。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领导要重视督导工作,建立健全督导结果的公示制度、通报制度和公报制度,接受公众的监督,重视教育督导的反馈作用。

3.加强教育督导的法制建设

教育督导机构作为教育行政监督和教育执法检查机构,必须依法督导。我国的教育督导尚未单独立法。有关教育督导的政策和法规建设主要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四和1999年8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教育督导与评估工作的意见》(教督[1999]6号)之中,各地方只有深圳、厦门、湖南、辽宁、山东等十六个省市出台了地方性《教育督导规定》或《条例》。应该说,我国的教育督导法制建设还停留在职能部门出台的政策和地方性法规的层面,国家立法尚未提上日程。因此,加速国家对教育督导的立法工作,已提上日程。法国是一个以“三权分立”为政治体制基础的国家,他们认为教育督导是教育事业的强有力的监控体系,立法、执行、监督、指导是教育管理的四项主要职能,教育督导对保证国家教育政策的有效实施是非常关键的。因此,他们非常重视教育督导法制方面的建设。法国政府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教育督导的法规,如《国民教育总督学特别章程》、《国家教育行政总督导章程》、《地区与学区督学和国民教育督学特别章程》等。

4.加强教育督导人员的培训

我国在督导人员的培训方面,尚未形成规范的制度。应借鉴法国“地方督学在被正式任命和就职前,必须到指定的教育管理干部培训机构接受为期两年的上岗培训”的制度,我们也应强化教育督学岗前、岗中和岗后培训,切实提高教育督导人员的政策水平和教育教学督导的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对英国、法国教育督导和教育评价制度考察的报告[EB/OL]..

[2]穆岚.法、德、日三国教育督导制度基本特点及其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施,2008(22).

[3]刘冬梅.发达国家教育督导制度的比较及启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4]黄崴.我国教育督导体制现状、问题与改革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09,28(12).

[5]陶秀伟.中法教育督导体制比较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6]郑子莹,王德清.关于重建我国教育督导权威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5(3).

篇4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同志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加强和改进我局作风建设为主要任务,认真做好我局制度建设工作,健全符合我局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确保改进工作作风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为领导班子及成员破除“”,实现我局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工作要求

㈠加强组织领导。局党组书记、局长同志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主持制度建设工作;成立制度建设专班,负责组织实施,抓好任务落实,保质保量完成制度建设工作。

㈡注重规范具体。结合实际,在对已有制度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着眼明确、具体、可供操作的要求,认真做好废、改、立工作,确保工作有章可循、有序进行。

㈢确保工作成效。及时跟进督办,跟踪掌握制度建设进展情况,切实把好制度建设质量关、公示关,坚持纠正制度建设中盲目照搬照抄、针对性不强、大而化之、应付了事的行为,切实防止制度建设中的形式主义。

三、工作内容

㈠梳理现有制度。要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已有制度进行一次全面梳理,列出清单,认真做好立、改、废工作。对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群众认可的制度,要予以重申,着力抓好落实;对不适应密切联系群众、加强作风建设要求,与现行法规制度相抵触、不一致的,要予以废止。对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的,要予以修订完善;对制度缺位的,要抓紧研究建立新制度。

篇5

一、新时期社区矫正和监所检察监督各自存在的问题

(一)从社区矫正自身来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或不健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3条第一款规定,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但论者调查发现,大多数司法所编制和经费都没有到位,无法从人力、财力上保障社区矫正从基层层面抓落实。

2.社会协作机制尚未形成。《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3条第二、三款规定,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社区矫正机构的组织指导下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等协助社区矫正机构进行社区矫正。但是,对社区矫正机构如何来组织上述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社区矫正,规定不明确不具体,没有可操作性。各种社会力量能否真正愿意加入到社区矫正活动中,不得而知。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35条第三款规定,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建立社区矫正人员的信息交换平台,实现社区矫正工作动态数据共享。论者随机调查过几个县区级司法行政机关,根本没有建立社区矫正人员信息交换平台,更谈不上公、检、法、司之间实现资源共享。

3.社区矫正队伍严重匮乏,现在工作人员素质不能适应新时期社区矫正要求。社区矫正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知识性、政策性、纪律性都很强的工作。目前,社区矫正工作虽然有法可依,但是,各地并没有建立健全强有力的司法行政队伍,很难达到《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预想效果。根据辽宁省综治办、高级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和司法厅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入贯彻落实进一步做好全省社区矫正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市司法局社区矫正处(科)要达到4人以上,基层司法所要保证有2名以上社区矫正专职人员。就大连地区而言,大连市司法局社区矫正处现有8名工作人员;各县(市、区)司法局社区矫正科少的仅1人,多的也不过2人;159个基层司法所大多由1名正式人员兼职,已经无法适应社区矫正对象有增无减的形势,工作任务将十分繁重。

4.社区矫正经费不明确或专项经费不足,势必影响其工作效果和成绩。据测算,按目前大连地区物价总体水平和上涨指数,每个矫正对象每年的矫正成本至少为5000元,编制预算经费每人只有2000元,各区(县)预算经费根本达不到此标准。同时,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所必需的场所、装(设)备、教育器材等也未能真正落实到议事日程。绝大多数基层司法所配套建设还没有起步。

(二)从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看,也存在一定问题

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是新时期监所检察监督职能的延伸,是监所检察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监所检察工作中出现的新生事物。上文所指出的社区矫正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也是监所检察监督(本文特指的社区矫正检察监督,以下同)存在问题的主要根源。从《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对监所检察监督的要求看,目前监所检察监督存在以下问题:

1.监所检察监督职权有限性,影响监督力度。虽然《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第37条还规定,人民检察院发现社区矫正执法活动违反法律和本办法规定的,可以区别情况提出口头纠正意见、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或者检察建议书。交付执行机关和执行机关应当及时纠正、整改,并将有关情况告知人民检察院。第38条规定,在实施社区矫正过程中,司法工作人员有、、等违法违纪行为的,依法给予相应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是,提出口头纠正意见、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或者检察建议书在实践中往往不足以发挥对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力度,在不构成本办法第38条违法乱纪的情形下,无法实现对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应有效果。

2.检察监督时间相对滞后,影响检察监督工作的时效性。监所检察部门何时对社区矫正进行检察监督,《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未做规定。实践中检察机关一般参考2008年由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发的《人民检察院监外执行检察办法》中的相关规定。但是,该规定是建立在法院或监管部门作出法律文书并送达基础上才能开展工作,在时间上具有滞后性。因为送达法律文书需要时间,而该时间段正是监管的良好时机,罪犯是否及时到社区矫正机构报到,社区矫正机构是否存在脱管、漏管现象等,都往往发生在此时间段内。另外,生效法律文书如果不能按时寄到或者出现其它情况,那么,更无法全面掌握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执行情况。

3.检察手段单一,影响检察监督工作的效果。监所检察部门如何对社区矫正进行检察监督,《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也未做规定。实践中检察机关一般也是参考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发的《人民检察院监外执行检察办法》中的相关规定。但是,该规定的检察手段无非是书面检察、实地考察、与有关人员谈话等形式。而书面检察、实地考察、与有关人员谈话都是建立在人员报到和法律文书送达基础之上的,前文已经分析过,这种检察监督方式不仅在时间上具有滞后性,而且在实践中也缺乏针对性和真实性。

二、实现监所检察监督与社区矫正之无缝对接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监所检察与社区矫正对接的重要作用

法律监督的目的就是保证法律法规的正确贯彻和落实。因此,落实《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同样需要法律监督。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对社区矫正的检察监督,也是其职责,做好这项工作,对促进刑罚的依法执行,保障刑罚目的的最终实现,促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法律的尊严和权威,都具有重要作用。新时期,随着全面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探索完善中国特色刑罚执行制度,降低刑罚执行成本,提高刑罚执行效率,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和谐因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纳入社区矫正监管的对象会相应增多,因而发挥监所检察监督职能,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法律监督尤其重要,是做好社区矫正工作的的重要保证。

(二)建立健全对接机制、不断强化监督力度

1.机制对接,保证工作规范有序。建立检察机关内部“一体化监督”机制。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活动中应对以下工作实施同步监督:(1)在审查过程中,积极开展量刑建议,促使审判机关合理扩大非监禁刑的适用;(2)及时审查刑事判决,把好对裁判的监督关,保证审判机关裁决非监禁刑的正当性与合法性;(3)提前介入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活动的监督,认真审查刑罚执行机关提请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材料,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纠正,防止违法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情况的发生。建立大格局的无缝对接机制。建立纵向到底的组织联络机制。按社区格局逐渐设置派驻检察室,指派2名以上检察官专门负责社区矫正工作,开展社区矫正法律监督,与社区(村民委、居民委)警务室建立联络制度,建立由社区民警、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社区(村民委、居民委)负责人、监护人、邻居等人员参与的帮教小组,落实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和帮教。建立横向到边的流程监督机制。以社区矫正工作流程为监督依据,及时掌握判决裁定交付执行、监管、矫治撤销与解除五个流程的基本情况,全面推行《社区矫正对象流程卡》制度,解决社区矫正交付、接收、矫正、管理、撤销和解除等不透明的问题,使整个执法过程透明、有序,责任明确。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对象台帐》,将社区矫正对象基本信息计算机化,及时掌握动态情况,对社区矫正工作做到基数清、情况明,确保法律监督及时到位。建立无缝链接的联合执法机制。县(区)级人民检察院,必须加强与同级人民法院、公安局、司法局的协作配合,构建联席制度,进一步完善户籍地司法所与居住地司法所联系制度,加强法院、公安机关与司法所之间的联系制度,细化程序,明确责任,使实际工作不推诿,确保被矫正对象不脱管,不漏管。有条件的地方应以公安信息平台为依托,增强执法的力度和严肃性,明确规定上网列管、核查等工作期限。应定期召开社区矫正联席会议,交流意见,互通情况,共同研究社区矫正工作新情况、制定新措施。落实面对面检察制度,实行与社区(村民委、居民委)、帮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面对面沟通”,及时掌握社区矫正对象的思想、学习、生活和现实表现,将专门监督与社会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联合检查制度,组织人民法院、公安局、司法局等部门,吸收社区(村民委、居民委)人员、帮教人员等有关人员参加的联合执法检查,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及时掌握情况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检察建议。

2.信息对接,全方位监督检察。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对社区矫正实行法律监督的主体是县(区)级人民检察院的监所检察部门。为此,在各(县)区级人民检察院的监所检察部门内设立社区矫正信息网络中心,与该(县)区级公安机关和社区矫正机构的相关信息网络资源共享,对社区矫正实施动态化监督。该信息中心可以便捷地浏览所在区域社区矫正对象的的基本情况、犯罪性质、所判刑罚种类、刑期或罚金数额、审判机关、前科劣迹和主要社会关系以及社区矫正部门对其开展社区矫正过程中形成的工作信息。同时,督促该(县)区级公安机关和社区矫正机构建立相应的责任制,明确责任,促使社区矫正机构和公安机关及时录入社区矫正信息和有关变更执行信息,监所检察部门可以采用实地检察与上网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社区矫正监督,进一步增强检察监督实效。

(三)认真抓好对社区矫正重点环节的监督

1.切实做好社区矫正人员交接工作。首先,要确保法律文书或矫正档案及时传递。有关司法机关要及时将社区服刑人员档案及相关法律文书送达各区县司法局,保证刑罚执行活动的时效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五条对社区矫正人员交接交付时间、手续和程序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有权决定机关作出决定前,核实其居住地是前置程序;书面告知矫正对象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的时间期限、逾期报到的后果、通知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并在判决、裁定生效起三个工作日内送达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执行通知书、假释证明书副本等法律文书,同时抄送其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是必经程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收到法律文书后,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送达回执。其次,要实行被矫正对象见面接送的衔接制度。由矫正机构去接矫正对象或原判或关押机构将矫正对象送交到社区矫正机构由实施社区矫正机构到相关的地方见面接人。《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六条对社区矫正对象报到的时间、不同主体决定社区矫正时不同的接收程序以及违规不报到的后果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公、检、法、司必须按要求的程序做好交接交付工作,对矫正对象防止出现脱、漏管现象。

2.切实做好社区矫正执法规范程序。《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7条到第36条对矫正对象监督管理、处罚、解除矫正等社区矫正执法环节进行了统一规范,执法主体为基层司法所。县(区)级司法行政机关和监所检察部门应当定期对其执法情况时间检查和检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执法主体规定执法。

3.切实做好政法机关相互协调配合工作。《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2、3条和第39条,原则上提出了社区矫正工作由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因此,司法行政机关是执行社区矫正的执法主体。人民法院是做出社区矫正的裁判主体。公安机关是对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禁止令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治安处罚和对被撤销社区矫正收监执行的主体。人民检察院是对社区矫正裁判、交付、执行进行同步法律监督的主体,保证适用社区矫正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防止和纠正因不依法、不及时交付执行等原因造成社区矫正对象“脱管和漏管”,人民检察院应当重点抓好四个重点环节的监督,即对交付执行环节的监督,对执行变更环节的监督,对执行终止环节的监督,对监管措施的监督。上述各机关只有相互协作、密切配合,才能不断提高社区矫正执法能力和水平。

篇6

>> 社区矫正在矫正青少年犯罪的理论与实践 农村社区矫正制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社区矫正的中国实践 社区矫正制度反思与重构 论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 论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 社区矫正制度浅析 浅议社区矫正制度 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研究与完善 论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废除我国劳教后的社区矫正制度革新与完善 社区矫正制度之探讨 社区心理矫正制度初探 试论社区矫正的构建与发展 行刑社会化: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实践与思考 社区矫正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社区矫正制度在农村地区的建构 刑事政策视域中的社区矫正制度 浅议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 论社区矫正工作的逻辑及其制度建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康树华:《社区矫正的历史现状与重大理论价值》,载《法学杂志》,2003年第5期。

[3]赖拥连:《如果重刑策略无法奏效,下一步该何去何从?――以美国经验为例》[J]. [台]《矫正月刊》,2006年总第166期。

[4]Probation and Parole Statistics. Bureau of Justice Statistics of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http://ojp.usdoj.gov/bjs/pandp.htm.

[5]Jeffery C. Ray. Criminology: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M].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 Hall,1990.p35.

[6]Marilyn D. Mcshane, Wes Krause. Community Corrections Advisory Boards and Commissions: Decision-makers or Deco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1995,19(1):58.

篇7

本课为新课标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课。由于目前初中的历史教学偏重于史实的讲授,轻史论的分析和探究,基于对课标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特点,我认为,本课的着眼点是西周时期为什么放弃了商代的内外服制度,而选择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如何实施的?着重讲授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通过对分封制和宗法制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分析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夏、商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2.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3.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分析夏商政治制度内容和特点的讲解,培养学生有效提取材料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宗法制和分封制基本内容讲解,培养学生多角度理解和掌握史实的能力。

3.通过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瓦解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学科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懂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难点:分析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探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瓦解的原因和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总体特征,让学生学会类比思维方法。

2.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本的史料,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和分析历史资料的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出示图片:

万名中华儿女壬辰年清明共祭轩辕黄帝、蒋经国之子蒋孝严认祖祭祖

教师:中国的认祖归宗是中华文化的一种特别现象。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与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时期都有哪些政治制度?这种情结又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课时夏商制度和西周封建的学习。

【设计意图】

利用国家大事和学生熟悉的人以及自己经历过的故事导入,会让学生倍感亲切,为即将开始的主题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一、原始民主与专制博弈

教师: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代文明由兴起到繁盛的重要历史时期,也就是政治史上的早期政治制度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普遍带有比较浓厚的原始民主色彩,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一自然段,找出夏朝主要的制度。(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出示图片:商 巫师立像、神面形玉饰

教师:通过以上问题还可以知道商朝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有何特点?(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

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并不是本课的重点,而且学生此前已对课本内容进行预习,所以这两部分不宜用时太多。

教师:分封制让周朝统治效果空前加强,但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周王室无论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无可奈何花落去了。

【设计意图】

这部分讲授的质量直接关系整节课的质量。如果采用单一的授课方法,会让课堂显得比较沉闷,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教师:材料中的“立天子”与“立诸侯”的目的是什么?

出示图片:

教师:通过图片,可以看出宗法制的核心是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通过图片,还可以看出宗法制有何特点?(学生回答)

教师:今天,宗法制度虽然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宗法观念的影响仍然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例如,中国人重视家庭、长子为重,还有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看到的春节祭祖、清明祭祖扫墓现象。纵观宗法制,我们该怎么认识历史上和今天的宗法观念?

教师:假设当今某知名学者,即将要去做一场关于如何认识宗法制和宗法观念的演讲,你们就是他的助手,请你们帮他列一个提纲。(学生得出答案)

(教师点评)

教师:宗法分封制的一项重要的配套措施就是礼乐制度,礼乐制具体是如何维护宗法分封制的。

【设计意图】

这部分的内容比较抽象,尤其是久居城市的学生,对于祭祀等和宗法制有关的东西已经非常陌生了,所以,在这部分我首先用甲骨文“宗”字让学生在深入的理解宗法制产生的深刻的社会根源,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去学习学生全面掌握宗法制就相对比较容易接受了。

二、血缘与地缘的博弈

教师: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不是断裂的,而是有继承关系的,最后宗法分封制在达到早期政治制度完善的同时也为原始民主制画上了句号,当然也为中国古代政治向封建政治转变做好了准备,正如孔子所说的:“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那么除了这一特点外,古代早期政治制度还有哪些特点呢?

学生:分组讨论,形成答案。

在教师的引导下,主要依据西周时期三大制度总结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如下:

政治制度具有继承和发展性;血缘与政治相结合;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设计意图】

结合教师对夏商周三代制度的总结从而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达到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和用历史术语组织语言的能力。

课后探究

2003年,一位教授在一次讲座时说:“德国教师来到会场,都大大方方先往前排和中间坐,中国教师到会场大多畏缩地先往偏僻角落。”请从宗法礼乐制度等方面解释这一现象。

篇8

关键词:言语实践;初中语文;高效阅读;教学设计;课标精神

阅读教学是学生言语实践的重要载体,其教学过程对学生理解生活、珍惜生命,塑造自我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言语实践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不断提升言语实践意识,还原阅读教学言语活动交流、言语情感互动的实践性,促使学生理论实践双提升。

一、设置基于课标精神的阅读教学目标

言语实践理念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要遵循课标精神,更加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体现学生的个性特征,既要完成阅读教学任务,提升学生阅读素养,又要切合学生认知和学习规律。因此,教师可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将言语实践渗透于三维目标。教学目标的设计要遵循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能力目标要结合“语用”过程,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提升。过程目标要渗透自主构建精神,教师指导学习、学生自我构建、自我提升相结合。情感目标要贴近生活、符合文本,杜绝大而空的说教。二是以生为本制定教学目标。基于学生的兴趣、认知、习惯、个性特征等优化教学设计。

二、遵循语文学习规律

言语实践符合汉语学习融会贯通的规律,言语的圆融美(如形式、意义等)、学习过程的体验美,无论是哪种,都离不开学生对文本言、形、意的深刻领悟和圆融体验,继而加深阅读体验,促进“意”的内化。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中,由于篇幅较长,很多教师忽略了学生自我体验的阅读过程,弱化了学生的言语感知与情感领悟,没有实现言语实践,是不明智的做法。此外,言语实践还符合汉语“学以致用”的规律。言语来源于生活最终将服务于生活,初中语文教师要回归生活,实施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与好奇心,使学生将内在情感成功转化为外在知识和能力,学以致用,以“学”促“用”,以“用”促“学”。

三、基于言语实践充分挖掘阅读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是指教师结合学情,利用课堂内外一切可利用条件,通过丰富阅读教学实践活动生成的能促进学生语文阅读素养高效提升的有价值信息。在言语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阅读教学内容,实现这些信息价值的最大化,呈献给学生丰富多彩的阅读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言语阅读与内容甄别能力。教师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多元整合教师、文本、学生等各类教学资源。单纯将阅读文本的内容呈现于学生面前,未免显得干瘪、淡薄,需要充分挖掘多方教学资源,做到师、生、文本的巧妙融合,并基于此设计出科学的教学内容。二是将生活体验有选择地融入阅读教学中。言语实践阅读教学旨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体验,但这并不意味着随意放任,而需要技巧性。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感悟,让学生通过文本内容与生活体验的迁移,以生活思维、情感、技能,生命体验、生命意义等活化文本思想,达到文本语言、内容与生活体验的完美结合,经过美化、处理的选择性的生活体验更容易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四、言语实践观下优化语文阅读教学过程

优化初中语文言语实践教学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阅读教学过程呈现生机活力,引领学生走出语言困境,由陌生到熟识,由无情到有情,让读与写的语言艺术以实践活动的形式充实课堂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强化学生的言语学习与阅读体验。

基于言语实践观的教学过程更易于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作用的发挥。例如,在《背影》的教学实践中,为了引领学生进一步挖掘文本内涵,教师首先要做到引领学生自主贴近文本,朗读文本,认真触摸文本语言的每一根神经,透彻文本朗读基调,准确把握文本的感彩,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深刻而全面地探究文本内涵。于是,教师可以运用活动竞赛法,组织学生进行文本朗诵比赛。这样,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仅被调动,知、情、意、行提升的终极目标也得以实现。

五、重视言语实践观下的阅读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初中语文阅读言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学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它对于完善师生教与学,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知、情、意、行等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做好言语实践观下的教学评价,教师一定要注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评价的自主性。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语言理解与表达,在对学生的言语表达和言语理解阐述作系统评价之外,还要促使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增强学生评价的自主性和实践性。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增强评价的科学性:课文增加美女蛇的故事,其作用是什么?这一言语实践活动激励着学生深入研究文本语言内涵,通过调动学生情感体验丰富学生感知,促使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

篇9

关键词:职业教育;吸引力;制度建设

作者简介:张凤玲(1979-),女,重庆市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高等数学教学研究;赵俊红(1977-),女,河北枣强人,河北艺术职业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院校章程建设研究”(编号:2014-GX-088),主持人:王荣辉。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6-0043-04

一、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内涵

2009年,国家科技教育会议上,时任国家总理的同志首次提出要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充分调动各行各业开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2010年,国家颁布了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议题,职业教育吸引力成为业界研究重点。什么是吸引力?根《辞海》解释:吸引力是一种能力,即依靠自身特质,把他人的兴趣和注意力引向自己的能力[1]。关于职业教育吸引力,业界尚未有一致的定义,余祖光等(2010)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本质是价值问题,相关联主体之间的价值联系;石伟平(2009)指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诸多特征,只有符合这些特征并能有效满足社会需求的职业教育才具有吸引力;张纪洪(2013)指出职业教育吸引力来源于职业教育内部和外部,即某个具体职业院校。陈玲等(2015)指出职业教育吸引力主要看其是否具有内生资源以及长效发展动力。以上观点从多维视角对职业教育吸引力进行了研究,展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性,需要职业院校、国家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社会、企业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吸引力,使得社会、学生及其家长感受到职业教育的魅力,自觉选择职业教育,并在学习完成后对职业教育极高的评价。综合各方观点,本文认为职业教育吸引力是指:把社会各种资源吸引到职业教育中来,让社会、企业、学生等各方主动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的魅力。

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制度建设意义

首先,打破对原有制度的路径依赖,增强了职业教育发展动力。制度具有规范性,在制度的作用下,职业教育内部形成稳定的运作体系,引导职业朝着某一方向发展,明确了职业教育的价值导向。学者诺斯认为,制度与技术一样具有路径依赖性,当职业教育在某项制度的引导下取得了长足发展,随后便会沿着这条路不断自我强化。随着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需要进行制度变革,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因此,加强制度建设,破除对旧制度的路径依赖,对于增强职业教育吸引了有着重要意义。

其次,制度的好坏直接影响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质量,从而影响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良好的制度为职业教育资源的有效分配提供了条件,提高资源分配效率,避免职业教育资源分配的盲目性,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让社会看到职业教育的魅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到职业教育中来。

再次,良好的制度可以为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提供条件,有利于职业教育与社会各组织的密切合作,解决各价值主体之间的矛盾,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效益最大化,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最后,良好的制度能形成相应的激励机制,促进职业教育相关利益主体在制度规范约束下,最大限度实现自身利益,实现政府、企业、学校各利益主体共同的目标,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并最终获得社会认可,扩大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三、影响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因素分析

(一)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首先,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我国《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性质、地位及发展方向做出了明确阐述。然而,相关法律仅仅是对其进行概念性阐述,缺少具体操作性措施。职业教育发达的西方国家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而我国相关法律在这些方面尚处于空白状态。其次,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缺乏统一协调性,各种法律、法规对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教育教学设施等方面没有统一规定。再次,职业教育相关政策多,法律、法规少,与法律相比,政策具有多变性且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近年来,我国对职业教育发展极为重视,出台了相关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从培养目标、办学方式、校企合作等方面对职业教育发展进行规定性引导,推进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但政策的不稳定性影响了职业教育管理和服务的严肃性,良好的职业教育政策由于缺少法律的约束性,效果大打折扣。最后,政策的引导和服务能力不足。国家制定政策往往以“办法”、“规定”或“意见”等形式,省一级政府根据国家意图制定相应地落实措施,层层传达,政策在执行过程却变味了,缺少反馈与监督,无法真正落实国家意图,职业院校便按照自身利益出发,注重生源数量,而不注重教育质量[2]。另外,很多政策前后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传统文化制度削弱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2014年,中职与高职学生之和达到3500万人,依托职业院校展开的培训达到6000万次,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市场中占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职业院校为了生存和发展,相互之间为争夺生源,扩招升学考试落榜生规模化培养,很多职业院校以万人院校为荣,但没法消除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很多地方政府仍把升入重点大学或普通大学的人数作为政绩。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不可避免的要“劳动”,而社会风气形成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因此,人们在选择教育类型时会尽量避开职业教育。在人们眼中,职业教育属于二等教育,读职业教育是迫不得已,这种重知识、轻技能的传统观念已经植根于人们内心,导致职业教育无法对普通群众产生吸引力,职业院校无法对学生择优录取,生源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三)企业用人制度倾向于高学历,行业协会的作用不明显

首先,企业用人制度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企业对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并不热衷,他们更看中普通学历教育,轻视职业资格证书,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更倾向于聘用高学历的人才。聘用职业教育院校毕业生的企业往往提供的岗位低、报酬也低。聘用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岗位胜任能力,而是职业院校毕业生选择跳槽的可能行更小[3]。其次,政府在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方面起主导作用,而行业协会对职业教育的作用并不明显。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行业协会在促进职业教育发展,而行业协会的虽然对职业教育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发达国家的行业协会有权以第三方的身份对职业院校进行监管和评价,从而影响职业教育的制度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而我国的行业协会主要起着政府代言人的作用,无法对企业和职业院校进行监管,忽视对存在问题的改进。

(四)人才培养方式缺乏制度性保障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人才培养行业标准,人才培养方式缺乏制度性保障。首先,专业设置上,没有相应的专业设置标准,很多职业院校不顾市场需求和学校定位,盲目开设新专业,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不符合社会需求。其次,课程设置制度僵化,当前,我国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没有完全放开,受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影响较大,每年各种文件明确规定必须开设的课程以及课时数,导致公共课程太多。大多数职业院校都采用“2.5+0.5”的培养模式,但大学一年级大部分课程都被公共课程占据,因而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得不到保障。再次,校企合作缺乏制度性保障。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出台了相关法规,但缺乏制度性保障,因而,要想得到深度、高质量的校企合作关系困难重重。一方面,国家缺乏对校企合作的顶层制度设计,没有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国家制定的一些法规没有强制约束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也没有具体地操作性措施;另一方面,大部分职业院校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学生在校企合作中待遇难以满足,在实习过程中存在松散管理的情况,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

(五)师资建设制度落后,难以适应职业院校的教学需求

首先,教师编制制度不合理。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编制较少,近年来,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但编制却没有得到同步增长,无法吸引优秀企业技术能手到职业院校来任教。其次,“双师型”教师也没有统一标准。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极为缺乏,数量严重不足,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比重有明确要求,但对于如何确定“双师型”教师没有统一的制度标准,各职业院校对于“双师型”教师界定不统一,有的院校规定只要教师参加过企业实践锻炼达到2个月以上就可以成为“双师型”教师,获得“双师型”教师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根本提高。最后,职业教育晋升发展制度不完善。比如,职业教育的教师在职称评审方面与普通院校类似,注重教师承担项目和,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并且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职称互换上也存在诸多问题。

(六)职业教育各阶段有效衔接制度尚未完全建立

职业教育各阶段有效衔接是指:中职升入高职,高职升入本科的立交桥畅通。近年来,业教育各阶段有效衔接已经付出实践,但专业衔接并不顺畅,特别是职业教育开设的专业与普通教育开设的专业不匹配,导致深入更高一个层次就读不一定能选到合适专业,特别是高职院校升入普通本科院校后,与原来所学专业往往不一致,导致很多职业院校学生没有接受继续教育的平台。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待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往往也是泾渭分明,没有考虑二者之间需加强沟通。要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需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转换,实现二者之间灵活切换,让学生明白自己选择职业教育不是一条路走到底的死胡同,还有很多选择,让他们明白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而不是一种教育层次,逐渐消除学生选择职业教育后的自卑感。

四、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制度建议

(一)完善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法律建设

出台专门面向中职、高职的法律、法规,修编《职业教育法》,加快《教育法》、《劳动法》的配套改革,注重相关法律与《职业教育法》的衔接,加快通过政策和法律确保职业教育有法可依,有利于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通过法律、法规确定职业教育的地位,明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等。对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细化,保障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同时,加强监督,对违法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制裁。借鉴发达国家的职教经验,在法律、法规框架下出台一系列“计划”,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明确政府各级部门、相关机构、行业协会、企业的权利和义务。职业院校与企业联系紧密,职业教育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加快出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和《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法律确定明确企业应承担的职业教育责任,保障校企合作依法运行。另外,需进一步完善《劳动法》关于学生顶岗实习、实训等方面的规定,赋予企业和职业院校更多自利,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同时加快完善《职业培训法》等一系列专项法律,使职业教育得到更细致的法律支撑[4]。

(二)建立并完善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及引导激励制度

首先,要打造职业教育质量保证机制,制定统一的教育质量标准;建立教育资金筹措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鼓励企业和个人对职业教育投资,发展“技能发展基金”,促使资金来源多元化。同时,加强对职业教育资源的协调和管理,理顺管理体制,避免多头领导,促进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对于教育质量好的职业院校在经费上加大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其次,建立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引导激励机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机制和利益优惠政策,通过减免财税制度和科研帮扶等手段,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相应的契约关系,以此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促使企业把参与职业教育作为其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部分。因此,需重新界定职业院校、企业、学生、政府在职业教育中的权责问题,加强资源配置的绩效,形成利益共享、引导的激励机制。

(三)改进对职业教育人才的评价制度,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

首先,国家需进行人事制度配套改革,建立并完善与高端技能型人才相配套的人事管理制度。人事制度改革要求企事业单位在招聘员工时不能只看学历高低,还应把职业能力作为人才考核的重要指标,能有效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5]。改进职业教育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并完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津贴制度,为技术能力出众的人才创造出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其次,建立并提高职业技术工人的最低工资制度,大幅提高职业教育工资的初始水平,这是消除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负面评价的有利武器,如果一个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收入水平和普通院校硕士研究生的收入相当,会吸引更多人选择职业教育。再次,树立终身职业教育观,从小进行职业教育启蒙教育,要把参加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作为自己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职业培训和普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让没有接受普通教育的人员都能接受职业教育。

(四)建立并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

职业资格证书有助于增强对持有证书者的职业教育价值感。通过培训,并参加考试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方可上岗就业,有助于提升我国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当前,我国职业资格证书五花八门,管理和认证比较乱,职业资格标准低,导致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低,这给职业院校实施“双证率”制度带来了困惑,也降低了用人单位对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可度。为了改变这种混乱局面,实现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建立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针对不同行业细分成不同级别,符合用人需求的职业资格标准;建立灵活的职业资格体系,把学校所学的职业资格课程以及参加培养所积累的学分计入到职业资格证书所要的学分中。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当前,就业准入制度没有完全执行,国家为了鼓励大创业,取消了某些职业资格证书的就业准入制度,这无形地降低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因此,需加强就业准入制度,解决职业院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五)打通职业教育各阶段有效衔接的“立交桥”,探索职业教育学位授予制度

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个核心内涵就是高校在处理与外界关系上要有充分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首先,改革招生制度和升学制度,实现各类教育的沟通。比如改革中考、高考的录取顺序,首先录取报读职业教育的学生。其次,打通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硕士有效衔接的“立交桥”,允许普通学校的学生转校成为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再次,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学位授予制度,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学位证书的衔接,为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周晶,万兴亚.制度变迁理论视域下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两个维度[J].职业教育,2013(8):83-87.

[2]陈玲,沈波.基于内涵建设的职业教育吸引力探究[J].普洱学院学报,2015(10):122-124.

[3]张纪洪.议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13(3):1-4.

篇10

教科研工作是学校教育的生命,只有以现代教育理论和管理理论为指导,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学校教育才能激发学生生命的活力,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基于“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指导思想,“内涵发展,特色强校,规范创新,就业之上”的办学理念,“创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着力打造渝东南职教高地”的办学目标,“文化高移,基础宽厚,技能复合,素质全面”的培养培训目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从操作岗位干起,向技术岗位迈进,朝管理岗位努力”的成才路径,学校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始终坚持“教研兴校,科研强校”的战略思想和教科研工作宗旨,坚持“教研兴校,科研育人,教科研出成果”的教科研理念,坚持“以教科研为先导”的管理思想,牢固树立“学校应成为教科研的基地,教师应成为教科研的主体,师生共同发展是教科研的直接目的”的基本理念,狠抓教科研工作,把教科研工作作为整个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并纳入学校的办学规划和年度计划之中,形成了“以科研为龙头,促进全面工作”的思路,注重用教科研的手段研究解决面临的诸多问题,使学校的管理、教学更趋科学、规范和理性。学校教科室坚持以发展学校和发展教师为出发点,始终围绕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这一主题,明确提出“狠抓教学研究,培养名师队伍,创建一流学校”的口号,坚持不懈地以教科研引导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现就秀山县职业教育中心教科研制度文化建设工作谨作如下理性思考:

一、教科研制度文化建设的背景

(一)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教科研;

(二)新课改呼唤教科研;

(三)重点学校体现示范教科研。

二、教科研制度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教科研制度文化建设为完善学校制度文化提供了实践支撑;

(二)教科研制度文化建设为顺利推进课改提供了专业支撑;

(三)教科研制度文化建设为培育新型的教师队伍提供了有效保障。

三、教科研制度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以教科研工作为抓手,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二)开展以市级立项课题为重点突破口的课题研究,形成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三)抓校本培训,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台。

四、教科研制度文化建设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重内涵,立兴校理念,努力建构教科研动力;

(二)注重制度建设,做到教学和教科研管理规范化;--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充分认识到:要提高学校的品位,必须营造教科研氛围,让教科研从边缘走到学校的中心。把教科研的内容、项目建设迅速整合到学校的教科研文化上,推动学校的教科研文化发展;必须通过教科研引领的研究性、学习性组织建设,把学校的教科研与学校、学生、教师的发展有机而高效地结合起来,通过培养研究型的老师,来造就高质量的学生。因此,我们围绕学校的核心价值观,重新梳理、修订和完善以前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管理手册》。综合起来,主要建立和制定了以下制度:

1、建立了新的管理者与教师的平等对话制度;

2、建立了新的学校常态的课堂教学调研制度;

3、建立了新的校内骨干教师的经验分享制度;

4、建立了新的校内学科之间的协作交流制度;

5、建立了教学评价、考评制度;

6、建立了校本课题研究制度;

7、建立了新的教学后勤保障制度;

8、制定了“校本培训制度”;

9、制定了学校“教科研工作制度”;

10、制定了学校“教研组工作制度”;

11、制订了“校本教科研考评制度”;

12、制订了新的学校“教科研成果奖励条例”

(三)以校本教科研为重点,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教科研活动;

(四)拓思路,以模块式教学、市级立项课题为主线,搭建“教―研―修”平台,努力解决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实际问题;

(五)加强师资队伍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素养,形成良好的教科研氛围;

1、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提供展示分享,重建教科研新文化;

3、整合教学研究力量,营造学习型学校;

4、召开教学教研科研经验交流会,营造共同学习、探讨、研究的浓厚教科研氛围;

5、加强专业引领,建“一帮一”互助制度;

6、注重各种技能竞赛活动,提高教师科研意思。

(六)努力探讨,积极研究,为教科研搭建广阔的舞台,促进学校跳跃式发展;

(七)注重科研课题的管理与指导。

五、教科研制度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体现教科研制度文化的教科研氛围有待于形成,教师中存在功利化的研究态度;

(二)教师的专业素养还需进一步提升,主要体现在青年教师的发展不平衡;

(三)学校缺乏进一步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激励措施;

(四)研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应加强;

(五)资料及时收集、整理、防遗失工作有待加强;

六、教科研制度文化建设的改进措施

(一)学校领导要提高对教科研重要性的认识,要把教科研工作同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教学质量的提高联系起来看,促使教科室加强对教师教科研考核要求,有奖有罚,转化教师中存在的教科研功利化态度;

(二)加强教科研制度文化建设,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

(三)教育理论的学习是教科研工作实践的支撑,要注意加强教师的“实践理论”和行为的跟进,为教科研的实效性奠定基础;

(四)在教科研创新上还需不断下功夫,注重实践反思与专业引领,充分发掘教科研有效资源。将骨干教师和其他专家纳入我们的教科研活动;

(五)注重教科研内涵,变“反省”为真正的“反思”,促进教育行为的提高,努力构建学习型学校;

(六)定期组织教师“交流自己的教育故事”、“做自我的教育反思”、“写自己的教育笔记”,让教师在平等的心与心的交流中交换彼此的观念、思想;

(七)学校根据教科研的现状,寻找新的突破口,使教师感到教科研“有新意”,并将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八)妥善做好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七、教科研制度文化建设的打算

(一)围绕课题,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注重课题研究过程,使教科研制度文化特色建设、课题研究成为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支撑,加强课题资料的收集,努力形成有价值的课题成果;

(二)加强专业引领,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与内化,定期邀请专家参与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指导工作、举办讲座,借助专家的视角、新的信息和理论支持,为教师走进学术前沿、寻觅新路、新知识、新技术提供机会,从而更有效地帮助我们推动教科研制度建设项目;

(三)加强过程研究的问题分析,增强教师的问题意思,继续寻找问题、梳理问题,找到教师最关注、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探究式学习,内化教师的课改理念,继续积极有效地开展教科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