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制度的建设范文
时间:2024-03-13 17:04: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项目管理制度的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经济发展条件下延伸,发展至今,已形成以工程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项目法人责任制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建设管理体制。实践证明,现行建设工程管理体制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建设市场体系、提高建设工程投资效益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发展的观点看,我国建设工程管理还有待于不断改革、发展和创新。本文拟在分析我国建设工程管理体制变迁历程和变迁动因的基础上,探讨建设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以打破建设工程管理制度安排思想僵化、解决建设工程管理制度供应不足的问题。
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变迁历程
建国以来,我国建设工程管理体制的变迁历程,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6个步骤。从1953年至20世纪80年代初推行建设单位为主的甲、乙、丙三方制的苏联模式和指挥部方式的2个步骤的自行组建阶段。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2003年,经历了推行招标投标制和工程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建设监理制和项目法人责任制3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6BJY085)。第三阶段为2003年以后,亦即第6步,以2003年《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和2004年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为标志。
2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变迁的动因分析
制度变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资源稀缺导致相对价格的提高,潜在获利机会的出现,以及资源供求的环境条件变化和其他制度体系的变迁,都可能引起新制度的需求,从而导致制度变迁的发生。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我国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体制制度变迁是政治经济体制变革、利益诉求、科学技术发展以及立法保障共同作用的结果。
2.1 宏观经济体制的变革是变迁的外在推动力制度变迁是一个错综复杂、边际调整的过程,大的制度环境决定了一系列制度安排及其变迁,一系列制度变迁也促使制度环境不断改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的制度变迁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而发生的。在以行政命令和指令性计划为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原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的乏力和低效率不断凸现,为适应转轨时期的经济环境就必须对原有的项目建设管理制度进行改革。20世纪80~90年代末期的“三项制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又迫切需要不断完善“三项制度”,创新现有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
2.2 经济利益的追求是变迁的内部动因
诺斯有关制度变迁模型的基本假定为:制度变迁的诱致因素在于主体期望获取最大的潜在利润。任何一项制度选择和制度安排都不是随意决定的,而是人们依据成本――收益分析权衡和选择的结果。制度变迁只有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发生:一种情况是创新改变了潜在收益;另一种情况是创新成本的降低使变迁变得合算。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制度变迁也遵循成本――收益的原则,只有当通过制度变迁的预期净收益超过预期成本时,项目各参与方才可能有进行变迁的冲动。
2.3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变迁的前提条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制度的变化是的一个基本命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项目管理体制不断创新。技术的发展首先能在部分范围内发生规模报酬递增,从而使得建立更为复杂的经济组织形式变得有利可图;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的进步使得交易成本的降低成为可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的改革与社会分工息息相关,它是社会分工的产物,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促使科学技术和建筑事业的不断进步,工程功能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技术性、系统性越来越强;对项目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市场化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交易难度也就越来越大,交易效率越来越低,从而促使社会分工的演进和项目管理体制的制度变迁。
2.4 立法是变迁的保障条件
建设工程项目具有社会性,其管理体制的改革不仅关系到项目参与各方的利益,有时还与其他方面的利益相关。一种制度的扬弃和一种新制度的诞生总意味着资源上的重新配置、利益上的重新分配,因此,当一项重大的、全新的、影响大的制度诞生时,应该由政府起主导作用,并通过立法的形式加以实施。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推行DBB方式,在1926年的公共建筑法中作了强制执行DBB的规定。英国在推行PFI模式的过程中也相应制订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我国建筑业中工程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项目法人责任制等最重要的制度创新都是以立法为保障,并且我国已颁布了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和合同法,这些法律初步形成了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政策法规体系,对促进建设领域的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建设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分析
几十年制度变迁的实践证明,建设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符合建筑业社会化大生产和建筑施工的特点,适应市场经济和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高度集中的投资管理体制,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新格局,并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篇2
[关键词]工程项目;建造师;项目经理;相关制度
文章编号:2095-4085(2017)01-0179-02
我国建设事业的高度发展,对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建造师和项目经理的要求逐步提升。从工程项目建设的总体承包以及具体施工角度来看,项目经理是项目建设的直接领导者,是项目建设的关键性人物,也是工程能否顺利竣工的关键点之一。而项目中的建造师,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要能担负起建造的责任,有专业性的技术能力,且具有较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因此,本文对建造师以及项目经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具体分析。
1.项目工程中对建造师和项目经理的素质要求
1.1建造师具备超强的专业技能
建造师在工程建设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将建设目标利用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协调控制,Y合法律法规以及先进的技术手段等,使各方之间的利益进行均衡,建造师在期间要适时的将各项问题和矛盾进行协商与解决,使不同的项目目标达成一致,并使其能够构成一只力量强大的建设队伍。
1.2项目经理具备超强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
具备非常强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手段是项目工程对项目经理素质提出的基本要求u-。项目经理属于复合型人才,应具备技术能力与专业管理能力。如果项目经理在专业方面的基本知识不够扎实,技术水平落后,那么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便不会快速、高效、有针对性的予以解决,极有可能由于处理不当为工程带来一定的损失。优秀的项目经理不但可以将项目的工期适当缩短,还能确保好工程的质量,使成本有效的节约。因此,项目经理在进行日常管理的同时,不但要注重管理的科学有效性,更要注重将自身的专业能力素养进行提升,以便工程得到良好的保障。
2.正确区分建造师与项目经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关系
2.1项目经理在工程建设中的位置
项目经理属于岗位职业资质,在工程中担任不同方面的项目负责人,该项资质虽然没有考试,但应具备相关的上岗条件,例如:需要执业资格证书、一定的学历、工作经验、业绩等。项目经理这一职能是企业根据项目建设需要设置,是企业领导层进行决定与聘用的,属于工程建设中一次性的管理实施人员。多次事实证明,工程的顺利施工以及完工,与项目经理的指挥管理有着直接关系,项目经理是工程的直接管理者,是一项工程项目的灵魂,其关键性、地位与重要性不言而喻。
2.2建造师在工程建设中的位置
建造师属于从业的一项资格,在工程建设方面担负着与技术相关的工作,要对相关技术进行全面的保障。在国际上,建造师的资格政策通常对非常大的责任、通用性极强、关乎到安全公共利益的技术工作实施市场准入,应具备非常高的专业技术和能力。因此,考取该项从业资格,需要参加我国建造师从业资格统一的考试,合格之后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注册,才可自行进行建造相关事宜,依法对法律责任进行承担。
2.3建造师与项目经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关系
建造师与项目经理之间有着不同的关系定位,但从事的岗位职能皆是对工程建设的管理。对于建造师与项目经理之间的管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实施建造师从业资格制度是对项目经理进行改革的一项行政审核制度,并不是对项目经理的职位进行撤销。
(2)建造师从业资格是将项目经理的专业性进行提升,完善职能体系,提高职业素养的要求,更是对人才的加快培养,与世界进行接轨的重要策略,而非将项目经理职能进行解除。
(3)对于取得专业性证书的建造师,虽然在专业技能上的能力非常强,但如果管理能力存在不足,便不能担任项目经理,项目经理一定要具备专业能力强、管理能力出众等各项条件。
3.建造师和项目经理的相关制度建设解析
3.1完善建造师从业资格相关制度
目前,建造师从业资格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将建造师从事的主要职能进行明确与完善。建造师的主要责任应定位在承包方的专业技术从业准证,同建筑师、工程造价师等一样,将数量与工程建造方的等级进行挂钩,即拥有专业建造师的施工单位人数越多,其单位的施工等级也就越高。当然,这是一项需要时间逐渐进行总结打磨的过程,需用较长时间才能够完成。
3.2建造师的能力范围
在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建造师如果各项能力皆非常出众,不但可以担任项目经理,还可以担任不同的岗位管理。应该逐步完善建造师应具备的条件才可替代材料人员、安全员以及质检员等工作岗位,并对建造师的法定职能进行适当扩展,使之更加符合资格自身的内涵,实现各方面能力的综合提升。
篇3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施工进度;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引 言:对施工进度进行控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实现整个工程的进度目标,要在实际的控制过程中,做好编制和调整工作,从而实现控制工作的科学有效性,有的施工单位的工期在巨大压力之下,只是一味地加快施工速度,这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种种质量和安全问题,还可能会让施工成本的投入增加,所以,对施工进度进行控制,是实现施工工期顺利完成,提高施工质量的重要举措。
1 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
1.1 客观因素
(1) 自然环境因素
如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不明的水文气象条件;地下埋藏文物的保护、处理;洪水、地震、台风等不可抗力等。
(2) 社会环境因素
如节假日交通、市容整改的限制;临时停水、停电、断路;以及国外常见的法律及制度的变化,经济制裁,战争、骚乱、罢工、企业倒闭方面的各种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因素。
1.2 主观因素
(1) 业主方面的因素
在施工中业主使用要求改变而进行设计变更,有可能为了让户型利于销售而增加或改变建筑构造,在施工之前如果没有考虑到这些情况,进度必然会受到影响。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必须有足够的资金作保障,资金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业主,或者是由于没有及时给足工程预付款,或者是由于拖欠了工程进度款,这些都会影响到承包单位流动资金的周转,影响施工过程中需要的材料、构配件、机具和设备等不能按期运抵施工现场,进而殃及施工进度。
(2) 监理方面的因素
目前,施工阶段的监理委托工作一般都是在施工单位确定以后进行的,因而监理工程师对整个工程的招标和评标不清楚,对施工单位的选择和施工单位投标标书的详细情况也不甚了解,从而使监理工程师在整个工程进度的控制中一直处于盲目的地位。
(3) 承包单位方面的因素
施工现场情况千变万化,如果承包单位的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时没能遍及所有工作,漏项过多,其结果往往造成在实施过程中编外工作过多,突发性工作人为增多,无疑会对计划中的工作产生冲击,影响工作计划的实行,最终不仅影响了项目的完整性,而且亦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
2 提高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有效性的措施
2.1 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建筑施工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生产活动, 资源消耗量大、技术复杂、涉及面广。如果施工准备工作不充分, 就有可能出现停工待料、延长施工时间、施工秩序混乱等情况,以致影响施工进度。因此, 在施工前应全面细致地做好调查研究与资料收集、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劳动组织准备、施工现场准备、季节施工准备及施工场外准备等施工准备工作, 对施工力量、资源供应、施工现场空间布置和时间排列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 为拟建工程的施工提供必要的技术、物资和组织条件,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合理组织人力、物力、财力, 提高工程质量, 加快施工进度, 确保建筑施工顺利进行。
2.2 建立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编制项目进度控制流程
(1) 建立系统化的工程管理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工程目标的实现,所以,对于项目管理体系的建立工作,一定要综合施工工程的各种影响因素,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要设立专门的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进度控制工作,对于实际的工作流程,要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之上进行编制,从而,提高整个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科学性。
(2) 做好进度控制体系工作的流程设计,以控制总体施工的进度为主要任务,这种控制工作能够指出最终的工程进度目标,保证各个分工程开工、完工时间的科学性,并且能够反映各个施工工程和施工团队之间的关系,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路线。施工总负责单位要联合各个施工专业的负责人经过仔细考虑之后确定工程的进度计划。
2.3 进行科学有效的统筹管理工作
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的进度进行控制,所涉及的区域比较广,包括管理思想、管理手段、管理方法、风险管理以及合同管理、承发包模式等工作,尤其是对于承发包模式的不同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实际工程实施的协调性和组织性,为了保证实现工程进度在各个阶段的目标,要选择符合工程进度特点的合同结构,这样就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因为工程合同过多而影响到整个工程顺利进行的问题。在实际施工过程,为了不让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材料的供应不足或者施工材料的质量缺陷影响到工期进度,一定要结合实际特点,选择符合各个工程特点的采购模式。
2.4 做好工程进度控制的经济保障工作
要想让工程进度控制工作的顺利完成,就要做好经济保障工作,主要就是控制好工程资金的需求、完善各种经济激励的措施工作、准备好充足的资金供应条件等。为了保证工程进度的顺利完成,要编制出与实际工程相符合的资金和其他资源的需求计划,通过对资源需求计划的分析,能够发现工程进度的编制计划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加以改善。若资源条件不能满足实际工程需求,则需要调整原先的工程进度计划。
2.5 采取一定的项目进度控制技术
项目进度的控制技术包括工程施工技术和工程设计技术,不同的工程设计路线、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案会对工程的进度造成不同的影响,进行工程设计的前一阶段,要做好工程进度和实际工程技术关系的分析工作,在实际工程进度受到影响时,一定要优先考虑是否是因为工程技术的影响,为了保证工程进度目标的顺利完成,要对施工技术、施工机械以及施工方法做出不同的调整,从而来实现工程的进度目标。
2.6 加强全员参与进度控制意识
进度控制是工程项目中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的互动, 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分散在各部门、各施工环节, 是全员参与的系统管理。因此应加大进度控制的宣传力度, 使全体干部、职工认识到搞好进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使全员参与进度控制, 有效控制施工进度。总之, 施工进度控制是技术性要求较强的工作, 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 经过不断地进行计划、执行、检查、分析和调整, 确保工程项目进度目标的顺利实现, 对提高工程质量, 确保施工安全, 赢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作用。进度管理既要做好建设项目总体进度计划,又要重视关键线路、关键工作和阶段性目标的进度检查纠偏和管理落实工作.
3 结束语
总之,要想做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进度控制工作,必须要明确我国现阶段工程进度工作的重难点问题,对于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们要经过系统认真的分析,提出解决措施,然后,再根据实际工程的特点,做好进度控制工作,从而保证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的进度控制工作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龚德滨.关于土建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5).
篇4
1、国内公路建设项目组织管理现状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公路建设项目组织管理模式,是指挥部管理模式。指挥部因项目建设需要由政府临时组建,人员从公路建设系统各单位借调,充分发挥政府的行政管理作用开展建设项目管理,项目建成后指挥部解散。这种项目管理模式在计划体制时期、在公路建设项目完全由国家投资、在公路建设规模相对较小的条件下有一定的适应性。但也时常出现投资无底洞、工期马拉松、质量无保证的现象。况且,这种建设管理模式存在着政企不分、行政命令代替科学管理、项目建设管理与营运管理脱节等弊端。随着公路建设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及经营性收费公路的出现,这种模式变得越来越不相适应。
2、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公路施工及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我国管理人员水平的局限以及管理模式的落后使得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制度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如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在项目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够清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公路作为准公共物品,政府在项目管理中到底扮演何种角色,发挥多大作用,哪些该管,哪些不该管,这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2)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制度有待于进一步规范。目前,我国的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存在着项目法人制与施工监理制、项目法人制与项目代建制、施工监理制与项目代建制、政府管理与业主管理等方面的矛盾。并且,在监理制度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型监理模式与FIDIC监理模式、全面监理模式与单一质量监理模式、自行监理与社会监理等方面的矛盾。(3)公路建设项目的招标评标方法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在施工招标、监理招标、勘察设计招标等项目招标中,如何有效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制定科学的招标评标办法,有待于理论上的深入研究。
3、公路建设项目组织管理模式的类型
公路建设项目组织管理模式是指业主(项目投资者)在公路建设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所采用的组织管理模式。按业主在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作用不同分类,可分为自行管理模式、委托管理模式以及总承包管理模式。自行管理模式是业主自身对公路建设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和造价进行控制,设计与施工单位进行组织、协调的一种项目组织管理模式。其项目管理工作有主和承包商(包括设计和施工单位)参加,但主体是业主。业主有根据工作需要聘请咨询公司作为顾问或协助承担部分项目管理工作。
4、FIDIC项目管理模式
FIDIC项目管理模式是由国际咨询工程是联合提出,应用于施工项目管理的一种委代建型项目管理模项目管理模式。该模式中,项目的监督与管理由作三方的监理单位来承担。它以独立、公正的施工监理为核心(即以监理工程师项目管理为核心),项目管理中,业主、承包商、监理三家之间既互相合作、相联系,又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目前,我国的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己建成与FIDIC项目管理模式基本适应的公路施工监理制度,并且,进一步完善了招标投标制度和承包合同制度,公路建设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正在逐步形成。总结FIDIC在公路建设中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FIDIC项目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2)FIDIC项目管理模式为承包合同履行的公平、公正性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机制。(3)FIDIC项目管理模式实现了项目管理工作的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4)FIDIC项目管理模式具有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良好特性。(5)FDIC项目管理模式能更好地适应公路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济特征与要求。(6)公路建设项目中采用FIDIC项目管理模式能更好地促进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统一和规范。
5、结语
公路建设项目的社会公益性特征及国家投资特征要求在公路建设项目的监督和管理过程中,注重公路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好国民经济效益与投资者(业主)利益的关系。FIDIC项目管理模式的独立性、公正性特征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提供良好的基础,而自行管理模式及代建制项目管理模式中存在单纯考虑投资人利益或项目法人利益(照顾业主最佳利益)的缺陷,总承包模式中却又存在着总承包商以自我利益为核心的缺陷。公路建设项目的资金密集性特征使得我国的公路建设项目在过去和将来都得积极引进世行贷款及其他国际组织的贷款来进行公路建设项目的建设。西部高速公路的融资研究表明,在西部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中,大量的公路建设资金需要世行及其他国际组织的贷款。而FIDIC模式是世界银行强制要求的项目管理模式,因此在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中推行FIDIC项目管理模式将有利于我国的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与世界银行要求的项目管理模式保持同步一致,消除国内投资项目与国际贷款项目在项目管理模式上的差距。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施工企业 项目管理 对策
1 概述
项目管理工作是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管理行为的综合,并且施工企业要以系统的理论,构建科学的施工组织结构设计,并且对于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的监督与控制,协调不同施工部门交叉施工,保证整体工程项目高效、高质量、低消耗的完成。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我国很多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工作依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对我国施工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限制,需要进行及时的解决。
2 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管理过程存在疏忽职守的现象。由于管理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疏漏,导致工程项目进行的过程中,经常发生很多问题,造成工程工期与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足,使得很多项目管理制度不能得到深入的落实,提高了项目管理工作的难度。另外,项目管理制度也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需要进一步的深化与细化,并且提高整体项目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为开展项目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项目管理工作的不足,会导致后续施工的各种材料、人工、机械设备等费用的增加,不利于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提高。
第二,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工作不够全面。施工成本控制工作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内容,施工成本的控制工作需要以全过程、全员、全面的方式来参与到工程建设当中。很多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部门,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工作较为重视,但是忽视事前与事后的成本控制,事前缺乏有效的成本预测与规划,事后不能对于预结算工作进行合理的控制,导致工程成本控制工作效果不佳,影响了整体工程的经济效益。
第三,承包管理不够科学。项目承包管理是项目管理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环,也是对于复杂工程项目管理中应该狠抓的一个部分。现阶段的承包管理工作不够科学,相关管理办法缺乏良好的可操作性。承包管理工作中,权责的分配不够明确,相关利益分配不够科学,很多承包企业自身缺乏有效的责任分配,难以保证工程项目进行过程中,发生问题第一时间实现问责。
第四,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水平不足。项目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水平普遍不足,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很多项目管理人员虽然已经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但是依然受到传统管理工作的影响,自身的成本意识、法律意识、安全意识、技术水平以及责任意识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虽然狠抓工程的质量与成本,但是管理过程缺乏有效的创新,不能适应激烈的建筑市场的竞争形势。
3 提高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水平的措施
第一,完善现有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加强制度的落实。项目管理人员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制度,并且以提高工程项目管理制度的执行能力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在相关制度的制定上,要充分的考虑施工企业所面临的项目建设的风险,做好相关风险规避与防范对策。在内部控制与管理上,企业要制定合理的责任制度,对于岗位责任、施工现场管理责任、采购责任、安全生产责任、财务管理责任等进行明确的分配,保证项目管理措施得以有效的开展与落实,日常项目管理工作规范、有序的完成。
第二,提高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化。全过程的项目管理工作是新时期建筑企业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发展需求,也是充分落实相关管理规定的有效前提,可以真正的提高施工企业对项目建设的控制能力。企业在你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在施工之前对项目进行深入的分析,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项目管理制度,在项目完成之后,重点狠抓验收工作,并且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真正的实现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化。
第三,对于项目承包管理进行重视。项目承包管理工作开展中,施工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施工工程的内容与特点,配备专业的施工团队,制定合理的承包管理办法。责任制度的明确性,是承包管理办法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保证工程顺利完成的前提。在进行承包管理工作中,要考虑到项目的自身利益,采用奖罚分明的管理方式,促进不同建筑组织共同、和谐的完成整体工程的建设工作。
第四,加强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在项目人才的培养上,施工企业管理人员要加以重视,认识到人力资源对于施工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从施工方案、技术的选择与创新,成本的管理控制以及质量与安全管理等各方面,要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组织项目管理人员进行积极的参与,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自身业务素质能力。另外,施工企业管理者还要积极的营造良好的项目建设的工作氛围,提高整体项目管理队伍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4 结束语
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工作对于施工企业的自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在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环境下,提高施工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前提。项目管理工作需要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并且采用严格的控制手段,保证工程项目有序、高效、规范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刘旭灵.建筑企业项目管理的现状及完善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2(01):59-61.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浅析
一、建筑工程领域中的主要问题
施工质量问题的原因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在建筑领域中很多,目前所累积的施工技术资源得不到有效、充分的应用,是相关人员自身素质和经验不足和传播渠道不足不畅通等多方面原因形成的,究其原因,可归纳如下:
1.勘查设计不到位,影响工程质量。工程地质勘察未认真进行,提供的地质资料,数据有误。违背建筑程序;不作调查分析就拍板定案;没有搞清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就仓促开工;无证设计;无图施工;任意修改设计,不按图施工;工程竣工不进行试车运转,不经验收就交付使用等若干现象,致使不少工程项目留有严重隐患,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项目管理人员缺乏技术理论基础和具体施工经验。对技术规范和其他类似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照搬照抄,而未对具体工程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和设计,则使编制的施工组织方案内容空乏、单一,没有起到指导施工作用。同时,施工方案应具有可操作性,目前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经常是内容与实际施工情况不符,以至造成施工组织设计只是个形式而已,不能真正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3.管理不到位,缺乏有效监督。工程管理没有有效发挥,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而项目管理中又没有及时设想,由于企业重视工程承揽,轻视项目的管理,出现了项目管理混乱、工程质量下降、成本增加、企业效益滑坡现象。企业要高度认识这种现象给社会和企业带来的危害,真正从思想上敲起警钟。项目管理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只干不算的现象。许多项目中标上场后,单纯地强调方案和速度,只保工程按时完工,忽视工程项目的核算,项目核算上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应引起各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4.制度不健全,各项管理难以落实。从近期对企业的调查中发现,项目制度上存在很多问题,有些制定的不科学,与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差距;有的管理措施和办法不具体,在过程中落实起来难度很大。
二、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措施
1.建立和完善工程管理责任体系,有效进行预先控制。明确重点,落实责任制,建立和完善工程管理责任体系,关系工程管理是否顺畅、责任是否明确、运作是否有效的问题,是加强工程管理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在施工展开之前,都要把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组织准备、技术准备、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现场准备等问题理出来,组织专业人员对现场进行勘查,反复优化,编制详尽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根据施组要求配齐生产要素,只有方案搞好了,要素配齐了,项目才能搞好,目标效益才会实现。
2.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将各项措施落实到每个环节。工程项目,必须建立健全项目的各项管理制度,并将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落实到每个环节,才能生产出优质的建筑产品。项目管理制度主要有:项目领导组织管理制度、计划管理制度、组织管理制度、进度控制管理制度、工程质量控制监督管理制度、机械设备使用管理制度、成本控制管理制度、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制度、材料使用消耗定额管理制度、劳动工资定额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和费用支出管理制度、职工队伍建设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是每个工程项目必不可少的。
3.在招标竞争机制中选择优秀的施工队伍。工程招标是一种竞争性措施,它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它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因此,进行招标时要认真执行《招投标法》,按照招投标文件的要求认真筛选,选择“报价合理,保证工程质量及工期,经济效益好,社会信誉高”的施工队伍。坚决抵制弄虚作假、明投暗定或相互串通的地下操作等腐败现象,用法律手段进行约束,真正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严格履行招投标程序选择出来的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施工机械化条件及施工工艺都明显优于其它施工队伍,是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
三、重视信息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需要熟练的利用计算机进行搜集、整理、计算、测算、项目划分等相关工作,项目管理人员应懂得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去管理,以增强其在建筑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计算机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信息技术有助于:
1.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目前国内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最低价中标的利润、价格是非常低的,即使中标,但“鸡肋”式的工程使得许多企业的无利可图,经营岌岌可危,以前承接建筑工程可以说是国内施工企业经营的决定性因素,能接到建筑工程就有钱赚钱的概念在许多施工企业中根深蒂固,从而导致很多施工企业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不很重视。现在这种观点已经渐渐不能适应目前的施工,施工企业即使中标了一个项目,管理的不好,亏损也是很常见的。而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项目趋于简单化,工程进度、资金的使用情况及相关的经营信息可以让管理者在第一时间掌握,实现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资源利用最大化。在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建筑企业搞好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营利能力。
2.提高项目管理效率。目前大多数项目参与各方的工作协调和信息交流还是处于传统模式,“会议式”的旧管理模式使得速度和效率都非常低。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既懂项目管理、施工技术,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的项目管理人员太少了。主要的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建筑企业负责人,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完全没有认识,从而没有积极性进行应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项目管理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而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加强企业的施工项目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从而提高整个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利用造价软件编制各类标书,突破了传统的运用图纸的模式,而计算机的各类接口也解决了与各类软件对接的问题。另外,合理的进行企业的信息化假设也是非常必要的,切不可盲目更从,只有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才是合适的。
四、结束语
项目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管理人才的竞争,由于知识的日新月异,迫切需要项目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因此,有必要对项目经理经常进行继续教育。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他们尽早地熟悉和掌握有关项目管理的理论知识,对于今后无论是从事施工项目管理还是从事其他工作都将非常有益。然而,现在许多建筑企业重产出,轻投入的思想非常严重,为了提高整个项目管理人才队伍的管理能力,财务、工程、法律等项目管理有关知识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是必须的。
如何使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能有序、有章可循地进行,真正起到指导施工全过程各项施工活动的作用,从而取得最佳的社会效应,真正发挥项目管理的指导作用,使施工组织设计进一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还需要继续不断地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编写.建设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2]马智亮,王宏伟.建筑工程项目多参建方信息化管理平台.
[3]蓝炜明,浅谈如何加强工程项目管理,提高施工质量[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4]刘国冬,王雪青。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篇7
【关键词】综合性;铁路工程;项目管理;制度
科学发展观提出“带动全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是新时期改革的重要目标”,交通条件是地方经济能否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最近几年,国家在铁路道路施工及运输车辆改造等方面的投资金额日趋增多,为高水平的铁路运输模块建立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推广综合性项目管理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从多个角度开展铁路工程管理,工程单位应注重项目管理制度的编制。
一、铁路建设实施综合性管理的作用
铁路工程从项目规划到正式动工均要经历一定的周期,每一个环节的工程操作质量均会对整体项目造成明显的影响。与传统单一的项目制度对比,综合性策略实施产生的管理作用更加明显,方便了铁路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其主要体现在“三个全面”。
1、全面管理流程。良好的施工流程是建设质量的基本保证,也是降低成本投资的有效措施。工程单位制定综合性管理制度,可在建设期间管理铁路建设的子项目,从小项目协调整个铁路工程的建造计划。如:监理单位根据设计、施工、竣工等三个环节的要求,完善铁路工程的管理制度以安排合理的施工流程。
2、全面分配资源。因铁路工程所涉及的交通区域宽广,工程建设的资源消耗量庞大,科学地分配人力、物力、财力则显得格外重要。综合管理策略中对工程资源分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坚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小的资源投入施工。如:通过编制人力资源规划方案,轮流调用作业人员以维持预期的进度。
3、全面监管质量。监督管理也是铁路工程建设的要点,推广综合性管理策略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监管工程质量。铁路项目计划制定后安排专业人员参与日常监督,及时发现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且引导现场人员按照标准规范操作。制定监管策略时应联系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共同完成监督工作。
二、综合性项目管理制度的内容
综合性项目管理制度应用于铁路工程建设应注重其核心内容,特别是对工程建设期间提出的不同要求及质量规范,这些都是工程单位需要考虑的问题。“综合性”是铁路工程管理制度的最大特点,铁道部门在管理期间要按照不同时期的具体要求执行管理措施,综合性项目管理制度的内容则体现于“多元化”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设计。设计是铁路工程建设的第一阶段,也是项目规划的关键步骤。项目管理制度中对工程设计方案的规划需遵循“科学原则”,以免方案设计失误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如:铁道运输线路规划时必须要经过专业的勘测,掌握足够的资料后才能设计相应的路线,否则会导致后期建设方案不符合交通路况的要求。
2、施工。“安全第一,质量为先”,这是现代铁路工程建设的新思想。注重安全行为的规范性按科学规律组织施工,遵守施工安全规程和标准,作为施工现场组织施工的行为规范加以约束,从两个层面上规范其行为:一是要求管理人员严格贯彻国家和地方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法规和标准,执行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施工前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作业班组、作业人员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确认,安全员每天巡查落实;二是要求作业层次和作业工人遵守安全生产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劳动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等,严禁违章操作,不准冒险蛮干,构筑起施工现场专群结合的安全保证体系。项目管理既要维护工程的质量标准,也应为作业人员创造安全的生产环境。
3、成本。所谓成本管理就是工程项目经理部在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对人工、材料、机械等费用进行综合管理,使其达到项目成本预期的目标而进行的成本预测、计划、实施、核算、分析、考核、整理成本资料与编制成本报告的一系列活动。满足新时期交通运输需求是铁路工程的首要目标,而创造良好的经济收益也是极为重要的。如今,我国铁路运输行业的收益呈现“负增长”的趋势,铁路工程投资收益不理想。因此,将成本控制作为综合性管理制度的内容有着多方面的经济意义,如:控制成本、科学投资、协调建设等等。
三、铁路工程成本控制的有效策略
直接控制是施工现场直接管理人员对其所管理的分项费用(人工费、机械费、现场管理费)进行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对这些费用应采用以下方法实施控制:
1、人工费控制。人工费的控制采取“量价分离”原则。主要包括:a.人工单价控制。人工单价的控制主要是通过项目经理部与施工班组的人工费承包合同来确定。项目与作业队伍之间,根据企业内部计划价格,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双方协商,以此作为作业队伍的人工费结算依据。b.工天数量控制。人工用工数量通过经理部与作业班组的承包合同,按照内部施工预算,计算出人工工日,并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零星用工按定额工日的一定比例一起包给作业班组。
2、材料费控制。材料费控制也是按照“量价分离”的原则,一是材料用量的控制;二是材料价格的控制。包括:a.材料用量的控制。材料消耗最主要由项目经理部在施工过程中通过“限额领料”去落实。如:定额控制。对于有消耗定额的材料,项目以消耗定额为依据,实行限额发料制度。项目各工点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需要超过限额领用的材料,必须查明原因,经过一定审批手续方可领料。
3、机械使用费的控制。机械费用主要由台班数量和台班单价两方面决定,为有效控制台班费支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a.加强机械设备的使用强度,尽量避免窝工,提高现场设备利用率。b.合理安排施工生产,加强设备租赁计划管理,减少因安排不当引起的设备闲置。c.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避免因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停置。d.做好上机人员与辅助生产人员的协调与配合,提高机械台班产量。
4、加强技术研发以及提升经济管理意识。施工技术上的投入外在表现并不明显,但其实际所产生的额外成本是相当严重的,而且这种成本增加使施工企业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下,无法很好的进行调整和处理。想要扭转这种状态,一方面要从自身出发,加强相关技术的研究,减少工程施工中所需引进的技术种类和高技术含量机械。要不断提升经济认识,对于行业的经济标准进行重新认识,了解影响工程成本的主要要素,并以之为基础加强工程的标准整理,把握工程施工前的预算等,掌握主动权,并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工程整体质量等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提升施工效率,将工程成本和施工目的控制在一个平衡的水平上,即降低了成本,又不会使其引发工程问题并产生重复施工的状况。
5、施工单位要提升成本管理的科学化并注重其内在关联。对于施工单位内部成本管理的总体提升要注重科学性和关联性,从上文的分析来看,施工企业的经济概念不强,这导致了对质量、技术、材料等方面的要求无限制的提升,很少有专门性的成本控制理念,而专门关注成本的部门一味追求成本控制,忽略工程目标。
四、多年冻土地区混凝土施工技术
冻土是一种有其特殊性的土体,冻土的特殊性在于冻土的物理特性与稳定密切相关,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且性质不稳定。冻土还与土中含冰量有关,而含冰量又直接与温度有关,它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造成冻土的力学特性发生巨大变化。冻土在正负温度交替变化过程中水分产生剧烈的相变,伴随产生土体体积的变化,表现在工程建设中就是冻胀和融沉变形。多年冻土具有的流变性、融沉性和冻胀性对铁路建设影响严重。
多年冻土地区铁路施工多是在一些高原地带,这些地方的一些地段的河流中存在有害离子的侵蚀,部分路段还面临着强烈的风沙磨蚀。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下,对混凝土的低温硬化能力和耐久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铁路工程混凝土灌注后,采取适当的加热和保温覆盖措施,较适用于低温环境下的施工。
1、原料的选用。拌制低温早强耐久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应符合寒季施工的要求。水泥优先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不得与硅酸盐水泥或石灰等碱性材料混和使用。硫(铁)铝酸盐水泥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现浇细薄截面结构、装配式结构的接头和孔道灌浆。
2、试配。对低温早强耐久混凝土来说,耐久性要求是其设计的依据。因而需要根据混凝土使用部位及地质条件、原材料情况、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使用环境温度、最大水胶比、拌合物和易性要求等具体情况选定。
3、拌制过程控制。耐久混凝土应集中拌和、集中供应,禁止分散拌和。试验室在每次开盘前应提供当次的施工配合比,搅拌站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拌制设备宜设在温度不低于10℃的暖棚内,拌制混凝土前及停止拌制后应用热水冲洗拌和机。
4、混凝土浇注。在浇注混凝土前,地基基础表面应予清理,并应采取防、排水措施,将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清除干净,模板应设置稳固,能够满足混凝土侧压力的要求,当模板有缝隙和孔洞时,应予堵塞,不得漏浆。浇注混凝土应分层进行。其分层厚度(指捣实后厚度)应根据混凝土拌制能力、运输条件、浇注速度、振捣能力和结构要求等条件决定。
结论
综上所言,铁路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项目,其在建设期间需要各工程单位之间协调监管。考虑到铁路工程投资成本巨大,必须要采取多元化的管理体系才能维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候在平.综合性项目管理制度对铁路建设的影响[J].中国铁道科学,2010,17(12):19-24.
[2]邱朝一.低温地区铁路工程建设的难点分析[J].铁道勘察,2010,18(15):55-57.
篇8
关键词:工程建筑项目 管理
1我国工程建筑项目管理的现状
1.1管理模式不合理
我国工程建筑项目在管理方面不科学,存在很多强制执行、不懂得变通的情况。例如,有些企业在制定项目工期时,只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决定工期的长短,经常会出现工期过长或过短的情况,这些现象对企业建筑项目的有效管理产生了阻碍作用;有些建筑企业在建筑材料的采购阶段也存在不合理现象,比如,又得企业在施工开始前才购买材料,由于时间的紧迫,使得这些企业在对供货商没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就盲目的采购材料,很难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为企业本身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和不可靠性;有些建筑企业在工程控制方面还做得不到位,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对整个工程进行全面控制,导致施工阶段的不确定性大大提高。因此,建筑企业要加大对企业自身管理模式的重视程度,提高工程质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国民生命财产。
1.2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尚不健全
管理制度是建筑工程项目开展工作的依据,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施工工作人员就没有工作的标准。现在我国有很多建筑企业并没有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也有的企业没有设置项目管理部门、没有安排具体人员负责项目管理工作。上述企业存在的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为了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建筑企业应该制定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从而保证工程项目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3项目管理制度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我国很多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效果不好,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有些企业在建筑工程项目工作安排上并没有落实企业的项目管理制度,存在随意安排工作的现象。这种现象产生是多方面造成的,比如,企业的项目管理制度尚不完善、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不是很高、企业的监督管理机制没有起到作用等。
2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工程管理路径
2.1严格控制工程进度,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严格控制工程进度是做好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前提保证,应该受到各建筑企业的重视。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要掌握该工程的整体进展,清楚的了解该工程的局部规划,要从整体上严格的控制工程进度,从而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建筑企业在进行工程进度安排时可以考虑以下因素:第一,建筑企业可以根据工程的施工情况严格制度工程进度计划表,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计划表执行,同时,在进度执行过程中,企业也可以制定更加详细的操作计划,从而使工程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第二,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工作,努力解决工作中的各种困难,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
2.2完善工程项目管理责任制度
制度是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据。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是工程规模比较大、工程项目比较多,工程管理比较困难。各企业应该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从而使企业项目管理达到良好的效果。为了使企业项目管理责任制得到比较好的落实,建筑企业首先要进行自身管理制度的完善,保证企业管理有章可循。此外,为了实现企业的工程项目的目标,企业要根据项目和合同的要求有效配置资源,完善企业组织系统,保证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2.3管理好工程项目的成本
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应该引起各企业的高度重视。建筑企业要根据合同的要求做好总体的成本控制工作,进而更好的控制好项目的成本。企业在进行项目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应该做好工程项目的责任分配,并且对项目的运行进行有效控制。
各个建筑企业都应该提高对项目成本的重视程度,并能够将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争取用最少的成本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2.4加强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管理是在整个项目管理中占据着首要地位,安全管理的质量关系到企业的信誉和国民生命财产的安危。因此,建筑企业要加强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一,企业要加对安全管理工作理念的大宣传力度,加强对员工安全知识的培训。如果企业员工都意识到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那么就会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主动地践行安全管理的理念,从而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第二,做好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还需要不断完善企业的相关制度,从而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企业要在充分了解自身情况的前提下,改进和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各种制度,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落实工作中的各项制度。第三,要对建筑工地中的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修,并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对设备的实时监控,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第四,要保证临时施工工作的安全性。第五,
建筑材料应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保管,建筑企业的一些建筑材料例如保温材料等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保管,那么有可能发生火灾,给企业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建筑企业应该采取措施加强建筑材料的管理。
3总结
加强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有利于促进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建筑企业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改善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采取措施努力加强自身的管理。建筑企业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才能在建筑行业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夏秋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及管理优化――基于运筹学方法.《中外企业家》 .2012年5期
篇9
【关键词】施工企业 财务 集中 方法
一、施工企业财务集中管理优点
(一)集中资金优势,提高使用效率
按照目前项目独立核算的财务管理模式,各个项目部均设置了独立的账户进行财务收支,而该类账户并未归集于公司账户集中管理,从而导致部分项目账户存在较多盈余资金,而部分项目存在较大资金缺口。实施财务集中核算后,能够将各个项目的资金集中于总部统一调度使用,能够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公司筹资比例,减少公司资金成本。
(二)统一核算制度,掌握财务状况
未实施金蝶EAS系统之前,各项目账务处理并不一致,财务人员按照老经验或自己的思路建立财务核算体系,导致各个项目之间财务信息不具可比性。通过实施金蝶EAS系统,公司本部聘请专业老师对所有项目财务人员进行培训,统一了财务制度、会计科目和核算方法,使各个项目财务均按照科学规范的方法进行项目账务处理,各类财务数据能够及时通过EAS系统汇总反映,使公司本部能够实时掌握在建项目的财务状况。
(三)落实公司制度,健全项目管理
实施财务集中核算,项目财务核算基本上集中于公司本部,公司的各项财务报销制度、机料管理制度、工程结算制度及合同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均可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保证项目建设始终在健康有序的轨道运行。同时,由于财务集中核算,使各项目财务能够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更快的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项目财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项目管理提供及时有效的财务数据支持。
(四)规范成本配比,防止项目潜亏
实施财务集中核算,能够使项目的各项成本费用及时入账,使项目成本能够按照完工百分比法及收入成本配比原则及时结转。杜绝为了完成目标考核指标而提早确认收入及推迟结算成本,从而虚增项目利润、掩藏项目潜亏的现象。
二、施工企业财务集中管理缺点
(一)降低工作效率
实施财务集中管理,项目部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均需公司审批同意,而公司审批环节相对较多,审批时间相对较长,将大大降低项目工作效率。而项目工作效率降低,可能影响项目质量、进度、安全、效益及二次经营等各个方面,从而影响到项目建设整体目标的实现。
(二)降低项目管理层的积极性
实施财务集中管理,将很多原本属于项目管理层的权限收归公司层面,项目管理层失去了较多的财务审批权,进而影响到项目的日常管理,将大大挫伤项目管理层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审批手续的烦琐,导致资金支付无法像项目独立核算管理模式下那么及时到账,将降低项目管理层应对突况的能力和工作灵活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项目管理层积极性。
(三)与业主要求相矛盾
随着建设市场的逐步规范,业主方一般与施工单位签订资金监管协议,要求建设资金专款专用,只能用于本项目的建设。而财务集中管理要求所有资金归集于公司本部统一调度,与业主的监管要求相矛盾,账户归集无法实施。
三、施工企业财务集中管理方法
(一)健全财务集中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各方面利益,建立和健全财务集中管理制度。财务集中管理制度要有利于资金的统筹管理,又要简化审批环节,加快审批速度,并给予项目管理层适当的财务权限。同时,财务集中管理制度要有明确的流程,规范的核算方法,严格的奖惩措施。
(二)实现项目全面预算管理
实施项目全面预算管理,根据项目施工计划,合理规划项目总体预算和阶段预算,并根据实际进展情况按季度进行预算调整。通过项目全面预算,可以明确各阶段的成本费用支出需求,各项目在预算的框架内有计划的使用资金,未列入支付计划的款项支出需要按照规定流程单独审批。项目预算和支付计划能够切实保证财务集中管理的可行性。
(三)实施项目财务委派制度
要实现财务集中管理,就要充分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而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就要求项目财务有一定的独立性,考勤和日常管理从属于项目部,但人事上和薪酬上不受项目管理层的约束,而由公司财务部直接考核。这样,项目财务人员能够严格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
(四)发挥财务信息技术优势
公司实施EAS财务核算系统后,统一了会计科目,明确了核算方法,规范了报表格式,规定了提交时间,从技术了保证了财务集中核算的可行性。同时,公司同步上线的项目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一系列网络管理系统,从不同角度规范了项目管理,保证了财务数据的准确与规范。
(五)强化项目内部审计工作
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逐步向经济责任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方面的同步发展转变。以内部控制为主要对象的内部审计有机会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审查和评价,监督公司各项制度的有效执行,促进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篇10
[关键词]机电设备安装 项目管理工作 新的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Y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4-0196-01
1.前言
这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也迎来的新的事业发展时期,机电安装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施工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还由于机电安装工程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技术也变得多样化,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还会涉及到很多环节。因此为了保障机电安装的质量,也为了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工作,设计一套科学的、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势在必行的。
2.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的特点
机电安装过程中主要时有着以下几个特点:
1.机电安装施工周期比较长,会涉及到设备大采购、安装、调试、运行等各个部门的工作,要求满足到的标准也比较多。
2.机电安装工程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需求也比较广,会涉及到电子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等各个方面。
3.不停地添加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以及不断增加的机电安装过程的涉及面为机电安装过程又增加了技术要求的难度。
4.复杂的机电安装过程又为机电安装过程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增加了新的困难。
5.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的验收同建筑工程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具体不同主要表现在质量评估方式、工程验收以及售后服务等。
3.机电设备安装项目管理工作的思考
3.1 对机电设备安装的进度管理
大型的机电设备安装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又繁杂的事情,这就表明施工人员如果能够合理地、科学地规划出机电安装过程的进度规划,将会对项目管理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实现整体的目标,施工过程不但要配合土建工作的施工进度,还要能够配合装修工作的进程。为了确保自身的进度安排,项目管理部门就要能够将责任作为工作的主体,建立起包括了所有施工部门负责人以及合同条例的项目进度管理体制。
3.2 对机电设备安装的质量管理
为了保证整体的质量,就要保证各个工序的质量。所以,对于大型机电安装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就要求能够有一个科学完善地质量管理制度。这个质量管理制度要能够涉及到工程的实体部分,还要具体到材料管理、机械设备、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施工人员的素质等细处。为了提高质量管理制度施行力度,还要特别设立具体的管理人员,包括项目经理、生产经理、项目相关部门负责人等。有管理部门,有管理的条例章程才能够使管理制度饱满而有生机。
3.3 对机电设备安装的成本管理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好的项目成本管理可以很好的调节项目内的成本管理及调配。为了完善机电设备安装的成本管理,这就要求能够有一个检验成本管理工作的标准,即项目成本超。以实现公司与项目部签订的项目成本控制作为目标,这就要求项目管理部门能够建立起以项目主体为中心的项目成本管理制度,并成立相关负责人来专门监督和管理成本以及索赔工作。项目部的工作主要应该集中在以下几项工作中:第一、要能够分化公司的做成本项目,按照工程部位具体要求来降低各种成本,同时为了增加执行力度,可以将目标成本细化并设立具体的目标,且将具体的工作落实到个人。为了使成本管理制度与时俱进,还要不停地根据具体的要求来定期检查并改进。第二、为了以后核查成本以及分析成本方便,需要对具体的成本费用进行逐项的记录,并当月进行核算,并与当月设定的目标成本进行对比分析。第三、设定成本管理制度时还要规定相关负责人能够对具体的成本支出提前做出相关预测以及计划安排。项目部门在设置管理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具体的情况,精心设计,努力做到最优化,避免产生因计划不周造成的调度混乱的现象。
3.4 对机电设备安装的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相对其他管理制度来说应该是最重要的管理制度,项目部为了搞好日常的安全工作就要求能够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项目部要设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将安全管理的责任具体到个人。要求各个职能部门,从项目经理到操作人员能够做到安全工作人人有责。对每个人都要设立具体的安全职责,还要将安全管理工作细化到项目质量安全以及生产日常管理安全。第二、项目部还要做好安全管理策划工作,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提前做好预防。对于易发事故的地点着重排查一切安全隐患,做好具体的安全技术方案及对策。
3.5 对机电设备安装的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有别于成本管理的制度。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部门成立的财务管理部门要对工程材料、设备采买、施工设施、技术档案资料及保修单进行分类整理保管,这称为项目管理。项目管理过程中,会有很多更新的信息数据不断添加,其信息管理就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在工程验收阶段,建设单位要编写具体的结算报告书,具体地介绍竣工的项目从初始到结束一切的财务支出文件。编写竣工结算报表时,就要依据大量的以建设费用、建设成果及财务支出等为依据的资料文书来填写。这就意味着很有必要建立具体的数据库进行保存,以保证工程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动态的数据变化,动态的技术更新,动态的管理制度,不断改进项目管理方法,才能紧跟时代潮流。
4.结语
项目管理是整个项目工程的骨骼支撑,一个好的项目管理可以协调单位、部门、施工人员之间的关系。所以,制定一个清晰明确的项目管理部门有助于设置更加高效低耗的管理机构,可以将责任落实到细处,增加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明确好各部门的目标,对工程项目的完成大有裨益。同时,为了紧跟时代的潮流,这也要求项目管理人员能够不断加强业务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的学习,锻炼出高级的业务管理能力,有必要时还要能够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还要鼓励企业人员的技能学习,才能不断为自身企业增加新的血液。
参考文献:
[1] 先俊吉.水电工程机电设备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J].工业设计,2011.
- 上一篇:街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 下一篇:建筑工程规章制度管理